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十篇

时间:2023-10-24 18:02:04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1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审美;自然观

中西方文化不同的起源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人们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的差异。而与美学相关的,在绘画方面,东方与西方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西方的美术表现对象多以人物为主,相反,东方美术的表现对象多以自然景物为主,即使刻画人物,也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所呈现出的意境美。从表现方式上看,西方画重写实,而东方画则重意境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东西方审美观念的不同——东方崇尚自然美,而西方崇尚社会美。

绘画作为艺术,不仅具有审美功能,也具有认识功能、教化功能以及娱乐功能等。它包含了文明的印迹,是展现对世界的认识、理解的方式之一。人类在最初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时候,无论中西方都是相通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中都经历了崇拜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随着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融合,中西方有着各自的文化积累,这个文化土壤孕育了中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中国的感性的、注重感悟的文化,引导了美学的审美方向;而西方重视理性的思想,决定了其艺术的发展带有严密的科学性特征。绘画是文明生成的人类精神价值观的物质化,因此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演进密不可分。

一、中西方传统哲学对文艺观念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文艺思想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人们的创作理念中,并反映在艺术作品上。从先秦哲学家和美学家的著作中,我们了解到儒道思想具有汉文化不同于世界其它民族的基本特质。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认识首先要从对儒道思想的认识作为开宗。儒家以雄健为美,充满浩然正气的雄健之美成为儒家美学价值的指向。儒家美学不仅重视艺术中的气势、气概和风骨之美,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观点,产生了中国绘画中的“提神太虚”、“散点透视”的创作方法。而道家崇尚“自然”、“空灵”、“玄”“素”之美。它的审美理想是“夫虚静恬谈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体验中,人的精神从现实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人作为生命的存在本应与自然一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人们认为真正的美是一种大美至美,是天地之美,是宇宙本体所显现出来的质朴、自然、恬淡之美。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是以类取之,以虚带实,以实带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情理统一,物我合一。因此中国绘画讲究“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重“意”的人文关照态度也一度被西方吸收借鉴,发展演变为印象派抽象、意想为理念的艺术风格。

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开始,造型艺术就是以模仿自然为目的。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希腊时期的美学价值观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古典美”的价值典范,即像宇宙一般的“神圣”、“和谐”与“秩序”。亚里士多德指出:“美是秩序、匀称、明确”。美的鉴赏逐步走向纯粹的外部形式并崇尚理性的思维。因此,艺术家在模仿事物外在形象的时候,强调通过比例、对称、完美、表现存在的本质和规律,从一个物体美的认识到集体的、全部的美的认识,从美的形体到美的制度美的知识,一直到彻悟美的本体。由此,在对和谐美的追求过程中有了“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构成长方形比例协调感的“黄金比”[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封建运动以及三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在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同时重新发现了人类自身,重新进行自我审视,不断提升人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与地位,甚至对人的内在力量进行推崇与讴歌,形成了以科学、逻辑、理性为特点的思维方式。这种价值观也影响着西方人的审美观,使其逐渐形成与东方人迥然不同的艺术审美思维。这就使西方文艺的表现对象由自然界转向人类自身,表现与讴歌人物的绘画占据主体地位,直至今日也依然如此。

二、宗教思想对美学心理的影响

佛家与禅宗也给中国古代文艺注入了不少哲理意味。这些思想不但内涵丰厚,同时还具有深厚的美学意味,对中国书画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佛与禅都讲求一个“悟”字,凡事能从隐含晦涩中得到真知或从表象看到事物本质所在都是悟性的体现,它表现为彻悟客观存在之本来面目时的圆满。王国维也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描述这一最高境界。“超越”与“超然”的思想也对古代艺术有重要影响。它体现在历经世事后的洞察、彻悟、虚怀若谷,是超越世俗、超脱凡尘、超然出世,是轰轰烈烈之后归于平淡的明静。中国绘画重在意境,拙中见巧、简而不陋、浅中有深,眼中所见有限而胸中之意无穷便是中国绘画的最大特点。

宗教的美学价值也对西方美学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宗教总是贯穿其中的。许多文学与哲学的巨人都有无与伦比的宗教情绪。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欧洲文艺发展的精神动源。对上帝的绝对信仰造成了人们“神明创造并主宰宇宙”的观念。而耶稣基督的出现则使这种观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形象使人们将其和没有形迹轮廓的上帝联系在一起,从而将上帝赋予人的形象。从希腊神话到希腊雕刻,大量雕像也佐证了艺术对真实物象立体性的模仿和美化。比较中西美术,如果说中国古代哲人对美的认识,主要侧重于审美的心理方面,那么西方则重于对象的外在形式,关注“美”与“真”的联系,把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看作是追求知识和真理,乃至追求上帝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并与基督教文化一同组成了西方近现代文化的雏形。这时期的艺术又是如何对待人物题材的呢?他们把人看成除上帝以外最神圣的物种,是上帝之子,是替上帝行使权力、统治世界的。所以,这时的人物画将人描绘得像神一样伟大,由此也体现了美术是文明与文化的反映,是人类思想的外化形式。[2]由此看来,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的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解读形成了不同的创作主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2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教育观念;哲学根源

社会的竞争,知识和智能的较量已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中西方教育存在诸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异。而教育目的的差异又是源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着有很大的差异:

(一)教育宗旨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也”是其最好的解释。中国古代的教育即是通过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官吏既而来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教育则与中国大相径庭,它们的教育自成体系,与政治的关系比较松散,其培养人才的宗旨在于掌握、使用科技技能。

(二)教育体制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所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西方的教育体制则是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

(三)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首先是知识观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而西方文化教育则强调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个性,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而西方在教学方法上则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创造性的培养。第三是师生关系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师生关系方面,历来是注重“尊师敬长”,教师的权威地位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听命、服从于老师。而西方教育则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如果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地位,那么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

(四)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二、通过以上中西方差异的分析引发出的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的差异,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首先是对西方教育思想加以“扬长弃短”

中西方教育思想渊源上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19世纪末我国自开始学习西方教育制度以来,已经反反复复对西方的不同国家、不同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借鉴,以用来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经验时,常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国家移植过来后或许会变得面目全非、以致效果甚微或无效,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两种文明的教育思想在根源上即存在差异。因此,这在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时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在移植时必须要考虑它在中国这块土壤基础上的生长环境,我们既不能被中国国情束缚思维,也不能比葫芦画瓢、盲目引进西方教育思想,而是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西方的教育理论加以“扬长弃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正是我们以史为鉴的目的。

其次是中西方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化结合

纵观中西方教育观念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更清醒的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反之而言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的教育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两者的反差是何等的巨大,现在我国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已经相当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将在儿童中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长处是情感及教育占优势、智能与体格发育较好、知识面广等;同样也有任性、自私、孤僻、高傲、不合群、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等短处。而做家长的也往往对他们存在着过分注意、过分顾虑、过高期望、过于关怀等心理的和行为的特点。鉴于独生子女及其家长的这些特点,我觉得更有必要借鉴以上西方教育的积极方面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取舍,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具有时代特征、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优教育方案,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P112-11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3

关键词:竞技武术;资源;区域差异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在“举国体制、奥运争光计划”的战略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53年开始,武术以体育项目竞赛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并逐步形成了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现代竞技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套路、散打、太极推手。我国竞技武术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互相依存,也与武术特有的文化传统相互交融。因此,本文根据竞技武术综合能力的评定指标,结合全运会武术竞赛的规律特点,对我国竞技武术的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从资源有效配置角度出发,根据各个省市、地区的武术资源优势,灵活发展、区别对待、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合理指定发展规划,最终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的地方,突出优势,按地区武术资源优势规划,最终形成竞技项目带动群众项目、武术强省带动弱省,实现我国武术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八、九、十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各省获得金牌及奖牌数量、参加武术决赛人数、交流队员的人数。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有关区域划分、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评定指标、武术的历史、文化特征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 数据统计法 对全运会武术比赛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数据结果、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力图全面、客观找出竞技武术区域差异的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区域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评定及差异特征

2.1.1 评定区域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因素 地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导向、调控、鉴定、激励等作用。根据李卫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对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概念界定和建立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竞技武术的综合实力可以理解为各省域间影响竞技武术活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竞技武术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生存力、发展力和协同力三者的有机综合。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评定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因素有:竞技武术实力表现及其结构状况、竞技武术内部发展潜力、外部环境激励、其中竞赛成绩、竞赛所体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特点、社会文化环境、政策导向为核心因素,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2.1.2 竞技武术发展的区域差异特征 经济发展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体育是经济发展的外在特征表现形式之一。以陈栋生为代表的经济学界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特点,适当考虑行政区划分的完整性,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地带。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东、中、西部划分来分析竞技武术的区域发展。东部发展水平较高,包括辽宁、北京、上海、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中部一般,包括吉林、内蒙、江西、黑龙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9省;西部较为落后,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四川、陕西、贵州、云南9省。竞技体育区域差异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竞技体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地理条件、民族习惯、经济基础、体育科研、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差异,竞技武术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全运会是各省、市、区4年一次的竞技体育实力大比拼,由于武术的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使它成为全运会中唯一的非奥运项目,也是展示各省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舞台。根据评定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核心因素,全运会竞技武术比赛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2.1.2.1 全运会武术比赛成绩的区域差异 竞技武术是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是反映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窗口。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全运会比赛中无论是金牌总数还是奖牌总数都远远高于中西部。说明东、中、西部在全运会的武术比赛中表现出明显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区域差异。

2.1.2.2 全运会参加武术决赛运动员的区域差异 人才是竞技体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基石,竞技成绩也是反映各省区竞技武术人力资源的构成和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参加三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决赛的人数存在着地域差别。东部优势明显大于中西部。说明东部地区在武术后备人才、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的数量上都好于中西。

2.1.2.3 全运会交流运动员的区域差异 优势互补是人才交流的显著特征,不同地区在经济实力、人才储备、师资力量、训练条件等方面各有千秋,源起于八运会的人才交流到十运会已呈如火如荼之势。在十运会交流、两次计分、联合培养、双重注册运动员名单中所示,十运会武术人才交流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人才和资金的结合,也就是人才大省交流到经济大省,如两次计分的运动员共59名,其中东部49名、中部5名、西部5名选手交流到,后者强大的资金保障可以给运动员更好的训练条件;二是选手和强项的结合,如果某个省区在哪个项目上有着国内一流的教练,那么就会像高校的博士点一样吸引不少人才和门生,如武术联合培养运动员共88人,其中,西部84名选手到了东中部经济强省和武术强省;三是一些省区不具备该项目的训练条件并且后备人才匮乏,可以把有条件省区的选手引进来,避免人才浪费。如在交流146名运动员中,69人从东部交流到西部,10人从西部到东部,22人从河南交流到西部,其余为区域内交流。

在查阅资料和调查过程中还发现,竞技武术发展整体上呈现出东中西部非均衡发展格局,但各省之间也千差万别;在中部地区,河南是获得金牌和奖牌的大户,也是人才输入和输出的大省;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本是北方的优势项目,但在全运会中表现的不明显,是因为近年来,北方运动员有向南方流动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环境好。

2.2 影响我国竞技武术区域性差异的致因分析

2.2.1 竞技武术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竞技体育资源可表述为能够满足竞技体育发展所需的各种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或条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这个不平衡通常指不同地区、行业、人群在发展过程

中资源分配、财富积累、经济收入、权力运用等方面产生不平衡或不均衡现象。竞技武术具备了竞技体育的共性,因而在竞技武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竞技武术资源的区域性差异。从上面分析我们得出我国的竞技武术发展存在着东中西部区域差异,而导致这些差异的是我国竞技武术资源区域发展的差异,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2.1.1 自然地理条件差异 自然地理条件是竞技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外部因素,对竞技武术发展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欧美学者对人类生长的地域性差异以及遗传、环境影响有大量的阐述。武术套路是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在智能上要求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散打是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运动员要灵活善变。因此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人类遗传学的观点,南方人在竞技武术比赛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分布上的不平横和空间运动上的差异为我国竞技武术发展区域多样性提供了前提。

2.2.1.2 经济条件差异 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就是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同时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竞技武术的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用于武术事业的财力,即武术经费。一个地区体育经费多少,首先取决于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同样,一个地区的竞技武术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存在着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从整体上讲,改革开放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快于北方,东部沿海地区要快于西部地区。现在虽然进行着西部大开发,但在经济上还是相对落后。因此东部良好的经济环境证明在中国的竞技武术舞台上,经济资源的差异造成了东部比中西部有更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更大的潜力。

2.2.1.3 人力资源差异 竞技体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竞技武术活动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此人力资源是发展竞技武术最重要的因素。这个人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等等。而由于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信息、环境等的差异,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差异。如优秀武术运动员特别是尖子运动员的缺乏,是我国竞技武术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从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看,这个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因为,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由于各种政策的放宽和社会就业多元化,自愿投身从事艰苦的竞技武术训练的青少年呈下降趋势,武术运动项目挑选好苗子遇到困难,但在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在一些武术运动项目上,却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人才潜在优势。困扰着他们的是缺乏资金、高水平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和管理者的重视程度。而在这些方面,东部地区却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应当在“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指导下,通过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促使东西部竞技武术资源整合,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以扩大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的选材面,扩大我们的优秀运动员基数,从而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尖子运动员。在现有条件下,在“出成绩、出人才”方面,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4 武术产业化程度的差异 武术产业刚刚的兴起,它与上述所谈到的诸多因素都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武术产业经济人非常缺乏,仅少的一部分人也活跃在东中部;我国很多的大企业也存在于东部,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超前,对武术的理解和对竞技武术的宣传载体作用有独到的见解,用于东部的社会武术赞助和经营收入远远的高于西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精神生活,需要享受竞技,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东部地区的信息化程度高、交通便利,这大大促进了我国竞技武术产业化的步伐。因此我国武术运动的产业化程度也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2.2.2 武术历史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竞技武术除了具有竞技体育的共同特征外,还受到武术本身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制约与影响,因此竞技武术区域性特点的形成跟武术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中原地区武术土壤肥沃,名家辈出。有的以尚武为乐,以节烈为荣;有的重义轻利、刚直不阿。他们所表现出的刚健有为、生生不己、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区域性武术的魅力所在,对今天竞技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南地处我国的中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以农为本”的观念和传统宗法制度,使河南武术的发展连绵不断,并自称体系。良好的习武传统、广泛的群众武术基础和政府的重视使河南竞技武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外,中原地区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固守传统的文化心态,这里的人民历来认为在保家卫国的斗争中,武术是最有效的武器,战斗促进了中原武术的繁荣,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资源优势并延续至今。

2.2.3 政策导向的区域性差异 政策导向是影响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外部环境激励条件,领导的决策也是造成武术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吴彬是如日中天的好莱坞巨星JET李――李连杰的师傅,御林军――北京武术队30年辉煌的缔造者,中国武术界绝对的大腕儿级人物。1993年,吴彬重返北京武术舞台,任北京武术院院长、兼任北京武术队总教练。为了再展北京武术队的雄风,大刀阔斧地加强运动队管理,推广规范化训练。1994年,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北京队以4枚金牌、2枚银牌和4枚铜牌的优异成绩高居各队之首,重新夺回失去多年的团体冠军。吴彬更是开全国武术界“交流”之先河,一手创造了集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于一身的三冠王刘清华这一杰作。吴彬又提出了新名词“洋拉练”。从1995年开始,连续5年,北京武术队赴美国冬训,开创了一条边冬训、边表演的新路。“洋拉练”不仅使队员相对封闭,真正达到闭门苦练的效果,并且将训练与表演相结合,培养了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敬业精神,闯出传播中华武术的崭新途径。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4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一、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2):36-37.

[2]郭晓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观,2016(4):110-110.

[3]彭莹.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文学翻译[J].芒种,2015(24):103-104.

[4]刘果.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广东科技,2014(14):203-203,20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5

    影视文化的题材多是来源于生活或是高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所在地方的独特文化习俗,如:政治、军事、宗教、经济、农业、民族等。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与之相关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且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各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时有冲突、时有并存、时有相融。如何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并存与发展的背景下,把文化内涵丰富的西方电影名翻译成更加易于我国观众接受、喜爱的中文片名,还必须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翻译的误解、歧义、双关、笑话,导致影片的不成功。相反,只有在顾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的翻译,才能确保翻译的质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思想观、道德观、生活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如,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中国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价值观念中偏重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偏重集体的作用发挥,提倡个人谦虚谨慎,以“自我贬仰”为处世之道,反对过于自我表现;而西方文化则是充满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独立性与创造力),崇尚个人努力,不掩饰自信心、自豪感和荣誉感,崇拜英雄、强者,强调“个体”的作用和成就。这一点,在许多美国影片中都有反映,如:Hancock—《汉考克》、Superman—《超人》、Shane—《原野奇侠》等都是强调个体作用,歌颂英雄主义精神,在翻译时候要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和观众的思想观念,方能起到积极作用。在社会及家庭关系方面,西方的“个体性”文化特征,偏重机会均等,平等意识强,崇尚自主自强自立,长辈与晚辈平等,而中国则重视辈分,等级分明。

    二、西方“电影名”汉译的原则

    “归化”和“异化”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于20世纪90年代在《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达到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实现“文化对等”的目标,强调译语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异化(Foreignization)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源语言文化),打破目标语言常规,同时具有丰富目的语言文化的翻译方式,强调遵循源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原文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归化”和“异化”可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又有所区别。前者打破了“语言层面”因素的局限,翻译过程中,将视野拓展到文化、习俗、美学等方面,后者则是着重于“语言层面”处理的形式和意义。即“归化”和“异化”着重于文化层面的大语境下翻译的价值取向,而“直译和意译”着重于语言层面翻译的价值取向,对于电影名的翻译,有局限性。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拥有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对于以多种文化为背景的西方影视作品,其电影名翻译的优劣,对于影片的吸引力及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有很大作用。此外,电影名的翻译还需遵循“目的原则”,这也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翻译目的论最早由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提出,是功能派理论翻译的重要内容,主张“目的法则”,即根据不同目的,其翻译策略也不同。电影名的翻译中,需要以观众效应为导向,以实现影片商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兼顾并尊重片商、观众、制片方(原作者)三方的利益,力求获得共识。

    三、从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实例,看西方“电影名”汉译策略

    (一)直译是电影名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其翻译效果,简洁明了,能够体现出原电影名的特点,吻合原电影名的内容,保留其独创性。采用直译方式翻译的电影名,要求电影名能反映出影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和原英文片名相符,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如:APerfectWord—《完美的世界》、DawnRider—《黎明骑士》、WhenHarryMetSally—《当哈利碰上莎莉》、TheThreeStooges—《三个臭皮匠》、LightningStrikes—《闪电袭击》、BraveHeart—《勇敢的心》、Gladiator—《角斗士》、HurricaneStreet—《飓风街道》、Romeoand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BodyofLies—《谎言之躯》、SnakesonATrain—《毒蛇列车》、ThePearlHarbor—《珍珠港》、RainMan—《雨人》、TrueLies—《真实的谎言》等。(二)意译策略意译,指根据原文意义来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主要在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存在较大文化差异,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应用,能达到体现特有文化特色、体现语言特征的目的。在西方电影名的翻译实践中,有时候由于原英文电影名用词及文化背景等种种原因,直译的方式不能较好表达出影片的内容,无法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甚至对影片的上映起到负面作用。这个时候,则可使用意译,即可把原英文电影名和影片内容相结合,超越字面的束缚,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如,大家耳熟能详的:GoneWiththeWind—《乱世佳人》、PrettyWoman—《风月俏佳人》、BraveHeart—《惊世未了缘)》、Next—《预见未来/先知先觉》、ReturntoMe—《爱归来》、SisterAct—《修女也疯狂》等。(三)音译策略音译,指根据读音来翻译,这种翻译方式简单、通俗、易于操作。翻译实践中,主要用于针对一些使用地名、专有名词等为电影名的翻译。如:Avatar—《阿凡达》、KingKong—《金刚》、Tess《苔丝》、HarryPotter—《哈利?波特》、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SoundofMusic—《音乐之声》、JaneEyre—《简?爱》、Aladdin—《阿拉丁》等。(四)增译策略增译,指根据英汉语言的不同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习惯、方式,翻译时采用巧妙增添词、短句或句子,以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翻译策略。在西方电影名翻译的时候,结合影片内容和中文表达习惯,适当增加词汇,利于电影名更加易于被接受和充满吸引力。如:Ghost—《人鬼情未了》、Hancock—《全民超人汉考克》、BrokenArrow—《断箭行动》、TheSleepingDictionary—《字典情人》、WaterWorld—《未来水世界》、TheNet—《网络惊魂》、Speed—《生死时速》等。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西方影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迅速,在我国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都极大提高和扩大,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也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其翻译法和策略也是灵活多样,如常用到:编译、换译、创新性翻译、补充翻译等策略。这些翻译策略,都为西方电影名的“成功”翻译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西方影视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当然,翻译对于译者的翻译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译者要与时俱进,积极钻研,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翻译策略。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6

摘要:习语是文化的载体,最能体现一国文化的特质。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层面的翻译给中外很多译者都造成了困扰。怎样在最完整的保留源语言习语风姿的同时,在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给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言的文化特色成了众多译者追求的目标。本文注重介绍了习语翻译中的用得较多的异化规划策略。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171-01

一.造成中英习语差异的原因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分别是英汉两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受各自民族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等的影响。下面主要从思维方式的不同和文化差异方面来说中英习语差异的原因。

1、思维方式的不同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受到职业、性别、教育程度、自身性格的影响而不同于别人,但生活在同一国家的人其思维方式会有很多相似。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大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相似点较少。中国人民重伦理,西方人重认知。中国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几千年可谓已根深蒂固,这从中国人日常使用的很多习语中可见一斑。如“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等等。西方文化更看重的是对自然本质的认知,他们对天文学和地理方面这些自然界具体存在的事物更感兴趣。中国人重直觉,西方人重实证。中国人重直觉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从如下几个习语中可看出。如“恍然大悟”“了然于心”等等。西方人更注重通过对知识的认知、分析和实证来得到合理客观的结论。所以英语习语中有很多有关自然和科学的。

2、文化差异

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我们都知道习语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很多洗浴烙上了历史的印记。要真正的理解习语的深层含义需考虑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如汉语习语中“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要知道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个典故,很多习语都有历史典故在里面,英语习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中西方地理文化的不同也是造成习语差异的很重要原因。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貌特征使一国人们在面对同样的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在航海事业发达的西方国家,有很多习语都与航海相关。就形成了很具特色的航海文化。英语习语中有“Still water runs deep”等习语。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的国家,所以很多习语都与农业不无关联,诸如“力大如牛”“对牛弹琴”等可谓比比皆是。宗教文化的不同也是习语差异很大一原因。西方国家多信基督教所以很多特定的习语都出自《圣经》如“an eye for eye, a tooth for tooth”“apple of one"s eye”等习语都与《圣经》有着渊源。中西方价值观上存在有很大不同也是习语差异的一大原因。中国人备受推崇的是集体主义,坚信的是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诸如“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习语有很多。而西方国家是个崇尚自由与自我的地方,独立与个人意识很强烈。此类崇尚集体主义的习语颇为少见。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有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典故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中的“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茅坑不拉屎)“egg in the beer(得寸进尺)” “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泛指灾难、麻烦、祸根的根源)。

二.翻译策略

说到习语翻译中中的策略,异化与归化是出现最早的也是翻译界一直存有争论的。接下来将主要从异化归化的定义,习语中的异化策略及其主要分支,习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及其主要分支谈起。

1、异化与归化的定义

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2、习语翻译中的异化策略

异化最常用的策略便是直译。对于中英习语中很形象很易于理解的习语,在采用直译策略可行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直译。因为直译一方面保留了源语言中习语的形象,还丰富了目标与读者的词汇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向目标语读者传播异域文化很有帮助。诸如习语“笑掉大牙”则可直译为"to laugh off one"s teeth",而不会对目标与读者产生歧义。在直译不能完全传达习语含义的时候,直译加解释这一策略便发挥了作用。例如英语习语“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在被翻译成把煤运到纽斯卡尔时很多人很困惑,倘若在后面加上多此一举,意义便很明显,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如汉语例子“五十步笑白白”再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也要采用此等策略。用的很多的还有仿代策略,即对于中英习语中很多在形式上很相似,翻译后意义大体相当的要考虑此策略。因为这类习语已被人们所熟悉,仿代的话很容易在目标与读者哪里产生共鸣。如我们汉语里有一个歇后语“说曹操曹操到”就可以翻译为“Talk of Tsao Tsao, and he will appear”在仿代了英语习语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之后。这产生的效果要好很多。

3、习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

归化策略里用得最多的是意译策略,所谓意译指的是在原语习语形式得不到保留的情况下要注重将它的深层含义传达出来。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大,很多时候习语的有一定的不可译性。归化策略下常用的还有同义习语借代,省略还原等。

三、结论

归化异化策略无好坏之分,在翻译过程中要以翻译的文本,翻译的要求,翻译的目的,目的与读者的可接受程度作为考虑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异化归化在习语翻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中国翻译,2002(05)。

[3]李明,汉英互动翻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7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32-08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对于一国的产业发展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始终是资金向生产领域流入的增长和变化趋势,随着资金向具有更高效率的部门、领域的结构性流动,产业结构也能够实现优化升级。金融通过储蓄与投资渠道,可以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进而影响生产要素的分配结构,引致产业间资金存量结构变化,最终影响产业结构。

一、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由于金融发展包括了总量增长和结构改善,因此,近年来关于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问题也引起了较多关注。

金融结构的内涵相当宽泛,且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层次性,与“二分法”金融结构视角的研究相比,其他视角的研究相对单薄。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无论是研究金融问题,还是研究产业问题,都不能忽视区域差异,金融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不仅仅是各要素间以及要素内部的协调和转换,而且也应当包括区域间要素的协调和转换。因此,在研究我国金融结构问题时,应当对金融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集聚和扩散)给予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Martin和Minns[1]、Dow和Rodri[2]、Klagge和Martin[3]、Martin[4]等从地理学视角对金融空间系统变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范方志和张立军[5]对1978―200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王辰华[6]研究了我国金融资源与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布的制度逻辑与绩效问题,指出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是区域金融差异形成由外生化转向内生化的集中反映。王纪全和张晓燕[7]通过比较1990―2003年我国金融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指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是影响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的两大因素。崔光庆和王景武[8]认为政府制度安排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金融差异的两个决定因素。张汉飞[9]认为金融空间结构表现为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不同程度的空间集聚和分散,指出金融空间差异新变化是金融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彭宝玉等[10]基于对河南省数据的分析,认为在金融集聚经济的强大的作用下,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牛润盛[11]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金融空间溢出的转化机制及驱动因素,指出金融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减弱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王霞等[12]以科技金融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认为一个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科技基础。李鑫等[13]基于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数据的分析,考察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发现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迹象。

上述关于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金融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产业结构问题关注不多。本文以金融空间结构为视角构建分析框架,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和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两个维度分析我国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本文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和湖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省(市、区)。并对我国金融空间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探寻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从理论上为我国金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二、我国金融空间结构:“二维式”金融资源空间分布

白钦先[14]认为,金融资源包括三个层次: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货币和货币资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即金融组织与金融工具及其运行法规、金融人才与金融意识等;整体性高层金融资源,即由国家掌握的具有垄断性、独立性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等。由于整体性高层金融资源不具有区域性,因此,本文主要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和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

1.存款、贷款资源的空间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区间呈现出不平衡态势,与此相对应,存款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均衡,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分布状态,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存款规模依次梯度递减,东部地区存款规模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如表1所示,1978―2013年,东部地区存款额占全国存款总额的比重一直在60%左右,最高时达到73.3%,接近总额的3/4。中部地区存款额占总存款额的比重呈现出“升―降―升”趋势,先由1978年的21.9%逐步上升至1984年的26.1%,自1988年开始比重不断下降,2005年已降至18.0%,之后比重开始稳步回升,2013年已达到19.4%。西部地区存款额所占比重则 “稳中有升”,与中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2013年中西部仅相差0.2个百分点。 从存款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增长最快,1978―2013年年均增速达到21.2%,东部地区次之为20.4%,中部地区最低为20.1%。

1978―2013年,三大地区贷款规模均出现显著增长,其中东部地区年均增长16.8%,中部地区年均增长16.9%,西部地区年均增长19.3%。从三大地区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看,东部地区自1979年开始基本处于上升态势,2003年达到67.3%,之后略有回落,但仍然超过60%;中部地区则呈现 “先升后降”趋势,由20.5%逐步上升至33.4%,之后持续回落至17.7%,2012年开始出现回升势头,但自2009年开始中部地区已落后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在1979年后有所回落,1985年开始逐步回升,2009年达到17.9%,首次超过中部地区,2013年则达到20.0%,高出中部地区1.7个百分点。

2.证券市场资源的空间分布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大量实物资本开始取得相应的金融资本形式,各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不同,资本转化的程度也就不同。如表2所示,我国的实物资本转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结构,东部发达地区集中了大量的上市公司,而中部、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从上市公司股票市值来看,东部地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远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东部地区股票市值占全部股票市值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已由1990年的57.2%上升至2012年的79.6%,而中部、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在近几年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与中部、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证券交易更为活跃。2000―2012年,我国三大地区的证券交易额占交易总额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由东部向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但不平衡状况更为显著,东部地区交易额基本占到交易总额的3/4甚至更高。证券市场发展滞后,使得中部、西部地区大量企业难以将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无法实现企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3.保险市场资源的空间分布

总体来看,我国保险业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主要指标仍然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如表3所示,从保费收入来看,1990―2011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所占比重一直维持在58%以上,多数年份超过60%,远远高于中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保费收入所占比重在18%―23.5%之间波动,西部地区则在14%―20%之间波动。我国三大地区的保险密度差距较大,1990―2012年间除少数年份外东部地区保险密度超过中部、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总和,自2008年起东部地区保险密度超过1 000元/人,中部、西部地区保险密度差距不大,近几年中部地区保险密度已逐步赶超西部地区。1990―2012年我国三大地区保险深度不断扩大,东部地区由1.0%扩大至2.8%,中部地区由0.7%扩大至2.5%,西部地区由0.8%扩大至2.6%,三大地区间保险深度差距不大,东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略高于中部地区。

(二)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

本文主要从金融组织体系角度分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当前,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

1.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布

由于物理网点是银行业竞争的主要手段和服务的主要渠道,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各个区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分布变化,来描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空间结构,如表4所示。

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呈现东部地区多、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略少的格局,2013年末东部地区占比接近49.7%。政策性银行是国家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其网点设置表现为相对均衡的区域分布特征。从2013年数据来看,三大地区政策性银行网点数量基本持平,基本体现了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初衷。股份制商业银行遵循市场化原则运作,网点设置主要依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2013年末东部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数量占比接近64%,远远超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与中资银行不同,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布局更注重效率原则,因此,其分支机构设置往往集中于那些经济基础好、市场潜力大的大中型城市,即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城市,2013年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外资银行网点数量占比合计不足13%。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均设置在本地区内,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其成立之初基本按照“一乡一社”设置,网点分布与乡镇分布基本一致,在各区域间差别不大。

2.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布

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样,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区域不均衡”格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总部多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东部省份的总公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资本实力和知名度上都远远强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如表5所示,2013年末,东部地区证券业金融机构总部数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保险业金融机构总部数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7.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数量相当,中部地区基金公司总部数量依然为零,西部地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总部数量都出现了下降趋势。

三、金融空间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

(一)指标设计与数据说明

1.金融空间结构指标

目前,我国金融结构属于“银行主导型”,股票、债券、保费收入等在金融资产结构中比重相对较小,存款和贷款是最主要的金融工具。在相关研究中多采用金融相关比率(包括戈式指标和麦式指标,戈式指标通常被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麦式指标通常被简化为M2与GDP之比)作为金融资源的衡量指标。但分析区域金融发展问题时,由于缺乏各地区金融资产和M2的统计数据,难以直接使用戈式指标和麦式指标,基本采用各地区存款和贷款之和作为金融资产的一个窄的衡量指标,来反映各地区金融发展的水平。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金融空间结构,本文设置两个指标:

(1)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指标。金融资源=存款+贷款+股票市值+保费收入,用FA表示,该指标相对于以往的金融资源指标更为全面。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指标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分别用“_E”、“_M”、“_W”表示,如FA_E表示东部地区的金融资源。

(2)金融资源空间差异指标。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来反映我国金融资源在地区间的分布差异,用CV表示。

CV=σX-(1)

其中,σ表示标准差σ=∑ni=1(Xi-X-)2n;X-表示三个地区金融总量的平均值;n为地区数量,本文取值1―3;Xi为第i个地区的金融总量。CV值越大,表明地区间金融资源分布差距越大。

2.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产业结构升级在实践中表现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参考相关研究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和与总产值的比值来度量产业结构的升级,用CYJG来表示,即:CYJG=(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GDP。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

由于宏观经济数据通常是非平稳的,为避免回归过程中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首先对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数据平稳性检验方法种类较多,但其检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本文采用ADF检验法。ADF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原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其1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Engel和Granger研究认为,两个或多个非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可以是平稳的,即存在协整关系。由于上述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因此本文利用协整检验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三)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Engel和Granger提出的基于协整回归方程残差项的两步法平稳性检验;另一种是Johansen提出的基于VAR的协整系统的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方法对上述序列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建立产业结构指标与三大地区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指标的VAR模型。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AIC信息准则确定,协整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式(2)表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指标和产业结构指标存在正向协整关系,而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指标和产业结构指标存在负向协整关系。在影响程度上,西部地区最为明显,而东部地区相对较小,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产业发展对资金的依赖程度小于中部、西部地区。

其次,建立产业结构指标与金融资源空间差异指标的VAR模型。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AIC信息准则确定,本文采用不带截距项的检验模型对VAR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式(3)表明,我国金融资源空间差异指标和产业结构指标存在正向协整关系,即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扩大,对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产生正向影响,且影响幅度略高于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变动幅度。

(四) Granger因果检验

我国三大地区的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指标和金融资源空间差异指标与产业结构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但尚不能判断金融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根据上述VAR模型,分别对各个变量采用非平稳序列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指标均是产业结构指标的Granger原因,而不存在反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金融资源空间差异指标不是产业结构指标的Granger原因,而产业结构指标是金融资源空间差异指标的Granger原因。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的金融资源总量变化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显著的影响,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资源增加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负面作用。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地区以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体系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导致金融资源外流;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的变化并没有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却对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变化产生了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由东部地区主导,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金融资源向本地区集聚,导致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距扩大。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和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两个维度对我国金融空间结构进行了考察,并构建了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指标和金融资源空间差异指标,对我国金融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的金融空间结构呈现出“金融资源向东部地区集聚”的显著特征;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由东部地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金融资源集聚,使得金融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改善我国金融空间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差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改善金融空间结构并不是要消除这个差异的存在,而是要在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实现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协调、合理配置。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实施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我国中央银行自2004年4月25日起开始实施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然而这种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依据金融机构的规模大小而定,不同区域的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差异,其效果是促使风险类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更为审慎,但在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方面作用有限。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挂钩,发达地区略高于欠发达地区,使存款准备金率体现出区域差异,从而起到平衡区域间资金投入的作用。

第二,实施差异化的利率政策。当前,我国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更需要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策略。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以及改革完成后,中央银行依然需要对利率进行调节,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确定并公布各期限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定价的“利率锚”,并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进行引导,使其符合货币政策要求。对于欠发达地区,仍要控制利率的浮动区间或者实行优惠利率,通过差异化的利率政策支持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同时,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供求状况,探索建立区域性利率定价协调机制,对应不同区域并体现出区域差异,藉此形成欠发达地区的价格优势,促进资金在区域间合理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8

关键词:英美文学;中外茶文化;地域特色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千百年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茶文化。本文从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出发,探索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特色并进行比对分析。以此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理解传承与交融发展。

1中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英美文学视域下的中外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仅要从英美文学作品中寻找寻找中外茶文化的影子与内容,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中外茶文化起源流变发展信号,与中西方茶文化发展的根源流变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茶文化根源流变整体的发展走向。通过探究中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一步了解到中外茶文化对国民的生活影响与审美作用,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融发展。

1.1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颇深。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茶文化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茶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扩大和完善其原有的知识体系。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劳动经验过程中,茶叶同样中居于重要位置,不仅具有养生保健与清热解渴的功能作用,在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加工作用下形成了自成一脉的系统茶文化,对中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2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中国是茶叶的起源地,西方茶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在茶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茶叶通过对外贸易与交流,将中国茶叶远销海内外。西方传统茶文化由此开始漫长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茶叶生长的环境与中国大不相同,再加上西方国家人民的饮食口味与生活习惯各有差异。因此,西方国家所喜爱流行的茶叶也与中国有所不同,西方茶文化以红茶文化为代表,吸收西方文化内涵与社会发展特色,不断地充实壮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茶文化体系,成为西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

1.3中外茶文化的根源差异

中国与外国茶文化的根源启蒙与发展历程也不同。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最早诞生的国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茶文化诞生于本土,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地赋予茶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一脉相承,富有浓厚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国民的精神风貌。外国的茶文化以中国茶叶的引进为基础,以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启蒙,并结合自身茶叶发展的区域特点与国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为依据进行发展。与此同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力推动下,让极具欧美特色的西方茶文化普及于世界各地。

2中外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英美视域下中外茶文化都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茶文化均作为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国民所重视。关于中外茶文化的中国与英美等国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在中国,茶叶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具有着丰富的内涵意义,表达着读书人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茶叶在进入的初期阶段,茶叶是一种十分稀有罕见的物资,能满足人体多方面的物资供给需求,因此,视若珍宝,被赋予了高贵典雅的文化内涵。饮茶的习惯也为少数人所享有,因此,在饮茶是十分注重饮茶的仪式感,到后来即便茶叶的普及,这样正式的仪式规范也被保留了下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伴随着国民生活。

2.1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且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社会文化特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如,在唐朝时期饮茶文化盛行,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寻常百姓都酷爱饮茶,在这当中,僧侣十分的精通茶道,并善于将佛家思想与传统茶文化紧密结合。因此,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十分看重饮茶时的平心静气与淡泊超脱的心态,并在饮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哲思。中国传统茶文化受到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熏陶,并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之中逐步地深化文化内涵。

2.2西方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西方茶文化的传播发展开始于欧美国家茶文化的发展,在这当中,以英美两国的茶文化发展最为突出。西方国家十分看重下午茶,将下午茶列为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早餐与晚餐一样的平常。在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有家庭用餐或是聚会时,先生、太太一同品尝精致优雅的下午茶的故事情节。由此观之,在西方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中,茶叶被赋予了高贵典雅的精神品质与富有仪式感和实用性的内涵特点。

2.3中外茶文化的流变差异

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异,为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的差异发展提供了依据。西方茶文化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与国民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如,中国人酷爱绿茶,喜欢绿茶清新自然,而西方国家偏好红茶,喜欢红茶典雅精致。因此,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以绿茶为代表,而西方的茶文化主要就是红茶文化。因此,中外茶文化的流变差异不仅仅起源于东西方不同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而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

3英美文学视域下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的影响

中外茶文化的发展历程都经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沉淀,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性的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于中外国家生活与贸易以及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英美文学的视域观察下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到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中外国民生活与贸易以及文化的影响。如,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茶叶常常是其中故事情节或是文学创作的座上宾。经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饮茶文化,展现了国民关于饮茶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体现了茶文化对于国民发展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3.1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生活的影响

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因素来源与中外国民的不同生活习惯与审美思维,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中外国民的生活有着诸多的影响。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描写国人饮茶这一生活细节,表现国人饮茶的生活姿态与审美情趣。这体现了茶叶是国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国人饮茶品茗喜欢原汁原味,感受茶的清雅芳香,追求茶的纯真质朴。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喜欢在饮茶时加入糖或牛奶,细细品味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调,营造中悠扬放松的氛围,让自己沉浸在这个享受的时刻。

3.2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贸易的影响

茶叶贸易对于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早期发展中,茶叶便作为中国贸易发展的具有中国代表性的物品之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运输到世界各地。为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当土生土长的中国茶叶传入海外后,也为英美等西方国家根据地域特色种植,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下,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作为贸易发展中带有本国独特文化的重要物资远销世界各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贸易的发展。

3.3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文化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而言,茶叶在一种功能性饮料的基础之上被挖掘出了更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饮茶品茗更是一种需要多方面相互配合的行为艺术。如,人们在煮茶的过程中强调时间与水温的平衡协调把握,在二者相互平衡作用之下煮出来的茶可以达到好的茶效。这就发展了中国人所倡导的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对西方人而言,注重饮茶的仪式感与实用感,饮茶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正式的礼仪,同时西方更为注重饮茶所可以满足的生活需求,这对西方文化中注重礼仪讲究实用的文化特点有着内在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9

广西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省份之一,区内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但就具体地区来看,旅游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以广西14个城市为直接研究对象,在建立区域旅游差异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借助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各地市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并提出区域旅游在保持差异化的同时寻求文化认同和利益共同点,使旅游特色鲜明又具有内聚性,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求平衡。

关键词:因子分析;旅游;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08

旅游业已经成为广西战略性支柱产业,但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政策环境、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使得全区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区域旅游差异性体现了地方旅游业的特色,还反映区域间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旅游区域差异性分析有利于缩小不同市区旅游区域差距,从而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旅游差异,对于提高旅游产业地位,优化旅游资源,实现区域间合作与共赢,促进广西旅游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为了对广西各地区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本文以广西14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15年广西国民经济和旅游经济的统计数据。主要指标有各市接待外国旅游人数(X1)、各市接待入境游客人数(X2)、各市国际旅游收入(X3)、各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次数(X4)、各市旅行社数量(X5)、各市国内旅游收入(X6)、各市旅游总收入(X7)、各市星级旅游饭店个数(X8)、各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X9)、各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值的比重(X10)、各市A级旅游景区(点)数(X11)。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15)和广西旅游政务网。

1.2研究方法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的测度和评价方法很多,主要有单指标测度方法和综合指标测度方法。本文利用综合指标测度方法,对广西市域旅游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测度。为了克服综合(多元)统计指标变量之间信息的重叠及人为确定指标权重造成的主观性,文章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将众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有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并将其与各主成分得分的加权求和作为各地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以此为依据测度14地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2广西各地市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性分析

将数据进行旋转并导入 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首先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通过内部一致性系数对信度进行检验。进行KMO和Bartlett’s Test of Shpericity测度。测度结果中为KMO值为0.693,大于0.5;且Sig显著性指标为0,小于0.001,表明该组统计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1主成分提取与因子命名

文章借助主成分析的方法抽取主要成分,借用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正交旋转,获得旋转成分矩阵。另外,依据特征值≥1.0的通用原则与方法,根据不一样的衡量指标在正交旋转处理后的因子载荷来划分衡量指标所属,并且对抽取的成分进行命名。根据解释的总方差表得出前三个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4992%,高于85%,可知三个成分被确定为目标主成分。

在成功提取三个公因子之后,运用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并依照不同的衡量选项正交旋转计算后的成分载荷(因子载荷)划分选项。由旋转成分矩阵(主成分截荷矩阵)表得出,主成分1和X2、X5、X1、X3、X8指标相关性较高,可将主成分1理解为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及国际知名度情况;主成分2和X6、X11、X6指标相关性较高,可将其理解为各市地方旅游资源及对国内旅客的吸引度情况;主成分3与X9、X10指标相关性较高,可将其理解为旅游经济地位。

2.2因子得分

为了考察各个市旅游业综合发展情况,用回归法计算出各主成分得分,再与各主成分的权重加权求和得到各地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得分。利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各个市的三个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可以通过以函数计算得出:

F1= 0.275*X1+0.283*X2+…-0.136*X11

F2=-0.120*X1-0.151*X2+…+0.062*X11

F3=-0.054*X1-0.016*X2+…+0.540*X11

2.3广西各地市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

F1、F2、F3三个主成分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广西14个市的旅游发展状况的总体水平,但单独使用一个因子并不能对各个市在区内旅游业发展的地位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按各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统计量:

F= F1+ F2+ F3

得出 F=0.7009 F1+0.1782 F2+0.1209 F3

计算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并求出14各市的排序,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广西14个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中,高于平均水平(总得分大于0)的城市有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其余11个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低于广西平均水平。初步分析可知,各地区旅游开发经济效应综合得分排位与第一主成分排序总体表现一致,旅游收入和客流量较大的桂林和南宁在综合排序中处于全省首位,来宾和贵港则处于全省末位;但由各个具体因子的得分可以看出各个城市又有自己特色,现分析如下。

首先针对前三名的南宁、柳州、桂林分析。南宁作为自治区首府、桂林作为著名国际旅游城市、柳州作为底蕴浓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因此,旅游业综合实力比较雄厚。从资源品味度看,旅游资源品位度最高的区域是桂林市,桂林的A级景区数占全区A级景区数的21%,广西4个5A景区中有三个都在桂林。南宁市、柳州市旅游资源品位度在整体上要逊色于桂林,但在资源特色与开发条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府南宁市以其独特的区位可发展会展商务旅游等。柳州市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汇集了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资源使其旅游形象突出。

其次是北海、河池、百色、崇左。从主成分F1和F2及综合得分来看,崇左市跟百色市得分都小于0,表明两个城市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及城市知名度与旅游经济发达的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还有一定差距。但两个市旅游资源还是比较有特色的。百色市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度高。而崇左市拥有“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的区位优势,利于打造崇左“边关风情探秘游”等旅游品牌。北海市与河池市的综合得分虽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但是北海市主成分F1、F3和河池市主成分F2得分都大于0,说明北海市与河池市旅游知名度及旅游经济贡献率在区内是不差的。

再次是贺州、梧州、玉林、钦州。这4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两个主成分F1与F2得分及综合评价值来看,在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较弱,景区、旅行社等数量较少都制约其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但近几年,钦州的旅游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品牌旅游景区的形象宣传已获得巨大的效益。其它区域虽然旅游开发程度较高,但旅游知名度较低,这同样制约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

最后是防城港、来宾、贵港,从数据分析看,这3市的主成分F1与综合评价得分都偏低。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较大。首先是处于排名末尾的贵港市,主要是因为旅游资源点较少,旅游资源禀赋上呈现分散的状态,现有旅游品牌带动力较弱,致使其整体旅游发展水平较低。但贵港市可依托桂平西山、道教圣地白石洞天、千年古刹南山寺等众多宗教旅游资源打造西江流域历史宗教文化中心,逐步树立宗教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对于防城港市,近期政府提出建设国际滨海旅游胜地的目标,其未来滨海旅游迎来发展机遇;对于来宾旅游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其应依托区位和航运优势建设西江生态走廊,带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3广西各地市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加强各城市旅游景点、景区、酒店等合作及区域旅游线路的连接与贯通,提升旅游资源的综合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客源互送,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与其他区域联合打造旅游线路和产品,丰富旅游元素,增加不同旅游体验。通过不同旅游区域合作规划,拓展旅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改变旅游产品单一的情况。

3.2充分发挥旅游增长极的功能,带动区域旅游的全面发展

南宁、桂林一直是广西旅游的增长极,通过南宁、桂林的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广西旅游发展综合竞争力。比如,桂林可往贺州、柳州、来宾辐射,南宁向玉林、百色、贵港辐射。充分发挥增长极所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从而不断减小各区域旅游之间的差距, 进而推动广西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3.3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实施梯度错位发展战略

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特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南宁以都市景观为特色;北海以水域风光为主;桂林以山水风光为主;百色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崇左以边关跨国、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为主;贵港以宗教文化旅游为主;凭祥以边关风情游为主;柳州以城市休闲为主;来宾以民族风情为主;梧州以历史文化为特色。依据不同城市的旅游资源特色确定自己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与方向,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协调各市旅游业平衡发展面对的一大重点问题。对于旅游区位、旅游

发展定位、文化底蕴等相近的条件下的地市,应以差异

竞争、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有效地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共同繁荣。只有错位发展,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旅游经济圈。

参考文献

[1]张广宇.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2]付志伟.基于SPSS分析的浙江省区域旅游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3]张广海,王佳.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1):3239.

[4]钱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及变化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5]孟涛.基于SFA模型的我国旅游业效率估计与区域差异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3,(28):117118.

[6]姜维政. 湖北省17个区域旅游产业联动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10

西方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中西茶文化在语言习惯、行为习惯、精神内涵及物质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尽管对语言及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却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素材,对于拓展英语教学范围,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该将中西茶文化引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文化对比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英语教学;应用

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是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茶文化已经与西方文明逐渐融合,形成了与中国传统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尽管东西方茶文化存在很多差异,但毋庸置疑,它已经演变为联系东西方文化重要的桥梁之一,而茶文化这种与生俱来的跨文化特点也让其逐渐受到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积极地引入到英语教育课堂中。在两种茶文化激烈的碰撞中,英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西方文化直观的认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文化理解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中西方茶文化对比,探究其对于英语学习的意义,以期推进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顺利应用。

1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分析

尽管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但是自从茶文化传入西方世界,并与西方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物理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而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语言差异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构成,更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应用将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两者语言差异主要表现为:首先,中西方茶文化词汇应用范围不同,代表不同的文化底蕴。我国茶文化历史久远,文化语境中词汇涉及囊括茶及茶文化方方面面,例如“明前茶”等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词汇比比皆是。而西方茶文化历史较短,茶叶仅是从17世纪末才逐渐与西方上层社会有所接触,茶文化词汇数量较少,同时受到上层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相关语言中如“Royaltea”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其次,词性和词义不同。我国茶文化相关词汇多为名词,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词性变化较明显,甚至很多词在英语中多作为动词使用。另外我国茶文化中多数词汇词义简单质朴,指向性较强,而西方文化中相关语言具有“喻义”、“转义”的变化现象,语言内涵与西方文化语境结合,很多词汇成为特殊文化的符号。例如,“blacktea”(红茶)完全摆脱了中国茶文化关联,再如“teahound”(花花公子)直接暗示西方资产阶级其糜烂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西方茶文化词汇具有较强的时代烙印。

1.2行为差异

中西方饮茶习惯、饮茶礼仪等行为由于受到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别。首先,饮茶习惯差异。我国茶文化一直遵循“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重视日常饮茶行为中对茶叶天然品质的保持,尊重茶的自然属性,以“清饮”的方式保持茶叶的单纯,旨在寻求人和自然的联系。而西方茶叶消费者一般推崇饮茶的个性需求及多重口感,将牛奶、糖等各种材料掺入茶叶中,以“混饮”激发个性化的生理感受。其次,饮茶礼仪差异。我国的茶文化中饮茶已经融入生活的各个阶段,不受时间的限制,而礼仪也遵循儒家思想自上而下的伦理要求,而西方社会大都根据贵族及宫廷礼仪传统,将饮茶视作社交行为,严格遵循西方绅士礼仪。

1.3内涵差异

我国茶文化受到封建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成为培养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我国茶文化凝聚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内容,尤其天人合一、中庸自然的观念让我国茶文化超脱了物质的局限,升华为道德感悟和更高的精神修养。相较而言,西方的茶文化历史较短,没有与西方传统哲学和价值观形成密切结合,但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茶文化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点,茶更多的局限于物质层面,茶叶、茶具或茶俗等大都成为修养和财富的代表,阶级意蕴非常明显。

1.4物质差异

物质文化是揭示异质文化差异最明显、最直观的外在形式,中西方茶文化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首先,茶叶选择不同。我国是茶叶出产国,无论种类还是出产量都远超西方国家,在我国,无论是六大茶类还是地方特种茶叶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总体上以未发酵的绿茶为主要消费种类。而西方世界,如英国受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更青睐于易储藏的发酵性的红茶。其次,茶具差异。我国的茶具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以淳朴自然的瓷器为主,并且讲究器具的“雅趣”。而西方茶具大都以奢华为主要特点,茶具和其他辅器具具有典型的贵族和宫廷特点。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茶文化尽管在语言、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反而成为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中重要的资源,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文化性、娱乐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思维。通过中西方茶文化的学习,英语学习者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养成文化比较思维,尤其可以通过文化比较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英语语言习惯、英语社会行为习惯较为直观的认识,以西方的文化视角理解西方民俗、礼仪及行为,进而培养英语思维及英语行为习惯。其次,扩充英语跨文化教学知识。中西茶文化的学习和比较,能让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由小及大,以茶文化为基点探究其他文化领域的异同,同时茶文化内容弥补了英语跨文化教学语料缺乏的现实问题,让英语教学更加具体形象,形成对中西方文化辩证性的认知。最后,创新英语教学方法。中西方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极具趣味性的英语学习元素,尤其生动、形象的案例能极大激发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参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应用。可以说,茶文化教学有利于英语课堂摆脱传统的书本灌输模式和方法,形成以文化体验、体验式教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方法。另外,茶文化中具体、形象的文化元素相较枯燥的语言知识,容易与现代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和语言交流的积极性,提高其语言实践能力。

3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让中西方茶文化成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必须根据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和学生英语学习规律,选取合适的视角和内容,将其导入日常英语教学中,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立足茶文化差异,强化学生文化认知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习者探究中西茶文化差异,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具体的比较,让英语学习者意识到是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而思维模式差异有直接导致语言风格和应用的不同。在强调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对中西文化的认知观念,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让学生去认识其它文化的异同,并由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英语语言习惯、语法规则、词汇句法全面的认识,以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讲解词汇是,教师可以通过“红茶”、“黑茶”与“Blacktea、redtea”的不同,讲述相关词汇的差异及其历史背景,由此延伸至“lowtea、hightea”(上午茶、下午茶)的行为习惯,加深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的认识和把握。

3.2选取茶文化作品,拓展英语学习范围

茶文化著作引入英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可以让其领略西方文学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原版英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茶文化相关的英文典籍,拓展了英语教学的范围,既能帮助其理解原文内容,又能提升其英语语法、词汇及句式的认识,弥补了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法、句式的弊病。英语教师可以将英美文学中《简爱》、《傲慢与偏见》等涉及茶文化内容的名著作品引入课堂,通过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内容展示西方社会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让学生感受英语社会民俗文化传统及与中国茶文化的不同,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同时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3.3立足文化学习规律,重视学生认识能力

英语教学中以茶文化推动英语学习者学习质量时,教师必须重视对中西方茶文化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循序渐进,且勿生硬灌输,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应该首先,理解掌握英语及文化教学相关理论,让学生技能学习到英语知识,也能在教学活动中品味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同时,教师应该善于总结茶文化相关语言规律,并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衔接,保障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目标性。其次,教师必须要保证中西方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立足英语教学内容,整合茶文化和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体系,并要符合茶文化历史背景及现代跨文化交际需求。最后,教师应该以茶文化学习为起点,将其他更为丰富、形象、具体的文化内容引导到英语教学中,帮助学者着建立系统的语言文化学习体系,由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能力,加深对语境、语法、词汇等元素的理解。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语言、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虽然为跨文化交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是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化理解力及语言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英语教学中,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高度将中西茶文化引入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由茶文化学习开始,逐步形成对中西方文化更大范围的比较和学习,提高文化认知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作者:施维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勇.茶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7):255-256.

[2]吕春.中英茶文化的内涵差异分析[J].贵州茶叶,2014(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