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教学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7:47

启发教学的方法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1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学改革;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69 ― 02

法学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多样化法律职业需求,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宽厚的法学专业知识。本科法学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和部门法律,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全球化,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教育方式的变化由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大量西方法学理论成果和法制实践经验引入中国,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研究适合中国社会现状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法学本科学生的自我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就业压力等外在因素等都迫切需要高校课堂进行法学教学改革。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有意识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启发”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①。在欧洲,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这种方法主要基于问题式教学,目的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答方式有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

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一类教学方法的总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法学教学中的案例使用比较普遍,在介绍案例的过程中设计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问答方式,会大大增加法学课程的兴趣。针对本科教学重在法学知识传授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对相关法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掌握,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具体的课堂教学方式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如何调动学生深入思考法学理论问题,而不局限于案例本身,就是对教师问题的设计和引申的知识点的考验。

这一教学方法运用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灌输式学习方式为启发式学习方式。最终问题的焦点都围绕着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问题的提出和逻辑性至关重要。法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致力于教,还致力于学生的学。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法学教学应用性的特点,既要保证一定的理论教学,也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案例教学为引导,重视理论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考问题。本科阶段教学目的是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法律人的思维和渊博的知识、灵活地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大学生要强化“自我塑造”的意识,靠自学、研究、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式教学方法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第一,传授法学理论之后,再采用启发式进行案例分析。以灌输式为主,启发式为辅。第二,提前布置案例,提出了问题,并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第三,首先为学生设置实际问题的情景,通过对情景的探究获得知识。

课堂考核方式可以多元化,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愿结组,查找案例,或分配一个知识点,以讲课的方式将案例的问题解答清楚或将分配的问题讲明白,设置打分制度,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等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本科生利用网络搜集案例答案,而不认真思考的情况常有发生。另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利弊也越来越多,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电子产品,获取学术资源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学生知识获取的选择性越来越大,对有用信息的甄别能力也是对学生的考验。这些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此就有了明显的优势。教师有效运用有限的时间,提出问题,层层深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为其提供思考的空间,和深入学习的动力。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传统法学教育的特点,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虽然受到抨击,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从实践角度,对法的价值进行判断,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改变僵式、固定的思维方式。中国法学教育的课堂上,介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时候,不要忽略中国法学发展的特点及法律变化的背景,法律的进步之处,法律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客观公正地引导学生的法律思维。

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授课班型的影响,学生自控能力的限制,本科生学习习惯的影响、法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的授课方式等。

大班授课的教室很难制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实现老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一是因为授课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使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加入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反馈不及时,课堂情况如果控制不好,案例教学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会认为案例教学在浪费时间。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同学参加入课堂讨论,并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是很难的。

即使是小班授课,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一般学生会对案例的结果感兴趣,而轻视过程,或者把提问和回答问题都看成是巨大的压力,使课堂气氛限于沉默,或者认为讨论是浪费时间的事而消极抵抗,很难发挥案例分析的作用。最终导致无论什么班型授课都可能就几名学生在参与和回答问题。

以上这些现象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如教学与科研的并行提高,教科书和参考书的挑选,对学生的学术训练和指导,指导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等,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确保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授课质量,如何在课堂上避免出现“低头族”。

第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生学习不应以记忆知识为目的,反复的背诵,这样的学习效果适用于初学法律时,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以后学习的动力会越来越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找到更多的知识,就要靠主动学习、靠探索、靠思考,多提为什么,能够主动地去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案例背景知识,提升对法学学习的兴趣。在案例分析的时候,结合具体学科的特点,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侧重于方法的培养,引导其主动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鼓励大学生自我定位,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能够自我塑造和发展,

鼓励其在学生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己掌握的资源,带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和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学生自己对有兴趣的课程,可以组织成学习研究小组,课后互相学习,交流心得。在课上、课下与教师交流,获得法律职业者应该具备的将法律思维能力、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综合于一体的能力和技巧。

第三,科学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效果受制于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教师授课方式、案例资料来源、硬件基础设施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影响。选取的案例类型可以分为小案例、中案例和大案例,不同的案例分析应针对具体的分析方法,结合个案,充分挖掘具体的案例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使学生逐渐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便应用于实践。

第四,灵活的考核方式。以期中考核、或期末考核的方式,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自行组织、分配角色、寻找案例、汇报表演。在组织考核和讨论案例中掌握知识。教师负责点评、指导和总结。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角色的定位,引导学生发挥其潜力和创造力,学会查找资料和组织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能从学习活动中学出兴趣,学会思考,能够进一步自主学习。

让学生像职业律师那样分析案由―找寻争议点―确定适用的法律,做出最终的判断,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的追问反问,同学的相关问题,师生的集体讨论,使个人见解逐步形成统一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来回穿梭思考。不断地追问,使学生学会思考与反思,教师在学生的问答中分析学生问题之所在,并快速反应。学生不但要长于知识接受,也要善于推理归纳。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可以组成小组讨论,允许不同论点存在,甚至形成多方对垒的格局,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教师的主持和组织在案例教学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教师适当介绍学科的相关内容,了解实务中处理相关案件的大体思路,设计案例,使课堂讨论有序进行,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学生各阶段的表现评价,总结经验。

在课堂上互动,有利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未来从事法律职业所必备的敏捷的反应能力,高度的自信心和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法律人才应具备法律知识功底、人文知识背景、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遵守法律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业务修养,改进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法学教学的特点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案例,重视司法实践中收集和整理的适合教学的案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浅入深”的讲授、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生实践、评估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与“思”结合,引导学生多提问,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激发其研究、学习的兴趣。利用网络、媒体等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问、道德、社会责任的承担、角色的置换。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三层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参 考 文 献〕

〔1〕房文翠.法学教育中的法学实践教学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10,(06):72-74。

〔2〕梁西,宋连斌.法学教育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69.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2

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76-01

语文教学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启迪学生的思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面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全在能逐渐自求得之。”语文课堂提倡启发式教学,这也是课堂教学一贯倡导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启而不发”却时常发生。“启发”是先启后发,如果“启而不发”则说明是教者“启”得不当。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围绕问题难度、启发环境、启发方式等因素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学能力,获得读书的方法。

一、降低难度,找准问题针对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文本思考题,与学生互动交流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教师根据思考题难度,给予一定引导启发,如果大多数学生反应积极,问题很快获得解决,说明问题难度系数适中,教师启发适当;如果大多数学生满脸疑惑,教师已经进行了启发引导,问题还是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这说明问题难度太大,需要做出调整。如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课文《推敲》讲的是贾岛作诗斟字酌句的故事,某位教师设计了一道难度较大的问题:“带表情表演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特别启发道:“要抓住故事主要情节,遇到什么场景什么人就要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要像演独角戏一样。”在表演中,第一个学生讲了三句话就没有了下文,是无表情的表演;第二个学生的表演前部分还算顺利,但他遇到“韩愈”时却不知该如何处理,慌慌张张地跑下台。第三位学生亮相后,教师跟在他旁边小声提示,并扮演韩愈这个角色,整个表演过程完成得比较顺利。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一开始设计的教学问题难度大,学生表演复述课文是个严峻的挑战,最后教师帮助提词表演,降低了难度,这才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难度调整,表面上看是一种应变教学策略,实际则是对教学设计的纠偏,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掌握学情,尽量避免被动纠偏,这样才不会出现教学启而不发的现象。

二、改善启发环境,增加外部诱导性

所谓环境因素,是指教师要为具体思考题设置适当的教学背景,也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强化外部诱导因素的启发功能,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苏教版语文第九册《变色龙》第三部分时,教师提问学生:“你看到变色龙会想到什么?”很多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意。此时,教师如果没有进一步启发学生,将会使教学陷入尴尬。很快,教师看透了学生的心思,开始播放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出现各种变色龙的造型。教师伴随舒缓的音乐启发学生思考:“美丽的森林,清澈的河水,变色龙悠然地依附在树枝上,随意变换身体的颜色。面对这个可爱的小动物,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很快找到答案:要保护珍稀动物,把它送到更安全的地方。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娴静的启发式情境,学生被情境所感染,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用直观呈现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特别是涉及小学生不熟悉的内容时,更应给予多一些直观展示,增加外部诱导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变启发方式,寻求最佳突破点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93—0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讲解式”、“启发式”是大多数教师普遍采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因两者在教学情境、所用时间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为此,教师能否恰当、合理、有效地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好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一、精研教材,以文而定

在备课时,教师应潜心钻研教材,理清课文的知识脉络,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对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宜运用“讲解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思想情感。而对于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及对外关系等,宜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因为这些知识的生动性、故事性不强,采用引导、点拨方式收到的效果更好。如,在教学《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教师可提问:“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盛时期,那时的农业有哪些进步?唐朝人的主食以什么为主?什么是唐三彩?那时长安繁华的程度如何?”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可能回答不出。为此,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同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本课知识框架,待学生把课文阅读完毕后,再让他们回答前面提出的那些问题。最后,归纳、总结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记忆的准确性。

二、统筹安排,以时而定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向课堂要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恰到好处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那么,怎样才能用好这45分钟呢?笔者认为:第一,基本的课堂常规,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宜运用“讲解式”教学方法。需注意的是,为节省时间,教师应在备课时设计简明、准确的问题。这部分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第二,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先用“讲解式”方法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历史故事的梗概及历史人物的基本情况等。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同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课文标题、课文知识要点等。如,在学习《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一课时,待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可采用启发式语言向学生提问:“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是不是同一个诗人写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那么前一句诗是哪一位诗人写的,后一句诗又是哪一位诗人写的?”大多学生会说出诗人的名字。这时,教师将其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再详细介绍这两位诗人的生平。这样,通过不断转换教学方法,既避免了单调、枯燥、空洞的讲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照此方法,一般用20-25分钟就能讲完本课。最后,还有10分钟时间留给教师灵活安排。教师可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也可启发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题。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4

[关键词]启发式;体育教学;方法;练习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71-02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去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目前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仍普遍采用注入式的而缺乏启发式教学方法,这在不同程序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而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将获得哪些效果?本文运用运动生理学知识、体育心理学原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就启发式教学进行探讨。

1 启发式教学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式。启发式教学要求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作用相结合的统一体。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仅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传授知识,而且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注入式又称“填鸭式”,它是以教师的主观想象为依据,把学生置于被动状态之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他们的思维没有被激发起来。这种方法是与实际脱离的,它压抑了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窒息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展。从两者对比中,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注入式不看教学对象,不理教学效果而是一味照本宣科,而启发式则按对象的实际情况去制订施教方针和教学计划;注入式的教学效果是看教师教了多少,启发式的教学效果则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提高了多少;注入式的观点强调的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让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即让学生在学习和接受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为被动思维,启发式则认为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性,只要善于调动他们,就能使他们原有储存的知识活化,增长才干;注入式以机械的讲授为主,启发式重视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基础,贯彻少而精原则,让学生有时间自己多想多练;注入式认为学生只需像听圣经那样深信不疑,但学而不问,实行抱着走的教法,而启发式则要求活跃学风,发扬民主,在提问、讨论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自学能力。综述对比,认为启发式教学法是在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较为民主而科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实现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感知与理解的统一,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良好的自学兴趣习惯,进而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

2 启发式教学可采用的基本手段

一堂体育课效果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教材本身,而往往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目的。这些是决定体育教学效果的内部基础――学习者心理状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指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通过实践的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弄清其本质和特点,找出客观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实践与理论相统一,这是认识论的基本思想。根据这一心理基础和认识过程原理,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时,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来感知动作要领、用力程度和方法等,经过反复实践和思维建立完整准确的技术概念,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进行的效果如何,基本上可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的程度和自学能力的强弱来衡量。但是启发式教学须按不同的实际性去灵活处理,没有机械模式可循。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一些基本手段,将从学生的看、听、想、练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2.1 看

让学生通过对教师的仪表态度和动作示范、直观教具的使用及场地器材的布置等实地观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教师的仪表。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指导者,他的穿着、仪表、态度,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注意仪表整洁、姿态端正、举止大方,对工作严肃认真、公正,耐心热情、平易近人,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型师生关系。

(2)教师的动作。示范是最生动的直观方式,它能使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动作的正确形象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示范质量,做到示范正确熟练,轻松优美,使学生看了教师的动作示范后有一种美的感受,从而产生欣赏、羡慕、向往和跃跃欲试的强烈愿望。

(3)直观教具的利用。当示范不能充分显示动作结构、过程、关键与细节时,如动作过程快、结构复杂、动作在空中不能停留或放慢速度等,这就需要借助于动作技术挂图、模型、录像、幻灯等间接直观方式,使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动作的正确形象。

(4)场地器材的布置。在课前采取措施,把上课的场地器材准备好,如跑道的起、终点,跨栏跑的起跨点、栏间步点等课前标画好。

2.2 听

听是启发式教学中直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1)口令。口令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教学效果。口令喊得好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情绪振奋,动作迅速,整齐而有力;口令喊得不好,不仅收不到上述效果,还会使教学纪律涣散,无精打采。因此,教师发令时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预令吐字要清晰而稍悠长;使学生能及时知道教师的口令意图。

(2)讲解。讲解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说明本课教学的内容与目的、任务、所学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和做法,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技术、战术的方法。讲解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通过思维建立正确的形象概念,同时还能起启发教育的积极作用。讲解要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程度,目的要明确,态度要认真,不夸张,不庸俗,用词要确切、精练,口齿清楚,语言肯定,表达生动活泼,要使学生能听懂。如果讲解语言重复、冗长、枯燥无味,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3)提出信号。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适时作出正确反应和正确动作,除可用手或旗来指示方向外,还可用口发出信号,提示学生的练习。

2.3 想

在体育教学中,要按照人的思维规律,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动脑筋,积极思维,边练边想,迅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提高教学质量。

(1)提问。老师在讲解时可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检查学生对讲解的理解程序和存在的问题。提问要准确、具体、适时,目的性明确并符合学生的理解程度。

(2)正误对比学生的错误动作。可由教师或学生作正误动作的表演进行对比,以启发学生建立正误动作的差别,了解产生错误的原因和改正方法,然后再进行练习,以使学生强化正确动作的形象。

(3)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利用学生已知科学知识,联系专项运动理论,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学生知道了这个所以然,并且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4)课堂评价。教师在体育课结束时做一个生动简明、重点突出的课堂讲评,指出本课的教学优缺点,肯定成绩,表扬先进,明确下次课要改进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2.4 练

体育教学中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练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体育教学强调精讲多练、练要适合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训练程度,要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练什么、怎么练?初学阶段可结合完整技术多做模仿练习、分解练习,基本技术练习到巩固提高阶段、重点在于反复进行完整技术练习。同时,把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技术较难的动作应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原则安排教学。练习的方法主要有:

(1)重复法。即在相对稳定条件下,根据完成动作的基本要求,反复地练习同一动作。运用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及其任务要求、对象和项目特点来确定每次练习和重复次数、练习时间和具体要求。

(2)变换法。即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练习。如变换练习的场地环境,用越野跑来练习中长跑,变换练习的条件,器械的高低度、轻重量和动作的难度、速度、强度等进行练习。

(3)测验比赛法。在教学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测验和教学比赛,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其中对有些比较枯燥的练习,如单足跳、双杠双臂屈伸等,由于动作单调,学生练习时往往不够认真,如用竞赛法组织,就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4)辅导诱导性练习。在教学中培养采用的一些辅导练习、诱导性练习,目的就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和启发学生领会动作要领。

(5)保护和帮助。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安全措施。除了教师正确熟练地运用保护和帮助的方法,应要求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去做好保护帮助,以保证安全,解除同学的害怕思想和依赖心理,以期增强学习信心,完成任务。

(6)课内、课外结合。体育教学仅靠每周两节课,没有课外体育活动的配合是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督促辅导,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体育活动。

3 结 论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s teaching practice, discuss some personal experience about heuristic teaching. Results: to introduce PBL teaching and case teaching into teaching link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heuristic teaching. Conclusion: PBL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are the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the heuristic teaching.

关键词: PBL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Key words: PBL teaching;case teaching;heuristic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182-02

0引言

药物分析承担着药物自研制开发至临床应用整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分析方法建立和药品质量控制的任务,是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重要保障。药物分析是药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环节中占有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对药物分析的各种需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探讨了如何组织和改进药物分析学科的课程教学?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的说法涵盖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包含了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从“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体”向“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体”的转变 。通常,人们常轻而易举地说自己采用了“启发式教学” 。那么是否达到了使“教学中心” 和“ 教学主体”发生转变的目的?其力度和程度如何?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达到“启发式教学”目的的?这样一些问题的探讨以及教学的具体方法或经验的推广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笔者就实现“启发式教学”所采用的方法,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1PBL教学方法

老师通过问题为主线设置“情景” ,课堂通过双向互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环节中体现“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体” 。教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置于教学的“问题情景”中,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这样一种学习方法称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1-3]。PBL教学方法原定位在小组学习的氛围内,学习是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协作以及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中完成。笔者认为,PBL教学的方法可以借鉴在传统教学环节中,实现启发式教学,这是PBL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拓宽。

笔者认为,教学中的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蓝本,教材仅仅是文字和符号的堆积,仅仅是一个个公式和一段段文字,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过程,计算结果等。

例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查杂质限量”在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如下:

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另取等量的供试品,加入限度量的待测元素的溶液,制成对照品溶液。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对照品溶液的读数为a,供试品溶液的读数为b,要求b值小于(a- b)值。笔者将这段文字以流线图的形式表示如下。

要求b

但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知道b

笔者认为,真正要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材文字内容的直白,而是蕴涵在文字内容中的思想和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置身于教师教学的“问题情境”中,启发式教学贯穿在教学环节的始终。学生在“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中,通过自身主动学习的过程获取知识,并与原有知识进行意义构建,不断形成新的、更为高级的认知结构。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设置“问题情境”:①展示研究的背景,从源头上提出问题,使学生置于整体性的“问题情景”中,启发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引导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②面对教课书上的内容,直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并帮助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③面对教课书上难以讲授的内容,即难点,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先提出假说,启发学生处于思考状态,经过课堂论证,上升为学说、理论。④将科研内容与学科教学的“问题情景”密切联系在一起,起到科研促教学的作用。以科研工作的具体内容扩充教材,给教材静止的内容赋予了动感,增加了信息量。将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补充到教学环节中,如同枯燥和乏味的书本内容具有了血肉之躯,容易解决教学环节提出的问题。科研工作向教材的渗透使教学环节与学科前沿接轨,有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在课堂上有一定的展现,从而诱发学生在课外去了解更多的内容。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设置“问题情境”,教师用心血和智慧使学生置身于教学的“问题情景”中,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使学生以主动方式接受教材文字内容所蕴涵的专业知识。这样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达到了很好的启发式教学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亦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2案例式教学方法

案例式教学法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另一个有效手段。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问题,以事实作素材,而编写成的某一特定情景的描述[4-5]。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方法也是PBL教学方法的另一种体现方式。以下是笔者在案例法教学中的一个实例。

案例:碘量法测定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的含量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精密称取约0.12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碘量瓶中,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l,放置20分钟,再加1mol/L盐酸溶液1ml与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5)5ml,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01mol/L)15ml,密塞,摇匀,在20~25℃暗处放置20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并强力振摇,至蓝色消失;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碘量瓶中,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5)5ml,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01mol/L)15ml,密塞,摇匀,在暗处放置20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作为空白。同时用青霉素标准品同法测定做对照,计算出供试品的含量。

案例分析:

2.1 方法建立的前提青霉素不消耗碘,而水解产物青霉噻唑二钠消耗碘。加氢氧化钠进行水解,然后精密加入定量过量的碘与水解产物发生定量反应,过量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回滴定,以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体积进行定量测定。在反应过程中,一个分子药物与4个分子的碘作用,生成了8个碘离子,也就是说,这个方法的灵敏度高。灵敏度高是这个方法的优点之一。

2.2 存在的问题①青霉素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因水解而引入的杂质(青霉噻唑二钠)消耗碘,使测定结果偏高;②青霉素被碘氧化的反应受温度、pH、反应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对测定结果引入的误差依然不可忽略,需要采取措施,减小误差。

2.3 “案例”方法中蕴涵着解决存在问题的思想

2.3.1 抵消样品中已降解产物(杂质)对测定的干扰取供试品两等份,一份水解后与碘作用,药物和杂质共同消耗碘;另一份不水解直接与碘作用,消耗碘的物质仅仅是药物中已经存在的杂质。分别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进行滴定,VX(V水解前―V水解后)∝供试品中药物的量( mx )。以VX进行定量测定时,可以抵消共存杂质对测定的干扰。

2.3.2 抵消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测定引入的误差

①另取被测药物的对照品溶液〔Cs(mg/ml)〕一定体积〔Vs(ml)〕两等份,同上法进行操作,即一份水解后与碘作用;另一份不水解直接与碘作用。分别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Vs(V水解前―V水解后)∝对照品的量(Cs×Vs)。②注意操作的平行原则,建立等式抵消各影响因素引入的误差。

注意供试品和对照品操作的平行原则,使两者的测定过程引入的误差近似。得到以下两组测定数据:

Vs:V水解前―V水解后∝对照品的量(Cs×Vs)

Vx:V水解前―V水解后∝供试品中的药物量(mx)

由以上两组测定数据建立以下等式(1),相似的误差在比值中得以抵消:

==(1)

由等式(1)计算mx,进一步计算出普鲁卡因青霉的含量。

2.4 课堂点评现在,让我们认真地审视一下这样一个等式(1)!在横向的差值中抵消了杂质的干扰,在纵向的比值中抵消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方法带来的误差。方法的建立中充分考虑了两个方面的误差来源。在等式(1)中包含了严格的抵消误差的概念。

目前,中国药典(2010版)测定普鲁卡因青霉素及其制剂含量所采用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不再采用碘量法。那么,青霉素的碘量法就失去所有的价值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的方法在不断地克服旧方法的弊端并取代旧的方法,这是一种必然,但旧方法中所蕴涵的思想和智慧却积淀下来成为我们学科的理论,对我们的指导作用却是长久的。

3结语

社会需要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这是历史的使命。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者,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教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这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大胆地引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启发式教学的力度和程度,促进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体” 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让我们共同承载起教学改革的艰辛探索,互通有无,迎接教育现代化的曙光!

参考文献:

[1]刘利平,方定志.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探索.医学教育探索,2006,5(1):95-96.

[2]郭智勇,魏丹毅,王邃等.广义问题式学习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1):113-117.

[3]何丹.从PBL教学法谈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78-79.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6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初中数学;价值体现;素质教育;社会意义

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培养人才靠教育. 其中,以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最为重要. 数学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先进科技的基础学科,数学涉及工业、医药、化工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今天的社会中对孩子的教育全社会都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尤其是在初中教育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启发式教育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是巨大的,这要求从一开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敢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革新教学观念的价值体现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立足于这个的社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迎接更为激烈的挑战和竞争. 知识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化实验教学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新型的人才来实现它的社会价值. 尤其在初中阶段,这个人生特殊的时期是青少年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 我们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初中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观念,这样才能迎接更为激烈的挑战和竞争. 创新是一个时代进步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学革新的基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要不断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将原来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进行了变革,在革新教育方式的方面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观念的革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革新教学观念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进行数学素质的培养.

我们可以看到初中数学教育是一门比较接近实践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上,专业口径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去真正懂得数学的真正含义,将传统课堂授课式教学改变为实践性教学,要把学校的教学搬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满足课程的学习,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为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我们曾对学生的数学教育进行了启发式教学的实验,将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带到教学的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老师在讲解直线的数学概念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直线,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跑道去感受巨大的直线,然后在自然的环境中讲解课本中知识,直线的标准方程中y = ax + b中,有两个参数a、b,只要求出a,b,这时直线方程就被确定这些知识的讲解老师就是在不断的启发中继续,让学生自我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所以,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构教学观念体系,要明确课程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突显出创新的力量,将创新观念与教学观念相结合.

学校要与学生、家长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付诸实践中,我们要知道学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应该通过提供初中生可接受的、鼓励的、刺激的、可欣赏的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启发式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学校就必须树立起这样的态度,必须注意增强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强化实践的价值体现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学生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根据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自身特点要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要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不断淘汰陈旧的教学硬件设备.

如学校要把信息技术使用带到课堂上,用动态图像讲解数学中的空间几何问题,比如,圆锥、圆柱以及断面图的讲解,要用数据图像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的内化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是初中生智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给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的机会. 例如,当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信息技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坐标轴的概念以后,启发学生用“坐标,即x轴、y轴两点确定的一个定点”类似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坐标的基本特征.

学校要优先制定对数学教学设备的引进计划,当面对资金的相对短缺,学校要开源节流,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加强设备的引进、更新. 同时在校内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注意多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尽量贴近实际. 在整个的数学教学计划中要设置开放型创新教室,同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学生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实践,增加实际动手机会. 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数学在经管类、机电类、机械类等专业中的应用,为教学拓展空间、积累素材,让数学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贴近生活,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

【摘要】 初中数学教育是一个人从小学的教育初期,走向正规教育之路的起点,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与发展. 初中数学教育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初中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得到了革新应用,要完成初中数学教育的目标,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是一个有效的尝试. 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它与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相辅相成.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初中数学;价值体现;素质教育;社会意义

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培养人才靠教育. 其中,以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最为重要. 数学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先进科技的基础学科,数学涉及工业、医药、化工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今天的社会中对孩子的教育全社会都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尤其是在初中教育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启发式教育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是巨大的,这要求从一开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敢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革新教学观念的价值体现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立足于这个的社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迎接更为激烈的挑战和竞争. 知识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化实验教学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新型的人才来实现它的社会价值. 尤其在初中阶段,这个人生特殊的时期是青少年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 我们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初中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观念,这样才能迎接更为激烈的挑战和竞争. 创新是一个时代进步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学革新的基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要不断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将原来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进行了变革,在革新教育方式的方面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观念的革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革新教学观念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进行数学素质的培养.

我们可以看到初中数学教育是一门比较接近实践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上,专业口径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去真正懂得数学的真正含义,将传统课堂授课式教学改变为实践性教学,要把学校的教学搬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满足课程的学习,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为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我们曾对学生的数学教育进行了启发式教学的实验,将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带到教学的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老师在讲解直线的数学概念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直线,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跑道去感受巨大的直线,然后在自然的环境中讲解课本中知识,直线的标准方程中y = ax + b中,有两个参数a、b,只要求出a,b,这时直线方程就被确定这些知识的讲解老师就是在不断的启发中继续,让学生自我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所以,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构教学观念体系,要明确课程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突显出创新的力量,将创新观念与教学观念相结合.

学校要与学生、家长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付诸实践中,我们要知道学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应该通过提供初中生可接受的、鼓励的、刺激的、可欣赏的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启发式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学校就必须树立起这样的态度,必须注意增强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强化实践的价值体现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学生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根据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自身特点要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要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不断淘汰陈旧的教学硬件设备.

如学校要把信息技术使用带到课堂上,用动态图像讲解数学中的空间几何问题,比如,圆锥、圆柱以及断面图的讲解,要用数据图像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的内化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是初中生智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给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的机会. 例如,当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信息技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坐标轴的概念以后,启发学生用“坐标,即x轴、y轴两点确定的一个定点”类似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坐标的基本特征.

学校要优先制定对数学教学设备的引进计划,当面对资金的相对短缺,学校要开源节流,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加强设备的引进、更新. 同时在校内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注意多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尽量贴近实际. 在整个的数学教学计划中要设置开放型创新教室,同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学生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实践,增加实际动手机会. 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数学在经管类、机电类、机械类等专业中的应用,为教学拓展空间、积累素材,让数学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贴近生活,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

存入我的阅览室

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去交流心得体会,加强了和专业教师的交流. 学生可以走出学校,到社会实践中去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参加相关的交叉学科的专业培训等,多方面、多渠道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强化实践中要坚持特色性原则,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

将初中的数学教育向着高中和大学方面发展,开创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坚持实用型原则,要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要求,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紧密相关,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教育建立相对应的设备管理条例,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过程中娱乐学习的价值体现

我们都知道学习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寓教于乐,就是将学习的动力与娱乐观念相互结合,用游戏娱乐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去学习知识,尤其是数学学科,数学的枯燥性就更加要求我们要不断将新的方式融入教学之中,启发式教育就是要在娱乐的过程中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主题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必须符合初中教育发展的需求. 游戏娱乐不只是让学生开心的玩耍,更要在游戏娱乐中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和一些道理.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中,老师和家长要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这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很重要的一个方式,通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引导,可以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从而培养出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老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游戏里,不仅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还可以增加彼此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可以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

启发式教育方式当然不是不去管理学生的学习,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态度,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们在决定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时必须选择那些能够起到教育孩子目的的游戏. 游戏内容要努力让学生们互相团结和帮助,学生们通过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数学中的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用团体的努力去学习知识,去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对话,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孩子们解决难题,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们要将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要发挥指导的作用,在大的方向上给学生们进行指导,但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让学生用玩数字游戏的方式进行方程式的分解,教师就让学生们分几个小组讨论,让每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从同伴的想法中受到启发.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这种途径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这种途径的合理、充分运用,将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初中的数学学习更加趣味盎然.

四、结 语

初中数学教育是一个人从小学的教育初期,走向正规教育之路的起点,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除了对初中生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外,还要给初中生以生活照料和养育,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尤其是在初中教育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家长双方面的共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培养. 初中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启发式教育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是巨大的,这要求从一开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敢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1]宋瑞洁.浅谈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2010(6).

[2]王薇.初中数学启发式教育的实践的思考[J].中国经济,2009(11).

[3]刘玉祥.中小学数学改革实践的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0).

[4]张规利.新世纪初中数学的启发式教育改革实践 [J].北方经贸,2010(9).

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去交流心得体会,加强了和专业教师的交流. 学生可以走出学校,到社会实践中去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参加相关的交叉学科的专业培训等,多方面、多渠道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强化实践中要坚持特色性原则,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

将初中的数学教育向着高中和大学方面发展,开创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坚持实用型原则,要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要求,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紧密相关,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教育建立相对应的设备管理条例,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过程中娱乐学习的价值体现

我们都知道学习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寓教于乐,就是将学习的动力与娱乐观念相互结合,用游戏娱乐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去学习知识,尤其是数学学科,数学的枯燥性就更加要求我们要不断将新的方式融入教学之中,启发式教育就是要在娱乐的过程中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主题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必须符合初中教育发展的需求. 游戏娱乐不只是让学生开心的玩耍,更要在游戏娱乐中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和一些道理.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中,老师和家长要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这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很重要的一个方式,通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引导,可以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从而培养出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老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游戏里,不仅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还可以增加彼此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可以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

启发式教育方式当然不是不去管理学生的学习,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态度,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们在决定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时必须选择那些能够起到教育孩子目的的游戏. 游戏内容要努力让学生们互相团结和帮助,学生们通过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数学中的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用团体的努力去学习知识,去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对话,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孩子们解决难题,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们要将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要发挥指导的作用,在大的方向上给学生们进行指导,但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让学生用玩数字游戏的方式进行方程式的分解,教师就让学生们分几个小组讨论,让每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从同伴的想法中受到启发.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这种途径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这种途径的合理、充分运用,将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初中的数学学习更加趣味盎然.

四、结 语

初中数学教育是一个人从小学的教育初期,走向正规教育之路的起点,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除了对初中生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外,还要给初中生以生活照料和养育,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尤其是在初中教育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家长双方面的共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培养. 初中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启发式教育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是巨大的,这要求从一开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敢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1]宋瑞洁.浅谈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2010(6).

[2]王薇.初中数学启发式教育的实践的思考[J].中国经济,2009(11).

[3]刘玉祥.中小学数学改革实践的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0).

[4]张规利.新世纪初中数学的启发式教育改革实践 [J].北方经贸,2010(9).

存入我的阅览室

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去交流心得体会,加强了和专业教师的交流. 学生可以走出学校,到社会实践中去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参加相关的交叉学科的专业培训等,多方面、多渠道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强化实践中要坚持特色性原则,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

将初中的数学教育向着高中和大学方面发展,开创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坚持实用型原则,要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要求,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紧密相关,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教育建立相对应的设备管理条例,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过程中娱乐学习的价值体现

我们都知道学习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寓教于乐,就是将学习的动力与娱乐观念相互结合,用游戏娱乐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去学习知识,尤其是数学学科,数学的枯燥性就更加要求我们要不断将新的方式融入教学之中,启发式教育就是要在娱乐的过程中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主题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必须符合初中教育发展的需求. 游戏娱乐不只是让学生开心的玩耍,更要在游戏娱乐中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和一些道理.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中,老师和家长要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这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很重要的一个方式,通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引导,可以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从而培养出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老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游戏里,不仅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还可以增加彼此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可以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

启发式教育方式当然不是不去管理学生的学习,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态度,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们在决定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时必须选择那些能够起到教育孩子目的的游戏. 游戏内容要努力让学生们互相团结和帮助,学生们通过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数学中的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用团体的努力去学习知识,去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对话,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孩子们解决难题,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们要将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要发挥指导的作用,在大的方向上给学生们进行指导,但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让学生用玩数字游戏的方式进行方程式的分解,教师就让学生们分几个小组讨论,让每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从同伴的想法中受到启发.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这种途径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这种途径的合理、充分运用,将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初中的数学学习更加趣味盎然.

四、结 语

初中数学教育是一个人从小学的教育初期,走向正规教育之路的起点,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除了对初中生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外,还要给初中生以生活照料和养育,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尤其是在初中教育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家长双方面的共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培养. 初中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启发式教育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是巨大的,这要求从一开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敢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1]宋瑞洁.浅谈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2010(6).

[2]王薇.初中数学启发式教育的实践的思考[J].中国经济,2009(11).

[3]刘玉祥.中小学数学改革实践的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0).

[4]张规利.新世纪初中数学的启发式教育改革实践 [J].北方经贸,2010(9).

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去交流心得体会,加强了和专业教师的交流. 学生可以走出学校,到社会实践中去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参加相关的交叉学科的专业培训等,多方面、多渠道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强化实践中要坚持特色性原则,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

将初中的数学教育向着高中和大学方面发展,开创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坚持实用型原则,要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要求,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紧密相关,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教育建立相对应的设备管理条例,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过程中娱乐学习的价值体现

我们都知道学习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寓教于乐,就是将学习的动力与娱乐观念相互结合,用游戏娱乐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去学习知识,尤其是数学学科,数学的枯燥性就更加要求我们要不断将新的方式融入教学之中,启发式教育就是要在娱乐的过程中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主题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必须符合初中教育发展的需求. 游戏娱乐不只是让学生开心的玩耍,更要在游戏娱乐中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和一些道理.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中,老师和家长要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这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很重要的一个方式,通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引导,可以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从而培养出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老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游戏里,不仅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还可以增加彼此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可以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

启发式教育方式当然不是不去管理学生的学习,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态度,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们在决定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时必须选择那些能够起到教育孩子目的的游戏. 游戏内容要努力让学生们互相团结和帮助,学生们通过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数学中的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用团体的努力去学习知识,去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对话,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孩子们解决难题,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们要将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要发挥指导的作用,在大的方向上给学生们进行指导,但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让学生用玩数字游戏的方式进行方程式的分解,教师就让学生们分几个小组讨论,让每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从同伴的想法中受到启发.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这种途径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这种途径的合理、充分运用,将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初中的数学学习更加趣味盎然.

四、结 语

初中数学教育是一个人从小学的教育初期,走向正规教育之路的起点,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除了对初中生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外,还要给初中生以生活照料和养育,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尤其是在初中教育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家长双方面的共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培养. 初中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启发式教育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是巨大的,这要求从一开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敢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1]宋瑞洁.浅谈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2010(6).

[2]王薇.初中数学启发式教育的实践的思考[J].中国经济,2009(11).

[3]刘玉祥.中小学数学改革实践的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0).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启发式 内涵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而在这个时期中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关键。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引导调节教学过程、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性步骤或程序。语文教学方法,是指语文教学中处理语文教材、设计语文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把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逻辑程序。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最值得研究和最值得期待的方法之一。

一、教学方法内涵

教学方法是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教学目标要通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此,教学方法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制约;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结合过程,就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具有相应的学科知识体系和要求,因此,教学方法必须能够适应这些知识体系的要求,并受其制约。

语文教学方法以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其构建的前提和基础。而目标是不断发展的,内容更是经常改变,因此,语文教学方法就不是一种固定的方式或者动作,而是一种动态的系列活动,是在激发并引导学生以自我活动的方式去掌握语文教学内容,并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过程。这就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本质。

二、启发式教学思想概述

最早提出启发式的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他说:“不愤不启,不诽不发。”(《论语・述而》)“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诽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告诉我们: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必得使学生愤而若饥,诽而若渴,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如此则识思深也”。

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的教学观点跟孔子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他说:“我的技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彻底审查年轻人头脑中产生的思想到底是一个虚假的幻象呢,还是一个崇高而真实的产品。”

从本质上说,启发式就是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能有所发现,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启发式的先进性表现在它对学生主体性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开发,在于它对最终实现完满人格发展目标的期待。时至今日,启发式的先进性益发显豁,益发成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时代需要。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联系

启发式教法和学习方法的关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教法和学法分别是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研究语文学习的过程。教法决定于学法。好的学法在于积极思考,务求自得。那么,好的教法就是要激发思维,做好学习的榜样。教和学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对立统一于对语文材料的认知过程中。教师的教应该是自觉的,达到自觉的程度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应该是主动的,在主动的状态下才能有效地发展。语文教学法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个是学生的主体性,一个是语文课程的本质。背读法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之一,阅读中也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听说和写作的学习也有许多符合学科特点的规律性的方法,只要坚信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的主体性也唯有在他作为主体的活动中才能获得发展,进而切合语文学科本质特征,抓住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教和学的好方法就会被我们发现和使用。

四、启发式教学方法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总的要求就是把语文课程艺术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就是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教案设计要有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做到科学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

(一)标准明确化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年级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切实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把这一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贯穿于每一个教学步骤中,使整个教学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在的逻辑清晰严谨。

(二)程序科学化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身的结构复杂的体系,这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序”。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要体现他们之间的整体性、阶段性、连贯性;阅读教学设计、作文教学设计、课外语文活动设计,要体现他们之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o

(三)设计要“实、新、活、交”

实,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实在,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紧扣教学目标,给学生真实感受、真切体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隔靴搔痒,远离学生的心灵。

(四)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不是线性的、片面的依存关系

教学目标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方式。一般说目标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但在有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方法制约目标的情况,例如,文学教学要运用造就文学事实的思维方法,因为文学是从审美角度来把握客观现实的,是客观真实艺术化的审美认识方式,但是如果我们用纯粹理性认识的方法来处置它,就如现在许多中学课堂上流行的那种分解的、抽象的教学法,那么,文学作品就会只剩下几根筋,其美感就消失殆尽了。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兴趣;直观

前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学目标也随之有所改变,不再强调一味的知识灌输的枯燥教学方法,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启发式教学为了摆脱“学生学习努力,成绩就是不提高”的困境,根据相应的教学原则建立一套符合学生们学习规律的方法,能让学生们充分的融入到学习之中,将学生们转变为生物课堂上的主体,并逐渐养成缜密的生物逻辑和创新的方法。

1.需要注意的原则

必须按照相应的教学原则,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才会促进教学的实际效率的提高。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自主性原则。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直接讲解所学知识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起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强烈欲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启发式教学方式在生物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为学生得以进行自主学习做出相应的引导。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原则。高中生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习惯养成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⑹楸旧系闹识变成属于自己的。利用生物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解读现实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可以不断地思考并且可以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增强独立思考能力。三是举一反三原则。老师可随堂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试着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中的社会现象,例如糖尿病的成因是因为分子转运蛋白的输送出现问题。

2.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的教学效率

教师想要使教学效率提高,就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第一,进行直观性教学。生物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所不同,生物学科更具有抽象性,这一特征使得教师加强直观性教学。第二,加强生物情感方面的教学。高中生处在青春期阶段,他们的情感丰富且细腻,需要教师予以关心,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注重对学生在表扬与情感方面的教育。第三,鼓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咀嚼练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知道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得回报的道理。光在上课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课后进行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相关的思维能力和生物知识水平。

3.注重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性

生物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主要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生命迹象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从一定程度上讲,生物课程是一种实验性学科。所以,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验的重要性,发挥生物实验的功能,使得学生在生物实验中提升自身对生物的认知,提高学生生物实验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并观察,从而提出研究结论,让学生对于研究结论进行讨论,从而增强学生对于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及认识利用直观手段和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透过学生自己的眼睛观察到一定的变化,再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物质的特性又是什么。

4.语言要生动形象,把要点化繁为简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教师是高中生物的关键以及重点,教师的生物语言使用强度以及技巧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据观察发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课堂教学语言显得沉闷无趣,激发不了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继续展开启发式教育。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对所要讲解的生物知识信手拈来, 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能够自如应对;提升一定的气氛把握能力,在活跃的气氛下人的大脑接受到信息更迅速。例如,我们在讲解蛋白质由结构功能这个生物概念时,教师可以对这个概念进行比喻,将结构功能比喻成人体的肌肉,从而做好这一生物概念的讲解。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早已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之中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提高生物教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学习理念,教需要努力备课对所要讲解的知识熟记于心,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讲解,用心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通过实验室做实验等直观性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性。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一切科学方法提高学生们创新思维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法研,2013(68)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9

【关键词】四式启发教学;建构主义;图表呈现;层层递进

一、《会计基础》教学方式的现状与不足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会计基础》时,只知固定的题型怎么解答,更换了一种方式或补充了某些条件就不知如何下笔。同时,他们刚开始接触会计课程,专业知识薄弱,在学习内容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容易对相似的知识点发生混淆,对知识的归纳和整合能力薄弱,觉得学习内容抽象、生涩、枯燥,难以听懂,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这时候,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这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二、《会计基础》课程改革设计与实践

(一)建构主义为课程改革指导

教师不应“授人以鱼”,而是应该“授人以渔”。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为此,教师就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了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提示、点拨、帮助,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所以,教师不能成为课本的奴隶,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并应由以往的“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也应由“被动接受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关系的知识结构性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二)优化教学结构

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它有利于系统地传授会计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灵活自如地施展才能。

在《会计基础》的教学中,本人以课程改革为导向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并以四种启发式教学为主,将原有的行动导向体系更加优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消化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学设计提高学习效率

本人的课程改革优化方式以行动导向为基础,四式启发教学为核心。其中,在四式启发教学中,以图表呈现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层层递进式、中心拓展式、对比分析式等三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能力。

1)图表呈现式此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们分组制作他们自发讨论后认为的直观易懂的图表,归纳、说明较难懂或较复杂的知识点,达到深入浅出、一目了然的效果,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其形式和风格不限,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会计基础》是传统理论课程,以往多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问题进行解释、分析。

2)层层递进式“层层递进教学法”,即运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层层剥离的方法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给学生留下“悬念”,待学生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自己创设情景,经过大量反复的阅读训练来获取知识,解决疑难,提高技能。例如:《会计基础》中第四章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综合运用这个整体知识模块中的所有关于成本结算的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在书本中没有强调成本结转的顺序和意义,只是单纯给出了结转时的会计分录。按照这种教学思路,学生必然会在这个知识点上顾此失彼,学习了前面的知识,就忘记了后面的知识,不能纵观全局,融会贯通,没办法横向比较和进行知识点的联系。

3)中心扩展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通过发散思维可以提出各种想法和观点,通过聚合思维可以从多种想法和观点中整合出最好的想法或观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对同一类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4)对比分析式教学,通过两个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为鲜明的印象,能够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例如:采购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分配问题。它们的分配原理相同,但是分配公式中各参数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设置引导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异同点对比分析,使学生最终全面把握相关知识。

三、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

用行动导向法加四式启发教学结构优化改革后,课堂与传统教学课堂有着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学生之变—化静为动;技校的学生给人的印象是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差,这严重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课程改革后,学生的积极性和纪律都有明显的改善,他们都能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之变—化讲为导;教师从教授为主的形式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为主、教授为辅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启发教学的方法篇10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循环结构的兴趣,如何引导其设计出合理的循环结构,是我们在C语言循环结构的教学中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分析了以往教学方法弊端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试图提出一种在C语言循环结构中的渐进启发式教学方法。

2、循环结构和渐进启发式方法

根据学生的前期知识背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渐进地,由易到难地,一步一步地启发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什么是循环结构(what),为什么要学习循环结构(why),如何设计循环结构(How)。本文就是在渐进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将其中的2W+H三个问题一一解剖,借此引起学生对循环结构重视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循环结构的兴趣。

3、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步骤

3.1什么是循环结构(What)

“循环”顾名思义就是“事情的重复”,其具体到程序中就是某一段代码(一条或多条语句)在满足某种条件下的不断重复执行,但是大多数的循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规律的重复,并从本质上讲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举例比喻:“从这学期开始1-16周,周二的3,4节,我们都要上“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显然这不是简单地重复上课,是通过每一次教授不同的知识点和不同的程序设计方法,最后达到大家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质变过程。

3.2为什么要用循环结构(Why)

首先,让学生先通过前期的知识,设计程序求解下述的累乘问题(也可以换成累加等)。首先计算1×2×3×4×5。很显然不用循环结构的情况下,可以用顺序结构的5条语句来解决:

s=1;s=s*2;s=s*3; s=s*4; s=s*5;

程序结构简单,语句数量可以接受。紧接着,很自然的,你可以让学生利用同样的方法去计算1×2×...×100,甚至是1×2...×100000000, 如果还是只采用顺序结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语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无法忍受的地步。随着累加个数的增加,语句也随着线性增多。代码量太大,重复劳动太多。尽管解决效果很差,但这还是一个不用循环结构就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如果式子变为1×2×...×n,而n是一个变量,是一个不定数,就会发现如果不用循环结构,就已经无法解决了。很自然地,学生就会迫切地想知道利用循环结构如何解决,解决的效果如何,极大地引起了其对循环结构的重视,激发其学习兴趣。

类似地,为了更为直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同样的渐进启发式方法引导解决下列问题需要用到循环结构的原因。

首先让学生在不用循环结构的情况设计程序输出下列图形:

*

***

*****

学生可能给出的参考答案:

printf("");printf("*"); printf("\n");

printf(" "); printf("***"); printf("\n");

printf("*****"); printf("\n");

然后抛出第二个问题,启发学生如果符合该规律的图形不只3行,而是10行,甚至是更多,还是不用循环去解决,可以解决吗?解决效果如何?你从中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正当学生埋头苦写代码时,你再抛出第三个启发式的问题:如果现在符合这种规律的图形不是10行,也不是100行,而是一个不定数,是一个变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随时改变行数的图形,不用循环还能解决吗?

3.3如何设计循环结构(How)

引起了学生对循环的重视和激起其学习循环的兴趣之后,我们带着学生的疑惑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设计循环结构去解决上述问题。C语言的循环主要有三种结构(for, while ,dowhile)。各自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通过一定的变动可以相互转换。我们先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结构实现,然后在巩固循环结构的时候可以换成其它两种方法。

对于引例1,学生在用顺序结构计算1×2×3×4×5时,很容易发现其中有四个相乘是重复操作,但是通过怎样有规律地累乘才能得到结果呢,这个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渐进地去启发。

首先我们将上面的代码,即

int s;s=1;s=s*2;s=s*3;s=s*4;s=s*5;

进行稍微的修改:

int s=1;s=s*1;s=s*2;s=s*3;s=s*4;s=s*5;

这时,再启发学生在第二行到第六行代码中除了乘法是重复的,还有什么是重复的?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被乘数s也是重复的,而乘数在有规律的变化(依次增加1)。通过引入变量来表达该有规律的变化,代码再次改写为:

int s=1, i=1;

s=s*i; i++;

s=s*i; i++;

s=s*i; i++;

s=s*i; i++;

s=s*i; i++;

至此,学生就很容易发现,第二行到地第六行的代码完全一样,是重复操作。循环体明朗化。即 s=s*i; i++;。然后设计循环条件和选择循环变量。利用循环结构中的最阶段的while形式,代码变成:

int s=1, i=1;

while(i

{s=s*i; i++;}

至此代码被大大简化,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不论累乘的个数有多少(结果在类型所能支持的最大数范围内),只要修改while循环中的条件,无需增加或修改循环体,均可以解决,随着累乘个数的增加出现代码行数线性增多的问题。同时,只要再增加一个变量,就可以解决利用顺序结构无法解决的累乘个数不定的累乘问题。即:

int s=1, i=1,n;

scanf("%d",&n);

while(i

{s=s*i; i++;}

至此,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在引入了循环结构后,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解决了原来解决起来非常麻烦的,甚至是原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另外,通过详细地讲解该引例的循环设计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用循环结构去解决s=1+2+...+100, s=12+22+32+...+1002 s=1+21+23+...+2100等更为复杂而又具有一定规律的数学问题。

通过渐进启发式方法,我们引导了学生如何去设计简单的具有一重循环的例子,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引申。在该一重循环的设计过程的引导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通过渐进启发式方法来引导学生通过二重循环来完成我们的引例2.

对于引例2,输出图形:

*

***

*****

我们最初给出的顺序结构的代码是:

printf("");printf("*"); printf("\n");

printf(" "); printf("***"); printf("\n");

printf("*****"); printf("\n");

这样的代码不利于发现重复操作,我们稍微做修改:

printf(" ");printf(" ");printf("*"); printf("\n");//输出第一行

printf(" ");printf("*");printf("*"); printf("*"); printf("\n");//第二行

printf("*"); printf("*");printf("*");printf("*");printf("*");printf("\n");//第三行修改之后,本着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念,让学生先忽略细节,从整体上来说,我们要“重复”输出三行,通过前期的知识,很容易引入一个变量表示行数,并将其作为循环控制变量。因此很容易写出程序的大致框架:

int i;

for(i=1;i

{

重复输出三行;

}

而具体到每一行,如何输出,就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每一行的输出情况,经过观察不难发现,每一行都是在先输出一定个数的空格之后,再输出一定个数的“*”,最后输出换行。因此程序的进一步细化为:

int i;

for(i=1;i

{

先重复输出一定个数的空格;// 存在循环-->寻找循环次数-->确定空格个数

再重复输出一定个数的“*”; // 存在循环-->寻找循环次数-->确定“*”个数

最后输出换行符;

}

而具体每一行在输出多少个空格之后再输出多少个“*”,我们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来寻找每一行输出的空格个数和“*”的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有何关系。

假设我们用n来代表行数。

通过列表,我们会发现空格个数j=n-i;(n=3), 而“*”的个数k=2*i-1。为了进一步证实该关系的成立,我们还可以增加行数来加以验证。有了上述关系之后,我们输出该图形的代码就完整了。

int i, j,k;

for(i=1;i

{

for(j=1;j

printf(" ");

for(k=1;k

printf("*");

printf("\n");

}

在实现输出该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引入行的变量n,并将上述代码中代表行数的3更换成n,就可以输出任意指定行数的符合该规律的图形。因此也就解决了我们在3.2中所提出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用了循环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原来解决起来非常麻烦,甚至是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