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十篇

时间:2023-11-08 17:51:07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1

关键词:艺术品鉴赏;现实意义;精神领域

艺术品鉴赏本身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行业,艺术品是有鉴赏价值、研究价值、商业价值以及文化沟通价值的工具。艺术品同时具有收藏的意义,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时可以根据保存年代的长短提升自己的价值。本文旨在探讨艺术品鉴赏的含义与特征,进而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最大化地发挥艺术品的当代价值。

1艺术品鉴赏的文化底蕴

1.1艺术品鉴赏的内容

艺术品鉴赏的内容非常广阔,针对艺术品的内涵必须要有详细准确地了解。艺术品可以说是艺术家实现创造、具备欣赏价值与基本使用价值的特别物品,艺术鉴赏是在对艺术品本身进行客观评价,以此确定艺术品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人们的普遍审美观念。艺术品本身的特点是独特性、长久性以及真实性等,在价值上也可以提升人们的鉴赏能力,从而激发群众的想象,增加群众之间的交流次数。

1.2艺术品鉴赏的实际原则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则与规律,并要求每一个相关人员都必须遵守。艺术品鉴赏中也有一定的行业规则,该规则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能确切掌握艺术品的自身价值与延伸价值,从而进行严格的估计与计算。所有艺术品都可以依据时间的长短增加自己的现实价值和内在含义,体现不同社会时期的历史形态,反映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因此,进行艺术品鉴赏必须要充分了解历史的进展状况,能够对历史有一个确切了解,从客观性与整体性两方面评价艺术品,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艺术品的价值,充分发挥艺术品本身的功能。同时,艺术品鉴赏还要了解民族性特点,充分把握时代特征,从而在社会演变进程中把握艺术品的价值。艺术品鉴赏还要顾及艺术品本身的商业价值,要做到艺术品的自由流通和买卖,进而帮助艺术品创造最大的价值。

2艺术品鉴赏的人文特征

艺术品的人文特性必须建立在人类文化基础上,考虑人们对于文化的真实需求,并结合时代精神掌控艺术品鉴赏手段,了解艺术品出现的含义。

2.1艺术品鉴赏融合大众的审美趋势

伴随时代的演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见到的事物越来越丰富,视野也得到了开阔。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时,就开始在意审美方面的追求,与之而来人们的审美趋势也不断上升,艺术品鉴赏也发展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举动,时刻响应人们审美趋势的变动倾向。利用艺术品的外在价值可以深入探讨其内在价值,给人们的精神领域增添无穷的乐趣,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品鉴赏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开阔视野时满足自己精神领域上的空虚,实现长久发展。纵观全局,只有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可以在艺术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进步,才能解决民生问题,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降低物质主义与功利主义给社会产生的危害。

2.2艺术品鉴赏可以顺应时代精神的要求

艺术品鉴赏能力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水平显示了一个社会与一个时期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意识形态。在精神文明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的今天,人们更加看重内在修为的提升和思想境界的开阔。艺术品鉴赏不断让更多的参与者了解社会,艺术品甚至成为了连接社会与个人的重要桥梁。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多样化,生活活动范围更加开阔,由此引领人们从狭小的家庭环境走进了艺术世界、艺术品展览会、美术馆等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通过不断地加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人们的沟通能力。利用艺术品鉴赏行为可以丰富个人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从而让整个世界的精神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2.3艺术品鉴赏反映艺术创作的发展趋势

艺术品鉴赏一方面会生动形象地展示艺术品内在的艺术性和民族特性,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传承多年来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就是反映现代艺术作品创作的发展动态和创新理念。艺术品鉴赏会让人们对整体社会有一个主观把握,此外,还会在传统文化的承袭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从而提高现代艺术的创作水平,突破当代艺术作品创作的局限。特别是针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衍生物,可以深度挖掘艺术作品的创作潜力与内在价值,不断实现艺术品鉴赏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增加。艺术品鉴赏是促进艺术品创新继续前行的重要动力,在此前提下,应逐渐实现艺术创作的长久发展。

3艺术品鉴赏的当代意义

3.1满足大家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艺术品鉴赏含有多彩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涵养,艺术品鉴赏的进步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革新,给人们思想进步带来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品味,让整个社会呈现出和谐的文化氛围。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让人们的精神领域有了很大改变。因此,艺术品鉴赏的时代价值十分重要。不管是人类生活的前行,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值得深究的意义。

3.2扩大艺术品鉴赏的群体范围,提高艺术品的人文特质

艺术品鉴赏行为能够丰富人们的经验,针对艺术品进行鉴赏,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情感沟通,会让艺术品的价值实现进一步推广,从而让人们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获得精神享受。艺术品鉴赏深刻地反映了艺术品的人文价值,艺术品的价值会时刻作用在个人的意识领域中,唯有获得群众的普遍认可,艺术品的价值才可以实现出来,这是艺术品存在的意义。不断增加艺术品鉴赏人数,扩大艺术品鉴赏受众范围,是整个社会的呼声。

3.3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实现艺术品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化范围的加大,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交流过程中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艺术品鉴赏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特别是在艺术品的价值探索方面,利用开展艺术品鉴赏活动,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形态,同时还能向其他国家显示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品鉴赏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鸿,竹简.关于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的话题——何鸿访谈录[J].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3(07).

[2]…钟毅.灵活鉴赏……感悟本真——浅谈美术鉴赏方法在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0(11).

[3]…付长珍,鲍永玲.多元对话与哲学创新——“对话与和谐——纪念伽达默尔逝世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8(02).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2

关键词:动漫艺术;价值观;承载方式;探索;意义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25-2

一、价值观与动漫艺术的关系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大脑中反映的产物,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认识的结果。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及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伴随着这种认识和评价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折射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

动漫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也必定承载着艺术家既定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的动漫艺术,凭借其自身特点,在承载价值观方面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许多优势。

二、动漫艺术中价值观承载的具体方式

(一)动漫艺术价值观承载的具体分析

动漫的价值观承载主要可以归纳成下几种方式:角色设定(既包括角色的外观形象的设计又包括形象内在性格的赋予),艺术化处理(既可指画面艺术化处理,又可指情节艺术化处理,如《大闹天宫》的暴力情节舞蹈化艺术化),主题句点题、揭示价值观,剧情直白表达,影射的手法,核心标识,符号的运用,重复与强调(如无数次重复出现的蜘蛛侠标志);画面的正话反说,对比的手法(包括各个方面),细节刻画,侧面描写与烘托等。

以承载反抗镇压与威权为主题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为例:主角孙悟空象征着人民反压迫、反强权、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的愿望。但这种象征和无秩序有些混淆。他无法无天,不受任何约束。作者通过富有中国情趣的曲线化造型、曲线式动作和宏大京剧锣鼓声,使其本来饱含暴力色彩的打斗场面,成为一种线条和色彩的舞蹈,继承了京剧中的武打舞蹈化程式化传统,消解了表现正义时不可避免的打抖的残酷和血腥,令暴力段落演化成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段落,使动画片脱离了一般说教或单纯娱乐层面,达到了人物性格、故事情境和造型语言的完美结合。

正是孙悟空这鲜明简单的个性,给予了人们反抗的力量和勇气,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意义。这是一个暴力艺术化舞蹈化的典型案例,堪称色彩和线条对暴力的东方审美化的修正与升华。其剧情暴力成分呈现在银幕和屏幕上时,作品所承载的内涵早已脱离杀戳而跃入心旷神怡的审美层面。

而另一部《诺顿与无名氏》则从另一个视角体现了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承载。

作品的主题有一句话很简明地概括了,“A person is a person, no matter how small.”生命就是生命,不论他是多么小。它实际上折射出一种西方一直宣扬的价值观念:呼吁人类给予生命或者文化更多无私的关注。甚至该片还利用镇委会为了百年庆典的如期举行而拒绝镇长的忠肯劝告的情节影射西方政治生活中为了某种目的,或者说是稳定人心而将血的事实死死掩盖。诸如此类,很多稍稍留心就会发现的讽刺与影射的场面,幽默风趣的把那似曾相识的丑陋现实畅快淋漓地展现出来。并且,这种讽刺丑陋的含蓄与片中宣扬的善良、勇气、执着、求真等人性美的简明直白形成一种对比,让这部情节普通的电影得到一种很艺术很耐人寻味的升华。

三、动漫艺术中价值观承载的意义

(一)对观众与读者具有引导作用

分析和探究动漫艺术作品中价值观的承载方式,属于艺术鉴赏的一部分。从艺术接受方面来说,这种探索首先在动漫作品与观者之间起一种沟通与桥梁的作用,它帮助观众与读者更好地鉴赏动漫艺术作品,提高对动漫艺术的鉴赏修养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只有被观众接受并体验和唤醒内在的召唤结构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一部动漫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意蕴和价值,通常不是平常的观众一下子直接就能领悟得到的,需要通过艺术工作者分析和探究动漫作品的内在艺术召唤结构,引导和促进观众朝较接近作者要表达的的思想内涵的方面进行理解。

(二)对动漫艺术家的创作有反馈的作用

通过对动漫艺术的价值观承载方式的探究,我们或多或少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典型的中国动画片的主题往往难以脱离暴力的表现方式,多是基于一种娱乐的价值与意义;而美国的最经典的内容是英雄主义,八九不离十的个人英雄崇拜便是美国主流动画永恒的吟唱。中国承载价值观的的方式是保守而富于民族特色的,美国表现价值观的方式是充满幽默的风格,而日本由于严肃的国民本性就连荒诞都是犀利的一针见血,且荒诞之余不忘严谨丰富的细节刻画。这些都是基于一定的动漫创作者的个人社会观与价值观而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艺术创作趋向。然而个人对整个社会乃至世界的看法和想法总是有时代与地域的局限性。动漫艺术创作者的作品在人们看起来都是怎样的?是否给与支持他的观众与读者以审美的体验与愉悦?能否给与人精神的享受与灵魂的教育?同其他的艺术作品一样,动漫作品创作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创作者需要通过观众的感受,尤其是同行人士的艺术鉴赏或者是艺术批评,不断地进行分析,咀嚼,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作品的得失,才得以更深刻的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尤其是具有引领性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以创作出更富有涵养的高质量作品。

(三)促进动漫艺术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在理论上,探究动漫艺术价值观承载问题可以促进丰富和发展其艺术理论,推动动漫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动漫艺术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分支,理论体系较其他艺术相对单薄,而由于它的边缘性和综合性,它实际上是一门相当复杂和高深的学科,它的发展需要个较复杂的系统的庞大体系作支撑,尤其面对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与探索国内外优秀、经典作品可以为理论提供素材和创作案例,研究动漫价值观的承载有助于为动漫创作者创造出更具深刻价值意义的作品提供理论依据,使动漫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沃尔特.动画无极限――世界获奖动画短片的经典创意[M].上海:上海人民艺术出版,2004.

[3]聂欣如.动画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王英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

[6]余为政.动画笔记[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

[7]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3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崭新的理念从现代主义的城市设计理念中被剥离并渗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实体空间之中而成为城市精神与公众文化实践的理想载体,其价值取向体现出当代主流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在寻求艺术高度与社会学意义、个人艺术观与公众的审美与接受、艺术品质与环境适应度等价值的均衡。“艺术家不是进入一个反现实和超现实状态,而是栖身于他的自身存在的具体之中,使作品植根于社会环境的信念里。这需要艺术家从形式主义回到社会、政治和大众中”。

在1960-1970年代,像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理查德・塞拉、莱维特、罗伯特・莫里斯以及波普等众多艺术家开始了将架上雕塑或室内雕塑引向室外公共空间的思想实验,开始了与现代主义艺术家追求功能至上所完全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尝试。他们积极寻求雕塑与大自然、周围建筑环境以及城市文化积淀的结合与重构,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与现代主义规划理念下由于功能分区而产生的提供观赏或休憩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完全不同的许多极少主义雕塑本身的纪念性尺度,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了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设立公共艺术的概念,艺术家试图摆脱旧的模式和局限来开启当代公共艺术的思想实验,推动公共艺术以破界的姿态转化并超越自身的边界――从城市雕塑、壁画等传统样式拓展到装置艺术、城市公共设施以及艺术设计及其行为等不同的层面,当代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探索与创新姿态和面貌与社会的大文化场在公共空间领域取得了思想和价值理念的链接;而当代公共艺术的破界并不简单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颠覆与打破,它不是简单意义上从架上走向空间、从室内移植到室外的角色转换,而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流变与实践所带来的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与现实的冲突,《倾斜之弧》是美国著名艺术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于1979年受美国联邦公共事业部的委托为纽约联邦广场设计的公共雕塑,并于1981年落成,这是一件极少主义风格的室外“散置雕塑”重约73吨、长120英尺、高约12英尺的巨大拱形结构的散置雕塑互相平衡地依靠在一起,占据了联邦广场的整个宽度,将广场截为两部分。雕塑的材料是耐候钢,是在钢中加入磷、铜、铬、镍等微量元素后,使钢材表面形成致密和附着性很强的保护膜,可以阻碍和减缓锈蚀向钢铁材料纵深发展,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而具有永久性的特点,并且材料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会出现一定的锈蚀,锈蚀后会形成极为统一和稳定的色泽,这件极少主义风格的作品落成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塞拉认为:“去看就是去思考,去思考就是去看。如果你能改变人们观看的方式,就能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因此,作品没有必要被所有的人接受和喜爱,最后,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有过一个改变人们思维模式的机会。”然而在1989年进行了多次听证和讨论后,这件反向于公众期待和接受的公共雕塑不得不接受被拆除的命运,使理查德・塞拉将室内环境里的雕塑过渡到公共雕塑来试图颠覆和质疑现代主义所固有的价值和偏见的探索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倾斜之弧》进入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和批评视野的主要原因。这起公共艺术事件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城市中将现代艺术大师作品从架上、馆藏中移植于后现代语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晚期现代主义手法的终结,他颠覆性的创作符合公共艺术对空间的乌托邦式的探索原则,却忽视了公共空间中各种柔性价值的判断,比如,广场对于公众的生活、视觉、心理等不同价值尺度的综合考量,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城市的空间环境、视觉环境,也是城市的文化环境,而城市文化环境是塑造公正人格的心理环境;是城市居民共同的文化知识体系的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而不是“一个无名的物理实体的集合”;是基于开放性并以价值均衡为基本取向的“审美共同体”。因此,公共艺术一方面继续担负和传递视觉艺术的功能和美学意义;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还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及改善城市环境的载体和工具,其社会学意义使得公共艺术以多样的艺术方式在体现当代文化的意义的基础上与“公共空间中的人”发生联系,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

所以,公共艺术除了具有扩大了的艺术功能价值属性之外,最重要的莫如其文化价值――既以艺术的介入公众精神生活,并且可以被不同的人使用以及容纳不同的活动内容的“异质性”的特征;以艺术为媒介建构人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新型关系,诸如公共艺术的生态、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政策中的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以及多元的社会元素共存和交融的能力等,以均衡的价值为取向的公共艺术得到政府、社会与市民的关注和欢迎,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丰富并塑造了新的城市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公共艺术是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和设计,不如说是引发公共空间的精神、引出对于公共时空的分享,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或其它形式的公共界面之中的艺术,将公共空间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并将重点转向重视城市空间在物态之上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建筑空间论》中说:“尽管我们可能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我们从建筑中所获得的美感――这种美感大部分是从空间中产生的。”赛维所讲的美感并不是现代艺术的精英式的品味对公共空间所做的种种自上而下的诸如理查德・塞拉式的介入,而是强调公共艺术以均衡的价值取向对待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环境等公共艺术生态问题。其实质就是强调艺术精神、强调社会意义和物质适用性的交互存在,其典型特征就在于公共艺术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展现审美价值,而是与环境相融、以文化为支撑并同构出一个以艺术为依托的整体对话机制,依托作品在与公众的联系和互动中来呈现其精神创造,强调艺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多维的视角,容纳、引申公共艺术的精神创造和多元取向,发掘介入当代现实社会之内涵的可能性,凭借城市建筑环境中的不同公共界面来重视、回应、表达不同的主张和诉求。公共艺术由审美向文化多元性的转型中,伴随着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公共空间理论与当代公共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表现出公共艺术独特的价值取向,使得公共空间这一“现实”问题在他们观念中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维度和关切度,反映在作品中就会有多元的阐释和风格表现,其形式、功能与语言折射出艺术家对人类自身以及与之息息相关问题的人文主义的文化思考和价值判断,这种努力与探索符合雅各布所讲的:“公共空间的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是形成社会相互理解和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这在一定意义上实践并丰富了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提出的“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的思想。当代公共艺术追随现代艺术精神和实践的同时,更强调艺术背后文化与社会的关联和建构。其核心就是来引发、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特征的社会意义,而这样的思想实验嵌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并随着公共艺术的地域和场所扩张至传统的既存权力结构之外,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力量也随之扩张。作为公共艺术所栖息、立命的现代城市为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机遇和场所;反过来,“作为回报”,公共艺术也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反哺”以世界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

综览公共艺术的实践和属性,可以看出,作品融入社会和生活的意义远胜于进入传统画廊或美术场馆,如果说艺术作品进入美术馆而成为经典,那么公共艺术则是将经典融入公众日常生活的俯仰之间。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其以绝对价值为指向的等级与精英制度对待环境所特有的一系列丰富的价值缺乏公正的对待,公共艺术的实验突破了博物馆和画廊类型中艺术的静态呈现和结果而具有互动的意义,这也成为公共艺术的愿望与价值取向并由衷地改变和矫正着以绝对价值为指向的以精英等级制度为表征的博物馆艺术和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艺术原则对待公共空间和环境的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价值判断。美国当代艺术家吉斯・哈林在阐释他的公共艺术创作观念时说:“地铁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另一种对艺术理解的方法,即艺术作为某种东西可以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或者将信息传递给他们,而这些人正在逐渐成为艺术的港湾”。公共艺术多元价值的核心是以艺术为媒介介入公共空间;一方面建构、反思、质疑、批判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并与公众发生思想与行为方式联系的一系列互动过程中得以彰显,并在过程中呈现出新的意义,既追求艺术与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实现与均衡,另一方面,正视公共艺术的功能意义,公共艺术作为建成空间中的艺术,难以忽视建筑与空间属性和功能的限定,“尺度”的判断和把握是公共艺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点与结合点,规避以理查德-塞拉为代表的激进式的公共艺术观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风险,使得公共艺术名至实归。

因此,对于公共艺术来讲,公共空间则是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以及关乎人们生存等现实问题在暴露、讨论、批判、消解的博弈中具体化、形式化的“质”的外化与显现及自身价值的均衡,也就是公共艺术的本质所在。在公共艺术的视野中,公共空间恰恰是将当代艺术家寻求独特高度与内心寻求审美理想之间,以及与它相遇时对它独特性的领悟和把握所面临的双重属性而取得价值链接的理想场域与空间界面,其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是形成社会的相互理解与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正像袁运甫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以与环境的外在形态和风格指向协调一致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的比较特殊的大型化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已进入社会的大舞台,成为结构现代文明,影响人类视觉素质的重要手段。”

公共艺术的社会学意义即是其价值均衡的凸显,也是其观念发展与实施的依据。政府的扶持和管理以及艺术家的操作和公众参与等被视为这种思想实践的一种技术行为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是早期公共艺术实践所依赖与艺术家之间的雇佣关系,而是发展为一种积极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城市文化制度,它不仅是存在于公共空间中作为一种简单意义上大众化的、或体现公众意志与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城市艺术形态,而是作为普遍的一种文化策略来共同铺就、塑造城市的文化品格与文化认同感。首先,进入21世纪,新旧艺术都在找寻文化价值,文化被视为整体社会繁荣的剂而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意识到他们可以在保证未来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作为,确保公共艺术得以健康、智性的发展;其次,可以有效地对公共艺术项目的管理和引导,使其在艺术、文化和社会价值,甚至由此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等基础上,使城市的历史和精神定格于其显性和隐形价值之上而获得广泛的影响,由此以“审美共同体”的姿态呈现出价值均衡的状态。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4

中图分类号:J02-02 文献标识码:A

Between Metaphysical Reason and Craft Technique: On the Value of Art

XIONG Li

艺术价值是一个非常普遍、涉及面极其广泛、又异常复杂的问题。艺术学和美学史对艺术价值的思考,是在两种基本的、充满张力的对立话语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根据不同的目的、利益和兴趣对艺术的价值进行判断,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其自身物质属性及外在的功力目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价值被认为是一种工具性、经济的、物质的、常常是货币的东西。第二种是形而上、神圣、人文主义意义上的价值话语,认为艺术的价值是艺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是与其他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没有关系的。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价值通常被理解为非实用的、非经济的、非物质的、内在的东西。艺术是以艺术品为中心的艺术活动,艺术价值建立在艺术活动中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三者的关系之上,这就决定了艺术价值不是单一的平面结构,而是由多个层面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对艺术价值的考察就应该着眼于其综合性。

一、道与器

从中国传统的哲学范畴来看,艺术价值问题也可以归结为“道”与“器”的辩证统一。《易传》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概而言之,“道”是无形的,是万物运行的法则,是抽象的精神本体;“器”是有形的物质因素,是具体的物质载体。道与器二者互为依存又相反相成。结合艺术价值系统来看,艺术作品所包含的对世界本体的形而上思考,对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的表达,皆属于道,也就是说,艺术的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好比“道”,它具有形而上的品质,往往指向永恒性、透明性、和不确定性。而一切艺术作品由于其自身的物质属性而具有的娱乐价值、经济价值好比“器”,它是具体的、形而下的价值,具有指向有限性、遮蔽性和确定性。艺术价值的种种因素总是以审美价值、人文价值作为凝聚点统一为有机整体。因此,艺术应该是一个亦道亦器、融道器为一体的有机整合。任何只执一端而忽视另一端的做法都注定是对艺术规律的背离。但是,如果以道与器为参照坐标,我们可以发现:在艺术史中往往存在着“重道轻器”抑或是“贬道重器”的事实,艺术价值体系中的“道”与“器”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

二、道与器的分离

艺术的价值总是与主体的批评判断密切相关,某种艺术创造和产品是否有价值,其价值高低大小如何,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判断主体的认识。同时,艺术价值也会随着社会的价值取向而浮动,每一阶段统治阶级所提倡实行的政治取值、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不同;每一个阶段的社会需求不同;都会对艺术产品的价值体现、应用价值、市场价值和最终价值产生影响。这就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艺术品价值判断的偏差。由于本着不同的评判标准,需求各种不同的目的,人们往往追逐的是艺术价值中的一种,或是人文价值、审美价值,或是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商业价值。这样,就不仅在理论上产生了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争执以及各种功利性的对立,而且在实践上产生了人文精神失范以及艺术价值分裂的种种弊端。早期的艺术活动,是和人生、日常生活几乎融为一体的活动,后来才逐渐从其中分离,它先后和政治、道德、娱乐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艺术具有认识价值,(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以及一些启蒙运动思想家所认为的)。艺术具有道德价值(如孔子以及诸多的艺以载道论者所认为的,如西方的柏拉图、俄国的托尔斯泰等等所认为的);艺术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的价值(如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以及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众多理论家所认为的)。谈到艺术的价值,人们往往习惯上指道德、哲理、审美等人文价值,而谈论艺术的物质性价值或者说作为商品的商业价值,被贬义地称为“铜臭”,历来是被排斥在经典艺术理论的视野之外。但进入20世纪以后的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平民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了艺术活动的方式和意义。在经济化大潮涌动之下,在市场化和商品化的逻辑导向之下,艺术又滑入了经济掌控的深渊,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商业化特征,艺术作品也更多地表现出商品的诸种属性。在文学领域,隐私、“”、“”、“婚外恋”成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在电影中,片面地追求视觉,对性和暴力描写蓄意渲染,而导致思想内涵的丧失。在艺术市场的拍卖中按平方尺估算价格,使艺术作品沦为纯粹的商品。在新时期中,艺术的价值体系出现了新的分裂,艺术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被无情的排斥在视野之外,娱乐价值、商业价值甚嚣尘上,成了人们考量艺术品价值的标准,艺术价值的“道”和“器”再一次被人为地分离。

三、道与器的统一

在艺术的价值体系中,审美价值、人文价值不同于经济价值、娱乐价值,但各者之间是互相牵连、互相交融。从艺术发展历史来看,艺术作为商品的商业价值、娱乐价值始终是存在的,它主要体现在艺术以其综合性价值服务于社会与大众,人们在消费艺术品时须支付费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艺术的商业、娱乐价值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艺术的经济、娱乐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艺术作为一种人类产品就不仅仅具有以往意义上的道德的、政治的价值,而且也转变成了一种可以用数量计算和货币交换的商品。人们在消费艺术品的同时也享受着艺术带来的娱乐价值。艺术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并且能带给人们身心愉悦的享受;不仅可以对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艺术进入市场,或者随着艺术家必须依赖于市场,艺术的经济价值、娱乐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强化,由之而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愈加明显地体现出来。艺术的经济、娱乐价值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起着显著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又以其巨大的功利性,冲击着艺术的审美作用以及艺术家、受众的审美理想。一些艺术家在可观的经济利益的诱使下,把艺术的人文、审美价值抛在脑后,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艺术把矫揉造作的外衣披在身上,大步走向了媚俗。感官化、低俗化、商品化等艺术现象如洪水泛滥从而消解了艺术作品应有的人性深度、终极价值、生命本质、人文关怀、政治教化和哲学热情。而在媒体及市场的导向下,接受主体审美取向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在追求艺术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而是简单地陶醉在视觉大餐和感官世界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了新的潮流。艺术的“道”与“器”也成为近乎对立的名词。

艺术是人以形象或感性的方式表现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表现人、表现美、创造美。它的价值与功能也首先在于以此方式帮助人超越感性与理性、灵魂与肉体、个体与类之间的分裂,实现与审美对象、与客体、与具有绝对、无限和永恒意义的世界之和谐统一。德国的哲学家卡西尔说:“只有把艺术理解为我们的思想,想象,情感的一种特殊倾向,一种新的态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与功能。”[2]洛采说:“艺术作为美应把价值世界包裹在形式世界里”。[3] 艺术发展的正确途径应该是以优美的形式凸现深刻的价值。在对艺术价值进行判断时,就应该以审美、人文价值为中介和旨归的,再把其它的价值因素纳入到整体范围来进行综合分析。不论是脱离艺术的审美、人文价值而一味追求其经济、娱乐价值,或是闭眼不看其经济、娱乐价值而奢谈其审美、人文价值的做法,均是十分有害的。艺术价值的“道”与“器”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因此,以辩证的观点,正视艺术的价值,协调好“道”与“器”的关系,在丰富多样的艺术价值指向中,能够穿越形而下的“器”,达到形而上的“道”,艺术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4.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5

关键词:当代艺术;审美取向;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21-02

从时间上来说,“当代艺术”主要指的就是今天的艺术,深入其本质,主要指的就是具有现代精神同时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从这一方面来说,当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包含着艺术作品的“现代性”,同时还包含着艺术家对今日社会生活有所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身处今天的文化环境中,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生活,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必然会体现出今天的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即使是要表现历史或是未来,也需要对其进行当代性和当代感受的转换。由此而言,一个时代的艺术能够直接体现这个时代的民族审美意识、心理状态和精神现象。中国当代艺术代表着我国艺术的先进水平,引领着我国艺术的总体发展方向,这种“当代性”正是建立在我国文化体系之上的。随着媒介革命的不断发展壮大,艺术逐渐从精英艺术转向大众艺术,使普通大众从观念上突破对传统美学的界定,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呈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艺术发展逐渐通俗化,呈现出一种不再为高雅艺术、精英艺术独享的发展趋势。

一、艺术审美价值的内涵与实现

十八世纪,美学成为哲学门类下的独立分支,与伦理学和认识论并列。与此同时,艺术作品的价值在现代美学体系中一直争论不休,集中表现在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康德认为,人的全部认识能力可以分为知、情和意,它们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领域和价值追求。认识价值主要来源于知性对真的追求,伦理价值来源于对善的追求,而审美价值则来源于对美的追求。所以,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之一,它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讲,也可以分为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

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首先,在艺术审美价值创造中,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赋予作品中,同时以观赏者的角色评判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也就是说,在艺术家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存在着隐含的观赏者,而艺术家进行作品的创作首先就是为了让隐含的观赏者能够理解。艺术家想要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实现,就要深入揣摩观赏者的心理,作品只有被观赏者接受,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总的来说,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在观赏者的接受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在观赏者的解读中逐渐呈现出来,也可以说,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是观赏者的发展与再创造的过程。

二、当代艺术使用现成品,使之与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

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作为人类文化精神延续的艺术,想要真正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就需要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接受创新,而这也意味着当代艺术必然呈现走向现实、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初,法国画家杜尚展出自己的作品《泉》,该作品其实就是一个签有杜尚署名的小便器。当一件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品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于人们眼前时,它原先作为小便器的使用价值便不再存在,但是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意义,人们也应该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它。当代艺术将生活融入其中,利用现成品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拓展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使人们对于艺术的关注不再只是单一的停留在艺术作品上,而是将眼光更多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

(一)将现成品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当代艺术虽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征,但是对于作品中“形体”的塑造来讲,不论是在传统艺术还是如今都始终受到艺术家的重视。比如传统的雕塑作品形象往往通过“雕”、“塑”、“刻”等手法来表现,而当代艺术中,“拼贴”、“挪用”等艺术手法逐渐兴盛,甚至是一些现成品也被大量的运用于作品表现中,使其成为作品整体的一部分。例如我国《收租院》这件大型的泥塑群像,整个作品采用了连环画般的表现形式,通过逼真的人物造型和簸箕、风谷机等现成品的组合,展示了地主向农民收租的真实场景。再如杜威汉森的著名作品《旅行者》,将两位游客塑造的栩栩如生,而为了追求更为真实的感觉,艺术家将两位游客穿上真正的服装。在此作品中,现成品发挥了与在生活中一致的使用功能,而并未有其他不同的意义。

(二)将多个现成品进行组合与重构

现成品除了在当代艺术作品中以部分的形式而出现,同时还经常表现为多个现成品之间所进行的组合和重构。由于现成品本身的构成材料较为多样,同时组合方式也千变万化,所以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充满着创造的趣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毕加索的《公牛》雕塑作品,该作品用车把表现公牛的牛角,借助于自行车座的倒三角形表现公牛的头部。在这件作品中,现成品成为了艺术作品的全部,可以说车把和自行车座构成了雕塑作品的材料,是为作品的造型服务的。而杜尚的作品《自行车轮》则将现成品组合起来,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在他看来,车轮就只是车轮而已,就像其他的车轮一样,一旦丢失或者毁坏,就可以立刻被新的车轮所替代。作品将造型、审美等因素排除在外,真实的再现了车轮的实用价值,是对无意义的现成品通过组合,赋予其艺术的光芒。劳申伯格也曾利用现成品来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主要借用了现成品在社会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作品中的文化意蕴。例如其作品《交织字母》,借用破旧的山羊标本和废气的汽车轮胎进行组合,使山羊从轮胎中穿过,同时在羊头山撒上一些油彩,在羊脚下铺上一块乱涂乱抹的画板。这件作品看似采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现成品随意组合而成,其实却含有深意,著名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就从中解读出作品对于性、对于男同性恋的暗喻。

三、当代艺术追求现实性,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模式

我国的当代艺术采用了大量的现成品作为艺术品创作的材料,表现出与生活结合的日渐紧密,同时艺术作品和大众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日渐频繁。由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大众对自身现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极其不满。再加上当代文化的广泛普及以及人文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艺术作品不再是高高在上,只能仰头欣赏的作品,而是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对现实生活真实再现的表达方式。艺术审美在与现实生活逐渐融合的过程中,更多的将追求“现实性”作为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努力使艺术创作活动突破对精神理想的追求而向现实生活转变。例如陈丹青的作品《牧羊人》就打破了时期形成的“红、光、亮”画面风格,用直白的笔触描绘出正在相拥接吻的情侣,画面不再表现革命的激情,而是用生理的激情来取代。作品中的男人虽仅露出背影,却能看到其强悍有力的雄姿。而画面中的女人,其动作僵硬笨拙,仿佛与男人不太和谐,但正是这种不和谐赋予了整幅画面全然不同的美感,仿佛正在挣脱教条的束缚。时期美术创作中一直都被避讳的爱情这一现实主题大胆出现在画布之上,不加掩盖、不加修饰,就如此真实的呈现出来,凸显了艺术作品对于思想的束缚和挣脱,同时也体现了作品向现实迈进的巨大转变。

四、当代艺术更新了艺术接受方式,成为艺术家和大众交流的载体

(一)当代艺术接受方式由“一对一”转向“对话”

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接受模式中,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主要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接受模式,这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极大的限制了观赏者对于艺术信息的自主能动选择。传统的艺术作品大多数都是艺术精英创作出来的,处于艺术创作发展的前沿。他们在艺术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这就注定了观赏者对于此类艺术作品只能是遵从、赞赏。正是由于精英文化所具有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造就了传统艺术“一对一”的接受方式,主要表现为精英艺术家向观赏者的单向展示。

而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逐渐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视觉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社会,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艺术成为了包含着视觉艺术、媒体艺术、大众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艺术,其艺术审美价值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从“一对一”逐渐向“对话”的模式转变,这主要表现为艺术再也不是精英艺术家对观赏者的说教,而是艺术家与观赏者双方在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文化性沟通,这也使得艺术家、观赏者和艺术创作活动之间产生了文化利益的一致性和文化共通性。

(二)当代艺术成为艺术家和大众交流的载体

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融入艺术作品并将之呈现给观赏者,观赏者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元素的呈现与作品进行交流与对话,并从中得到感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与艺术家产生情感共鸣。当代艺术比以往艺术以更加大众化的姿态呈现,成为艺术家与大众交流的载体。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观赏者对自己的生存活动及状态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观察和感悟。而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再成为自己孤芳自赏的或是自我安慰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与大众交流的载体。而正是交流,才使得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的到真正的实现,同时艺术创作活动也真正成为了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的独特文化方式。例如2011年,何多苓创作了“兔女郎”系列,整个系列中的兔女郎都充满着孤独和忧伤,而其中的作品《兔子的诞生》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该作品与《维纳斯的诞生》有较多相似之处。何多苓想要表现的是维纳斯诞生的时候有春神的迎接,而兔子的诞生就只有独自的凄惶。用兔子代表当下,用维纳斯象征文艺复兴时期,用两者的不同心境传达对当下艺术的思考,是不是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远不如文艺复兴时期幸福?

五、结语

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不仅仅包含了艺术审美价值在艺术创作中的动态展示,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在审美接受中的实现。研究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有利于全面把握当代艺术的大众化发展趋势,对于当代艺术审美所呈现出的现实性、对话性等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对艺术审美价值的动态系统进行考察,对于艺术创作本身和艺术审美价值理论的研究均重要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2]彭锋.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J].美术观察,2013(05).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6

关键词:艺术价值 审美价值 经济价值

一、引 言

艺术是人类文化系统中一种特殊的构成因素,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承担着传播思想、文化观念以及丰富情感生活的功能。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艺术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艺术品既包含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蕴藏着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是一种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对于艺术价值的追问,向来是美学史中的主流话题之一,近几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涌起,人们对艺术的价值问题尤为关注,成为文艺理论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因而当前从理论上深入探讨艺术价值及其结构问题极为适时而必要。

二、艺术的价值系统具有多元性

研究艺术价值,首先需要界定的是“价值”这一概念。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深刻而简洁地揭示了价值本质:“‘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表明“价值”不是一个实体范畴,而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所显示的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存在于主客体关系中的,以主体评价为主导的对象的合目的性,“也就是在主体与窖体的交互作用中,客体所具有的功能、特性及意义对于主体需要的适应与满足”。艺术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指向人类主体活动的全部对象、集各种活动的功用于一身、融人类各种基本活动方式为一体、适应与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从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构成了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价值系统――艺术的价值系统。

根据艺术的功能、特性及其对主体不同需要的满足,艺术的价值系统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构成艺术价值的最主要、最直接的价值类型,是构成艺术之为艺术的真正本体。艺术在具体、生动、形象的“美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蕴含着高尚的精神内涵和真挚的情感,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凝聚和物化了人类对自然界与社会的审美关系,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能够集中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2.历史价值

艺术作品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求索,以及对它所处的时代产生的推动作用,这些特质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3.认识价值

艺术是一面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自然、社会与人类的镜子,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缩影,通过艺术鉴赏活动,人们可以深刻地认识社会、时代、人生,洞悉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可以认识自我,认识整个生命过程,从而满足人类对其生存环境一自然与社会―一及自身的全面认识的需要。

4.娱乐价值

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可以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得以宣泄,同时也可以使消极、麻木的心态得以“鼓动”、枯竭的心力得以“补充”和“滋养”,从而保持人们心理上的平衡,获得心旷神怡、其乐无比的身心愉悦。

5.经济价值(含收藏、投资价值)

艺术不是一个经济事实,也非功利的制作,艺术较之经济,没有强烈的利益目的。然而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尤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艺术品逐渐成为流通的商品,或商品化的艺术品,艺术生产和艺术品无法摆脱经济价值影响。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也要体现自己的实际效用,作为创造者谋求生活资料的手段。

6.社会价值

艺术诞生于人类的需要,也发展于人类的需要,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艺术必然要和人类诸多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绝对独立的“惟艺术”是不存在的。其社会价值又分为。

7.道德伦理价值

通过对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及深刻的伦理道德评价的艺术品的欣赏,人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引起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共鸣,陶冶、发展、完善人性,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标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8.工具价值

艺术的某种功能可以服务于某种外在的目的,即对于艺术之外的某个目标、目的或者功能而言有利用价值。

9.交流价值

艺术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思想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达到思想感情的融合、统一,从而满足人类社会巩固自己的完整性这样一种需要。

10.信息传播价值

艺术是传播各种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欣赏这条渠道,获得大量的重要信息。

三、现代社会艺术的主要价值

艺术永远以现实为自己存在的基础。而现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改造现实的方式、手段必然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的需要也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而涌现出新的倾向。同时,艺术本身(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创作手段、表现方法等等)也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因此,艺术的价值系统不仅具有多元性,而且具有动态发展性,即艺术价值系统绝对不是一个僵死不变的“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活动及产品的改造、变形,对自然及人类社会产生的意义、作用发生变化,其价值主体也有所侧重。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艺术的价值体系会出现暂时的混乱,甚至会一时误入歧途。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经历着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巨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的风起云涌、社会消费系统的逐步强大,商品意识广泛渗透文化的各个领域。艺术由高高在上的精神产品下降为普通商品,精神性追求被置换成了商品化生产。为了迁就商品的供求逻辑,艺术产品不断变换着形式以满足一些群体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在这样的形势下,艺术的经济价值与社会工具价值被极大地强化,偏离了其精神性的价值本体。

其中,经济价值的强化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上反映尤为突出。在国际市场和金融全球化的带动下,新一轮的投资和交易模式及资本流动引发了艺术市场的巨大变化。短短的几年中,金融操作模式的引入、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交易大盘的巨大增量等直接引发了艺术市场从一个收藏性市场向投机性市场转变,而一些其他不定变量也开始渗入其中,导致艺术品的经济负载功能大增。“不到6年的时间里,中国书画和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先后领衔上演了个两个波段的涨跌大戏,其曲线起伏之大、区间时间之短、信心值前后的起落堪称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几个零的增减游戏仿佛就是瞬间的事情。”面对这一状况。人们难免陷入迷惘与困惑: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是否由其艺术价值决定?艺术品 的经济价值是否等同于艺术价值?

要消除这类困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价值与价格的区别,价格始终在变化,价值则相对恒定。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有关,但并不代表艺术价值。价格是在交易中动态形成的,反映了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中的交易系统对艺术品价值一种货币化的共识。艺术品一旦流通起来,就具有了商品性,成为特殊的有流通性的商品,只具有符号的意义而不再具有审美的价值,其市场价格就会取决于许多非艺术的因素,如艺术品的流行性、艺术家的名气、制作费用、其他艺术品门类的竞争,而这些都是动态变化值,必然导致价格认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价格围绕价值所进行的虚实波动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艺术是精神产品,也是精神消费品。但这几年艺术市场的问题就在于把艺术只当成了物质产品。由于投机与炒作的介入,艺术被不断地商业化、物质化。许多投机家判断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价格,对他们而言,艺术品和股票一样,买入只是为了倒手获利,“炒”出更高价格。艺术品的交易过程被人为地缩短。展览和评论本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过程,也是一个选择、过滤的过程,倘若没有这个过程,得出的价值就难以牢靠。然而现实中许多拍卖行直接找艺术家订货,艺术品直接就进入拍卖行,没有经受过任何价值检验,无法对藏家负责。而拍卖时按平方尺估算价格,这也是物质的观念,是外行人造出来的可悲之举。

投机主导的市场过热,反过来又影响了艺术家的价值导向。如果通过作品能够看到艺术家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其艺术价值可想而知。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专为“国际”量身定做出口的“外贸产品”,或随意玩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如四大发明、周易八卦、风水算命、京剧脸谱等,或忙碌于对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表层转述与艺术形式的重复试验,既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体验,又缺乏对当代生活与文化问题的感悟与思考,难以造就有内涵、有本土优势的原创作品。暴利的诱惑。使一些艺术家远离甚至脱离了艺术追求,虚浮、投机、庸俗、欺诈的作品开始泛滥,成为一堆堆“昂贵”的垃圾。

全球金融危机给一度喧嚣、浮躁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带来了沉寂,也给中国艺术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契机。在对艺术的认识中,拍卖的导向作用暂时减弱,对艺术价值的判断逐渐向理性回归。人们开始意识到:艺术市场不是艺术,艺术品价格不是艺术价值。价格毕竟是短期的、暂时的运作,就长久来说,艺术价格总是围绕艺术价值的。历史的长河如大浪淘沙,磨灭不了的,是任何时空下都熠熠生辉的那些杰出作品的艺术价值。

此外,与艺术的经济价值被片面夸大相一致,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的工具价值被日益强化。以江苏姜堰的溱潼会船节为例,该会船节历史悠久,由南宋相沿至今,历经千年而不衰,有“天下第一会船”美誉。每年清明翌日,溱潼、兴泰、俞垛、华港、淤溪、桥头及兴化周庄、茅山、江都吴堡、东台溱东等乡镇会船聚集溱潼东观祭祀孤坟野鬼,随后有大型赛船及会船活动,集竞技、表演、送头篙、唱戏、酒会、庙会等民俗文化于一身,场面壮观,充满水乡风情。90年代后当地政府逐步介入,使会船节由一个民间自发的民俗活动发展为“文化大盛会”、“民情民俗博览会”。近年来,随着姜堰经济的发展,溱潼会船节成为姜堰招商引资的经贸大集会。当地有关部门与媒体深度合作,从“炒会船”转向“炒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又从“引游客”向“引资本”转变。“以船会友”的会船节,让姜堰赚得了人气,还赚来了“财气”。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双赢”,但对这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本身而言,许多原生态的因素正在被异化、破坏,其原始的生命张力正在消失,有沦为民俗表演之虞。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7

关键词:艺术;艺术教育;文化价值观

Abstract: The art education contain similar to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urse, but and social science otherly profession own special, the art teaching, the art education practice medium total involve some cultural concept of values to inform.For attain real can accept the cultural essence, adopt to criticize the attitude to the draff , negative factor, the cultural value the choice education within the art education is important.The school education contain responsibility, have the duty development own student to own the homologous cultural judgment consciousness, but this kind of reasonableness judgment realize of develop, must depend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education each link of the school valuecultural value choice.

Key words: art; art education; cutural value view

和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各学科的教学一样,艺术教学实践中也包含着文化观念、价值观的教育与选择。也就是说,艺术专业课不仅仅是某种技能、技艺、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包含着某些价值观、尤其上文化价值观的传达——属于人们热衷谈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关于艺术与文化、文化素养之间的关系,已有人进行过比较充分的讨论,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但根据艺术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专业课设置、教学的特点,还应注重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并通过综合性达到素质教育之目的,体现艺术学校教书育人的独特之处。艺术教育、艺术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与文化、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从内涵到实践,远比其他专业更加紧密。宏观上讲,艺术活动本身即具有非常强的文化特征或文化属性。因此,研究艺术教学、艺术教育与文化、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理应成为艺术学校教学、育人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讨论文化、文化价值观与艺术教学、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层面展开论述,进行学理剖析。结合艺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文化价值观对艺术教育、艺术教学的重要影响。人的价值观包括多重涵义,左右着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文化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关涉人的文化观念,以及对文化的认知和选择。这种选择既是对具体文化知识的选择,也是对文化观念的选择。“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艺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1]据此可知,艺术的教学蕴涵着文化的教育,彰显着文化的价值意义。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接受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会产生多重效应,直接影响着艺术学校学生对艺术真谛、内涵的认知与把握。正确的文化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选择,不仅对于艺术学校的掌握艺术技艺、技能,领会艺术要领是重要的,而且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高远目标的理想坐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传统的分工和划分方式,艺术面对的文化主要是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不论是“西洋艺术”,还是本土民族艺术,都应对背景文化有所认知,并认识这些文化承载的价值观念。艺术本身一定蕴涵着人文精神,但人文精神并非是绝对的、超然的,必定体现着某些文化价值观念。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是,糟粕与精华同在,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共存。随之而来的、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如何教育、教导学生自觉抵制消极文化,如何通过文化素养的提升促进艺术水平的提升,拒斥文化糟粕,文化价值观及其选择能力、意识,绝非可有可无。因此,强调艺术教育、艺术教学中的文化价值观选择教育是必要的,也可以认为,文化价值观及其选择是艺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之所以强调提升学生的文化辨别能力,主要原因之一是当下的文化以及各种文化环境尚无法达到“净化”的程度,需要认真审视、鉴别文化及其内在价值的优劣。今天的人类社会生活在五花八门的文化包围之中。一方面,文化内容的丰富,文化存在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昭示着人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发达;另一方面,还从不同层面说明,文化传播手段、途径的多元化、多样化,使文化无孔不入地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注意、强调文化的影响作用。既然发达的文化借助发达的传播手段,强有力地扩散传播,那么教育必须研究、探讨应对措施。比如,今天各级各类学校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是网络的负面影响。许多学校为此大伤脑筋,除了因学生沉迷网络,产生种种不良后果外,一些学生因网络各种消极乃至“黄赌毒”文化的影响,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远比逃课、成绩下降更令人忧虑。还比如,所谓大众文化的影响,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时下日益发达、红火的大众文化是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借助高科技发展起来的。由于大众文化追求市场效益,为利益所驱使,导致许多冠以“文化”成为大众文化产品、作品等,并没有多少“文化”含量,倒是各种有背公序良俗,甚至有悖最基本伦理道德的东西,充斥各种媒体。学术界、社会各界对此评价并不高。作为后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当代大众文化极大地销蚀了文化本真意义。文化的商品化,使文化在社会上意义缺失,受这种文化支配的人在精神需求上表现匮乏,完全抛弃了反思、超越的力量,美德、崇高精神、个性丰满等遭吞噬。相反,消费社会的各种消费至上的风气却愈演愈烈。在今天的课堂上,如果教师正面宣讲人生理想、价值追求、奉献精神等,很难获得发自内心的回应。正面教育的尴尬处境已经说明,审视文化的影响已经是各级学校、各级教育者应当深入反思的迫切问题。

应对消极文化或消极文化因素的冲击、影响,学校教育采取哪些措施更有效呢?此类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孜孜探索的命题。有人主张强化德育,有人认为应加强各种管理,有人强调校园文化建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我们认为,针对文化的负面影响,或者说针对文化中不良因素、糟粕内容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应放置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提高“文化免疫力”,增强文化批判意识,掌握正确的文化价值选择观念。所谓文化批判意识,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课堂内外),对那些有害、“毒害”文化具有最基本的辨别、批判的能力。无可置疑,文化批判意识具有层次性,设想普通在校学生具备理论知识高深的文化批判能力是不客观的。但没有文化批判意识的灌输,不注重文化价值观批判意识的培养,无异于教育的“缺环”,也属于教育的“失职”。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开展不同层次的文化批判意识教育,既是教育的使命,也是对学生培养负责任的表现。至于文化价值观念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文化批判意识建构的基础上,没有文化批判意识,文化价值观念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换句话说,文化价值观念的选择,首先要求我们的受教育者具备相应的、最基本的辨别能力。就大是大非而言,绝大多数学生不存在是非不明的问题,但如果涉及艺术,涉及艺术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文化价值观念及其某些隐性影响,文化批判意识的培养的非常重要性则不言而喻。

提及“批判”也许有人会联想到“左倾”影响下的某些“运动”。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文化批判意识和学术界一贯倡导的“批判意识”一样,核心内涵是“辨别”、“辨析”、“辨明”、“识别判断”等,旨在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艺术学校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能够分辨出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不盲目效仿、追捧、接受来自西方的所谓各种“新潮”文化。五花八门的西方文化,通过网络等各种现代化信息渠道,几乎畅通无阻地进入国内。这些文化有的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带有敌意的文化,而更多的则是隐蔽性非常强的、需要加以辨别的文化。近年来,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曾经被严肃批判的思想、思潮,在今天的社会上差不多“大行其道”,青少年学生往往受到最直接的消极影响,“文化和艺术不再具有神圣光环,它们不过是今天所消费的商品而已。今天的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就是在这样的知识背景里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已经物是人非,并且还将继续这样……”[2]。面对这样的现实,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在进行主流价值观引导的同时,如何教育学生学会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艺术学校某些专业的学生,因专业需要常常比较多地、直观地直接接触域外文化。作为艺术或技艺,借鉴、汲取其中适合中国国情,有助于艺术进步的内容、思想十分必要,但必须警惕的是,通过艺术渠道,或借助艺术载体,向中国输入、传播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是最常见的现象。如果在接受西方艺术技艺、艺术思维的时候,不能辨别西方文化外衣掩盖下的、带有“渗透”性质的价值观的传入,势必会在接受所谓“西方艺术”、“西方文化”时,追随西方的价值观。艺术教育、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正视“传统”、“现代”与艺术继承、发展、传承的关系,但有一点必须重申,现代、创新绝不等于“西化”。比如,一些荒诞、怪异、荒谬、堕落的,乃至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所谓艺术及其作品,有的属于在西方也遭遇主流文化、广大公众强烈抵制的东西,也被青少年学生接纳,并视为“艺术新潮”加以追捧。许多青少年学生追随的所谓“新潮艺术”、“时髦流派”,在国内知音难觅,并非“曲高和寡”,而是因为在扭曲艺术时,也扭曲了文化价值观念,不可能获得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比如,极个别学生把一些腐朽、没落的艺术形式视为“新潮”,或生吞活剥,或潜心模仿,这种不加批判地接受、认同既制约了自己艺术能力的提高,也与全社会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背道而驰。类似现象说明,这种表象上的专业门类的选择,必定涉及文化选择,而文化选择又突出表现为文化价值观念的选择。落实到艺术学校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的选择,又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艺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刻意灌输文化价值观念的正确选择,既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也能够帮助学生修正专业目标,避免步入不必要的误区。

同时,受功利主义和艺术作品日益商品化趋势的影响,艺术的功利性、技术性以及娱乐活动、商业活动的熏陶,艺术教育、艺术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气息、文化含量日渐淡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受世界范围内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以及人文精神在近代失落的影响,艺术也逐渐蜕化为一门技术,成为一种赚钱的工具,艺术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而艺术家的内心却越来越空白。”[3]学术界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素养教育展开过讨论,学者们一再呼吁,不要让艺术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人文精神缺失的“高级匠人”。扭转这种局面,一方面,需要艺术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自觉、主动注入更多的文化含量;另一方面,也应在强化人文精神教育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对社会文化、社会思潮有正确的认知。“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人生境界和培养完美人格为宗旨的教育……作为教育者本身,则必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1]因此,我们所主张的文化批判意识、文化价值观的选择,一定要建构在人文素养、人文素质基础之上。

学术界曾有学者专门讨论过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4]。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是各级教育的共识,艺术教育也不例外。需要重申的是,全面发展一定包括文化素养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提升。学术界曾有人批评,时下的艺术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技轻艺”等问题[5],这些问题从表象上看,似乎与文化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如果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自觉、主动灌输文化和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文化选择的重要性,懂得“艺”与“技”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全面发展,抑或是正确认识“艺”与“技”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诚然,任何一所艺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都不可能斗胆夸下海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家。无论是艺术家,还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工作者,都应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应是掌握了专业技能,且具备相当人文素养、文化休养的艺术家、艺术专业工作者。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追求“以人为本”,这种想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认为,更确切的提法应是学校教育应突出“学生本位”思想。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各项教书育人活动,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实际情况制定计划,落实行动。学术界所批判的艺术商品化、艺术功利化、艺术技术化等等是文化、艺术的异化,也属于某种“另类”文化,属于背离主流价值观念的文化。

当然,文化的消极因素,消极影响绝非仅仅影响在校学生,也不可能仅仅是艺术学校的学生,其覆盖面是全社会性的。因此,和其他教育一样,艺术学校倡导学生注重文化价值观念的选择,主要依赖学校教育、学校教学。但文化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是全社会的影响。比如,育人环境的“综合治理”,网络存在的种种负面影响等等,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积极努力。然而,针对艺术教育、艺术教学的特殊性、专门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正确文化观念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达,通过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文化价值观念辨别能力的提高,促进专业教学。这一点已被实践证实,而且必将得到进一步印证。

参考文献:

[1]蔡克文.把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103-104.

[2]杨劲松.失语——论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美苑,2006,(4):4-10.

[3]程刚.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建构[M].艺术研究,2006,(3):84-86.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8

关键词:“三结合”;;文艺思想;政治哲学;文艺战略

2014年10月14日,于北京组织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以高瞻远瞩的政治视野和卓越的战略眼光展开对新时期文艺工作性质和目标的部署,为当下文化与文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南。讲话以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为背景,以文艺传统与现实为基础,以责任与目标为指向,从当前文艺工作的历史使命、时代需求、创作导向、价值内涵、行动方针五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新时期文艺思想体系,打造了以政治哲学为底蕴、文艺战略为措施的,兼具历史感与现实性、结合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文艺时代内涵的理论体系。该思想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文艺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发展了前者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和现实指导意义,是新时期文艺思想领域的又一次理论飞跃。讲话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内涵铺展横贯东西的视野、纵贯历史的豪迈,有激励使命的梦想、改进现实的责任,更有为人民倾心奉献的执着和价值观的引领构建。可以说,的文艺思想有效地实现了三个“结合”,即世界主义文化视野与民族文化复兴梦想的结合、人民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党的战略性领导与文艺工作自主性的结合。从这三个方面对文艺思想做宏观式解读,有助于深入学习讲话精神、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一、世界主义文化视野与民族文化复兴梦想的结合:宏阔的政治哲学视野

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展现的文艺思想绝非单一维度的文艺理论方针和策略,更非狭义的学理层面的理论构建,而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与文化语境,以全新的政治眼光和宽广的哲学视野对当前中国文艺工作发展方向的把控。国家的发展除了依靠经济、科技、军事、国防等物质性力量,更要依赖文化、文艺等精神力量。对历经近代历史沧桑巨变的中国来说,闭关锁国不行,盲目西化更不行。当代中国的世界性地位靠的既不是穷兵黩武,更不是文化霸权。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曾经并正在践行着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以独立自主而又涵养万物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大潮中,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感染和吸引着世界各国文明。作为三大古老文明体系之一,中华文化不仅早已成为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更以其融合性和对话性实现与西方文明的互补和共建。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它既推展普适性的道德伦理,又彰显差异性的思想意义。中华文明曾经书写人类文明历史的辉煌,如今正以世界性的姿态和担当成就复兴民族文化的重任。在讲话中点明了文艺工作的政治性质和哲学功用,并强化了文学艺术对加快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推进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作用:“人类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而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1]。”从儒家的“仁爱”思想塑造的世界性伦理到近现代的白话文改革和现代文学的兴起,中国文艺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情怀。从全球文化和文艺的流动来看,无论是丝绸之路开启的东学西渐还是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中华文明和中国文艺非但未被西方话语吞没,反而感染并影响着西方文明体系的改革,平衡甚至改变世界文明的格局和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秉承的文化传统从未被削弱,而是面临再次崛起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依靠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不仅是中国面对变革中的世界屹立不倒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启蒙。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培育共同情感和价值、共同理想和精神的能力[1]。中华文化内在的道德诉求、情感培育和审美情怀不仅是塑造中国精神的强大能源和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支持,也是打造开放的中国、世界性中国的前提保障。文艺作为时代的先锋,最能“感时代之脉搏、和时代之要求”,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构筑时代精神。无论是欧洲文艺复兴巨人们开启的人类思想之解放,还是我国先秦诸子成就的百家争鸣之恢宏文化气象,抑或启蒙运动和现代主义思潮缔造的人类文明新篇章,无一不见证着文艺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发端于文艺的社会思潮参与甚至改变历史进程。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重点在构建“中国精神”———使中国人民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历经世界风云变幻始终屹立不倒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精神”是中国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一脉相传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气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当前文艺创作更要以弘扬“中国精神”为主旋律,改变“萎靡”“浮躁”的创作风气,为构建社会主义精神大厦添砖加瓦。在复兴中华文化、发扬时代精神的目标指引下,对文艺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打造精品。二是不断创新。精品之“精”首先在于思想的精深,即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作品;精品要对人生观有塑性作用,反映生活真谛,实现世界性的交流对话。其次,“精”还体现在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时下,在艺术的创作、传播和研究领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格调低下、价值观扭曲的倾向,更有浮夸、奢靡之风。端正态度、摆正心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文艺工作者耐得住寂寞、精益求精的思想基础[2]。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创新是观念和手段的结合,是在反映时代精神的前提下艺术个性化的表现。要将时代内容、多彩形式和高尚胸襟紧密结合,实现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繁荣文艺、推动创新不仅依靠文艺领军人物和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更要把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道德观作为创作的指向。引导和团结新生艺术群体,使之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二、人民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战略性文艺眼光

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文艺观的当代阐释,充分展现了文艺服务人民的战略眼光,为提高文艺品味、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提供了思想保障[3]。它在继承马恩文艺思想的基础上,对当前文艺工作的性质、功用作了辩证的、历史的阐发,构建了人民主义文艺观,提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的论断。更为重要的是,强调,社会主义文艺必须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并强化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真善美的价值导向。社会文艺存在的前提是人民的生活与实践。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是人民,即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缔造者[4]。文艺必须也只能反映人民的伟大实践才是正确的、有生命力的。当前,中华儿女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国梦努力奋斗着,他们正书写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开辟崭新的实践领域,以更独立、更优秀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呼唤人民文艺的记录和表现,因此,在这个历史高度上,亟须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构建其本质、导引其方向。人民是文艺的主体,意为人民是文艺表现的主体、评判者和鉴赏人,所以,文艺必须以服务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目的,要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创作指向,表现人民的情感、生活、思想。文艺具有独特的认识属性,反映现实,并具有实践意向。强调,文艺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须要有精神文明作为保障;人民文艺承担着不断提升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任务,时代需要高品质、高品位和高风格的文艺作品。同时,中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动也需要借助文艺的力量:推介中国文化、传播中国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实现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播撒,以更卓越的姿态展现于世界人民面前。从文艺自身发展规律来看,“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动力源和方向盘。从创作素材、表现主体、美学旨趣、发展动力、艺术价值、社会效应、创新实践、思想导向等方面,文艺思想阐述了文艺“人民性”的内涵。人民和人民生活是文艺表现的主体和主题,宏阔的社会生活是文艺工作者创作源源不绝的素材库。社会主义文艺要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社会主义文艺应秉持“以人民好恶为好恶、以人民美丑为美丑”的美学观,在人民的生活与实践中挖掘、塑造和提升美的事物、美的观念、美的情怀,积累正能量、构建新理想、宣传“中国梦”。判断文学艺术品价值的主体和标准都是人民:为谁书写、怎样书写的问题决定着文艺作品的价值和效应。扎根人民生活才能合理指导创新,走进人民生活才能创作出艺术精品。文艺创作要合理表现、积极引导、路线正确,要打击假恶丑,更要塑造真善美;既要放眼世界之先进,又要表现民族之独特。要充分发挥文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强国梦中的作用,必须强化它的意识形态功能,而不是削弱或淡化它的价值属性。以“三个弘扬”“两个借鉴”全面论证了当前文艺工作必须承载和传扬的价值观内涵。“三个弘扬”分别为“弘扬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的永恒价值”“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三者共同作用于达成“中国精神”的历史绵延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文艺作为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平台,必须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民族范围的广泛传播。充分发挥文艺作品感人、化人的作用,使全社会全民族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精神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文艺对价值观的塑造和弘扬不能脱离“艺术性”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要以艺术的形式、贴近人民的方式表现当代中国精神[5]。要借鉴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艺,前者为当代文艺发展提供了动力源,后者赋予中国文艺以丰富性和多元色彩。中华传统文艺不仅内在地涵养着流传至今的道德理念、伦理价值,更充满隽永的美学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推崇爱国、复礼、精诚、守信等民族核心价值,并且始终以缔造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文艺品格为创作的目标和评判标准。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必须适应开放的国际政治环境、多元的世界文化语境。当代中国文艺的发展是民族文艺和世界文艺的融合和互动,在发扬中华文明悠久文化的同时,吸收不同民族文明的当代成果,从而形成固本培元和枝繁叶茂并行不悖的态势。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9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阵地,校报、网络、多媒体等是主要宣传方式。但笔者在走访调查部分高校时发现,40%的大学生认为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并不理想,30.5%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喜欢,认为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课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重“教”轻“学”。35.3%的大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的讲授较为抽象,更希望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及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来开展教学。

47.3%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直观形象的视听资料、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实践,体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应当更加重视教育主体的内在需求,注重发挥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践行“三个倡导”,在自我认知、参与体验过程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将理论学习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艺术教育,又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是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的审美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即通过艺术实践来提高自身美的感受、理解、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修养、完善人格的教育。艺术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隐性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采用的灌输、说教、制度化、纪律化等方式相比,更具实效性和感染力。其一,艺术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优秀的艺术作品通常是经过作者对客观形象的艺术加工,使原形更加生动、典型,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情操、浸润心灵。

如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反映了不屈不挠、奔腾昂扬的民族气节;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曲调慷慨激昂,令人振奋鼓舞。艺术教育正是通过这种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陶情喻理,寓教于乐,是一种以美动人、以美感人的教育形式。将艺术教育作为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途径之一,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其营造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情境,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从而使广大学生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教育和启迪,使核心价值观培育更自然、和谐,效果也更为持久、深刻。其二,艺术教育更具直观形象性。黑格尔曾说过: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无论是无形的音乐作品或是有形的美术作品,都是通过最直观、最直接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客观现实,使学生通过看和听来理解、感知作品的主题形象,深化内在情感体验,引起情感的共鸣。

鲜明、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具有迷人的魅力,会唤起人们强烈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欲望,吸引人们去感受、领悟美的真谛。比如,通过鉴赏中国绘画、陶瓷、丝绸织锦等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和振奋之志;通过聆听欢快悦耳、生机勃勃的音乐曲目,欣赏优美的舞蹈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可见,艺术教育不同于理论化、抽象化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彰显其思想的力量,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其三,艺术教育更具自由实践性。艺术教育是通过情感体验认识美、感受美。“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个体的亲身实践,强调个体体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同时,单向的、灌输式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艺术教育的教学需要,而是需要师生间的共同参与、互动合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成果则更多是看重学生的自主参与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状态下,通过亲眼看、亲耳听去感受美的存在,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促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用艺术教育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综上所述,艺术的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艺术“以美导真、以美引善”“润物无声”的独特价值,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艺术教育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实现课程艺术化,构建艺术育人新课程

“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的感染和美的教育,是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所在。课程的关键在设置,各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从思想上统一艺术类课程的设置理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及其在激发学生潜能、修养德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艺术教育特色课程。首先,整合校内艺术教育资源,发掘地区文化艺术特色和人才资源,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综合性艺术课程。其次,教学内容要广泛,让学生了解、感受多种艺术形式,用健康的、大众化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最后,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艺术素养。可以结合组建艺术社团、送艺术下乡、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艺术课程、艺术活动,使学生了解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融入校园文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育人环境

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是高校群体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独特反映,它属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构成中的“软环境”,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哲理性、人文性等色彩。丰富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教育人,是一种隐性的价值观培育方式。正如陶行知所言:“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而加强“软环境”建设,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核心价值观精髓融入校园文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育人环境,以某些优秀的大众化艺术成果作为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熏陶、滋养大学生,使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学生把价值观的精髓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象、生动的艺术育人环境,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感召力,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弊端,从而提升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三)以学生社团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

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实践将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社团活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作品展示等,将符合核心价值观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习惯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和弘扬。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影视鉴赏、音乐赏析、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赏析等各种社团活动,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注重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辐射作用。社团活动可以把课堂内外有效联系起来,加上活动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而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能浸润学生心灵。最后,加强学生社团的服务育人功能。社团活动可以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大学生进社区、下基层开展送文化下乡、考察民间艺术文化,用艺术的展示宣扬核心价值观中的真善美。

艺术活动意义和价值篇10

随着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日趋多元化发展,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信息大量的涌入高校课堂,高校专业学生在创作意识与手法方面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有了大量的接触、交流和探讨的机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取向方面受到了学生的质疑,值得我们关注。总的来说,在题材内容上当代美术的不会超越以下两种,一种是现实的,它是生活的,是视觉层面,和现实关联比较近;一种是非现实的它是现实的跨越,是心理层面,含有精神性。如果加以仔细剖析,两者的差异并不是截然的鸿沟不可逾越,而实际上,它们是构成现实的外部和内部的具体的形而上的表现,两者缺一不可。现实题材的绘画描写现状,而非现实题材,具体体现在幻想的、参与未来的或者回归过去的等等,这几方面的表现都是艺术家立足于当代,是其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需要。现实主义精神也是我国艺术家创作过程中长期关注的方面。那么,现实主义精神在我国当代高校专业学生的美术创作中又如何认识和彰显其价值,我们教育者又该如何因势利导,这些都是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现实主义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精神价值

原始社会中现实主义精神借助巫术的传载与表现形式,是对大自然的模仿,然后深刻反映出人们主宰自然的力量和希望。古希腊在经过一连串的革命之后,不仅将占有土地的贵族势力打到,对于古代的神话与原始社会中魔术活动进行了扫除,使得艺术创作从原始的想象往现实中转变,古希腊的艺术家开始有意识的借鉴生活,现实主义精神在这个时期是处在一个发展的时期,艺术创作开始了对于生活题材的选择,注重人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唤起人们不同的真挚情感,因而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认知和探索作用。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在宗教图像的浩瀚镌制中,艺术家仍旧依据对当时生活的观察而描绘,兼顾对人的观察。因此,中世界的艺术也拥有现实主义精神。还为文艺复兴与现实主义精神在之后的发展埋下了种子。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仍然是以宗教题材为主要形式,但是这时候的艺术家不再受束缚,可以自由的发挥,表现最真实的社会生活,而这个时候也是现实主义精神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中出现的现实主义精神,立足于现实,表现最为真实的现实主义世界。在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对于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以往现实主义精神所不能企及的。之后到17-19世纪现实主义便迅速登上了艺术舞台的中心。

传承现实主义精神在当下的中国美术现实主义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现。因此,现实主义的前提是真实性,是对生活艺术化了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注重实事求是的中国来讲,正是时代所需要的。实事求是与现实主义异曲同工、一脉相承。当代艺术家对于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应该具有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无论选择哪一种艺术形式,对于表达社会生活、劳动和人们的真实情感永远是不变的主题,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精神所以能艺术创作的基石。现实主义在中国不仅创作土壤肥沃,也能够积极融入到艺术创作的环境中来,人们对于从内心深处表达的艺术形式感到亲切、真实,从这些真实的艺术作品中感受真善美与假丑恶,这是其精神价值葆存不衰的原因,这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更是民族审美价值趋向的所在。所以,现实主义精神已经融入到整个民族文化的建设中来,这也是现实主义精神的魅力所在。

现实主义精神的重新认识

现实主义所包含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文学范畴、戏剧范畴、绘画范畴、音乐范畴等等,而现实主义是一场文艺运动,这对欧洲的艺术影响深远,现实主义精神的起源要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启蒙与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掀起了现实主义精神浪潮.现实主义包含了多种现实主义者的理论与观点,是建立在对道德的提升与人们对于悲观情绪的认识基础之上的,现实主义者把历史看作是不断进步的重复过程。现实主义更多的是看到人性中好的一面,而现实主义精神则是体现这一过程的精神层面,那么现实主义艺术作品中往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艺术作品细节中的真实性。对于细节描述要真实,要具体的真实的反应人类的生活现状。现实主义作品中就是用这样形象的现实来吸引人们的,这能够帮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生活的真实和精神的写照。其次是形象的典型性。选择典型的形象,对现实生活中素材进行分析、提炼和总结,从而发现生活的重要特性。生活是简单的,生活又是复杂的,将这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典型形象真实的表达在艺术作品中,以此来抓住艺术表现的重心,感染人们的情感中枢。最后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通过对现实生活客观的具体的描述,通过作品体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对生活的热爱。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对于现实主义精神我们可以理解成为不同艺术所展现出的现实性,也要理解它是对艺术作品特质展现的原则与方式。所以现实主义精神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深远。从事物内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客观规律分析看,非现实的题材内容也能切入到现实里面来,也是对时代的心理反映和现状的折射,是现状对心理的刺激。而现实的艺术题材、绘画要赢取人们的认可,也必须要升华到非现实和精神层面上面去。因此,并不是说画点生活里的人和物,手法写实就是现实主义,很多绘画在风格上可能是表现主义的,但里面让人感受到对现实的探求和挖掘,有它客观现实的一面。至于绘画的风格流派上来说,就有现实、超现实、梦幻现实、表现现实等等很多还建立在具象基础之上的绘画形式,无论哪种风格、手法,只要是立足生活,表现生活,面对人生,它就都包含现实主义精神。

对高校专业学生美术创作的指导意义

当下高校学生的艺术创作,背离和缺乏现实主义精神的写实绘画比较普遍,这类作品比较表象,图像制作痕迹严重,背离了情感的真实体验,忽略人对精神生活的诉求。表现真实的确也是现实主义的一个表现,但有很多画真实的学生,知道记录真实,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不深刻,很苍白,因为他们在作品中没有体现出关怀,只见呈现而无提升,缺乏精神力量。这种作品其实与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相去甚远。深刻理解把握现实主义精神,在实践当中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其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总结起来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现实主义的特点就是反映真实的社会,通过对典型的形象进行细致的描述,以此来吸引人的眼球,因此,高校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结合现实主义的这写特性,学会认真的观察生活的细枝末节,然后进行剖析,这也是为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提供灵感的方式之一。客观存在的东西肯定是真实的,但是它不一定有价值,它之所以有价值在于我们对现实关注、关爱,把现实里有价值的深刻的东西呈现出来,挖掘出来,以此矫正现实,使我们在面对现实的时候不会迷失,让我们触摸到精神,不会被动的活着。这是绘画的意义所在,也是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在当代美术创作的意义。因此,现实主义精神的价值首先要教会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2.帮助学生提升对现实美的认识

现实主义精神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是将人性的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因此,对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辨别一目了然,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社会生活真实的反应出来,就是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体现,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学会辨别是非好坏,而对于美的认识就会更进一步,这些都是现实主义精神在学生艺术创作中所带来的价值体现。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关爱现实、关爱人和这个世界,把艺术创作的目的指向了现实背后的深刻而隐秘的问题,比如人和劳动的问题,情感的问题,生死的问题等等,通过反映可感可信而深刻的问题,引起自我反思,真正认识现实之美,以正确指引未来。

3.增强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建造实践到艺术创作的桥梁

在高校学生的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就是教会学生不仅要注重作品的吸引力,还要在作品中反应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而现实主义精神则会在学生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这些内容的体现,描述我们当下所具有的好的东西,激励人们把好的东西发扬光大。比如鲁迅的文风很敏锐,甚至有点刻薄,但是他的背后是大的爱,是要唤起人们改造现实的热情,这也是现实主义精神。艺术创作是架在现实世界与艺术家理想之间的一座桥梁。艺术家把对现实的感受、对生活的渴望和自己的理想,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寄予作品之中。艺术创作就像是一把门上的钥匙,门的这边是生活,那边是理想,拿着这把钥匙的人,穿行于门的两边,在一边感受,在另一边升华,现实主义精神必会引领学生走向艺术创作的自由大道。

综上所述,现实主义精神的价值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有着深远影响,这不仅仅是在学生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吸引人的眼球,更加教会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体现一份责任,使艺术变得更有价值,使创作思路更加的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