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十篇

时间:2023-10-26 17:56:34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1

《北京市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关于办理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的通告》、《关于开展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计划安排》,已经北京市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同意,现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城镇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保护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及北京市关于房屋管理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区、郊区、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的所有房屋,包括全民所有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的房屋,集体所有制房屋,私人房屋,社会团体房屋等。

第三条  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除外国政府、企业、个人及中外合资企业所有的房屋由市房地产管理局办理外,其它房屋均由区县房地产管理局办理。

第四条  城镇房屋所有权人(含自然人和法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申请登记,领取房屋所有权证。

全民所有制房屋,由国家授权的县团级以上(含县团级)的管理单位申请登记;

集体所有制房屋,由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组织申请登记;

私有房屋及其它房屋,由所有权人申请登记;

共有的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请登记。

申请登记的期限,由各区县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  房屋所有权因买卖、赠与、继承、析产、交换、调拨、投资等产权转移以及翻建、改建、扩建、增建、拆除等现状变更的,公有房屋应自转移变更之日起一年内;私有房屋应自转移变更三个月内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或变更登记。新建的公有房屋应在竣工后六个月内申请所有权登记,新建的私有房屋应在竣工后三个月内申请所有权登记。凡未办理产权登记领取所有权证及以发生产权转移或现状变更,但未办理转移变更登记的房屋,其所有权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进行买卖、租赁、交换、赠与、析产和调拨,不得翻建、改建和扩建。

设定典权或抵押权的房屋,应自设定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他项权利登记。权力消灭时,应申请注销登记。未登记所有权的房屋,不得申请他项权利登记。

全部房屋塌没或拆除不建的,应自塌没或拆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

第六条  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除继承所有权由继承人一方登记外,均由现所有权人和原所有权人会同办理,他项权利登记由权利人会同所有权人办理。

第七条  申请房屋登记须提交原有的房屋产权证件及下列有关证件:

1.新建、改建、扩建、增建和翻建的房屋,提交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许可证。

2.购买的房屋,提交买卖契证,单位购买的私有房屋,尚须提交市房地产管理局或房屋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批准购房的证件。

3.交换的房屋,提交换房协议书。

4.受赠的房屋,提交赠与书,私人赠与单位的房屋,尚须提交市房地产管理局批准赠与的证件。

5.继承的房屋,提交继承公证书。

6.析产的房屋,提交析产证件。

7.调拨的房屋,提交批准调拨的证件。

8.他项权利房屋,提交有关方面签定的协议书。

9.拆除的房屋,提交拆除的有关证件。

10.其它房屋,按房屋产权来源,分别提交有关证件。

第八条  公民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必须使用户籍姓名,不得使用化名、别名和假名。单位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必须使用单位全称,不得使用简称,更不得以个人名义登记。公民姓名和单位名称变更时,应于三个月内申请变更登记。

第九条  单位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应委托专人持加盖公章的登记申请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并携带被委托人的名章,代为办理。

私人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应提交身份证明及名章,如不能亲自办理,应出具正式委托书,由被委托人代办,房管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委托书须经公证机关公证。

第十条  房管机关依照申请人填写的申请书和提交的证件,进行产权审查。凡房屋所有权来源清楚,没有争议,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证件齐全,手续完备的,应发给房屋所有权证。

房屋所有权证由市房地产管理局统一颁发。

第十一条  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执照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房屋所有者凭证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

共有房屋除由共有人推举一人执所有权证外,其余共有权人各发给共有权执照。共有权执照与所有权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二条  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按下列程序进行:

1.申请:填写登记申请书,交验有关证件。

2.测量:按通知日期到现场勘测,有关系人的,应会同监测。

3.审查:依照申请和勘测情况,审查证件,产权属实的,准予登记;产权来源不清,证件不齐的,不予登记。

4.公告:证件不全的,必要时由房管机关进行公告,两个月内无人提出异议的,准予登记。

5.领证:按规定日期交纳登记费,领取房屋所有权证。

第十三条  房屋所有权登记,应交纳登记费,收费标准为每建筑平方米三角,管房单位自测并符合要求的,每平方米减收八分,由登记人交纳。不按规定期限申请登记,又未获准缓期登记的,每逾期一个月,每建筑平方米加征罚金一角,已申请登记,但未按期办理手续的,亦按上述标准加征罚金。

工本费、房屋所有权证,每件收费四元;共有权执照及他项权利执照每件收费二元。

应交契税的,按有关规定交纳。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房屋,经所有人申请和经房管机关批准,可以缓期登记,但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1.产权有争议尚未解决的。

2.共有人或关系人,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会同登记的。

3.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如期交验证件的。

第十五条  无人申请登记的房屋,或虽有人申请登记,但不能证明其所有权的房屋,视同无主房屋,由政府依法代管。

第十六条  房屋所有权证应妥善保存,如有遗失,所有权人应及时登报声明作废,并向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申请补发。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虚报,瞒报房屋所有权情况,不得涂改、伪造房屋所有权证件,不得侵犯他人房屋所有权。违者,视情节轻重处以罚金,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县大规划区居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及县委、县政府有关精神,坚持以城镇规划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建房的管控,规范农村居民建房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房,确保城乡建设有序进行,管理依法规范,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二、管理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农村居民建房管理。根据《县大规划区居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乡实际,全乡农村居民建房分为两类区域进行管理:

一类区:集镇,105国道以东全境,大机线、两侧200米区域内和105国道以西200米区域内。

二类区:辖区内除一类区以外的区域。

三、管理办法

(一)一类区建房管理

集镇,105国道以东全境,大机线、两侧200米区域内和105国道以西200米区域内,除以下两种情况,一律不准建私房:

1、集镇规划区内,凡年2月4日以前因建设集镇,由政府安置或出让土地而未建房户,允许其在政府当时提供的出让或安置地上建设,但必须重新申报,且建设房屋不得超过三层,建筑总面积不得超过300平方米,建好后临街面墙贴瓷砖,加建红色屋顶。

2、大机线、两侧200米区域内和105国道以西200米区域内,一律不准建私房,如确属危房或符合分户条件的,按照属地安置原则,实行统规自建,在200米范围外按二类区域管理办法建房。

(二)二类区建房管理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基本实行统规自建。经批准的农民自建房屋,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每户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00平方米,在居民集中居住点占用耕地的每户宅基地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占用非耕地的每户宅基地占面积不得超过150平方米;原宅基地必须复垦,严禁在基本农田内开天窗建房。兴建其他非居住用房的农户,一律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报,经批准后才能兴建。

四、申报审批程序

(一)一类区建房申请审批程序:

1、一类区统规统建审批程序:(1)申请统规统建居民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2)村委会初步审查并在村、组公示7天无异议的,由村委会签署意见并盖章,报乡镇府审核;(3)乡政府审核后统一进行安置并报县城乡居民建房联审联批组备案。

2、一类区统规自建申报审批程序:(1)建房户凭县房产部门指定的有资质机构出具的危房鉴定书、或无房和符合分户条件的证明材料、身份证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2)村委会初步审查并在村、组公示7天无异议的,由村委会签署并盖章,报乡国土所、村镇规划所组成的乡联合审批领导小组审查;(3)乡联合审批领导小组审查后,报乡政府审批;(4)乡政府审批并公示7天无异议的,报县城乡居民建房联审联批组备案准予建房。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3

一、指导思想、重点和基本原则

(一)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我市市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进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住房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点: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盘活存量,促进增量,进一步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

(三)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坚持“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平稳过渡,综合配套。

二、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四)从1998年12月31日起,全市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货币分配,包括住房补贴、工龄补贴和住房公积金等方式。

凡在1998年12月31日前已开工的单位自建住房或已交纳购房预定金购买的商品房,并于1999年底前竣工交付使用的,可按国发〔1998〕23号文件规定,以住房货币分配的办法向职工出售,也可以根据国发〔1994〕43号文件的规定,以出售现有公房的成本价向职工出售。

(五)职工住房货币分配额=(住房每平方米补贴额+工龄补贴)×(职工住房面积暂控标准-职工现住房面积)+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本方案中涉及住房面积均以建筑面积计算。

1、职工住房每平方米补贴额,按市政府公布的当年经济适用住房每平方米平均价格除以2与职工每平方米的平均负担额之差确定。职工每平方米的平均负担额,按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除以60计算。

2、全市职工住房每平方米补贴额和职工年工龄补贴,由长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房改办)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公布一次。

1999年全市职工住房每平方米补贴额为500元,年工龄补贴为4.28元。

各级机关、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由各级财政部门在职工购房时以此标准计发职工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其他企事业单位在职工购房时以此标准自行负担发放。

3、1998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经予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

在职职工工龄补贴=年工龄补贴*(购房当年的年份-参加工作当年的年份)。

1998年12月31日前离(退)休的职工,其工龄补贴=年工龄补贴×〔离(退)休当年的年份-参加工作当年的年份〕。

4、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不享受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其住房问题通过加大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办法来解决。

5、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职工所在单位按职工本人月工资的20%逐月为其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本人按其月工资的8%逐月缴存住房公积金。

6、无房职工的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按其住房面积暂控标准计算;未达到住房面积暂控标准的职工的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按其住房面积暂控标准与现有住房面积的差额计算;已达到或超过住房面积标准的职工不发放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

7、职工由于职务或技术职称的变动而引起住房面积暂控标准的变化,住房货币分配额重新核定。

8、职工住房面积暂控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形式

1、结合我市经济状况、承受能力等因素,驻长的中直、省直单位和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私企业、城镇私营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对1998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的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在职工购房时由职工单位采取一次性发放形式。

2、职工工龄达到20年的,在购房时方可申请使用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职工工龄未达到20年的,经单位同意,在购房时也可申请使用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其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的差额部分可向单位借支或申请个人购房贷款。

3、各单位的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的资金要存入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为其设立的资金专户,参照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同时要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企业还要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4、职工用住房货币分配的资金和个人负担部分的资金购买的住房,其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七)住房补贴、工龄补贴资金的来源

1、各级财政部门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的资金。

2、各单位住房建设的资金和自有资金。

3、从售房款中提取不低于25%不高于60%的资金,作为该单位的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资金。

4、各单位自筹的资金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可作为职工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资金。

5、经同级税务部门同意,盈利企业可在税前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职工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资金;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亏损企业可按销售额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职工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资金。

(八)各级机关享受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的人员由市房改办会同各级财政部门共同确认;事业单位享受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的人员由其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税务部门共同确认;中直及其他单位享受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的人员由职工所在单位负责确认。

(九)职工使用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应由本人提出申请,职工所在单位同意,报市房改办批准。市房改办对各单位的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十)从1999年1月1日起,各单位要建立职工个人住房档案。

三、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

(十一)对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给政策。由民政部门确认的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最低经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经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高经济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的商品住房。

高经济收入家庭的标准由市房改办每年公布一次。

(十二)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执行政府指导价。

(十三)市房改办负责全市居民租住廉租住房的审批工作。

(十四)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由市房改办每年公布一次。

(十五)当承租廉租住房使用人的家庭经济收入高出民政部门公布的当年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时,廉租住房使用人应迁出廉租住房或由廉租住房产权单位将房租一次性提高到当年的公有住房租金水平。

(十六)廉租住房的来源

    1、腾退的并符合政府规定的廉租住房标准的原有公有住房。

2、最低经济收入家庭承租的符合政府规定的建筑面积或者使用面积和装修标准的现租住公有住房。

3、政府和单位出资兴建的用于廉租的住房。

4、政府和单位出资购置的用于廉租的住房。

5、社会捐赠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

6、采用其他渠道筹集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

(十七)用于兴建、购置廉租住房的资金要存入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在承办银行开设的廉租住房资金专户,使用时,经市房改领导小组批准,接受财政监督。

四、继续推进现有公有住房改革,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十八)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的管理,遵循“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的原则。

1、1999年职工个人和职工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分别为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单位,经审核批准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可高于5%,但单位最多不能高于20%,职工个人最多不能高于8%。

2、全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都要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十九)调整公有住房租金标准

    1、自1998年10月1日起,对全市公有住房实行第五步提租。

成套住宅、非成套住宅、简易住宅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月基本租金分别由1.00元、0.825元、0.65元调整为1.30元、1.00元、0.75元,在此基础上结合四项调剂因素计租。提租后,职工所在单位每月给每个职工(含离退休)补贴3.50元。

2、租金标准调整后对有关人员的免、减、补政策,按《长春市公有住房提租和住房补贴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推进公有住房的出售工作

    1、自1999年1月1日起,我市公有住房出售一律执行成本价。

2、职工在购买自住公有住房时,所购住房面积超出暂控面积10平方米以内的不视为超面积购房。

3、公有住房超暂控标准部分出售的规定

    (1)现住房承租人可购买一处超暂控标准的住房,也可购买两处住房面积相加后超暂控标准20平方米以内的住房。

(2)现住房面积超出暂控标准部分的出售价格执行市场价格,按市区一、二、三、四、五、六类地段分别在当年成本价的基础上加成本价的100%、90%、70%、50%、30%、10%计算。

(3)职工购买超出暂控面积标准的住房,其超标部分只给予房屋成新和楼层的折扣,不享受其他房改优惠政策。

(二十一)积极培育发展住房交易市场为搞活我市的房地产市场,鼓励居民将所购住房上市交易,盘活存量住房,促进住宅业的发展,对个人所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暂作如下准开准入规定:

1、个人按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后,符合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售有关规定的,允许上市交易。

2、个人所购全部产权的公有住房上市交易后,不视为无房户。

3、职工以商品价格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以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后,可以直接进入住房交易市场。

五、采取扶持政策,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二十二)调整投资结构,重点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市政府将制定并落实在计划、规划、拆迁、税费、信贷等方面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扶持政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可能不占或少占用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要依法履行用地审批手续。

(二十三)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体现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使用功能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十四)控制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通过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有关费用,理顺城市建设配套资金的来源,控制开发建设利用等途径,切实控制住房价格。停止征收商业网点建设费,按“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不再无偿划拨经营性公建设施,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允许以各种理由收取其它费用。

(二十五)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

(二十六)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坚持节约用地的前提下,继续开展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

(二十七)经济适用住房实行小区配套综合验收制度和住房质量保证书及住房使用说明书制度。推行住房及设备、部件的质量赔偿制度和质量保险制度,提高住房的工程质量。

(二十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必须注重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要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步伐,大力推广性能好、价格合理的新材料和住宅部件,逐步建立标准化、集约化、系列化的住宅部件、配件生产供应方式。

六、发展住房金融

(二十九)扩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范围,所有商业银行均可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取消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

(三十)完善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保证贷款安全。

(三十一)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向,住房公积金应当主要用于职工个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理自住住房的贷款。

(三十二)发展住房资金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结合的组合住房贷款业务。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和商业银行要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七、加强住房物业管理

(三十三)加快改革现行的住房维修、管理体制、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

公有住房售后的管理工作,按照《长春市公有住房售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三十四)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物业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管。

八、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保证住房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三十五)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局。各级政府及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把房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构,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保证住房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三十六)今后凡涉及我市房改方面的有关政策,必须经市房改领导小组同意或由其统一制发文件。

(三十七)各新闻单位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转变城镇居民的住房观念,推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十八)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率先实施本方案,发挥行政机关的示范作用。

(三十九)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在长的房改单独运行单位可参照执行本方案。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4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我市的外来务工者以每年20%的增幅急剧上升,去年全市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达57.4万人,发暂住证53.23万本,登记房屋出租户76423户。暂住人口绝大部分来自贵州、四川、江西、河南等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低端服务业和民营企业生产的一线作业。

面对暂住人口对我市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等带来的诸多压力,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从夯实基础、积极防范入手,制订出台了暂住人口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子女就学、计划生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市、镇、村三级暂住人口管理服务网络,实行暂住人口分层次管理,试行出租房登记备案制度,实施出租私房委托代管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并加大投入,市财政先后拨出500万元专款,用于暂住人口免费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2003年,市、镇两级财政又拨款350多万元,构建暂住人口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了市、镇、村管理信息联网。2004年由市财政拨款增配了4000余名社区保安,协助公安维护社会治安。今年市政府又把“暂住人口就业及居住服务工程”列为十件实事工程之一,鼓励推行暂住人口集中居住管理。通过开展社会治安大会战和专项整治行动,震慑了罪犯,促进了社会治安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有效保证了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

暂住人口管理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社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尽管我市的暂口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但从市民的期望值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看,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管理合力尚须增强。暂住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公安、劳动、计生、城建、卫生、民政等多个政府部门。为便于工作协调,2001年4月成立了市暂口办,但限于临时性机构,且力量薄弱,忙于应付报表统计汇总,没有很好地发挥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局限于自身管理职能,齐抓共管配合不够密切,没有形成管理合力。作为基础管理层面的镇(街道)暂口办和公安派出所、村(社区)暂口管理站与社区保安,也因责权不清,工作经常扯皮,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2、管理重点还不够突出。不少镇、村对暂住人口重点列管对象,往往按照比例要求,仅凭主观臆想凑数,造成真正有犯罪前科或有违法犯罪嫌疑的高危人员处于失控状态。市区内不少房屋信息中介所无照经营,只顾赚钱,一套房子多次转手中介,不管承租者有无暂住证,有的甚至连谁是房东都不清楚。浒山老城区范围条块管理交叉,对高危人群落脚窝藏的公共场所和边缘性行业,疏于日常防范,使部分违法犯罪分子不能及时被发现查获。

3、责任落实到位还有差距。全市大多数村存在以收费代替登记、以登记代替管理的现象,有的甚至把收取的卫生费与社区保安队员的工资福利挂钩。部分社区保安队员业务能力弱、工作责任心差,工作重心偏离,普遍存在重巡逻轻暂住人口、出租私房管理,“两主两辅”职责尚未落实到位。暂口专管员“专管不专”,有的被充当村里的“救火兵”、“打杂工”。大多数企业主和出租房房东参与暂住人口管理的意识淡薄,有的企业主只顾赚钱,雇佣无暂住证的外来人员,不配合暂口办做暂住证,把“8小时外”的管理推向社会,“谁用工,谁负责”没有完全落实;城区及城郊结合部大多数出租房的房东因另有居所,客观上远离出租房,对承租人从哪里来、做什么工作、有无暂住证及平时活动情况知之甚少,对任意留宿、借宿、转租现象不闻不问,“谁出租,谁负责”流于形式的多。

4、服务维权有待重视。部分本地人对暂住人口还存有偏见,卫生费收取尚不规范,收费方式不文明,收费标准不合理,有的明显高于核定标准。一些用工单位只把外来务工人员当劳动力使用,疏于劳动保护、日常教育和技能培训,克扣、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业主和建筑包头,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欠缺。虽设置了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但有的尚未向暂住人口开放;对暂住人口的计生管理存在盲区,服务工作尚未到位。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暂住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重申慈党办[2001]18号、慈党[2004]16号等文件规定,继续推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夯实基层基础,狠抓责任落实,真正形成“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为主、部门配合、各方参与”的管理和服务格局;另一方面可借鉴外地经验,对现行管理方法、措施和手段作些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我市暂住人口管理服务水平。

(一)加强协调,增强管理合力。

一是强化“市暂口办”的协调职能。根据我市暂住人口逐年增长的趋势,建议市政府强化现行“市暂口办”协调职能,进一步明确权责,增加人员,保障专项经费和落实车辆,增设职能科室,配强配足市暂口办力量,当务之急是要配备综合执法人员,建议由一名正局级领导担任市暂口办主任,一名副局级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便于协调各方工作。建立例会制度,凡涉及暂住人口管理的公安、劳动、计生、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建设等部门的领导要定期交流工作,加强协调督促,切实担负起综合管理的职责。

二是切实加强社区保安队员的管理和教育。社区保安是新形势下工薪化的群防群治队伍和暂住人口的专职管理人员,从性质定位上是公安机关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辅助力量。在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下,各派出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担负起日常组织、管理的职能,具体可采取两种管理模式:①由派出所直管,即由派出所长担任大队长,责任区民警担任分队长或指导员,切实改变“两张皮”状况。②由镇(街道)、派出所和村共管。各镇(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为更好地开展工作、落实责任,建议在较大的行政村保安分队内部,落实“两主两辅”责任时可进行适当分工,素质相对较好的队员可侧重于暂口管理。同时要加大对社区保安队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切实提高队员的整体素质。培训教育要有针对性,侧重于实践操作,兼顾法律理论,并逐步形成一种制度,从应急性、临时性培训向系统性、规范化培训转化,市镇两级对此要有总体计划和专门的经费预算。

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市对各镇(街道)的暂口管理工作考核,内容要删简,次数要减少,重点要突出,考核方案出台前要充分听取各职能部门及基层意见,使其更具操作性。镇(街道)对村级暂住人口的考核采用分季考核,主要考核的内容以日常督查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为主;对保安队员的考核由村级保安分队实施,并将各村(包括社区保安)的考核结果与分管的责任区民警、协警的工作绩效进行“捆绑”,按一定比例计入派出所对民警、协警的考核成绩。同时加大奖惩力度,根据公平、合理、奖勤罚懒的原则,适当拉开奖罚距离,并同评先结合,以此调动民警、协警和社区保安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化解工作难点。

从现阶段我市暂住人口管理现状来看,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主要是出租房屋的管理和“高危人群”的监控。

一是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加强出租房屋的管理是管好暂住人口的重要环节,通过以房管人,把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和对暂住人口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贯彻落实市公安局等七部门联合颁发的《××市私有房屋租赁管理暂行办法》,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从根本上堵塞管理的漏洞。以“人户一致”管理为目标,对出租房屋重新进行排摸,全员登记,把实际已出租的房屋全部纳入管理视线。在落实房东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对农村出租私房,实行旅店式管理和利用村规民约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自治式”管理。要积极探索那些租住在自进自出的违章建筑(包括临时搭建、应拆未拆的老房子)的暂住人口管理办法;对浒山城区出租房管理,建议借鉴外地经验,建立由浒山街道与市级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房屋租赁管理机构(可与街道综治办合署办公),抽调经办人员,下大决心,摸清底子,加强日常管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对房屋出租户进行摸底排队,把经常或长期外出、年老体弱多病无管理能力或人户分离的房东作为重点,加强教育,确定专人,每周上门检查,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开展房屋信息中介所的集中整治,建议由建设局牵头,规范中介所经营行为,落实相应责任,下决心取缔一批无证无照中介所。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发案特点、定期向房东通报防范信息,加强重点对象的监控。

二是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控。对暂住人口“高危人群”的监控,应作为公安派出所的主要工作之一,尤其是各责任区民警,更应作为首要任务。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人口和工作对象,要日查日清,日清日报。重点检查有前科劣迹对象的落脚点和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可疑物品(如摩托车、手机、金银首饰等);重点检查无牌摩托车、形迹可疑对象,并及时上网比对,展开网上刑嫌监控。鉴于责任区民警警力有限,管理对象过多,可借助社区保安队员和村治保力量获取初始信息,经筛选后上网。公安网要建立专门的数据库,随时为破案追逃服务,不能仅仅为应付考核,逐级向暂口办一报了事。要加强对暂住人口高危人群的信息整合,积极构建现代化的信息警务网络平台,要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公安信息网、暂口管理信息平台、旅馆业信息系统、中心城区的动态电子监控系统和电子警察等技术设施在科技强警、技术防范等方面的作用,以提高动态基础管控能力。进一步解决公安内部各警种之间、局直部门和派出所之间信息共享度不高、利用信息快速反应能力不强、为打击“两抢”及侦破重特大案件提供有效信息不及时等问题,通过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综合手段,实施对“高危人群”的有效监控,震慑各类严重违法犯罪,为破案追逃现实斗争提供服务。

(三)夯实基础,落实相关责任。

做好暂住人口管理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参与,村、用工企业和出租房房东更应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责任。

一是落实村一级的管理责任。要切实改变村级组织重收费、轻登记管理的现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①定期召开出租私房房东座谈会,村民教育会议,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村民管理出租私房的积极性。②规范卫生费的收取。建议由市发改局牵头,对全市行政村暂住人口的卫生费收取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③每月及时向村辖区内的用工企业和出租私房房东收集暂住人口动态信息,指导、督促专管员及时做好暂住人口信息的变更、核对、注销工作,提高暂住人口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是落实用工企业的管理责任。企业作为享用暂住人口劳动力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治安管理责任。①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建立内部暂住人口管理制度,对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必须配备专(兼)职保卫干部或协管员,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暂住人口管理工作;②需要招用外来务工人员时,必须符合国家年龄规定,查看是否持有《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不准招用无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③负责本单位内暂住人口的登记、发证和建档等工作,定期将有关信息与所在村联系;④凡雇佣外地务工者人数较多的企业,要利用闲置的厂房改建职工集体宿舍,新建或扩建厂房时要把职工宿舍一并规划建设,并在立项、扩初会审时要作为硬性指标规定。

三是落实出租房房东的管理责任。出租房房东向暂住人口提供居住房源,收取房租费,同时应承担以下义务和责任:①出租房屋必须符合出租条件,危及承租人的人身安全,房东要承担民事责任;②要经常了解承租人的基本情况,不准将房屋租给无有效证件的外来人员,出租房屋要照实登记,人走注销,人户一致,准确提供出租房暂住人口的动态信息;③发现可疑分子,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④房东远离出租房、长期外出或年老体弱等无法履行责任的,要确定代管人,由代管人、村(居、社区)暂口管理站等代为办理出租房的有关手续、租金收取和税费缴纳等。

为有效落实业主、房东的管理责任,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建议通过广播、有线电视、报刊、村居宣传栏等媒介,对一些严重违反规定的企业主、出租房房东进行曝光,敦促业主、房东对暂住人口实行有效管理、服务,增强和落实配合职能部门管理的责任意识。通过对暂住人口犯罪嫌疑对象的倒查,追究业主和房东的责任,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

(四)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和服务。

暂住人口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暂住人口,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多为他们提供方便与服务。

1、加强教育引导。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暂住人口的社会认同感,要摒弃那种不客观、带有歧视的偏见,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暂住人口也要改变不良陋习,提高自身素质,随乡入俗,融入××社会。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积极培养、吸收外来务工者入党(团),担任工会骨干,引导他们参与各项政治活动,鼓励暂住人口为××建设多作贡献。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5

第二条  房产税在城市(包括郊区)、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县城系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系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工矿区系指已建制的工矿区和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开征房产税的工矿区必须经省税务局批准。

第三条  凡在征收房产税的地区范围内,已构成固定建筑的房屋,均应由其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人、承典人、代管人或使用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缴纳房产税。

第四条  个别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经市、县税务机关批准,给予定期减税或免税。需统一规定减税、免税的,由省财政厅确定。

第五条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百分之三十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房产原值的确定:(1)依据纳税单位固定资产帐面记载的金额确定;(2)未记入固定资产帐户,但按有关的财务制度规定,房屋累计造价已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房产,按累计造价确定;(3)无房产原值和财务制度的自有房产,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房产管理部门同一年代兴建的同类房屋的造价核定;(4)购买的房屋,按购进的价格确定。

与房屋不可分割的水、暖气、煤气、电器设备,应计算在房产原值内。

第六条  房产出租的,以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出租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由承租人负责代缴。

第七条  房产税按年征收,每半年缴纳一次。上半年三月份征收,下半年九月份征收,每次征期为一个月。

第八条  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同一纳税人的房产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分别征收。

城镇居民个人缴纳的房产税,税务机关可委托居(村)民委员会,并提给手续费。

第九条  纳税人应在房产购入或建成后三十日内,向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登记。从购入或建成的次月起开始纳税。并相应建立房产登记帐册,注明房屋座落、用途、构造、间数、面积、房产原值以及建成或购买日期,以备核查。

第十条  房产税的征收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税收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6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个人建房在规划、用地、建筑设计、外形、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个人建房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1、符合规划原则。按照城乡一体发展的要求,突出山区特色,高起点、高质量、科学编制集镇和村庄规划。农村个人建房必须服从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数量和规模,实现城乡规划“一盘棋”,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新格局。

2、节约用地原则。农村个人建房要坚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合理用地的原则,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集中集约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建房由村庄向集镇、一般村向中心村、小自然村向大自然村集聚。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改进农村建房模式,推行全坡屋顶式、多层式、集中连片建房,控制独立式住宅建设。

4、以人为本原则。本着经济、适用、美观、安全的原则,加快推进危房改造解困工程、移民下山工程建设,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5、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按照村庄和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先规划、后批地、再建设”的原则,按程序规范审批农村个人建房。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二、严格用地条件,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农村村民占用集体土地建房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即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处不超过标准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包括附属用房、庭院用地等场地,属于拆旧建新的,必须先拆后建。新建、扩建、改建个人住房的,必须符合下列土地和建房条件:

1、建设用地条件。

(1)每户原有住宅占地面积超过140平方米的,原则上不予批准新宅基;人均占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或人均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不予批准新宅基。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3)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征用、购买、占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4)农村村民占用集体土地,异地新建房屋除上述规定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原有住宅占地面积小于140平方米或人均占地面积小于30平方米。

②与村委会签订了退回原宅基地用地协议的(拆旧建新的除外)。

③农村村民零星建房必须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

④建房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

(5)对要求分户的,严格按照以下条件审批:

2、房屋规划建筑设计条件。

(1)农村个人建房选址地点必须符合村庄规划,不符合村庄规划的不得批准建设手续。

(2)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新建二层以上的住宅(含暂建一层、以后续建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也可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没有进行设计或未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的不予审批。

(3)符合建房条件的,由国土部门无偿进行泥石流、滑坡体等土地环境评价。

三、依法报批用地,规范建房审批程序

各乡镇要按照《县村镇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科学编制村庄土地利用规划、集镇和村庄建设规划,指导和引导农民依法依规科学建房,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对农民新建(翻建)住宅的,必须选址建造在村庄建设规划划定的区域内,并严格落实拆旧建新、一户一宅的要求,把好农民建房的统一规划关、建筑设计关、审查批准关、实地放线关、跟踪管理关和复查验收关。对符合规定批准建设用地的个人建房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申请建房的农村村民向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建房申请,并提供现有住房、家庭成员、户籍关系等情况。

(二)村民委员会集体讨论建房申请,并予以张榜公示。期满后无异议、且符合本文件规定的,由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同时附具村民委员会与申请建房农村村民签订的原有住房拆除协议或无偿交由村民委员会统一管理的协议,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国土资源管理所现场核实,并踏勘用地现场是否符合村镇规划,绘制建设地点图,填写农村个人建房用地呈报表并提出初审意见。

(三)对符合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应组织供电、供水、路政、水务、消防等单位到现场,按照各自管理规定进行选址。严格控制在国道、省道、县道沿线建房,其建筑物边缘距公路两侧边沟的最小间距为:高速路50米、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村道5米。符合要求的,各相关单位签署可行性意见。相关质量安全操作和其他审批程序按照《县村镇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四)农村个人建房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符合规划的,乡(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国土资源管理所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由分管领导审核并签署初审意见后报乡(镇)长审批。严格使用《县村镇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全县农村个人建房统一审批表,发放“一书一证”。国土资源管理所依据“一书一证”下发用地通知书。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7

近年来,我县抓住机遇,全面加快城镇化步伐,城镇规模逐步扩大,房地产开发势头良好,房地产交易日益活跃,为契税、耕地占用税(以下简称“两税”)征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两税”征管还不尽规范,擅自减免或漏征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为了切实加强“两税”征管,规范征管行为,防止“两税”收入流失,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两税”征管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两税”征收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机关直接征收契税的通知》相关规定,我县“两税”征收机关为**县财政局及各街镇乡财政所。

二、“两税”征收窗口及征管人员的设定

棠香、龙岗街道办事处和龙水镇的单位、集体和城镇居民依法应缴纳的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窗口设在县行政服务中心。棠香、龙岗街道办事处、龙水镇的农村居民和其余镇乡单位、集体、个人依法应缴纳的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窗口设在当地财政所。人员由财政部门在本系统现有人员中抽调。县财政局负责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管、稽查等相关工作。

三、“两税”征收范围、标准、减免等问题

契税、耕地占用税的征收范围、标准、减免等,严格按《**县契税征收管理办法》(足府发[2005]38号)、《**县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办法》(足府发[2005]39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实现信息共享,加强部门协作

加快“两税”征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措施,县财政局要以国土房管部门信息系统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同国土房管部门的工作协调,相互沟通“两税”征管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征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国土房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征收机关的工作,提供信息接口和相关资料,协助征收机关依法征收,严把审核关,确保财政收入不流失。

五、实行纳税申报和“先税后证”制度

纳税人应按有关规定程序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金,完税后才能办理有关土地、房屋的权属变更登记手续。国土房管部门要凭财政为纳税人出具的完税证或减免审核通知书或者延期缴纳手续才能发放房地产权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

六、有关费用问题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8

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明确相应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加强指导监督。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建立政府、农民和投资者的利益平衡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为农民进城营造最优的环境。

2、农民自愿,积极引导。要坚持农民自愿原则,真正关心农民,保护农民利益,防止与民争利。要科学编制规划,优化住宅布局,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引路等形式,合理引导人口流向,鼓励引导农民居住向城市和重点中心镇集中,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

3、积极探索,规范操作。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特别是对宅基地的流转、农民跨村建宅、弃宅进城、新村建设等问题,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快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

4、试点先行,全面推开。要选择条件相对成熟、有工作积极性和有推广价值的地区先行试点,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在面上全面推行。

二、政策措施

(一)改革房地产权制度,加快农民弃宅进城步伐

5、鼓励农民弃宅进城。凡因城市、交通重点工程和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列入拆迁改造范围的,除依据现行的拆迁补偿政策对其合法的房屋进行货币补偿外,对自愿放弃宅基地安置自主进城购房的,对其原有合法宅基地由用地所在镇按每平方米50元给予补偿;对上述范围外自愿放弃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自主购房的农民,按现状退宅还耕后,按原有合法宅基地面积由用地所在镇给予每平方米80元的补偿。凡领取宅基地补偿的农户,今后不得重新申请宅基地建房。对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的,可在城镇安排购买经济适用房。同时,对主动弃宅进城购房的农户购房价格给予一定的优惠。

6、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整理、宅基地异地指标置换、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等途径,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对进城农民在原居住村民小组的承包地,可以继续承包经营,可以依法流转给他人承包经营,也可以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对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农户,可由用地者参照同类地区征地补偿的相关标准给予转移就业补助费,或实行自愿量化入股。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新型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

7、推进常住户籍人口一元化管理。打破二元制户籍管理模式,对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常住户籍登记人口逐步取消农业、非农业、自理口粮、蓝印等户口性质,对所有农业户口,统一由办事处出具人员名单免费变更为县城居民户口,实行一体化管理。

8、探索外来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按照外来暂住人口在县城的暂住期限实行分类管理,凡是我县招商引资的投资人、县内用人单位引进的外来人才、暂住2年以上拥有固定住所或用人单位的暂住人,其本人、配偶及其子女可申请在县城落户。进入职教集团就读的学生,凭入学通知书或学校证明可将户口迁移到职教集团的集体户口,毕业后,直接迁移到所在工作单位。

9、调整完善农村常住人口户籍城区落户政策。凡在县城购买商品住房、闲置房(二手住房)、铺面的农户,凭房产证或契税完税证、购房发票等可申请房主本人、配偶和子女迁入县城落户。

(三)完善县城学校布局,科学整合全县教育资源

10、努力扩大县城办学规模。县发改委、建设局、教育局等部门和镇、城东镇人民政府要立足城区,加快做好新一轮的教育发展规划,合理优化县城学校布局,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加快组建职教集团。同时要结合县城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化发展要求,在旧城改造、城区拓展、工业园区建设时,同步规划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中小学、幼儿园。满足县城新增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

11、严格执行进城农民子女接受平等教育的有关政策。规范学校管理,严明收费纪律,进城的农民只要持有城区房屋产权证和户口簿,其子女即按相关规定在县城各类学校就读,各学校不得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

(四)完善各项社保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12、进一步扩大进城农民社保覆盖面,鼓励劳动年龄(男18-60周岁,女18-55周岁)内的进城农民参加城镇各项社会保险。凡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各用人单位都必须为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人员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手续,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履行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缴费的义务。在城镇从事自由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鼓励申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按照城镇户籍人员同待遇办理。

13、积极扶助进城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对进城农民达到退休年龄(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时,其缴费年限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允许其适当补缴或延长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补缴年限最短不少于1年,最长不超过8年,补缴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按办理补缴手续时的相关标准执行。对补缴后仍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经本人申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可继续按规定的缴费标准延长,至满足领取养老金条件止,或按相关规定将其参保缴费关系转换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关系,按照其退休时农保的计发办法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待遇。

14、对劳动年龄(男18-60周岁、女18-55周岁)内的进城农民可根据本人的意愿,允许其自主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五)加快相关配套改革,切实维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

15、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坚持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政策。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通过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向城镇转移就业。

16、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集体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方式,在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促进农民持股进城。维护弃宅弃地进城的农民在原户籍所在地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享有的股权及其收益分配权不受侵犯。

三、实施要求

17、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引导农民进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县农办、国土、建设、劳动保障、公安、教育、卫生、财政、监察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组,各镇、各相关部门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协调、落实和推进工作。

18、明确相应职责。引导农民进城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镇、各相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县政府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各镇和相关部门“三个文明”目标责任制考核。县农办、国土、建设、财政、劳动保障、公安、教育、卫生、监察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宅基地的整理由各镇负责实施,项目管理由国土资源部门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9

山东省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最新全文第一条 为了合理利用和节约城镇土地,调节土地级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三条 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

(一)大、中城市的建制市区和建制郊区;

(二)小城市、县城、建制镇的人民政府所在地;

(三)工矿区为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开征土地使用税的工矿区,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大、中城市的建制市区和建制郊区所辖经济落后的农村是否列入征税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小城市、

县城、建制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征税的具体区域范围,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第四条 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的范围和税额计算征收。 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应以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测定的土地面积为准。纳税人持有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依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计算纳税;尚未核发土地使用

证书的,暂按纳税人据实申报、市县税务机关核定的土地面积纳税。

第五条 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按大城市的标准征税;枣庄市、潍坊市、烟台市、济宁市、泰安市、东营市按中等城市的标准征税;威海市及县级市按小城市的标准征税。

第六条 我省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适用幅度为:

(一)大城市五角至十元;

(二)中等城市四角至八元;

(三)小城市三角至六元;

(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二角至四元。

第七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根据市政建设和经济繁荣程度等状况,将所辖地区的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税额幅度和年平均税额,制定相应的税额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划分土地等级应本着既区别对待又尽量从简的原则,大城市分为四至六个等级;中等城

市分为三至五个等级;小城市分为二至四个等级;县城分为一至三个等级;建制镇、工矿区不划分等级。

年平均税额,由省财政厅制定和调整。

第八条 大、中城市的建制市区、建制郊区所辖的农村及个别城市的区政府所在地,经济比较落后,执行城市税额标准有困难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执行本办法第六条第四项规定的标准。 贫困地区和其他经济落后地区需要按《条例》规定降低最低税额的,必须报省人民政府批

准。

第九条 除《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免税土地以外,下列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一)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

(二)房产管理部门在房租调整改革前经租的居民住房用地;

(三)免税单位职工家属的宿舍用地;

(四)民政部门兴办的福利工厂用地;

(五)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

第十条 纳税人按规定纳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给予减免土地使用税的照顾。

第十一条 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缴纳。具体缴纳期限由县(市、区)税务机关确定。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和管理。

土地管理机关应向土地所在地税务机关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资料。

第十三条 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和《山东省税收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土地使用税征税对象土地使用税以土地面积为课税对象,向土地使用人课征,属于以有偿占用为特点的行为税类型。土地使用税只在

城镇房地产管理暂行办法篇10

城镇房屋拆迁涉及房屋所有人已取得的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

一、对公民所有的城镇房屋征收的补偿。按照国务院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城市公民房屋征收的补偿,一是对房屋的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由市场中介组织——房地产市场评估机构确定的金额补偿,体现的是补偿的市场化原则;二是对因征收所造成的相关利益的补偿,是采取的适当补偿。由市场中介组织——房地产市场评估机构确定补偿金额,本是良好的方式。但该条例同时又规定补偿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从实践中所反映的问题来看,各地实施该国务院法规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甚至规范性文件,却往往将该市场化补偿原则异化为行政机关的单方定价。目前通行的作法是政府通过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拆迁房屋的土地及房屋补偿标准。不同级别的土地补偿不同的地价,而房屋的建筑安装费用也有详细的规定,因此《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市场评估价方式形同虚设,很多地方的拆迁补偿确定也根本不需要中介机构的参与。而且,根据政府确认的被拆迁房屋明细清单即可获得拆迁补偿数额,中介机构参与评估也无多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法规所设定的市场补偿方式实际上就异化为行政单方定价,使得被拆迁人的财产损失没有得到依法补偿。当前城市房屋拆迁中的纠纷多是公民对补偿的不满意造成的。

二、对公民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建房是必须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征收,现行的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可以无偿收回,并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出让。无偿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时,对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在宪法第十三条中增加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由此,确立了我国的行政征收的补偿制度。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对公民私有财产的征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2.征收必须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3.征收必须予以补偿。

显然,《暂行条例》对公民在建房时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无偿收回的规定,与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相违背,应作无效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