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1-09 17:53:26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信息化;优质教育资源;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7-0028-04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离开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成了“无源之水”。优质教育资源是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的重要支撑,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在内涵、质量上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

教育资源是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条件和基础,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前提,也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国内最早使用教育资源概念始于1982年,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所投入的一切要素和条件的总称。[1]例如,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课程资源等。优质教育资源是相对于一般教育资源在教育目标的达成上具有更快、更好效果的教育资源集合。共享是指资源的共同分享及利用,随着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已成为一种精神。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主要指基于网络资源分享,即数字化的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一切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一个体系完整、功能完善、组织有序的信息体系。其实现不仅需要数字化信息、技术、设备、经费、人力等资源作基础,还需要制度、政策、法规、机制等手段作为保障。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共享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申请指南中明确提出“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这一目前教育信息化急需解决的课题,这说明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应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然而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相应的对策,以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一、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

如何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2]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三大构成要素:一是共享的参与者即主体,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生产者(学校、电教馆、出版社、教育资源制作公司等)和使用者(主要是学习者和教师);二是共享的对象即客体,即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共享的中介。包括共享的平台、制度、机制、技术等。这三要素之间的互相关联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质量。如今,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体现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原因就在于共享构成的三要素之间达不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主要体现在:

1.共享主体与客体的不对称――共享的观念差

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看成是搭顺风车的行为,只愿共享,不愿共建。认为优质教育资源一旦共享,就具有公共行为,是一种纯粹的免费、无偿的行为。并且有相当大一部分共享主体认为:只有优质教育资源彼此拥有者之间才能共享。这种主客体的共享不对称,导致了客体完全依赖于主体,并认为主体是自然行为;而主体认为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客体才能具有某种行为,把很大一部分客体排除共享的范围之外。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使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充分和深入的应用,发挥最大效益和效能,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很多人认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唯一解决途径就是搭建标准化的、可操作的共享平台,却忽视了需求者的需求导向。这种共享的“不对等”性,把需求者作为一个“客体”看待,所以国家花大力度开发和搭建共享平台,其结果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需求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因为“优质”往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种相对性就说明在进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按需配置,而不是把优质教育资源按“超市”一样放在一个平台上。

有人指出如果不考虑投资主体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完全可以实现全国甚至全世界共建一个教育信息资源库,所有网络终端用户均可共享同样的教育信息资源,从技术上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绝对公平。[3]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普及的深层次意义并不是让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同样的资源,当然这是一个首要的前提,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在适合孩子发展的需求下提供这种需求下的优质教育资源。所以优质教育资源应是多样化的、多元化的、丰富的。

2.共享中介的失衡――国家政策、体制和制度障碍

教育不均衡的差距在逐渐的扩大,这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这种不均衡的差距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不和谐。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教育政策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政府是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政府的角色定位对教育政策取向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政府必须有所作为。[4]优质资源的建设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没有政府财政的政策性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就是“纸上谈兵”。之所以几乎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发达地区,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发达地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比例相对较大。

并且,政府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互相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缺乏权威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等都是体制和制度。[5]但应注意,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不仅仅是政府与学校的事情,应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支持资源的开发与推广。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政府与学校主要是公益性,中央财政应对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给予补助,而地方学校得到中央财政补贴建设的优质教育资源应递交到国家资源中心,供全国人民使用,这也是实现全民学习的有力保障。各类企业和公司主要是盈利性。但盈利性的益处就是按需所购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特定的群体对特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政府为鼓励企业与公司积极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应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此来降低优质教育资源的价格,并且政府可以为欠发达地区购买企业和公司制作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其有一定的运行动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公司等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并且建设完成的优质教育资源应全部免费向所有人开放,这种全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联动机制是优化共享的最佳保障。

3.共享客体与中介之间的不协调――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化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仅要考虑平台的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和稳定性,还要考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自身的基本规则,即应是内因和外因统一协调的规则。[6]

但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化。国内在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做了很多实践性的努力,例如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发建设的优质教育资源库、上海教育资源库等,都通过各自的平台对外选择性开放,也就是说不同的发达地区都有各自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和优质教育教育共享平台。虽然不同地域选择的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版本不同,但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容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建设的平台都遵循自己的标准,限定了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操作,这种“孤立”的优质教育资源给共享带来极大的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普及共享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活动,即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成为标准化。在进行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经验总结时,应制定未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标准,有了标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就有了秩序,有了秩序就能使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重复使用,而不是重复性建设。

4.共享客体的自身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演化与更新问题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对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自我更新,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应是一项持久的、动态的系统化工程。我们应以社会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更新优质教育资源库,使优质教育资源能真正体现促进学生真实的发展。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例如广州市天河区“天河部落”区域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与传统思路有很大区别,侧重于建设面向学科实用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教学设计、反思日志、主题资源包等),而不是简单地建成各种静态资源(课件、素材等),这样就给教师提供了达成学科目标而进行深层次加工的实用型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7]

现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已有很多成果,但这些资源库甚至是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的思想。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到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自然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优质教育资源库的不断演化与更新就是要不断整合,以适应信息化学习方式。

二、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

教育资源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息息相关。优质的教育资源合理、均衡地分配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如今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已不仅仅影响在教育公平的发展上,还涉及到社会中的其他因素。例如房价,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比较好的地方,房价会高出同等区域中优质资源配置较差的地方很大一截。这说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已不是仅仅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这一方面,还涉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对策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1.“回到原点”,探讨促进学与教方式的发展,实现学生真实的、真正的发展

“原点”,具有“起点”和“终点”的双重性。作为起点,是一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是具有生命力的核心基本要素。作为终点,是原点发展的文化积累的结果,是起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原点”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范畴。抓住了原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优质教育资源是支持学与教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点,终点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充分认识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优质教育资源对教育目标的达成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的起点是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程中,应首先以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为主,而不是硬性地将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塞”给学生与老师。这种在共享过程中的“不对等”性,是制约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普及共享的主要因素。虽然欠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但我们不能忽视欠发达地区学生与老师的存在,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否则即使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开发了大量的平台,表面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欠发达地区的应用,但实质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不能使用,最后也促进不了学生真实的、真正的发展。

2.以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

教育部提出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应以“硬件、软件、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行政部门分工与分类规划”设计思路出发来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模式。[8]深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抓住“影响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因素”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这些重大问题,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实现泛在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根本性保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突破。

3.创建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工程,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标志性示范研究成果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的优质中学,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集成与共享的平台机制。该联盟坚持公益性、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此实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实现联盟学校有节点,班班有群组、人人有空间、资源能共享、宏观管理等。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联盟”的经验,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示范项目”探索建设并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模式,创建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工程,全面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4.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机制,通过多种服务模式加强学区间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发展前提。区域内校际之间可以互相协作,例如校际之间可以互相选课,认可学分;校际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与协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课程与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校际之间在教育信息资源开放性差,以及资源内容实用性差等是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和应用成效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加强校际之间的互相协作过程中,要以优化区域资源库内容和质量为目标,制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实现资源跨校共享。[9]可以通过单独管理服务、单独合同特殊服务、共签合同服务、单独合作服务。共同合作服务、共同协作服务、复合合作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的效率与水平。[10]然而在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服务模式共同使用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以“服务”为出发点更能充分尊重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者,并且能充分发挥学区之间的各自特色,通过利益互换促进各自的发展。

三、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未来发展的新特征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了更高的目标定位。

未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应包括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支持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保障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激励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制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的评估模式。难点在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模式、策略和方法研究,尤其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评估,评估之后提高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管理和服务。具体特征为:

(1)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多主体、多层次的“四多”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提供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的系统环境,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未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对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学习方式必定会打破传统的学习理念,提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3)基于不同地域特色,探讨未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的实施状态、类型、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开放合作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评估与监督,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4)以“目的理性”的思想为指导,从人文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机制、制度、社会关系、人的主观性等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透过“工具表象”揭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人的行为规范。实现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实践探索,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结束语

教育学对教育资源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而是教育价值。从经济学角度界定教育资源,不仅意味着研究领域局限在教育中的经济现象,也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依赖,不利于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深化研究。教育资源虽然从经济学范畴提出,但并不等于教育学不能研究教育资源,教育学对教育资源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而是教育价值。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然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信息技术带动下的教育资源普遍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等发展趋势,尽可能地在最大限度内满足所有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者。

拥有可供共享的资源、具有共享资源的意愿和实施资源共享的计划,否则资源共享就是一个空洞无物的概念,非此则不能按需提供帮助。其中人的因素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共享的核心要素。“资源共享”的意义是指互惠,即每个成员都有一些可以共享给其他成员的有用事物,并且每个成员都愿意和能够在其他成员需要时提供这些事物的伙伴关系。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有限性的,以“优化”共享为宗旨,而不是共享的绝对化。共享是一个“相对”共享,所以应立足“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宗旨,而不是过度夸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绝对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责任主体是行政部门。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必须有政府部门的直接参与,没有国家政策性的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不可能得到普及共享,也起不到引领和辐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陈振华.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方式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44-48.

[3]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2012(6):22-29.

[4]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缩小政策差距政策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文庭孝,陈能化.信息资源共享及其社会协调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78-81.

[6]程结晶,黄晶晶,潘琰.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125-129.

[7]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48-53.

[8]桑新民,刘永贵,梁林梅等.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11(3):5-13.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2

【摘 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面临很多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正确认识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立共建共享联盟机制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带来了出路。

关键词 基础教育;共建共享;困境与出路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1-002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共建共享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基础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占有数量和质量不均等、不平衡;信息技术发展和硬件建设大大超前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困境

(一) 资源共建层面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首先以“共建”为前提,而“共建”又以“谁来建”为前提。利益不均等、评价不健全、高投入低效益是阻碍资源共建的瓶颈。

1. 利益互惠不对等,激励机制不完善,学校参与共建的动力不足

资源共建必须以参建各方互惠互利为前提,利益对等互惠是学校参与资源共建的基本动力。然而,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大多由重点学校把控,而非重点学校能够掌控的资源有限。因此,在共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重点学校付出多获益小、非重点学校付出少获益大的利益分摊结果。如果没有相应激励机制的补偿,重点学校将很难长期忍受利益失衡的共建格局。

2. 评价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难保护,教师参与共建的热情不高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需要教师大量的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来支撑。而现有的学术评价制度,使教师开发的优质资源很难得到相应的学术认可,教师付出劳动却得不到相应报酬,使得优质资源开发工作成为他们的额外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共建的进度与质量。

3. 投入高、风险大、收益低,社会机构参与共建的意愿不强

优质教育资源无疑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价值,但客观地讲,其替代品也很多,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教育品牌,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其实很难显现。这些不利因素往往使有实力的社会机构(教育公司、投资机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建产生消极的前景预期,并对资源推广、应用等相关行动望而却步。

(二)资源共享层面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要以“共享”为目标,而一些学校的层级之间交流障碍,或者心态问题以及交流平台的匮乏是阻碍资源共享的瓶颈。

1. 学校之间壁垒森严,门槛林立,妨碍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我国学校分层分级由来己久,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交流较少,这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狭窄、共享困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常发生在同一层次的学校之间,至多在同一地域的“联合体”学校之间展开,而合作学校之外,则壁垒森严。

2. 部分学校思想偏狭,心态不一,不愿让自有优质资源参与共享

一些学校往往只对分享其他学校资源感兴趣,却不愿将自身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其他学校共享。这些学校常常从保护自身优质资源的戒备心理出发,将最好的资源留存自用,而将那些使用率低或价值不高的普通资源开放,参与共享。教师更多地从网络获取资源,却很少上传优质资源。

3. 协同合作受限,共享平台匮乏,大多数学校无处参与共享

受地域空间限制,大多数学校间的协同合作只能发生于毗邻区域,资源共享也多集中在图书、文献交流等领域,共享内容并不丰富。在平台支持的关键环节也缺乏标准一致的设计和优化,这使得大多数学校(尤其是资源薄弱学校)因资源交流平台缺失而无处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优质教育资源本身层面

各级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库表面看似繁花似锦,实质内容却大量粗枝烂叶。低水平、重复性教育资源会给教师带来选择上的困难,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海量资源并非教师之所愿,优质资源才是教师真正之所需。

1. 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不均衡

在区域内教材往往存在多个版本,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相对单一,它们之间形成了依靠本区域单方面力量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即单一版本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师多版本学科课程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科课程资源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学科教学资源多,而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及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资源较少,开发的学科不均衡。课程资源大多以个人制作的教案、课件等为主,而名师团队参与开发的教学实录等较少,资源开发的主体和表现形式也不均衡。

2. 学科课程资源碎片化

如果把一门学科课程看作一个整体,每个单元、章节就是重要组成部分。各章节作为学科系统中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倘若将部分章、节从学科课程中抽出,开发成以课例、课件、教学设计等形式存在的教学资源,那么获得的资源先天就失去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可能,只能是“碎片”,没有形成系列资源,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3. 学科课程资源应用还未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大多数省份基本建立了以省级教育资源网为中心,各市区教育资源网站为分中心,数字化校园为应用点的区域信息化教学网络,但市、县之间,尤其是校际之间横向联系较少或几乎没有。信息资源应用平台的统一与学校等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容易造成学科课程资源重复建设和满足现状的低水平建设。

建立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

要解决目前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缩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优质教学资源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共建共享信息化教育资源将成为有效路径。

在区域范围内采取由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联合相关机构、教育技术部门和基层学校共建共享已成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首选解决方案。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教学研究部门实际操作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值得推广。

(一)多措并举,构建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并不是靠单方面的力量或者群体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同时要统一技术标准,为广大用户的共享提供条件。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规划资源建设

要解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优势并将权利下放,对资源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部署和管理。可以将全国的资源建设以区域的形式展开,建设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资源,各区域政府有效整合其他部门在资源建设中的优势,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资源库的建设,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同时,政府应规范技术标准,统一标准是实现共享的前提。

2. 吸引广大教师、学校积极参与

为了避免资源“建而不用”和“用而不建”现象的发生,应该更多地倾听广大教师和学校的意见,满足他们对资源的需求,吸引广大一线教师和学校积极参与资源建设。发动师资力量雄厚且信息技术实力强的学校参与到建设中来,鼓励学校申报教学资源建设子课题,一方面可解决资源的来源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广大教师对于资源需求的方向。

3. 建立“专家引领”的研究模式

只有在先进教学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才会更加规范,更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为此,需要建立专家组引领的研究模式,成立由教研员、教育技术专家、教研专家、课程专家等组成的指导小组,运用新理念和新知识指导教育资源建设发展方向,保证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4. 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资金投入大,单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借助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尤其要吸收大公司、大企业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引进和培育市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注入活力,减少技术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使之进入良性循环。

5. 鼓励用户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行动中来

用户是资源建设效果评价中最有发言权的人。现在很多资源网都缺乏用户评价模块,用户的意见和要求应该加以重视,在资源建设中需要用户参与其中。用户可以对某个具体的资源建设发表意见和看法,同时,还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资源,资源网审核通过后给予用户一定的奖励,以提高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二)建设区域性统一资源库和地方特色资源库

地方特色资源库主要是指以学校为基本单元,形成学校特色资源库或者县、区特色资源库。建设该库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各校建设自己的特色资源、校本资源,定期对各地各校的资源进行评比,奖励成绩突出的地区或者学校,并给予一定的荣誉证明,将其作为重点学校评比的一个标准参照,强化各地学校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各地优秀的学校资源升级到统一资源库中。这样各地各校的资源不仅会及时得到更新和维护,同时,也扩充了统一资源库中资源的来源渠道。区域性统一资源库与地方特色资源库共享模型如右图所示 。

(三)建立区域内分布式资源网络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或地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是分散存储于该省、市的各个学校或该地区的不同学习资源网站上,应当采用合理的机制对分散存储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我们认为,建立“区域内分布式资源网络管理系统”是解决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其核心技术与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对资源目录的集中管理

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中心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能覆盖本地区所有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站的资源目录管理系统,以便本地区不同资源信息中心之间互相访问与资源共享。系统应提供专用的教学搜索引擎,以实现对不同资源站点上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与检索;当用户需要打开某个资源时,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应提供重定向功能。

2. 对资源数据的分布式存储

优质教育资源网是由多个资源站点组成的,资源网内每一个提供资源信息服务的站点都是资源网中的一个节点,用于存储实际的物理资源。资源节点之间基于一定的信任授权关系进行资源互访,资源元数据信息与本地区学习资源中心目录管理系统中的目录信息保持同步,因此,可以实现网络系统内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管理,并提供广泛的基于共享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城乡配置;互联网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共筑中国梦的点睛之笔,对于中国“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恰逢改革发展重要档口,现代型社会由传统型社会加速转变而来,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虽然农村教育受到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良好,农村教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且师资力量提高。但是,中国农村教育仍旧普遍落后,优质教育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导致教育不公。怎样破解这一系列难题,依然是当下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得益于如今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的良好势头,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能够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

1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有利条件分析

1.1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系统逐渐正常运行

在2011到2015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中国致力于创建“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分别创立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管理这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一个方面是指尽力实现各个学校的宽带网络连接;另一个方面是指各个学校在宽带网络连接之下,网络教学环境改善。“优质资源班班通”需要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成情况下,利用互联网促成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公平配置以便获得教育均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主要是便于老师、学生、家长相互沟通的互联网交流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大量的动态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演化性的特点,不但可以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而且可以使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交流、梳理和优化。“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作用是给予教育管理公共服务精准资料[1]。

1.2互联网教育普及率不断提升

中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2012年末首次试用,自使用以来,中国将近2/3的省创设省级教育资源平台。2014年,整个中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所有浏览次数大概为10亿次,浏览人数超过5400万,下载教育资源超过3000万次[2]。到2015年8月末,这个平台具有国家和地方教材资源版本个数分别为387和276,教师、学生、家长拥有空间个数分别为396万、194万、184万[3]。这个平台的创立,为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媒介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提供了便捷可行的方法。除此以外,由于不少农村地区学校的宽带网络连接率以及多媒体教室覆盖率不断增长,农村教育工作者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下载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知识拓展的现象日渐普及。

1.3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想要让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想法行之有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取决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水平。中国教育部门先后颁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文件,对改善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作用非凡。中国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两个文件的指导,主动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和交流研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到2015年5月为止,经过中国教育部门培训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数量超过600万、校长数量超过5万;在中国,利用互联网进行教研活动的教育工作者约有407万,在这部分教育工作者中有将近326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活动[4]。

2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不利条件分析

2.1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意识和利用互联

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意识淡薄中国城乡之间在自然环境、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并且已出台的不少教育政策在无形之中存在倾斜,使得中国的义务教育特别以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为典型的问题更加凸出,因此,使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变得尤为迫切。尽管不少教育工作者支持以上观点,赞同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同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然而,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时,要是城镇中的教学工作者迫于城乡间教育教学竞争压力共享意识薄弱,把自己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所保留,不愿通过互联网在城乡间共享,这就制约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5]。

2.2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限

目前能够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通常是一些教学课件和视频、习题库等部分教育、教学的普通资源,例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教学方法和课程进度的安排,教学案例的分析以及学生作业习题的答疑解惑,缺乏特色教育也很少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感受。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那些能够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例如除了满足学生文化课智育方面的辅导,还应满足学生德育、美育、体育等全面发展;另外一方面,因为在互联网上有些优质教育资源知识产权不明确和资源描述格式有异等情况,以至于不少优质教育资源错失了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流动的机会,由此导致能够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有限。

2.3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

乡间合理配置的教育投入不足2015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29221亿4500万,与2014年的26420亿5800万比较多了10.60%,是国内生产总值的4.26%,发展中国家教育平均投入是4.1%。借鉴发达国家以往发展过程经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以及我国现今状况,需有5%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才能够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教育质量以及实现教育公平。由此可见,中国现今略高于4%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或许只能够使农村偏远地区得到最普通的教育保障,比如农村地区教学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等最简单的层面。因此,落后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投入还非常不足,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的方法在一些农村偏远区域仍然不能较好地得以实现。

3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对策

3.1强化教育工作者对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意识

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集思广益,不断寻求合作交流的机会,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这个传播媒介得以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6]。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关系到政府、学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等相异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鉴于此,政府应该对于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提出,有一个整体地把握,即可以考虑通过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及精神奖励来缓解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所保留的现象,以此来强化教育工作者对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意识,获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3.2丰富适合通过互联网交流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可选择性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由于目前能够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通常为一些教学课件和视频、习题库等部分教育、教学普通资源,因此,在我国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同时,也应注重互联网教育,从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不断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用来实现国民逐步增长的学习需求。然而在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可能会对这突如其来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感到无从选择。因此,中国在互联网上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可选择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查找知识、识别信息、筛选知识、梳理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选择性学习、合作探究的优良习惯,来加强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解并且掌握,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

3.3政府为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实施提供经费和政策保证

政府能够为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实施提供经费保证,是这一做法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第一,政府应该统筹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偏远落后农村增加教育经费设立专项教育基金,达到教育公平。各级省市以及自治区需把农村学校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至于关键位置,尤其应当把经费投入置于第一位。第二,学校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资金投入用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定期教育培训,借此提供教育工作者之间合作交流,不断与时俱进的机会。第三,对于有些优质教育资源在互联网上知识产权不明确和资源描述格式有异等情况以及一些关系到政府、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等相异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问题时,国家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大教育投入尽可能解决这些矛盾,能够利用互联网促进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

4结束语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4

一、河南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

总体上讲,河南教育资源总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与需求的增长还有较大差距,各种结构性矛盾普遍存在。

2013年河南省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中教育支出为128.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4.5%,注明的用途为提高高校生均拨款、高校奖学金和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鉴于历史欠账,学前和义务教育财政资金依然紧张。

公共财政拨款是源头性的教育资源,是较为宏观的资源配置。财政教育支出近年主要用于高校生均拨款、职业教育攻坚、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子项目。如2012年,河南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100所,在建1300多所,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基金2000万元,同时设立引导专项资金1.69亿元,用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目前河南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职业教育资源质量较低,大学教育品牌性资源少,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完善。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有:

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实行城市优先,致使城市和近郊学校教师严重超编,而偏远乡村却严重缺编,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专业结构方面,农村英语教师十分稀缺,全省2.8万所农村小学或教学点中英语教师仅有8765人,平均3所学校还不到1名英语教师,而且这些教师多数是通过自学转岗的,还有相当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很多学校音美课缺乏专职教师。学历结构方面,目前全省农村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的占49.35%,比城市低35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22.19%,比城市低41个百分点。学校内部人员配置方面,非教学人员在教职工中所占比重太大,影响了教育质量改善。

在综合资源配置方面,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学校没有吸引力,导致农村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不达标,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教学理念陈旧等问题。特别是偏远山区,现有教育政策往往难以惠及,媒体报道常常催人泪下,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情感、奉献精神在支撑,危如累卵。

在资源配置决策方面,锦上添花过多,习惯打造亮点,普惠思维欠缺,雪中送炭不足。很多县市将教育经费划拨给一些设备条件较好、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而那些本来就落后的学校则只能分到很少,区域性和身份性教育差距不断被人为拉大。

二、河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措施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目的是教育投入的合理有效利用。应从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益两个视角及其如何统筹兼顾出发来确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措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可以概括为三个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相协调;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优化配置的原则

原则是规范的灵魂,是对价值选择、利益调整的导向,原则贯穿于所有规范之中。基于使河南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提升教育公平性,提高教育经济性,增进教育协调性之目的,教育资源配置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1)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公平是分配的正义,公平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必须区分出谁先谁后。走过了城乡二元、公办民办二元、户籍非户籍二元、打造名牌名校的历史阶段之后,教育公平成为当下资源配置的热词和公众评判的首选。在资源配置时公平与效率如何兼顾,黄金分割点如何把握,是个难点。比如对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倾斜力度的考量,适度倾斜保护弱者是公平的内在要求,但是如果保护过度则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同时,追求公平势必影响效率,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2)均衡为主兼顾特色。均衡可分为外延式均衡和内涵式均衡两种形式。外延式均衡是通过增加教育资源要素的数量,对获得资源较少的教育主体给予补偿。内涵式均衡是通过教育资源要素的流动和共享,使存量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资源配置的首要原则是均衡,这是形式公平的要求,倾斜照顾是实质公平的指向,只能是对形式公平的补充和调整。在历史遗留了严重不均衡的境况下,均衡更是当务之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消弭教育差距鸿沟的不二选择。应在均衡的前提之下,有限地扶持特色,这种对特色的扶持,不能是财政投入和财税优惠政策的扶持,只能是其他行政服务的扶持,比如搭建平台。

(3)基础为主兼顾差异。教育公共财政的义务,只是满足公众最基本的教育需求,没有义务满足高层次的差别性需求,那是市场的范畴。只有在教育公共财政相当充裕的情况下,才可以有限地配置资源去满足高层次的差别性需求。如此,需要奖补性教育资金的运用理念、项目设置与发放方式的转变,需要政府把锦上添花的习惯转变为雪中送炭的责任。

(4)扶弱为主兼顾培优。教育弱势群体包括农村群体、流动群体、残障群体、贫困群体等,都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特别关照。如2012年河南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比上年增加,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3.69%,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上年增加,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21.56%,需要依据动态需求的增长相应地增加教育资源配置。对于成绩特别突出的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关照,但不能冲淡扶弱主题。

优化配置的措施

从操作的角度来看,资源优化配置就是依据既定的价值比较原则,确定各种教育主体获得公共资源的顺序和获得公共资源的比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依据各种不同标准进行的分配中,确定谁是主要的保障对象,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通过政府配置、市场调节、自主配置三种配置模式,层级配置、地区配置、部门内部配置三类配置途径,沿着区域性优化、结构性优化、要素性优化和程序性优化四条主线,以法规、政策性制度构建为落脚点。主要靠法规解决公平,靠政策解决效率,靠监督促进落实,运用好中央在河南的教育试点政策。

区域性优化方面,主要是地理意义上的教育资源规划布局,以均衡为主。结构性优化方面,主要是政府对不同教育阶段总投入的比例、人口与学校的比例、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优质招生学位分配比例、经费与基金项目内部结构比例等宏观与微观结构的设计与调节。要素性优化方面,主要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和要素个体优化升级资金的分配,如教师无校籍管理、“一人双岗”、大学区名校托管、学校规模适度性、教学管理改革投入等。程序性优化方面,一是如何把资源需求科学排序,在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原则指导下,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二是如何用程序保障公平,如“阳光招生”等彰显学位分配公平的做法。

不同教育阶段资源优化配置的侧重点可以概括为:学前阶段重在普惠,义务阶段重在均衡,职业阶段重在质量,高中阶段重在特色,大学阶段重在服务,特殊教育重在实用,成人教育重在社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可以总结出以下资源配置的侧重点:

(1)区域分配,农村优先。鉴于历史欠账太多,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转移支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体项目如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提供资源共享平台等,破解教育洼地的恶性循环。

(2)要素分配,教师优先。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教育的灵魂,是必须充分尊重和优厚待遇的群体。名师在哪里,哪里就是名校,哪里就能够教育出合格的学生。所以在软件和硬件配置、师资和其他办学条件的配置中,要着重教师个体的素质和教师群体的结构。

(3)项目分配,培训优先。在成人教育领域,与学历教育相比,应该分配给培训项目更多的资源。在岗前、在岗、脱岗培训中,以在岗培训为主;在各种培训对象中,以教师培训和农民培训为主。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打铁先要自身硬。农民是农业生产者,也是河南省人数最多的群体。由于目前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供给的不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仍然主要依赖传统的种植经验。而农民自身所受的教育又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不得不依靠经验低层次重复传统的农业生产。应重点扶持农村社区的农民职业培训和文化培训,突出农业大省教育为农的主旨。一般来说,职业素质与公民素质正相关,农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关乎农业。

(4)阶段分配,基础优先。公共财政应该主要用在不适宜市场化的基础性领域,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诸阶段中,资源配置应向包括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倾斜,基础教育对家庭与社会和谐的贡献、对个人潜力的滋养远远大于其他教育阶段,而且基础教育的效果显示于当下和当地,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泽被。学前阶段应该纳入义务教育保障范围,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因为学前三年的幼儿已经开始主要的心智成长和初步社会化历练,保障学前教育获得至关重要。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优质教育资源 引进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引入国外教育资源的对策与研究,2013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xhjg004;高职院校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对策研究――以陕西省国家示范院校为例,2013年度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Z22。

我国最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1985年天津财经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联合。这次合作不仅开创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先河,也为不同等级高校开展中外办学项目提供了参考。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外办学已经不再停留在某些名牌大学的某些专业,而是向整个教育体系发展,甚至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小学都采取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方法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教学竞争力。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操作性强的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在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也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就是其中之一。

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1.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

教育资源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所占用、消耗和使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则范围更加广泛,有教育业内人士认为,优质教育资源需要从全球范围内开始界定,在国际上拥有已成功的办学经验的学校、专业和学科,是具有全球先进水平的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的集合。传统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指的是教学人力资源的进出,即教学力量的引进和学生的输出。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概括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成功教育经验,领先教育人力资源和教学理念的综合。

2.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征

(1)内涵丰富。从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来看,丰富多样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是国际名牌大学的品牌效应、学科效应和学科资源,也可以是国际特色专业的优质课程和资源配备,还可以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由此可见,优质教育资源内涵丰富,形态不一,具有其他有形单一资源不具备的独特魅力。

(2)需求性大。优质教育资源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而言具备需求性大的特征,主要从急需和紧缺两个方面表现出来。急需是从时间角度而言,某种优质教育资源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中急需补充的,能够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强心针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判断某种教育资源是否是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从其适应时展的角度来评定。如,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对我国发展当前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补充和指导意义,这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往往是从数量上来考虑的,强调的是某种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因此,这种教育资源不仅要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还应该能使更多人享受其优势。具备这两种特征也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征之一。

(3)不稳定性。以上两种特征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优质教育资源往往是无形的,不会在时间、物理空间内停留在某个地区或领域,而是动态和变化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不稳定性从客观意义上来讲是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能够促进优质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

1.对等原则

在选择国际合作院校时,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应该坚持适当的对等原则。这里的对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对等,而是在双方办学层次、基本水平上的基本对等,强调的并非是合作院校越先进越好。因此,国内职业教育院校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可以将标准放在与合作院校基本对等的基础上,对方院校的办学层次、水平略高于我国院校,以期达到推动促进的目的。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仍处在探索阶段,在合作院校和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上存在诸多不规范,对合作院校的考核也存在漏洞,造成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先天性营养不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与我国合作的国际院校大多是规较小、名气不大的国际院校,有的连基本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都难以保证。这样的选择虽然具有一定对等性,却没达到推动国内教育进步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院校的长期发展。

2.互补原则

互补原则强调是学科和专业选择时应该注意的。在选择国际合作院校时除了要对学校的基本资质和对等水平进行考察外,还需要注重根据国内职业教育现状,引进国内急需的、紧缺的甚至空白的专业和学科,并择优对比选择。坚持这一原则不仅有利于避免合作双方为获得经济利益而合作,还能够有效防止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科、专业的重复建设。从调查中发现,中外合作办学中,尤其是职业教育院校,引进的学科和专业仍旧以外语、经济管理类为主,而我国职业教育中紧缺的机械技术、生物制药等却没能合理引进。这种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平衡的现象,与合作办学、学科引进和建设的经费解决问题有较大关系。这种教育资源引进方式非但没有推动国内相关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从大局来看,没有坚持互补原则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造成的专业集中将会给我国就业带来压力,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结构的平衡,甚至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对策

1.教育理念的引进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担当的是认知主体的角色,但是却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仍旧没有得到改善,使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没能起到积极作用。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急于提高教学效率的职业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国际院校的教育中,国外院校更加关注教学环境的营造,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因此,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时,要注重对教育理念的引进,否则中外合作办学只能变成扩招的噱头。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国内教育环境与国外教育理念相结合,调整好引进过程中的过渡阶段,使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在国内教育土壤中生根。比如在职业教育院校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操作的动力,但是由于国内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被动接收式的,所以要把握好理论知识铺垫与实践操作的关系。在某些以传媒为主打的职业教育院校中,对工作室教育理念进行了初步探索,把学生分成小组,组成工作室,每个学生在工作室内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角色,为共同的纪录片或短片付出努力并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作品。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运用了先进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了自由轻松,同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操作的信心。

2.优势课程的引进

目前,对国外优势课程的引进被看作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一条捷径,但是,有的院校尤其是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院校在引进优势课程的时候没能将国内情况与国外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导致优势课程畸形发展。由于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还没有完全改革彻底,与国外院校有很大区别,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出入,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不能单纯地引进国外优势课程,应该对优势课程进行全过程引进。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国际化教学方式的优良经验。

国内目前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在引进优势课程时不能单纯引进某个知识体系,而应该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课件和传授方式进行全方位引进。并在引进的过程中对课程进行本土化处理,使课程内容能够弥补我国当前的教学不足。这样才能够使中外合作办学起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并在引进互补型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3.教学与评价方法的引进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是多位一体的优势教育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引进先进教学课程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引进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尝试。目前,国际先进院校在教学方法上都作了许多尝试,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教育环境,还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合作办学中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改善学生学习角色、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国外先进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教学魅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积极地参与并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使教学过程中的职业性、实践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教学评价方法方面,我国目前的教学评价方法仍旧较为死板,不能将评价体系纳入教学过程当中,仍旧以最终分数为教学效果评价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评价方法引进时也要保持过渡阶段的平稳有序,防止教学效果走上下坡路。由此可见,引进先进的教学评价方法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大胆引进,仔细分析,争取实现教学评价办法的突破性进展。

4.外籍教师队伍的引进

外籍师资队伍的引进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比较常见,甚至在中小学中都有了大量外籍教师队伍的身影,但是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而言,外籍教师队伍的引进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先进学科、高科技含量的专业中很难引进真正具备教学能力的外籍教师,有的职业教育院校的外籍教师仅仅是一个摆设,没有对推动学科教学起到真正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中外合作办学时应该注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引进,这样才能够使外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并为本校教师带来新鲜、成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校内教师素质水平的整体提升。另外,引进外籍教师队伍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中外办学增加本校教师与国外学校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就能够使本地教师在交流学习中真正感受到不同教育环境给教学方法带来的差异,促使这些教师成为本校的教学骨干,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效率。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中外办学中优质资源的引进并不能通过简简单单的合作就能够实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获得教学理念的革新是中心目标。因此,应该在着重把握优质教育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身院校发展的合作原则,使学校的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

[2]李伟:《北京市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对策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25期。

[3]林金辉、刘志平:《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4]李盛兵、王志强:《中外合作办学30年――基于11省市中外合作办学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6

一、 关于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基本情况

我国各地针对学校的评估有实验性示范高中评估,通过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的评价,对中小学校可能发展领域的指导性意见,如上海市、山东省,上海市浦东新区;普通高中的星级评估,强调以校为本的学校责任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政府责任的教育评估,如江苏省、广东的等级评估;示范学校评估,如天津的3A高中评估。还有北京市中小学学校内部评价机制,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学校自主评价。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的“增值”功能{1}。其他还有诸如规范评估、合格评估和综合评估等。

评估的一般特点是以政府的管理性评估为主、以终结性评估居多。评估的主要目的逐步由原来改进办学条件,转变到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有所要求。

二、 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内涵和实践特点

1.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内涵

发展性学校评估模式是英国在1997年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学校评估制度,其目标指向是改善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关注每一所学校的成功,为学校创建各种有利的发展条件。

关于发展性评估,教育部于2003年5月以项目的方式进行了“普通高中发展性学校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验”研究。他们认为,所谓发展性高中评估是“为了发展的评估”,即以学校实际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形成为目的;是“关于发展的评估”,即以评价学校发展的过程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以学生、教师和校长的发展为重点;是“在发展中的评估”即以学校现场中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学习生活为手段。试图根据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运用不同的尺度去评估多样化的高中,鼓励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塑造自己的学校文化,最终形成学校自主发展。

在评估学校的实践层面上,发展性学校评估至少应该表达三层意思:一是关注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评估的是在均衡教育背景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发展特色;二是关注学校的发展过程,评估是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增值,促进学校发展能力的提升;三是关注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评估学校的内涵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主动发展。

2.发展性学校评估的特点

发展性学校评估需要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转化为教育实践。所以,必须处理好下面的三种关系。

(1)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内涵发展能力不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教育资源是一种基本保障,本身并不起决定作用,不同的收效取决于不同的使用方式。评估需要从注重物质或人力的资源观念转向资源运作而发挥资源效益的观念,通过学校制度重建,提高已有教育资源投入至产出的效益。学校内涵的发展,更多地是在资源的优化过程中强调内涵发展的主动性。学校内涵发展要兼顾学校的“两个发展”,一是学校的过程发展,即学校发展过程的增值;一是学校的价值发展,即学校由基础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化。

(2)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差异性

认可教育发展在均衡发展理念上的现实差异。教育均衡发展应在增加教育资源上提供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学校评估中,既要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要注意分区规划、分类指导,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办出特色。要将思路从取消重点校、扶持薄弱校,转变到消灭薄弱校、扩张优质校上来。

(3)教育均衡发展与发展性评估

发展性评估需要兼顾“两个责任”,一是政府的责任,强化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是学校责任,即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问题。政府促进教育的发展,更多地是政策引导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学校通过管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评估就要客观表达政府、学校和社会对优质教育发展的促进和成就状态。高中学校评估要避免学校间出现恶性竞争。要求区县和学校制定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把等级评估与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治理、标准化高中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政策导向结合起来,在一定期限内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层面的均衡。

三、 发展性评估的基本框架

1.评价目标:促进每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发展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普通高中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突出学校从资源配置到教育内涵的发展过程的评价,最终实现每一所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2.评估的模型理论框架:从资源配置到内涵发展的引领

(1)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

可以把表1的意义简化为表2。

首先,我们可以把学校发展规律表述为三个转化。

“三个转化”。学校由强调资源的政府配置,逐步转化到学校对自我资源的优化和开发;由强调硬件资源配置的基础发展,逐步到资源配置与内涵协调发展,再转化到对教育内涵发展的自觉要求;由强调与同类学校的攀比,转化为学校自身发展中的纵向发展和增值的努力程度和实现的速度。

其次,把评估学校发展规律表述为三个突出。

“三个突出”。弱化一般评价中只对少数优质学校横向甄别的评价,更加突出对所有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和进步度的增值评价;弱化一般评价中对学校结果性的绩效评价,突出对学校教育质量提高、能力成长和价值提升的过程评价;弱化一般评价中关注教育的外部条件的静态评估,突出对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动态评价。

(2)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评价框架

①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评价要素和关系

发展性评估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注重学校发展历史中的变化与增值;重视学校的内涵发展,关注学校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重视课程改革在学校“人”的成长、提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可以把学校文化发展作为学校资源的文化部分。

②“三人两课”内涵发展模型

“三人两课”中的“三人”,是模型中关于“人”的概括,直接呈现的是学校发展中作为核心影响因素的价值。它包括学校的学习主体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学校教育发展的组织、控制者“校长”,即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

“两课”,指的是借以实现学校教育的课程架构和课堂教学。在学校内涵发展中,它是“三人”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实践平台。

一所学校内涵发展能力表现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上,它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平台,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断提升校长团队的教育领导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学生获得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③“三人两课”模型特征

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在相同或相近的资源配置条件下,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能力取决于“人”的主动发展能力。评价学校发展的过程所采取的行动策略,是以学生、教师和校长的发展为重点。

其次,以课程建设作为学校主动发展的基础平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为实践主线,强化它们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这是被不少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所证实了的。这比以学校文化为核心抓手更能体现实践层面上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它可以表明,在相同或相近的教育产出条件下,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教育输入和教育过程。

再次,有利于基层学校强力纠偏。纠正忽视学校管理中人的发展与课程建设内涵发展方面,更多重视学校资源配置基础条件方面的教育误区。真正寻找到学校教育走向优质的正确道路。

3.评估的实践模型:学校主动发展的层级目标体系

建立一种高中教育可以产生持续拉动作用的、民主开放的动态激励机制。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尊重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兼顾教育发展过程中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评估的历史事实,设立学校主动发展的层级目标。

(1)层级目标设定的意义

从学校角度看,每一所高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现有的位置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学校主动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从教育引导角度看,既关注了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比如一般高中到模范高中发展中的教育资源配置,又关注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学校责任,比如向低等级高中和高等级高中的主动发展。既关注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又保证了传统名校的示范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最高级的模范高中。

随着层级的提高,高中学校由关注自身学校个体的发展,逐步发展到对相对弱势学校的关注与扶持,逐步增加高中学校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对学校的管理实践中,优质高中学校具有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基础。一是优质高中认为这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赋予它们的责任义务;二是优质高中学校在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职之中找到了社会角色的认可;三是学校发展战略影响的校外延伸。

(2)层级目标体系

依据前面对高中发展性评估的认识,我们尝试建立高中发展性评估的基本体系为:三类四级体系。

层级评估体系根据学校的不同发展状态,把普通高中分为3类4级。层级目标体系充分反映不同等级学校的品质特征。其中,一般高中属于最基础级,模范高中是最高级。

第一,三类。一类,基础发展。包括一般高中(1级)。二类,优质发展。兼容原来的重点高中(2级)、示范高中(3级)。赋予历史传统评价中“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新的内涵。由原来的选择条件优势的学校到促进所有学校发展,由学校数量受到限制到支持学校自主呈现。三类,品牌发展。主要指模范高中(4级)。重点强化这类学校在和薄弱学校的资源分享中的责任效果。

第二,四级。1级:一般高中。标准主要反映基本合格的办学条件。凡是政府批准成立的高中,均可认定。2级:重点高中。符合国家标准化高中建设的条件,体现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重视学校资源配置优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协同水平。3级:示范高中。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较高的办学水平。突出内涵发展,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与课程建设,形成以学校文化为取向的价值观;增加学校的社会责任,建立以示范学校为核心、一般高中学校为成员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并对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形式给予确定。4级:模范高中。突出学校优质教育品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重庆市、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特别考虑优质教育资源与薄弱学校的分享(联合、合并和帮扶等),并共同取得显著的效果,履职效果给予量化和质性评定。

(3)评价办法

综合评估。每项条件达标才视为符合申报条件,不以总分作为层级的标准。强调学校主要方面工作的协同发展。

动态管理。第一、层级目标体系都具有时效性,五年内必须复核或重新认定。有效期结束时,学校应主动向评估机构提出复核或重新认定申请。办学条件和水平出现下降的或者发生其他严重问题的学校,可以作降级处理。第二、学校升级不受上一级评估年限的限制,不同层级的学校符合上一层级的条件后即可申报上一级评估,但不支持越级评估。

兼顾现实。评价过程与现行教育政策整合,学校基础发展评价与高中的标准化建设整合,侧重教育资源的配置评估;学校协同发展评价与原来的市重点、示范高中经过评估整合,侧重与学校由硬件建设向内行发展的转化,强调教育创新和办学特色;学校主动发展评价,侧重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的形成,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原来的市重点、示范高中经过评估后,转到相应的层级,参照新的标准进行认定。其他高中进入层级目标体系评估,必须先参加起始于标准高中的评估。

(4)评估细则

注重从宏观层面评估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因素。如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绩效、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等方面。有硬件要求,也有软件要求。各个类别等级有不同的评估标准。不同层级的学校在各项指标中的要求的高低有所不同。

从低层级到高层级的过程中,资源配置表现为合理配置到资源优化、再到资源主动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也要逐步提高,优质学校应该承担有差异的社会责任,比如模范高中或示范高中应该不同程度地承担起薄弱高中的转化责任,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实现优质资源的扩大。

(5)评估程序

①评价主体

在评价实施方案中,政府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教育政策和本市学校发展的需要,制定指导性评价框架,教育评估部门在兼顾社会满意度的前提下对学校实施主导性评价。学校则要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自我评价方案,发掘、实施和设计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路线。

②责任部门

一类高中的评估由区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评估部门负责。

二类高中和三类高中的评估由市教育评估院负责。

③操作程序

学校自评申请,区县教育主管部门预评后推荐,评估机构进校实地考察并与学校讨论对话,校长答辩,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并反馈评估意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④学校申报

学校在申报评估前,必须首先制定发展规划,经有关部门专家论证后实施;学校按规划建设,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发展规划基本完成方可接受评估。

评估对象为所有普通高中(无论公办校还是民办校)。不设晋级申报时间、晋升等级和数量的限制。突出学校的创建过程。

4.发展规划: 实事求是地科学发展

(1) 年度规划

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5年期为政策背景,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并设计规划目标。

(2)区域规划

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不同地区的目标任务。

说明:表中空白处具体数据应依据一定要求研究确定。

从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培育入手建构促进优质学校发展的路径,尊重学校主体发展的自主性,有利于提升每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使学校教育优质资源的不断生成和扩大;重要的是把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理念变成了可以操作的实践措施,也承认了增加更多高中优质教育的过程性。

参考文献

[1] [英]萨丽・托马斯.运用增值评量指标评估学校表现.教育研究,2005(9).

[2] 邬志辉.发展性评估与普通高中的转型性变革. 教育研究,2004(10).

[3] 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 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开放大学“云资源”建设;紧迫性;教育优势;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48-01

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建设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平台,它与计算机的进步有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为教育的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提供契机。开放大学“云资源”建设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进步,而是教育设施的更加完善。与此同时,此问题也顺利解决了教育的信息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就以如下问题展开,首先针对开放大学“云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其次是分析“云资源”建设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信息在资源的拓宽、教育的优化、知识的安全等方面。通过对上述两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看到开放大学“云资源”建设的可行性。下面就是对此问题的分析与介绍。

1 开放大学“云资源”建设

1.1 建设的必要性

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出现是与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是21世纪出现的先进的以计算机为依托的超大的共享信息的平台。不仅有先进的网络数据环境,还存在便捷的网络服务。开放大学“云资源”不仅为教学资源的整合、分类以及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全面教学信息提供途径,而是适应开放大学远景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开放大学所属学院的发展与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出现全面改变原有单一的、传统的信息教育模式。是适应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建设不仅代表信息发展的程度,更是教育事业在新的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为今后的开放性教育开辟新的天地与发展领域,进一步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建设的紧迫性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学习环境的质量和学习的模式必须不断的发展。由于开放大学的学习群体来自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居住区域等等。但目前的很多远程教育的信息资源的质量不过关且安全没保障,这些问题特点要求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建设迫在眉睫。开放大学的信息储存和信息的获取完全打破传统的方式,必须以新的、独立的姿态立于学校的各类教学建设之中。只有“云资源”的出现,才能使上述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因此,要提高开放大学大建设,必须把“云资源”的建设提上日程。

建设“云资源”是开放大学的重要的课题。这不仅关乎到教育发展,更直接的影响到我国远程教育在教育事业的地位,尤其在信息国家化的地位。

2 开放大学“云资源”建设的优势

2.1 拓宽信息的优势

开放大学“云资源”所提供的信息与传统的信息资源完全不同。在“云资源”中的信息,学习者不仅可以根据资源的优劣做出选择,而且可以对资源的利用价值作出评价。资源的组织者以此为依据,对资源做出更好的筛选。资源信息的组织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利用评价,发觉更好地信息。与此同时,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出现加速了教育信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

与此同时,开放大学“云资源”充分发挥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作用。开通了多元化、多渠道的评价与维护机制。教学的信息资源的周期是以学习者的评价为依托,高则周期长,低则周期短。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的更新换代提供条件。同时满足了学习者对学习信息资源的需求。让信息接受真实的检验,信息的生命周期必须以是否满足、是否符合学习者的需求为标准。对信息的应用者来说,对信息优劣好坏的评价可以为“云资源”提供检验的标准,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性的巨大指导,帮助学习者选取更优质的、更便捷的、更适合自身学习发展的信息资源;而对于“云资源”的信息建设者而言,对信息资源的评价可以为他们提供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意见或建议,为更好的信息资源提供借鉴信息和依据信息。

2.2 优化教育的优势

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建设有重大巨大教育优势。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开放性是其突出的特点,也是这类教育的优势之一。“云资源”的信息不再是一人独有,而是完全打破封闭的、独有的教育模式。此信息资源的出现为开放学习的学习者与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完全同意的统一在一起,彼此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通过“云资源”开放大学的学员之间,信息资源的管理者之间,还有学员与信息资源管理之间,这三者以“云资源”为纽带,统一于教育之中,促进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云资源”在开放大学对教育的优化与质量的提高产生重大作用。与此同时,展现了此模式的教育优化的模式。开放大学“云资源”是教育发展模式的进一步优化的必然结果。创建此模式为教育资源的创新提供捷径,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2.3 确保知识安全

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建设有重大作用还在于确保知识安全。“云资源”是信息资源建设者独立的脑力劳动成果和创造性精神劳动的结果,尤其是在开放大学的教育资源从产生到发展的全过程中,确保知识信息的安全提供保障。在信息化的社会,信息资源的的安全性问题迫在眉睫。因此,确保知识的安全,不仅是保护知识资源创造者与维护者的合法权益,更维护学习者的切身利益。优质的教育信息的产生离不开知识建设者所付出的艰苦脑力劳动和出色的智慧。

开放大学“云资源”是完全公开于网络,假如缺少知识安全保护,信息资源的制作者合法精神劳动是不能得到尊重的,信息资源往往面临滥用、不安全等具有挑战的诸多情况。因此,开放大学的“云资源”不但要在在校的学习者中培养并提高尊重与保护知识版权的意识和责任,同时还要进一步的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了知识资源版权保护的问题,切实维护了知识建设者的合法的利益,从而真实的维护一切的合法权益。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开放大学“云资源”建设的可行性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与研究。就必要性与紧迫性两方面作为出发点,可以看出“云资源”在开放大学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挖掘“云资源”在开放大学所具备的优点进行一一的分析,首先表现在“云资源”在信息的拓展方面的优势,“云资源”给信息的进一步拓展与完善提供完美的途径;其次,表现在开放大学“云资源”在教育中的优势,此优势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弊端的严峻挑战,同时为以后的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最后,“云资源”的优势是对知识安全提供保障,这正是开放大学“云资源”建设任务的艰巨性所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今后开放大学“云资源”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蓓蓉,任友群.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云中漫步——教育云建设的困境及探析[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01)

[2] 陈琳王矗,李凡,蒋艳红,陈耀华.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建众享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2(01)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8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及其问题

1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主要体现在2003年国务院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规定中。《条例》第1条明确规定:“为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本条例。”可见,政府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条例》及《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又规定了政府鼓励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条例》第3条第3款规定:“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其他条款中也有体现。其二,满足国内对教育的需求。《条例》第5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条例》第2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表明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为了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是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其三,促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实施办法》第3条第2款规定:“国家鼓励在中国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这条规定体现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分配上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

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存在的问题

(1)目标范围狭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直接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外资投入,改善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增加了我国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了部分教育需求,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是我国直接培养急需的国际化人才的一条捷径。但从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来看,仅仅上述三个目标不能涵盖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三个政策目标内涵不够丰富,另一方面,没有指明引进后的中外合作办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没有体现出中外合作办学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2)具体政策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缺乏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缺乏具体措施予以支持,或者提出的措施无目标可循。

中外合作办学中政府政策功能的实现源于政策目标的切实可行,然而从中外合作办学这几年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缺乏可操作的配套细则。如国家鼓励在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但没有制定具体的相关政策,引导国外教育机构与西部地区高校合作办学,也没有对参加合作办学的西部地区高校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国家鼓励在国内新兴和急需的学科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但缺乏具体的相关政策来引导举办这一类的专业。

从《条例》和《实施办法》规定的种种具体措施来看,仅有少数几项能够将具体措施与特定政策目标联系起来,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目标给予支持,这些具体措施的合理性就容易令人怀疑,进而影响到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

二、构建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性政策目标体系

在我国今后的教育发展中,中外合作办学将大有可为。根据《条例》,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交流与合作的含义是指除了把教育资源“引进来”,还应当强调“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从最终发展目标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标是国际化”。其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是现有的主要政策目标,也将是我国今后中外合作办学长期的发展目标。首先,这是政策目标稳定性的要求。政策目标必须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今后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是不同时期人们对优质资源的认识有所不同而已。就目前而言,有学者指出,“优质教育资源”是指“世界范围内具有先进的教育水平、并能保持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概念资源的综合”。其次,从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真正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很有限,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任重而道远。

2 满足我国教育需求

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弥补教育供给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首先,中外合作办学增加了我国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部分满足了教育消费者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我国目前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不同程度地覆盖了除义务教育领域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之外的所有教育层次,增加了受教育机会,满足了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需要。其次,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引进资金和国外先进高效的管理方式,拓宽了教育筹资渠道。教育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和高效率的教育管理方式对于当前我国国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中外合作办学使学生能够以较低的费用接受国外较为优质的教育,节约成本。

3 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应该按照既定目标配置教育资源,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管、教育资源的整合、不良发展的控制、退出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发挥对市场的监管作用,使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实现我国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首先,确立教育资源在各层次上的合理配置的政策目标。我国目前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不同程度地覆盖了除义务教育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之外的所有教育层次。然而,就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整体发展而言,各层次发展不均衡,缺乏政策的有效指引。其次,把促进学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合理配置作为一项目标,鼓励引进急需的学科专业,抑制重复引进。最后,在政策的选择上,还要考虑地域因素,把教育资源地域上的合理配置作为一项具体的政策目标,引导和鼓励根据地域特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2)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肩负着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任。所谓的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公平和公开两部分。

第一,把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作为一项政策目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把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政府支持的目标还应该关注资源的公平分配,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当前,人们对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远大于现实的教育供给,在这种卖方市场中,如果任由市场来调节,尽管会带来竞争,促进效率的提高,但必然会诱发教育的垄断行为:学校(特别是办学水平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通过较高的教育收费抑制教育需求,从中营利甚至获取垄断利润,由此形成许多教育不平等现象。”因此,应引导和鼓励中外合作办学面向国内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招收学生。

第二,把信息公开在政策目标中加以明确。在信息时代,为了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的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信息搜集和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不对称问题会抑制中外合作办学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中应强调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并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4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国际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1)鼓励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把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一个目标,是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1995年WTO的《教育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教育界定为第五个服务贸易领域,国际性教育进入到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跨境教育”时代。作为我国“跨境教育”主要方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应该把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政策目标,来应对“跨境教育”作为国际贸易竞争这一趋势。

(2)把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一项政策目标。中外合作办学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其显著优势就是能迅速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它能够优化教育课程,改进教育方法。使大学教育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等等。在国际合作办学中,除了政府的调控外,更多的要遵从国际市场上的“优胜劣汰”法则,教育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所输出、输入的高等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把质量问题作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政策目标来加以落实。

(3)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把扩大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作为一项政策目标,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个体向一定规模发展,培育更多的具备实力和规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更重要的是,中外合作办学宏观上要进一步发展,扩大开放,形成规模,才能在国际教育竞争中彰显出国际竞争力。

5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通过开展合作办学提高本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很多国家确立的教育目标。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目标定位,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把“走出去”的合作办学纳入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视野。目前,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传播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让中华文明走出国门,提升我国的教育国际影响力,不失为明智之举。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9

义务教育学校扩张辐射发展模式分析

强校带动区域内整体办学水平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目前来看,强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作用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管理部门服务师生的意识还不够强,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部分学校领导班子的行政能力、执行力不强,工作效率不够高,并没有使强校辐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这就导致了比较薄弱的农村教育质量没有得到不断提升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了使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省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建设教育强县的总体思路和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制定扩张优质资源的整体规划和政策保障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同时对各学校的招生范围进行重新调整,努力扩大优质学校的服务范围,使优质学校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各地新开发的城区建立优质学校的分校,形成“强校孵化、资源共享、主校统筹、共同发展”的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大面积地均衡分布,带动区域内整体办学水平迅速提升。将强校作用辐射于城镇、农村等弱势学校。另外,要定期帮扶指导、送教下乡,促进比较薄弱的农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学校强师惠生发展模式分析

教育资源配置中最显着的不均衡表现为师生整体素质的不均衡。这方面的不均衡体现在校长之间、教师之间以及生源之间的巨大差距。不同学校间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比如,学校校长之间在办学理念、管理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着突出的差异。[3]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势必导致不同学校间受教育者之间的差距。不可否认,学校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好学校成就好学生,好学生也同样成就好学校,因此,生源的差异也同样影响着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水平。所谓强师,就是指提升教师素质,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开阔视野。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能力,这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首先从源头抓起,加大师范院校的改革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师范招生生源差的问题。其次要探索退休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返聘到农村支教模式,把每年退休的一大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的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组织起来,返聘他们到农村支教,充分利用教师对教育的热忱,带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另外,在惠生方面,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和就近入学政策,彻底取缔重点校、重点班、校中校、实验班;完善贫困生帮扶助学体系建设,每年救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防止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既要保护薄弱初中的办学积极性,又要促进生源均衡,充分调动薄弱学校的积极性。[4]加大投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真正实现“校校通”,教学班真正实现“班班通”。真正把远程教育网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原有电教设备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有力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义务教育学校合并交融发展模式分析

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涉及学校生均活动场地面积、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生均图书藏量和仪器设备、生均公用经费等。在同一个区域(行政区)内学校之间的物质条件虽然确实存在差异,并且其差距在某些方面还相对较大,如教室的基本条件(主要是教学技术条件)、实验仪器、图书藏量、运动场馆等[2]。在农村,还没有完全摆脱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现状,办学效益仍然没有得到整体提升。无论在资源扩大化的城市,还是在教育资源缺少的农村,针对区域内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状况,应该按照学校“校产归属不变、教工编制不变、校领导班子待遇不变”和“资产统一使用、人员统一安排、校长统一分工”的原则,在城区和各县城,将品牌学校与薄弱学校实质合并,引导品牌学校兼并薄弱学校,统一领导班子、统一师资调配、学管理和统一质量考核,形成“强弱合并、资源整合、人员重组、交融发展”的模式。城市中要优化学校布局,使该区域内的学生直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农村要统筹资金,强力推进,全面完成布局调整及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通过强弱学校合并交融,不断盘活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使优质学校承载能力大幅度增强,而且也使薄弱学校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教师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受到公平的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农业院校;优质教学资源;云计算;云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44-04

一、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学类教学资源主要是指与农学类专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如名师精品课程,农业新闻农学类实践教学视频、学科电子教案,各种素材等。丰富多彩的农学类教学资源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2]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汇聚千万名师生开发的优秀资源;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相配套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提供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的系统环境,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教学资源云共享建设已成为资源建设的主攻方向。如何让全民共享优质的与农学类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是农业高校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一大举措,也是高校宣传和推广的视窗。随着当前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等学习理念的推广,学习资源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没有合适的优质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等社会学习方式将难以开展。

二、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农业院校都比较分散,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实验基地也需因地制宜,并且各地的农业院校与当地的地理形势、气候条件、农业作物资源息息相关,从地理条件考虑,农业院校在科研方面对当地地理条件有所依赖,也更加凸显当地特色。由于农业院校的这种特殊性,不能通过当前流行的资源共享模式――建设大学城的方式来达到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针对一些农业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基地建设和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农业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和资源共享。

农学类优质教学资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①能重复使用,可成为共享再生资源;[3]②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具有专业性;③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容易和其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④资源的信息化使学生可以不受地域、时间、专业的限制,灵活地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云计算技术的本质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资源库并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它具有服务资源池化、可扩展性、宽带网络调用、可度量性、可靠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当前分布不均衡、建设经费紧张的高校教学资源来说,无疑提供了最恰当的资源共享、共用、共管的理论依据。[4]目前,农业院校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资源的建设力量不足、资源的利用率不足、资源的共享程度低下是阻碍农业高校建设相关资源的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还缺乏经验,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5]有学者认为,通过院校协作,对教育资源进行共享率和重建率分析评估,将共享率和重建率高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统建,形成以城域网络为基础的教育资源共享云。[6]高校在优化的过程中应该本着“相对独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面向学生,服务社会”的原则,有计划、有措施、有次序、有主次地优化重组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尽可能地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7]

三、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类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一所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涉及各个层面、各级部门,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两个层面,行政统筹部门、资源制作中心、相关学科院系三大部门。从宏观角度,可以通过PEST模型对高校的资源建设情况进行环境分析。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一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宏观因素。[8]PEST分析模型是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主要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政治――政策引导方面

从国家政策层面,《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的“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重要工作就是在优质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信息化基础能力等五个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重要进展。目前,华南农业大学成功申报了部级精品课程13门(包含3门双语课程),省级精品课程25门,拥有校级精品课程100多门。

2.经济――财政支持方面

2015年7月2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名单,其中,华南农业大学顺利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拨款2.3亿。[9]未来,华南农业大学将学科建设的重点放在“作物、园艺和林学植物类学科群”等5大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对五大重点学科群的教育资源建设力度也随着增大了。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电化教育经费,为学校建设学科门类齐全、资源质量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管理水平和共享程度,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成为学校未来教学资源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3.社会――社会需求方面

自电化教学研究室成立之后,学校利用先进的设备设施开始制作音像教学课件,制作的多部电视教材不但获得多种奖项,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广泛,影响深远。作为一所农业院校,华南农业大学在农林专业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下乡技术推广,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借助自身的优势支持我国三农政策。同时,每年都有许多海外学子来学校修读农林相关专业,足见学校在农学方面的实力。虽然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引进和培养的名师也很多,但是学校在信息化资源建设这一块有所欠缺,如何引导各学科相关院系主动建设和让资源制作中心大力配合事关行政统筹部门的政策引导,也是社会需求的趋向,因此,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信息的传播是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方面。

4.技术――资源建设方面

华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已经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包括3000多部专题学术报告,9038部的教学片,同时创办了各类课程学习网站15个。虽然学校资源库里面的资源相当丰富,但是,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并不高,同时,资源库中的资源更新速度较慢,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而言,资源的更新如果跟不上课程知识的改革,旧资源很容易被废弃。当前,华南农业大学全校网络覆盖率已达到99%。同时,在主要办公和会议场所已建成了无线网络环境。目前,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学校开始借助云计算的优势,大力建设云存储,发展云服务,相信借助云计算的力量将更加有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

基于PEST分析,华南农业大学的优质教学视频云共享建设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建设、资源的管理和资源的共享三大方面,既需要学校政策的引导,同时也需要相关软硬件资源的支持。如今,华南农业大学在软硬件平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未来,学校将以云时代为契机,借助云计算的力量,在资源制作中心和相关学科院系部门共同合作努力下,不断优化资源的整合配置和共享,让优质的教学资源不断涌现,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四、基于云架构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类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路径

通过分析华南农业大学优质资源建设现状,提出学校当前优质资源建设的三大关卡――资源的建设、资源的管理、资源的共享。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三大部门通力合作,分别是行政统筹部门、资源制作中心、各学科相关院系部门,只有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各级部门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已经有大量信息化教育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构建出来,但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享等问题还缺少科学的机制。

1.资源建设要从教学层面和技术层面两手抓

资源建设在学校政策的正确引导下,要从教学和技术双重角度对资源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单从教学层面出发,往往会因为资源建设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不足,而导致无人问津;单从技术层面出发,往往会导致资源建设缺乏科学性和教学性,而导致无法应用;只有两者通力合作,才能在资源建设和优化上做到既符合教学要求,也达到人们的艺术审美要求。在农业院校,农学类资源的建设需要在行政统筹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各学科院系和资源制作中心深度合作,以各学科教学要求为主线,资源制作中心提供教学设计和艺术设计,综合各方优势,才能更好地建设资源。基于此,针对华南农业大学现有的体系结构和资源开发现状,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资源建设平台。

2.资源管理要借助云计算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云计算技术为资源的共享提供很好的机制,有效地利用当前云计算技术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云计算通过帮助用户把业务开发、应用和信息数据移至云端,大大减少了用户架构软硬件技术平台的投入,具有高性价比、超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应用服务灵活定制和动态可扩展性等特点,为解决教育资源的共享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基于云计算的华南农业大学优质教学资源管理的平台架构如图2所示。

(1)功能强大的软硬件设备是云计算平台的基础,硬件平台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安全设备等,软件平台包括虚拟软件,如VMware、Ctrix、XEN等。

(2)云平台的特性是:①计算、存储资源集中化,PC的处理能力(包括CPU和硬盘)集中到数据中心。②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共享化,每个终端所使用的资源都是共享的,分配的虚拟资源在没有实际使用时给其他用户使用。③云数据中心统一调度和管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对资源“按需分配”的管理。

(3)华南农业大学云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资源管理服务体系,一方面方便资源管理者的后台管理,另一方面支持使用人员的共享。借助云计算的力量,可以打造一个灵活方便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一种新型的师生交互方式,形成良好的资源支持教学的服务架构。

3.资源共享由单一高校自建自享向多所高校共建共享转变

高校关起门来建设资源,本着自建自销的态度,往往不利于学校教育的长足发展,资源服务应当由只服务于学校自身向“校内综合、省内共享、国内辐射”转变,因此,多方合作,共建共享,既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也能集结多方力量共同构建大而全的教学资源库,保证资源的不断更新和科学使用。从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建构华南农业大学具有教育特色的、基于云服务的,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学习功能于一体的教学资源管理与应用共享平台。(见图3)

(1)该农学类优质教学资源云共享建设模式考虑到我国农业院校注重地域分布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利用地域优势,可以采用高校合作机制,由各高校提供其高校所在地的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将实地信息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供其他异地高校借鉴,可以更好地实现地域特色共享,使异地的学生和科研人员能够共享各地农学类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