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十篇

时间:2023-04-05 21:13:57

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篇1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和分析均为我院儿科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66例患儿。其中,男孩122例,女孩144例;患者年龄在0.4~8岁,平均年龄(4.1±1.1)岁;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33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①护理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由于每个家庭的重心就是孩子,孩子的各种反应尤其是疼痛反应都极易导致大人的过度紧张,乃至出现惊恐、焦虑等不安情绪。护理人员应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并与患儿家属共同解决问题。②安全护理的预防意识:作为儿科的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预见意识,做好每项预防工作。核实每项医嘱,将其准确性做到万无一失;将指示牌置于分发的每样药物前,以保证每样药物的准确性;集中强调容易出错的环节,做好分类管理。③心理护理:由于现在的家庭模式多是独生子女,患儿家属极为重视对于患儿的护理效果。由于患儿年龄的不同,应给予不同的交流方式,多与患儿交流、沟通,每位护理人员应以缓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位患儿,做到良好的医患沟通。④环境管理: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较为喜欢充满童趣与活泼的气氛。因此,应以患儿的心理与行为喜好为前提,将病区环境营造成独特、活泼、充满童趣的氛围。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

1.3评价方法定期对患儿及其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表,统计调查表结果;观察并记录护理人员在患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次数,即业务不熟练、认识不到位和环境管理问题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发现,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129/133),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7.4%,10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治疗结束后,明显降低试验组护理人员出现的业务不熟练、认识不到位和环境管理问题等,其问题发生率为8.27%(11/13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最为特殊的就是儿科,同时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系数也较大。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其认知能力较差,多需陪护,其护理操作比较繁琐、零碎,且临时出现的处置问题较多,增加了护理的困难程度与特殊性。如头皮或是上肢静脉注射时,若是护理人员不能做到一步到位,或是在顺利进针后,出现固定问题,都会致使家长对护理人员出现不满情绪,认为其工作能力不够或是态度不认真,严重者还会出现医疗纠纷。因此,儿科护理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对其基本要求。同时应用先进科学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避免儿科护患纠纷。本研究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试验组仅出现11例的护理问题,其中包括2例业务不熟练、3例认识不到位和6例环境管理不到位,而未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的133例中发生34例护理问题;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试验组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6.9%(129/133),明显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7.4%,10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是试验组的优质护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一是因为优质护理是从患儿的各个方面如心理、环境等方面提供其需要,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方式;二是其中的心理护理可使患儿与护理人员形成较好的沟通关系,降低惧怕心理。三是环境管理给患儿营造了一种游乐的气氛,使患儿虽身在病房但犹如身在游乐园的感觉,从内心深处更加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四是最重要的,即强化护理人员业务熟练程度,其业务能力的增强,可大幅度减少医疗纠纷问题,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篇2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51-01

优质护理服务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强化基础护理,规范护理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同时,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渗透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也提高了护理业务技术水平,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我院临床科室陆续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包括门诊,急诊科,ICU,外科系统,内科系统,妇产科,五官科,康复科。

2 实施办法

2.1要求护理人员熟知优质护理的概念、理念。对人员结构,岗位职责进行了调整制订,将优质护理内涵贯穿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工作模式的改变,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样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护理。

2.2 为患者创造了舒适、美观、安全、方便的病室,病区走廊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壁画,建立与患者交流平台,使病区在医院文化氛围下充满了温馨,使患者很快适应环境,消除陌生感。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责任护士主动进行自我介绍,进行入院告知,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医院规章制度等。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价,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入院需求,对医务人员产生信赖,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2.4 加强晨晚间的护理质量,协助能自理的患者完成基本的生活照顾,为危重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各种管道的维护及健康教育,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

2.5 加强患者生活护理,每周定时修剪指甲。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给予更衣、进食、协助排便等。时刻保持床单元的整洁,空气清新,光线、温度、湿度适宜的病房,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障患者有良好的睡眠。

2.6 为手术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给予术前指导,讲解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健康宣教内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严格按护理等级巡视病房,及时掌握患者情况,对危重患者正确使用腕带,患者外出检查有陪检,危重患者由医务人员陪检,保障患者安全。

2.7 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同时,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学习,提高护理业务技术和科研水平,护士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大量健康教育指导及专科疾病指导。

2.8 严格履行各项告知义务,为患者进行入院告知、护理操作告知、出院告知等,通过告知,加强了护患沟通,降低了护患纠纷及投诉,保障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通过告知,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9 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多项护理措施,认真听取患者意见和建议,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10对出院患者进行指导,给予出院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同时发放联系卡,出院后电话随访,保持患者出院后护理服务的连续性。

2.11优质护理活动,促使护理绩效的改革,积极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改善了医护关系,使医护配合更加紧密、协调。同时,改善了临床科室和后勤部门的工作协调性。

3 总结

医院推行优质护理工作后,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各项权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科室护理满意度由以前的90%提高到96%以上。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和业务技术水平,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形成了良好的职业形象。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室经济效益翻一番,切实做到了使政府满意,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医务人员满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邱瑞娟,张广清,刘玉珍.开展优质护理提升护理品牌[J].护理管理杂志,2005,01.

[2] 温雪霞.浅谈如何搞好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疗养医学杂志,2006,15(02).

优质护理篇3

关键词: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士职业礼仪;病房管理;健康教育;人性化服务;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140-02

0 引言

“优质护理服务”指的是为了提升整体护理服务的水平,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以病人为中心,提升护理的水平,深化护理工作的内涵,并不断的落实护理责任制度。

广大护理工作者,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从病人的感受出发,处处为病人着想,将病人的感受放在首位;要满足病人的需求,在控制护理服务成本的前提下,不断的提升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最实惠,最优质,最放心的护理服务。2010年,我院根据省市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开展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这次活动护理部选取了内科和外科作为试点病区,目前,我们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的实践,在这两年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选择内科外科2个病区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士30人,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职称:初级24人,中级5人,副高级1人;文化程度:中专1人,大专5人,本科24人。示范病区床护比为1:0.4。

1.2 创建方法

1.2.1 规范职业礼仪 规范两个病区的护士的职业礼仪,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并以此作为我院提升护理质量的切入点。我院的护理部统一组织多批次的护士长以及护士骨干分子外出去其他医院进行护理礼仪的参与学习和交流。并邀请了礼仪方面的专家专门为我院的护理人员举行了关于礼仪学的专题讲座,还利用医院的板报等宣传了护理人员学习礼仪的重要性等等,在全院掀起了提升职业礼仪的风潮。我院为了规范护理人员的礼仪,还专门发放了《护士职业礼仪规范》,作为护士人员日常进行职业礼仪的标准,并统一学习。

1.2.2 规范病房管理 ①规范病房环境管理。护理部以2个示范病区为试点,对病房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及时整改。②规范护理继续教育。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后的考核,考核分为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及操作考核,综合两方面的成绩合格的护理人员继续工作,不合格的需要通过培训,直到考核通过。③加强对医院的护理安全的管理,减少医院安全隐患。

1.2.3 规范护理服务 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服务标准,通过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这个平台,发挥各个病区中,针对不同病人的服务特点,创建高水平,而又各具特色的护理服务。

1.2.4 规范健康教育 积极的开展健康教育,从医院中挑选高资质的护士来担任讲师,根据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对广大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教育。

1.2.5 规范出院随访 出院前,护士及时送上医患联系卡,告知患者结账方法、出院带药服用方法、门诊复诊时间以及医院联系电话,随时为患者提供电话咨询,使院内服务向院外延伸,加深护患之间情感交流,增强护患关系。

1.3 评价方法 ①建立由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组成的考核小组,于规范化病区创建前(2010年4月)、后(2012年6月),采用护理部制定的细化考核标准,对病区30名护士进行评价,包括三基考核(理论及操作,以闭卷考试为主)、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落实情况、病区管理、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以他评为主),各项总分均为100分。②由医院办公室组织,对2个病区医护人员(30人)就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创建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5个项目,以肯定、不确定、否定作答。发放问卷30份,均有效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统计描述。

2 结果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创建前后护理人员三基考核成绩、病区护理质量都有所提高。

3 讨论

3.1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创建提升了病区护理质量

护理部一方面加强护土临床知识培训,增强护士与患者沟通意识及提高沟通技巧;另一方面鼓励科室发挥积极性、创新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内科作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率先结合科室特点,推出特色服务,如科内备针线,老花眼镜,让那些老年患者不再抱怨人老了眼睛不好使,还可使老年人戴着老花眼镜看健康报等报纸,还可以时不时地学习里面的肢体功能锻练。科内备万能充电器等这些便民服务让患者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科内实行小组责任个人包干制。科室根据工作流程及人员将病区分为两个责任小组,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的二级管理模式,任年长护师为责任组长负责病情危重和复杂的病人,年轻护士负责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学习护士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每位护士分管8个左右病人,包干分管病人从入院——住院——出院的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促使年轻护士提升责任感,积极主动学习。当病人病情变化时,在组内弹性安排,确保护理质量。年轻护士在被病人提名最满意的护士时,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工作热情,这是培养年轻护士的最佳举措,更能提升科室整体水平。为了切实做好“优质服务”,我们在晨会上时时敲警钟确保安全。倡导“换位思考,细节服务”,我们做到走在红灯呼叫之前,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如饭前热毛巾擦手等,出院后3天内电话回访、家庭访视。我们制定了规范的操作用语,要求语气亲切,面带微笑,使用“阿姨”等尊称,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给人以安全感、幸福感。

3.2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创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创建前后护土三基考核成绩明显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的基本功,也是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护理部对继续教育规范化管理,狠抓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针对不同层次的护士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将目标分阶段细化实施。科室每月进行理论或操作考核,并将服务礼仪和健康教育贯穿在各项操作流程中,强化护理人员竞争意识,锻炼了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综合应用各科知识的能力,使护理队伍业务水平显著提高。

3.3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创建有助于提升医院服务

品牌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及医疗市场由技术竞争向服务竞争,非技术服务的内在价值已被大多数医院所接受,它作为技术服务的附加服务,越来越被患者所关注。我院自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以来,从患者人院到出院直至出院后的全过程,护士微笑服务、文明用语、规范操作等良好的职业形象贯穿于每天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体现了护士自身精神面貌。由医院院办公室组织的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创建效果问卷调查显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95%员工认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创建提升了医院服务品牌,得到了院方的认可和肯定。

3.4 局限性 医疗系统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而服务的改善是无止境的。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护工管理、营养室等后勤保障系统还不够健全,医疗行为参与规范管理意识还不够强,临床护理工作量大与护士缺编存在矛盾,今后实践中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树立创新发展观,不断注入新的服务内涵,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娥,张银凤,杨新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1(20).

[2]刘燕萍,陈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感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4).

[3]王田芳.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03).

[4]蔡宏澜.浅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效果[J].青海医药杂志,2011(03).

[5]于红静,梁慧心,黄国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做法与效果[J].现代医院,2011(03).

[6]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03).

[7]朱玉星,杨玲,刘青.开展优质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1(20).

优质护理篇4

关键词:优质护理;落实;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当前,呼吸内科病症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该病症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病情变化极快,常见于老年患者当中。因此医院不仅需要采用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其进行治疗,还应当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加强护理,实现有效治愈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优质护理。

1开展与落实优质护理的具体办法

1.1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为了能够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前,应当在呼吸内科建立小组,要求小组的成员都具有其各自的职责,让他们在工作中加强护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医院还应当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给每个护理人员安排工作任务,让护理人员了解自己的工作责任与工作标准。

1.2改变传统的对排班模式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以及上班情况安排的过程中,医院管理者应当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能力,对患者的用药、治疗以及护理都需要负起全责,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然后对其实现更为合理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尽快痊愈,避免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产生纠纷。

1.3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全面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与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医院内部制定的服务规则进行护理,这样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呼吸内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十分必要。另外,医院护理管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

1.4全面落实专科护理呼吸内科患者由于具有特殊性,在其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让患者保持半坐卧位的方式疗养,并且还需要保持健康、清淡的饮食。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痰液情况、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其是否产生不良反应。另外,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其心理变化情况,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有利于实现治愈的目的。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支气管舒张剂应用在其中,而在使用这一药剂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从而缓解患者的病痛。还需要在实际护理工作者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巡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要求患者加强锻炼,从而更快地痊愈,远离病痛。

1.5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办公护士主要接待入院的患者。针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办公护士应当及时将其安置在病床上,然后再想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介绍本医院的主管医生以及药品,然后再安排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全面了解,然后再实际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全方面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责任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并让患者了解就医过程中的所有注意事项,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的顺利就诊,更快康复,远离病痛,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1.6加强护理实习生培训工作由护师主管培训护理实习生,成立培训小组。带教老师对实习学生提供病例资料,使其进行分析,以具体的护理问题为依据,查阅文献资料。以充分讨论为基础,对实习学生提出要求,使其明确护理目标,制定出相应护理计划。对于带教老师而言,其应了解实习学生的讨论内容,熟悉相关知识,掌握临床发展动向,进而对原有知识做出更新。

2结论

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通过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减少出现护理纠纷,可有效强化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提升,并提整体的高综合素质,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1~3]。

参考文献:

[1]徐文霞.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398-399.

优质护理篇5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优质护理;满意度

0引言

医院护理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更为重要的是其还影响着广大患者就诊效率、治疗及康复效果,与患者的身心恢复息息相关[1]。自卫生部于全国卫生系统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之后,我院积极响应,根据实际情况在2015年引入了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实施前),产科42例,妇科46例,儿科32例,年龄1-50岁,平均(24.01±1.56)岁;其中子宫肌瘤28例,卵巢瘤18例,宫外孕6例,剖宫产20例,顺产16例,支气管炎16例,肺炎16例。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的患者120例(实施后),产科40例,妇科35例,儿科45例,年龄1-60岁,平均(25.11±1.26)岁;剖宫产19例,顺产16例,宫外孕5例,其中子宫肌瘤20例,卵巢瘤15例,支气管炎25例,肺炎2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我院自2015年9月起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1)环境护理:致力于为患者打造整洁、舒适的诊治环境,采取的措施为:①在卫生间醒目处张贴提示牌,警示“小心跌到”;②在病区配备中央冷暖空调,对走廊、病房重新修整,病房中的隔布、窗帘均用粉红色,床单被套均为纯棉花布;③保持走廊干净整洁,在走廊墙壁上张贴油画、风景画,卡通画,营造文化,轻松氛围;④全天为患者提供热水,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及专科护理,并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2)加强动员:在全体护理人员中开展优质护理知识教育、思想动员、培训,召开全员大会,集中讲解操作细则、实施步骤,转变护理理念。各科室根据要求深入讨论如何开展优质护理,并对优质护理相关文件认真学习,定期考核,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掌握优质护理的精髓。(3)对护理流程加以优化:过去出入院管理、药品流通、住院收费等均是对医院服务效率有影响的环节。在开展优质护理后,我们建立了电子化病历管理系统与住院患者收费管理系统,对出入院环节优化,减少收费计价花费的时间。实施统一配送的药品管理制度,各科室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符合工作需要的护理服务流程,让护士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上。(4)弹性排班:改变排班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护理工作。各科室根据业务量及床位数实行合理安排,如对年龄较大者尽量减少夜间排班次数,由高年资护士带着年轻护士共同展开护理工作,并对责任制护理加以落实。床护比达到1:0.4。(5)加强评估与考核:每月对护理人员工作展开评估,以科室为单位,以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反馈为依据,构建合理的考评制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6)加强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后、用药期间、出院前为其提供全程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措施有全面认知,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参与意愿,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印刷相关疾病健康宣传手册并摆放在病房中显眼的位置,开设健康教育宣传室,以一对一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用药指导。(7)心理护理:很多住院患者会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这是因为患者本身就为病情担心,再加上医院陌生环境造成的孤独感、不安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本院为护理人员组织医学心理学培训,提升护士和患者的沟通能力。过去患者按铃时护士才会到病房去,有时可能会因手头忙碌而出现延迟。为改善这一问题,我们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服务,尽量将工作做在前面,如患者输液时记好大概的换药时间,多加巡查,主动换药。若患者没有家属陪护,可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若患者不良情绪严重,则通过真诚沟通了解其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在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压疮、发错药、交班遗漏、药物外渗、呼叫反应延迟),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主要内容包括环节质量管理、护理行为、出入院管理、病人管理等内容,最终评分为各项内容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与评分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对比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9.17%(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前,12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64±3.29)分;实施优质护理后,12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71±3.62)分;两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是新型的护理理念,其宗旨是为患者提供优雅、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并对各项基础护理予以强化,将责任护理制度落到实处,全方位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开展优质护理是符合广大患者的医疗卫生需求的,同时也符合医院的利益[2]。在全国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背景下,为响应卫生部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号召,本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以期真正地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提高社会及人民群众的护理满意度。在实施中我们发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是对医护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实施优质护理的目标[3]。本院自2015年9月实施优质护理以来,加强环境建设,致力于打造温馨的住院环境;通过培训及宣传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其将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从实际情况出发,为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9.17%(P<0.05),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0.71±3.62)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由此可见,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夫.试论现代医院发展中护理管理的新视角[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5):63-64.

[2] 马俊,汤维娟,张琦.底线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4,6(4):291-293.

优质护理篇6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应用分析

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疾病等均属于消化内科范畴,现阶段,随着饮食习惯的调整、常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使得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上升趋势,常规的护理管理中主要以疾病为中心,临床护理主要围绕患者本身的进步进行,而现阶段,临床护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在临床护理中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一切护理服务均应从患者角度出发,这种新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生理护理和精神护理的协调性,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巩固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在具体的执行中,优质护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就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如下分析。

1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需求分析

消化内科疾病本身的疾病类型较为复杂,在临床护理中对护理管理的要求较高。现阶段,消化内科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患者对于消化内科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了实际管理中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较差。部分消化内科疾病还会出现反复的发作,使得患者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时,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护理管理中,消化内科疾病种类较多,任何小的疏忽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最简单的比如在用药时间方面有餐前服用,也有餐后服用,如果搞混了,不仅会影响到治疗效果,而且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本身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综合以上几点,消化内科在实际护理管理对于护理要求较高,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管理,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质量[2]。

2优质护理概述

优质护理属于临床护理中的新模式,符合现代临床护理需求,所谓的优质护理,就是在临床护理中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高度重视基础性的护理服务,同时落实护理责任制,从多个方面对患者开展护理,比如:通过优质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基本的护理需要,确保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安全性,通过有效护理,患者既能感觉到身体上的轻松,同时心理上也会得到满足,护理中最大程度地协调了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借助一定的护理方法和护理管理技巧,使得患者在该次治疗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做好后期的健康指导,避免消化内科疾病的复发,减少患者的再次入院率,进而改善消化内科治疗护理现状,降低消化内科患者所消耗的医疗资源[3]。

3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具体实施

3.1心理护理

消化内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住院时间较长、缺乏对消化内科疾病的客观认识、病情反复发作以及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等原因,消化内科患者在护理期间容易出现异常的心理状态,常见的如焦虑、急躁、恐惧、担忧、失去信心等。这些消化内科患者普遍存在的异常心理,不仅会影响到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而且很容易造成患者走向极端。对此在开展优质护理中首先需要强化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做好思想工作,打消患者存在的异常心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积极主动地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和个人爱好等,通过主动沟通了解患者出现异常心理的个体化原因,进而对其进行开导,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在具体的护理操作中,应主动告知患者护理操作的目的以及意义,寻求患者的配合;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做好疾病的复发预防,减少护理期间疾病的复发,进而让患者能够感受到疾病正在不断地治愈。实际的心理护理中,要求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因为任何外界因素都有可能使得患者出现心理波动,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而及时帮助患者消除异常心理,确保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4]。

3.2健康教育

消化内科患者多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对于自身的疾病也缺乏客观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内容上主要涉及到疾病的病理病因、临床症状表现、治疗现状、生活中的高危因素、如何自我检查、常用治疗方法等。在确定出健康教育内容的同时,还应该确定出健康教育的方式,具体的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视力、听力、肢体活动功能等多个因素合理地确定。健康教育可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也可采用大众化健康教育。比如通过发放健康宣传册、观看消化内科疾病的健康宣传片、现场座谈会等,通过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担忧。与此同时,在治疗期间以及后期生活中,能够根据自身疾病的特点,做好相关疾病因素的控制,比如:胃溃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禁烟禁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可乐等,每天保持好心情等。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避免疾病的高危因素,减少消化内科疾病的复发[5]。

3.3饮食护理

消化内科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不当的食物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而在优质护理中还需要重视饮食护理,在饮食护理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的饮食计划,保证饮食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比如可以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但是对于消化难度大、生冷、辛辣、存在刺激性的食物则应避免食用。在制定的饮食计划中,能够保证患者自身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避免不当饮食造成的疾病复发等。在饮食护理中,还应该帮助患者形成一种健康饮食的好习惯,逐渐帮助患者纠正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每日饮食中有蛋白质、维生素的供应。在饮食护理中,尤其需要关注的就是消化内科患者在术后的饮食,在术后,患者的饮食应从流质饮食向半流质饮食过渡,并最终到达普通食物。护理中应控制好过渡时间,保证消化内科患者在术后能够依靠健康饮食促进身体各项指标和机能的恢复[6]。

3.4环境护理

消化内科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还应重视医院以及病房等环境护理,从而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每日定期打扫病房,保证病房内的环境卫生,勤开窗、勤通风,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病房内的光线应适宜。考虑到消化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在卫生间内增设坐便器,在卫生间侧面设置扶手等方法,能避免患者在上厕所期间突然出现不适造成的跌倒摔伤等。夜间楼道内光线不宜过亮,避免对患者夜间休息造成的影响,病房内基础设施摆放整齐。与此同时,做好患者的个人隐私保护工作,通过全面的环境因素控制,让患者处于较好的康复环境中[7]。

3.5重视护理安排

在优质护理开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患者数量以及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强化护理人员的细节优质护理要求,按照患者的实际需求保证每位患者有对应的责任护理人员,重视每日交接班的护理管理,详细记录每日不同患者的护理记录,在交接班期间,对于病情不稳定或者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应该及时的在交接班中提出,便于在护理管理中重点对待,保证在繁忙的时间段,不同患者均有相应的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护理。将常规的排班方式调整为弹性排班方式。重视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8]。

3.6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也是消化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关注的重点。在具体的护理管理中,对于每日使用的药物以及使用情况应做记录,同时在用药前,仔细核对药品名称以及使用要求等,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药物,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导患者用药。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可将药物的使用时间、方法等记录在一张卡片上,并将其放置在患者的床头。对于静脉滴注的药物,在使用期间应该重视刚开始用药后的相关情况,询问患者自我感受,便于尽早发现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此外,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定期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责任心、法制观念等进行强化,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患者环境护理中的部分内容可有效保证临床护理安全,避免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跌倒、摔伤等。定期对消化内科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分析,从消化内科药物使用、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意识,降低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安全事件。

4小结

消化内科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对于护理要求较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现阶段应强化消化内科临床护理的优质护理,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战胜疾病、巩固疗效、改善预后,保证消化内科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具体的优质护理中可从患者以及护理人员两个方面入手,依靠较为全面的护理,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园园,杨玲和.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1(96):390.

[2]蒋红.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系统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3(08):227-228.

[3]杨娟.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3,12(8):615-617.

[4]黎蓉.观察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4(92):277.

[5]董红.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6(9):247-248.

[6]王艳惠.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0(2):172-174.

[7]陈春香,王曙霞,周莉莉,等.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9(13):205.

优质护理篇7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是临床上一种新的护理理念,该理念以人为本,在常规的护理之上加强了责任制,进一步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进而提升整体的护理水平和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挑选同期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女12例,男38例;年龄20~66岁,平均(33.2±2.5)岁;其中有3例胃溃疡,5例上消化道合并消化道溃疡,9例消化性溃疡,15例上消化道出血和18例肝硬化。观察组女14例,男36例;年龄21~67岁,平均(34.1±2.3)岁;其中有4例胃溃疡,6例上消化道合并消化道溃疡,9例消化性溃疡,14例上消化道出血和17例肝硬化。两组年龄、性别、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预防患者出现感染。具体的操作包括有护理患者的药物用量和时间,行为护理,若遇到患者痛感较强烈,按医嘱给予其适量的止痛药,还可酌情给予其适量的抗生素药物预防出现切口感染。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引导患者练习一些可以自我进行的动作,诸如正确的呼吸和排便的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二次伤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基础护理:主要包括行为和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以患者为主,依据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实际的病情调整护理的内容,诸如,指导手术患者选择正确的、掌握正确的呼吸和排便技巧,预防因过度牵拉而造成痛感,若患者痛感强烈可在医嘱下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还可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带领患者熟悉周围的住院环境,医院的整体布局和病房的情况,帮助患者尽早的熟悉环境,缓解其紧张和陌生感,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实时的情绪状态,若发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不良情绪,保持耐心地心态和其进行交流,及时进行排解和疏导,面带微笑,语调轻柔,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还可适时播放轻音乐,帮助患者情绪保持稳定。(3)健康宣传: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责任护理人员利用多媒体的方式集体向患者进行宣传,还可以借此机会让患者互相交流,缓解忧虑的心理,新患者可以借鉴将要治愈患者的经验,增加对治疗的信心。(4)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消化内科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临床经验可知,手术后患者的消化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所以手术后2d以流食为主,之后依据实际病情进行调整饮食,一般按照流质、半流质及普通食物的顺序进行,其中禁止食用较难消化、生冷和辛辣的食物,预防患者因消化系统受到刺激而加重机体的负担,进而影响病情的恢复速度。(5)其他护理:可以在病房区走廊的位置设置一些意见反馈箱,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护理人员定期收集并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医院还需要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加强其专业素养和技能,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爱护和尊重意识,真正做到一切从患者出发,以患者为核心。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住院时长、临床疗效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38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18例,一般满意13例,不满意19例,满意度为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8±1.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5.4±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6.0%;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以人为本,强调以患者作为核心,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以患者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目标,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前提,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成本,护理措施简单易行,工作流程简化,最终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和满意低耗的服务[1-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很有必要,效果较好。综上所述,对我院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显示护理后康复率明显提高,还增进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梅红.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936-937.

[2]焦兰.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4):274-275.

优质护理篇8

关键词:产科;优质护理;效果

产科病房是高风险性的科室,纠纷多。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随着患者及其家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于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由传统的护理服务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这也是医院护理管理者的追求目标及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承担的义务及责任[1]。所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当前我国医院改革的主旋律。

1.背景资料

选择2011年5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72例作为试验组,其中自然分娩226例,剖宫产146例,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6.5±4.1)岁;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自然分娩186例,剖宫产134例,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4±4.2)岁。2组对象年龄、孕期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责任护士分管15~20例患者,实行三班倒的排班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优质护理的工作模式,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实行小组包干制的工作模式,以减少交接班的环节,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护理内容包括:患者各项基础护理措施的落实、健康教育的执行、新生儿的护理、产后康复指导、母乳喂养指导。

2.2 观察指标

向患者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分别设定优、良、差3个等级,优为8~10分,良为6~8分,差为4~6分。每份调查问卷得分≥80分为优,≥6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统计2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

3.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案

3.1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医院是孕产妇的分娩场所,新环境会加重其紧张的心理。加强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等基础护理,可减轻孕产妇的紧张心理。加强会阴、、分娩后等专科护理,指导产妇正确做好个人卫生,保障母婴安全舒适。

3.2加强沟通与宣教工作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桥梁。沟通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50%~70%的护患纠纷是沟通不良引起的[2]。加强与孕产妇及家属的沟通与宣教,向其介绍待产的过程、自然分娩的阶段和好处等等,加强沟通与宣教才能更好的实施治疗与护理,避免造成的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3加强团队意识,建立激励机制

全体动员,科室大力宣扬“院兴我荣”“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护士自信心,增强护理品位,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合理需求,打造护理队伍的品牌效应。公开评分,开展星级护士评选活动,并纳入年终优秀护士的评选标准。

3.4简化护理文书书写

设计了适合产科临床护理综合记录的模板,减少护士书写时间,并将护理重要信息纳入模板中;简化护理记录,以表格为主;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率,利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3.5督导检查

护士长应带头落实文明用语及礼仪服务规范,每日坚持5查房,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给予纠正。病房设质量控制组长,每周组织自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改进工作。每月召开病人体会会议,收集病人意见本、星级护士评选本,发放优质护理服务调查表、病人意见调查表等,纠正工作偏差,提高病人满意率。

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5.结果

观察结果见表5-1.

5.1实施效果

(1)增强了护士整体服务意识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整体上转变了服务意识与观念,端正了服务态度,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更加落实到位,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技术及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有效的提升了护理服务的形象。

(2)减少了护患纠纷

自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孕产妇因护士服务态度差所进行的投诉明显减少,护理工作出现了零投诉。

(3)提高了对护士的满意率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责任护士也实行患者接诊制,对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大大提高。

(4)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通过孕期宣教及产前指导,孕产妇对分娩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有了认识,克服对自然分娩的恐惧,自然分娩率明显上升,社会因素性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6.讨论

护理学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照护是护理的基本内涵。向护理对象提供优质护理是护理的基本行为,是护理的目标之一。Larrabee认为优质护理的指征包含以下4个主题:称职、关怀、友好的态度、提供及时的护理[3]。现在的孕产妇大多为独生女、初产妇,住院时间短,如何使其在短时间内适应母亲角色,掌握育儿技能,本院使用了临床路径。潘玉梅[4]等的研究表明,临床路径的使用可使产妇得到系统的教育,保证产妇产后得到延续性和完整性的护理,提高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沈敏平[5]认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内容应包括给患者提供优质的病区环境、优质的服务流程以及优质的服务管理。注意患者的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要求以人文关怀的方式去护理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可以赢得良好的护患关系,体现医院的高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叶琳,李晓雯,王芳.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79.

[2]王妹,刘明敏.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对策.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206-207.

优质护理篇9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提供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98.3%,不良事件发生率3.3%,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6.7%,高于对照组的85.0%(χ2=4.90,P=0.03)。结论为普外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优质护理;普外科;满意度

普外科疾病种类多、病情较为复杂,且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护理工作难度大且繁重,如何有效地为普外科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普外科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点与难题[1]。我院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后,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3.4±5.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手术的标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手术治疗。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4.7±5.9)岁,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3.1±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基础护理+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科学完善的优质护理计划:患者入院后,普外科组织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优质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设计出比较科学完善的优质护理方案[2]。(2)心理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3]。(3)饮食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对患者进食之后所发生的反应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4)作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术前,护士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将普外科手术的有关知识及具体流程详细告知患者[4]。(5)术后护理:术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康复训练和正确排便等[5]。(6)出院护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不间断地进行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利用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理的满意度[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全部数据的处理,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98.3%)对健康知识知晓,发生不良事件2例(3.3%),对照组53例(88.3%)对健康知识知晓,发生不良事件8例(1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非常满意24例,满意34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30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的85.0%(χ2=4.90,P=0.03)。

3结论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将优质护理合理的应用在普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但要保证开展的全部护理工作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为患者着想,而且也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服务、心理护理、术后康复锻炼指导以及出院护理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琰研究发现[8],为普外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患者的总满意度高达92.5%,并发症发生率为5%,优于常规护理。陈竞研究发现[9],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8%,健康教育认知率为9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提高了护理质量。

总之,在普外科护理中合理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陶莹莹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参考文献

[1]汤晓丽.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110.

[2]郭海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191-192.

[3]刘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6):5478.

[4]孟黎娅.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7.

[5]吴自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49-150.

[6]程敏,徐国彬,赵宁,等.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调查表的设计[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20-23.

[7]张玉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病区中的实施及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5,16(70):56-57.

优质护理篇10

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省临汾市041000

【摘 要】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肿瘤;护理质量;质量管理;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肿瘤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

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4例,各占总数的52%、48%;年龄在21-78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54±6.3)岁;疾病类型为胃癌的有12例、肺癌的有14例,肝癌的有10例、乳腺癌的有11例、结直肠癌的有3例,各占总数的24%、28%、20%、22%、6%。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各占总数的56%、44%;年龄在23-74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55±7.2)岁;疾病类型为胃癌的有11例、肺癌的有12例,肝癌的有12例、乳腺癌的有10例、结直肠癌的有5例,各占总数的22%、24%、24%、20%、10%。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对照组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如下:

(1)加强服务理念: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服务理念,用心关怀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并做到着装整洁、面带微笑、用语文明。

(2)加强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者优质的环境护理,给患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

(3)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多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尽量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治疗。

(4)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加强临床监测: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和生命体征,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医师并有效处理。

(6)简化手续流程:医院应当尽量简化患者的住院手续流程,最大限度地给患者提供方便,对于残疾人等特殊患者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服务。

1.3评价标准

令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则判定为护理质量优秀;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满意度良好,则判定为护理质量良好;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满意度较低,则判定为护理质量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数据皆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详细数据对比可见表1。

3讨论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文彦.优质护理服务对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21:132-133.

[2]刘俐,余春华,钟婷.优质护理服务对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06:337-339.

[3]杨怀梅,张艳艳,王莹慧.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0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