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十篇

时间:2023-10-27 17:50:51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1

关键词:中西思维差异;高中英语教学;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1-02

汉民族与英美民族的思维差异不仅制约着各自的交际行为,而且还影响着各自的语言模式。高中生对英语的理解,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思维方式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非常重要。然而,外语教学的目的注重于学习书本知识迎接考试,却忽略了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及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偶尔涉及文化思维方式时,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有利于高中生更好地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

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1.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词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语言现象称为词文化。由于英语民族擅长抽象思维,故其语言往往偏重于使用名词和介词。如:“sea”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就极为丰富,如:“当水手”叫作go to sea;“搭船”叫作by sea。英国人常把大海同“许多”、“大量”联系在一起,如“a sea of fish”,“a sea of troubles”等。

2.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句法结构的影响。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使得英汉语言在结构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句中,主谓结构突出,句子结构严谨,长句和复杂句用得较多,句子之间粘连密切,并特别重视连接词的作用,语法较为复杂。而中文的句子缺乏连接词,仅通过意思使之联系,表达简洁。举个简单的例子:On Wednesday afternoon,I sat in the den,while listening to music,enjoy the love story,suddenly heard the sound on the glass window,then a bird standing on my windowsill,behind followed two lovely birdsbaby,keep tits.用中文表达就是:在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坐在书房,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欣赏着爱情小说,突然听到玻璃窗上发出声音,接着一只小鸟站在我的窗沿上,后边跟着两只可爱的鸟宝宝,不停地欢叫。英语的时态运用也比较灵活。如汉语需要用某些词汇表达的意思,英文中只需要变化时态就可以解决。

3.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篇结构的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螺旋式。相比较下来,中西方在思维上有很明显的区别:中国人习惯迂回,曲线思维,西方人习惯开门见山,直来直往;中国人习惯比喻,善于形象思维,西方人就喜欢下定义,看重抽象思维;中国人侧重综合考虑,讲究天人合一,西方人重视逐步分析,凡事一分为二。中国人在表达上比较注意逻辑性,先详细解说某件事的原因,讲述一大堆道理之后才会有个最终的结果,也就是他要表达的目的。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就喜欢直攻主题,先表达出自己的中心思想,再说出这件事情的原因,在表达意义上让人觉得不是在解释这件事,只是简单地叙述,他们不会像中国人表达“因为……所以……”一样,“Because、so”这些因果词语反而不经常放在一起,在分析一件事上,他们会将general转化成specific,然后从summarize到exemplify,从whole到respective。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一句话,中西方表达的方式就不相同,比如用中文表达: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而来世只是一种虚无的寄托,一种放弃的借口,所以我们要抓住每分每秒,珍惜生命,充分利用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用英文表达,它的表达方式则是:We must treasure every minute,love life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time to complete their own ideals,love everyone around。Life is short such as fleeting,while the afterlife is just a kind of nothingness sustenance,one to give up an excuse。

二、跨越思维方式差异,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1.鼓励学生学好祖国文化,培养自身的文化敏感性。中西文化差异是造成思维差异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中西方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更要向学生揭示中西方文化在深层文化价值观念上的不同。鼓励学生学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熟悉掌握本国国土文化的基础上,在接触到西方文化时才能体会到中西的差异,进而归纳总结以培养自身的文化敏感性。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规律,独立思考,进而达到能灵活运用英语的目标。

2.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化输入,培养创造性英语思维。要想使学生们在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方面有所提高,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文化导入和课本分析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实际授课内容,讲授相应的背景知识,把将涉及到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英语思维。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方式。创造能让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要鼓励学生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首先应排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掌握正确的英语思维方法。此外,语言必须和实际紧密结合。在课上,让学生积极动脑,争取主动发言;在课下,组织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书面文字,用写作的形式进行锻炼,或者到“英语角”去练口语。

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中西思维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对英汉语言的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也要深度重视,培养学生多思维考虑问题,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本国文化,还要学习西方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开展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祖婉慧.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DB/OL].中国教育人才招聘网,2008.

[2]侯莹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山东农业教育,2006,(3).

[3]关于中英文思维之差异[DB/OL]..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2

【关键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意识;文化缺失;文化教学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开放,所需求的外语人才也日益增多。但我国所培养的外语人才大部分只是局限于阅读外文资料,而不能满足跨文化的需要。因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但交际失败往往因文化误解而引起的,比语言误解还要可怕。因为其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差错容易为人所容忍,而忽视社会文化差异的言辞不当就不让人接受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正确地理解中西语言差异,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英国语言学家多拉(R.Lado)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海母思(D.H.Hymes)指出,仅仅学习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使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必须懂得什么时候使用何种得体的语言形式,怎样以适当的方式表示客气或是不客气,友好或是不友好等等。可以说,“语言的 使用规则实际上是基于这种语言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

因此,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只是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2 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2.1 文化教学有助于避免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错误”

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在东方,更强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和个性张扬,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问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文化错误主要表现在称呼方面、问候语方面、对赞扬的反应方面、谈论的话题、词语以及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等。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或Where,Where(哪里,哪里)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可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R 代表religion,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2.2 文化教学有助于实施情感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英语知识的学习

美国教育家斯宾赛提倡“快乐教育”,要尽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学习知识变求知为一件快乐的事。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生情感的融合,就能激励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获得情感的满足,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因此,适时适量渗透文化知识教育,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知识 ,恰是调动气氛的良好工具。

2.3 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得体的交际,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有关西方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异国的文化,还可以在进行文化对比的同时,对本国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从而形成正确得体的交际,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体验文化差异,有利于学生在综合应用英语时,能很好地体现在具体的语境下,使用语言的得体性。

3 全方位实施文化渗透教学

3.1 课堂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通过课堂讲解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

3.1.1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教材授课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异国文化。通过制作一些相关的PPT /flash,或是观看一些英语原声电影,动画片或是科普短片,不但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对异国文化的认知与欣赏。

3.1.2 引导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中西比较

在教授教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比较,如食品、习俗、节日等,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大的主题如节日――春节和圣诞节,将这两个重大的节日进行比较,师生间的活动可以通过问答进行When's Christmas Day/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Christmas Day/ at Spring Festival?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Why?把西方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能是他们体会不同的文化差异。

3.1.3 引导学生对校本教材内容的讨论

可以在课后进行对于教材内容的讨论环节,讨论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达成共识,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赞成或反对,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理解、尊重异国文化,并让他们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汲取自己本国文化的精髓。

3.1.4 开展情景配音演练

开展情景配音演练,选择难度适中的英文一段电影或电视剧,在消除原音后,尝试由学生们充当剧中角色进行配音,通过感受剧中角色所处的背景文化,使学生们真正把跨文化意识融入到日常外语的交流当中。

3.2 组织丰富的课外文化教学活动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方法为:

3.2.1 指导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积累,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如《百万英镑》、《双城记》、《项链》等。

3.2.2 编写系统地介绍文化知识的阅读材料

尽可能搜集一些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艺术、习俗、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材料,力求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含量。如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正确理解big brother(地面塔台的跟踪雷达),brain drain(人才流失),rain check(雨票,即球赛因雨中断,留给下次继续使用的原票票根)等这些跨文化背景知识。

3.2.3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化实践活动

(1)创办英语角

可以在班级内,甚至是全校范围内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或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等。

(2)搜集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

通过开展探究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项目调研等方式来搜集一些反映英语国家或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材料。在教学中,结合所搜索的资料对教材中的相关话题进行延伸、拓展或讨论。如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区别;中西餐桌礼仪对比;中西禁忌语之异同;中西节日对比;不同国家急救电话号码的对比等。

(3)制作手抄报

围绕某个主题,鼓励学生精心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开展评比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扩大他们文化视野的好方法。从开展课题至今,学生们制作的手抄报涵盖了各类主题,如世界濒危动物、西方民俗风情、自然灾害、北京2008奥运会等。这项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4)举行戏剧表演活动

戏剧表演在文化教学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受同学们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力争能以目标语文化成员的身份来参与表演。

(5)面对面感受不同的文化

有条件的话,可借助摄像头,利用msn网上聊天,或是参加有外国人的聚会,直接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观察和接触,体验文化差异,增进对身势语的理解,培养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外族文化的敏感性与宽容性,从而改变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一些错误定型,重新树立正确的观念。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语言方面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只学语言,不学文化,语言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好语言。英语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他们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贯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的原则,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文化教学,使我国的英语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文化教学与研究,1992(2.

[2]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文化教学与研究,1982(4).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3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和重要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被传承、传达、记载、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产物和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变化发展,语言的正确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规则。由此可见,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文化知识。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就无法真正理解、掌握和正确运用这种语言。毫无疑问,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重视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教学,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培养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然而多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知识输入多、文化知识输入少,对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重视多、对语言的语用目的及所达的交际效果注意少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将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只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背后所依赖的庞大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欠缺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不仅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导致许多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差,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错,困难重重。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把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与传递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步骤地、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不太好,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不甚了解,那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深深地蕴含在该民族的语言中,制约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引入文化教学,避免单纯的语言讲解,合理地将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分析那些隐藏在语言背后,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正确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新目标英语》Unit 6“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中有这样一句话:“If Americans have a bad hair day, they have no one to blame but themselves.”很多学生对这句话不理解。这是因为这句话中涉及到了美国人的一个生活习惯,美国人特别注重外表的整洁,并且喜欢自己洗头和整理发型。如果哪天他们的发型糟糕的话,心情肯定不好,所以“a bad hair day”指的是“很不顺利的一天”,而发型是他们自己整理的,因此他们也只能自责了。了解了这个知识后,学生不但理解了句子所载的信息和文化内涵,而且拓展了文化视野。

二、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语言的交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交际,而由于中西国家不同的历史、地理、传统等,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容易造成交际的障碍与失败,甚至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比如一个中国人得知其一位美国朋友到了婚嫁年龄而没有结婚,就关心地说:“You reach the age of marriage and you should find a girlfriend.”这句关心和建议的话反而使对方很不开心。这是因为在中国,对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状况表示关心是礼貌的表现,但对英美国家的人而言,这些都是他们的隐私,别人不应干涉。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分别把中西方在、价值观、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禁忌、英语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作为教学中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讨论。比如,在讲到“Table Manners and Customs”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就课文内容让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礼仪上的异同,表演在具体就餐时“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自主性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英语学习自主性,对西方文化学习也不够重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西方文化。比如老师可鼓励推荐学生多阅读英美原版的书籍、报刊和杂志,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高职院校一般都配有多媒体教室,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将国外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还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的电影或录像,并在观看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此外,还可组织学生排演英美国家的经典话剧,寓教于乐地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体验和感受到了英美国家的文化,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强化了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增强了文化学习自主性。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文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强化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具体可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网播放英语歌曲或教学片来增加学生的视听信息输入量,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西方文化。还可帮助学生成立英语学习社团,开辟英语沙龙,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邀请英语专家就中西方文化、风俗、礼仪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此外现在英语教学网站数量繁多、层次丰富,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资源。教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鼓励学生通过这些网络资源查阅和学习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资料,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

总之,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尹锡荣.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J].合肥大学学报,2002,(6).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4

中西方在课堂教学中的差异。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受听者,他们所要做的只能是注意听讲,记笔记,不能随便说话。在课堂上中国学生没有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更不用说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否定老师的某种观点或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在讲完某一段落后,也从不向学生们提出“听懂了没有?赞成我的观点么?”等问题。

如果学生确实有自己的看法并向老师提出异议,教师就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觉得这是对尊严的挑战。学生有任何的不同观点或看法,只能在课后向教师提出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讨论了。

西方国家如美、英、加等国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一员,同中国老师离不开讲台、书桌不同,外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任何地方,有时坐在课堂或讲台上,直面学生,激发学生的讨论及交流的欲望,很愿意接受学生们提出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观点,并相互切磋和交流。笔者认为这种西式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是颇为有益的,应被广泛采纳。

中西方语言在称呼上的差异。在外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往往忽视了中西方称呼方面的巨大差异。一个简单的称呼不仅能导致双方情感方面的冲突甚至造成双方的关系紧张。

在中国,年轻人见到长者决不能直呼其名或姓,而西方人无论年长或年幼还是师生见面都可直呼其名。中国学生常在大学校园中同他的外语教授这样讲话“老师,你能帮我吗?”遵循中国的教科书,我们时常读到这样的句子:“老师,早上好。”实际上,这样的句子在社会交际语言上是不适宜的。在英语中,Mr.Mrs.或Miss被用在一个人的姓氏前面是在上小学和中学时就习以为常的。“教授”是在大学里被用来放在他们姓氏前面的。卫华,来自中国,现在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生。有一天他去拜访他的姨妈莉莉。莉莉的房东比特问她的外甥用汉语怎样称呼他的姨妈。然后比特告诉他,他不能用英语“你好,姨妈”这样称呼。“姨”这个词是指母亲或父亲的姐妹。如汉语里的“姑、姨”等,称呼之间的差异是汉语的“姑、姨”可以用来指代也可以用作称呼。而标准英语的“姨”通常不能单独被用在称呼上。

表达方式的差异。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往往会采取不同方式。为了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中国人倾向于做好每件事都避免公开抨击或反对某人,他们很少以“不”来回答问题。根据中国传统的观点,“不”的表达会使他人丢面子,不仅会影响团结,而且还会影响团队的和谐。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则比其他文化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表达的更为尖锐和率直,他们通过直接表达来展现自己自由的思想。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东方人的间接表达让他们难以理解,即使他们的语言很优雅。在英语中有很多句子都表达了这种意思,“不要老在灌木丛旁打闹”,“要切题”等。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表达方式时常会反映出来。李涛来自中国,在加拿大已经生活两个星期。他住在加拿大的居民房中。他通常在楼下他的起居室吃早饭,在校园里吃午餐,同加拿大房东一起在楼上餐厅吃晚餐。在他从中国抵达加拿大的那天,女主人对他说:“在你吃饭的时候,请自己动手用餐。我们晚餐的时间通常是5:30。如果你晚上八九点钟饿了,请到楼上来吃饼干和水果。请自便。”但是那天晚上9点多时他相当饿,他也没到楼上去。他对那女主人为什么没有再次邀请他去楼上吃饼干而感到困惑。事实上,在美国、英国或加拿大,女主人或女房东总是认为你的拒绝是诚恳和坦白的,她所认为的是如果你想要,你将不会拒绝,不会说“不”。然而,在中国文化里,客人通常不会立刻说“好的,行”,相反他们总是拒绝邀请,并期待他们将会一次又一次被邀请,才会接受款待。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人是尖锐、率直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他们也会很间接地表达。例如,对某个人的体重、容貌直接做出否定的评论是不合适的。

中西方在隐私方面的差异。西方对隐私权尤其重视,对西方隐私概念的了解就是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许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经常抱怨中国学生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如,他们经常问诸如此类的问题:“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你结婚了么?”“你多大年纪?”中国学生很难把握怎样交流才能被对方所接受。我们中国人喜欢去问这类问题,以表明我们之间的友谊和亲密无间。

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首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整体而言是相关的,每种文化都有糟粕和精髓,所以,我们不能轻视或大力褒扬某种文化。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避免因文化偏见而导致的文化冲撞。

其次,英语教科书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各国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内容,教师应注重教科书为初学者提供的问候语、人物称呼、握手等文化注释。

再次,文化偏见。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简要地介绍一些中国同西方差异的知识,并集中精力讲授和倾听不同文化的交流方法。例如英国人,他们的面部表情是看着他人并频繁地眨眼。与此同时,美国和加拿大人轻微、不断点头或是低语。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收看英语电影及电视节目。所有这些都含有直接、生动的文化特征。

总之,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人们都以快速和迅捷的速度卷入到不同的文化交流中。如果不同文化间相互作用加强,多元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培养就会增强语言学习者对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力和交流技巧,那么他们一定会重视影响交流进程的因素,他们一定会避开那些可能会妨碍有效交流的障碍。讲授多元文化是一种增加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一种方法,因此在高校教学课程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 西方礼仪文化;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05-001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范畴广泛,而礼仪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巨大,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渗透西方礼仪文化对英语教学和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结合西方礼仪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英语教学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施了以下几种主要的渗透策略。

一、结合教材,把握契机,适时渗透

初中英语教材有很多教学内容与西方礼仪文化相关。如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Food and lifestyle和7B pets等单元都包含了西方礼仪文化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握契机,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地提炼、补充和拓展,就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达到有效渗透的目的。

如在Food and lifestyle这个单元教学中, 谈到食物这个话题,笔者适时补充了西餐文化,如西餐的主要构成,西餐的上菜顺序,餐具的摆放以及用餐时要注意的问题。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并体验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和就餐礼仪。笔者还穿插了几个因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尴尬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既幽默风趣,更发人深省。学生在欢笑之余,深刻体会到了认识西方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7B第六单元Pets的教学内容同样也蕴涵了丰富的西方礼仪文化。西方人把宠物看作自己的家人,他们爱护自己的宠物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适时向学生渗透了西方人“尊重,爱护动物”的美好品德。同时告诫学生,如果到西方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友爱地对待他们的宠物,否则会引起误解和不快。

二、结合课型,有的放矢,巧妙渗透

英语课型模式包括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等。教师可根据课型特点,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渗透西方礼仪文化。如在某一节听说课上,笔者曾向学生讲述了这么一则笑话:一位美国人赞美一位中国男士的妻子:“Your wife are so beautiful.”中国男士很谦虚地说:“Where? Where?”这使美国人很尴尬。笔者让学生讨论并思考产生这样的误会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这是由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造成的。在与西方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会运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才能与他们更轻松更得体地进行交流。

在阅读课上,教师也可选取与西方礼仪文化相关的一些文章作为阅读素材,根据这些材料设计阅读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略读,精读,概括和搜寻信息的能力。这些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

同样,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挖掘与西方礼仪文化相关的作文题材。如教学生写一封感谢信,或是thank -you note。如以看图说话的形式让学生描述以西方礼仪为主题的小故事,让学生写有关西方礼仪故事的读后感等。而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目也有很多与之相关,如2010年浙江中考英语作文:假如你是李明,你的笔友Peter将随团来你校进行为期一天的学习交流活动,请你将以下安排发邮件告知。在这篇作文中,如果学生对西方礼仪文化有一定了解,那么交流活动的安排会更加妥当,语言表达也会更加流畅,很容易取得较高的分数。

三、结合实际,创设情境,有效渗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出国修学、旅游已成为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我们在与外国友人交往时,如果没有礼仪方面的知识准备,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造成许多误会和尴尬。应部分即将出国修学学生的需要,笔者曾模拟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向学生展示和介绍了西方社会的拜访礼仪,就餐礼仪,小费礼仪,垃圾分类等礼仪规则。学生们在形象生动的语言情境中,在实际需要的动机促使下积极地交流,对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即将到来的出国修学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四、结合活动,多种渠道,多元渗透

英语教学的魅力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上,笔者以“西方礼仪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角活动,班会活动,英语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在名为“体验西方文化,学做绅士淑女”的班会活动上,学生们表演了英语话剧,了解了西餐礼仪,小费礼仪,拜访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对西方礼仪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激发起了英语学习的热情。由此,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推广,学生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西方礼仪文化知识。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更加强烈,个人道德修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礼仪文化,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英语教学的一道“加法题”。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归纳总结渗透的策略和手段,反思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纰漏,创新地开发出更多新颖有效的渗透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用自身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来影响,感染学生。渗透西方礼仪文化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6

【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进行文化意识教育是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要求。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它依附社会而存在,伴随社会而发展。如果抽去社会文化内容,语言就只剩下了空洞的外壳。中国与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了语言现象的差异,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用系统中也会有所反映,如有些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就有不同的涵义,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在中国,大多数人对猫特别厚爱,而在西方文化中“cat”被用来描绘残酷的女人。学生如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其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对所学英语的理解和领悟,才能使其在交际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注意到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性。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让学生通过所学语言了解其与该语言有关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策略

1、创设情景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用语错误,这不仅是交际用语的使用规范和礼仪习俗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受英语国家文化背景语境因素的制约。我们通过创设情景对话就是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接收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利用适当的对话训练,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少“哑巴英语”的形成。

2、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文化教学。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比本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两种文化的异同,突显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刺激学生对差异的敏感度,主要可以从价值观、思维方式两方面去对比,比如谦虚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交往的过程中别人赞扬自己时,自己却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很一般了。而在英语国家里当别人赞扬自己时都会很开心的说"Thank you",如果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交谈时,中国人拒绝赞扬,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导致交际失败的。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让学生充分认识文化差异,使学生客观、理性的对待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加宽文化知识面,才能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化材料。

初中英语教学的课时有限,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很难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西方英语材料,从作品中吸收西方文化知识,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文化材料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展开研究性课程,加宽学生知识面。研究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展开研究,从而获取知识。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课程选择,比如①西方人的幽默。②英汉谚语的对应;③中、西方人日常用语的差异等课题展开研究。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把学生组合起来帮助他们制定研究计划,让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分头去收集材料,最后集中在一起整理,相互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加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利于学生加强交流,启发思维,共同提高。

三、英语教学生活化,通过节日民俗活动培养文化意识。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7

关键词:学业成绩 性别差异 软件学院 统计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成绩性别差异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笔者通过选择测度学生成绩性别差异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X大学软件学院2012届年至2014届本科生成绩、奖学金评定与学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客观反映X大学软件学院学生成绩性别差异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X大学教务处所提供的软件学院2012届至2014届学生大学四年学业成绩,包括:课程成绩、奖学金名单和学业完成情况。课程成绩包括:初次考试成绩与补考成绩;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一等、二等、三等和单项;学业完成情况分为:延迟留级、取消毕业证和取消学位证。将学生学业成绩、奖学金名单与学业完成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用SPSS与EXCEL统计分析完成。

二、统计分析

1.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2012届学生在军事理论与体育2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但军事理论在男女生整体成绩差异上不显著且男生成绩且方差大,而体育2男女生整体成绩方差显著且女生成绩方差大;在体育1、基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思想道德修养、体育3、语文、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数据系统、人机互换、实训、职业素养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低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1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2013届学生在体育1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整体成绩差异不显著;在军事理论、形势政策1、基础程序设计、程序基础设计实验、高级语言、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2、体育3、语文、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人机互换、实训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3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2014届学生在体育1与体育2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在体育1整体成绩差异显著,而体育2整体成绩差异不显著;在形势政策1、程序基础设计实验、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人机互换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学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3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

从挂科情况来看, 在这三届学生四年考试中男女生初次考试不及格人数与门数,以及补考成绩不及格人数与门数,男生均比女生要多,而且两者均在大学

二年级达到最大值,说明大学二年级课程数目与难度增加,男生与女生均在学习上遇到一定的难度,但是男生的难度显得更大,适应性更差。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学生考试挂科表

2.奖学金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从奖学金评定结果来看,在这三届学生三年奖学金评定名单中,国家奖学金一直被女生垄断,男女生获得者数量比为0:9,而且在每届中比例保持稳定0:1;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获得者中也是女生占绝大多数,且每届男女生对应等级奖学金获奖比例随年级增加而减少,即出现奖学金偏向女生的固化现象,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学生奖学金评定表

3.学业完成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从学业完成情况来看, 这三届学生延迟留级学生、取消学位证学生与取消毕业证中男生人数均比女生多,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男女生在延迟留级、取消学位证与取消毕业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3。

表3 学业完成情况表

三、结论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虽然X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典型的工科学院,学院男生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学业成绩上几乎全面败于女生,从学业成绩、挂科情况、奖学金与学业完成等角度来看,男生都比女生要差。对于此种现象,可能存在以下解释:

女生学习努力程度与责任心均比男生强,女生好静,男生好动,在大学自主支配时间后,女生会像高中那样把时间更多投入到学习中去,而男生不再像高中那样努力学习,且女生更喜欢接群学习,如:舍友或朋友一起学习,而男生很少会接群学习;男生不太担心毕业和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学习,而女生在社会就业中受到歧视,努力在学校获得更好的成绩与奖励,以期在将来考研或工作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男生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父母投入较多,对奖学金不太感兴趣,而且学校奖学金额度不大,特别是三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对男生吸引力不足;辅导员日常工作不到位,居然有男生连续几个学期挂科4门课以上,却没有给予必要帮助或与家长沟通;课程开设不合理,在前五个学期开设的课程过多过难,教学模式陈旧僵化,很难激起男生学习兴趣,外加社团活动、学校比赛、选修与辅修等任务,而男生处理多任务的能力比女生差。因此,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并优化考试内容,培养男生学习兴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辅导员对男生学习及生活的关注与帮助,科学安排每学期的教学科目与数量,提高奖学金金额以激励男生学习,从而在根本上缩小或消除男女生学习成绩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1] 曹星,岳昌君.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68-72.

[2] 陈太博,毕新华. 大学生男女群体学业成绩差异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03-106.

[3]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 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89-101.

[4]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 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 青年研究,2009(6):39-45.

作者简介:

魏祥宁(1991.3),宁夏银川,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本科生;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8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学习一门语言,也是了解一国文化的过程。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环境不同,因而各国逐渐形成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总是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必然会造成语言应用失误,因此要想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首先应了解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这些差异总会隐性地多方面地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交流、阅读和理解。

一、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

1、价值观念的差异。

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群体意识、无私奉献、谦虚谨慎、造福后代等观念是我们普遍认同的道德基础,而西方民族特有的价值观是“自我表现”、“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上”。在日常的语言交往中,由于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交流障碍比比皆是。例如下面一道选择题让你选择那一个是正确的:以下那个问题你可以问你的朋友?a.你一个月挣多少钱?b.你为什么不想要孩子?c.周末我能用一下你的小汽车吗?对于中国人来说哪怕只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只要交流地融洽,这三个问题都可以问。但在西方,一般而言,三个问题都不合适。因为这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又例如中国人请客时,无论菜多么丰盛,也要谦虚几句:“没什么好菜,别见笑,请多包涵”,如果对中国文化不了解,西方人便会理解成不用好的菜来招待客人,这是对他的不重视、不尊重。

2、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虽然是同一个词,它所指的事物和概念,就字面意义来说,可能是一致地,但它的象征含义可能存在表达的差异。比如,由于与人类长期相处,无论中西文化、动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也造成了动物象征意义的差别,对这种象征差异了解不足,在跨文化交流中,会造成很大不便甚至非常尴尬的后果。我们国家曾有两种著名的电池品牌,分别是“雄鸡”、“ 白象”,分别以英译名“cock”和“white elephant” 为商标,销售到西方国家时,却受到当地市场的抵制,其原因也是由象征差异造成的:首先cock在西方文化中是个很不雅的词,其次white elephant 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大而无用之物”,谁会买无用之物呢?

3、社会文化习俗的差异。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在问候语和称呼语的使用上,中西方就存在很大的差别。据估计,英语中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问候语。Hi和Hello 到“how are you getting on? ”或“how is everything with you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选择适当的问候语来与他们所碰到的不同的人打招呼。大多数中国人倾向于用“你吃了吗?”或者“你到哪里去?”来问候熟人。

很明显,如果用这种方式问候英语本族语言者,肯定会造成误解,此外亲属关系同项的延伸是汉语文化的另一个特征,像“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这些词被用作对年长的人或陌生人的敬称。如称“李奶奶”、“张叔叔”,英语的本族语者如果被直系家族之外的人这样称谓,他们会感到迷惑不解。

二、增强跨文化意识,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可采取措施

1、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英语教师不具备跨文化意识,要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跨文化意识,完全是一句空话,现有不少英语教师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对英语语言所反映的英语文化自然也就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要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使每一位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到英语文化素养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其次,认真备课,充分利用多种资料及网络,充分了解与教材相关的文化背景;第三,充分利用继续教育的学习机会,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师范英语教师的交际能力,在继续教育中要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

2、构建语言知识与社会文化知识相结合的课堂模式。

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创造出和谐的环境。教师不应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而只注重在一些对话和短文中,硬抠出一些语言点讲解分析,牵强地要求学生造一些合乎语法规则,但毫无意义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句子。把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首先可采用“文化点”和“文化包”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文章涉及到颜色这一内容,如“blue”,可向学生介绍“blue”表示多愁善感或不快乐的感觉,如在“blue ,blue is my love” 或“he is in a blue mood” 中,同时“blue”也让人联想起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是贵族。如在“He is a blue blood” 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blue 这个词可只介绍这些,过一段时间随着相关内容的增多,可把一个个“文化点”归结成一个“文化包”,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扩展延伸使学生充分理解中西方文化有关颜色的不同理解和象征意义。

其次在教学的环节上注重文化的渗透。比如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概括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中听英语、用英语的习惯和能力。

3、合理选择教材、教法。

目前中等师范学校所采用的教材多是以语法为纲,词汇的选择和阅读材料的内容不从实际交际的角度考虑而是服务于语法教学。现有教材和教法深受社会环境、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有其必然的合理性,但是现有的教材、教法存在许多不足,为了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教师可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有助于提高交际能力的文学作品、或是选择一定比例的英美原版教材,也可选择一些与本族文化有一定差异的作品,或选择当代最有影响的时事热点、人物话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容。

总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认识到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英语教师应不断把这一认识融汇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陈舒 《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国外外语教学 1997 (2)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9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两者之间交叉渗透。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交换、情感的表达时,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就在交际的过程中一定、必定会折射和反映其所处环境的社会文化,这便是语言文化的功能和文化的内涵。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开阔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萨皮尔曾经说过的:“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小学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同样也必然离不开西方文化的教育。这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还应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树立文化意识。学生只有掌握了语言和文化知识,才能在实际中正确地使用语言,才能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渗透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加其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我们的学生普遍反映英语学习难,但殊不知,世界上最难学的是汉语。那为什么汉语这么难学,我们都会,却被英语困住了呢?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因为缺乏相应语言的语言环境,学生很难形

成用该语言进行思维,言语的习惯,从而严重地阻碍学生的英语学习。而在英语学习中,适当地给学生创设语言环境,便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说英语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已学的词

汇、语言和技能,进行口头的或书面的表达,提高语言能力。因此,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良好的内外条件,加强西方文化的渗透是提

高语言水平的必要途径。

1.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可适当的加入西方文化

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开辟英语学习园地,介绍一些英语中的日常习惯用语、名言警句等等。一方面可以通过饱含智慧的名言警句,弘扬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另外,也可以利用校园广播,进行英语播音,给学生创设浓郁的英语环境。

2.在班级班风建设方面,营造浓郁希望文化氛围

我们可以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在教室四周围的墙上,张贴西方文化气息招贴画,海报等,如肯德基的广告画,Daily life等。同时,这些画要常换常新,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概念的理解。此外,在班级中,也可以创设双语班风,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接受无声的熏陶和感染。

3.在教师教学组织方面,呈现缤纷多彩英语世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地运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可以多给学生播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英文歌曲,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影像

设备和网络手段,给学生创设模拟英语真实情景的口语活动;还可以引入一些国外孩子常玩的小游戏,例如,填字游戏、猜谜等,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并感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等等不同的方式,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学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语音和语调,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结合教材,渗透文化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一些有趣的西方文化、风土人情,是最为小学生所接受的。他们就会将对有趣文化的情感迁移到英语学习中,这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和作用。这也就要求教师要结合英语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渗透西方文化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英语的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有计划地给学生介绍一些词汇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便学生真正地了解其内涵。例如“黑”,英文中翻译为“black”,但是两者在用法上却存在差异。汉语“红茶”,用英语说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在词汇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减少受母语影响造成的语言误用。

2.在课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小学英语课文中很多内容都是交际活动,这些内容也突出体

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本内容以及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创设口语表达的相应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真实”的环境中应用英语。例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时,我首先设置了一个购买礼物的场景,学生有的扮演顾客,有点扮演售货员,于是一个购物的场景便出现了:

“Can I help you?”“Yes,I want a cake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Good. How much is it?”“Twenty dollars,please.”买好礼物之后,大家一起给同学过生日,互相问候,并一起唱起了英文生日歌。通过这样结合文化方式的情境,可以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意识和文化敏感度。

3.在歌曲中渗透文化教育

有很多的英文歌曲都是曲调优美、语言幽默的。它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精挑细选一些有趣的英文儿歌,让学生能较快地学习语言,感受西方文化,不是很好吗?

三、中西对比,体验文化差异

中西国家之间存在很多文化差异,如中国人问年龄,都会大方地回答,但是在西方,询问年龄,则会认为是侵犯隐私,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年龄、收入、去向等等都是隐私的范畴。再如,节日方面,除了新年(New Year’s Day)之外,中国有春节(Spring Festival)、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Day)、中秋节(Mid―Autumn Day)等,西方国家则是情人节(Valentine’s Day)、复活节(Easter)、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等。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借助节日话题,介绍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些重要节日的意义以及庆祝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西方文化。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强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为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飞向更加辽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霍红斌.小学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05.

[2]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6).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篇10

【关键词】中西方英语教学 教学法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55-02

一 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近年来,英语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尽管高校的英语教学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思想和教学方法,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受环境的限制,中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大多数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重视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不看重英语文化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学习。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语言,它首先是一门沟通的语言,如果忽视了交际的功能,就失去了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这也与我国高校缺乏使用英语交际的环境有关,大多数的大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因此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往往较差,即使对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英语交际能力不强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仍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权威,是教材的传播者,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他们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而忽视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的大学生易出现视野狭窄、脱离实际和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学生往往上课只知道记笔记和做题,缺乏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哑巴英语”在中国大学生中十分普遍。

二 中西方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差异

对比中西方高校英语教学的差异,笔者认为,可归纳为教学思想上的差异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1.教学思想的差异

对西方高校的教学思想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对近几十年西方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杜威的教学思想,学校的功能并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西方的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比如,在西方高校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他们有充足的机会去发现问题、与同学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质疑老师的观点等。但纵观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由于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传道、授业、解惑”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思想。在中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老师是教材的传播者,是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在课堂上有明显的“距离”。

2.教学方法的差异

随着现代教育学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的高校对旧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改为更多地激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但因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还是习惯于被动地坐在那里,不喜欢主动地参与教师设定的教学活动。然而,在西方的英语课堂上,情况却截然相反,学生非常喜欢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敢于也乐于向老师提问甚至质疑老师的观点。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的课堂

上甚是少见,大多时候会引起老师的不高兴,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或挑衅的行为。在西方,教师会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如:讲座、学生演讲、研讨课、研究报告等。这类教学方法,不仅是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知识,也是从另一个层面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思考问题,从而做到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平等交流,做到教学相长。

三 中西方教学模式差异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应从西方的教学模式中得到启示,并对自身进行一些转变。

1.转变教学理念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师应当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从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向现代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上转变。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忠实支持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关系,而非从属关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设计利于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我国大学生对英语课有厌烦心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特别对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很多人认为大学开设的英语课程是无用的,他们认为英语学不好,英语课程是对他们时间的一种浪费。高校英语教师应重视这一严肃的问题,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已成为现今高校的趋势,在西方高校自主学习模式早已盛行多年。但在中国,由于受传统文化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自主学习模式仍需要继续推进。依据Dickinson的理论,培训学习者自主学习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掌握学习的能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高校英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需要多种方法,需掌握多种能力。英语能力主要分为“听、说、读、写、译”,这五点是学习英语最主要的五种能力。任何的学习方法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对听力来说,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听BBC、CNN等英文广播,这不但能训练学生对地道英文的听力训练,还能扩充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地理、政治和人文等多个领域知识的了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说”来说,在有条件的学校,鼓励学生多和留学生交朋友,和学校外籍教师多交流,这对自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非常有帮助。由于大学英语没有中学英语课程的升学压力,可采取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可给学生观看经典的英文电影,播放英美国家旅游记录短片,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并鼓励他们在课后主动自主地搜索相关资源,这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非常有益。对“读、写、译”来说,高校英语教学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一些英文文学名著、英美报纸杂志,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第二,高校英语老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与能力,把学生从接受现成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传统的英语课堂上,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学生也只是按照要求被动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长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自主思考的意识与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总是等待老师告诉他们知识,这对大学生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很不利。为此,高校的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可以给学生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更多地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自主思考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高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能力时,应当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和质疑的勇气,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条件。教师应鼓励那些敢于创新和合理质疑的学生。高校英语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让学生不要依赖于老师和参考书的标准答案,主动地探索知识。在中国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中,不鼓励学生挑战老师的权威,这是我国传统文化造成的,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扮演着很威严的角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的个性很强,学生对挑战权威的欲望要比以前强,但对很多学生来说还不容易做到这点。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和老师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有效完成和教学成果十分重要。对于中国高校教育而言,学生已经成年,但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的经验还不足,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自己已从中学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了出来,希望在大学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因而,高校的英语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也应考虑到这些特点,不能像中学老师那样过多压制学生的个性,强制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否则会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完成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因而,高校英语教师要重视发展和学生的融洽关系,在课堂上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表扬和鼓励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多关心学生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这不但能有效地拉近和学生的关系,还能对大学生给予很多正确的引导,从而引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英语水平。在西方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平等和民主的,中国课堂由于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往往很难做到这点。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本身就承载着西方的文化,高校英语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时应当注重引入西方的文化,把西方文化的精神尽可能地带入到中国的英语课堂之中,努力创造一个英语文化的课堂氛围。通过这种西方课堂氛围的创造,不但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培养了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四 结束语

中西方高校在英语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英语教学模式差异的研究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评述[J].外语界,2004(4):2~9

[2]高鹏、张学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一份自主式课堂教学实验模式报告[J].外语界,2005(1):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