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的区别十篇

时间:2023-10-27 17:30:49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1

【关键词】自我批判;形式主义;反传统;观念化;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66-01

“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都是属于西方艺术理论范畴的概念,然而这些概念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往往是混淆的。我们经常在画册上、杂志中以及艺术文章中看到“当代艺术”及“现代艺术”的滥用和混同,甚至有人创造出“现当代艺术”来概括和描述一种艺术现象,反正既有现代又有当代,正好可以回避现代与当代的纠结。诚然,现代与当代本身具有时间或者时代的指涉性,然而,当它们与艺术连在一起,成为专有名词用来表示艺术现象时,就已经不是时间的概念那么简单。在西方,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是有着严格界限和区别的两种艺术类型,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当代与现代艺术的联系及区别。

一、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本身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甚至艺术界也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简单地说现代艺术就是与传统艺术相对应的艺术,它是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一种艺术状态,工业文明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开始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大不相同的面貌――现代艺术,它最大的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以唯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标新立异向固有的形式和既定的规范挑战。其主要表达方式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否定和反动,同时,现代艺术是印象主义之后西方各种艺术流派的总称,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波普艺术等等。

印象派画家塞尚有“现代艺术之父”之称,他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开端,他与前人的区别,即其革命性的创造,就在于他将西方艺术从宗教和政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注重“画什么”,而将“怎样画”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目的,他所追求的是“形式主义”的“纯艺术”,亦即“为艺术而艺术”。以塞尚为开端,西方艺术家通过一步步将自然物象分解、重构和简化来最终创造了一种完全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纯粹的抽象艺术。他试图把艺术纯粹化,努力摆脱一切与绘画无关的因素,只考虑艺术本身。

现代艺术,始终走在艺术本体的框架内,艺术的创造始终是一个本体、形式完善的过程。是在形式语言上的突破,不过使用的工具仍然是纸、笔、颜料、画布等传统绘画工具。

二、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新篇章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经济全球化不仅打破了各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壁垒,还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无国界的当代艺术。它不仅是艺术语言上的更新,更是价值取向上的巨变。进入当代艺术阶段,自由与平等将成为全人类共同信奉的价值观。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现今的艺术,在内涵上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产生于现代艺术之后,但它并不是现代艺术的延续与发展,而是对现代艺术的反抗、解构和颠覆。在以塞尚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艺术走向抽象的时候,另一位法国艺术家杜尚打出了观念主义的大旗。1913年,杜尚将一个旧自行车轮“贴上艺术的标签”,宣称“什么都是艺术”,从此各种“反艺术的艺术”大行其道。观念主义的逻辑是,既然艺术作品产生于艺术家的观念,那么观念本身就应该是艺术。就这样,沿着杜尚开创的观念主义艺术道路,艺术家们创造了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集成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和偶发艺术等五花八门的非架上艺术。艺术的创造得到解放,多元文化的并存,被消解的精英化意识,多媒体的发展,给艺术的表达给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当代艺术,观念至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数字成像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改变并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段。当代艺术已经变成了可以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各种感官的“多觉艺术”。它的未来不可预知,当代艺术尚在路上,唯一可以断定的是,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延续不断前进、不断更新。

当代艺术没有对手,没有权威,没有谁是更加前卫的,艺术家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东西。已有的艺术概念不会制约艺术家的创作,而且,艺术的概念根据新作品的创作而不断扩大化。只要有好的观念,任何媒介、任何形式都可以成为当代艺术。同时,当代艺术是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环境污染、民主自由、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都是当代艺术家关心的问题。

三、二者关键词对比

现代艺术:国际性、反传统、实验性、风格化、形式美、同一性、标准化、经典化、永恒性、精英性、理想主义、乌托邦、崇尚科学技术、追求完美、秩序、规则……

当代艺术:多元、差异化、地域性、民族、本土意识、个人身份、尊重传统、折衷意识、追问哲学、重新解读经典、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怀疑论、不确定性、非理性、人文关怀……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2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现代设计 区别 共性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自身的工艺技术对各种不同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所创造出来的人工造物的统称。传统工艺是我国民族造型艺术史上重要一部分,不仅具有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还向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鲜明特色。工艺美术在形式和内涵上始终保持着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身,其高超的工艺技术、鲜明的特色风格、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谱写了灿烂的徽章。

现代设计是指工业革命以后,具有审美性和功能性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设计出审美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设计作品。人类史上的设计发展可以追溯到制造出的第一件产品。但是现代设计真正开始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新文化、新思想的出现,推动着现代设计的蓬勃发展。荷兰风格派运动、构成主义运动以及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运动等,都是推动现代设计产生的有利源泉。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共性。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与精髓。而现代设计的产生更多地受到工业革命以后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带动,体现的是新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现代设计离不开传统工艺文化,传统工艺文化业需要现代设计理论支撑。本文主要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区别与共性

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区别来看,首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注重的是功能美,而现代设计则注重技艺美;传统工艺美术主要针对的是手工艺制品,现代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工艺产品;传统工艺美术体现的事人文思想,现代艺术设计体现的设计理念。如果说传统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那么现代设计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其次,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囊括了服装、染织、装潢、陶艺等工艺,而现代设计囊括了工业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等。再次,传统工艺美术针对的是一些手工艺制品,而现代设计生产的是工业产品。前者传达的是人文思想,后者传达的是现代设计理念。

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共性来看,首先,无论是传统工艺美术还是现代设计,二者在平面构成上有一致的形式法则。例如对比、夸张、象征等,这些都是二者平面构成上的基本理念。其次,二者在色彩构成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相似,都遵循色调、透明度、纯度、色彩混合、色彩冷暖等用色规律进行,内容的研究和作品的用色都保持一致。再次,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技艺手法与现代设计中的立体构成设计手法,都是在研究三维空间中如何进行立体造型的。二者都是按照一定的造型原则赋予立体形态的美感,都是将一个形体分割成组合形体抑或将组合形体分割成单个形体。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物质形态都可以还原到点、线、面。相反,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体。

二、如何处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是相互存在、相互促进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发扬传统工艺美术以及当代设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代设计发展要立足于现代设计基础之上,同时更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将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生活方式、审美观念融合起来,推陈出新、贯穿古今。传统的工艺美术史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能够提高我们的修养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时也为现代设计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源泉。

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带有浓厚的西方观念思想,这往往会对传统的工艺美术带来一种冲击。有人认为艺术设计就应该需要脱离传统的工艺美术,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和看法。现代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为的思想和情感的影响,需要设计者运用一定的思维创造能力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将自身的设计理念和内心的情感驾驭到设计作品之上,体现现代设计的发展走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并不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否定,而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思想也不会因为现代设计的产生而消亡。相反,二者正在逐渐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张道一先生就曾说过:“有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对立起来,评定是非,我看是不必的。”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后,我们自然而然就不会将二者进行对立,评定它们之间的是非,而是应该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合理的融合起来。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现代设计带动,现代设计则需要吸收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科学、合理的认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于共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扬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现代设计。

结语

纵观所述,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现代设计理念的支撑,而现代设计业需要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熏陶。当代设计应该充分体会到传统工艺美术以人为本的内涵,吸收5000多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中的功能美和装饰美融入到当代艺术设计中,使我们的设计作品更加能够突出文化艺术气息。

参考文献:

[1]陈熠.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3(5).

[2]刘淑伟.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

[3]毛旭林.论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异同[J].装饰,2006(10).

[4]李旭,黄蜜.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文化特征与现代设计的发展[J].包装工程,2010(10).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3

【关键词】地方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市场经济繁荣的背景下重新找到用武之地。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在全国1247所院校成立了设计类专业,在校生110万人。①然而,对于许多院校而言,教师资源的合理运用极为不科学,缺少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也正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一个尴尬之处。基于这样的情况,结合云南地区自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地区特色的教学改革,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期从根本上改变如上的尴尬现状。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定位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建立的意义

与众多的设计专业学科一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门专业,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它的定位、方向、特点、优势、瓶颈、盲区、作为和理由,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界定、不断调整、不断梳理、不断寻求、不断思索的问题。”②正是基于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定一个相对实用的教学模块,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生长”性,这将为学校向市场提供合格的设计人才提供必要的保证,同时也是本文的初衷所在。

(二)地方艺术类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定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人及中国的经济在当今国际中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升,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用一种学术性的批判态度来看事物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当我们具备这样一种心态的时候,改变、调整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就变成了一种自信的外在表象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云南本地的环境艺术专业该如何发展呢?

云南地处祖国边陲,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与民族资源,各个地区充沛的人文与地理资源正是立足本土进行发展的良好基础。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如何使得环境设计的形态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协调,同时又不失去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

二、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学”与“教”的探索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中课程的设置探索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需建立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新模型,该模块共分为六大部分,每个部分为一大模块,其下配以相关的子模块予以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同时根据每年学生的接收情况,细化每个课程的作业量以及不同课程作业之间的关联性。六大模块分别如下:

1.造型基础模块。其下设置子模块为:造型基础(1)与造型基础(2)。主要以“二维造型”与“三维造型”为主,在进行课程大纲设置中,凸显地区民族文化的造型特色,总结并提炼出地区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介绍与练习。

2.专业通识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艺术设计理论基础(1)与艺术设计理论基础(2)。主要结合地区文化特点进行讲授,进行多方位的艺术观点介绍的同时,主题讲座结合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的学习。

3.设计初步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创作初步与学习方法指导。通过抄绘设计范例作品、教师进行点评、了解或认识三个专业的概况知识,尝试设计入门性质的作业练习。

4.设计基础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设计基础(1)(2)(3)。主要是强调在“基本技能”之下的“环境与构成基础”和“环境与装饰造型基础”两个知识点,强调环境艺术专业特色范围内的构成、装饰,以及民族民间造型技法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方法拉开距离。

5.专业设计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专业设计(1)(2)。此部分模块是整个模块教学的核心部分,结合对于地区民族文化价值的研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如民族民居的研究与改造、民族文化的二次提升等课题进行研究与设计,在了解地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环境设计的保护与创新。

6.毕业设计模块。主要由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毕业论文结合毕业设计进行研究,毕业设计要求对具体一个民族地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并与当地政府形成合作关系,进行环境问题的梳理与解答,解决当地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二)模块化教学效果分析

作为艺术类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3年的模块化教学实践,在教学安排中突出艺术类院校特色,将一些在理工类院校中出现不了的课程安排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如陶艺课、美学修养、艺术品鉴赏、西方歌剧鉴赏等以选修或必修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突出学校专业化教学特色。

在模块化教学中,随着专业学习逐渐深入,每个学期“大作业”与各科的“小作业”的关系逐步加强,设计深度也随之逐步深入,同时,结合云南地区的民族特色,各个专业教师在课程设置中都将地区化和民族化作为重要的课程设置考虑因素,在“大作业”设置中充分加入这些因素,从而逐渐形成各个学期科目围绕核心科目展开的局面。

模块化教学还体现出一个很大特色,就是各个相关专业之间的联系明显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连贯性有了较为深切的理解,同时各个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复的内容虽难以消除但概率明显降低。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建立,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有机相连,同时使得教师、教学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减少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节省教育资源,对于专业特色建立是一个很大的补充。

(注: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注释:

①②宋建明.匠心行修三十年.//宋建明,王雪青.匠心文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21.

参考文献:

[1]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4

公共艺术设计选材的原生态之美材料是艺术品的载体,公共艺术通过材料构成作品本身并表达存在的意义。就原生态设计理念而言,公共艺术选择材料首先应遵循无毒无害、可循环利用的原则。特别是在乡村社区,竹、陶等材料远远大于金属、塑料的利用率,不仅是因为这些材料的成本少,更是因为这种材料制作的作品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使人们的情感归属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其次,公共艺术材料的使用还应充分考虑作品和环境的关系,强调材料与作品主题的统一性,使作品意义与空间环境浑然天成。

公共艺术设计造型的原生态之美原生态理念崇尚的是自然与人文,它来自于民间,由于地域、习俗、文化的不同,原生态艺术也是千姿百态,各有韵味。但无论原生态艺术的造型风格如何多变,它必定是与周围环境相融洽的;只有与环境共生,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如英国雕塑家保拉•郝妮(PaulaHaughney)的《码头工人的记忆》,是一个两只大手捧握的圆球体,在球体上用刻线方法画有鱼、螃蟹、绳索、贝壳等物体。作者在创作之初在当地充分调研,了解到这里是退休海员的居住区,因此产生创作灵感,即“一双码头工人的大手”握有对这个世界的深刻记忆,与周围居民心灵产生共鸣。

公共艺术设计形式的原生态之美公共艺术在创作时不应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它可以是在已有形式上的再加工,也可以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情感的表达。原生态理念从形式上应对环境要素合理利用,是对自然、文化的自然流露,可以使公共艺术更具有人情味。如在已存在的媒介上进行再设计,尊重传统与自然;关注反复循环可再生的艺术形式;鼓励民众真正参与到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及使用的过程中来。

中国传统村落一直以“天人合一”、“历史文脉”作为其发展理念,与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自然环境、建筑、公共雕塑、壁画等文化活动一脉相承。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中的渗透,还原了公共艺术淳朴、自然的本质,在设计中尽量利用村落社区自身的人文历史等背景元素,并结合材料和艺术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使其成为能够与民众交流的活的艺术,同时也能够使农村社区重新成为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生态社区。

公共艺术设计要传承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是可以作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具价值的因素,将这种优势运用在现代公共艺术中,不仅发扬、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这种结合又能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农民为主体,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创作,归根结底应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为己任。首先,作为农村社区的公共艺术创造者应深入到农村之中,真正去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农村的传统、农民的日常生活,搞清楚老、中、青、少不同的想法,才有可能创作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农民愿意接受且符合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其次,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真正参与到具体的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去,使设计充分体现当地人的喜好和地域特色。最后,应强化地方政府职能,完善各项相关机制,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建立一种“农村文化生活”的长效管理机制。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5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看,一座城市里的公共艺术,往往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具显性特征和最富魅力的文化符号。设置城市公共艺术,可以巧妙地将城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等意象元素予以强化和连接,从而促进城市意象的整体建构,使存活于主体心理中的个别意象凝练、提升为城市公众意象,即城市大多数居民心中所拥有的共同印象。这种基于共同或相通的文化背景,源于对公共艺术产品的省察而与公众深层心理产生情感共振的意象群体,使得那种变易、飘忽、动荡、游离的随性化城市意象变得凝聚、清晰、稳定而统一,人们通过公共艺术将直接触碰、体验到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精神和文化气质。

因此,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而言具有显著的隐喻功能。这种对城市文化的功能隐喻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与生活于斯的市民进行心灵交集,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完成特定的空间构造,彰显场所精神;沟通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城市历史文脉。也即在公共艺术这一城市文化符号载体中,完成了社会心理、城市空间和城市历史的三维交集,从而构成了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意象。

一、凝聚市民集体记忆

作为荷载着一座城市内在气质和精神的文化dna,公共艺术已深度介入到当代城市市政建设与社区环境改造的整体规划之中本文由收集因为当代都市不仅仅是表面的各种设施的聚集体,诸如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平直的六车道公路、立交桥、地铁等,也不是诸多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的随意组合体,诸如法院、医院、商场、学校、宾馆以及各种社团机构等,而是与公众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精神理想密切关联的。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所言:“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p.1)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居民们在悠长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情节。而这些经验均可以通过公共艺术镌刻下来,凝固成城市居民对一座城市的视觉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

从我国的公共艺术实践来看,无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还是上海的黄浦公园的《浦江潮》、浦东世纪大道的景观雕塑《东方之光——日晷》,广州的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广州解放纪念碑》,以及青岛海滨的《五月的风》和香港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这些大量涌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其特定的城市空间中,铭刻、纪念、叙述着城市、社区的故事,历史文脉和市民风情与社会理想。它们作为一座城市特有的气质和市民大众共同生息、奋斗、交流之历程的伴生物和象征物,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中闪耀着人本主义光亮的温馨回忆。这些公共艺术以艺术化的手法,将市民的公共意识、民众的能动性、情感和创造性标立于世。它们在营造城市视觉形象和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把城市的精彩、生动的社会活动与市民的城市生活经验和情感予以交融,使得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公共精神潜移默化为城市居民的自觉意识。

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公共性、参与性与分享性能唤起一座城市居民记忆深处的成长经历、集体经验。如日本神户市海岸线城铁的起点站“三宫站”(sannomiya),以新旧世纪之交在神户市立医院诞生的婴孩的二千余张小手印和小脚印拓片将该市市民成长的集体记忆熔铸在城铁站里,与上班、上学、购物、旅游等活动构成的每日生活相互呼应,构成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最佳期待。[2](p.169-170)再如《深圳人的一天》在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以市民化、大众化的标准去塑造十八个普通的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但极具亲和力,也体现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人口集散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状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赢得了民意调查的90%满意度。其成功之处也在于准确把握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和情感共振点。

二、彰显特定场所精神

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场所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艺术从来不处在真空里,它周遭的整体状况会从各个方向触及它。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某个空间不外乎三种结果:最糟糕的是公共艺术在基地上像个外来的、多余又不恰当的添加物;无关痛痒时它悄悄地融入周遭环境;最佳状况是,公共艺术使周遭具体地凝聚成一个场所,将有关地方特性的线索集理、编织成视觉焦点,建构新的真实,能够画龙点睛地活化周围的空间,让市民体验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意味。

按照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看法,场所就是人们生活与存在的特定空间。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3](p.5)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气氛和性格,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这里的场所因此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并产生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因此,建筑、公共艺术等实体形式不但标示着场所的空间形态,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以本真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人们存在的真理。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由此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构成场所或景观之一部分的公共艺术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紧密相关。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艺术品美的内容。公共艺术的美不仅仅属于形式,而是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在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公共艺术品空间,强调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融合。而且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作品的交流乃至人与自然的交流,不断强化了公共艺术品作为公众中心的“场所”精神。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改造和公共艺术形态在突显场所精神上就极为成功:景区公园的创意和艺术设计充分利用废旧钢铁的建筑、设备和材料,如废旧铁轨、路基、高炉、金属浇铸件、各种大型混凝土构筑物等现成品作为观光和介入者进行游走、观览、触摸体验以及攀爬娱乐的设施构件和景观内容,使之亲身感受特殊景区的物质和精神意蕴。[4]我国在20世纪末随着工业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型,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通过对废弃工厂的艺术创意和改造,先后涌出了多个loft艺术区,比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场、藏库新媒体空间,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杭州城北的杭印路49号等,都是极富场所精神的公共艺术实践。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公共艺术只是一味耽迷于艺术家个体的精英意识而罔顾与环境的协调,势必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弹。1981年,理查德·塞拉的极少主义雕塑《倾斜的弧》经联邦服务总署的同意,被安置在联邦广场。但是,这件延伸达120英尺,高12英尺的作品却招来了诸多抱怨。由于它阻碍了人们在联邦广场的行走路线并破坏了环境,许多人将这件作品戏称为“生锈的钢铁屏障”。在随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联邦服务总署共收到近4500封投诉信,要求拆除这件作品。最终经过听证会投票表决于1989年3月将该作品拆除。[5]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城市居民的场所感主要来自社区空间中的经验。一定的社区必然有着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它们构成社区内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背景。社区、地域、环境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场所。因为团体生活主要在室外道路、场所上展开,没有了开放空间,人们会觉得缺少社区感。这也是为什么社区需要公共空间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国的许多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城区规划、建筑式样及住宅格局以及新的商业经济竞争模式相继出现,全面而迅速地影响着社区中人们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土地的高度商品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产业数量及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邻里人际关系的变迁与冷漠等现象,使得现代都市人感叹,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许多生活乐趣和情致。

而公共艺术正可发挥重建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和已经证实的事实来看,当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理念对社区的成功介入和整合,将会产生诸多良好的效应,如:激发居民对社区理念的认知;调动和培养居民平等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居民对所在社区存在和归属关系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益于社区居民审美文化修养的提升;带动和整合社区环境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公共事业;创造独特的社区文化及视觉形象;促进社区自主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

三、承载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所谓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城市中所有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6](p.132)城市的居民对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传奇故事、历史档案都寄托着感情,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追索其蕴涵着的城市的文化之根,而倍感到弥足珍贵。当然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历史遗迹和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景观中。城市的历史文脉构筑了一个生命体系,一旦破坏就将无法恢复,我们必须尊重和延续它。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都是无法重复、无法拷贝的。更为重要的它是城市的景观设计师所不能选择的。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不仅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之本也是城市每一个居民应该永远坚持下去的事业。因为“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7]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又是跟其人文内涵紧密相关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艺术文化成果,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肯定并通过景观形态表现出来的。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内在支柱,以城市人的发展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城市景观才能展露出城市景观“人格化”的风韵。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存在和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但在城市景观中又表现为不同风貌、不同质的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在形态上雷同。只有文化上特别是城市人文精神上的区别显得尤为重要,更显价值。在城市景观的宏观构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富有个性、鲜明性和完善性的城市人文精神是整个城市景观的灵魂和动力。

21世纪的城市把“人”的发展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强调“人”的因素的核心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表现市民的价值观和主人翁的态度、开放的胸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追求发展的意识,这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灵魂、是时代的追求、是族性与历史的深层积淀、是城市人格价值诉求的内在向度。”[8](p.156)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 城市空间特色 系统规划

一、武汉公共艺术发展状况分析

公共艺术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具有明显艺术特质且可供市民以不同方式感知和参与的各类艺术作品,包括城市雕塑、壁画、装置、水体、大地艺术、城市公共设施、建筑体表的装饰、标志物以及园林艺术等。

公共艺术主要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美国为保障城市建设,实施了大规模的公共艺术计划,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保障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实施。随后,这股艺术思潮迅速流传到欧洲,使二战后的欧洲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共艺术概念最初被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要以城市雕塑和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出现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出现和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也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市民对城市文化和艺术的需求紧密相连。

武汉是一座具有3500年历史的古城,从商朝南征的军事据点盘龙城开始,其经历了几千年的坎坷与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区域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如今的武汉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这一切无不说明武汉兴盛于水运商贸、繁荣于近代工业、辉煌于近代工业的史实。从武汉整个公共艺术发展的脉络与现状来看,民族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国力贫弱加上战争频繁,雕塑、壁画等艺术的发展相当缓慢,城市公共空间中只有少数重要的公共区域设置有艺术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从解放初年到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武汉的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城市雕塑作品的设计与设置受北京的雕塑作品影响较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发展重心逐渐转向了经济建设。武汉的城市建设打破了前二三十年城市发展缓慢的格局,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大批公共建筑、公共设施以及公共区域得以扩建与改造。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武汉市政府就对黄鹤楼、东湖、磨山景区等城市公共建筑与风景特色区域进行扩建与改造,诞生了一批体现城市文化与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如1984年黄鹤楼壁画工程作品《白云黄鹤》、雕塑作品《黄鹤归来》,1985年东湖寓言雕塑园落成,1990年汉阳龟山三国城雕塑公园的落成等。

特别是近年来,武汉汉口江滩、江汉路、武昌红楼景区、东湖景区等区域又诞生了众多公共艺术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这些艺术作品在体现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以及城市艺术魅力,展现了较好的城市形象。但从总体上看,有些公共艺术作品由于缺乏系统规划,造成整体考虑不周以及规划建设不合理等情况,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龟山赤壁大战全景馆建筑规划的不合理。此馆一直处在广泛的争议与批判中,历经几建几停。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武汉的城市公共艺术要从城市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出发,对城市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与提炼,要求从武汉城市空间特色出发,从城市整体景观视廊呈现的角度对城市公共艺术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这样既可以解决城市历史遗留下的小区域各自为政、景点分散而秩序不分明的问题,又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城市空间特色分析

一个城市的空间特色有别于其他城市的视觉效果与整体形象,其不是某一局部空间和某一局部建筑形体的特色,而是一个有机的城市整体系统,除了包括城市物质层面的特色(山体、水系、建筑)以及街区等要素以外,还包括城市的非物质层面,如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

由于汉水穿城而过,武汉的城市空间呈现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新中国成立以前,武汉的城市发展基本是“三镇割据”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汉试图打破这种状态,“三镇合一”成为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发挥多功能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城市交通、商业、文化等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生态框架,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等规划保护措施,逐步把武汉建设成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1996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这种系统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即以长江、汉水以及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区内的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这种多中心组团的空间结构规划构想。从武汉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化看,城市是从最初的块状布局发展起来的,其逐步向外,沿江、沿轴线扩展蔓延,经块状拼贴而逐步发展成环状+放射式布局的结构。

实际上,武汉的城市空间特色除了以上的宏观特色外,还有微观层面的城市空间特色:其一是特色路径,即一些绿化较好、临近水体且具有较好景观视角的道路,如武昌的东湖路、汉口沿江大道以及具有特定功能与价值的街区,包括江汉路、汉正街等受市民欢迎的街区;其二是特色边界,城市的滨江、滨湖以及开阔地段所显示的城市轮廓线是显示城市空间特色的最佳场所。公众一致认为,黄鹤楼和汉口江滩给人们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可观看城市整体轮廓与天际线,是观察与体会城市特色的最佳场所;其三是特色节点与地标,这也是体现城市空间特色的极佳场所之一。汉口的中山公园与解放公园、长江大桥、蛇山黄鹤楼等节点与地标都能很好地体现武汉的城市空间特色。

三、武汉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一)规划背景

从武汉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状况来看,从最初各单位自行组织公共艺术的设计与设置到2000年以后公共艺术纳入到城市区域或专项的规划与实施,可以说武汉公共艺术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从目前来看,武汉的公共艺术还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城市各区域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也极不平衡,表现主题与形式的单一,制约了武汉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这和武汉大都市的形象极不相称。到目前为止,武汉还没有出台类似于上述城市有关城市雕塑系统规划或公共艺术系统规划的条例,这才导致类似武汉汉阳龟山风景区为了设计与设置三国赤壁大战全景壁画而建造赤壁大战全景画馆的建筑出现,此画馆类似于圆形碉堡的巨大钢混结构建筑外形与龟山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极不协调,而且,该建筑还阻碍山顶观景道路而广受人们质疑。为了武汉公共艺术全面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专门的公共艺术理论研究与规划设计人员,对武汉公共艺术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并拟定公共艺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以满足武汉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文化需求。

(二)城市公共艺术系统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公共艺术系统规划指导思想

要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质量,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推动高科技、高质量生态环境与高水准艺术环境同步发展。以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境”为宗旨,对城市主要区域公共艺术作品进行规划布局。以深化名城保护为基础,建设中部最大宜居城市为主题,建设山水文化名城、高新科技基地、宜居城市为城市发展目标,发扬开拓进取精神,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创作出国际化大都市水准的武汉城市公共艺术。

2.公共艺术系统规划原则

城市公共艺术系统规划要综合考虑武汉城市空间布局、历史文化、市政交通、绿化系统等各类专业规划来制定,遵循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优化和完善城市功能、保护人文和自然资源、改善城市环境、坚持分步实施、有序发展的原则。规划要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目标要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注重规划的系统性与弹性,尊重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为公共艺术设计者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背景环境资源、城市空间序列与层次的梳理,提出公共艺术发展的整体空间布局,制定规划操作与实施的控制性原则与措施。

3.公共艺术系统规划目标

要制定出具有武汉历史文化特色与地域特点的公共艺术系统空间布局,制定规划和建设体现滨江、滨湖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要在以保护山体、江河、湖泊、旧城风貌区、文物、优秀历史建筑及其他具有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保护价值区域的基础上,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山水城市的公共艺术系统规划。公共艺术在体现城市文化、塑造城市意象、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国际水准的公共艺术规划与设计是体现城市区域文化特征和城市精神的重要手段。二是通过高水平的公共艺术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艺术水准和感知能力,为市民提供一个艺术化的生活、工作环境,提供城市意象识别、社会沟通、邻里认同的场所,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目的。

(三)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构成

1.城市公共艺术的空间资源控制

城市公共艺术的空间布局必须以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为依托,通过对城市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历史与文化等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生活区域、城市用地功能以及市民生活、活动需求,对城市的主要景观区、景观轴、主要出入口、城市广场、公园、绿地、步行街、居住社区等城市重要区域的建筑空间进行评估与分析,确定需要并适合以公共艺术来优化城市景观的空间,用城市公共艺术的重点区域来主导城市公共艺术的空间布局。

2.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体系层级系统划分

武汉整个空间层次可划分为市级中心、区级公共中心、片区公共中心、片区次级公共中心,其中市级中心主要为武汉市区一环中心商业、金融、行政片区;区级公共中心主要为二环内的文教、商业、居住区域;片区公共中心包括三环内高新区、居住区为主的区域。

3.城市景观廊道及其交叉景点的层级关系

武汉城市景观廊道分为一级景观廊道和二级景观廊道。一级景观廊道沿武汉山水自然形成的十字轴线沿江道路展开,形成东西南北向的景观轴线、江汉路及向西延长段、东湖路及其延长段。二级景观廊道包括各区的特色区域街道及其延长区域。

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依托自然与人文环境,依托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发展目标,其应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子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下的专项规划,只有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一致时才能产生效果。武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城市公共艺术要以整体性的设计意识和系统的规划为基础,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起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7

奔腾长河入海,温暖季风轻来。屹立于黄金水道和黄金水岸交汇点的上海,中西文化在此融合,传统与现代在此升华,极富特色的海派艺术在这里形成、壮大。

海派剪纸这一文化瑰宝,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产生、发展、成长起来的艺术奇葩。

一、历史沿革

中国剪纸历史悠久。在原始时期彩陶文化的纹样中就能看见与剪纸相近的纹样造型构成。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剪纸实样出现于新疆克斯塔地区的南北朝陵墓;可以推测,剪纸技艺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唐代以后广为流传。剪纸是中国民间装饰艺术中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艺美术品种,其艺术形式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趣味性。

上海剪纸上世纪已有出现,是上海传统民间艺术。目前,已知上海滩最早的剪纸艺人中,较为著名的有武万恒和武万吉兄弟、“张二羊子”、王显钦、蒋桂荣等。武万吉以朴实单纯、凝重而不呆板的刀法,显示出剪纸作品的雅拙之美;武万恒则以简洁流畅、圆润自然的个人特色擅长制作造型秀逸的花鸟题材刺绣花样;“张二羊子”的作品精致玲珑、刀法工整;王显钦具备绘画功底,技艺全面,可凭想象构思不作画稿信手剪出人物、花卉、飞禽走兽、鱼虫风景;目不识丁的蒋桂荣能剪出带有文字的绣鞋花样。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的海派剪纸以王子淦为代表。王子淦将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恰当地融为一体,继承了前辈的优秀技艺,表现出了极强烈的艺术个性。王子淦人称“神剪王”,其作品简练、夸张、装饰性强;创作题材从最早期的门笺、鞋花、绣花样到成熟期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风景、人物建筑无所不能涉及。同期的另一位海派剪纸代表人物是另辟蹊径,将各种绘画元素融入剪纸艺术,被誉为“东方的马蒂斯”的著名画家林曦明。王、林两位大师曾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在剪纸艺术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演绎了上海剪纸艺术界的一段佳话。

二、地域文脉

海派剪纸起始于上海老城厢和徐家汇地区这片上海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因为商业发达,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汇集于此;居住往来人口稠密,各方人士交流频繁。在这样的区域内,各种富有当地特色的产品与文化交易日益发达,带来了区域经济水准的提高;由此产生的具有地方风格的民间艺术大显身手,争奇斗艳,有了开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上海还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海外文化逐渐渗透进入,带来了与中国传统截然不同的近、现代风貌。这样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本地人开阔的眼界和开放的视野;而本地的工艺美术品种及艺人受到多种文化意识的交叉影响,增强了吸纳中西艺术滋养的能力。传统与现代在特定的时空得到良好的统一,孕育形成了独到的“海派”地方艺术风格。近百年来,这样一种氛围,随着上海城区的延伸,日益扩展,绵延不断,延续至今。

三、艺术特色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已有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艺人在沪上剪纸领域从艺,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独门技艺、与众不同的形式手法生存。

上海作为繁荣的经济商埠,有机会吸引各地艺人、各地工艺美术品种来上海扎根。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商都,上海不仅有机会汲取各地文化精华,还有机会吸收外来文化影响,从而形成独特开放的城市文化,形成上海工艺美术善于取他人之长,揉合形成自身优势的独特的“海派”特征,形成“海派”剪纸汲营养于各地剪纸,又不同于各地剪纸的鲜明特征。

北方剪纸以陕西剪纸为代表,主要为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实用性强。“海派”剪纸结合外来美术特色,从实用转向装饰功能。

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不同于江南的工巧、写实,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南方剪纸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类别,其利用本地特产铜箔银箔,用剪、刻、凿等技法,套衬各种色纸或绘印图案,形成色彩繁多、构图复杂的面貌。“海派”剪纸集两地之长,既有粗犷简练的外形,又不失内在线条的细腻柔和。

在表现内容和题材方面,陕北和南方的剪纸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以及对传统文化中“口彩”的套用,常见“喜上眉(梅)梢”、“年年有余(鱼)”等等。除此之外,海派剪纸更多将现代生活题材融于作品,像《出水芙蓉》、《泰山情侣》这样的外国影片内容也有机会出现于剪纸,反映了当代人的审美取向。

剪纸这一中国本土艺术形式迁移到上海这个国际都市,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在近百年的演变中,形成了与传统丝丝相连又有着全新面貌的“海派”风格新形式,在中国剪纸这一传统技艺领域中占有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地位。

四、王子淦剪纸艺术特点

王子淦将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融为一体,继承前辈的优秀技艺,注重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特长,十分注重作品的形式感,作品具有简练、夸张、装饰性强的特点。

王子淦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题材,使那些自然现象,通过艺术家的思考,提炼,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反映出对象的性格特征,使之富于神韵;从而生动传神,升华为艺术。

王子淦注重高标准的设计,特别注意结构、构图、外形的完美。在表现手法上,王子淦的剪纸作品具有强烈的韵律感。作者充分运用剪纸对称、重复、大小、圆方、阴阳相辅相成的特点,创作出众多别具一格的剪纸作品。团花“鱼欢”,成功地运用了折叠剪纸团状勾连、相映成趣的特点,以传统经典图案为圆心,四条金鱼各居一方,动感和美感极强,令人寻味无穷;另一幅“双鱼”,突破了传统的对称格式,两条鲤鱼呈高低重复错位构图,一朵浪花将它们连成一体,寓意“鲤鱼跳龙门”。

王子淦高超的技艺表达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王子淦特别善于即兴表演,凭着娴熟技艺,仅一把剪刀、一张纸,不用草稿,便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现场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

五、林曦明剪纸艺术特点

海派剪纸的另一重要人物是著名画家林曦明先生。林先生自幼学画,少年时随父从事民间艺术创作,其剪纸作品渗透绘画元素,融合绘画布局章法,讲究绘画诗意抒情,讲究作品的形式美、形态美、神情美。

相对其它地区的剪纸,林先生的作品更具绘画性、装饰性,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林先生捐赠给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作品《农家乐》表现了农家庭院的温馨,手法简练概括、艺术感染力强烈。《丰收》则反映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光荣,刀法细腻精到,形象生动传神。

兼有画家身份的林曦明介入剪纸艺术创作,创造出一种与民间剪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剪纸表现形式。他大胆运用自己擅长的水墨画写意手法,将书画和民间剪纸融会在一起,互相交融,相得益彰,在我国剪纸艺术上堪称一绝。

林曦明现为中国剪纸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剪纸协会会长、上海美协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的百余幅剪纸佳作被汇编成《林曦明剪纸选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中荣获剪纸艺术一等奖。目前,不辞八旬高龄,林先生仍坚持剪纸艺术创作。

六、传承现状

随着城市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各类手工艺品种和技艺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优秀传统技艺和民族文化传承出现误区,上海剪纸亦如此。

虽然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但高等级的技艺人员极度匮乏。“海派”剪纸的领军人物、著名剪纸艺术家王子淦先生于2000年去世。上海工艺美术工厂剪纸车间撤销,技艺人员散落各处,或退休赋闲,或退出剪纸行当。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阮四娣也于今年去世,且后继无人。真正践行“海派”剪纸传承的机构和个人主要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剪纸工作室(共3人,其中两人已退休)和上海徐汇区枫林街道的林曦明先生及其3位学生。

政府对剪纸创作、培养提高专业人员技艺的投入极少,对“海派”剪纸传统总结和技艺传承培育的投入也极少。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已改制多年,从原事业性质转为企业性质;创作人员疲于制作、推销剪纸产品,难以静心投身创作及对传统剪纸技艺的总结;林曦明先生及3位学生目前也非专事剪纸。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直到2007年,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未有新人进入剪纸专业。2002年前后,为落实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工艺美术保护规定》,在上海市经信委的大力扶持下,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通过努力,得到王子淦先生子女的积极支持,收藏了王子淦先生作品600余件,并在此基础上举办了《王子淦剪纸艺术展》和其弟子作品的《剪纸联展》;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王子淦剪纸艺术》作品集;专门组织“海派剪纸艺术研讨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专门介绍和宣传,对“海派”剪纸进行了学术归纳和总结。

2005年,海派剪纸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上海市优秀传统保护技艺;2006年被列入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列入部级非遗名录。

2009年,作为海派剪纸保护传承责任单位的枫林街道,在徐汇区文化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着手建立了“林曦明剪纸艺术馆”,并与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和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海派剪纸艺术大展和社区传承活动,为推广和弘扬海派剪纸艺术,做出了扎实的努力。

七、思考

数百年来,上海工艺美术广泛吸纳各地特长,以开放的意识,形成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海派工艺美术”。

1964年1月15日,委员长为上海工艺美术题词:“继承和发扬工艺美术的优秀传统”,上海进一步确立了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政策。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留下了精湛的作品,为祖国的工艺美术事业留下了灿烂的一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至今珍藏、陈列着这些作品,供人们观摩、学习和研究。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近年来,不少上海工艺美术工作者不得不将主要精力转移为制作商品,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创作。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本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高度重视并制定特殊政策和法律予以保护。十年前,日本大阪市竹艺研究所代表团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访问,听说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转企”后要以“自负盈亏”为转制目标,非常惊讶。因为日本竹艺研究所是在六十年代初期向当时事业性质的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以上海市人民政府保护传统文化的做法为范本,组建成的日本传统民俗文化研究机构。即使在今天的日本,国家的政策扶持、法律保障和财力投入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传承及发展仍必不可少。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8

一、秦皇岛市的民间文化艺术现状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青龙满族自治县拥有别具一格的满族特色文化;卢龙县被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中国孤竹文化研究基地”、“夷齐让贤”、“首阳采薇”、“老马识途”、“李广射虎”、“玄鸟生商”等历史典故均发生于此;昌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诗词文化之乡”,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县”。“三歌一影”(地秧歌、民歌、吹歌和皮影)艺术和碣石文化闻名遐迩。城北碣石山留下曹操等历代皇帝、君王的诗篇。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哲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就座落在境内。五峰山又是避难地,曾在这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写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鸿篇巨著;抚宁县获“全国吹歌之乡”、“中国吹歌研究基地”、“中国诗词文化之乡”称号;山海关是著名的“长城文化之乡”、“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和“孟姜女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北戴河现存近现代别墅群是中国四大近现代别墅群之一,更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被人们称为“夏都”;海港区的海洋文化与港口文化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

二、秦皇岛市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的概念发展而来的。所谓“产业”,本来意义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有时也专指工业。后来随着“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则推广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产业是个经济学的概念,带有鲜明的市场性,它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在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的进程中,秦皇岛市各县区已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项目,海港区将以楼宇经济为着力点,推进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结合;北戴河区打造的大型海上实景演出《海上生明月》,南戴河的情景剧《海誓•南戴河》,山海关区的情景剧《龙吟山海》这些包含了秦皇岛市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创意型产业在繁荣了文化事业的同时,弘扬了民族精神,锻造了丰富的秦皇岛市地域文化,塑造了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这些品牌项目的带动下,一些新的项目也在启动之中。北戴河西部五村欧式风情小镇的建设,引入“画家村”“工艺制作村”;山海关将依托古城“天然摄影棚”的优势,吸引国内电影、电视机构到山海关拍摄,打造山海关影视拍摄基地;抚宁将打造颇具地方特色的交响器乐组曲《大地欢歌》,同时策划包装朝鲜族村民俗旅游项目;卢龙、昌黎、青龙将加快桃林口开发、碣石山开发、青龙满族风情园等在建项目正在壮大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秦皇岛市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正逢其时。

三、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形成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发挥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更多更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及制定详细的策略。产业化,就是把某种东西完完全全地变成一个经济产业,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民间艺术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种。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市场化经济的运作形式;(2)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3)与资金有密切关系;(4)以盈利为目的。如提高民间艺术产业,那就不仅是指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本身的内容,还包括通过民间文化艺术的市场化运作来实现盈利的过程。因此,产业化视角下的民间文化艺术,首先是思维的转变,认识到“民间文化艺术”不仅仅是传统的艺术资源,更是一种潜在的经济资源。它可以转化为产品和商品的潜在价值,即可以通过“买卖”来“赚钱”。由于民间艺术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等生活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是一个地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重要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差异性。而差异性是该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这就决定了民间艺术产业与该地区核心竞争力具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但是拥有差异性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并不一定意味着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形成,产业的形成及其所能最终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转换机制的科学性。因此,在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既要充分考虑民间艺术资源的本地特色,又要使其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要求。

四、秦皇岛市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秦皇岛市是一座现代化的旅游城市,旅游周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休闲旅游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与民俗。党的十七大以来,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秦皇岛市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要借助这种优势,制定到位的开发策略,进一步发挥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

(一)建设创新机制策略

目前秦皇岛市的三区四县都有具有本地风格鲜明的艺术品种。但是,这些艺术品种都处于一种原始状态,没有形成体系。因此,我们要在创新机制的保证下,培养艺术产业化体制和艺术的创新能力。将这些特色的地方文化,进行加工整理,提取精华,提升艺术品质。最终打出品牌。

(二)品牌带动策略

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品牌的创建与管理的问题。加大品牌研究的力度,打造我市民间文化艺术品牌,一要发挥我市民间文化艺术名人、名师的品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二要发掘和重塑现有的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品牌,如昌黎民歌、地秧歌等,扩大品牌效应,积极推广。用品牌吸附资本,由内而外开拓民间文化艺术市场的空间,带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三要重点扶持已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和产业,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品牌的形成。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9

关键词:中国画;陶瓷艺术;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32-01

一、中国画艺术对陶瓷艺术的互溶性

陶瓷艺术与中国画艺术同样都是植根于中华文明之上,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是相互借鉴的。陶瓷艺术上的很多艺术表现手法是来源于中国画艺术的,如在整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上,陶瓷绘画中也是强调中国画的点线面的运用特点。在很多陶瓷作品中关注的是线条的运用,讲究整个运笔的笔法、线条走势的气韵,在整体的线条布局上,流畅、淋漓的特点运用广泛。在彩绘陶瓷中,依照陶瓷本身材质的色彩,然后按照国画技法的表现方式,在色彩的运用上透露出国画的神韵。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陶瓷彩绘也会有相应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国画技巧和风格都可以在陶瓷艺术中得以体现。很多陶瓷艺术家本身就是国画大师,同样也有很多的国画大师也会在陶瓷绘画中进行一定的创作,可以说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发展是相互辉映的,是彼此互相融合促进的,是很难分开的。

二、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区别

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绝大部分的表现形式,题材选择和绘画技艺是差不多的,但是这两种艺术表现方法由于在创作的材质上的区别,也导致了这两种是有一定区别的,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艺术表现。

(一)制作工艺上的区别

陶瓷艺术是刻画在瓷胎上,然后进过高温和烈火的考验才能显现的,因此很多人称陶瓷艺术是火的艺术。中国画只要在画纸上勾勒就可以了,因此这两种在制作工艺上是有区别的,好的陶瓷艺术大师,必须要懂得瓷胎后期过火对整体绘画的改变,应该能有事先的准备。

(二)表现手法的区别

大部分的中国画都是在方形的宣纸上进行创作,因此在整体上的布局是有左右的轻重衡量,而陶瓷绘画是刻画在立体的陶瓷作品上,因此在进行陶瓷作品创作时,要注意整体绘画布局要和整个作品的器形想结合,还要注意整个绘画图案的立体对接,因为立体的陶瓷作品是没有左右边界的。

三、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一)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继承

陶瓷艺术是随着制瓷工艺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中国画艺术的产生要早于陶瓷艺术,特别是陶瓷绘画的发展,因此陶瓷绘画艺术从一开始就继承了中国画艺术的特点。首先在构图上,陶瓷绘画很好的继承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这样才能在有限的陶瓷器形上进行通景山水和人物的绘制。其次是在整体构图中注意了留白,中国画的传统特点就是“计白当黑”,在陶瓷艺术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后就是中国画强调的是写意传神,追求神似而非形似,这在陶瓷传统表达形式上也很好的得以体现。

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也在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得以很好的继承。中国瓷器主要产于景德镇,而景德镇粉彩瓷器“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可以说景德镇的瓷器深受当时中国画特别是工笔画的影响。在陶瓷绘画中的构图上、表现技法、题材选择上都与当时的绘画风格很相似。整个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工笔重彩、淡彩写意、泼墨,运笔讲究骨干、白描勾勒,追求立意与诗书意境结合,这些都是中国画的独有表现形式。在线条的运用上特别注重,如人物“十八描”等,都是陶瓷装饰上所运用和借鉴的线描技法。无论古彩、粉彩、新彩、青花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这点对陶瓷装饰是至关重要的。

(二)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创新

随着时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逐步变化,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陶瓷艺术也会随着变化。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的借鉴西方绘画的技巧,开始注重对颜色的把握,开始注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在创新方面,陶瓷艺术可以相对来说做的更好,陶瓷艺术的表现手段比中国画要丰富,陶瓷艺术是一个相对于立体的艺术表现手段。可以通过对陶瓷上的大面积的颜色和线条的改变,使得中国画和国际绘画风格的融合。同时我们在对陶瓷艺术的创新时不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毕竟只有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现在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创新主要是表现题材上的创新,不能只拘泥于传统的诗书意境,要能按照现代艺术消费者的想法,创作者要根据传统的技巧来实现对于新的题材的表达。陶瓷艺术除了要在题材上注意创新,还要注意题材、表现技法与器形的相结合创新,这样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71-02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化建设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意识形态的发展也应当同步进行。文化作为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基石,同时也彰显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运势。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贯彻,使广大群众自觉地、紧密地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以精神文化凝聚人心,以特色文化塑造城镇、社区形象,以健康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是推进和谐进步的重要举措,能够为城镇化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心灵支撑。

首先,加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是宣传、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文化建设是要使全民参与完成实现自身政治权利与义务。其次,加强文化建设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迫切需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公民的精神力量。再者,加强文化建设不仅供给人们的精神需要,更是传承特有健康的民风民俗,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塑造美好的心灵的根本。最后,加强文化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内在动力。文化建设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以及城市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密不可分的。

以下将从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缘起、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综述、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作用和意义三部分来作为一个尝试性的经验研究报告。

二、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缘起

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方面,许多领域,而且各地的人文地理条件和经济状况各异,文化建设的发展程度和层次自然也不尽一致,关键是要对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始终坚持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把文化建设不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众所周知,厦门市湖里区在改革开放前是荒僻的小渔村,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人口只有7万多人,30年的发展,湖里区成为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中心,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六位,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是进出厦门岛的门户,外商投资密集。区内现有三资企业2000多家,占全市三资企业总数32%,投资总额44亿多美元,世界500强有21家32个项目落户湖里。快速发展的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2012年湖里区人口激增到902188,其中户籍人口242034人,暂住人口660154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73%。虽然繁荣的经济,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村庄改成社区,村委改为居委会,镇改为街道(当前,湖里区有五个街道50个社区),但是它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在此背景下,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的社区文化艺术节便在积极思考如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以精神文化凝聚人心,以特色文化塑造城镇、社区形象,以健康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共同迈向和谐进步的洪流下应运而生。

三、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综述

湖里区2009年起,开展每年一届的“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几年的实践,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成为全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推手。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以动静活动结合、竞争鼓励进取、指标带动自发的三大主要开展方向来促进社区文化的建设。

其一,湖里区社会文化艺术节开展的活动包括动态类和静态类两大类。一年以动态类活动为主,称为活动大年,一年以静态类活动为主,称为活动小年。动态类文艺比赛分为音乐类、舞蹈类、戏曲曲艺类。音乐类又分声乐和器乐。舞蹈类分为舞蹈和广场舞。静态类有美术、书法、摄影。

其二、艺术节组委规定,每个街道每年活动不少于8场,每个社区活动不少于5场,其中文艺活动不得少于3场。活动多出的加分,少于规定的扣分。各类比赛一等、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得不同分数,累积总分评选各街道优秀组织奖、优秀文艺骨干。各类比赛成绩在湖里区文化部门主办的《湖里群文天地》报刊上发表公布。因此获得好成绩的荣誉感成为各街道社区争取好成绩的强大动力。从第三届开始统分起,各街道的比拚十分热烈。第三届最高分是金山街道,获得第一名,依次是湖里街道、江头街道、禾山街道、殿前街道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名。2012年第四届,上一届落后的禾山街道和殿前街道一跃为第一名和第二名。2012年,在常规的比赛项目外,湖里区文化馆又组织了“第六届湖里区企业十佳歌手赛”、“进城务工青年特殊才艺比赛”,并针对文化活动信息缺少上报、投稿的情况,又增设了“信息发表奖励”的得分项目,在不同级别的报刊发表信息得不同的分数,级别越高获得的分数也越高。为鼓励社区群众自发的广场健身活动,文化馆先后向各个社区发放便携式音响60台。2013年,是以静态类活动为主的第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文化馆动静结合,编排出一套具有闽南特色的广场舞“湖里Setyle”,在全区社区、企业、学校推广,并举行比赛,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三,除了完成社区艺术节硬性规定的活动场次,各街道积极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全区文体活动逐年增加:

2009年全区各街道各类文体活动共有200场。

2010年全区各街道各类文体活动共有230场。

2011年湖里区各街道的文体活动共计307场。

2012年全区各街道各类文体活动共有584场。

2013年湖里区各街道上报的文体活动计划共计791场。

四、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作用和意义

(一)通过壮大文艺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湖里区社区艺术节之前,区文化部门组织节目演出,各街道报上来的大多是老年人的舞蹈节目。街道的文艺队伍大多数是由自娱自乐的喜欢运动的少数老年人组成,群众参与面不广、年龄偏大。自从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展各类比赛后,有规律的各类文艺比赛,使各街道更注意发掘文艺人才,更着重组织、扶持各类文体队伍,培养并激发了更多的文艺骨干,使老骨干更成熟更有经验,使新骨干得到锻炼和提升。随着街道组织、发动、挖掘本辖区的各类文艺人才,文艺队伍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组建起来,禾山街道的禾盛艺术团、湖里街道的仙岳山艺术团、江头街道的祥店社区歌咏队等都是近几年新成立的。起着龙头作用的文艺团队营造出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当前,全区有265支业余文体团队,拥有较固定队员12797人。成为湖里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

(二)发展与创新的文艺追求提升公民内在精神层面

社区文化艺术节不仅推进各级专业文化单位及文化馆(站)的辅导、培训功能教育影响作用,并且寻求全面激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期通过艺术质量的提升来提高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水平。其中,各办事处、社区村居委内的文艺工作者和有文艺特长、有组织才能的居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几年的文艺比赛,文艺节目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早些年,文艺节目只类似体育锻炼,不求质量。有了比赛活动,原来基础较好的队伍占了优势,得了好成绩,这便刺激了其他队伍,大家开动脑筋,有请有基础的队员掰录像、有几个人合力一起编、或请专业的老师指导,从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到服装日趋专业化,每年都能看到新亮点和惊喜。这些可喜的变化,也是在切实地回应加强文化建设的目的,它不仅供给人们的精神需要,更是传承特有健康的民风民俗,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塑造美好的心灵的根本。

(三)社区文化艺术节的发展提供多元文化建设的前瞻

文化建设既要依托国家民族文化的大背景,更要具备因时因地因人的实践考量,换句话说就是抓住天时地利人和,将民族文化软实力融入地方文化生活,社区文化艺术节便是将其地方生活艺术在地化的典型形式。如此可以说,文化建设也是对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发展的回应与实践。在当今世界文化形态、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文化体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要大力弘扬以主旋律文化为中心内容的主流文化。主旋律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站、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舆论工具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氛围。立足目前,社区文化艺术节除了文艺方面的比赛,也应加设其他方面的比赛项目,如:知识竞赛、演讲竞赛、诗、词、散文诵读赛、专题讲座、征文笔会等。引导和培养居民树立终身学习、全方位学习、超前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国民的素质。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