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课讲稿十篇

时间:2023-04-05 18:25:22

意识形态课讲稿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1

国有企业领导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组织领导、抓引领凝聚、抓阵地发声、抓中心融入、抓作风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政治保障。以下是小编收录的关于国有企业领导如何把牢意识形态之舵的党课讲稿,欢迎阅览。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和产业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国内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面对全媒体语境的强烈冲击,国有企业领导如何把牢意识形态之舵,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实抓紧意识形态工作,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环境,值得探究。文章简要分析国有企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提出了对策和办法,确保把牢思想之舵,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和困惑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领导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应当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没有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当前严峻的思想理论斗争形势分析得不够透彻,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了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国有企业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看作是上级领导主抓的工作,认为只要跟着上级走,就不会犯路线和方向错误,导致思想上轻视、工作上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个别国有企业领导的职责意识淡漠,对听到、看到的一些错误言论和行为不制止,也不善于主动管理和引导,为错误、扭曲的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意识形态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一些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层层分解任务、没有层层传导压力、没有形成责任链条;有的国有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意识形态工作考核、监督机制;有的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追责问责制度。

(三)意识形态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抓牢基层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专业队伍不强、人才缺乏、工作开展不到位等问题。许多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半路出家,理论水平有限,观念相对滞后,缺乏专业培训,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后不具有紧迫意识,缺乏守土之责,不思工作之道,懈怠于本领提升。有的宣传人员存在“重中心工作、轻思想工作”的倾向,思想观念陈旧,不善与新兴媒体打交道,致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抓得不牢不实,有走过场、随大流之嫌。

(四)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缺少艺术性

在全媒体语境下,国际与国内、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等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网络往往容易成为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内容管理的难度。在新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仍然存在宣传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手段落后等问题,存在讲空话、大话、套话现象,导致生动活泼的政治理论变得晦涩难懂。究其根本,在于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不会抓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意识形态工作的艺术性。

二、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组织领导、抓引领凝聚、抓阵地发声、抓中心融入、抓作风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政治保障。

(一)筑牢意识形态价值基础

国有企业领导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其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共同部署落实、检查考核,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形势任务宣讲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好、宣传好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意识形态建设内化于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全过程。经常分析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任务,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强化督促检查,努力培育和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基础。 国有企业领导要善于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建设、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及时传达学习中央、企业党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到位,进一步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识。为改变以往“个人学得多、互动交流少,理论学得多、问题研究少”的局面,国有企业领导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探索实施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研讨交流学、互相激励学、带动基层学的党委理论中心组“三位一体”学习法,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理论宣传要“量体裁衣”,确保在党员群众中入脑入心,要结合党员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政策、理论和制度问题,每年统一列出宣讲“菜单”,让职工“点菜”,当好党员群众的“政策翻译”。同时,利用职工理论学习日、主题党日、网站、宣传橱窗、党员活动室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最新理论在基层的宣传普及,积极抢占舆论阵地,凝聚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正能量。

(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领导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级领导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定领导责任清单,层层分解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开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国有企业领导工作中要善于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评办法,每季度研究分析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剖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对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突发事件采取应急管控,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做出及时处理。

(三)抓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据地和桥头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舞台。国有企业领导要注重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让主流思想舆论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期,领导要贴近职工群众,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党员活动室、网站、内部宣传品、宣传栏、职工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各种讲座、论坛、研讨会、展览会、节日庆典等活动,严格控制话语权,实行事前报告制度,绝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留空间。要增强基层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研析群众的认知方式和接受能力,用鲜活的形式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传得远。

(四)突出抓好全媒体建设

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有企业领导要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努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要系统排查网站、微信群等媒体平台存在的“舆论隐患”,利用微信传播的特殊优势,继续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做优企业微信公众号,将其作为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重要窗口,为企业转型发展赢得良好的舆论支持。领导者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和网络话语讲好企业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面对舆情,领导者要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善于发声,增强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五)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要选优、配强、管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负责人,通过开展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纪律严、业务精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读原著、悟原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理论视野,促进知识更新,在把握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中,提高综合素质,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准确解释,真正使干部职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逐步取得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要建立健全督察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评,并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一系列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2

正是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变了教师对教与学的观念。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在进行课本内容的讲解之前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事先预习新课内容,试着计算课前预习题,再根据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详讲什么,略讲什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留出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全程组织和督促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实,“讲学稿教学”并不神秘,各个环节都是传统的教学常规,只是让“学”走在“教”的前面。过去是教师先“讲”,学生再“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以讲为主,教师系统地传授知识;现在是学生先“学”,教师后“讲”,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教师讲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可以看出,“讲学稿教学”不是不让教师“讲”,而是“讲”的次序和内容和传统教学比发生了变化,“讲”是在学生“学”的后面,内容不再以“系统”的形式呈现,是学生系统地学,教师重点地讲,因而“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二、“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从学校的角度讲,目前,学案式教学已被不少学校采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学案式教学的特点和本质属性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学案导学的实施模式、方法等还需要各地实验学校在实验中进行探索、创造,使之臻于成熟。事实上学案导学只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路径的建构,认同其核心理念的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独具个性的实践。从教师的角度讲,集体备课是不是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事实上,我们的集体备课是体现的“讲学稿教学”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但是在讲学稿中,我们过去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和规律必须要体现外,我们都应该留下一些二次备课的空间,供教师根据自己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二次创造和开发。还要考虑在实施讲学稿教学环境下什么是教师“自己的东西”。

三、“讲学稿教学”不是刻板的套路

讲学稿教学给教师个体留下了广阔的个性空间。实际上,决定教师之间差异的恰恰是个性,生成性课堂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熟练驾驭的,它对教师的素质有相当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的高度敬业和不断学习。讲学稿的容量把握不好,普遍存在内容编排过多的倾向,有时编写得过于详细,也会无形增加讲学稿的容量,这方面还会束缚一些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征,影响一些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

四、“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使用讲学稿这种教学模式,其实现目标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和学生进行充分的研究,但是课堂并不是静态的。若只是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不顾课堂形势的变化,就无法顾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和新课程理念不符。但是,若过分强调课堂的动态特性,则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导致教学失去目标,教师在课堂上信马由缰,教学毫无目的可言。因此,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当使预设的目标与动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吻合。协调教学目标和课堂形势之间的平衡可以保证高质量的讲学稿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但课堂毕竟是动态生成的。若既定的目标和实际教学目标出现偏差,教师就应当视具体情况而作出调整,不然就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压制,无法让学生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步骤进行调整,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作出反馈并及时做好教后记,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方便修改讲学稿。

五、“主导”和“主体”的关系问题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3

一、说课的技术含量

说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怎样设计教学,另一个是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要通过“说”这种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写。当然,在说之前必然有写的过程,不过,写出来的说课稿与说出来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不仅在格式上有差别,在表达上也有很大不同。这大概类似于小说与剧本台词之间的区别,一些说课稿中有“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等格式和体例,这种体例在口头上不能照着读出来,如果被生硬地“说”出来,就会让听众很不自在,很刺耳。如果把它转换成口语说出来就比较好。例如,把“说教材”改成“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把“说教学设计”说成“下面我再说一说我是如何设计教学的”等,既让听众听出清晰的说课层次,又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每个段落之间的过渡语要精心设计,过渡要自然、巧妙。

在说课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为“怎样设计教学”和“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这两个问题服务的。

教材分析部分要讲明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加以阐述,还可以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说。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也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中的核心部分;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时的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的。

“教法”与“学法”不适宜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说,把教法与学法融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当中来说是最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能脱离,血与肉分离就不成为生命体,不能出现前面是一大堆的理论轰炸,后面是干巴巴的教学过程的罗列。如果一定要把教法与学法单独列出来说,也只需简要地作个说明,不要花太多的时间。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说课的核心部分,是说课者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说清楚安排了哪些环节、这些环节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个环节按照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三条线索来阐述效果会比较好,能让听众清晰地知道说课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及设计理念的概括说明能引起听众对说课者所说内容的再认识,有利于提高听众对你的评价。

无论是新版教材还是旧版教材,都要说出新意。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会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作些“改进”。如果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进,必须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搞清教材的编排意图,要明确说出改进的理由及优势,绝不能任意“改进”教材。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教育家的经典名言一定要用得恰当,不能出现错误。

二、说课的讲演因素

说课这种形式和上课一样,同属于舞台艺术,尤其是说课比赛,是稍纵即逝、不允许回过头来重新开始的,所以有人称它一门是遗憾的艺术。说课者要有演讲的风度,讲究舞台形象,要抬头挺胸落落大方,衣着得体不夸张不平俗,可稍作修饰切忌浓妆艳抹;不能有习惯性的动作和口头禅,要有意识地借助目光和表情与听众交流;要声音响亮,语言流畅,富有穿透力。说课时要脱离教材,能脱离说课稿一气呵成效果最好。有的人先是看着说课稿子说,后又停下来翻教材看看教材再接着说,这会让人觉得你很不熟练,准备匆忙,底气不足。即使是自己感觉很熟练了也不能把说课稿晾在一边“裸说”,防止由于紧张等原因一时“忘词”,适宜把说课稿拿在手中脱稿说,既胸有成竹又能以防万一。

三、说课的礼仪成分

开始时适宜用一些对听众的问候语开场。比如“各位评委,大家好”,或者“各位评委,辛苦了”“各位评委,请多指教”等,问候的同时行弯腰鞠躬礼也是可以的。结束时要有个收场,有个交代,与听众告辞,适宜说一两句谦虚的话,体现出自己有虚心学习的诚意,当然也不能低三下四,要不卑不亢。比如,“我的课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评委耐心地听完我的说课,还请各位评委多多指导、批评”等,切不可“请各位评委高抬贵手”“我很有信心取得好成绩”,或者表露出欣喜若狂的神情。值得注意的是,自我介绍时只能说“我叫×××,是几号选手,来自哪个单位”。如果是参加说课比赛,你的单位又不是很出名,干脆不要说来自哪个单位。切不可以这样:“首先请允许我作个自我介绍,我……”介绍出很多能证明自己业务能力的荣誉和经历。这是说课的大忌,因为实际说课的情况很可能与你的荣誉有差距,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四、说课的表达技巧

说课比赛不同于一般的说课,最好是站着说,不要坐着说;更不能把两手支撑在讲桌上弯着腰低着头看稿子读说课稿,也不能大范围走动或身体大幅度晃动摇摆;可以把说课稿拿在手中看着稿子说,但不能读说课稿,是说不是读;要始终坚持用普通话来说,不能刚开始时普通话讲得很标准,后来逐渐回到方言上。说课全过程的语速和声音高低应该有起伏、有轻重缓急、讲究抑扬顿挫,说课者要有意识地控制好高潮与低谷。

说课时要坚持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话,不能用“教者”“教师”等来讲述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情况的预设要多用“如果……我就……”的假设句,不要说“学生肯定会……”。

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4

虽然星期四已经将讲稿写好,但是,在跟舍友讨论讲稿内容时,讲着讲着,我自己觉得讲稿内容似乎有些超过小学生理解的范围,他们没有接触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外,如果我只是一味地展示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生活的记忆,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提高隔代之间的理解能力,但对学生的思考与思维能力又有什么锻炼呢?对他们心理方面有什么影响?

于是,晚上差不多十点,爱分享办完讲座,我回到宿舍后,又重新反思我的讲课内容。我觉得讲课还是应该侧重思想的启发,而不是没有思想的展示和知识的灌输。

因此,有了一定的方向后,我又开始修改自己的讲稿,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收集相关的素材。因为第一次义教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发现同学们的注意还不能过长地集中到一个内容,否则他们就容易走神或是失去兴趣,因此我有意识地将PPT变换的节奏控制在2—3分钟内,并且基本每个PPT上都会有动态的效果和一定数量的图片,在视觉效果上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力,进而让他们跟着我的讲课思路走。

在凌晨1点断网前,我基本上完成了图片资料的收集工作,接着开始做PPT。在上次上课时,由于我没有排版好图片,一张照片出现后,另一张图片又出现在上面,最后的效果是两张不同的图片叠在一起,没想到竟然被一些顽皮的学生拿来开玩笑,其实小孩子有时候很敏感,他们注意到一些很细微的事物、动作,并且很直接地就指出来,这让我明白到需要用更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将每个细节都尽力做好。因此,这次的PPT做得更加地细致,制作起来也更复杂,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两点多。

最后,我需要从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剪出几十钟的片段,因为以前没有剪过影片,比较担心自己剪不出来,用电脑自备的一个影片编辑工具,一边摸索一边弄,终于在凌晨3点多将所有的东西准备好了。

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

调闹钟,闹钟显示3小时几十分钟后会响起,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只能睡三个小时左右。

早上六点四十分闹钟响起,我一咕噜地起床,用最快的速度梳洗,装电脑。背上几公斤重的电脑,又踏上去义教的路上。

在公车上跟宝珊聊天,她说到上星期四,其他队员到学校义教,她颇有感悟地说:“有时候,我们太低估他们的思想,又太高估他们的学习能力。”我觉得这句话真是说到点上了!

由于我上午都没有课,所以就听其他队员讲课。

三四年级的学生上午分别上了交通安全课、语文课、古诗课,三四年级在上交通安全课和古诗课时表现得比较不能自制,有一些男生总是在队员讲课时插话,另一边,有一群女生总在做自己的事情,对课堂内容似乎不感兴趣。当他们上语文课时,由于课堂采取了分组比赛的形式,有了分数的比赛,男生就要自制,否则就会被扣分,而女生也由于这样的形式而开始注意上课的内容。在三四年级上课时,我注意到有四个男生特别喜欢说话,自制力弱,但是在思维和知识积累方面却比那些安静的学生要强。因此我想,喜欢插话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课堂的进度与秩序,但是他们却是溶入到课堂内容中的,并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并能够学习和吸收到的更多的知识,他们融入课堂的表现上是非常值得表扬的,不过需要在以后的讲课中让他们学会自制与尊重他人。在古诗课上,我感觉课堂气氛不太对劲,可能是队员在上课时,一些语言表达使课堂气氛有些尴尬和敌意。

五六年级上午上饮食营养课、法律课、亚运知识课,教饮食课和亚运知识课的队员,都是拿着纸质的讲稿,进行知识的教授,因此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另外,手里总是拿着纸质讲稿,有时候给人感觉像是在读资料,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宝珊在讲法律课时,还特意地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教他们学习的方法,这是值得借鉴的。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5

关键词:讲学稿;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一、从教案到讲学稿的改革背景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我校一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基本不抱有任何的希望,其原因主要是英语总是会成为制约他们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所以他们对英语很少主动学习,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持放弃的态度,课前不预习,不参与课堂活动,被动听课,更不会主动研修与探究了,教学效果一直都甚为低效,为了转变目前这样的学习风气,我们也就必须得考虑要转变目前的教学模式,来探究适合于大部分学生的一种课堂模式。

二、有关讲学稿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讲学稿的编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有梯度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讲学稿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围绕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合理的能够让学生达标的学习目标,并注明重难点。我们以人教版选修七Unit 1 Living well这一单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为例来看看对学习目标的设计。

Students can use the expressions for wishes and congratulations:

Congratulations!I'm very pleased for you.

All the best.

Good luck!I hope it goes well for you. I wish you success.

That's wonderful/amazing.I'm proud of you. Well done!

I want to express my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on ... You have my best wishes.

重难点:

Expressions used to express wishes and congratulations.Express your opinions in polite ways.

2.预习设计。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学生在预习阶段要完成的内容和达标练习,预习内容和练习的设计要涵盖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并体现重难点,其中也应体现预习方法的指导。例如:

I.Vocabulary Study

Please look up the dictionary for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unt Kilimanjaro

companion pany v.

assistance n.assist v.

congratulate v.congratulation n.

3.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有预习检查、精讲专练、能力提升以及自我检测四大步骤,同样我们举例来具体看看对这一过程的设计。

I.预习检查。首先,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自学预习中没完成的内容。接着,采用提问等方式,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例如:

Please take out your exercise book and let's do the dictation for the vocabulary you have learned.

II.精讲专练。采用问答、探讨、辩论等方式先让一些同学现场解答讲学稿中的思考训练题,再让另一些同学加以补充或评价,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在一些问题上引导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论据。例如:

The listening text in this section features a radio interview with a blind teenager,Barry,who has just returned from a climbing holiday to the top of the Mount Kilimanjaro in Africa.The activities will give you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listen to and practice the function of congratulating.

III.能力提升。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运用能力首先体现为对各种英语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例如:

1.Now we'll listen to another text.Listen to the whol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Then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the listening.

2.Listen to part 1 again and complete the dialogue below.

PHIL:Definitely.Shetold me since her accident.

MOTHER:Well,I've,but I know Sara wants to be .

PHIL:Well,with Lucy's help he will be.How's Lucy,by the way?

IV.自我检测。自我检测的方式一般采用近几年来各级考试所涉及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老师自己设计题目,根据各节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

4.我的反思。在讲学稿最后设计我的反思,便于师生在每节教学和学习任务完成后,各自撰写反思。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看,提出新问题比解决旧问题更具深远意义。

三、使用讲学稿教学的特点

(一)具有可调节性:对讲学稿教学程序的操作,可根据各堂课具体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调整。教学中,要求老师、学生都要及时做好教学笔记,课后进行总结。老师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实践,修改、优化讲学稿的知识结构;调整能力提升训练题,把学生设计出的或收集到的创新性题目编入讲学稿;追踪学生探究问题的新趋向,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6

【关键词】英语公共演讲 综合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09-03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演讲沟通技能的重要性。据一些走访欧美大学的学者观察,一些著名大学把演讲课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有的大学强调交流与公共演讲能力是必备的素质,认为系统的演讲训练有助于增强表达能力、增强自信、提高沟通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等。在国内,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突出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要求进一步促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将英语公共演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英语公共演讲纳入公共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中。

一 英语公共演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公共演讲是一种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用人单位在雇佣员工时都非常重视交流能力,因此,英语公共演讲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和临场应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

语言输出(output)包括口头输出(speaking)和写作(writing),与口语和写作课相比,演讲课程更具综合性和挑战性。

首先,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训练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就准确性而言,演讲教学关注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用词是否贴切、是否使用合适的语气和语调以及节奏变化,目的在于准确传达演讲者的意图。就流利性而言,演讲要求流利地表达自己,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停顿或重复。大多数公共演讲可以事先准备,先形成书面讲稿,再进行口头呈现,演讲者经过准备,在公众面前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如此反复,口头表达能力自然有所提升。

其次,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演讲稿写作是演讲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与一般英语写作相比,公共演讲课对演讲稿的要求不仅是具有合理的逻辑和观点,更要具备观众意识。内容要有层次感和逻辑性,例子的选择要尽量吸引观众的注意,词汇的选择必须符合演讲主题,行文要符合演讲风格,甚至要考虑如何在演讲开始或结尾处给读者新鲜感或惊喜。综合各种要素,演讲稿在最终呈现之前,必然要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也相应得到锻炼和提升。

2.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

演讲包括小组和群体交际以及个人间的交际。这使得公共演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呈现出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特征,并且这些主体参与者具备演讲者和观众的双重身份。演讲活动有利于激励演讲者在考虑受众的基础上来尽力展示自我,也往往使作为观众的其他学生受到激励,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同时,两种角色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反馈,让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受到鼓励和启发。

此外,文化和演讲的关系极其密切。演讲有多种场合,也因不同的目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演讲的受众还可能来自多种文化背景,这都需要演讲者在准备讲稿和演讲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公共英语演讲教学中,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中国大学生而言,熟悉西方文化是学习演讲的重要环节。同时,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差异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不同文化的感知能力,如若在演讲中对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或有效对比,不仅能为演讲增添色彩,还能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英语演讲课上,每个演讲题目的呈现,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验和训练。演讲者首先要正确审题,收集有用素材,通过分析和整合资料形成合理的逻辑结构,再生动化具体化地呈现给观众。无论是课上对演讲题目的头脑风暴,还是课外调研,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尤其是有些专业性较强的演讲题目,要求学生在大量调研,具备良好的相关知识背景后才能形成合理的演讲思路。例如,AIA国际会计师公会求职王双语演讲比赛中的英文题目通常为当下热点财经新闻的综合体,需要演讲者先进行题目调研和专业分析,才能开始构思演讲稿,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既是挑战又是极为有效的训练。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怯场或紧张在公共演讲中属常见现象。演讲课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环境,使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克服心理上的怯场,在紧张的状态下依然能够控制好情绪,把握好演讲节奏,碰到忘词又能迅速反应,及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填补。与此同时,还要配合使用好手势和眼神等肢体语言与观众进行沟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此训练无疑能大大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二 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实践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作为一所国内起步较早的中外合作办学商学院,与国外大学合作20余年,近几年致力于国际化商学院发展,其英语教学在注重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2009年起,学院每年开设英语公共演讲课程,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开展一年一次的英语演讲比赛,并组成课外演讲培训团队和演讲社团,旨在通过各类演讲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英语公共演讲课

英语公共演讲课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教学内容。

英语公共演讲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

教学板块 主要内容 能力培养目标

英语公共演讲知识和技能 公共演讲基本要素 自信心,表达能力

演讲受众和演讲类型 思维能力,文化意识

演讲过程和辅助手段 自信心,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

演讲稿

写作 演讲稿的构思和结构 逻辑思维能力

演讲观点和论据支撑 写作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实战训练 贯穿于各项教学内容中 自信心,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英语演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参考Stephen Lucas的《演讲的艺术》(2010版),同时结合商学院学生的特点,设置了知识和技能、演讲稿写作和实战训练三大板块(如上表所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文化意识等。

由上表可以看出,与国内其他高校公共演讲教学内容不同的是,“演讲稿写作”作为演讲教学中一个独立的板块,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英文写作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化商学院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比例较高的学生将出国继续深造)和就业(比例较高的同学会去外资企业)中,对这两项能力的需求尤为明显。另外,实战训练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贯穿于各项教学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进行沟通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第二,教学模式。英语公共演讲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设计和布置教学任务,而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个人陈述训练、现场互动沟通等。同时,学生被安排到不同班级进行巡回演讲,并接受观众的现场提问,演讲全过程均予摄像,使每位学生在真实的公共演讲语境中锻炼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此外,对于演讲稿写作,除课堂反馈之外,教师另设坐班时间(office hour),保证对每位学生的演讲稿至少进行一次一对一的反馈。这一教学模式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评价方式。公共演讲课的评价方式为多元化考核。形成性考核阶段的课堂表现比重较大,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终结性考核阶段,除教师评分外,同学和观众也参与打分,主要就仪态、表达、发音和对观众的关注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这一评价方式基本上能客观公平地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水平。

2.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演讲培训团队

多年来,学院每年组织一次院级英语演讲比赛,在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的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演讲培训团队。培训团队由专门的教师和历届优秀学员组成,进行定期培训,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选派不同特点的学生参加国内不同性质的演讲赛事。由此辐射开去,学生还自发成立演讲社团,并邀请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定期组织活动和训练。

3.教学实践效果和评价

英语演讲课程自2009年开设以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每次选课都是超额完成(上海大学是选课制),课堂评价均达到4.85分以上(5分为满分),考核排名位列前列。此外,多数学生反馈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增强了自身表达的自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选派的学生在国家和地区性的英语演讲比赛中表现不俗:获华澳杯大学生中澳友好大赛冠军1次(2013),获AIA国际会计师公会求职王演讲比赛冠军1次(2011)、亚军2次(2012,2014),获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一等奖1次(2013),获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二等奖1次(2013),获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三等奖(2014)等。这些成绩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实属不易,而所有这些获奖的学生,均参与了英语演讲课或英语演讲培训团队的训练。他们在获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无不展示出了优良的综合素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英语演讲教学是非常成功的。

三 结束语

公共演讲作为一项重要的沟通交际技能,与其他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实践进一步证明英语公共演讲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语言输出能力、沟通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的综合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在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潮流下,英语公共演讲教学是国内高校英语课程发展的一大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龚频.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公众演讲课教学观摩有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7

一、“六五”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 同伴互补理论

同伴互补合作学习是新型的、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W生在讨论、争辩、认知冲突、倾听、不充分推理被揭示等交互活动中,引发高质量的认知理解。江苏省洋思中学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兵教兵”的方法就是同伴互补合作学习的例证。通过“互看、互帮、相互说、相互考、相互评”等形式,形成真诚相处、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满的发展,并使每个人的思维由僵化变为灵活,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依赖变为自主,逐步发掘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潜能。

二、“六五”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

1. “六五教学模式”中的“六”环节

【我想学】导航与预习――独立、无声自学;

【我要学】探究与突破――组内两两互学,交流讨论;

【我会学】归纳与整理――组内群学,统一意见;

【我乐学】点拨与训练――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我博学】拓展与提高――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我好学】反思与体会――教师补充、强调、评价。

2. “六五教学模式”中的“五”原则

能让学生看的,尽量让学生看;

能让学生思的,尽量让学生思;

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

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做;

能让学生听的,尽量让学生听。

3. “六五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基本操作流程

“六五”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课后”等重要环节作保证。

“课前”――提高集备实效性。备课模式:“提前备课、轮流主备、共同讨论、优选教案、师生共用”。授课资源形式:《教学一体化》讲学稿。科组长、备课组长确定主备人、审核人主备教师备初稿备课组长向组员发放初稿备课组长组织组员集体审稿主备教师修改初稿、审核人审稿教研组长交稿、分管领导审定后印发科任教师阅稿后上课(行政随堂抽检落实情况)科任教师写课后记。同时注重分层教学,作业布置要精选适量。

“课中”――抓好课堂教学关键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有机结合,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时间一般在25―30分钟之间。教师讲课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复习课除外),做到精讲、互动、多媒体交流有机穿行。强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意识,提高目标达成度。

三、“六五”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8

2001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下称“2011版课标”),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从口语交际的总目标、阶段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至此,口语交际教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在强化口语交际教学特性上的一致性

将实验稿与2011版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部分的表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个版本一以贯之地强化口语交际教学的四个基本特性。

(一)口语交际训练目标的系统性

口语交际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从易到难,从基本到综合,从一般到特殊,循序进行。比如,从表达能力上看,第一学段提出“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提出“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提出“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可见层级目标分明。再如,从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情意态度上看,学生从第一、二学段的“积极参加讨论”到第三学段的“乐于参加讨论”,再到第四学段的“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敢说—愿说—善说”的梯度渐进训练过程。

(二)口语交际活动的互动性

口语交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外,还应具备交际过程中应有的待人处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才能得以实现。两个版本的课标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口语训练的互动性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在选择训练材料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材料内容能否激发深层多向的互动。

(三)口语交际行为的情景性

言语行为永远是言语主体、言语对象与言语环境三者的结合体。言语行为具有在场性。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主观欲望。因此,两个版本的课标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上明确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四)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性

实验稿指出:“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2011版课标也指出:“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这些都强调学生必须且只能在灵活多变的交际过程中去体验口语交际知识、原则、要领的真实和必要,所以教师要把口语交际的知识、原则、要领,无痕地融于口语交际训练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行建构相应的知识,把握相应的原则和要领,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两个版本的课标都“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日常生活是学生运用口语交际最广泛、最频繁的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各种各样的锻炼形式。“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强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运用于日常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进行。

二、在相关部分内容上的拓展性

对比实验稿与2011版课标,我们也看到,在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部分,2011版课标中增加了以下内容:

第一,在教学建议中,主要增加了“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这一条。它含有以下三层意思:其一,凸显了口语交际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必须把它放在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其二,强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言语实践活动的一个非常基本的特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过的是语言的生活,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典型语言材料的学习模仿,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运用语言能力最为经常和重要的方面,它和语文的其他能力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只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孤立进行。其三,这样表述的背后,意在体现对严重忽略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纠偏的决心,意在澄清部分师生所认为的口语交际不学就会的误解。

第二,在评价部分,增加了“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这既是对于口语交际评价方式的明确,也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建议——语文教师应根据交际的场景合理规划口语交际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

第三,在评价部分,第一次强调“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综合考察”这一取向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应从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三方面整体推进,注意避免对立、肢解、偏重的倾向。

对“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表述,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分阶段各有培养的侧重点,也各有各评价的关注点。第一学段重在参与意识、情意态度,第二、三学段重在表达能力。

第四,在评价部分,增加了“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一要求。这既是注重对于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过程性评价,也反映出日常生活情景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表现水平在口语交际评价中的地位。对于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教师要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把语文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关联,相互促进相互转换,这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不二法门。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演讲教学;语文人生

人总要学会成长,学会用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如果要问,一个人的三观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很难有人能回答出来,但要说一个人学业生涯中语文学科对于三观的成长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却没有人能够反对,所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好语文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在课文难度,又或者在教会学生人生道理上都有了跨越,需要我们的语文老师更加悉心去教导和用心去教学,思考出符合初中生的语文教学方法。“演讲式”教学因此应运而生,是语文教学众多方法的一种组成,它意在强调语文老师在讲授初中语文时的精神风貌和交流技巧,用一种更加有特色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初中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对初中语文中运用的“演讲式”教学作具体介绍:

一、“演讲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初中语文“演讲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些演讲上的技巧融入语文课堂中去,因为演讲也是基于汉语之上,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处理,在技巧上有许多讲究。总体来说,演讲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很多的共性,就比方说:演讲者在语言表达上就会通过一些声调的抑扬顿挫和语言的转音停顿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技巧可以让疲惫的观众重新焕发激情;演讲者经常会用一些“口号万岁”,都是一种对文字的浓缩,旨在使听众内心产生共鸣等,而将这些技巧就可以用到语文课堂中去,教师可以刻意地去学习这些技巧,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个人魅力,更能让整个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在演讲中,对于演讲者以及讲稿都有非常多的技巧,甚至形成了系统的规范,我们甚至可以假设,演讲者就是语文老师,通过对自己声音的处理以及教学大纲的梳理为自己打造量身定做的舞台,将语文课堂讲授当成做一场演讲,让学生享受到一场饕餮盛宴,整堂课都处在一种被引导状态,跟随老师的思路,被老师刻意去引导,提升整个课堂的质量。初中语文“演讲式”教学是一种特色教学,对语文教师个人素质及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为了学生去改变,而这种改变也有益于教师自身的成长。

二、“演讲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演讲是一门大学问,正规来说整个演讲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要在这几分钟内,让演讲者和自己的讲稿都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状态,带动全场氛围,是一种严苛的要求,但是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也正因此,演讲更像是一种魔力,拥有让全场观众呐喊的效果。演讲的成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演讲者自身的个人魅力,包括对一些姿态或者声音的处理;另一方面就是讲稿的处理。由此可以类比到课堂,初中语文课堂要达到演讲氛围中所凸显的那种激情生动,也需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自身的个人魅力,需要老师去了解一些基本的演讲技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一调到底,而是要有变化,值得激情的时候就要激情,值得低沉的时候就要低沉,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对自己的语言特点进行改变,多用一些能吸引学生的幽默式语言,使语文课堂不要变得那么呆板;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对于自己每堂课教学大纲的处理,这节课要讲什么?怎么讲?如何和上一节课联系起来?又怎样使课堂有意思?这就是对文字的处理,教师需要花费心思在大纲上,要将整节课安排得有层次、有质感,使学生感到充沛,对于知识点趣味化,就比如:在古诗词讲授过程中,就可以借用现代语言使一些艰涩的知识变得白话,或者使场景变得有趣起来,加一些历史知识在里面等。只有语文教师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才能将演讲融入语文课堂中,初中语文课堂定然能够焕发出演讲的魅力,充满激情与生动。

综上而言,初中语文课堂“演讲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教师教学风格的转变,将原先沉闷、呆板的语文课堂加入一些演讲元素而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更加主动,愿意去听老师讲课,因为有意思!因为有激情!因为更像是艺术!

参考文献:

意识形态课讲稿篇10

近年,笔者尝试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并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每节汉语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说话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一)以学生为本。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是典型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的活动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二)注重实践。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真正能够发挥出“自主性”,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单靠几个问题的设计,几道练习的做答是很难完成的。汉语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查阅资料,充分准备,背诵资料,参与评价,心、口、手、脑并用,是汉语知识和汉语素养的一次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模式

(一)内容与形式

因为学生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一开始就要求过高的话,有可能因为达不到要求,使这项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在初始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演讲内容。基础好的同学可选择较长的正式演讲稿,背诵文章或自己的作品皆可;基础差的同学可选择短小的寓言或笑话,在以后的演讲中逐步加深。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查资料,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演讲。还可以两人或多人合作,以相声、小品的形式完成演讲,形式不拘一格。每一位同学可与自己相比较,每一次演讲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成功的。

(二)充分准备,脱稿,说话流利

要求脱稿,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每一次背诵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如果手拿讲稿,照稿宣科,念完为止,像是在应付一件苦差,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如果学生没做充分的准备,当次的活动完全失去意义。为使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第一轮时要求学生可以偶尔看稿,第二轮时要求不能看稿超过两次,逐渐达到完全脱稿。在讲的时候要求做到:语言流利,不能结结巴巴,语调尽量要标准,最关键的一点是站在台上时,仪态要大方,声音要洪亮。不能达到要求的,必须重讲,次数不限,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三)同学点评

每一位同学演讲完后,要求两到三名同学点评。点评时关注点要全面,可以从内容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补充文中内容相关联的人、事物或者文章,还可以就同学说的效果问题进行评价,不拘一格。同学们也可以就前面评价中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评价或者反评价、批评,也可以辩论。须注意的是,点评应以鼓励为主,如有缺点,应婉转地提出建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疑的题目、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别具一格的形式,与众不同的内容,广阔的视角等等。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三、效果显著

课前三分钟一般以学号或座位为序,做到全员参与,学生每学期可有两次以上训练机会。使爱说话的有了表现的机会,不敢说的也得到了锻炼。刚开始训练时,很多学生心理紧张,站到讲台上两腿发抖,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所以然。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大多数同学都能镇定自若地畅叙所闻所感了。

轮到的同学在讲台上演讲的时候,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听,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有的同学还在积极准备要从什么角度去评,或者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另外,其他同学点评时通过对同学演讲内容的概括复述以及同学演讲情况的分析,既锻炼了听力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概括复述的能力,也有助于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多雕。

总之在汉语教学中,进行有目标、有要求、有层次的课前演讲,将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