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十篇

时间:2023-11-14 17:36:43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1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 儿童音乐教育 改进策略

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现象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较为熟悉的音乐现象,每个音乐活动参与者都能够获得亲身体验与经历。音乐心理本质及其发展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音乐心理现象依托于人类心理学,属于人类心理不断发展过程中,到特殊阶段的产物,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现象。音乐心理基于一般心理现象,在音乐意识产生、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化。音乐心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与教育中,在大脑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意识和心理过程。成长阶段不断的学习与接受的过程,也是音乐心理形成的过程。从婴幼儿时期到成年再到老年,经历了发生、发展与衰退的整个过程。

二、音乐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一)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发展

提升音乐听力是提升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相对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部分儿童不能把音唱准,大多数人会从唱的方面找原因,认为是五音不全,其实应该是儿童听觉方面的问题。生理研究表明,12岁之前人的听力能够在合理培养下提升。因此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的听力培养,奠定音乐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音乐听觉能力包括:音乐要素听辨能力、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以及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这三个部分。音乐要素听辨能力包括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等。听觉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对音乐要素的听辨是提升音乐能力的基础。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握音乐情绪,领悟音乐内涵。这种听辨力需要基于音乐要素听辨能力而发展;二是曲式结构的听辨力。曲式结构是分析音乐层次、条理、章节的关键;三是音乐体裁听辨力。如舞曲、进行曲、交响诗等体裁的听辨。内心音乐听觉能力也叫做内心听觉想象能力,基于此获得音乐体验。儿童音乐教学,需要契合儿童音乐接受的心理特点展开,依托音乐音响,在音乐活动中提升儿童的音乐听力。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让人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且能愉悦身心。儿童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响的感受与辨别能力,且深化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注意力、记忆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音乐乐曲欣赏。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音响辨别能力(节奏、力度、音高、音色等)及感受能力。另外,还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二是歌曲演唱。运用发音器官,表达与再现歌曲的音调、节奏与旋律能力的培养,以及演唱技巧的掌握、歌曲内涵的把握等。三是乐器演奏教学。主要是乐器演奏技巧的教学。四是乐理知识教学。乐理知识学习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概念、五线谱识别、音乐简谱学习等,掌握识谱、用谱的技巧,为今后独立学唱、演奏歌曲奠定基础。

三、基于儿童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育策略

(一)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儿童自主参与

儿童音乐教学,应该凸显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儿童作为教学的主体,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以儿童发展为导向,实施多元化、针对性、开放式的儿童音乐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儿童自主参与、发散思维、互动合作,在儿童真正的自主学习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音乐素养。

(二)结合舞蹈元素,提升儿童学习兴趣

音乐与舞蹈本是一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若想要儿童更加深刻的学习、领悟音乐,更好的创造音乐,那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展开综合学习。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将音乐教学与律动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创造性表演中,诠释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如此能够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儿童综合能力。

(三)运用技术手段,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给与教育工作很多便利。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和魅力。如《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教学,播放繁花似锦的春天幻灯片,及叽叽喳喳鸟语花香的音乐录音,让儿童感受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春天气息。如此,在置身其间中,儿童加深了对歌曲的感悟。

(四)培养创造思维,强化儿童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感受、体验和创造音乐时,能够激活人的思维,让人在想象和联想中发现美和创造美。音乐心理学理念为,基于儿童的音乐心理发展特点,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兴趣。兴趣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前提,兴趣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依托一定的环境、内容而产生。由此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营造和谐的环境,组织趣味活动,给与儿童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让儿童在兴趣导向下,思维自由发散,获得创造成功的愉悦感。二是强化儿童创造性思维。需要将儿童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还需要重视对儿童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的培养,运用开放式、活动式、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三是创造性表现力的培养。儿童创造力培养以后,还需要儿童能够将其表现出来,如此才能体现出创造性的作用。音乐新课标中也重点提出了“表现”这一项内容,在音乐表现中凸显出儿童的创造性。包括这些内容:创造意识、独特个性、合作能力、知识基础、协调能力等。知识与技能是创造性表现能力提升的基础,如此需要引导儿童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加大力度培养儿童创造性。

四、结语

结合文章叙述了解到,音乐心理是后天形成的,且可以培养。儿童音乐教学中,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策略,通过融入多学科元素,践行以儿童为本,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重视对儿童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以此在音乐教育中,真正实现感染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目标,实现音乐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伟伟.浅述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2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最初场所,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

论文关键词:创造力发展 培养对策 儿童成长 家庭因素 新课程改革 创新型人才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有关创造力的概念,在心理学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有的研究者强调主观创新,有的则强调创造的目的性,有的将其看作个体活动的产品或思维过程所具备的特征。我们认为,所谓创造力就是指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事物产生分歧性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其中,支持环境是指能接纳及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

一、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家庭因素

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四种: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娇宠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娇宠型的教育方式不能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易使儿童养成依赖、顺从的习惯,做事无主见,思维懒惰,缺乏创新性,创造力水平低。而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营造一种十分宽松、平等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可激活儿童的创造动机,让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家长应努力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让儿童没有任何精神压力地、轻松随意地与父母交流、沟通,自由表达思想,这样父母也会更容易发现儿童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和行为,并及时加以挖掘和培养。

(二)家长期望

儿童创造力的提高与家长的期望有密切关系。当家长具有较高的期望时,即使儿童表现较差,家长也会提供各种机会,并鼓励他们,肯定儿童的每一点进步,这种乐观主义的教育态度,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充分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曾对极具创造力的著名数学家和作曲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这些数学家和作曲家的童年时期,他们的父母通常都对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不仅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而且给他们寻找最好的教师,自己也充满激情地参与这些活动。大量的事实证明,家长的良好期望会极大地促进儿童向他们期望的方向努力,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三)父母的行为特征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组织者,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者,是儿童仿效最早和最多的榜样。在家庭中,父母本身的行为特点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如果父母长期沉湎于,过分讲究穿着,爱说脏话,处理事情简单粗暴,儿童便容易形成贪图享受,说话粗俗,不爱动脑,行为不顾后果等个性特点;如果父母对人文明热情,每天读书看报,关心与议论时事,儿童就可能同样富有同情心,喜欢阅览书籍,思考问题。

另外,如果父母对儿童的行为有错必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妨碍儿童本身创造性潜质的发挥与发展。其实,父母认为儿童做“错”了,基本都是按照成人的眼光和标准作出的判断。假如父母在儿童每一次犯点小错的时候都大动干戈,严加指责,那么就很容易挫伤儿童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堵塞儿童的探索途径,其结果必然是扼杀儿童的创造力。

许多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儿童的父母往往兴趣爱好广泛,母亲能平等对人,父亲很少专断,允许儿童与外界发生联系,不僵硬,不恪守教条。儿童在父母这种良好的榜样作用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习得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人格品质。

总之,家庭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够保障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可能性。正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个体具有被人关注的需要,他需要温暖、被人喜欢、同情、尊重和认可,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同样需要尊重和赏识。一个“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成长环境可以使儿童感受到前进的信心和力量,这种信心和力量会极大地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不当又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有的父母因自己的失败而望子成龙,这样父母的失败和严格训练的压力,可能使儿童智力早熟,使他们没有机会去获得一些非智力的能力,而这些非智力的能力却往往是

儿童创造力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另外,父母过分关注儿童可能导致不良结果。神童的父母可能不会理解,许多个人必须具有的品质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如果为获得特别技巧和知识而在非正常的“真空”氛围中抚养儿童,儿童就很少有机会去获取这些品质。

二、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家庭教育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当今时代,家庭教育应该从何处着手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

(一)营造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环境

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知识文化环境。知识是滋润智慧的养料,是创造的具体内容和源泉,没有知识便不会有创造的产生。因此,家长应首先注重家庭中的知识文化氛围的营造。另外,家长还应注重加强自身对知识的学习,以实际行动为儿童树立榜样,努力形成以读书、阅报、参观科技博览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业余生活。再者,家长应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各种图书和资料,并耐心、认真地回答儿童的提问,重视亲子间的互动。这种做法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儿童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更能为儿童树立追求创新的榜样。儿童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便会养成获取知识、渴求知识的良好习惯,进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力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可以说,儿童的内心具有更为自由和开放的空间,他们还没有太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的禁锢,更少顾忌,敢想、敢做,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创造状态。所以,家长应该从外部为儿童提供一个同样自由的空间,即营造一种自由、开放、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这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保护儿童的发问精神和好奇心

好奇、探索、发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创造力的源泉,要予以尊重和保护。

创造来自于对问题的大胆质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我们应该鼓励、启发和诱导儿童学会质疑,因为这是从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我们应该赏识儿童的怀疑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大批不“唯上”、不“唯书”的自主创新型人才。

好奇心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起点。正是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儿童才可能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激发起创造的动机。家长应该加倍珍惜、保护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倾向,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基础。

(三)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主张

家长不能要求儿童做一个“言听计从”的“好孩子”,而是要做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思想和愿望的人,这也是创造力的一种体现。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儿童发言的机会。比如,做事情时征求儿童的意见、鼓励他们与家长辩论等。当然这种辩论并不是胡搅蛮缠,随心所欲,而是通过辩论让儿童弄清是非曲直,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但营造了民主的家庭气氛,还会使儿童学会自立、自强。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儿童的话语权力,鼓励他们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主张。

(四)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表现,是创造力的核心。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培养思维的流畅性。思维流畅性强的儿童,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多种概念,即思索许多可能的构想和回答。比如,家长可以通过陪儿童玩成语接龙等游戏,来培养他们的思维流畅性。

第二,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思维变通性好的儿童具有摒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例如,家长可以让儿童尽可能说出报纸的用途(像“学习用”、“包东西”、“用来引火”、“折玩具”、“剪成碎片扬着玩”等),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变通性。

第三,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思维具有独特性的儿童善于打破常规,产生不同寻常的反应。比如,父母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个一般的故事情节,鼓励他们打破常规,按照自己的意思给出一个适当的题目。

(五)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想象被心理学家誉为智慧的翅膀,它能使儿童冲破狭小的生活领域飞向广阔的认知世界,使儿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情地去翱翔。儿童是富于想象的,家长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要尊重儿童的想象。

在有意识地开发儿童的创造力之前,家长首先应该允许儿童“离谱”的想法。儿童的幻想世界绝对不是成人眼里的“儿戏”,它

是儿童创造力发育的摇篮。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事情是不可能的。面对儿童不切实际的大胆设想,家长如果嗤之以鼻,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浇灭他们的热情;相反,如果家长对他们离奇的想法表示惊喜,则会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的思绪飞得更高、更远。

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与锻炼:

“画”:绘画是儿童较为喜欢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它可以诱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虽然画技不高,却能通过简单的绘画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家长对于儿童的画,不要只追求画得多么“像”,而应鼓励他们“想”得越多越好。

“编”:续编故事结尾与仿编创造诗歌,是创造力的高标准体现。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想象,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注意训练儿童续编故事结尾,如“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样了?”等等,以引导儿童展开想象,从多角度续编。

“戏”:游戏对儿童来讲,是发展想象力最好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多种活动,凭借想象扮演多种角色,表现多种生活情境,自己动手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儿童在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游戏的情节具体化了,他们的创造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所以,家长应帮助儿童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六)提升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提高儿童关于创造力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儿童创造的出现,以及对创造性活动的坚持性,进而有助于其创造性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与欣赏儿童的创造性表现,带着欣赏的目光去肯定儿童的发现、创造,以提升儿童对自身创造力的自我效能感。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3

    一、当前少年儿童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过程中,受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的影响及社会、学校、家庭经常 以单向思维的标准来要求少年儿童,使他们不敢、不愿提出问题。因此,创新意识在少年儿童的思维当中严重缺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成人操纵: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高低、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在不同程度上使少年儿童受到影响,他们所说和所做,完全是按照成人的意思而行,自己对问题完全不明。

    2、纯属装饰:在社会方面少年儿童有机会参与一些事物,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为了什么去做?自己鲜有选择权或根本没有选择权。

    3、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少年儿童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认为只要读好书就行了,从而使少儿从小就养成按部就班思维定势,恪守中庸之道桎梏着少儿活跃的思维。

    二、培养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对策措施。

    (一)创设有利于创新意识产生的适宜环境。应给予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使之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应该明确,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目的不是主要看少年儿童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们的能力、情感、思维是否得到发展,做到全面、准确、科学、手段多样。不要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介手段,造成对成绩差同学的压抑,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下降。才能够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

    成人对少年儿童的指指点点,恰恰是对他们创造潜能的抹杀。因此,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新意识的产生提供机会,把学到的技法和知识用来创造自己的美。

    现行的考试制度,为保证其效度和信度,内容只能以客观题为主,而客观题所能考查的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命题难度来说,限时闭卷的统一书面考试,即使是主观题,也是容易考查学生的知识,而较难考查学生的素质。所以,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的学业测试中,可以增列少部分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挥其创造性,给他们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

    (二)注重少年儿童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好奇是一种对自己还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想把它说清楚的心理倾向。应培养少儿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因此要正确加以引导,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尤其是做到克服习惯性思维,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要注重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的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都应给予鼓励和嘉奖。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就是信任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的一大精神支柱,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对于他们所提的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应鼓励他们正视并反思错误,自我排除心理障碍,引导其勇敢地面对挫折尝试新的探索,战胜自卑、树立自信、激发自身的内驱力,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3、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要鼓励少年儿童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发明创造潜能,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一些初浅的见解。

    一、当前少年儿童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过程中,受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的影响及社会、学校、家庭经常 以单向思维的标准来要求少年儿童,使他们不敢、不愿提出问题。因此,创新意识在少年儿童的思维当中严重缺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成人操纵: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高低、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在不同程度上使少年儿童受到影响,他们所说和所做,完全是按照成人的意思而行,自己对问题完全不明。

    2、纯属装饰:在社会方面少年儿童有机会参与一些事物,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为了什么去做?自己鲜有选择权或根本没有选择权。

    3、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少年儿童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认为只要读好书就行了,从而使少儿从小就养成按部就班思维定势,恪守中庸之道桎梏着少儿活跃的思维。

    二、培养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对策措施。

    (一)创设有利于创新意识产生的适宜环境。应给予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使之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应该明确,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目的不是主要看少年儿童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们的能力、情感、思维是否得到发展,做到全面、准确、科学、手段多样。不要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介手段,造成对成绩差同学的压抑,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下降。才能够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

    成人对少年儿童的指指点点,恰恰是对他们创造潜能的抹杀。因此,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新意识的产生提供机会,把学到的技法和知识用来创造自己的美。

    现行的考试制度,为保证其效度和信度,内容只能以客观题为主,而客观题所能考查的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命题难度来说,限时闭卷的统一书面考试,即使是主观题,也是容易考查学生的知识,而较难考查学生的素质。所以,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的学业测试中,可以增列少部分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挥其创造性,给他们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

    (二)注重少年儿童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好奇是一种对自己还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想把它说清楚的心理倾向。应培养少儿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因此要正确加以引导,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尤其是做到克服习惯性思维,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要注重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的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都应给予鼓励和嘉奖。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就是信任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的一大精神支柱,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对于他们所提的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应鼓励他们正视并反思错误,自我排除心理障碍,引导其勇敢地面对挫折尝试新的探索,战胜自卑、树立自信、激发自身的内驱力,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3、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要鼓励少年儿童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4、给少年儿童提供具有创新精神的榜样。通过给少儿介绍或引导阅读名人传记,像爱迪生、居里夫人、鲁迅先生、爱因斯坦等。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像“神舟六号”飞船成功飞天,我国太空技术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等…,使少年儿童领略到创新对人类的贡献,受到创新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5、培养少年儿童思考问题的习惯。要鼓励少年儿童主动发现问题,对平常事物多观察。其次,鼓励少年儿童评价与反思,要求他们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对照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三)开设培养创新的课程,教授创新思维的策略。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新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少年儿童的创新能力,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和形态扩散等。

    2、推测与假设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他们深入探索、灵活应对。比如让他们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读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让他们进行各种假设、想象等。

    3、自我设计训练。在活动中要考虑到少年儿童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让其利用这些材料工具,实际动手去制作。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 (四)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少年儿童探究兴趣。学习兴趣是培养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少年儿童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因此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营造一种愉悦的探索氛围。首先,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耐人寻味的故事等,引发少年儿童的认识冲突,从而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其次,根据少年儿童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的画面形象,调动少年儿童形象思维,形成创新能力。再次,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要鼓励少年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地多提出各种假设。第四,问题要有价值。问题价值的体现主要在于能否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从情感角度说,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少年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认知角度说,问题设计要有利于训练少年儿童思维、培养能力和实践能力。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4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创造性思维

在儿童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儿童钢琴的弹奏技能,注重儿童在弹奏过程中的聆听,培养儿童创造性音乐思维是教师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要求。这对培养儿童的艺术表演力,激发儿童的想象空间,以及塑造自我个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要求

对于钢琴演奏家来说,其从事的钢琴演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是因为钢琴演奏家在演奏钢琴曲目时,通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会重新创造音律间的相互联系,且这种联系只能是从作者原谱某种程度的肯定性出发而固定下来的。而音乐作品给听者的印象则最终取决于演奏者的演奏。因此,这就要求演奏者除了具备一定的天分外,还需要有鲜明的个性,良好的文化修养、较高的艺术趣味。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因此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不同历史时期下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要求也有所差异。首先,在十七、十八世纪时,人们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要求仅仅在于使儿童能成为一名音乐家。故而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儿童能够演奏各种音乐作品,还要求他们在自己在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以使音乐作品能在不同场合中演奏;其次,到了十九世纪时,人们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要求变成了弹奏技能的高低上。故而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儿童要有精湛的弹奏技能,并能演奏各式各样的音乐曲目;最后,二十世纪以来,伴随人们对音乐的重新认识,儿童钢琴再次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重视。这一时期不仅仅要求儿童要掌握高超的弹奏技能,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培养儿童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二、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措施

1、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在钢琴演奏中,精湛的演奏技巧固然重要,但精湛的演奏技巧本就是钢琴演奏对演奏家最基本的要求。对钢琴演奏艺术来说,其灵魂在于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即演奏者在精湛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在演奏时还要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进而实现作品与演奏者的统一,跳出呆板、僵化、程式化的演奏套路,激发出钢琴演奏中的艺术感染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引导,并不断鼓励学生动脑学习,为学生介绍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但由于儿童年龄尚小,身心并不成熟,可能一时无法理解到音乐作品中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多采取演奏优秀音乐作品的方式,来熏陶学生,并在演奏完毕后询问学生从作品中能感受到怎样的感情,脑海中对音乐作品的还原是怎样的。而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开展分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作品的理解来进行弹奏练习,在弹奏前想象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练习时仔细看曲谱,并认真聆听自己弹奏的乐曲,感受其中的情感。

2、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对儿童来说,由于其学习钢琴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各方面的技能都还不高,在演奏时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错误。这时部分儿童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学习钢琴,而随着音乐学习中各种问题的积累,很可能直接毁掉一个钢琴天才。因此,增强儿童对钢琴学习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重要的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引导儿童正确来衡量自己,肯定自我进步。如教师在课后开展一对一的师生对话,在师生间的交谈中发现儿童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故意制造相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又如教师可在教学中组织儿童开展个人独奏,每节课时结束后,请每个学生演奏自己最拿手最喜欢的作品,并在旁引导学生保持欣赏的态度,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开展鼓励式教学

儿童的个性差异较大,且音乐表现的动机也各种各样,加之儿童年龄尚小,因此鼓励儿童钢琴演奏创造力的方法也应当有针对性且多样化。通常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积极地鼓励方式,亦或消极的批评教学,都需要根据不同性格、年龄的学生而定,但总的来说应当迎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旦教师采用了错误的方式,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儿童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教师在夸奖或责备儿童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弄清楚学生出错的原因,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解决,使钢琴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如对学习原本就很勤奋的儿童,就要多鼓励他们,但在鼓励后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培养其创新能力;对天分较高的儿童,要多鼓励他们加强自身弹奏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不扼杀其艺术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其精湛的弹奏技术;对年龄比较小的儿童,在教学时可选择节奏轻快、活泼的作品,激发其对钢琴演奏的兴趣。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需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儿童采取的教学措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这就是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调动儿童主观能动性,增强儿童自信心以促进儿童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

作者:孙友迪单位:立陶宛国立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陆冬.音乐感知•技巧训练•思维培养——从卡巴列夫斯基及其钢琴教学谈我国钢琴教育实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4:199-202.

[2]王影.关于儿童学习钢琴的心理问题与提高钢琴教学方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5

 

关键词:美术教学、培养、创造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比斯特指出:“处于伟大上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力……”在步入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竞争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检验我们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界对美术创造教育一直未形成统一认识,更无体系可言。随着现代社会飞速进展的需要与文化知识结构的改变,我们应针对当前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美术教育之现状,努力使仅仅重视技能、审美及品德的培养,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与自我表现能力为基础出发点,同时加强自我意识教育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那将对我国教育中人的潜力开发、人才的质量与人的发展上有积极的作用。

一、美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美术是一种教育工具,它能陶冶人的感性,培养合作精神,减少自私自利,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发展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何谓创造?“创”就是打破常规,不断探索与求新;“造”就是在一个不重复的基础上建立出新的东西。培养创造能力是美术学科最显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它没有唯一固定的标准,具有不同风格,鼓励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手段去表现。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随时随刻在欣赏着美,而且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创造着一个新的美的可视世界。

“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思维又是以思维的发散性为主要特性的。美国著名心理学与创造学家吉尔福特(Gulfofd)首先提出此主张,意在针对一种思维目标尽可能多地提出可选择的答案。他把创造思维能力分为六个主要成分:

1.对问题的敏感度;2.流畅性;3.灵活性;4.独创性;5.再确定性;6.洞察力。

一个学生如具备了上述能力特征,应该说他的思维路径是多向的。发散思维通过它的实践性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创造思维方法,并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

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它也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和应有的地位。在日益强调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同时,美术教育界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美术教育的目的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创造才能。

上世纪50年代初,罗恩菲德关于创造力的论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及日本等国家,从而出现了创造性美术教育。60年代以后,创造学与创造教育理论首先在美国的美术教育界兴起。它结合各学科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训练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技巧。从而出现了现代的教育模式:把人才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与创造力紧密地结合起来。70年代,艾斯纳的“本质论”理论,把美术教育理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创造力是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综合体现,又是个性发展的集中体现。它是未来的人才必备的素质,是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具体内容:

50至70年代,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也曾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主要是指导学生的创造方面,并不包括美术课的整个领域,而且当时对于“创造力”的涵义也没有真正理解与运用。

我国新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把创造才能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对我国教育中人的潜力开发、人才的质量与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人的素质、人的质量,加强人的创造力,需接受全面的教育,而美育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促使学生在感情成长、智慧成长、社会意识成长等方面合理发展,并在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美术创造性活动受多种条件制约

1.学生生理特点

人类通过对自身生理特点,特别是脑功能的大量实践研究表明:人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同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开发右脑功能,发展形象思维相当重要。这对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方面的创造活动、形象思维起着决定的作用。而美术创造教育活动中,这个因素更显现出它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美术教育正是运用它的形象特点结合少年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通过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达到“视觉和行动的配合”,以促成他们的生理成长与创造思维的创造力的形成。少年儿童由于自身思维、身体发展状况、知觉能力、情感态度、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的不同,相应对美术的理解与表现也不大一样。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将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涂鸦期(2岁至4岁)、前图式期(4岁至7岁)、图式期(7岁至9岁)、写实萌发期(9岁至11岁)、推理期(11岁至13岁)和青春期,概括地把儿童由无意识“涂鸦”状态下向推理性、有意识、具有空间写实美术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描述。赫伯·里德在他所著的《通过艺术的教育》中所引述伯特(Cyril Burt)针对儿童美术不同阶段的划分更值得重视与参考。

从儿童到成人,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到日常生活,以开启创造性思维为主的形象思维是普通存在的,而其中的绝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都需要形象思维以及它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而美术教育又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直觉产物。认真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及成人的美术教育,在高度重视创造力培养的今天尤为重要。

2.环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环境是相对于主体并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周围外界,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通常能提高创造力,也能够抑制创造力。创造力产生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它需有外部世界的信号输入才能进行,适宜的环境能极大地促进创造。美术教育创造力的培养也离不开一种良好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背景给予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一定的环境所规定;同时,他们的思想、思维方式与创造力等形成也受到他们所身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教育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的制约。

英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将环境因素分为三个方面:(1)一个可行的世界;{2)一个实用的示范;(3)优先的问题。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6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美育;玩教具;创造力

一、学龄前儿童美育课程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美育课程的课程目标不仅是使其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而且是保护其想象力,锻炼其思维能力,开发其创造力,以此增强其综合素质美育课程可以通过感情表达和自主创新,让学龄前儿童主动认知美、感受美与创造美,使其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美育课程的范围很广,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美术创作是儿童美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文章中的美育课程主要指儿童美术创意类的教育课程[2]。目前,我国的儿童美育课程往往以教师为主导者,内容以临摹作品为主,儿童自主创作的机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学龄前儿童美育课程中,教师应根据学龄前儿童的总体发展需求及其在3~6岁各阶段的发展需求、不同阶段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敏感期,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如,想象力丰富是学龄前儿童在美育课程中最大的优势。在美育课程中,教师应在保护学龄前儿童想象力的同时培养与锻炼其思维能力,通过思维的发散与聚合培养其创造力。3~6岁是儿童智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儿童能力培养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3]。在学龄前阶段,儿童接受的教育类型和学习方式都会影响其未来的行为发展,因此,以培养创造力为目标的课程应该成为学龄前儿童美育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二、学龄前儿童美育课程玩教具设计

1.玩教具的作用

玩教具作为学龄前儿童美育课程中重要的媒介,既可以适应学龄前儿童爱玩的天性,在动手过程中促进其手、眼、脑协调发育,又可以通过发挥寓教于乐作用,让学龄前儿童更加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升相关认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乐于为子女作教育投资,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兴趣发展和精神需求。儿童玩教具的设计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玩教具使用下的教学情境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2.学龄前儿童美育课程中玩教具的现状与需求

目前,儿童美育课程玩教具的类型有积木拼搭类、画板画架类、拆装组合模块类等,产品设计多以智能、交互、数字化的形式出现,但通常作用于课程的某个阶段进行教学辅助,功能相对单一。学龄前儿童美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儿童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因此,学龄前美育课程中的玩教具除了具有基础的娱乐与教育功能,还需要具有引导功能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功能。在目前的市场上,针对整个课程的导学、教学、能力养成等系统性教学功能开发的玩教具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首先,引导型美育玩教具的导学需求。不论是用图片教具导学、手工教具导学还是以多媒体形式导学,引导型美育玩教具的导学都能吸引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美的认知,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如,在巧虎品牌系列教具产品中,每一套产品都有相应的动画引导视频,通过有趣的动画和故事渲染背景,可以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兴趣。其次,引导型美育玩教具的教学需求。在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名学龄前儿童对课程内容的不同认知,通过使用玩教具产品,引导学龄前儿童对相同玩教具套装展开自主创作。如儿童毛毡布画,教师可使用不同组合的小卡片中的图形引导和配套毛毡布上蚂蚁线的裁剪引导,让学龄前儿童通过9种基本图形的自由组合创造完成独一无二的作品。在引导型美育玩教具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更为关注过程而非结果,重点关注学龄前儿童如何使用引导型玩教具完成自主创作,在过程中感受美育课程中的色彩、结构、空间等要素,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使用玩教具,学龄前儿童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对美术作品的创作。因此,引导型玩教具在教学环节中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注意力提升、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最后,引导型美育玩教具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在整个课程的玩教具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龄前儿童动手、动脑,运用发散性思维,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在与玩教具交互的过程中,学龄前儿童能够提升认知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增强创造美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龄前儿童的感官也能进一步得到锻炼。课后,教师还要引导学龄前儿童与同伴不断交流,形成尊重、友善、关怀、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引导型玩教具可以在导学、课程教学、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学龄前儿童认知课程内容。教师应通过玩教具的使用,引导学龄前儿童自主创造,手、脑协调配合,提升综合能力。将引导型玩教具融入学龄前儿童美育课程,由教具引导学龄前儿童进行美术创造,不仅可以增强其创造性,而且可以培养其发散性思维、想象力、专注力,使其能更加专注,沉浸于美育课程,享受美育的过程。

三、引导型玩教具的设计原则

教师在创新设计学龄前儿童玩教具时,需要遵循以下4个基本设计原则:引导性原则、多元性原则、系统科学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1.引导性原则

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对美的理解与发想有别于成人,在教学内容的输出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护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玩教具的引导而非说教,做好美育中的审美引导。在课程教学中,玩教具产品需要具备引导功能,教师应引导学龄前儿童掌握和利用玩教具,通过切身体验、观察、操作创作美术作品。除了对课程内容的引导,玩教具还需要在课程中引导学龄前儿童视听、表达、动手等,使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多元性原则

在学龄前儿童的美术创作中,玩教具的使用方式应具有多元性,如,通过线条、平面、空间、形状、色彩等的组合创造,增强学龄前儿童的画面感知和空间想象能力。针对不同的美育课程主题、内容,玩教具需要具有多元性。如,美育课程涉及绘画、剪纸、雕塑、陶艺、建筑等与美术相关的领域,在引导型玩教具的作用下,教师通过不同美育内容的交织、启发,可以激发学龄前儿童对于美育课程的兴趣与探究欲望[4]。在作品的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加入音乐、舞蹈、戏剧等多元形式,增强学龄前儿童的交流、表达能力。

3.系统科学性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龄前儿童在3~6岁不同阶段的需求,设计不同程度、不同内容方向的玩教具,并且使玩教具之间有联系性与系统性,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做准备,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从易到难,从而在系统的学习中,使学龄前儿童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激发和体现。在不同阶段的美育课程中,教师应激发学龄前儿童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因此,引导型玩教具需要根据学龄前儿童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逻辑性、阶段性、系统性的设计。在引导型玩教具的作用下,通过系统性美育课程的训练,学龄前儿童可以建构起对于美育课程的认知结构、思维系统和经验体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可持续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引导型玩教具时,除了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重可持续性,尽可能采用可回收材料、可降解材料,还应注重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在结构的可持续方面,教师可以选择模块化玩教具。与普通玩教具相比,模块化玩教具的使用周期会长很多,在产品迭代的过程中,可以更新其中的组件,提高不需要替换的组件的使用率。功能的可持续指在玩教具的使用过程中,其功能可以加深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满足其能力增长的需求。

四、以引导型玩教具为核心的学龄前儿童美育课程的作用

1.感知能力增长

通过使用引导型玩教具,儿童的手部肌肉、感官、身体协调性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运用引导型玩教具的美育课程中,学龄前儿童的感知能力得到拓展,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相应提高,对美育课程中的材料、色彩、造型、空间等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思维能力与自主创造能力也得到提高。

2.自主思维能力养成

在美育课程中,引导型玩教具可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学龄前儿童的主体地位,按照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不断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育课程中,通过引导型玩教具的使用,教师可以减少讲解,减少角的主观说教,增强学龄前儿童的自主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龄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其自主思维能力的养成。学龄前儿童在课程中可自我发现、探索,并潜移默化地理解与吸收课程知识。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是学龄前儿童发挥自主创造力的根基。

3.自信心的培养

以引导型玩教具为核心的美育课程,鼓励学龄前儿童通过对相同玩教具的不同使用和创作,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大胆表达自身的想法、抒感。在家长、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下,学龄前儿童可以更加自信地开展自主创作。如此良性循环,可以为学龄前儿童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树立自信是人们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的建立能更好地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

结语

以引导型玩教具为核心的学龄前儿童美育课程,除了能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美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玩教具的引导,增强学龄前儿童对于美的兴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保护学龄前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其通过自主思维和自主创新创作美术作品。以引导型玩教具为核心的美育课程对处于学龄前这一关键时期的儿童的创造力作出了阶段性、系统性的培养,促进了其创造型人格的发展。在学龄前阶段形成创造型人格,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文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共产党关于教师和教师教育思想的百年发展和实践[J].当代教师教育,2018,11(1):9-17.

[2]游万玲.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研究——以幼儿创意戏剧游戏课程实践研究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18(1):31-33,40.

[3]王瑞明,陈红敏,佟秀丽,等.用微观发生法培养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41-45.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7

自儿童哲学诞生以来,儿童哲学课程也是各路学者关注的焦点,儿童哲学课程在国内研究者的研究中大多适用于校本课程当中。而在学前教育当中,也可以用于园本课程的探索。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天生就能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哲学问题,天生就带有好奇心看世界,但是若缺乏系统的思维训练,缺乏发现这些哲学问题的眼光,无疑到最后便会变成缺乏思考能力的人。因此,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也需要这样的思维训练,这便是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意义所在,在学者的研究当中,儿童哲学课程在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初见端倪,但是整个学前儿童哲学课程还在摸索当中。

一、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内涵

西方国家认为“儿童哲学”是为儿童提供的哲学课程。在全国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2015年高峰论坛中凸显了当前儿童哲学教育有几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公民教育取向的看法是以批判性思维、自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主,方法论取向的看法是以训练思维为主的,而人文教育取向的看法是以提高哲学素养为主。学前儿童哲学课程可以说是以训练学前儿童思维为主,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沟通合作能力,最终达到培养提高学前儿童哲学素养目的的活动。

二、提出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必要性

余保华、刘晶(2015)在其文章中提到,澳大利亚将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探究性与合作性能力的儿童,作为应对时代挑战的核心对策,把儿童哲学引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澳大利亚儿童哲学课程发展启示我们,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应该从儿童开始,错过关键期想在儿童成年后再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则十分困难;针对儿童理性思维训练的内容应该有专门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应该是统整性的。基于此,在学前教育或小学阶段开始设置儿童哲学的课程内容,是完全必要也是可行的,这也是形成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品质进而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提出还可以保护学前儿童的哲学天性,留住幼儿由于好奇心提出的哲学问题,并从中激发幼儿的思考。这样的课程提出可以让学前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可以提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新想法或事物,这也正是我们时下所倡导的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把一切能够培养人创新能力的想法从幼儿期开始激发出来。

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提出能够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当中,如何教育培养人才是各个国家讨论的主题,而儿童的创新能力便是关键,但儿童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密不可分,因此能够开发人的理性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幼儿的理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凭空出现便不会消失的,需要训练才能长期保持并一步步提高。而哲学课程便是能够训练幼儿的哲学思维能力的活动。

三、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基础之一:哲学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哲学家都认为哲学源于惊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秉持这一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并且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地地道道是哲学家的情绪,即惊讶,因为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决定性的起点。”其实惊讶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对自己和世界都怀有o限的惊讶与好奇,幼儿不断发出“为什么”的信号,提出“我是怎么出生的”“我为什么在这里”“世界从何而来”等根本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哲学诞生之初,古希腊哲人们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但他们思考往往是一种直觉反应,特别是对于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学前儿童阶段更是如此,由于学前儿童的惊讶并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审查,必然会犯逻辑上的错误,李普曼认为需要对学前儿童的这种直觉反应加以训练打磨,儿童的这些逻辑错误以及思考上的混乱与不足才会得到纠正与引导,才能对日后的言语及行为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学前儿童也需要把直觉反应经过理性的思考训练,若在关键时期内得到了引导训练,便会在以后的思考中事半功倍。

儿童哲学所倡导的对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推动理性思维发展的学前儿童哲学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基础之二:心理学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8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美术启蒙教育重要性

在年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下,学龄前儿童对各种教育具有高度的热情,幼儿园教师应利用这一特征对学龄期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启蒙,在教授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想象能力、审美情趣等,使学龄前儿童成为具有美好情操的个体,从小热爱生活及美好事物。为了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启蒙作用,需要结合儿童特征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启蒙教育更生动有吸引力。

一、学龄前儿童思维能力分析

我们主要从三个阶段对学龄前儿童思维能力进行分析:第一,0~3岁,这一阶段儿童主要以感知、动作进行思维完成,换言之,儿童不会主动进行思维,而是需要通过聆听、玩耍进行思维,思维会随着动作的停止而停止;第二,3~4岁,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开始趋于形象思维,3岁后儿童能够通过具体事物展开联想,形成思维,并掌握着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即运用现有知识进行问题思考,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并存;第三,5~6岁,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开始趋于抽象逻辑思维,在思考事物个体发展的同时理解事物各方面关系,可以依靠语言理解事物、而非局限于具体形象,对事物的评价也逐渐复杂化。

二、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启蒙的重要性

(1)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素质修养。作为教育教学领域重要部分的学龄前教育自然也需紧随时代的潮流,积极培养儿童素质修养,而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素质修养的有效渠道,所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启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有利于激发学龄前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是表达情感的形式,美术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充溢着趣味性,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活动中儿童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开发想象力。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美术教师应设计趣味化的美术活动,鼓励儿童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对世界的认知;应与儿童保持一定的交流,通过交流与日常表现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激发。(3)对学龄前儿童智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人脑是由左半球与右半球组成,其中左半球对应的是抽象思维,右半球对应的是形象思维,复杂化的精神活动往往需要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共同协作,科学研究表明,美术对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情况,文化课学习与左脑思维关系密切,即文化课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而美术课学习需要右脑思维的支持,有利于培养儿童形象思维,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美术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这里所提及的形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其中观察能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观察与感知具有密切的关系,而感知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息息相关,所以正确的观察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形象思维形成的基础与动力,进而对抽象化事物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形成逻辑思维,使学龄前儿童人脑潜力得以激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应给予学龄前儿童更多的观察时间与空间。(4)是学龄前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重要需求。学龄前儿童绘画心理发展存在独特的特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特征,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与高级阶段。首先就初级阶段来说,处于这一阶段的学龄前儿童主要依靠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步入幼儿园后,他们走进新的环境,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的学习方式,对这种不同于之前的学习方式充满兴趣。其次就中级阶段来说,该阶段的美术启蒙教育对儿童绘画心理发展起着一定的过渡作用,也就是说该阶段是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在该阶段,学龄前儿童的绘画能力与水平相对不稳定,究其缘由就是他们虽然掌握着一定的作品观察能力,能够通过观察了解作品不足,但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对物体颜色、结构缺乏充分的理解,无法有效弥补作品不足,进而会丧失绘画兴趣与信心。结合心理学理论来看,这是学龄前儿童抽象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最后就高级阶段来说,处于高级阶段的儿童具有相对稳定的绘画水平,绘画心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5)有利于推动幼儿园健康发展。从客观角度来说,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且形式不拘泥于固有模式,极易吸引儿童的注意与兴趣,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启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满足当下儿童学习需求的同时还对儿童日后学习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即扎实的审美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素质修养对他们来说大有裨益,从而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促进学龄前教育发展。

三、提高学龄前儿童美术启蒙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首先,激发学龄前儿童美术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儿童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对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美术教师应利用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儿童感受美、体验美,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引导儿童观察自然、体验自然,有利于提高儿童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平。其次,做好教学评价工作。评价是教师了解儿童学习状况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儿童学习信心的有效方式,所以,幼儿教师应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及时给予儿童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光荣,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同时教师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龄前儿童想象力。最后,培养学龄前儿童学习注意力。学龄前儿童天生好动,在课堂教学中难以集中注意力,针对这一特征,幼儿教师应加大学龄前儿童学习注意力培养,使他们在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集中注意力学习,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一方面,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教学具,避免发生突发状况影响儿童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龄前儿童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实施游戏教学,进一步展现美术启蒙教育的魅力,使儿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另一方面,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通过与儿童的交流沟通及课堂表现观察,掌握儿童学习规律与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策略调整,吸引儿童注意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龄前儿童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加强儿童艺术教育,进一步培养儿童创造意识与素质修养,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素质修养、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启蒙具有切实可行性与现实意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引导儿童善于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同时不断探索与儿童年龄、性格特征相符合的教学策略,提升美术教育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强.幼儿美术启蒙教育问题初探[J].戏剧之家,2014(10).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9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思维 培养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载体,培养具有艺术审美与艺术创造力的人的活动。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作为一种开发智力及潜能,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

在于能够很好地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成

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现象

1.美术教育成人化

我们总是这样认为,儿童认识的对象越简单,那么儿童就越容易接受和掌握。安排的课程,大多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忽略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天生具有好奇心。儿童的认知其实都是来源于他所熟悉的周遭的人或事物。现阶段美术教育通式,教师范画,学生临摹。为儿童提供“优秀”的范画让其借鉴,这种模仿画实际上只属于专业基础美术教育的范畴。儿童绘画的思维方式是属于儿童所特有的。造成的结果是,儿童丧失了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连创造力想象力都受到限制。

2.评价体系技能化

教师或家长常常用统一的标准(造型、色彩、线条)去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通常,我们所听到的评价一个学生的作品是画得像不像,这样久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忽略了再教育过程中其他方面的关注力。当然,一些基本的美术表现手法或是技能是评价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或是及其重要的标准,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结合小学儿童独有的年龄特点,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对之肯定。对于美术技法的考核,更多的应该是要放在之后的教学阶段当中,并且美术技法的考核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如果教师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评价体系,儿童自身也无法跳出合格框框,最终会逐渐失去观察事物,感知事物的能力,可能到最后连创造性都没有了。要关注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需要去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这样才能从中逐步完善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并形成对感性形式及其意味的整体把握和领悟。

3.教师对于儿童的创新思维不做评价

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要努力做到的,但在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新思维之后,教师能给出一定的肯定或是否定的结论这种现状却很少。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不是“新“”怪”的,现实中没有的就是具有想象力,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注。因为单纯的情感的发泄,不可能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当意识到自身的情感包含了深刻的理性内容并把情感对象客观地呈现,这时才能说是具有创造性。

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当学生很兴奋地表达出自己独有的思维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做出评价,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怪,避免陷入一种怪圈。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受到教师的肯定,对学生的将来在创新思维上是必然有很大帮助的。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思路

1.感知与体验

感知是一种处于本真状态中的人和世界相互拥抱、交融、对话和创生的意向过程,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活动。感知和体验都具有一种趋向综合的内在需要与倾向,这就要求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感知与体验活动要注意加强综合性。感知与体验过程中或之后会有许多收获与成果,如人和世界各自的创生、对意蕴、意象或表现性形式等的把握,借助于反思与评价的参与,这些东西就会逐渐浮现出来,为个体从意识上所把握和认识,并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性走向丰富和深化。学生结合自身感知与体验获得的收获与成果,从世界和意蕴、意象或表现性之间的关系中分析世界感性质料的活力内涵、构成要素、各要素间的组合关系等,学习并掌握一些相关艺术知识技能,如形式规律、色彩的情感因素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艺术知识技能。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体验自身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是来源于生活。

2.创造与表现

在创造与表现的过程中,只有了解并初步掌握了一些艺术语言,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儿童艺术教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儿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探索多种艺术语言,包括各种媒材(如水粉、毛笔、墨等)的特性、表现力等。在美术教育中,要鼓励儿童大胆探索与尝试新的艺术语言,特别是创造性地探索、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媒材。美术教育中,在儿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多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探索和运用多种艺术语言进行创造与表现。这不仅可以增强创造与表现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在创造性运用中进一步增进对多种艺术语言的了解和掌握,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的深化还表现在不断追问“背后的东西”,如隐藏在对某一艺术品做出判断的理由背后的修设,并且这些“假设”也有不同的层次。在反思与评价过程中,通过不断追问“背后的东西”,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反思与评价提供了可能。儿童艺术教育中,当儿童做出某一判断时,要注意引导儿童对说出的理由本身及其“背后的东西”进行思考、评价,进而在对话中,使这些“背后的东西”得以不断优化。这最终将会使反思与评价活动本身不断走向优化与深化。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和反思与评价彼此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具有一种内在的、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创造与表现,正是由于处于和感知与体验、反思与评价的生态关系之中,内在蕴涵和渗透着感知与体验和反思与评价,所以才超越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创造与表现,成了一种对话性创造与表现;感知与体验才能不断突破自身有限性和片面性从而走向丰富与深化;反思与评价也才有了“根”并且被艺术化了,成了一种有别于封闭性反思与评价的艺术化的反思与评价。

参考文献

[1]白瑞.关于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育的思考.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篇10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孩子 能力素质

我们究竟想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味、高素质的人,成为一个真正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美国教育法中说到:如果一个人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我们不能说明他已经接受到了完整的教育。

在长期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得出:儿童的美术活动是跟智慧和创造连在一起的,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同美术水平的发展是平行的,儿童美术教育是通过视觉形象思维训练,让他们学会用眼、手、脑、去发现、去捕捉、去描绘那种种美好的事物。从大量儿童美术作品中看出,孩子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情感,他们笔下稚拙的造型、奇妙的色彩、独特的线条、夸张的想像、无不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憧憬。这种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正是一个人素质培养的主要内涵。儿童美术教育就是要借助形象思维和绘画的手段使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一、美术教育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儿童学习绘画的最初就是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不开的。绘画与语言,是在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儿童的艺术想象。实践证明:儿童初学画画,总是要借助语言来补充画面的不足,孩子们是边画边说。以此可以看得出,儿童想象的自白方式与想象的画是相辅相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没有脱离语言的思维,也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因此,对初学绘画的儿童的要求,应放在语言的表述和讲解上。不论他笔下功夫怎么样,也不管画面效果如何,只要他能够用语言表述出他的想法,并对画面做出表述,哪怕是画的不准确,内容是虚构的,或只有象征意味的都没关系。儿童语言表述的优、劣反映出思维水平和想象力的高低,良好的语言表达对于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要求儿童能用语言讲述的同时,还需要会听、会悟。他们应该从语言生动的故事中、从语言简练的诗歌中、从优美动听的乐曲中、从欢乐活泼的舞蹈中、以及大自然中那种种声音里感受到、想象出许许多多的形象来。这种感觉之间的转换,是对一个人的形象思维水平的检验,也是对他语言接受能力和对艺术感受力的检验。

二、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各种形象和内容无疑会大大增加儿童对各种形象的积累。这种积累包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记忆、描绘。以往的美术教学多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把教材“嚼烂”了以后再喂给学生,也就是将每个具体形象的特征、按步骤一笔一画带着学生画,这种靠张开嘴等喂着吃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捆绑住了儿童的手脚,儿童也失去了自身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更谈不上观察、感受思维能力的提高。

儿童绘画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启发和培养儿童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途径。应多给儿童自由创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索事物的机会,设计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方法,当儿童初次踏上这条独立行走的路上时,开始会觉得束手无策,但当他们适应了这套教学方法,就会以快于传统教学方式几倍的速度进步与提高。这便是儿童主动参与观察与感受的结果。

世界是多彩的,但一般孩子们对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因在于他们还不善于观察,当然就不会有意识的去记忆、比较、分析、概括。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这些能力吗?不是的,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为了更快更好的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光靠语言的说教还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当中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观察,然后根据得来的大量的感性素材进行积极的比较、分析、判断、概括、整理,从而获得更细致,更深刻的认识,努力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渐渐上升到理性阶段。

三、美术教育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曾有专家说过:“童心是纯洁的,童眼是单纯的,童感是直觉的,童画是朴素的。”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兴趣,经常会产生许多“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在具体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教师应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丰富想象、激发创作欲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儿童按自己的兴趣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从而使其对美术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这样就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学习绘画,绝非是简单机械的技巧性训练,而要让他们从笔下一个具体的形象说起、想起,画出它的形象、特征、动作、表情,说出它的左邻右舍,想到它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以至从它的现在联想到它的将来等等。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发展式的思维方式,充分展开思路,发挥想象,在这里没有统一认识的必要,儿童完全可以打破一切传统概念和条框去自由挥洒。另外,绘画所涉及的内容无限广阔,有利于儿童形成广泛的联想和灵活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技能得到灵活广泛的迁移和运用。

四、美术教育促进儿童技能与智能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发展儿童智能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普遍的重视。许多心理学家指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能。智能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智能有两种:一种是一般动作技能,一种是一般心智技能。从认识与行动统一的观点来看,他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感知、表象、思维、肌肉运动是组成技能的必要环节,而动作技能的行程表现在速度的加快和运动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上,心智技能的形成则表现在思维的敏捷与灵活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思维的独立性等品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