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的缺点十篇

时间:2023-11-14 17:36:43

法学专业的缺点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1

关键词:教法教师;短缺;补救

作者简介:邵方方(1988-),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临沂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学生公共参与的有效路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的视角”(BEA12003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63-03

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既是基础理论学科,又是应用技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基础教育课程特点及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并指导各科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1]高师教法师资队伍是教师教育发展专业化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教法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教法师资面临短缺的问题,这就制约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深度改革。

一、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概念解析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生掌握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教学的基本技能,培养从事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2]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老师是在高校师范类专业中进行学科教学设计的教师。教法教师不仅要向师范生传授教育学、心理学、教法理论等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向师范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的特征,即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两者在教师教育中是不可或缺。因此,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教’的问题。”[3]同样,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教育专业知识,比如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方法和技能、教育理论素养等。

二、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短缺的表现

1.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课生师比过高

教育部于2004年2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生师比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综合、师范、民族院校“合格”标准的生师比为18∶1,“限制招生”的师生比为22∶1。[4]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教师的数量与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生师比过高,这就使得教法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有的教师承担3门以上甚至更多的课程,也有些教师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给不同的班级授课,课时压力十分大。总之,生师比过高将会给教法教师造成巨大的压力,教师很难有时间进行实践、科研与教学研究活动,这将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高校师范类专业高水平的教法教师相对短缺

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不是合理,高水平的教法教师相对短缺。有些高校外聘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到师范类专业兼职教法教师,虽然外聘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基本的教育理论方面的经验却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很少一部分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在多数高校,包括名牌、重点学府,给本科生开课的教师比例不到10%,给本科生开设基础课的博士生导师则更是少得可怜,甚至不足5%。”[5]

3.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转岗问题严重

高校对于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而且教法教师岗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在职的教法教师得不到发展,学术地位相对较低,发挥不出自身的潜能。长期以往,部分教法教师选择了转岗,放弃学科教学法的教学与研究。教法教师的转岗一方面造成原有的教法教师数量的空缺,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相关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课教师短缺的原因

1.关于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的政策不完善

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对于师范教育类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该《意见》虽然对于师范教育类的学科专业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并未对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教师培养进一步作出阐释。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不包括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课程,并且《标准》中对于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以及中学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同样对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相关规定却没有说明。

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于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阐释。虽然其中涉及到了高校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问题,但是并没有涉及到高等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队伍建设问题。

2.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供给不足

首先,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足。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要具备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但是目前教法教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很少,培养的相关人才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全国师范院校的需求。本研究以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全日制硕博士拟招生人数为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按照30%的比例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中随机抽取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所师范大学进行比较;按照同一比例在32所省属师范大学中随机抽取10所师范大学进行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自2010年至2013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拟招生人数共计46人,平均每年11.5人,博士学位仅仅是北京师范大学拟招生6人,平均每年1.5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博士拟招生人数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人数不相上下,而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博士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要少很多。

注:表中招生人数是全日制学术型硕博士拟招生的人数,资料来自各院校网站的招生计划,并不代表录取培养的人数。表中“-”代表未确定具体的招生人数。

从表2、表3和表4中可以看到,10所省属师范大学中语文、数学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全日制硕士学位一般都有招生计划,博士学位的招生计划则很少,部分院校甚至没有设立博士点。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10所省属师范大学在2010~2013年的硕士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每年的人数也相对较为平均;而博士的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就很少了,甚至部分师范大学并没有相应的博士点,硕博士的培养比例严重失调。

其次,高师教法教师的培养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高师教法课教师教育本身具有双专业性:学术性和师范性。高师教法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教,因此,除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教学实践和经验。

总之,高师教法教师的供给数量不足加上本身培养周期比较长,因此,高师教法教师的来源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全国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

3.高校对于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课一般是由相应的院系来负责。比如,数学学科的教学由相对应的数学学院来负责,语文学科的教学由相对应的文学院来负责等。虽然一些高校设有“教育学院”或者是“教育科学学院”,但是教法课的教学仍然是由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学院来管理。“教育学院”只是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应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则是由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学院负责。因此,高校师范类教法教师在学校师资队伍的扩充方面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高校对于教师教育的体制改革、课程改革、队伍建设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以及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等方面关注得相对较多,而对于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等方面则缺乏有效的措施。部分高校本身也有培养教法教师的硕博士点,但是数量不多,难以满足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而且一般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缺乏在中小学任教的经验,缺乏高超的教学技能技巧。因此,未来教法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教学理论的讲授,而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6]

4.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

目前,教法教师的学术地位仍然存在争议,在众多的学科体系中学科教学法涉及到专业学科的很多领域,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的领域。“学科教学法在‘正统’的学术领域看来,‘专业方向不明确’,既不被专业学科所认可,也不被教育学科所重视。研究成果既不能体现相关专业学科的‘学术性’,也不能体现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术水准’。”[7]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一般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组成,他们的待遇相对来说较低,而且高校对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因此,高师的教法教师这一岗位缺乏相应的吸引力,很少有教师愿意在教法课这个方向付出努力。

四、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短缺的补救措施

1.完善关于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政策

第一,健全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培养体系。构建以师范大学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体系。要充分发挥师范大学在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方面的作用,鼓励综合大学发挥其学科综合的优势,参与教法教师培养。师范大学要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将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积极参与中小学的教学与课程改革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二,提高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培养质量。完善学科教学法专业的硕博士招生制度,科学制定招生计划,适当扩大学科教学法专业硕、博士尤其是博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的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加强学科教学法专业硕博士在校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充分发挥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作用,将教育实践贯穿在培养的全过程,确保硕博士招生培养与教法教师岗位的有效衔接。

第三,加强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队伍建设。要着力加强高校师范类专业现有的教法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现有的教法教师的地位,切实保障现有的教法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待遇。鼓励教法教师参与到中小学幼的教学工作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技巧,同时要健全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到高校师范类专业讲授学科教学法的机会。

2.改革现有的教法教师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供给主体是指具有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资格的高校,这些高校一般都设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点或者博士点,部分高校硕博士点都具备。作为供给主体的高校课程培养体系的改革尤为重要。

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从师任教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反思性实践者”,同时要“强化教师实践性知识教育培养,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扎实教育理论与技能,同时具有深厚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8]

其次,要优化课程结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课程除了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等一些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课程内容之外,还要开设实践方面的课程。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环节,“强调大学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以此构建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实践共同体’。”[9]

再次,要完善课程评价。对于研究生的程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还要加强对平时的过程性考核,加强对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技能技巧的考核。

3.转变对教法教师人才的引进观念

第一,加强校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使用主体也可能同时是供应主体,高校师范类专业可以选择一些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优秀研究生到相对应的专业学科任教。对于没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硕博士点的高校可以与设有硕博士点的高校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招聘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以上,但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点是有限的,培养的人才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各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高校一方面要消除只论学历的观念,积极吸收有能力优秀的年轻人才。同时要完善中小学优秀教师与高校师范类专业教学法教师的合作制度,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的中小学中的优秀教师到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学科教学法的任教。一方面,可以拓展教法教师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第三,加强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提高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待遇,提升其学术地位,完善激励政策,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好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培养发展,提升其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

4.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2

    (一)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

    1.法律基础课程缺乏。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最初是安排大二、大三阶段讲授,在此之前并没有开设诸如法理学、民法学等先行性基础课程,而作为通识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法律知识的介绍也仅仅是一带而过,无法承担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因此,为了避免学生缺乏法律基础知识而感到学习吃力,教师必须花费大量课时讲解自然人、法人、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等基础知识。2.教学课时设置偏少。一般的公办院校,如广东金融学院、深圳大学,经济法课程设置为54学时,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经管系现有经济法课程分为A、B两类,经济法A为48学时,主要针对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国际贸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经济法B为32学时,主要针对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讲授民事基本制度、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票据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如此繁杂的内容,教学质量和进度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3.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经管专业涵盖面较宽,目前,八个专业都开设了经济法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单纯的将经济法课程区分为A、B两类,造成了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一份教学大纲包打天下的局面,教师受制于大纲与考卷,难以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没有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做针对性的取舍,导致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

    (二)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

    法律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法学概念、法律原则、规范等理论知识较多,目前的经济法教学更多的偏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如果只有教师“一言堂”,学生往往感觉枯燥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会适时穿插案例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有碍于课时设置偏少,通常无法开展案例讨论,学生难以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对法学知识如何应用。即使偶尔有一两次案例讨论,也因学生法学知识结构不完善,很难用法学理论展开分析,最终又陷入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

    (三)教材选用缺乏适用性

    目前,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良莠不齐,有的是供法学专业的学生使用,其内容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偏重理论,过于深奥,并不适用,有的虽然是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编写,但在内容编排上或者涵盖面有限,或者难以跟上时代,缺乏一本针对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教学的教材。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现在采用的是高程德先生编着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民商法),该教材的优点是紧扣法条,内容涵盖面广,基本囊括了主要的民商事法律部门,缺点是缺乏针对性,例如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等需要电子商务专业掌握的法律没有编入,市场营销以及物流等专业需要掌握的产品质量法也没有介绍,此外,竞争法部分缺乏近年出台的反垄断法,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遗憾,而继承法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意义不大。因此,如何选择一本适用于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显得极为重要。

    二、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提升定位,突出特色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规划下,经济法课程应当扮演重要角色,并突出学生的法学教育背景,形成本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从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历史产物,精英教育应当留给硕博士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不宜过专过细。从学生就业升学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未来的就业并不专业对口,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更为青睐,有的学生根据现实或者自身兴趣选择在硕博士阶段跨专业学习。因此,提升经济法课程的定位,突出法学教育背景特色,既符合“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也有利于独立学院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学生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科学规划课程体系

    1.方案一: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公选课法律基础课程应当面向全校在大一阶段开设,内容应当包括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内容,学时数以48学时或64学时为宜,班级人数控制在200人左右,经管专业作为必修课程,其他专业作为选修课程。经济法课程作为经管专业的必修课在大二或大三阶段开设,并根据各专业的需求,在教授内容上强调专业融合度,具体而言,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应当以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公司法、证券法为教学重点;国际贸易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仲裁制度为教学重点;物流专业应当以合同法、担保法、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票据法为教学重点;电子商务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为教学重点;市场营销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票据法为教学重点,学时数以48学时或54学时为宜。此方案的优点在于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今后的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针对性和融合度,同时为学生参加考取公务员、村官、法律硕士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完善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课程体系。以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由于在大一阶段开设了法理学课程、大二阶段开设了行政法课程,因此,在大三阶段讲授经济法课程,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相对强于其他专业学生,同时,基于该专业学生法学知识掌握较全面,相应的考取公务员、村官以及法律硕士的比例也高于其他专业,就业率在我校也名列前茅。此方案的缺点在于用人单位无法直接获知学生法学知识面,亦会由于各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别,增加考评体系的工作量。

    2.方案二:增加经济法课程的学时数此种方案具体而言,可将经济法课程放在大二阶段开设,分为两学期教授,第一学期以48学时为宜,教学内容包括民事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法基础理论、合同法、物权法(含担保法)、侵权法等。目的是使非法科学生理解掌握法的理念、法的价值等基础性法律知识,扎实把握好经济法的本质和价值等内容。为第二学期的教学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工作。第二学期以32学时或48学时为宜,教学内容以公司法为基础,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匹配,以防止经济法的教学与经管类自身专业学习严重脱钩,如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强化票据法、公司法、证券法知识的学习;国际贸易专业强化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仲裁法知识的学习;物流专业强化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票据法知识的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强化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的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强化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票据法知识的学习。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变动范围不大,能够涵盖与经济管理活动有关的民法、商法和部门经济法的法律知识。缺点在于无法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用人单位也无法直接获知学生的法学知识面,增加了第二学期考评体系的工作量。可以说,方案二只能是一种折中性的产物。

    3.方案三:建设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法律课程体系此种方案突破了现有经济法课程的框架,在方案一开设法律基础课的前提下,在大一阶段完成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内容的教学工作。在大二阶段开设经济法课程,以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为基础,为了增强专业融合度,辅以其他相关的部门法,以48学时为宜。在大三阶段以16学时或32学时为宜,针对各专业的特点讲授部门法,如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票据法、税法、证券法等;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国际贸易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物流专业开设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票据法等;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等;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该方案的优势在于构建了一套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法律课程体系,有利于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知识的衔接和递进,突出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法学教育背景,使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获知学生的法律知识面,科学构建考评体系。

    (三)增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的检验,如何构建教学反馈机制,真实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我们实践教学的重点。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大三、大四阶段的实训环节,将案例教学与模拟法庭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小班化教学,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分为八组,由教师从案例库中选择典型案例,采取淘汰赛的形式,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每场模拟法庭教学配置4学时,其中,2学时进行模拟法庭环节的教学活动,重点放在法庭辩论阶段,庭审结束后,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对案例中产生的争议焦点以及控辩双方的表现进行讨论,时间控制在1学时,最后,由教师利用1学时时间进行总结。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3

1.1英语基础薄弱。

我院纺织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普招生,且大部分来自于落后的农村及偏远城镇,英语基础较差,虽然经过了两年的基础英语的学习,但是学生厌学现象很普遍,特别是英语这门课,并且纺织专业课程的学校本身就力不从心,使得很多学生已经产生了厌学心理,更别说专业英语的学习。因此,给专业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纺织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是先进行专业词汇及短语、短句的讲解,再进行课文翻译,一遍又一遍教学生读单词,一句又一句地讲课文。这样简单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学情绪。

1.2缺少“听”和“说”环节。

目前,该课程基本上只有读、写方面的内容,学生缺少听、说的训练,而当前毕业生在应聘或工作中,英语的听、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变得日益迫切,但由于口语交流实践性较强,对教师要求也较高,学生听、说基础差,班级学生数量多,这些都使得听说训练难以开展,缺少听和说,使得该课程实用性大大降低。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因为我院纺织专业的学生基本上填写我校志愿的学生当中调整录取的或者是降低分数线录取的,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普遍差,学生本来对纺织专业课程没有兴趣,更不用提纺织专业英语,对纺织专业英语的厌学情绪严重,这些因素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

2、提高教学效果方法的探讨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选择,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趋势和潮流,也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普通教育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学者探讨的焦点。本文尝试收集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便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体系。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上。学者们往往是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上,论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内容。但对其内涵尚没有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李娟华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在具备教师专业化一般特征的同时,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应具备职业要求和条件,即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业伦理规范;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李建荣、米靖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职业是自身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职业。吴敏豪持同样的观点。刘娜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其内容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应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职业学校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具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职业学校教师都应具备研究的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从现有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研究看,学者们普遍先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作为铺垫,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

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问题张小军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思想观念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及专业结构等显性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再次,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不高。郝文星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专业知能缺失,从教能力不足,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差,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自主受到限制,组织力量薄弱。王政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不足包括:专业知识培养的欠缺;专业技能培养的欠缺;专业态度、专业道德培养的缺陷。陈彩萍、员创治认为职业教育教师学历层次低;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训练。

职业教育教师群体专业化问题有的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吴全全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基本是一种从学科性原则出发的、基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教学论模式。其中所学知识内容主要是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专业科学相关知识的叠加。因此,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吴敏豪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型教师比重较大;教师无暇深造和提高;师资培训资金短缺;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师评聘标准缺乏特色。贺文瑾、石伟平从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发,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二是职教师资来源问题;三是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中的问题;四是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中的问题。王伟麟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一是职业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师范教育的欠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欠缺);二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是职校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存在的问题。还有学者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角度指出了相关的问题:重视有形保障,忽视无形保障;强化刚性保障,淡化柔性保障;保障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性。

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者们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策略进行了较多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措施张小军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职务证书的双重资格制度;高职院校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自治组织;为社会提供切实服务;拥有专业自主权;高职院校教师的动态发展。宋丽娜提出的对策是:明确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建立科研培训基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保证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王政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困难,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策略:改变观念,提高职校教师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

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的措施陈彩萍、员创治针对我国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可以通过社会化、校本化、师范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石伟平等人在总结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来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后,提出了以下对策: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提高职教师资的职业待遇和职业声望;构建科学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造就新型职教师资;改革教师培训传统方式,建立三元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职教师资制度体系,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王玉苗等人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提供精致化的有效培训;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批判性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激活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邓泽军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积极完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黄川川等人从职业精神培养的角度提出:应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实施“直通车工程”,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实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

总体而言,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的探索阶段。因此,从各个角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开展,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足

从总体看,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的内容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在分析现有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要予以重视。

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文献阅读我们发现,尽管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与普教教师专业化研究相比,研究成果太少;就内容来看,许多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去研究、剖析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等问题。

重模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从文献分析来看,在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中,模仿比较多,有些甚至是套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方法。只是改变了形式,其实质还是普通教育的研究。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专业标准等的界定过程中,参照的是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有些完全是一样。毫无疑问,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相比,后者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完善。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促进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但是不能仅靠模仿或者套用研究模式、方法,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研究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特色元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缺乏多元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相关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文献法,少数学者用到了比较法、调查法等。单一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说明的问题存在片面性。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入手,积极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和规律,应灵活地运用实证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娟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教育探索,2006,(11):108-109.

[2]李建荣,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初探[j].职教论坛,2007,(3):55.

[3]吴敏豪.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27):52.

[4]刘娜.试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j].职教论坛,2006,(6):48.

[5]刘素婷.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9):94.

[6]张小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31.

[7]宋丽娜.中等职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4):48.

[8]郝文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0.

[9]王政.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浅议[j].科协论坛,2009,(1):168-169.

[10]陈彩萍,员创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84.

[11]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2.

[1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3-75.

[13]王伟麟.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j].职教通讯,2007,(8):63.

[14]吴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4.

[15]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5):53-54.

[16]邓泽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及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24.

[17]黄川川,王文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8):55-56.

作者简介:

谢志平(1984—),男,江西上饶人,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5

【关键词】非法学专业 法律课程教学 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0-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律及其社会规范效应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一方面,要了解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基本法律常识,树立“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并且能够自觉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掌握与其所修习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拓展其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为将来走上相应的职业岗位打好法律知识基础。在向大学生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任务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承担的情况下,各专业再根据本专业的理论特点与知识结构,开设相关的法律课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目的

非法学专业开设法律课的目标不是培养律师、法官或检察官等法律职业者,而是使他们了解并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本专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的教学目的应突出其专业性和特殊性,强调课程内容必须与所学的专业领域密切相关。

1.1掌握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运用法律知识为其专业领域服务。首先,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有哪些,法律对本专业领域影响的程度有多大,从而了解本行业所处的法律环境。其次,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领域内相关法律活动的具体要求,尽可能避免因法律文书的缺陷或法律知识的不全导致潜在的纠纷。

1.2强化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具体案例实务的能力。法学专业的法律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其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推理能力,运用法律条文,原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来并不从事法律职业,学习法律知识只是为了能够就某一现实问题或争议提供妥当的法律解决方案,所以,并不需要培养他们的法律推理技能。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为预防功能,即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法律信息,使他们对所从事职业将要面临的涉法问题有清楚的认识,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知识性教育,以传授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同时,还要告诫他们,将来从业时,一旦遇到重大复杂的法律情形时,应当及时地寻求和获得法律专业人士的建议与帮助。

2.当前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教学情况

虽然高校中非法学专业开设法律课程已相当普遍,但在有关其教学特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上,大多照搬法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其次,在教师的配备上,对教师的选任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法律专业师资力量缺乏,就由上思想道德修养公共课之类的老师承担。而各门法学都是专业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各院校应当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师应当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培养一批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很多仍然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缺乏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法研究,缺乏有特点的教学模式。

总体而言,非法学专业的法律课程教学往往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沦为专业课的附属,没有能够发挥其在特定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3.深化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改革、构建法律课程教学

针对当前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教师配备不合理、学生多且以大班授课为主、课时少但法学内容多、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突出等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强化和提高教学效果:

3.1点面式的法律课程内容调整。通常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法律课程学时较少,如经济类学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通常只有32学时左右,但经济法的内容较为庞杂。教学时若面面俱到,则容易导致主次不分,使学生难以掌握,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若要详细讲解,则学时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和编排,既照顾到教材的全面内容,又注重特定知识点的教学效果,做到点面结合。

3.2对比式的法律知识讲授。法学是一个逻辑体系很强的学科,各部门法之间有相应的内在联系。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是在不具备法学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孤立地学习法学中某一个方面的知识;他们的法律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相关法律课程的难度非常大。为便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课程的内容,可以在课程开始时适当讲解一下相关联的法学基本知识。如在讲授合同法的过程中,可以将民法的很多知识点结合起来对比讲授,这样一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既容易理解,又印象深刻。

3.3情境式的案例教学法。法律条文通常比较枯燥而死板,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准确运用法律条文、法律精神解决问题。在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有所偏重: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使用案例教学旨在通过案例来加深或帮助学生对于所讲授法律规则的理解,认识到如果忽视或违背法律可能产生的实际后果,而不宜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为主。二为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在案例的选取上,尽可能创设其所学专业领域的法律事件情境,将法律放在该领域的专业背景中进行深入讲解。

3.4参观与观摩法。法律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起来比较抽象,法律课程的教学若只限于课堂讲授,不仅教学方法显得比较单一,而且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播放经典法律影片,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法律精神的理性之美,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通过举办模拟法庭大赛,让学生参与到法律审判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了解法庭审判的运作程序,同时锻炼他们运用法律进行思考和辩答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案例,让他们实地感受法庭氛围的庄严肃穆,体会法律的公正严明,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结语:列入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法律课程,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是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这些法律课程的作用,使学生系统化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并切实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是高校法律课程教师及理论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我们要加大力度钻研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6

1国内软件营销课程教学现状

软件行业近年来迎来了蓬勃的发展,软件企业的数目和规模也日益庞大,可以说软件行业是目前最具生命力的行业之一。然而,软件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缺乏优秀营销人才,尤其是缺乏既具备市场战略眼光、营销知识又有坚实的软件专业知识的危机。调查发现,目前软件行业,最为紧缺的是“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复合人才,即既熟悉产品的开发设计等又能根据市场环境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为产品推广进行市场策划的高端人才。

软件专业设置《软件营销》课程的初衷,即在于激发软件专业学生对于市场营销的热情,挖掘学生对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潜力,培养软件行业的营销型人才。然而,纵观现阶段的《软件营销》课程,却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1.1缺乏与软件行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目前的软件营销课程内容与传统的市场营销学内容如出一辙,大多偏重于理论方面的课程教学,缺少实践类课程。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没有考虑到软件行业的鲜明特点,也没有体现出对软件行业飞速发展的前瞻性,并且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能是纸上谈兵且是泛泛而谈,这必然导致软件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也很难满足上述软件企业对于“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复合人才的需求。

1.2 缺乏与软件专业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目前的软件营销课程不但内容沿袭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连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也是如此。软件营销课程的教学目前还是采取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多媒体的使用也流于形式化,目前主流的慕课、微课等先进手段在软件营销课程中没有合理的应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得要领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很难培养市场所需的复合人才。另外,目前的考核方式也沿用了原来的笔试方式。这种方式既不能考查学生营销知识的真实水平,又无法体现学生营销策划方面的职业能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评价失真。

1.3 缺乏与软件专业相适应的市场营销师资队伍

目前从事软件营销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自于软件技术专业专任教师。这批教师在软件专业知识方面经验丰富,功力深厚,但是在市场营销这个环节缺乏专业实践知识、技能和经验,真正具有从事营销实践活动经历和经验的极少。缺乏与软件专业相适应的市场营销师资队伍,制约着软件专业学生市场营销职业素养的形成。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对软件营销的认识不够,对软件营销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只有专业能力不行的人才会去做营销。这样的思维导致很多学生忽视甚至排斥这门课程。鉴于此,有必要对软件营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2 软件营销课程的改革研究

鉴于目前软件专业学生对软件营销课程的不理解、不认可、不重视现状,本文提出TFDC教学理念,即主题式学习(Thematic learning)、碎片式学习(Fragmentation learning)、自主性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 learning)、竞争性学习(Competitive learning)教学理念,对软件营销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

2.1 教学内容主题化

传统营销课程通常会介绍完整的理论和方法,然而这样的内容安排在软件营销课程中并不适用。

首先,软件营销课程课时为24小时,这么短的课时不足以让教师能把教材中十几个章节丰富深奥的营销理论知识全部讲透。其次,软件产品与传统商品相比有自己的特性,在该行业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营销理论,新方法新工具新理念也层出不穷。因此,任课教师应基于软件产品的特性和软件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教授的理论知识进行取舍。教学方式上,应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可采用主题研讨的方式进行教学。主题的设定围绕软件产品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设置,也可以由学生指定感兴趣的主题。比如,现在是手机APP软件蓬勃发展的阶段,学生手机中普遍下载了很多常用的APP软件,软件专业的学生现在也在学习移动开发。他们对自己开发的APP如何有效地获取用户、增加用户的粘度、获取收入等方面都十分有兴趣。针对这一点可以设置一系列研讨主题,灵活融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4ps等理论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对某款APP的下载使用过程了解软件产品的营销特点。

另外,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方法,也使得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内容邀请对应的行业人物或专家坐镇,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也可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入了解有新的切入点。如,在进行“政策法律对软件营销的影响”主题研讨时,可邀请律师来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件。更深层次的话,还可邀请科技处的老师来为学生介绍专利申请流程。

丰富的主题既与学生现在所学有机结合,又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提前铺垫,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培养复合人才所需的。

2.2 教学过程碎片化

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得时间不长,针对教学主题,任课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将主题内容分割为多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小课程,每个课程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比如,在营销理论4Ps的教学中,4Ps是四种不同的策略,这四种策略既可独立使用,彼此之间又息息相关。因此可将每个策略作为一个主题并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并列、因果等关系将其进行分割,从而组织教学过程。

2.3 学习过程自主化

每周的主题提前,并指定不同学生担任主持,让学生根据指定的主题收集相关案例。因此对学生来说,整个学习过程是带着任务自主进行的。如,在进行“政策法律对软件营销的影响”主题研讨前,可让学生事先查阅针对知识产权、软件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收集软件企业违反法律的相关事件及后果。

这种方式让学生完成了有教师参与指导的预先学习后,不但可以在课堂上更关注教学重点,还可以针对课堂上的主题研讨和教师展开积极互动,改善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学生缄默不语的课堂气氛。这种模式使传统的教师主讲教学模式转换为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且教师的作用由“教”转为“引导”,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4 考核方式竞争化

为了更好底激发软件专业学生对市场营销学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但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必须采用新颖灵活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软件市场营销课程考核体系。

在考核的形式上,根据软件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摒弃一卷定成绩的简单做法,采用市场营销方案策划竞赛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组建营销策划小组,抽取虚拟的待推广的APP软件题目,完全按照真实流程进行调研、策划、推广,根据最终的策划方案和推广效果决定考核结果。学生既是比赛的参与者,也是具有投票权的考核者,让学生在对别人考核的同时,也对自己在理论知识、营销策划、营销实战等各方面进行自我评判,促进学生良性竞争,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7

1.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低。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除了自己在完成学业前有过一些实习经历外,毕业后基本上没有酒店的工作经历。有些教师虽然有企业工作经历,但是没有在酒店的具体岗位上从事过服务与管理工作,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水平不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专业技能展示的困难,只能用图片资料来代替动手操作。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仍然采用理论化教学为主,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授课形式单一,有时还无法准确回答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相关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能体现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从年龄结构上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青年教师比例较大,他们年轻有朝气,积极肯干,科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他们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对口专业实践的经验;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偏少,中初级职称较多,基础学科的教师相对过剩,专业技术的师资缺口较大,缺少一大批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尤其是缺乏学科带头人,制约了整个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团队的发展。

3.兼职教师队伍质量不稳定。

不少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采取外聘的方式,从酒店聘请专业人员授课,一方面是为了弥补专业教师的人员缺口,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这类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工作经验,生动真实的案例,深受学生的欢迎。但酒店工作的性质与特点使得兼职教师队伍不能保持其稳定性,经常因为工作繁忙出现调课或请假的现象,有时只能请其他人员代课,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加上有些兼职教师虽有工作经验,但缺乏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技巧,不能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无法保障教学效果。

二、加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对于每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都应把酒店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融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把实践教学能力放在首位。学校应组成专家组,请校内专家评价教师的理论授课能力,请酒店行业专家考核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并给出相应的反馈意见,修正其不足。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减少部分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课时量,鼓励他们到企业顶岗锻炼,或者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以期达到参与实践管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

2.拓宽教师引进渠道。

把好教师引进的关口,从多个渠道引进和充实教师队伍。酒店专业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学校在引进教师时不仅要考虑其学历,更要注重他的实际酒店工作经验及实践能力,吸收那些既能上好专业实践课,同时也能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加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另外,可以有计划地从高星级酒店引进一部分具有高职称和高技能的管理人才,他们既熟悉酒店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运行模式,又具备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完全能够成为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力量。

3.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价值

校企合作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的培养模式。[1]通过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可以明确培养目标,使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找到理想的行业伙伴,弥补教学设备紧缺、教学情境失真的不足,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为酒店输送合格的多层次人才。而对于酒店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获取想要的人才,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规律,降低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提升酒店经营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政府层面:欠缺完备的政策法规和专门的协调机构

虽然校企合作模式是我国职业院校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国家政策、相关机制等方面尚需完善。首先,政府对校企合作调控、指导作用欠缺,没有完备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是教育教学与实践生产的融合,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目前校企合作在税收、信贷、合作、利益分配、产权确定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尚不健全,也没有专门的资金渠道,风险机制更未形成。其次,政府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来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该项工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难以协调各方面工作。虽然我国目前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但至今仍未建立起相对权威的、完整的校企合作指导准则。因此,校企合作教育在运行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关联更多的还是学校倾情于企业或有求于企业,而缺少学校、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对等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学校一方空有积极性但没有掌握主动权,而企业拥有主动权却没有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产学合作教育和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二)社会层面:缺乏足够的重视

酒店行业本属服务密集型产业,该行业快节奏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的行业需求特点,使得大部分酒店都身陷人才缺乏的困境。而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基本都是学校唱“独角戏”,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而主动向行业寻求合作伙伴。酒店方虽然乐意合作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多数合作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建立或很难严格执行相应有效的合作机制,给予学校的资助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等,极少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中,往往只是单纯的毕业季选择,对学生的了解、关怀也不足,仅仅是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学生上岗后往往无所适从,倍感失落甚至离职。任何形式的人才培养,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然而,家庭对校企合作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家庭配合的积极性不高,对酒店行业的认识有失偏颇,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在就业观念的培养中,或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或导向急功近利的方向,这些都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学校层面:培养目标笼统

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标笼统,导致该专业学生能力的同质性太强,核心竞争力模糊,个人特点难以被发掘,离职较快。究其原因:第一,缺乏教师到行业定岗实践的合作机制,专业教师对酒店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不充分,教学时也无法结合自身经验对案例及情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很难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第二,缺乏校企之间稳定的互动平台,特别缺乏专业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基层员工之间的对话平台,专业教师无法及时获取行业动态和更新专业能力标准。第三,学校缺乏对学生性格特点和能力特征的检测,未能将之与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岗位特点进行有效匹配。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对酒店的管理和工作无所适从,产生抵触情绪。第四,学校缺乏足够的实训资源,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实训的需求,既无法使学生对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获得直观感受,对学习内容印象不深,情感体验不到位,也没有练就过硬的技术。第五,学校的课程设计普遍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和需求。酒店是一个发展迅速、充满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行业,而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还停滞不前,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严重落后。

(四)教师队伍层面:行业认知和实践机会不足

首先,酒店行业快节奏的发展要求该专业教师要经常到酒店顶岗实践,学习新知,但由于校企之间没有稳定的合作机制,中职酒店专业教师缺少到行业顶岗实践的机会。而在难得的实践机会里,由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或教师积极性、准备状态等原因,实践过程中教师接触到的工作往往很粗浅,难以触碰核心业务,顶岗实践更多是在打杂,实践效果不佳。其次,中职学校教师大多科研能力不足,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旅游等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科研成果,因而可能使其教学观念固执僵化、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再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名无实,更多只是“双证型”教师,实际承担相应专业教学任务的不多,来自行业的指导则更少,企业也只是偶尔派代表到校讲座,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够。

(五)学生层面:专业认可度低

中职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为明显的自主性性格特点,同时又兼具青少年的不成熟心理状态。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酒店专业认可度较低,学习动机不强烈;缺乏职业精神和服务意识,专业实践活动参与消极;进行专业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较差,使专业教学目标实现受到阻碍;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果也不十分理想,在面对实际工作岗位时,会感觉到无所适从。[2]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思考

(一)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健全三方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目前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与我国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有直接关系,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校企合作。当务之急,一是政府投入适当经费,加强校企合作教育研究;设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教育的专项经费,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财政支持。二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规定校企合作双方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给予承担校企合作教育任务的企业一定的税额减免和其他优惠政策。三是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校企合作指导性意见,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热情。四是政府各相关部门明确各自的责任:教育部在校企合作中的政策性宏观指导、协调合作、监督控制和国际交流合作职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划、协调、监督、管理、服务职能;学校所在地方政府统筹规划、立法、财政监督、管理监督、信息服务等职能。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者构成三对供求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确保持续性、有效性,就必须建立健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的运作机制。规范、持久地坚持校企合作教育,政府、学校、企业必须构建相应的运行机制,包括明确校企合作的时间、内容、形式以及合作教育的契约等,让校企双方从合作教育中得到有形和无形的效益,实现“共赢”。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专业指导,共同制定适合酒店行业需要和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确立教育教学内容。在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实习实训安排上,要充分考虑中职生学习特点,听取和接受行业专家的意见,突出实践教学特色,确定以社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机制。制定相应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教学为中心的校企合作内部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开发与实施等方面,强化内部自主管理,保障校企合作的正常实施和顺利进行。例如全面落实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对教师教学、科研、企业实践、社会服务工作进行全面量化和统筹计算,通过利益分享机制激发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多边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加大校内外实训平台建设

中职学校要积极、广泛寻找经营效果、社会口碑俱佳的企业,向对方传达合作意愿,宣传校企合作相关政策,选择意愿强烈的企业进行合作。对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合作企业的选择不能仅局限于酒店,应广泛到酒店同类型企业。全面分析同类型企业各岗位的工作特点、用人需求、能力标准,尽可能多地和不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合作的主动权,以此获取更多的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此外,中职学校应尽力挖掘校内资源,努力打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的适应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例如在校内增设咖啡阅览室、健身房、自助餐厅等,并定期选拔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校内各服务接待场所进行实践,校企共同管理并制定奖惩考核方案,聘请行业管理人员“驻校”对校内实践学生进行定期监管。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师”团队整体优化

教师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只有构建一支能够有效胜任校企合作专业岗位的教师队伍,才能确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实践、科研与技术服务这三种能力,建成一支胜任校企合作专业岗位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提升理论反思及应用能力。确保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每年都能有一定的时间接受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内容方面,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做好需求分析工作,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来进行继续教育,确保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实用性。选拔教师到国内外知名职业院校进行专项进修,提升其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业务素质。二是吸纳社会优秀人力资源,将酒店企业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引进能够解决酒店企业生产经营难题的管理人员充实到骨干教师队伍,优化双师结构,共同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实施与技术服务等任务。三是建立合理的教师顶岗实践机制,对教师顶岗实践会遇到的常规问题、实践目标、实践方法进行培训,提升教师顶岗实践的技巧。鼓励并安排专业教师持续深入行业一线服务岗位进行顶岗实践、学习新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通过酒店实际工作锤炼教师的沟通技巧,总结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反馈,提升实践技能和教学效果。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需要聘请高校专家和行业典范长期“驻校”,引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团队全面、系统、持续地把脉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境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同各酒店不同层级工作人员的常态化对话交流平台。围绕课程目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及评价体系。一方面,依据酒店行业岗位流程和工作过程实施课程改革,定期对酒店企业岗位需求状况和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酒店行业的岗位需求。由企业提供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标准,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进行“双轨制”综合性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实施校企对学生的共同评价和校、企、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从而发挥校企“双轨制”办学主体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需要根据不同教学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进而再根据综合教学目标进行综合性教学评价。在校学习过程要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情况,而在实训以及实习阶段,则要根据企业的信息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综合考评,包括学生的实训实习态度、在岗工作表现、个人能力提升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保证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3]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9

(一)教育改革创造了非师范人员进入教师队伍的机会

幼儿教师资格证制度打开了非师范生进人幼儿教师队伍的大门。论文百事通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10号令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标志着教师资格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它意味着教师的任用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也意味着非师范专业的人员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有了从教的机会。

(二)学前师范办学层次结构失调以及出生人口高峰导致幼儿教师的不足

上世纪末以来,学前师范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两级过渡,专科以上层次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学前师范学校以及学前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升格,学前师范办学层次的结构失调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缺乏专科层次的学前师资。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高峰时的儿童长大成人,并进人育龄期,婴幼儿出生基数增加。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增长,以及幼儿人园年龄提前,更是使幼儿园人园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和人园的需求量由此带来的庞大幼儿教师需求量相比,每年各种学前教育师范学院毕业的幼儿教师远远不能不能满足新开园的需求。这使幼儿教师不足现象普遍存在。

(三)幼儿教师地位的逐步提高吸引了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加入

随着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先后颁布了《教师法》《教育法》,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不断提高,尊师重教的风尚也正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幼儿教师工作稳定、待遇不错,在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都是吸引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进人教师队伍的因素。不容置疑,上海的地区优势也是吸引大量优秀的非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进人幼教领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2003年上海刚刚启动相关政策之初,一些区县纷纷以落户作为优惠政策吸引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加人幼儿师资队伍。

二、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特点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幼儿园开展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现状,笔者对上海市30所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对42名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承认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存在专业方面的劣势的同时,普遍认同他们具有的一定优势。

(一)优势分析

1.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沟通能力较强。对于大部分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而言,幼儿园教师并不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在与家长交流、社区沟通等方面显现了明显的优势,比较有活力、有朝气、乐观自信,善于开展一些家长活动。这种社会沟通能力在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社会招聘时已经表现得很突出,许多园长表示,她们当时就因为看好这些教师的这一素质而将其选留。

2.不同的专业背景使各自拥有一定的特长。调查发现,尽管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差异性很大,但是,相对集中于美术、英语、音乐等相关专业。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幼儿园在招聘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一般来说,这些专业背景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各自拥有学前教育中需要的一些特长。此外,近年来选留的外地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呈现出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能力等普遍较强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些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科班背景,但是他们可以给原先的课堂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并在活动设计上打破常规,从全新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3.比较虚心好学。作为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择业,尤其是上海幼儿园教师具有良好的社会地位,这些教师都比较珍惜自己的教师岗位,有一份想在幼教工作上好好干的热情,当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现实要求之间存在差距时,也比较努力,虚心好学,愿意接受新知识和再培训。

(二)劣势分析

1.独立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比较薄弱。由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缺乏对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教育规律、教学环节等的系统学习,存在无法准备把握“适合于不同年龄儿童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问题。在当前新课程强调整合、创新的背景下,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于教育目的的把握比较模糊。

由于对儿童年龄特征难以把握,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各领域应该学习的关键经验缺乏系统的把握,这些教师经常高估或者低估幼儿的能力,加上教法不熟悉,活动设计有很大困难,教学手段缺乏,教学思路狭窄,活动质量不高。有的教师甚至将一些超越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灌输给孩子。也有的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心里没有底,经常以网络上搜索到的一些教育教学内容为依据开展活动,遇到教学效果不好往往会责怪孩子能力差。

2.专业技能不足。幼儿期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要求幼儿教师拥有弹、唱、说、跳、画、编等多方面专业技能,能在教育教学中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形象化,使昏昏欲睡的教学活跃化,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行动热情。

一些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虽然自身拥有某项才艺,但是他们不能兼顾幼儿教育中的多种专业技能,同时,这些艺术类专业的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着技巧与理论素养不同步的现象:美术专业的幼儿教师常常将教室布置成自己的作品展,而不知道教室环境应该是师幼共同建构的有意义的环境。更多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的基础,不会弹琴、唱歌、绘画,甚至因为欣赏、鉴赏能力有限,而导致呈现给孩子的事物缺乏美感。

3.专业技巧缺乏。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师幼互动的驾驭能力,在课堂中只关注自己备的课是否能够上完,对孩子关注较少,或者对于和他互动的孩子比较关注,而忽略其他孩子的反应。这类教师总体来说缺乏观察、诊释幼儿的能力。

三、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园本培训的行动路径

为促进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尽快适应园所需要,一些幼儿园开始尝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工作,以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更加贴近保教第一线,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班级层面的师徒带教制度。师徒带教有两种形式。一是“一带一”模式。即将经验丰富的教师和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搭班,建立他们之间的师徒带教关系。这种师徒结对比较侧重于班务工作的日常管理。由于教育对象一致,有利于进行儿童观察分析和反思的培训。二是“二带一”模式。即一位非专业教师由两位教师带教,搭班老师带教重点在班级管理,同一教研组的经验丰富老师带教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在培训过程中,带教教师全方位给与指导,诸如备课、重点难点的把握、提问以及教育机智等方面,帮助新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动。

二是教研组层面的培训。教研组层面的培训主要内容是针对大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研讨,例如教学的有效性、师幼互动、区角材料的投放等。培训往往结合幼儿园的专题研究,结合教研组的研究,侧重点并不一样,包括一课三研、同课异构、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相关培训。

针对一些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身拥有某项才艺但是缺乏全面性的问题,有的幼儿园开展了才艺互助组的培训。在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行欠缺的技能技巧培训同时,也发挥了他们专业优势对于提升整个幼儿园师资素质的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工作的自信心。

三是幼儿园层面的培训。幼儿园层面的培训之一主要通过课堂实录模式(幼儿园保教录像解读,一边看,一边讲解)进行。这种培训方式是以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以课堂实录会诊为平台,由园长、业务园长等组织新教师,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程序和方法、教师素养、儿童学习情况等维度进行诊断,对于保教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作出科学分析。

幼儿园还通过其他侧重于操作的培训,内容包括听课评课、区角活动、新教师如何备课、如何创设主题环境、家长工作、教态用语、运动保育以及一日常规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解决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四是开展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联谊活动。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类似问题。会有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感受,又由于身份的相同,彼此容易沟通。因此,在一些非学前教育业教师人数较多的幼儿园,通过设立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俱乐部,为这些教师沟通提供平台,探讨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教学技巧、观察儿童的方法、备课的方法、使用课程资源等等,交流心得和体会,使这些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充分的认同感,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自信。

四、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园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参与培训的动力

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人幼教队伍是幼儿园教师供应不足背景下的产物,因此,这些教师一到任就被赋予带好班级的责任。幼儿园很少考虑到新教师的人职适应和培训的需要,而减少其工作量,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新教师带班人数略高于其他班级的情况。这使得幼儿园开展培训时存在培训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矛盾。这一问题在带教教师身上也很突出:他们一方面在和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配班时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还需要承担繁重的培训工作。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容易消磨教师开展培训的积极性,抵消其初人职时的学习动力。

(二)幼儿园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支持

目前幼儿园基本上都是在缺乏外部经费支持、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进行各自的园本培训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背景差异很大,其中既有师范类,也有非师范类,但是培训能力的缺乏使园本培训只能勉强解决一些基本、共性问题,采用统一的培训方式,难以针对每个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化的培训。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尚未建立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园本培训个人档案制度,没有对这些教师进行职前评估、建立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带教教师培训制度。

(三)关注显性知识,忽略默会知识的培训

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人职前经历了市级、区级师资培训,但是这些培训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幼儿园实践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幼儿园在开展园本培训时突出实践能力是在情理之中的,但往往存在以显性知识为主、忽略大量‘旧用而不知’的默会知识的问题。事实上,教师默会知识深深扎根于教师的思维意识中,成为教师考虑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对教师教育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在当前园本培训中,模仿依然是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方式。例如在带教过程中,指导总存在一种意识,那就是“跟我学”或“跟我做”,这一带教过程难以将积极的默会知识传授给新教师。相比之下,进行显性知识的培训的确能在短时间内使教师接受大量的信息,很快反映出培训的效果,而关注教师默会知识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很难通过模仿习得。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园本培训的难度。

五、开展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园本培训的建议

(一)激发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激发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自我发展内心渴望,是园本培训的主要职责,也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关键。幼儿园需要建立合作型教师文化,实现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培训方式向人际互动的培训方式转变。幼儿园必须认识到这些非教育专业教师的优势,打破传统的“师范为正”的定势,在开展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培训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教师的特长和优势,让他们担当培训者,激起他们自强的信心和决心。同时,通过规章制度等管理手段,合理地平衡教师参与培训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新晨

(二)构建幼儿园基地培训网络模式

所谓的以幼儿园为基地的教师培训网络模式,就是挑选出一些具有特色或者具有示范作用的幼儿园作为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基地,开展不同模块的培训。例如,可以针对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技能技巧缺乏的特点,围绕学前教育课程特点,由各基地幼儿园担任艺术、科学、语言等模块的培训。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幼儿园之间的集群效应,可以大大改善单兵作战的局面。

(三)引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s,简称PDS)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一种尝试。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为解决新人职教师缺乏职业准备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培训方式,和当前我们面临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缺乏人职准备的问题非常相似,对于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

法学专业的缺点篇10

一、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发展,为企业不断地输送了大量的模具人才,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状况。例如,有些中职学校在当时环境不允许,缺乏开设模具专业的前提下为一己私利去创建相关专业,这注定了学生根本无法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从而导致了毕业后因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而无法顺利就业,更不能胜任相关的技术工作。究其原因有以下五点:(1)一些中职院校贪图利益,为一己私利而设置当前需求量以及生源比较大的专业;(2)严重缺乏师资力量,相关专业教学设备不足配置跟不上,不具备相关的办学条件;(3)模具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培养方向有偏差;(4)相关课程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先进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相关的实验模具有滞后性,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创办专业的要求;(5)学校无法提供专业相对行业的实际生产的相关工作经验,难以满足模具行业对复合型模具人才的要求。

二、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培养的重点是要有一技之长

创办特色教学模式,科学锁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增加模具方面的考证内容,督促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从而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实现学历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二)建立模块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在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文化基础知识相对低下的情况。想要针对这一现象做出改革必须将原来的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这种刚性的课程结构转变成为专业通修课模块、文化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实训课程模块、专业课模块组成具有灵活性的课程结构。这样就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层次以及知识结构给自己量身打造合适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现实和学习内容的顺利接轨。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模具行业的发展和要求,企业需要的是“理论+技能”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模具专业的教学应该在提高专业理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环节,以理论为依据,以实践为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关于改革的一些建议

对模具专业进行改革,实现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实施上的确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通力合作。为此,从学校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走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由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用立法的形式,保证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2.要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逐步做到与其他高职和中职院校学分互认,教学资源有偿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