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1:37:26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范文篇1

咽部不适,有异物感,痰粘滞感,总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刺激性咳嗽,咽部干燥、发胀、发痒、堵塞等,但较少有咽痛。常以咳嗽来清除分泌物。清晨常吐出粘稠痰块,易引起恶心,当用力咳嗽消除咽部分泌物后,症状可短暂缓解。

2主要治疗

治疗慢性咽炎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慢性咽炎并非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对于慢性咽炎有害无益,可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但如果患者有发热,检查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但只需3~5天,急性症状消失后应停药。同时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流质食物。

2.1雾化吸入治疗。此疗法可使药物直达肺部,因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所需药量少,全身不良反应小,故适用于慢性咽炎的治疗

方法1: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12.5万单位(半支),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每次20min,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好转率可达90%以上。

方法2: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注射用α-糜蛋白酶4000单位,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每次20min,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好转率可达80%以上。

2.2症状顽固者可采用激光手术治疗,此疗法可彻底清除咽后壁淋巴滤泡。

3日常护理

慢性咽炎为难治之症,而且病程长。因此,注意饮食、居处、劳逸、服药和精神等方面的护理尤为重要。

3.1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18℃~20℃为宜)和湿度(40%~60%为宜),空气新鲜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黏膜的防御功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

3.2预防鼻咽部疾病、龋病等,减少烟、酒及有害气体的刺激,各种慢性病,如:贫血、便秘、心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慢性炎症等引起的淤血性改变都可继发本病。

3.3进行饮食调养

3.3.1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忌食烟、酒、姜、椒、芥及一切辛辣之物。

3.3.2吃富含胶原蛋白或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鱼类、豆类,利于咽部黏膜损伤部分的修复。

3.3.3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动物肝脏、瘦肉、豆类、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利于清除呼吸道黏膜炎症。

3.3.4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如:油条、炸糕等。

3.3.5经常食用生津食疗饮品,如:将百合、绿豆加清水适量煮热,加入冰糖饮用,每日1剂。

3.3.6注意口腔卫生,早晚饭后刷牙。

3.4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其病因病机为肺肾虚导致的虚火上升,咽喉失养,治疗宜滋养肺肾,降火利咽。经验证明,正确应用药茶也有助于慢性咽炎的治疗。

3.4.1利咽茶饮。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g,开水冲泡,频服。

3.4.2大海生地茶。胖大海5枚,生地12g,冰糖30g,茶适量,共置热水瓶中开水冲泡30min,频频代茶饮。

3.4.3淡蜂蜜水沏茶,也可有效。

慢性咽炎范文篇2

关键字:慢性咽炎危害性;中药利咽解毒汤加咽后壁注射疗法

多种细菌可引起咽炎,但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它产生的内毒素进入到人体内,与免疫淋巴细胞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是血液中的一种“自由基”),这种抗原抗体复合物,随着血流与它有称和力的组织细胞如鼻粘膜、心瓣膜、关节囊滑膜、肾小球血管基底膜、支气管内膜、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相结合,导致这些组织细胞变性硬化,结缔组织增生,造成功能障碍而成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气管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等。很多疾病又可诱发和加重慢性咽炎如:鼻炎、副鼻窦炎、贫血、消化不良、心脏病,慢性气管炎、肝硬化、都可诱发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如果不彻底治愈,而由慢性咽炎导致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也是永远治不好的。很多医生就是忽略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不要做头痛治头,腿痛治腿的医生。

慢性咽炎本来是很容易诊断的,张口一看就可明确诊断的疾病,到了医院就复杂化了,病人一说嗓子痛,有点咳嗽,医生就会开一大堆化验单、透视单等进行检查,就是不注意检查病人的咽部或者不很认真检查,因为没有光源(手电筒)和压舌板是很难看清楚咽后壁的病变。医生看到各种化验和透视无异常时,就很容易把慢性咽炎病人误诊为感冒。把慢性咽炎当成感冒进行治疗当然难于治愈了。

有个病人每隔10天半个月发病一次,每个月都要上医院看病1-2次,问医生:我为什么老爱“感冒”?医生说:是因为你身体的免疫功能太差。所以易感冒。其实病人除有慢性咽炎外没有其他疾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与朋友一起聚会时,得知自己的慢性咽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于是按照朋友的介绍找到我诊所,经用“中药利咽解毒汤内服加咽后壁注射疗法”治疗4次便彻底治愈。再无复发现象。此疗法效果很好,很受欢迎。

我的论文:“中药利咽解毒汤内服加咽后壁注射疗法治疗急慢性咽炎679例疗效观察”一文被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科技发展中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国际医学交流中心、北京联康中西医学科研中心共同推荐参加了2002年3月18日在德国召开的“柏林第二届国际优秀科技成果发展协作会议”获优秀医学论文奖。并发表在《柏林国际医学优秀科技论文选编》中。

因慢性咽炎导致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青少年及中年人患者随着慢性咽炎的治愈,其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也彻底治愈的患者也为数也不少。依我观察,多数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疾病的患者大多数都有慢性咽炎的病史。

因此,重视慢性咽炎的防治是预防多种疾病发生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是极其有效的方法。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在风湿病、急性和慢性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这两者又往往是严重伤害病人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生产的疾病。

慢性咽炎常波及咽鼓管发炎引耳鸣、耳聋、甚至引起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流脓严重影响听力,有中耳炎的青少年,严重响学习和进步。所以,防治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多人认为慢性咽炎是不能根治的,这是错误的认识。彻底治愈慢性咽炎己成现实,慢性咽炎不能根治的历史己过去。

1、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是指咽腔部粘膜出现充血、水肿,或粘膜萎缩,淋巴滤泡增生肿大,咽部有粘稠分泌物渗出,导致咽痛、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因粘稠分泌物刺激引起短而频的咳嗽,常呈干咳无痰。症状反复发作,称之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咽和喉是胃、肺之通道,又是诸经循行交会之处,故咽喉除与胃、肺直接相关外,并与其它脏腑经络有联系。引起咽喉疾病的原因多为外感六淫,其主要为:风燥、火邪侵袭,或者肺、肾虚火上炎,以及精神刺激气郁痰结所致。咽喉病常见证候:咽喉红肿、咽痛、咽痒、咽干、音哑,咽部异物感,腐烂、化脓、颗粒形成或生白膜等。

2、慢性咽炎病因:本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常与饮食、工作环境、气候变化、身体素质弱、免疫功能低及全身性的慢性疾病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经常进食有刺激性的辣椒、烧烤、烟酒等食物或在有刺激性气体和灰尘较多环境工作,用嗓子多的教师、歌唱者。在空气干燥的秋冬季节。有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和气管炎者。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都是引起慢性咽炎的常见病因。但是,这些都不是直接的原因,其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致病菌侵入到咽部粘膜下引炎症反应,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慢性咽炎形成。

3、病机病理:咽腔从解剖上来说,为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路,上起颅底,下致第六颈椎(食道上口水平)上宽下窄呈漏斗状。咽腔又分三部分:鼻咽部(软腭游离缘以上部分为鼻咽部);口咽部(软腭以下至会厌上缘平面以上的部分);喉咽部(会厌以下部分)。慢性咽炎的病变主要为咽部粘膜、淋巴组织及粘液腺的慢性炎症。病变可波及整个咽部亦可局限于咽的某一部分。中医对本病病机的认识:中医认为。血充气聚,则咽喉红肿。气血壅滞不通,则咽喉痛。风袭咽喉正邪相搏,则咽痒。津液不濡,则咽喉燥。风袭声门或声门损伤则音哑。气痰郁结则咽部有异物感。热毒蕴积,血肉腐化,则腐烂化脓。气火熏灼,则凝成颗粒。急性咽炎中医称“咽关红肿”。慢性咽炎中医无相应的病名。根据症状,干燥明显者称为“咽干”,有颗粒者称为“气子”有异物感者称为“咽喉不利”。中医称“斗底”有“气子”即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

4、慢性咽炎分型:

慢性咽炎分三型:慢性单纯型、慢性肥厚型、慢性萎缩型。各型病理改变分述以下:

4-1慢性单纯型:病变主要在咽部粘膜层,粘膜呈慢性充血,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

4-2慢性肥厚性:咽部粘膜肥厚充血,粘膜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咽后壁可见颗粒状的淋巴滤泡增生肿大,淋巴滤泡破裂后有黄白色的渗出物。咽部两边侧索囊亦肿大。肥厚型慢性咽炎患者侧索囊明显肿胀者睡觉时常哼声如雷,影响他人睡眠。

4-3慢性萎缩型:病变表现为咽部粘液腺分泌明显减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粘膜下组织逐渐机化和萎缩变薄,咽后壁可见黄白色颗粒状淋巴滤泡和痂皮附着,常有明显的口臭。本型常为萎缩型鼻炎蔓延之结果。

5、临床症状:各型慢性咽炎的临床症状大致相同,但常因人而异,一般都有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干、咽部灼热感或刺激微痛感,由于稠厚的分泌物刺激常引起短而频的咳嗽,呈干咳无痰。若炎症波及咽鼓管或中耳可出现耳鸣和听力障碍。炎症向下蔓延至喉部可出现声音嘶哑现象。如果出现皮下结节或关节红、肿、热、痛现象,则说明患者己并发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此时必须同时治疗风湿病和慢性咽炎。否则,风湿性关节炎是很难治愈的。因为引起慢性咽炎的链球菌产生的内毒素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源源不断的输入受损的关节内,使其病变不断加重。所以,只有彻底治愈慢性咽炎后,清除了血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才能彻底治愈风湿性关节炎。

6、检查: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步骤,医生必须亲自动手检查病人的口腔和咽部粘膜。往往让病人张口、压舌只可清楚观察到咽部、咽后壁的病变情况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但是,病人到了医院里看病就复杂化了,医生根据病人有咽痛和咳嗽症状且常发作,一些医生不是首先检查病人的口咽部,而是要先让病人去作各种不必要的化验和理化检查。当各项检查无异常结果时,就草率地下诊为“感冒”,但是按感冒下药就是治不好。这无形中给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加重了病人的负担。更重要的是给病人造成误诊,延误了病情,失去了治疗的最好时机。

7、慢性咽炎的诊断:

7-1根据病人症状:咽部不适感、微痛感、异物感、咽痒感、灼热感、干燥感、经常出现短而频的咳嗽。

7-2可以说不需要任何化验和理学检查,只靠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压舌板就可完成诊断检查的步骤。如发现咽部粘膜呈慢性充血,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肿大或见粘膜干燥、萎缩变薄、或见粘膜有分泌物或有痂皮附着、或咽部侧索囊充血肿胀即可做出诊断。

8、慢性咽炎的治疗慢性咽炎历来被认为是难治性慢性病之一,治疗方法甚多。实践告诉我们,治疗方法越多的疾病,就越难于根治。

8-1药物治疗:内服药:西药种类繁多,多种抗菌素的说明书上都标有治疗咽炎的功效。广告也做得火红。但是用起来疗效都不理想甚至越服抗药性越强。最后使病人失去治愈的信心。

8-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日益增多,如激光、微波、冷冻疗法,电烧灼等新技术的出现对治疗慢性咽炎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些新技术对慢性咽炎的疗效也不令人十分满意。而这些激光、冷冻和电灼疗法,在治疗时对咽部粘膜的损伤太大,常常造成粘膜溃疡,经久不愈,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我认为接受此疗法应慎重,此方法不宜提倡。

作者自1994年开始,应用中医的理论,西医的技术,中西医结合探索出一条治疗急、慢性咽炎的新路子。在众多的古代中医古籍中搜集到数百条处方,从中筛选出由15味中药组成的合方,自命名为“利咽解毒汤”,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减轻症状效果很好,但是对消除咽后壁的淋巴滤泡不理想。后来我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病,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的启示下,想到了是否可以用抗风湿的药物注射到病人的咽后壁的粘膜下来治疗慢性咽炎?我自己也有慢性咽炎就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结果效果非常好,我自己多年的慢性咽炎经治疗3次就痊愈了。以后我就运用此方法给慢性咽炎患者治疗,治一个好一个,治愈后的病人互相转告,就这样就医的慢性咽炎患者越来越多,现在治愈的慢性咽炎患者己超过千例。一般急性咽炎治疗1-2次加内服中药利咽解毒汤4-8剂,即可治愈。慢性咽炎一般3-5次即可治愈。到2001年统计,经对147例急性咽炎和532例慢性咽炎的治疗,急性咽炎治愈率达100%,慢性咽炎治愈率达87%。显效占11%好转占2%无效为0总有效率为100%。

9、慢性咽炎新疗法(根治法)介绍:

9-1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只要慢性咽炎诊断正确就可应用此法治疗。

9-2治疗前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说明此疗法是治疗慢性咽炎的最新疗法,安全、可靠、疗效好,没有任何副作用。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公务员之家

9-3准备好必要的设备:①射灯(聚光灯)照射咽喉用照明用灯。②压舌板1片。③5号10公分长针头1个。④西药定名为:抗炎抗过敏合剂。是由盐酸利多卡因;醋酸曲安奈德;硫酸庆大霉素驵成。根据不同的病情和年龄的大小来决定用药剂量。一般咽后壁一次注射量2-3毫升。注射针头,用5号长针头,注射时令病人大吸一口气,张口发出啊的声音,术者用压舌板压住病人的舌后根,针尖迅速刺入病人咽后壁粘膜下,迅速退出压舌板,把药液注入到粘膜下,如果病人不能坚持一次注射完药液可分两次注射,每隔4天治疗1次。治疗时病人除有恶心感外不会有疼痛的感觉。注射后不影响饮食和说话。咽痛症状可立即缓解。⑥中药:处方:射干、石斛、大力子、黄芩、黄柏、黄连、栀子、生地、赤芍、麦冬、元参、双花、连翘、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服12-16剂,病可痊愈,且不易复发。公务员之家

10、小结:

慢性咽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甚大。本病不但可由多种疾病所诱发而且又可引发多种全身性疾病如:喉炎、气管炎、胸膜炎、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饮食、环境、职业、气候变化都对该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影响。咽部从解剖学来看其上起颅底,下达会厌部,呈漏斗形。中医认为,咽喉是胃、肺之通道,又是诸经循行交会之处。故咽喉除与胃、肺直接相关之外,并与其它脏腑经络有关系。故多种全身性疾病均可诱发咽炎,所以给中医正确辨证论治带来困难,不少咽炎患者常被诊为感冒,帮按冒下药常难奏效,又常因用药量不足或疗程过短导病情复发而转变成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一旦转变成慢性咽炎,治疗就变得困难了。因此,医生在诊病时千万别忽视观察病人的咽后壁粘膜的变化。这是确诊咽炎的最主要的检查步骤。就症状来说,普通感冒是以全身不适,怕冷、流清鼻涕,打喷嚏、头痛、咳嗽为主要表现。而无咽干、咽痛、异物感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肿大现象。咽炎一般表现为低热,以咽痛、咽干、咽痒、异物感、咽后壁淋巴滤泡增长肿大为其特征。

慢性咽炎范文篇3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慢性咽炎临床运用

一、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的理论依据

《素问·阴阳类论》指出:“咽喉干燥,病在土脾。”《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则更明确指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咽恃液养,喉赖津濡”。脾主运化,为津液生化之源,故津液必须依赖脾土的健运,方可化源充足而不竭,始能上升而濡润咽喉,耳目口鼻诸窍则不为病。反之如果脾土虚弱,健运失常,生化之源枯竭,津液衰少,难以上承,则咽失其养,喉失其濡,诸窍也失其养而惧为之病。因此,脾土虚弱,津液衰少,津液不能上承咽喉是本病的根本原因。

慢性咽炎是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与平素喜吃辛辣之品,饮酒抽烟有关,使燥邪内生,燥邪易伤津液,咽喉失于濡养,故出现咽干、咽痒等症状。此外,慢性咽炎的发生与目前长期滥用抗生素形成的耐药性有关,致使慢性咽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同时普通的咽喉含片药,药性偏凉只能暂时缓解咽部某些症状而无法根除病因,久用则败胃伤正。脾胃受其害则功能失调,不能化生津液而出现慢性咽炎的一系列症状。

因此根据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采取健脾养阴生津之法,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取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之意,该方具有补气健脾、生津养阴之功。

二、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运用举隅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适用于脾土虚弱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见:咽中干燥,不思饮食,咽痒微痛,时欲吭喀清嗓,食少、便溏,舌质淡胖,苔薄,脉细或软。查体见咽部干燥,充血但不甚,后壁淋巴滤泡呈团块状增生。

参苓白术散组成及加减:党参15g,茯苓12g,白术12g,白扁豆10g,陈皮10g,莲子肉10g,山药10g,桔梗6g,甘草6g,大枣5枚,玄参12g,麦冬10g,石斛10g。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

三、典型病例

患者,女,43岁,教师。主因“咽部干燥疼痛反复5年”于2008年5月13日就诊。曾在其他医院屡用西药消炎及中药养阴清热之法治疗,仍反复发作。患者咽部症状常因感冒而频繁发作,就诊时症见咽干、咽痛、胃脘部常有胀感,矢气后减轻,纳差乏力。查体:咽部慢性充血,淡红色,黏膜萎缩,咽喉壁及舌根处淋巴细胞增生,舌淡,苔白滑,脉平。诊断为中土失健、脾胃虚弱之喉痹,治疗以培土益脾入手,取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陈皮、山药、石斛各12g,薏苡仁30g,桔梗6g,甘草6g,服药7剂,咽中自觉无明显不适。复查见咽部充血明显减轻。又服原方1周,复查淋巴滤泡萎缩,诸证悉除而愈。嘱其多饮水、忌辛辣、适劳逸,随访1年无复发。

患者,男,50岁,干部。主因“反复咽干咽痛3年”于2008年10月21日经人介绍来诊。因本病曾遍尝清热解毒养阴中成药,以及西药消炎药等未见效,就诊时见咽干不欲饮,微痒痛,咽部堵闷感,大便偏稀,舌苔白,脉细。查见咽部充血但不甚,后壁少液,淋巴滤泡增生,悬雍垂下拖。诊断为“慢性咽炎”,辨证为脾土虚弱,津不上承,以培土生金法治疗,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陈皮、山药、石斛各10g,桔梗6g,甘草6g服药7剂,服药5剂后咽部症状明显好转,后继续中药巩固两月治愈。嘱其防感冒,忌辛辣,随访无复发。

四、讨论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中年人,平均每人一年发作2~4次,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且易反复发作。咽部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重要门户之一,加之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吸烟、饮酒等因素损伤影响咽部黏膜,导致急性、慢性咽炎的发病,而目前西医在治疗上缺乏有效药物。大多数治疗采用西药消炎及中药清热解毒,含片等方法,只顾短期疗效,日久败胃伤正,病情更加顽固难愈,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本病归属祖国医学中“阴虚喉痹”范畴,其治疗应以健脾养阴为主,而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取其“培土生金”之意,具有补气健脾生津养阴之功,用之远期疗效更好。方中党参、山药、扁豆、甘草入脾胃补中益气,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配伍桔梗引药上行,宣利咽喉。全方并无多少养阴药成分,但是其健脾生津的功效很明显,此正是培土生金法的妙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药物都具有提高免疫的功能,能够防止慢性咽炎的反复。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辨证的关键在于其慢性反复发作,不是急性发作,咽部干燥充血但不甚,可见食少、便溏等脾虚的表现。把握其辨证要点,一定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慢性咽炎范文篇4

1实验材料

1.1药品利咽康颗粒剂(无附加剂浓缩液,含生药量2894.7g/L),由中国医科大学提供(990715);喉疾灵胶囊(981004)由天津美伦医药有限公司生产;阿司匹林(990418)由沈阳医学院生产;依文思兰(941117),5-羟色胺(65-02-28)Fluka进口分装,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

1.2动物Wistar大鼠,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生产合格证号:辽实条合字1号,质量一级,合格证号:辽实质字008号,由辽宁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签发。

2方法与结果[1~3]

2.1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取大鼠60只,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每组10只。随机分为6组,颗粒剂Ⅰ,Ⅱ,Ⅲ组分别给颗粒剂104.0g/kg、52.0g/kg、13.0g/kg(药液所含生药量),盐水对照组给生理盐水20ml/kg,阿司匹林组给阿司匹林268mg/kg,喉疾灵组给喉疾灵268mg/kg,各组于ig给药或盐水30min后,在大鼠背部中线左侧sc1μg/ml的5-羟色胺0.1ml,立即iv1%依文思兰4ml/kg。15min后处死动物,将背部着色皮肤剪下并剪碎放入3ml生理盐水-丙酮(3:7)混合液中,放置24h,取上清液,用721分光光度计(610nm)测光密度。颗粒剂各组对5-羟色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

表1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注:n=10,与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P<0.05

2.2对角叉莱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140~160g,分组及给药同上,给药后1h,于大鼠右足跖皮下注入1%角叉莱胶0.1ml/只。致炎后1~6h分别测定足跖容积,计算出肿胀值(致炎前后足跖容积差)。颗粒剂各组对角叉莱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抑制作用。结果见表2。

表2对角叉莱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注:n=10,与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P<0.05

2.3对大鼠肉芽肿增生的影响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140-160g,分组及给药同上。在麻醉状态下行背部正中切口1cm,在左肩部皮下埋藏一直径9mm,厚1.5mm,重9.25mg的无菌滤纸片。每天给药2次,连续7天,第8天取出肉芽组织,60℃干燥24h后称重,求出各组织净重的平均数和抑制率。颗粒剂各组对大鼠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结果见表3。

表3对大鼠肉芽肿增生的影响

注:n=10,与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P<0.05

3讨论

利咽康颗粒剂由玉竹、葛根、知母、麦冬等中药组成,经临床观察对急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均有一定疗效,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理气化痰之功效。本次实验主要验证其抗急慢性炎症作用。急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白细胞浸润、局部组织增生等[4]。因此,笔者通过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足跖肿胀、大鼠肉芽肿增生实验以证实利咽康颗粒剂的疗效。结果表明:利咽康颗粒剂对5-羟色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莱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慢性肉芽肿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药品审评办公室编.中药新药药理学研究指南,1992,131.

2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13-741.

慢性咽炎范文篇5

1颈椎病辨证的体系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在颈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或因劳损或因风寒湿邪加重退变,导致颈部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进而刺激或压迫颈部肌肉、脊髓,累及相应的神经和/或血管,而引发的有着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空调、冰箱等电器的广泛使用,人们遭受风寒湿邪的机会增多,加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得人们长时间或大幅度屈颈的频度增大,故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施杞老师认为颈椎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不仅有虚实之别,也有缓急之分,邪正纠结,必有偏重,或风寒、或痰湿、或虚损、或本亏,种种不一,需辨病与辨证、辨型相结合,形成了“衷中参西,临证三辨”的学术思想。以此为基础,并以气血、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运用四诊八纲,结合“五脏痹”“五体痹”等学说,构成了颈椎病的中医辨证体系(图1)uj。该辨证思路及体系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颈椎病的病机

2.1慢喉痹致病

施老师认为,90.2%的颈椎病患者有咽部急性感染史,颈椎病的发病与咽炎有关,并提出咽喉感染病因学说,认为外邪侵袭、慢性劳损及咽喉感染是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中医慢喉痹病变在咽部,主要为燥热伤津、阴液损耗、肺阴虚损、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属西医慢性咽炎的范畴,临床将其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和慢性干燥性咽炎]。喉痹一词,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素问•阴阳别论》日:“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这说明喉痹的病因病机为阴阳气血郁结、瘀滞痹阻所致。临床上将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爽、咽喉发干等症状均称为“喉痹”。但有关“喉痹”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鲜有报道。施老师提出了慢喉痹也是颈椎病发病的原因之一,该观点已得到了广泛的论证。王拥军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咽炎是颈椎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武煜明等研究结果显示,咽喉部和颈椎周围的小关节、韧带、肌肉存在密切的联系,咽喉部的细菌、病毒可以沿淋巴管扩散到颈椎周围的结构,从而为急慢性咽喉炎可以导致颈椎病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施老师认为慢喉痹之所以能够导致颈椎病,主要是由咽喉与颈椎病的局部解剖特点所决定的;咽喉与颈椎毗邻,两者之间的淋巴循环存在密切联系,咽喉感染后,炎性物质可以通过深浅交通支,扩散到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引起颈椎内外失衡而致颈椎病的发生。他还带领学生通过建立慢性神经根压迫性损伤的模型及神经根减压的模型,来进一步证实炎性因子是颈腰椎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以及采用抗炎法治疗颈腰椎疾病的学术观点是正确的J。

2.2风寒湿致病

痹证与风寒湿三气密切相关,如《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施老师通过现代实验研究证实,不同强度的风寒湿邪刺激家兔颈部后,从形态学上可以观察到家兔的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还发现风寒湿邪能使家兔颈椎间盘组织中的胶原酶、中性蛋白多糖酶活性升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加速,从而使家兔颈椎生物力学失衡过程明显加重,颈椎间盘进一步退变。施老师不仅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家兔风寒湿型颈椎病模型_l,还在此项研究中提出了脊柱动静力平衡理论,并进一步建立了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提出并证实“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生物力学基础。此项研究突破了现代医学采用单纯手术解除局部物理性压迫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传统观念,提出了以延缓椎间盘退变及恢复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防治整体观”。

2.3气血痰瘀致病

颈椎病不仅与风寒湿三邪密切相关,也与气血痰瘀有着重要的关系。清代名医董魏如在其所著《医极》中指出:“痹非三气,患有痰瘀”。施老师继承了全国著名中医伤科专家石筱山先生“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学术思想,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慢性劳损或六淫外邪乘虚入侵,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瘀互结,气血失和,经脉不遂而发病。颈椎病的病程往往较长,早期风寒湿邪久留不去,流注经络、血脉、关节,导致“荣血泣,卫气去”的邪正纠结的病理变化;到中后期,则正不胜邪,缠绵不愈,气虚血瘀,出现所谓“积劳受损,经脉之气不及贯串”“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的艰难局面,可见颈椎病的根本病机是“气虚血瘀、本虚标实”_1。因此,治疗颈椎病从痹论治时,毋忘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及祛痰通络。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过度劳损及患者年龄增长、体质衰弱有关,故以“元气损伤、血行无力”为辨证之根本。施老师认为颈椎劳损后必有瘀血阻脉,不通则痛;若瘀血不除,新血难生,必致气血虚弱,气虚无力,血行不畅,经脉不能荣养,不荣则痛。故此,在颈椎病防治工作中,他灵活应用气血理论,悉心研究传承石氏伤科学术经验,不断实践,融会贯通,深化了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

3颈椎病的治则

3.1从痹论治

施老师主张颈椎病应从痹论治,因为颈椎病除因正气不足、肝肾亏虚之外,外邪风寒湿乘虚而入,阻滞经络气血亦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上颈椎病多兼有风寒湿邪外袭的症状,属于中医痹症之范畴。痹证与风寒湿邪密切相关,风性善行,乘虚侵袭人体,可发生疼痛游走不定;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血,经络不通,故易感觉冷痛;湿性重浊,使气机滞留不散,伤于湿则感重着不适;三者结合致痹,有所偏重,有所缓急,病情变化多端。《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素问•痹论》日:“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痹又可分为五体痹、五脏痹。颈椎病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按五体痹辨证论治,而交感型、脊髓型按五脏痹辨治,可谓效如桴鼓。施老师不仅从痹论治颈椎病,而且依据其病情变化的不同,还提出许多辨证分治痹证的新思想、新技术,主要包括:祛邪不忘扶正,多用益气活血药;病久伤肾,常用补肾药;治颈痹,温经祛风散寒;顽痹用虫蚁搜剔;善用风药,但不一味单求祛风,更是遵古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配当归、红花等活血之药;着痹从痰瘀论治等。

3.2从咽论治

颈椎病久病必瘀,瘀则气血阻滞,生痰化火。因颈椎与咽喉在同一平面,火势蔓延,则咽喉、颈椎同病,反之咽喉病亦可波及颈椎。临床上也发现咽喉症状消失,颈椎病的症状体征亦随着消失,而好转患者中颈椎病的复发与咽喉症状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可见消除咽部炎症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慢喉痹型颈椎病为气血瘀阻于上焦,上焦不利,则全身气机不畅,导致全身无力,腿打软,甚则肌肉萎缩。临床应用清咽法治疗慢喉痹型颈椎病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清咽法包括清肺养阴利咽清火、补养肝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清心泻火。以此清咽,上焦孔窍通畅,下焦孔窍顺达,气血通和,截断上焦咽喉对颈椎侵袭的渊源,达到缓解颈椎局部炎症的目的。

3.3从气血论治

施老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确立了“调和气血”防治颈椎病的学术思想和“益气化瘀”的防治法则。“益气化瘀法”是施杞老师治疗颈椎病的基本大法,可以“防治结合,标本兼顾”,为非手术疗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开辟了新思路,不仅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也从实验中阐明了该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科学性及可靠性。该领域的实验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极大地丰富了中医气血理论的科学内涵,其科研项目“益气化瘀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施老师临床实践的高明之处还体现在处理复杂病机的能力,他应用逐瘀化痰法治疗颈椎病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总之,他在临床应用中以气血论治颈椎病,还注意审证求因,治病达源;痰瘀同治,分清主次;祛痰瘀不忘补理气血。

慢性咽炎范文篇6

慢性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但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被认为属感染疾病(如支气管炎),而随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1]。现对近2年来本科诊治的56例儿童慢性咳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治现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本科门诊及住院胸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儿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14岁,平均(9±3)岁。所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X线胸片检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测定,选择性行副鼻窦X线或CT检查、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过敏原检测、最大呼气流量(PEF)测定,部分病例做24h食管pH测定、胃镜鼻咽镜检查。根据以下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并在特异性治疗有效后作出最后的病因诊断。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咳嗽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明显,咽部有异物感(感觉有东西滴入喉咙,经常需要清喉),有鼻塞、流涕和咽痒,鼻窦区有压痛或鼻窦CT提示有鼻窦炎或鼻咽镜提示咽壁淋巴滤泡增生,有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史。胃食管反流病(GERD):阵发性咳嗽(多发生于进食后和夜间),反酸、中上腹或剑突下不适、胸骨后烧灼感、胸痛,24h食管pH测定及胃镜提示有胃食管反流。咳嗽变异型哮喘(CVA)[2]:持续咳嗽4周以上,清晨和(或)夜间发作,运动后咳嗽加重,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症状明显缓解,有过敏性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阳性家族史,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感染后咳嗽: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史,干咳或刺激性咳嗽4周以上,胸片检查无异常,血清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抗体阳性。

1.2治疗方法

采用特异性治疗。PNDS:鼻腔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50μg,2次/d,每次1喷,联合0.2%麻黄碱鼻腔滴入,晚上1次,2滴/次;有鼻窦炎者,应用抗生素3周以上。GERD:调整生活饮食习惯辅以药物治疗,雷尼替丁3~5mg/(kg·d),2次/d,联合胃动力药多潘立酮0.3mg/(kg·d),3次/d,用药时间3个月以上。CVA: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并口服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合并2种以上病因者给予联合治疗。支原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3~4周。所有患者均未使用非特异性镇咳治疗。

2结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35.71%),其中1~3岁1例,3~6岁7例,6~14岁12例;8例有夜间干咳加剧的特点,随访8个月后有4例出现喘息症状。鼻后滴漏综合征13例(23.21%),其中3~6岁6例,6~14岁7例。胃食管反流7例(12.50%),其中1~3岁4例,3~6岁2例,6~14岁1例。感染后咳嗽12例(21.43%),其中1~3岁6例,3~6岁4例,6~14岁2例;支原体抗体阳性10例(17.86%),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2例(3.57%)。支气管异物2例(3.57%)。心源性咳嗽1例(1.79%)。5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11例为几种病因引起(占19.64%),其中2种病因同时存在8例,3种或3种以上病因同时存在3例,均为CVA、PNDS和/或GERD合并存在。明确诊断后给予相应的治疗,89.28%(50例)的患者在1~2周内咳嗽症状消失。1例肺吸虫病明确病因后予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后咳嗽痊愈。仅8.92%(5例)的患者3~6周后咳嗽症状才逐渐控制,主要是PNDS及慢性咽炎等病例。

3讨论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能清除气道分泌物和异物,阻止呼吸道感染的扩散,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最常见的疾病主诉之一。但临床上咳嗽的病因繁多,不同年龄段的病因亦不尽相同,本资料显示1~3岁以感染后咳嗽及GERD为主,3~6岁感染后咳嗽、CVA、PNDS为主,而6~14岁以PNDS和CVA多见。临床上对慢性咳嗽病例在病因未明确前,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使用了大量抗菌药物或为了明确诊断进行了多项检查,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加重了病家的经济负担。应该重视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的慢性咳嗽这一临床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咳嗽类型的病因诊断,辅助检查应结合年龄特点强调由易到难,由常见病到少见病,避免大撒网式检查,以减少病家的医疗支出。提高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水平十分迫切,亦十分必要。

长期以来,凡是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习惯地认为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其实咳嗽的病因十分复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各种肺部基础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如支原体感染、肺结核、肺部肿瘤等,另一类为未见明显肺部基础病变的慢性咳嗽,如PNDS、CVA、GERD等。因为咳嗽感受器不仅存在于气管、支气管等呼吸系统部位,食管、副鼻窦、咽喉、外耳道、胸膜、心包等部位亦有咳嗽感受器的分布,上述系统或部位的病变均可能产生咳嗽症状。因此,在寻找慢性咳嗽的病因时,不仅仅局限于在呼吸系统部位,还要注意鼻咽和消化道部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胃食管反流、慢性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本资料显示慢性咳嗽的病因中CVA最多(占35.71%),其次PNDs(23.21%)。CVA、PNDS、GERD为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且三者之间相互合并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儿童呼吸道感染后,由于其免疫功能不成熟,机体清除病原体能力不足,造成长期携带状态。本资料显示感染后咳嗽中支原体抗体阳性10例,可能未予支原体抗体检测及治疗不彻底有关,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是感染后咳嗽的常见原因[3]。临床上反复咳嗽,喘息发作,胸片又无明显改变,应常规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抗体。

总之,咳嗽是患儿常见的主诉,但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病因,同时慢性咳嗽除与呼吸系统有关,还与鼻咽喉、消化系统有关。

【参考文献】

1MoriceAH,FontanaGA,SovijarviAR,etal.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chroniccough.EurRespirJ,2004,24(3):481~492.

慢性咽炎范文篇7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发病较高,男女之比约为2~3:1。此病有自愈倾向,常在数月内临床痊愈。

(一)药物治疗与护理

急性肾炎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容量增大,发生水肿、高血压,直至循环过度负荷,心功能不全,故利尿降压是对症治疗的重点。

1.利尿药轻度、中度水肿者,通过卧床休息、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即可缓解水肿。高度水肿者应使用利尿药,通过利尿药的使用可达到消肿、降压,预防心、脑并发症的目的。常用的利尿药有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及保钾利尿药。

速尿为袢利尿药代表性药物,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抑制其中的Na+-K+-Cl-共同转运载体蛋白,抑制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排出大量含有Na+,Cl-,K+,Ca2+,Mg2+的低渗尿。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静脉输注后2~5分钟起效,30分钟达高峰,但维持时间短暂(6~8小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①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钾,低氯性碱中毒。②耳毒性。

噻嗪类利尿药作用机制为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同转运载体,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其利尿作用温和、持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水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等。代表性药物为氢氯噻嗪。

保钾利尿药为醛固酮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远段和集合管,排水,排Na+,保K+。一般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其利尿作用慢且弱,一般服用l天后才显效,3~4天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久,一般停药后仍可维持5~6天。保钾利尿药的不良反应较少,长期使用可引起高血钾。其代表性药物为螺内酯。

2.降压药物积极而稳步地控制血压对于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预防心、脑并发症是很必要的。如果经过休息、控制水盐,利尿后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服用降压药物。常用的药物为普萘洛尔20~30mg,每日3次口服。

还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20~40mg/d,分次口服,或者使用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25mg,每日2次。

3.抗炎药物对尚留存在体内的前驱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应积极治疗。由于前驱感染病灶有时比较隐蔽,不易发现,故即使找不到明确感染病灶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也主张使用青霉素(过敏者更换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规治疗10~14天,但不主张常规长期用药。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少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可做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应用青霉素不少于两周。

4.中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属实证,根据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湿热,因此可分别予以宣肺利尿、凉血解毒等疗法。但应注意目前有文献报道防己、厚朴和马兜铃等中药可引起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应避免应用上述中药。

(二)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参见“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特别是下列两种情况:①出现急性肾衰竭,特别是发生高血钾时。②严重水钠潴留,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者。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倾向,肾功能多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慢性咽炎范文篇8

关键词:生猪;产地检疫;临床检查;疫病

生猪产地检疫是指生猪出售或调运离开饲养地前由官方兽医到场到户或到指定地点(动物检疫申报点)实施的检疫。生猪产地检疫是防止染疫生猪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措施。若不开展产地检疫,染疫生猪则会流入市场,造成疫病远距离、大范围传播,给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搞好产地检疫工作,可以把疫病消灭在产地的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因此,作为一名基层官方兽医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熟练的法律知识,而且熟练的检疫技术更是必备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官方兽医,签发的每一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意味着该批生猪的健康无疫,如果不能正确检出携带疫病生猪,造成疫情传播,那带给自己的不仅是经济责任、政治责任,还有法律责任。因此基层官方兽医应加强学习,熟练掌握生猪基本检查方法和重要猪疫病的检疫技术要点,已减少主观失误。笔者现就基层检疫员应掌握的生猪检疫临床检查方法和《生猪产地检疫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规定的7种生猪疫病的临床检疫技术要点做浅要介绍,希望对基层官方兽医提供一定帮助。

1生猪产地检疫合格标准

根据《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和〈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的通知2018年10月9日)的规定,生猪产地检疫合格标准为: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临床检查健康;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省内调运的种猪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精液、胚胎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临床检查健康决定于对生猪疫病检疫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客观性是必然的。

2生猪产地检疫的临床检查方法

临床检查方法主要分为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2.1群体检查

对大群生猪主要从静态、动态、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2.1.1静态看精神状态,睡卧姿势,呼吸状况,尤其是注意有无咳嗽、气喘、颤栗、呻吟、流涎、嗜睡、孤立一隅等情况。2.1.2动态注意有无跛行,后躯麻痹,打晃踉跄,屈背弓腰,离群掉队等。2.1.3食态看有无停食不饮、少食、吞咽困难等。

2.2个体检查

主要遵循看、听、摸、检四大要领。2.2.1看精神,被毛和皮肤,运动状态,鼻镜,呼吸动作,可视粘膜,排泄物等。2.2.2听叫声,咳嗽,呼吸音,心音,胃肠蠕动音等。2.2.3摸耳根,体表皮肤,体表淋巴结,胸廓及腹部。2.2.4检检测体温。

37种重点检疫传染病

《规程》中规定生猪检疫对象,有以下7种:国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的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二类动物疫病的炭疽、猪丹毒、猪肺疫。

3.1口蹄疫

该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病猪发热,精神不振或废绝,食欲减退,流涎;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出血形成红色烂斑,感染造成化脓、坏死、蹄壳脱落,不敢站立,行走时腿抖、跛行,恢复期可见蹄部陈旧性蹄壳脱落、康复瘢痕,新生蹄甲;鼻盘、口腔粘膜、舌、乳房出血水疱和糜烂等症状,恢复期可见康复瘢痕。

3.2猪瘟

该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和死亡,高热稽留,皮肤与粘膜发绀、有出血点;急性型体温41℃或更高,稽留,畏寒,眼有多量黏性、脓性分泌物,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先便秘,后腹泻,时有呕吐,在耳、鼻、腹下、股内侧、会阴等处可见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病程稍长扁桃体肿大,公猪阴鞘内有恶臭尿液;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常见脓性结膜炎、咽炎,口腔黏膜形成伪膜,皮肤因出血形成瘀斑;慢性型消瘦,贫血,衰弱,便秘和腹泻交替,皮肤有时出现紫斑、结痂或坏死;妊娠母猪繁殖障碍。

3.3非洲猪瘟

该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最急性型无可见症状突然死亡的;急性型高热稽留(体温高达40~40.9℃),倦怠,无食欲,精神萎顿,皮肤出血,呼吸急促,死亡率高;亚急性型鼻、耳、腹部发紫,有出血斑,时有咳嗽,眼鼻有浆液性和粘液性分泌物,后肢无力;共济失调、步态僵直、呼吸困难或其他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出现流产等症状;慢性型怀孕母猪流产、腹泻、呕吐,粪便有粘液、血液。

3.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该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及仔猪。染病母猪高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咳嗽,倦怠;怀孕母猪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少数母猪耳部、腹部、尾部、阴唇等出现蓝红色紫绀,故称“蓝耳病”。仔猪染病表现高热(39~41℃),嗜睡,精神抑郁,厌食,咳嗽,打喷嚏,眼、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有的呈腹式呼吸;两耳变色,出现暂时性紫蓝色,皮肤苍白或有小疱疹;被毛粗糙,腹泻,消瘦;共济失调,四肢呈八字形,后肢跗关节肿大;口吐白沫,眼球苍白,眼结膜炎。

3.5炭疽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恶性传染病。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强,多不表现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食欲减退和长时间俯卧;发生咽型炭疽时呈现发热性咽炎,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肿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粘膜发绀,呼吸困难;肠型炭疽消化道失常,便秘或腹泻。

3.6猪丹毒

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型(败血型)高热(42~43℃)稽留,寒战,虚弱,不愿走动,步态强硬或有跛行,食欲下降,结膜充血,两眼清亮有神,病初粪便干硬呈栗状,后期软稀或腹泻下痢,呼吸急迫,心跳加快,粘膜发绀。耳尖、鼻端、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红斑,初呈淡红色,渐变成暗紫色,指压褪色;亚急性型(疹块型)特征性症状是在皮肤上出现规则的疹块,俗称“打火印”,病初少食,口渴,便秘,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至41℃以上,发病2~3d后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的皮肤发生疹块,呈方块形、菱形、偶或圆形,初期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淤血,紫蓝色,指压不褪色;慢性型肘、髋、跗、膝、腕关节肿胀,热痛,行动困难;慢性型主要特征是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

3.7猪肺疫

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畜禽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最急性型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呼吸高度困难,口鼻流出泡沫或清液,心跳加快,食欲废绝,可视粘膜呈蓝紫色,咽喉部肿胀,有热痛,后期腹侧、耳根、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急性型呼吸困难,干咳,流鼻涕,气喘,可见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后期皮肤出现紫红班;慢性型呼吸困难,持续咳嗽,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4注意事项

动物疫病症状表现既有其规律性又有个体差别,许多生猪疫病虽然病原体不同,但所表现的症状相同或相似,所以单靠临床检查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必须结合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4.1猪口蹄疫与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猪水疱性疹

猪口蹄疫的临床特征与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猪水疱性疹极为相似,必须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作为基层官方兽医在检疫中只要发现相关症状,都要根据法律采取相应措施。

4.2非洲猪瘟与猪瘟

非洲猪瘟的症状与猪瘟相似,它们的亚急性和慢性型根据症状有时无法区别,非洲猪瘟只能结合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4.3猪瘟和猪丹毒的鉴别诊断

猪瘟和猪丹毒的鉴别诊断:疹块型和慢性型根据症状特点即可鉴别,但败血型猪丹毒应注意与猪瘟进行区别(表1)。

5结语

目前,基层官方兽医的检疫方法大都是感官检查,凭经验,主观性强,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判断能力不同,这就造成了对同一种病每个人的判断结果不同。建议国家加大畜牧兽医科研投入,研发、生产、推广用于基层的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加大基层动物检疫设施、设备投入,增加产地检疫过程中疫病诊断的客观性、准确性,提高基层动物检疫水平。加强对基层官方兽医培训,提升现有基层官方兽医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文心田.动物常见传染病防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崔言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崔言顺.中国兽医卫生监督与检验[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王海清.基层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现状与解决途径[J],兽医导刊,2020(10):87.

[5]覃文雅.生猪产地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J],畜禽业,2019,30(1):24+26.

慢性咽炎范文篇9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药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的应用表现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

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是一种带有氨基侧链的青霉素,其化学结构在AMP的侧链苯环上多一个羟基,两者性质类似。AMO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比旋度为+2900~+3100。

2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

AMO抗菌活性起主要作用的基本结构是6-氨基青霉烷酸中的β-内酰胺环,可专一性地与细菌内膜上靶位点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3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公务员之家

3.1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对绝大多数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基本与氨芐青霉素相同。但对肠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作用较后者强2倍,另外,体外杀菌实验和感染动物保护实验显示,本品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芐迅速而强。这可能因为:它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它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

3.2吸收、分布和排泄本品在人和非反刍动物胃肠道的良好吸收(吸收率为74-94%)和在组织体液中的浓度高,使其在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氨芐青霉素。在人医临床上,口服本品0.5g的高峰血清浓度于1小时达到,为10.0μg/ml,约为口服同剂量氨芐的2.5倍。肌注给药的血清浓度与口服给药相似,也与肌肉注射同量氨芐青霉素的相仿。快速静脉推注0.5g本品后5分钟的血清浓度为42.6μg/ml,5小时后为1μg/ml,消除半衰期为1.08小时。本品广泛分布于肝、肺、肾、肌肉、前列腺、胆汁、腹水,而乳汁、唾液中含量较少。当脑(脊)膜发炎时,阿莫西林可进入脑脊液,浓度为血清浓度浓度的10%~60%,可通过胎盘,但在怀孕期间用药是安全的。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7%,服药后6小时内尿中排出量为给药量的45%~68%;部分药物经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也高于氨芐青霉素。

3.3阿莫西林与与奥美拉唑清除幽门螺杆菌使用奥美拉唑20mg与阿莫西林500mg合用,57例患者细菌清除率为82.5%。刘氏报道,经胃镜证实胃溃疡病85例,两药合用2周,停药4周后复查,治愈率达85%,副反应轻微。

3.4阿莫西林与其他一些药物的联合应用

3.4.1阿莫西林与与洁霉素和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预防心内膜炎研究发现口服阿莫西林3g与洁霉素600mg和红霉素2g血高峰浓度分别可达27μg/ml、5.5μg/ml和3.1μg/ml超过了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的MIC。经单用红霉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等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后,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3.4.2临床应用阿莫西林胶囊或悬液治疗各种感染的痊愈或显效达90%以上。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不产青霉素酶金黄葡萄球菌或流感杆菌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的治愈率为80%-94%。本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氨芐青霉素。无并发症的淋病,经过本品单次口服3g的治愈率达97%。阿莫西林对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愈率可达96%。以本品和庆大霉素合用治疗心脏内膜炎获愈者也有报告。临床上也用于治疗对链霉素耐药的伤寒杆菌菌引起的伤寒,或因骨髓抑制而不能使用氯霉素的病人。

3.4.3阿莫西林与与雷尼替丁治疗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与活动性胃炎、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entschel等在使用雷尼替丁的基础上使用阿莫西林效果很好。3.4.4阿莫西林与梭甲半肤氨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是控制发作的关键。阿莫西林与甲半胱氨酸联合用药后阿莫西林在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比单用阿莫西林要高。这两种药物在药代动力学上具有协同作用,羧甲半胱氨酸能使阿莫西林更易透过血气屏障,使阿莫西林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增加,有利于短期内消灭细菌。

3.4.5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复合物治疗泌尿道感染Senior等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复合物治疗实验性膀胱炎的有效率为87%。联合用药能增加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普通变形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活性。

3.5各种反应应用本品副作用的发生率为5-6%。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较为多见,占3.1%;次为皮疹,占2%,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此外尚有药物热、哮喘等。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少数病人的血清转氨酶升高,偶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降低。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也可见到。

参考文献

慢性咽炎范文篇10

关键词:利咽康颗粒;炎症;中草药/治疗;动物,实验;大鼠,近交系

小儿利咽康颗粒剂由玉竹、葛根、知母、麦冬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理气化痰之功效。笔者观察了小儿利咽康颗粒剂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1药品小儿利咽康颗粒剂(990715,无附加剂浓缩液,含生药量2894.7g/L)由中国医科大学提供;喉疾灵胶囊(981004)由天津美伦医药有限公司生产;阿司匹林(990418)由沈阳医学院生产;依文思兰(941117)、5羟色胺(650228)Fluka进口分装,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

1.2动物Wistar大鼠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生产合格证号:辽实条合字1号,质量一级合格证号:辽实质字008号,由辽宁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签发。

1.3方法(1)取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200~250g,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利咽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小儿利咽康颗粒剂104.0,52.0,13.0g/kg(药液所含生药量);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mL/kg;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268mg/kg;喉疾灵组给予喉疾灵268mg/kg。各组于灌胃给药或盐水30min后,在大鼠背部中线左侧皮内注射1mg/L5羟色胺0.1mL,立即静脉推注1%依文思兰4mL/kg。15min后麻醉处死动物,将背部着色皮肤剪下并剪碎放入3mL生理盐水-丙酮(3∶7)混合液中,放置24h,取上清液,用721分光光度计(610nm)测吸光度值(A)。(2)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140~160g,分组及给药同上,给药后1h,于大鼠右足跖皮下注入1%角叉莱胶0.1mL/只。致炎后1~6h,每隔1h测定足跖容积,计算出肿胀值(致炎前后足跖容积差)。(3)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140~160g,分组及给药同上,每日1次,连用7d。在麻醉状态下行背部正中切口1cm,在左肩部皮下埋藏一直径9mm、厚1.5mm、重9.25mg的无菌滤纸片。第8天取出肉芽组织,60℃干燥24h后称重,减去9.25mg的滤纸片为肉芽组织净重,计算各组肉芽组织净重平均数和抑制率。

1.4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应用SPSS10.3软件包处理,组间比较行t检验。

二、结果

2.1角叉莱胶致炎大鼠各组对足跖肿胀影响的比较。利咽康颗粒各剂量组对角叉莱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表1角叉莱胶致炎大鼠各组对足跖肿胀影响的比较注:与盐水对照组比较,at=2.965~4.748,P<0.01;bt=2.263~2.715,P<0.05。

2.25羟色胺皮肤致炎大鼠各组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的比较见表2。利咽康颗粒各剂量组对5羟色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羟色胺皮肤致炎大鼠各组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的比较注:与盐水对照组比较,at=3.663~4.518,P<0.01;bt=2.459,P<0.05。公务员之家

2.3皮下埋藏无菌滤纸片大鼠各组对肉芽肿增生影响的比较见表3。利咽康颗粒各剂量组对大鼠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表3皮下埋藏无菌滤纸片大鼠各组对肉芽肿增生影响的比较注:与盐水对照组比较,at=3.142~4.748,P<0.01;bt=2.391,P<0.05。

三、讨论

急、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白细胞浸润、局部组织增生等。因此,本文通过皮下注射5羟色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皮下注入角叉莱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皮下埋藏无菌滤纸片所致大鼠肉芽肿增生实验,以证实小儿利咽康颗粒剂的疗效。实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的小儿利咽康颗粒剂对皮下注射5羟色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皮下注入角叉莱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对皮下埋藏无菌滤纸片所致的大鼠慢性肉芽肿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急、慢性炎症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50,190193.

[2]张颖.扁桃体炎诊断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5):67.

[3]师海波,刘威,苗艳波,等.清热消蛾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