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十篇

时间:2023-11-14 17:54:3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及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由于化学工业的相关领域极为广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也就非常多样化,各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点亦不尽相同。我校近年来根据社会经济、工业发展的需求趋势,兄弟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原有的相近专业优势,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逐步建立了适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2008年,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有7届本科毕业生,其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社会反馈积极.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工作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由于涉及化工的学科和领域很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除了让学生学习一般应用化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及本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化工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以便形成不同高校应用化工专业的特色专业方向.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使不同高校既有统一的规范,又有不同的专业特色,根据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和业务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较宽的化工应用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从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课、基础课除外)应由基础化学课、工程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3部分组成。基础化学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工程基础课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等。专业方向课:可根据具体方向选择专业化学课,如电化学工程方向可选理论电化学、化学电源工艺学、电解工程和电镀工程等。精细化工方向可选择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等。另外实践性环节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提高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

就专业方向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是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该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及宽广的化学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中要体现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重视实验、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合理利用广西及学校的资源及适应科技发展、注重社会需求基础上。据此,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方向设定为:电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2

关键词:艺术工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一轮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本文作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作为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2)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3)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无怪乎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1)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有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

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3)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①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②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

因此,理解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③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我们的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这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①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②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③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们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让学生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体现到了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七、结束语

当艺术工学教育摆脱师傅带徒弟的原始形式后,就开始从经验走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经验越来越多地沉淀成科学,艺术工学教育的科学成分越来越多,艺术工学的学科建设也逐步地得到完善。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等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4)艺术工学学科下的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如果从第一次进入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算起,尚属年轻的学科专业,其学科的科学化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其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2):6-7.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融入艺术和工学,其中“艺”隶属设计艺术范畴,以设计传达体现艺术的效果及艺术的内涵,传递产品的视觉之美,而“工”则隶属技术范畴,包括艺术设计的结构、技术手段、工艺工具等。艺术设计并非是简单的艺术,而需要设计者通过美妙的构思,产生灵感,并运用相关技术将灵感创造成为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及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技术的艺术设计是虚无缥缈的,而没有设计者的艺术性思维和情感,技术也毫无用武之地,“艺”与“工”两者相互交叉融合,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一、艺工融合人才培养的意义

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与技术的进步历来都是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的本质决定了其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而艺术设计的价值也要求实现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可以说,艺术和技术是艺术设计得以存在并发展创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在加强艺术设计类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其技术应用、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实践传授,以培养出具备优秀文化艺术修养及现代设计理念、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及技能,且熟悉设计材料的性能及工艺技术流程,能在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技术手段、技能及方法进行艺术设计的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艺术设计专业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因而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促进艺术设计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艺术设计领域中,艺术及技术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艺术需要借由技术工具和手段进行设计与创作,而技术则需要服务于艺术,才能获得美观与实用的和谐效果,只有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不断提升艺术设计的水平,促进艺术设计的发展。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加强相关的工程技术及工程素养教育,不仅极大地切合了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及行业需求,而且能有效提升艺术设计方案、设计作品的市场可行性,提高学生与市场、应用领域对接的意识及能力,也能有效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建设及发展。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艺工融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艺工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组织并开展艺工融合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保持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固有优势,进一步强化设计艺术理论的指导作用,着力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潜力。此外,增加工艺结构、人机材料、产品设计开发、市场调研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设计能力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切实将工学列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主干学科,例如增加人机工程、设计工程基础、工业设计、用户研究、设计程序和方法、材料与加工工艺等工程技术方面课程与知识传授,为提高学生对工学知识的接受度,培养方案还应加强对实践环节、设计竞赛、科技训练计划等相关环节的重视,并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艺工融合的教育理念,设置以多种工艺制作为基础的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各项艺术设计大赛活动,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将工艺实习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将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及最新艺术发展、设计元素充分融入到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的艺工结合复合型人才。

(二)艺工融合课程体系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需要系统、科学的艺工融合课程体系作为支撑。艺工融合课程体系需要以培养方案作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且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予以构建,包括岗位能力决定原则、艺术引领原则、技术支撑原则、专业互补原则及艺工结合原则。根据艺术设计的课程内容,将课程体系分为艺术模块、技术模块及综合模块,艺术模块主要涵盖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文化及实践,而技术模块则包括与艺术设计相互交叉的技术类课程,综合模块则泛指艺工融合相关的能发展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使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技术课程、人文社科课程均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而彰显交叉学科的属性。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旨在培养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生的通用技能,从而增强学生职业发展潜力及就业竞争能力。因而艺工融合的课程体系需要立足现实,放眼长远,以高度的时代敏感性,确定艺术设计类的专业技能,并以此为据,拓展与专业相近的通用技能,将各项能力对应各项课程,实现能力与课程的无缝衔接,展现艺工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现实性、发展性、交叉性优势,从而培养出具有优秀艺术设计素养、深厚技术技能、敏锐发展意识的复合人才。

(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使得教学、科研水平的深入提高,传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应成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新态势,也是推行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首先是进行合作组合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师间的组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针对一个教学主题内容,对教学实施计划及课程内容进行穿插,如在艺术的工艺制作教学中美术老师和电脑设计教师组合。根据市场环境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把和专业课程相关联的跨学科内容相互结合起来,让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授课。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在一个教学主题中得到更加丰富的专业化能力,成为最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之一。其次是协作组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企业资深专业人员与学校专职教师进行的一类多种形式组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不只是专业知识的需要,同时还要符合行业的特点。学校在专业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邀请企业有一定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到具体的课程教学里,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知道当前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就能很好地强化与企业的纽带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植入到具体的艺术专业课程里;另一方面还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直接参与到对艺术作品的评价,让企业对学生的作品有一个了解,使得学生的作品有机会被认同,这样就会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最后是艺术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把以往分别独立的二维平面的形态、二维空间的色彩与形态、三维空间单色形体、三维空间彩色体等4部分构成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在一个模块中,由多位专业教师联合教学,课程间彼此衔接。这样能够突破以往造型基础课程的限制,提高学生设计思维和实践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企业艺术设计岗位技能相互结合起来,一方面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团队合作方面都有一个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蚩焖俚卦诠ぷ鞲谖簧辖行独立操作,也尽快融入到企业工作的团队里,从而有效提升了艺工融合人才培养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周永凯,罗家莉,顾萍.创新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4

关键词: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69-02

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之一,原课程体系中支撑该岗位的专业课程只有两门,即《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子工艺》,其教学内容侧重于常规与基本知识的介绍,在品质管理与控制、质量统计分析方法、工厂3C认证程序,以及编制工艺文件、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与生产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还较欠缺。而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岗位(群)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除要求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动手能力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生产工艺与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能正确地使用标准,熟悉电子产品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会编制工艺文件等。很显然,原有两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容量,不能满足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岗位(群)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为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一个公共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增设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方向。为了让学生拥有系统的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应适当调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原有的专业课程结构,重新设置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

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专业课程设计理念

本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的理念是: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实行课堂与实习基地一体化,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电子工艺管理及品质管理的系统知识与技术服务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专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针对行业和地方企业对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设计,如图1所示。“分析职业工程过程转换配置学习领域”这个阶段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宏观设计过程,设计出专业课程体系,从“扩展描述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这个阶段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微观设计过程。

(三)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四川长虹集团、四川九洲集团、广东步步高公司、四川电子军工集团等多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获取电子信息行业整机生产主要岗位的信息,与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一起,广泛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与过程,确定了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专业方向在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其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在调研、分析岗位群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获取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专业方向的岗位(群)名称及其职业能力与任务分析表,如表1所示。

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研讨、归纳与选择,确定行动领域。根据对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依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的原则,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确定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归属课程,形成了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方向核心专业课程,如表2所示。

我院2010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分为两个专业方向:一是原有的电子产品维修与制造方向,二是新增的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方向。两者公共平台课程完全相同,只是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上进行3~4门核心专业课程的重新设置,在专业方向课程上有所侧重,其余的专业方向课程都相同。教学团队主要是对专业课程名称的确定及其切实有效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对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程教学设计以数码电子产品整机产品为载体,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课程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模式由下列几个方面凝练而成:

第一,将学习活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专业教育、工厂认知使学生明确自己将来可能面临的实际工作岗位将要干哪些工作,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具备哪些操作能力,使每一个环节的学习都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实现工学结合。

第二,专业知识教学实物化、现场化,职业岗位操作能力培养以任务驱动方式工位化、任务化。介绍专业知识时充分利用实物、图片、Flas、工作现场情境,启发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培养职业岗位操作能力时则以实战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配的任务,保持训练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校内教学时,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作业活动是对实际工作过程的模拟,既融汇了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又有助于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形成。而在校外实训部分,则以各工作岗位要完成的生产任务为内容,同时了解企业文化,在兼职教师或师傅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

第三,课程教学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接轨。随着电子技术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与新产品等的快速出现,电子产品元件、整机产品的检验技术和手段也将不断更新。在把握“够用、实用”的原则方面,本课程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采用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音视频设备检验员(中级)”考核标准和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初级)”职业资格考试标准。

第四,课堂教学实习化,实习教学课堂化,实现教学场所的一体化。教学场所配备设施齐全,除实践操作的工作台、实物等外,还配置有多媒体设备、视频展示台、视频资料等,实现了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场所的一体化,为行动导向教学创造了条件。

第五,开放式教学。通过到工厂企业参观、生产实习等,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把学生学习、训练活动融于社会实践中。

教学效果

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创新,加强了面向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针对性、实践性、可操作性,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问题。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设计,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用学中做、做中学、学用结合的方式取代,加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戴四新,陈绍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2]喻文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17).

[3]包华林,刘良华.“校企深度融合,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4]胡斌,俞玮.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5]程玲云,李旭.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5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的设计创造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目标、内涵、价值、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自工业革命以后,设计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设计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设计学领域中的“环境设计”,以优化人的生存环境为目的,是针对城乡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设计同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领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级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设计是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化与延伸,满足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微观层面人居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与解决。环境设计隶属国家建设设计领域和工程体系的定位,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程学科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针对性,强调工科院校在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要突出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建设和发展工科大学特色的环境设计学科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促进工科与文科优势互补的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学类相关学科与环境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了环境设计与现代城市和建筑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及其学科虽然隶属于艺术门类,具有艺术性的相关特质,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的特质,与相关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环境设计的这种特质,表现在用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人居环境中的人文艺术问题,通过应用理学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研究和探求解决环境设计与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包括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特定的材料,并确定符合技术要求和性能规格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结构或产品的要求,解决施工中的经济、安全问题,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的工作步骤、方法与工艺,创造性地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所以说环境设计既是艺术创造,也是技术工程,强调把科学技术与艺术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综合的形式实现对人居环境的价值创造与形态创造。“环境设计”包含了环境的艺术设计和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两大方面的内容。环境的艺术设计关注人的精神性,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体验、文化创新、生活方式及审美取向等人与物关系的相关情理问题。在改善和创造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使人获得新的领悟,具有影响、塑造人的思维、行为和人格的力量,具有审美教育、信息交流等作用。环境的艺术设计与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关联。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主要关注环境的物质性内容,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工程设计中的自然材料、人工材料、技术手段、工艺流程、生物生态等物与物关系的相关物理问题。工程设计是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认识自然的理学原理加以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某种结构或产品的形式体现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学以及理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等工程技术科学密切关联。环境设计学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托,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解决人居环境中的问题,既具有艺术性的一面,又具有工程性的一面;既涉及形象思维,又涉及逻辑思维,是艺术学与技术科学的结合,其学科背景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环境设计正是合理运用环境的艺术设计方法和环境的工程设计方法,使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共同实现设计的目的,其中既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转化;注重用技术的手段解决设计问题。总之,环境设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的媒介,强调用设计转化科研成果,实现产品效益与价值的作用。环境设计的实质是技术支撑下的艺术设计工程和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具有艺术学与工学双重属性的特质。理解这种认识对促进工科大学设计学科的办学特色和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构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一直以艺术学科为依托和背景,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学科的知识结构多以艺术学相关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在工科院校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初大多沿袭艺术院校侧重艺术装饰特点的环境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质,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相关联,是文理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课程体系中逐步融入理工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依据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设计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规定了设计学学科可授予“艺术学”和“工学”门类学位,规定可由学位授予单位授予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学位,这为工科院校发展以理工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探索发展突出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工科大学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体现工科特点,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这对促进培养适合于城乡建设设计行(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工科院校设有设计学科和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建设和发展工程型和技术型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要强化这种优势与特色,确立以理工为依托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建设定位,以工程与技术性特色为原则的办学基础,探索工程技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时效性,完整体现设计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使设计艺术与工程学科之间相互借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构成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要对应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在理工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优越条件,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知识构建设计基础平台;围绕项目设计与工作室式的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设计类专业教学组织;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设计表达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作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需求,关注行业发展的办学建设指导思路,主动同设计与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综合运用艺术方法与工程技术,实施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的设计。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也可以把环境设计看成是建筑学和艺术学派生出的边缘学科。作为建筑学大系统下涵盖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和科学,同建筑学有很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设计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关键所在。以建筑学为依托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平台,强调依靠工科资源和背景,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与建筑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与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设计教育特色;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建筑学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学习与城市和建筑环境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推进工程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教育平台是以设计课程为主干课程,原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技术类课程为辅助课程,辅以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构成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环境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三、总结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师范院校;全球化

自我国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时南京艺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等院校相继设立工艺美术系以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工艺美术教育可以说以鲜明的专业特点在教育界独树一帜,成为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艺术专业。在多年的发展中,争先上热门的艺术类专业,使原先艺术院校和工艺美术院校、系这些本来具有鲜明专业特色、专业师资相对集中的格局被打破。或许是更多文化课水平并不高的考生得以有捷径步入高等学府,使一些教育部门在不考虑教学条件和专业教师等综合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办艺术设计专业,使之出现目前看似兴旺但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的局面。任何专业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但教学质量是硬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专业特色、教学环境、师资问题、图书问题、社会需求等诸类条件。总不能都是艺术大门之外的散户吧,这样的学科格局无法管理、无法规范、无法交流的局面,好象群龙无首反而失去了专业特色。究竟何谓专业规范?笔者就我国职业教育中目前设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略的看法。

一、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

专业课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它不仅仅是训练学生本学科的专业技能;而应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开拓性与创造性。就目前艺术 设计学科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而言,大多是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诸如三大构成、图案、装饰画、摄影、超级写实、喷绘技法以及一些其他技巧的训练,这些课程的设置显然能拓宽专业范围,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较少裨益。笔者以为,专业基础理论的教育是促进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创造性思维和观念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根本,同时重视专业设计基础的图案设计、形态创意、设计语意和专业课的设计管理、设计实践等方面知识培养,让学生参与应用设计实践,进入工作室。因而对本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调整与规范势在必行。

二、艺术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调查中发现,师范院校实施艺术素质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1)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教学内容较多地受到升学就业等观念的影响,存在将艺术专业的教材压缩使用的现象;(2)教学机构方面,多数师范院校校没有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活动中心等机构;(3)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师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专业化水平不高;(4)资金投入方面,大多数学校经费紧张,相关教学设备短缺;(5)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的认识方面,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艺术类课程抱有较大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艺术素质教育与就业无关,学习兴趣不大。因此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要获得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品德、审美观念、思维等方面加强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三、要培养学生全球化的艺术教育理念

全球化的经济,是由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带来的,是由“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与全球化相对应,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提出民族化、地域化,以此与全球化抗衡,或者并存。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是,在变幻无穷的信息社会,在科学与技术、文 化与艺术急剧发展的时代,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民族化、地域化,也要重新定义。而作为科学与技术、文化载体的现代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巨大影响。因此中国现代艺术的前进方向,必然是立于世界文化与艺术之林,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与艺术和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精华的、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中也有许多会通过升学深造而成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在艺术教育中的方方面面渗透全球化的观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从而为探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之路,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贡献。

四、师范院校中的艺术教育一定要重视艺术与技术并重

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手工业生产的结合产物,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就我国目前设计艺术各学科的发展现状来讲,教学结构中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基础与专业的衔接、专业之间的衔接与渗透、课程设置与理论教育的结构,对实践能力、职业特点的培养等方面显然缺乏。其中对于“画”的课程既显繁多又显庞杂,而属于技术的、工艺的、工程的、经济的,乃至深入生产、制作的实践课程却是少之又少。因此艺术的教育应划分的层次、逐步发展:普通教育应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要有系统性、完整性较强的艺术专业理论作指导。同时,学生的教育也应鼓励社会参与,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的设计极早开发转化,而且在于教育与社会的真正接轨,以减少、缩短中间环节,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培养出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造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的真正的艺术工作者。

五、师范院校要突出专业特点,建立设计工作室和工艺美术作坊

艺术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无论是教授方式还 是学科实践,都应从自身的规律出发。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理论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固然重要。然而由于本专业的时代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艺术设计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立设计工作室和工艺美术作坊不仅具有科研攻关的功能,也能够使相同学术观点的人相聚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同时对于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及将来的就业都大有益处。设计工作室和工艺美术作坊对艺术设计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实践有积极的作用。以小规模或小组织形式出现;投入科研或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便于细致传授知识,同时又避免了教学过程中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专业水平较高,具有领导地位和新的学术观点的教师,工作室制和工艺美术作坊都有利于他们传授知识,同时在实践当中也避免了盲目性和学生工作后的不适应,有利于对学生的深入培养;工艺美术作坊对手工艺的实践更是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贺万里. 当代中国学院艺术的生存语境及其应对. 艺术.生活.2007年05期.

[2] 邓全霞,杜振刚,郭洪涛.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年24期.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7

一、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程设置单一

现行高职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制三年,培养模式以2+1或2.5+0.5的形式居多。其中一年或半年为企业顶岗实践。授课形式大多采用小班化授课制,通常学生数在15~20人。在课程设置中,以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岗位选修课为主。专业基础课前置于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的组成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基于制作工艺过程,对应各制作环节设置相对应的课程;另一种是围绕设计制作主题安排课程,诸如陶瓷工艺美术品分为香器、花器、茶器等主题设计单元分配课程。岗位选修课多围绕专业进行衍生课程的开发。培养模式整体以学校课程为主,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低,学校课程与企业项目的融合度浅,培养过程缺乏企业的参与以及项目的训练,不能较好地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所要求的产教融合、特色办学。

(二)供需市场依托不足

高职院校开设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在方向定位时会将区域特色、就业市场、师资结构等方面作为确立依据。专业方向确立及发展趋势最终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包含供需双方。首先,现行设置专业方向虽前期进行大量的调研走访,实则浮于表面,缺乏长期对行业企业的跟踪数据调研。对现代工艺美术品的产业结构、技术革新、销售市场等业界新势态均未深入探究。缺乏校企共建式的商榷专业定位,培养模式革新。其次,专业方向确立未能结合“90后”“00后”的知识结构特征,以及基于“物联网”进行传统教学技艺的再升级,使得专业知识结构不仅局限于传统手工制造业,而是进行多方融合创新产业工艺,拓展人才培养的就业领域。

(三)师资结构有待优化

现有的师资结构缺乏行业专家、传承人、青年教师的人员占比,大多以雕塑、绘画等纯艺术的教师居多。师资力量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行业专家、传承人大多受学历因素制约无法真正成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多数以外聘教师、客座讲师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种以阶段式介入教学显现的弊端是业界行家不能真正将技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只能留于浅表的介绍。青年教师群体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技艺革新,使新材料、新工艺等一些探究无法在教学中予以尝试。师资结构的配比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对策建议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特长实行校企共建,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螺旋渐进式上升,融合学校的课堂教育和企业的项目制作,形成多方融通的实践教学。

(一)推行“双导师”技艺共育传承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需要进行专业方向的细分,推行15人左右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双导师”即同一工作室同时配备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打破固有的学校教师单方讲授的状态。企业导师需由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专技人员或省级及以上的技艺传承人承担,主要负责技艺手把手地传授,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技能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校内导师需负责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铺设,将企业导师口手相传的制作流程重组形成虚拟项目单元,使讲授的内容更具系统性、逻辑性。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主持工作室课程的讲授、项目的开发、技能的传带、作品的指导、市场的开发,形成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轨并行培养机制。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需往返企业和学校接受螺旋渐进式专业技能学习。入校之初,学生需前往企业体验两周的工作环境,对今后所学专业技能的制作流程、成型工艺具有初步的认识。随后返回学校,第一学期由校内导师讲授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在具备基础专业技法和绘画造型能力后,第二学期、第三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进入企业相应岗位培训和职业体验,由企业导师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第四学期学生返回学校,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对在企业实践的技能进行系统梳理、理论整合。第五学期以工艺美术商品为最终输出形式深入企业进行毕业创作的设计制作,毕业设计作品需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第六学期留任企业完成顶岗实习。校企交替的授课、培训能够提供与行业无缝对接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育机制。

(二)建立“三工”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时需结合实训教学、创新创业、研发生产三方互融统一的专业体系。建立以“大师工艺园”为主导、“学生工作坊”为核心,“教师工作室”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心。“大师工艺园”特邀部级、省级技艺传承人将工作室进驻校内实训基地,可使学生在校充分体验行业现行技术,使产、学无缝接轨,所学即所用。“学生工作坊”为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构想的基地。课余时间学生可在工作坊内围绕所学专业方向自主创业,并且结合“互联网+”“旅游+”等产业发展新业态,开展基于传统工艺的互联网思维创意体验。“教师工作室”主要承担课堂教学,将仿真项目导入课堂教授。“三工”一体化课程设置基于企业、学校、学生三方,使得学生更贴近行业,而技艺传承人也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技艺水平,学校既提供了平台,又能够了解供需市场各自的需求。“大师工艺园”进驻学校实训基地后会逐步形成校中产业园,能够聚集技艺传承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学生在开放的企业环境中能够充分接触各种工艺制作,毕业后由传承人与校内导师共同选拔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艺的学生进入各大师工艺园进行2~3年的孵化期。在此期间,以师徒一对一模式进行技艺传授,由传承人带学生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与制作。孵化初期,学生会参与传承人作品的制作中,承担基础性辅助工艺的制作,随技艺的提升逐渐承担作品中关键环节设计制作。经过一系列传承人和学生的充分接触后,传承人对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会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真正依据学生的特性结合技艺的特点与校内导师共同制定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修订的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既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对学生具有针对性。

(三)实现“三类”师资合理化配比

为培育更好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优化师资结构,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进行梯度化的配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梯度教师的作用。首先,积极引入行业专家、技艺传承人,以其作品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作为准入院校的重要标准之一,弱化学历重视技能。其次,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辅助新技术介入传统技艺,优化工艺流程,革新材料跨界。相关领域的青年教师掌握诸如计算机辅助技术、3D打印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能够为教学内容提供革新的基础。作为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即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具有资深经验的工艺教师承担把控好人才培养方向的责任,就企业项目和学校教学找到对接口,使产教融通。

三、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多方共建的一种现代育人模式,企业、学校全程共同参与人才培育的过程,达到学生即员工,作品即产品,课程标准即行业标准的目的。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传统师徒制在于产业背景的支撑。现代学徒制既要加入企业导师一对一或一对多手把手的传授技能,更需要依托整个行业,将学生放置在行业的大背景中能够使其充分了解整个业态形势,着重对工艺流程中的技艺进行钻研。现代学徒制是多种形式结合的组合式教学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师徒、师生间的传授,可以是企业培训班和学校课程教育交替进行授课的模式,学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往返、交替于企业和学校间,使其知识结构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在做中学、在学中研。

参考文献:

[1]张启副.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3):45-51.

[2]傅文庆.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施行现代学徒制度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5,4(286):42-44.

[3]杜广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8-9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8

摘要: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应构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分析,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配合项目驱动的教材群建设和“企业学院”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具备工艺实施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工作过程;工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制造工艺是解决如何优质、高效、低耗地把产品制造出来的问题,是人、机、料等软硬件要素集成的一项基础工程,覆盖所有产品,贯穿于制造型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我国的机械制造工艺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低”、“两高”,即零件加工精度低、生产效率低,工艺消耗高、环境污染大。浙江省的制造企业工艺管理和工艺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1)生产中大量沿用落后的工艺和装备,生产经营仍是粗放式的,工艺粗糙,管理不善,纪律松散;(2)工艺信息闭塞,没能及时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装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过大,甚至造成严重污染;(3)工艺人员知识老化,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4)未开发和使用capp技术。  

工艺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据劳动部门的统计,浙江省的机械类人才需求连续多年位于用人单位需求榜前十名。在制造业生产一线,能解决操作技术和工艺问题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仍是最紧缺人才,社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制造专业人才。  

目前,本科生在生产第一线难以稳定,中专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又不能满足既能进行工艺实施、又熟悉现代制造技术的高技能要求。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艺实施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岗位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  

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分析,在企业一线从事制造工作,尤其是各类机械设备操作是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岗位,而工艺实施、设备维修、产品销售等是机械制造专业高职人才面向的主要岗位。对高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第一年从事机床操作的占70%~80%左右,但2~3年后,则有60%~70%的毕业生从事与工艺实施有关的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通过解构工艺实施过程的能力结构,重构课程体系,遵循知识、能力培养的递进规律,采用项目课程“轮式”滚动、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递进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1)首岗能力,即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能力;(2)岗位适应能力,即工艺实施应用能力;(3)可持续发展能力,即生产组织与调度能力(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能力分析如图2所示)。  

要按照职业岗位和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的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文化基础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及技能则应根据职业岗位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要在对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科体系(机械制造基础、技术测量和公差、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刀具原理及应用、夹具设计及应用等)解构的同时进行重构,以传动轴、主轴,箱体和异形件的制造为载体,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开展课程教学。机械制造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此外,应在机械制造专业设置以下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图样基础一(机械制图)》、《机械图样基础二(计算机绘图)》、《机械图样基础三(制图测绘)》、《机械传动及机械零件基础一》、《机械传动及机械零件基础二》、《机械传动及机械零件基础综合训练》、《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基础》。应设置的专业支撑课程有《机床电气线路排故实训》、《机械设备控制技术及实训》、《机械拆装与测绘实训》、《cad软件应用》、《cam软件应用》、《数控编程实训》、《数控加工考工培训》、《机械创新设计和现代制造技术》等。  

重构的行动体系各项目课程应遵循知识、能力培养的递进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在各有侧重的同时对专业核心能力的“轮式”滚动表述,可以体现内容的专项性,保证任务过程的完整性(核心课程的教材群框架如表2所示)。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工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落实的关键。机械制造专业应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深化工学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重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集约化管理”的原则,确保实训中心硬件水平的提高,保证实训教学的优势和特点,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起到教学的辐射与示范作用。校内实训中心所设立的实训项目与理论教学内容既要相对独立,又要有机结合,要建立分层次的实训教学体系,包括基本实训,设计、综合性实训,虚拟试验等种类齐全的实训项目;实训教学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训内容应由原来的程式化实训改变为能使学生主动思考、综合分析、强化动手能力的实训。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中心应立足于工艺实施核心能力的培养,可开展各类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夹具设计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实现对外柔性夹具搭建平台服务、刀具对刀调试服务等功能(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中心的构成如表3所示)。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主动请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紧紧依托机械工程协会,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有关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审定教学计划、教材讲义及实训实习计划,形成在用人和培养人方面企业与学校“零距离”对接的良好工作机制。我院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先后在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飞云机械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可满足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实习。同时,相关专业的教师可利用暑假期间下企业锻炼,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加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含金量。  

“企业学院”的运作为进一步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我院机械制造专业与浙江联强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教学合作,建立了联强“企业学院”,联合培养会操作、懂工艺、具备工艺实施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企业学院”的建立保证了下厂顶岗实习的教学环节能真正落到实处,可使学生在企业现场学习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专业技能,直接参与加工与设计等车间、部门的工作,熟悉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及综合职业素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安排机械制造专业的一半学生到“企业学院”参加顶岗实习,另一半学生留在学校正常教学;到二年级第二个学期,将两部分学生对调。采取“交替承接式”的培养模式,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让第二学期下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承接第一学期学生的实习内容,对企业而言,可保证实习工作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使企业真正有利可图,实现“校企共赢”,合作持久。我院将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传动轴、主轴、箱体制造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下移到“企业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部分课程的教学,同时结合企业的加工实践和岗位流转,将理论学习与顶岗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边学边做”的职业教育最佳模式。为了保证“企业学院”顺利运转,可采取“校企共同负责,共同管理,专人具体实施”的分层管理模式,建立由校企领导、车间负责人和带队教师、工人师傅组成的三级管理小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生产车间负责人和带队教师负责给学生安排生产任务及技能训练课题等日常协调、管理工作,生产一线岗位的工人师傅和带队教师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及质量考核工作。 

为进一步深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我院依据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取了“一条主线、两个结合、多个同步”的教学改革方案。“一条主线”是指以工艺实施为主线;“两个结合”是指通用技能与职业综合技能相结合,教学软件与硬件建设相结合;“多个同步”是指多门课程和多个实践环节同步改革。通过“对接生产现场、对接关键技术、对接典型工艺”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推行以案例式、项目导向式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在制造业生产一线会操作、懂工艺、具备工艺实施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焦小明,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深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3]刘建超,等.高职高专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9

摘 要:在本地产业转型需求影响下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方向,围绕工艺美术品设计教学,搭建平台式教学模式,共建以地方产业链为基础的专业教学链,以"一米集市"助推专业教学成果转化,逐步形成"产、城、人、文"融合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设计教学思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平台化教学模式;工艺美术品;专业创业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秉承传统,力求创新,搭建传统工艺和现代产业的桥梁,寻求工艺品创新设计方法,突破工艺品廉价低质瓶颈。构建工艺美术大师、工艺技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学团队;以“两个中心”为教育创新平台,开展以展会友,以赛促学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探索,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和动脑结合,设计与制作并重,学生培养差异化特色明显;在工艺美术品工作室开展工作坊式师徒制教学,老师教学生,W长学姐带学弟学妹,工作室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强调学生设计作品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自觉商品意识,以市场导向来评价专业教学水平,社会服务成效显著;采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真实项目导入法等递进式实操演练,与行业企业互动紧密,在“产、学、研”方面开辟了特色发展道路。协同创新――搭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平台教学模式。

义乌工商学院工艺美术品专业充分利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战略先行区的时尚创意产业资源,深化工作坊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继续依托两个中心、市场和行业企业资源,构建一个产、学、研的旅游工艺品通用型研发平台;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市场运作,树立一个全国的旅游商品品牌,实现专业的内涵发展。

一、协同创新――搭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平台教学模式

(一)平台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工艺美术品设计依托“政校企研”协同创新的创意平台,集聚整合市场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引工艺大师进课堂;13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参与完成与大连工业大学签订本科和专科校际交换生协议,实施学分互换,实现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平台优势互补。

(二)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分保证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及综合性,满足符合市场的综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需求。引进企业专业技术精简人才,授予名誉导师,为学生实训课程提供生产一线的技术指导,与校企合作企业共享创新技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二、校企合作――共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创新创意教学链

(一)依托产业背景。建立工艺美术品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对外开展设计服务,积极引进企业商业项目及各种竞赛项目。累计承接项目20余项,累计获得省一类竞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0人次;获省时尚饰品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1人次,入围奖3人次。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从通识技能项目、实战演练项目、比赛项目,到企业真实项目逐层推进项目化教学。

(二)深化项目化教学。工艺美术品设计方向与新光集团建立订单班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对接,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新光饰品研发中心及礼品事业部等相关部门实习就业。专业课程《金属工艺品设计》、《时尚礼品设计》、《竹木工艺品设计》、《工艺品包装设计》与企业的设计生产紧密结合,以项目化教学模式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导入,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逐步形成旅游文化产品专业教学链。

(三)创新学徒制改革。为使学生能够掌握行业内先进技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方向与科技创新企业义乌市3D打印中心共建紧密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与3D打印设计制作技术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与市场接轨,为义乌工艺品产业转型提供储备力量,为地方旅游文化产品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共享企业平台资源及技术支持的同时,工艺美术品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校企一体双导师授课,铸就就业梦。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校企合作项目,也可以接触社会服务订单,组建项目团队,设计项目计划,完成项目设计及制作。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独立的面对客户,接触市场,了解行业的动态需求,有效解决了“学而无用”的困惑。

三、“一米市集”――助推“工艺美术品设计”创意项目孵化

(一)专业创业--特色化双创教育。在我校特色创业教育的良好基础之上,推进创意创业教育,以专业创业带活创新设计。工艺美术工作室坚持以匠人之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义乌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建“一米创意市集”,深入佛堂古镇、上溪桃花坞等义乌市周边镇、街道,活跃在义博会,旅博会、森博会等平台。旨在搭建开放的创意分享平台,活跃了文创氛围。工艺美术品设计工作室学生可自行筹建项目,完成设计制作。设计成品由校协同创新平台以“一米创意市集”为文创品牌,在展会,校园集市、周边镇、街道等区域售卖。形成以销售设计实物及设计创意等为主要专业创业模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鼓励引导学生变学校 “上课”到“创客”。

(一)“一米市集”―孵化学生双创项目。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米创意市集”以推动本土原创,服务地方旅游文化为落脚点,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工艺美术大师为师,以传统匠人为师。设计具有地方性,独特性的旅游文化产品,助力佛堂镇古街品牌文化推广及上溪桃花坞桃花节,以专业创业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其中13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章小丽《义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分析》成功申报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

结语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作为浙江省内为数不多的专门针对工艺美术品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以义乌的市场需求及产业转型为导向,不断深化工作坊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及区域建设服务,不断的探索,逐步形成“产、城、人、文”融合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设计教学思路,构建服务地方的平台化工艺品美术品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以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高广宇 专业与课程 2015(5) 26-28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能篇10

关键词:陶瓷工艺项目工作室特色发展

高职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本着立足地方办专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以下简称江职院艺术系)于2006年设立了陶瓷工艺专业方向,培养区域急需的陶瓷工艺专门人才。在专业方向建设初期,采取传统学科体系结构的课程设置。虽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但是将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割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技能训练与企业应用的脱节。学生即使完成各课程的学习,也不知道如何在岗位实践中去应用它们,更无法覆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应用标准,达不到毕业生走出校门就是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力推动下,我们与陶瓷行业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一起,以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大环境为背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组建能力分层、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平台,实施专业教学和职业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工作室教学改革。这种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把教学、求知、做事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陶瓷工艺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现象,需要总结和调整。

一、教学改革的先行条件

陶瓷工艺专业方向项目工作室教学改革的先行条件就是系列化实践教学平台的组建。该平台能够涵盖陶瓷工艺制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所涉及的核心能力与关键工作过程。包括:校内的陶瓷工艺车间、数字化陶瓷设计工作站、陶瓷作品展示厅和学生作品销售门市;校外的陶瓷装饰集训营,以及在景德镇、江门、佛山、潮州等多家陶瓷企业所建立的多间校外实训基地。

其中,校内的陶瓷工艺车间近300平方米,内有拉坯机、燃气梭式窑、模具车床等多种设备和制作材料;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来划分和设定室内空间。能够实现从“泥料配置、釉料配置、装饰造型、模具制作、装窑烧制”等陶瓷设计制作的整个工作环节。数字化陶瓷设计工作站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维扫描仪、学生电脑、多功能一体机等设施,配置平面、立体设计软件及数据管理软件,满足数字化教学与设计训练的需要。能够承接花砖腰线图案设计、景观陶瓷设计等多个项目工作。学生作品销售门市主要为学生小组活动提供场地。在近50平方米的工作室范围内,由学生自主筹谋策划与接洽、自主搭配人员组成项目小组,全权负责店面的方式和氛围设计、作品的摆放与销售计划设计。而校外的综合装饰集训营则为合作企业内设的实训工作室,地点邻近景德镇陶瓷学院。通过完成限定的综合装饰项目设计任务,使学生在具体而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陶坯雕刻、施釉上色、青花等综合装饰技法,了解装窑烧制的陶瓷产品整体制作过程。同时利用景德镇“瓷都”的优势,开展渗透式的专业考察和行业调研。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对景德镇的陶瓷行业、高校进行考察,使学生了解陶瓷工艺及造型特点,感受行业顶尖发展趋势及其辐射面,使认知、体验和实践三位一体。

陶瓷工艺专业方向的各个项目工作室在能力培养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能力分层且优势互补:校内的系列工作室主要培养学生行业通用的陶瓷工艺基础知识、岗位核心技术能力以及跨行业职业能力。突出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育,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特别突出培养学生将设计构思具体化、最终转化为现实产品的过程实施能力。校外的多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则主要培养学生面向岗位的职业特定能力,是校内项目工作室教学的有力补充。强调利用企业真实的实践环境和行业氛围,促使学生将专业学习与行业发展规律、职业岗位能力点相结合,在任务目标的要求下,积极地实践、参与、探究和创新。

校企合作项目工作室教学平台的搭建,使陶瓷工艺专业方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融合为一体;使一系列特色教学项目的实施得以融会贯通;使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呈现职业性和开放性特征,为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先行条件。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及重点

陶瓷工艺专业方向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本土经济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把真实的设计任务引入教学,并将由此衍生的学术成果投入商业运作,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为师生提供实战训练的机会。学生在完成第一阶段的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学习和专业认知实习之后,马上进入将“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能力、专业知识”融入其中的项目工作室教学与实训。主要包括:建设“双师结构”项目教学团队、改革项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专业技术服务等方面。

1.校企共同组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项目教学团队。包括艺术设计类导师、陶艺大师、企业技术骨干等,分别负责项目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使学生同时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教学中,由陶艺大师或企业专家亲自授课,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座谈。通过行业大师的亲自传授与指导,在专业领域、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方式针对性强且具有亲和力,非常适合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色成长。同时,定期选派专任教师到关联企业挂职,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和产品开发推广,这样既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又利于新项目的引进与开发。

2.设计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项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实的、典型的项目任务的引入和承接,是陶瓷工艺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关键。在项目引入之前,项目教学团队就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系统规划和全面分析。首先确定该项目工作与学生阶段能力培养的适应性,再将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学习内容、个性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化处理,并设定对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强调通过教师的信任、尊重、鼓励和引导,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发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自信、主动地学习。在项目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有一件能够代表自己设计意念的、与主题切合的产品,并能阐述设计思想和构造机理。同时分工合作完成作品推介、展览设计、场地布置等相关后期工作。2006年以来,陶瓷工艺项目工作室先后承接了省内外多个项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碉楼旅游纪念品设计项目的承接和实施。

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江门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碉楼文化中外闻名。以雕楼为题材的本土旅游业也随着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成功申报而蓬勃开展,并带动了一系列的建设项目,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就是其一。这种特定的地区文化和习俗,往往就是支撑优秀设计的基础。获讯之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以敏锐的市场触觉,迅速地联系商榷,开发设计本地旅游纪念品的项目。

这一富含本土文化创造特征的真实经济项目的承接,使陶瓷工艺专业师生全面地参与到社会和市场的运作当中。首先开展的就是市场调研。在导师的带领下,陶瓷工艺专业学生对江门开平雕楼四大村落、立园等展开调研考察。了解雕楼文化,收集专题资料,分析主题,研究和构想多种新颖的设计方案。根据方案,结合各种工艺造型手段与技术,进行物化效果制作,最终把造型与传达糅合成一个整体。在此期间,导师根据学生创作的进程和需求随时提供必需的指引、帮助和解答。学生通过大量的整体与局部的试验,来丰富和实现造型,进而把握到自我独特的设计语言。经过多层次社会行业各类专家的投票评选,陶瓷专业师生所创作的碉楼工艺品在一系列设计中脱颖而出,成为打造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的首要选择。

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拓展专业教学的区域影响力。陶瓷工艺专业推行“逐步、递进”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制度,先后开展了陶瓷雕刻工、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美工等技能工种的鉴定考证活动。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特点,选择考取适合、实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逐步把行业企业的要求深化到项目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完成限定工作任务并达标之后,能够直接获得合作企业工种的高级岗位资格证书。还尝试与江门二轻联社等下属企业联合举办雕刻技能培训班,为关联企业的员工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设计能力提供培训辅导,拓宽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发展之路。

4.形成帮扶政策,确保校企合作有效运作。为了更好地拓展专业教学在地区的影响力,陶瓷专业教师积极争取学院、政府和各界社会团体的鼎力支持,并促成相关的帮扶政策。例如:学院的各类设计项目优先考虑由陶瓷项目工作室来承接和完成。而完成的各类项目业务,可作为学院的科研课题进行立项申报。经院内外专家评定考核后给予相应级别的科研奖励。几年来,我们与江门、佛山、潮州等多家陶瓷企业、学校、文化宫、培训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安排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历练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支援企业生产。并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对学生的生产及生活各方面进行管理,以确保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顺利进行。此外,校企双方还联合编写了《陶瓷工艺专业概论》《拉坯》等培训教材,联合开发多项新产品、定制产品等,逐渐形成校企互动双赢、共同成长的良好态势。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成效

江职院艺术系陶瓷工艺专业方向通过校企合作,把工作室体制与项目教学融合为一体,把原有的学科课程结构转化为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引导的优化创新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和模仿性设计转化为开放性的、动态的过程性学习和创造性设计,最利于学生“工作流程中的关键性岗位知识能力”的培养。校内教师、专家技术人员作为项目经理和项目指导,不仅要精心设计好每一条利于学生成长的项目实施路线,以及小步迈进的步阶,更要对每一次挫折都进行预计,甚至设计一些需要超越常规才能达到的远近目标,同时提供大量信息资料、案例范本帮助学生分析排解,推动学生在历练与体验中融合基础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和多角度的定义问题答案。在给予学生极大的艺术创造空间的同时,给予学生广阔的行动空间、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真实的博弈空间,使学生不仅体验设计过程,也更直接地体验设计的应用价值。2006年以来,陶瓷工艺项目工作室先后承接了广东省教育博览会参展作品设计、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参展作品设计、江职院礼品设计、陶瓷文化墙设计等系列项目。师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设计大赛并连续荣获奖项。学院每年均举办学生陶瓷作品展览和设计大赛,参与者众,形成了相当的影响力。

四、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

陶瓷工艺专业的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陶瓷工艺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现象。例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陶瓷专项技能训练,而放松了学生在综合设计能力方面的发展,使学生专业面偏窄,专业能力偏于单一。虽然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但初次就业就进入核心技能岗位的毕业生比例不高。仍然有学生坚持把薪金待遇列为首要条件,宁愿选择并不对口但待遇高的实习和就业岗位,等等。因此,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科学规划,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发展。既重视培养学生专项职业技能的项目工作室教学平台建设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基础教学平台的建设,更重视二个平台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交叉融合,有效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共同提升。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尝试在现有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岗位能力点,增设大区域范围内应用性强、能够对原有专业能力形成支撑的模块化菜单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多项选择。

2.完善管理,确保项目工作室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与企业磋商,共同研究在企业化的项目工作室教学环境中,校企共同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形成良性的校企双重管理机制。例如:建立相对应的生态竞争机制和监督评价体系来进行深层次制约。由院内外专家组成督导组,从培养学生的实际效果、社会声誉及专业影响等方面进行质量考核与评估。再如:建立项目工作室教学的定期检查机制,建立畅通的师生意见反馈渠道,及时聆听建议和解决问题,促进项目工作室教学形式更为自由和开朗。

3.提升层次,合理提高项目教学团队的职教能力与水平。应针对专兼职教师的不同背景和特长,设立合理的职教能力提升机制。例如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曾出现部分校内专任教师特别是一些新进的高学历教师,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和实际的教学经验,不能够熟练掌握职业能力分析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影响了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教学方法的实施的现象。对于这一部分教师,则应强化下企业挂职实践的制度要求,尽快提高其职业经历和专项技能水平。而对于从企业引进的专业课专任教师和聘请的技术导师,则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适当开展教学能力和技巧方面的帮扶与培训。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项目工作室教学机制,促使不同类型的人员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