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2-10 16:23:19

绿色建筑培训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技术管理;措施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适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有两个概念: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②绿色施工理念。以前的建筑,设计与施工是在头脑中想象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局限性,所以不会运用绿色能源,也不能对绿色能源进行保护,恶意的人为的破坏它,只有在忽略经济的前提下,才能节能环保。由于环境被破坏、污染,所以我们提出了以绿色环保为目标的绿色建筑这一工程。

1绿色管理技术

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受到破坏的问题下,必须采取措施,使长期经济下的施工企业突破这种局面。这样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方法就是一种创新,实施绿色管理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应设计科学,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同时,要考虑到自然的光线、通风等一系列因素,实行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达到尽可能循环利用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废水的排放及由生态技术建立科学的资源垃圾,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控制。

2推广绿色技术

鉴于传统建筑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我们总结了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①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的绿色建筑思想,无论是从项目的质量、安全、性能、还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许多领域都开展绿色施工技术;②降低能源的消耗。很多建筑能源消耗的性能是限制在绿色技术基础上的,以减少能源消耗为建设任务中心;③节约能源,“以节约能源、土地、水和材料为核心的是绿色技术”,以这个为特点,进行四个方面的优化,最终实现建设施工技术上的节约,并且可以控制项目投资的成本;④提高性能,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在调整的过程中是不容易的,但这也是对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组合进行了优化,从而改善了施工的性能。

3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控制施工工艺的措施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在一个动态变化中,各种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目前,正在绿色施工建设须遵循这一原则,在这一过程中,目标会在第一个位置进行控制。此程序应如下:①促进建设绿色精神,环保作为一个项目的核心,对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通过设计、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在管理和控制中,绿色建筑是在第一的位置;②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是,进行绿色施工,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从粗到细,如果按方式可分为不同的阶层,包括设计,施工技术和现场控制点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内容和重点,各不相同;③施工时应进行项目目标的控制工作,这是关键环节,控制点的不同,收集类型的数据也就不同、整理和分析也不同,在不同的施工时间比较与实测数据的目标,并得出结论;④发展绿色施工,跟踪动态数据,并负责数据采集,每个月绿色施工的数据报告,对局势的控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管理的活动。绿色施工管理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在慢慢走向繁荣,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市场主体的目的,也是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它会在未来的绿色施工管理方面创新,会引领企业向更高的地方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资源短缺,从近几年政治形势来看,绿色施工是促进和发展绿色企业的良好体现,施工企业要积极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利用资源的优化,来协调建筑和自然。在绿色施工管理中,动态管理是重要的,从规划、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工程验收等必须加强管理,监督和具体工作的实施。具体措施如下:①确定绿色施工的责任,在实践中,层层分解指标,责任划分清楚,要把责任分为单位和个人,这是绿色施工重要目标的组成部分;②绿色施工技术由公司技术生产部门来完成,加强培训有关人员。管理者自己必须学会作为培训经理,应该做什么,使每个员工秉承着绿色施工理念并积极参与活动;③绿色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大公司的经理,负责人员培训,保证质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员工需更多的培训,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中,进行宣传绿色施工。

4绿色施工管理的具体实施

绿色施工管理是一个广泛的名词,它包括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①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如扬尘的控制,运输容易散落、飞扬的物品必须采取有效密封措施,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台;②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利用可循环材料等;③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现场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是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④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⑤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临时设施布置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尽量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5结束语

中国已进入社会飞速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建筑业受环境影响,能源和资源消耗巨大,是目前建筑业存在的重要问题。许多新的建筑物,因为绿色建筑的成本高于一般建筑,所以不用绿色建筑,但从长期来看,绿色建筑可以节约成本,在建筑领域中,能够有效和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绿色建筑需要被推广和实施。

作者:罗洁 单位: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俞频.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0).

[2]桂文清.浅析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以碧水天和B区工程项目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3,(7).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2

1.1对绿色概念缺乏一定的认识

在施工管理中,对于绿色建筑的理念认识不够,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有目标说和过程说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具有很大的分歧,也造成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不清,对绿色建筑认识不全面;政府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政府为人民服务,提倡采用绿色健康的建筑材料,追求居住的舒适度,而开发商以盈利为目的,选用的是价格便宜,利润大的材料,由于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就会造成一定的分歧,加上政府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也造成对绿色材料的选择不理想的结果。

1.2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当前在绿色建筑工程政策方面,虽然涉及到了绿色建筑的内容,但该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大多法律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法律责任缺乏明确性,不具备可操控能力,大多法律法规中都是运用提倡、鼓励等字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执行力薄弱;在绿色技术标准方面,仅仅局限于节能设计层面,对于材料、施工监理等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于建设单位或者开发商没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行为也没有做出应承担的责任,这也造成大多人对于建筑节能问题不予以重视的原因;对于建筑节能管理而言,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远远不及法律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现代法律没有设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1.3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很多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虽然这些体系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限性过大,仅仅停留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评价系统的内容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缺乏对经济、社会价值的全面评价,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大多都是传统类型的管理人才,对于新兴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而言比较缺乏,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运用在绿色建筑管理之中是不科学的,在管理中,缺乏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人才,给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影响管理的水平;绿色建筑施工人才较少,传统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知识,不具备绿色建筑理念,不熟悉绿色建筑规范和施工要求,导致违规操作现象在施工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

2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2.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使绿色工程建筑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法律、法规,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设计、建设、实施等方面充实立法的内容,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体系,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政府不当的干预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的行为,理顺权责关系后,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完善理赔制度;政府要发挥自身的效能,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审批和验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的首要是实行准入制度。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评估,对于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拒之门外,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的门槛,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要坚决取缔,防止一些建筑企业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做着高能耗的项目,欺骗社会;实行全程的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另外,工程监理等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行全程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求执行,在设计、建设和招投标等阶段,实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2.3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施工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管理水平。

3结语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3

1.1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当前在绿色建筑工程政策方面,虽然涉及到了绿色建筑的内容,但该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大多法律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法律责任缺乏明确性,不具备可操控能力,大多法律法规中都是运用提倡、鼓励等字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执行力薄弱;在绿色技术标准方面,仅仅局限于节能设计层面,对于材料、施工监理等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于建设单位或者开发商没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行为也没有做出应承担的责任,这也造成大多人对于建筑节能问题不予以重视的原因;对于建筑节能管理而言,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远远不及法律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现代法律没有设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1.2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很多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虽然这些体系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限性过大,仅仅停留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评价系统的内容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缺乏对经济、社会价值的全面评价,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大多都是传统类型的管理人才,对于新兴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而言比较缺乏,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运用在绿色建筑管理之中是不科学的,在管理中,缺乏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人才,给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影响管理的水平;绿色建筑施工人才较少,传统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知识,不具备绿色建筑理念,不熟悉绿色建筑规范和施工要求,导致违规操作现象在施工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

2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2.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使绿色工程建筑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法律、法规,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设计、建设、实施等方面充实立法的内容,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体系,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政府不当的干预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的行为,理顺权责关系后,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完善理赔制度;政府要发挥自身的效能,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审批和验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的首要是实行准入制度。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评估,对于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拒之门外,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的门槛,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要坚决取缔,防止一些建筑企业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做着高能耗的项目,欺骗社会;实行全程的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另外,工程监理等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行全程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求执行,在设计、建设和招投标等阶段,实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2.3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施工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管理水平。

3结语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4

1.1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当前在绿色建筑工程政策方面,虽然涉及到了绿色建筑的内容,但该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大多法律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法律责任缺乏明确性,不具备可操控能力,大多法律法规中都是运用提倡、鼓励等字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执行力薄弱;在绿色技术标准方面,仅仅局限于节能设计层面,对于材料、施工监理等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于建设单位或者开发商没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行为也没有做出应承担的责任,这也造成大多人对于建筑节能问题不予以重视的原因;对于建筑节能管理而言,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远远不及法律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现代法律没有设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1.2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很多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虽然这些体系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限性过大,仅仅停留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评价系统的内容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缺乏对经济、社会价值的全面评价,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大多都是传统类型的管理人才,对于新兴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而言比较缺乏,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运用在绿色建筑管理之中是不科学的,在管理中,缺乏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人才,给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影响管理的水平;绿色建筑施工人才较少,传统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知识,不具备绿色建筑理念,不熟悉绿色建筑规范和施工要求,导致违规操作现象在施工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

2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2.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使绿色工程建筑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法律、法规,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设计、建设、实施等方面充实立法的内容,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体系,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政府不当的干预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的行为,理顺权责关系后,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完善理赔制度;政府要发挥自身的效能,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审批和验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的首要是实行准入制度。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评估,对于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拒之门外,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的门槛,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要坚决取缔,防止一些建筑企业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做着高能耗的项目,欺骗社会;实行全程的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另外,工程监理等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行全程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求执行,在设计、建设和招投标等阶段,实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2.3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施工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管理水平。

3结语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5

一、创建目标

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2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将民用建筑建设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格督促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覆盖。新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应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二)提升绿色建筑实施水平。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强化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执行,严格施工质量把控。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要求。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应在项目相关招标文件中明确绿色建筑相关要求内容。加强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区住建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绿色建筑各项标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项目形成绿色建筑执行情况的闭合管理。

(三)推进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利用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绿色建筑标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按照省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要求,强化既有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

(四)稳步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坚持质量安全和宜装配则装配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以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逐步提升装配率。以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

(五)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探索市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模式。鼓励各项目主体合理选取建筑外遮阳、节能门窗、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节能改造等改造措施,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六)提升公共建筑运行能效水平。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建设,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结合围护结构装修、用能系统更新,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七)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加大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绿色建材应用力度,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宣传,指导建材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认证。

(八)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明确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建立民用建筑能效信息公示制度,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明示住宅绿色性能信息及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开发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要认真执行绿色建筑政策标准。

1.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立项时,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在编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要有绿色建筑相关内容,并将有关成本纳入投资概预算。建设单位在组织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应复核绿色建筑施工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绿色施工要求执行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2.设计单位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认真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在编制设计方案中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编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绿色建筑专篇。

3.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进行专项审査,并在审查合格书中明确注明结论意见。

4.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详细的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和绿色施工要点,明确绿色建筑施工措施,确保绿色建筑实施质量。加大对优质、诚信的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相关企业的宣传。

5.监理单位要认真落实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抽查中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

(二)加强建设全过程监管

区住建局将把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把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关键环节,确保绿色建筑工作的落实。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项目现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各方责任主体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专项施工方案编审情况、专项监理编审情况等,严格执法,督促各项标准和规定的落实。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6

一、严格执行相关文件精神,增加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知识

(一)我局采取了从网上和书面,到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及时认真地转发了省建设厅、市建设局及各单位有关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的文件。严格执行《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文件的相关要求。

(二)为更深入普及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科学知识,增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意识,我局组织全县建筑各企业、各工地管理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培训,培训中认真听取和观看老师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的规范的阐述和新材料、新工艺的演示,使建筑从业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更多的了解和学习到了建筑节能施工、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的知识。

二、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把关,规范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秩序

(一)严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关。严格执行《省民用建筑节能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办法》文件的指示精神,要求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文案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也要对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审查。

(二)严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材料关。严格执行《关于实行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制度的通知》,监督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建筑节能监管,按照《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要求,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督察,对每一项隐蔽工程,均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严把节能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关,合格后方可允许其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执行绿色建筑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按照《省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检查。

(三)严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施工验收关。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建筑节能施工管理,规范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市场行为和质量行为,提高我县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建筑节能工程完工后,要求建设单位应制定建筑节能施工质量专项验收方案,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建筑节能专家验收组。对予建筑节能工程专项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同时建立了县建筑节能监管台账,对全县在建工程的建筑节能统一管理,更直观和科学。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对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查验。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医院建筑;施工管理;绿色施工管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但发展成果背后存在的巨大能源消耗和浪费也不容忽视,据权威机构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30%左右,公共建筑能耗则占据建筑总能耗的1/3,而为了提供一条可行性较强的公共建筑能耗节约路径,正是本文围绕医院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医院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思路

1.1施工人员管理创新

在医院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探索中,施工人员的创新管理必须得到重视,这一创新管理可通过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开展教育培训实现,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需围绕法人、负责安全经理、总工程师、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技术员组成的五级安全管理机构人员体系展开,这一体系属于“团队化”创新的典型,由此实现严谨工作方式和创新思维方式的互补,即可实现创新性较高的医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的开展则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告别“教育培训资金能省则省,程序尽量从简”等错误行为,由此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BIM技术开展教育培训,即可大幅提升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这种创新教育培训的开展同样能够较好服务于医院建筑施工管理。

1.2施工技术管理创新

施工技术管理也属于医院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实现这一管理的创新,必须关注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施工技术交底,其中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的创新可通过引入定量分析方法与BIM技术实现,为应用定量分析方法与BIM技术的医院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管理流程,结合该流程建立危险源管理小组、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小组,即可实现医院建筑施工前的危险源辨别,医院建筑施工面临的威胁自然能够由此降到最低;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为了传达医院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等内容,该环节的创新需关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交底工作,由此即可通过建立医院建筑施工成品三维模型、施工模拟视频大大提升技术交底直观程度,医院建设施工质量、安全将由此得到较好保障。

2医院建筑绿色施工管理路径

2.1工程概况

医院建筑绿色施工管理的开展离不开BIM技术的支持,这是由于BIM技术与绿色建筑存在一定共通之处,都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都能够提升建筑品质便属于这种共通之处的典型表现,而由于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绿色建筑的能耗分析和环境模拟需求,这使得二者之间具备完美结合的基础,表1为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结合该表可更为直观了解BIM技术在医院建筑绿色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某地S综合性医院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具备大量应用新设备与新技术、机电管线设备负责、施工难度较大、工期紧张等特点,为实现该医院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该工程实现了BIM技术的全过程应用,进度和动态控制、可视化设计、平面布置优化、碰撞检测、三维交底属于其中的典型应用,而在具体的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则主要集中在施工材料进场安排、施工场地动态布置两方面。

2.2施工材料进场安排

S综合性医院建筑工程位于当地闹市区,因此施工场地较为狭小,材料堆放问题的解决因此成为了该医院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施工场地的整洁,能否实现工完料清也将直接影响医院建筑工程绿色环保性能,因此施工单位采用BIM技术开展了项目材料的信息化管理。具体管理中,BIM技术主要用于材料进场的合理安排,这一安排能够实现每天进场材料的种类、数量细化,而在CAD技术的支持下,项目材料还能够实现三维可视化管理。在每周进度计划的支持下,CAD能够显示具有时间信息的三维工程,这源于CAD与数据库实现的构件绘制、构件信息管理的交互管理,设计变更的同步更新可较好满足每周、每日材料进场的统计需要,由此实现的场地科学布置、节约,大大提升了S综合性医院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水平。具体来说,为真正实现施工场地利用最大化、做到工完料清,BIM技术的应用需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时间信息和材料信息的管理,通过利用数据库中的各类构件信息、材料信息、标高与尺寸信息,即可实现构件信息的交互修改,由此开展材料库中的材料分类,即可通过管理材料名称、进货时间、材料工程量,进行进货表、材料消耗表的输出,施工材料进场安排动态性、科学性、合理性将由此得到保障。

2.3施工场地动态布置

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并减少施工队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S综合性医院建筑工程结合BIM技术进行了施工场地的动态布置,四节一环保的实现由此获得了有力支持。负责S综合性医院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首先应用BIM技术开展了场地布置方案的对比,通过找出不同方案存在的空间冲突、引入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实现了项目开工前的不同现场布置方案对比与评价,医院建筑工程的动态施工场地布置方案也因此求得。结合S医院建筑工程实际,该工程被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智能建筑工程、电梯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建筑工程共十大项,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则属于其中涉及绿色施工最多的项目,因此施工单位围绕三者开展了针对性较高的绿色施工管理,场地动态布置也主要围绕三者进行,通过建立带有场地布置的BIM模型、开展施工模拟,施工单位确定了发生冲突的关键位置,通过演示施工机械运行、材料堆场、临时建筑等环节冲突,S综合性医院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除应用BIM技术进行S综合性医院建筑的绿色施工管理外,该工程承包单位还引入了一大批绿色施工技术用于工程施工,如降低空气污染的施工技术、改善水污染的施工技术、反射涂料绿色施工技术等,通过严禁焚烧工业垃圾、结合规定进行废水的过滤与消毒处理、应用新型功能涂料,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取得了更为喜人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彭大文,陶吉田.浅析医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无障碍设施建设[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2:98~99.

[2]侯绚昕.浅析医院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05:94~95.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8

一、创建目标

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2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将民用建筑建设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格督促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覆盖。新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应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二)提升绿色建筑实施水平。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强化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执行,严格施工质量把控。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要求。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应在项目相关招标文件中明确绿色建筑相关要求内容。加强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区住建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绿色建筑各项标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项目形成绿色建筑执行情况的闭合管理。

(三)推进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利用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绿色建筑标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按照省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要求,强化既有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

(四)稳步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坚持质量安全和宜装配则装配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以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逐步提升装配率。以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

(五)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探索市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模式。鼓励各项目主体合理选取建筑外遮阳、节能门窗、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节能改造等改造措施,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六)提升公共建筑运行能效水平。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建设,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结合围护结构装修、用能系统更新,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七)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加大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绿色建材应用力度,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宣传,指导建材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认证。

(八)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明确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建立民用建筑能效信息公示制度,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明示住宅绿色性能信息及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开发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要认真执行绿色建筑政策标准。

1.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立项时,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在编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要有绿色建筑相关内容,并将有关成本纳入投资概预算。建设单位在组织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应复核绿色建筑施工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绿色施工要求执行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2.设计单位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认真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在编制设计方案中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编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绿色建筑专篇。

3.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进行专项审査,并在审查合格书中明确注明结论意见。

4.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详细的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和绿色施工要点,明确绿色建筑施工措施,确保绿色建筑实施质量。加大对优质、诚信的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相关企业的宣传。

5.监理单位要认真落实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抽查中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

(二)加强建设全过程监管

区住建局将把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把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关键环节,确保绿色建筑工作的落实。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项目现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各方责任主体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专项施工方案编审情况、专项监理编审情况等,严格执法,督促各项标准和规定的落实。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9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实施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节能和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为重点,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支撑、依法监管、提高能力”的总体工作思路,提高建筑业能源的利用水平,切实降低建筑使用能耗,促进我市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十二五”建筑节能与科技取得新进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抓好建筑节能

全面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经验,科学分析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入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一)继续深入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1.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建筑节能管理机制。开展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目标考核,严格落实建筑节能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实现新建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阶段执行率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率达到97%以上的工作目标。

2.加强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把有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贯彻落实作为质量检查、节能专项检查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全市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3.加强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建筑节能产品备案制度,重点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建筑节能材料质量的监管。同时加大对新型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设备推广应用实施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4.按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加强能效测评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开展能效测评标识试点工作。

5.促进建筑节能管理政策、标准规范应用与新技术推广的对接联动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发挥专家指导作用。

(二)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1.组织对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和应用潜力进行调查评估,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工作,研究制定推广办法、措施和鼓励推广的经济政策。

2.大力宣传贯彻《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加大太阳能推广应用的力度,重点是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十二层及以下居住建筑,严格执行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强制性标准。

3.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化发展。积极组织申报2012年国家、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争取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已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示范项目工程的实施管理工作,确保实现预期节能环保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完善相关标准、技术导则,总结经验,召开现场会,发挥示范作用。

4.加大对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研究,带动市场需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以及产业化等工作。充分利用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的放大效应,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带动市场需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以及产业化等工作。

(三)大力推进建筑业节能降耗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市住房城乡建委《关于推进全市建筑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建筑业节能降耗的监管力度,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2.积极引导建筑施工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建筑业能源的利用水平,切实降低建筑施工过程的能耗。

3.逐步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业化水平。重点扩大适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及构筑物使用范围和数量,充分利用工业化、专业化成果,减少现场制作加工作业量,达到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目的。

(四)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1.结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制定相应的地方配套法规、政策。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对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能耗统计、能源分项计量、能耗监测工作。

2.大力推广能耗监测技术和节能改造技术,推进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开展试点。

3.探索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抓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产业的培育,鼓励、支持开展节能改造试点及相关技术、标准、政策的研制制定工作。

三、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

按照国家、省、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调结构、促转变”的部署,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一)落实绿色建筑管理措施和评价标准。积极开展调研,结合我市实际,探索适应我市气候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节能环保材料、绿色施工等技术,加强引导,实施绿色建筑。

(二)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的要求,积极组织技术条件成熟的项目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及部、省组织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逐步开展一、二星级评价标识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围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各阶段的技术需求,开展与绿色建筑配套适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提升绿色建筑技术集成水平。

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一)强化建设领域节能环保“十大适用新技术”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十大适用新技术”相关应用技术导则。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动节能环保“十大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进一步优化墙材结构,提高质量技术水平。深入开展新型墙体材料认定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墙材质量的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出厂产品质量检测手段,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新型墙体材料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适时开展墙材产品质量抽检,向社会公开抽检结果。

(三)加强建筑节能新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太阳能系统、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型门窗等方面的研究,使建筑节能在材料和工艺上有新的突破,满足我市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的需要。

(四)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适时举办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展览、技术论坛和交流会。

五、全力做好各项综合性保障工作

(一)做好规划立法及任务分解工作

1.编制出台《市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建设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十二五”发展规划》。

2.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3.做好建筑节能工作任务分解,印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2012年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年底对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做好各项重点任务宣传培训

1.加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的宣贯力度,加强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2.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同时,切实做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地方设计标准和外墙外保温新技术规程的宣贯实施工作。

3.加强对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设计、开发等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适时开展专题报道等宣传活动,召开交流会,宣传绿色建筑发展的理念及实施途径。

4.适时开展能效测评、能耗统计等专项培训,着力提升各方主体推进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的能力。

(三)强力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

1.加强建设事业科技进步工作机制建设,制定出台推进我市建设事业科技创新的工作意见,逐步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绿色建筑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1阐述绿色工程管理的现状

1.立场与利益的关系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助长了绿色建筑的兴起。绿色建筑工程属于一个新的词汇,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因人而异,许多人还不能很好地认识绿色工程的理念。而且由于立场的不同,因此绿色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也不一样。对于政府来说,绿色建筑的兴起可以促进城市建设向环保方向发展,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住所,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绿色建筑的开发商来说,他们主要以营利为目的,从而违背政府的意愿,选购相对便宜,甚至不环保的建材充当绿色建筑材料,使绿色建筑成为了表面上的绿色,背后的劣质。因为所处的立场不同,从而出现利益的不一致,如果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更加会助长绿色建筑低质量的现象。

2.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

现如今,工程的建设都需经过政府的支持与监管,如果没有政府有力的管控,工程将会存在大量的问题,严重降低了工程的质量。因此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工作是工程建设质量的保障,所以政府必须科学合理的监管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没有法律等规章制度的明确规定。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向来依照《节约能源法》和《建筑法》这两项法律,但是该法律制定于上个世纪,已经完全不适用于当代的绿色建筑工程,其规定也相对片面、笼统。即使政府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但是效果依然不明显,没有实打实的法律规定有效,本质上也是虚有其表,实际上不能起作用,因此绿色建筑依然得不到良好的管理。尤其是对于绿色材料的选材和施工方面,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进而导致开发商利用法律的漏洞,弄虚作假,严重阻碍了绿色建筑的良性发展。另外,在绿色建筑的管理方面,同样没有明确的权责分配,一旦出现了问题,没有相关负责人主动承担,而是在各个建筑环节当中,推三阻四,导致绿色建筑的各个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3.缺乏准确的评估体系

是否有准确的建筑评估系统,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之一。由于准确的评估体系对建筑工程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需求。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评估体系相对单一,且不全面。然而针对新兴绿色建筑工程来说,不全面的建筑评估体系,完全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绿色建筑行业正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期间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要点与技术指导》、《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绿色建筑的评估系统大多是关于技术上的评估,较少涉及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评估系统。由于绿色建筑的评估系统极其片面,大多数只局限于公共建筑、居民小区住宅等较小的区域,并且也出现了应用效果差的现象。另外,如今的评估系统还只适用于简单的建筑,对于稍微复杂的建筑这套评估体系就不适用了。因此没有完整的评估体系,根本不利于我国绿色建筑的管理工作,进而影响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4.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现如今的绿色建筑行业依然是以传统型建筑人才充当其管理工作者,从而就造成了工程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呈现出人才缺乏的现状,因此其工程管理也出现不到位的现象。而且传统型建筑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早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造成自身可利用的资源与新兴建筑行业不匹配的现象。由于传统型建筑人才主要以粗狂型的管理方式为主,因此长期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管理者,其能力基本上不能与绿色建筑工程相对应,此高彼低的现状,自然不能适应绿色工程的发展。除了缺乏绿色工程的管理者之外,其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也相对稀缺。由于绿色建筑工程不仅需要专业的管理工作者,还需要具备专业建筑素养的施工人员,需全面了解绿色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作为工程施工的保障,将不能对绿色建筑做出正确的判断。然而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施工人员也非常的稀缺,同样是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之一。

5.管理部门缺乏联系

由于绿色建筑工程涉及的部门和单位较多,更需要加强财政部门、劳务部门、民政部门和规划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各部门之间基本上没有过多的交流,大多数部门都是只管理自己本分的工作,因此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相对分散,不利于绿色建筑工程的高效管理。主要原因源于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低下。

2阐述绿色建筑工程有关问题的对策研究

1.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认识

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认识,还需政府的大力支持。另外,政府需加大对绿色建筑工程开发商的有效监管,坚决抵制开发商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政府加强与开发商之间的沟通,避免出现利益方面的冲突,共同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

2.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的法律保障

由于不完整的法律规章制度将会导致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不到位,所以要想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不完整的法律进行修订和补充,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法律保障。另外,完整的绿色建筑工程法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政府的权利,进而避免政府过度干预给绿色建筑工程造成不好的影响。

3.健全准确的评估体系

坚决抵制不合格、评估不达标的企业进入绿色建筑工程当中,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评估门槛。加强工程各个方面的评估体系,不达标的企业一律不能通过,严格遵守绿色建筑的要求。通过严格的评估体系对工程进行监督作用,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达标。

4.培养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人才

可以直接从各大高校进行人才招聘和引进海外人才。除此之外,对已有的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全面提高建筑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考核合格的人则可以进入建筑岗位,对不合格的人选进行重新培训,多次不合格者将面临淘汰。另外,还需提高建筑人员进入绿色建筑工程岗位的门槛,以高标准筛选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和施工人才,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逐渐追求更健康、环保的建筑作为住宅。因此为了响应健康、环保的号召,满足人们的需求,绿色建筑工程逐渐在建筑行业中兴起,虽然绿色建筑工程可以促进城市建筑向环保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的绿色建筑工程依然不算成熟,甚至还存在些许问题。所以面对我国新兴发展的绿色建筑工程,首先政府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与开发商的交流,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其次提高建筑评估体系,严格审核建筑工作的各个环节。最后,引进专业人才,对相关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小燕.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2).

[2]韩志强.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