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十篇

时间:2023-11-01 17:41:57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张荣香(1972-),女,内蒙古包头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河北 秦皇岛0663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llMK007)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42-02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高技能为核心,以人才为落足点的职业教育。其根本特征和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这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

要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纳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中,“能力本位”“职业本色”成为高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作为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在这一问题下,存在两个次级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特色是如何失去的?其次,将职业特色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和办法是什么?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职业特色

1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导致其“职业”特色方向引导上的缺失,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法律意识;二是精湛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三是能不断自我充实和更新高新技术和知识;四是拥有职业资格或高级技能类证书。

根据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认知,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规格的定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定位。高职教育必须按照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要求,明确应掌握的专门知识、技能和具有的专业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二是职业发展。高职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职业发展”是使学生具备综合的、终身的学习和发展能力,能够在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中轻松地“转身”或发挥“潜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直接面向“职业”本身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内在规定性上被要求面向“职业”,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路向指引。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一导向,没有将“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清晰而且明确地纳入自身的实践中,更多的是自然而且“方便”地沿袭了两个路线:一是沿袭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进行,二是直接照搬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模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2 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教材缺乏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部在2005年出台了全新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05方案”的出台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无论是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还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学生学习的状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新方案的出台没有实际关注高职院校的需求,在提法上甚至没有出现“高职”两个字,只是笼统地使用了“大专”的称呼。这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现实,不适应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现状。这一实施方案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来说,先天地缺少了“职业”特色,带来了缺憾,使教育教学针对性减弱。

在“05方案”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教材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区别,导致教学内容的“职业”特色缺失。虽然“05方案”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专科院校必须开设两门必修课,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后修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这与本科院校在教材上没有任何区别。可以说,“05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使用更多倾向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缺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特色。

3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被排除于高职院校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之外,导致其“职业”针对性的最终缺失。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都致力于面向社会、瞄准职业岗位群,设计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并寻求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能“真正”参与到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作为既定课程被直接安排在其中,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该专业所培养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特点、本质以及形成的机制和过程,不能使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高涨,因为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有用性”,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成就感”。如学习计算机操作,学生在上完一堂操作课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会打字了、会发电子邮件了、会制作Flash了……而另一类属于思想类、素质类的学习,让学生觉得“远”“空”,不易把握和评价,因感受不到直观的“成就感”而失去兴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失去了对专业的依托,就失去了其“落地生根”的土壤,会游离于学生的真实学习和成长环境之外,使学生对其“望而生畏”。这样的结果也必然会造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校各专业育人实际,无法发挥其育人功能。

4 漠视高职院校学生“工具人”生成可能,导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突破性作用疲软。作为学校,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如果把人的教育局限在狭窄的专业教育范围内,只教人谋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为人的培养,那么,这种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工具人”。受就业压力影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急功近利、只关注学生的第一次就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在思想上,对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认识不到位;在实践中,以实用性、技术性和工具性教育为主,使高等职业教育沦落为谋生的技能训练,而这本身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对于纠正和弥补高职教育自身的缺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教育内容,高职院校从上到下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育人的首位。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专业课的设置,无情地挤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一些教师或个别领导甚至无视或不去研究学校育人的本质,急功近利,把学校看做是“工厂”,把培养的学生看做是“产品”。

二、将职业特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对“05方案”所要求的通用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突出其“职业”特色,形成高职院校专用教材体系。职业教育追求的是由工作过程所串联起来的知识的连接性、践行性和策略性,职业教育的实施趋向于使用项目驱动、任务驱动等操作性教学方法,开发与职业教育的践行性、策略性等特点相一致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用教材,使“德”能够在“行”中成长,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此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应考虑与学生所要进入的行业领域相结合,为行业领域中的必备职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服务。

2 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明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意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职业教育,确定职业教育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作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人”。学生的职业化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在努力学习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领悟并融入行业和社会的各项规范中,形成自我职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职业教育这一主线中,努力为学生顺利融入职业、融入社会服务,为学生养成具有优秀思想品质的职业素养服务,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服务。

3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包含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但几乎没有一个方案在制订过程中认真思考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实际问题,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制订过程中“排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的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参与并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包括在制订过程中的参与和研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明晰所授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和本质,增强其“职业”针对性;要明确各专业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群,深入探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中的契合点和磨合点,深入挖掘职业岗位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突出点和必须着力加强的地方,并广泛采集涉及职业岗位群的典型案例、事件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2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实施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把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案例教学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案例中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自立、竞争、创新意识。(2)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于知识、能力、经验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案例教学的分组中,每个小组的成员任务和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有彼此之间学会合作,才能够实现共同的任务和目标;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培养他们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通过案例师生互动,学生探究,从而共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各种观点产生碰撞,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以免误入歧途,形成错误观点和认识。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特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广大高职学生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不仅与法律专业课的案例教学有共同之处外,还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具体表述如下:(1)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导向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案例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案例教学的宣传和引导,用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2)行为能力的启发性。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主要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思想政治道德行为能力、认识能力,通过让学生进入案例或在案例中充当角色,亲身体验,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每一个学生认真研究每一个案例,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深刻的教育。(3)结果的多元性。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主要特点就是每个案例中的问题都不存在着绝对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参与思想政治课案例讨论过程中,由于个人的知识水平等都不一致,所以对同一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案例教学不会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分析、讨论,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最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力。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3

[论文关键词]共生促进 创业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业型经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实践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共生促进,正是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共生理论,始于生物学领域,著名生物学家洪黎民教授说:“普通生物学者深刻体会到群落中生物相互关系的复杂性,鲜明地揭示了个体或群体胜利或成功的奥秘,在于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密切联合的能力,而不是强者压倒一切的‘本领’,自然界如此,人文科学中的生物哲学亦可如此理解。”目前,共生理论已经被广泛地赋予了社会的含义。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任何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系统之中。共生关系不只存在于社会某个方面,而是遍布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区、社群、家庭等所有领域,其表现更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没有共生,也就没有人的存在。当前方兴未艾的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共生的存在,也是一种融合的促进。

一、创业教育融合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实践活动能动的主体,调动创业者的主体性,尊重其主体地位,挖掘其主体潜能,培养其主体意识,发掘其主体能力,塑造其主体人格。显而易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共同教育目标,互为共生。

从中外理论的研究成果看,创业教育所强调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等,无疑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美国教育者非常强调创业教育对受教育者个性品质的培养,他们认为:创业需要个体具有创造性、冒险性、革新性,这些品质通常不是在一般的商业环境下所培养出来的。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就业和培训组织以及青年事物管理部门等组织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直接指向培养年轻人能力、技巧和革新性、创造性、开创性等个性品质的教育。我国学者毛家瑞、彭钢在《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的课题研究中认为:“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独特功能和体系的教育。”由此可见,创业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特点,十分重视学生健康、健全、完整一致人格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不畏艰难的意志勇气,完全融合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创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表现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丰富道德品质教育两个方面:

1.创业教育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理想不仅凝聚着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是支撑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实现理想的前进动力和力量源泉。

创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其他理想的基础。因此,推进创业教育,应该也必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一,加强创业理想和创业意识教育。要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坚定不移的创业信念、充满活力的创业激情、百折不挠的创业品质、全面均衡的创业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业策略。第二,为创业之路提供科学导向。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思想基础,创业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导致创业失败。只有个人职业理想和远大的社会理想很好地结合,创业者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第三,提供创业教育宽广的实践舞台。创业教育从最基本的生活理想教育入手,挖掘自身潜能,它不仅是生存教育,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

2.创业教育丰富道德品质教育。“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不仅说明个人的道德品质对社会道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创业人格的推动作用,而且折射出道德品质是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的道德品质教育也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创业教育也为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实践途径。

第一,创业教育有利于倡导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创业教育,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理想从树立到实现所必须经历的困惑、坎坷甚至磨难,体会了生活的甜酸苦辣,收获到奋斗后的喜悦。创业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赋予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转贴于

第二,创业教育有利于重塑诚实守信原则。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更是大学生实现真正创业的准行证。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诚信缺失和无序化现象,消解着现实社会的良好人际关系,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是创业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利用创业教育这一载体,开展诚信教育,以诚信意识培养和诚信精神宣传为抓手,贯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原则,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社会人格和诚信理念,是创业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符合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题中之义。

第三,创业教育有利于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团队合作是创业者不可或缺的素质。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靠团队合作,击败当时全球最大最强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功占领了美国汽车市场。创业教育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就价值观和行动原则达成共识,用一种责任心和义务感对创业进行积极引导,调动和激发团队创业者的共同资源,克服个体缺陷形成的障碍,形成对共同创业目标的共同追求。所以,创业教育是强化大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媒介。

第四,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逐步走向成熟与独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情感健康、意志坚强、性格刚毅。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对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很好地适应当前转型期的社会生活。

三、创业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业教育指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意识、知识、能力等的素质教育。一方面体现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另一方面更是与时俱进的特色和创新。贯穿于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方式有: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与就业指导服务相结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等。

1.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中,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训练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入手,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致力思维互动、案例分析和空间拓展等闪烁时代元素的思想政治教学新模式。

思维互动法即在具体教学方式上,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教师、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独立或集体为各自的观点提供论证。鼓励交流,允许碰撞,力求通过思维互动逐渐形成对某一问题的共识。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又解放了教师;既突出了个性,又形成了共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案例剖析法即典型剖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选定案例,广泛搜寻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案例并进行筛选,确定最具典型意义的案例;其次是熟悉案例,让学生对已经选定的案例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意见和问题;再次是讨论案例,学生广泛讨论充实自己的观点或反驳他人的意见,提出问题,集思广益;最后是总结案例,教师适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水到渠成地引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空间拓展法即最大限度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概念和教授模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加大实践教学密度,拓展更具活力的新教育模式。比如,多在创业基地建设上下工夫,多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上下工夫,多在把课堂概念做大做活上下工夫,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心理更成熟、本领更过硬、素质更全面。

2.实行社会实践,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创业教育的实践特色,为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比如,鼓励学生承担一定的课外项目,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动员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从政策、资金和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帮助,积极培养创业精神、挖掘创业潜能。再如,组织学生自己制作创业作品的设计,参加全国全省大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展示提供平台等。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中政治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106

高中政治课程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并且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目的。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

1 高中政治新课程中案例选择需要注重的方面

目前,在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对于案例的选择要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案例具有良好的实践性。案例教学之所以有着实际的教学意义,就是因为案例本身来源于社会的实际生活,并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案例的选择要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环境,并且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进行体会与分析,利用所学的知识展开案例的探究。第二,保证案例需要具有深刻的启发性与教育意义。政治教学中的案例具有深刻的内涵,并且包括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具备良好的教学意义。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只有保证案例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第三,保证案例具有针对性。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考虑到实际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案例的教学过程不是寻找答案的过程,而是在不断探究中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案例的针对性,并且通过提高案例针对性来达到定向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第四,保证案例选择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分析的空间。案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动的分析案例,从而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案例的问题。自主学习是新课程中的重要要求,施行案例教学模式,就必须将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案例选择的重要标准。

2 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的作用

2.1 落实新课程标准

目前,新课程标准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提高对学生态度、情感等的重视。另外,在案例设置的过程中,教师以日常生活和教学内容作为设置教学的基础,设置多个教学模块,并且保证教学模块之间存在科学的联系,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良好地完成案例的探究,达到新课程教学的需求。案例教学的新模式,对于以往传统书本中知识的局限进行了突破,提高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工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实践的开展。案例教学模式的评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且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促使教师更加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引导,纠正学生思想层面存在的误区,促进学生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2.2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高中政治课程开展中,主要是以教材内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且教学方式较为陈旧,仅仅是进行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培养,使得教学过程仅仅成为教材内容的传授。传统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脱离,学生只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而难以真正地完成自身个性的培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真正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传统政治课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难以得到提高。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层面的培养,注重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模式同样也改变了以往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思想品德等多方面,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针对于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考察。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教学目标得以更好的达成,并且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案例教学这种新模式在教学中注重以案例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

2.3 落实素质教育

案例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创新,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须条件。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自身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提出了要求,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案例教学的模式可以通过呈现现实案例,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进行开放式的解答,启发思维,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水平,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是以往应试教育中难以达到的。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与沟通,并且注重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协调相处,相互尊重,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意识。高中政治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进行体验,更好地了解现实问题,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 结束语

案例教学模式是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方式。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工作当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屈亚红.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5).

[2]杨淑敏.高中政治课利用案例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5).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高校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75-03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这一要求,全国有600所新建本科院校(又称地方本科院校)面临转型的问题,而高校转型具体要落实到观念更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文科专业,它面临更多的挑战。笔者欲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的问题做些探讨,期望抛砖引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挑战

(一)认识不到位,认为高校转型就是概念转换

很多人认为将学校更名或换块牌子就可以了,也有人认为就是将现在的新建本科院校回归到原来的高职高专院校即可,“一夜回到十年前”。本来,转型是要求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转轨,这才是高校转型的应有之义。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教育依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而专业的课程组织通常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种方式。[1]具体而言,纵向上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种课程类型,横向上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程类型。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仍然沿用这种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其一,如何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充分体现市场需求导向;其二,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三,如何开展深度的校地合作,尤其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成为当地的基础教育服务、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专业。以上都是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专业办学定位模糊不清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陷入发展困境,如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脱节;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等。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的问题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更是如此。笔者参观考察了湖南、湖北和安徽近20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一致。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同质化、课程设置不合理、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弱、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等,导致应用型人才需求危机,迫使地方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转型,重新审视新定位、新规划。

(三)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

1.在培养目标上,往往追求高层次,没有很好地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描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有的描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有的描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还有的追求“大而全”,描述为“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乡镇和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这么宽泛的定位,使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针对性。2.在课程体系上,大多数的课程设置几近雷同,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3.在实践和实训环节上,表现在理论与实际脱节。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虽然教学方案在理论教学、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上都进行了安排,包括学时学分的分配,但安排得不合理,而且,有的形同虚设,如“实习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因经费问题就难以落到实处。

(四)学生就业情况与培养目标不符

据调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就业对口率较低,在本科院校毕业生中,就业情况大致有四部分:有30%左右的学生通过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有30%左右的学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有30%左右的学生当中学教师,还有10%左右的学生参加自主创业、另某职业。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高校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与行业需求脱节,这种脱节或源于培养质量不高或源于结构不合理;二是本科院校没能给学生提供自由转换专业的机会,不少学生只好在“情非所愿”的专业中修完学分、拿到学位后再另谋他路。这种培养以及就业的后果很严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转型发展,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提升教师从事应用研究的能力,从而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能力。“应用型本科不全属于职业教育”[2],对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专业不能简单化,不能搞一刀切。它虽是文科专业,但培养目标也可定位为“理论性兼应用型专业”,也可以培养一批又一批高层次的技能型、知识型的应用型人才,为搞好我国基础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因此,我们要沉着冷静,应对挑战,应该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做文章,大力加强校地合作教育,并把校地合作教育作为突破口,调整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校地共推“双主体”合作教育

一是校地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3]引入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增强行业能力,努力达成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注重合作开发课程,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教育资源,设置系列特色课程,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是地方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聘请地方参与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建设,合作构建“双主体”共同实施本科教育。地方经济文化管理部门有一大批的专家,他们学有所长,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研究,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堪称“双师型”人才。近年来,延安大学、井冈山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高校注重聘请地方专家(又称“土专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与教育,并建立了长效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校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要实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做好基地建设工作。在校内,要建立一批提高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实训基地,如普通话实验室、“三笔字” 实验室、社会调查模拟实验室等,这能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和素质,所以必须常抓不懈。在校外,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要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就是与中学合作,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章立制,为搞好教育实习工作提供可靠保证;二要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基地,如“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实习基地”等。这些基地可以有效开展励志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新农村怎么建设?怎样规划?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必须加以思考,必须为之努力。“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采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服务学习、公益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公共领域和公共活动”。[4]当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范围可以扩大,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到外地或外省建立。

(二)校地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双师型”教师有多种不同的概念,其中,天津师范工程学院提出的“双师型”标准比较科学,它是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即具有与所教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岗位经历、资格或能力)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 “双师型”教师。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让思政教师到地方挂职锻炼;二是实行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核和实践教学资格认证制度;三是注重引进具有中学或地方工作经验的人才到校任教;四是直接聘请地方专家、管理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这样的 “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业教师的50%。

(三)校地合作共同搞好产学研

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好方法。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学校积极与地方合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形成“四结合、四重点”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体系设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重点考虑岗位实际需求;基础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培养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5]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安排产学研“合作教育周”,即除常规的实习实训外,还安排了大一至大三的“合作教育周”。其主要内容为:大四的教育实习不变,大一的第2学期期末安排1周,大二、大三的第2学期期末各安排2周,学分共有5学分,产学研的形式与内容都很丰富,包括教学、讲座、调研、考察、讨论和撰写报告,等等,由地方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学校按学生人数拨发经费,这就是“1+2+2”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已运行3年,它有措施、有经费、有评价机制,能很好地调动校地双方的积极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开展校校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这里的“校校合作”,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意义重大,高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实现资源整合,让学生受益。既可以互派教师交流上课经验,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常规管理,又可以互派交换生,一方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对方学校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有的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3+1”模式或“2+2”模式,也有“3.5+0.5”的模式,本科层次学历教育项目。通过“校校合作”这种模式,实现了两校的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二是指高校与中学的合作。实现高校与中学的对接是重中之重,因为无论怎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中学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第一目标或核心目标,所以要求高校与中学开展对接研究,高校应派教师到中学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中学应为此提供必要的条件。

总体来说,高校转型势在必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改革的途径应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论述强化校地合作教育的改革措施。我们应该将偏重理论型的教育模式改革为理论兼应用型的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为理论兼应用型文科专业,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又符合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 注 释 ]

[1] 邹广严,练玉春.准确定位建设应用技术大学[N].光明日报,2014-06-03.

[2] 张健.应用型本科等于本科高职吗[N].中国教育报,2013-03-31.

[3] 朱士中.亲近业界,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4-03-03.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德法兼修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相对于高校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所有课程的教学都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熏陶,强调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结合专业特色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注重言传身教和立德树人,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教书育人”的宗旨和目标。

一、民办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

高校法学专业是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人才的摇篮,法科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政治、法律工作,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党政机关政法类公务员,显然这类职业对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比其他职业更高。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比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更加必要和迫切。2017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这个重要论述清晰地指明了我国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方针。2018年1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规定法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民办高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对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民办高校的法学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年学生获取各种信息越来越便利,而目前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青年学生拒腐抗变的能力又比较弱。这时就要求法学课程在传授法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权观和法治观,使法学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其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第一阵地”,应该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在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法学乃“正义”之学,法学教育本身就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塑造和完善,其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创新以及专业素养的培育,还应当包括对国家人文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号召。

最后,在高校法学教育过程中,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在学生甚至在一些教师身上有所显现,法学教育存在着过度工具化、功利化倾向。而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法价值引领渗透进法学专业课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法学课程,其关键在于“渗透性”,通过“无声润物”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课程教育本位的回归,促使“法律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引领”无缝对接,最终实现培养“德法兼修”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目标。而作为这一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每门课程本身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二、民办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及教学特点,对于民办高校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是仅仅增设一门名为“课程思政”的课程,也不是用“课程思政”来替代“思政课程”,更不是在课堂教学中专门拿出一个时间来进行“思政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走出一条民办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新路。

(一)紧密结合民办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所有课程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民办高校的法学专业也不能例外。因此在构建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也应当充分考虑思政元素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美结合,“德法兼修”的育人理念应当贯穿法学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应该在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中寻找到答案。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在民办高校法学教学工作中,要承载起对法学专业人才基本素养与品格的導引功能,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能够从国家情怀和法治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在接受法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同时形成最基本的社会主义法价值观。第一,法学专业教师要切实帮助学生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高他们对西方不良法治思想的鉴别力和免疫力。第二,法学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党的教育规范。第三,法学专业教师要树立对中国法治的高度自信,如在分析我国法治与西方国家法治的区别时要从文化传统、社会体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第四,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从历史整体的角度审视依法治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推动法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传统上注重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基于课程思政目的考虑,有必要改革以往的课堂教学,在规范教学和案例教学方面嵌入思政要素和因子。以《民法学》课程为例,民法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的内容中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规则,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规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法是根植于我国基本国情、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的制度设计,绝不是对国外学说、制度、理论的照搬,要采用正确的对比方式来揭示中国民事法律制度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从而树立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等。另外,民办高校的法学课堂,应在民办高校硬件教学设施较好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加强对法学生的思想院校及专业建设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可以运用如MOOC、翻转课堂、圆桌会议等形式,结合时代热点问题,发掘其中与法学教育、思政课程教育的契合点,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学习、领悟并贯彻新思想。在研究学生群体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实践,了解学生兴趣点,设置新式课堂,创新教学内容,将复杂的学理性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和案例的学习中。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是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实践教学环节忽略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实现“全课程育人”的格局,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寻找與德育知识体系的“结合点”。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是高校法学专业实习、实训、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得以开展的最主要场所,因此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也要打破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壁垒,与各部门相互配合,增进沟通。民办高校法学专业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努力走出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基地,建立联动机制,高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笔者所在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就通过设立校内、校外双导师的模式,将法治一线工作者以校外导师的身份引入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和论文指导等环节,通过法治一线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深层次塑造法律职业精神。

(四)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改革的最关键要素是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能的同时,更需要不断德育意识和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意识。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对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发生的热点案例更加关注,也更容易受到非理性舆论的负面影响,这就更需要法学专业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法律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引领”无缝对接。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授课比较随意,甚至信口开河。一些教师把课堂当作自己生活、工作不满的宣泄场,甚至有的教师把课堂当作自己错误的政治、历史、宗教思想的宣扬地,而这很容易让学生受到消极影响。对此,教师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坚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思想觉悟、自身修养,真正做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法学专业课程的讲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学概念、法律条文的解读,而是要将知识传授放到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整体战略中来思考,要充分发掘法学知识背后的人性考量、价值关怀与制度定位。

(五)创新教学内容

可以在研究民办高校学生群体特点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实践,创新教学内容,将复杂的学理性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和案例的学习中。例如当前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成为日益受到重视的话题,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进行的重要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需的环节,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所制定的法律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法学专业教授环境保护法显得尤为重要。环境资源法是新兴的一门分支学科,虽然部分环保领域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但它涵盖广泛,不仅涉及传统的部门法学,还包括专业性的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等学科,属于跨学科型的法学门类。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则可以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带来的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各国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举措,进而引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讲话,在运用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有关环境、气候的条约和文件,讨论我国环境法立法、执法、司法对国内国际社会的影响。在此期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现实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其法学思维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7

1.1以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中指出,教学内容时效性差是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教材更新慢、时效性差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难以将理论基础与实际相关联,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应针对教材更新时效性特点进行教案及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时事等内容,提高教学内容时效性、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1.2以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基本规律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

在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改革内容及改革方向必须满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性。遵循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基本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目的。以目的性与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更加科学。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以现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特点为基础,根据高职院校教学方式的独特性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职业发展需求。

1.3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分析

在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符合教学需求,提高教学有效性。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需求以及高职学生特点明确思想政治素质及职业素质教学需求。以此为基础确定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重点,并通过教学活动以及典型案例的讲解、社会热点的评议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创建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习惯,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1.4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应转变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为重点,开展教育改革,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论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针对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转变,指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1.5以课程体系优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针对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弊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通过多样性课程优化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社会公益活动为重点,强化隐性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促进作用。通过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施,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法,运用隐性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2以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指出,环境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的作用,构建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渗透性,培养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并通过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及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文化品位、培养学生文明高尚的品格,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3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8

人才是网络安全第一资源,只有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德育工作是国家网络安全人才战略、全国高校纷纷建立网安学院、加快网络安全一级学科建设等背景下的“及时雨”,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重要论述的体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育之,为网络安全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加快填补网络安全人才缺口的有效途径。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张晓菲博士指出,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由防御转为进攻,网络安全人才争夺激烈,全球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人才素质培养不容忽视。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整体上呈现“重技术、轻管理”等现实问题。纵观国际环境,历任美国政府在网络安全人才战略方面始终高度重视,甚至在整体走弱的背景下采取更加进取的人才政策,改进核心关键领域人才体制机制,以发展网络安全威慑能力。网络安全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体现为它的特殊性。网络人才安全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在角色定位上不仅仅是技术人才,更是国家的安全卫士。这一专业独有的特性使得网络安全人才犹如一把双刃剑,容易成为敌对分子的攻击目标或利诱对象。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安全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培养一批网络空间安全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如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秦安教授认为,网络攻防转换很容易,正与邪的转化也在一念之间,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保持慎独性尤为重要。网络安全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强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政治红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的艰巨使命。

二、网络安全人才立德树人工作的宗旨是对“根本问题”的回答

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首要的是对这个根本问题的回答。事实上,从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等人才的从业要求来看,政治与道德素质越来越被摆在了第一位。网络安全人员在面对高技术的工作风险、万无一失的工作要求、高利益的诱惑压力下更加要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坚守住正义的底线。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体系,秦安教授认为,网安人才培养在传授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又红又专的网络安全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文化接班人,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网安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根据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特点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在“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上,要树立新思维,重视人才安全,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强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政治红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政治理论、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努力培养一批政治合格、技术精湛、德才兼修的网络安全人才,打造一批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忠诚守卫者、风清气正网络文化的积极维护者、自主安全技术的勇敢探索者。在“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上,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造就一批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党、国家和民族事业的接班人。

三、培养“又红又专”网络安全人才的基本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全球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不容忽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战场,要积极开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安全教学工作,为培养优秀的信息安全人才奠定基础。首届网安人才思政教育论坛上,张晓菲博士以美国设置专业课程,开展学历教育方面为例,讲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国土安全部联合发起的卓越学术中心计划推动了网络安全学历教育层次化的发展,高校实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奖学金、夏令营和竞赛等方式选拔和培养网络安全人才,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展有效的学历教育,提高网络安全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法律道德水准。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研究制定一流的网络安全人才专业培养方案,形成网络安全人才专业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构建以先进文化凝聚人、以历史使命激励人、以时代精神感召人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此外,网络安全是个容易“交叉”的学科,实际工作中特别是与新闻传播、法律、政治、社会学等多个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交叉性,故此,网安人才培养特别要注重借鉴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推动人才培养的工作。

(二)强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环节技术与道德的融合

网安人才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积极推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载体的变革。张晓菲博士认为,通过网络安全在职教育,开展信息安全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活动,注重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搭建一个囊括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标准法规、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工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探索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技术与道德相融合的新模式,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观。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要全面思考整个网络安全产业生态链,不断提升优化急功近利的“开门撬锁”式攻防赛,从军民融合、国家管理、自我提升三个层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环节。其次,打造人才培养的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在国家和军队层面,培养国家间对抗的尖端人才和整体攻防人才。在国际层面,建立网络空间维护部队,打造人才培养的网络空间安全利益共同体、责任公共体、命运共同体。再次,要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评估体系,采取“德能勤绩体”模式,建立具体的指标支撑的评估体系,掌握道德、法律、政治会出问题的技术环节。在实践中理解、把握网络安全人才的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政治素养要求,让道德要求融入于技术点之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在网络安全科学技术中,还要强化集体作战、合作攻关的精神,要有平台、共享的意识,不能寄希望于单打独斗。

(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坚持党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领导,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大工作投入、改进工作形式、创新工作方法,发挥专业课教师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协同效应。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要加强思政理论的学习,有意识地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互动,并有针对性地去了解思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达到与思政课教师的步调一致。另一方面,注重专业技术课堂教学的法制教育和政治站位,创新企业导师与学业导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党、团、学组织和科技社团等骨干力量的模范作用,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潜能;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加强与网络安全部门的沟通,加强与网络安全企业的合作,加强高校及研究机构之间交流,探索合作方式,引导网络安全人才的健康成长。鉴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道德自律与道德能力的二律背反问题,还应加强正面的科技道德楷模教育,将“钱学森精神”、“两弹一星”人物先进事迹等有机融入网安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加强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与网络道德楷模教育的结合。通过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道德模范人才的培养相结合促进网络安全的理念与技术同步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9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提出,各学科尤为关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亦是如此。本文先从“素养”的概念入手,再进一步确定“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亦指个人的修养,它包括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新华字典》把素养解释为:由训练实践而获得的技巧和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把素养定义为:素养是个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或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内在的修养。 

核心素养与传统的“素养”概念不同,它是一种跨学科的素养,尽管学术界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有了比较明确的界限,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辩。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解释,一是“要素说”,如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二是“层次说”,如南京师范大学李艺认为核心素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最底层是“双基指向”,中间层为“问题解决指向”,最上层是“科学思维指向”。综合国内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界定,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均有所不同,具体到思想政治学科来说,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德育性质课程,承担着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使命。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指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各个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政治素养。 

二、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 

(一)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不仅与学生政治素养水平、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理想信念的建立息息相关,而且关系到国家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因此,让高中生掌握必要的政治认同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尤其是必修二的《政治生活》模块,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政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这些相关的政治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二)理性精神素养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媒体应运而生,如微博、微信等。无疑,这类新型媒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出现了许多诸如暴力、淫秽信息、商业广告、西方意识形态等影响青少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不健康信息。高中生处于人生抉择的关键时期,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但由于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容易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因此,提高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其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成为有思想的公民,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职责。 

(三)法治意识素养 

法治意识是指公民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参与法治实践、接受法治教育等方式,基于对法治的功能、原则、价值等知识的正确认知,而逐步形成的理解、认同、信任、支持并捍卫法治的内心立场、观念和信念。高中生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法治意识不仅关系着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也会影响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但目前我国高中生在法治意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法治意识较弱,缺乏法律权威意识等。因此,思想政治课要使学生认识到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四)公共参与素养 

我国倡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每一位公民都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去,真正享受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公民权利。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班人,更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履行参与义务。然而,目前我国部分高中生在参与公共事务时表现出参与常识缺乏、参与能力不足等现象。对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帮助学生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升华参与意识,成为一名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班人。 

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 

具有良好政治认同素养的人,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成为一个有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的公民。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生政治认同道路上的主要引路人,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的政治思想。如果一位教师,自己都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在授课过程中一味批判政治,散发出消极的思想,谈何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认同。其次,教师要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利用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媒体来引领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可以通过截取新型媒体上出现的典型的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最新的理论和价值取向。第三,由于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堂常常照本宣科,纯粹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政治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教師必须转变以往沉闷的教学方式,采取活动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我国政治的优越性,从而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二)理性精神素养的培育 

对于理性精神素养的培育,可以采取列举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师的生活经验远远比学生丰富,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自身内在的理性思维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活中典型的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引入进来让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讲解“联系”时,教师可以引用许多实例帮助学生认识事物中哪些是内部联系,哪些是外部联系,哪些是必然联系,哪些是偶然联系等等。主要不仅能增添课堂乐趣,而且能带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再者,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或举例子时,应该向学生提出疑问,如在讲述“物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时,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为什么?通过这些提问帮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培育自己的逻辑思维。 

(三)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 

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既依靠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又依靠于教师的身教和言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通过观摩法律案件和模拟法律情景这两种形式来进行。首先,教师除了利用教材给出的案例之外,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己在网上所找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点评案例,在分析与点评中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浏览权威法律网站,如中国普法网,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法律信息,并组织学生把自己的观后感写下来在全班分享。其次,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法律情景,由学生扮演情景中的不同角色,体会当自己遇到法律问题时是如何借助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例如,在《政治生活》中“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网上一则案例,让学生模拟这则案例,分析应该如何解决问题。此外也可以通过模拟听证会、模拟法庭等途径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维权。 

(四)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篇10

教育部曾经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学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目标,以保证德育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但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教学衔接问题仍是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瓶颈”问题。因此,本文试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方面着手探讨衔接问题,以期能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大中小学德育培养的目标特点

(一)中小学:“个性”的潜意识培养中小学德育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个性”培养。

小学主要强调习惯与性格的培养;中学主要关注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个性”的培养需要经历社会实践的熏陶,特别是中小学生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要求以“潜意识”的培养方式为主。但中小学生尚处于“个性”培养的初始阶段,要想养成自觉的、稳固的良好“个性”,绝对不能单靠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关注个体的活动,通过实践教化与知识的沐浴,使学生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个性,这既符合个性的形成规律,也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

(二)大学:“个人素质”的显意识塑造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法制观等都需要系统培养与定型。

高校德育教学培养目标着重强调综合素养的提升,包括政治素养、理论素养、社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等的提升,实现“全人”的教育目标。很明显,高校重在理论“灌输”,通过有意识的理论“灌输”,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全人”教育。大学生是经过多年知识与实践熏陶而具备一定成熟“个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需要有意识的理论教育,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与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力量,塑造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在特定目标的引导下,实现“全人”的培养理念,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特征,充分体现育人的主要功能。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特征

(一)中小学:“实践”主导教学模式由于中小学德育教学“个性”培养目标的限制,中小学思政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

1.实践教学有助于中小学学生“个性”的培养。

“个性”培养需要自觉性、稳定性。学生的性格、习惯、人生观、世界观等本身就是长期社会实践作用于“人”的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能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不断加强学生“个性”的形成与稳定。

2.实践教学符合中小学学生自身的特点。

中小学时期是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最好的培养时期,也是未来思想素质提高的关键和基础阶段。中小学生个人习惯、性格等因素均处于无序状态,如果要培养符合社会国家需求的“个性”品格,必须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采取“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社会实践潜意识活动与课堂实践教学结合的模式,才能实现“个性”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与德育教学内容一致。

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中小学思政课内容安排主要以“实践”为核心,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教学。知识编排总体上比较简单,贴近学生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表现自身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如高中思政课内容就突破了传统政治课的理论模块,摸索出了适合中学生特点的内容安排。知识的讲述方面则以条块编排为主,简单易懂,实用性较强,将各种知识结构分裂开来,系统解剖。

由此可见,在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学中,必须把课堂目标贯穿于社会实践中,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在“潜意识”状态下培养学生的“个性”,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理论塑造”主导教学模式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定位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决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依靠知识记忆的模式,而要侧重于理论熏陶,否则就难以完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1.理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经过多年的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生活习惯、性格等基本形成。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主要通过提高自我认同感,判断自己的“素质”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由“潜意识”的状态转变为“有意识”地培养,这就不断地需要理论性提高。通过有意识的理论学习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逐步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升华到一定程度而使其定型,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2.大学思政课内容以理论“灌输”

为目标。大学阶段思政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求以理论塑造为主体。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实践教学内容,都充分体现了理论的重要性。深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说明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明确区分了理论与政策的特征,突破了把政策作为理论来论证的思路。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探讨,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过程。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的困境

(一)“实践型”教学与“知识型”教学的矛盾由于应试教育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大多以沿袭传统的“考试”为核心的主导模式。小学思品课普遍存在被忽视的现象,中学思政课则因“考试化”而存在“知识化”现象,忽视了思政育人的目标,产生了“知识型”教学与“实践型”教学的矛盾。

1.实践与教学严重脱节。

由于考试的需要,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讲授基本以知识传授为目标,对社会实践问题关注不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大大减少,缺乏实践对知识的检验,特别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带来一定问题,知识型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

2.理论知识讲授过深。

由于升学考试的需要,教师往往把基本理论开发过深,超越学生的实际,一些应该在大学阶段才能安排的理论在中学却已经讲授。这种模式与教学内容、教学特点都具有一定矛盾。

(二)“理论塑造”诉求与实际探索不足的矛盾大学德育培养目标要求思政课教学定位于“理论塑造”型,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大学思政课教学却存在理论探讨不足等问题,加剧了与中小学思政课衔接的矛盾。

1.对思想政治课的内心认同感不足。

尽管中央一直强调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高校领导也非常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地位。但实际上,从学生到老师甚至部分领导都存在把思想政治课教学表面化现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课堂教学被边缘化局面普遍存在。学生上课是为了追求学分与考试成绩,教师则认为该学科实用性不强等。因此,教学中存在轻视思想政治课的现象,忽视了思政课“理论塑造”的特性,降低了思政课的功能。

2.思想政治课理论探索不够深入。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科研经费、及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师自身不被重视等问题广泛存在,导致思政教师不愿真正倾心于理论探索。理论讲解与实际结合的“度”很难把握,理论讲解的深度远远不够,很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塑造的教学目标。学生则存在单纯应付教师的现象,缺乏真正探索理

论的目标,实践教学也基本流于形式。因此,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政课理论塑造人的根本目标。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问题对策

(一)拓宽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1.实践渗透于教学。

结合我们所进行的课堂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能够把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入到内心深处。一定要通过事例或学生参与的实践为主导模式,把道德教育的内容作为实在的东西进行传教。

2.行为培养渗透于教学。

加强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参与加强学生对道德意念的体会,增强自觉培养良好道德习惯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行为规范的实施管理机制,在良好规范管理下加强行为培养,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

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或个人活动,会给孩子潜意识的教育,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去参观烈士陵园,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对烈士的景仰之情,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

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合作意识。

(二)探索大学思政课理论“灌输”

模式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素质、高水平教师;另一方面,必须提高现有教师的讲课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探索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机制,探索大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1.探索“浅入深出型”理论灌输模式。

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时,大学教师一定要寻求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把握理论核心与实质。从社会实践与学生自身的问题出发,“浅入深出”地阐述理论的具体含义,激发学生关心理论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与社会实践出现的矛盾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探索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特点,总结理论的科学性。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难点,结合理论分析,既容易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兼容性,也能提高理论的可行性,增强课堂的教育效果。

2.完善理论灌输的“多样化”课堂模式。

大学教师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的转换,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模式、实践方式等。但多样化的基础则必须把握教学的主题,把握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把逻辑主题讲解透彻。

3.探索案例与理论结合的“度”。

针对大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不足问题,特别是政治理论枯燥无味的特点,我们最好选取适当得案例以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有助于理论的把握与理解。但在案例选取的过程中,一定注意典型性,注意案例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