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十篇

时间:2023-11-06 17:53:50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9―0178―03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两个含义接近、联系紧密的概念,在我国高校教育理论及实践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概念的理解很不一致,两者有时相互交叉、相互涵盖,有时甚至一种内涵有两种表述。在《实践论》中指出,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由此可见只有对概念的含义、来源及相近概念的区别有明晰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整个事物的本质。明确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厘清它与相近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逻辑起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解读

长期以来,人们对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无法准确辨析,经常混淆使用。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已经从学理上准确鉴别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概念的关系,但直至今天,仍有很多人对这几个概念使用混乱,甚至相互替代。只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纲――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清楚的理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溯源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去教育社会成员,是自古以来各个阶级社会所共有的实践活动。中国自古就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和实践活动古已有之,但并非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我们可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和演变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概念林立阶段。政治工作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进行描述的概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给黄埔军校的学员讲授《论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时,就将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在政治工作中,利用政治工作这个概念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为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和任务,我们党开始加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也开始对政治工作进行翔实地阐述。如1938年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这篇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论著中就明确分析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内容和方法。后来伴随着军队政治工作的加强,理论上开始广泛使用“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概念。以后又多次使用“宣传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概念。虽然此时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概念都已出现,但总体而言,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主要使用的概念还是政治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概念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开始应用,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更加提高了,更加需要加强党的思想领导。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他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进行论说的基础上,他在文中逐一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内容、方法问题。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的进一步阐述。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还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虽然截至1957年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表述的各个概念都已出现,但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直到1960年,除军队始终统一使用“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外,其他各条战线则呈现出交错使用或同时使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等提法的局面。到1960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和统一提法并未形成,处于概念林立混杂使用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当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把握不清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统一提法形成阶段。从1960年开始,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标准提法是政治思想工作,此概念与思想政治工作相比更加强调政治教育,侧重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为避免将政治加以泛化,忽视社会成员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的倾向,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取代政治思想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较为普遍和统一的提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

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概念,尽管内涵互相交叉重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亦被相互替代使用,但实际其内涵是不同的。笔者对这组概念进行简单分析,这一系列概念中的最高概念是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泛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有关政治方面的全部实践活动。思想工作则是为提高社会成员思想素质而进行的工作,目的是促使人们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政治部分的总和。很多人根据字面意义简单化的推断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内涵,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工作加政治工作,其实这种理解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

与思想政治工作含义最为接近的概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紧密联系,但也有内涵上的区别,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纲要》指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范围要大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的思想政治实践和组织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那么究竟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呢?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所有阶级社会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运转而进行的思想上、政治上和道德上教化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来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性,尽管很多国家不使用甚至公开攻击无产阶级政党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实际

上任何国家、任何政党,要想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都必须开展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不过是在其他教育名目下开展了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已。如美国开展的公民教育,英国开展的宗教教育,实际上执行的就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当然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文指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解读

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研究的是在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下从课程名称、概念内涵和课程设置三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演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高校中开设了政治课,当时这门课并没有一个标准和统一的名称。如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规定了公共必修课开设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文、法、教育(师范)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经济学。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就是今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1956年9月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中又将政治课称之为政治理论课程,以后又出现过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等名称。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第一次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标准提法,《意见》指出: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入进行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教学改革,根据两年来“两课”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自此我国高校的政治课便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的统一名称,并一直沿用到2004年。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就是中央16号文件,16号文件下发后,“两课”统一改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由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党重大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在其历史沿革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转折,这就是198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方案、1998“两课”方案和2005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的提出和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2006年9月全面实施"05方案”(2005年通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经过调整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也就是说,目前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具体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学校中开设的课程,是运用授课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任何一个概念的演变都必然经由一个从模棱两可到精准透彻的过程,且其演变还会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认识水平的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概念的辨析,使它们各自的研究领域更加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涉及的范围较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纲,正所谓“纲举目张”,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就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当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毕竟学生以学为主,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建国以来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李传华,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全书: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价值”概念,不包括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只包括蕴含在人的行为中的精神性价值。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使用的“价值”概念包括双重维度,即以“善”为原则的道德价值和以“正义”为原则的政治价值。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价值;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价值观培育活动,目的是实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播的价值观的认同。价值观无非就是人们对于某种价值所持有的观念,即对于某种价值在观念上认同或者不认同的态度。因此,价值观培育的逻辑前提是澄清什么是“价值”。只有明确了什么是“价值”,才能进一步探索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关注的“价值”?本文将初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语境下的“价值”概念,而不是讨论价值观。

一、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及其主体对自然物相对价值的立法

在广义上,自然物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物,另一种是人在某种自然形成的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人造自然物。所以,狭义上的自然物所指的是自然形成的物,而广义上的自然物包括人造的自然物。因此,一切物都属于自然物,它们和精神相对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当中,自然物的价值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但是,为了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说的价值的本质,我们首先要区分两类不同的价值。一类是自然物的使用性或欣赏性价值(如果我们把欣赏也看作一种功用的话,那么欣赏性价值也可以被看作一种使用性价值,即作为欣赏的使用价值。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全部自然物都归结为它具有某种使用性价值);另一类是某种精神或观念因为符合真理而具有的精神性价值。第一类价值显然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讨论范围之内,但我们对这一类自然物的价值应该有本质性的分析,以澄清它为什么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本文讨论的自然物,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造形成的自然物。和人的自然需求相关联的价值,相当于经济学中一个物体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一物对某人有使用价值,但对于另外的人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一物在某一时间或地点对某人有使用价值,但在另外的时间、地点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价值是由主体的需要决定的,这不是说物绝对没有价值。物虽然绝对是有价值的,但是相对于个别主体而言,这一价值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自然物对主体的需要来说具有的是使用性价值。(2)主体需要的个体性差异,决定了自然物并非对每个个体都有价值,因此自然物对于个体来说有相对价值。(3)主体的自然需要决定了自然物对其自身来说是否具有价值,因此,主体需要就成了自然物相对性使用性价值的“立法者”。概言之,人的自然需要为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立法。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为什么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被排除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外———因为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所针对的主体性条件是个体的自然需要,而自然需要是由人作为自然物(生物)的需求决定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们需要的产生,而不是由人们的某种观念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自然需要,是完全由自然物的生理机能决定的,而不是教育的结果。

二、实践理性是精神性价值的立法者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说的价值,是和人的行为相关的,即在行为中承载着的精神价值。精神性价值的本质是“善”,因此我们认为符合“善”的原则的行为是有价值的。对于这种精神性价值来说,我们再也不能从物当中去评判了,而只能回到人的观念当中加以评判。观念是思维的产物,对这一观念的精神价值加以评判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一个物具有怎样的使用性价值,是很容易被人们直接从感知中加以判断的。但是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性价值的态度,即其价值观来说,我们的评判和鉴别就非常困难了。说到底,评判或者改变一个人对精神性价值的认同和看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除了和人的自然需要相关联的价值,还有和人的自由意志相关联的价值。这些存在者不是因为其具有使用性价值。使用性价值即便存在,也可能以消极的方式来成就超自然需要的价值。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人的精神需要,比如对高尚人格的需要、对正义感的需要、对良心的需要等等。总而言之,这是一种超越使用性价值的精神价值。这种价值一般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即便有某种“物”出现在价值行为当中,也不是因为物本身就具有这种精神价值,而是由于人的行为赋予了其某种精神价值。比如,我们把一支笔赠送给朋友的时候,这支笔就变成了友情的载体,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友情就是一种精神价值。但是,这种能够承载精神价值的物本身,也应该是有某种价值的东西。如果一个物没有使用价值,要想成为精神价值的承载者,就一定要具有其他的价值。物本身的使用价值或者审美价值,并不直接就是我们所要表达的精神价值。在人们的精神价值当中,虽然有某物出现,但物本身的价值是消极的,即它仅仅提供了表达精神价值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具有精神价值。唯有人作为主体把某种意义赋给它的时候,它才可以用来表达某种精神价值。我们现在需要追问的是:这种精神性价值来自何处?精神价值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因此,这种价值的本质是人的某种精神的显现。而从性质上来看,这种精神是有价值的,它独立于人的感性需要,自身就具有价值。比如,一切道德行为或者正义的行为,往往是通过牺牲物质利益、感性快乐而获得的。这说明,在我们所谓的“高尚”的行为当中,体现的是一个行为主体的“精神价值”,它不依赖于物质的使用性价值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精神性的价值是不需要把物质利益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认为道德永远是一条来自理性的“绝对命令”[1],道德价值是没有功利性的价值作为前提条件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由这种精神的支配而实施的某种行为,就是符合“善”的原则的,因而是有价值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到人作为实践主体的理性当中去寻找精神性价值。人们在行为当中总是有具体目的的。这一目的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为了某种实用性的或功利性的目的;另一种是超越功利的理性目的,比如良心。根据康德的道德学原理,一切从功利性目的出发的行为,都不应该是符合道德法则的行为。只有我们的目的是追求良心的满足或正义的需要,这种行为才是有精神性价值的。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理性是能够为自己颁布法律的,它抛开了一切功利性的诉求,单纯从理性的正义法则出发来行为。因此,精神价值的根源在于实践理性本身,它和人的自然需要毫无关系。我们无法从一个人的行为现象当中评判其行为是否是有价值。比如,一个人“路见不平一声吼”,我们能否从这个人的行为中评判其价值观呢?显然不能。如果这人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动机,或者是为了“讨好”被帮助的人,那么他的行为就不能算作符合正义原则的行为,因而不具有精神价值。就其行为的表现形式来看,他似乎是出于“正义感”,但我们无法判断其真实动机,因此也就不能对其行为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说,精神价值来自于行为主体的实践理性颁布的正义法则,因此,精神性价值是主观的。关于精神性价值,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精神性价值的本质规定是“善”。(2)精神性价值是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它要通过人的行为得到体现。(3)精神性价值不能从行为结果当中得到评判,而只能通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的反思得到评判。(4)实践理性是精神性价值的立法者。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的双重维度

从总体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的价值观的培育,无非是对人的道德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的培养。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爱情观、婚姻观、财富观、事业观、幸福观等等,都是从这两种基本的价值观中推论出来的。

1.道德价值及其客观性

抛开人在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存在,人只剩下最为纯粹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由内心的道德法则所支撑的世界。人有向善而在的自然本性,但是人为什么经常偏离道德法则呢?原因在于道德法则经常受到其他力量的干扰和破坏,这一力量无非就是个人的私利。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使其内心的道德法则建立起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不仅要知道道德法则的存在,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按照道德法则的要求而存在。一般来说,人们对道德的认知是容易的。即使没有受过教育,人们也会很容易地了解道德的力量,因为道德本身作为实践理性的立法原则是直接发生的,它甚至不需要教育。正如那些没有接受过充分教育的人,也可以知道道德法则的力量并按照它来行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功能就在于它让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法则来行为。道德价值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实践理性颁布法律而形成的。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他人是无法评判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道德价值没有客观性。正如康德为道德所给出的定理:“你应当这样行为,使你的行为规则同时成为一条普遍有效的法则。”[1]只要有健全的理性,每个人都会发挥自己的实践理性,颁布相同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在道德价值上,每个人所作出的道德判断都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道德价值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决定了在道德价值的认同问题上,几乎不容易形成分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就是基于这种道德价值的客观性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道德价值的客观性,我们就没有权利教育他人按照道德价值来行为了。但是,除了道德价值以外,思想政治教育最关注的还有政治价值。在政治价值的层面,问题会变得复杂一些。

2.政治价值及其客观性

政治价值是指建立在某种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正义性。如果一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符合正义原则的,那么其就是有价值的。政治价值是通过国家制度和法律被规定下来的,而意识形态就是对这种制度和法律的合法性证明。所以,政治价值与道德价值不同,后者不需要外在的立法来加以确认,它完全凭借一个人的良心道德法则得到确认;但是政治制度要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法律得到确认,政治价值的本质在于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正义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们的政治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证明一种政治价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证明一种政治价值具有客观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必要了。我们凭借什么教育他人服从一种没有正义原则的政治制度,接受一种没有正义原则的意识形态呢?显然,政治价值的客观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产生的,也不是从抽象的自然法当中衍生出来的,而是从一定的经济基础中建立起来的。因为政治价值不过就是保证经济基础得到确立的价值系统。这样,政治价值实际上是由其经济基础的正义性决定的。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种经济制度是以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普遍占有为基础的,那么这种经济基础就具有了正义性,因而也决定了它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具有正义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公有制经济基础,“私有制的扬弃”[2]就应该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建立在其上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它才能获得政治价值。此外,政治价值的客观性还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这里我们要承认政治价值的相对客观性。所谓相对客观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因为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也会有差别。每一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对自己的国家是实用的、有效的,但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不一定是有效的。这意味着除了经济基础决定的绝对客观性以外,还要承认不同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差异基础上的相对客观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价值观培育所应考虑的问题。

作者:丁亚春 黄梅 马玲 单位:吉林大学医学院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3

[论文摘要]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目前理论界对文化环境的研究已进入系统研究阶段,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概念仍不明晰,极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泛化倾向。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相关概念的梳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进行较为 科学 的界定。

一、文化与文明

什么是文化?最有影响力的即人类学之父英国人泰勒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的阐述:“文化,就其在民族志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 艺术 、道德、 法律 、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其他能力和习惯。”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汇,一般来说,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涵盖了人类社会 历史 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文化主要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相对于 经济 、政治而言的文化概念。对于狭义文化,有过精辟论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此可知,狭义文化应该是广义文化的高级层次,是文化研究的重点。

文明不同于文化。文明也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产物。但文明特指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换句话说,文明是一定历史时期先进文化的表征。例如,胡适认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成绩”,而恩格斯则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是一种社会品质”。

二、环境与文化环境

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具体说,它是有机体外部可以进入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直接影响到生命活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广义地讲,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所谓环境是以人类及其相关活动为主体的,可分为 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对环境的研究极易存在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环境决定论”,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等)对法律和社会政治制度有决定作用,其理由是“不同气候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二是“精神万能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不顾客观实际和 规律 ,片面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唯意志论”者,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针对上述两种错误倾向,马克思都给予严厉批判,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科学的环境观,即人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统一的因子是实践活动,“环境的改变和人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实践”。这样,既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又承认了环境对人的客观影响。

上述相关概念的简要分析对认识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化环境需要确立与之相对应的中心体;其次,“文化是用意义逻辑对文化环境进行最抽象、最一般的总体规定”。因此,文化环境应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一定文化模式的具体体现”。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其主要原因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取向不同,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德育学取向根源于我国传统的德育观念,这种观点一般将思想政治教育划入广义德育的范畴,如“广义上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学取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界定上,例如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分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是“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一定的心理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

本文较为赞同思想 政治 教育 的教育学取向。为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泛化,根据我国新时期的党情国情,笔者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五分法,其中“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内容,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性内容,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性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文化模式的具体体现,其内容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 文献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j].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

[2]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9.

[4]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75.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表明,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阶级性、社会性的调整,对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关怀,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关怀、尊重受教育者。然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亦具有明显地区别。人文关怀这一概念的侧重点在于“人文”二字,即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关怀,这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则在于“关怀”二字,关怀思想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仅仅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也要全面体现关怀,要培养受教育者关怀人、关怀社会、关怀自然;在教育方法上要运用更人性化、更具关怀色彩的方法;在教育目的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出受教育者的被关怀品质的培养。

    (二)关怀德育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1.此“关怀”非彼“关怀”在笔者提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以前,学术界比较广泛使用的是关怀德育这一提法。然而在细细研究现有的关怀德育理论之后,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与其说是关怀德育,不如称其为关怀伦理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研究。可以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关怀”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别的,可谓此“关怀”非彼“关怀”。简单地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是狭义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怀”是广义的“关怀”。关怀概念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尤其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派为代表。美国学者吉利根(C.Gilligan)在批判科尔伯格“以正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创建了关怀伦理,提出要注重道德教育中的“不同的声音”,她认为女性更加倾向于以关怀和责任作为核心价值来解决道德问题。之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Noddings)将关怀伦理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教育的关怀模式。关怀伦理学的其他代表人物萨拉·拉迪克(S.Ruddick)、琼·特朗托(J.C.Tronto)亦对关怀伦理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关怀伦理逐渐地突破女性性别主义的局限,关怀的概念界定亦逐渐明确,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情感。可以说,西方关怀伦理学派为关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关怀理论传入我国之后,关怀伦理思想以及关怀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启示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亦仅局限于此,并没有把关怀放到更为广阔的古今中外思想长河中。而古今中外的关怀思想,如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爱思想、西方的自爱、博爱思想,甚至佛教的慈悲思想、基督教的圣爱思想,这些都应该是广义关怀的应有之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概念,正是基于这种广义的关怀。甚至可以说,这种广义的关怀伦理思想与正义伦理思想共同构成了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如果说正义伦理的要旨表现为做须做的事情、得应得的东西,那么关怀伦理的精义则是为了被关怀方的利益而自觉地做比须做的更多的事情、得比应得的更少的东西。”[6]可见凡是强调对人、对物、对社会重视、挂念、付出的思想,都是关怀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共同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这种建立在更为广泛的关怀思想基础上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更具有包容性、更富有生命力。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一词也可以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狭义的德育特指道德教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德教育是指“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狭义德育,更加强调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广义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基本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有不少学者常常以德育一词指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怀德育中的“德育”是侧重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教育内容则是较广泛的,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7](P4)5大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上也必然涵盖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其关怀理念也必然贯穿于这5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法制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这也进一步说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缩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范围,而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整个过程中,突出并坚持其中的关怀维度,以期在进行以关怀为主线的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或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衍生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都落脚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促使其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把关怀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一层更具温情的色彩。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引入关怀理念,所以在明确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关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对关怀概念的理解是理解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首先,从中文字面上分析关怀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关怀,得到的解释是“关心:关怀备至、亲切关怀,关怀青少年成长。”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关怀等同于关心。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一步查找关心一词时,得到的解释是“(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心群众生活,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8]可见,在中文释义中,关怀的对象包括人或者事物,关怀意味着对人或者事物的重视和爱护,常常关注、挂心、挂念。其次,如果我们从英文字面上对关怀概念进行分析,关怀则可以被翻译成以下英文单词或词组:carefor;showlovingcarefor;showsolicitudefor;solici-tude;thought。这些英文单词或词组的含义分别是喜欢、计较、尊重、照料;眷注、关注;挂念、渴望;思想、思索、关心。通过对关怀一词的英文释义的查找与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充分地理解关怀一词的含义,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尊重、挂念、爱护的心态,更是一种为了实现这种良好心态而进行的思索、照料的行为。关怀是一种在心理动机和行为结果上都强调关爱他人或事物的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关怀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怀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变化。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言,与更加强调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突出其中的关怀维度,强调关怀性和政治性并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关怀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且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品质,进而最终促进被关怀者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政治教育中融入关怀理念,运用关怀方法,通过具有关怀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被关怀者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解读

    要正确理解上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还需要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性和政治性、关系性和动态性、自然性和伦理性、情感性性和知性的辩证统一中去把握。这也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关怀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关怀性和政治性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与本质与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属性的落脚点在于事物的一种性质,本质则落脚于事物到底是什么的事物。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迄今尚无定论。有学者坚持思想政治本质属性是一元论的观点,有的学者坚持二元论甚至是多元论。但有一点基本趋于达成共识,即认为政治性或者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之一。笔者坚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二元论,认为关怀性和政治性同时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所以仍然把政治性视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强调社会或社会群体促进其成员形成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关怀取向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就明确地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在中国社会,这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是指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这就决定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属性。这也顺应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关怀性也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符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关怀理念融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试图通过更富有关怀价值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关怀敏感度、值得被关怀和懂得付出关怀的人。所以,关怀性不仅仅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一个特征,而应该上升到本质属性的地位。总之,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和关怀性的两大本质属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双重目的时,更加侧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加侧重培养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具有关怀品质和被关怀品质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5

随着历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有不同的提法和解读。现沿着历史的脉络理清其具体的演变过程。最早在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宣传工作”这个概念。1934年,斯大林在联共十七大报告中相继提出“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概念。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最初使用“政治工作”的提法,后来随着时局的变化又有所改变。1951年,刘少奇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以服务于当时的宣传工作。而到1960年时,中国共产党提出“政治思想工作”以取代其他提法。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党正式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以上不同的称谓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的体现,这些概念相互关联又有所差别,现对其中几个概念做些简单的辨析:

“思想工作”是某些群体或组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人们的思想实施影响,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观念发生变化,以更符合自己的既定目的。思想工作的目的不同,内容就会千差万别。但根据是否具有政治性目的,总的来说可分为政治性和非政治性这两类。“政治思想工作”较“思想工作”政治性更强, 它是一定的阶级或政党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而进行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带有政治倾向性,但它更注重对人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尽量避免单刀直入的政治灌输,所以较之“政治思想工作”,它的痕迹更加隐蔽。而“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接近,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更强,它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活动中,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目的性更强,它是指一定的群体用社会中已有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成员施加影响,使其思想品德更符合一定阶段在实践中的需要。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思想教育,是对人们传播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的教育。思想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相关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与其要求相一致。在我国,思想教育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体现了无产阶级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与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探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更能使人们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倡导,能帮助人们正确看待得失,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及国家的关系。

(2)政治教育,实质上是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政治信仰的教育。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阶级或社会的政治思想和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政治态度。在我国,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通过这样的政治教育,才能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克服当前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道德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的教育。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业已形成的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心中的道德认知观念,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具体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方面,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风尚。

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它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起着发动和组织教育活动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6

[关键字]概念、相对独立完整性、普遍关联性、教育性、实践性

[内容概要]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没有概念也就谈不上任何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重视对其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根据教材知识点“扫描式”地进行一番讲解。学生也难以从深层次上去理解。本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任何科学的认识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概括和总结的。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没有概念也就谈不上任何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重视对其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向学生传授的经济、政治理论亦是如此。学生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包括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必须首先加强对其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基本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部分政治教师对概念的教学并未引起重视,其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根据教材知识点“扫描式”地进行一番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去读、记、背,至多再进行几次默写。这样,虽然学生能够背出一些概念的定义,但是从深层次上去理解,以及运用所学概念帮助理解其他知识点或是运用所学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则显得比较困难了。追根寻源还是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特点、方法未能正确地把握和运用。

本人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平时教学研究,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概念教学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概念虽然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的基本单位,但任何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知识。因为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们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不是人们在最初实践活动中的对现实世界零碎的、不全面的反映。任何一个概念都已是独立完整的知识整体,因此,政治课概念教学必须具有独立完整性的特点,应通过教学力求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而概念又是通过词或词组等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同时,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为了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独立、完整而厚实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

1、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内涵的每一层含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层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分几层?哪几层?采取“剥笋子”的方法,一层一层地加以剖析,把每一层含义都讲清楚了,一个比较厚实的、富有“立体感”的概念也便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便更深刻了,运用也自如了。

2、带领学生认真研究概念的外延。外延是由内涵决定的。概念内涵确定后,就必须认真分析此概念与彼概念及他概念的不同,从而正确把握此概念的外延。这样,使学生正确地把握概念,不至使之与其他概念混淆起来。

3、把概念放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去讲解概念。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如初中政治课“刑罚”这一概念。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刑罚”概念,必须从刑罚的最初产生、到阶级社会的刑罚、社会主义国家刑罚存在的必要性等等方面的内容阐述,这样学生才能对刑罚这一概念有完整的理解,不至于会使学生产生某种偏见。

总之,我们在每讲述一个概念之后,不论概念是大是小,都要使学生能掌握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为理解掌握系统的政治、经济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具有普遍关联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错综复杂、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是相对独立完整的,但是同一政治理论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概念、其他知识点之间有种种联系,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认真分析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就必须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更大范围内更完整准确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概念教学中必须努力构成概念教学的立体框架。

我们根据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课中基本概念的讲解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辐射法,在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时通过延伸、扩展等手段,努力构成这一概念立体化的框架结构,使之层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行一种多角度、发散式立体化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中找出关键的字词,作为这一概念的中心,根据这一点,要求学生回忆出与此相近或有联系的一些其他概念,把它们进行比较。

2、在新旧概念的比较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新概念的定义中提示新要领有哪些方面的本质特征即与其他概念的不同,进行逐层分析。

3、对每一层次进行分析时,在学生弄清这层含义内容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指出从这一层次角度上概念与其他一些概念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便构筑出这一概念教学的立体化框架结构。在这过程中,学生既能理解新概念内涵和外延,又能理清楚新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既能把握新概念的本质特征,又能掌握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

比如,我在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接着要求学生回忆出一些其他行为规则,学生很快说出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纪律等等。这样就很容易揭示“法律”与“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纪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然后要求学生从定义中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这一行为规则与其他规则比较具有的不同点。学生便很快说出:(1)它是体现人民意志的行为规则;(2)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则;(3)它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对这三方面的逐一分析:对第一方面分析,便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民意志、人民民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懂得,在我国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才能建立我国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也只有健全了法制,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对第二方面分析,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我国国家之间联系,使学生懂得,只有巩固了我国国家政权,才能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加强法制建设;对第三方面分析,指出对于违反法律的,将受法律的制裁,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对敌对分子专政和巩固社会主义稳定政治局面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小结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行为规则,而其他行为规则都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这三个特征。

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后,便自然地理解课文中“它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这一观点,也为理解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因此,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应该也必须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相关知识点融合成为一个知识整体。

三是思想教育性。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清和履行我国青年一代的崇高责任。”一句话,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是概念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挖掘德育因素。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在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不仅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及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7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理想、人生价值、集体主义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代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与难题也毋庸回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起了德育工作者的种种思考,笔者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这个角度进行解析,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答案。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再审视

审视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难题,就必须回答以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对其思维方式有何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这一思维方式能否反射、映照并在教育实践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选择,甚至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采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相悖的教育方法、手段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还是科学认识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价值认识理论,而且由于我国长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强的政治性、阶级性和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性。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教育方式占有主导地位,我们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是科学认识,甚至认为只有我们掌握的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认识问题当作是科学认识问题,往往会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理论、原则的传授上,其结果只会形成学生的“知识性库存”,这种“库存”不具有生成性,也就不能形成真正的素质教育。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强调我们想教什么,更要研究接受主体的特点、需要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客体性较好地统一,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还是理论理性的范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希望传导社会主义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但能否被学生认同、接受,不是概念和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概念和理论如何转变为学生的智慧,并在生活中以这种智慧引导自己的行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范围,我们就要承认“在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求与实践的差距是必然的,而且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要接受这种事实,又必须正视解决它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必须转变过去偏重理论说教,特别是自说自话的观念,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说服力,即不是回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而是要在直面实践问题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2.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运用概念思维方式,概念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当前,人们主要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面对世界、解释世界、把握规律、寻找本质。历史地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思维方式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向当代的转型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世界的日益复杂化,概念思维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甚至有时会发生尴尬与冲突。黑格尔曾说过,当思维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出毛病的总是思维这一方。李德顺教授在《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一文中总结了概念思维存在的三个主要缺陷:抽象性、隔离性、凝固性。[2]这种缺陷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是抽象性。受概念思维的影响,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对物的理解和把握方式来理解人,就是把人先抽象为一种“知识”,然后去伪存真,找出“最科学”、“最终极”的知识,即人的本质。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看到的就只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而看不到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人。这种把人理解为抽象的外在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根本就不能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可能传授给学生充满人性关怀的规范和原则,现实中也会产生简单粗暴的“强权”教育。

二是隔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教育方式方法都来源于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经过历史沉淀、凝聚后的产物,它理应是对现实的生活背景的反映。然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态与生活状态却产生了隔离,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要求学生牢记教育的内容并按其要求行事,而不去解释每一条原则背后的生活背景,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规范、规则、要求与生活背景无法形成交融,也使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只能反映规则、不能理解规则,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也会逐渐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三是凝固性。由于抽象与隔离,有一些概念就要凝固。思维方式的凝固,其结果必将是把教育对象也看成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人。这种形而上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对现实中的人是不能完全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生存实践论的思维方式,把对人的解释、理解从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还原为关于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主体性。

可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思维方式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和矛盾,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困境中徘徊。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由概念思维走向实践思维。

二、实践思维: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进路

思想政治教育要展现其生命力和育人魅力,其思维方式必须要有所突破。即突破传统的概念思维方式,树立一种实践思维方式。因为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人的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发展,正是符合人的本质、能力和人的规定性的。以实践理性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进路有其内在合理性。

1.实践思维是一种关系思维

概念思维是一种实体性思维,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认为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都一定是某种实体的存在或是与这种实体的存在有关,于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努力去找这样的实体,并认为一旦找到,就可以实现对“人”的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使对人的理解和把握回到对关于人的知识的寻找上来。实践思维不同,它是一种关系性思维。它关心的是人的存在方式、存在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关系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人是如何存在的作为中心问题来研究。这样做首先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社会中的、不断实践活动的人,把学生放回到现实世界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实践思维是一种主体思维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因而实践思维是一种主体思维。主体思维是指思考问题的重心从单纯地关注外部世界,转向同时要关注和承认人自身,追求一种主体性意识,使主体性的思维开始增强。从关注客观世界到越来越多地关注人自身,是人类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思想政治教育也理应改变思维方式,从过去更多地关注、思索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人自身,把人的发展作为这种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但这种主体思维并不意味着单纯张扬权利意识,而是张扬一种健康的主体性,即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主体性。

3.实践思维是一种多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向思维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价值思维,二是全面发展。所谓价值思维在这里是相对于知性思维讲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认识的特征在前面已经阐述,思想道德的价值认识理论属性必然要求其价值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为主体性。所谓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单向度发展而言的。过去,往往看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社会适应性功能,即要求学生遵守既定的社会规范以维持社会稳定,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本质和重要的发展性功能,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在当今社会,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人和自己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面、多维、多元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人类自我完善与发展多样性、丰富性的趋势。因而,培养和造就能够占有和支配财富、既能工作又能生活的、目的型的、全面完整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在于充分理解、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及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多维性、多面性,更要尊重、重视人在生活实践中自己选择创造的权利与责任。

4.实践思维是一种动态的变革思维

动态的变革思维是一种很高的思维境界,它要求人们理解事物能像历史和现实生活本身那样,呈现动态化和历史化。因为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动态的、综合的。这种动态的变革思维实际上是马克思一直倡导的实践思维。简单的概括就是:“是什么”和“如何是”是统一的,重要的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如何是”。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怎样生活,他就是怎么样的人;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要看它怎么生产,一个社会怎么生产,这个社会就怎么样……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把人当作先验存在物,因而在教育实践中背离了人性所特有的过程和规律,使本来应该充满人性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无视学生主体能力、令学生厌烦的灌输和说教。

三、实践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的现实问题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维方式,除了观念的改变还必须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这一思维方式,变更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陋习”,使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健康发展的指导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实践思维方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现实世界中的多样性、丰富性的学生需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成长的需要相契合的目的。

首先,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识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得到学生的价值认同,才能被学生真正接受。尽管‘价值接受’不仅是一个情感的问题,但如果没有情感的接受,就谈不上理性的接受。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情感的内在需要,就会对这种教育产生抵触、拒绝,甚至反感、抗拒。”[3]

其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现实中的生动活泼的人,他们就存在着个性特征,忽视这一点,一味强调人的本质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可接受性也自然被削弱。在针对学生的类本质进行整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具体教育、个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增加促进学生个性、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认知、判断、反思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再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知行关系。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但实际的道德水平却难以与之匹配,知行脱节现象严重。这表明,道德感知和道德内化之间没有一个直接的、必然的生理通道和逻辑通道。[4]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规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所接受的外在的规范要求通过内省内化转变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完成化知为智、化智为行、以德率行的过程。[来2.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转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都日益增强;开放环境所带来的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也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思想先锋,他们对社会变化的思想反应、心理反应更加强烈和敏感,所产生的困惑和问题也更多,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及时发展自己,还处在自说自话的阶段,不能满足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的需要,其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就会呈现萎缩态势。

首先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发展性”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在于帮助学生的发展,帮助引导他们人生的健康成长,表现为对学生长远发展的一种终极关怀。“把发展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原则,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性教育的特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而且它在一定的意义上强调了唯物主义的教育立场:教育的内容、方式、途径等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当某种具体形式不能真正地起到关切人生、发展人生的作用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和改革。”[5]

其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开放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不断整合各种有利的资源,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途径。要想改善教育效果,必须不断吸收相关学科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进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形式手段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紧贴时展,及时回应时代问题。例如,在信息时代学会用信息手段包装自己,利用网络推广自己的思想,及时占领新的思想阵地;在开放环境中,研究西方国家隐性教育的手段和“无灌输的道德教育”理念,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从防范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8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社会化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政治社会化的概念界定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关系中,通过体验社会政治生活、参与社会政治实践,逐步形成对社会规则和政治制度的认识,获取对政治的认知能力并形成个人政治特点的过程。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是在1958年由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在《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提出并展开研究的,之后西方国家在这一知识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发展,“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才被我国学者所了解。西方学者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在《当代比较政治学》中提出:“政治社会化也就是一代人把政治标准和信仰传给下一代,这个过程叫做文化传递。”

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分析,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获取一定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其应该具备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以及政治行为的过程;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培养并教育社会成员具有社会道德,遵守社会制度,认识社会政治的一个过程。我国学者张圆圆指出: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引介,一方面对我国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我国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两大领域里。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就是将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金林南和王集权认为“政治社会化使个体了解政治信息、获得政治知识、形成与现代民主政治相吻合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掌握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本能,从而塑造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健康、参与的公民人格。”也就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政治社会化。在社会学研究领域认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社会化,杨光斌提出“政治社会化指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无论在政治学还是社会学研究领域,施雪华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即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政治文化,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和政治信仰,适应社会政治发展的过程。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阶级或政治团体为达到其政治目标、实现政治理想而进行的一系列思想、道德和政治态度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伴随阶级社会而存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

我国在1951年,由刘少奇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概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由此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替代了“思想政治工作”,并逐渐成为新的统一概念。从1984年起,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区别和联系

3.1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都是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都是由统治阶级向社会成员宣传政治知识和政治规范,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在任何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都要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式来维护其利益。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具有相同的特性,就是政治性和阶级性。

3.2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区别

(1)性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政治性,而政治社会化在强调政治性的同时,也比较注重社会性。

(2)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对社会成员单向的宣传政治知识和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政治社会化是灌输式教育和个人自主学习两个方面。

(3)接受知识的途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通过学校教育、宣传机构等正式的承担国家政治教育责任的机构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而政治社会化可以通过社会各种机构,采用各种途径对社会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政治教育的作用。

(4)培养的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与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同时也涉及政治知识、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教育,而政治社会化则注重政治技能方法的培养,即对社会成员政治素养的培养。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具体体现形式,政治社会化涉及的知识领域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宽泛。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5-199.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双主体说; 理论困境; 理论共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01-03

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争论较多的理论前沿问题之一。本文试通过对“双主体说”理论困境的分析,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主、客体论争的分歧,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动态的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引进主、客体概念的必要性,重申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上来界分主体、客体。强调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地位并不能消减其所具有的主体性,教育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主体,并试图通过在理论上的一些约定,商榷分歧,寻求理论共识。

一、“双主体说”的理论困境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的讨论中,多数问题的争论焦点不在于教育者是否可以成为主体,而在于教育对象是否能成为主体。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讨论中,不少人认同“双主体说”。“双主体说”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从受教过程来看,教育对象是的主体,教育者是客体。这种观点是“双主体说”最普遍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符合哲学认识论中关于主体的界定,即双方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因此,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应该成为主体。

由“双主体说”衍生了“主体际说”,“主体间性说”。“主体际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交往过程中,通过“主体——客体——主体”的转化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结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即一种主体际关系,或主体之间的关系。

“双主体说”在理论上论证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在实践中提升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对发挥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双主体说”在理论周延性的解释上遭遇一定困难。

首先,“双主体说”转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在哲学认识论上,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主体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指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没有客体,就无所谓主体,反之一样。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成为主体的时候,那么,谁是客体?有的学者认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1]把“教育资料”认定为教育客体很难具有说服力。按照“客体是指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一般界定——这种常识性的、被学界普遍认同的理解,是不可以随意颠覆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资料成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作为主体方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矛盾,将转换成为以教育者、教育对象为主体方和教育资料为客体方的矛盾,这样的表述转移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规定。

一般认为,主体与客体是构成认识过程的主要矛盾,这句话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之间(通过教育者传达)的矛盾。”非常明显的问题是,“双主体说”中的教育者主体与教育资料客体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应该理解为没有矛盾才合乎逻辑;而教育资料客体的确具有是否能被教育对象主体接受的矛盾。如此一来,主体方的两个主体与“教育资料”为客体方的关系发生了方向上的不对应和距离上的不平衡状态。更主要的问题是,“双主体说”把对“教育资料”认定为客体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转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将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由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思想认识的矛盾,转移为教育者、教育对象与教育资料的矛盾,如果仍然坚持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那么,“教育资料”成为教育过程的“客体”显然不能成立;如果坚持教育者、教育对象与教育资料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矛盾,“双主体说”还将面临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系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自圆其说的解释。

其次,“双主体说”在实践中“一视同仁”地对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或多或少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意识。教育者是受国家委托承担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代表一种责任和使命。在教育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虽然教育对象起一定作用,但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而不是相反。“双主体说”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成了两个主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模糊了教育者的责任意识。

再次,“双主体说”的两种说法,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是,同时关照两个过程,导致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混淆;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对主、客体界分的不同。“双主体说”第一种说法认为,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从受教过程来看,教育对象是的主体,教育者是客体。这种“双主体说”也可以转换为“双客体说”。这里,所谓“双主体说”或“双客体说”都是同时关照了教育的施教过程与接受过程,换一个角度,如果只是对于其中某一个过程来说,是否可以回归到“单一主体说”呢。

双主体说的第二种说法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符合哲学认识论中关于主体的界定,因此,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应该成为主体。这种说法的哲学依据是正确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的特殊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不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上来划分的,是从人与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与被作用、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相互关系上来划分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起主要和支配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勇于探索、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够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育对象的思想现状,预见教育对象思想的未来发展,引导教育对象养成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用的客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与思想政治教育者构成工作关系的人。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对象,具有一定的受动性、可塑性和受控性。当然,教育对象也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其主体性并不因为他们处于客体的地位而被泯灭,这种主体性表现在: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教育中的投入与参与程度及自觉接受教育的态度;教育对象具有的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可以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发展和完善自身,以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目标;教育对象具有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认识作为自己的检讨对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和行为动机等,教育对象的这种自我省察能力是使思想教育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教育对象还具有内在的价值尺度等。上述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主体性并不能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客体地位,不能否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所处地位与作用上主体与客体的基本关系。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主体和客体概念的必要性

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了主体和客体的概念,对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谁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于是,有的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对概念已足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没有必要引进哲学认识论中“主体”和“客体”的概念,将问题复杂化。

本文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所具有的单一性、关联性与内在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关于要素的约束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中,无论是三要素说、三体一要素说,还是四要素说等都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要素,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无分歧问题。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还没有发生时就已经先在地被规定了的。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做静态描述的时候,用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对概念说明问题是适当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机整体的原始的,静态的主要组成要素时,这两个概念是够用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当我们超越了实体性论证,进入认识论时,当我们着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它们之间生动的丰富的相互作用的性质时,“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对概念就显得有些词不达意了。引进哲学认识论中的“主体”和“客体”这对概念,可以更加清晰地阐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系统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它们密切的联结关系中,双方相互作用的轨迹,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情景,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角色、地位、作用进行深刻的描述和科学的定位,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哲学反思。所以,这对范畴的引进对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过程是必要的,不应该因为有聚讼争论而放弃引进。

三、化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争论的理论约定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的讨论,之所以出现单一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或主体间性说等对主体和客体认识上的许多不同理解,主要在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上存在重大分歧。因此,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如果在理论上有两方面约定,可能对取得讨论共识有所裨益。

第一,从特定的视角出发,确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分解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交融的两个过程,即: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和教育对象的接受过程。在考察主客体关系时应该从特定的过程来确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而不能同时关照两个过程。虽然,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接受过程有时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交融的。这正象任何事物的质和量在现实中是相互结合的,没有脱离了质的量,也没有脱离了量的质,如果一个东西的“量”为零,它的质也就无法存在了一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质”、“量”、“度”三个概念在理论上做出分解,对什么是质,什么是量、什么是度,做出理论界定,这种理论上的抽象与剥离对分析和理解问题是必要的和必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接受过程虽然在实际的发生过程中是同时的、不能分离的过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进行理论上的剥离,确定我们的研究视角是教育的施教过程还是教育的接受过程,如果同时关照这两个过程,随意转换视角,则不能说清谁是主体,谁是客体。

第二,在思维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个阶段从整体中暂时分离出来,以便集中搞清问题。如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表现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交融的施教过程和接受过程,这个过程又是相互连接的,如果我们对这两个过程不加以暂时分离,就不能清晰地呈现出主、客体的关系。正如在我们的经验中,时常遇到事物发展的连续的因果链条,如:摩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引起爆炸。确定“热”这个现象是原因还是结果,必须把某个阶段先从因果链条中分离出来。如果我们不把特定的因果关系从联系着的因果链条中暂时分离出来,就不能最终确定“热”这种现象是原因还是结果。同样道理,如果我们不分离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进行分解研究,就不能最终确定哪个是主体,哪个是客体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能否成为主体?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教育对象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成为主体:一是从接受过程的视角来说,教育对象可以成为主体。教育对象从已有的思想基础出发,在接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对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选择、内化、整合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思想认识、品德修养,不断推进自身内在精神素质建设,不断进行主体重构,实现思想品德的丰富和发展而成为主体。二是当教育对象在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由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乃至教育手段不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规定,而是由教育对象自己根据社会客观要求设定,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由外在社会教育向内在疏导教育转化,根据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把外在的压力变为内在的动力。所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定义来看,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时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而成为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概念解构;路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248-0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学生群体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和社会生活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趋于边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不足。面对这种情势,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内涵、结构、形成机制和规律等问题,无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概念解构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概念,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达到转变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概念解构需从两方面进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外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概念的外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强大的动力,而且要正确运用动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持续而有效地进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这就需要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概念,准确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内涵,把握其动力的特征。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是指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引起、激发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各种力量的释放路径。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彰显了以下几个特征:

(1)生活性。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生活性是指作为引起、激发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种力量,正如钱穆先生所论:“中国文化最重教育,即政治亦教化,周公之制作礼乐是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虽然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是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表现,但它们的来源却是生活,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客观基础。

(2)复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复合性特征是由于教育目标、客体、主体、环体、介体的复合性导致的。表现在:第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知行合一,德才并进;第二,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的时空组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以学术性活动为主要载体,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目标,以行政管理为辅助手段,以文化氛围的浸染为依托的全方位教育活动中;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这些都体现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高度复合性特征。

(3)动态性。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首先,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其动力机制的认识也将逐步深化,形成科学的社会观与价值观;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动态性还表现在其动力机制矢量上的变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是系统结构,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影响,即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矢量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因而就有强弱、大小之分,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构建动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是,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对大学生思想理论的需求比较起来,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内容背离创新主航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背离创新主航道违背了与时俱进。由于社会发展的变动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却完全不顾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加以研究,仍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有些人不顾客观实际的巨大变化,仍然“以不变应万变”,对当前大学生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认识论上来说,就是主观脱离客观。因而内容的创新要基于心态的开放和理念的创新,在创新中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置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过于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是一定社会要求的表达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着的人,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在教育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并存,且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然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教育者常常以“权威”自居,使教与被教变成了主从关系,教育对象丧失了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命令主义盛行,使教育对象产生对抗乃至逆反的心理,严重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失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全国统一性的制度性安排,也有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做出的制度安排,呈现出力度不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不平衡现象,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兴起而有所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设有所淡化。它表明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2.社会转型下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高等教育已逐渐走进社会发展的中心,知识传播、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把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社会同样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同时,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也必然要求增强人们主观世界的辩证思维,增强科学发展的观念,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由单向性向多向性转变,由离散性向联系性转变,这就迫切需要实现单项教育的协调与综合,以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强化方法的系统运作,整体协调,形成教育动力和综合优势。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探索,即如何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动力,就成为适应时代要求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形成规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作为一个有机体系,其整个体系所散发出的能量、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都是该系统内部各个动力要素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系统与受教系统的矛盾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展的基本动力。

这种矛盾集中体现为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要保持适度的张力,这是“适应超越规律”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运行保障来自于其内置逻辑的基本规律。因此,“适度的张力”成为动力系统的主要驱动力和推动力,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形成的一项重要机制,可称之为驱动机制。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路径完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培育和激发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途和命运,我们要站在实现宏伟蓝图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培育和激发的社会系统工程,有效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推动作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因而,完善其策略可归纳为:

1.理念路径的完善策略

观念和意识的变化并不能独立于动力形成的实践之外,动力的形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个线性的运作过程,不能把动力观念和意识的确立同动力形成的实践割裂开来。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因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首先要树立动力意识和观念。当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意识影响教育动力的形成时,确立和树立正确的动力观念就显得尤其重要,转变旧的观念也就尤显迫切了。彻底改变传统知识本位的观念,重在转变学生态度、情感、观念、信念、价值观和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内容、方式、方法的全面改革,做到润物细无声。

2.制度路径的完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是指关于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构设置和权力划分的制度。领导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常运行的领导核心,它不仅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而且对整个系统的教育主体起着导向和动力的作用,完善领导体制是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中枢环节。只有健全、完善的领导体制才能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有序地高效运转。

3.创新路径的完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所采取的各种激励手段,即“它以科学的发展、创新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弘扬为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无论是作为施教主体的教育者还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受教育者,他们首先都是作为人而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助于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