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总结十篇

时间:2023-10-31 18:06:04

有机化学总结

有机化学总结篇1

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就,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所以能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正确评价及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及耻辱感。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1讲述法

一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输。对于一些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通过讲述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相关知识。比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物理性质及一些化学性质,通过讲述法学生掌握的效率很高。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使用讲述法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被动。在进行有机化学有关内容的讲述时,需要熟悉相关教学内容,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进行记笔记和进行复习。

2讨论法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辨明真伪或者获得新的结论,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一起讨论,最终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的见解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讲述法不同的是,讨论时是双向的,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对一些新内容可以采取讨论法,比如说在讲述诱导效应及共轭效应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吸电子基团和给电子基团对其他原子的影响作用。实践证明,讨论法对于知识扩展及激发学生思考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明确讨论主题后,为了保证讨论的效率和质量,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总结,使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3自学指导法

对于教材的部分章节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自学而获得知识。学生采取独立的自学方法,综合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通过选择、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自学指导法一般不受场地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教师应当能及时的为学生提供指导。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确立分层次教学的理念

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因材施教。必修课设置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主要是为医学生进一步学习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及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对于扩展性的知识内容,比如某些理论学说、反应的机理及新方法等,可通过开设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让有潜力的学生得到发挥。同时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提高综合的实验操作技能及依据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刺激能增强理解和记忆。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通过多种媒体信息,如图像、动画及声音等,使学生形象的掌握相关知识。多媒体教学由于综合运用了光、声、色、形等情景,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着直接的作用,具有良好地强化效果和整体效应,有利于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选用教学媒体越先进或者越多,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就越高。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只有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合理选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有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从有机化学的概念出发,很难直接有效地发挥它的基础和桥梁作用。因此,要考虑到本门课程自身的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还要结合医学相关知识,为医学服务。在各章节的学习中,加强有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主动性,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改进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进行多样化评价

有机化学总结篇2

[关键词]图书馆总馆 学科分馆 管理模式

[分类号]G251

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的管理模式涉及到一整套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和方法论体系。运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归结起来,由体制、机制、制度“三制”组成。“三制”不是三个层次,是三个维度,三位一体。体制以产权为主题,以组织结构为主要内容,解决的是图书馆的利益格局问题。机制以运营为主题,指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组织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的是图书馆的动力和活力问题。制度以管理为主题,在方法论层面,解决的是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问题。“三制”有机组合,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

1 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决定着总、分馆的隶属关系、利益格局和结构布局,各项功能通过总、分馆的组织结构得以实现。组织结构是图书馆内部各工作部门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框架体系。这种框架体系使图书馆内部管理工作的信息流、人流和物流有序运转,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办馆目标和功能的实现。

以往图书馆大多为“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上层行政命令,下方各层分步实施,层级较多,中间环节较多,信息失真,组织结构缺乏弹性。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需要一种使图书馆高效运作的组织架构,可以有效地疏导信息流、人流和物流,有利于业务流程科学化,提高办馆效益。借鉴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的大量研究成果,足以证明,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分权式的管理模式,具有高效管理的特点。

1.1矩阵式组织结构的概念及特点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扁平结构形态、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处于各个节点上的工作人员有着纵向、横向和斜向的工作隶属关系。纵向关系,是本部门与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横向关系,是不同部门承担同一性质的工作之中的协作关系;斜向关系,是一个工作人员同时参与不同工作组,一对多的工作协作关系,这三种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了一种类似“矩阵”形状的结构,因此将其称为“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1.1促进入和信息流动

矩阵式组织结构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直线结构的条块分割现状,使人流通过纵向、横向、斜向的工作协作关系直接而迅速地交流信息,图书馆可以通过对人员的重组达到整合业务流和信息流,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从信息流动的方向来说,信息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两个方向双向流动;从信息流动秩序来说,信息遵循逐级流动的规则而不跨级流动;从信息流动效率来说,管理者能较快捷地部署工作方案,信息流动高效。协作关系有利于人员间信息交流,减少了组织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互相学习的机会,使每位馆员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完成工作,提高效率。

1.1.2扁平化组织特性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关联度大的业务部门,缩减组织中不必要的工作层级,精简了中层;组织结构的日益扁平化,健全组织内部信息沟通过程,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失真可能性小,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进而适度放权。与此同时,通过各项业务加强组织结构中的“垂直”、“水平”以及“斜向”联系,有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分馆之间、各职能部门与分馆之间的沟通,将集权化特性和分权化特性较好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讲分工又重视协作。

1.1.3增强组织弹性和适应性矩阵型组织结构可使针对特定任务的动态团队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责任明确后,团队中各种人员的交流大为增强,有利于工作创新和知识创造,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合理配置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组织结构机动、灵活便捷,不必受行政体制及各层组织的干扰,从而适应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同时,合理的资源配置使组织富有灵活性,易于适应工作任务与客观需要的变化。

1.1.4加强团队合作意识①矩阵式组织结构使组织内部目标明确,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氛围;②内部组织界限模糊,人员组成及职责跨越若干部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③具有学习功能,通过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任务明确,团队领导人的主要任务是沟通、创新和协调,团队成员的主要工作是沟通、创新,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2矩阵式组织结构运作模式

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既有总馆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斜向的协调关系结构,做到条块结合、协调有序,保证图书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纵向、横向和斜向代表三个管理系列,横向代表的是的职能部门系列,分馆管理部作为职能部门之一,在总馆领导下,与其他部门一道,完成总馆的各项职责与使命;纵向是根据分馆不同的学科专业特性而组建的学科分馆系列,它们具有相同的工作职责,与总馆一起,共同承担全校文献资源的保障和服务任务;斜向是不同部门和不同业务机构为完成相同的任务而组成的工作协作组。这样纵、横、斜交叉即构成总、分馆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

以分馆N3为例,在横向的关系中,N3与采编部、咨询部等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受总馆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A、B、C……等的业务指导;从纵向的关系看,分馆N3受分馆管理部的直接领导,同时还与其他分馆保持密切联系,分馆管理部作为协调总馆与各分馆的专门机构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负责制定分馆建设中的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对分馆N3等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和管理。在斜向的关系中,N3参与技术部等业务部门主持的项目组的活动,并在其中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参与者进行交流,如与采编部门工作人员X,与咨询部工作人员Y等共同工作。从图1中可以看到:每个分馆都在横向、纵向和斜向关系上与其他部门形成一个矩阵式网络结构,每个节点都显示出它们的合作关系。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中,结构是固定的,但参与的人、参与的时间却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总、分馆能够更好地实行统分结合、灵活多变,适应性强。

总之,矩阵式组织结构使图书馆总、分馆实现了集权化和一体化的管理,进行总体布局和规划,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由此产生的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对人、财、物等资源有机整合、机构重组、业务归口、资源共建共享。特别是分馆在总馆的调配和指导下,在为

学科服务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 运行机制

查阅《辞海》,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长期以来,“机制”一词早被社会学者借用,来描述一个独立组织的内部结构、机理、机能同外界的沟通与关联。同理,图书馆机制是指:“图书馆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行方式及其功能协调”。运行机制强调规则程序形成的整体秩序,因此总、分馆应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2.1图书馆总、分馆的良性运行机制

体制决定机制。总、分馆的管理体制决定了总、分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也决定着适应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健全的图书馆机制包括许多方面,我们仅对涉及在图书馆运营过程中的启动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图书馆内外因素综合形成的启动机制,是图书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在由学科资料室向学科分馆过渡的过程中,许多高校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采用“行政命令一刀切”的方式,即由学校行政命令,将原隶属于各学院的资料室统一划拨到图书馆名下,建立学科分馆。这种方式作为总、分馆的启动机制,既是追求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为基础的发展内驱力,同时也是读者需求的外在驱动力。

在启动机制的正确引导下,图书馆要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使图书馆进行正常和有效的文献信息活动的机构、制度和程序的总和,它保证图书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良性循环。从图书馆的内部组织结构看,运行机制表现出有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从运行过程看,对组织的行为有较强的可操控能力;从运行结果看,组织表现出较高的效率和效益。

2.2良性运行机制在图书馆中的实施

总、分馆的良性运行主要表现在以“读者满意”为宗旨的读者服务机制和效果上。

首先,建立良好的读者服务机制。“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它从满足读者的根本需要出发,充分挖掘馆员的潜力与活力,为读者提供“学科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总、分馆以“读者满意”为宗旨的服务机制具体表现在:①总、分馆统一规划,借、阅、藏、网一体化。总、分馆作为有机的整体,依托图书馆集成化管理系统和信息资源门户统一对外服务,实现通借通还。采用借、阅、藏合一的书库管理模式,通过“超市化”、全开架的分馆布局形式,“麦当劳化”统一的服务形式,对全校师生开放。通过分层次的文献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文献分藏、读者分流的目的。利用主页宣传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与服务,实现分馆基于学科的“一步到位”的专业信息服务和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②形成动态知识服务团队。针对分馆的服务对象和学科特点,以特定任务为导向、学科专家和图书馆专家为成员、信息技术为手段、知识服务为目的,有效组合总、分馆的工作人员,形成知识服务团队。根据工作目标,跨跃部门的界限,适时调整和重组服务团队,改变分馆的封闭状态,使分馆从单打独斗型向总、分馆团结协作型团队转变,从结构化服务部门向动态知识服务团队转变,建立起让“读者满意”的服务机制。

其次,建立有效的评估和考核机制。总、分馆作为一套管理系统,建立统一有效的评估和考核机制。1990年6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EKL)在其协会“馆长圆桌会议”上出台了一份行业文件《大学图书馆分馆发展纲要》,文件指出:图书馆分馆被视为一所大学图书馆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国际图书馆协会联盟(IFLA)出版的《学术图书馆绩效评估指引》中所述的评估标准一直指导着美国大学图书馆总、分馆的评估工作。其中,分馆使用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有足够的预算方案、馆藏量、读者利用量、文献保存和保护方案、服务的充分性等。评估机制能够保证分馆目标与总馆系统的一致性。除了持续不断的评估过程,分馆还应建立定期的考核机制。这些机制本着“以评促建”的基本原则,考虑到分馆服务学科和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特别要注意到分馆对教学与科研的支持水平、读者满意度等因素,通过指标的衡量探讨机制的合理性,保障图书馆可持续的发展。

3 制度安排

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们给出了制度诸多的定义,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Douglass C.North)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度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效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按照蒋永福教授的观点,制度具有如下功能:①能够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给人们以行为预期,从而减少不确定性;②能够规范决策行为,公开和提供决策信息,从而规避盲目性;③能够约束或规避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降低决策的执行成本;④能够提供评价标准即给人们指出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依据,并给那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以制止或制裁。

3.1图书馆制度及其制度安排

图书馆制度是诸多制度中的一种,指图书馆等机构制订的,以一定的信息行为和信息经济关系为规范对象的各种规则、规定、章程、守则等的总和。

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是制度经济学领域中的概念,按照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的解释,就是规范特定行动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实际而言,制度安排就是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制度”指的是制度的一般表现形态,而“制度安排”指的是某种具体的制度形式。图书馆制度同样具有上述功能,制度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其功能。

3.2总、分馆管理模式的制度机理

首先,学校是图书馆制度的决定力量。高等学校根据办学目标和长远规划,规划图书馆的总体制度,促进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稳定各利益相关部门,提高图书馆总体服务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总、分馆的建立需要重新确立图书馆和各院系主管之间的关系,重新划分人员和财产归属权,影响到人、财、物三方的制度调整,因此,在总、分馆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安排中,学校对图书馆总体发展趋势的把握和行政决策对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图书馆总、分馆既是制度的承载体又是制度的供给方。按照在总馆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建立分馆的思想基础,作为制度的承载体和供给方,总馆确立总体目标、设定岗位职责、实施统筹方案、安排人力资源、确定评估机制,并制定一系列的具体制度,如,岗位聘任制度、文献资源采访制度、借阅政策、学科馆员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考评标准等,确保其良性运行。此过程中所设立的运行、保障、监督、考核等方面制度的过程,就是制度安排的过程。同时,总、分馆工作有序的进行,也是承载制度需求所致,供给方应及时供给,以防制度真空、制度缺位现象的产生。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

动态平衡,相互适应,才能保障总馆目标的实现。

第三,读者是总、分馆制度的权力主体。学校在运用行政权力行政命令时,应充分考虑到读者是总、分馆制度的权力主体,从读者对文献的个性化需求出发,从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出发,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行为习惯出发,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护读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考虑以维护和保障读者的知识自由权利为宗旨,避免一些限制或约束读者行为的条文,规范图书馆的服务行为。

4 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展望

通过以上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制度安排三个方面的分析,并结合目前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实际,笔者认为:在国内高校总、分馆管理模式的建立上,应注意体制、机制与制度的相互关系。好的体制,确保好的战略决策;好的机制,确保好的战略执行;好的制度,确保战略执行到位。三者有机互动,促进图书馆总、分馆良性运营,可持续发展。

总结以上论述,针对总、分馆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成立“学校图书馆战略发展委员会”,指导总、分馆的建设。总、分馆建设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学校的决策至关重要。将图书馆的发展列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中,注重“顶层设计”,从管理体制上保证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条件,在人、财、物、馆舍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协调的力度;

・成立图书馆分馆建设工作组,具体规划总、分馆的建设工作。保证总、分馆各项业务的良性运行,统筹规划全校的文献资源建设,指导各分馆的学科化服务工作;考评总、分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从制度建设上规范业务行为,平衡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利益等;

・建立“在总馆统一领导和规划下,以大学科群为主建立学科分馆”的模式。模式的建立将有助于合理配置全校文献购置经费;整体规划全校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布局,提高全校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有利于优化图书馆为学科服务的能力,提高读者的满意度。为了实现以大学科群为主建立学科分馆的理想,建议按199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的十二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来规划学科分馆的建设,具体见图2。

但考虑到种种现实因素,从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现状来说,立即取消资料室,完全实现分馆化是不太现实的,特别是教育部在相关重点学科基地的建设中,明文规定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学科资料室,这更加大了整合学科资料室的难度。目前,我国高校总、分馆建设基本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统一的管理系统、目录系统、借阅系统、电子资源检索系统,在此基础上,走“总馆-资料室-学科分馆”多级并存的模式,距离“在总馆统一领导和规划下,以大学科群为主建立学科分馆”的理想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从国外总、分馆实践来看,在着重建设物理实体分馆的基础上,根据技术环境变化发展“虚拟分馆”(Virtual Library)将作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益补充。

综上,笔者所探讨的“在总馆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以大学科群为主建立学科分馆”的总、分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实行图书馆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提高图书馆为学科服务的实力和水平,分馆在文献分藏、读者分流、个性化服务方面发挥优势。总馆与分馆互相配合,形成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关系,形成全校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图书馆的创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佐佑顾问,制度-机制-体制换个角度看企业三制,[2005-10―13],http://finance,sina,com,cn。

[2]李正祥,关于我国图书馆机制建设的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2(3):8―10。

[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

[4]蒋永福,王株梅,论图书馆制度-制度图书馆学若干概念辨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6):10-13,24。

有机化学总结篇3

(中国华油集团公司,北京 100101)

摘要:本文应用基于模糊熵的多目标规划原理,对企业总会计师队伍结构进行分析与讨论,并系统考虑队伍中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经验结构与能力结构等4个子结构的合理配置及各个子结构间协调配置问题。给出各子结构的模糊熵及极大熵多目标规划,将之转换为单目标规划,并导出各子结构合理分布形式化参数。最后从合理性与协调性两个方面导出了现有企业总会计师队伍结构合理性与协调性的评价度量。

关键词 :模糊熵;目标规划;总会计师;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167-02

多年来,总会计师在贯彻国家财政政策和各项企业制度、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升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会计师队伍也不断壮大。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实现国际实质趋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稳步实施、会计信息化扎实推进、企业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等诸多因素,迫切要求对我国总会计师队伍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为此,全面提升总会计师队伍结构优化尤为重要。

本文应用基于模糊熵的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总会计师队伍结构进行讨论,并系统考虑总会计师队伍结构中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经验结构与能力结构等4个子结构的合理配置及各个子结构间协调配置。最后从合理性与协调性两个方面导出了现有总会计师队伍结构的评价度量。

1模糊集、极大熵与模糊熵

1.1模糊集

扎德的模糊集定义是对模糊集的最常用定义[3]:设U表示一些对象的集合,称为论域。U上的一个模糊集合A是由U到[0,1]区间的一个映射表示.对于称为u对A的隶属函度,而μA(·)称为A的隶属函数,也称A为模糊集。

1.2极大熵原理

Shannon将热力学中的熵引入信息论,使熵逐渐成为描述信息不确定性的量度。设某一随机信息θ,其结果具有多种可能性,记为,其概率分别为,则随机信息的Shannon熵[4]为:

如果对随机信息一无所知,则状态的不确定性最大。此时,对,于是(证明见文献[5])。假定随机信息完全确定,即出现某个,则不确定性最小,此时,熵。如果对随机信息有一定了解,了解程度的模糊度为,则此时就需要用模糊熵理论。

1.3 模糊熵

模糊事件A的扎德熵[6]:离散态时:

,且;

连续态时有

2总会计师队伍结构优化配置

2.1理论基础

总会计师队伍结构是由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经验结构与能力结构等子结构组成的,各子结构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考虑到总会计师队伍结构构成要素的模糊与随机的两重不确定性,描述总会计师队伍结构的构成要素所处状态分布的不确定性程度必须使用合理的方法。描述模糊事件的扎德熵恰有描述模糊与随机两重不确定性信息的功用。根据极大熵原理,当最大时,系统的不确定信息量最大,就能得到总会计师队伍结构各子结构最小可能的各要素的状态分布估计,据此得出总会计师队伍结构优化配置的参数问题。

2.2基本论域与模糊集的设定

考虑总会计师队伍4个子结构及不同的学历、年龄、经验及能力4个方面在总会计师队伍中发挥作用好的程度的不同,特设定如下4个基本论域与4个模糊集。

4个基本论域:

学历集U1={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其它},其中U1元素个数n1=|U1|=5;

年龄集U2={20~30岁,30~40岁,40~55岁,55~以上},其中U2元素个数n2=|U2|=5;

经验集U3={丰富,较丰富,一般,较缺乏,缺乏},其中U3元素个数n3=|U3|=5;

能力集U4={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其中U3元素个数n4=|U4|=5.

4个模糊集:

模糊集S,表示不同学历结构发挥好的作用的程度集,其隶属度;

模糊集Y,表示不同年龄段发挥好的作用的程度集,其隶属度;

模糊集E,表示不同管理经验发挥好的作用的程度集,其隶属度;

模糊集R,表示不同能力发挥好的作用的程度集,其隶属度;

隶属度值可采取问卷调查表模糊统计方法的获得[3]。

2.3子结构的模糊熵及极大熵多目标规划

假定总会计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经验结构及能力结构要素分布状态已定情形下,具有某种学历水平i、某年龄段人数j、某种经验k和某种能力l的人数占总会计师层人数的比例为pijkl,其中pijkl满足

则有:

由极大熵原理,若总会计师队伍各子结构达到最优配置,必有各子结构对各自的模糊熵达到极大。从而可由以下多目标规划变换为单目标规划问题来描述:

均大于0,是事先由专家或学者给予的权重因子(权重因子应视不同总会计师级别的具体情况而定)。

从而得到规划问题的解pijkl,且,继而可以求得四个子结构在相应权重之下的最优合理分布参数:

学历结构合理分布参数:

以上参数的实现可作为结构优化的目标。

3总会计师队伍结构现状的度量

了解现有总会计师队伍结构合理性程度是改善与优化结构配置的前提,必须将队伍结构的优化配置看作一个系统的过程。在系统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各子结构之间的协调。基于以上考虑,给出子结构合理性度量因子与子结构间协调性度量因子。

设U0={S,Y,E,R},则其中U0元素个数n0=|U0|=4.对任意Vi∈U0,H(Vi)表示第i个子结构所对应的模糊熵;H*(Vi)表示第i个子结构合理配置时所对应的最大模糊熵。则有子结构合理性度量因子:

令结构合理性度量因子为子结构合理性度量因子之和:

则第l子结构合理性度量因子在结构合理性度量因子中的比重为.从而得出子结构间协调性度量因子:

易知:.若J(Vi)越大,则说明第个子结构的构成要素的状态分布越合理;若C(U0)越大,则说明各子结构间的协调程度越好。

理论上考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总会计师队伍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进行改善,但这极可能影响到经验结构与能力结构。在改善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的同时,必须加大对总会计师队伍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迅速改善总会计师队伍经验结构,而总会计师队伍能力结构则需要每个总会计师的不懈努力,提升履职的能力,这一般不是短时期可完成的。对于总会计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业务、注重实践、统筹和谐”,系统的、综合的考虑总会计师队伍整体结构,优化过程做到积极、稳妥,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实现企业总会计师队伍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

4结语

应用模糊熵理论进行总会计师队伍结构优化研究尚处于理论前瞻层面,如果在实践中需要具体应用时,还需要对监管层子结构的划分进行深入研究,另外 等子结构模糊熵的权重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专家或学者的价值取向。此外,还应有一套较好的隶属度函数值的生成方法来保证函数值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从而将应用模糊熵理论进行企业总会计师队伍结构优化配置的研究推向新的应用阶段。

参考文献:

[1] 吴成茂,樊相宇.基于模糊熵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配置[J].中国管理科学,2012(4):43-48.

[2] 潘春光,吴晓平.基于极大熵准则的先验分布确定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2(3):32-36.

[3] 吴福儿.基于模糊熵的高校师资结构优化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9):115-119.

有机化学总结篇4

我们化学化工学院自学校升本以来相继建成了四个工科专业,教师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75%以上。前几年多数年轻教师每学期承担了三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过重,导致备课时间不够充分,课堂上批改作业或实验报告、甚至离开实验室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很容易把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上成“走过场”,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导致课堂上学生做实验流于形式,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在学生实验成绩评价方面问题也很突出,主要是以实验报告书写内容来评分。由于实验课堂考察不到位,导致实验操作评分出现很大的盲区。另外,由于我校升本以来连续扩大招生数量,出现了生源参差不齐、质量下降等问题。部分学生基础较弱,加上对未来出路感到茫然,学习自主性不高。以上两种情况使得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思考,近两年来对无机化学实验课堂管理与学生成绩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文献综述

我们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到近年来很多教师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改革意见和做法,如林秋月等对计算机辅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音像动画代替课堂演示、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等措施。白丽娟等认为,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她提出改革后的考核内容以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采用平时考核和期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平时考核包括预习、操作、实验素养与习惯、实验速度、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和实验创新;期终考核包括笔试、实验操作及实验小论文。殷平等提出课内课外加强师生互动、实施辅助教学手段、开放实验室、充实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科研内容、努力提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条件等方面就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李向清等从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无机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和研究性、无机化学实验的环保性教育、无机化学实验的微型化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具体措施比如:安排一些简单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提纯实验,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每节新课改为先预习、再实验、后总结的做法;每次实验结束最好能留有一定的时间以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适当增加一定量难度适中、有一定趣味性和应用性的综合实验技能训练内容,等。石振武等对工科无机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抓好实验前预习报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完成预习报告;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管理和考核,以实验操作是否得当正确、操作是否熟练、用时长短、实验记录的结果是否准确、仪器是否干净、实验台是否整洁等几方面作为实验操作成绩评定的基本依据;完善实验记录的方法和评定,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内容制定恰当的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记录表并进行忠实详细地填写,并将该实验记录表经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黏贴在实验报告中。王霞等将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引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由学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测定数据、最后总结反思。她们并以实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为例初步探讨该教学法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关于成绩评价研究也有一些,但发表时间较早,如:杨秀清等提出无机化学实验成绩由六个部分组成,其中预习20分,实验纪律10分,实验操作20分,实验记录10分,卫生整理10分,实验报告30分。并对各部分分值提出了具体操作要求。姜润田等认为应该将开设的每个实验的成绩取平均,再乘以70%作为本门课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以综合性实验考核为准,占30%;把平时和期末两块成绩加起来即为本门课的总成绩。开放性实验属选修性质,考核合格即可。

3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课堂管理方面的改革探索

3.1设计问题提问,加强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

学生在实验课前对即将要做的实验是否有整体全面的认识,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和相关原理,是否对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过认真的思考,直接关系到其做实验的效果,甚至是成败。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呢?我们做了如下改革:将以前上课刚开始一段时间的讲解改变成现在的提问。课前我们尽量做到把实验中所有的细节设计成问题,有必答题和抢答题等多种形式,然后上课时就设计的问题提问学生,并把他们回答的结果简要记录下来,留待课后打分给成绩时参考,或者当堂直接给出成绩,这个成绩将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该部分成绩在最后的总评中所占的比例应事先向学生公布。设计问题的总数最好能覆盖大部分或全部同学。回答的结果要及时点评,给出正确答案,以便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由于回答问题的好坏直接牵涉到最后该门课的总评成绩,因此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客观上起到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积极性的效果。另外,还要提出一些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去发现和总结。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反应物相对量的不同会影响某些反应最终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可以就此设计问题。

3.2课堂上不断巡视,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监督

在学生进入实验操作环节以后,教师不要像以前那样只顾做自己的事情,而是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察。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巡视每位同学做实验的过程,并做好相关记录。这样做有三个目的:一是要及时掌握每位同学实验开展的情况,防止有的小组中个别同学不做实验、依靠别人,这种情况会时有发生,应及时提醒;二是要及时发现个别同学的错误操作,并给予当场纠正,对较严重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同时提醒全班同学加以防范;三是要注意发现操作非常认真规范的同学,适当给予表扬。另外在巡视的过程中也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比如有学生某个知识点忘记了,要及时给予解答;有的同学仪器损坏了,要及时为其更换,也就是说教师这时候还要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课堂考察的结果也要给出相应的分数,并确定其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

3.3对实验数据和产品拍照留存,加强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考察

在以往的学生实验课上,我们发现有学生不够认真,没有做出实验结果就草草收场。由于当时不注意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考察,对这种现象未在实验总评成绩中体现。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取证,包括对实验数据原始记录和实验产品进行拍照,并对实验数据的合理性进行检查。将检查记录的结果打出成绩,并将该成绩作为总评成绩构成的一部分。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认真程度。当然对实验失败的同学,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其重新做一遍,以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3.4及时交流,提高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再认识

等到大部分学生做完实验以后,可以考虑开始一边继续前面的工作,一边与学生进行交流,其目的主要是考察本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哪些地方容易失败,并督促学生进行反思,同时也为自己下一次设计问题提供素材。另外,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做的好的同学向大家介绍经验,主要说出他在课前对哪些关键点做了深入的思考,做实验时注意了哪些方面?等等。也让做的不好甚至失败的同学分析自己本次实验没做好的原因,以免后面的同学重蹈覆辙。比如在做“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时,有的同学得到的产物量多且结晶性好,而有的同学所得产品量少且呈面糊状,甚至有少数同学产品发黄,这就应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学生成绩评价方面的改革探索

4.1根据出勤情况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判分

一般来说,学生除了生病或有重要的事情才请假外,都会正常出勤的。在我们所带的三届学生无机化学实验课堂上,缺勤情况比较少见,但迟到现象比较多,也有少量学生会早退,即实验未完成或实验台没整理好就离开了实验室。因此,我们认为出勤成绩应考虑到对迟到和早退现象的处理,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对迟到和早退现象进行酌情扣分,并按一定比例将其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4.2根据预习情况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判分

学生预习情况主要包括预习报告完成情况和课堂上回答问题情况。学生预习实验报告不能直接抄袭书本,应采用自己的语言书写,内容应包含新使用仪器设备的原理、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课本中思考题的解答,等。由于无机化学实验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思考题的解答可以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来解决。我们根据学生预习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和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合理的分数,并确定其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

4.3根据课堂巡视情况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判分

以往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价未充分考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现在我们要根据上述课堂管理中课堂巡视的结果,给出学生相对公平的操作分,当然这一点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事先合理设计出给分点或扣分点。我们的做法是先设定一个基本分,然后再根据每位学生做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对操作准确到位的情况加上一定的分数,而对操作不当或出现错误的情况减去一定的分数,并将该部分分数按一定比例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4.4根据实验报告书写内容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判分

有机化学总结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为了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与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农村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对农牧民购置农机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实施7年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是中国农机化步入良性循环,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4.7亿元,切实有效带动了农牧民的积极性,拉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关于农机购置补贴方面的研究众多,集中起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定性分析,如:李万刚,2009;谢健,2010;王帮高,吕伟杰,2011;曹玉合,夏然雨,2005等。这类研究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行为的得失,但缺乏定量分析,没有系统地考察我国农机购置补贴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另一类研究是定量分析,学者们利用各种不同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工具分析了我国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支出的绩效。如:王文志,2006;金峥,2007;姚晓兵,李宜,滕斌,马列淦,2010等。以上定量研究集中揭示了我国及不同地区农机购置补贴与农业总产值和农民增收的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立足于内蒙古地区的现实情况,收集7年来的统计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农机购置补贴促进农业总产值提升的结论。

二、对我区农机购置补贴的统计分析

7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内蒙自治区农牧机购置补贴资金12.71亿元,自治区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57亿元,截止2009年底,带动农牧民投入24.44亿元,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提高了农牧业装备水平,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2004―2009年我区农牧机总动力年均增幅在12.7%左右,明显高于补贴前8.7%的水平;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牧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二是提升了农牧机作业水平,加快了农牧业科技发展。2009年全国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8%,我区农牧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5.6%,农机农艺集成配套,促进了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产栽培、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等先进农牧业生产技术措施大面积推广。三是转变了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牧机社会化服务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增强。在农牧机补贴政策带动下,各类农牧机服务组织发展步伐加快。截止2009年底,全区农牧机大户达25476户,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35个,农牧机化示范区达到221个。农牧机化示范区以示范农牧机先进及时和促进农牧业发展为目标,集农牧机化新技术应运、标准化作业、社会化服务为一体,创新了农牧机化服务的新机制。四是拉动了农村牧区需求,促进了农牧机工业发展。农牧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直接拉动了农村牧区消费水平,带动了农牧机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2004―2009年规模以上农牧机工业企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产销率达98%以上,农牧机市场产销两旺。

2010年,我区实施对牧区木牧民补贴购机优惠政策。补贴对象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和21个半农半牧区旗县牧业苏木的牧民,直接从事牧机作业的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牧区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业专业合作社,牧区奶蓄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补贴产品范围是《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内12大类35小类112个品目5630个所有机型。其中18―24马力皮带传动拖拉机、风光互补设备中央财政资金不予补贴,由自治区、盟市财政叠加补贴30%,按两级财政配套资金比例分摊;网围栏补贴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与自治区划区轮牧项目结合,中央财政二批资金切块下达。补贴资金总投入1.3087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资金6780万元,盟市财政配套6307万元。根据各盟市财政收入不同情况,自治区与盟市两级财政分别按照3:7、5:5、7:3比例落实专项资金。补贴比例:在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自治区、盟市财政专项资金累计补贴20%,总体补贴比例达到50%,牧民购机单机补贴额最高不超过8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割机、挤奶机械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

从图1、图2我们看以看出,中央财政补贴支出和自治区财政补贴支出逐年增加,尤其是中央财政补贴大幅度上升,2008年中央和地方补贴总额为16800万元,2009年上升为55800万元,增长了2.32倍,这说明国家和地方对农机购置补贴的重视。同时农业总产值也有了较大提高,我们推测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到底二者的关联度有多大,需要进行实证分析之后才能下结论。

三、农机购置补贴与农业总产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部分采用回归分析法,利用表1来求解2004年以来内蒙古地区农机购置补贴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关联程度,得出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农业总产值的作用。

数据来源: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X,其中,Y代表内蒙古农业总产值,X代表中央财政与自治区财政之和,利用STATA软件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看:R2=0.8270,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F0的临界值为12.56,F=23.90>F0,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显著成立的,即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是显著的;b=58.80823,说明对农机购置补贴每增加一万元,农业总产值就增加五十八多万元,所以从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总产值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应该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投入。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1978-2009年农业总产值与农业机械总动力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从长期开来,农机总动力是影响农业总产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机总动力的投入会提高农业总产值。2、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之后的时期与补贴之前相比,农业总产值的边际收入倾向增加了,可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实对促进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来促进我国农机投资和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扩大农机化发展空间。要抓好“三个个转变”。一是田间作业环节由耕地为主向种植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转变,重点是发展收获、设施农业、庭院加工和其它机械作业环节。二是由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转变,重点是发展三大作物机械化生产。三是由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转变,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储运机械化,使全省农机化发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2、优化农机化发展结构。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数量与效益并重、协调发展的路子。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它各业生产机械的比例。要在全省创建一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各具特色的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在中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重点抓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机械化;在东部地区,重点抓经济作物、杂粮杂豆、青贮饲料和畜牧业牧草生产机械化,引进推广旱作节水机械,经济作物机械,青贮饲料收获、牧草收获、打捆和加工机械;在西部山区半山区,着重发展林果、特产品生产机械化。

3、创新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在做好十大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抓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

4、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农机服务的新领域,延长农机社会化服务链条。一是注重培植基层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打破行政区域和所有制界限,优化配置机械、资金、场所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生产经营合作社,并以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机大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和发展后劲。同时,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村农机大户的发展,使其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增长点。二是大力推广农机合同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机服务的新模式。倡导基层农机站同辖区各村委会签订全年农机委托作业服务合同,以合同形式对机械作业面积、作业时间、作业费收取、作业质量监督等方面做出约定,届时按合同进行作业。

参考文献

[1]曹志义,张铁军.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户增收效果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6(12).

[2]韩剑锋.中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收效应实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3]李红.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8.

[4]张宗毅,周曙东,曹光乔,王家忠.我国中长期农机购置补贴需求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2009)论文集[C].2009.

[5]李军富,杨存典,郭琳,朱虎良,贫困地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效应及障碍研究――以陕西省商洛山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

[6]蒋节.落实购置补贴惠农政策 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J].福建农机,2008(04).

[7]刘国富,蒋.娄底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对策[J.湖南农机,2010(07).

[8]张宗毅,周曙东,曹光乔,王家忠.我国中长期农机购置补贴需求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

[9]李农,万.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宏观政策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12).

有机化学总结篇6

一、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努力追求的方向。近几年来,全省机构编制工作在“三化”建设方面,尤其是在法制化、规范化方面力度大、进展快、成效显著,出台了《青海省行政机构设置管理条例》、《青海省事业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了以《新增人员编制审核制度》、《任用领导干部职数审核制度》、《财政统发工资审核制度》、《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为相关配套运行机制,规范了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相对于法制化、规范化来看,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方面仍显得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标准,主观性、随意性比较大;二是对机构编制科学调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机构编制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发挥机构编制作为执政资源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保障作用,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化水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机构编制管理有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之分。我们通常认为,机构编制的宏观管理就是制定政策、核定机构编制总量和对省、州(市、地)、县(市)的机构编制进行总量控制。微观管理就是在既定的机构编制总量限额内,进行机构编制数的再分配及随着社会发展做进一步调整的管理过程,也就是设立具体的机构和每个机构分配多少个编制,并实时进行监督管理、动态管理。由此我们可以说,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化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科学地核定机构编制总量;科学地设置机构和编制分配;根据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对机构编制进行科学调整。就管理范围而言,中央编办和省编办主要处在宏观管理层面,而州、县编办则处在微观的管理层面(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省以上编办也有微观管理的内容)。设定机构编制总量工作,虽然不属于我们基层编办的职责权限,但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之一。如何科学地设定一个地区的机构、编制总量,就要首先确定选择哪几个因素作为生成机构编制总量的依据。中央编办发[2005]8号文件明确指出:根据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环境变化和财政能力状况,综合考虑各地人口、面积、行政区划、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研究全国行政编制总量。在现实工作中,以学生人数为标准来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就是一个客观的依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不少人也提出以人员经费占财政支出的一定比例作为衡量行政、事业人员编制总量的依据,尽管未经证实这是否具有多大的科学性,但至少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和依据。这说明机构编制总量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综合性指标,是一个动态的变量,而不是盲目的、主观的、随意的、历史形成的、一成不变的总量。目前海西州行政机构、编制、领导职数总量是以2001年行政机构改革方案的确定数以及之后省编制部门下达的增加数为限额;事业单位机构、人员编制总量是以《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办法》(省政府2O02年第26号)施行期为界限,按2002年底的实有人数以及之后省编制部门下达的增加数作为总量限额。从以上两个总量的形成可以看出,机构编制现状是长期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体制框架下形成的。对以这样形成的总量,我们至少应当有两点清醒的认识:一是这不是一个科学的总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调整,实现其科学化;二是在目前情况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去遵守、去执行、去管理,这是我省机构编制工作平稳、有序、可控的基本保障。

机构编制微观管理科学化就是要科学地设置机构、科学地分配编制;根据社会发展和客观实际变化进行科学调整,这是基层编办工作的内容,是州、县党委、政府在机构编制工作中的抓手。这项工作中最能体现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权建设中的组织保障作用,最能体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青办发[2006]49号),切实搞好机构编制微观调整工作。

二、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化所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过去我们常说,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其关键点是我们抓的时候抓的太多,放的时候放的太宽,没有形成张弛有道、规范运行的良性机制。省委、省政府[2006]49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总量控制、科学调整、优化结构”的指导方针,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是管住、管活、管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宝。总量控制,是为了防止机构和人员的再度膨胀,管住机构编制;科学调整,是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管活机构编制;优化结构就是构建合理的组织构架和人员结构,管好机构编制。其中“总量控制是基础,是前提,是大局;科学调整是要求,是手段,是措施;优化结构是目标,是方向。只有做到总量控制才能维护好这几年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果,才能降低行政成本,才能使机构编制管理走出“膨胀――精简――再度膨胀――再精简”的老路。只有做到科学调整,才能使机构编制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建立有利于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才能体现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一)遵循的原则

1.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机构编制管理的目标是为国家政权建设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树立前瞻意识,主动掌握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新对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转变职能,提高效能的原则。各级行政事业机构编制调整都要坚持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对业务相近、职能交叉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归并,理顺层级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机构。既要降低行政成本,又要满足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保证各部门和单位的有效运作。

3.坚持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原则。在继续做好日常管理与审批的同时,更加重视宏观管理,更加重视调查研究,更加重视监督检查。要善于运用弹性调控手段用好用活现有编制,有增有减,动态调整。对于弱化或取消职能的机构,要相应减少编制或撤消机构;对于加强或新增职能的机构,要尽量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相应调整。

4.坚持合理配置,激发活力的原则。在控制好总规模的同时,一要给予基层政府机构编制工作适当的管理空间和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二要正确处理好各种机构间的相互关系,强化部门之间的职责协调机制,促使各部门各就其位,相互补位,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形成科学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充满活力的组织架构。

5.坚持统筹兼顾、平稳有序的原则。既要重视从机构、编制等“硬件”的配置上提出建议,又要重视工作制度、运行机制等“软件”的创新;既要重视人员编制的精简和控制,又要重视适应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机构编制;既要重视阶段性目标和近期任务,又要重视长远规划和长远发展;既要解决机构编制工作的突出问题,又要让基层和群众切身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实际效果,使群众满意。

(二)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1.机构设置、编制调整一定要符合本地区客观需要,着眼与长远发展,切勿看目标追求上下业务对口,切勿追求左右看齐。

2.为了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机构设置要控制在现有的总量范围之内,必须坚持“增一减一’’的原则。就是说因职能变化确需增设机构的,必须在不突破现有机构总量的前提下,撤消一个职责或有交叉,职能或已弱化,任务或已不足,功能或已不全的机构。

3.新设置的机构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设置执法类机构要有法律依据。

4.行政机关编制(指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的调整,应在本级机关之间、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乡镇与乡镇之间调整使用,但各类编制不得混用。

5.事业编制的调整,重在优化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功能。可在全额拨款、差额补贴、自收自支编制各自的总量内调整。鼓励全额拨款向差额补贴、差额补贴向自收自支的单向调整,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向自收自支方向发展和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但不允许自收自支向差额补贴、差额补贴向全额拨款逆向调整。

6.行政和事业编制的调整,要坚持加强基层,充实一线,只允许上级向下级顺向调整,而不作逆向调整,也不能将事业单位编制调整到机关使用。

7.编制调整要坚持空编调整的原则。没有空编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连人带编调整。

8.专项编制不得外调。专项编制意味着专有、专用,不能向其它单位调整。如政法专项编制不得调整到其它党政群机关使用,中小学教师编制不得调整到其它事业单位使用。

总之,要通过统筹规划,科学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机构和定编定员,逐步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结构规范、符合区域特点、服务功能完善的公益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结构,逐步解决严格控制总量与工作需要的矛盾、严格控制总量与人员流动出口不畅的矛盾、人浮于事与人手不足的矛盾。

三、解放思想,全面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向科学化发展

从机构编制工作的内容来看,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党和政府的领导方式、执政体制、运行机制、职能配置。可以说,机构编制工作就是通过合理地设置机构、科学地界定职责、恰当地配备编制、及时地推进改革,来促进和保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健全党的执政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要任务的落实。

推进机构改革,就是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就是科学调整的具体体现。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机构编制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以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充分认识机构编制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使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理论思维,不断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机构编制工作处在改革和管理的前沿,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待权利,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要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议事管理规则,明确决策权限,规范决策程序,实行全程监督。按照“依法行政、按政策议事、按程序办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完善编制部门议事规则,对议事内容和议事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坚持依法规和制度办事,以规范行政行为,从工作程序上保持清正廉洁。

有机化学总结篇7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考复习 策略

随着2006年福建省进入到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4个年头了。也已经历了2次我省自主命题的高考化学科的检验。面对着新课程带来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消化这几年新课程理念对高考的影响,进而指导我们进入到下一轮的高三化学复习当中去呢?总复习中如何做到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保证复习的有效性?必修和选修教材、必考和选考内容如何整合复习?那就应当从新课程的课程结构、考试范围、以及考生的水平现状对高考化学复习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理出新的思路。

一、从新课程化学科的课程结构入手

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对于化学科的教学安排一共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结合近年来全省各地的选择情况,几乎趋于一致:《必修1》、《必修2》,外加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对于我省大多数学校而言,教学进度的安排也比较接近: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高一下学期学习《必修2》;高二上学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其余时间灵活安排《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课程的安排是与每个模块的特性所决定的:必修是基础、选修为拓展。《必修1》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主,因此融入了较多的实验、性质讨论以及化学方程式;《必修2》介绍了简单的化学反应原理外带介绍了简单的有机物,相对来说,需要记忆的东西少了,需要理解的东西增加了。三个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原理》又居于首要地位,它是《必修2》知识的深入递进,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则是对必修模块中的晶体知识、以及有机物等知识的深入探究和递进学习。

大多数学校能够在进入高三后开始化学科总复习。一整年的系统复习,首先应当建立在对前两年课程学习的正确认识之上。哪些模块需要强化记忆、哪些模块需要强化理解、哪些模块是复习重点、哪些模块是复习难点。只有在对各模块都充分分析、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复习才会重难突出、主次分明。

复习策略:

强化对《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包括方程式的记忆,强化对演示、分组实验的感官认知和理解分析。例如:《必修1》中钠元素性质的复习,可以通过浮、熔、游、响、红的“五字经”来加以概括、记忆,由此再推到出方程式,进而强化了有效记忆。

针对《必修2》(除有机部分)的复习,则完全可以融入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复习当中。将过去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理顺从而强化理解。例如:运用《化学反应原理》中平衡常数K的知识,强化对《必修2》中平衡移动、强弱电解质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也是必修知识的深入和提高,因此在复习时同样应当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涉及的电负性问题,就可以和《必修2》中的元素周期律加以整合,强化理解。还有《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涉及到的苯的共面问题、不饱和键加成问题,都可以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π键”知识整合。2009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第30题,也印证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二、从考试范围入手

《考试说明》每年都会修订,许多老师都会很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所谓的“热点”,在这里就不再多言。这里只是从大方向上提出一些思路。

我省的高考化学科考查模式,内容包括了前面讲到的2个必修模块加3个选修模块。但真正落实到考查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必修必考、《化学反应原理》不考“熵”、《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选模块考内容也较课本要求容易一些。

高考的公开性、选拔性模式决定了它是一场有一定难度,但又要照顾到大多数考生情绪、社会观感的考试。简而言之,就是一场平均分在65-70分的百分卷考试,考个六七十分不难、但要想考个90来分就未必那么容易了。这样的考试模式,就决定了我们复习的方向,将是“有的放矢”。只要了解好它“易”在哪、“难”在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复习策略:

首先解决“易”,哪儿“易”呢?必考范围的有机内容“易”,从2010年的全省各地质检到高考,有一两道选择题确实“易”,主要考察一些简单的“识记”内容和非常简单的化合物性质。

还有哪“易”呢?“选考题”,没错就是“选考题”!一场考试要想让两个模块等“分值”容易,但要想让它们“等难度”谈何容易!那么,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降难度!降到让绝大多数人都拿到绝大多数的分数,这不就“易”了么?!纵观2年来的质检、高考题,这道选考题尤其是结构的选考题,考生得分率一直远高于其他大题,也说明了这一事实。

所以要大力鼓励学生们“迎易而上”,不追求难、怪、深,只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精髓,把握知识要点,就定能全取13分!

有“易”总有“难”啊,“难”在哪呢?“难”就“难”在《化学反应原理》,因为它是《必修2》(除有机外)的深入,是必考3个模块中最重理解的模块,自然也就是众多考生眼中“最难”的一块了。那么,这自然也应该成为我们复习中的重、难点。

三、从考生入手

高考的选拔,决定了高考化学试题特点。试题特点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而咱们的考生,或者说是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普遍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缺陷。“被动学习、效率不高、不善总结、解题不规范、表达能力差”。面对这样的现状,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不应一味的抱怨,而应该对学生一一把脉,开出“药方”。应当把“教育”和“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而不是将其割裂,同时,应当看到新时期的学生身上所独有的新特点,以其之长攻其之短。并结合我们化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实现复习的效果。

复习策略:

“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能力也很强。利用总复习的大好时机,强调基本知识“回头看”,把学得的知识“系统化”,把一些实验让他们亲手施行一遍,是最好的选择。一来他们知识已经相对完善,实验效率高,二来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知和有效记忆,以情景“统领”知识,突破教材知识板块的“封锁”,把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不少学生不善总结的毛病,其实可以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例如:针对文字描述的主观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大量的模仿别人的标准答案,从而模仿出“语感”,进而能够自主的发挥。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总结呢?!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靠短期的强化可以做到的,应该贯穿高中化学三年教学的始终,应落实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在高考总复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形成一定“思维定势”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变通打破思维的完全定势。

总之,高考的复习,我们不应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当中。要充分把握住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一个思路,给老师一个空间,双方配合,有的放矢,让我们用最有效的学习赢得人生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l》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祖浩《化学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有机化学总结篇8

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梁宁建、倪文锦、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

(排名不分先后) 执笔:林小苹

总课题特邀语文等专家组

苏立康、崔峦、陈金明、伊道恩、张定远、钱梦龙、顾之川、孟素琴、吴立岗、许汉、周励群(排名不分先后)

立项背景

1984年,香港爱国实业家周忠继先生开始潜心研究纵横汉字输入编码(简称纵横码)。十几年来,他一直与技术研发专家们共同商议软件更新换代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探讨项目持续发展的每一个步骤,并秉承“益民利众”的理念,使纵横码服务于多元化的应用群体(如幼儿、少数民族、聋哑残障人士等),积累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

2004年下半年,广东省潮州市昌黎路小学、绵德幼儿园率先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开始称纵横输入法教学实验),并取得可喜的成效。2006年7月28日,来自广东、广西、河南、贵州的百余名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或校长参加了教学实验师资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前,接受了来自四个省、市、自治区共63所学校的课题申报。2007年5月起,第二期《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教学实验课题》接受了来自广东、广西、河南、江苏、福建等十几个省的共58项子课题的申报… …一项凝聚着学术专家们研究理念和千百位教学实验教师探索热情的公益协助研究项目,正在神州大地百余所中小学开展。

项目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将纵横码的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汉语言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人的快乐学习,主动探索,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学习技能,促进人的潜能发展,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具体可感的实验过程,比较典型的案例,分析详实的数据,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整体研究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探索,归纳了十项特点,特别是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理性的分析,以150多个项目学校的实验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作为实践支持,初步得出了“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对儿童认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能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智力发展和创造潜能”的结论。

2008年3月,在总课题组广州活动现场,中央电教馆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领导,亲临实验现场调研,一个新的机遇使实验迈上了新的台阶,实验被列入国家课题BCA060016重点研究项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牵头,总课题组与九个省市电教馆合作,在约180所幼儿园、中小学和特教学校中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此期国家课题与总课题实验研究同步进行,成果共享。

总课题组成立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组建于2005年。总课题组现有专家十五位,其中既有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又有认知心理学专家梁宁建教授,有计算机信息编码专家钱培德、杨季文教授,还有信息技术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学前教育、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的专家。富有时代责任感和热情的专家研究团队,共同的理念和相互之间的默契,使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研究这项公益性协作研究事业持续发展。

课题立项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香港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排名不分先后)专家组成总课题组的一项利国利民利教的公益性协作研究事业。

第一期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纵横汉字输入法教学实验(4省63校);第二期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教学实验课题研究(13省158校);第三期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17省303校);第四期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北京实验点学校延申、天津特别方案、特教特别方案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学习者时代优秀素养形成的研究、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本阶段课题研究双轨并进同步发展。第一,由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再次合作,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新一轮课题实验。凡经2010年6月30日结题评估后获良好、优秀,并经过再次申报而获准的子课题,可继续成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新一轮课题实验单位。第二,由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向中国教育学会申报而立项的公益群体协作研究重点课题,项目名称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学习者时代优秀素养形成”。凡经2010年6月30日结题评估后获良好、优秀,并经过再次申报而获准的子课题单位,也可申报。

从未开展实验而有兴趣的单位和个人,都可提出申请,递交申报表。申报表将公布于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资源库,申报截止时间2010年9月30日。

第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特别合作项目,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快乐纵横数字体验”。

多轨并进,滚动发展,成果共享,奉献时代,造福未来。

研究宗旨

优秀语言能力与语文信息素养,是新型人才素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将汉语言学科与纵横码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原理有机融合的创新学习方式。

潜心探索研究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更加有效地将纵横码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语文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快乐学习、主动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促进其潜能的发展,培育“高素质、高品格、高智慧”的信息时代数字化创新人才是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的研究宗旨。

研究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总结并形成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的基本理论、普遍规律和实践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数字化学习中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过程,培养学习者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中快乐学习与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意志和品质。探索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学得─习得─建构”的新的课程结构与规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并揭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纵横汉字输入法在幼儿认知活动中的应用),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促进其他学习群体潜能全面发展的特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与开发基于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中教与学的工具平台,协作开发具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特色、可共享互通的软件资源。为实验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样例。

本码特点

民族性特点;创新性特点;承传性特点;简易性特点;通用性特点;快捷性特点;高效性的特点;自主性特点;人文性特点;发展性特点。

操作定义

参加实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培训与学习,能够改变对这一实验课题的表面认识,以科学的信息化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教与学优化设计理论等指导整个系统的学习过程。

教师和学生能够领会和表述课题项目的定位、发展、宗旨、目标;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述纵横码本码的特点。

教师和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纵横码的基本原理、规则,进行计算机上的汉字输入,并运用这种高效的信息化学习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创新性学习。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子课题的选题假设,课题研究的设计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与研究,能够根据选题设计的实验目标,选用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开展能够体现在愉快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特点的学习活动。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总课题制订的评估方案,根据子课题设计的评估策略开展实验研究的评估与反馈。

分段目标

1.实验起步阶段――学习强化技能阶段

完成对基本原理、常用规则及常用功能(笔形、单字、词组、简码)的掌握,实行计算机上机操作。

看打――文本输入。

选打――词语游戏。

想打――看图写话、看图作文、读后随笔。

2.研究初步阶段――促进能力发展阶段

课题实验研究与课程结合,进入常态教与学,根据总课题目标、子目标进入研究过程,探索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观察与调查相结合、定向与机遇相结合”等研究,探索纵横数字化学习如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各子题可进行结合实验目标的微观研究,例如:

看打──眼、脑、手协同并用的快速阅读。

选打──寓学于乐的游戏式词汇快速积累。

想打──看图作文读写结合促进思维流畅。

3.研究发展阶段――探索研究学习模式阶段

进一步探索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学得─习得─建构”的新的课程结构与规律。

通过“个案与整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科学实验方法,结合本单位实验的过程,研究具有本单位特点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模式和可供借鉴参考的范例。

4.研究反馈阶段――评估反馈总结阶段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总课题制订的评估方案,根据子课题设计的评估策略开展实验研究的评估与反馈。

通过抽取与组织实验样本、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根据国家课题和总课题组的结题评审方案自行评审,并配合结题总结工作。

管理原则

课题实验科学性原则。

课题实验真实性原则。

课题实验实效性原则。

成果归属全体所有原则。

成果应用既独立又共享原则。

课题评估择优奖励原则。

选题指南

1.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教学实验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学习者潜能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和潜力开发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不同学习群体识字,阅读,写作教学实验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及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

… …

2.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学习者信息素养语文技能的提升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幼儿汉语字词积累发展语言能力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学习者内隐学习能力开发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优化小学生识字过程及提高效率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优化促进小(中)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或扩大阅读量的研究。

… …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文献法、调研法为辅)。实验法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要进行实验设计(要有实验假设,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和数据、案例。要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以验证假设。行动研究法要注意五个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选用什么研究方法,以什么方法为主,什么方法为辅,可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所选选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本阶段要求进入常态教学、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形式。实验班应与常规班级一致,欢迎全校性开展。

提倡比较分析实验研究方法,可通过前测、中测与后测,进行纵向的前后比较;通过以下几种实验研究方法,进行实效性比较分析。

观察与调查相结合。

定向与机遇相结合。

个案与整体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子课题组织

建议每申报单位以单位行政领导、信息技术教师、语文教师组成子课题管理小组开展实验研究。子课题每半年(6月30日前)递交一次中期实验研究报告,每一年(12月30日前)递交一次年度实验研究报告。中期实验研究报告主要由各省组织初步评审,总课题组秘书处抽查。年度实验研究报告由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两年为一期总结评估以综合评估方案进行评审。

对积极有效组织子题进行课题实验各省市组织机构,总课题组按原来模式给予奖励和支持。

申报方案

基本信息准确完整。

实验对象清晰明确。

实验比较同质均等。

条件基础扬长避短。

提出假设研究问题。

变量关系基本确立。

方法灵活内容充实。

预期效果突出有效。

奖励机制

经过申报并获批准的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参加总课题组征集组织的活动成绩和实验报告评估成绩,均可作为申报奖励的资格与材料。

奖励项目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组织管理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实验校长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先行探索研究示范点校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实验教师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学习能手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研究成果奖。

评奖以两年为一个周期。

预期成果

组织举办“优秀实验设计与课例”和“优秀课件学习软件”、 “创新学习”大奖赛或活动测试。

出版发表科研论文。

出版科研学术论著。

总结优秀成功案例。

发展纵横信息教学化学习教学资源库和网络在线写作及评阅作文系统。

成果应用原则

子课题相对独立。

著作权限自主。

成果资源共享。

协作关系友好。

有机化学总结篇9

1、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全年学习的重点和主线,结合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开展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科学文化等内容的系统学习。提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本领。

2、完善和落实各项学习制度,采取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形式,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党工委将重点抓好对各党(总)支部政治学习的总体部署和指导、督促、检查。一是在党工委、片组、党(总)支部三个层面上,组织开展下发阅读书目篇目、讨论交流、网上论坛、知识竞赛、学习成果展示评优等系列学习活动。二是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优秀学习型党组织、优秀学习型党员干部、优秀学习平台的创建和评优活动。三是继续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党(总)支部书记培训班。四是发挥好“机关党建网”的学习指导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状况,探索创新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调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机关社情民意征求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内关爱互助机制。

二、抓好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重要作用

1、着力抓好机关党(总)支部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修订完善《机关支部考核评价细则》和相关考核办法,全面推进党(总)支部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机关党组织“片组网”制度,增进各基层支部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合作。认真做好党员培养发展、党费收缴、组织关系接转、党员年报统计等党务常规工作。

2、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机关党建和部门业务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心和重视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培养和严格管理。扩大党内民主,按照有关要求,开展机关“党务公开”的试点。

3、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党内各项制度,以机关党建长效机制来巩固先进性教育所取得的成果。重视机关群团工作,根据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的方针,指导和支持机关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改进机关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出色完成

1、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继续开展“机关农村‘一帮一’”活动,发挥机关部门的优势。继续搞好机关党(总)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城镇社区党支部的结对共建,机关党员与困难群众的结对帮扶。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机关党组织的监督职能,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促使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立足机关实际,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预防腐败滋生的各种制度、措施,并确保落到实处、发挥作用、见到成效。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

四、开拓创新,丰富活动,激发机关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

1、继续深入开展“人民满意机关”创建活动。按照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监督和纠建并举的原则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构建。

有机化学总结篇10

【关键词】 高校;手机文化;大学生;影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建议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下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三网合一的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手机和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等媒体逐渐向汇聚融合的趋势迈进,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2009年1月7日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3G牌照。这就造成了新一轮产业链的变革。手机不再局限于通信工具这一基本用途,这对能够迅速接受社会新文化的大学里的大学生来说表现尤其明显。手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用手机看电影、听音乐、上网与聊QQ、拍照、摄影、玩在线游戏、进行实时导航等。正是因为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多样化的不断发展,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同学们用手机听音乐、查字词、上网看新闻、关注社会动态等现象,手机不离手,上课玩手机,开会手机响不停,玩手机成瘾现象也呈现出了一种上升趋势。因此本文要从社会学视角下研究手机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它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来看,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高校学生和管理层及学生家庭的重视,所以此次研究的目的是查看手机文化在高校校园流行以来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针对负面影响,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使高校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手机获取有利的资源,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研究的意义。在现实方面来讲,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接受新文化的能力很强。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手机不再是单一的基本的通讯工具,其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伴随着这一变化,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当然也有着积极影响。虽然大学生一般都有了判断能力,能区分利弊,可是当诱惑来临时,依然可能会出现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现象。所以在手机文化逐渐被大学生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建议,使大学生提高警惕,不要手机依赖成性,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同时也希望引起各高校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关注,使大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手机获取有利资源。

理论意义上,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的视角下,探讨了手机文化对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就产生的影响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手机文化的研究

罗杰・费德勒在2000年出版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将人类传播系统和当今媒介产业内部技术变革做了细致分析,在涉及新媒介的探讨部分含有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部分也有详尽描述。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伊、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合著的2000年出版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与传播》对手机媒体利用有线电视业、广播业和计算机业、电信业融合而成的“整合宽带系统”,对手机媒体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保罗・莱文森在2004年出版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进行理论阐述,并对手机发展做了乐观评估[1]。

2、国内关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手机文化的研究很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类:手机文化的影响、手机文化的功能和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的原因。从手机文化的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分为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工具作用和手机作为媒介与有线电视网、因特网、电信网走向汇聚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媒体环境的作用;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从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①积极影响。通过手机,大学生加强了他们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了学习、求职以及以后的工作。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它也成了大学生娱乐、休闲,捕获信息,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手机让大学生们紧跟时代步伐,张扬了个性,拓宽了与社会交流的通道,成了大学生加速他们自身社会化转变的一个载体。

田义勇在《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阐述了手机对生活方面的影响,手机大大提高了与家人朋友沟通的频率,有助于大学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拓宽了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渠道。[2]

程文忠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中认为:手机文化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在因特网上“冲浪”时代又过渡到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时代,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会、接触知识、感悟文化,充分展现自我;手机文化拓展了人际交往平台,手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反映尤为突出,并在向主流文化靠拢;手机文化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3]

鲍俊杰在《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除了生活、学习的影响外,又提出了手机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心理的影响。[4]

焦晓云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中阐述了三方面:手机是大学生们传达情感的一个纽带;手机是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短信报纸,天气预报,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尽收眼底;手机可以缓解大学生们的各种心理方面的压力,手机又可以充当大学生们的情感宣泄的一个工具[5]。

②消极影响。凡事有两面,手机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张虎、余瑞福在《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探究》中指出了手机对大学生成才的负性影响分析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和健康层面。精神层面: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与消费观;形成有缺陷的人格;导致价值取向的偏离。社会层面:使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进入误区;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的处事品质与能力的形成;增大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加重了心理负担;给大学生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健康层面:手机存在着辐射危害;手机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6]

田义勇在学习上阐述详细,学生在上课期间不是记笔记,听课,而是发信息,上网聊天、看网页,甚至上课接打电话。[7]

程文忠则指出手机文化导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削弱;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政治认知,以及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导致大学生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观念淡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8]

鲍俊杰在心理影响上认为手机造成了大学生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从众心理和焦虑心理。[9]

任瑞卿在《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中指出黄色短信通过其裸的表达诱发青少年的性冲动,使他们性心理产生冲突。长期处于这种刺激下,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形成不合理的性观念、性道德,造成不合法的宣泄方式甚至出现违法的。[10]

焦晓云在学习方面提出手机文化助长了隐性旷课和考试作弊的现象。[11]

(2)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

①手机有通讯功能,如打电话、发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手机又有了许多功能。

②手机作为一种媒介。李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一文中阐述了手机的媒介特性:受众庞大的特性,传播效果显著的特性;使用方便的特性,隐身性强的特性;突破时空限制的特性,时效性强的特性;智能存储的特性,高效处理信息的特性;便于参与的特性,主动互动的特性。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手机增强了信息处理的能力的特性;手机延伸了互动能力的特性;手机丰富了个人的受众角色的特性;催生草根意见领袖的特性。手机文化构建的趣味分层:手机文化的合法趣味;手机文化的大众趣味;手机文化的中等趣味。其认为,就手机而言,人们通过消费不同品牌和不同性能的手机的增值的服务来表明自己的社会群体认同,来取得社会对自己的支持、经济上的成就与满足情感和心理上的亲密感、归属感的需要。[12]

(3)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大学生在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一种不好的现象。

周喜华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中分析了对手机依赖的原因。客观因素:手机的特点;校园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因素。主观因素:大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和自身性格特点;大学生对群体规范的顺从;大学生的情绪迁移;满足某些心理需求。[13]

庄伟在《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一文中提出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主体因素、媒介因素和信息因素。[14]

范文利、朱晓斌在《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中认为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手机满足了大学生们交际和信息的需要,实现了手机短信优点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完美结合。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需求、从众心理、自我参与意识的膨胀、个性需求需要。[15]

从以上来看,手机文化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颇多,但我的研究是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下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3、概念界定

手机文化:本文使用的手机文化的概念是借用王萍在《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一文中对手机文化的界定。手机文化是一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通过手机本体的信息传播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相创生而生成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和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它包括许多通过手机媒介进行互动的个体,并由种种相似或不同的行为(如语言沟通、发短信、游戏、搜索、音频和视频欣赏等)和文化产品(手机小说、彩铃、手机报等)构成,这一切都发生在有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所创造的时空条件下,并伴随着特定的心理、社会、政治和经济语境。[16]

社会行为: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狭义指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等,又称外显的社会行为。[17]

心理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18]。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进行本次的研究调查。

(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的均衡理论是海德提出的。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海德指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做感情关系。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做单元关系。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P-O-X结构。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功能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两者有了感情关系。[19]

(2)文化认同。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下的社会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在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由此可以假设:大学生群体普遍使用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对大学生个体有一定影响;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有影响[20]。

(3)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客观物质世界中各种既定的条件并不是直接作用在实践者身上,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灌注到行为的持久潜在的倾向系统中,即惯习中。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可能与不可能、自由与必然、方便与忌讳等等就通过惯习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实践,并指向未来,所以最不可想象的事物往往是在这种倾向系统中形成的。所以实践活动并不必然服从经济理性。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行为,造成了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对手机有了依赖的现象[21]。

2、研究方案

(1)理论构架(理论假设)。 手机文化的某些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攀比心理)和 社会行为(学习、生活方式、);手机文化的某些文化功能(如:短信、上网、游戏,搜索引擎)是影响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因素。

(2)研究假设手机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①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功能(短信、电话);②手机的其他文化功能。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的影响:①判断能力;②思考能力;③攀比心理。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的影响:①学习;②生活方式。

(3)研究设计类型。抽样调查 。

(4)研究方法。①资料收集方法: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所要获取的资料。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男生1―16号宿舍楼和女生17―20号宿舍楼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210个样本,进行调查,来收集资料。问卷发放210份,回收206份,有效回收率98%。②资料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回收回来的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发现废卷6份。然后定义数据,录入数据,最后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四、高校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具体分析

1、样本性别比

本次调查样本为200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其中男同学100名,女同学100名。

2、日常生活中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158人,占总数的79%;其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116人,占总数的58%,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而全部是或很少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42人,仅占总体的21%;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的同学是使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

3、性别与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比例关系

在调查的100名男生中,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39人,在男生中占有39%的比例,稍稍落其后的是电话短信一半一半,有35人,在男生中占有35%的比例,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26人,在男生中占有26%的比例;在调查的100名女生中,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49人,在女生中占有49%的比例,接近一半之多,其次是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30人,在女生中占有30%的比例;在调查的200名学生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84人,占总数的42%,接近一半之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57人,占总数的28.5%,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59人,占总数的29.5%;总的来说,性别不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也有所差别,性别是影响电话短信比例的一个因素。性别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比例呈弱相关,用性别来预测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可以消减23.0%的误差。

4、大学生使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用手机有一点是的有134人,占总数的67.0%;其中,认为用手机占用较多时间的有37人,占总数的18.5%,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同学有97人,占总数的48.5%,而认为用手机没有占用自己较多时间的同学有62人,占总数的31.0%,不确定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同学的仅有4人,占总数的2%;总体来说,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的同学超过一半。

小结:由以上各统计可知,手机是大学生联系他人的基本通讯工具,电话、短信的使用方便了大学生与家人、朋友的联络、交流与沟通。

5、没了手机联系是否就觉得和朋友距离远了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没有手机是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的同学有132人,占总数的66.0%;其中,感觉很明显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感觉不明显的有88人,占总数的44.0%,认为不是,还有其他联系方式的有68人,占总数的34.0%;总体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没了手机就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

6、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与对书信联系的看法分析

日常中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的有45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66.2%,超过一半之多;日常中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占到一半的同学中也有14人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41.2%,接近一半;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不屑于写信打电话聊QQ更方便和认为写信落后没兴趣的共有21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6.8%,超过了一半;日常生活中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有34人不屑于写信,认为打电话聊QQ更方便,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5.7%,有24人认为写信太落后了没兴趣,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39.3%,两者共有58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95.0%,几乎是占了绝大部分;在200名调查对象中,认为用书信更能体现友情的珍贵,同时能够避免口头表达的不便的仅有26人,占总数的13.0%,认为依事而定的、不屑于写信,打电话更方便和太落后没兴趣的有174人,占总数的87.0%;其中认为依事而定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不屑于写信的有55人,占总数的27.5%,认为太落后,因而没有兴趣的有47人,占总数的23.5%;

7、选择部分手机功能的原因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的同学有153人,占总数的76.5%;其中为了追求时尚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为了方便实用而选择的有81人,占总数的40.5%,其中为了跟风的有31人,占总数的15.5%,在这些同学中其他的有47人,占总数的8.0%;总的来说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占一多半,其中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但是跟风的同学占有的比例也不小。

8、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看法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状态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175人,占总数的87.5%;其中,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44.5%,持无所谓的有44人,占总人数的22.0%,认为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0%,而认为讲课枯燥无味和玩手机已成习惯的有25人,占总数的12.5%;总体而言,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将近一半,大多数的人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态度。

9、对手机辐射的认识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对手机辐射的认识中认为手机辐射危害身体健康,应尽量减少使用的有78人,占总人数的39.0%,认为只要自己注意睡觉时关机即可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两者共有150人,占总人数的75.0%,认为不构成威胁的和大家都在用的没什么可怕的有50人,各占25人,各占总数的12.5%;总体来说,前两个选择占了大部分。

10、平常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有103人,占总数的51.5%,1小时以下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3小时以上的有53人,占总数的26.5%;总体来说,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同学占了一半。

11、使用最多的手机文化与上课玩手机的分析

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上QQ、飞信的有45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45%,接近一半之多,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同学有24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24%,发短信的有16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16%,而下载音乐游戏、看小说报纸、手机视频、学习和其他的总共有15人,仅占这部分总数的15%,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大部分在上QQ、飞信,浏览新闻发短信,占总数的85%;在有时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有25人在上QQ和飞信,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39.1%,在其后的是小说报纸,有9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有8人,发短信的和音乐游戏及手机视频的各是6人;在很少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玩QQ飞信的也是最多的;总的来说,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上课有时和经常玩手机的有164人,占总人数的82.0%;其中,经常玩手机的有100人,占总数的50.0%,有时玩手机的有64人,占总数的32.0%,很少玩手机的只有36 人,占总人数的18.0%;而在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不论是经常、有时、还是很少的情况下,使用最多的是上QQ、飞信,有82人,占总体的41%,其次是浏览网页、搜索引擎,有38人,占总数的19%,然后是发短信,有24人,占总数的12%,三者加在一起有144人,占总数的72%。

12、是否经常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经常或有时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156人,占总数的78.0%;其中经常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71人,占总数的35.5%,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85人,占总数的42.5%,很少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总体来说,经常或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同学占了大部分。

五、结论与讨论

1、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男女生4栋宿舍楼里200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原因如下:

(1)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心理上的联系,认为手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没了手机感觉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难与他人联系和交流。在认知理论中,这种现象叫做感情关系,即大学生与手机产生了感情关系。

(2)手机文化功能的多样化,使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与家人、朋友联系,还可以通过上QQ、飞信等多种渠道。因此,书信渐渐淡出大学生联系他人所使用的工具范围。在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中,手机文化取代书信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累积过程中,灌注到大学生持久潜在的倾向手机文化的系统中。

(3)大学生是一个群体,手机文化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普遍使用,使个体为了其社会身份认同,而把群体的手机文化内化,进而产生归属感。所以大学生用手机文化的一些功能,除了觉得方便实用外,还为了追求时尚、跟风,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攀比心理。

(4)手机文化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主流认识形态的认同感的削弱。上课、开会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可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应把手机关机或静音。

(5)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手机文化虽然给大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可手机辐射也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可由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人知道其危害仍选择轻视甚至忽视。

(6)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手机占用了自己很多时间,手机上网的时间渐渐增多。

(7)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普遍,经常和有时玩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

(8)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很大一部分学生有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其生活方式。

(9)手机文化的多样化,拓宽了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大部分同学利用手机浏览网页,关注新闻,搜索想要自己知道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2、研究的优势

由于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只在母校发放问卷即可,省时省力。

3、研究的劣势

由于调查的人力、物力受限,本次调查的样本数量少,使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有限。

由于自身的主观因素,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4、对大学生和高校的建议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高校要弘扬民族文化,使大学生在手机文化的冲击下,仍能保有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各高校要给大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对手机文化的判断能力,有利的坚持,有害的尽量避免。

第三,引导大学生注重读书,特别是引导大学生多去学校图书馆看书,既能获得知识,又可以减少手机对视力的伤害。

【注 释】

[1] [美] 保罗・莱文森. 河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2-125.

[2][7] 田义勇.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671-0916.

[3]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02-3321.

[4][9] 鲍俊杰.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16).

[5][11] 焦晓云.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05-5843.

[6] 张虎,于瑞福.手机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672-6847.

[8]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10.1002-3321.

[10] 任瑞卿 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008-6285.

[12] 李桢.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J].西北大学,2010.

[13] 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74-6120.

[14] 庄伟.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0.6.

[15] 范文利、朱晓斌.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4.

[16] 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8:50-65.

[17][18]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9][20]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2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

【参考文献】

[1] 巨斯巍.浅谈手机文化的定义及特点.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08(12).

[2] 冯晓萍. 大学生社会资本扩张――大学生手机“热”之理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05.1672-2728.

[3] 朱勇涛.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苏州科技学院,2010.1672-0695.

[4] 沈保林.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现状与对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