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时间:2022-11-21 09:31:05

高校共青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摘要]高校青年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也是互联网上有主见有号召力的群体,做好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让青年大学生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发挥正向作用是共青团组织的主责主业,本文从高校共青团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突出表现,思考共青团组织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的着力点,并在完善机制、规范引导、守好阵地、凝聚共识等方面总结出可供参考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高校;青年;共青团;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大学期间,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高校也是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共青团组织深化改革,共青团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增强“网上共青团”建设、加强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建设等多处发力,对捍卫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扰、提升大学生网民素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正向作用。

一、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突出表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新兴技术的层出不穷,网络空间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并且成为社会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和前沿阵地。众所周知,网络具有传播快、不可控、观点杂等特点,在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隐患重重,风险重重。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累计9.89亿网民,其中占比最多的群体为学生,高达21%。“学生网民”群体的庞大也为我们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目前高校面临的网络意识形态挑战,集中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外部力量的侵扰;第二,内部环境的变化。一些西方国家试图发起意识形态之争,通过传播西方的社会思潮,围绕“自由、民主、人权”的主题,以文化渗透的方式,使高校大学生不知不觉地掉入政治陷阱。资本主义国家想利用“和平演变”的方式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野心从未停歇。美国专门在西欧设立了“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合”两个针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型广播电台,向这些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缺少民主、人权和言论自由等。而现在,这只“无形的大手”更是伸向了我国的高校,利用基金会援助、非政府组织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长期资助成立相关社团,并开展相关反党反社会活动。社团假借研讨交流、读书学习、公益活动及社会调查的名义,开展一些扭曲事实的探讨交流及宣讲。2017年8月,在某高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中,某市公安局带走14人,涉及多个高校。不仅涉世未深的学生被恶意洗脑,就连高校教师也深受荼毒,在网络上公开发表不正当言论,使互联网社交平台,成了传播错误思想和观点的主要渠道。网络世界包罗万象,外部力量的侵扰,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界展现的所谓思想文化的先进性和民主制度的优越性,都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摆荡。外有强敌,内有忧虑。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民族主义、新儒家、道德相对主义等一大批社会思潮在高校发酵,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受到威胁。学生社团也偶有出现过激行为和言论。某知名高校的某社团自称传播的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号召高校学生游行示威,组织社团成员在工厂门口声援工人运动。另外,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他们有思想,有知识,擅表达,擅用网,对于某一事件、某一话题的出现,知识分子的态度和言论经常会使大部分网民跟风转发,一些专家学者公开在网络上污蔑、丑化、攻击国家树立的先进典型,制造意识形态混乱。除此之外,社会对高校新闻关注度非常高,高校中出现的负面新闻和学者对国家热点事件的看法,极容易在网上变成高校舆情。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观察和分析,笔者发现,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错综复杂监控也非常困难。高校领域产生的话题参与度高,相比其他社会新闻也更加容易引起共鸣,在高校圈层,可传播的平台和群组也比较多,传播方式和手段也更加丰富。对于高校的各项信息新闻,社会媒体反应迅速,争报道抢热点现象层出不穷。近年来,人工智能虚拟人技术不断进步,2021年6月,清华大学迎来了首个原创虚拟学生,伴随这项人工智能领域新技术而来的,还有网络技术换脸、网络伪造、网络诈骗等等。这都印证了,互联网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并且让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变得困难重重。

二、高校共青团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工作着力点

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的群团组织,随着不断深入的共青团改革,各级共青团组织聚焦主责主业,为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不断守正创新,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不断研究思考,在优化社团管理、强化学生骨干培养、细化新媒体矩阵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寻找高校共青团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工作着力点,为高校育人工作贡献青春力量。优化社团管理社团是高校青年学生出于兴趣和爱好自发聚集在一起的团体,运营较好的社团在高校学生中也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现如今,全球疫情反复,许多线下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方式都被迫要求做出改变。互联网的发展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成员之间的交流都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管理带来了困难。高校社团一直是社会各界和主管部门十分关注的群体,也是敌对势力拉拢和利用的对象。如何优化社团管理,使聚集在一起的大学生做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何帮助社团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值得高校社团管理部门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在做社团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各个社团的学生在组织策划活动的时候自主性、随意性、个性化较强,思想引领有效性不足,与“大思政”融合性不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社团各项规章制度,一对一配足配强社团指导老师,全过程参与学生各项活动,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力争在社团有序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成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中的一支正向力量。强化学生骨干培养高校团学骨干是一支必须抓好的学生队伍,在强化学生骨干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构建“345”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团学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队伍中培养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意见领袖,以及更多的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3”即针对青年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分层构建“星火工程”“启航工程”“青马工程”三大培养工程,分别对大一新生、优秀团学干部、优秀青年三个成长阶段进行信仰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即坚持信仰教育与能力提升相统一、课堂授课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融通、“走出去”与“请进来”相协同原则。“5”即“抓”学生需求,改善供给侧结构,“优”顶层设计,形成教育指导合力,“聚”朋辈资源,助力青年快速成长,“严”准入考核,强化骨干作风建设,“创”形象产品,扩展培养成果影响五项创新工作方法。通过“345”学生骨干培养工程,起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带动效果。细化新媒体矩阵建设2021年5月,笔者对500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0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6小时左右。所以共青团组织如何在网络上与大学生们相处,成为共青团工作中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除了常规的活动宣传之外,新媒体平台应不断研发和推广原创内容产品,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传播青春正能量。细化矩阵建设,形成团属网络新媒体矩阵,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推动各类公众号平台的融合发展。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对高校的宣传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更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处理舆危机的时候,官媒应首当其冲,抢占话语权高地,权威信息,还原事实真相,扛起舆论引导的大旗。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个平台应联合发声,发挥矩阵作用,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完成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使命,并以大学生群体为守护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力量,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

三、高校共青团网络阵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已然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需做到多措并举,提升官媒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从高校青年学生特点和需求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路径和工作方法。长期以来,共青团工作围绕青年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建功新时代,并在网络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完善机制,守土尽责,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学校党政班子、党政班子、宣传部门、党政工团、齐抓齐管。加大对各级组织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追责力度,严格问责机制,严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边界清晰的责任清单,定期召开网络意识形态专题研究相关会议,做出准确的科学的研判,为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务实的工作建议。坚持分层分级分类地管控各类官方网络新媒体平台,严格落实“三审三校”机制;高度关注粉丝数量高、动员能力强的各类校内自媒体平台,做到实名制管理、实名制备案,定期审核相关内容,监督校内自媒体平台运营情况,共同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尤其是团属新媒体的平台的内容管控,团属新媒体平台大多由学生直接管理,对于有权限的学生,应当严格挑选,加强引导,管控风险,增强各级网络新媒体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引导,夯实基础,提升师生网络素养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师生管理团队,另一方面,也需要规范引导,提升全体师生的网络素养。首先,可以加强教师管理队伍建设,遴选一批具有网络新媒体专业背景、具备过硬思政理论水平、具有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以及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在利用新媒体平台相关内容时,善于使用青年的话语体系,提高青年群体的接受度。在内容供给方面,不仅要当具有原创能力的“生产者”,也可以当官方的“搬运工”,整合资源,为广大青年提供时事政治、社会事件、学校新闻等方面的信息。其次,要开展全校师生网络素养提升工程,构建良性地网络环境,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有倾向及时管束,有行为及时制止,对师生用网习惯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引导师生自觉捍卫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抵制网络意识形态的恶性传播,做到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控制风险,守好阵地,防范有害内容扩散蔓延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不断突破的今天,互联网无处不在,渗透进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传播风险的可能。所以,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绝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工作,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守,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协作。共青团组织是群众性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效能,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作为,发现风险立即上报,即报即止。此外,高校网络舆情更应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舆情处理预案,建立系列保障机制和联动机制,尽最大可能降低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并将舆情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学校党政领导部门,要发挥指挥作用,作为舆情处理的总调度,打造党委宣传部门、学工部门、涉事部门共同研讨应对,联动上级网信部门、社会媒体实现信息共享,统一对外口径,及时向大众反馈信息,减少负面消息的讨论的空间,降低舆情网络负面影响。凝聚共识,坚定发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更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必须为党为国家凝聚共识,坚定发声,加强主流价值观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高举团旗跟党走”是共青团组织的使命,通过共青团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为党组织培养和输送优秀青年的道路上不懈努力。随着近年来共青团组织的不断改革,团组织的工作进一步聚焦在思想引领这一主责主业上,在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上,都能看到团组织传播“主旋律”的身影。新媒体网络平台作为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聚集地,通过矩阵的方式,以通俗易懂、活泼可爱的网络用语进行表达,以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等的新媒体产品,策划制作动漫短片、青春微电影、青年微团课,打造一批“网红”网络文化产品,以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导地位,凝聚师生网民共识让社会主义主旋律在高校网络环境中成为主流思潮。

四、结语

笔者从高校共青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突出表现,指出高校面临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挑战集中体现在外部力量的侵扰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两方面;阐述高校共青团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工作可以以优化社团管理、强化学生骨干培养、细化新媒体矩阵建设作为着力点,加强对高校青年学生的用网习惯的引导。在高校共青团网络阵地建设工作上提出完善机制,守土尽责,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规范引导,夯实基础,提升师生网络素养;控制风险,守好阵地,防范有害内容扩散蔓延;凝聚共识,坚定发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四点思考与建议,旨在共青团组织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中能够展现担当作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高校青年的影响越来越深,共青团组织也将直面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勇于探索,积极应对,不辜负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作者:谢菲 汪继彬 孙利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