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7:20:51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1

【关键词】黄萱益肝散;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

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黄萱益肝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1]。80例病例HBsAg及HBeAg全部阳性(ELISA法),HBVDNA含量(病毒载量)≥105cp/m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2~10倍。男性64例,女性16例;年龄20~60岁,平均35岁;病程0.5~15年,平均3.6年。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在病程、病情、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测结果(HBsAg、HBeAg、HBVDNA检测阳性及ALT升高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黄萱益肝散,每次9g温开水送服,3次/日,黄萱益肝散组方:土大黄、萱草、千里光、野蔷薇、红土茯苓、猕猴桃、獐牙菜、骚羊古、南五味子、甘草、丹参(贵州德祥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对照组用运德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500万U,1次/日,肌注,20d后改为隔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观察项目每2周观察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每月检测肝功能,治疗前后检查HBsAg、HBeAg(ELISA法),HBVDNA(PCR法)。

1.4疗效判断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HBeAg转阴,HBVDNA<1000cp/mL(阴转);有效:HBeAg和HBVDNA中1项转阴,ALT下降5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甚至恶化,或在治疗过程中未完成疗程自行退出观察。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HBVM变化见表2。

2.3两组副作用比较见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可看出黄萱益肝散临床疗效与干扰素相似,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3讨论

黄萱益肝散原名乙肝散,属贵州苗药。由土大黄、萱草、千里光、野蔷薇、红土茯苓、猕猴桃、獐牙菜、骚羊古、南五味子、甘草、丹参等组成。有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活血化瘀之功效。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有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可使部分患者HBsAg、HBeAg以及HBVDNA转阴,抑制HBVDNA复制,降低血清HBVDNA含量,能降低ALT,有降酶护肝作用[2]。α-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有效药物[3],它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4],干扰素与肝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抗病毒蛋白基因,诱生抗病毒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5],减轻肝细胞损害程度,α-1b基因工程干扰素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中国人基因克隆表达的基因工程药物,适合黄种人使用,通过诱生各种抗病毒蛋白来抑制病毒在细胞的复制,增强NK细胞活性,有效阻断病毒的侵袭,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6]。本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黄萱益肝散治疗组治疗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效1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2.5%;HBeAg和HBVDNA转阴分别为15例(37.5%)和17例(42.5%)。α-1b干扰素治疗组治疗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效1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65.0%,HBeAg和HBVDNA转阴分别为16例(40.0%)和19例(47.5%)。两组临床疗效及HBeAg和HBVDNA转阴等指标比较结果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步结果提示黄萱益肝散在改善临床症状、保肝降酶及抗病毒方面的临床疗效与α-1b干扰素相似。目前α-1b干扰素费用相对较黄萱益肝散昂贵(费用比约为3.5:1),且有较大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黄萱益肝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疗效与α-干扰素相似,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价格相对低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较好。如果适当延长疗程有望提高疗效,值得基层医疗单位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学会议(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2(1):56-62

〔2〕程明亮,周霞秋,米志宝.乙肝散治疗慢性乙肝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7,12(3):23

〔3〕张兴宏,张亚宽.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3):33

〔4〕崔建军,范平.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3年随访〔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6):40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2

[论文摘要]免疫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0例的临床观察中,以增强免疫,促进肝细胞损伤后的修复,防止或减少肝硬化的发生,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有效率为90%,均无明显副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组织学中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81.15%,如何阻止肝硬化的进展,改善慢性乙肝纤维化前期功能恢复,增强肝细胞及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减少肝纤维化的发病率,提高对乙肝的治愈是一个攻关难题。现将2005年4月~2006年4月期间门诊就诊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160例均为门诊病人,符合《肝脏病学》诊断标准。男性88例,女性7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2年。

l.2观察方法治疗前B超,肝功及两对半的检查,每疗程后复查B超,肝功及两对半。20d为1疗程。最短2疗程,最长8疗程,超过8疗程为无效。

2治疗

用免疫汤增强免疫,活血祛瘀,通络扶正补气,恢复损伤的肝细胞功能,减少肝纤维变的发生。方剂:五味子20g;黄芪20g;丹参20g;山豆根20g;虎杖20g;女贞子20g;灵芝20g;蜂房20g;刺五加20g;白术20g;芍药20g;郁金20g;泽泻12g;陈皮20g;甘草20g。每日一剂煎为1000ml3次饮。

3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肝功,两对半恢复正常96例,占60%;显效:临床症状消失,B超,肝功正常,大三阳变为小三阳,含量增加(乙肝表面抗原含量基本正常,乙肝表面抗体含量增至正常,乙肝e抗原含量明显增高,乙肝e抗体含量增高,乙肝核心抗体无变化)44例,占27.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正常;肝功正常,B超正常,两对半无变化;只有乙肝e抗原含量轻度增加,4例占2.5%;无效:只有临床症状改变其它无变化,16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

4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3

单磷酸阿糖腺苷(arabinofuranosyladeninemonophosphate,Ara-AMP)是阿糖腺苷(Ara-A)的单磷酸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实验和临床均证实它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DNA多聚酶(DNAP)和核糖还原酶,并能掺入病毒的核苷酸链抑制其延长,达到抑制DNA病毒复制的目的。它能抑制多种DNA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牛痘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及多种动物疱疹病毒和少数致癌RNA病毒等。现介绍近几年有关Ara-AMP药理和临床探究情况并重点介绍Ara-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新进展。

一、药理学探究

(一)抗病毒机制Ara-AMP主要功能是抑制病毒DNA的合成。Ara-AMP进入细胞后,经过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二磷酸(Ara-ADP)及阿糖腺苷三磷酸(Ara-ATP),其抗病毒活性主要由Ara-ATP所引起,Ara-ATP和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竞争地结合到病毒DNAP上,抑制了酶的活性及病毒DNA的合成。同时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来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它还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活性,使Ara-AMP掺入到病毒DNA中,并连结在DNA链3′-OH位置的末端,从而抑制了病毒DNA的合成。所以Ara-AMP既是病毒DNAP活性的抑制剂,又是病毒DNA合成的终止剂,双重抑制病毒的复制,有效地达到抗病毒功能。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Ara-AMP静脉点滴或肌内注射后,可被血液和组织中腺苷脱氨酶代谢为阿糖次黄嘌呤(Ara-HX),因此血液浓度很快下降。Ara-AMP的峰时摘要:肌内注射3小时,静脉点滴为30分钟。血浆半衰期(t1/2)为(0.14±0.05)小时。Ara-AMP在各组织中浓度不同,在肝、肾、脾浓度最高,骨骼肌、脑内浓度低,脑脊液内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35%~50%以上。约60%~80%的Ara-AMP以Ara-HX的形式从尿排出或以CO2形式随呼吸排出。Ara-AMP的药代动力学在正常人和慢乙肝患者中基本相同。

(三)药效学试验广州儿童医院病毒室以细胞培养进行药物抑制病毒试验结果说明抑制DNA病毒生长的最低有效浓度为25μg/ml,而对细胞最高无毒功能浓度为500μg/ml,药物选择指数为20,效果及平安性均良好。

陈鸿珊[1]指出在Vero细胞培养内有抑制疱疹病毒Ⅰ、Ⅱ型所致细胞病变的功能,半数有效浓度为30μg/ml,但对细胞毒性Ara-AMP比Ara-A小3.33倍,治疗指数可达33.3倍。Ara-AMP对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的治疗效果亦证实Ara-AMP有很好的抑制DHBVDNAP功能,但停药后有一定回升。

(四)毒性试验急性毒性探究摘要:静脉点滴LD50为(1227±88.0)mg/kg,肌内注射LD50为(3155±78.0)mg/kg。

长期毒性探究摘要:用Beagle种犬肌内注射Ara-AMP15~70mg/kg,共6个月,其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及心电图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尸检结果未见异常的药物毒性损伤,说明Ara-AMP在天天肌内注射70mg/kg以下不会出现严重毒性反应,此剂量为临床平均剂量的10倍,故临床应用是平安的。

动物试验证实Ara-AMP无致畸、致突变功能,天天应用300mg/kg以下不会引起大鼠致畸效应,高剂量对胚胎发育可能有一些影响。

二、临床应用

(一)局部应用治疗HSV角膜炎、角膜创伤及CMV视网膜炎有效,局部用于生殖器疱疹和唇疱疹等疾病亦有效。

(二)全身应用治疗HSV脑炎、新生儿HSV感染、带状疱疹、CMV感染、水痘及EBV感染有效。

(三)治疗HBV感染体外及动物体内试验对乙肝病毒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功能,能使HBeAg阴转或DNAP下降或消失。

临床探究已进行了多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980年Wellers[2]报告应用Ara-AMP治疗慢乙肝6例,天天静脉点滴或肌内注射Ara-AMP10~15mg/kg,用7~14天后DNAP下降,但停药后又回升。1982年他应用同法治疗8例慢乙肝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停药时DNAP均下降,停药后5例回升,3例用小剂量维持一段时间,DNAP持续下降。Trepo[3]对37例慢乙肝患者进行随机对照探究,Ara-AMP天天5~10mg/kg,共28天,治疗结束时HBeAg或DNAP消失率治疗组为55%(10/18),对照组为26%(5/19)。国外探究结果目前仍有分歧。Hoofnagle[4]总结了6篇Ara-AMP治疗慢乙肝的结果,均系前瞻性随机对照探究。3篇美国探究结果报告该药效果不好,而3篇欧洲报告都证实治疗组HBeAg及HBVDNA阴转率比对照组好,有统计学意义。目前Ara-AMP在欧洲仍广泛应用,他们采用中小剂量,短疗程,未见严重毒副功能,而美国因用量大或疗程长,患者发生神经肌肉毒性功能常见,欧美疗效差异的原因不清,也许是人种学上的原因[5]。国内1987年组织对Ara-AMP进行临床多中心双盲对照治疗探究[6]。Ara-AMP用法为第1~5天天天静脉点滴10mg/kg,第6~28天,天天肌内注射5mg/kg。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为38.1%,对照组为7.3%,停药后6个月10例HBeAg阴转者中有4例又阳转,该探究未见明显毒副功能。1995年全国第二次Ara-AMP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上共报告单独应用Ara-AMP治疗382例慢乙肝[7],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为43.5%(166/382),HBVDNA阴转率为41.5%(132/318),未见严重毒副功能。国内采用中小剂量短疗程治疗慢乙肝取得了一定的抗HBV疗效,未见严重毒副功能,但停药后有反跳,远期疗效欠佳,国内探究结果和国外多数报告一致。

为了进一步提高Ara-AMP治疗慢乙肝的疗效,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探索探究工作。其中联合疗法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外有人采用Ara-AMP和干扰素联合治疗慢乙肝,1991年Trepo[3]报告Ara-AMP和干扰素联合疗法治疗慢乙肝阶段性总结认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正在深入探究中。干扰素能抑制肝脏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P-450),故和Ara-AMP联用时,血清Ara-AMP浓度比单独应用时高,毒性亦可增加。Ara-AMP联合干扰素可以提高抗HBV疗效,但毒副功能会增大,尤其是神经肌肉毒性,而且药费昂贵,国人难以承受。因此,国内有人采用Ara-AMP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慢乙肝并取得了初步效果。1993年仉洪田等[8]报告应用联合疗法治疗慢乙肝106例,并同期应用Ara-AMP单独肌内注射治疗慢乙肝35例为对照,Ara-AMP第1~5天天天肌注10mg/kg,第6~28天天天肌注5mg/kg,结果Ara-AMP加胸腺肽组(应用Ara-AMP的同时天天肌注胸腺肽10mg,共用28天)和Ara-AMP加乙肝疫苗组(每2周肌内注射乙肝血源性疫苗30μg,共6次)较对照组抗HBV疗效好。而激素撤除组疗效没有提高,副功能较大。经过2年多,23个省市5千多例验证结果证实Ara-AMP联合免疫调节剂确能提高抗HBV疗效[8,9],并未增加毒副功能,其中Ara-AMP联合胸腺肽组疗效最好,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为56.3%(448/885),HBVDNA阴转率为59.7%(381/638);随访1年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1.9%(27/52)和42.3%(22/52),将胸腺肽疗程延长至3个月,抗HBV远期疗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后一年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2.1%(18/29)和72.4%(21/29)。Ara-AMP联合乙肝疫苗的疗效亦较好,治疗结束时HBeAg及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50.7%(360/710)和58.7%(297/506),其中30例随访1年,其阴转率分别为40.0%和42.1%。

国内学者对Ara-AMP的剂量和疗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探究。聂青和等[10]采用成人天天肌内注射0.4,28天为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治疗结束时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3.2%(24/38)和51.2%(21/41),对照组分别为22.0%(8/31)和12.5%(5/40),P均<0.01,治疗组ALT复常率优于对照组(P<0.01)。杨名宏等[11]采用α-2b干扰素300万u,每周3次,用3个月,和Ara-AMP(用3个疗程)合用卡介苗进行对照探究,结果HBeAg阴转率(57.9%对56.2%)及HBVDNA阴转率(59.1%对52.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亦未出现严重毒副功能。黄瑞杰[12]应用小剂量Ara-AMP,第1~5天天天肌内注射0.4,第6~28天天天肌内注射0.2共28天,同时每半月肌内注射乙肝疫苗30μg,共6次,治疗结束时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0%(32/80)和50.0%(40/80),明显优于对照组(猪苓多糖加乙肝疫苗,P<0.01)。ALT和SB复常率亦优于对照组。

(四)毒副功能[9,13]长疗程或大剂量使用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倦怠、呕吐、腹泻,亦可引起稍微的可逆性骨髓抑制,以血小板减少为主,最严重的副功能是神经肌肉毒性,剂量超过10mg·kg-1.d-1时,可发生头痛、嗜睡、木僵及震颤,可持续数周并同时伴有脑电图改变。小剂量长疗程也可引起一种神经肌肉疼痛综合征,肌肉非凡是大的肌群发生痉挛性疼痛,和一般性质疼痛相反,越休息疼痛越明显,而运动或按摩常可使疼痛缓解。国内绝大多数采用了中小剂量(低于10mg·kg-1.d-1)、短疗程(28天),因此未出现严重毒副功能。当静脉点滴5mg·kg-1.d-1以上时可出现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减量或停药后消失,不影响治疗。肌内注射部位疼痛常见,深部肌内注射或稀释药液可以缓解,今后仍强调中小剂量、短疗程,联合免疫调节剂疗法。

三、展望

Ara-AMP小剂量静脉点滴或肌内注射治疗慢乙肝有一定抗HBV功能,未见明显毒副功能,但远期疗效欠佳,有人采用小剂量,延长疗程提高远期疗效亦取得了初步效果,有待扩大验证。但经过数年的临床验证工作,大家一致认为中小剂量Ara-AMP(5~10mg·kg-1.d-1)、短疗程(28天),合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慢乙肝可提高抗HBV疗效,非凡是巩固远期疗效,其中Ara-AMP联合胸腺肽或乙肝疫苗疗效较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疗效提高,未见严重毒副功能。免疫调节药物很多,而许多中草药和方剂亦有免疫调节功能,因此进一步筛选探究Ara-AMP和何药联合治疗慢乙肝可提高疗效,是有意义的课题。另外对Ara-AMP治疗慢乙肝最佳剂量和疗程亦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在用药途径上是否可对剂型进行探究,例如口服剂或导向治疗剂型。肝细胞上具有白蛋白受体,将Ara-AMP和乳糖胺基白蛋白结合,作为导向治疗,使药物能选择性地进入肝细胞,可减少剂量和副功能。有人用乳糖胺蛋白-Ara-AMP结合物治疗5例慢乙肝患者,剂量为35mg/kg(含Ara-AMP1.5mg/kg),每日静脉点滴30分钟,共3天,其中1例共给3个疗程,1例静脉点滴共5天,4例HBVDNA阴转,初步结果提示似乎比Ara-AMP更有效。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治疗慢乙肝的用药途径,国内外正在深入探究。目前国内外治疗慢乙肝常用的药物干扰素疗程结束时HBeAg和HBVDNA阴转率为30%~50%,停药1年后为20%~25%,因此干扰素疗效并不满足[14]。而Ara-AMP联合免疫调节剂亦可达到相似的近期疗效,但是该疗法具有疗程短、副功能小、远期疗效稳定的优点,在近年内未发现新的有效抗HBV药物前,仍不失为治疗慢乙肝的可选药物,而联合疗法是值得推荐的疗法。

参考文献

1陈鸿珊.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性肝炎探究进展.见摘要:黄桢祥,主编.病毒性肝炎探究进展.第1版.北京摘要: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41-252.

2WellersIVD.SuccessfultreatmentofHBsAgandHBeAgpositivechronicliverdisease摘要:prolongedinhibitionofviralreplicationbyhighlysolubleadeninearabinoside5′-monophosophate(Ara-AMP).Gut,1982;23摘要:717-719.

binationtherapywithAra-AMPandinterferonofchronicactivehepatitisB.Interimanalysisofanongoingstudy.Jhepatol,1991,13(suppl1)摘要:53-57.

4HoofnagleJH.Antiviraltherapyofviralhepatitis.in“AntiviralAgentandViralDiseasesofMan”3rdEd,editedbyG.J.Galusso,R.J.Whitley,andT.C.Merigan,RavenPressLtd.,Ny,1990,PP415-459.

5汪俊韬,林秀玉,苏盛,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探究.见摘要:高寿征,主编.病毒性肝炎探究进展,第1版.北京摘要:北京科技出版社,1993.348-349.

6崔振宇,田庚善,汪俊韬,等.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内科杂志,1991,30摘要:6-7.

7崔振宇,仉洪田.第二次全国单磷阿糖腺苷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华内科杂志,1995,34摘要:630-631.

8仉洪田,马翠萍,任文伟,等.单磷酸阿糖腺苷合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华医学杂志,1993,73摘要:492-493.

9仉洪田,车仁芝,张平清,等.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6,35摘要:554-555.

10聂青和,张建民.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探究.实用肝脏病杂志,1997,2摘要:38-39.

11杨名宏,肖永久,钱丽华.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比较.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摘要:297.

12黄瑞杰.单磷酸阿糖腺苷合用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7,7摘要:127-128.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4

关于因其他疾病而承受化疗、免疫抑止剂治疗的患者,应常规筛查乙型肝炎病毒外表抗原,若为阳性,即便乙型肝炎病毒DNA阴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也应在治疗前1周开端服用拉米夫定或其他核苷(酸)相似物。

对乙型肝炎病毒外表抗原阴性、抗HBc阳性患者,在给予长期或大剂量免疫抑止剂或细胞毒药物(特别是针对B或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时,应亲密监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和乙型肝炎病毒外表抗原,若呈现阳转则应及时加用抗病毒治疗。

在化疗和免疫抑止剂治疗中止后,应依据患者病情决议停药时间:①关于基线乙型肝炎病毒DNA<2000IU/ml的患者,在完成化疗或免疫抑止剂治疗后,应当继续治疗6个月;②基线乙型肝炎病毒DNA程度较高(>2000IU/ml)的患者,应当持续治疗到和免疫功用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样的停药规范;③关于预期疗程≤12个月的患者,能够选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④关于预期疗程更长的患者,应优先选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⑤核苷(酸)相似物停用后可呈现复发,以至病情恶化,应予以高度注重;⑥干扰素有骨髓抑止作用,应当防止选用。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兼并感染患者的治疗

对此类患者应先肯定是哪种病毒占优势,然后决议如何治疗。如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104拷贝/ml,而丙肝病毒RNA测不到,则应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乙型肝炎病毒DNA程度高且可检测到丙肝病毒RNA者,应先用规范剂量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3个月,如乙型肝炎病毒DNA无应对或升高,则加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兼并感染患者的治疗

关于契合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规范的患者,应当施行治疗。对一过性或细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患者,应当思索肝活检。

关于未停止HAART治疗和近期不需求停止HAART治疗的患者,应选用无抗艾滋病活性的药物停止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或阿德福韦酯。

关于正在承受有效HARRT治疗的患者,若HARRT计划中无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则可选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或阿德福韦酯治疗。关于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应当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当需求改动HAART计划时,除非患者曾经取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并完成了足够的稳固治疗时间,否则不应当在无有效药物替代前就中缀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药物。

乙型肝炎招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初步研讨显现,HCC肝切除术时乙型肝炎病毒DNA程度是预测术后复发的独立风险要素之一,且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因而,对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的非终末期HCC患者倡议应用核苷(酸)相似物抗病毒治疗。

肝移植患者关于拟承受肝移植手术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疾病患者,如乙型肝炎病毒DNA可检测到,最好于肝移植术前1~3个月开端服用拉米夫定,100mg/日口服;术中无肝期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术后长期运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HBIG(第1周800IU/日,以后800IU/周直至800U/月),并依据抗-HBs程度调整HBIG剂量和用药距离(普通抗-HBs谷值浓度应>150mIU/ml,术后半年内最好>500mIU/ml),但理想的疗程有待进一步肯定。关于发作拉米夫定耐药者,可选用其他已批准的能治疗耐药变异的核苷(酸)相似物。另外,关于复发低危者(肝移植术前乙型肝炎病毒DNA阴性,移植后2年乙型肝炎病毒未复发),可思索采用拉米夫定加阿德福韦酯结合预防。

乙型肝炎招致的肝衰竭

由于大局部急性乙型肝炎呈自限性经过,因而不需求常规抗病毒治疗。但对局部重度或拖延、有重症倾向者,应该给予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包括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和慢性肝衰竭,只需乙型肝炎病毒DNA可检出,均应运用核苷(酸)相似物抗病毒治疗。

妊娠相关状况处置

育龄期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有治疗顺应证,未妊娠者可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相似物治疗,并且在治疗期间应采取牢靠措施避孕。

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发作妊娠的患者,若应用的是拉米夫定或其他妊娠B级药物(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在充沛告知风险、权衡利害、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状况下,可继续治疗。

妊娠中呈现乙型肝炎发作者,视病情水平决议能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在充沛告知风险、权衡利害,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状况下,能够运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治疗。

儿童患者的治疗

关于>12岁(体重≥35kg)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其普通干扰素-α治疗的顺应证、疗效及平安性与成人类似,剂量为3~6mU/m2,最大剂量<10mU/m2。在知情同意的根底上,也可按成人的剂量和疗程用拉米夫定治疗,或选用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5

论文摘要:前S1抗原(Pre-S1Ag)检测是对乙肝“两对半”尤其是e抗原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前S1抗原酶免测定试剂盒经过在北京、四川、浙江、河南、深圳、海南等近百家医院与乙肝“两对半”检测联合应用后正式推向临床,充分显示了该试剂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指导治疗等方面的重要价值。笔者就前S1抗原检测谈谈自己的体会。

S、前S2和前S1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三种成分,含有前S1的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和管型颗料上,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及在病毒侵入肝细胞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基因结构

乙肝病毒为嗜肝DNA病毒,约3200个氨基酸,由一个不完全双链DNA组成。长链L含4个开放读码框架,为病毒蛋白的编码区:S、C、P、X;短链S相当于长链的50%~100%,其不固定端可被内原性DNA多聚酶延长,使病毒成为完整的双链。HBV基因组编码HBV抗原,所有四个功能性读码框架位于DNA负链,P基因编码DNA聚合酶,C基因编码HbcAg,S基因编码S抗原,前S1抗原和前S2抗原,X基因编码X产物。编码不同形式的表面抗原(HBsAg)的HBV基因区域由大蛋白(LHBs),中蛋白(MHBs)和小蛋白(SHBs)组成,在第一和第二个起始密码子之间的序列称为Pres1,在第二和第三个之间为Pres2,从第三个密码子到终点密码子的序列为S。

2临床意义和用途

①反映HBV的感染与复制状况的指标:前S1抗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提示机体内含有HBV就有前S1抗原,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病毒复制指标,提示前S1抗原可作为HbeAg和HBV-DNA检测的补充和对照。抗HBeAb(+)慢性乙型肝炎和HBV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中,前S1抗原(+)可表示病毒的复制,提示临床上只检测“乙肝五项”是不够的,补充前S1抗原的测定十分重要。病毒附着于肝细胞上,最重要的介导部位是前S1蛋白的氨基酸(AA)21-47片段,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②预后及药物疗效:前S1抗原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是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肝炎前S1抗原持续阳性。因病毒基因变异的HBeA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较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前S1抗原检测是疾病预后的良好手段。前S1抗原可作为药物抗病毒疗效的指标,是对HBV-DNA和HBeAg指标的补充和加强;③乙型肝炎早期诊断:前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最早期,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提示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在体检和献血员中加查前S1抗原,可起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尽早切断传染源的重要作用。

3常见问题

对于HBV的检测人们常常会产生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检验两对半为何还要查Pre-S1?目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项目主要是HBV-M(即乙肝五项,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目的是诊断患者的感染状况,病毒复制情况,病程预后和药物疗效的观察等。前S1抗原的检测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弥补和加强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一是前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早期,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提示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指标;二是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反之,前S1抗原持续阳性,将发展至慢性肝炎;三是HBeAb(+)慢性乙型肝炎约占慢性乙肝的30%-50%,检测前S1抗原,提示病毒在机体内继续复制,此类患者更容易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加查前S1抗原,弥补了因HBeAg缺失造成的诊断和治疗困难;四是在HBV无症状携带者中,有一定比例的HBeAb(+)者,加查前S1抗原(+)提示病毒在体内还较活跃,病毒并没有清除,肝脏还有潜在的病理损伤的可能;五是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加查前S1抗原可作为治疗前的患者筛查和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尤其对HBeAb(+)的慢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排查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检验两对半,加查前S1抗原可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HBV无症状携带者和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诊疗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②HbeAb(+)的HBV感染者中,为何要检查前S1抗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HBe阳转后,部分可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自然好转率非常低;HBeAb(+)的HBV无症状携带者,往往是因为病毒基因变异所致,其所携带的HBV变异毒株大多数表现为在病毒基因组前C区末端突变,产生一个新的终止密码子(TAG),阻断了HBeAg的形成,导致在临床上出现HBeAg缺陷和HBV血清型。因HBeAg的缺失,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困难,此时检测前S1抗原既能较为准确的检测病毒在机体内复制状况,又能诊断疾病的转归和了解是否携带HBV变异毒株,充分显示了前S1抗原的临床价值;③为什么检测HBV-DNA还要检测前S1抗原?一是前S1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的主要专长部分,在病毒感染机体的整个周期中,前S1蛋白的独特功能,使其能够较充分的反应机体的体液免疫状况,直至病程的转归过程,这是单一测定HBV-DNA所不能做到的;二是免疫测定技术因其有效、直接、简便的特点,已经在临床诊断应用上占主导地位。前S1抗原的检测与基因测定HBV-DNA在治疗方面能够相互补充和加强;三是HBVDNA-PCR技术要求精密、所需要的条件高,易发生污染和假阳性,不适于做常规检测,前S1抗原测定与之相互补充和加强。

4检测与操作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酶免诊断试剂盒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前S1抗原肽,最低检测浓度为0.1ug/L。检测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抗-PreS1和抗HBs作为固相化抗体和酶标抗体。如果标本中存在乙肝病毒PreS1抗原,则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加入TMB底物产生显色反应,反之则无显色反应,适用于血浆和血清类标本。试剂盒组成:微孔板、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酶结合物、显色液A、显色液B、终止液、洗涤液。

操作步骤第一步,反应孔内加入待测标本50uL,设阴、阳性对照各2孔,每孔加入阴、阳性对照各50uL,并设空白对照1孔,置37℃孵育30min;第二步洗板;第三步每孔加入酶结合物1滴或50uL(空白对照孔除外),置37℃孵育30min;第四步洗板,第五步加入显色液A、B各一滴,充分混匀后,置37℃孵育15min;第六步加入终止液、混匀;第七步酶标仪读数。

5判断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5.1判断标准

(1)所有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标本的读数值减去空白对照读数即为计算值;

(2)阳性对照读数必须比阴性对照读数大0.300,实验结果成立;

(3)临界值(CUTOFF)=2.1,阴性对照平均OD值。测试标本的计算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为阳性;测试标本的计算值小于临界值为阴性。

5.2注意事项

(1)使用前试剂盒应预先在室温下平衡30min;

(2)试剂盒启用后应尽快用完;

(3)不同批次的试剂组份不能混用;

(4)使用本试剂盒应视为有传染性物质;

(5)温育反应板温度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6)阳性对照仅用于判读试剂盒内的包被微孔板和酶是否有效,不是临界值的标志;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6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药木回春;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是一种病机错综复杂、病情极易反复、临床难以治愈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纵观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世界范围流行的免疫性疾病。慢性乙型肝炎的难治性,已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笔者在导师指导下,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为法,将中药木回春应用于临床,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并进行了相关的动物实验药效学研究。旨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并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了解中药木回春的作用机制,以完善该药的机制和实践,为完成科研开发、临床推广奠定基础,并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推动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的进一步研究。

1临床试验研究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60例均为2002年8月~2004年2月来源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按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自然情况、症状、体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肝病学分会(2000年9月西安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5月第1版),经整理拟定诊断标准如下。

1.2.1西医诊断标准(1)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①急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者,本次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②发病日期不明,但经病毒学、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改变,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2)病情分度标准:(按肝功能损害程度)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者;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征者。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上限,胆碱酯酶<2500u/L,4项检测中有1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经整理拟定诊断标准如下:主症:胁肋胀痛,食后腹胀或腹胀午后加重,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时溏时干。次症:恶心嗳气,烦躁易怒,时时叹息,神疲懒言,舌质淡,脉弦或弦缓。辨证要求:(1)凡具备主证三项即为本证;(2)凡具备主证2项及次证1项者为本证。

1.3纳入病例标准符合慢性肝炎的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者,均可纳入试验观察病例。

1.4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证或剔除标准)(1)不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或)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对本药过敏者;(3)合并有心脑血管、肺、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5试验方法

1.5.1分组入选病例共60例,按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单盲观察方法。

1.5.2给药方法治疗组药物:木回春5片,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药物:逍遥丸2丸,每日2次,口服。上述各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连续治疗1~2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控制饮食、戒酒及限制高脂类食物,停用相关类药物,宜食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分别于疗前、疗后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症状体征、生化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评价。

1.5.3观察项目及观测指标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5月第1版)拟定:(1)安全性观测:①一般体格检查项目;②血、尿、便等常规检查;③心功、肝功、肾功能检查。(2)疗效性观察指标:①症状、体征及舌、脉的变化;②肝功能变化:TBIL、ALT、AST、GGT、ALB。

1.5.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注:症候积分计算按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治疗效果与分析

2.1总治疗效果见表1。

表1总疗效分析例(%)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显效率为43.33%,有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0.00%,有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2.2.1各项症状疗效分析见表2。

表2各项症状疗效分析(例)

由表2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改善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神疲乏力症状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除纳食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2.2.2各项体征疗效分析见表3。

表3各项体征疗效分析(例)

由表3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项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除肝掌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2.2.3治疗前后舌象变化比较见表4。

表4治疗前后舌象变化比较(例)

由表4可以看出,在改善舌象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对舌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2.4治疗前后脉象变化比较见表5。

表5治疗前后脉象变化比较(例)

由表5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脉象改善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脉象方面优于对照组。

2.3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见表6。

表6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x±s)

注:组内比较,**P<0.01,*P<0.05;组间比较,△△P<0.01,△P<0.05

从表6可以看出:(1)TBI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ALT、AST: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GGT: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ALB: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差异;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白蛋白水平方面疗效并不比对照组差。

由此可见,两组药物均能改善慢性肝炎患者异常的肝功能,并且治疗组在降低总胆红素方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白蛋白水平方面也有一定疗效。

3讨论

中药木回春由柴胡、郁金、黄芪、甘草、红景天、五味子、灵芝等药物组成。方中重用柴胡、黄芪为君药,柴胡味苦,性凉,入肝、胆经,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升阳举陷之功。《本经》言:“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滇南本草》言:“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可补中益气,升阳健脾。《本草备要》言:“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排脓内托,疮痈圣药”。《本草正义》言:“黄芪具春令生发之性,味甘气温色黄,皆得中和之正,故能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佐以郁金、红景天、灵芝为臣药,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为血中之气药,以之助柴胡共奏疏肝解郁之功。《本草衍义补遗》谓之:“治郁遏不能散”。《本草备要》言其:“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红景天健脾益气、活血止血、清肺止咳;灵芝补五脏之精气,延年益寿,二药共助黄芪补中益气。《本经》谓灵芝能“补肝气,安精魂,仁恕。”“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辅以五味子为佐药,五味子除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之功,尚有补气之力。《本经》言其:“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本草经疏》言:“五味子主益气者,肺主诸气,酸能收,正入肺补肺,故益气也。”取其收涩之功佐柴胡而防疏散太过,取其补气之力佐黄芪补中益气。甘草为方中使药,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之功,以之为使,调和肝脾,即使肝气疏泄不致太过,又引黄芪、灵芝、红景天入脾、胃经而健脾益气。综观全方,诸药合用损有余而补不足,共奏疏肝解,益气健脾之功。

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柴胡能降低ALT活性及血清总胆红素,纠正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的病理改变,具有抗炎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黄芪能促进肝细胞合成白蛋白,抑制间质细胞胶原合成,促进细胞免疫,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诱导干扰素生成增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郁金能够提高肝脏对趋肝毒物的生物转化功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对抗或减轻毒物对肝脏的破坏作用,且可促进白蛋白生成,调节蛋白比值;红景天可以促进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及NK细胞杀伤作用,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五味子可减轻肝损伤的物质代谢障碍,增加糖元含量,减轻肝细胞脂变以及中毒致病因子对肝细胞线粒体和溶酶体的破坏,具有显著的保肝降酶作用;灵芝对多种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并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增强机体免疫防御与免疫监视中亦有较好的作用;甘草可明显减轻肝细胞空泡变性及肝细胞坏死,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7

[论文摘要]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文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结果的临床意义入手,分析了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而对严峻的乙型肝炎防治形势,我国进行了大量研究,乙型肝炎防治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研究活动趋于深入[1]。

1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因此,对HBV感染过程及其对肝脏的损害过程的认识,是有效防治乙型肝炎的基础。总结HBV感染、HBV基因型与遗传学研究、免疫机制、肝脏损伤的组织学与肝癌发生的研究、肝移植研究、临床研究、乙型肝炎治疗、病毒抗性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以往所有的研究都以HBVDNA水平作为乙型肝炎体内HBV感染规律研究的基础,以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作为肝脏功能水平的最基本依据[2]。

1.1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的技术选择

乙型肝炎的基因诊断包括病毒载量、基因种类、基因分型、亚型和变异的检测。HBV病毒载量的检测是判断疾病进程、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治疗的基本依据;HBV基因型和变异的检测则是判断HBV变异,对病毒的耐药性进行跟踪分析,有效开展抗病毒治疗的基本依据。病毒载量和突变检测的结合是优化HBV抗病毒治疗控制的根本措施。HBV病毒载量的检测技术包括PCR测定和DNA生物传感器等,而核苷酸序列测定、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DNA杂交和基因芯片则主要用于基因型和耐药突变型的检测[3]。

1.1.1定量PCR测定定量PCR多用于病毒载量的分析,其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为可用于治疗前后监测、药物疗效考核、治疗效果观察。为便于操作和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了HBVDNA定量单位的国际标准(IU),该单位已应用于商业产品和临床诊治中。目前,实时定量PCR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能准确反映血液中病毒核酸的含量,且具有省时、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

1.1.2DNA生物传感器DNA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活性材料与HBVDNA相互作用,将其转换成物理或化学信号,从而快速地检测微量的DNA信号,因而在病毒载量的检测应用中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1.1.3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HBV基因型,具有与核苷酸测序技术同样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与核苷酸测序技术不同的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可用于混合型感染的检测(突变病毒占5%~10%时可检测)。由于具有实验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等诸多特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在大规模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4]。

1.1.4DNA杂交DNA杂交技术可用于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型。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和荧光分子特异性探针的不同,可以发展多种DNA杂交技术。利用PCR和LightCycler试验的结合,可用于鉴定耐药突变,但该方法会产生假阳性,且突变的病毒要占总数的5%~10%时才能检测到。

1.2病毒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

1.2.1隐性感染检测中的应用[5]由于HBV抗原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HBV显性感染一般通过抗原检测即能发现;但对于HBV隐性感染,由于HBVDNA与血清学标志相互独立,基因诊断就成为确定乙型肝炎感染状态的主要依据。隐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者的组织中持续存在HBVDNA,其可能原因包括:①多年的HBV慢性携带使外周血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降至可检测水平,病毒抗原检测时血清学表现为HBsAg阴性、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②HBV的变异导致表面抗原构象变化,从而使其无法与HBsAg试剂相结合;③免疫沉默导致血清学标志消失;④乙型肝炎康复者体内仍存在低水平的HBVDNA复制,时间可持续数年。

1.2.2输血血液筛选中的应用目前的输血血液筛选采用抗原检测技术,但基因检测可以做更为准确的判断。国外在输血血液筛选过程中,对传统HBsAg试验筛选与HBV核酸扩增试验(NATs)筛选对比研究发现,集体血样的HBVNATs试验能够检测出一些传统的试验筛选无法发现的感染。但是,技术难度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使得目前HBVNATs还无法替代HBsAg试验。

1.2.3HBV变异和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HBVDNA复制有一逆转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病毒较易发生变异。HBV病毒变异的发生率比一般的DNA病毒约大10000倍,其变异可引起病毒耐药性的产生,对病情和治疗产生影响。因此,利用基因诊断来检测病毒变异及耐药性发生与否,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乙型肝炎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结果的临床意义

2.1病毒载量的临床意义

在感染和治疗过程中,病毒载量会有所波动。当HBVDNA水平低于每毫升103拷贝时,病毒活性很低,提示此时处于非进行性感染期,与患者的接触(除输血外)一般不会造成HBV感染。当HBVDNA水平低于每毫升106拷贝(这也是常规的非核酸扩增临床试验方法检测HBVDNA水平的下限)时,乙型肝炎病毒处于非活性期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其发生组织、生化或临床病变的概率较小。当病毒载量达每毫升107拷贝时,感染进入急性肝炎或慢性感染活性期,此时病毒血症发生率高,输血或医护工作造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大,垂直传播、亲密接触和家庭生活也有可能造成HBV感染。当病毒载量达到每毫升108~1011拷贝时,感染进入免疫抑制/免疫耐受期,这一时期内输血、医护工作、垂直传播、亲密接触和家庭生活都会造成HBV感染。2.2HBV基因型的临床意义

以往的研究表明,我国汉族地区HBV毒株以B、C两种基因型最为常见,新疆地区以D型为主,西藏地区的HBV优势基因型为C/D混合型。HBV基因型的不同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类型及预后的差异。就HBeAg血清转化而言,我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研究均表明,B型的转化要比C型更早。就肝病进程而言,急性乙型肝炎以B/C混合型为主,B型次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均以C型为主。就突变率而言,东亚地区的研究表明,B型和C型毒株的拉米夫定抗性变异的概率相同,而C型毒株核心启动子的变异率要大于B型,这可能是以C型毒株比B型毒株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肝病的原因。就拉米夫定用药而言,我国大陆、台湾的研究表明,B型的拉米夫定治疗效果优于C型。就干扰素用药而言,我国台湾和日本的研究表明,B型的拉米夫定治疗效果优于C型[6]。

3预防性乙型肝炎疫苗研发分析

血原性疫苗可能造成一些疾病的血原性传播,于是各国又相继开发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作为非干扰素免疫调节剂的重要一部分,治疗性疫苗在下一阶段的乙型肝炎治疗研究中极其重要。目前尚未有治疗性疫苗获FDA批准用于乙型肝炎治疗,说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中依然存在很多难题[7]。从第一代血原性乙型肝炎疫苗到第三代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常规免疫中所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目前的预防性疫苗研发方向之一是通过配伍、剂型、佐剂和传递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改进,或者研制联合疫苗,使其在有效性、经济性和便捷性上更具优势;另一方向则是开发用于特定群体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这些技术的进步将为各国的免疫计划提供更多、更为便捷有效的工具。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治疗性乙型肝炎蛋白疫苗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作用机制,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明确研发方向。由于治疗性乙型肝炎DNA疫苗研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这一方向上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成为下一步乙型肝炎治疗研究的重要突破口[8]。

4结束语

乙型肝炎防治,关乎国计民生,任重道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2亿HBV携带者的国家而言,免疫计划的实施缓解了乙型肝炎防治的压力,但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科技发展所提供的更为有效的防治工具。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891.

[2]王宇明.肝衰竭预后判断研究进展[J].中华肝病杂志,2002,10(6):471-473.

[3]陈大明.乙肝防治的情报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3.

[4]王道理,张建军.乙肝病毒基因型的研究现状[J].泸洲医学院学报,2006,29(3):271-273.

[5]刘冰,陈华根,彭昭国.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相关肝病防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8):376-377.

[6]吴诗品,于杰,周建良,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关系[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24(12):973-975.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8

[论文摘要]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文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结果的临床意义入手,分析了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而对严峻的乙型肝炎防治形势,我国进行了大量研究,乙型肝炎防治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研究活动趋于深入[1]。

1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因此,对HBV感染过程及其对肝脏的损害过程的认识,是有效防治乙型肝炎的基础。总结HBV感染、HBV基因型与遗传学研究、免疫机制、肝脏损伤的组织学与肝癌发生的研究、肝移植研究、临床研究、乙型肝炎治疗、病毒抗性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以往所有的研究都以HBVDNA水平作为乙型肝炎体内HBV感染规律研究的基础,以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作为肝脏功能水平的最基本依据[2]。

1.1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的技术选择

乙型肝炎的基因诊断包括病毒载量、基因种类、基因分型、亚型和变异的检测。HBV病毒载量的检测是判断疾病进程、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治疗的基本依据;HBV基因型和变异的检测则是判断HBV变异,对病毒的耐药性进行跟踪分析,有效开展抗病毒治疗的基本依据。病毒载量和突变检测的结合是优化HBV抗病毒治疗控制的根本措施。HBV病毒载量的检测技术包括PCR测定和DNA生物传感器等,而核苷酸序列测定、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DNA杂交和基因芯片则主要用于基因型和耐药突变型的检测[3]。

1.1.1定量PCR测定定量PCR多用于病毒载量的分析,其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为可用于治疗前后监测、药物疗效考核、治疗效果观察。为便于操作和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了HBVDNA定量单位的国际标准(IU),该单位已应用于商业产品和临床诊治中。目前,实时定量PCR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能准确反映血液中病毒核酸的含量,且具有省时、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

1.1.2DNA生物传感器DNA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活性材料与HBVDNA相互作用,将其转换成物理或化学信号,从而快速地检测微量的DNA信号,因而在病毒载量的检测应用中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1.1.3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HBV基因型,具有与核苷酸测序技术同样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与核苷酸测序技术不同的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可用于混合型感染的检测(突变病毒占5%~10%时可检测)。由于具有实验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等诸多特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在大规模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4]。

1.1.4DNA杂交DNA杂交技术可用于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型。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和荧光分子特异性探针的不同,可以发展多种DNA杂交技术。利用PCR和LightCycler试验的结合,可用于鉴定耐药突变,但该方法会产生假阳性,且突变的病毒要占总数的5%~10%时才能检测到。

1.2病毒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

1.2.1隐性感染检测中的应用[5]由于HBV抗原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HBV显性感染一般通过抗原检测即能发现;但对于HBV隐性感染,由于HBVDNA与血清学标志相互独立,基因诊断就成为确定乙型肝炎感染状态的主要依据。隐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者的组织中持续存在HBVDNA,其可能原因包括:①多年的HBV慢性携带使外周血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降至可检测水平,病毒抗原检测时血清学表现为HBsAg阴性、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②HBV的变异导致表面抗原构象变化,从而使其无法与HBsAg试剂相结合;③免疫沉默导致血清学标志消失;④乙型肝炎康复者体内仍存在低水平的HBVDNA复制,时间可持续数年。

1.2.2输血血液筛选中的应用目前的输血血液筛选采用抗原检测技术,但基因检测可以做更为准确的判断。国外在输血血液筛选过程中,对传统HBsAg试验筛选与HBV核酸扩增试验(NATs)筛选对比研究发现,集体血样的HBVNATs试验能够检测出一些传统的试验筛选无法发现的感染。但是,技术难度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使得目前HBVNATs还无法替代HBsAg试验。

1.2.3HBV变异和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HBVDNA复制有一逆转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病毒较易发生变异。HBV病毒变异的发生率比一般的DNA病毒约大10000倍,其变异可引起病毒耐药性的产生,对病情和治疗产生影响。因此,利用基因诊断来检测病毒变异及耐药性发生与否,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乙型肝炎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结果的临床意义

2.1病毒载量的临床意义

在感染和治疗过程中,病毒载量会有所波动。当HBVDNA水平低于每毫升103拷贝时,病毒活性很低,提示此时处于非进行性感染期,与患者的接触(除输血外)一般不会造成HBV感染。当HBVDNA水平低于每毫升106拷贝(这也是常规的非核酸扩增临床试验方法检测HBVDNA水平的下限)时,乙型肝炎病毒处于非活性期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其发生组织、生化或临床病变的概率较小。当病毒载量达每毫升107拷贝时,感染进入急性肝炎或慢性感染活性期,此时病毒血症发生率高,输血或医护工作造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大,垂直传播、亲密接触和家庭生活也有可能造成HBV感染。当病毒载量达到每毫升108~1011拷贝时,感染进入免疫抑制/免疫耐受期,这一时期内输血、医护工作、垂直传播、亲密接触和家庭生活都会造成HBV感染。

2.2HBV基因型的临床意义

以往的研究表明,我国汉族地区HBV毒株以B、C两种基因型最为常见,新疆地区以D型为主,西藏地区的HBV优势基因型为C/D混合型。HBV基因型的不同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类型及预后的差异。就HBeAg血清转化而言,我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研究均表明,B型的转化要比C型更早。就肝病进程而言,急性乙型肝炎以B/C混合型为主,B型次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均以C型为主。就突变率而言,东亚地区的研究表明,B型和C型毒株的拉米夫定抗性变异的概率相同,而C型毒株核心启动子的变异率要大于B型,这可能是以C型毒株比B型毒株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肝病的原因。就拉米夫定用药而言,我国大陆、台湾的研究表明,B型的拉米夫定治疗效果优于C型。就干扰素用药而言,我国台湾和日本的研究表明,B型的拉米夫定治疗效果优于C型[6]。

3预防性乙型肝炎疫苗研发分析

血原性疫苗可能造成一些疾病的血原性传播,于是各国又相继开发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作为非干扰素免疫调节剂的重要一部分,治疗性疫苗在下一阶段的乙型肝炎治疗研究中极其重要。目前尚未有治疗性疫苗获FDA批准用于乙型肝炎治疗,说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中依然存在很多难题[7]。从第一代血原性乙型肝炎疫苗到第三代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常规免疫中所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目前的预防性疫苗研发方向之一是通过配伍、剂型、佐剂和传递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改进,或者研制联合疫苗,使其在有效性、经济性和便捷性上更具优势;另一方向则是开发用于特定群体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这些技术的进步将为各国的免疫计划提供更多、更为便捷有效的工具。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治疗性乙型肝炎蛋白疫苗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作用机制,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明确研发方向。由于治疗性乙型肝炎DNA疫苗研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这一方向上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成为下一步乙型肝炎治疗研究的重要突破口[8]。

4结束语

乙型肝炎防治,关乎国计民生,任重道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2亿HBV携带者的国家而言,免疫计划的实施缓解了乙型肝炎防治的压力,但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科技发展所提供的更为有效的防治工具。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891.

[2]王宇明.肝衰竭预后判断研究进展[J].中华肝病杂志,2002,10(6):471-473.

[3]陈大明.乙肝防治的情报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3.

[4]王道理,张建军.乙肝病毒基因型的研究现状[J].泸洲医学院学报,2006,29(3):271-273.

[5]刘冰,陈华根,彭昭国.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相关肝病防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8):376-377.

[6]吴诗品,于杰,周建良,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关系[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24(12):973-975.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9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27例。诊断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进行。其中甲型肝炎11例、戊型肝炎9例、乙型肝炎78例、丙型肝炎24例、庚型肝炎3例(均为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未引入乙型肝炎计算)。双盲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共65例,男50例、女15例,年龄(31±10)岁;对照组共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31±8)岁。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凯西莱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4周。对照组用甘草酸二胺0.15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方法与疗程同治疗组。两组中根据病情辅以护肝、利胆、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症状: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肝区不适、腹胀、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等;②体征: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腹部压痛、腹水等;③化验:肝功能(ALT、AST、A/G、r-GT、AKP、TSB)、HBVM(治疗前、后进行比较);④8周时检测白蛋白含量。

1.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胆汁酸、白蛋白均正常[1];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明显好转,体征明显改善;未愈:以上指标均有异常改变,临床症状加重,无变化或死亡。

2结果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

3讨论

本文急性肝炎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提示凯西莱起到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的确切疗效,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验证其保肝护肝,阻止肝细胞坏死,降低慢性肝炎转氨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肝炎后肝硬化、亚重肝、慢重肝时,肝细胞损伤严重,早期使用凯西莱,对阻止亚重肝、慢重肝的病情有利[2],促进肝细胞有序性再生,全面恢复肝功能,有助于提高重型肝炎的生存率。

使用凯西莱后改善了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PT恢复正常,两组8周时白蛋白恢复正常者分别为62.1%、23.1%,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凯西莱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通过刺激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白蛋白水平,加快白蛋白复常的作用,凝血机制的改善可认为除促进肝细胞再生外,亦与凝血因子生成增加有关。HBsAg及抗HBc治疗前后比较无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范文篇10

苦豆子()为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及西豆根。我国约有种,集中分布于北方的荒漠地区,尤以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及内蒙古为多。全株味极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民间用其根治喉痛、咳嗽、痢疾及湿疹等。我国药典年版已将“苦豆草片”加以收载,主治痢疾及肠炎,国外早在年代初苏联开始研究,国内开始于年,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均放在生物碱上,目前国内自苦豆子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的生物碱主要有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槐啶碱、苦豆碱、金雀花碱、甲基金雀花碱等几种。药理方面国内年代主要研究了苦豆草煎剂、苦豆草干浸膏、苦豆草总生物碱及生物碱单体苦豆碱、槐啶碱及槐果碱的药理作用,尤其以槐果碱的研究较为详细,有平喘、抗菌、消炎、抗肿瘤等作用。近年对氧化苦参碱及苦参碱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限于实验研究,其中有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对小鼠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作用研究;对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等,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皮肤病及白细胞减少的治疗。年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实验发现氧化苦参碱有抗麻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上海市多家综合医院协作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取得良好疗效。

年月由卫生部指定的上医大附属华山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完成例随机双盲验证及其它有关药效、不良反应的基础论证工作,年月日卫生部批准氧化苦参碱为国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五类新药。

年月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工程专家认证决定博尔泰力(苦参素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列入重点推广工程项目,在全国推广使用。近几年氧化苦参碱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的主要进展如下。

一、氧化苦参碱具有直接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氧化苦参碱可抑制细胞分泌和

上海长征医院采用含基因转染的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培养上清中及水平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计算对抗原的抑制率及治疗指数(),并同无环鸟苷()相比较,综合评价的体外抗效果,结果:在μμ浓度范围内剂量相关性抑制细胞分泌及,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对及的分泌抑制率逐渐增强,在药物作用第天,对及的分泌抑制率最高,可分别达及,虽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对及的分别达到及。对及也有较高的抑制率,在浓度时,作用于细胞天,对及的抑制率分别达到及,但显示出较高的细胞毒性,其抑制的治疗指数明显低于。实验证明可抑制细胞分泌及,细胞毒性低,治疗指数高,提示直接抑制乙肝病毒活动为抗作用机理之一。

氧化苦参碱可抑制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抗原的表达

上海长征医院以乙肝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电镜等方法检测不同剂量治疗不同时间小鼠肝脏内抗原含量的变化,研究的抗作用,结果表明能降低转基因小鼠肝脏内及含量,且对两者作用一致,治疗天时,只小鼠肝脏内及均转阴,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重又出现阳性表达,这可能同转基因小鼠处于免疫耐受有关。

二、氧化苦参碱能抑制胶原活动度和防治肝纤维化

上海长征医院采用四氯化碳()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纤维化模型,同时采用防治,并动态观察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型胶原()、透明质酸()、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析肝内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表明,治疗组血清、、、α水平和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均低于模型组,且大剂量治疗组又低于小剂量治疗组,表明有减轻肝脏炎症活动度,抑制肝内胶原合成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上海长征医院以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应用法、杂交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发现当浓度大于时,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受抑制的细胞体积小、细胞质少,多呈梭状或圆形,细胞核小,处于核分裂期细胞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并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型前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提示以上发现可能是抑制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三、氧化苦参碱可阻断肝细胞异常凋亡

上海长征医院采用撤除苯巴比妥钠()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研究氧化苦参碱及甘草酸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肝体重比、肝脏含量、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原位细胞凋亡标记为指标,观察·及甘草酸·,腹腔注射对撤除后引起的小鼠肝细胞凋亡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肝体重比及肝脏含量分别回落及,组小鼠肝体重比及肝脏含量分别回落及;组小鼠无明显回落,组织学检查及凋亡细胞标记:模型组及组小鼠肝细胞出现典型凋亡样改变,标记阳性,而组小鼠肝组织未见明显凋亡改变,实验结果表明可阻断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而甘草酸对其无影响。

四、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小鼠肝衰竭具有保护作用

长征医院采用内毒素()和氨基半乳糖()致小鼠产生暴发性肝衰竭,同时分组以氧化苦参碱治疗观察,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治疗组小鼠血清以及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肝组织损害程度及、表达强度均较模型组减轻,提示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α水平及抑制、表达,从而阻断所致肝细胞异常凋亡及坏死。

五、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肝炎取得良好疗效

长征医院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肝例,与干扰素万单位治疗慢性乙肝例比较,氧化苦参碱组复常率,胆红素复常率,干扰素分别为和(),氧化苦参碱组阴转率,阴转率,干扰素组分别为和()。氧化苦参碱组中患者及阴转率分别为和,而分别为和,分别为和,表明治疗病例的选择对治疗有直接影响,氧化苦参碱治疗患者除注射部位轻度疼痛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本组合并有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的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氧化苦参碱治疗后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发现氧化苦参碱治疗组血清型胶原及型胶原及透明质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表明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肝炎时同时具有抑制胶原活动度和肝纤维化作用。

上海仁济医院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例,肌注,疗程个月转阴例(),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肝功能复常率第⒈月末亦高于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受体()水平和血清型胶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有抑制增殖、抗肝纤维化和调节宿主免疫的作用。

六、其它方面

氧化苦参碱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能调节免疫和升高白细胞。近年有研究发现和苦参碱有抗过敏作用,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调节小鼠和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可有效抑制交联及组胺、白三烯等介质释放,并具有稳定细胞膜作用。另有报道·可提高肝微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可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从而提高细胞内水平,时对大鼠产生强烈的利胆作用,这种作用可能同升高细胞内钙水平有关。对免疫系统细胞增殖的影响同细胞状态密切相关,升高白细胞作用及抑制自身免疫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