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基本要求十篇

时间:2023-11-08 17:51:07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 课程构架 专业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01-02

1. 绿色建筑发展与人才培养概况

1.1 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界应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在发达国家被不断实践与推广。在国内,绿色建筑的概念开始为人们所熟悉,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也已经成为业界的热点。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把绿色建筑产业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重点,建设工程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到2015年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就大量增加了社会特别是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需求,给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绿色建筑思潮对高校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高校建筑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摇篮,在推动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这一需求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要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但了解与熟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更能够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性方法,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贯彻绿色建筑的指导方针,身体力行地实践绿色建筑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将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站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角度对此展开的探讨与分析。

2.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调整与应对策略分析

绿色建筑概念贯穿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其涉及的学科较传统建筑学更加广泛。其研究内容及相关学科包括:绿色建筑文化与历史、绿色建筑基础理论、绿色建筑技术基本知识、绿色建筑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与管理。只有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的改革与修订,才能将绿色建筑的知识体系融入到建筑学专业长达五年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从专业理论课课程结构调整方面着手进行策略推导。

高校建筑学专业现行的专业理论课体系中,和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图1】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除了对传统课程大纲的修订与调整之外,还可以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绿色建筑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图2】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绿色人才的培养,是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设计课程原有教学框架的基础之上,应时代需求而开展的教案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体系化、进阶式和强调实践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建筑学专业指导教师对绿色建筑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思考,也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将由原来个体自发的实验转向系统化、整体性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一个传统深厚的学科面对当下全球关切的发展活力,孕育着我国高校建筑教育发展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建筑;关系

引言

共同发展在设计理念和建造目标方面,绿色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设计是相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础绿色节能建筑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少,而这些都是在绿色建筑设计基础上实现的。绿色建筑能够节约资源、减轻环境负荷、提高的舒适性、降低能耗,对于解决能源危机,改善建筑的社会效益。在新的时期,绿色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设计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有效地对绿色节能建筑所处的环境,所消耗的能源和采用的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使建筑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好处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使用年限里,尽可能的节省自然资源,节约有机能源,减轻各种污染、保护生存环境,能最大化利用自然的资源,并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建造的一种,又可称为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等。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和高利用率的空间,与自然环境统一、共存的建筑。第一是增加舒适度,绿色建筑除了对节能、节水等指标提出要求外,还在采光、通风、绿化、降低噪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更加舒适宜人;第二是节能减排,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使用能耗更低;第三是投资可回报,绿色建筑运行中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可逐步收回建筑的新增成本。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含义

所谓的绿色建筑就是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主要是将自然、建筑、人群三者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还能够降低在建筑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够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并且不破坏建筑周遭环境的情况下建筑的表现形式,绿色节能建筑就是绿色建筑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之间存在的联系

(一)、绿色节能建筑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绿色节能建筑不仅应用前景广阔,而且建筑技术要求也高。

绿色节能建筑在现在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逐渐取代传统建筑的位置,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时代的发展对绿色节能建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于当前的建筑技术还不够成熟,理论还不够完善,导致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市场的需求和向导,绿色节能建筑将会不断的更新和自我升级,由此可见,市场将推动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中心思想就是节能,随着当前绿色建筑的自身发展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绿色建筑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变化,绿色节能建筑将会成为日后建筑设计中的主流设计。当前绿色节能建筑主要就是节约水、节约电、节约材料等。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建筑设计要注重借助够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前提,采用可再生的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 绿色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

绿色节能建筑融入绿色建筑设计中,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功能多样化、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可以说是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共同目标,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使得两者之间共同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建筑行业发展,同时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设计的本质和真正内涵所在。在建筑的空间上,对建筑内空气进行净化并且增大空气的流通;从而有效的降低资源的使用量。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在建筑设计中,有效的规划环境设计、水资源设计、以及生态规划和绿色植被的规划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可以避免在建筑过程中,建筑材料消耗对环境的污染。

(三)、两者相结合

共同发展在环保理念和整体设计以及工程设计中,绿色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其二者的本质也是相同的。在建筑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产生水污染、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能源利用率低等,基于此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污染、提升能源利用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将会不断增加,而建筑系统内外的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也将遭受破坏将背离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够将能源最优化,还能够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只有将两者融为一体,才能够设计出环保、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新型的建筑。所以,要将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相结合,共同发展。

四、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节能方法得到了创新,当然也创新了很多节能技术,不仅将节能技术应用到了墙体结构上,还应用到了机电系统方面。在设计绿色建筑时,不但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还要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些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使用的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还降低了能源消耗率。在建筑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的满足住户的要求,而将资源白白的浪费,要保持生态的平衡。因此,在进行建筑的时候,要权衡利弊,既要保证居住者舒适安逸的环境,还要将资源的利用率提到最高。从而来实现,自然与人以及建筑的和谐共存。

结束语

只有达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和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不断增强,绿色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设计将会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设计。只有各个环节相关的工作人员各尽其责,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想要成为这样的主流,就必须将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融入到绿色建筑设计当中来,将二者相结合,彼此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发展和落实的保障以及依据。从上述分析中也不难看出,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且相互影响,因而也就要求相关建筑人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更深层次的贯彻到绿色建筑设计中,从而为我国绿色节能建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启明,欧晓星.绿色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2010(02).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3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焦作 454000)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摘要: 绿色建筑是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现状,通过对绿色建筑目前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green build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for reference.

关键词 : 绿色建筑;内涵;现状;主要问题;建议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connotation;present situation;the main problem;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24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161);河南省软科学研究(092400440083)。

作者简介:张春生(1974-),男,河南漯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研究;赵三欣(1982-),男,河南平顶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房屋建筑项目管理。

0 引言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1]。人们在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可持续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崭新的建筑领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建筑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对整个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随着绿色建筑的投资建设和使用,人们逐渐发现,我们无论对绿色建筑本身,还是其施工方面的认识都还存在着一些偏差。笔者想暂且以此来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中国的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它本该有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的改进。

1 绿色建筑现状及分析

1.1 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的“绿色”,代表的是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对环境无害,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也叫做回归大自然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2]。

建筑对于建设来说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获取建筑所形成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对建筑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追求,绿色建筑是在环保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绿色建筑注重的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健康、适用和高效。

1.2 绿色建筑的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和影响也不断改进。

第一,随着全人类对环保的不断重视,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建筑、健康住宅,这也成为了目前各大开发商和建筑师一直追寻的目标。过去很多人都关注单体建筑的质量,但是仅仅靠单体建筑的质量已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人们对建筑越来越有自己的看法,要求和需求也与日俱增,不仅要求结构安全,也要求室内环境质量安全。再加上用户自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建筑所用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材料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还要求材料不对对环境造成污染,以致影响到人体健康,绿色建筑已经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二,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借鉴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成功经验,我国先后开发出很多环保型、健康型的装饰建材,比如改变壁纸发展进程的“防霉壁纸”等。国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用塑料金属复合管代替传统的金属管材,塑料金属复合管是一项高新技术产品,其中层为铝,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氯乙烯,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同时具备金属和塑料的不同优势,现阶段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乳胶漆装饰材料不仅施工步骤简单,而且由于其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还能够给家居环境带来新的色彩。并且该漆装饰材料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涂刷后还会散发阵阵清香。另外使用该漆装饰材料还便于清理,墙面陈旧后只需使用清洁剂清理或者复刷即可,还能够有效遏制墙内霉菌的散发。随着这种漆装饰材料的不断推广,未来很有可能替代壁纸,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未来石膏板装饰环保材料的开发也潜力无限,通过技术攻关,研制出一种在沿海湿热带气候下,受潮不发生霉变,卫生间漏水板面不变形的石膏板装饰环保材料,从而在宾馆和家庭装饰中开创了新局面。

第三,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环境问题,比如噪声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撒、大量建筑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漏、资源能源的消耗,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饰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面对这种形势,很多企业开始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比如通过某些环境管理标准认证,以此来提升自身在建筑业的良好信誉。

第四,各级主管部门适时强制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对于那些落后产品和工艺的处理方法在相关的规章制度中曾有过明确规定,要求自2000年6月1日起的所有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道和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积极推广应用硬聚乙烯(UPVC)塑壳排水管和符合《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2772-1999)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及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管等。另外,还应该积极推广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和各项环保产品,建立新型建筑结构体系,逐步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1.3 绿色建筑的问题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建筑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建筑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将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对建筑污染的治理。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行政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不断加强人们的公众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我们的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布局的加快,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我国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强调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对我国建筑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在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无论是理解还是应用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单介绍:对绿色建筑认识的几大误区:

①过分单一地追求绿色。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环境污染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3]。而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绿色效应,不惜以牺牲质量,忽略安全为前提,片面理解绿色涵义,甚至把绿色曲解为复古。

②忽略适用性。发展绿色建筑的初衷是针对面大量广的建筑,而不是高端建筑,所以绿色建筑强调的是适用技术、常规产品,造就的绿色建筑绝对不是高科技的堆砌,涉及的成本增量是有限的,我们建造的是价值工程、适用工程,仅仅依靠高科技、高成本的投入来实现绿色的理念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绿色建筑初衷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市场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唯利是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把那些尚不成熟的高精尖产品用于建筑领域以获取高额利润,其结果只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本质上讲,所建造的这些建筑是不符合适用性要求的,不但技术不适用,而且产品非常规,它虽然凝聚的是高科技,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负面的。

③没有严格做到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也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本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五大要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选用产品,而有些建筑企业一味地追求市场占有率,在少水和缺水地区盲目建设雨水利用建筑,例如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来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才逐步发现了其前期论证的许多不合理之处,以至于后期出现工期滞后现象,因此,做到因地制宜是我们发展绿色建筑的关键,在我们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问题消化在初始阶段。

1.4 我国绿色建筑存在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4.1 建筑市场发育不成熟 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是运作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的一些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推行绿色建筑方面的经验和力度不足,尤其是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具体、完善、可行的制度和措施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4]。同时也缺少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规范各建筑企业的经营运作行为,才使得建筑市场主体中出现不规范、不切实际的行为。

1.4.2 绿色建筑理念的误区 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尚未明确,简单地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绿化率高的建筑,而且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认识和主动意识,尚未将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贯彻到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5]。

1.4.3 绿色建筑成本高且构成复杂 首先,开发绿色建筑任重而道远,绿色建筑如果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开拓进取,需要不断研制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就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接受和掌握新技术,需要对工程师、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进行培训,则相应会增加成本[6]。其次,全寿命期的各阶段中都产生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每个阶段的成本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个阶段的成本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然而总成本又不是各个阶段成本的简单相加。再者,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主体具有多样性,从业主到政府部门都参与其中,绿色建筑蕴含了复杂的成本投入结构,复杂而高额的成本给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2 改进和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议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的发展绿色建筑 首先,要规范的是政府行为,要全面监督、规范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程序,打破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彻底清除并废除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带有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内容的规章。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以任何形式阻挠外地绿色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阻挠外地绿色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其次,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对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的各级监督机制,对违法违规的市场建设主体和人员实行禁入制度。

2.2 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要想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建立宣传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的教育培训基地,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树立节约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绿色建筑的理念不仅要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意识被人们所接受,而且要作为一种道德风尚深入人心。

2.3 政府部门要采取强制推广与市场自主调节相结合的方法促进绿色建筑业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要把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伸出来加以宏观调控,规范建筑市场,起到良好的领导示范作用,要求所有新开发的建筑都必须符合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要求,在各级政府节能减排考核体系中加入发展绿色建筑因素,不断完善供热计量收费制度,促进供热体制改革的加速,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加快供热体制改革,研究出绿色建筑财税激励政策,制定财政基金扶持鼓励绿色生态小城镇与绿色示范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7]。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法制体系,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

3 结语

总之,建筑活动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在建筑领域中发展绿色建筑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绿色建筑的投资开发以及施工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对绿色建筑内涵的理解以及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施工乃至今后的使用。能否正视绿色建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是改进和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胡世岩.浅议绿色建筑及其发展[J].科技风,2012,18:148.

[2]张慧萍.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丁玉龙.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2,14:183.

[4]曹雪姣.山东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2.

[5]张婷.试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65.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协调发展

前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科技等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自然环境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的空间,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任何发展和建设都会失去意义。经过反思和总结,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探析绿色建筑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1“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

我们对“绿色建筑”进行定义之前,首先对“绿色建筑”的文本含义进行剖析。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这一个词组中主要包含了两个基本元素――“绿色”、“建筑”。当我们对“绿色”进行理解的时候往往只将其看做为一种颜色。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将“绿色”冠以了新的含义。“绿色蔬菜”、“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词语的出现,使得我们更喜欢将“绿色”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或是一种生活态度。

另外,通过文本层面来对“建筑”一词来进行定义,“建筑”和我们认识到的一样,我们可以将其片面的概括为生活中,常楼房、地标性建筑等。当我们将“建筑”与“绿色”进行组合之后,这两种词语的基本含义都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结合“绿色”的新时期定义与“建筑”表层含义,对于“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或是屋顶花园等,而是将它象征化。“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施工或是建筑产物符合环境承受能力要求,并且在发展中可以很好的和环境相互借鉴和谐共生,而不是在破坏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和生产。基于此种发展含义,我们也可以“绿色建筑”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性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绿色建筑”要求建筑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节约材料,例如电力、水、建材等。保护环境不被污染,促进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友好化[1]。

1.2“绿色建筑”的生态发展原则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改变现阶段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技术,来最大程度保护我们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建筑施工本身技术,然后对其进行改进,最终实现发展和环境相互协调的目的。基于以上建造目的,我们将“绿色建筑”的生态发展原则总结如下:

一方面,我们需要处理好建筑施工与所处场地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对于建筑施工场地附近的自然环境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于施工现场周边的河流、树林等区域要实行保护手段,不能随的破坏当地的生物链及生态系统。我们要知道,生态问题不单单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及民俗特色,尽量采用当地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并且可以就地应用劳动力,以此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施工建设中,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通过合理的发展理念和新工艺技术,将国家的建筑事业打造成经济、绿色的发展模式。在保证企业的根本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的标准。当然在这一个发展建造过程中还要保证建筑的舒适度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和环境现有资源,设计建筑权使用期限的绿色计划。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思维,对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进行重新的审视。不仅要打造一个生产“绿色建筑”,还要完成使用中的“绿色”理念,并且保证建筑在使用期限中始终“绿色化”,满足建筑对于未来的适应性,落实保护资源、提升质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就是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视角进行考虑,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互相协调和融合[2]。

2、“绿色建筑”可生态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规模日益扩大,每年有15亿平方米的强大市场需求,但是国家的能源又非常短缺,人均资源平均占有量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较为巨大,随着其它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国家的森林面积及其它生态问题持续恶化,因此,实行“绿色建筑”,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

随着国家对绿色生态发展的高度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看重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改善居住条件、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建筑业进行更新显的越来越紧迫[4]。

我国绿色建筑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并且于2016年底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5亿平方米;到2017年末,3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我们国家维护生态环境大策略下的必然产物。作为我们国家近几年发展的主要行业,建筑行业应该成为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的先驱者。为我们国家其它行业发展做出榜样。以自身改革,促进我们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论:现如今,在经济和人们需求的双重动力之下,我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生态环境大背景下,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建筑技艺等方面的改进,促使“建筑”迈向“绿色”,真正做到生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献明. 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

[2]沈祖炎,罗金辉,李元齐. 以钢结构建筑为抓手,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A]. .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与新技术应用[C].:,2016:7.

[3]戴德艺. 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5

关键词:建筑能耗;建筑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011(2016)02-0003-02

1建筑能耗的基本内容

1.1建筑能耗

建筑能耗主要指非工业建筑耗费的能源,如公寓、小区、花园、商城、旅馆、地铁、体育馆等建筑,它是众多民用建筑耗费能源的总称,民用建筑建设使用过程中,会以照明、供冷、供水、供电等形式不断耗能,能源消耗是民用建筑提供各种服务的基础,见表1。

1.2全球建筑能耗近况

在当今,建筑能耗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极大影响了全球能耗量。建筑用能的规模与国家经济实力呈正比关系,经济实力越强,建筑用能比例越大。建筑用能需要国家支付庞大的能源费用,不是一般发展中国家可以承担的,所以基本上建筑能耗较多的国家综合国力较强。如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全球近20%的能源是美国消耗的,而其中近一半的能源消耗属于建筑耗能。美国、中国的人均建筑能耗位列第一、第二,美国是因为建筑耗能较多导致数据庞大,但是我国是因为13亿的人口导致数据庞大。但是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建筑用能数量远远低于美国。

1.3中国建筑能耗近况

以下是建筑运行需要的能耗量:全国总发电量中的近1/5属于城镇建筑能耗,全国非发电用煤量的近3/10用于偏冷城镇的供暖,全国商品能耗超过1/5的部分属于建筑能耗。经分析,不同类型的建筑能耗,除了农村住宅建筑能耗最低外,其他三种建筑能耗差别较小。但这三种建筑按平均单位面积能耗量比较,能耗量差距较大,从低到高为住宅能耗量、采暖能耗量及商业和公共建筑能耗量。

1.4中国住宅建筑能耗分析

城镇住宅用能(不包括采暖)是指除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外,城镇住宅所消耗的能源。2011年我国的城镇住宅能耗为15350万tee,占我国建筑总能耗的22.34%。该类建筑的各终端用能用途能耗相关数据分别占住宅总能耗的10.4%,18.5%,22.2%,31.1%,9.5%和8.3%(见图1~2)。

2建筑节能的定义

建筑节能从广义来看,泛指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能耗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是指建筑从收集原材料、设计施工、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直至拆毁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到建筑配件的加工、现场施工等环节,可以通过合理技术和手段,降低该过程中能源的消耗。这种定义包含较广的建筑节能范围。但是狭义的建筑节能仅需要在运营过程中实现能耗降低。这一阶段建筑能耗量占总体能耗量的近80%,本文论述的整体内容参考广义的建筑能耗,但是在论述个体建筑群或者绿色建筑时,通常以狭义的建筑节能进行研究。

3绿色建筑

其定义如下:在建筑使用期限范围内,尽可能地避免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土地、水资源及材料)、避免环境遭受破坏及降低污染程度,从而让人们拥有一个更加健康、适宜且高效的生活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谐调。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为《绿标》),在国内对建筑进行标准评价时,其把绿色建筑当作核心内容,把“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当作统一标识。这个评价标准遵循“四节一环保”基本原则,在确定某绿色建筑是否达到标准时,主要考虑土地、能源、水、材料的节约使用情况及建筑外部环境质量情况、建筑管理等6个指标。对“绿色化程度”进行界定时,6个指标中又分成3个等级,分别是控制、一般等级和优选项。对所有参加评价的建筑来说,控制项是必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接下来才是根据符合后两项的条件要求,从而确定建筑的级别是属于一星、二星、三星。从这个标准来看,其把绿色建筑进行了类型划分,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公共建筑类型,二是住宅建筑类型。本文重点对后一种类型作出研究。

5绿色建筑的评价要求

1)节约土地和室外空间。其控制项有: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情况、建址情况、平均每人使用土地的指标情况、建筑每天阳光照射情况、建筑小区绿化情况及平均每人绿地面积情况、有无场地污染情况和施工情况。一般项有:旧建筑循环使用情况、物理声、风、热环境等情况、公共设施设备建设情况、绿化植物适植性情况及品种、数量情况、公交情况、水渗透情况等;优选项有:地下及废弃空间使用情况等。2)能源节约和使用。其控制项有:热工性情况、集中供热供冷情况、以户为单位进行集中暖气供应计算测量及室内温度调控情况等;一般项有:通风情况、光照情况、设备最大化程度运用情况、室内照明情况、能源循环使用情况等;优选项有:最大程度上使用建筑综合能源节约比率及可再生能源循环运用的比率等情况。3)水资源节约和使用。大力倡导推行“开源”“节流”策略,最大程度上运用水资源,尽可能实现节约,在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循环使用,采取控制水使用量、阶梯供应水资源、循环用水、加大雨水利用率等手段,尽可能实现水资源的最大程度使用。4)材料资源节约与使用。申报的建筑项目有没有降低用料量,最大程度上使用本地原料及减少高能耗用料量,尽可能加大可循环可再用原料量,降低纯粹只起点缀作用的构件用量等,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用料对环境、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因为这部分仅是降低纯粹只起点缀作用的构件的用料量和建筑设计存在关联,和其他指标基本上没有关联,本文对其他指标不再进行讨论。5)室内环境质量。该部分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控制项指标主要涉及每套户型对日照和采光的要求、室内背景噪声要求以及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要求、居住空间的自然通风能力、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要求;一般项主要包括建筑视野情况、围护机构防结露性能、建筑的耐高温热工性能、采暖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调控能力、建筑外遮阳使用情况、建筑室内通风换气装置设置情况等相关内容;优选项主要指标有建筑室内新型功能材料的相关要求。6)运营管理。运营管理阶段要求合理处理建筑、住户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满足住户对空间环境的建筑安全性、舒适性要求,同时又能达到保护周边自然环境的要求。运营管理部分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物业对节能、节水、节材、绿化、垃圾、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管理。由于该部分主要评价的是建筑使用情况部分的内容,与建筑设计关联不大,本文对其讨论和研究较少。

6建筑节能的主要方式

1)主动式节能方式。指的是在建筑的运营阶段由于使用高效低能的建筑设备和建筑电气而减少的建筑用能。2)被动式节能方式。是指减少甚至取消建筑设备和建筑电气,采用非设备化的方式减少建筑用能。这种节能方式是通过直接利用现有的气候和环境,即风力、太阳能、环境温湿度、植被、场地地形等条件与建筑设计融合来减少与外界的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被动式”和“主动式”是针对建筑对能源的使用方式以及降低方式提出来的,不同的方式对建筑降低能耗的措施也不同。

7目前绿色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生硬套用绿色建筑技术。我国依照《绿标》审核申报的绿色建筑,但是当下众多绿色建筑仅仅是为了满足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生搬硬套地使用绿色建筑技术,不能以合理、科学的手段实现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比如《绿标》中将遮阳设置纳入到绿色建筑技术中,但是很多建筑完全不需要使用遮阳设置,可是为了符合评价标准,设计人员还是生硬地使用类似的绿色建筑技术,甚至没有系统、整体地设计建筑就整合应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导致绿色建筑设计非常不科学。2)投入设备过多。建筑需要依靠建筑设备提供相应的服务,根据建筑服务的需求量决定建筑设备的投入量。但是很多时候建筑服务需要的设备数量往往和实际提供的设备数量存在偏差。建筑设备提供过多或过少的情况,都属于建筑资源的不合理应用。投入设备过多,浪费建筑设备资金,同时导致预估能耗的偏差;投入设备过少,会降低建筑的服务能力。3)设计师的惯性设计理念。在如今,众多设计师不能跟着时展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技术都属于新时代的建筑理念,但是很多设计师仍然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认为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不需要考虑节能减排,而应当由电气工程师等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将设计“绿色建筑”理解为“绿色化”的建筑设计,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去设计新时代下的绿色建筑。4)不能因地制宜设计绿色建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是设计绿色建筑的参考原则。每个地区自然环境、气候不同,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将绿色建筑融合到当地环境中。但是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基本按照统一的模式设计建设,没有体现以上参考原则,缺乏特色。

8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特征

按照建筑节能设计中考虑内容的不同,可以总结它的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需求差异导致需要考虑地区性差异,这是它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建筑节能设计地区不同,地区内不同的环境、自然气候、地域特色以及不同的风俗习惯,都会导致建筑形式和建筑节能设计的不同。其次,自然气候不断变化,建筑能耗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注重过程控制,这是它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每个地区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都会影响当地的温度、紫外线照射等,这会导致建筑能耗的变化。而且,即使是相似地区、类似环境下,建筑使用者的需求不同也会引起建筑能耗的差异。本文以建筑节能设计的两个基本特征展开讨论,从各种绿色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系统、自然通风技术等)为论述点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祁会祥.谈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14,40(32):205-207.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6

关键词:概念 要求 意义 发展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100-01

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一般来讲其内容就是指在建筑选址、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不影响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能满足人类安全、健康、效率、舒服地居住要求,达到建筑与人以及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2 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从以前的实用性逐步的转变为享用性,在享用的同时更加对绿色环保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那么在建筑业里,对建筑质量、建筑环境、建筑空间利用等等怎么才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呢?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绿色生态的新时代,绿色建筑是符合时展需求的。绿色建筑的意义就是科学的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自然资源的损耗、合理的利用空间,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把建筑建成为,人和自然、人造建筑和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协调的全新建筑形式,其建筑是富有实用性、环保性、开拓性、和谐性的绿色建筑特点,大大的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是完全符合建筑发展的主旋律。

3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在建筑从设计开始、到建筑施工、最后到建筑投入使用的全过程中,时刻都要合理、科学的保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绿化、环保、环境、能源、艺术、创新科技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用最少的投资及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各种使用功能,确保人们使用过程享受身心健康的意愿,同时还要尽量创造满足环保要求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空间。

绿色建筑重要的体现原则。

(1)建筑、自然相溶,绿色建筑就是要与自然相溶,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环保意识,不要忽视人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要与之相互协调、相溶、共生。

(2)节约、利用资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绿色建筑一定要尽可能的节约、利用好自然资源,使其在建筑上的利用率最大化。

(3)环保、健康目标绿色建筑就是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建筑材料要以耐用、环保、重复使用的绿色建材为主,并且要把自然的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充分的、科学的利用好,搞好建筑相关的绿化、优化环境,使之能够保证人们使用时更加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4)空间合理、功能全面,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多样全面是绿色建筑明显的特征,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相互兼容;功能多样变化、综合全面,使用极具灵活、方便;还富有扩展及延伸性能。

(5)技术、艺术独特,绿色建筑在技术风格和艺术体现上,都要展现出其生态文化、环保意识、审美视觉的独特风格,我们人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自然清新、健康舒适、充满生机的优美环境。

4 绿色建筑的最新进展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处在较低的水平,当然这种低起点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发展空间的广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

(1)宣传和推广,绿色建筑的发展是需要我们大力的宣传和推广的,加强宣传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概念,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明确绿色建筑不等同高科技,高建筑成本,不是一堆高科技材料,按照适用的技术和产品中选择,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同时绿色建筑产品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对于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产品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前景。

(2)法律、法规的完善政策部门要加快对绿色建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通过其有效的指导和约束,体现出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建筑节能,土地、水、材料和环保要求来进行补充,增加奖励机制。要加大力度执行新建筑的能效标准。政府投资建设的要求,以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符合一定的条件,作用的政府示范作用,提高绿色建筑的社会影响,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3)技术创新、促进发展,有创新才有发展,绿色建筑在国外已经开展很多年了,其各方面的技术都已非常成熟,我们要积极的引进,把他们的先进的技术不断的吸收和消化,在结合我们实际的建筑条件,有效的进行技术创新、改革,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本土化的绿色建筑之路。

5 结语

使用绿色建材,建绿色建筑,不仅是回归自然的体现,也是人们需要无危害的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建筑的正确选择。随着高科技的轻量化结构在建设中的应用,生态建材将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保障。绿色、环保是建筑未来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主流,我们国家的绿色建筑,要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风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推进建筑节能,正确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7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近年来,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居民迫切希望创建绿色环保的城市环境,因此绿色节能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绿色节能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为人们提供绿色节能的居住环境。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推动绿色节能建筑的快速发展。

1 绿色节能建筑的涵义

绿色节能建筑是指建筑物在充分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和美观的居住环境要求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建筑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充分利用节能型的建筑施工材料,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绿色节能建筑是一种坚持绿色节能设计标准,并且采用绿色节能施工材料的现代化建筑。和传统的建筑工程相比,具有很多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其一,绿色节能建筑在整个施工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节能建筑从最初的施工设计阶段,到后期的竣工验收,再到最后的拆除回收利用,都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利用绿色节能的施工材料,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二,绿色节能建筑是按照建筑工程最基本的功能需求来设计规划的,在建筑工程的功能需求方面比较完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环境。其三,绿色节能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最大程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建筑需求,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原则

2.1 科学选址

绿色节能建筑在规划设计阶段,必须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科学选址,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可以利用的施工材料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

2.2 优化环境和整体建筑

绿色节能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统筹规划,确保其整体性,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优化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建筑污染,将绿色节能真正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使建筑工程和自然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在保障绿色节能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基础上,提高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健康舒适

绿色节能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在保障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基础上,通过增加自然通风和室内采光,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3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3.1 充分利用节能、节地、节水技术

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大量的水,特别是在混凝土施工中,调制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同时要保障水资源的质量。因此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合适的节水技术,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使用,严禁浪费水资源。近年来,现代化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大幅度上涨,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必须结合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合理规划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优化绿色节能建筑的整体结构,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建筑占地。另外,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电气工程、空调工程、暖通工程等项目工程,要积极采用相应的节能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3.2 采用节材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中,施工材料费用占有很大比例,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经济开支,因此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节材技术,最大程度的节约施工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成本。使用绿色节能型施工材料对于绿色建筑施工非常的重要,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减少建筑垃圾,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将一些可回收再利用的施工材料进行整理保存。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中,可以采用可循环模板,在混凝土安全凝固之后进行拆除,经过一定处理还可以再次使用,有效地节约模板材料。

3.3 加强环境保护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光污染、噪声污染和扬尘污染,这些污染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注意这三点,加强对扬尘和噪声的管理,严格控制光污染,改进施工现场一些机械设备的运行方式,规划合理的施工位置和施工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施工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注意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绿色植被,维护良好的自然环境。

3.4 做好绿色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绿色节能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保障绿色节能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相关施工单位要做好绿色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规划管理和组织管理,积极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施工管理工作。同时要强化施工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严格把关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质量,尽量使用节能型的绿色环保材料,实现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组织施工建设,推动绿色节能建筑的顺利施工。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的资源消耗与日俱增,绿色节能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方向,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成晋元.绿色节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山西建筑,2006(17).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8

关键词:绿色施工;成本效益;激励政策;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1X(2016)03-0106-04 DOI:10.14181/ki.1002-851x.201603106

1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大力推广,绿色施工理念及技术在业界逐渐深入,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绿色施工技术来源于传统施工技术但不简单地等同于高新技术。《绿色施工导则》对绿色施工定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由此可见,绿色施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高度统一,即综合效益最优化。近年来,一批绿色施工试点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但就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却并未提高。建筑企业属于利益驱动型企业,其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实践中,由于绿色施工的增量成本与产出的增量经济效益不匹配,最终容易导致建筑企业放弃或不充分地实施绿色施工。因此,要使绿色施工快速推广付诸于实践,除了要完善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外,更要设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并系统调控经济、社会、环保效益的平衡度,以有效地提高建筑企业的积极主动性,改善实施绿色施工方面“说的多,做到少”的现象,加快绿色施工的践行。

2阻碍绿色施工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

根据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业市场的经济主体之一,其本质上是理性经济人,逐取利润是其必然选择[2]。因此,作为建筑业市场关键主体,如果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不能在经济上获取收益,则很难积极、主动地推进实施绿色施工。故本文首先基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视角,从建筑企业角度分析阻碍绿色施工实施的微观因素。绿色施工的外部性特点决定了绿色施工的推广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社会等的共同参与。绿色施工实施后的收益是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这些利益基本都属于社会公益的范畴。政府有义务在公益实现的同时,对积极实施正外部效益的建筑企业在经济或有关方面予以支持或补偿。因此,本文还从政府角度剖析了影响绿色施工发展的宏观因素。

2.1建筑企业角度的微观因素分析

2.1.1对绿色施工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和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眼光对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3]。而高新技术施工是相对于传统技术施工提出的,它弥补了传统施工在技术内容及指标、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更主要的是为绿色施工的实施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因此并不等同于绿色施工技术。然而,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的内涵和实施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往往将绿色施工片面地理解成高新技术施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盲目地选择高新技术。譬如:在设置一般冲洗装置就可以使进出车辆达到环保指标的工地进出口,安装自动感应冲洗装置。由此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2.1.2不注重因地制宜地选材目前,就绿色施工的选材而言,很多建筑企业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材,而是直接照搬其他城市的成功项目案例对本工程进行选材。由于早期的试点项目通常为了宣传而采取高档的新型材料,这对很多建筑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致使其盲目地选择新型材料和绿色材料,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消减了建筑企业进一步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2.1.3设计—绿色施工一体化管理较为落后设计是施工的重要技术依据,是决定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设计更注重美观,而很少考虑施工特别是绿色施工。并且,设计规范中也没有明确的将绿色施工列入其内。在依据设计图纸编制工程量清单条件下的施工项目招投标中,合同价格就很少或甚至不包含实施绿色施工所需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实施绿色施工就意味着只有资金投入而没有相应的补偿。因此,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因缺乏经济动力支持而停滞不前。2.1.4缺乏绿色施工的事前控制目前,对绿色施工的经济效益控制大多集中在事中控制,即施工过程控制阶段。实际上绿色施工的经济效益管理同样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前期的策划、设计等对后期绿色施工的技术、工艺、材料等的选择往往有决定性影响。譬如,装配式结构较现浇混凝土结构更能体现出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但若设计阶段采用的是现浇结构而非装配式结构,无疑会导致该工程因后期采取节能、节材等的措施而增加成本,前期设计的结构决定了该工程需花费的成本大小。因此,做好绿色施工的事前控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反言之,若建筑企业缺乏对绿色施工的事前控制管理,则会经常出现绿色施工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造成建筑企业简单地认为绿色施工亏本的错误观点,而做出放弃实施的选择。

2.2政府角度的宏观因素分析

2.2.1绿色施工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不完善目前,绿色施工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不完善甚至存在着真空,譬如:在《建筑法》及相关建设工程行政法规中没有对绿色施工的界定和相关的法律规范,绿色施工实施指南缺乏、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不完善、《绿色施工导则》执行力度不够等等。导致建筑企业因缺乏相关依据和标准而盲目地选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生大量增量成本、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绿色施工的发展。2.2.2缺乏绿色施工激励政策绿色施工产生正的外部性,社会效益(包括环境效益)由社会共享,但是其增量成本却由建筑企业承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根据经济学理论(如图1所示),当不考虑外部收益时,供给线与企业边际内部收益曲线交于A点,此时成本为P2,最佳产值为Q1;当考虑外部收益(社会效益)时,供给线与边际社会效益曲线交于B点,此时成本为P3,最佳产值为Q2,此时产生增量成本ΔP。产生正外部性的产品,市场生产不足;而产生负外部性的产品,则市场生产过度。外部性的存在说明市场可能出现失灵,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导致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4]。对于绿色施工企业而言,在做决策时通常不会考虑边际社会效益,而是根据企业内部边际效益决定[5]。当社会无偿享受绿色施工的正外部性效益时,绿色施工产值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因此,要想达到最佳产值Q2,就需要尽可能降低成本P3,但是在绿色施工实施的初期,成本投入很难再降低,这意味着在绿色施工实施初期,仅依靠市场调节,建筑企业很难达到相应的收益,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而最直接有效的调控办法就是政府对绿色施工实施经济奖励,弥补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之间的成本差额,但是目前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在这一方面出台的政策较少,且执行不够到位。

3加快推进绿色施工实施的对策

3.1基于企业经济效益视角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提高绿色施工经济效益是加快建筑企业自觉实施绿色施工的最有效措施。以下从三个方面给出提高绿色施工经济效益的对策。3.1.1切实发挥传统施工技术绿色化应用的潜力在绿色施工推广的初期,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还不成熟、政府激励政策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味地选择高新技术施工无疑会增加成本,降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此时选择传统施工技术绿色施工化,即通过直接采用、综合运用或改造已成熟的传统施工技术,达到绿色施工效果目标,譬如:在工程施工中,不采用智能卸料平台,而采用一般的卸料平台加以围挡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也利于降低绿色施工推广的技术门槛。绿色施工固然不可能全部通过传统施工技术以实现,但发掘二者之间的重合或关联关系,发挥传统施工技术绿色化应用,实质上也是建筑企业实施内涵式管理的一种需要和体现。3.1.2因地制宜选择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建材是绿色施工实施原则之一。绿色建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与环境有好的协调性[6-8]。以获得2008年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奖及可持续发展特别奖的毛寺村生态小学为例,在其建设中除采用少量的钢构架、玻璃、聚苯乙烯保温板材料外,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如土坯、茅草、芦苇等。这些材料具有“可再生性”,所有的边角废料均可通过简易处理立即投入再利用:建造用土坯是由地基挖掘的黄土制成,而土坯的碎块废料又可混合到麦草泥中作为粘接材料;拆除而出的椽头与檩头则被再利用到围墙和校园设施建造之中。最终整个教室的直接造价只有378元/m2,不仅低于515元/m2的合同造价,且低于当地常规建筑[8]。可见,因地制宜选材不仅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而且其做法本身就是在践行绿色施工的要求,同时还能降低建安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3.1.3抓好绿色施工事前控制绿色施工事前控制包括:选取绿色设计方案,完善绿色施工设计内容和指标;在招标文件中列明绿色施工内容要求,并明确相应的计价规则等。此外,从管理程序的角度,挖掘绿色化应用的传统施工技术,对工程实施建筑材料因地制宜的选择分析等,也属于绿色施工事前控制的内容。譬如:毛寺村生态小学正式建造前,通过热学模拟实验确定采用当地的生土和自然材料为主要材料进行建设,为低造价奠定了基础。绿色施工事前控制的方法,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实质在于绿色施工实施前,为节约绿色施工成本或争取更大的经济收入而进行的绿色施工技术上或组织上的事前控制、统筹或优化工作。

3.2基于政府的宏观干预调控视角的对策

实践证明,在绿色施工实施初期,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能调控绿色施工成本与其经济效益的不平衡,需要政府经济激励政策的干预。政府设置合理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适度地弥补这部分增量差额,可以相对降低绿色施工实施者的成本,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促进绿色施工的快速实施。3.2.1给予绿色施工实用技术创新以经济奖励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达到“四节一环保”是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区别之一,绿色施工技术得以创新是绿色施工快速实施的硬件措施。多数技术创新成本较高,制约了建筑企业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推动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动性,政府应视其创新等级,选择合理的幅度给予经济奖励。以日本为例,政府在节能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比较大:前沿领域基本上由国家资助,实用开发阶段由国家提供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补助,示范研发阶段由国家提供一半的补助[9]。这为我国的施工实用技术创新研发及发展提供了借鉴。3.2.2推进设立绿色施工专项基金政府部门直接或助推社会力量设立绿色施工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分别设置“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环保”的专项基金,当建筑企业达到某些方面的硬性指标时,可以向基金协会申请专项基金的资金补助。譬如,加拿大实施的“商业建筑激励计划”,由基金协会向较传统设计提高25%以上能效的企业提供最高达六万美元的财政支持[10]。3.2.3给予建设方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优惠目前,业内很多人士片面地认为绿色施工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与其没有关系。实际上,建设单位的建设指标决定了设计单位的设计指标和施工单位的施工指标。要使绿色施工得到发展,就需要对建设单位的建设管理提出要求,从项目立项时就开始注入绿色施工的理念。对于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的建设方(开发商),政府给予其土地出让金、建筑容积率等方面的优惠[11],有助于提高其选择绿色施工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形成建设单位选择绿色施工、设计单位进行绿色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实施绿色施工的良性发展局面,各工程建设主体都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促进绿色施工快速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减少征税的经济激励政策,给予建设方直接的经济优惠,吸引、推进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3.2.4实施环保积分制度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实施的绿色建筑推广激励政策中,有基于生态效果对翻新或新建环保型住宅奖励环保积分的,积分可兑换商品、购物券等,提高居民和居委会积极性[12]。我国可借鉴该方法,对于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达到环保要求的进行积分,积分可以作为申请资质或投标加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4结语

实施绿色施工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加快绿色施工实施推广的对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阶段绿色施工因经济效益不明显而出现的“说得多,做得少”的现象,本文基于成本效益发展的视角,分别从建筑企业内部经济效益、法规保障政策支持两方面对阻碍绿色施工快速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策,以期对绿色施工的推广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婷婷,王宇.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工程经济,2015(7):31-36.

[2]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竹隰生,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2002(4):33-35.

[4]张百灵.正外部性理论与我国环境法新发展[D].武汉:武汉大学,2011.

[5]姜双双,杨高升,徐新.政府效益的绿色建筑补贴模型设计[J].项目管理技术,2013(11):67-71.

[6]竹隰生,王冰松.我国绿色施工的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1):97-100.

[7]石孝洪,李军,桑雪梅.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J].重庆环境科学,2003(7):54-57.

[8]吴恩融,穆钧.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毛寺村,庆阳,甘肃,中国[J].世界建筑,2008(7):12-13.

[9]李大寅.日本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J].住宅产业,2008(12):31.

[10]高升,艾军艳.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的国外经验借鉴[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3):53-57.

[11]张曼.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激励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103.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9

【关键词】绿色施工,科学管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旨在贯彻住房部推广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对工业和民用建筑、构筑物现场施工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进行规范,促进施工企业实行绿色施工。本文简要阐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为承包商进行施工提供借鉴。

一、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基本规定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从以下角度对绿色施工做出了相关基本规定。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的要求;

4、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

5、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进行施工;

6、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7、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8、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和自检评定记录等绿色施工资料;

9、在评价过程中,应采集反映绿色施工水平的典型图片和影像资料。

但发生下列事故之一的,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格项目:1、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3、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4、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5、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6、施工扰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二、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建立了由评价阶段、评价要素、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构成的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

三、绿色施工评价指标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针对绿色施工评价的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等5个要素,系统的提出了绿色施工的要求,分别为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

控制项是指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条款,任何一个控制项指标不能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绿色施工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则该评价要素就是非绿色的。

一般项是指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的条款,一般项指标是达到绿色施工基本要求的基本指标,属于基本分值,评价过程中按实际完成的情况打分。

优选项是指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实际发生项的执行情况给予额外加分。

四、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1、评价频率要求。绿色施工项目自评价次数每月不应少于一次,每阶段不应少于一次。

2、要素评价得分。控制项指标必须全部满足,符合要求后进入评分流程,不符合的,一票否决,为非绿色施工项目。

一般项根据实际发生项的情况计分;

优选项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情况加分。

五、绿色施工评价的组织和流程

1、绿色施工的评价组织:1)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由建设单位组织;2)施工阶段评价应由监理单位组织;3)批次评价应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4)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

2、绿色施工的评价程序。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在批次评价和阶段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绿色施工评价应先由施工单位自评价,再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其他评定机构验收评价。

六、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实施绿色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这将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增加绿色施工的经济性效果,增加承包商采用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实施绿色施工,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但采用这些手段的前提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好的工程质量,可延长项目寿命,降低项目日常运行费用,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七、结束语

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保障城市的硬环境,有利于保障带动城市良性发展,建设工程实施绿色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强力推进绿色施工,提高行业绿色施工的水平,从而保障良好的城市环境秩序,有力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绿色建材 绿色施工绿色标识

推广绿色建筑是合国情、顺民意的一项利民之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理念。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绿色建筑作为建设行业落实”节能减排”任务的一项具体工作,正在扎实推进。本人结合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经验,从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标识等方面,对推广绿色建筑进行了深入探讨。

1 推广绿色建筑要推广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载体,绿色建材的发展就是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推广绿色建材,着力实现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两大目标,达到“健康、环保、安全及质量优良”四个目的。

本人在烟台市开发建设的锦绣新城、锦绣花园、锦绣好家等工程中,始终推荐使用绿色建材,对于提高楼盘品质,打造绿色住区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1.1 绿色涂料

由于传统涂料对环境与人体健康有影响,所以现在人们都在想办法开发绿色涂料,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些“绿色涂料”,主要指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含量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它们已逐步成为涂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在锦绣花园工程中,公司就采用了水基涂料。水有别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的特点在于其无毒、无臭、不燃,将水引进涂料制成水溶性、水分散性和乳胶性三种类型的水基涂料,不仅可以降低涂料的成本,避免施工中由于有机溶剂存在而导致的火灾,也大大降低了VOC。因此,水基涂料从其开始出现起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小于250g/L。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水基涂料使用量已占所有涂料的一半左右。

1.2 绿色混凝土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用材,发展绿色混凝土材料对于绿色建筑至关重要。目前,绿色混凝土的种类日益增多,如: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的绿色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合成纤维混凝土以及多孔预制块植栽混凝土,他们比传统混凝土都有了很大改良,发挥的作用日渐明显,越来越被认可。在锦绣新城人工湖周边硬化施工中,经过多次市场考察,最终采用了铺设方便、功能理想的多孔预制块植栽混凝土,植栽混凝土有连续的空隙,在空隙部分,使用特殊的工艺技术填充无机培养土、肥料和种子等混合生长基料,施工后,种子发芽和生长所需要的水分,除靠保存在生长基料中的雨水外,还可吸收植栽混凝土下面的基层培养土中的水分,不需要另外浇水。这样既实现了绿化,保持了水土,又能防止构筑物表面被污染和侵蚀。植栽混凝土还具有相当好的透水性能,雨水可向地下渗透,这样既补充了地下水资源,又可减少城市市政雨水管道的排水压力。

1.3 绿色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目前也正经历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格局。目前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品种有20种之多,按通常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板、块、砖3大类,其中板可分为条板、薄板与复合板,块可分为空心块和实心块,砖有实心砖和空心砖,这些大多属于绿色建材,指的是用混凝土、水泥、砂等硅酸质材料,有的再掺加部分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工业废料或建筑垃圾经过压制或烧结、蒸压等制成的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及建筑板材,一般具有保温、隔热、轻质、高强、节土、节能、利废、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和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一系列优点。在锦绣新城三期工程建筑结构中采用了水泥基蒸压砖、蒸压砖等材料,采用了取代粘土砖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使用这种材料,整个建筑的自重比普通砖混结构建筑的自重降低40%以上。由于建筑自重减轻,地震破坏力小,所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气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效果、隔热性能也大大优于24厘米砖墙体。这样就大大减薄了墙体的厚度,相应地扩大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节约了建筑材料厚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减轻了建筑物自重。

2 推广绿色建筑要推广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绿色施工与绿色建筑既相互区别,又关系密切。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可以说,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如何做到绿色施工呢?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绿色施工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建筑企业为了满足政府和大众对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减少噪音的要求,为了提高企业自身形象,一般均会采取一定的技术来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环境污染等,尤其在政府要求严格、大众环保意识较强的城市,这些措施一般会比较有效。但是,大多数建筑企业采取这些绿色施工技术时的态度是比较被动、消极的,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也是比较单一的,还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适当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系统的思维模式、规范的操作方式从事绿色施工,他们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浪费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事实上,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还包括了其它大量的内容。它同绿色设计一样,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等。真正的绿色施工应当是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施工中去。将整个施工过程作为一个微观系统进行科学地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技术除了文明施工、封闭施工、减少噪音扰民、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等外,还包括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或能源,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因此,要加强对建筑企业绿色施工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通过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

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

二是在现场管理中下功夫,实施绿色施工,政府的导向作用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关键还在于建筑企业,建筑企业是实施绿色施工的主力军,只有加强建筑企业现场管理,采取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才能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以下是本人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绿色施工措施:

(1)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

(2)加强管理,模板涂刷脱模剂,拆模时。严禁硬撬,减少人为损坏,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废旧模板整修后用作临边洞口的盖板、柱子与楼梯踏步的护角。

(3)水电、消防管道等预留、预埋与结构施工同步。

(4)施工前对管线进行综合平衡设计,优化管线路径;对室外台阶及屋面事先进行排版,工程加工,减少材料浪费。

(5)材料采购就地取材;混凝土采用商品棍凝土,商品混凝土采用离工地距离最近的烟台同和混凝土有限公司,施工距离约5km。

(6)设计采用普通HPB235、HRB335、HRB400钢,节约钢材。箍筋计划采用外加工,以节约施工现场用地。

(7)外墙保温采用贴50厚挤塑聚苯板,满足节能要求。

(8)依照施工预算,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

(9)楼面石材、室外台阶石材、室内地面石材、隔墙、吊顶等施工前进行排版策划,在保证质量和美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边角废料。

(10)油漆、涂料等按计划用量随用随开启,不用及时封闭,避免有害物质滞留。

3 推广绿色建筑要推广绿色标识

开发建设绿色建筑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采用绿色建材,实施绿色施工,做到了“四节一环保”。销售时打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品牌,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建成楼盘将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绿色建筑既产生了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尽管开发单位打出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品牌,但他们大多依据的是国外一些评价标准,而这些标准并不一定适合于中国国情,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绿色建筑”既不节能,也不环保。个别开发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工程质量与消费者权益,导致一些“绿色建筑”不但不绿色环保,甚至问题频发,纠纷不断。因此,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绿色建筑市场,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国家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即:国家权威部门对申请进行绿色建筑等级评定的建筑物,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要求,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按照该办法,没有进行标识的建筑物不得冠以绿色建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