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起源十篇

时间:2023-10-27 17:30:34

民间艺术的起源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1

河南民间艺术形式与种类纷繁多样、数量丰富、历史久远,质朴艺术表现风格极具地方特色, 是中原先民几千年的生活积淀与中华民间艺术的主要发源地, 并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替、社会变革, 因此在中原地区出现许多拥有独特艺术色彩的民间艺术文化, 这里的劳动人民将其代代相传,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原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它们有剪纸、浚县泥塑、木版年画、南阳玉雕、烙画、开封沛绣、汝南麦秆画、鹤壁黄河古陶等, 这些珍贵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民间艺术进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而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当属: 朱仙镇木版年画、浚县 泥咕咕 为代表的河南民间艺术样式, 为中原地区的民众提供着对各个方面所需要的精神支撑, 对中原地域的艺术审美起到主要引导与代表的作业, 这些民风民俗在长期的演变与传承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原区域特色的艺术风格,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民间艺术 基因 , 也对河南民间朴素的道德观念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 教育在不断的发展, 艺术设计教学也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而现在一些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更多的还是采用西方较早的艺术教育模式, 对自身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直表现出爱莫能助的姿态。所谓 中国设计 这一理想, 举步艰辛。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目标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我国将中原民间艺术引入高校的专业课程, 已经实施在高校教学当中并不多见, 取得一定教学成果的高校更是凤毛麟角。地方高校应当提高对民间艺术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加大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比重, 扩大中原民间艺术文化在校园的影响与传播。当今的大学生, 思维较为活跃,具有渴望创新与个性化的自我发展诉求,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 注重课程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互动, 将学以致用真正的落到实处, 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地区的民间艺术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创新的欲望, 积极的参与有关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活动, 解决理论与实践、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

2.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

有关于地方民俗文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匾乏。目前,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地方民间艺术与非物资文化遗产资源对专业教学的重要性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实施与应用上却举步不前, 进行缓慢。地方高校本身就对艺术专业缺乏重视, 再加上艺术设计专业更多的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与安排, 使得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容易以教师个人的知识范围来设置教学内容, 这样就形成了课程内容设置的范围狭隘, 教学方法个人化、单一化。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对当地的民风民俗进行系统的调研, 将中原民间艺术资源最大限度地引入到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当中, 利用地方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 活化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3.对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人的培养迫在眉睫, 迫切需要高校艺术专业承担起这个育人的责任

民间艺术都具有独特的传承与发展规律, 更多的是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的方法进行传承, 这样的模式其实和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 与高校艺术专业教学特点一致, 因此课题针对这样的相似性与一致性进行研究, 探讨出一套适合中原民间艺术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与模式。有利于地方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

三、中原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

中原民间艺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的很多课程都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对图形课程、色彩构成、招贴设计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并通过目前专业教学的现代化手段来拓展民间艺术传承的可行性空间, 提高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特色与教学质量。

1.民间艺术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

中原民间文化作为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主要来源, 是由地方百姓创作的最具鲜明地域特点的文化艺术形式, 是河南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核心载体。中原民间文化是我国重要的艺术文化资源, 同时也是河南省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教学资源。中原民间艺术所具有独特的群众性、娱乐性以及艺术造型样式、美学原理还有独特的中原民间艺术文化内涵, 为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最具活力与亲和力的教学内容。

2.传承与活化创新地方非物资文化遗产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 将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进行研究整合, 在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资源的挖掘, 从而更好地传承与活化、创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向在校的大学生宣传中原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 还可以利用艺术专业的课题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传承与保护中原民间艺术责任人, 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相结合, 不断的从中原民间艺术资源库中调取与课程相契合的资源活化应用在实践教学当中去。

3.为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注入民族与原创特色

民间艺术是现代艺术形式的资源库, 为了实施这一重要课题, 本文提出应该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中推广当地民间美术文化, 促进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利用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源, 开展民间艺术教学等方法, 在艺术专业大学生中间推广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 同时也为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注入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2

关键词:绘画;雕刻;剪纸;传统文化;奠基

国内外关于“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有关的课题研究和论文也比较多。中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逐步发展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生活韵味的民间现代绘画艺术。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绘画、雕刻、剪纸艺术的特点。因此卓尼地区进行“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很有必要。

一、卓尼地区进行“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

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的必要性对于卓尼藏汉杂居特殊地域,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资源,关于“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还是个空白。发达地区绘画艺术教育实践开展得比较早,成果鲜明,而民族贫困地区学校绘画艺术教育还相当滞后,因为受经济条件、地域的制约,卓尼藏区民间传统绘画艺术资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未能被重视和运用,使卓尼民族民间绘画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缺失。藏族地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等艺术文化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对传承、发扬和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卓尼藏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刺绣等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搞这项校本课题的目的是挖掘和开发本地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资源,形成一定的绘画教育体系,将其资源有效地运用于美术教育校本课程中,使学校绘画艺术教育贴近民族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对学生起到“家乡美”人文教育,提高青少年学习绘画的兴趣,为传承和发扬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起一定的奠基作用。

二、“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开展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83―01

一、民间美术资源引入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1. 民间美术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深入地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剖析研究,会发现民间美术资源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性的劳动闲暇之余发挥其聪明才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不仅极大化地丰富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借艺术创作把他们内心深处的θ松以及生活的感悟、心理、愿望和价值观念表达出来。这种艺术资源在人民大众之间广为流传并不断创新发展,并深得人民大众的推崇和喜欢且日渐演化为代表乡土美术艺术气息的独特形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民间艺术资源比如剪纸、纸扎、刻印和雕塑等极大地活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小学生担负着中华文化和文明传承的重任,这就需要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强化民间美术资源的讲述和阐述,以便于把中国民间艺人的技艺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这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得以弘扬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小学生全面提升美术艺术修养的个体性诉求。民间美术资源是几千年来中国广大民众在长期劳作过程中集体美术智慧的结晶体,无论从内容上抑或形式上都灿烂夺目,而小学生所处的身心成长阶段,决定了他们的艺术修养还处于不断开发和完善阶段,这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技艺精华,以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并将民间美术资源与固有的教学资源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美术视域和创作空间,这正是全面提升小学生美术艺术修养的个体性诉求。

二、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美术教学活动的途径

1. 强化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和认知。民间美术资源比如剪纸、雕刻、纸扎等不仅包含着高超的艺术技能,而且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它背后所隐藏的文化观念、诉求和价值等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牢固地把广大民众的心系一起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而不断奋斗。而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情感目标也深刻地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培养和彰显,因此,这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强化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和认知,意在引导学生不仅熟知中华民族人民的艺术创作和技能,而且能够体会到这些美术艺术资源背后所凸显的中华民族精神,最终促使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术文化的形成认同并树立起传承和发扬的历史使命感。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4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摘要】民间艺术是旅游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旅游开发也是民间艺术传承、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与动力。在旅游开发中,民间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是双方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关键在于民间艺术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旅游资本的转化。文章从学术史回顾入手,论述了民间艺术的旅游价值,重点研究了三条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路径。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过程实质上是其自身价值在旅游产业中被重新发掘和再创造的过程,又因为其自身特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走差异化开发之路。

关键词 资源;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7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其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即是不断被开发利用的过程、不断被资本价值化的过程。旅游开发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和基础,以创造综合效益为目的的系统性经济活动。旅游开发的实质在于充分挖掘各种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提高其旅游吸引力,使之成为现实的旅游吸引物并实现价值回报。民间艺术泛指在民间广大民众中流行、传承的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文学和戏曲等艺术形式。民间艺术,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彰显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和延续民族智慧的血脉[1]。其作为价值重大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具有非常显著的地位。本文从学术史回顾入手,论述了民间艺术的旅游价值,重点研究了三条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路径,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学术实践提供参考。

一、民间艺术与旅游开发相关理论研究

民间艺术早期研究主要是民间美术方面,且与产业开发不发生联系。早在1800年英国就出版了《中国风俗画》;1911年上海天主教堂刊印的《中国迷信之研究》,其中与民间信仰相关的纸扎、年画等民间艺术方面多有涉及。科学意义上的民间艺术研究肇始早于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其与民俗学的缘起、发展存在趋同的轨迹。“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1933)提出“民众艺术”的概念,并论证了其社会功能,重点阐述了民众艺术研究的重要价值[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间艺术在民众动员中起到过重大作用,民间文艺受到空前的重视,如在晋察冀解放区扶植并恢复了武强年画社,大量印制颇受民众欢迎的《投豆选好人》、《娃娃戏》等年画[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民间艺术自身发展和专业研究都体现着政治挂帅的特征;80年代至今民间艺术研究多在表演理论、仪式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权力理论和交往理论等方面。

当代社会,信息时代、工业文明、流行文化等“现代性”因素全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传统农耕经济逐渐消退,规模化机器生产迅速取代了手工制作。民间艺术一方面走向衰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博物馆;另一方面也被市场改造并接受,走向了产业化和商品化。民间艺术的审美获得了重构,其视觉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时代形象,如地方文化标志、特色旅游商品等,迎合了市场化需求。部分民间艺术以“遗产”的面貌呈现出价值性,如在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开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产业化保护”理念被提出并付诸实践。在现代语境中,遗产成为旅游中的一个品种、品牌进入到大众消费领域[4]。

在旅游产业中,民间艺术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的面貌出现,其与旅游开发的相互关系受到了学者们的密切关注,相关研究不胜枚举。一批旅游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如马康纳(MacCannell)、尤瑞(Ur r y)、科恩(Cohen)、纳什(Na sh)、彭兆荣、谢彦君等人的研究拓宽了相关视野并且深化了研究程度。本文的研究立场更接近戴琦(Deitch)的观察结论:“大众旅游并未对该地区艺术和手工艺品的制造产生破坏,而且促进了艺术品的生产并使古老的传统得以复兴”[5]。在论及民间艺术资源向旅游产业资本转化路径中,我们也不会忽略布迪厄(Bourdieu)的文化资本理论。

二、民间艺术的旅游价值

(一)民间艺术是旅游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旅游开发依赖各种旅游资源,民间艺术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民间艺术是一地民众生活文化的艺术反映,历经了时间的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民间艺术作为旅游资源能够充实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内容,丰富旅游客体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民间艺术具有普适性的旅游美学价值,其本身就是旅游商品的主要内容;民间艺术中的民间手工艺品和民间美术甚至超越了旅游商品的范畴而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如北京玉雕、东阳木雕、龙泉青瓷、四大名绣、年画、剪纸等等。特色鲜明的地域与文化往往都是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民间艺术能够强化地方文化特色,如同是农民画,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山东日照三地农民画就有非常强烈的地域特色。自2002年至2014年12年间,我国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年度旅游主题有4年与民间艺术有关,特别是2002年中国旅游主题直接定为“民间艺术游”。

(二)旅游开发是民间艺术传承、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与动力

旅游是基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理解而实现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活动。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中,民间艺术从横向上实现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地域交流与传播,在纵向上实现了文化的历时传承。

民间艺术具有变迁性,这种变迁主要体现在象征方面、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引发其变迁的因素很多,其中旅游开发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旅游开发与民间艺术文化变迁之间存在着呼应关系和因果关系。旅游开发改变了人们的聚落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模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导致文化变迁[6]。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业的发展是诱发和推动民间艺术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力。旅游开发能引起民间艺术文化变迁的层次性变化,也会驱动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将传统的风筝民俗文化开发成现代大型旅游节庆活动,风筝民俗的娱乐功能被强化,如扎制绘画和题材等方面越来越具有“时代性”,但如祈福祷祝等功能出现明显的变迁。

民间艺术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一方面,民间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既能丰富充实旅游的内容,又能提高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者借助于旅游活动了解熟悉民间艺术,也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三、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路径

资源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当资源进入到社会生产领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产生了效益,创造了价值并取得相应的回报,这时才成为资本[7]。民间艺术作为旅游资源具有类型众多、分布区域广阔、民族性显著的特征,旅游开发就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其潜在的资源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本。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路径主要有三条:直接开发路径、间接开发路径和直接间接相结合开发路径。

(一)民间艺术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

部分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生动夸张的表现形式和独具特色的美学象征,其本身就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只要将其纳入旅游活动,该类民间艺术不需要旅游开发中的再设计、再加工的过程就可以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这一类民间艺术主要是民间舞蹈和民间工艺美术,它们也主要被应用于体验型旅游产品和旅游购物环节。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自娱性的大众艺术,有着很强的娱乐作用,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花鼓、花灯、秧歌、各类广场舞等都属于民间舞蹈。这类民间艺术主要设计为体验类旅游产品,突出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交流,通过表演集中展现民众的生活文化,或由游客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去体验其中的文化生活[8]。体验经济下,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像一个局外人似地走走看看,而是要融入东道主的生活场景中去,成为旅游世界中的参与主体。民间舞蹈天然的集体性,不但不排斥游客的参与,而且会主动邀请和要求游客体验,分享娱神、娱人、娱己的乐趣。在众多的民间舞蹈旅游产品中,游客尾随舞队,既是旅游项目的观赏者,又是旅游活动的助兴者,还是旅游情境的参与者与塑造者。旅游者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沉浸于旅游项目的消费体验中。在民间艺术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旅游者预料之外的旅游体验,为其提供个性化和差异性服务,注重场景设计和民间艺术文化体验氛围营造,并且充分利用旅游纪念品等标志形象增加旅游体验文化设计的蕴含量,满足游客的需求。

民间工艺美术起源于民众的物质生活需要,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其很早就进入了市场流通。民间工艺美术体量庞大,诸如年画、剪纸、皮影、风筝、泥塑、面塑、印染织绣、草条皮编、竹木牙角玉石雕刻、陶瓷、金属镶嵌等等都属于民间工艺美术的范畴。民间工艺美术在旅游开发中主要作为旅游商品出现,其是旅游购物的主要构成部分。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上,“购”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购物和购物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对为旅游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旅游商品的需求也大为提高[9]。以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载体的旅游商品的良性发展,既有利于提供旅游市场吸引力、增强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又有益于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旅游商品包括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其具有民族性、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便携性等特征;而最突出的特征——地域性,在民间工艺美术的名称中得以充分体现,如天津泥人张、潍坊风筝、蔚县剪纸、无锡大阿福、苏州刺绣、芜湖铁画、北京景泰蓝等等。目前,各地方政府通过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等方式来调动民间工艺美术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地域性旅游商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民间工艺美术旅游商品在开发中要把握特色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美学原则和创新原则等。

(二)民间艺术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

众多的民间艺术资源很少能以一种独立的旅游产品形态呈现出来,而是要经过旅游设计、旅游开发成为某种旅游服务或旅游吸引物后才能进入旅游市场。以旅游商品为例,民间艺术可以直接旅游商品化也可能需要间接旅游商品化。民间艺术间接旅游商品化实质上就是利用民间艺术独特的符号价值,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促进旅游商品销售的一个过程[10]。民间艺术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主要在民间工艺美术的包装设计应用和民间文学的旅游开发。

旅游商品的民间工艺美术包装可以宣传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彰显美学价值,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起到保护和易于携带商品的作用。民间工艺美术大多取材于天然材料,如竹、木、草、藤、条、枝、壳等,既体现地域文化的朴实,又包含了传统技艺的价值,大幅度提高旅游商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竹筒酒、仿生瓷、藤条篮等民间工艺美术包装能使旅游商品产生独具魅力的吸引物,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增加游客的回忆感。此外,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与实施,还可以借鉴民间艺术的美学观念和造型元素,如剪纸、蜡染、皮影、年画等,将民间艺术与旅游商品有机结合,提高旅游商品的地域文化特色。综合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和工艺美学进一步完善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能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又可以与时代接轨,满足游客的消费心理需求。

民间文学是口传民间艺术,包括民间诗歌、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曲艺、神话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文学美学性,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民间文学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人文内涵,加深旅游产品的历史厚度,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增加旅游体验的趣味性。旅游开发可以将民间文学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呈现出来,满足游客的求知、求异需要。民间文学所蕴含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世界,使其与旅游开发可以做到全方位结合,尤其彰显旅游景区或旅游商品的人文精神。山东的“牛郎织女”、安徽的“天仙配”、浙江的“梁祝传说”、广西的“刘三姐”、云南的“阿诗玛”等民间文学或者作为旅游开发的主题,或者作为旅游开发的载体,或者作为旅游开发标志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的民间文学作品都非常丰富,这是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财富,目前其与旅游开发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民间艺术直接间接相结合旅游开发

旅游产业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很多不是直接或间接单一的转化模式,而是直接间接相结合的转化实践。从民间艺术资源到旅游产业开发需要经历两个转化过程,即民间艺术资源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的转化、旅游产品优势向旅游产业开发。民间艺术直接间接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主要应用于旅游节庆产品方面。

旅游节庆活动是某一地区以民俗、宗教、历史、艺术、体育等一个或多个文化元素为载体,在特定时间围绕社会、文化、社区、族群等发展目标,所举办的包含文化的、纪念的、愉悦的、竞技的或神圣的非经常性和固定性的特定活动。旅游节庆活动在开发中能够兼顾旅游、文化与产业三方面内容,所以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节庆活动和传统旅游开发显著的不同特点是,摆脱时间(季节)的限制,摆脱现有空间(观光点)的不合理布局,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高度集约,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展示和体验[11]。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节庆活动的旅游整合、文化融合和经济拉动的综合效应越来越明显。

旅游节庆是文化产业的延伸,文化要素是其核心资源,尤其是依托传统民俗节日的旅游节庆活动更是体现着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扩散。自20世纪80年代始,全国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举办了很多民间艺术节庆活动;今天,这类节庆进一步与民间节日、民间风俗和民间艺术一起成为旅游节庆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旅游节庆中,民间艺术一方面作为旅游商品直接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中介物或旅游载体间接创造经济价值,两者难以完全分离,不能说是民间艺术仅直接转化了旅游产品或仅间接转化了旅游产品。如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

民间艺术与旅游开发相互依托,可以实现共同发展。民间艺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民间艺术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民间艺术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直接间接相结合转化为旅游产品实质上都是民间艺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其自身价值被重新发掘和再创造的过程,因为民间艺术的种类繁多及天然属性,其在旅游开发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区别应用,走差异化开发之路。三条路径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和相互依托的关系,在某些旅游产品中乃至是难以厘清具体的转化方式。

四、结束语

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资本,既有资本的经济增量实现,也能带来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实现资本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赢。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发展旅游产业可能对民间艺术自身造成的“破坏”,如“舞台化”、“飞地化”、“复制化”等等;当然,我们要乐观地想到:这种变化或所谓的“破坏”不正是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吗?

民间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可以更大的发挥旅游产业的特色优势,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通过对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条路径的内涵,为民间艺术与旅游产业更好地结合发展提供一种理论思考,进而为旅游产业或旅游语境下民间艺术的变迁研究提供借鉴。无论在什么时候,当旅游业成为某地的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必然就会受到重视,其与旅游开发自然就会结合在一起。毋庸置疑地是民间艺术必须植根于民众生活和历史传统之中,但如果其“真实性”单靠保护来维持,那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旅游开发正是为民间艺术生存、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民间土壤”。

参考文献

[1]刘昂.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3]张士闪.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中国乡民艺术研究[J].文史哲,2007(3):17-28.

[4]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157.

[5]刘易斯·I·戴琦.旅游业对美国西南印第安人艺术和工艺品的影响研究[J].载于瓦伦·L·史密斯主编,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95-208.

[6]康玲,邓思胜.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09-10.

[7]徐艳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开发优势转化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150-153.

[8]宋秋.论地域性资源向地域性资本的转化——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本分析[J].学术论坛,2011(12):99-103.

[9]肖丰,陈晓娟,李会.民间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9.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5

【关键词】非遗 贵州 中学 美术教学

前言:民间美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最普遍的表现形态,体现了中华文化原本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华民族美术生存发展的最广发的社会基础,对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艺术有着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贵州省属于少数民族大省,有着较丰富的民间美术的素材,贵州省民间美术的教材化发展对贵州省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1贵州省民间美术资源

贵州省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包含了染绘、刺绣、编织、雕刻、陶艺、金属工艺等多种门类,其中又分为多种风格样式,运用材料广泛,工艺技巧多种多样。从民族构成来看,贵州省各地州、县市的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间美术形态较为丰富和典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通过感官认知和潜移默化来实现其社会功能,它不仅仅是具备单纯审美功能的艺术样式,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参与来实现其社会价值,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一直对广大民众的生活发挥着沟通物资与精神的作用。

贵州蜡染: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中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传统的贵州蜡染纹样分为自然纹和几何形纹两大类。自然纹中多为动物植物纹,人物纹罕见,反映社会生活的纹样逐渐出现。几何形纹多为自然物的抽象化。由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已很难确认哪种纹样是本民族的独有纹样,或哪种纹样是某种民间艺术品的独有纹样。有些纹样虽同一“母本”,不同的民族含义也不同。传统蜡染纹样繁多,内涵丰富,像铜鼓纹、蝴蝶纹、鸟纹、鱼纹、花草植物纹、螺旋纹、星辰山川纹和龙纹等。贵州苗族刺绣是指中国苗族妇女的刺绣品,也称苗绣。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艺,以针法精巧,古秀文 雅、色彩丰富而闻名省内外,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图案花纹各种多样。贵州苗族刺绣有羊绣、结绣、辫绣、打糅、牵红绣、织花、抽纱等。花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 型:一是几何图案,以果绿、翠绿为主体,用鲜艳的红色调配,构图简练,美观大方;二是 自然形态图案,色调以绿色为主,间配其他相称颜色;三是绘画形图案,以山水、花草、龙 鱼等构图,形象生动。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雕刻、陶艺等原始素材,都为中学美术课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加之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素材在中学美术课的素材进行开发使之课程化与教材化,既可以让学生学到地方美术作品,又可以让贵州民间美术得到保护和传承,对社会的发展和贵州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2 贵州民间美术教育资源与中学美术课程的整合

将贵州民间美术教育资源与学校的美术课程整合,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真正做起来会对民间美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着重在培养学生保护贵州民间文化资源的意识和对地方美术文化的热情。整合教育资源,要找准整合的出发点和结合点,将贵州省美术教育资源与中学美术课程整合,首先要抓住中学美术课程的构成与特点,结合地方教育资源的特点,将二者综合起来,才能发挥贵州民间美术资源的教育价值。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整合前都具备自己的独立性,只有整合到中学美术课程中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结合现行的中学美术教材的特点,将贵州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育功能改造才能发挥起作用。

3 美术教育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贵州省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由于要保留其原生态,再加上资源的分散性,这就决定了这些资源不能直接搬到课堂上运用。因此贵州省民间美术资源要经过教师的筛选、加工才能纳入到美术教学中,才能发挥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作用。

3.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当前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给美术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整合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难度较大的工艺美术素材,教师可以通过拍摄视频让学生学习制作工艺等,再加以文字的方式演示文化资源的历史渊源,让学生理解更深刻,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

3.2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校内的美术教学受到教学大纲的束缚,再加之学校教学条件有限,民间美术的教学功能不能较大程度的体现。学校可以定期的组织学生到地方博物馆、美术馆,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和艺术的魅力,再加上讲解员和教师对历史和艺术形式的解读,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习贵州省民间美术所包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4、参观地方少数民族文物古迹

历史是发展的真实写照,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地方建筑、雕刻、纺织等历史。这就要求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在参观之前做好准备,以便于在参观时可以进行详细的讲解,不言而喻,这同时也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这种上课方式是一种“双赢模式”。

5、田野实践活动

校外有较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教室,激发学生对美丽风景的兴趣,不仅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要太注重技法技能的训练,多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参观民间工艺作坊

根据贵州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参观民间工艺作坊应该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如、蜡染、苗绣、银饰、陶艺等民间工艺,这些民间工艺很多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让学生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创作,这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好机会。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6

论文摘要: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应积极挖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形成自身特色。本文阐述了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资源形成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大专院校艺术教育。尤其是面向当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艺术教育亟需破解的课题。笔者以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要自觉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担负起对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课程。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选择和责任 

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指出,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根据近年在教学中的探索.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融合民间艺术的艺术教育必将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需要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采用国家统一教材授课.致使学校艺术教育与当地实际严重脱节,学生不懂在当地最流行的戏曲剧种,对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所知甚少。更有甚者,旅游专业、艺术专业毕业生不会唱地方民歌,不会跳民间舞蹈.对当地民风民俗了解不多,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纷纷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同时,人民大众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唤。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进课堂、进机关、进企业,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鉴于这一实际,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补充到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既与当地发展的现实需要接轨,又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体系。 

(二)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 

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当地人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密不可分.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课堂或组织学习观摩.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既有歌、舞、说、唱,又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杂技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起到了文化审美教育的功效。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有一种民间歌舞小场子,其表现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舞蹈和丑角耍草帽圈的绝活尤具特色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外地游客赞不绝口的民间艺术形式.代表着这一地区民间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向民间艺人学习.或是组织欣赏观摩.使学生普遍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学习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引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能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 

(三)关注优秀民间艺术发展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人们在对建国以来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刻反思后.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为此.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于2005年启动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工作。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挖掘整理原始资料.培养一批爱好者和接班人.以其文化自觉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来继承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的链接.担负起这一重任。

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艺术教育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因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汲取当地民问文艺精华.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民问文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任一地区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民间文艺形式.全部涉猎.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曾开展了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各地相继编辑出版了涉及民间艺术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集成》,基本涵盖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精华.收录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料。近年来.一些地区又编辑出版了一些民间文艺专辑。如笔者所在的地区.相继编印了《紫阳民歌专辑》、《岚皋民歌50首》等。艺术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如美术教育类.可侧重挖掘戏曲社火脸谱、彩绘泥塑、石雕剪纸、龙狮灯饰制作等,旅游专业,可挖掘地方民歌、民间舞蹈、民间传说的精华,编写出特色教案.最大限度的体现地域特性.展示独特的艺术教学范例。 

(二)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许多技巧绝活,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特点.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这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大都进行过成功的尝试如陕西安康的民间歌舞小场子.在1954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后.中央民族学院就邀请两位演员为学生教唱陕南花鼓小调和传授挽草帽圈技巧.为时半年之久.使安康这一“小舞台上的大技巧”走向了全国。以技巧见长的剪纸、泥塑艺术.更需要由民间艺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示范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巧。 

(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活动。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包括日常生活、情感经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把艺术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挖掘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某些具有明显符号性表现的艺术(如地方戏曲、社火脸谱服装等).与民问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符号含义.学习创作具有符号含义的作品。也可组织分组调查.每一组调查一个当地民族民问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模仿该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进行表演.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7

关 键 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 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8

关键词 格罗塞 人种学 艺术哲学 艺术科学 艺术人类学 原始民族 原始艺术

现代艺术科学(Art Science)的建立才一百年的时间。德国美学家和艺术学家玛克斯·德索(Max Dessoir,1867-1947)于1906年出版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标明了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德索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中系统地提出他的艺术学思想。他认为应该有一门独立于美学的研究艺术的学科,即一般艺术学(艺术科学),当美学研究美的时候,艺术科学便审查艺术的规律。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应当是科学的、客观的和描述性的,而且应当作为具体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哲学之间的坚实的桥梁。德索以清醒的学科意识力图划清美学与艺术学的界限。德索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一书也成为艺术科学创立的标志。玛克斯·德索还设计了艺术科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对艺术家创作活动的研究;对艺术起源的研究;对艺术体系及艺术分类的研究;对艺术的理性、社会、道德等功能的探讨。

关于一般艺术学对艺术起源的研究,其实早在德索之前就由学者进行研究的了,让我们把审视的眼光回到19世纪末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指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对原始艺术进行研究。人类学家通过探索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以进一步认识他们的交往、沟通和行为方式,发现人类审美、艺术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艺术人类学不仅要平等地看待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各种艺术;同时,还从文化整体论的角度来看待艺术。

1894年,著名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Ernst Grosse,1862-1927)的《艺术的起源》(The Beginnings of Art)问世,此著被公认为是格罗塞艺术史的代表作,也是艺术人类学的开山之作。《艺术的起源》集中体现了格罗塞的艺术观。他通过对世界各民族的艺术起源的考察研究,初步建立起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框架,并为现代艺术科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石。在西方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学派划分中,格罗塞无疑是属于“社会演进论派”这一阵营,代表人物有泰勒、斯宾塞、摩尔根、、威廉·冯特、弗雷泽等。社会演进论学派的主要原则是认同各民族“心理一致说”和各民族文化“逐步进步说”等。[1]P26-30格罗塞深受这各学派的观点影响。本文拟对格罗塞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得失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由艺术哲学(美学)到艺术科学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开篇明志,探讨了艺术科学的目的、艺术科学如何建立、以及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这两种学科的内在缺陷及其对于建立术科学的弊端等问题。格罗塞认为,关于艺术研究有两条线路:一是艺术史(记述),另一是艺术哲学(解释)。艺术史是在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中考察历史事实。它的任务不是重在解释,而是重在事实的探求和记述。这种断定与连接事实的研究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精神。而另一种关于艺术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般研究——狭义的艺术哲学,也常常随同哲学一同没落。并且广义的艺术哲学,即包含那些通常称之为艺术评论的研究,也不是以客观的科学研究和观察做基础,只是以主观的、飘忽无定的想象为基础,因此当然不能令人信服。这种将艺术史和艺术哲学合起来的所谓“艺术科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它不具备科学所应当具备的条件。

如此看来,要想建立科学意义上的“艺术科学”,必须强调学术原则的“客观性”。从事艺术科学的研究,“不能不保

持这冷静沉着”。[2]P3艺术科学受客观的支配,而艺术评论则受主观的支配;艺术评论志在建立法则,而科学意在寻求法则。另外,格罗塞认为,无论艺术哲学或艺术评论现在都还不能充分说明艺术史里的事实。

从艺术学科内在体系来看,所谓的“艺术科学”是以艺术史及关于艺术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般研究的艺术哲学为其立身支点,实现对艺术的整体性研究。而原始民族的“前艺术”与“原始艺术”活动资料进入西方学者的视野后,使得构建全景式的艺术发展史具有了某种可能性;同时,借助于大量的异域艺术的图文资料、实物以及民族志资料,学者们得以从抽象的艺术哲学中转身而改换视角,以科学“实证”的姿态开始了对原始民族的艺术进行审美的研究。处于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格罗塞的艺术研究的人种学和民族学转向,便变得不可避免。

格罗塞指出,“在艺术科学中,我们所期望的第一件事情,或许就是那可以按照我们的愿望来发展艺术的方法——就是使那不能自然地产生艺术的时代却盛开了人工的艺术花朵的法术。”[2]P5但是艺术科学能否完成这个愿望,还是个很大的疑问。因为科学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实用,而是理论的知识;艺术科学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支配艺术生命和发展的法则的知识。即使是这个追求法则的知识之目的,通常情况下也不过是“永远也不会达到的理想。”一种艺术科学想要对一切艺术现象都有着详尽而根本的说明是不可能的。因此,格罗塞认为,只要艺术科学教给了我们一条支配着那一看似乎没有规律的任意的艺术发展过程的法则,艺术科学就算是完成了它的任务。只要艺术科学能够显示出文化的的某种形式和艺术的某种形式间所存在的规律而且固定的关系,艺术科学就算尽了它的使命。

格罗塞也承认,艺术科学相比于旧的艺术哲学,它只作科学上的说明,不是形而上学的启示,只涉及事物的经验的表面,不能透达超越的幽玄。

格罗塞对艺术科学与艺术哲学的区分,表明了他要摒弃旧的艺术哲学,呼唤要创建一种新的研究艺术的科学——艺术科学。艺术科学虽然不能解决艺术的所有问题,但是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是形而上的“玄学”,而是真正的“科学”。

艺术科学的问题就是描述并解释被包含在艺术这个概念中的许多现象。艺术科学研究的问题有个人的和社会的两种形式。艺术科学的个人形式的课题,是研究一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之间存在的正常关系,以及艺术创作是一个艺术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下经营的正常产物。社会的形式的课题,“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中间去,对于从前最被忽视的民族,尤其应该加以注意。”[2]P17他认为,“文明民族的艺术的科学知识”,一定是建立在对野蛮民族的艺术的性质和情况的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建立艺术科学的前提是现要进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从人种学入手。格罗塞断言:“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而人种学可能告诉我们“原始民族现在的光景”。

转贴于 二、艺术科学的基础是艺术人类学

研究艺术的科学,它的前提和基础就在民族学和艺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艺术的视角。”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强调了艺术科学的首要研究任务和方法是基于对原始民族、原始艺术的分类考察。他毫不避讳对进化论思想的认同,明确地指出了研究原始艺术对于艺术科学的“基础性”作用。格罗塞精辟地指出:

“如果我们有能获得民族的艺术的科学知识的一天,那一定要在我们能明了野蛮民族的艺术的性质和情况之后。这正等于在能够解决高等数学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乘法表一样。所以艺术科学的首要而迫切的任务,乃是对于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的研究。为了便于达到这个目的,艺术科学的研究不应该求助于历史或史前时代的研究,而应该从人种学入手。历史是不晓得原始民族的。”[2]P17

由此可见,格罗塞肯定了民族志资料及方法的价值,并在该著作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他对此研究理念的践行。他强调他所研究指称的“原始民族”是具有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因为其文化比起其他已知的民族文化来是最原始型的,因而认识那样一些社会集群是为了便于认识那些可以找到的最原始的艺术形式。格罗塞是循着“原始生活方式——原始文化系统——原始艺术”这样的研究思路,进入了对以澳洲“原始民族”为主,兼及欧、亚、非和美洲的原始民族的艺术剖析。他对于各种原始艺术活动的全景描述及对其所植根的社会语境的关注和反思,使得其研究已经客观地带上了文化人类学所倚重的对文化事象予以整体观照的方法论色彩。但同时我们注意到,尽管他承认艺术的多样化存在,但倾向于以由简至繁的发展序列的整体意识来统摄各艺术样态,并穿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大致可归为同类的艺术现象之间,试图归纳、提炼出一般性的艺术审美法则,并最终指向艺术起源的本质追寻。

19世纪后半叶起,进化论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界掀起的波澜迅速扩及各个学科,艺术研究领域亦然。从原始民族的鲜活资料出发为学者们从事艺术研究研究提供了可能,从而,关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生学研究、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发生机制等问题成为主要课题。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一批涉及艺术起源问题和艺术演进史的论著纷纷问世。

格罗塞与黑格尔、泰勒一样,他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是处于人类学发展的初期——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充满古典主义的色彩。这一时期的人类学家大多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人类文化与艺术是由初级到高级,落后到先进依次发展的。因此,原始民族的艺术是艺术的初级阶段,正如黑格尔把原始艺术看成是艺术前的艺术一样。人类学家泰勒也认为原始的部落艺术“形式矫揉造作,安排布局很不自然。艺术的法则只在古希腊发展了起来。”而且他将艺术划分成原始部落艺术——古希腊艺术——拜占庭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现代艺术这样几个渐次发展的阶段,并以欧洲艺术为中心。

关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格罗塞有着自觉的关注。他认为,艺术科学要以人种学为基础,而人种学可以借助现代科学将大批原始民族的真像告诉我们。然而人种学的方法让就是不完全的,研究原始民族的艺术,第一难关就是材料的搜集。第二难点是我们很难确定的辨别原始民族的材料是审美的还是其他的心灵生活的展示。

格罗塞认为,艺术科学的研究只有将许多不同的事实不厌其烦地作一种比较研究,才能得到相当的真理。因为我们“不容易构成原始艺术对于原始民族所发生的意义的一个正确观念”[2]P23,因此格罗塞认为,对于原始作品的研究,一是要把握“一般状态的审美特性”,二是要“理解审美的各种特殊相”。[2]P20艺术科学到如今还没有参加人种学最近从科学的立场去从事有系统的考察的工作。希望将来的艺术科学会同许多更有内容的、更进步的理论来代替我们现在的理论。

三、艺术的本质与原始艺术的考察结论

在考察原始艺术之前,格罗塞先要弄清艺术的本质问题。他认为一种彻底的研究,是应该从艺术本质的探讨开始。科学的任务当然是要从特殊现象中去发现一般的现象。格罗塞认为,“我们所谓审美的或艺术的活动,在它的过程中或直接结果中,有着一种情感因素——艺术中所具的情感大半是愉快的。所以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并非是要达到他本身以外的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2]P38格罗塞认为,艺术就是注重自身,没有外在的目的,“直接得到快乐,是艺术活动的特性。”

关于艺术的分类,格罗塞坚持了最受欢迎的分类方法,将艺术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在这样的分类下,它将原始艺术分成人体装饰、装潢、舞蹈、音乐等方面。格罗塞对原始艺术的起源作初分类考察,分别从人体装饰,器具装潢、造型艺术、舞蹈、诗歌、音乐六大方面一一探讨。在其《艺术的起源》中,格罗塞提出要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认识艺术,认为如果我们要科学地研究艺术,就必须要了解不同民族的艺术,包括原始的部落艺术。他认为艺术科学首要的迫切任务,就是对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进行研究。其提倡研究原始民族的艺术,仍是因为它是人类最初级的艺术。研究艺术也必须从其最初级的形式开始,仍然是以进化论的思想为前提的。

格罗塞的这种演进论的艺术史观念可能也受到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认为欧洲以外的民族的“艺术作品的缺陷并不总是可以单归咎于主体方面技巧不熟练,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例如中国、印度、埃及各民族的艺术形象,例如神像和偶像,都是无形式的,或是形式虽然明确而却丑陋不真实,他们都不能达到真正的美,因为他们的神话观念,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本身仍然是不明确的,或是虽然明确而却很低劣,不是本身就是绝对的内容。”黑格尔还认为原始艺术只是“艺术前的艺术”,还未达到起码的艺术标准。这不仅是黑格尔本人的看法,也是一个时代的观念,这种观念对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古典主义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前所述,格罗塞属于人类学社会演进论学派的阵营,社会演进论学派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奉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三个原则:一是“心理一致说”(theory of psychic unity),这就是所人类无论何种民族在心理方面都是一致的。二是所谓“一线发展说”(Unilinear Developmengt),各民族物质环境大同小异,心理也相同,刺激与反映相同,于是各族便会自己形成文化。三是“逐步进步说”(gradual progressivism),各民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而其现在程度却不等,那便代表一条线路上的各阶段(stage)。[1]P26格罗塞基本认同这三个原则,他在全面考察各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后认为,原始艺术在各民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那些狩猎部落的艺术作品都显示出极度的一致性;不论在人体装饰上、在用具装潢上、在造型艺术上、在操练上、在诗歌上,甚至在音乐里,我们都在各个民族间一再遇到跟其他一切民族相同的特性。这种宽泛 的一致性直接证明了种族的特性,在艺术的发展中并没有断然的意义。”[2]P236

在《艺术的起源》的最后有个“结论”,在结论中,格罗塞认为,在一开始的定义中曾经说过,艺术的努力是要由它的整个过程或者它的结果来引起审美情感。但是现在必须承认这个定义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十分切合实际的。因为原始满足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主要还是实际的目的在其作用,实际目的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格罗塞还发现,“最野蛮民族的艺术和最文明民族的艺术工作的一致点不但在宽度,而且在深度。”[2]P235原始艺术和高级艺术的差别是量的方面而不再质的方面。原始艺术中所表现的情绪是狭隘而粗野的,它的材料是贫乏的,形式是简陋拙劣的,然而它的主要创作动机、手法和目的,还是和其他一切时代的艺术一致。

另外,在结论中,格罗塞还指出,艺术的价值不止是审美,还由社会的价值。“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持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2]P240同时他也强调了艺术不要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艺术只有致力于艺术利益的时候,才是艺术最致力于社会利益的时候。”[2]P241

格罗塞的这种“仅限于原始艺术”的研究,为建立现代艺术人类学和现代艺术科学做了重要的奠基。格罗塞对于文化人类学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也大多受到格罗塞特别是《艺术的起源》一著的影响。如林惠祥先生在他所著的由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的《文化人类学》一书,是中国现代较早的人类学著作,在其中就大量引用了格罗塞的观点和《艺术的起源》中的文献资料。如该著第六篇《原始艺术》共八章,基本都是照搬的《艺术的起源》中的观点和论证材料。邓福星撰写的博士论文《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也借鉴了格罗塞的主要观点和材料。另外,易中天在20世纪80年代末写就的《艺术人类学》一书,也大量引用和参照了格罗塞《艺术的起源》的观点和材料,作者在书中称赞《艺术的起源》是一部“为人类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和开辟了新途径的天才的著作”[3]P6。易中天还评价格罗塞的将人种学引入艺术学研究的变革勇气和方法论意义。很难想象,离开的《艺术的起源》,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会写成什么模样。

格罗塞的艺术人类学的目标在于为建立科学的艺术学理论体系奠基,而真正的艺术科学理论的创立和艺术学研究的开启,却是在玛克斯·德索手中完成,而艺术学繁荣的前景还有待21世纪全球的艺术学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版。

[2]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

[3]易中天著:《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4]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9

1 贵州民间美术资源的特点

1.1 朴实、稚拙的特点

贵州民间工艺的最大特点就是质朴,由于地理特点和环境的限制,贵州民间创作的工艺品大多受到材质和制作工艺的限制而显得很粗糙,甚至感觉稚拙。然而,粗糙的外表中却透着质朴的贵州人民的特点。

1.2 充满想象和夸张

贵州是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民间艺人的想象中,糅杂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工艺品。例如,刺绣、挑花、剪纸等艺术,他们可以把石榴、鱼儿、桃花等各种物品放在同一个空间中,还能叫出很美的名字,或者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其表现手法也极其夸张。

1.3 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各民族相互渗透又保持独立的艺术手法,在贵州民间工艺中显得尤为突出,就算是相同的民族由于所生活的区域不一样,也略有区别。例如,苗族的刺绣,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贵州民间工艺才堪称中国民间工艺艺术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如刺绣、挑花、剪纸等工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因此,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培养孩子们喜欢民间工艺的兴趣便成为当下比较重要的任务。

2 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美术作为一种人文艺术,它的发展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和区域性文化的影响。在强调美术艺术的民族性和社会性的同时,中学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民间工艺美术,利用贵州民间艺术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2.1 传承民间艺术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贵州这个西部大省也同样接受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迁。现在的农村,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愿待在家里,而是到大城市去实现梦想。所以,对于民间的各种工艺作品,已经很少有人再研究。年轻人不愿意学,认为那个花时间学也没有用。因此,民间艺人大多六、七十岁以上,眼看着后继无人。所以,中学美术课堂有必要挑起这副重担,为优秀的民间艺术做好传承。

2.2 丰富学生生活

学生通过学习传统工艺,尤其是欣赏工艺作品,对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民间艺术有很重要的帮助。

2.3 弥补教育缺失

现在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太少,尤其是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更少。所以,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对于研究民间艺术也是很有帮助的。

3 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教师充分做好民间美术资源的收集整理,让中学美术课堂中渗透民间工艺美学思想。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强,对生活中的民间工艺品有所了解,所以,在中学美术课堂中渗透民间艺术是学生成长中最合适的阶段。美术教师要认真备课,到民间、网络、文献等地方去搜集资料,最好能够把资料分类整理成册,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资料编成校本教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认真开展,确保丰富的文化资源流失。

第二,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赏析,主要从色彩的独特性、饰物的丰富性和构思的巧妙性入手。要让学生了解贵州的民间工艺,首先要教会学生欣赏。民间工艺作品往往以色彩斑斓和巧妙的构思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图画。不管是刺绣、挑花还是蜡染,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只要你仔细斟酌,总会在这些不经意的物件中看到奇妙的东西。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世界中徜徉。比如在对刺绣、挑花等常见的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整个画面有一个完整的记忆,然后再看看成就一幅图画需要的各类丝线。一幅图看起来很普通,需要的丝线单从颜色上来看就有几十种,加上民间艺术家们的精巧构思,已经不单单是一幅画,而应该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第三,把课堂学习和民间艺术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色彩画的部分,首先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然后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结合我教给的欣赏方法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比比赛。例如,青花瓷上面的图案显得清凉、安静、淡雅,就让学生着这样的色彩;如刺绣的图案显得浓艳、夸张、复杂,就让学生画出适合刺绣的作品把传统的民间设计融入美术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更高了。学生不但掌握了绘画的基本知识,还掌握绘制了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技巧。

民间艺术的起源篇10

[关键词]民间美术 传承 审美性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92-02

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从始至终就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中国的民间美术具有充满了原始气息的原始性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的这种民族性和原始性是推动中国民间美术发展的原动力。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和保护是一个综合性课题,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是对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是当代中国美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中国民间美术的原点出发,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梳理,从而探究中国民间美术的独有的特点,论述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状况,并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官方美术和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对于官方美术来讲,具有原发性和本源性的特点,中国民间美术是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形式。中国的美术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阶级地位与艺术地位相结合,一直将民间艺术视为低级和粗俗的东西,从不将其视为艺术,民间美术同样是被视为低级和粗俗的。但是,中国民间美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人民大众的劳动和审美观点艰难地发展和保存下来。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文化和智慧,底蕴深厚,艺术价值极高,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中国的民间美术与中国原始社会的美术同根同源。中国的民间美术和中国原始社会的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共同的特点。至今中国的民间美术还有中国原始美术的艺术痕迹。中国的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古代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开始从不自觉地追求美发展到自觉地对美的追求,最早是为了制造一些实用的劳动工具而产生的,追求实用是最初的原点。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锋利的工具和光滑的工具使用起来更为便捷。从实用性的不自觉追求逐渐演变为对美的自觉追求。古代人们开始在一些器物上添加一些简单的线条,对称的线条乃至一些简单的图案。例如,人们在早期的陶制品上为了使用方便加上了把手,为了区别用途和使用方便加入了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再如,人们将贝壳和兽骨打磨光洁甚至通过钻空等方式配挂在身上,用来吸引异性。这些都是最初的中国民间美术的雏形。至今在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品上还能见到早期的一些图案,人们依然对此有审美上的感受,现在我们在一些民间的剪纸和刺绣作品上还能经常见到这些简单、朴实的图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阶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社会分工日趋细化,从而促使民间美术也逐渐分类,民间美术在制作上也更为精细和多样。一直到现在,民间美术出现了迅速的发展状态。中国民间美术凭借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深深地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具有多样性,中国民间美术将艺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产生了大量的艺术样式,例如编制、剪纸、年画、泥塑、皮影、刺绣等等众多的艺术样式。

二、民间美术的特点

中国民间美术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因此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过程一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紧密联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言传身教”是中国民间美术传承的主要方式。中国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父子师徒关系进行传承的,言传身教的传承形式是由于中国民间美术技艺的掌握者是最为普通的民间艺人。由于中国古代将这些艺术视为低级和粗俗的事物,因此这些民间艺人多数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人,他们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承,更多的是依靠口口相传。这种口口相传、亲身示范的传承形式将技术经验传承给下一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进入了科技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审美需求日益增长。机械化的大批量无个性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家庭式的个性化的生产方式,传统的民间美术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消失,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在冲击着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从此失传,许多传统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品被现代所摒弃。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如“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重新整理和研究,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的民间艺术并不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它文化的观赏需求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混淆了媒体试听,使我国的普遍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状态。

三、民间美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