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十篇

时间:2023-10-12 17:33:52

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传承篇1

“跨越性批判”是当代日本学者柄谷行人通过比较康德与马克思批判方法而得出的关于马克思方法论的新认识。跨越性批判在延续学界关于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特质认识基础上,强调这种辩证批判的动态性和立场的传统性。从跨越性批判方法论视角来看,在党的十以来确立的以“文化自信”为根本出发点、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要方法的传统文化观,不仅传承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中的辩证法精神,同时通过对批判立场的转换回应了时代“破四旧”有批判而无继承的实践困境,开创了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新进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观;马克思方法论;跨越性批判;批判继承;文化自信

当代日本学者柄谷行人通过对康德与马克思批判方法的比较发现,马克思自称为辩证法的学术批判方法,其实质是在不同话语体系之间转换的动态性“跨越性批判”。从跨越性批判这一方法论视角审视传统文化观,我们可以发现的传统文化观既是对“批判继承”原则之合理性内核的理论传承;同时,又通过对“中国梦”的历史衔接和文化自信的根本地位确认,实现了批判继承的立场转换,从而回答了时代“破四旧”有批判而无继承之实践困境的学理原因,实现了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

一、从破到立: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的百年巨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帝国列强的侵扰。为摆脱中国近代落后屈辱的现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从而使中华民族重新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国人遍寻救国救民之良方。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经历了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包袱到时期的“四旧”,最后回归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一文化自信的百年嬗变。一百年前的今天,正值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阶段。陈独秀、蔡元培、胡适等有着西学背景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用源自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武器,拉开了旨在“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迅速推开,并起到摧古拉朽的思想启蒙作用,其背后既有清末后期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中体西用”实践失败的现实刺激,更有经严复结合中国现实需求而转述的达尔文进化论思潮的学理支撑。在进化论的思维范式下,空间意义上并存的中西文化被解读为时间维度上的古今序列。而近代中国的没落也由此被用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过时性。反过来,中国传统文化也被看做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沉重历史包袱,甚至是保守腐朽的历史阻挡力量。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容的孔孟儒学则首当其冲被作为批判的对象。基于此,留日归来的吴虞一提出“打倒孔家店”,便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盛行的口号和标志。另一方面,由于儒学主张孝为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新文化运动自然也将批判孝道、鼓励新青年勇敢走出“吃人”家庭作为改造旧社会、重塑国民性的重中之重。甚至为了对抗文化传承的历史惯性,胡适等人还曾提出废除汉语等全盘西化计划。实际上,为了深入批判“三纲”、旧礼教,鲁迅、吴虞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礼教吃人”说。但此说并非新文化运动首创,早在乾隆年间,早期启蒙思想家、汉学家戴震即有理学“以理杀人”之说。[1]然而,李贽、戴震等人对儒学的批判是从儒学真伪或从儒学道统与政统的区分层面来进行的内部批判。这种批判虽然不乏思想启蒙意义,但其宗旨还在于维护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儒学道统。一旦把对儒学的批判纳入进化论框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上只剩下存废与否的零和选择。现代新儒家梁漱溟正是看到这一批判的深层逻辑,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力图通过将中、西、印三种文化视作空间并存、各有优劣的文化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承续的合理性。然而,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面前,传统文化的艰难呵护不仅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被看做是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无谓挣扎。这大概也是梁漱溟何以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新儒家的原因吧,毕竟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在“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纠结中自沉湖底。正如严复译作《天演论》是基于爱国主义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新文化运动的诸多先锋也面临着成长于斯又激烈批判之的情感冲突与逻辑困境。十月革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让企盼中国走向新生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生存与文化自尊有机融合的可能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阶段论同时为文化革故鼎新的必然性和传统文化历史价值的实存性提供了理论论证;另一方面,马克思的辩证法方法论对文化相对独立性的认肯,也为批判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提供了可能性。也正是由此出发,提出辩证看待、批判继承的传统文化观。然而,建国后在强调阶级斗争的特殊年代,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继承”在实践中沦为有批判无继承的全面“破四旧”运动。文化的时代性成了直接判定文化落后程度的直观标识,甚至文化本身也成了亟需革命的对象。不难想象,孔孟儒学、乃至孔府、孔庙本身在时期会有什么命运。改革开放后,面对长达八十余年的反传统运动所造成的传统文化断裂,学界和社会开始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一时间,诠释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蔚为壮观,并与新一轮的译介西学思潮颉颃并存。然而,真正系统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具体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方法的还是党的十以来关于建立“文化自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传统文化观。由此,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由破到立的百年巨变。

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困境的方法论分析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进行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此后,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辩证看待并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都是对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态度,并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成为指导包括当下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何以在同样坚持“批判继承”原则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会走向“厚今薄古”、“越是精华越要批判”的极端境地,以至于在实践中沦为形而上学的有批判无继承、只否定不肯定。最终一场波及全国的“破四旧”运动给中国传统文化瑰宝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让在曲阜座谈会上无法忘却对传统文化的戕害。今天,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以便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传统文化,就不能简单将“批判继承”这一理论的辩证法实质与实践的形而上学矛盾归因为当时的“左”的思潮等外在因素,而应该从方法论层面分析传统文化观困境的内在学理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继续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并推动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具体而言,“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和内容:首先,从继承历史文化的必要性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都需要了解和利用自身历史文化。正如恩格斯警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的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3]124从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那些只知照搬马克思主义而不懂中国历史现实的教条主义者和民族虚无主义者,很容易“在这个伟大斗争中跌下了或跌下过机会主义的泥坑”。[4]602因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4]635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上不断试错之后被选择的。因此,绝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宗、历史,“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只有从自身历史文化出发,使马克思主义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才能真正提升民族自信心。其次,从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则方法来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决定了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辩证看待,又要批判继承。一方面,特定阶段的意识形态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说,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因此,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合理性,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这种尊重并非颂古非今,而是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因此,需要按照“人民性”这个标准来甄别传统文化的糟粕与精华并作出取舍,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新的时代需要进行改造以达到推陈出新,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体现了辩证法精神。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本为辩证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在实践中滑向形而上学式的单向批判?正如苏格拉底在《会饮篇》中所说,哲学不是静止的东西,而是在两个不可调和的领域之间捕捉到的,哲学通过永恒的奋力追求在张力中画出自己的人生。[5]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辩证法渊源有自。它不是从固有的立场对对象一分为二的解读,相反更像是一个“无知者”从对立双方的互相批判中获得自身的立场和观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曾举例说明:1845年“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3]63因此,当我们从中国式“一分为二”去解读马克思的辩证法时,固然也反映了辩证法强调既否定又肯定这一特质,却忽略了西方语境中辩证法的动态立场。一旦我们以掌握了的马克思主义为立场和批判标准,运用唯物史观中的阶级分析方法,从逻辑上自然会得出如下结论:“研究文化遗产,总结古代文化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作用不大。因为它们无非是封建社会文化的规律,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适用或者不能直接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6]既然我们对规律有了正确的认知,传统文化就只剩下充当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素材佐证价值,而且往往是作为反面典型来使用的。令人唏嘘的是北京故宫和主张“抽象继承”传统文化的冯友兰就是作为反面教材才被“保护”下来的。实际上,抛开批判继承的立场固定缺陷,单从情感心理学和文化接受学的角度来看,“批判地继承”将批判作为逻辑在先,也无形中使继承蒙上了心理阴影。中国传统文化“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诠释模式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它通过“旧瓶装新酒”实现了文化的自然过渡或嫁接,不至于产生“橘生北国则为枳”的尴尬。当然,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在特殊时期的偏差并不意味着原则本身不再有效,它只是说明该原则尚存在走向流弊的学理漏洞。因此,还需要后来者进一步通过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解来补充完善,而这本身也正是“批判继承”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传承与创新

文明的失序,总是从最细微处开始。而文明的重建又何尝不是如此?[7]经历将近一个世纪的反传统运动,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甚至断裂,不仅造成乡愁和精神家园无处依顿,而且使道德虚无主义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利益驱使下甚嚣尘上。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道德建设,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道德建设方案和具体规范,然而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甚至低于60分的“及格线”的调查结论却让人们不得不面对道德建设的实施力度和社会道德水平现状呈现极大反差的尴尬现实。古人云:礼失而求诸野。要重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不能过分依赖理论的推演和舆论的宣传。正如恩格斯在总结西方思想启蒙进程中传统与新兴意识形态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3]118只有将新时期所需要的道德风尚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深契人心并发挥实质性的规范作用。基于此,在党的十后专程到山东曲阜参观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标志意义的孔府,开宗明义地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8]更在其后的论述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持文化自信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前提,并具体指出继承传统的方法路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意味着不仅自觉传承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同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今天,我们要自觉承担交代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任务,就必须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再认识,才能真正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创新,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长期以来,学界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是以黑格尔为参照来完成的。这种以黑解马的解读模式不仅为区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强化了经济决定论倾向,同时,将黑格尔与马克思对立,容易让人们误认为马克思是从固有的唯物史观立场对黑格尔思想进行既否定又肯定的辩证批判,却忘了马克思用以批判的立场本身也是批判的产物。沿着这一逻辑,当我们顺利到达马克思主义之岸后,过河拆桥,黑格尔思想乃至其他学理资源自然没有任何继承的必要,甚至连批判也显得浪费时间。对此,恩格斯曾专门提醒,“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3]126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在“历史斗争的进程中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规律则需要从批判对象或具体的实践中去寻找,“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3]122日本学者柄谷行人正是基于以上考量,通过对康德和马克思学术研究方法的比较发现,类似于康德在理性主义和经验论之间不断位移中形成康德的理性批判体系,马克思的批判性思想和论述同样产生于不断移动于不同话语体系所产生的强烈的视差,柄谷行人把这种批判命名为“跨越性批判”。[9]柄谷行人对马克思方法论的跨越性批判解读,强调了马克思的思想批判既不是基于某种安定的第三种立场对其他各种思想的分别批判,也不是对对立双方观点各取所需式简单综合;而是在后思想的接受中对前思想形成批判,同时用批判过了的前思想对后接受思想进行再批判。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否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其实质就在于马克思不仅是学成的,而且是学无止境的。从马克思的跨越性批判方法论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文化的建设自然不可能是历史虚无的全新建构,也不是无批判的历史复古。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按照时代精神进行批判,这里的批判不是为了彰显新文化的先进性,而是在批判中完成新文化,也即所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核心则在于“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这种传承在先的传统文化观就从根本上承认了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从学理上了新文化运动和期间之所以反传统的逻辑前提。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历史,就在于其优秀的国家精神、文化传统。马克思也曾在比较近代中印两国面临西方殖民入侵时的不同表现和命运时感叹,印度无为顺从的民族文化注定了它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而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则确保了中国人民必定会发起维护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让任何觊觎中国的列强无法像吞并印度一样把中国作为顺从的战利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曾强调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建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出于“革命性质决定了革命任务”这一判断,忽略了社会主义新文化赖以扎根生长的民族文化土壤。根据马克思的跨越性批判方法论,马克思如果在通过批判黑格尔确立唯物史观之后,应该会反过来从黑格尔的立场对唯物史观进行补充完善。而这一点也一直是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耿耿于怀的:“(这些)思想家们的一个愚蠢观念。这就是:我们否认在历史中起作用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有独立的历史发展,所以我们也否认它们对历史有任何影响。这是由于通常把原因和结果非辩证地看作僵硬对立的两极,完全忘记了相互作用。这些先生常常几乎是故意地忘记,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3]127这里所说的“历史因素”自然也包括由传统文化所构成的民族精神。基于此,特别强调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不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把文化自信作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根本前提。

四、结语

正如所讲,“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10]无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几经变迁,每个中华儿女渴望国富民强的爱国之心都是一样的,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沉的核心理念。如果说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正确制定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有幸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新一届领导人则在坚持和发扬批判继承原则的基础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和根基,从而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与民族生存发展之间的主从关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

作者:刘玲玲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6-05.

[2]陈金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批判地继承[J].思想研究,2014(7).

[3]徐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5.

[5][美]拉格兰,萨特海特.哲学是什么[M].韩东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邓绍基.关于文学遗产的继承问题的讨论和思想认识[M]//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

[7]侯军.礼失而求诸野[N].光明日报,2014-11-21(13).

[8]李攻.曲阜论文化:山东考察谈孔子[N].第一财经日报,2013-12-05.

传统文化传承篇2

主持人: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传统文化传承主要来自书本。上述数据似乎在说明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氧”。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对“传统文化”知道多少呢?你阅读了哪些传统文化和文学名著呢?你又是通过那种途径阅读的呢?对我国“传统文化”你是怎样看待的呢?

刘 昊: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鲜明的历史特征。作为中国人,不知道“四书”“五经”为何物,不知道“座右铭”是什么,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唐学连:我认为传统文化应写入书本,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以维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今年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假日与节日的结合,可以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懂得自己国家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在文化比较中了解自己的位置、责任与使命。

吴 铭:春节、清明、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是对民族传统的尊重,对民族精神资源的珍重,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政府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积极行为,是中国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贡献,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主持人:确实应该在课本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在学生中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包含着民族发展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群体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春节与清明,是我们民族纪念祖先的感恩节;中秋与重阳,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健身节、审美节。每一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不忘历史、积极创造幸福与快乐人生的结果,希望所有学生都有传统文化意识。想起自己在中小学时那种对书籍的热爱,现在还觉得很欣慰。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媒体,好像只有书籍才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种慰藉。所以,有了书,就几乎饥不择食地读下去。

夏 霓: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迷失,很有可能与课外阅读有关,现在传媒技术这样发达,学习之余就是卡通片、动画片。想想看,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与传统文化谁最有魅力呢?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课外读物的阅读是密不可分的。

黎 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目的在于促进人类重视阅读的传统,延续书籍文明。我们通过阅读、朗读、吟诵,以情激情,使文中的佳词美句、精彩段落,伴随文中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见解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流入心田,思想感情在陶冶。

何 珥:课外阅读是学习中的一种放松的方式,从阅读中体会到的快乐,并不逊于从其它地方得到的快乐,有时甚至超越其他快乐。我不知道初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否快乐,但我知道高中学生在各种试题、作业外的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罗冰冰:“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课外阅读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我们的人生修养也有重大影响。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我们通过阅读各类书籍认识的。当我们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所以,我提议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付 粤:课外阅读不会影响到我们对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学科学习和人生应该是有帮助的。阅读安徒生的童话,让我悲哀,让我忧伤,更让我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人的苦难。这种悲剧性的,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苦难,该如何面对苦难。

柳 涛:阅读有多么重要,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数。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阅读那些被专家、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接下来再读一些原创的、具有文学色彩的、讲究审美的、讲究悲悯的经典性的作品。这两大类是阅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王 妮:据我了解,对于超过500字的文章,大部分同学不感兴趣,认为字太多,读起来头疼。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影音图片内容的阅读,而对文字阅读置之不理,不能深入地控制注意力和思考力。然而,文字阅读恰恰是培养我们注意力和思维力的最好途径。

蒋明明:阅读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自然与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价有关。目前,考试和分数依然是教学评价的唯一手段。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我们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能够有多少时间让他们的孩子去读一些课外书呢?他们的孩子,包括我们又有多少能够有时间、心情和精力读课外书呢?

刘 青:时间可以合理分配,并不一定非要限定在某一时间必须得做某一种事情,只要每天都能读半小时书就可以了。

蒋 兵:中国教育到底想培养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一到中、高考来临的时候,一些学校把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撵送回家,多么残忍地把一个人的前途这样活生生地断送?每每知道这样的事情屡次发生的时候,我的心已经碎了,我不知道能够说什么。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教师和学生就这样被动地生活着,哪里还能够有太多阅读的时间和习惯?传统文化从何进入我们心田?当我们都在忙于这样的时候,其他国家都在拼命地阅读着,思考着,我们还不觉悟,我们的前途令人担忧。

主持人:从我的成长来说,我从小很喜欢看书,爱书如命,从连环画到故事书,再到一摞摞诗歌、文集,最后到一书橱一书橱的书。看自己喜欢的书,欣赏着美丽的词句,感悟着做人的道理,每每一句格言都会激励倦怠的我要拼搏,要努力。阅读增长知识,也能提升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好书是我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传统文化传承篇3

关键词: 传统医药文化 文学化 传承路径

当今,文化传承与发展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①。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医药文化,至今仍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运用文学化方式传承医药文化,最大限度将医药文化的魅力和潜质发挥出来。

一、文学的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之所以能被传承,是因为文化是符号的艺术,而符号是可被感知并可被接受的。“没有符号就不会有文化,人也只是一种动物,而不是人类”②。“包围人的是符号世界。从作为文化前提的语言开始,到他与同伴的符号关系、社会地位、法律、科学、艺术、道德、宗教与无数其他事物,人的行为除了饥饿与性的生物需要等基本方面之外,都由符号的实体支配”③。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语言承担了重要的责任,“符号表达的最重要形式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意味着思想的交流;交流意味着保存,即传统;而保存意味着积累和进步”④。“语言不仅是一个交际工具或符号系统,而且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⑤。而文学是语言的高级形式,因此必然具备传承文化的功能,其参与到文化传承过程中,会使文化更具有可感性及审美性,丰富而有趣,从而使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文化传承离不开艺术,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文化”与“艺术”两个词总是连在一起,其实,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总和,也肯定是通过其艺术和诗歌为人所理解”⑥。追溯文化的源头,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原始人类用歌谣、舞蹈、岩画、雕塑将文化演绎得多彩多姿。而文字的出现,使人们可以用准确的语词记载头脑中的思想和认识,精神文化主要依靠典籍文本记录传承,文本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文学这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种类相区分的最基本一个特点,就在于它是文本的艺术,而且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形式。任何一个文本自身都具备一定的显性或隐性文学性因素,因此,起到传承文化作用的典籍文本,本身就跟文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文学在其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要实现传承或传播的效果,通过文学做媒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要了解一种文化的内涵与特质,通过阅读文化典籍是最有效、最准确的,典籍文本精要记载文化思想,文化信息可以大规模传递给接受者,并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文化典籍不一定是标准的文学读物,如果其中有文学化的阐发,对传播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宗教文化在传承传播过程中,文学化传达手段起到催化作用。基督教的文化经典是《圣经》,《圣经》并不完全是灌输道理,更多的是通过文学化故事感化受众。佛教经典虽然空玄高奥,但也有许多文学故事帮助理解,并出现众多讲经文、变文,用文学化手段帮助教众理解教义。一部趣味十足的《西游记》深入人心,将人们引入崇佛向善的佛门胜境。文学化的宣传手段趣味性强,情感丰富,并引起美的感受,春风化雨般深入民众内心,是文化传承的很好方式。激发文化典籍中的文学性因素,相当于为文化重新注入新的血液,通过生动的解读和全新的塑造,为文化传承开发新的平台。

二、传统医药文化与文学的契合

中医药学关注的不仅是“人的病”,更多的是关注“病的人”,因此,中医药学有着更多的人文特质,体现出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展现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人化’水平,展现了人的需求、才能、发展程度”⑦。而“文学即人学”的命题已成为文学界的共识,文学对文化传承的功能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对人的共同关注上,传统医药文化与文学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它们在人性、人意、人情等方面相通,在文化传承上相辅相成。

1.理想相通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虽然古代医者与儒家文人视野的基本着眼点都是人,都有崇高道德理想和治世精神。古代医生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医病医人医国相提并论,有高下之分。医和认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⑧孙思邈有相似看法,“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⑨。而具体的症状表现和医治方法,《郁离子》中则有阐释:“治天下其犹医乎……故治乱,证也;纪纲,脉也;道德刑政,方与法也;人才,药也。”⑩从医人到医国,从个体到整体,境界也由一般而至高远,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个人而至天下逐步扩大的理想相契合;即使不能为官,也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11}的自释想法,这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2}的想法不谋而合。自古以来,医者本是知识分子,与文人同属一类,而且由于孝道思想影响,孝子为年老父母治病成为必备功课,《黄帝内经》等医家经典进入文人的涉猎范围,因此既通医又写文的学者颇多。宋代以后,儒医一家的思想更为普遍,“宋士大夫通医理,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13}。文人与医者在知识上更为相通,明代医家陈时功则强调:“先知儒理,后知医理。”{14}儒医一家即医者与儒家文人是一家,实际上促进了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学的融合,二者目标一致,理想相通,在相互沟通传承方面更为便利。在文学方面,与医家医国思想吻合之处颇多。墨子本学儒,其思想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其《兼爱》一文,也谈及圣人治天下与医生治病的相似关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15}。曹丕则直接指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16}。经国与医国,本质上是一致的。“文化是心灵的哲学”{17}。在儒医一家的思想影响下,医者从医受到治国平天下理想抱负的熏陶,在行医的伦理道德方面与儒家文人看齐,崇高的理想要求相应的崇高道德。“医乃仁术”成为医家道德召唤的响亮口号,这与文学理论上的“文以载道”形成相通之处,“仁”是儒家文人的至尊道德高地,“道”也是医家必须遵循的,两者互通互释,更揭示了它们在本质上的一致。

2.气脉暗合

医药与文学在理论上也有气脉暗合的特点。传统医药文化受古代哲学影响很深,而上古时代,文史哲不分家,文学与哲学有着血脉的联系。由于都有哲学因素的影响,因此医药文化与文学在理论上相通不足为奇。《易经》与《内经》成书时间相近,观点相通,因此有易医相通的说法:“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18}从中生出一些重要医学理论,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日之法成”{19},“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20}。从易经而来的“气论”对医学理论影响甚深,气血、气脉、气虚乃至各个器官中的气,都成为中医里的重要概念。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核心,刘劭《人物志》亦以“气”论才性,称“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为性”{21},并细致地辨析由气之阴阳导致的人之才性在迟速动静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这种由中医气血引出的理论渐被文学吸收,徐斡“舒缓”的“齐气”,刘桢“壮而不密”的“逸气”,孔融的“体气高妙”、“信含异气”,直至曹丕发展提出著名“文以气为主”,由此引起后世的“文气说”的演变,韩愈提出“气盛宜言”的观点:“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22}苏辙提出:“文者,气之所形。”{23}几经发展,“文气说”成为文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相关概念如气韵、气律、气格、气象等也是层出不穷。养气和养生是医药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24}。在文学方面,养气对作家创作有重要帮助。《文心雕龙・养气》篇则强调作家在创作时须保持精神和心态的从容不迫:“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25}借助医药文化中的养生炼气意识,顺应自然,注重养气则可顺利由物到情,亦即进入到构思这一创作的内化过程。南朝沈约等人提出诗歌“四声八病”理论,将医药之病引申至文学之病。古代文体学说,将文学之体与人体相结合进行比喻,医药研究的人体对象与文学研究的文体对象渐融合起来。由此可见,有着相同哲学根基的医药与文学,在理论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为两者在文化传承方面打开方便之门。

3.意趣共融

医药文化与文学共融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体现得最多的一个方面,则是中医概念或中药名称的意趣被文学化手段表现出来。意象理论是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在对意与象的关系探讨中,寻觅出文学表现的手法。“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奠若言”{26}。刘勰则正式提出意象创作手法,“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27}。从符号学意义上看,中医概念和中药名称正是医药文化的典型符号,它作为一种药物是象,而其取名却另有意趣表现,意与象的双重表现特征正符合文学创作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因此出现许多“药名诗”、“药名词”、“药名曲”、“药名联”、“药名谜”等,将药名镶嵌其中,极富文学韵味。如清代汪昂写在方剂学里常提起的《汤头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28}诗歌朗朗上口,易记又趣味盎然。针灸学医家编有《五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还有一个穴,胸胁内关谋。”{29}将五个穴的位置标出,简单易记。《西游记》中有一首七律和一首《西江月》词,每句中都藏有一中药名称,而文意连贯,非常巧妙。诗曰:“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赶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词云:“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家中盼望。”另外,文学名著若在题材或细节上对医药文化进行摹写描述,以其传播的广度,会对医药文化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据统计,《红楼梦》书中涉及的医药卫生知识达290余处,5万余字,使用的医学术语161条,病名114种,病案13个,方剂45首,中药125味,西药3种。人们在欣赏名著的同时,对医药文化会有所旁涉,医药文化增进了名著的内涵和趣味,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三、当今传统医药文化文学化传承创新路径

传统医药文化虽与文学有着密切的交流,但在当今社会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学化的传承力度。具体路径可沿以下几点思路开展:

1.文学形象化的塑造

文学是通过形象把握世界的,“文学形象能给我们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30}。在传统医药文化中,人物、药物、器官、概念等都可进行文学形象化的塑造。如中医藏象理论,将十二官每个脏器的地位职责和生理功能做了详细说明,“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31}。这就很有想象力,使对象形象化,具体可感。我们还应为历代名医树碑立传,塑造伟大形象,让其崇高的医德医风永传于世。

2.传播过程中文学体裁的扩容

传统医药文化不应满足于在古典文体中的传播,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植入新的文学体裁中,如可扩展到新诗、散文、小说、影视剧本、微博等。读者群的扩大可使传统医药文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如韩剧《大长今》的热播,其巧妙设置中医药剧情和中医药功效介绍,带热了整个中医文化。韩国对传统文化的爱护和传承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文学性故事的挖掘

故事有着生动形象的特点,情节往往曲折离奇,情感丰富,容易打动人。故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披上故事的外衣,文化要表述的道理、观点都可借此传达,人们在心理上更易接受。传统医药文化蕴藏着巨大的故事宝藏,可借助文学性想象,将故事深入挖掘,使其情节完整甚至系统化,让传统医药文化的宝贵经验和传奇色彩传承下去。

4.传统医药文章的深化研究

医古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医药学经验财富,是医药文化的重点所在,为了更好地传承医药文化遗产,在文字学、文献学、文体学、文章学等文学相关领域还应加强研究。

注释:

①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3.

②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3.

③阿尔伯特・谢夫莱转引自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60.

④怀特.文化的科学.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9.

⑤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安市: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77.

⑥弗雷德・英格利斯.文化.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

⑦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安市: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25.

⑧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济南市:齐鲁书社,2005:232.

⑨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备急千金要方.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

⑩刘基,著,张学忠,选注.郁离子.广州市:花城出版社,1983.

{11}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76.

{12}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长沙市:岳麓书社,2000:227.

{13}金毓黻,编.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北京市:中华书局,2014.

{14}汪一江.新医学伦理学.合肥市: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00.

{15}朱越利,校点.墨子.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8.

{16}陈洪,卢盛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天津市: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5.

{17}刘求长.文艺学问题专论.乌鲁木齐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44.

{18}何少初.古代名医解周易.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66.

{19}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

{20}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

{21}刘邵,著.刘建国,注译.人物志.长春市:长春出版社,2001:4.

{22}曾国藩纂.孙雍长标点:经史百家杂钞.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1080.

{23}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321.

{24}张君房,纂辑.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96:327.

{25}刘勰,著.刘乐贤,编著.文心雕龙.北京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168.

{26}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学新探.济南市:齐鲁书社,1991:183.

{27}刘勰,著.刘乐贤,编著.文心雕龙.北京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113.

{28}汪昂,撰.黄斌,校注.汤头歌诀.北京市:中国书店,1993:8.

{29}刘云币,张云鹏,主编.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上海市:文汇出版社,1992:183.

{30}李永.文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传统文化传承篇4

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因战略核心而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根本,深深影响着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文化更是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 总书记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因此,要想使中国跟得上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重中之重,要摆在国家战略核心位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因国民根本而传承

孙中山先生说过:“传统文化丢不得, 历史上五胡乱华和满蒙入侵,不是戎狄融合汉人,而是汉人同化戎狄,这不能不归功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所有中国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和估量的作用,它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与道、佛二家共同构成基本框架,涵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瑰宝,也是每位中国人所拥有的精神财富。 比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这些一整套的观念和规范至今仍在指导着我们怎么做人、如何做事,作为个体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用其指导人生、塑造自我,通过个体的团结努力,从而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风貌。

3、因危机萦绕而传承

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的这段话,值得今天我们好好反思。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推进,加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盲目推崇造成了是非观的颠倒、社会道德的滑坡,“毒奶粉”、“地沟油”、“问题胶囊” 等事件的相继出现,不仅拷问着社会的良知,也在警示着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已如弦上之箭,不得不发了。 传统文化的危机不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近年来,一些民族工艺技术的流失正在为我们敲响警钟;许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跟风吹捧,对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无视冷淡,也着实让人倍感揪心。 但是“亡羊补牢,犹未未晚”,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在积极地行动,力挽狂澜于既倒,让中国传统文化从危机中“突围”出来。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笔者认为,传承的根本原则是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 对于其中科学的、合理的、符合规律的“精华”,要去吸收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充满封建色彩的“糟粕”,要去否定和剔除。

1、传承儒家的文化精髓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强调“仁者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提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人应常怀“恻隐”、“羞恶”、“恭敬”、“是非 ”之心 ;指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希望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提倡积极入世,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2、传承道家的文化精髓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时至今日仍在警示着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达到“天人合一”。 千年前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今全球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科学发展不谋而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超强生命力的奇迹。

3、传承佛家的文化精髓

佛家虽是宗教,却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和修身养性的思想。 元代人刘谧对于佛教有着独到的论述:使人弃华就实,背伪而归真,由力行而造于安行,由自利而至于利彼。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许多人陷入名利场中无法自拔、身心疲惫时,佛家的思想确有让人醍醐灌顶、降伏其心的独特效果。 佛家重轮回,讲因果;教人行善积德、知足常乐;教人质朴平淡、自然归真;教人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面对顺境和逆境,为迷途之人指出了一条“净心”之路。

4、传承其他家的文化精髓

除了儒家、道家、佛家,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许多精髓值得我们去传承。 比如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号召人们无差别地彼此敬爱,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比如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既强调了自然界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理,又指出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遵循规律,掌握规律,让自然为人服务;比如韩非的“尚法不尚贤”的法治思想,重法治而轻人治,对今天社会秩序的构建、法律规则的制定、修订、执行,仍然有着非常实用的指导作用。除了先秦诸子,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还有诸多名人、名著,如董仲舒、惠能、张载、朱熹等的思想精髓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传承的。

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掀起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十年,更是将传统文化置于底谷,反思这几十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的态度和做法确实有些极端,实践也证明,完全丢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每一位公民离不开传统文化。 现今的中国,陆续出现了文明缺失、道德滑坡的事例,这急需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加以纠偏,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因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总体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采取措施。

1、从政府角度而言 ,一定要把传承传统文化摆在战略突出位置,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合适的财政保障,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立足本国国情,借鉴他国经验,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全面调动民间力量,逐步地、系统地推进传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承,为发展中的中国提供更强的发展动力。

2、现今,《百家讲坛》节目的高收视率 ,“四书五经”等典籍的重返课堂,传统节日、民俗的浓墨宣传,戏曲、中医的活跃走红,不能不归功与媒体的引领和推进。 媒体应该乘势而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捷特征和自身独有的传播优势, 敢于掀起传承传统文化的浪潮,将“传统文化之热”进行到底。

传统文化传承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那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原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膝,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的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一、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传承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在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杰出人物的爱戴和崇敬,如教学《陈涉世家》,要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面对残暴统治奋起反抗的无畏精神。学习《岳阳楼记》要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教学每个名篇要让学生讨论主题思想,这些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吗?

二、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一是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这样的调查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过各种传统节日。如春节时,要求学生了解“年”的来由及各地过年的不同风俗习惯,记录每户人家有特色的春联等;清明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包粽子;中秋节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阳节时,去登高秋游等。三是定期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诗会、参观走访、听国学讲座等。四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与体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最后撰写考察报告。

三、利用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1.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如书法、国画、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学常识等,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格培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感受春节、中秋节等民族风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文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有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那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还可以看《屈原》,吟诗词、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气氛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3.体会传统戏曲的魅力。对于岌岌可危的中国传统戏曲,可以通过放录音机、放光盘等形式让学生欣赏,对于经典名段,让学生跟唱、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到公园看别人吊嗓子,向别人请教学习,拜师学艺,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传统的戏曲剧本,欣赏动人的故事,组织一个戏曲舞台,让学生排练节目,登场表演,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活动,相信中国传统戏曲一定会发扬光大,传承下去。4.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还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国画,在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可以创造出悠远的意境。与学生交流是一种启发学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们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怕作文不出彩吗?

四、利用主题班会形式

利用主题班会形式,教学生学会感恩。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不懂得感恩,为此可以召开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先向同学们介绍不同的感恩故事教育大家学会感恩,应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予我们如此美好的生命,是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们读书,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应感恩我们的老师,是老师传授知识给我们,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应感恩朋友,是他们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激励我们向上……学会珍惜,学会负责,学会有理想,学会善良,学会先人后己,学会无私奉献,通过这些活动,去领会感悟,这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意义无穷。

传统文化传承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3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35-03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是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之所以能将古代文明发扬光大至今,全有赖于固有的悠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姿,体味炎黄子孙思想的广博深邃,体味伟大民族精神的经典永恒。着力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生底色,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传承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仁民爱物,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些都透过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深入内心[1]。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仿佛能看到一位垂钓于寒江的老翁步履蹒跚却镇定自若地向我们走来。他历经两次被贬的磨历,不但没有潦倒度余生,却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柳宗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之上独钓的情景,尽管冰天雪地带来寒气和寂寞,但他没有丝毫妥协和退让,仍然执着于孤舟之上,独钓寒江,展现给人们不屈的傲气,就如柳宗元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一故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逆境和挫折,坚持人生信念,勇敢地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2]。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思想意识、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时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修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学《离骚》一课时,可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屈原博闻强识,长于辞令,却被谗言所累,遭遇流放;但他始终不忘国事,直至人生尽头也心系国家黎民,这种献身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智者的疾呼将一直激励学生前行,智者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在学生的心中。

(三)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人文观念的形成及个人素养的培养

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积累储备阶段,诗词、历史、文学、民俗和语言都处于初步了解感性认知阶段,这将为以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奠基石的作用[3]。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古诗词中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学生以后的知识积淀作铺垫,更是提高个人文化底蕴及修养的重要手段。

二、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等待我们发掘。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努力营造教学的传统文化氛围,找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让语文教学动起来、活起来,深入挖掘语文中的人文内涵。

(一)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的挖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落实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就要求教师用心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

从文化背景来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其本身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幅画、一首诗。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也是了解、体会、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一种情感,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情感,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雨”字的教学:

教师板书“雨”的甲骨文,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几个图形像什么?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像天上下着雨!”

师:“刚才老师画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 (金文) (篆文)(隶书)(楷书),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板书“雨”字)

师:大家仔细观察,对比一下,楷书的“雨”字和古人写的其他字体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的?书写笔顺怎样?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定会对“雨”字的形和义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觉得汉字是有生命的,不再是冷冰冰的,再见到它,一定会觉得倍感亲切,写的时候也会认认真真,倾注自己的情感。

(二)古诗文教学的情境解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语文教学应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可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趣味解读,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在学生读懂了诗意之后,接下来就要与诗人对话,体会情感。

师:景因人生情,这样的景是如何在苏轼眼中幻化为灵动鲜活的人了呢?同学们,读古诗时题目是万万不可不读的,大家看题目,再读读整首诗,题目中的一个“饮”字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结合你知道的苏轼的事情,用心和诗人苏轼对话,看看这一次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畅谈)

[引导看题目、资料]“饮”中蕴含了事,“饮”中蕴含了情。

创设情景:

[课件:音乐起]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距离,与苏轼一起畅游湖上吧。

开始时西湖之上还是阳光晴空,水光潋滟;把酒言欢中,不知不觉天空中竟飘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此刻,在云雾迷蒙、虚幻飘渺的湖上,苏轼乘坐着一叶扁舟,在酒意微熏中,已是飘飘欲仙,眼中的西湖正幻化成了一位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女子向他翩翩走来。此时此刻,在苏轼心中,有愁吗?有难事吗?只是与友人一起泛舟湖上,开怀畅饮,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沉醉于美酒与美好的友情之中,在“已无风雨已无晴”,“已无忧伤已无愁”的心境中把酒言欢,笑谈人生!(范读)同学们都来体会着读一读吧!

(三)教学情境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通过单一的途径,与学习有关的各种情境都可以成为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学情境的创新,来营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到预定目标。如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

空间情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或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专门开辟出“传统文化角”,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音乐情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学习《明月几时有》时,就可以与歌手王菲的歌曲相配,营造出唯美的意境。

影像情境。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四)真实情境模拟

为了达到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走入情境,切身感受。

比如: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毕业离别的情境,让学生畅想毕业时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在依依难舍的毕业之际,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情意浓浓,进而将诗铭记心中。

再比如:学习《论语》时,可以模拟“孔子讲学”,让学生扮演孔子。“讲学”中必然会用到传统文化的一些理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温故而知新”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轻松掌握知识。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阵地。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之路将越发诗意盎然、古意芬芳。让传统文化绽放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同行。

参考文献:

[1]刘 玲.传统文化应植根于语文教学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2]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创造 [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8):10~12 .

[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 [M].长沙: 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

传统文化传承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发扬光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进行传统的文化教育,这是一个新课题。传统文化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意识到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意义,自觉地担当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那将会使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学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

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中汇集着人类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各种文化知识都必须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都有赖于语言文字来传递。而汉字,由于其结构的方式特点,在传递文化信息上有着特殊的功能,往往一个汉字的形体本身就蕴含着某种文化知识。如“里”字,上为田,下为土,本指田地集中的地方,在古代农业社会里“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故“里”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所以从“里”字上揭示了古代人们居住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如黄宗羲的《柳敬亭传》道出了说书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读者可以借此了解到说书这种民间通俗艺术的大致特点。贾谊的《过秦论》,是对秦二世灭亡的历史反思。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则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具体就是桥梁建筑文化,如此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中学语文教育应是一种泛文化教育,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就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不会让学生置身于文化宝山,却两手空空。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教材中所选择的课文从上古到当今,时间跨度在三千年以上,虽以近代、现代文章为主,但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并不在少数,这些课文不仅是古代文章的精华,也是古代文学、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1.中学语文教材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华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上,从孔夫子到,世世代代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创造了瑰丽辉煌的语文文化。中学教材中入选的古人文章,均为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在各种不同体裁上,构建了独特的风范。如《诗经・硕鼠》是古代四言诗的典范;《涉江》是古代骚体诗的典范;《荀子・劝说》、《韩非子・五蠹》是古代论说体的典范;《鸿门宴》、《陈涉世家》是古代史传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是五言诗的典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中的精品,它们气势磅礴,均为豪放之作;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则是风流妩媚的婉约之作;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记”体文章的精品;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第三折,无名氏的京剧《打渔杀家》第一场,可称得上古代戏剧文学的精品力作。所选精品,既为中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树立了范本,又为他们学习古代汉语提供了范例。这些精品或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或抒发感慨、揭示哲理,或寓情于景、清新雅致,或托物言志,揭示生活真谛,真是字字淘洗,句句精酌,篇篇溢彩流金,巧夺天工,无人工斧凿之痕迹。

2.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语文文化与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文化的保存与流传虽离不开语文这一媒介,然传统文化一旦形成,它又可以脱离语言文字,而存在于人们的意识、语言、行动中,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文文化更多的应用于人们的交际和传递信息,因而它更具工具性。而传统文化一旦为人们所接受,不管人们自觉不自觉,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导向与制约作用。

但是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乃是“语文文化”中的一部分,而这里所讲的“语文文化”又仅限于课文教材范围。传统文化则紧紧依赖语文文化,严格限于中学语文教材范围,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传授语文知识时,必须用新的视角、新的眼光去认识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用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地去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里有传统的礼仪文化、道德文化、民俗文化、审美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工艺文化等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

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人们习惯于对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以及勇武过人、力大势沉的英雄品质大为赞赏,若深入分析,鲁达的英雄行为中还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价值判断,对英雄的审美认识。《师说》是韩愈的名作,文章的表层意思说的是从师求学的道理,也抨击了士大夫中自恃门第高贵而不肯拜师求学的陋习。从深层的文化意蕴说,文章还涉及到我国古代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也是很丰富的,各种文学体裁中均有反映,尤其以诗歌最为突出,可以说,隐士文化是旧时代正直知识分子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珍视自我人格,向往自由这一高洁人格的体现,从先秦时的楚狂、庄周,到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其中最著名的有东汉的严子陵、东晋的陶渊明、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这些隐士文化在中学教材中多有体现。《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都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又是表现陶渊明隐士情怀的代表作,所蕴含的隐士文化是丰富的。

三、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传统文华的传播者

既然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承担着将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的重大使命。如何将传统文化授予学生,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师探讨的新课题。

传统文化传承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发扬;高职院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在全球化背景下,民间文化的传承基本采用的是心口相传、口耳相传、一对一甚至是家族传承的模式,难以进行大规模传承,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上亮起了“红灯”,濒临后继无人的窘况。如何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做到和而不同,如何避免文化传承同质化、单一化和重复雷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民间技艺传承后继乏人。据全国院校的相关调查显示,民间技艺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形势不容乐观。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意义非常深远。我国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深入开展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活动,加快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做大做强传统文化及其相关产业,需要动员整个社会力量,共同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模

式与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传统技艺的传承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通过“非遗进校园”系列课程建设,分批次聘请传承人进课堂教学,采用双师(教师+传承人)分段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民间技艺实操演示、开放式课堂、专题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学联合展览、研讨会等,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保护与发展之道,全面开拓“广、深、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思路。

二、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

美术资源和工艺智库、拓展职业教育优势资源研究以民间原生态文化信息的抢救、集聚、整理和研究为基础,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资源和工艺智库,转化为艺术学院教学课程设置与学术知识资源库,并将其渗透到艺术学院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中。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让传统与当代结合、本土与全球结合,形成职业学院教育特性,提升学院艺术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三、有效转化西南地区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技艺于职业教育与应用实践在学院教学与应用实践中逐步把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物思想和工艺特征、民间美术智慧应用于系列艺术作品创作与设计产品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和思路,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学院尝试邀请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朱五一参与课堂教学,在教授学生传统漆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漆器类文化创意产品。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在深刻了解了传统漆画的工艺步骤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既学习了传统文化,又结合所学知识,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学校要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院校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四、开辟校园活动中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职业院校可以实现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除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外,校园文化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传承和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必须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艺术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是开展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艺术巡演、巡展、专家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关注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汲取艺术精髓的同时,感受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团学组织的积极作用,在繁荣校园文化艺术生活的同时,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学院手工社团可以引导社团成员了解和学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习部分传统技艺,并制作成作品进行巡展和传播。总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合理的传承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进行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传承篇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5010班的王宇涵。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传统文化,过文明简约的清明节》。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我们一起走进了美丽的四月。每年公历的4月5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祭祖和扫墓是清明节中的重要仪式,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去世的亲人。在清明节前后,每家每户的孩子,都会在长辈的带领下,举家祭扫祖先的灵墓,既是为传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风和美德,也是行孝的具体表现。学校也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在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朴素的思想,就是不忘历史,不忘先辈。此时此刻,当我们聚集在鲜艳的国旗下,是否想到:这面代表着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洒尽热血、献出生命染红的呢?一幅幅英雄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烈士们为了祖国独立统一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那些英勇的烈士们不愧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不愧为新中国永远矗立的丰碑!

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清明节纪念活动缺少了文明的色彩和庄重的味道。有的把纸钱随地撒以至污染了环境,有的放鞭炮不注意引发山火,还有的甚至充斥着封建迷信思想。纪念已逝亲人,重在表达情感。我们不妨采用音乐祭扫、鲜花悼念、植树寄哀思等更多既经济又文明的方式。在先人的墓碑前,放一段亲人生前喜爱的音乐,献上一束束或洁白或金黄的菊花,植上一株绿油油的常青树木……传递给先人的是追忆和思念,留给我们晚辈的是文明与简约。

传统文化传承篇10

关键词: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65-02

地缘关系的影响,贵州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和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生境中,依靠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和内在充满活力的远行机制,将民族文化以多层次、多侧面系统的世代相接。它既包括文化横向的扩散和改变的传播活动,同时也内涵了文化纵向承接的保持和积累,使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延续性和完整性。

一、村规民约――文化传承的强制性

在贵州各民族近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承通过严密的社会组织系统,通过村规民约形式来保证文化传承的完整性与延续性,社会强制是整个文化传承系统中最具有功能与效能的一种方式。

1.村规民约的功效:贵州各民族每一个社会成员,他的社会化除了家庭、家族和民俗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外,整个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也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否则难以生存。因为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大多数依旧保持“聚族而居”的习惯,无论是苗族、侗族、布依族,还是水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峡谷地带,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经济生活方式或是狩猎―采集经济、或是“斯威顿经济”、或是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生产力较为落后,个人力量有限,离开集体很难生存。村规民约是基于所有民族成员的需要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制定的,成员对规则具有极强的认同感,服从规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可见一方面对规则的心理认同,另一方面不服从规则带来不利后果的利益权衡,村规民约就成了每一个民族成员自觉遵守的规则,从而保证了文化传承的功效性。

2.苗寨的“榔规”的规范: 议榔是农村公社时期民主制度的残留,由某一区域各寨子共同参与。议榔每隔几年或更长时间,召集一次会议,制定新的榔规。这些榔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习惯法”。会议由榔头主持,榔头由各寨寨老、理老等推举产生。每次议榔首先由各寨寨老或理老们商议议榔内容,然后召集群众大会议定,由大会通过,然后宣读生效,即具有了规范性。

3.侗族习惯法的规范:侗族款约法,或称习惯法,主要通过口头、书面、石刻碑文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口头背诵,是侗族人民最原始、最普遍、最广泛的传承方式,用具有音韵、节奏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款项款约;书面传抄条款,是汉文化大量传入侗族地区以后才出现的表达方式,它是用汉文方块字来记录侗语的语音,一般只有抄写人和他的继承人才能看懂。书面抄写突破了传承的时空限制;碑刻也是其中一种传承方式,最早的款碑是无字款碑,都是在款坪上树立一块高大坚实的石头,并在坚实石头前设讲款台,以示订立的款约像石头一样坚实、永存、神圣不可侵犯,称之为“勒石盟款”,也称石头法。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任何一个民族得以持续生存与发展内在基本需求,适应传统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成员获得社会生存的基本保证;贵州各民族整个文化系统的传承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经纬网格,其中的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其中的纬线是宗教、禁忌与道德,而构筑的经济纬网格则是各民族的民俗生活习惯,经纬交错点则是各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这张文化经纬网渗透了贵州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使民族文化思想得以良性传承。

二、民俗习惯――自然传承的潜移默化

自然传承存活在大量的民族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之中,它与贵州近现代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共生共灭,而生生不息的民俗活动就是民族文化资源源源不断的摇篮和温床。

1.服饰民俗传承功能:贵州少数民族的习俗是其文化观念世俗化的表现。苗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它们经历了艰难漫长的历史,贵州各少数民族中苗族近现代支系最为烦琐,因此他们的服饰文化族内多采多姿,苗族服饰传承历代不衰,因为这个曾经经历太多苦难的民族在被迫离开中原迁徙西南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统一的服饰来强调民族的团结,并保持自己民族悠久的传统与文化;在很多苗族的刺绣图案上都有水波纹,表示苗族祖先曾经跋山涉水,渡过长江、黄河最后来到西南。苗族姑娘穷尽一生的精力来制作衣裳,因为在苗族内部有无数“婚姻集团”,同一个“婚姻集团”内的男女才能通婚;苗族人的服装是“化石”,因为他们用针作笔,用线为墨,贯注其内在文化精神,用自己的血和泪,把几百年的苦难和迁徙的坎坷道路用刺绣的方式撒在了衣裙上,使苗族文化代代相承,永不熄灭。

2.建筑民俗传承功能:贵州各民族的住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或者以一种物质文化现象、物质文化的存在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不同程度表现了每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伦理思想、审美追求、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和等立体化的、深层的文化心理,决定了民族建筑的形式方法、行为风俗和技术特征,最后以纷繁复杂的住屋形式和聚落景象而展现。同时也作为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而富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把对自然生境的改造和适应创造一个人神共居的世界的理念、把对稳定而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的希望、把精密的技术体系、把和谐的村落形态、把传统的家庭形态、把固定的社会结构、把深层的精神结构、把异族文化的冲撞结晶统一传承了下来。如,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苗王城”的布局,地处云贵高原,湘、黔、渝交界的武夷山腊尔台地西缘,由七个村寨构成,沿国滴河和官舟河分布,形成一个类似太极“S”状构图,七个村寨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类似”七星阵”图案,寨内军事巷道形成”八卦迷巷,歪门斜道”。这是历经石各野、龙哥达、吴不尔、龙西歌、吴黑苗等历代苗王苦心积虑经营成为“南长城”的军事重镇,是苗族建筑文化精神传承的历史象征。

贵州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习俗万千成系统,这些习俗是整个文化系统中非强制性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延续起着平衡社会成员生产、消费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各民族中的饮食、服饰、居住、礼仪、节日、婚姻、丧葬等均是习俗文化系统的部分,习俗在传承中具有外露性、直接性、整体倾向性、强烈感染性、原始再生性以及口耳相传性,这种文化的传承并不需要依赖强制性的外来力量去促进,它是靠约定俗成以及整个民族社会的自然延续来完成其使命,它是通过各民族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来传承其文化思想的内核。

三、宗教与禁忌――底层心理束缚性传承

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除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外,其他民族有少部分信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主体信奉自然宗教,或称多神教。多神崇拜这是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宗教特色。民间盛行的占卜、巫术和禁忌更是给贵州宗教抹上了巫觋神秘的色彩,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以心理束缚进行传承。

1.祭司的文化传承功能:我们把沟通人神之间的特殊人的集团叫祭司,彝族称祭司为“毕摩”,苗族称巫师,布依族称布摩、雅牙,侗族称法师、道师,水族称鬼师、过阴婆。每一个民族都把本民族的作为精神支柱,相应的祭司就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在贵州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和各种各样的禁忌就构成了他们的底层心理界面。如苗族传统文化中的巫师,不仅是巫文化的代表人,而且还是从事一切与此相关活动的主持者,他们有极高的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巫师不仅向苗族同胞口述具有传统意义和经典意义的制度、规则、民族掌故、原始哲学、伦理道德、法术咒语、宗教礼仪、祖宗名谱等等并且经常替人驱鬼除邪、禳灾祈福 ,还必须是医生,懂得医理,为人们疗伤治病。苗族文化中的内容,无论天文、地理、历法、算术,还是军事、历史、乐舞、医药、技艺无不渗透巫文化的魅影。苗族的巫师和巫文化的影响,在整个苗族文化传承系统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同理布依族的布摩、雅牙(男女巫师的称谓),他们在族中除了主持卜卦、进行预测吉凶祸福外,还通过巫术为人们“驱鬼”、“赶鬼”活动,在其间传承鬼神观念和神人共性观,还将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融合进仪式每一细节,是旁观者无不受到熏陶和教育。

2.宗教和禁忌的文化传承系统功能:宗教和禁忌一方面作为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另一方面它对文化系统的传承功能还体现在:(1)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模式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由此使各种社会因素和力量成为一个统一的稳定整体。(2)通过人们浅层“无意识”作用起着良性的教育能动功能。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在近现代依然保持“神道设教”的传统,通过祭司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小型或大型的祭祀活动的典礼和仪式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与本族民众即文化接受者产生生理和心理共鸣,从而完成文化传承使命。(3)宗教禁忌使既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神圣化,使个人愿意服从群体目标,个人冲动服从群体准则。使大多数社会群体成员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同时对个别害群之马严加惩戒,或者通过禁忌禳解仪式把他们解脱出来,从而束缚性地完成社会道德规范及整体文化传承。(4)宗教及宗教禁忌伴随每一个族内成员个人发育成熟乃至死亡一生时光,特别是成人礼仪和入会礼仪,严格的禁忌和痛苦的考验强化了新成年者和入会者所担负的职责和义务的意识,从而在短时间完成族内文化传承,起着束缚性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泽霖,陈国均.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吴泽霖.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3]姚丽娟.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4]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杨二国.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