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防治十篇

时间:2023-10-24 18:0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病的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慢性病的防治篇1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防治策略;健康促进;效果

随着我国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展慢性病防治,是疾病控制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主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都有漫长的过程,因此应以社区为基础来实施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运用健康促进策略,开展综合防治。为探讨社区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选取社区120位志愿者实施慢性病防治策略和健康教育。结果表明正确的防治策略和健康促进可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随机选取了2011年2月―2014年3月辖区内已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的居民120例。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我中心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对照组54例。其中试验组有慢性病病史的20例,无慢性病46例;对照组有慢性病病史16例,无慢性病38例。两组性别、年龄、学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试验组实施以下预防措施①一级预防为主,二三级预防并重,针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②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防治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以社区医生为工作主体,在上级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通过减少行为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多种疾病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膳食不平衡、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等,针对共同危险因素的干预活动可以同时预防多种疾病。①均衡膳食:慢性病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多盐、吸烟、大量饮酒、心理因素及遗传等都可导致慢性病的发生。因此合理的饮食至关重要。坚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及低钠、高钙、钾、镁食物的均衡膳食的基本原则。②适量运动:慢性病患者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动静结合,既不能长时间坐立,也不能过度进行剧烈运动。应做到有恒、有序、有度。③戒烟限酒控盐:每日饮用量应控制在酒精量25g以下,每日摄盐量6g/人。以健康促进为手段,以慢性病防治为中心开展工作:①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造支持的环境;③加强社区的联系,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挖掘社区资源,帮助社区居民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④调整卫生服务方向,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分期对试验组进行慢性病干预,并对所有志愿者随访2年,2年后检测全部志愿者相关慢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及慢性病发病情况;⑤发展个人技能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作出健康选择的技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结果

干预后两组对慢性病的知晓率,及原患有慢性病患者控制病情发作情况(记录一年内慢性病的发作次数,见表1。

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慢性病预防相关知识发病率比较

由表①可见:试验组志愿者慢性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发病率3.5%;,对照组的发病率13.7%,通过对比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正确的防治措施和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

3讨论

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其漫长的过程,因而慢性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就应该从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或减少并发症、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虽然现目前慢性病没有彻底的治疗手段,但可以有效的控制预防,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及合理休息运动和饮食,健康的心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调整其生活方式向健康转变,就会有效的控制慢性病的发病。

对体检中发现的健康危害因素进行有效、及时地干预,对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大有裨益,达到有效预防疾病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健康体检发展的方向。医改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行慢性病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家庭医生对慢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对病情进行分析评估,制定干预措施,进行健康指导,进而使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做到有评估、有措施、有落实,并且循环往复进而实现慢性病的全程动态管理。关键是做好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患者动态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步骤就是如何完整、全面、及时的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并且进行动态监测。作者调查受检人群生活行为习惯,发现导致常见病高发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造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渐的完善,要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提升居民健康水平,还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打造结构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体制。

综上我们发现,社区常见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对慢病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生存质量。对社区居民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积极预防社区慢性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慢性病的防治篇2

关键词:中医冬病夏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10-02COPD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种疾病表现出能够预防、治疗以及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特点。即使COPD涉及自身肺部,但是患者全身也会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反应。当患者临床表现出咳嗽症状、咳痰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后,分析患者可能患有COPD疾病。对患者实施肺功能检查可以进行有效诊断。因为此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发展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劳动能力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对此研究有效方法针对此种疾病加以预防以及治疗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选择中医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在疾病的防治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02月―2013年02月160例COPD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COPD患者均分为C1组与C2组。在C1组的80例患者中,男5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岁-8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6±1.5)岁;在C2组的80例患者中,男53例,女2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6岁-8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7±1.3)岁。C1组与C2组COPD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C2组方法:针对C2组患者主要选择传统西医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例如通过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健康管理,有效提高COPD患者针对疾病的认识度,并且掌握对所患疾病进行处理的能力;要求患者禁止吸烟;对患者选择支气管舒张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此外对患者进行氧疗并且实施康复训练等。

1.2.2 C1组方法:针对C1组患者,主要选择菜单式服务方案:要求患者禁止吸烟,将住院环境有效改善,设立冬病夏治门诊以及家庭病床,于每年7月-9月对患者实施药物穴位敷贴,用药疗程为1疗程-2疗程,4次-5次/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控制: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得到完全控制,患者表现出的双肺哮鸣音等相关体征全部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获得显著改善,患者的双肺表现出少量的哮鸣音;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为不明显改善或者没有表现为任何的改善。

2 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极为显著(P

表1 对比C1组与C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n(%)]

组别n临床控制显效无效总有效C1组8050(62.50)28(35.00)2(2.50)78(97.50)*C2组8025(31.25)26(32.50)29(36.25)51(63.75)注: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P

3 讨论

针对COPD患者,选择中医冬病夏治方法进行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针对COPD患者,对其创建个人动态档案,有效实现针对COPD患者实施综合管理。

3.2 健康教育处方:要求患者禁止吸烟;将患者的生活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分别为确保患者居室内空气清新,与烟尘以及花粉远离等;对患者进行感冒防治指导等。要求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均衡营养膳食,要求患者适当进行耐寒锻炼以及采取中药预防措施等。患者经常散步以及举手针对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3 对患者进行穴位敷贴:主要选择四份白芥子,一份延胡索以及一份细辛,利用蜂蜜进行调和。主要选择患者的天突穴、大椎穴以及双侧肺腧穴进行敷贴。要求对患者每次进行敷贴的时间大于2小时,5次/疗程。每间隔一天进行一次用药,共需对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观察,最终考虑是否增至两个疗程即10次[2]。

3.4 循经灸(经督脉):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辩证施治治疗。选择患者的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使点燃艾条与患者的皮肤保持距离为2厘米-3厘米。顺着患者的督脉以及患者的足太阳膀胱经静脉进行熏烤,要求速度缓慢,需要熏烤2遍。之后对患者配灸太溪穴、太渊穴、丰隆穴以及膻中穴。一直到观察患者的皮肤微红,一共需要进行30分钟。1次/2天。每个疗程包括5次,一共需要对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休息3天后,对患者准备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

3.5 对患者进行穴位注射:选择剂量为2毫升的黄芪注射液对患者的双侧足三里进行注射,5次/疗程,一共需要对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3.6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食疗主要成分包括:山药、杏仁、萝卜、人参以及川贝等。观察患者的疾病情况,选择对患者添加一些冰糖以及生姜等,最终有效调配成不同的膳食汤剂配方[3]。

总而言之,针对COPD患者,选择中医冬病夏治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同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临床获得的临床疗效较好,需要的经济费用较低,最终可以有效将患者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兴尧. 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临床探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2, 12(10): 227.

慢性病的防治篇3

黄陆颖

康医生:

本人65岁,吸烟40余年,十多年前开始有慢性支气管炎,后来又出现肺气肿,四年前因咳嗽气喘住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两年冬春天气变化常有咳嗽、咳痰、气喘加重,反复住院治疗。请问我这病应该如何防治?

张闲(广西)

张闲读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的病因主要有吸烟、暴露于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吸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病情加重最常见原因是气管一支气管感染,主要是病毒、细菌的感染。主要表现为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咳嗽加剧、痰量增加、发热等。

该病分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疾病不同期治疗有所不同。防治本病关键是戒烟,建议你戒烟。稳定期要注意保暖防寒,预防感冒,加强营养,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每天适当锻炼,如步行、扣’太极拳、做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锻炼。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一些必要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氨茶碱等支气管舒张剂,氟地卡松/沙美特罗联合制剂及化痰止咳药。同,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必要用无创呼吸机家庭治疗。如果病情出现急性加重,如咳嗽咳痰增加、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应到医院就诊,门诊或住院治疗。

康医生

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如何治疗

李大文

康医生:

我今年58岁,患前列腺炎30多年了,开始没做任何治疗,结婚后才知道它对性生活的影响,现在症状是排尿等待一分多钟,尿无力,又分叉,滴漓,彩超检查前列腺50.8×27.3×30.9毫米,内腺31.7×19.3×20.2毫米形态饱满,回声均匀。请问我这种病症如何治疗,能否做手术?请给予解答为盼。

李大稳(河北)

李大稳读者:

从你的症状及检查结果看,考虑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只是症状不算重,这是老年男性较常见的疾病。可先试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一次,每次一粒(0.2mg);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可加服非那雄胺片,每日一次,每次一片(5mg);如果症状严重才考虑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

康医生

乳汁未吸完有必要挤掉吗

康医生

康医生:

我生下宝宝后,注意营养的合理摄取,乳汁分泌得又多又好,宝宝常常吃不完。我听说内积存的乳汁过多,在宝宝没有吃完的情况下,要及把剩余的乳汁挤掉,否则,会影响乳汁分泌,还容易引起胀痛甚至乳腺炎。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杨红(成都)

杨红读者:

母乳是保障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最为理想的营养佳品,是任何代乳品都无可媲美的,但乳母中没有被婴儿吸完的乳汁,也确实需要及地挤掉。

婴儿每次都把内的乳汁吮吸完,乳腺管内空虚,就会受到较大的刺激,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如果婴儿经常未吸完内的乳汁就饱了,母亲又舍不得把剩余的乳汁挤出来,乳汁就会堵塞乳腺管,造成乳汁积存在内而出现肿胀、触痛、硬块和局部皮肤发红。出现这种情况,若不能及排空内淤积的乳汁,不仅影响乳汁分泌,而且给细菌的侵入和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容易引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

每次在给婴儿哺乳,要尽量让婴儿把内的乳汁吸完,如果婴儿吸不完,可用吸奶器抽吸或用手挤压,也可由丈夫帮助吮吸,把内剩余而没有吸完的乳汁吸完,以保持乳腺管疏通,使排空,乳腺变软,从而促进乳汁的分泌,预防发胀、硬块及感染发炎。

如果因乳汁没吸完而发生淤积,出现了硬块胀痛,不但不要停止哺乳,而且仍要勤给孩子喂奶,让孩子尽量把内的乳汁吸吮干净。同,暂减少食用鱼汤、肉汤等,并用手由阳周向方向轻轻按摩,或用干净的木梳蘸些油、滑石粉等,从的四周向方向梳理,也可用热毛巾热敷,以帮助疏通乳腺管。

遇有下述情况也需要挤奶吸出乳汁:

1 太胀影响婴儿吸吮,应挤掉一些奶,以利于帮助婴儿吸吮。

2 疼痛暂不能哺乳,要将奶挤出,这样即可用挤出的奶喂养婴儿,缓解疼痛,还可避免由于婴儿未吸吮而影响乳汁的分泌。

3 婴儿刚出生不久,吸吮力不够,而乳汁分泌又较多,需将奶挤出。

一旦胀痛严重或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应尽快上医院请医生诊治,以防发展成急性乳腺炎。

康医生

不该向偏见低头

康医生

康医生:

我大学毕业后,在众多竞争对手应聘中,便脱颖而出。这家公司老总待我不错,我也很争气,很快就荣升主任。

我佩服老总的能力,被他的潜质深深吸引。接触多了,工作之余免不了扯到家事。他在落难之际,与他结婚四年的妻子离他而去。老总言谈中隐约的表露对我的好感,把我吓了一跳。

接下来的是他向我发起“总攻”,大有非追到我不可的架势。说实话,我要是答应,能和他共结秦晋,那应该是我的福分。我扪心自问,是自己看起他的钱财而动心?不是!我左思右想,这老总是处处丢情的高手?不是!我们之间有一种足以亲和的情愫。此,公司里也乱了套。上上下下风言风语骤起,完全把我定为市井小报“老板包小蜜”故事里女主角了。

现在,我进退维谷,欲哭无泪,精神涣散,工作质量大幅下降。康医生,在这种偏见中,我该不该退却。

李娟(重庆)

李娟读者:

嫁个老总也无妨!看得出,你对他早已涌动着爱慕之情。但是,在他向你示爱之后,虽然两情相悦而你又不敢勇往直前,这都缘于公司内的世俗流言所阻。这只表明自己所陷入的困境,是一种失常心理在作祟。你在这种失常心理的作弄下,把这完全属自我的事儿,完全属于对美好生活追寻的事儿中,因别人的流言和偏见,弄得如此糟糕!照此下去,倘若你因偏见与爱情失之交臂,那定会痛悔终生!而对现状,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还得再次冷静地审视一下你和老总之间的关系。如果,确认他是在真心爱你,而你又特别想要接受他,那你们之间的确已在心中燃起了爱情之火。对此,你应当抓住机会,特别珍惜这种爱。从信中的介绍,他是个有相当经济实力和特殊身份的独身男子,在自己美女如云的公司,在频繁应酬的社交圈内,应该是早就有了婚姻再生。而他至今还没有,就说明他是个较为谨慎的人,并非处处丢情的坏老总。他在等待,而在等待中又遇上你,并对你表明爱的信号。不应该因他人偏见而瞻前顾后。因为,爱是不能受他人左右的。

当你勇敢地接受他的爱后,应当注意几点:一是分清工作和生活,切不可在工作间掺杂儿女私情,授人把柄;更不可以“老板娘”自居,把人际关系弄得紧紧张张。二是在恋爱中的经济往来,要自握其“度”,过早过多地接受赠予,既无益于爱情升值,更让那些持偏见者再次发起“攻势”。当你们水到渠成,能做一个婚前财产公证,那前前后后的所有偏见与谣言,自会销声匿迹。

康医生

为何要打预防针

康医生

康医生:

我的小宝宝出生注射了卡介苗,后来又去医院注射了乙肝疫苗、吃糖丸等。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要打那么多的预防针?

韩芳(江苏)

韩芳读者:

宝宝呱呱坠地后,在产院内一般都要打预防针,即在左侧手臂上接种卡介苗。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对此不太理解,认为孩子刚出生不久,为什么要打预防针呢?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初生的孩子抵抗力很弱,一旦受到某些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得病。打预防针就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抵抗某些病菌的侵袭,从而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打预防针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呢?原来,人得传染病的身体内便会产生一种相对抗体来加强防卫作用。病好后这种抗体就会长间地留在人体内,保护人体预防此类病菌的再次侵入。打预防针就是根据这个道理,采用人工的方法,将能使某些具有传染性的细菌,病毒杀死或用特殊的方法减低其毒性制成的疫苗,并将这种疫苗接种到人身上,人体内便会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以后假如再遇到此类病菌就能发挥强大的歼敌作用。必须指出的是,一种预防针只能预防一种传染病。因此,随着孩子的长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要多次打预防针或口服疫苗,家长务必按带孩子去服药,打针。

慢性病的防治篇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是渐进性的,并且伴有肺部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的炎症反应。在我国肺结核与COPD都是常见的。所以,有COPD症状的病人都应考虑肺结核的可能。

一、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和环境接触,而疾病通常是由于这两者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一)宿主因素:1、基因:有许多遗传因素会增加或降低个体患COPD的风险。已证实的基因的危险因素,是罕见的遗传?琢-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2、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被认为是与COPD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可以在接触吸烟或其它环境的损伤因素后产生。3、肺的发育:肺的发育与妊娠过程中的发育进程、出生体重和儿童期接触的环境因素有关。若肺功能明显减低,则发展为COPD的危险性增加。

(二)环境接触:1、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肺功能异常和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被动吸烟因增加了肺的总吸入颗粒烟雾的负担,也可加重呼吸道症状和促进COPD的发生。妊娠期吸烟影响子宫内胎儿肺的生长和发育,有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增加胎儿的危险因素。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当接触的强度和时间足够时,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蒸气和烟雾等)可单独引起COPD,而同时有吸烟习惯,则危险性增加。接触微粒物质、刺激物、有机粉尘和致敏原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3、户外和室内空气污染: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对已有心肺疾患的人是有害的。已证明在通风条件差的室内及采用生物燃料烹调和取暖所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发生COPD的一个危险因素。

二、COPD的诊断依据

任何病人出现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和(或)有本病危险因素接触史,应考虑COPD的诊断。1、慢性咳嗽:间歇性或持续每天有咳嗽,通常为全天性,偶尔仅在夜间发作。2、慢性咳痰:任何形式的慢性咳痰均可提示COPD。3、呼吸困难:表现为渐进性(随时间而恶化),持续性(每天有)。病人主诉为呼吸费力、缺乏空气或憋气,常在运动或呼吸道感染时加重。4、危险因素接触史,特别是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及来自家庭烹调和取暖燃料的烟雾。如果出现上述任何征象,应考虑患有COPD的可能,应进行肺功能测定,明确诊断。

三、COPD的预防与家庭治疗

(一)减少危险因素:1、不吸烟和戒烟:戒烟是降低发生COPD的危险和阻止疾病进展的独立的、最有效的措施。2、减少职业性接触:COPD可通过多种旨在减少吸入颗粒和气体而得到减轻和控制。3、避免室内外空气污染对气道的损伤:高危人群在污染严重时避免剧烈的户外运动。如果使用各种固体燃料进行烹饪和取暖,应保持室内通风。

(二)治疗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戒烟,了解COPD发病的基本知识。

2、药物治疗:①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茁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和茶碱等。如更严重的病人可按需给予高剂量的雾化治疗数天。②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规律地短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口服糖皮质激素,可用强的松每日30~40毫克,连续7~10天。③抗生素的应用:在呼吸困难和咳嗽加剧,同时伴有痰量增加和咳脓痰时,应考虑抗生素治疗。

慢性病的防治篇5

结论:与传统的西医疗法相比,中医疗法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治疗费用低等优越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是不完全的可逆气流收到了限制,而且该可逆气流往往能和气体异常炎症的反应相合并。该病发病易反复,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在相关的研究调查中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的患病率可达到8%以上[1],而且死亡率也比较高造成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大。本文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探讨中医在治疗该病上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两年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把他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研究组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平均年龄(65.4±7.5)岁,平均病程为(2.20±0.42)年;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70.4±8.3)岁,平均病程为(2.15±0.32)年。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的有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回归处理。

1.1.1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呼吸学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会议中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判指标[3]。

1.1.2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的诊断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上,肺功能检查中FEV1在40%和80%之间。

1.1.3排除标准

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或者患有重度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病人。

1.2方法

1.2.1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比如支气管舒张剂、粘液溶解药剂和糖皮质类得激素以及康复训练,另外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宣传,使得患者本身能够处理和认识疾病。另外必须戒烟和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环境。

1.2.2研究组

除了戒烟和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环境外,在一年中的七、八和九月份使用药物的穴位进行敷贴。

具体步骤如下:①穴位注射:分别注射两侧的足三里2毫升的黄芪注射液,七天注射2次,共2个疗程,一个疗程5次;②穴位敷贴:使用蜜蜂调匀白芥子、细辛以及延胡索各1份。

随后敷贴于天突、大椎等穴位,一个星期进行2次敷贴,每次的时间保持在2个小时以上;③循经灸:灸督脉直到皮肤微微发红,一个星期2次,一共2个疗程,每个疗程5次;④做呼吸保健操。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发病情况、发热情况以及咳嗽等。另外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障方式以及营养情况等。综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大于百分之七十,2分;有效: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四十之间,1分;无效:0与百分之三十之间,0分;恶化小于零,-1分。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来表示,采用了SPSS13.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秩和检验以及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在P

2结果

2.1两组在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上的对比情况:见表1

2.2两组在医疗费用上的对比情况:见表2

3讨论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是先将食物疗法和康复教育作为可选的手段,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加以选择和取舍,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体病症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的配方,然后采取穴位敷贴、穴位注射以及针灸等必须进行的项目进行组合,当选出合适的方法组合后与患者及其家属商量并加以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该属于中医里肺胀、喘证、痰饮咳嗽等范畴。病变主要是在肺部,当肺气不和时,失于宣降,痰湿由内而生,从而导致咳嗽、痰饮等,日久累及其他各脏器,导致脾虚、肾虚等疾病。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曾经说过,“肺肾为俯仰之脏,是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部乃是人体肺气出入的重要枢纽,而肾部位气之根,肺气假如不归根,肾不纳气,就会上逆形成咳嗽.气喘等证,所以治肺必治肾[4]。本文中所采用的细辛、白芥子等都可以温化痰饮等,延胡索能够活血,一起使用即可达到抑制变态型炎症的效果[5]。将蜂蜜调和后涂擦外敷穴位之上,可以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便于药效的进一步发挥,达到通脉络,舒腠理的作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有补益肺肾、强壮体质之效。另外结合个性化的食疗和药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健脾补肾、纠正肺部通气、提高通气功能。

本组研究表明,研究组在缓解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好于对照组。秩和检验显示了研究组除了痰液色白和浓稠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发热和呼吸困难上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显示治疗方法、医疗保障形式以及就诊情况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费用上,除了理疗预防费用上,其他各项费用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排除了痰液浓稠等不太相关的因素之外,研究组所采用的中医疗法能够促使患者迅速康复,这点强于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而成本费用显示了中医疗法的疗效好而且费用低,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当前WHO全球预防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主要的原则就是通过逐步的治疗先增强体质,在提高了身体的免疫力之后才能更加有效的清除气管内部的各种炎症产物,一方面达到预防的目的,同时在治疗上也疗效显著。本次研究正是把握了防治精髓,达到了改善病症、提高疗效的目的,因此很值得推广。

慢性病的防治篇6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快速变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的与高血压、冠心病、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有关。这些越来越常见的慢性病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导致医疗费用上涨人们的经济负担加重等社会危害。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方式来帮助群体或个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专题讲座、挂图、墙报、示范操作、电视录像等;在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但针对年龄、文化层次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又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重点突出的方式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慢性病防治管理形势严峻存在以下情况

据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高血脂患者达1.6亿超重者达亿肥胖达6万糖耐量低减达万。

据资料显示9年我国城市居民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这5种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阵容的疾病谱。

以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为例慢性病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高血压属于慢性病病痛、伤残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存在着: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和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爱服药)现象。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

慢性病管理工作没有被社会所重视慢性病管理知识没有被群众所了解及认识。大家不懂得慢性病形成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忽视不健康生活方式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导致疾病。

慢性病的发生除与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等不可改变的个体情况有关外还与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饮酒长期低钾、低钙、高盐膳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精神紧张等危险因素有关。

慢性病形成时间长预防与控制措施需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进行。没有良好的健康教育工作来指导群众很难坚持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能够积极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与危害针对以上原因参考国内外许多成功范例我认为慢性病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对大众进行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治能力。②对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使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禁烟限酒心理干预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与危害。③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指导其规范用药;防治并发症有效降低慢性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以上情况说明健康教育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应得到人们的充分理解和认可。社区作为防治慢性病的主战场应该对其辖区内居民有计划地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改变其卫生观念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控制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行为危险因素使自我保健模式从“依赖型”向“自助型”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保健潜能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有效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与危害从而有效地促进社区人口的健康。

针对慢性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以患者俱乐部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慢病工作:俱乐部逐渐成为一个集医疗咨询、慢病防治、健康宣教、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受社区群众欢迎的健康活动场所。经常组织学习进行健康干预。并针对每个人实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建议指导意见发放健康处方等。为照顾部分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还主动上门测量血压。

每个月举办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制定计划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加强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普及了慢性病防治知识。

通过入户建档开展慢病健康教育:入户建档时发放慢病知识宣传折页等向广大居民传递了高血压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防治知识走出了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给任重而道远的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真正架起了医患之间、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共发放家庭健康档案的宣传资料万余份;建立居民健康内容包括测体重、血压、血糖等还为居民进行了疾病防治、卫生保健知识的咨询指导每位居民的健康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责任医师对慢病动态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工作: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是我们重点管理对象。每年对社区居民、高危人员、特困人员进行两年1次的健康体检常年坚持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一般慢性病每年最少免费随访次对于比较重的如:高血压三级的居民坚持每个月随访服务1次高血压二级的居民坚持每两个月随访服务1次对慢病病人进行随访7658人次。

健康教育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首要内容: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是其他各要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初级卫生保健特别强调对慢性病的防治和管理将慢性病看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

健康教育是一项高效益的卫生保健措施: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总结了各国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慢性疾病的经验后意味深长地说:“是花很多钱建一所心血管医院好呢还是使群众不吸烟从而避免心血管病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比任何复杂的医疗技术更重要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向群众宣传什么是有益健康的因素什么是有害健康的因素让群众自己保护自己的健康。可见开展健康教育极为经济不论贫富各国都能承担得起是一项高效益的卫生保健战略措施。

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治疗因素是最根本的医疗预防保健措施:①当居民受到慢性病的危害时可能产生强烈的被理解、被安慰、被鼓励的心理需求以及了解病情、早日康复的愿望健康教育可满足这些需求是有效的心理保健措施。②健康教育可矫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从而降低人群由于不健康行为导致的患病几率。

参考文献

1孙昕霙,王培玉.健康教育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9,():178-179.

王睿,孟健民.发挥一级医院功能搞好慢性病的管理(社区实践).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179.

慢性病的防治篇7

【关键词】 补肾防喘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肾化痰活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Bushen Fangchuan Recipe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 150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divided into therapeutic group (7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75 case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udesonide and Formoterol Fumarate Powder for Inhalation (160:4.5), 1 Inhalation once, bid. Based on the same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group was applied Bushen Fangchuan Recipe. A treatment course was ten days. After three treatment courses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 Therapeutic group had the better total efficacy rate in primary symptom, accompanied symptom, pulmonary function, the number of exacerbations, blood hemorheology, 6-minute walk test and oxygen desaturation score etc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BuShen FangChuan Recipe has the good curative effect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Key words】 Bushen Fangchuan Recip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Bushen Huatan Huoxue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dong Ta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Taian 271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1.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的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1]。本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危害严重,治疗困难,预期寿命显著缩短,是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笔者2011年5月-2014年9月采用补肾防喘方治疗慢阻肺肾虚痰阻血瘀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肾虚痰阻血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参照的中医药学院教材《中医内科学》“肺胀”、“咳嗽”、“喘证”等章节[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肾防喘方试验组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照组。试验组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45~72岁,平均(65.51±6.8)岁;病程5~22年,平均(14.6±6.53)年。对照组75例,男36例,女39例;年龄44~73岁,平均(64.23±6.9)岁;病程8~20年,平均(15.9±4.03)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应用补肾防喘方(笔者经验方,主要药物为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党参20 g,黄芪15 g,陈皮12 g,枳壳10 g,半夏10 g,云苓15 g,桔梗10 g,葶苈子10 g,丹参15 g,当归12 g,紫菀10 g,炙甘草6 g。上述14味药物加水1000 mL,浸泡1 h,水煎至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1吸 bid。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的观察按照参照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分而具体化为症状、体征按四级记分法记录[3],然后观察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积分值差的变化。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单项疗效值=100%;显效:单项疗效值≥60%;有效:30%≤单项疗效值

1.4 观察指标 总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每周定时记录1次,据单项症状和体征记分,积分标准进行记录、积分。肺功能、CAT评分、复发例数及复发时间、血流变、6分钟步行距离及前后血氧饱和度下降分数,其中血氧饱和度下降分数=(测试前血氧饱和度-测试中平均血氧饱和度)/测试前血氧饱和度×100%。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分组资料采用Ridit分析等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处理。

3 讨论

近些年对于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经历了由“气道阻塞”到“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再到“持续性的气流受限”的过程。早期的“气道阻塞”表示说明对慢阻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解剖学的层次,但慢阻肺的早期多没有解剖学改变,这不利于慢阻肺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气流受限”时,从功能上认识慢阻肺,这更能揭示了慢阻肺的本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一者是要区别支气管哮喘的气流受限可逆性,二者说明一部分慢阻肺的患者气流受限的可逆性。至“持续性气流受限”时,虽然某些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会在某个时期出现可逆,但总体上还是不可逆的、进行性加重的。这提示不要被气流受限可逆迷惑。慢阻肺诊治指南自2001年以来几次修改,从另一个层面也说明对慢阻肺认识还远远不够。

在治疗方面,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治疗的首选药物,这其中吸入药物优于口服药物,近些年研究,在各种支气管舒张剂中,以M胆碱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物“噻托溴铵”)为首选,并推荐与β2受体激动剂联用可以有更明显的获益。林江涛[4]通过对223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研究发现,规律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可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张秀伟等[5]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3种药物,对慢阻肺患者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在2013版指南中加入了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茚达特罗”)。蔡柏蔷[6]认为茚达特罗作为一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时间持续24 h、1次/d吸入,其支气管扩张作用显著高于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同噻托溴铵相似(证据A),并且对患者呼吸困难、健康状况和急性加重具有显著作用(证据B)。茚达特罗已在包括美国、欧盟等60多个国家批准用于慢阻肺的治疗,其有助于支气道周围平滑肌保持舒张状态,疗效显著。其副作用同安慰剂相同。对于激素的应用,应掌握好适应证,不推荐对慢阻肺患者采用长期口服激素及单一吸入激素治疗。钱朝霞[7]通过研究92例AECPD患者发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明显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与泼尼松龙一致,但全身副作用较轻;布地奈德6 mg组较布地奈德3 mg组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更快更好。虽然吸入类糖皮质激素与全身应用激素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有些报道称长期吸入糖皮质类激素是有可能会引起肺炎及结核复发。

祖国医学中未有慢阻肺这一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其可归属于中医“喘证”、“肺胀”病范畴。早在《内经》中,就对本病有所认识,《灵枢・胀论》指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有具体的描述:“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圣济总录・肺胀》中记载:“其证气胀满,膨膨而咳喘”。《证治汇补・咳嗽》中“肺胀者,动着喘满,气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医宗必读・喘》“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对于本病的病机,《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病源流》曰“盖肺不伤则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此不仅指出肺、脾、肾三脏是咳嗽的主要病变所在,并指出咳嗽累及的脏腑是随着病情的加重,由肺及脾、由脾及肾。

鉴于慢阻肺发病率、致死率高,严重危害公众的身心健康,而现代医学在这方面可能遇到了瓶颈,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由此,部分医务工作者转而通过中医药的相关理论,做出了一些尝试。庞厚安[8]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认为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则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肺失肃降则大肠的传导功能受到影响,腑气不通则肺气势必壅滞,从而产生胸满、喘咳等证,运用清肺泄浊益气法,自拟清肺平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与氨茶碱组对照,疗效肯定。沈涛[9]根据“肺主宣降”从而提出肺失宣降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病机,进而以宣降肺气作为基本治法,以西药加自拟宣降并调方作为试验组,西药组作为对照组,经对照发现,试验组治疗效果由于对照组。罗洪涛[10]运用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率达91.7%。林育华[11]认为慢阻肺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久病必瘀”,所以无论在急性发作期或稳定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见证,故活血化瘀应为治疗本病的一个主要治则。其应用活血化瘀法( 当归、川芎、红花、地龙各10 g, 桃仁、赤芍各15 g,随证加减)治疗本病95例,总有效率为90.5%。

笔者认为“虚、痰、瘀”概括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理要点。其中慢阻肺标在肺、本在肾,痰浊瘀血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各种病理因素相兼为病。肾虚血瘀痰阻是慢阻肺稳定期的基本病机,虚、瘀、痰贯穿慢阻肺始终。

在治疗上,笔者以补肾纳气、化痰止咳、活血化瘀为法,自拟补肾防喘方,本方系笔者多年临床工作总结所得,用于临床确有良效。本方主要由女贞子、旱莲草、党参、黄芪、陈皮、枳壳、半夏、云苓、桔梗、葶苈子、丹参、当归、紫菀、炙甘草组成。它是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虚痰阻血瘀型的基本病机肾气不足、痰浊瘀血内停而设。由于肾阴亏虚,气虚浮于上,故以二至女贞子、墨旱莲为君药,二药性皆平和,补益肝肾,滋而不腻,使虚浮之气得降、喘的平。又以补气之党参、黄芪为臣药,党参与黄芪二药相合,黄芪固卫气,擅长补肺,党参补中气,长于益脾。党参偏于阴而补中,黄芪偏于阳而实表。一里一表,一阴一阳,相互为用,其功益彰。由于其病之标痰浊是造成正虚和血瘀的最初原因,故方中用云苓、陈皮、半夏、葶苈子、桔梗、枳壳、紫菀理气化痰组及丹参、当归活血化瘀组为佐药,共奏祛痰行气化瘀之功。炙甘草既能助君药以补脾益气,又助臣药以润肺止咳化痰,还可缓和药性,一药而有三用,为使药。现代药理研究,女贞子具有抗非特异性炎症、抗变态反应性炎症、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墨旱莲抗缺氧作用、抗炎、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与抗衰老作用补肾防喘方可能与其抗炎作用、祛痰作用、平喘作用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有关[12-13]。与本研究相类似的,刘伟[14]以补肾、补肺、活血法,自拟舒肺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效果显著。张进[15]以益气活血通络法,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固本化瘀汤证明其效果肯定。

方中党参、陈皮、半夏、桔梗、枳壳、葶苈子、云苓、紫菀、甘草均有极好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通过理气化痰减少了气道分泌物的阻塞。补肾防喘方治疗75例患者,中医症状显效率为80.00%,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由于感染、呼吸道炎症加重,支气管腺体肥大,分泌物显著增加,气管黏膜纤毛活动减弱,痰液清除功能减弱,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通过补肾纳气的办法,使肺气得降,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吸气的困难。试验组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更加客观的说明了这一点。

慢阻肺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人,并成正相关,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变化趋于明显。这些因素导致了慢阻肺血液流变学存在“黏”、“浓”、“聚”的特点。而补肾防喘方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具有“流通血脉”的作用。

综上所述,补肾防喘方确实可以用于防治肾虚痰阻血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67.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93,11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1-2,4-5.

[4]樊再雯,林江涛.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45-46.

[5]张秀伟,杨健,朱颖,张秀伟,等.联合应用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疗效[J].临床荟萃,2009,24(2):114-116.

[6]蔡柏蔷.茚达特罗――GOLD推荐的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1):57-58.

[7]钱朝霞,何艳,方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泼尼松龙静脉用药治疗AECOPD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4):488-500.

[8]庞厚安,潘昶东.清肺泄浊益气法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0):122-123.

[9]沈涛,张庆祥,陈宪海.宣降肺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6(38):1149-1150.

[10]罗红涛,漆成军.和解少阳法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4(10):68-69.

[11]林育华.活血化瘀法治疗慢阻肺95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30(2):33.

[12]张明发,沈雅琴.女贞子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2,27(5):536-542.

[13]施嫣嫣,张丽,丁安伟.墨旱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31(1):68-70.

[14]刘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34-36.

慢性病的防治篇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肾脏疾病; 体会

【中图分类号】R692.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86-01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

1.1 “中西医结合要源于中医,而高于中医;源于西医,而高于西医”。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中西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各有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病人得到一体化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表现为中等蛋白尿和血尿时,以小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大量蛋白尿时,则以大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或火把花根治疗;出现细胞性新月体时,则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慢性肾衰竭(CRF)1、2期时,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熏洗,同时配合减轻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高压”的ACEI和ARB等治疗;到尿毒症期以替代治疗为主,中药配合改善营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在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一体化治疗。

1.2 判断疾病预后,提高治疗敏感性。例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提高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同时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其“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现代化的瓶颈。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前景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好,但现在还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化方案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经开始资助中医肾病临床优化方案的研究,另外,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科技部门以及企业以各种形式支持中西医结合肾病优化方案的研究,为编写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指南提供证据,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诊治CKD提供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肾病的诊疗水平。研究优化方案时,需注意以下问题。为使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化,提高研究的社会公信度,请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认证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为优化出最佳的方案,请在做优化方案时,先将专家的经验在协作组内讨论,并在协作组外征求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药理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伦理委员会以及护理学专家的意见。

2.2 优化方案制定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将方案再优化再试验直至优化出满意的方案;CRF应按原发病进行单病种优化研究。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同,其进展的机制和速度不一样,临床疗效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CRF应按其原发病分类进行优化研究。另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按病理类型进行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 。

2.3 系统生物学是由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把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表型等横向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采用系统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水平上动态地对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中医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观,与现代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不谋而合。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将为中医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

3 结论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已经在媒体开展宣传,举行讲座,组织普查,但还有待其他相关学会及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大规模尿常规普查。建议及早建立我国在临床广泛应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对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住院病人和体检者进行GFR评价;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因素及早进行预防;对已有肾脏病要积极干预治疗,防止肾损害的进展。

慢性病的防治篇9

[关键词]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慢性病综合防治;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37-03

健康促进工作的含义是用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等,从而将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包括健康教育和可以让行为、环境改变的组织、经济以及政策支持等方法。社区健康促进可以从大局上对社区群众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贯穿于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每个方面,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医疗保健质量,帮助社区人们形成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

1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在慢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与意义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健康管理思想引入到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中,通过健康管理手段、方式以及理念,将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协调、整合在一起,为居民的健康而服务[1]。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对于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居民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让居民实现健康目标。健康促进工作让人们保持健康状态。健康促进工作不仅是将社会的人文关怀进行完善,还是一套详细的健康服务程序。实际上,健康促进工作将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利用起来,指导居民如何防范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对他们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居民实施全程的健康信息管理[2],慢性病或者处于慢性病风险的人群进行行为干预以及健康指导,使社区居民的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对居民慢性病的防治还不是那么理想,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2.1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还不够完善

当前,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的单一,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多停留在健康教育上,健康促进工作开展不积极。有的社区还是通过惯用的一般病症诊断、治疗,或者是用医务室的传统模式来实施卫生服务[3]。这样一来,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就不能根据慢性病的特点来提供专业的服务,从而难以满足社区人们的健康需要,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促进工作。

2.2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很多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资金都是靠政府补贴,往往会导致资金不到位,而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跟不上健康形势的发展,不能使其更好的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另外,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不佳使得服务人员的经济效益不能受到保障,不能充分的发挥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此不能真正的落实“六位一体”功能[4]。

2.3 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

很多的慢性病患者都是去大医院接受治疗,而不是在社区,因此治疗费高。并且,当前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缺乏完整的健康管理理念,不能根据慢性病自身的特点来实施干预措施,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慢性病不能被很好的控制,治疗效果不佳。城市社区的慢性病患者较多,社区健康促进工作需要干预和预防患者的饮食、锻炼、营养等方面,并将其作为卫生服务工作的切入点。

3 慢病综合防治中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时如何实施

3.1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运作程序

新形势下,我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必须要结合国情,根据当前社区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情况,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全面推动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探索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重难点,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来综合防治慢性病。社区医疗服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形成具有科学理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运作模式。具体来说,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

资源、社区健康管理协调体系、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尤其要重视社区健康管理协调体系的构建,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撑体系,确立科学的健康管理目标理念,提高社区健康管理的硬件设施。制定群体健康计划、家庭保健方案、个体健康处方。通过服务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人群,以科学的管理方式防治慢性病的蔓延。

3.2 如何做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

当前,有的慢性病还无法被治愈,需要患者进行终身治疗,这会影响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容易使他们出现不积极配合治疗的状况,心情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加重了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难度。在慢性病综合防治过程中,健康服务机构需要组织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相互倾谈,彼此诚心交往。通过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对自身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有更多的了解,树立他们的治疗信心。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以患者为本”的预防理念,为患者制定持续的健康测量计划。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要根据他们的病情为他们制定定期测量计划,以此有效的指导慢性病防治工作。医务人员要让他们通过用药、养生、健身以及饮食来调理病情[5],具体来说,医务人员要认真嘱咐患者按时用药,患者需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让患者通过病情的检查、治疗、预防来防治慢性病的蔓延。要鼓励患者实施健康、有规律的生活计划,坚持养生锻炼。

3.3 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慢性病的控制涉及了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所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要让患者在治疗中放松心情,引导患者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通过心理援助疏通他们的不良反应。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帮助患者了解慢性病的危害以及治疗途径。通过知识讲座、传单发放、卫生知识宣传、健康咨询等方式,向社区群众宣传慢性病及其相关健康保健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多了解,也让健康人群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有计划的实施慢性病防治工作,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优势特长,利用新思路开拓医疗服务市场,加强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在社会社区慢性病防治运作模式中,医疗机构要为社区患者提供优质、优惠的医疗保健服务,聘请专家上门服务,为患者和健康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和诊治服务[6]。 康促进工作新模式探讨

新时期,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较之以前有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方法有了新变化。以前是将疾病卫生知识传播作为工作重点,而现在是以干预人的行为危险因素为重点;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策略发生了变化,以前只重视慢性病的信息传播,而现代将传播和教育都同等看待、同等重视。而对于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方式来说,以前只是重视传播材料的制作,而现在既会重视材料的制作与讲解,还会重视指导、评价工作;随着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研究范围不断的扩大,以前只是重视疾病亚健康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而现在更加注重面向社区和社会,点面结合的普及、推广慢性病防治工作。其次,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管理和组织更加的规范了,其工作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和科学化。当前,政府更加重视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并通过制定各种制度、提出各种方法来规划和考核当前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情况,不断的加强检查和验收力度,让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能够更加规范的进行。将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内容系列化,其实是为了更加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对慢性病人群进行疾病预防工作培训指导,结合社会资源建立和普及网络知识健康教育,通过互联网深入实践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互动模式[7]。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模式的具有科学性,具体表现就是更加有明确目标的实施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合理的计划以及恰当的干预来让健康教育结构更加科学化,指导性更加明确。最后,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正在由传播医学知识向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健康城市等领域拓展,尤其是是通过控烟、农村及城市健康教育来进行慢性病的预防宣传和控制,而成效也比较明显。根据“建设健康社区”的目标,社区健康促进从整体上对社区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影响社区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干预[8]。其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个人、家庭、群体身心健康,影响着人的一生。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社区慢性病的传播;既可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保

健服务的利用,又可促进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为社区居民创造健康、文明的社区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星明,黄建始. 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整合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与服务模式探讨[j]. 疾病控制杂志,2008,12(1):53-56.

[2] 丁兴荣. 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72-73.

[3] 顾君.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思考[j]. 江苏卫生保健,2007,9(4):69-70.

[4] 余加席. 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探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9):106-107.

[5] 倪静晕,卞鹰,王一涛.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j]. 卫生经济研究,2006,6(8):15-16

[6] 杨红英. 做好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 促进人群健康[j]. 重庆医学,2009,5(13):76-77.

慢性病的防治篇10

[关键词] 健康保健服务;干休所;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4-122-0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慢性病发生发展呈现很大变化,慢性病病死率呈现大幅度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干休所作为特殊的医疗单位,其老年干部病例占绝大多数,其健康保健服务成为其慢性病的防治重要工作类型,为了更加有效管理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提高干休所老干部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更好的做好医疗服务[2],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干休所200例慢性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干休所慢性病患者200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依据是否实施健康保健服务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预防和治疗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62~85岁,平均(72.5±6.5)岁;慢性病类型:高血压42例,糖尿病38例,冠心病20例,病程2~25年,平均(12.3±7.5)年;学历:大专及以下60例,本科及以上40例,职业类别:脑力劳动者75例,体力劳动者25例。观察组采用健康保健服务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63~84岁,平均(73.7±5.9)岁;慢性病类型:高血压44例,糖尿病35例,冠心病21例;病程3~26年,平均(13.7±7.1)年;学历:大专及以下54例,本科及以上46例;职业类别:脑力劳动者72例,体力劳动者28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针对干休所慢性病患者病情资料采取常规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健康保健服务措施:主要包括用药指导:定时定量进行服药,同时加强对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遵医嘱服药的有效性;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多进行少量的运动,注意强度逐步加大,循序渐进;饮食指导:慢性病患者根据病情特点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多食用高营养、高蛋白食物,减少不利于病情治疗的食物摄入,同时注意少食多餐;心理疏导:干休所患者其往往因特殊地位,可能得了慢性病后心理上发生异样的情绪变化,应给与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知识水平情况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知识情况进行调查,健康保健知识主要包括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因素、慢性病对于机体全身系统疾病的影响、慢性病服药依从后的效果、饮食、运动方法、心理状态、定期健康检查的效果。每张调查问卷针对知识点设立问题,总分为100分,观察两组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知识水平情况。

1.3.2 观察两组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态度和行为调查情况 其中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态度主要是慢性病预防的态度和面对治疗的态度等各类知识点,针对健康保健态度建立问卷,满分100分,良好:80~100分;一般:60~80分,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建立数据库,对慢性病患者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和健康保健行为情况(表1)

2.2 两组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态度情况(表2)

3 讨论

健康保健服务的核心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

表1 两组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和健康保健行为情况(,分)

组别 n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水平 口腔卫生保健行为

对照组 100 70.9±10.0 71.0±11.0

观察组 100 82.3±11.2 83.7±11.1

t 4.354 4.652

P

表2 两组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态度情况[n(%)]

组别 n 良好 一般 差

对照组 100 71(71) 18(18) 11(11)

观察组 100 88(88) 10(10) 2(2)

x2 20.316 17.305 10.108

P

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健康体检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这与我国中医“治未病”思想中一些理念不谋而合。健康保健服务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或改变健康服务的手段与产品提供,以及与提高公众健康有效组织行为等方面的最小投入来获取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健康保健服务就是要将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给健康需求者,变被动的护理健康为主动的管理健康,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我国《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中健康保健服务的定义:健康保健服务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的指导以及对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面过程,健康保健服务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保健服务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科学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本组研究中健康保健服务分为服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四大步骤:(1)服药指导:慢性病患者往往都需要长期或者终生服药,服药的连续性、规律性对于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是指导慢性病患者根据自己疾病的类型和健康状况出发,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按照医嘱服药[7-8]。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干休所患者可能由于自身从业经历和患病经历,自觉自身可以对用药方法有一定的掌握,而自行进行制定服药剂量和时间,而自身无法把握药物的配伍禁忌,造成药物滥用,严重者威胁生命安全[9-10]。此时要耐心的指导干休所慢性病患者尽可能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如果自身有增加药物的需求,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酌情的增加。要耐心的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慢性病药物的治疗原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通过口头讲授、书面阅读、光盘等媒体传播的形式,向干休所慢性病患者讲解用药知识,充分的了解药物应用的方法、剂量,药物有效期和贮存环境,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注意药物要放在儿童触摸不到的位置,过期的药物一定要扔掉,千万不能继续服用。指导干休所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肝肾功能检查,从而对药物的服用剂量和方法进行调整。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服药方式,由于慢性病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视力模糊,要帮助患者在药盒上做好明显的标实,方式患者漏服、误服、服药过量等。(2)运动指导:干休所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是辅助治疗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大多数慢性疾病患者可以进行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运动方式保持轻松、舒缓的方式,运动强度较低,比如慢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根据老年慢性疾病的患者的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每周3~6次,每次运动时间30min左右,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运动,保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要对患 者的运动注意事项加强宣讲,患者运动要在餐后30min,对于糖尿病患者不能空腹时运动,避免低血糖发生,冠心病、者注意运动幅度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快。一些躯体活动有障碍的慢性病患者要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活动,防止意外发生。(3)饮食指导:为了更好的帮助慢性病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要针对性的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多食用高能量、高营养、高纤维食物,减少生冷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的摄入。在保证健康饮食的同时注意尽可能根据干休所患者的喜好,帮助其制定科学的食谱,每周进行定期的随访,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随时更改食谱。(4)心理疏导:慢性病患者往往对于治疗过度担心,对于疾病恢复往往有恐惧感,要通过热情和蔼的态度面对患者,观察患者的语言和情绪上的变化,细致的了解患者心理变化,鼓励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缓解压力。主动配合干休所的治疗和健康宣教,从而以健康心态面对治疗。要耐心的讲解慢性病患者引起损伤和后果,提高患者对于干休所慢性病患者的重视,帮助慢性病患者适应干休所治疗环境的变化,尽快的进入治疗角色,通过换位思考帮助慢性病患者克服急躁、怨恨的情绪,最大限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健康保健服务在干休所慢性病防治中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健康保健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健康保健态度,保证正确的健康保健行为[11-12]。

[参考文献]

[1] 王传霞,常仁翠,刘维.保健门诊老年慢性病就诊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康复,2010,25(5):387-388.

[2] 林浩,曹晓均,戴卉.多形式宣教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保健知识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153,156.

[3] 陈科.社区宣教后居民对高血压病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304.

[4] 周美芳.社区健康宣教在社区高血压病脑卒中危险阒素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41.

[5] 蒙晓宇,陈娜萦,黄佟.广西慢性病防治措施及卫生保健实施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4):667-668.

[6] 陈春兰,梁爽,孙玉花,等.大台地区家庭保健员培训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32-2233.

[7] 杜滨,张伟,张再伟,等.干部保健人群慢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04-2505.

[8] 张兴文,唐莹,张义雄.卫生信息化下的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位一体老年慢性病健康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602-1603.

[9] 胡宏伟,张小燕,郭牧琦.老年人医疗保健支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慢性病高发背景下的老年人医疗保健制度改革[J].人口与经济,2012,30(1):97-104.

[10] 唱荣艳,冯晶,王欣欣.军队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护理三维模式的循证实践[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6):487-489.

[11] 黄湘妃.健康教育在农村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1,52(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