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概念十篇

时间:2023-10-26 17:33:11

文化差异概念

文化差异概念篇1

关键词:面子;概念;差异

一、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概念

自1944年中国留美人类学女博士胡先晋发表有关《中国人脸面观》论文以来,众多学者先后撰文论述“面子”问题,并对这一概念给出了各自的界定。胡先晋认为“面子代表一种中国社会重视的声誉,这是在人生经历中通过成功或夸耀,步步高升而获得的名声,也是经过个人努力和聪明才智积累起来的声誉。”何友晖认为“面子是个人基于他在社交网中所占的地位、合宜的角色表现与被人接纳的行为操守,而从他人获得的尊重与恭敬;个人所获得的面子乃视个人及其关系密切者的生活举止与社会期望是否吻合而定;而在两个人交往的情况,面子可说是一种相互的服从、尊重与恭敬,是双方都期待获得,同时也准备回报的。”黄光国则认为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个人的面子是其社会地位或声望的函数。成中英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度来解释“面子”,他认为“从主观向度上看,‘面子’体现的是与社会关系及整个社会相关的个体自尊价值和自身的重要性。客观向度上的面子是指个人被相同社会或社区中的其他成员认可的社会位置,或更多表现为在某特殊场合被特殊人认可的社会地位或价值。”金耀基认为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对面子的定义具有代表性:面子是一种社会性的东西,个人的尊严将从适当的行为及社会赞许中获得,即社会性的面。但他同时认为中国的“面”,除社会性外,尚有道德性的含义。朱瑞玲认为“面子是一个社会认可的‘自我’,也是个人社会影响力的代称;它因社会互动而产生,又因拥有种种社会资源进而影响人际间互动的关系;为了追求面子亦即有利的自我意像,个人逐渐习得各种符合社会规范的因应行为模式。”陈之昭从现象心理的角度将面子界定为:在自我或自我涉入的对象所具有且为自我所重视的属性上,当事人认知到重要他人对该属性之评价后,所形成之具有社会意义或人际意义的自我心像。周美伶从两个角度对面子加以界定,一为社会尊严,另一则是公众形象。翟学伟在综述了前人的研究并对“脸面”的语义做了分析之后,提出如下定义:“脸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所表现出的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而面子是这一业已形成的心理及其行为在他人心目中所产生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

综合以上的概念得以看出,学者们对面子的定义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认为面子是一种声望、尊重、价值、重要性或社会地位,总之强调面子是一种社会尊重或社会价值。二是视面子为公众自我形象,或他人所认定的自我形象。强调面子是个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建立的形象,是他人用来认定个人的整体知觉。但所有学者均认同的一点是,面子须透过互动情境而获得,一个人的“面子”是“面子”拥有者和认可者之间特定关系的一个函数。

二、西方文化中的“面子”概念

Goffman是西方探讨面子的代表人物。他对面子曾做过一“动”一“静”两种描述。其互动性的定义是:面子是在特定的社会交往中,个人成功地获得向他人声讨的社会正向价值。它包含了以下两个过程: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某种关系的人,其中一方向另一方声称自己拥有某种社会赞许的价值;若互动对方加以承认,这个人就获得了他所要讨的面子。而静态的描述性定义是:面子是一个具有社会赞许性质的自我心像。静态描述与互动性定义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丧失了面子运作所具有的磋商与互动的本质。

Brown& Levinson则进行了精细的跨文化语言分析,以探讨人们怎样透过语言来表达对面子的顾虑及避免面子威胁。他们的理论虽以“礼貌”为名,但是面子却是此理论的关键概念。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在一个社会中,任何有能力的成人都有面子,而且知道每个人都有面子,他们也有一定的理性知道如何选择方法来完成(照顾他人面子需要的)目标。这里所谓的面子就是“每个人要求他人认可的公众自我心像,是一种须情绪投入,可以丢失、维持或增加,并且在交往中需要被时时留意的东西”。这一概念包含了两种成分:消极面子与积极面子。消极面子是指“每个有能力的成人的行动都不被他人妨碍或强制的需要”;积极面子则指“个人的需要至少被一些人视为可欲的”。消极面子所要求的是一种独立自主、可以自给自足的公众形象,追求个人的自主,不受他人强加负担或义务,这种愿望一旦得到满足,该成员的消极面子就得到了保留;积极面子是希望自己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能被有关的人物接纳、赞许的需要,追求与他人的亲近、和睦,及受他人赞同。

Ting Toomey在她所提出的“面子磋商理论”中将“面子”与“我”及文化的概念交织在一起。她指出“面子实际上是个人的自我在某种关系情境中呈现出来的心像”。它是在某一情境下互动者互相定义的身份。而“面子磋商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各文化的成员都在为他们想要拥有的面子而与互动对方进行磋商。她将面子分成四个向度:自己的/他人的消极面子;自己的/他人的积极面子。

Lim认为面子指的是一个人向他/她人所声讨的积极的公共意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自主的、交情的和能力的面子。自主面子是人们控制自己命运的意象,该意象根植于不想被压迫的需要;交情面子是人们对于有价值的同伴的意象,该意象引发被接纳的需要;能力面子是对一个人的能力的意象,它产生了一个人的能力被尊重的需要。

其中Brown& Levinson的消极面子与积极面子观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特征,是完全基于西方文化的面子概念。

三、结语

Brown& Levinson所提出的积极面子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有相似之处,而消极面子则几乎无任何相同。中国文化中不存在以行动自由和自主要求为核心的消极面子观念。相反,Brown& Levinson认为在西方文化中不太敏感和正式的积极面子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则表现得非常鲜明突出,构成了中国文化中“面子”概念的主体内容。这种积极面子要求的实质是要受人尊重,其本质还是一种尊严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化中“面子”概念的核心就是人格尊严的要求,对友善、热情、认同、人格完满的要求,对行动自由的要求不明显。中国文化中“面子”的维护包括对己与待人两个方面。对己要克己守礼,不失体面,一言一行符合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身份地位;对人则要尊重体谅、热情友善,充分顾全到对方的面子。(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Brown,P& S.Levinson.1987.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2nd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文化差异概念篇2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性教育;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159-02

一、引言

G.Lakoff和M.Johnson指出:隐喻无处不在,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中。人类的思维概念体系就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一种思维现象,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因此人类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体系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也叫作“隐喻概念体系”。我们通过已经熟知的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陌生的概念。反之,也用一个概念领域的词语表达去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即“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一步表明了文化在概念隐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英汉概念隐喻的异同入手,挖掘其文化根源,并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以加强英语学习的隐性教育效果。

二、概念隐喻的基本原理

概念隐喻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结构喻(structural metaphor),指借用一事件的结构去理解或认识另一事件,如LIFE IS A JOURNEY/LIFE IS A STAGE,英汉文化中都把人生比作一段旅程或舞台,这是和英汉文化中人们相似的体验密不可分的。比如:The Road Not Taken,“人生如戏”等表达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二类是方位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指人们常用“上、下、左、右、里、外”等词语来表达非空间领域的抽象概念,如感情、地位等。它们与空间概念互相映射,从而形成隐喻概念。如:FIELDS AS CONTAINERS (Never say a sentence with more thoughts than it can hold.).第三种是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指用实体事物来代指其他概念,如:人常和动物有相对应的类比关系。汉语中“蠢驴”、“懒猪”、“狡猾的狐狸”等隐喻式表达与英语中这类动物的隐喻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三、英汉概念隐喻的异同

人类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包括人体器官、情感经历、生存坏境、气候因素等,甚至人类的发展历程和历史都存在一些共性。人类社会文化背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共性是人类认知上的共通的基础,也是不同语言有着相似隐喻的主要因素。因此,英语和汉语虽然语言系统不同,但拥有着共同的认知结构,即使是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可能出现共同的隐喻映射,体现出共同的概念隐喻。比如英语中的bottle-neck,the mouth of a river和汉语的表达是相似共通的。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每个民族由于负载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民族习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独特内容,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映射到语言上,便使得人类语言中隐喻概念系统呈现出种种差异。如:英语和汉语中“龙”、“狗”、“皇家御用颜色”等概念的不同,就是根源于文化的不同。尽管英汉两种语言有差异,但由于客观自然规律具有相对统一性,不同文化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当然也有相似的认知经验,由此产生的思维的共性使不同语言产生了相似的隐喻表达方式。

四、英汉概念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隐性教育效果

概念隐喻本质上是人类理解自身和赖以生存的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们对一些基本概念表现出来的相似认知表现了人类经验的共通性,而不同的语言表现出不同的概念隐喻则是由于价值观、世界观、风俗习惯和等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学生往往由于某些文化障碍和理解盲点,对一些差别较大的概念隐喻理解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英汉语言概念隐喻差异性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目的是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排除学生跨文化的思维方面的障碍,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到《大学体验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Passage A Bathtub Battleships from Ivorydale的时候,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块小小的香皂可以比作浴缸里的战舰。因为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香皂是不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因而也不能作为小孩子在浴缸里的玩具。因而教师要先讲授清楚为什么这种香皂能够漂浮在水面,这种特性是从何而来,和美国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有何联系。而文中的“backbone products”又和汉语中的“拳头产品”相呼应。这充分体现了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在遇到含有概念隐喻的语篇时,我们首先要分析清楚语篇中都使用了哪些概念隐喻,作者为什么使用它们及其作用和功能,这些隐喻和我们已知的概念隐喻有何异同,如何利用已有的认知加深对文中概念的理解等。经过这样的分析,文章就会变得简单易懂。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杰克逊在他的著作《课堂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相对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无意识的、间接的、非强制性的无形教育方式。要想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达到较好的隐性教育效果,教师可以根据预定的、明确的教育计划、内容和方案,在英语课堂上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如:英文歌曲、经典影视、英语新闻等,进行概念隐喻方面的教授和渗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排除思维方式差异的障碍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对概念隐喻进行研究和探索,将有利于加深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认知和理解。此外,通过这些教学资源中的隐性因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的熏陶,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要顺应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的相似性。而对于更多不同的概念隐喻,则要深入探究导致其差异的根源,才能深刻全面地理解两种文化中概念隐喻的区别,从而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用能力,使隐性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韩莉.人才培养与隐性教育资源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

[3]李儒峰.西方文化渗透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2).

[4]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和趋势[J].外国语,2002,(1):38-45.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48-52.

文化差异概念篇3

关键词: 京、汉族小学生 数学概念表征 差异

1.问题的提出

数学概念表征“指数学概念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要理解和运用一个数学概念,首先要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概念表征。要更好地进行数学概念教学首先应该了解数学概念是如何在学生头脑中呈现的,由此可见数学概念表征是数学概念教与学的重要内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数学概念表征作过研究,李善良博士的研究指出,由于认知水平、个体倾向、学科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同一个数学概念,学生的表征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既然个体的数学概念表征形成和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那么本研究希望从跨文化的视角入手,分析挖掘京、汉族小学生数学概念表征表现的差异。

2.方法

2.1测试对象及其特征

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上。京族三岛共有三所小学,随机选取两所学校的五年级和六年级全体学生作为被试,发出试卷328份。该民族主要语言为白话与普通话。被试所在地区的课堂用语是普通话。石家庄市白佛小学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市郊,随机选取五六年级各两个班作为汉族被试,发出试卷247份。汉族被试所在地区的课堂用语为普通话。

2.2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参考国内外学者研究数学概念表征的文献,结合我国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我们设计适合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概念表征测试题。其中一部分选自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稍作修改,另一部分则考虑根据京汉族文化差异自行设计。在正式测试前,选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可以看出,测试题具有和其他相关测试题同等的信度、效度和可操作性。测试时间为40分钟,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管理下进行测试。赋分情况为:主观题部分,根据学生回答接近正确答案的程度分别赋予4,3,2,1,0分;客观题部分答案正确记4分,不正确记0分。主观题部分评分时重在关注学生对该概念的表征程度,包括理解的深度广度速度等,不只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

用SPSS对学生的测试成绩分年级等进行分类统计,做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出定量比较的结果。同时,考虑到概念表征在概念意向等方面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直觉,内隐性强,为使研究的结论更可靠,还采用了访谈等定性方法,以其从更为深入的角度挖掘京汉两族小学生数学概念表征上的特征。

3.结果与分析

3.1结果

京、汉族五、六年级学生数学概念表征平均分和差异性检验结果如下表。表中符号所表示的意义:S代表问卷总体成绩,N代表样本个数,M代表平均分。由于研究选取的样本较大,研究者时间精力有限,并不对所有题目进行深入分析,只对部分包含不同类型概念表征的题目进行详细分析。其中,代表数学概念表象题目成绩,代表统计类题目成绩,代表运算律题目成绩,代表位置与距离题目成绩。

表中数据表明:京、汉族同一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概念表征整体成绩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两个民族学生的数学概念表征在一些方面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3.2分析

3.2.1关于学生数学概念表征的整体成绩

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得到京汉两族小学生在数学概念表征的整体成绩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数学概念表征是数学概念在人脑中的记载和呈现的方式。这些受师资水平、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文化习惯等的影响。

京族本身是舶来的民族,以前由越南迁来,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等与汉族有很大不同。长期以来,京族生产方式以海上捕捞为主,主要生活在京族三岛上。这些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使两个民族间思维方式等不同,因而在调查之初,我们考虑到两个民族间学生的数学概念表征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别。

但近年来,在京族三岛上,边贸和旅游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当地人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与汉族同胞交流增多,汉族文化也开始渗透和影响着京族文化。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也开始经历改革,京族学校在授课时使用汉语教学,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也为人教版。有学者在2001年进行的京族文化教育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京族三岛的两所中学、三所小学的教学体系与汉族第七中小学的教学体系是一模一样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双语教育,而京族小学依旧使用汉语进行教学。这样京汉两族小学校在教学体系与制度上是趋同的。

另外一个影响学生数学概念表征成绩的因素为教师。广西属于教育欠发达地区,京族三岛也是如此,因而师资水平方面与其他地区是具有一定差异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师队伍。以我们调查中的一所学校为例,京族学校共有教师57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7人,具有大专学历的有35人。较之以前,教师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京族汉族学校教师在职前或职中接受了类似的教育方式及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教育发挥了协调的功能,使得京、汉族学生在相似的环境中接受了相似的科学的数学教育,促进了各自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具有了类似的数学素养。这些都使京族汉族小学生在表征的整体成绩上差别不大。

3.2.2关于京、汉族学生数学概念意象的差异

概念意象是表述概念的认知过程,是内部表征的主要形式,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意象利用直观形象为工具,象征性地代表概念,在回忆、加工时显得简洁明快,约束较小。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概念意象丰富的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也较为深刻,而那些对概念定义理解深刻的学生必然拥有丰富的概念意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京族学生大多具有丰富的概念意象,概念意象也带有强烈的各自特点,这些各具特色的概念意象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在回答问题“看到统计这个词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时,六年级的23位京族学生给出如下答案: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还有49位京族学生在空白处画出了条形统计图来表征这个概念。另外还有2名学生给出答案:“先分类,然后算算各有多少个,平均数什么的。”在表征可能性这个概念时,京族学生的回答更为多样,其中比较多的有“不一定”,另外有个别学生的答案较为有趣:“我将来可能是一名优秀的舞蹈老师。”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于这个概念不同的理解。

在回答问题“看到角这个词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些什么?”时,京族与汉族学生多数使用图形表征,画出一个锐角。而仅有11名汉族学生和5名京族学生写出角的定义。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惯用图形表征。在回答问题“看到方程这个词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时,两个民族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写一个具体的方程,并将其未知数的值解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用具体原型来表征方程这个概念的。同样的,在平均数与乘法的表征中,学生也比较偏向与具体原型表征这种方式。

3.2.3关于京、汉族学生在具体内容上概念表征的差异

3.2.3.1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的知识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是京族还是汉族地区的学生,普遍反映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较之其他题目,在做这部分的题目时不用“费脑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尽管两个民族的学生在统计这部分上的正确率都比较高,但仔细分析答案,还是存在有一些差别的。问卷第四大题的第八题是与统计有关的,其中第二小问是:“从图中的信息中你能发现些什么?”大部分京族学生的回答是:“我发现小红的身高一年比一年高。”汉族学生的答案则较为多样与深刻,除对自身纵向对比外,还有部分学生进行了横向的比较,比如有部分学生回答:“我发现小红的身高比平均身高低。”甚至有的学生还在后面加上一句:“比标准身高低,会影响发育。”还有部分汉族学生回答:“小红有的年份长得快,有时长得慢。”由于京族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小岛上,生活环境相对狭小,导致学生的见识相对较小,因而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与思维空间,致使学生的答案相对较单一。而汉族学生平时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多,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也更加多样,进而答案也较为丰富。

3.2.3.2分数

在回答问题“用尽可能多的方式写出或画出1/6”时,有部分京族学生给出这样的答案:画出上下两排各六个共十二个格子,将上面一排中的一个涂成深颜色,下面一排全部涂成深颜色。在后面的访谈中问及学生,其中一位的回答是:上面涂黑的部分表示分子1,下面涂黑的部分表示分母6。而当问及1/6这个分数的意义时,他的理解却是正确的:将一个东西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一份就表示1/6。这样我们能够看出,这部分京族学生只是表面理解分数概念,并不理解符号1/6中各部分的含义,符号与所表达的概念没有相一致。

4.结论

研究表明:京族与汉族小学生在数学概念表征的整体成绩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在其中一些方面带有本民族的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在各民族相互交流,实现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协调发展,表现出一致性的特征。在克服民族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发挥了协调的功能,使得京、汉族学生在相似的环境中接受科学的数学教育,促进了各自数学概念表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善良.现代认知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2]叶蓓蓓.涠洲岛民俗文化与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

[3]李善良.关于数学概念意象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

[4]王兄,孙军英.数学概念表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

文化差异概念篇4

关键词: 中英隐喻 人生类谚语 文化差异 认知语义学 对比

一、引言

谚语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重要财富。在中西方文化中我们都能找到大量的谚语,或描述情感,或表达对世界的认知。谚语是人类思想的生动反映,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Black(1962,p.27,引自林书武,1997)曾指出,谚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它们通常是以隐喻的形式表达,谚语、寓言和谜语都可以看成是一种隐喻。Black所说的隐喻并不是指传统修辞学里面的一种修辞手法,而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然而,在大多数人眼里,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通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其实不然,隐喻还大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比如“山腰”、“山脚”等。也许正是由于人们太习惯于使用隐喻,以至于忽视了其普遍性,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因此,研究谚语中的隐喻,特别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中的谚语,有利于揭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中的人生类谚语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了其中所隐含的隐喻的异同并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二、理论基础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和明喻并列的一种修辞方式,和人类生活无关,只是一种纯粹的文学手段,其作用是修辞。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只有那些有天赋的或受过训练的人才知道如何使用隐喻(李福印,2000)。因此传统的隐喻概念和人类基本认知无关。然而,这种看法很快就遭到了挑战。Richard的互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连串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它和人类的思维及认知有关,是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不是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创造了隐喻(束定芳,2001)。互动理论为研究隐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Lacoff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认为,隐喻不是话语,而是概念,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如使用的东西,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束定芳,2001)。

Lacoff将隐喻定义为用一个概念领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领域,即,概念领域A是概念领域B(K?vecses,2002)。概念领域是指经验的系统组织。两个领域之间的相对应的部分或者映射构成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隐喻语言表达式的基础。换句话说,隐喻有两个层次,即底层形式和表层表达式,底层形式就是概念隐喻,表层表达式就是我们实际说出来的话。概念领域B又叫做源领域。顾名思义,人们从这个领域中找寻隐喻表达式来理解概念领域A,所以它比较具体。而概念领域A就是目标领域,是人们需要理解的领域,比较抽象。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来更好地说明以上概念。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法: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You disagree?Okay,shoot!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he’ll wipe you out.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Kvecses,2002)

从斜体字可以看出,战争领域的术语被用来理解“争辩”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战争的特征被映射到了“争辩”这个目标领域上。战争里的敌人映射为论辩的双方;战争中的行为,比如攻击、摧毁、射击等映射为辩论或争吵。因此,以上的句子都具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即,“争辩是一场战争”。从这个概念隐喻我们可以推出这些不同的表达法。这些表达法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没有人会意识到概念隐喻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由此可以看出,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隐喻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用它来研究谚语中的隐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和认知习惯。因此本文将以认知语义学作为理论基础来研究中西人生类谚语中隐喻的差异。

三、语料来源及分类

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谚语词典或谚语集。研究者查询了尽可能多的相关词典(Manser,2004;Mieder,1992;楚风,2000;高兰英,2000;周锡卿,1987),最后找到了中英文人生类谚语各57条和90条。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有限的谚语中,并不是所有的谚语都是隐喻表达式。比如:“Life is lifeless without health.”这句英文谚语是对事实的直接描述,没有蕴含任何隐喻。像这类非隐喻表达式都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但是判断某句话是不是隐喻并没有一定的标准,Black(1979,引自Malmkjar,2000)曾指出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确定一个表达式到底含不含隐喻,更多的是一种直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去掉非隐喻表达式后最终确定了50条英文谚语和26条中文谚语符合本研究的条件,从而建立了本研究的语料库。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中英人生类谚语的异同,研究者按照Lacoff的方法将其分为三大类。Lacoff根据隐喻的认知功能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向隐喻(Lacoff,1980,引自 K?vecses,2002)。在结构隐喻中,来源领域为目标领域提供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比如“LIFE IS A JOURNEY”。本体隐喻是指我们能够用事物或者物体等来描述经验,比如“LIFE IS FOOD”。方向隐喻使目标概念在我们的认知系统具备连贯性,通常和空间方向有关,比如“LIFE IS UP AND DOWN”。

四、结果和讨论

根据以上的筛选和分类方法,我们在语料库中找到了18个英文概念隐喻和10个中文人生类概念隐喻,如下表所示。

注释:① 按照惯例,概念隐喻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② 括号中数字为隐喻表达式数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概念隐喻数量方面,英文超过中文。在我们的语料库中,总共有18个英文概念隐喻,而中文只有10个。此外,英文概念隐喻的层次性也比中文丰富。英文概念隐喻涵盖了结构、本体和方向三大类隐喻,而中文人生类谚语中没有方向隐喻类别。数量和广度的差异表明西方文化对人生的理解较之中国文化而言更广泛。

从隐喻内容上开看,中英文人生类隐喻都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表中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语言中都有如下三种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LIFE IS A PLAY”,“LIFE IS PLANT”。尤其是第一个隐喻,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其隐喻表达式都是最多的,分别有12个和7个。两种语言都不约而同地把旅程当作是来源领域绝不是偶然。这种一致性可以从两个地区人民的共同生活经历进行解释。不管一个人生长在什么环境,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一生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正如一次旅程,从一个地方出发,经历艰辛最终到达目的地。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就会用旅程来构建人生类谚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尽管存在着相似性,但更多的还是差异。首先,有些概念隐喻只出现在英文或者中文中。具体而言,汉语中人生没有被映射到战争、、疾病、梦、金钱、商品、物质和食物,而英语中则没有天气、考试、书籍、棋、星星、火和味道等来源领域。K?vecses (2002)曾指出,不同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差异是其文化差异的直接体现。因此对隐喻的差异可以从文化对比的角度进行解读。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某些差异如何体现了不同的宏观社会文化背景。

比如,在中文中出现的这个概念隐喻“LIFE IS TASTE”(人生是味道)就体现了中国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中国菜讲究色相味俱全,其中味就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人吃东西讲究味道,比如日常生活中,主人上菜时通常会说“味道怎么样”或者“合不合您口味”之类的话语,可见味道在中国人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反观西餐,却不大注重口味,味道没有中餐那么浓,菜式也比较单一。根据卞浩宇&高永晨(2004)的解释,西方饮食文化强调实用主义,注重食物的营养,饮食只是一种单纯的生存手段。因此味道没有在英文中被作为隐喻来源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文人生类谚语概念隐喻没有提及味道,却提到了食物,有6条英文谚语是来自于“LIFE IS FOOD”这个本体隐喻。其实食物或饮食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环,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另一个中文中出现而英文中没有的是天气隐喻。这个差异也可以从文化中找到答案。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占据着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传统的农业生产受天气的影响很大,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因而人们对天气比较关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很多关于雷公电母、龙王降水的故事都是这些思想的反映,此外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也体现了气候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思想相应地在概念隐喻中反映了出来。

再比如中文隐喻借用了星星和火比如“人生应该是颗星, 活着就要发光”, “人生有如火, 散发热和光”等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而英文中则没有类似表达,这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不同价值观。中国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孙隆基(2004)曾指出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呈现出“二人关系”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光关心自己更关心别人,别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等等。因此“关心他人”、“为别人服务”之类的思想会反映在人生类谚语中。而西方人更关注自己,提倡个人自由,不会把别人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因而也不会出现中文中的类似隐喻。

第二个差异表现为中英人生类谚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式侧重点有所不同。以“LIFE IS A JOURNEY”为例,中文强调的是人们生活遇到的困难,如“人生如远航要破千重浪”, “人生路上关卡多,只能一步一步过”, “人生路上风雨多,愚者弱者叹奈何”, “人生路上几十年,酸甜苦辣味俱全”等。但英文中,困难并没有太多侧重,更多的是强调旅程的结构特征,比如“Life is just one parting after another.”,“Life is a voyage that’s homeward bound.”,“Life’s race is either forward or backward.”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英人生类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存在相似和不同之处,这些异同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生存环境差异有关。本文也再次证明了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习惯,而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段。因此对比不同语言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资料所限,中文语料库相对英文语料库较小,可能会造成对比不是很全面,因而扩大语料库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K?vecses,Z.Metaphor[M].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Malmkjar,K.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M].London: Routledge,2002.

[3]Manser,M.H.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Proverbs[M].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4.

[4]Mieder,W.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Proverbs[M].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卞浩宇,高永晨.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2):49-53.

[6]楚风.中国谚语集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7]高兰英.实用英汉谚语词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8]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4):44-48.

[9]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1):11-18.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差异概念篇5

关键词:文化营销;概念;功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文化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已经被很多企业所应用,但是对于营销文化的概念和功能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本文主要针对文化营销的概念提出文化营销的功能,以利于企业在应用文化营销这一方式时有的放矢。

一、文化营销的概念

笔者就文化营销作为搜索关键词在重庆维普论文数据库中搜索到有727篇相关论文,研究者主要研究的是文化营销的应用,以案例研究居多,但是有一些论文还是存在文化营销的概念和功能上的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于文化营销和营销文化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楚的界定。

对于文化营销的定义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文化产品营销,本理论认为文化营销是对文化产品在市场推广和营销的过程。例如,对电影《三枪》经过网络、电视等的营销推广,票房收入非常高。

文化的适应,这一理论认为文化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针对企业目标市场面临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减少或防止与异域文化的冲突,进而使营销活动适应和融合当地文化的一种营销方式。本理论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是对目标市场文化环境的适应,目的是减少产品品牌蕴含的文化与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的冲突。

营销与文化的契合,基于文化与营销的契合,企业有意识的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他强调物质需要背后的文化内涵,把文化观念融合到营销的全过程,是文化与营销的互动与交流。

本文比较认同认这一概念,文化营销是基于目标市场的目标消费群的文化,发掘与产品或企业文化中能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内涵,使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产品本身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产品或企业文化所带来的文化需求。文化营销中的文化受众主要是消费者,需要发掘的是产品文化及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文化的交集,使产品文化或企业文化满足消费者,创造产品的差异化营销战略,而且竞争者难以模仿。(图1)

图1是文化营销的概念,大圈是消费者文化,其文化内容比较多,圈大;小圈是产品文化及企业文化,内容较少,所以圈也比较小,而文化营销就是发掘两者文化的相交部分。

这一概念说明了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方式,主要是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与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交叉。

二、企业文化营销的功能

文化营销的实施会让企业得到满意的效果,不但确立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而且还会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的品牌和声誉。按照文化营销对企业作用的不断深化和影响,文化营销的功能可以分为三种:差异化功能、提升品牌价值功能、沟通功能。这三种功能是不断递进的,当一个企业文化营销深入持久的话,作用就会得到不断的深化,从企业自身到社会都会受益。

(一)产品差异化功能。大机器生产时代,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产品供大于求,并且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产品竞争激烈,实施差异化经营是企业的普遍选择。企业实施的差异化策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功能差异化,通过提供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奇等方式,在价格与对手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提供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多的产品,强调功能制胜;二是利益差异化,通过完善而周到的服务,给消费者最大的利益,利益差异化是产品差异化的延伸,由产品差异延伸到服务差异,由提供无形产品到提供无形服务,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能获得额外的利益;三是文化差异化,文化差异化是差异化策略的高级阶段,是很难模仿和超越的,并且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功能差异化是以技术不断快速创新为前提,必须持续大量投入研发费用,才能达到功能差异化。真正做到功能差异化的是那些世界级大公司,并且功能差异化很容易被别人模仿和超越。利益差异化是通过特色的服务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额外的利益,但是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成本的增加,“羊毛出在羊身上”,由服务质量提高而带来的成本增加,最终还要转嫁给消费者,并且服务所带来的差异化也容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现在比较规范的企业,都很注意服务质量的改进和特色。功能产异化和利益差异化都面临着成本增加、持续时间短、容易被模仿和超过的缺点,利用功能差异化和利益差异化虽能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长期来看,还不足以支持企业持续保持差异化,而文化差异化就弥补了以上两种差异化的不足,因为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很难替代,很难模仿,并且赋予产品以文化内涵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所以,文化差异化是企业产品差化的有效手段。差异性是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产品的差异性是指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独特性并因此而获得溢价的报酬。竞争优势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新立异。在当今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科技与要素的充分流动大大限制了成本领先战略的适用范围。况且,只有在产品差异性基础之上的价值相等才能使成本领先者直接将其成本优势转化为较竞争对手为高的收益。低劣的价格战往往两败俱伤,标新立异往往获得远高于对手的利润而消费者仍趋之若鹜。因而,标新立异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基本战略。

文化营销提供了产品差异性的崭新思路。设计、采购、生产、营销、交货、人力资源管理等组成的价值链中任何一处都可能产生经营差异性。另外,对原有价值链的再造、拓展、将不同价值链加以整合,或者再造一条全新而有效的价值链,同样可以形成很大的差异优势。另外,企业将其价值链拓展到上游供应商及下游顾客也会提供差异性、提高最终消费者认知价值的思路。

文化营销的差异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低成本。文化作为人类延续到今天创造的众多现成的、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唤起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文化的感染力所需的经济代价远远小于技术突破、产品开发、广告宣传等。2、持久性。文化是特定人群世代相传、长期积淀而成的,因此它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文化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壁垒,具有模糊性,对手很难模仿。因此,文化营销具有差异的持久性和难以模仿性。

如大多数牙膏企业诉求的是牙齿的白,都具有清洗功能的牙膏,而奥奇丽公司却独辟小径,利用中药文化产生了牙膏的差异化,不仅仅中国还有国外都比较认同中药的文化价值,这中低成本的差异化使奥奇丽公司的田七牙膏独树一帜,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且田七牙膏的这种中药文化的差异性很难被竞争者模仿。

(二)提升品牌价值功能。品牌竞争力不等于产品的竞争力,较低的价格、较高的质量不等于较强的品牌竞争力。在中国市场上曾有过“挑战”外国产品的宣言,“同等质量比价格,价格最低同等价格比质量,质量最高。”由于外国厂商在中国实施的是品牌战略,和我们不在一个竞争层面上,所以人家没有来应战。通过价格战可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但缺乏美誉度,至今还很少有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战使得品牌形象得到提升,美誉度得到增强。高质量的产品也并不必然提升品牌竞争力,因为产品质量分为技术质量和认知质量。所谓技术质量是指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标准,既包括国家或国际标准,又包括行业标准;技术质量作为产品的内在质量是产品质量水平的最低要求,低于技术质量要求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实力的,甚至是不具备进入市场资格的。认知质量也称消费者认知质量,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特性及其适用性的心理反映或主观评价,认知质量不同于技术质量,技术质量作为一种富有科学性的、可辨识的标准,具有客观性,而认知质量则是消费者对产品技术质量或客观质量的主观反映。消费者认知质量的形成基础是产品的技术质量,但又不等同于技术质量。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两种产品的技术质量可以完全一样,但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的认知却可能不相同。只有被消费者感知到的质量才能转化成品牌的竞争力。在市场营销实践中,很多企业只看重技术质量,而忽视消费者对其认可与接受的状况,结果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优势。价廉能提高知名度,但不能提高美誉度,物美能提高美誉度,但不一定带来忠诚度,物美价廉加文化等于品牌忠诚度。

国内外许多成功的企业都认为,他们的真正资产不在于拥有先进的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而在于他们员工掌握的知识和根植手头脑中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构思、见解、谋略等无形资产。无数事例证明,一种独特的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行为将给该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经营、贸易、营销中的文化因素的价值再生问题。文化营销中的价值再生能力,是指通过文化的凝练、传播与沟通,以达到价值共振。这里包含了消费者对经营者的产品及服务乃至整个企业的价值认同,能够而且愿意去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获得物质和精神享受。消费者支付了超过实物成本的额外附加值形成了企业的超额利润,这正是企业、贸易及营销中的文化所带来的增值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营销文化的价值再生能力问题。文化的价值再生既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又增强了企业的差别竞争优势,这也是文化营销广为推行的根本动力之所在。

当奥奇丽以中药名称来命名品牌时,田七牙膏已与生俱来地植入了走向成功的基因,因为她直接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值得骄傲的精髓之一――中药文化,因此“田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成为品牌最珍贵的资产。此后,这一核心价值在“中药牙膏选田七!”的广告传播声浪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为田七品牌深深打上中药的烙印,并进一步在田七与中药之间画上了等号。当田七牙膏推陈出新,在中药丰富的资源沉淀中深入挖掘并发扬光大,在本草、植物等中国传统中药文化之后,随着本草概念的传播,中国传统中药文化承载并引领着田七品牌,迅速在牙膏市场立足,开始了逆转国内牙膏市场竞争格局的中药牙膏颠覆之旅。田七的中药文化不但产生了产品的差异化还提升了田七的品牌价值。

(三)产品沟通功能。与其他营销方法相比,文化营销能够借助文化的亲和力,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共同认知,在对产品价值的理解上达成默契和共识,增进消费者和企业的交流和沟通,把产品单纯的买卖行为上升到文化价值理念的融合和互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优势,奔驰轿车之所以能在市场上享誉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与产品一样无可挑剔的价值观。始终重视在营销过程中标榜一种贵族文化,满足了顾客彰显自身地位与身份的心理,尤其是在顾客取车的时候,总会给顾客的孩子赠送小小的奔驰玩具模型,培养儿童对奔驰车的兴趣,把客户对奔驰品牌的忠诚世代传递下去,体现了高超的沟通艺术。由于文化营销注重的是价值观念的输出和产品价值的实现,追求顾客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强调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来达到与消费者的沟通与共鸣,因此更容易取得最佳的满意度,同样是汽车,尽管品牌各异,但无非都是一种交通工具而已,基本功能基本相同,所以企业应把营销的重点放在文化主题的宣扬上。

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业务就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文化案例,“动感地带”定位在“新奇”,“时尚、好玩、探索”是其主要的品牌属性。“动感地带”的“新奇”,“时尚、好玩、探索”正符合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它代表一种新的流行文化,用不断更新变化的信息服务和更加灵活多变的沟通方式来演绎移动通信领域的“新文化运动”。动感地带用创新的手段拓展了通信业务的外沿,将无线通信和时尚生活融为一体,将引领令人耳目一新的消费潮流。动感地带代表一种新的流行文化,仅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澎湃的活力。年轻充满激情,碰撞迸出火花,动感地带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不怕好动,就怕你不动。动感地带这一列的动感元素就是契合年轻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了与年轻人沟通的目的。这也是动感地带实施文化营销最成功的一点。

三、总结

对于企业文化营销的应用,首先必须搞清楚企业文化营销的概念,不能和企业文化营销混淆。企业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方式,虽然企业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都是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服务的,但是两者从根本上来说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营销的功能主要是产品差异化功能、品牌价值提升功能、产品品牌沟通功能。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集团贵州分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党利,郗芙蓉.企业文化营销的概念及实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

文化差异概念篇6

关键词:认知隐喻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15-01

长期以来隐喻只是被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被加以讨论,1980年Lakoff & Johnson 的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的出版为现代认知隐喻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他们认为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深藏在我们认知系统中的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把一个概念域(始发域)直接映射到另一概念域(目标域)的隐喻 (Lakoff & Johnson 1980),而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样语言和人的概念系统就产生了联系,而正是这种潜在的联系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认识理解障碍。因此,掌握认知隐喻的工作机制对外语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和基于认知科学对隐喻的认知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认为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纯语言现象,在语言表达中可有可无,如果说话人要表达什么,他总可以找到不用隐喻,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如果他选择使用隐喻,那仅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修辞或交际效果。但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它的功能就远远超出了语言表达着以狭隘的范畴。在这种意义下对隐喻的研究成为了一门综合哲学、文学、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学科领域,因此认知隐喻理论的核心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它不是修辞格,不是简单的语言产物,更确切地说隐喻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1]

传统理念中外语学习与教学主要以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语言知识来实现对目标语言的文字理解。然则在实际过程中,许多中国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但他们还是不能完全正常地,准确地解读,表达和交流。许多教师和语言学者都把此一概而论地归因为文化差异所致。他们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正是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理解和交流的障碍。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翻译是两种浯言沟通的桥梁,主要任务是在的文(target iext)中再现源文(source text)的思想内容。译者翻译源语(source language)时必然在舟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2]文化差异论可以解决部分外语学习中出现的理解障碍,但并非是解决外语学习中理解障碍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法宝。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但他们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文章。诚然文化差异是造成此障碍的表面原因之一,然而在文化差异的背后更深层次在起作用的因素却是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因为有着不同的隐喻概念而造成了语言表达和思维模式的差别。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传承和保留。隐喻是文化的象征,一些隐喻概念能够表达相似的文化内涵。因此,隐喻教学是文化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隐喻来表达和承载。

概念隐喻是以民族文化认知体验为基础的,由此而来,隐喻翻译活动受隐喻所赖以发生的社会、民族文化、文学传统等因素潜在的影响,译文是一定文化语境、文学语境、上下文语境等条件下的产物。隐喻的翻译活动绝不是单一的语言符号转换,它实际上是一个关涉语言与思维、文化与文学、心理与生理等多维的认知活动。认知隐喻理论所引发的思维模式差异在本质上可以解决外语学习中所出现的所有母语和目标语言不对等的理解障碍。[3]简单举例说明,为什么中国人会说“在桌子上有本书”,而英语里却要说成“有本书在桌子上”?这不是文化差异可以一言蔽之的。它表明了从句法学的角度,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句法认知上是有明显差异的。再如,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可以接受爱情就像红玫瑰一样,但却在表达一件事情很简单无需费吹灰之力时却出现了分歧,中文用的是小菜一碟或者不费吹灰之力,而英语却用的是像一块蛋糕。因此,直接表述字面意思“这件事情很简单”在这种分歧状况下就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一种表达形式。

本研究在承认文化对外语学习确有影响的同时,结合近年来外语学界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方面的突破,认为外语学习障碍的成因归根到底是由于思维理念和认知模式的差所致,认知隐喻所反映出的语言本质将会对外语学习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认知隐喻理论所引发的思维模式差异在本质上可以解决外语学习中所出现的所有母语和目标语言不对等的理解障碍。例如,在西方,人们喜欢动物,特别是狗,他们认为狗是友好和忠诚的象征,对待狗像对待朋友一样。因此在英语表达中,有 “love me, love my dog”“lucky dogs”“every dog has his day”这些通过隐喻反映人们爱狗心情的用语。在中国文化中,却与之相反,很多人认为狗是虚伪的象征,所以才有“走狗”,“狗奴才”,“痛打落水狗”等俗语的产生。

祝吉芳、俞品认为“以隐喻概念为英语教学的切入点,是加强学生语言及文化知识认知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4]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隐喻,在学生的语言学习、文化比较和观念启发等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层面的学习是基础,但是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学习就会让更多的人止步于中式英语。文化的对照和比较有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对英语社会不同观念的领悟提高了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三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隐喻是学生了解文化的一扇窗口,学生对隐喻的了解有利于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朱碧敏、吴世雄也强调“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英汉语隐喻语言中蕴藏着的文化共同性和差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隐喻中的文化联系,增强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和习惯表达,以及对于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因为对于隐喻意义的误解而造成的语用错误,都有很大的作用。”[5]

根据将传统教学法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以跨文化交际观为指导的教学效果的实例调查结果对比不难看出,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学生在对语言的理解程度上表现较弱,且很难表现出语言的艺术。反之,以跨文化交际观为指导下的学生有了文化的铺垫,在语言学习的运用上和精彩度上都更僖怀铩Mü以认知隐喻的思维模式来展开外语教学,在不同层次的课堂上,大量隐喻实例教学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英语使用者善于使用隐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教师通过展开隐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减少歧义和误解,促进中外交流发展。教师通过吸取隐喻研究的成果,详尽地解释各种语言现象背后的理据,把零散的语言现象通过隐喻组织起来,在心理词典中形成语义网络,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和提取,提高学习效率。隐喻是观念的浓缩,是思想的精华,是个体或群体长期体验的顿悟。隐喻也是很好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们的经验。隐喻隐人生哲理,对隐喻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体味人生哲理。[6]

隐喻的产生和理解离不开语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记不可将隐喻概念孤立教学。从狭义范围来讲, 语境指话语语境, 其中包括语言语境(话语的上下文 、词语的搭配)和非语言语境(交际环境、交际对象、交际内容、背景知识等);从广义上来讲,语境是文化语境,包括人类所有的文化知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7]因此,脱离语境的隐喻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而无视语境盲目地使用隐喻可能带来语义上的严重歧义,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在正确掌握隐喻的含义的同时掌握其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熟练地应用,最大限度地呈现隐喻的语义表达力和文化表现力。

认知隐喻这种全新的概念化思维模式的日益推广,毫无疑问将会迫使外语教学理念从书本和语言形式的层面转换到主动地自发地诱导学习者把外部世界概念化。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发现思维方式差异,这不仅是外语学习与教学的新思路,也是从本质上理解汉语和其他语言差异的最终必由之路。从思维方式和认知理念并结合外语学中的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来研究认知隐喻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从而提高大学外语的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

[2]魏清光. 从文化差异论等值翻译的局限性〔N〕.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3]肖家燕,李恒威.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C]. 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2008.

[4]祝吉芳,俞品.从隐喻在欧洲政治中的认知妙用看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J].山东外语教学,2003( 6).

[5]朱碧敏,吴世雄.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8(1).

[6]周德艳.认知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N].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

文化差异概念篇7

【关键词】 生态位 差异化 观念差异化 技术差异化 速度差异化

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与角逐激烈的企业界有很多相似之处。最简单的例子就要算是稳态了,在生物界中存在着生态平衡,而企业界则存在着供需平衡。生物界存在着食物链,而在企业界中对应着价值链。甚至就连生物界中的捕食、竞争和共生也会在企业的购并、价格战、合作等经济行为中得以反映……难道这仅仅是概念性的重复吗?难道这仅仅是人们固定的思维方式吗?

仿生学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生物、生态环境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启示,让我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人类创造价值。换个视角,我们可以把每个企业看作是一个生物个体,而同类型企业所构成的企业群就对应着生态中种群的概念,那么,多种多样的群落不正是现实生活中产业组织的写照吗?

1 效率损失的产生

生态位指的是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有的地位,就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食物、栖息地等),进而获得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生态位的形成减轻了不同物种之间恶性的竞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物种都能获得比较生存优势,这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

假如说自然选择是一把尺子的话(因为它对所有的生物进行优胜劣汰),那么为什么每个生物体都要尽量的和其它的生物体错开呢?这是由于这其中存在着效率损失。那么生物个体是如何按照自然的要求去发展的呢?在这里就出现了生态位的分离(如下图所示)。

2 一个基本假设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群落,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生存着四种动物,狮子,猎豹,野狗和羚羊,并且假设羚羊是三种捕食者的唯一食物。

3 竞争差异化战略分析

差异化战略是企业经过调研向市场提供的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它形成了对于整个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独特性的经营战略,能够引起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特殊偏好,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3.1观念差异化

羚羊有着矫捷的身手,狮子可以凭借团队合作来猎杀它,猎豹可以依靠风一般的速度捕捉它,那么什么都不会的野狗怎么办?难道要因为对手的强大而放弃生存?数千万年的自然选择证明它不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似乎还活得不错,它们整日跟在狮群后面,依靠他们吃剩的腐食为生。自然界中不存在生活的好坏,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生存。就算假如野狗也有幸福指数的话,谁又有道理来证明它们是不快乐的呢?

在这里就引出了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概念“观念差异化”。在现在的社会中,必须要创新,但是创新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实物中的,还有一种更为关键的就是概念上的,在这里我们称之为“观念创新”。

概念是想法的包装,形象的使者。有产品而没有概念,产品还是产品;有概念没有产品,概念照样可以驰骋商界。

在上海同济大学有一个出名的研究生,他在大学期间想要创业,就捡起了垃圾,大学生捡垃圾,真是新鲜,但是没有想到,他真的捡到宝了,几年间就身价百万,成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范之一。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与其说是他运气好,不如说他是更好地应用了观念差异化的知识,进行了观念创新。当他面临创业的时候,他有很多种选择,但是他却偏偏选择了这一行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思路的创新。

当企业面临相似的情况时,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去执行,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成长。

3.2技术差异化

开始的时候,狮子对羚羊的围杀总是群起而攻之,靠集体的力量进行捕食,但是羚羊在多次的教训中学到了警觉,它们甚至和长颈鹿合作,依靠监视狮群的动向来进行躲避。进化是同时进行的,狮子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或者干脆放下百兽之王的架子去捕食可怜的野兔,它们学会了战术,首先由一只狮子对羚群进行骚扰,通常情况下羚羊们会惊慌失措地乱跑,这时狮群会趁乱向事先确定好的目标进行围攻,直至抓住目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狮群不通过让它们的牙齿变得更加锋利,而是通过大脑,通过思维,在这,我们称之为“软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就是它的核心,一个小公司可以通过某项特有技术轻易占领市场,打败不可一世的大企业。因此我们说技术是产品差异化的前提,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的命脉。

下面是几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

(1)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开发设计体系,跟踪国内外潮流,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

(2)企业要逐步做到技、工、贸的结合,推动科研开发水平的提高。

(3)企业要有意识地推动所经营商品的更新换代。

(4)企业还要注意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一批产品开发设计和市场营销专家。

3.3速度差异化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最后一种动物――孤僻的猎豹。高傲的猎豹不喜群居,它们总是独来独往,依靠自己闪电般的速度,对羚羊进行致命的捕杀。

时间是可以被分割的,当然,速度也是有差异的,企业若要保持其竞争力,必须实现速度差异化。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Willem ・Weassen博士曾在《the Economy of Speed》一书中提出“现代制造业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速度经济。”

速度差异化是企业之间为及时满足市场需求、获取竞争优势而展开的快速反应能力的较量。

有这样一个公式:企业竞争力=量× 质× 速度

由此,速度竞争具有五大属性:

(1)先:机会先占优势,对未来有前途的行业早发现,早准备、早投资,比竞争对手早一步推出新产品。

(2)快:缩短过程时间,快速决策,缩短新产品的开发时间,缩短订货――交货时间。

(3)及时:遵守对顾客的时间承诺,在必要的时间提供必要的产品。

(4)适时:在恰当的时机做出决策。

(5)时时:对企业的运行进行监控,对人、财、物进行全程管理,实现资产的高速运转。

由此,可以看出,速度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并非是快慢那么简单,下面是为打造企业的速度竞争力,制作的速度管理系统。

1、即时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决策能力。

2、快速研发系统:快速研发能力

3、敏捷制造系统:快速制造能力

4、客户关系系统:快速营销能力

5、畅达物流系统:快速物流能力

6、供应链管理系统:高效供应链管理能力

4结语

本文在讨论差异化战略时,并没有严格区分水平差异化和垂直差异化,而这两种差异化并存可能会使得企业在不同类型行业中的竞争战略有所不同,文中只是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待差异化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文化差异概念篇8

Fan Yongbing; Wang Junping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Sanquan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453003,China)

摘要: 自我概念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是从自我沿革而来,自我概念可决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的强弱以及积极还是消极,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人格的健全程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及特点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以期能对大学生自我概念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Abstract: Self-concep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of the modern psychology research. From self evolution, the self-concept may decide whether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perfecting process is strong or weak and positive or negative. Its development level marks the sound personality, and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cept hoping for promoting further research on it.

关键词: 自我概念 大学生 特点

Key words: self-concept;college students;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53-02

0引言

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Self和ego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两个高度不同的自我。Self是指认识、行动着的主体,是由生物性、社会性以及自我意识诸因素结合的有机统一体,被分为主我和客我,主要受后天和社会环境影响;ego是从本我(id)分化而来的,是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取得个人自我意识统一的根源,ego主要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1]。自我概念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是从自我沿革而来,自我概念可决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的强弱以及积极还是消极,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人格的健全程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自我概念的来源和定义

自我概念(Self-concept)理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自1890年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自我概念以来,自我概念便成为西方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James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意识和心理过程,是自己对自身存在、状态及特点的观察和认识。库利(1902)提出镜像自我概念,认为镜像自我是个体与他人交流时反映给个体的视像。罗杰斯于1951年在詹姆斯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研究探讨,明确地提出了“自我概念”理论。他将自我置于一个想象场中,认为一切人都生活在他的主观世界中,自我仅仅是现象场中在内容上与个体自身明显有关的一部分,自我概念是我们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看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2]。

自我概念理论研究发展尽管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关于自我概念的定义,心理学界仍然众说纷纭。

Fitts(1965)认为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对处于周围环境中的自我的认知”。Markus(1977)认为自我图式就是自我概念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信念,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受这种信念组织和指导。Jourard(1980)等在《健康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观》一书中将自我概念定义为:自我概念是由人们关于自己本质的所有信念组成的,包括了人对自己力量和软弱的设想、成就的可能性,以及对自己行为和体验的描述。Hattie将自我概念定义成个体对自我特性的认知评估; Marsh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他自己的整体,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及关系的理解;Callista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自己所拥有的感受与信念,这些感受与信念是由个体内在的知觉和他人对其反映所形成的,它可以引导个体的行为。Shavelson(1976)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体对自己的知觉,这种知觉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和解释形成的,它们受他人的评价,对自己行为的反馈和归因影响。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Baumeiste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身的整体,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

国内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蔡淑玲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自我态度的组织,其结构具有阶层性。黄希庭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全面的知觉,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具有评价性可与他人区分开来。刘惠军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关于自己的观点的看法,当个体把自身看作研究对象时,便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产生知觉并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3]。林崇德(1995)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有组织的认知结构,由系列的态度、信念、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是个人心中对自己的印象,它把个体的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系在一起,贯穿在经验和行为的各个方面。

总体看来,各派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定义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是对自身全面而相对稳定的认识,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体通过人际互动而形成的。

2自我概念结构

因为研究角度和理论基础的差异,学者们也提出了形式各异的自我概念结构。詹姆斯将自我概念划分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是指个体的纯粹经验,而客体自我是指经验的内容。客体自我又分为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等层次,其中物质自我是基础,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处于最高层。其后Mead等对上述自我概念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主体我(“I”,)和客体我(“Me”)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客体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和本体,它通过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有组织的态度系统而形成起来的;而主体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虽然它在客体我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但它具有前瞻性,可使人超出现有客体我的框架,使行为具有自由特征、创造性与新异性。罗杰斯将自我概念分为现实自我(the self)与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两个层面,现实自我代表我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而理想自我则代表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3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

国内对自我概念结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自我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的关注,有关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

黄希庭等(1988)根据理想自我概念与现实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将自我概念分成自我肯定型、自我否定型、自我矛盾型三类;郑涌等(1998)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分为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等9个维度,其中友善、家庭、信义、学业、志向构成内在品质,容貌、成熟、自纳、交际构成外在品质。据此认为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是分维度多层次的[4]。乐国安等(1996)将大学生自我概念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谢敏等(1997)结合国内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现实,认为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爱国奋进自我;紧跟时代自我;矛盾自我;理想超出现实能力自我;渴望得到理解自我;扬长不避短的自我;虚幻的自我;压抑自我。郑涌等(1997)研究提出,大学生自我概念主要内容是个人属性,尤以嗜好、个性、情绪和理想等所占比重最大;与他人关系是另一个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一般人际关系当中;而社会认同所占比重较少,体现出个人内在特质在当代大学生界定自我中的主导地位。

4自我概念的功能

Berns(1982)在《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对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①保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起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②经验解释的作用,自我概念影响自我解释经验的方法;③决定人们的期望。自我概念影响人们对事情结果的期待。这些功能在客观上决定了自我概念对行为的调节与定向作用。

5大学毕业生自我概念特点

作为尚未走进社会的特殊人群,大学生自我概念拥有其自身的特点。Erikson认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统合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即是自我统合。“我是谁”和“我将走向何方”两大人生问题进入大学生的脑海,并引发他们进行深入地思索。由于受个体年龄差异、能力差异、经验差异、家庭背景差异、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人最终完满地找到上述两大问题的答案,走向完善的人格,而另一部分人则出现统合困难,迷失自我角色。

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存在内外法则指引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外部法则是外在力量制衡着自我概念的发展,外在力量由自我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社会参与力和政治力量构成;内部法则是指自我行动推动内在力量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我概念发展,内在力量由体力、智力、意志力共同组成。外部法则依赖于内部法则而实现,内部法则受外部法则的制约。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尚存在各种差异。王平(2001)的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总分及大多数维度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等方面差异性显著,而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自我概念水平呈现U字型,二、三年级学生自我概念处于低谷。家庭自我概念男、女大学生差异显著,女生优于男生;姚信(2003)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整体展现较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等多个维度差异显著。自我概念整体伴随年级呈上升趋势,在大三阶段出现低谷[5]。武成莉(2004)的研究也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存在年级和专业差异。孔祥军(2006)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在男女生之间,城镇与农村之间差异显着;在自我概念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道德自我等因子方面差异较为显着[6]。高亚席(2006)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在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人际关系等维度等上存在显着差异。万德智(2007)研究发现男女生自我概念在家庭自我、道德自我、自我满意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提示自我概念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另外在城乡、独生子女等方面也存在显着差异[7]。

总之,大学期间是从青春期后期向成年期早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的感受、态度、喜好和意向等所形成的自我认识会影响和支配着他们今后的行为,是适应社会的重要条件。其特点包括:①全面性:能够对各类自我进行分析,更多地深入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自我认识的深刻性。②客观性:自我评价已经比较客观。③矛盾性:现实的自我有许多不符合理想自我所要求的情况,偶尔会产生自我迷失。④自主性:对自我的态度独立意向加强。⑤虚幻性: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合的能力尚较低,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参考文献:

[1]杨槐.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51-56.

[3]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42-44.

文化差异概念篇9

关于比较研究的逻辑,我们试作如下六点说明,并以法国年鉴学派学者布洛赫的比较研究经典之作《封建社会》为例给予进一步解释。

1.比较是不可公度性与可公度性的统一

如果比较的对象完全相同,例如数字3、3、3、……,它们之间有同无异,那么人们会觉得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如果比较的对象完全相异,例如字母A、B、C、……,它们内部有异无同,比较同样没有意义。若是3A、6A、9A、……,这一组比较项中,3是其公约数,A也是其公约项,而在以3A公约之后,1、2、3、……就不可公约了。

我们以布洛赫在《封建社会》中讨论的“封建主义”为例证。在布洛赫看来,欧洲不同地域的“封建社会”能够比较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依附农民;附有役务的佃领地(即采邑)而不是薪俸的广泛使用……这些似乎就是欧洲封建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布洛赫的比较研究也表明:“欧洲封建化的程度并非全部一致,节奏也不完全相同。而且,最重要的是,任何地方都不是完全封建化的。”由此可见,研究中世纪欧洲范围内的封建主义,必须同时揭示其中的异与同,而研究本身是从现象之异中抽象出同,没有对异的感知,就不可能有对同的抽象。

2.比较研究中,如果可公度性意味着“相同”的话。不能由比较对象之间局部要素的可公度性推导出整体的可公度性

当代西方学者库恩就是通过反对将翻译等同于解释的方式,论证了作为整体的实际翻译并不是一种等值翻译。值得我们进一步注意的是,局部可公度性必然与局部不可公度性相依存,而局部不可公度性是造成比较对象在结构、整体上不可公度性的根源。在人们熟知系统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命题的情况之下,要说明这个论点并不难。我们仍以《封建社会》为例。布洛赫认为,日本也经历了封建主义,尽管日本的封建主义与欧洲的封建主义有着一些必然的、根深蒂固的差别,但封建主义并不是在世界上只发生一次的事件。在布洛赫眼中,封建主义是某个历史阶段日本历史与欧洲历史可公度的要素,但我们不能据此而认为作为整体的日本历史与作为整体的欧洲历史具有整体上的可公度性。这就如即便是两个孪生兄弟,他们也绝不会是同一个人。

3.比较研究中,比较对象的可公度性与不可公度性随着比较者设定的比较范围或概念层次而变化

如果说两个层次相同的结构(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同时的”属),它们彼此间不可公度,这并非绝对,如果比较的范围或限度得以拓展,当两个比较项的结构作为部分同属一个更大的结构或整体时,它们就可能变成可公度的。就如白菜在萝卜的定义下,它与萝卜不可公度,但在蔬菜的定义下,白菜与萝卜便可公度了。

在《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义”是解释欧洲特定历史阶段——中世纪中某些现象的一种概念框架。在“封建主义”的概念下,古希腊—罗马社会与欧洲封建社会二者不可公度。然而,“封建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类型,它与古希腊—罗马的社会类型,与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社会类型都有可公度性。此外,库恩对于科学史的研究本身也提供了一个经典例证:在不同历史时代,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言,不同的范式各自作为整体彼此不可公度;然而,这些历史中不可公度的“范式”之所以可以由当代的库恩来表达,恰恰是因为库恩以历史社会学的方式预构了“范式”这样一个认知的概念框架,重新组织、解释了可以从中抽取出“范式”的具体经验事实,从而使它们获得了可公度性、可翻泽性和可交流性的基础。

据此而知,可否公度所牵涉的最根本问题就是逻辑上讲的本质定义,即种概念加属差的问题。在比较研究中,可否公度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将比较项放在同一个种属下。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说道:“外延较大的种可以被用来述说那外延较小的种,因此谓语(即前一个种)的一切属差,也就是主体(即后一个种)的属差。”正因为如此,对于同一个种内彼此有别、彼此对立的各个属(即外延较小的种),种本身的属差是它们的可公度项,但这些“按本性而言是‘同时的’”属却有着另一层次的属差,使得它们在同一个种里被区分并且彼此对立。例如,“动物”的本质定义中的属差可以用来描述“有翼的”、“有足的”和“水栖的”动物,但这三种动物彼此间的属差却使得它们彼此对立。我们把种规定在一定的阶梯或阶段,只要比较对象被设定在同一个种内,种的本质定义(如动物的定义)就是比较对象之间的可公度项,而比较对象之间的属差(如有翼的、有足的、水栖的)便是不可公度项;若不在同一个种内,比较对象就不可公度;若置于同一种内却看不到属差,这也谈不上公度,种等于没有找到。另外,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够比较“有翼的”、“有足的”和“水栖的”动物之问的异同,那必定是因为认识者使用了同一种分类方法[分类原则]来区分它们,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库恩所阐述的语言分类结构的渊源。

4.比较研究意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

当我们认可事物的本质定义乃是种概念加属差时,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种概念(同)与属差(异)乃是比较的结果。差异与同一的统一,黑格尔称之为根据,即事物存在的根据,也是事物的本质。我们也常常说起,通过他者认识自我,那便是以比较的方式在寻求与他者的差异与同一中阐明自我的本质。

布洛赫的研究对象是中世纪的罗马—日耳曼社会,他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来界定这个对象。在空间上,这个社会处于穆斯林、拜占庭和斯拉夫三大集团的包围中。在时间上,布洛赫研究9世纪中叶到13世纪前几十年的历史。差异与同一的存在不仅促成了罗马—日耳曼社会的内部比较,也促成了一种更为广泛的文明比较。这样的比较视野是布洛赫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定位研究对象的前提。二者的结合乃是“封建社会”本质上不同于血族社会、受国家权力支配的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据所在。布洛赫指出,该社会自身也绝非和谐一致,“甚至在起点差不多相同的各地区,各社会群体的发展路线在随后也可能相去甚远。但是,不管这些差异多么明显,我们能不承认在这些差异之上存在一种共同文明即西欧文明所具有的显著的品质吗?”由此可见,布洛赫将西欧文明作为研究对象,他惟有通过在内部的异(各社会群体不同的发展路线)中求同(西欧文明的品质)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同(诸文明作为文明)中求异(中世纪西欧的文明),才可能阐明中世纪西欧文明的独特品质。在《封建社会》的写作中,我们有时可以直接在文本中读到这样的比较,有时只能从布洛赫的表述中间接地证明它的存在。

5.由于比较范围的选择、可公度性及语言分类结构是比较者主观预构的结果,因而。事物的本质并非完全外在于比较者的客观存在。它同时也有赖于比较者的理论构想

在库恩看来,几何学对象之所以可以比较,是因为它们各自适用同一种几何学方法。在人文学科的比较研究中,我们不存在同一种“几何学”方法,而是每一位研究者都可能提供一套彼此存在着差异的“几何学”方法。只不过每一套“几何学”方法都遵循着几何学研究的逻辑,它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一套公理、定理系统。每一位人文学科研究者都同样预设了某个核心概念,用它充当本质定义的种概念,并围绕它建构起一个概念框架,以此解释比较对象,在它们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当布洛赫面对中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各类史料,以及有关他的研究对象的学术史资料,他试图为读者提供有关欧洲中世纪的本质说明。这一本质他后来称之为“封建主义”。在研究中,诸多史料首先处于一种松散状态,而个体历史事实以差异作为前提彼此区分。布洛赫需要在数量繁多的个体历史事实间异中求同,为此,他需要确定研究的时空范围、研究的对象,设想一个容纳确定范围内相关史料的历史分类系统。布洛赫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可以在保留差异的同时承传布兰维利耶的历史分类体系,即“一种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为基础的历史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取代了以“帝王和修辞传统对历史所做的所有武断的旧划分”。一种新的历史分类体系的出现,必然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概念阶梯。如果称中世纪最根本的特征便是“封建主义”,那么,这个概念无疑是该历史分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的概念,而依附关系、采邑、农奴制、武:上、农民……等等概念,则在该分类体系中有着层次不同的相应位置。布洛赫有关“封建主义”的词源分析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他反思了布兰维利耶以来思想家们使用过的“封建主义”一词,反思了这个概念与每一次使用它的情境之间的关系,之后,他告诉我们:“就像用旧了的钱币一样,各种词汇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会失去明晰的轮廓。以目前的用法,‘封建主义’和‘封建社会’涵盖了一整套的观念,在这套观念中严格意义上的所谓采邑不再占有最突出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布洛赫明白,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观念建构的产物,它并非传统实在论意义上的单纯的历史本然。并且,后代学者对《封建社会》的批评更进一步证明,“封建主义”不过是布洛赫为我们提供的一种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理解,这种理解如同萨瑟恩的《中世纪的形成》和勒高夫的《中古文明》所提供的一样。同样,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他们所认识的欧洲中世纪的本质,不正是由这些蕴涵了中世纪史专家主观识见的描述所提供,经由他们的比较或反思形成的吗?

6.比较研究必须以某种认同为基础,同时意在生成新的认同,但这绝不意味着追求一种毫无差异的认同;相反,保持差异是比较研究成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源泉

同样以布洛赫的比较研究为例。布洛赫选定“封建主义”作为描述西欧各地区社会群体之本质的种概念,从而使之成为可公度项时,其依据在于“这个词语的存在本身就表明,人们已经本能地承认了这个词语所表示的这个阶段的独特性质”。这就意味着,以词源学分析为基础,布洛赫了解他自己使用的术语将与其他人表述的术语并不一致,但围绕“封建主义”建立的概念框架在被人们接受的过程中,也已经成为一种异同共在的统一体,这是可公度性、可比较性与可交流性的基础。“封建主义”这一概念不仅可以用来概括布洛赫所研究的对象,它同时也是《封建社会》这一研究成果得以被人理解、获得学术交流可能的基础。进而,通过对封建主义的重新表述,布洛赫的研究或许改变、丰富了人们对中世纪欧洲社会本质特征的认知,或许使他的读者产生了求知的渴望……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布洛赫都没有想要为读者建构一种毫无差异的认同,这一点也通过他并不拒斥含义模糊的术语得以表达。他曾经说:“如果科学每前进一步都得造些新名词的话,那么待命名的东西真要成千上万了。学术界得为此虚耗多少光阴啊!”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之下,布洛赫大胆地运用歧义迭出的“封建主义”一词,这并非一种懒惰的表现,而是一种对词源、语义及其情境有着精深思考的结果,因为只有直面不同“封建主义”概念使用中的异与同,他才可能在比较之中产生一种创造性的冲动,“追求尚未确定而有发展前途的知识”,而沉迷于谨小慎微的定义将扼杀智慧的火花。

我们的确是以一项被学者们视为比较史学经典的作品来例证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但正是在这样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比较史学”作品中,我们接触到的是本质定义、概念化、抽象等等,其中最为核心的范畴则是“异”与“同”。它们都是认识论中的普通概念,这也就支持了我们所作的判断:没有比较就不存在认识。这样看来,在我们提及历史比较之时,倘若只是认为我们是在运用某种具体的历史学方法,或者运用这种方法之后形成了某个独特的历史学分支领域,这就有些显得不合时宜了。将比较视为认识的一种普遍形式,这有可能会消除“历史比较”在现代历史方法论中具有的独特性。或许,我们可以说,历史认识处于以纯粹抽象的认识与直观映射为极限的连续统之间,这就如历史研究的对象处于以人类(总体)和个人(个别)为极限的连续统之间。

文化差异概念篇10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框架;英语词汇

一、框架语义学理论

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 归属于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框架这个概念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不同。本文依据的是框架语义学的框架概念。美国语言学家Fillmore将“框架”的概念引入到语言学研究中(Fillmore 1982),认为“框架”是概念系统,是人类经验、思维的结构背景,想要理解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要首先理解它所在的整体结构。在建构概念框架的过程中,人们将语言知识分门别类地归入到各个认知域和框架中。

二、对二语习得词汇影响

(一)框架中的概念元素和意象元素

框架语义学中,框架元素是重要部分。一个框架至少包含一个概念框架元素( Croft & Cruse 2004:15) 。

(二)框架与视角

视角(perspective)指的是说话人看待问题界定概念的角度。同一个情景选择不同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词汇表达。如(1)Tom bought a book from Jack for 5 dollars.(2)Jack sold a book to Tom for 5 dollars.前者是买方视角,后者是卖方视角。将视角引入框架, 对分析和比较近义词语的运用具有积极意义。在语义框架的背景下,近义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认知视角的不同。如“abolish”和“cancel”,前者的视角定位于正式的语体框架,对象包括制度、规章或习俗,后者框架视角较随意,多指取消合同、比赛等。通过视角维度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一些通过单纯的讲解记忆难以区分清楚的易混近义词,促进词汇的恰当使用。

(三)框架与原型

原型概念在理解人类范畴化的方面很重要, 范畴、语境和背景这些概念都是通过原型来理解的。心理学家E. Rosch( 1975)首先她还对鸟、水果、交通工具、蔬菜等十个范畴进行了实验研究, 提出原型理论。同一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 典型成员有特殊地位, 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在词汇教学中, 可以以原型词作为参照,对非原型词进行分类, 并逐步将它们纳入框架, 从而达到系统而又有条理的教学。

三、词汇的具体差异

(一)跨文化差异

Fillmore认为框架不是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实体而依赖于文化框架。weekend在西方文化中用于休息, 但在印加文化中却用于赶集。[ WEEK] 框架中的WORKDAY 和WEEKEND 两个概念框架元素在西方文化、印加文化存在差异。英语的 horse和汉语的马概念元素相同, 但意象框架元素不同。[ HORSE] 框架有STRONG 的意象元素,所以英语说 as strong as a horse, 而[ 马] 框架的意象元素是快速, 汉语说快马。

(二)个体差异

人的经验不同导致不同的语义框架。如“holiday”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语义框架是周末、寒暑假等相关节日,而对于一般工人来的语义框架中可能只包括周末。对少数不休星期六、日而休星期一、二的人来说, 一般人的weekend实际上是他们的workday, 一般人的workday有一部分是他们的weekend。框架及其概念元素的个体差异实际上消解于语言社区的制约。因为没有这种制约, 语言社区各成员之间的交际就难以实现。

四、词汇学习方法

什么教学法才是最好的外语教学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本文介绍的基于框架语义学的二语词汇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词汇教学法。框架语义学下的词汇学习,主张学习者准确理解词义,采用不同的解决途径来应对词汇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在第一阶段用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一语框架进行词义解释; 在第二阶段通过揭示二语框架来进行词义解释, 以帮助学习者建立二语框架。同义词现象与认知经济原则相违背。违背一个原则必定有另一个原则在起作用。我们认为, 这另一个原则就是认知图式化多样性。

五、结语

框架语义学提供了学习词汇语义的一种特别方式。通过对词汇语义框架的有意识关注,能够促进学生对特定词汇概念的深入理解,并帮助学生通过语义框架有效扩展相关词汇,特别是多义词和近义词的理解。语言、文化差异、同一框架内视角不同也会导致词汇意义上的不同。框架语义学也是一种编撰双语字典和语料库的组织构造方法。但传统的词汇教学法也有其优势,不能完全抛弃。二语教学中,如何合理的利用框架语用学指导教学和学习,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Croft W,Cruse DA.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4.

[2] 范娜.框架语义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4):52-53.

[3] 沈家煊. 2004. 人工智能中的联结主义和语法理论[J] . 外国语( 3):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