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十篇

时间:2023-10-08 17:22:29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1

医疗行业一直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典型,但早期因系统造价高而一直在高端应用。华平(AVCON)为此提供了低投资而高效的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

远程医疗如处一室

我国幅远辽阔,远程医疗好处很多,如:1)缩小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在远隔千里的情况下,几秒钟内医生与病人实行面对面看病;2)共享全国医疗资源,克服医疗权威专家、教授分布不平衡的局面;3)方便行走不便的重病人到外省市看病;4)节省大量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5)减少医生外出的流动性;6)社区看病简便易行等等。

行业会议随时召开

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经常需要召开日常行政工作会议等等,但受到时间和交通上的限制,费时费钱。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够随时随地召开会议,会议精神不必层层转达,效果较好。

对外交流顺利开展

医疗卫生部门经常召开学术会议,还要与国际卫生组织间沟通。如通过长途电话、传真或是出差,费时费钱且效率不高。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可远距离交流互动,如同一室。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在职医生需要不断更新医疗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医院领导为提高医疗质量,也把医生业务培训工作列入日常议程。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实现师生实时互动交流、培训过程能录制保存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解决方案

多画面显示、可随意变焦

AVCON针对远程医疗的特点,支持对远端摄像机的转动、调焦等远程控制:在远程可对镜头进行三可变控制,即可控制光圈、焦距、景深。 对云台可做全方位控制:可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转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从而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不同方位的定焦特写观察等,从望、听角度为患者诊治,使远程会诊更趋于直观。

多方式参与、召开更自由

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所提供的高质量音视频图像、方便易用的文档、文件共享功能,使得医疗机构各种规模的会议都能够从桌面型讨论和会议室正式会议中得以进行。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不需要固定的IP地址,无论身处何地,使用笔记本或PC就可以参于到会议当中。同时AVCON可以通过Gateway、GK、直接呼叫PSTN\GSM\CDMA用户,PSTN\GSM\CDMA电话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呼叫AVCON终端,使用户真正的可以随时召开或参与到会议中。

清晰又流畅、交流无障碍

AVCON的用户可实现多人之间面对面的会谈和讨论,还可以利用平台所提供的数据功能进行电子白板操作,以及包括Word、PPT、Excel等各种文档和文件的共享,网上资讯的同步浏览等。在会议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分组讨论、文字交流和文件传输,使沟通更加全面丰富。

AVCON采用自创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和音频标准的多媒体压缩技术,支持TCP、UDP、AUTO方式的音视频传输。同时支持GIPS算法具有高保真的语音品质。一流的视频效果,使对外交流顺利开展。

录像与回放,培训更轻松

AVCON具有强大的录像功能,任意客户端对多个或某一个分会场的同步同时录像,录像包括会议中展示的讲义文档、图表及标注等交流内容的录像,多方的视音频映像;提供了终端用户对视频会议的部分或全过程的多路视频,语音进行录像,客户端程序中内嵌AVX文件的播放器,可通过视频工具完整回放出来。通过录像与回放,医疗行业可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素质。

系统配置

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所涉及的产品:

・ 华平(AVCON)网络视频服务器、AVCON服务器端

・ 华平(AVCON)自主研发的路由式多媒体会议控制单元

・ 华平(AVCON)多媒体会议终端

・ 华平(AVCON)回音消除器

・ 华平(AVCON)视频采集卡

・ 华平(AVCON)终端遥控器

・ 华平(AVCON)软件桌面端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2

4月23日,北京戴尔全球商用渠道事业部与医疗业界专家及行业IT解决方案渠道商共聚一堂,探讨医疗行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需求。

数据整合是趋势

“最近两三年,从国家政策到各个区域性的医疗机构,大家都在推动医疗信息化发展,戴尔作为一个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看到的是医疗行业信息化正在发生极大的变化。”陈杰认为,医疗行业信息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医院信息化、数据安全和数据连续可用性等。在区域医疗的推进过程中,医疗数据的整合越来越急迫。例如病人去医院看病时,医院需要查看病人之前在其他医院的就诊记录,这就需要各医院之间电子病历共享。

“从计算资源和信息传输资源管理,到信息的存储、访问、保护、安全,戴尔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可以将各类信息进行匹配。在很多厂商的支撑平台上,都需要配合平台进行资源的整合、共享,但是戴尔的解决方案有这样两个特点:第一,它是完全开放的。尽管业内很多厂商也号称是开放的,但是很多它自己内部的东西跟其他厂商不兼容,戴尔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第二,戴尔以效率著称,它的系统性能和性价比都比较高。另外,戴尔对市场的反应很快,并且可以进行很好的定制化。”陈杰介绍,“对于区域医疗市场的变化,我们将在6月份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将为县、乡、镇乃至最基层的医疗机构提供有效的帮助。”

建设广泛的渠道优势

戴尔遵照原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提出的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了医疗领域战略咨询和转型、应用系统建设、基础架构设计以及运维外包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医疗行业里的绝大部分信息化问题可以通过戴尔相应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来解决。“医疗行业的解决方案最根本的是顶层的架构设计,戴尔在这些架构设计上具有领先技术和丰富经验。2009年戴尔收购美国佩罗公司,增强了戴尔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佩罗公司是做顶层设计起家的,它是美国医疗行业中的第一大IT咨询服务供应商。” 陈杰向记者介绍。

“戴尔在医疗行业有明显的优势。一个是解决方案,另一个是合作伙伴。戴尔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除了开放、高性能、性价比高、服务的快速响应这些优势外,其覆盖范围也很广,基本上覆盖了医疗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在业界中很难找到和戴尔一样全面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此外,戴尔的合作伙伴众多,目前我们正在和很多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深度合作,开发出很多定制化的东西。”陈杰说。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3

关键词: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91-02

如何更好的解决医疗纠纷,缓解医患矛盾,净化医疗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1我国医疗纠纷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医疗纠纷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医疗纠纷总量相对平稳,恶性暴力事件逐渐增多:近年来,医疗纠纷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大。如轰动一时的深圳山夏医院员工带钢盔上班、北京朝阳医院一名孕妇因家属拒签手术同意书导致孕妇死亡等事件,都无不折射出当前医疗环境的恶劣,医患双方互不信任以及矛盾的加深。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漠然处之,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1.2医疗纠纷解决手段匮乏,医患之间难以互信:在侵权责任法出台以前,发生医疗纠纷以后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协商解决,患者一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途径解决:一是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三是向人民法院。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

1.3医疗立法滞后,市场呼吁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医患纠纷的处理并没有统一的法律。1987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处理医疗纠纷的法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但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和该办法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而2002年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比《办法》更加完善,但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医疗纠纷陷入了越来越难以处理的怪圈,一旦出现纠纷,患者大闹医院,于是出现“大闹赔大钱、小闹赔小钱、不闹不赔钱”的怪现象。

1.4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逐步加大,媒体报道缺乏正确的导向:当前,医患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容易成为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医患关系大讨论,在这些事件中,媒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医疗机构成了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的焦点。在媒体报道医疗纠纷的处理案中,大部分媒体给予了公正客观的报道,但也有部分媒体在案件尚无结论的情况下推波助澜,对案件做了大量失实的报道,加剧了医患矛盾。而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也成了医患矛盾的助推器,一些医疗纠纷被患方广泛到各个论坛,由于网络缺乏必要的监管,很多人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和对事件的真实了解,处于同情“弱者”的心态,使医患纠纷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2医疗纠纷的特点和分类

医疗纠纷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医疗纠纷的主体必须为医患双方,医疗纠纷是产生于医患之间的纠纷,其他人不能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二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使医疗纠纷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三是发生医疗纠纷时双方存在信息、知识和人力物力等的不对等;四是适用法律不统一。五是医患双方对待纠纷的态度差异性明显。

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概况分为6大类:1.诊疗行为存在过失并造成损害结果的情形。2.虽有诊疗过失但未造成损害结果的情形。如手术中误伤相邻组织但及时处理愈合;3.不存在诊疗过失但确有损害结果的情形。如麻醉意外,手术并发症,药品不良反应等;4.生物药品、器械设备、耗材敷料等医疗供应品发生意外,包括涉嫌产品质量责任的情形;5.患方因医学知识受限,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而产生误解的情形。如早产儿本身就是新生儿脑瘫的致病因素;6.与诊疗行为本身无关的其他情形。

3民事诉讼的特点

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因为医疗纠纷案件的事实查证和责任认定通常需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个别案例还需要尸体解剖检验,而这些工作都是一审时需要完成的,所以一审至关重要。一审判决不利,二审或再审的难度极大。我国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有如下特点:

上海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有如下特点:(1)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数量增长较快,案件相对集中在三甲医院所在地法院。(2)医患纠纷案由确定不规范,部分案件无准确、合适的案由可定。(3)案件审理周期长,部分案件矛盾激化、处理难度大。(4)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适用难度较大。(5)患者易获得同情,胜诉比例上升。2003年以来患方诉至法院的案件中,通过判决、调解、和解撤诉获得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医疗差错损害赔偿或无责补偿的占结案的65%以上,2007年上半年达到70.3%。

北京高院总结北京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该市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一是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二是案由确定不够规范;三是案件处理难度大;四是法律适用出现“二元化”显现;五是患者的胜诉率高。

四川省三级法院2002年至2004年3月共受理医疗纠纷案件2050件,年均700件左右,绝大多数集中在中、基层法院,与上海、北京情况相似。该省医疗纠纷的特点有:一是经济比较发达、医院比较集中的地区,案件增长较快;二是案件类型较多;三是案件审理时间长,双方对立情绪较大,需要鉴定比例高,案件审理难度大,案件审理周期长;四是适用法律不统一,判决结果差异大;五是判决、撤诉比例较高,调解结案很少;六是受理结案的诉讼标的呈大幅上升趋势;七是司法救助比例高,诉讼成本增加。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医疗纠纷的案由有三种:1.医疗服务合同纠纷;2.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3.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三种不同案由适用的法律依次是《合同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

很显然,合同纠纷自然要适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此不具争议;但在医疗侵权纠纷上则争议颇大,如前所述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属性相同,都属于侵犯人身权引发的侵权纠纷,本应适用统一的法律规定,然而实践中则形成医疗损害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的的法规文件的局面。

由于适用《人身损害解释》的赔偿数额远远大于适用《条例》,因此原告大多选择以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为案由提讼,导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边缘化,暴露出允许“医疗事故”和“医疗损害”两种案由并存的弊端。

为解决这个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院都在积极研究和探讨有效解决办法,北京市高院于2005年7月13日率先出台《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对诉辩事由、举证责任、医疗鉴定赔偿责任等具体法律问题做出指导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正在酝酿出台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

从医疗纠纷的法律层面来看,很少有医疗纠纷诉讼是患者及其家属独自参加诉讼的,完全没有律师参与诉讼的案件,患方胜诉的几率为零。而中国目前的法院诉讼费预缴制度、律师收费制度、鉴定收费制度等,给许多患者的诉讼造成了巨额的经济负担。

从医学层面来看,多数患者对医学知识都一窍不通或者知之甚少,究竟医疗机构有何种事实上的过错,难以把握,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的协助。但医学行业中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专家愿意为患方出庭说明专业问题。

从诉讼经历的时间来看,目前几乎所有的医疗纠纷诉讼都在1年以上。以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为例,法官因为医学知识的缺乏,不可能作出判断,必须委托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鉴定问题也是诉讼的重要障碍之一。鉴定报告往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能做出,虽然没有超过审理期限,但实际上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4法治文明

“法制文明”是指解决医疗纠纷最终要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无论采取诉讼或者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最终都都应该体现出法制和人性化的精神,二者缺一不可。众所周知,在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各方面都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和发达国家均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体系,而应该融入自己的特色,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各方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既要保护患方的利益,也要保护医方的利益,对于当前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暴力事件和“医闹”事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整治,为什么暴力事件和医闹事件会愈演愈烈,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处理这类事件的态度和力度,在于国民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不高,在于我们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不足、在于权威机构和部门的制度化建设薄弱,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各级部门相互配合,努力执法,我们在解决医疗纠纷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顺,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才会越来越高,这是老百姓之福,更是医疗卫生事业之福。

参考文献

[1]王大平.中国医疗纠纷现状分析和治理思路.清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1年EMBA毕业论文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 医疗纠纷 诉讼 解决机制

我国医患关系一直都处在一个紧张的环境中,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医患矛盾更加激化,医疗纠纷案件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进程。为了缓解医患之间的这种矛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进程,我们需要对医疗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进行探讨,以便能缓和医患关系。

一、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的特征分析

(一)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

在目前的医疗纠纷案件中,大多数都是采用调节制度解决医疗纠纷,医疗纠纷的调节制度只是为了找到一个令医患双方都满意的医疗纠纷解决方案,很多医院愿意以和解的方式化解这次的矛盾,只是为了缓和医患之间的关系,维护医院的形象。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公平的,得到的结果是双方都满意的,但是却不一定能得到社会多数人的认同。在医疗纠纷案件中,调节制度对医患双方是公平合理的,但是却不一定能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地位。而医疗纠纷诉讼制度的建立,不但可以解决各种医疗纠纷,还能有效的维护我国法律的地位,保证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

(二)可以为同类型的医疗纠纷案提供参考

通过医疗诉讼制度解决的医疗纠纷案,不但能解决医疗纠纷中的各种问题,还能形成一套统一的解决思路,为其它类似医疗纠纷案件的解决提供参考。因为我国走的是依法治国的道路,以任何一种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都必须以法院可能的判决结果为前提,而调解的结果也只能对案件双方的当事人起到约束作用,不会对案件以外的第三人造成影响,而医疗纠纷诉讼解决制度则可以对案件以外的第三人进行约束,因此医疗纠纷诉讼解决制度的效力远远高于调解等非诉讼解决机制。

(三)具有强制性

在利用诉讼解决机制解决医疗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国家作为主体参与到了案件的审理过程当中,因此无论何种解决方式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进而保证了医疗纠纷案件处理结果的合理、合法性,削弱了案件当事人对案件结果的意识控制。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可以对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人以妨碍公务罪提起告诉,避免了一些外力因素对诉讼结果的干扰。当一方当事人不愿意履行判决结果的时候,法院有权强制其实施,这一特点刚好可以提现国家法律的权威性、有效性和国家解决纠纷的规范性、强制性。

(四)在解决程序上更具有严格性

医疗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所以具有严格性,主要是因为从当事人提起诉讼开始到法院作出判决结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程序完成的,比非诉讼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审理过程更加严格。在审理的过程中,法院必须要查清楚整个医疗纠纷案件的事实,这也是法院代表国家维护社会正义的体现,符合公正解决医疗纠纷的客观需要。

二、现行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病历的认证上存在困难

首先,医院还无法全面的认识到病历的重要作用,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中,很多医护人员还不能认识到病历的重要性,认为病历只是对病人医疗活动的一种简单的记录,却没有认识到病历应该是医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医疗纠纷有效的法律依据,由于医护人员的在病历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进而影响了病历的真实性。其次病历相关内容不完善,病历是解决医疗纠纷案件的最有效的证据,因为病历记录了病患整个的医疗过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却经常出现问题。例如病患的住院病例中缺少护理记录或者是护理记录的时间不正确等等,因而影响了病历的使用。最后,缺乏完善的病历管理制度,因为病历是医生临床工作总结,因此一般都是医生手写的,有的医生为了追求速度字迹可能比较潦草,不容易辨认,再加上由于病历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很可能导致病历遗失,进而影响到病历后期的使用。

(二)司法诉讼的诉讼效率不高

首先,诉讼的负价值性远远高于正价值性,因为很多病患认为在诉讼中获得经济利益远远要小于调解中获得经济利益,因此他们会尽量避免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医疗纠纷。其次,诉讼的成本过高,超出了大多数病患的承受范围。目前,我国医疗纠纷案的诉讼解决机制主要是依靠政府的立法,通过人民法院来审理案件,再加上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原被告都是委托律师来进行诉讼的,需要缴纳一部分律师费,除此之外,还需要缴纳其它的一些费用,总的来说诉讼成本比较高,病患在接受医疗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已经用光了所有的积蓄,无法再承担如此昂贵的诉讼费用,因此他们会选择成本较低的非诉讼解决方式。最后,诉讼过程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根据以往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由于诉讼涉及到很多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执行的过程中都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从原告提起诉讼到法院审判中间经历的过程都比较复杂,例如医疗纠纷的过错认定、患者的伤残鉴定等,都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鉴定,这些鉴定机构又有自己的一套鉴定程序,因此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三、医疗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措施

(一)提高病历重要性的认识,做好病历管理工作

1.提高医护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

医护人员最应该认识到病历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份病历都是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可以为医护人员以后的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因此主治医生在填写病历的时候应该有耐心,字迹要清楚,不要一笔带过,以提高病历的证据性。

2.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医护人员的服务不到位,得不到病患的认同,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医院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应该做好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医德的培养,医护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努力赢得病患的认可。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自然而然就会提高服务水平,病历的填写的过程中错误也就会相继减少。

3.建立完善的病历管理机制

由于大部分病历都是由主治医生手写的,因此医院应该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医务人员的书写过程进行规范,保证手写病历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医院应该建立电子病历,手写档案固然重要,但是手写病历在保存的过程中面临的不可抗力太多,很容易发生遗失,因此医院应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完善病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将病人的情况及时录入到系统当中,实现病历的信息化管理。

(二)提高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的诉讼效率

1.降低诉讼成本

病患或者病患家属不愿意选择诉讼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诉讼成本过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适当的缩减诉讼成本,调整各个项目的收费标准,另外,医院还应该给予适当的补贴,对于利用诉讼机制解决医疗纠纷的病患或者病患家属,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采用比例分摊的方式为诉讼人承担一定的费用,以减轻病患或者病患家属的负担,进而吸引更多的人用诉讼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

2.建立医疗纠纷预案登记制度

在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医疗纠纷诉讼之后,法院立案受理之前,应该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有调节可能的案件,在得到当事人的同意之后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到社会法庭、调节委员会或者是相关结构进行法院委托下的调节,调节不成在由法院正式立案受理。这样不但可以达到诉讼与调解的配合,还能符合司法价值取向,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相关部门应该注意的是预立案和委托调节应该是免费的,委托调解的结果应该具有民事合同的效力,在公证以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结果,法院有权强制其实行。这样不但可以降低诉讼成本,还可以缩短诉讼时间,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减少鉴定过程,缩短鉴定时间

我国新颁发的有关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当中规定,医疗赔偿纠纷有两种,一种是由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另一种是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它医疗赔偿纠纷,并根据诉讼理由分别采取两种鉴定方式和赔偿依据。由于不同的当事人对该规定的看法不同,因此诉讼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力图在鉴定机构、赔偿标准上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理解,进而引发了医疗纠纷诉讼中的二元化现象。不但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还浪费了一定的司法资源,使诉讼过程更加复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减少不必要的鉴定过程,全力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二元化现象,取消一些非必要的医疗事故鉴定方法,减少鉴定的次数,以降低诉讼成本,缩短诉讼时间,提高诉讼效率。

4.注重医法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经过我们对最近几年审理过的各类医疗纠纷案件的研究分析发现,医院面临的医疗纠纷和法律性问题进一步增加,因此医院对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涉医法律问题,则需要有一大批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高精尖的复合型人才来为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及时引进一批高精尖的医法综合型人才。因此医院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为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培养一批医法综合型的专业化人才,最大可能的维护医疗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医疗纠纷有关的鉴定制度

1.成立专门的鉴定机构,完善鉴定体系

目前医院鉴定过程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个专门的鉴定机构,在诉讼过程中凡是需要鉴定的材料和事故责任等需要去不同的机构进行鉴定,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可信度,但是却延长了案件审理的时间。因此政府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鉴定机构,专门负责诉讼过程中相关材料的鉴定工作,根据目前鉴定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鉴定体系。另外还要配置专门的鉴定人员,在医疗过错的鉴定人员中做好选择医疗协会推荐的专业人才为鉴定小组成员,这样不但可以节省鉴定的流程,缩短鉴定的时间,还能提高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效率。

2.统一医疗损害鉴定标准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5

在6月7日于郑州召开的2013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海峡两岸医院信息化论坛(CHINC2013)上,飞利浦医疗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飞利浦”)了三类针对中国医疗信息市场发展趋势的创新高端临床IT解决方案:心血管临床数据仓库,基于云平台的3D高级影像诊断中心解决方案,以及深度临床决策支持(CDS)能力的重症监护诊疗监控IT平台。同时,作为专业的临床信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飞利浦围绕Clinical IT@ Work的主题,向行业展示了患者从诊疗到康复所经历的全流程场景模拟:通过移动、远程、互操作性等科技方式和技术标准,将医疗服务从门诊、影像诊断中心、心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房,延伸至社区和家庭,覆盖了诊疗全流程,生动诠释了“全方位关护支持、临床深度和惠及全民”的3C理念。

同日,飞利浦医疗信息系统大中华区总经理安逸信(Tom Andriola)接受了《e医疗》等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安逸信表示对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市场非常看好,并表示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看好中国市场

对于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市场,安逸信表示非常看好。他的一个理由是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另一个是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把提升医疗质量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上。而后者,对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显然更为重要。另一个信心来源是,中国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方面做得不错。

安逸信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飞利浦与很多政府机构、客户以及行业意见领袖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希望结合飞利浦在国外的最佳实践,通过与中国医疗机构和行业专家的合作,逐步引入先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模式,并通过本地化的努力,将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带进来,并对解决方案坚持做持续的优化。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飞利浦医疗信息系统中国团队已经有130多人的规模,形成了从研发、实施、解决方案到营销的“端到端”本土业务链条,为飞利浦继续深耕细作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奠定了基石。

深耕优势领域

作为全球知名的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飞利浦在重症监护、心血管疾病诊断、肿瘤学和影像诊断等方面,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势。利用既有优势深耕医疗信息化市场,显然是一个明智而可靠的选择。

安逸信说:“临床深度是飞利浦医疗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IT提供商的特质所在。随着中国电子病历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中国医疗信息化下一阶段的重点将围绕临床信息化展开。飞利浦将会率先选择在重症监护、心血管、高级影像诊断等,飞利浦具有深度临床应用优势的领域展开。相信IT技术和飞利浦优势医疗诊断设备的结合,会在这几个领域产生相得益彰的应用效果。”

事实上,飞利浦在心血管IT领域已经有所动作,其心血管IT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几家心脏中心进行试点,并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重视基层医疗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6

易中断 较复杂

由于医院病房土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无线网络部署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导致移动访问的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墙壁对无线信号的屏蔽,导致信号衰减严重,移动访问会产生漫游,从而引发访问延迟甚至中断;传统的无线网络部署较复杂,在发生设备故障时不易定位;传统的无线网络中采用了大量大功率、高增益的设备,导致辐射量大,对病人的健康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现在人们常用的无线网络部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走廊放装式部署,其缺点是信号需要穿墙,衰减严重;无线访问漫游现象严重,容易导致业务中断;卫生间等地方对信号影响严重,且存在同频干扰,影响业务的开展。邹恩生表示,移动医护无法在走廊放装式部署模式中开展。另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无线室内分布式系统。这种方案也有不足:大功率AP负责发射信号,每个病区需用功分器、耦合器、干线放大器等至少30多个中间件;专用元器件多,需要专业设计与施工团队,部署复杂,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元器件无法实现故障快速定位,一旦无线网络发生问题,需逐级检测每一个中间件才能定位故障原因。

为了弥补以上方案的不足,为医院提供适合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锐捷网络在无线室内分布式系统的基础上先研发出了智分解决方案。智分解决方案虽然解决了上述两种解决方案存在的大部分问题,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移动访问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零漫游。于是,锐捷网络又在智分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了智分零漫游解决方案,从而彻底消除了移动访问的中断问题。

无中断 无漫游

与无线室内分布式系统相比,锐捷网络医疗智分零漫游解决方案更加简单,它包括智分基站、智分单元以及吸顶天线、超柔馈线等部件。智分基站作为后台设备,可以实现整个病区的无线数据的高效处理,双路射频的冗余设计更为客户提供了高可靠的无线网络。智分单元以一敌多,取代了无线室内分布式系统所必需的多个设备,包括功分器、耦合器等,创新性地实现了远距传输的射频信号的还原优化。邹恩生概括了锐捷网络医疗智分零漫游解决方案的几大优点:第一,无线访问无中断,无漫游;第二,无线网络覆盖无死角,无线信号无处不在;第三,方案部署简单,绿色环保。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7

研究医患纠纷诉讼的特点,目的在于从中找到完善医患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这样的比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从医患纠纷诉讼解决机制与其他医患纠纷机制的角度,亦可从医患纠纷诉讼与其他纠纷诉讼之间进行比较的角度,这样两个角度,前者涉及到选择何种机制的问题,而后者更具实践操作意义,因此本文采取医患纠纷诉讼与其他纠纷的比较中,寻找医患纠纷诉讼的特点。医患纠纷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属于比较难以处理的一种纠纷,且其涉及到医学领域,致使其与其他纠纷案件有着明显的不同:

1.案件大部分都依照侵权纠纷进行处理

在医患纠纷诉讼中,受侵害方大多提起的为侵权之诉,而非违约之诉,这其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在于医疗护理中出现的过错经常将导致患者身体健康的重大损害,侵权之诉相较违约之诉,无合同约定之累,在实际损失基础之上,更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赔偿金额大多较大。那么这样一种诉讼方式的选择,就必然需要更加专业的审理判断,原因侵权责任的确立与否,乃在于侵权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过错四要件的兼具,这四个要件无一不需要证据的支撑,又结合医疗活动的专业性,无专业的审理判断,则无公正的审理结果。

2.审理中涉及到专业证据及鉴定,审理难度比较大

在医患纠纷诉讼中,大量的证据依赖于医生开具的病历资料,目前医院存在的现状是,医生没有对病历资料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未意识到病历资料不仅是医务活动的简单重复,更是疾病规律的记载,同时有可能成为出现医患纠纷时的证据。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病历资料的管理上,医院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存在病后临时补病历资料、有家属手术同意书,但无术前麻醉通知书,病患住院期间的护理资料缺失。医患纠纷的案件由于涉及到确定医疗行为过错问题、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问题的审查必须依赖于司法鉴定,审理期限被延长,且法院没有具有专业知识审理人员,该类案件的证据审查存在较大的难度,案件的审理速度减慢,导致在该案件的审理期间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处理难度较大,审理的期限较长,最终结果就是结案率不高。

3.诉讼结果多为判决

医患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和诉讼三种,大部分纠纷都是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和相关部门的调解得到解决,能够进入诉讼领域的纠纷都是难以通过柔和方式进行解决,调解结案的几率很小。这种案件都是双方在医疗责任和赔偿数额上出现很大的分歧,双方都无法做出让步,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结案大多是以判决的形式,撤诉或者调解结案的非常少。

二、医患纠纷诉讼解决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医疗制度得到了改善,同时人们法治意识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医患纠纷增多。2002年,全国这类事件有5000多起,2004年上升到8000多起,2006年则超过了1万起。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内地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患纠纷66起,三甲医院中平均发生36起左右,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五点四二起;全国有70%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威胁、围攻甚至殴打医务工作者的现象。中国医师协会2008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湖南、甘肃、大连、沈阳、武汉等地,向350家医院就“医闹”现象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50家医院中,“医闹”事件发生率为97.92%。医患纠纷呈现出多且复杂,诉讼处理出现很多问题。

(一)法律适用问题

由于当前我国立法的双轨制,当前医患纠纷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就是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的双轨制,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法律适用出现问题,比如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不一致的时候,该如何适用才能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当前很多医患纠纷并不都是医疗事故的案件,有的只是存在医疗过错或者不足,法院只是在确定赔偿标准和责任出现一定问题。

(二)医疗事故鉴定问题

由于医疗领域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大多数法官无法对医疗纠纷的问题作出专业的判断,大多依赖鉴定结论来处理案件。在诉讼环节中,鉴定结论认证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鉴定结论大多是依靠病历来认定事实,但是病历是由医院来保管的,因此鉴定中病历的真伪极其容易发生争议,而导致鉴定结论出现不准确的现象。有的鉴定结论即使鉴定完还存在模糊和表述不清楚的问题,依然无法给法官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三)案件受理的问题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在法院收到首次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当医疗机构作为当事方再一次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之时,患者一方向法院申请侵权之诉,法院是否受理,怎么样审理才合适?这成为当前法院在受理医患案件比较棘手的问题,争议也比较多。

三、解决医患纠纷诉讼问题的对策

(一)医患纠纷诉讼法律适用统一明确

立法部门应当改变这种立法的双轨制,在处理医患纠纷中的法律适用要明确统一。针对当前司法实践运用出现的《通则》与《条例》出现不一致,那么根据法律位阶原理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面对医患纠纷损害赔偿的时候,应当根据《条例》来认定责任和赔偿;对不属于医疗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或者其他案件,应当根据《通则》来处理。当《解释》、《通则》和《条例》适用不一致,只能根据当前我国法律的规定,医疗事故按照《条例》处理,其他则按照《通则》和《解释》处理。但是这个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就是制定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来处理医患纠纷,并且完善现有的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和范围,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完善医疗事故的鉴定

建立真正的鉴定结论的第三方,该机构要做到公开透明,作出的鉴定结论要正确、中立、保持科学性,成立相应的鉴定委员会,并且适当将医疗专家引入到陪审中,帮助法官理解专业知识,并帮助法官识别鉴定结论。同时考虑医疗证据的专业性和证明力的问题,可以增加鉴定人出庭的义务,对于不能出庭的鉴定人,要进一步的说明原因并进行解释,并加盖有第三方机构的公章。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鉴定结论的准确度更高,更能使人信服,并且使得法官可以更好的作出判断,维护好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三)法院依旧按照医患纠纷进行审理

在司法实务中,鉴定结论是作为证据存在在法庭中,并不是立案环节必备的要素,因此在医患纠纷案件中,即使双方当事人另行进行司法鉴定,或者有其他的证据来佐证对方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下,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不必等待鉴定结果,可以依旧按照其他类型的医疗损害赔偿进行审理。注意就是该案件审理首先要做好双方的诉讼工作,按照我国相关的程序法进行审理。

四、结语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8

同时,《意见》也明确表示,要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提升服务效率,这有望助力相关产业链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

近两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呈现飞速的发展态势,从1.0阶段快速演进至4.0阶段。1.0时代是传统信息化产品的普及,如医院信息化、社保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等方面;2.0时代是以互联网医疗为主旋律;3.0时代是以“三医联动+健康管理”为终极目标,医疗IT公司纷纷切入医保控费、商业健康险等产业;医疗信息化4.0时代,即切入医疗服务的本质,而不仅仅是信息化工具。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大数据、精准医疗等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深度实施应用,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医疗服务并加强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大趋势。

近日,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厂商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展示最新技术成果、打造生态圈、推行核心技术平台,将医疗信息化推到风口。

医疗+物联网 融合进化

在刚刚落幕的2016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CHINC 2016)上,新华三旗下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三通信)携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华三通信医疗物联网解决方案”亮相。华三通信企业系统部技术总监陈岩在“华三通信医疗物联网融合架构”主题演讲中,分析了未来医院IT建设需求,重磅推出华三通信医疗物联网融合架构,引起了强烈反响。陈岩认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提升,使得关乎医疗服务的移动护理、婴儿防盗、资产定位等业务被广泛使用,但也带来了多套网络、多套供电系统和多套管理平台重复建设等问题。

华三通信推出的医疗物联网解决方案将移动医护和医疗物联网业务完美统一,满足移动医护“终端漫游”、“影像数据”、“抗干扰”三方面的需求,建立了医疗物联网AP“统一部署”、“多业务扩展”、“分布式架构”、“统一管理部署”等诸多优势。

打造互联网健康医疗生态圈

与此同时,在CHINC 2016上,涉足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近20年的万达信息也推出其新的解决方案――“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医联体、医院信息化管理、贯穿线上线下的患者服务和面向非公机构及政府监管的整体解决方案”,将万达信息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圈典型案例,切实呈现在大家面前。

“作为行业内首家打通线上线下医疗资源,面向政府主管部门、医院、非公立医疗机构及个人,全方位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我们想要打造的医疗健康生态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下载个APP,去实现网上挂号、在线问诊和健康咨询等单一需求。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医疗健康生态圈,其核心应该是交换,即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打通及贯穿从健康管理、预防、诊断、治疗、医药电子商务、药品配送到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医保结算等所有流程。”万达信息副总裁邬金国在会议现场表示,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医疗软件公司面临来自互联网的挑战,需要提升和加强互联网意识和能力。而互联网公司要吃透复杂的医疗健康业务,更需要对产业上下游相关需求,有更深入了解和研究作为依靠。任何一方的缺失,可能都会限制企业的长远发展。

构建一体化 打造核心业务

医院信息化,尤其以医院自身运营管理为主的信息化作为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既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重要的驱动力,它在优化就医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促进营收增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打破各科室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医院运营管理以及与临床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一体化办公的基础与必要条件。

近日,联达动力隆重推出的“全新医院综合运营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是以医院自身运营管理为主线条切入,打造涵盖医院“人财物、医教研、护药技、党政事”的综合运营管理体系,并与临床业务系统深入融合,围绕质量、安全、效率、效益提供面向医院的一体化综合运营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卓有建树的东软集团也于近日举行新品会,正式推出面向大型三甲医院的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服务流程”和“以医疗工作者为核心的医疗过程和管理”是医院的核心业务。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介绍,东软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打破传统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维定式,是对医院核心业务内涵和外延进行全新定义和诠释的产品,也是面向“互联网+”时代的领先产品,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支撑核心业务高效运行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能够帮助医院优化信息系统架构,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平台”。

精准医疗

随着大数据的普及,医疗信息化大力发展,精准医疗将成为医疗领域发展新趋势。在贵阳召开的数博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原理事长郑纬民发表观点,认为大数据精准医疗有望突破不同病症同一疗法的传统医疗模式。

日前,英特尔发起主题为“精准医疗时代的协作创新”的英特尔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论坛,探索生命科学BT与IT的融合,共同解决未来10-20年的医学难题,带给医学界和科技界新思考,并以非营利性、开放的方式实现创新合作。

英特尔表示,有望在2020年实现24小时内完成基因测序-医学分析-制定医疗方案等一系列精准医疗过程。通过强大计算能力和医学方法的突破,大大缩短制定有效医疗方案的时间,更快找到抑制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方法和药物。

从全球范围来看,医疗体系的变革正在发生,精准医疗正处于爆发前夜。在中国,精准医疗国家指南在今年3月,自此,精准医学无论从应用方向,商业规划,还是技术开发方面都有了地图可循。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9

医疗纠纷案件的特点

案件数量增长较快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组织规模的扩展、就医人数的增加,人民法院审理的医疗纠纷案件逐年上升,但原有的案件统计模式不能全面地反映这类案件的真实数量,因为有关统计案由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而事实上患者多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有鉴于此,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增加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由,且没有再区分医疗事故赔偿纠纷和医疗过错责任赔偿纠纷。

纠纷类型涉及医疗行为的各个环节

从审判实践看,医疗纠纷涵盖了医疗行为引发的纠纷和非医疗行为引发的纠纷。因医疗行为引发的纠纷包括:患者认为医疗机构误诊误治的;患者认为医疗机构采取的医疗措施不当的;患者认为医疗机构治疗不及时的;患者认为手术不当或手术错误的;因药物损害发生的等。非医疗行为引发的纠纷包括:患者认为医疗机构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诊治过程中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病毒引发的;患者认为护理不当的;医学美容、整形等发生的;因医疗用具存在产品缺陷引发的;患者认为医疗机构管理不善、未按规定标准收费、涂改病历资料而引发的;医疗机构要求患者按照医疗服务合同支付医疗费用的等。其中,有些纠纷包含多种原因,呈复合状态。

事实认定方面的疑难复杂问题多

鉴于医学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和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医疗行为具有的高风险性和一定的未知性,这类案件中的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更难统一,医疗过失与医疗风险不易区分。囿于种种原因,医学会所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公正性、客观性仍受质疑。一些鉴定结论虽然认定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同时又承认医疗行为“存在不足”,造成当事人不信不服,由此引发医疗过错鉴定。

法律适用不统一的现象较为突出

几年来,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二元化”的现象一直未能得以统一,特别是对“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确定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时,是适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还是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此外,还有医疗赔偿案件是否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等法律适用问题。在这些法律适用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民事法律普遍性和医疗服务特殊性,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与促进医学科学进步等诸多矛盾。

案件审理周期长

由于医疗纠纷案件经常涉及专业性知识,需要通过鉴定甚至重新鉴定、再次鉴定才能解决。受鉴定因素的制约,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不得不办理审限中止等手续,以致医疗纠纷案件特别是医疗赔偿案件的审理周期明显超过其他民事案件。

双方当事人矛盾尖锐,化解矛盾难度较大

医疗纠纷往往在患者出现伤亡的情况下产生,由于患者或其亲属情绪波动较大,加之与医疗机构的沟通不畅,容易引发矛盾或导致矛盾激化,纠纷升级,甚至引发围攻医院、伤害医生的恶性事件。另一方面,进入诉讼程序后,医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突出,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化解矛盾、平息纠纷、维护稳定的工作难度要大于其他民事案件。

处理医疗纠纷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社会问题之一的医疗纠纷,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为了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建立积极的纠纷预防机制,从源头上控制纠纷的发生;加大对纠纷的处置力度,认真采取补救措施;完善医疗纠纷鉴定制度,保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中立性;拓宽纠纷解决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等。就法院民事审判工作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和入手。

正确认识“医”和“法”的关系

对此,美国著名法官卡多佐在纽约医学会的演讲中指出,“医生依然是奇迹的创造者,是占卜家,我们饱受病痛折磨时,会求助于他们对人体五脏六腑的认识。健康时,我们可能嘲笑他;痛苦时,却会召唤他。法官仍然是希腊的西弥斯,如果你落入她的权杖,她就会宣告你的神秘劫数。你可能听不懂她的话,她却能让你体会到它们的效果。因此,对其他人而言,我们都是神秘人物。”我国学者陈也精辟地指出,医与法都在追求结果的确定性,但是两者的方式不同。在各自宗旨的实现机制中,法是用一般约束具体,医是用一般认识具体。在处理个案时,法律规范是一个适用过程,医学规范是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法的领域,法理上可以假定对任何具体纠纷都可以作出法律上是正确的判决;而在医的领域,无论医术多么高明、医生多么努力,医学理论也不能假定对具体患者的诊断都会正确,对具体疾病的治疗都有效果。所以,当用法律评价和规范医疗活动时,只能要求行医者在医疗过程中尽责,而不能要求其医疗结果正确。这些论述对正确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案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实行专业化审判,合理参与鉴定工作

实行专业化审判,是把“医”和“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从现状看,多数中级法院和大部分基层法院在民事审判庭内设立了专门审判医疗纠纷案件的专业合议庭或主审法官,一些法院注重发挥人民陪审员中的医学专家的作用,有的法院还尝试由具有法官资格的法医参与合议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医疗纠纷案件的特点,有必要在推行和深化专业化审判上下功夫,还有必要在主审法官参与鉴定程序、监督鉴定工作上下功夫,通过旁听鉴定过程和与医学专家探讨,有利于更多地掌握医学知识,更加准确地掌握案情,更加做到“两个效果”的统一。

强化诉讼调解,推进诉调对接

相对于其他民事案件,医疗纠纷案件更难处理,也就更应强调调解。在民事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医疗纠纷案件的调解撤诉率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近来,一些基层法院创新医疗纠纷案件调解机制,推出了诉前先调解、立案先鉴定等新举措,反响较好。同时,近几年来,江苏省法院大力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积极参与大调解机制的构建,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将医疗纠纷案件纳入“诉调对接”的范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篇10

【关键词】医疗纠纷;医患关系;患者权益

0 引言

由于医疗行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技术性,其行业的特殊性质以及习惯的信息封闭等因素,使医患双方的地位呈现极度失衡状态。因而出现医患纠纷之后,患者一方总是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患者的维权之路往往坎坷曲折。他们在身体上遭到医疗事故损害饱受痛苦的同时,心里和精神上也常常受到伤害。愤懑、无奈、悲伤、绝望,往往会使他们做出过激行为,导致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结果不仅造成更多尴尬的“悲剧”,也使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趋于恶化。

1 现行医疗纠纷中患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我国对医疗纠纷争议的处理机制,目前通常分为三种程序:一是医患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程序;二是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调解程序;三是向人民法院的诉讼程序。从上述所列举的程序中可以看出,医疗纠纷中患者所处的地位与医疗机构一方并不平衡,其弱势与不利十分明显,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医疗行业极强的专业技术性以及医疗机构掌握医疗资讯的垄断性,是患者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

医疗行业的宗旨是治病救人,它日常的中心工作就是服务患者,为患者解除病痛。其医疗行为极强的专业技术性、先进的科学诊疗手段以及不断创新的医疗成果,就是患者对其产生依赖和信任的前提。因而长期以来,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医疗机构与患者信息不对称,患者求医治病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所以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双方地位失衡显而易见。

1.1.1 医疗知识不对等,患者过于依赖医院和医生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患者和其家属都不懂医疗知识,到医院看病,完全是盲目听从医生。尽管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医院对患者的病情有告知义务,患者对于治疗方案有选择权。但对于极具专业性质的医疗方案,患者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明白,怎样治疗、是否手术、选择何种手术方案,大多都有医生决定。出于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和依赖,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抱着把身体和命交给医院和医生的想法,很少有人会去过多的怀疑医生定出的治疗方案。所以,各种病历、手术记录上的患者及其家属签字本质上是走形式化的。可是,当出现医疗纠纷时,医疗机构却以患者及其家属已经签字同意、院方已经履行告知义务为由推卸责任,这显然对患者一方是不公平的。患者一方由于不懂专业知识,很难找出医院存在过错的证据。即使通过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时,患者一方也往往不知道哪些病历资料和检查资料对自己有利。而作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医疗机构一方来说,对此却十分清楚明白。因此,在提交病历资料和医疗资讯时,医疗机构往往占有主动权和优势地位。这种医疗知识不对等,患者过于依赖医疗机构的现状,是导致医疗纠纷时,双方地位失衡,患者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所在。

1.1.2 医疗资讯掌握不对称,患者信息掌握不及医疗机构

在医疗损害领域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形,即受害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在医疗资讯的掌握上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从患者在医疗机构寻求医疗诊治过程中,患者的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等医疗资讯几乎全部都掌握在医疗机构一方,所有病历资料都是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的,而患者手中却一无所有。对于病历记录是否客观真实,病情记载是否全面详细,患者都无从知晓,更谈不上去进行监督和检查。事实上,出于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很少有患者去查阅质疑病历资料,也没有人去主张对病历资料的知情权。然而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的这种信息严重不对等,就会使受害患者处于极为弱势的地位。在医疗侵权纠纷案件诉讼中,患者一方向法庭提供的病历资料,多是医疗损害事实发生后,从医疗方封存的病历复制所得。由于医疗方掌握主动权,为规避侵权责任进行病历的篡改与伪造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种时候,仅仅指望以所谓的职业道德去约束医院的行为并不现实。医疗方完全可以打着修改的旗号行篡改之实,或者直接重填一张空白病历取代旧的病历。而患者一方却由于病历从始至终掌握在医院手里,对于病历的虚假性绝大多数时候无法证实。因为患者一方根本不具备证实病历虚假性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找到医院对其病历造假的证据。

因此,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和医疗资讯掌握的垄断性,使医疗侵权事故发生后,患者方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患者这一“不利地位”常常成为法院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判决患者一方败诉的重要原因。

1.2 医疗事故的鉴定在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

在医患之间就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发生争议时,无论当事人选择哪种解决方式,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医疗事故责任在谁。因此,医疗事故鉴定①在处理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合理、公正的医疗鉴定结论,往往是医疗纠纷调解的依据和诉讼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目前比较混乱。国务院的《条例》中规定由医学会进行鉴定,《侵权责任法》生效之后,究竟是医学会进行鉴定,还是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或者另行设立新的鉴定制度,并未做出规定。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就委托司法鉴定还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一问题往往就成为医患双方反复争执的焦点问题。而围绕“过错”与否,不同的医疗鉴定部门往往又会出具不同的结果。如从某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况来看。2002年10月~2006年10月期间,委托某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例共62例。其中鉴定构成医疗事故的有15例,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有47例(47例中有28例在鉴定报告书分析意见中记录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违规行为或医疗缺陷)。这62例中,有25例因一方或双方不服,又经省医学会进行了再次鉴定,再次鉴定后,两次鉴定结论完全一致的有19例,不一致的有6例。另外在全部案例的审理中,有10例原告方(患者方)又提出进行了司法鉴定②。这种重复鉴定、多头鉴定现象的普遍出现,往往使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讼时间长、难度大、成本高,患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及时得到维护。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