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8:08:32

管理世界论文

管理世界论文篇1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管理世界论文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理论基础

一、引言

管理会计诞生于19世纪西方纺织、钢铁等重型制造企业中。二战后,管理会计正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门专业学科,并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几十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伴随着众多企业的生存与竞争不断地突破自我和创新,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理论基础也不断扩展。可以说,这门学科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

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还没有自己的体系和重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逐渐与实务相结合,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成果。时至今日,与国外相比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能够使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我们以相关文献为依据,从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来分析管理会计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提供建议。

二、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管理会计研究起源于西方传统的制造性企业,其研究的历史也是伴随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成本控制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研究关注于制造性环境中的问题,如改进生产成本和改善制造成本管理。但是,随着制造性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非制造性环节时(例如产品的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等等),而且这些非制造性生产环节逐渐成为北美经济的主流,?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逐渐向制造前与制造后活动∞、服务行业②和政府部门@等领域扩展。人们对于非制造环境的关注,带来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而价值管理的理念又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又有了ABC与ABM的研究。而近年来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又意识到许多管理工具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例如平衡记分卡。这便带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风潮。而当管理会计逐渐突破单一组织和一国的边界,集团与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对于价值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专利与特许使用权安排、外部采购、有效的客户反应系统以及竞争者分析等等)、转移定价等主题的研究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背景对于研究的主题或者说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地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①。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才使得基于企业的实彤案例研究一直以来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起初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②。再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目前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即使是经验研究,大多也属于实彤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即使是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型③,而国内多数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检验理论,就应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所需的内部数据,问卷调查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问卷凋查有两个很重要的技术: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国内现有的问卷凋查与国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成熟的问卷调查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成功的问卷设计一定是基于理论基础,再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成的。但是从我国现有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并不是验证某种理论,而只是说明一种现象,往往是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直接设计什么问题,而对于研究问题的计量还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④。

另一个研究的差距就是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就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预算、激励机制和转移定价等问题。总的说来,实验研究相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它除了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它要求大量的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经费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数据,从而在理论的检验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比较独特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更为主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理论基础上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更加地紧密。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方面,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叉学科,其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特性也使得管理学成为其主要理论之一。而近些年,以权变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来。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应该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是恰当匹配的。OJ而组织行为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会计学,它通过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检验会计信息、过程和人的(包括组织的)行为的交互作用。Ho而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在诸如个人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公平性感知(包括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等等,而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业绩都有相应的影响。

总之,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和比较的,只能通过结合它们所研究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来论证其研究价值。而实际上,越是高水平的管理会计研究,越是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契合。

三、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会计论文的标准为证明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两本杂志各自代表国内外研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据统计,国内的《会计研究》是权威期刊中发表管理会计研究比例最高的杂志,而且《会计研究》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会计专业期刊。旧1国外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有自己专门的管理会计期刊《管理会计研究》

(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该杂志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所以,我们选择这两本杂志作为我们研究的样本,样本的时间从1996至2006年共11年。

为了挑选出管理会计的论文,首先要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根据Shields(1997)以及Scapens和Bromwich(2001)的分类,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方面。其中,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在选择管理会计的论文时,基于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我们挑选出符合上述内容的论文,对于财务会计也会涉及的问题(如薪酬机制),要看其应用的理论与视角是否属于管理会计①。如果研究涉及的是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现在也包括披露),我们不视其为管理会计的论文。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

1.研究主题的分布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样本分为七个领域(见表2):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其中其他指管理会计的新兴领域,在我国主要指环境管理会计;在国外主要指行为管理会计。考虑到我国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战略管理会<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计的论文,我们将战略管理会计单独列出。

2.研究背景的分布我们将研究背景划分为三类。

尽管大多数的管理会计研究适合于制造性的行业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可以推广和通用的①,不限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研究属于通用型的(genericsettings),这类背景一般比较抽象或程序化。如果论文表明研究结论是针对企业或某个行业的,我们则将其划分为企业背景。这些企业主要包括制造性企业,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机构以及垄断性企业。最后一类是医院、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等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比例都很低,而国外大多是通用型的研究。

3.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企业界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更为关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JMAR中非盈利组织背景的比例几乎是《会计研究》的两倍。并且,《会计研究》通用性的研究比例较低,而JMAR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所有组织的(45篇),这将是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学者努力的方向。中外研究相同的一点是,管理控制系统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都是研究的重点,这表明了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发现,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JMAR极为不同。

(三)理论基础西方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比例明显超越我国;而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大多数采用行为学的国内论文只是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实际上在国外的研究中,行为学研究大多是与问卷调查或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出有关行为学或心理学的变量并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尽管也是应用了同一的理论,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价值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有38.89%缺乏理论基础,是国外17.98%的两倍还多,与本文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见表3)。这使我们感到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并不只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在国内其他类中的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规范性和介绍性的研究过多;而JMAR其他类中的研究则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多采用经验研究方法。JMAR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比例也高于《会计研究》。(四)研究方法现代哲学按照他们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来源或规则而被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根据方法论的不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经验研究方法(广义经验研究,包括经验实证)。经验研究是寻求对客观现象解释和预测的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等。经验研究区别于规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关注实务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实务应该如何进行;不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并且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

2.非经验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指除了经验研究以外的其他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最优化等等。其中,规范研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围绕经济政策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逻辑推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几乎无不例外地基于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基础之上的,是连接理论与实证的桥梁。

我们把非经验研究分为分析性研究与其他(包括规范研究等)。因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为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见表4)。而经验研究又可以划分为: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实彤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综合方法(见表5)。统计结果证明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在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非经验研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外管理会计采用的却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在《会计研究》中,但是在JMAR中的比例却相当的高。另外,国外与国内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阶段的确存在差距,国外已经以不再以案例研究为主,相反国内还处在实地/案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极为必要,也使我们更加期待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的建议

(一)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还缺少优质的企业。优质的企业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也影响了研究的范围和水平。例如在国外,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大样本,而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作实彤案例研究。因此,应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为未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学术界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①。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发展。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领先,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对综合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国内管理会计学界而言,走出去之前应该先引进来,通过加大与国外尤其是北美教育背景的海外学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实务相结合,才能使国际学术界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的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学者讲授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举办国际管理会计研讨会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等。

管理世界论文篇3

序言

侯孝贤、杨德昌、李安三人被认为是目前台湾新生代最重要的导演。台湾著名资深影评人焦雄屏女士曾把侯孝贤和杨德昌两个人对电影的不同认知和信念加以对比,她认为侯孝贤是中国的传统的,感情饱满而丰富;杨德昌是西方的、现代的,感情冷静而内省。而李安所采取的是现代人的中庸之道,他游刃于杨德昌的理智和侯孝贤的情感之间,“取其道而用之”。学贯中西,正是李安的导演风格。

第一章与电影结缘

一、往事

李安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导演,当他拍摄完成其处女作影片也是奠定了其杰出导演地位的影片《推手》时,是1991年,当时他已经37岁。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台湾屏东乡下长大。1972年考入台湾艺专影剧科导演组学习。1974年获台湾话剧赛大专组最佳演员奖。1975年他自己编导,摄制了一部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1978年赴美留学,在伊利诺斯大学戏剧系导演组学习,两年后获学士学位。1980年凭着以前的作品《星期六下午的懒散》进入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纽约大学电影系是美国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一座摇篮。这所大学云集了美国众多电影业内的资深教授和专业学者。李安在这样一所大学学习,自然而然为他后来的导演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983年因拍摄纽约街头失业演员求生百态的《荫凉的湖畔》而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和1983年台湾金穗奖最佳剧情片奖。他于1985年毕业,获得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他的毕业作品是45分钟的影片《分界线》,获纽约大学学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奖。

也许是因为父亲是学校校长的缘故,从小被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李安花在读书上的时间整整29年。毕业后,他留在美国发展。李安写过很多剧本,但都因种种原因不能拍成,这对一位立志想当导演的人来说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1990年,台湾“新闻局”征选优秀剧本,李安在美国听说此事后,便将他于1982年开始创作,构思多年,写了27稿之多的剧本《推手》和《喜宴》双双寄上,结果双双获奖,真可说是“蛰伏六年,一鸣惊人”。后由台湾中央电影影业公司制作出品,相继于1991年推出《推手》,1993年推出《喜宴》。《推手》是奠定李安导演地位的处女作,也是奠定了其在台湾新生代导演地位的影片。影片

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极大的轰动。人们开始关注李安,李安的出现为台湾影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李安的电影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手》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八项提名,李安获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后,李安被视为台湾影视界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安自编自导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以一个家庭作为主线,描写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境遇。中国传统文化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以现代人的目光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为他的影片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李安在影片中所表现的这种文化倾向与他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个在台湾长大的中国人,李安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以李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力和教育力尤其深厚。有人评价说“台湾人似乎比大陆人更像中国人”,他们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更是了然于心,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童年经历,更使像李安这样的导演永远无法忘记他背后的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持。李安曾说自己是一个“内在道家,外在儒家”的人,“在精神境界中,李安追求静观调合,虚无清静的''''出世‘的修养品格。而他在现实的处世原则上则是谋求进取,顺应机变,进而有所成就和作为这种‘入世’的态度”。

二、走向电影艺术世界

古语曰“十年磨一剑”,自1972年入台湾艺专影剧科算起,到1985年取得纽约大学导演硕士学位,到他成功拍摄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影片1991年为止,这个中间过程近二十年。李安是从创作剧本开始其电影生涯的,他认为导演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而写剧本相对就简单容易一些,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因此他奉劝立志从事电影事业的青年人应先从写剧本入手。李安本人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他的成功来自于不断地努力。

李安看起来文质彬彬,有一种书卷气,似乎更像一个学者,而不像一位导演。李安电影的突出特点是平易近人,不故作高深,注重故事表意,并从中渗透文化精神,以探讨人情伦理和文化冲突的趣味作为影片的价值取向。李安的经历使其电影有一种东西方贯穿的精神力量。他在美国有很长时间的求学经历,在他的影片中,他不知不觉地将这种经历作为一种原动力融入了影片中,西方现代社会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发生碰撞。“以最现代化的电影语言来表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以国际主流电影的模式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特色。”因此有人评价李安其人正如李安电影一样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第二章文化意识与伦理道德批判

一、文化背景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宽容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存活力为特征,注重探讨家庭伦理亲情、代际关系(父子、父女关系)。有时甚至涉及非理性因素。但在他的故事中,人物之间最后总是会达到谅解和平衡”。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在他的著作《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对李安的三部作品做出了如上概括性的描述。在李安的这三部曲中,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体会出一种东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

在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中曾就历史的原貌将在台湾生活的人分为三类,一是台湾本地原住民;二是本省人,指在17世纪至二战前大陆移住民;三是外省人,指二战后移住民。李安应属外省人。李安作为一名台湾籍的导演,他生活在一个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台湾人对自己是中国人这一民族身份的认证。在更多的接受儒家文化关于家庭传统观念,讲求父亲权威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家庭为纽带,联络感情这样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浸染下,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家是一个人的根,是无法剪断的牵挂。而李安在留美学习中所接触到的西方社会则是一个注重个体自我发展、自我意识张扬的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必须追求自由。在西方的伦理精神里,每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伦理价值都是以个体的形态被认识和衡量,并且在法律精神统一的制约之下,个人存在的意义是被肯定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忍、宽容、严肃对立的是张扬、奋斗、自由精神。这种美国精神曾带领美国人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但是相对而言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存在的是孤立的个体,缺少的是一种连接。深刻地体会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李安,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他试图做到一种沟通和共容。李安的影片注重表达的意念是“文化沟通与伦理道德”这个大的母题。他是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探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伦理问题。正如李安自己所说他的影片都是在讲述一个家庭的解构和重新结构的进程,表现的是细腻的感情,而且戏剧性很强。

二、“父亲三部曲”伦理观念分析

首先,我们对李安“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的内容做一概括、比较和分析。《推手》借中国太极拳中的“推手”,探讨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问题。父子关系在一个别样的文化背景下也要重新定位,重新寻求平衡。《喜宴》也是着重探讨父子关系,主要讲述中西方文化关系,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和解,贯穿着李安的宽容与谅解的电影精神。《饮食男女》在展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探讨的是父女关系、代际关系,问题最后似乎都得到了最佳的结局。在李安的电影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是中西家庭伦理观的对比。李安影片中人物遇到的问题也往往是李安自身所思考、解决的问题。

《推手》中从北京来到美国的退休太极拳师朱师傅遇到的是如何与家人沟通的问题。“李安说过,推手之意就是要将一个致虚极、守静笃的太极拳师老头儿放在一个戏剧性结构的故事里考验考验,与命运推手过招,看他沉不沉住气。”儿子是留美博士,娶了一位洋媳妇。媳妇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位知名作家,每日在家里写作。朱师傅不会英语,与儿媳妇无法做到沟通。而整日只有两个人在家。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下,矛盾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李安处理这种矛盾的技巧很到位,他完全用一种画面语言表现。在本片的开始部分,有10多分钟的没有对白的画面。李安完全凭借场面调度和人物表演,尽可能地拉开了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

人物一动一静、一老一少、一中一洋,导演仅仅用10多分钟的时间就将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交代得一清二楚。又将人物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个房子内,通过家庭这种不和谐的氛围,又突出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儿媳妇是一个美国人,所能接受的是美国式的生存方式,显然是无法接受朱师傅的突然到来。人物台词告诉我们,自从朱师傅来了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她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朱师傅用“没劲”来概括他的生活,“退休了之后没劲,来美国更没劲”,他到美国来只是想颐养天年,尽享儿孙膝下承欢之乐,这是每一个中国老年人的梦想。儿媳妇玛莎对丈夫晓生说让朱师傅到老年公寓去住,就代表了绝大多数美国人对这样的事的看法。年老以后住老年公寓,这也许是一个美国人看来很自然的事,可是在中国人看来,儿子让父亲住老年公寓很有些大逆不道。

影片的转折之处是朱师傅离家出走。他一个人到餐馆打工,情急之下与餐馆老板发生冲突,被警察带进监狱。朱师傅在监狱中说出了心里话:只要看到孩子好,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影片中的李太太与朱师傅是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他们最后都住进了老年公寓,这是无奈的选择。在影片结尾一段,两位老人站在纽约街头,在如森林般耸立的楼群外,感叹道天气很好,他们的命运是否如天气呢?他们最后的归宿,李安在影片中没有做出明确的安排。影片最后是以宽容与理解结束,而这种结局也许是中国老年人在美国社会中最好的选择。“李安在《推手》中借用朱师傅在离家出走后说''''拳谱上说练精还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这练神还虚就难了。这句台词在电影中说得真是感人至深。这三还步骤是道家丹法理论,为太极拳所借用。李安用一个丹法名词,来比喻人终难什么都无所谓的人生感慨,的确是高明。”

《喜宴》是李安创作的第一个中文剧本,但是由于美国人嫌它太中国化,而台湾当局又嫌它触及了同性恋这个敏感社会问题而没有成拍。直到李安的《推手》获得成功之后,才拍成影片。《喜宴》中的故事和各种处理与影片的宽容、平衡和兼容并蓄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精神就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保守与开放、中国与美国、台湾与大陆、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交融。

李安对影片中的人物身份的设置就能说明李安这种电影精神;高伟同是影片纽带衔接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在台湾长大、到美国留学的人物,与李安本人经历很相像,他接受了美国文化,同时美国文化也容纳了他。他作为一个同性恋者,有一位同性恋恋人,但是他又无法摆脱父母对其婚姻的催促,为了满足父母心愿,他只好为父母演一场戏,以解二老焦虑。高父、高母代表中国传统道德观,高父作为当年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一名高级将领,他秉承了中国传统观念,要求儿子结婚生子。顾威威是一位从大陆到美国求学的女孩,她本是“临危受命”,但她不断地被两位老人所感动,在洞房之夜与伟同假戏真做,而且还怀了孕,最后她决定生下孩子。塞门是伟同的同性恋爱人,原本为帮助伟同,同意伟同与威威假结婚,却想不到他们假戏真做。伟同的父亲了解了这一切之后,经过痛苦的思索,无奈地面对事实,承认塞门的身份。最后伟同、威威、塞门以及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李安对其影片人物身份做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认证。

影片情节冲突转折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个矛盾随着情节的展开不断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伟同与塞门是同性恋

高父催促伟同结婚

塞门出主意让伟同与威威假结婚

高父、高母突然抵达纽约

伟同、威威仓促结婚,高父不满意

高父旧部为伟同、威威办喜宴

伟同、威威洞房花烛之夜假戏真做

威威怀孕,塞门不满与伟同吵架,威威决定打掉孩子

高父病倒,威威决定独自生下孩子

高父认可了塞门

高父、高母离开

伟同、塞门、威威以及孩子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

在情节总是即将到达悬崖边上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转折,体现了李安驾御剧本的能力。

影片的结局很耐人寻味:高父走向机场,通过检查人员时举起了双手,是一种意义双关的表达,既是一种必经的程序,又是对儿子选择的宽容和谅解。

《饮食男女》将故事发生的地点移到了台湾。所谓“饮食男女,人之所欲,不想也难”。这部影片体现了李安擅长处理家庭题材的剧作的能力,并且表现出风趣、幽默的风格。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总是会带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奇。影片着重表现了中国古老而悠久的饮食文化。影片开头一段与《推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没有人物台词,只有郎雄所扮演的父亲朱师傅在做饭。伴随着民族传统音乐,朱师傅简直就像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饮食同样是一种文化。”朱师傅一家靠着每周一次的聚餐来联络大家的感情。但似乎每次都不是很顺利,总是要发生什么意外,总是会有一个惊人的消息告诉大家:二女儿家珍要搬出去住;三女儿家宁要生孩子;大女儿家珠要结婚;最后是朱师傅自己在饭桌上提出要和大女儿的同学锦荣结婚。种种事态变故都是在饭桌上提出来的。影片贯穿着两条线索:“饮食”与“男女”。一条总的脉络是“饮食”,“男女”作为大的脉络的小的分支,层层向前推进。其实如果家庭生活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饮食”、“男女”。

李安从家庭生活写起,从他最熟悉的题材写起,以“小宇宙”带出一个“大宇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人与人之间有着细腻而微妙的变化。人际关系、伦理关系体现出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和伦理道德倾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郑洞天教授指出:一位导演真正杰出之处在于他向大家讲述什么,而不是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讲述。李安电影经常涉及的主题是中西方家庭生活中伦理观念的对比。李安的伦理观更倾向于传统东方观念,注重家庭,注重传统的伦理道德。

三、李安电影中父亲形象

李安的华语电影中,总会出现由郎雄扮演的父亲形象,这是李安电影的一个标志特征。李安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都是通过一个“父权”来表现的。李安通过这样一个由郎雄扮演的“父亲”而化抽象为形象,概括演绎了所有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父亲”形象是一个承载体,它所代表的含义绝不仅仅是“父亲”这一人物本身。以传统道德印证中国的人生哲学,以“父亲”形象体现中国文化。有人认为李安的影片体现了其某种“恋父情结”,而实质上绝不是如此。绝不是简单的套用弗洛伊德的恋父观点就可以解释李安影片的深厚。“父亲”形象所包涵的内容的深厚,是文化伦理道德的浓缩。在谈到贯穿这三部影片中的“父亲”形象时,李安曾这样说:“从《推手》当中一心想要与儿子团聚的太极拳大师,到《喜宴》最后承认儿子是同性恋事实的将军,再到《饮食男女》中压抑感情的国厨,他们都代表了某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在《饮食男女》里老朱后来接受家庭翻掉的事实,开创自己的新生活,这可能也算是我对中国文化的一点祝福吧!”

郎雄所扮演的父亲具有很明显的职业特征:《推手》中,他是一位精通中国太极拳的武术学院的太极拳教练;《喜宴》中的高父是一位戎马生涯多年的将军,又会书法,又通英语;《饮食男女》中的朱师傅是一位厨艺大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浓缩后便是武术、书法、饮食等。李安无疑将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搬上了银幕。“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父亲”所处的环境又是充满骚动和喧嚣的现代都市社会,能否达到与这样的一个社会的沟通和融洽,能否适应于这样一种社会,“父亲”最终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答案;以宽容和谅解、变通达到了与社会的和解。在西方社会,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父母与子女是分开居住的。而中国传统社会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晚年要享受到天伦之乐,儿女要尽孝心。两种观念的冲突极为强烈。《推手》中朱师傅不愿变成儿子朱晓生的负担,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77岁高龄仍到餐馆打工,这在中国社会是无法想像的。朱师傅与儿子在狱中相见一场戏是本片高潮。儿子痛哭流涕地跪在父亲面前,请求父亲回家,父亲对儿子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只要你们过得好,我这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朱父选择了一条双方妥协的道路,自己一个人住老年公寓,偶尔到儿子家居住。

《喜宴》中高父知道了自己儿子是一个同性恋者。这对一个传统中国人,盼望儿子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父亲来说,不啻于晴空霹雳,他因此而中风。但是高父最终还是接受了儿子伟同同性恋的事实,接受了塞门。高父这样一个传统思想很深的人做出这种选择,是经过了深刻而痛苦的思索之后做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事实已经残酷地摆在老人面前。高父将儿子伟同托付给塞门便是对塞门身份的认同。同时传递高家香火的任务也即将完成,儿子伟同毕竟名正言顺地娶了威威作妻子,且威威身怀有孕。高父认可了这种中西合璧的家庭。

《饮食男女》中朱师傅将女儿一个一个嫁出去,又不愿意成为女儿的负担,开始寻找自己的归宿。影片中朱师傅对锦荣的女儿很关心,是李安编剧中打下的伏笔。在结尾出人意料的是朱师傅选择与锦荣的结合而不是与锦荣的母亲。朱师傅第二春的到来是他对自己今后生活的一种选择。

在《冰风暴》中李安选择了一位美国的父亲形象。影片中的父亲代表了美国当时父亲共同的品质。他们是冷漠的,与妻子儿女无法达到沟通。在寻找情人的安慰中也是备受情感的煎熬。他们是失败的父亲,但家庭又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家庭?他们将在生活中为自己寻找答案。

第三章走向好莱坞

一、涉足西方影坛

李安凭借他的“父亲三部曲”一举引起国际影坛瞩目,开始了他闯荡好莱坞的导演生涯。华人在好莱坞拍片者很多,像吴宇森、唐季礼、陈凯歌等,大都像李安这样拍片引起了世界轰动,随后到美国发展。李安凭着他对电影叙事技巧的娴熟运用,很快在好莱坞打拼出一片天地。《理智与情感》打开了认识西方的大门;《冰风暴》探讨了美国家庭伦理观念;《与魔鬼共骑》则体现了李安对南北战争又一层面意义的理解。

李安反映西方的影片,在电影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日臻完善的水平。单从影片的技术方面看,已经可以与好莱坞大牌导演并驾齐驱。但好莱坞之所以选中李安到好莱坞来拍片,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他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人文气质。李安的电影美学成就在于他展现了一种理智与情感、东方与西方碰撞交汇中的生命体验,并演化为从容、质朴,又不失幽默的叙事风格。即使李安到好莱坞拍片,触及到反映西方社会问题等题材时,他的这种电影美学风格仍是自然而然地不经意地渗透到其影片中来。这表现出导演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品质,是一位导演成熟的标志。

我们仅以《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中的两个场面为例,来探讨李安的电影美学风格。《理智与情感》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古斯汀的作品。李安在原著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节制、隐忍与热情、奔放这种带有强烈的感彩对比的叙事。同时,导演的目光又是异常的冷静、客观。在处理妹妹病重的一场戏中,导演运用了强烈的黑白对比。镜头内以二分之一对角线明暗光区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妹妹处在明亮光区内,她正站在死亡的大门口,身上的衣服和床单都是白色的,脸的表情是安详的。而姐姐与一支蜡烛为伴,身穿深色衣服处在一片阴暗的光影里。画面明显地带出了生存与死亡这一凝重的主题。李安整个画面上的处理是沉静的,生命与死亡同时凝固在这一刻,二者的距离仅一步之差。李安很擅长表现婚姻生活。“在这部影片中,李安也在表现婚姻是妥协的产物,它是与感情分离的,是有缺憾的,必须接受和容忍这种缺憾,才能保证它的稳固。不完美的婚姻是最适当的婚姻。李安又一次显示了平衡矛盾的才华。”

在《冰风暴》中,影片开头和结尾的段落是相同的,都是一家人迎接儿子回家。但是在观看这两段时,观众的心情是绝对不同的。当了解到一家人在一夜之中的变化后,再迎接儿子的归来心情是异常复杂的。李安在处理这两个场面时都用了静场,没有声音。以“无声”胜“有声”。在凝重的气氛中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又能引起观影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冰风暴》中的风暴代表了某种毁灭性的打击,对一个家庭而言,它是致命的,是一种深刻的变故,但又意味着新的开始和重获新生。李安的影片表现的不是彻底的绝望和悲观,而是带给人一丝宽慰、一点勇气、继续生存下去的必不可少的信心,是刺痛人心的温和的反讽。这也是中国文化带给李安的影响。彻底的孤独、绝望在中国文化中是很少的,只要有人的存在、有家的存在,人总是能够从他人和家庭中寻找到支持和帮助。人不是孤立无援的,可以拾回信心,重新开始。《冰风暴》中的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也在风暴之后获得人格自省。这个家庭将会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重新寻找到支撑点。

二、挑战奥斯卡

目前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片便是李安的新作《卧虎藏龙》。李安借这部影片实现了他自幼年时代起的一个理想。20世纪60~70年代正是胡金铨电影的辉煌时期。胡金铨是第一位将武侠片推向国际的中国电影导演。他在武侠片中融入了相当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受到这样一种影响,李安从小对胡金铨的武侠电影情有独钟,这便带给他一个江湖的梦。《卧虎藏龙》中玉蛟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代表了李安童年向往江湖的一种心态写照。

在这部影片中,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很充分,是一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李慕白和俞秀莲、玉蛟龙和罗小虎,是李安在影片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十分鲜明。礼教是影片中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所以这么多年来互相坦然面对,将恋情埋在心底,正是因为这份“礼”与“义”。李安将中国精神、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卧虎藏龙》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义观念,渲染了一片江湖豪气,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武当剑法及各种武术经典得以在世界观众面前做出精彩的表演。这些都迎合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带有神秘感的国家的探究心理。这部影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在美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奇迹。成为美国最卖座的外语片。美国各种新闻媒体纷纷做出报道,在美国掀起了李安电影热。

《卧虎藏龙》这部影片的成功,不涉及发行手段,单从影片本身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表现了所谓江湖。在影片中,反复提到了“江湖”二字,这也是本片吸引了众多西方电影观众关注的原因之一。究竟何为江湖?汉语词典中做出了如下注释:“江湖,指四方各地;旧时流浪各处卖药、卖艺为生的人叫''''走江湖的''''。”在影片中指代了一种无拘无束、游荡四方的生活。渴望自由的人对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西方观众亦如影片中人物玉蛟龙一样对江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二)中国武术,中国功夫。李慕白能够一手挥剑潇洒动作,大彻大悟的神情也使西方观众更加痴迷。(三)礼教精神对李、俞爱情的约束,使西方观众看到了内敛而含蓄的感情。(四)中国山水风光。李安将故事发生的场景辗转几次,武当高峰、浙江富阳竹林、新疆大漠风光,令观众一饱眼福。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卧虎藏龙》在美国取得巨大的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今日美国报》首席影评家迈克尔·克拉克称赞李安的这部力作将传统的讲故事手法与上乘的武打特技镜头融合在一起。在第7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卧虎藏龙》共获得十项提名,最后捧走四项奥斯卡金像奖。李安携《卧虎藏龙》获奖的意义在于他让美国人,也让西方人认识了中国电影,使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最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介绍给了西方观众,拓展了中国被世界所认识、了解的渠道,将华语电影引向了世界。李安成为将华语片引向世界的领路人。

结语

作为台湾新生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的李安,不论拍英语片,还是华语片,传递东方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始终是他的追求。他的影片始终围绕家庭而展开,探讨的始终是文化与伦理道德这一主题,这使得李安的影片有了一定的深度,渗透着文化精神,而绝不是肤浅的反映生活本身。

以“学贯中西”来评价李安可谓恰如其分。关注李安的影片,会有很多收获。李安独特的文人气质,所传达出的正是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李安和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诗人导演的费穆先生有很多相像之处,最突出的就是二人共有的文人风格。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接受儒家的思想,以洞察的眼光和悲悯的情怀,带有人性的视点,关注人本身。他们的影片中关注的是人与文化,更注重传达一种情感和情绪,给人以回味。费穆的《小城之春》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间的矛盾选择。其主题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表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发乎情,止乎礼”,体现了费穆的文人气质和诗化风格。20世纪上半期,费穆让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最现代的艺术形式电影中复苏;20世纪末,李安又一次使中国传统精神在电影中表现,并且将这种精神推向了世界。李安与费穆有着相同的文人气质,二人深厚的学识与修养,使他们的名字永远地记录在电影史上。

从李安的整个创作形象、创作风格、创作倾向以及创作主题的表达看应该属于一位中国导演。李安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的影片开创了一种探求文化与亲情、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类型。同时他还使影片在艺术上和商业上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使影片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能在商业发行上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一点尤其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李安和费穆是我最喜欢的两位导演。费穆的《小城之春》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一部电影。我相信,李安连同他的“父亲三部曲”也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经典的一页。

期待李安,期待李安的电影佳作;相信李安,也相信李安电影佳作的诞生。

参考资料

1.王志敏著《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世界电影鉴赏词典》福建教育出版社

3.乌兰主编《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安导演作品年表:

1991年《推手》(“PushingHands”)

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8项提名。李安获得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1992年《喜宴》《TheWeddingBanquet“》

获199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3年《饮食男女》(”EatDrinkManWoman“)

1994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单元开幕电影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5年《理智与情感》(”SenseandSensibility“)

第53届金球奖6项提名,获最佳影片、最佳剧本奖;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提名,获最佳改编剧本奖;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97年《冰风暴》(”TheIceStorm“)

英国学院最佳女主角;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多伦多影评协会最佳导演。

1999年《与魔鬼共骑》(”RidewiththeDevil“)

2000年《卧虎藏龙》(”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

2000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奖。

管理世界论文篇4

由此可见,艺术、品味、服务还有品牌丰富的内涵才是奢侈品昂贵的理由。

对于奢侈品来说,审美的终极目的是艺术,艺术是奢侈品的灵魂——这不仅是把一些钻石钉在衣服上卖出去那么简单。奢侈,是商人通过产品去推销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住在皇宫般的房子里,喝着VOMEP级红酒,享受仆人贴心周到的服务,身旁挤满崇拜者,他们对你的尊贵品味永远满怀钦佩……使用奢侈品成了一场艺术的朝圣,让人趋之若骛。成功的例子之一是易利伯,巴黎著名的插画家,他是第一个将时装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人。他曾经为了普瓦雷创作了一本小册子,里面的插画被传奇的Paquin夫人(人们都说她只要看一看时装的款式,就能判断它能否流行)看到了,于是她将插画直接变成了高级时装,一时大受欢迎。

如此就不难想象,商人们为什么肯在奢侈品上投入大笔金钱,用艺术来包装各个销售环节,从设计、制造、推广、服务,甚至,就像卡地亚那样建立自己艺术基金会,每年掏出200万法郎资助大批艺术家,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很认真地把它办成法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基金会。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推销着欲望、地位和梦想,千方百计地为顾客带上艺术和品味的光环。无论是高调显耀还是低调奢华,现在的人们已经明白,缺少了艺术,任何产品都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现在,哪个国家的顶级奢侈品牌最多呢?答案是法国和意大利,法国有Cartier、LouisVuitton、ChristianDior、Chanel、Hermes、YSL;意大利则有PRADA、gucci、FENDI、Ferragamo、TODS等。其他国家的奢侈品牌相对比较少。

造成现象的原因,是上述这个两个国家除了具备奢侈品牌诞生需要的浪漫、富裕和贵族血统外,还有必不可少的艺术氛围。每隔一个时期,这两个国家都会掀起一股波及全世界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艺术风潮,诞生一批受人称颂的艺术家:如法国的卢本斯、伦勃朗、普桑、保罗·塞尚、莫奈等;意大利则有达·芬奇、皮萨奈罗、乔凡尼·贝里尼、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罗素、贝尼尼等人。巴黎一直是艺术和表演的中心,把各种艺术倾向融汇到奢侈品的设计推广中,正是设计师和商人们的拿手好戏。野兽派的杜飞以奇妙的印花和染色技术创造出“艺术化风格时装”;宝玑表的新古典风格获得国王路易十六及皇后玛丽·安东尼的赞赏;哪怕是病态美学也会在奢侈品中占一席之地——它就是著名的“毒药”,使用它的人不一定知道凯萨琳王妃将熏香毒手套送给母亲的恐怖故事,但必定能感受到它令人无法抵抗的诱惑。

长期而深厚的艺术底蕴,使顾客对这两个地方的奢侈品牌青眼有加。“不艺术就不是上等人”,这正是奢侈品向人们传递的信息。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法国”和“意大利”已成为奢侈品理直气壮的标签。

对于奢侈品来说,审美的终极目的是艺术,艺术是奢侈品的灵魂——这不仅是把一些钻石钉在衣服上卖出去那么简单。奢侈,是商人通过产品去推销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住在皇宫般的房子里,喝着VOMEP级红酒,享受仆人贴心周到的服务,身旁挤满崇拜者,他们对你的尊贵品味永远满怀钦佩……使用奢侈品成了一场艺术的朝圣,让人趋之若骛。成功的例子之一是易利伯,巴黎著名的插画家,他是第一个将时装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人。他曾经为了普瓦雷创作了一本小册子,里面的插画被传奇的Paquin夫人(人们都说她只要看一看时装的款式,就能判断它能否流行)看到了,于是她将插画直接变成了高级时装,一时大受欢迎。

如此就不难想象,商人们为什么肯在奢侈品上投入大笔金钱,用艺术来包装各个销售环节,从设计、制造、推广、服务,甚至,就像卡地亚那样建立自己艺术基金会,每年掏出200万法郎资助大批艺术家,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很认真地把它办成法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基金会。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推销着欲望、地位和梦想,千方百计地为顾客带上艺术和品味的光环。无论是高调显耀还是低调奢华,现在的人们已经明白,缺少了艺术,任何产品都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艺术包装打开顶级市场

在崇尚品位的国度,奢侈品的艺术性是市场的敲门砖。当它获得顶层人群承认之后,品牌的形象就确立了——它是成功、富裕、学识的符号,而不再是一件无生命的产品;推广对象也确立了——所有尊贵而有品味的人都应该向它靠拢;档次也豁然开朗了——它终于变成了奢侈品,换句话说,它终于找到了贵的理由。

在历史上,法国和意大利都是王公贵族云集之地,特别是在巴黎、米兰和罗马,达官贵人们对生活非常挑剔,用品都必须昂贵而优雅,还非得出自名师之手不可。设计师们要取得他们的承认,除了要在用料做工上坚持一丝不苟之外,还必须具备独一无二的创意和艺术灵感,否则,就会被认为配不上为这些高傲的人服务。19世纪的巴黎有成千上万个裁缝,人人都想自己的衣服能卖出好价钱,可只有沃斯凭借艺术灵感成为少数的幸运儿之一,因为他的品位得到欧仁妮皇后和萨冈公主的赏识。沃斯的传世之作是1864年为萨冈公主度身订造的孔雀服,充满灵动感的羽毛加上逼真的头饰,衬托出公主超然的地位,让她在“动物舞会”上大放异彩。于是,沃斯的工作室很快变成了贵族沙龙。到了1870年,他已经雇佣了1200多个裁缝,年利润达40,000英镑。

一旦打开了顶级市场,奢侈品就会获得光明的前景。而且,他们的顾客会维护品牌的地位——Prada的顾客会为自己只穿Prada为荣,因为他认为,这意味着他自己就是品牌优雅格调的一部分,Prada就是他的符号,他的身份证明。

艺术潮流创造经典产品

艺术风潮的起落有其社会性和人民性,而奢侈品的风格总是与它相呼应的。当维多利亚时代的女子在10-30磅衣服和各种教条里压抑得太久之后,新的美学运动就产生了,前拉斐尔派的画家画了很多穿着松身衣服、悠闲舒适的女子,人们纷纷抛弃了紧身衣,穿上新兴的、昂贵的羊毛内衣裤。

在1960年前后的性解放风潮影响下,不起眼的橡胶也一度成为奢侈品的原料,喜欢强调女性身体的ThierryMugler风行一时。

艺术风潮与大众联系紧密,顺应其作出风格变迁的奢侈品也对社会具有相当的号召力,而且会作为一个时代的标签被载入永恒。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潮流让整个欧洲激动不已。这股风潮由“工艺美术运动”衍生出来,融合了日本浮世绘、哥特、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强调图案的装饰感,而所谓“流动的S型”就是它不可缺少的元素,代表造型是蜿蜒的枝叶,藤蔓和花朵等。在此风潮影响下,卡地亚设计出著名的“花环风格”、“装饰艺术风格”首饰,著名的水果锦囊系列,用鲜花和水果为主题,以红宝石、祖母绿、玛瑙、珊瑚等雕成,造型历久不衰,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成为了奢侈品里的艺术经典。上世纪60年代,YSL从中国清代的凉帽和马褂中获得灵感,设计了“中国风”系列,颇有亲和力。

艺术推广锁定高端阶层

可以想象吗:如果江诗丹顿的TourdelIle被一个脏兮兮的大汉攒在手里,他伸出大拇指说:“江诗丹顿,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这样的广告会令创始人Jean-MarcVacheron死不瞑目。当然,无论什么人都消费奢侈品的权利,但顶极品牌的经营者都很清楚,他们的目标还是那些有钱有品味的顾客,穿着优雅,生活精致,与粗鄙水火不容。要把产品卖给这些人,推广手法一定要充满品位。

管理世界论文篇5

Abstract: The different world outlook, is deciding the different life pursue and the life path. The raise cadet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must display fully by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the social practice main channel function, the innovation teaching teaches the law, causes the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one learns by teaching, deepens the student unceasingly to the Marxism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understanding; Must take the campus culture and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carrier, makes the student on own initiative to fulfill the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with joint forces the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Must use methods fully and so on electronic media, online class, inserts the pres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werful wing for the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raise.

关键词:军校学员 科学世界观 培养

key word: The cadet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raises

作者简介:马明琮(1985―),女,山东泰安,初级职称,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设计。

所谓世界观,它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世界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不同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因此,同志敏锐提出:“共产党人增强党性,核心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这个问题是管总的。”军校学员是我军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是军队未来的希望所在。培养军校学员科学世界观,是军校学员在院校打好能力、素质基础,在未来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根本保证。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当代革命军人,首先必须重视军校学员科学世界观的的培养与确立。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使学员全面理解科学世界观的完整内涵

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不同的行事方式,但只有代表时代精神的世界观才能成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对世界本质和规律最全面、最深入认识的理论结晶,是现时代最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军校学员科学世界观,首先必须加强对学员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内涵、根本要求渗透到相关课程教学中去,尤其是渗透到政治理论课程当中,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在科学世界观教育中的突出作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全面渗透科学世界观

列宁认为,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思想,只能从外部给予灌输。军校学员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灌输”即教育的结果。目前,我军院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概论、中共党史、军人思想品德修养等主要政治理论课程,这为学员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创造了条件。但是,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较多并不意味着政治理论教学设计一定合理,使学员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科学内涵,还应当根据时代的需要合理筛选政治理论教学基本课程,确定每门课程适当的授课时数,如果可能的话,允许各个院校根据国家大政方针的发展变化,编写一本紧贴实际的政治理论时政教材,使院校教学内容总体上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管用、实用,能够引起学员的共鸣,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从而学员的注意力在特定的时间里真正吸引到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来,在兴趣和爱好的支持下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让科学世界观不仅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而且真正进入到学员头脑中去。在对教学内容的讲述过程中要做到明确要点、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分析热点、讨论疑点,客观分析当代各种社会现象及文化思潮,帮助学员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各种社会和思想现象,切实做到以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塑造人的灵魂的导向作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员的科学世界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对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创新。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有从感情上关心或关注某一事物,才可能运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把科学世界观变为自己的主动行动。政治理论教学应积极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演讲等实践性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员学习理论的热情。

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方面向学员灌输的方式,注重学员的主体性、主动性的发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参与热情,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员被设计身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不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面临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选择自己的处置办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员的思想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组织学员进行课堂讨论也是激发学员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既能反映学员对理论掌握的情况,也能反映出学员的思想状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以社会实践为桥梁,使学员深入领悟科学世界观的巨大价值

科学世界观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反复磨炼才能确立。因此,新时期加强军校学员世界观的改造,理论学习和教育是前提,实践的躬行和体验是保证。只有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才能真正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升为个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体验,形成践行科学世界观的强大主动性和意志力。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着力增加学员与培养科学世界观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员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基地,参观海陆空任务部队建设和训练情况,组织学员参加寒暑假社会调查活动,到军队相关工作岗位实习,利用院校或部队训练模拟中心和作战实验学员进行以现代战争为背景的综合演练、演习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军校学员更加了解国情、乡情、军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和地方出现的新气象以及碰到的新问题,帮助军校学员认识社会、认识军队,服务社会、献身军营,在社会实践中砥砺思想,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地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划清界限,在意识形态和思想建设上提高政治敏锐性和识别力,反对一切没落腐朽的东西,从而丰富思想,坚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打造学员自觉践行科学世界观的浓厚氛围

校园文化的功能是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由于长期置身于校园文化的浓郁精神氛围中,学员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能自觉地形成与这种校园文化精神相匹配的思想意识、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因此,军队院校要精心设计,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要积极通过举办各种艺术节、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学员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美丑观、荣誉观的认同感,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军队有用的人才。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使学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先进文化和文明风尚的影响和感化。要大力挖掘和深入宣传系统内部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 利用每周一次电影,每日午间广播,校报校刊等平台,宣传这些先进典型和事迹,从学员身边熟知的人入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员、感动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员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以日常管理为抓手,为科学世界观培养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加强世界观改造,还要加强制度约束。教育是引导人们自觉地去做,而制度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或禁止去做。我们只有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使学员世界观改造取得好的效果,逐步升华到自觉自律的境界。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军校学员科学世界观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院校管理体制各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院校应该首先从自身的管理进行思考,完善体制,建立完整的、科学的、高效的现代化学员思想行为监控系统,真实掌握学员的思想状况,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要把思想教育、舆论导向、评价体系、政策调节、制度监督、法律约束与定量监控系统信息和数据结合,使之成为有强制力的制度杠杆,成为对所有管理人员(学员队干部、教学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开展工作的硬约束,使所有管理人员成为培养学员科学世界观的自觉主体。对于学员而言,要严格遵守法律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违背了就要受处罚。

(二)管理形式多样化。制度规章和纪律的约束,是学员科学世界观培养过程中的保障。但由于规章制度等具有强制性,容易使学员产生逆反心理。所以,院校特别是负责管理工作的干部应采用多种办法,保证这些规范的顺利实施,并逐渐使这些要求和规范内化为军校学员的自觉思想和行为。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员第一岗位任职指导,引导军校学员认真遵守国家法律、军队法规和院校规章制度,科学规划人生道路和日常生活,正确对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和事,从而在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教会大学员明辨是非,坚守真理,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

五、以网络媒介为平台,为科学世界观培养插上现代信息技术有力翅膀

管理世界论文篇6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黄河的治理开发一直受到国际各界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和业内人士正在加入到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来,他们为治黄带来了国际化的视角、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更前沿尖端的技术,也从黄河治理开发的经验宝库中汲取了先进的理念及技术。正如黄河纳取百川、不择细流的博襟一样,新一代肩负治黄使命的黄河人也正以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思维谋划着一个更宏大的治黄蓝图:汇聚全球化的水利智慧,注入黄河治理的实践,再开创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波涛汹涌的黄河在汇入大海之时,也把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理念让世界分享。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河规划及三门峡工程设计就被列为原苏联156个援华建设项目之一,苏联专家组来华工作,参与了三门峡工程勘察、设计、论证、施工建设等各个阶段的工作,这一黄河上的重点工程也留下了许多国外援建的印记。

改革开放以后,黄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外资治理黄河,范围涉及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水力发电、水环境治理、扶贫开发等诸多领域,还包含了技术援助、能力建设、机构支持、人员培训、模型研究、合作开发等科研合作项目。一大批水利重点项目都大量使用了外资,如:黄河下游防洪项目、小浪底水利枢纽、万家寨水利枢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治理利用外资金额超过了6亿美元,若把小浪底利用世界银行的额度算在内,利用外资的额度超过了20亿美元。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始于1994年,2005年8月顺利通过二期项目验收。项目实施十余年来,7000多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区得到了初步治理,减轻了风沙灾害,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区域生态抗灾能力增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荣获2003年度世界银行行长杰出成就奖。

同时,由于工程规划、设计、评估、施工、监理等方面全面引进国外智力、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也提高了我国水利建设的技术水准和项目的管理水准。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建设模式,被世界银行誉为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该工程的轮廓设计由中国与美国柏克德公司合作进行,工程建设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施工进行国际招标。小浪底工程开工后,施工区内聚集了包括5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名外国人在内的万余名建设者,堪称“多国部队”,在打造了一座世纪精品TA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与国际工程全面接轨的工程建设管理道路。

目前,黄河水利委员会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流域管理机构、科研单位、咨询公司、培训机构等相关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丹麦、挪威等国水利界有着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与欧盟、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及国际水利界较为活跃的非政府组织,如:全球水伙伴、世界水理事会、世界气象及水对话绍织、国际水资源研究所等有着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在国际平台上共同探讨水资源一体化管理问题及如何在流域实施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案例,同时为黄河治理开发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管理经验。

2003年10月,启动的中荷合作项目“基于卫星的水资源监测和河流预报项目”,不仅注重科技合作与交流,而且加强了人才培养。1999年至2009年间,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赴荷兰、澳大利亚等接受培训超过3个月的人数达100余人。也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又一成功典范。

挑战计划是国际农业研究咨询联盟倡导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称之为粮食与水挑战计划,其宗旨是:在环境可持续、社会可接受的原则下,有效提高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利用效益。截至2006年,黄河有7个项目在挑战计划项中获准立项,黄河水利委员会参加了黄河流域节水战略、基于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的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对农业和生态及水文循环的影响、黄河流域地下水管理战略等项目。

在治理黄河的征途中,黄河人正以开放的胸怀,紧跟国际水治理科技的前沿,海纳全球先进治理、管理经验,丰富自身的治黄体系,迈上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治理轨道。

“让黄河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黄河”

黄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这条独具魅力、充满挑战性难题的河流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2003年10月21日至24日,首届黄河国际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来自世界五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21世纪流域现代化管理模式与管理经验、流域管理现代技术应用”的中心议题,进行广泛交流与对话,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流域管理、水资源、生态环境、河道整治及水文测报、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交流发表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和先进经验,黄河问题的独特性、复杂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提出了不少可供借鉴的建议。同时,这次论坛宏大的规模、独特的形式、交融的气氛、先进的传播手段,也得到了各位代表的高度评价。

会议期间,中荷合作――建立基于卫星的黄河流域水监测和河流预报系统正式启动,许多代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建立了密切联系,论坛结束不久,一些国际组织便来到黄河进行考察,商谈黄河治理和合作研究的有关项目。首届黄河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黄河的国际影响力,走出了“让黄河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黄河”可喜的一步。

时隔两年,2005年金秋时节,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如约举行,这次会议,规模更大,规格更高。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水利精英再度聚首黄河,共商水事。荷兰王储、全球水伙伴主席,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水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等著名国际机构的负责人也纷至沓来,参加这一河流的盛会。

论坛以“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为中心议题,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各国水利学者纷纷结合自身对河流治理的认知与实践,表达对河流生命的关切之情,探讨恢复河流生态的目标与途径。观点在碰撞中交融汇流,共识在探讨中汇拢凝聚,不同的语言发出了共同的声音――《黄河宣言》。

这是河流代言人发出的热切、坚定的呼吁,是从河流儿女心底流淌出的声音。

会议期间,还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流域水伙伴一黄河流域全球水伙伴。中美、中欧、中意、中澳、中荷等有关黄河技术合作项目的签约或启动,展示了未来双边合作的广阔前景。

2007年10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转站山东东营举行。此次 论坛有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名代表报名参加,其中境外代表300余人。论坛设立1 0个国内议题、1 6个国际议题,共80个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罗纳河流域管理委员会、莱茵河管理委员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水伙伴、世界水理事会等国际机构和组织参加了论坛,西班牙环境大臣、欧盟驻华大使、匈牙利环境水利部副部长、荷兰交通、公共工程与水管理部总司长、罗纳河流域管理委员会主席、世界水理事会主席、世界自然基金会副总干事、全球水伙伴秘书长等国际友人和贵宾悉数到场,可谓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水事盛会。

本届论坛上,西班牙环境大臣纳沃纳女士率领由20多个涉水公司、协会和机构的几十名政府、企业界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参会,将两国水利行业近年来的双边交流活动上升为政府间国际合作。

中欧合作流域管理项目,作为中国政府与欧盟签署的国家层面重点合作内容之一,在经过3年多的准备之后,也在本次论坛上正式启动实施。

黄委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签署《2007年-2011年五年合作框架》,意味着双方将携手黄河水问题,推动流域综合管理,致力人水和谐美好目标的早日实现。

在论坛期间举行的26个专题会上,中一荷科技合作项目专题研讨会,展示了“基于卫星的黄河源区水监测与河流预报”与“黄河三角洲淡水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的项目成果;中一挪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研讨会,总结围绕中挪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影响等领域进行了经验交流,并探讨了下一步具体项目合作意向;中一意环保合作项目论坛,讨论了南水北调水资源可持续综合管理研究(SWIM)中有关南水北调与水资源可持续综合管理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英国发展部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项目专题会、中澳流域能力建设研讨会、粮食和水挑战计划专题会等,都在原来项目顺利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继续深入拓展的目标。

本届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这一主题,从社会、环境、经济、历史、科学、伦理等层面,就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治河理念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共同发表了《黄河行动纲领一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宣言》。

作为一个参与广泛、规模宏大的国际水事盛会,两年一届的黄河国际论坛,不仅是水利专家交流切磋技艺的舞台,也是政府间合作共赢的平台,还因全球水伙伴、流域组织国际网络等这样的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让水利、水事、水问题这些看似宏观抽象的议题走向社会大众,走向具体的行动。

黄河水利委员会三届“黄河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正是创建了这样一个全新的国际水利对话平台,为中外水利同仁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也为黄河人创立了一个吸收国内外先进治河经验和技术的窗口,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机构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加入到这个行列,也彰显了这一论坛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

如今在金秋十月,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郑州隆重拉开序幕,这次大会中心议题为“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旨在重新认识并构建人与河流的新型关系,唤醒人们自觉呵护河流、关爱河流的意识,呼吁社会强化保护河流的措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共存共生。

管理世界论文篇7

一、所学的知识的回顾

聆听了王俊宜老教授讲授的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科技革命》解了世界经济发展长周期理论和引领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技术;雎国余教授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李左东教授的世界经济与中国》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与机遇;张延教授的管理经济学》张波教授的乡村经济学》解了乡村经济如何发展、如何去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聆听了郑学益教授的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懂得“威而不猛、泰而不骄、欲而不贪、劳而不怨、惠而不费”领导者美德;卢志明教授的激进文化与现代管理》陆存岳教授的政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孙东东教授的领导理念与领导艺术》懂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以信做人”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一名领导者应有的素质。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方面。

聆听了台湾教授要姚惠忠自著的现代公共关系》懂得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记住一二三四五,现代公共管理方面。公关不辛苦);聆听留美博士于洪波的现代项目管理》张璋教授的公共管理》王垒教授的管理心理学》王思斌教授的社区建设与管理》谢明教授的公共政策分析》懂得“问题到此为止”管理品牌战略、把事情一次做好”降低行政利息意识、政策关注弱势群体等等。

聆听了周旺生教授的人治与法治》懂得制定规章制度应遵守的一般原则;聆听白彦教授的经济法律理论与实务》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马海涛教授的当前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吴忠民教授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解读》陈少峰教授的首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基本对策》对依法行政和现行政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法律与现行政策方面。

聆听了台湾教授张家麟的周易文化与和谐领导力》杨利华教授的儒家精神与现代生活》程郁缀教授的中国友道观》唐诗赏析》王博教授的道家的精神气质》周建波教授的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张辛教授的道礼与和谐》深刻体会到激进文化的广博精深以及她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所起到影响作用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方面。

聆听了金灿荣教授的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和谐世界理念》章政教授的城乡统筹与农村和谐发展》孙立平教授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利益关系调整》吴忠民教授的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使我懂得建设和谐社会对中国、对世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方面。

聆听了张家麟教授的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金正昆教授的社交礼仪》懂得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注意自我管理完善美好人生。个人生长与发展方面。

二、学习体会

感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第一、解世界。做一个心明眼亮之人。

不只了解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通过学习。而且了解了中国目前的经济走势,尤其是学习了经济社会发展“长周期理论”依照世界专家和国内学者分析,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五个长周期的开始,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进一步驶入快道,非常难得的顺义已经提前驶入超高速、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行列。但与支持21世纪,也就是此次长周期的科学技术相比区域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这些技术包括:纳米技术、超导技术、生物基因技术、干细胞技术和受控热核技术等。正如爱因斯坦预言:未来的科学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现在看来,21世纪是科技微观技术引领经济飞跃发展时期。

也是突飞猛进,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最新科技效果,尖端技术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有的甚至超越了一流国家的水平,而在具体应用上还有欠缺。但中国共产党追求更多的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国人携手共同迈进21世纪,所以出台了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乡村支持农村、关注弱势群体的方针、政策,并且推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强调不只经济社会要和谐发展、壮大,而且人类自身也要发展,形成人与人、人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格局。明白了发展形势,才干发生无穷的动力投身到这个伟大的建设大潮中。

去粗取精,第二、感知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再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中华激进文化从造字、计数、观象到周易。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华文化的广博精深,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观念,现在应用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仍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将中国激进文化的传达放到与当今世界先进技术知识传达同等重要位置,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只有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有了共同信念,发生相互理解,那么,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指日可待了

自己身体力行的基础上,作为一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将利用负责宣传的优势,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中心组和每周五机关干部固定学习日上将所学知识进行转授,让更多的干部学习、理解、掌握、运用激进文化中的理念、方法解决现实矛盾。

强化公共服务意识,第三、开发、使用人力资源。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

高智商的比例数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中国人有世界上最高的智商指数。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力资源相当丰富,进一步将其开发、利用好丰厚的人力资源,国家的各项事业将会更加迅速的生长,国家振兴有望在世界第五个长周期内实现。那么,作为中国社会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就更应协调好本单位、本部门的人才,一个宽容的环境、团结的氛围中,把每一件事一次做好”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知识变为现实领导力

管理世界论文篇8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最早表现形态,至今仍是推动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牵引力。一直以来,我们理解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最初和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很多西方学者把全球化的历史上溯至世界近代史的开始,即在文艺复兴的理性主义引领下,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自由贸易的开展、自由资本主义的扩张而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又有许多人把全球化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20世纪后半期以来,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是突飞猛进,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从事国际贸易,大约20%的世界产出被用来从事贸易活动。贸易的领域从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和国际投资,当代贸易全球化已使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毫无立足之地,而且促进了国家政策的转变,动摇了延传了几百年的国家观念;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法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党人皮埃尔・博比博士2002年在中国所作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学术报告中对这一现象做了描述:金融全球化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国家层面上,让金融机构之间自由竞争,取消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减少对银行业务的控制和调节;在国际层面上,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资本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非规范化和国际化。自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普遍认识到稳定发展的国内经济依赖于一个稳定的国内金融体系,而稳定的国内金融体系依赖于一个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世界更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步伐。从整个世界范围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构起了全球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跨国公司。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球5.3万家跨国公司至少占有世界产出的20%,占世界贸易额的70%。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跨国公司除了带来商品的跨国交流,而且带来资本、技术、管理、乃至文化的跨国交流,对经济全球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体化和市场化作为经济全球化演变的基本路径和目标,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共识并得到证实。如果说1972年中国政府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进入国际社会的开始的话,那么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直至加入WTO,则是中国真正融入到了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开端。

二、政治全球化

政治全球化是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它的地位和影响不亚于经济全球化,戴维・赫尔德等在《全球大变革》一书中,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列为全球化的三个部分加以论述。在时间上政治全球化要晚于经济全球化,欧美国家学者普遍认为政治全球化基本上是属于以1945年为开端的当代范畴,也得到国内多数学者的赞同。秦晖在论及政治全球化问题时也认为:二战后出现的联合国与世界人权宣言,就是“政治全球化”的萌芽。但由于政治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相比,表现得较为隐性,加上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惯性作用,导致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大众,对政治全球化视而不见或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殊不知,在世界范围内,政治全球化问题已成为各国人文社会科学中与诸科学如从经济学、政治学、传统的国际法学到政治地理学、国际关系学、社会生态学等新领域引起普遍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并且范围涉及世界政治、人权、、人道主义及电子传媒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政治全球化,日本学者星野昭吉作了如下描述:“在全球化进程影响下,世界政治的变动不仅表现为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非国家主体在世界政治中的出现和作用的不断扩大。国家间关系的变化、超国家关系的增长、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互渗透作用的扩大。全球规模问题的形式,以及军事力量地位的下降等方面,而且随着区域化的发展,还出现了区域主义的复兴和强化。”同时,英国戴维・赫尔德等人关于政治全球化的描述,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度上来理解政治全球化:“当代全球化不仅引发而且加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领域的政治化,而且也伴以制度化领域,以及政治动员、监督、决策和跨国管制活动组成的网络的急剧发展,这极大扩展了政治活动和政治权威行使的能力范围”。

政治全球化带来的是政治运行的社会化和民主化。“去国家化”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全球化带来的政治领域的一系列深远变革中最具颠覆性的现象。我们现在谈论政治,已不再宥于传统的“国家”的理论框架了,国家本身在变,人们对国家的诉求也在改变。这种转变,使传统的民族国家主导、世界政治文化、地域化的现代世界政治秩序已遭到了动摇,引发了对全球化下传统国家的命运是终结、复兴还是变革的深刻思考。如何处理和人权的矛盾问题,如何界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前所未有地摆在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前现代国家面前。星野昭吉提出“国家”和“公民国家”两个概念,给我们很大启示。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全球市场的话,那么政治全球化是否意味着一个全球公民社会的建立?一直以来我们在大谈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种人类社会的分流的同时,却总是一叶障目,只见国家,不见社会,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国家是建立在社会这个根基之上的,国家只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模式。社会本身远比国家要丰富得多,要重要得多。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才会理解“小政府”、“大社会”的理论意义,才会理解后现代国家为何把“限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作为法治的一种诉求。

近年来,从“依法治国”到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再到的“和谐社会”的提出,恐怕是对政治全球化的一种最好的诠释。它一方面说明,在全球化面前,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都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石;另一方面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顺应世界潮流,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三、文化全球化

“文化”本身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但不管何种类型的文化,它都会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这三个层面上表现出来。所以从历史论角度看,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与人类的迁徙活动相伴随,真可谓源远流长。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流动的现代性。在这里,流动指的是物质产品、人口、标志、符号以及信息的跨空间和时间的运动。正是在这样的流动中,文化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越来越明显地被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如果说地理大发现以前的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历史还是处于相对闭合的状态,那么地理大发现以后,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

文化的多元化和大众化是文化全球化演变的的基本走向和基本模式,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如果说近代以前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战争和宗教的话,那么近现代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商品、影视艺术、体育运动等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基本途径。就象戴维・赫尔德在《全球大变革》一书中描绘的那样:“全球化最大众化的象征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和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新闻。无论这些现象有着怎样的因果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也很少会有人怀疑,最直接感受到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是文明全球化。”时至今日,在倡导文化的多样性上,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前所未有地取得了共识。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来自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来自广大的亚非拉世界,在对待外来文化的包容心上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提升。虽然站在西方文明立场的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但世界不同文明的和谐相处和互补仍构成当代世界的主旋律。以世界体系理论著称的沃勒斯坦在《地理政治和地理文化》一书中谈到文化全球化的前景时,认为资本主义也只是文明的一种,并非惟一的文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将由于其他文明崛起受到挑战,未来的全球化应是全球多种文明的共存。国际社会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也正日益成为各国文化政策的一部分。文明也好,文化也罢,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奢侈品,每一个大众平民在自主的创造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自由、充分地享受文化的果实。当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可谓是方兴未艾,大行其道,这让人充分感受到全球文化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在文化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交流的主体从以前的政府机构主导,到政府机构、民间团体、个人并举。不但走出去,而且引进来。从好莱坞大片到汉堡包,从中法文化年到中俄文化年。时至今日才真正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真正理解“文化无国界”。

四、结语

管理世界论文篇9

[关键词] 教育管理;制度变革;人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3-0010-08

一、制度产生的人学视界

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1]。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存在物进行考察,试图发现人的属性、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2]。制度之所以诞生,从人学的视角来看,是基于人类在演进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和把握。在系统的解释这一观点前,我们必须先对“什么是制度”这个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和说明。

(一)制度的内涵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制,裁也。度,法制也。”在中国,制与度合在一起指的是“人们所必须遵循的尺度”[3]。在西方,制度产生于对人性的先验假设。早于17世纪中叶,曼德维尔就对制度的产生及作用作出了基于人性的解释。他指出“不是人之善,而是制度,会使坏人也可为大众的福祉服务;而制约自私行为肆意妄为的大多数制度是在人类实践中自然生成的。”[4]至20世纪初,诺斯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设定的一些制约”。现代学者青木昌彦借此进一步对其进行申引,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理念的自我维护系统。”[5],这就指明了制度的内生性、客观性和发展性。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两个结论:一是制度是群体必须遵守的规程或准则,以上学者的论述都没有超越这一范畴。二是制度是一种对“恶”的约束。这也就意味着,制度的产生是建立人对人性的清晰把握的基础上的,或者说,制度就是缘起于人对自身善恶的一种体察。

(二)人性的释义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论述,东西方都不鲜见。在西方,对人性的论述最早见诸于《圣经》创世纪篇。讲述了上帝在第七日造人后,亚当和夏娃在恶魔的怂恿下偷食“知善恶树”的禁果,最终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人类的祖先至此开始被打上恶的印记。《新约・马可福音》借托耶稣之口,宣称“从人里面出来的,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随着基督教对世界掌控力的加强,为了保持人对上帝的纯洁信仰,一大批神学人员走入人性恶的命题。奥古斯丁提出决定论式的“原罪”和“救赎”理论,认为上帝是善的化身,人有罪的原因在于滥用了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自愿的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在西方世界的统治权由宗教拉向世俗后,原罪理论并没有消解,相反为了加强君主对社会的专制,政治家有意识地推动它进一步发展。其中以霍布斯的理论最为经典。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面对有限的财富,人与人之间就是狼与狼的关系。”[6]从而为君主立体的形成提供了合法的理论依据。这些观念伴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西方思想界的主导,性恶论也成为西方的最大势力。

而在中国,先贤们对人性的判断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认识过程,由此产生了四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告子为代表的人性中立说,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皆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告子讲“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墨子提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丝染说”也是基于此理念。二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孟子反g告子“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借此,孟子提出人有仁、义、礼、智四端,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三是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因此教育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其弟子韩非也持这一理论。四是以周代世硕为代表的兼善恶说。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7]西汉董仲舒也倾向其说,提出了“性三品”理论。认为“性如于禾,善如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8]”。

(三)从人性观看制度的本质

通过对以上对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我们发现,西方与东方相比,对于人性的判断更为果断和坚决。这主要是由各自文化发源的差异导致的。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岛屿的星罗棋布、物资的有限让西方人出于生存的需要在很早以前就非常注重探索“我”之外的世界。那么在探索外部世界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将“我”之世界和“我”之外的世界进行界限分明的划分。而直接承认人的恶有助于将内生的道德世界与外生的自然世界相区分。人的原罪意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既然恶出于己,那么人就必须加强对善的努力。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导善”实现对内部恶世界的赎罪和净化。而中国文化发源于大江大河之间,物质资源的丰富让中国人不必向外探索便可以获得生存的空间,因此中国文化自源生之初就存在着“我”与“非我”之间边界模糊的问题。故而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更偏向于消解善与恶的界限,让其处于一种模糊的非善非恶的状态。但是无论是西方明确的善恶观还是东方模糊的善恶观,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基本承认了“恶”的存在。而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则会让其想方设法“避恶”或“克制恶”。最初这种克制是野蛮的、血腥的和难以被人接受的。而后来为了规范克制恶的方法,增强人的幸福感,就诞生了一套群体公认的法则,这种法则就叫做制度。因此制度的产生实则是人本性的外部投射。或者说制度产生的初衷是人希望通过物化一个“非我”的存在来加强对自身的管制和规范,是对原始的利群益己意识的归顺。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作为制度的一种,其兴起逻辑与制度的产生逻辑基本一致,但由于它是制度在教育领域和学校场域的具体化,因此在演变过程中,亦有其特殊性。

二、教育管理制度演变的人学逻辑

制度既然是人类活动异化的产物,管理与人如何相处?教育管理制度演变的人学逻辑何在?首先,从管理的内涵上看,周三多指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9]这个概念表明,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内在于人的种属性和外在于人的类属性。所谓种属性,是指人的生命中自在的、自然的本能属性。而类属性是指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吸纳了社会精神、文化而产生的自为属性。因此,管理与人密不可分,或者说,管理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做”出来的,管理制度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的实现过程实则代表着人的发展水平从低到高的进化过程。其次,从管理的载体上看,管理是基于一定的组织架构。一切组织都有人的因素,组织是个人以特定的方式所形成的。因此,只有当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有效耦合才能诞生出科学意义上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形成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是人格中本我和超我的统一。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来自于人格中本我和超我的矛盾。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管理始终没有超脱社会的范畴,它始终要与社会的发展阶段始终保持一致,与人的发展保持一致。马克思指出,社会发展具有三种形态。一是人依赖的社会,二是物质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三是自由个性的社会。因此,以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论为指导,以人的发展水平为标准,我们可以将教育管理制度的演变划分为自然人的管理、社会人的管理以及自由人的管理。

(一)自然人视角下的管理制度

管理现象伴随着劳动分工而出现,可以说,当人开始直立行走,管理就产生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生产力的欠发达,管理的发展仅停留在具象化的自发实践中和零星的、散碎的著作典籍里,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表达。直到20世纪初,伴随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为工厂提供动力来源、电话的出现加速社会信息流通、汽车和铁路让贸易往来成为可能,系统的管理理论终于在美国机械工程师泰罗的手中完成了。1911年,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他有关科学管理的思想,很快在欧美国家引起轰动。他提出的专业分工原则、最优化思想和标准化的管理办法以其科学内涵战胜了传统管理经验为主的做派,让工厂作业进入“效率第一”的时代。与其同时代的是法国人亨利・法约尔。法约尔最大的贡献,就是将企业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了界限分明的区分。他认为,管理只是企业活动的一种职能。管理工作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职能,并提出了企业管理要遵循劳动分工、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等14项基本原则。在科学管理的思潮之下,教育管理人员不得不接受企业化的原则,以效益作为评判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标准,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整。这一段时期,教育管理制度是从“效率”出发,认为被管理者是“经济人”,因此要以严格的、精确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约束和限制。它基于对自然人性的判断,逐渐将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相剥离,这种制度虽名噪一时,但很快就被新的理论取代。

(二)社会人视角下的管理制度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劳工运动和民主思潮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兴社会科学的产生,加上学校规模扩大和学校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科学管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猛烈抨击。[10]这一时期,乔治・埃尔顿・梅奥在美国的霍桑工厂开展了其著名的心理实验,即霍桑实验。霍桑实验主要证实了两点原则。一是人是社会人,除物质需要外,还有归属、尊重和爱的需要,这些方面的满足能有效的提高工厂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二是企业中还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企业管理者要充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缓和了工人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冲突,成为20世纪40年代引领时代的主流管理思潮。在梅奥的基础上,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进一步对人际关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首先得满足自身的低级需要才能向高级需要迈进。当多种需要同时并存时,必须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马斯洛对人类一般心理特性的分析为管理者进行有效激励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转变了自泰勒以来的“物本”管理思想,是管理领域的一大革命。受其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学校教育管理也有所改观。教育界中许多人喊出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教学的口号,为学校教育师生关系的调整、校长与教职工关系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观念并没有真正落实到现实的教育管理中,仅成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一段时期,教育管理制度主要基于“关系中的人”的视角,它意识到人不是孤立的在世界中发出自我的追问,而是始终在一定的关系里找寻自我的价值。这种关系不是仅仅是人与物的关系,更是人与人的关系。这种管理制度的成型标志着人作为一种生命在与环境构成要素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存在方式。

(三)自由人角下的管理制度

自由人管理视域的形成根本动力来自人类对自身的重新审视,这是人类的自我救赎。 而在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为其诞生也提供了可能。二战结束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迎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在这一进程中,管理形成了多元并存、兼容并包的理论思潮,促进了管理制度的多样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行为科学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关系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对组织各层员工均有不利影响,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民主参与管理,改变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由命令服从变为支持帮助,变监督为指导,实行员工的自主自治[11]。该流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他提出对于员工的管理手段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只有后者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管理者需要丰富工作内容、实行弹性工作制等。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教育管理者更加注重教职员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刺激反应模式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办学效率。

而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是美籍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假定是:“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要素构成的系统;由于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系统必然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特性,因此,不能用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规律来解释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反之,应立足于整体来认识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上。系统观以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为最高目标,以此来评价要素及其运行方式是否合理。”[12]因此,人作为管理系统的一环,在一般系统管理理论中,其重要性得到了充分彰显。一般系统理论打破了学校在社会中是封闭、独立的旧形象。它使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学校要对内满足员工需要,提高士气。对外要密切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这一时期,教育管理制度主要站在“自由人”的立场上看待人的管理。一方面,经历了两次大战的洗礼,人对生命的价值、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这促使人以一种柔和、关怀的眼光去观照F实。另一方面,和平年代物质资料的充分满足让人超越基本的原始需要,寻求自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种“自由人”的管理观念,将人放在管理活动的中心位置,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手段,表明传统的物本思想实现了向人本论的彻底转变。

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人学判断

张世英指出:“人如果停滞在现实性中而不思突破其有限性,或者说安于现实而不思进取,那就是死亡而并不是人生;停滞于感性中有限的东西固然是死亡,停滞于一些固定的概念中,那就叫思想僵化,也是一种死亡。”因此,着眼于人的发展,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势在必行。具体而言,教育管理制度变革的前提是要重视管理过程中人我关系的合理运行,激发个体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生发个体工作的主动性;打造管理创新的“一体两翼”模型,提高个体的创新性。

(一)重视管理过程中人我关系的合理运行

哈罗德・孔茨说:“各级管理者都担负着创造和保持一种使人们在群体中相互配合工作的环境,从而达成精心选择的任务和目标。”实现高效的、有序的管理,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必须时刻关注人在与“非我”的接触过程中心理及行为的变化,以制度的形式,尽量规避冲突和矛盾的发生。从本质上看,人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关系根据血缘或地缘形成了以“己”为中心向外推的差序关系格局。在学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寻求到最合适的关系匹配是预防管理冲突的有效办法。针对利益关系引发的冲突,教育管理人员应该坚持公平的原则。首先是分配的公平,应按劳计酬,消除制度成本差异。

其次是程序的公平。杜威指出:“领导应该是通过和别人交换意见从而激发和指导智慧的领导,而不是那种孤立的依靠行政方法专横独断的将教育目的和方法强加给别人的领导。”因此,管理者在进行决策前,必须树立“共谋”意识,让所有的利益相关群体均能参与其中。杜绝“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潜规则。例如,在教师职称评定上,实现学生会、教代会、教授会、教职工大会的层层筛选。在班级奖学金的评定上,让参选者在评比现场进行监督等。

再次,要坚持互动公平。管理者在管理中要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创造条件扩大沟通的途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沟通打破了空间的界限,开始有由线下为主转为线上为主的趋势。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善于利用“两微一端”等线上媒介接收组织中个体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在两个方面对教育管理者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熟练操作各种社交软件、不至于让网媒成为摆设。二是要有勇气面对责难、承担责任。

(二)营造自由、民主、科学、人文的管理氛围

文化是人的第二生命,良好的管理文化能有效的提升管理效能。在学校场域内,什么样的管理文化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呢?自由、民主、科学、人文不可回避。自由是指在管理中要充分给予被管理者自,使其主动性得以充分生发。这个自由首先应该是理智的自由, 教育作为人的事业,在管理上要充分尊重个体独立思考的权力,给予他们思考的空间。教育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学校的活力来源于活生生的人,而人的活力则来源于思想。昔日北大之所以成其大,归根结底是蔡元培“兼容并包”的管理理念使然。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管理,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其次,是表达的自由。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当前教管理领域依然存在管理者“一言堂”现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不仅是权责利的关系,更是规定了在一定时间地点谁能说什么、谁不能说什么。这种扭曲的管理观念,久而久之会导致管理冲突,应引起教育管理者警惕。再次是行动的自由。在空间和时间的安排上要保留足够的弹性,僵化和倦怠是管理者在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动向。

所谓民主,就是要求管理者要避免主位思维,懂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充分听取被管理人员的意见,增强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谓科学,就是要求管理者自身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要防止纸上谈兵,又要防止知识成为悬搁的空中楼阁。而人文,主要是要求组织内部要有人文关怀。每一个人都在关系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对组织中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困难和挫折给予必要的帮助,从而在整个组织中形成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打造管理创新的“一体两翼”模型

任何一项制度,如果缺乏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走向消亡的命运。从这个角度上看,管理制度必须要坚持创新驱动导向。创新在教育管理中何以可能?从创新的发生机制来看,创新是建立在以本体论为核心,以知识论和直觉论为基础的“一体两翼”模型上的。因此实现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教育或继续教育的手段增强人对相关知识的深厚积累和对在外部刺激下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的及时把握。对于管理者而言,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以网络课程、进修、讲座等形式促进自身知识的更新换代。在知识大爆炸时代,五年一周期的知识轮回让我们身在知识学习的前端,心在知识学习的末端。因此,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如何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如何以新的方式方法对自身的管理行为进行革新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能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能以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去追索教育,以促进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其次,教育管理者要制定必要的规程激发组织成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促进组织成员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一定要定期设置具体、全面的考核方式对组织成员的学习成效进行检测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由此在组织内部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当代社会,知识不是学习的目的,将知识转化为素质、能力和生产力才是学习的目的。总而言之,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组织成员创造力的挥发非一日之功,教育管理者对此既要有足够的耐心,形成鼓励创新的长效机制,又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实现创新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参考文献]

[1] 韩庆祥,邹诗鹏. 人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2] 陶富源. 哲学、人学与人[J]. 哲学研究, 2003,(11).

[3] 谢志龙. “制度”是什么?――探索“制度”一词的含义变迁[J]. 文史博览:理论, 2015,(10).

[4] 杨春学. 个人利益,社会经济繁荣与制度之形成:客观确定的善[J]. 管理世界, 2002,(7).

[5] 青木昌彦, 周黎安, 王珊珊. 什么是制度?我们如何理解制度?[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6).

管理世界论文篇10

虽说世界医学气功组织5年来首次举办这次活动,然而,学会在世界各地的分会及各位理事、专家、学者和气功从业人员的气功科研、临床观察、骨干培训和气功宣传普及等活动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也为此次会议的学术交流作好了充分准备。在本次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的项目有:医学气功理论研究、临床观察、科学实验,以及医学气功对防病治病、医疗保健和康复养生等方面的作用等专题。经专家评审有52篇收入学会论文集,29篇在大会上作了宣读。会议还特邀几位专家作重点发言,他们是: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主席冯理达教授,中科院的唐一元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蔡益鹏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分子工程学院褚德萤教授,日本带津三敬病院院长、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带津良一博士,日本东京电机大学町好雄教授、刘超教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木通口雄三教授,美国陈志文教授,中国林中鹏教授和加拿大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王超群教授。重点发言涉及到气功外气对分子构象作用研究,气功治疗毒瘾和癌症研究,气功强化机体、心理和精神作用研究,中华气功方法论,气功对身心调节和大脑的优化作用,从神经内分泌角度看气功,外气治疗时气功师生理变化,以及中华气功方法论和气功走向世界等专题,从多角度展示了当代医学气功的科研状况及学术成果,再一次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证明了与中华文明发生和发展相依共存的中华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已为广大人民所需,更成为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东西。

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是总结理事会的工作和对今后工作提出设想。出席这次会议的理事有45位,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龙致贤教授代表学会向理事会报告工作,并着重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设想。理事们一致同意学会报告,并提出积极建议。认为,应根据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六项业务范围很好地开展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

一、深入开展气功理论研究。有鉴于当前气功这门高级、尖端、复杂的科学尚未被世人广泛认可,气功科学地位尚未被确立的情况,加强气功理论的研究、建立独特的气功科学体系、界定其基本概念、完善气功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气功防治各种疾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气功科学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发展气功事业的艰巨性,这就要求必须胸怀气功发展的大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调动现代科学界、哲学界等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针对气功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会,以及网络信息交流活动,以促进气功多学科研究的发展。

三、加强业务培训与咨询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学会将进一步开展气功的国际教育与培训,发现和培养人才,不断提高气功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并提高相应的服务,努力把学会办成医学气功人的“会员之家”;同时,着手建立一个包括气功科研人员、气功教育家、气功理论研究者、气功临床操作者和气功科学管理者在内的实用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