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3:54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1

关键词: 中西悼亡诗 差异 文化根源

悼亡诗,广义的理解是所有对死者悼念的诗歌,都可以称作悼亡诗。狭义的理解是指丈夫对亡妻悼念的诗歌,或妻子对亡夫悼念的诗。中国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就有了,但从潘岳创作的悼念亡妻杨氏之诗问世后,“悼亡诗”就成为悼念亡妻诗作的专称。本文选取了中国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英国诗人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两首悼亡诗。这两位诗人虽远隔重洋、时代不同,但遭遇相似,都以同样细腻的笔触去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又同样都表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爱情与死亡。两人对妻子的真挚爱情因妻子的早逝,而将对爱妻的深切思念以文学的形式升华为流芳百世的诗篇。然而中华民族和不列颠民族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大不相同,中国人重含蓄、委婉,英国人则奔放、热烈。但两个不同民族的诗人却以同样的文学形式来描写情感。

本文拟通过对两首诗进行比较,探究文本深层意蕴中的中西差异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文本浅层的相思意蕴

首先分析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全词充满委婉哀伤的情调。上卷主要通过外部形象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迸发而出,凄哀至极。“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剪不断,理还乱,深沉绵邀。“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一人九泉之下孤寂凄清。下卷转入写梦,再次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夜来幽梦忽还乡”,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小轩窗,正梳妆”,既是梦中所见,又是当时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生死相隔,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言万语向对方倾诉;然而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用泪水浑染而成的幽暗画面,凝聚着作者无限的凄凉之情。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一切却化为乌有,便又重新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正是由于与妻子的情笃,生者的怀念才会那样深沉;才使得《江城子》感人至深。

接下来看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这也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悼亡诗,是弥尔顿所作的唯一的一首爱情诗。他的妻子死于产褥,诗人通过叙梦来表达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以及对她的无限缅怀。此诗一开始,诗人就仿佛看见妻子又重新回到他的身边,“Methought I saw my late espousèd Saint”。失而复得,百感交集的心情跃然纸上。接着诗人使用一个典故,把妻子比作古希腊美女Alcestis。妇女生产在摩西教被视为不洁,而妻子产后却洗涤干净原来产褥的血污,“Came vested all in white,pure as her mind”,心灵与外貌都纯洁如初,像天堂里的圣女。“Her face was vail’d,yet to my fancied sight”,尽管她蒙着面纱,诗人看不真切她的相貌,却实实在在地看出了她心灵透出的美:既温柔贤淑又善良可亲。妻子如清风如袅烟,缓缓地向人间走来。“But O as to embrace me she enclin’d,I wak’d,she fled,and day brought back my night”,她就要俯身去拥抱自己的丈夫的瞬间,诗人的梦结束了。这一切都只是过往烟云,带给诗人无限的怅惘和绝望。越珍贵越美好的东西,失去后给人的损失就越巨大,而失去这样貌美德贤的妻子,带给诗人的是无比的痛苦和悲哀。从梦中醒来该是天明了,万物苏醒之时,唯有他则独陷于永恒的黑暗之中,再也没有光明、欢乐可言。细细揣摩,回味无穷。这两首作品从字面意义看,所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即都是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二、深层意蕴中的中西差异以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意象选择不同。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如“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中国悼亡诗中意象选择的这个特点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中国社会进入父权社会后长期形成重男轻女的风习,后经儒家站在伦理角度用“礼义”给重男轻女这一思想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女子地位下降就成为定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男主外,女司内”在一个家庭中分工而治是非常正常的。女子“从一而终”,对丈夫克尽妇责,夫在家则“入厨下”,“捧箕埽”,“弄机杼”;夫在外则“寄寒衣”;只起传宗接代的作用。“女子无才便是德”,故诗人要表现对亡妻的深情只能作如此选择。

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意象多用幻想、想象性意象。

Methought I saw my late espoused Saint

Brought to me like Alcestis from the grave,

Whom Joves great Son to her glad Husband gave

Rescu’d from death by force though pale and faint

究其原因,这是由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西方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能够参与到各种社会生活当中去,所以西方诗人在表达对妻子的思慕之情时,选择意象的范围自然较广。

(二)表达情感的内容不同。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传递的夫妻恩爱深情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互相关心、体贴、爱护,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夫妻之间的爱情已转换为一种亲情。“小轩窗,正梳妆”。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写照。诗人通过这样一个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相互关心、互相体贴的情景。究其原因,这主要源于中国文化和诗教传统,中国伦理型文化影响着诗人。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中国男人的理想追求是治国平天下,“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来是一件耻事”。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乐而不淫”,“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发乎情,止乎礼义”。诗应该“厚人伦,经夫妇,成孝敬”。在这种氛围中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人伦亲情来表达悼亡之情。

而弥尔顿诗中所呈现的夫妻间的恩爱情感,不涉及伦理色彩,却带有、情感色彩。如诗中描写妻子对丈夫“Love,sweetness,goodness,in her person shin’d”,“So clear,as in no face with more delight”,“But O as to embrace me she enclin’d”,带有味道。这种色彩主要源于西方人的爱情观。西方人认为“爱情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的现象,爱情的根源在本能,在,这种本能的欲望不仅把男女的肉体,而且把男女的心理推向一种特殊的、亲昵的、深刻的相互结合”。

(三)传达的情感色彩不同

苏轼的词中传达的是一种悲情――“十年生死两茫茫”,凄哀至极。可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情。所以二三句就自然地迸发出“不思量,自难忘”。这种“思量”,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无时无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进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泉下孤寂凄清。这其实反映了中国诗人与西方诗人在生死观上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诗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人死犹如灯灭”。死后双方将不可能再团聚,人死去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无可弥补。所以中国诗人对于死亡,情感上是悲伤、沉痛、凄楚,无法排遣,读者亦只能沉浸在诗人的巨大悲痛、深切的哀伤之中。

而西方悼亡诗传达的情感则是“悲”中有慰,痛苦中还有一线希望,相信来生彼世,把乐土天堂看作幸福的归宿。给读者的感受是哀而不伤,情致相对中国悼亡诗来说较为温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诗人悲伤的同时,流露了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认为妻子死后已升入天国,短暂的生命已上升到永恒的新生,肉体原罪已被冼净。西方悼亡诗这种特点表现了西方诗人对待死亡的看法与中国诗人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诗人很少表达出死而有知、彼世亦有乐土的思想。而西方诗人认为死亡与生存之间有连续性,冥冥之间暗有灵魂不与肉体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基督教天国乐土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因而幽明永隔、无路可通的悲惨不及中国诗人那么沉痛,表现在诗歌中的情调也就迥异。

总之,中西方悼亡诗由于各自所受文化传统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参考文献:

[1]黄药眠,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连叔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赵彦春.诗学散论,青岛出版社,2007.

[4]姜志伟,罗德喜,李啸.大学英语点击英美文化.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2

【关键词】英汉隐喻 认知异同 文化根源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应用方法,也是一种奇妙的语言艺术。根据环境背景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隐喻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共通性。随着认知语义研究的不断发展,英汉隐喻认知异同分析成为语言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

一、隐喻认知理论分析

隐喻认知理论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得出的一种重要的语言应用理论。在隐喻认知理论研究中总结出:隐喻既是一种具有丰富功能的语言修辞手段,能够提高语言艺术境界,丰富语言表达形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语言的灵活掌握,并熟练运用,培养开阔性思维。隐喻,是以思维联想为基础,通过某种事物去了解另一种事物,即通过一种形式表现促进对另一种形式表现的理解。隐喻具有一定文化特征,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运用隐喻所表达的语言意思具有差异性。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隐喻是对文化的语言体现,通过隐喻的运用能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即包括民族文化的重要影响,也包括民族文化对喻义的制约性。英汉隐喻的认知存在各方面,相同性和差异性。造成英汉隐喻认知异同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可以追溯到文化根源的影响。

二、英汉隐喻认知对比分析及文化根源分析

英汉隐喻认知存在相同性和差异性,下面主要结合这两个方面进行英汉隐喻认知的对比分析,并探究出其文化根源,促进英汉隐喻的更好应用。

1.英汉隐喻认知相同性及文化根源分析。隐喻的应用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来看,东西方的思维存在较大的共性。隐喻是由主体和喻体共同组成的一种语言应用形式,构成隐喻的要素主要包括一个具体的空间环境,和明确主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形式特点在东西方的思想理念上具有相同的理解效果。例如,在空间结构或方位结构上,东方人们认为较好的一方为“上”或“高”,较差的一方则为“下”或“低”,西方人们认为较好的一方为“up”或“high”,交差的一方则为“low”或“down”。如中国人常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指不断的进行努力,外国人说的“No matter how many difficulties ahead,keep up the fight ”。还有这样依据俗语“Lifted a rock at his own feet”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隐喻在东西方语言认知上存在一致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英汉隐喻的认知一致性的文化根源主要是由于东西方人们思维方式是相同的,即“high”就是向上的、好的事物象征,“down”就是低沉的、不好的事物象征,这种思维模式和观念是一种较为固定的形式,因此隐喻认知存在跨区域一致性。

2.英汉隐喻认知差异性及文化根源分析。英汉隐喻认知上的差异性要大于一致性,主要是受东西方生活环境不同、社会风俗文化不同、思想观念和联想等方面的影响。例如:

(1)汉语中习惯用“揠苗助长”、“对牛弹琴”等成语来表达语言情感,即农业色彩较重;英语中“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While water can carry a boat, it can also overturn”,即海洋元素较重。这种隐喻认知主要是由于国家地理文明造成的,中国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因此容易形成相应的语言习惯;而欧美国家多是“海洋文明”,水上事业发达,形成相应习惯。

(2)在汉语的隐喻应用中,“红”是吉祥的象征,是喜庆的颜色。红色是在婚嫁或节日时最常用的颜色,是美好的象征。“红光满面”、“红装素裹”,都是美好的意思。而在西方,红色是流血、残忍的象征,是一个贬义词,例如“red revenge”、“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都是指残杀和暴力。这种隐喻认知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风俗文化影响造成的,因此全面了解英汉隐喻的认知差异性十分重要,避免由于民族文化上的差异造成误会。

(3)在东西方文化差异分析上,由于地理环境、文化教育以及社会流行趋势多方面的不同,东西方人的审美观念和想象能力存在不同。例如,从中国人的眼光去看“牛”这种动物,是踏实、勤奋的代表,而在西方人眼中,“牛”则是笨拙的象征,“to bull in a china shop”。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标准,使英汉隐喻的认知存在差异性。英汉隐喻认知上的差异性,还受价值取向、、神话传说等多方面的影响。

总之,隐喻是一种奇妙的语言艺术,通过隐喻形式能够大大丰富语言的应用功能,促进语言的多彩和神奇,使语言更加具有内涵和趣味。英汉隐喻认知存在一定的相同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隐含隐喻差异性主要是受背景环境、社会风俗、审美联想等多方面文化根源的影响,造成东西方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认识。为更好的应用隐喻,要加大英汉隐喻认知探索,促进东西方文化上的交流,实现跨区域语言研究,促进语言形式的丰富。

参考文献:

[1]李新,刘晓霜.英汉惯用语中的隐喻现象与文化认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2]李沿围,朱丽颖.基于隐喻认知的英日汉谚语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1).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3

关键词:格致书院 《万国公报》 中西格致异同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208-02

晚清以降,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大规模传入中国。“中西格致异同”便成为晚清学术的重要论题。上海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作为晚清最具影响力的西学传播重阵,很自然便成为当时学界发起“中西格致异同”讨论的前沿阵地。晚清最早有关“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发端于上海格致书院。1887年春和1889年春,许星台、李鸿章曾先后两次就“中西格致之学异同”论题,考校上海格致书院的学生,以期展开广泛讨论。其中属李鸿章发起的那次讨论影响最大,考生蒋同寅、王佐才、朱澄叙、钟天纬等人获得超等奖励,答卷予以刊出。受格致书院的影响,1889年传教士韦廉臣在《万国公报》上也以“中西格致异同”为题,向全国发起征文讨论,从1889―1893年间,共征得寓济逸人、吉绍衣、朱戴仁、胡汉林、钟清源等人的五篇讨论文章予以刊出。下面对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上对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相关情况分别加以论述。

1889年,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先后虽然都组织了有关“中西格致异同”的同类讨论,但是两次讨论的侧重点及认识深度存在较大的差别。格致书院所组织的讨论者,大部分皆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对西学比较熟悉,故其对西学的讨论比较系统,并不乏新见解。而《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们对西学的见解则参差不齐,并且有些讨论者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将西方宗教和科学混为一谈。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主要从格致学研究对象、西方格致学源流及方法等方面,展开对中西格致学异同的比较探讨。而《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则泛泛而论,并无系统之比较,但对中西格致存在差异的原因有所探讨,为其讨论之特色。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首先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们对中西格致学研究的对象有其独到而明晰的区分,认为中国格致重“义理”,而西方格致重“物理”。如钟天纬指出“格致之学,中西不同。自形而上者言之,则中国先儒阐发无余蕴;自形而下者,则泰西新理方且日出不穷。盖中国重道轻艺,故其格致专以义理为重;西国重艺而轻道,故其格致专以义理为重;西国重艺而轻道,故其格致偏于物理为多。此中西之所分也。”中国“义理”格致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伦道德,而西方格致主要侧重于“物理”,故二者存在明@区别,在“物理”格致上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对于此点,王佐才作了进一步说明,他指出儒家所谓的格致“乃义理之格致,而非物理之格致也。中国重道轻艺,凡纲常法度、礼乐教化,无不阐发精微,不留余韵,虽圣人复起,亦不能有加。唯物理之精粗,诚有相形见绌”。

其次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们非但对西方近代分科化、体系化的科学门类十分熟悉,而且能够深入理论层面,去探究西方格致学理论体系的源流,并对西方新科学理论进行介绍和体认。王佐才、钟天纬两人对西方格致学的源流认识十分清晰,并对培根、达尔文、斯宾塞等人的最新科学理论予以介绍,这既反映出晚清士人在西学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进展,即此时士人对西方科学认识不再局限于器物层面而逐步深入至思想和制度层面;这也反映出格致书院在当时国内接触和传播西方新科学论理上站着在了时代的前列。

朱澄叙对西方近代培根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极为推崇,认为其“创为新论谓穷理必溯天地大原”,“必心力与机器互用,方可得其实据”,而“更试验其所行之事,而强识之,辨虚诬而归真实”。 朱澄叙对培根的演绎和归纳法也十分了解,指出其“爰是设立二法:曰心机料理(演绎法);曰天地阐义(归纳法)。一以辅助格致之学;一以研究万物之理。”此外,朱澄叙也清楚地认识到培根“归纳――演绎――经验主义”方法论原则,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有莫大的助益,他指出培根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屡试屡验,如风象、天气、养生术、星学、医学等皆是由此前说,阐其学始精”。

王佐才、钟天纬、朱澄叙三人通过梳理西方格致学发展的源流,来把握西方格致学发展特点及传统,并与中国格致学进行比较,认识到西方格致学自古以来就有其思想传统,且有其系统的方法和理论,至近代培根经验主义认识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等新理论层出不穷,使西方格致学发展迅速,由此也意识到西方格致学在思想传统和方法理论上大异于中国,并对西方格致学讲求实证的精神大为推崇,这无疑反映出晚清士人对西方科学有了新的认识,能够深入理论层面,触及西方近代科学的精神实质。

与格致书院讨论者对西方格致学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相比,《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对“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则略显单薄,且夹杂基督教神学的因素在其中,但其对中西格致学存在差异的原因的探讨,还是颇有见地。与格致书院讨论者们一样,《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也一致认为中西格致存在较大差别,且在“物理”格致上,西方远胜于中国。基于此考虑,《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开始反思中西格致存在较大差别的原因。讨论者主要是从教育、国家对格致学重视程度差异等方面来探讨中西格致学存在差异的原因。

寓济逸人、吉绍衣、钟清源等人一致认为西方格致学发达的原因在于西方自古以来就有专门的教育,其学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并通过对比西方,钟清源等人又反思了中国教育弊端,并觉得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格致学不重视,仅以“八股选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格致学在中国的发展。讨论者们通过探究中西格致学存在的差异原因,觉察到中国教育体系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八股选人”制度,压制了中国格致学的发展,此番见解极具前瞻性,可视为反思科举制弊端的时代先声。

《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们虽然对于中西格致存在差异的原因反思比较深刻,但是由于此次讨论是由传教士所组织,因此有些讨论者在处理西方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时,受传教士的误导,将西方格致学和基督教神学混为一谈。如胡汉林认为“泰西格致学于耶稣”;钟清源则认为“西人论格致则本于《圣经》,《圣经》所载,纯是真理”,“且《圣经》所载,虽不用格致言,即深悉格致之理”。而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们,则对西学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摆脱了基督教神学影响,能清晰地区别科学和宗教,如钟天纬在梳理西方格致学源流,讲到达尔文进化论时,就指出“其说与耶稣之理相反,故西国儒士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起今则佩服者多,而格致学从此大为改变”。朱澄叙则指出有些古希腊学者将格致学“杂以鬼神之道”,“鄙细皆不足道”。

虽然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们,对于中西格致学差别的具体认识不同,而且对西学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较大差别,但是二者都认识到西方格致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学讲究“实证”和“实用”精神,故而一致对此精神推崇备至,这也反映出晚清学风的新变化。

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上举办的两次有关“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反映出晚清民间知识分子对中西格致学的差异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格致不同成为讨论者们的共识和立足点,大部分讨论者放弃“西学中源”的论调,转而对中西“格致”进行客观比较。(2)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们不但明确地认识到中西格致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义理格致”和“物理格致”的差别,而且通过梳理西方格致学源流,进而从理论层面对近代西方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方法有所认识,并对西方新科学理论予以介绍和讨论,成为晚清讨论及传播西方新科学理论的前沿阵地;《万国公报》上的讨论们则基于中西“格致”存在诸多差异的认识,开始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而对中国传统教育和科举制进行反省,认为“八股选人”限制了中国格致学的发展,此即为晚清反省中国科举制弊端的时代先声。(3)与传教士通过《万国公报》所组织的有关中西格致异同讨论相比,格致书院所组织的讨论对西方科学认识更为客观深刻,并摆脱西方神学的影响,反映出此时晚清士人对西学的认识逐渐摆脱传教士的影响,开始掌握了对西学学习的主动权,并获得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4)无论是《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还是格致书院的讨论者,通过比较中西格致学的差异,都认识到西方格致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学讲究“实证”和“实用”精神,并对西方讲究“实证”的研究精神大为推崇,这反映出晚清学风的新变化。此次讨论反映出的晚清士人的西学观,可谓是由“西学中源”说连接到严复启蒙理论乃至新文化运动科学主义思潮兴起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109.

[2] 钟天纬.格致说[M].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11卷.清光绪24年宝文书局石印本.

[3] 王佐才.中西格致源流[M].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11卷.清光绪24年宝文书局石印本.

[4] 尚智丛.1886―1984年间近代科W在晚清知识分子中的影响――上海格致书院格致类课艺分析[J].清史研究,2001:72-82.

[5] 参阅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9-68.

[6] 朱戴仁.问格致之学泰西与中国有无异同[M].万国公报,1890:11451.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822

由于区位优势、历史原因和发展战略等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差异性。统一货币政策遇到这种异质的空间特性,势必会出现差异化的区域效应,在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效果。无论是像发达国家这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还是像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转型经济体,货币政策均被证明存在差别化的区域效应,这是由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部门固有的异质性所决定的。我国在不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区域金融差异与金融一体化的货币政策产生了矛盾,国家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了不同的传导效果,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遭遇结构性问题。我国的货币政策理论及宏观调控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假定各地区同质性的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各地区异质性问题。笔者认为应给予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以足够重视,并提升货币政策对整体经济发展的结构。

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界定

经典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是基于货币政策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没有关注国内不同地区对货币政策的不同反应,隐含的假设是不同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存在差别。但是,现实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不同内部区域经济结构、经济周期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因此,统一的货币政策经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金融及产业部门的传导,必然会出现区域效应的差异。但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定义。笔者搜集相关文献,从中整理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并以此为依据,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给出界定(见表1)。

从上表可知,这些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定义中,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强调区域经济差异性。将区域经济差异性作为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分析起点和基本逻辑前提,从而承认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原因是经济差异性。

二是强调统一的货币政策,无论是单一的货币政策还是同一的货币政策,或者是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都是在国家或国家联盟这一“区域”概念中的货币政策,体现了货币政策决策的集中性和统一性。

三是强调差异性反应。不管是从宏观经济指标还是从实体经济变量方面来考量,统一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反应是研究的落脚点。

四是强调差异的空间性。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属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范畴,是与时间非一致性相对应的空间非一致性,强调的是货币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力度是否相同,焦点在政策影响的空间结构上。

五是强调了比较性研究视角。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主要致力于分析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是否具有同等的作用效果。

六是强调了一种整体性思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损害了整体宏观经济目标实现。

七是暗示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途径:即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产生的。

基于此,本文认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指,统一货币政策在具有差异的不同区域传导过程中产生不同影响的现象。经济差异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重要内生因素。

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表现形式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作为在政策传导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在国内外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在发达经济体,尽管经济金融的各个部门存在异质性,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差异,但其同时具有发达的市场机制,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会使差异化效应保持在一定限度内,直至市场出清。我国处在转型期,市场体系发育不足,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由于政策限制、自然垄断、投资环境差异、信息不对称以及非理性预期等诸多因素,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限制,市场自身无法做出均衡调整,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衡,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信贷政策实施效果受区域差异影响较大

不同区域在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差异使统一货币信贷政策在不同区域会产生不同效果。王晓青、李云山(2004)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平衡性、信贷供给市场的寡头垄断性以及单一总量调控模式等因素,客观上形成了中国经济的主要宏观特征从总量上的通货膨胀和微观上的“投资饥渴症”等转而表现为“东、中、西”等结构问题和微观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加剧了货币信贷供给的区域差异。实践表明,中央银行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在中小企业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比在中、西部地区成效较好,支持“三农”的政策在农业比重较大的中、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效果明显。信贷政策在东、中、西部不同的企业规模、产业构成、增长模式、金融生态环境等差异下,必然出现政策效应的区域性差异(见表2)。

(二)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效果受区域差异影响较大

张志军(1999)认为,由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货币化水平、资金周转率、现金漏损率、资金外流率等方面差异较大,货币乘数存在区域差异,因而,统一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会因为区域乘数差异而导致货币供给区域不均衡分布。一般来讲,存款准备金上调能够减少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收缩其信贷能力,但这种信贷收缩对东、中、西部的影响是不同的,多数研究资料实证显示,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东部地区的作用均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以2010年和2011年最近两年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地区效应来比较,2010年中央银行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合计0.5个百分点,2011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共计3个百分点。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变化来看,东部地区较为敏感(见表3)。

(三)再贷款政策实施效果受区域差异影响较大

我国现行再贷款有支农再贷款、紧急再贷款、扶持发展性再贷款、头寸再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等多种形式。实践表明,以支农再贷款为例,近年来,中央银行加大对地区间支农再贷款限额调剂的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粮棉主产区,但多数研究文献表明,在限额、利率、期限、条件、权限等方面的影响下,区域差异显现,再贷款向中、西部地区的倾斜不足。

(四)公开市场操作效果受区域货币市场差异的制约

公开市场操作以统一货币市场和多样化的市场工具为基础。区域货币市场证券化程度的差异,使得金融机构债券持有量比较大的东部地区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反应比中西部金融机构较敏感。经济开放程度的差异使得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在中央银行人民币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主渠道下比中、西部地区更容易获得较多的货币供给。这就使得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在不同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实施效果。

(五)再贴现政策效果受票据市场区域差异影响

王维强(2005)认为,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再贴现利率体系,目前票据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隔断性,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票据市场发展滞后,使再贴现政策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效果。王煜(2000)认为,我国再贴现制度实行“优先”发展政策,对西部不利,因为相对于东部来讲,西部在商品交易秩序、商品信用等方面相对较差,票据市场发展缓慢(见表4)。

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原因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与我国各地区较为显著的金融资源区域差异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研究文献也指出,企业规模结构的区域差异、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等都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本文认为,在我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下,宏观层面的金融体制改革影响下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在资金报酬引导下参与市场化进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造成不同地区间金融资源形态迥异、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一)金融体制改革路径

在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区域差异性非常明显。在计划经济时代,金融资源统一配置,无法有效发挥市场化作用;随着央行制度的建立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逐步从国家信贷计划中独立出来,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信贷资源在微观层面的配置。在经济转轨初期,存在明显的结构刚性和市场发育不足问题,在各经济部门非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单纯依靠金融市场配置资源导致了金融资源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分布的失衡,货币政策差异化效应也演化为非均衡效应;建国以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框架,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金)在微观上整体缺乏效率,统一的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忽视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对欠发达地区形成了区域金融压抑,客观上加剧了差异化效应;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进行到了注重转换央行职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金融结构的深化阶段,区域金融布局从行政性均衡向市场化非均衡发展,资金配置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利益为导向实现跨区域流动,融资机制从单一走向多元,国家的金融调控政策效应从无差异到区域差异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历程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历史渊源。

(二)市场化进程

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同也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对完善;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资金来源上来讲,东部地区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要素流动性较高,资金来源渠道较多;而中西部地区要素流动效率较低,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窄,更多依赖国家扶持。在资金使用上,东部地区处于“高投资、高收益、高收入、高储蓄”这样一个资金供需的良性循环中,而欠发达地区积累严重不足,资金吸纳能力较差。这些基于市场化进程不同而形成的区域差异,导致货币传导机制的差异,最终导致不同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三)资金报酬率

从微观层面来讲,区域间资金报酬率的不同或许才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根据比较利益理论,刺激要素流动的根源在于区域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作为要素的资金本身,其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鉴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地区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如果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将加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信贷政策区域效应中呈现的资金流向上的差异从根本上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决定的。

四、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根本对策

近年来,人民银行也加大了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注。2005年,人民银行开始采取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具有差别化功能的定向票据。2009年,开始实施差别化的房贷政策。 2012年,首次放宽存贷款利率,为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探索经验。但这些措施大都着眼于调剂资金流动性,难以从根本上矫正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化效应。

根据区域经济干预理论,矫正货币政策的差别化效应,应从缩小区域金融差异入手。我国目前尚处于转型时期,在缩小区域差异过程中,必须结合国情,综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实施灵活多样的区域货币政策。

要实施区域货币政策,首先要协调货币政策决策集中性和操作区域性的矛盾。区域差异性决定了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实施区域货币政策的必然性。因此,区域货币政策不能否定决策的集中统一性,而只能是在体现区域差异的相机抉择原则上,分层次、有区别地实施必要的差异性操作。区域货币政策的目标不是消除一般意义上的区域差异,而是要缩小过度的区域差异。因为一般性区域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常态,只有过度的区域差异才有损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

实施区域货币政策的焦点在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上。本文认为,中央政府应根据全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总体情况,明确国家综合利益目标,制定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调控的总体目标,构成区域金融发展的外部约束。在此约束下,区域政府应根据区域综合利益目标,制定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目标,然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与共同对话,共同制定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调控措施。由此本文强调,货币政策区域化的根本是要释放市场力量,发挥市场行为,中央与地方之间应该是组织而非领导关系。

参考文献:

[1]曾康霖.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J].财经科学,1995,(4).

[2]张志军.中央银行应该注意金融调控的地区差别化[J].理论研究,1999,(6).

[3]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金融研究,2004,(5).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5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英语;口译

[中图分类号]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143-02[ZW(N]

[作者简介]丁颖(1980―),女,湖北崇阳人,本科,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口译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主要任务是处理两个语言系统之间的沟通障碍,并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翻译人员要能够察觉到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并将它快速、准确地转换成目标语言,顺利实现交际。

一、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一般文化差异

(一)历史的差异

奈达认为:“多方面的文化差异是比语言翻译的差异更大的问题。”事实上,一些词语富有深刻内涵的解释是由于独特的文化元素造成的。历史文化的差异在这里指的是特定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和社会遗产的文化积淀,往往体现在典故、谚语、成语、俗语等语言中。在处理这些语言时,需结合源语言的文化精髓,尽可能避免过于冗长的解释。

(二)生活习惯的差异

回顾历史,每个国家都经过不同的道路实现了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是指由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形成的文化,它渗透在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对于中国和英国,有很多习惯、社会礼仪、利益和禁忌等方面的差异。

(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社会和文化因素的积累和长期的渗透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因此,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价值观。根据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的研究,人们在个人主义文化价值的刺激下发展享乐主义、权力、自我,而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引导下发展传统、整合、仁义。

(四)非语言交际差异

非语言交际不同于其他词语本身各方面的交流,它包括表达方式、特定环境下的意义以及影响个人形象和互动模式的对象(服装、珠宝、家具等)等。在口译过程中,译员根据语音包括非语言的交际完成一个完整的上下文翻译。非语言交际可以被视为一种帮助理解上下文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忽略非语言沟通过程,要特别注意双方的文化差异。

(五)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偏差

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逐步形成了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一般来说,在一种语言中找到另一个表面上的意义很容易,但可能很难找到与其文化等值的具体表达。由于人们大多遵循既定的语言和自己的文化规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口译过程中很容易会产生理解偏差。

二、口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

寻找到具体的应对策略,明确翻译的基本原则和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中国著名学者严复提出,翻译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信、达、雅。然而,由于口译的即时性特点,不允许译员在言语和语言风格上左思右想,因此,很难做到翻译的优雅性。口译更现实的标准是准确、流利和及时。口译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沟通并传达文化内涵。根据对方语言的特点和标准,应试图找到理解最贴切、自然的对等。

(一)归化和异化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技巧。归化是指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使译文通俗易懂。异化在翻译上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许多学者认为归化应作为应对口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合理和明智的。可如果译员发现听众对此不能足够了解,应该试图找到目标语言中最接近的表达,或者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

(二)寻找自然的对等

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寻求天然等价物永远是最可取的策略,因为它最大程度地代表了目标语言的源语言信息。一般来说,自然的对等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实现。

1.音译

有一些物或事是不能在其他文化中找到的,如汉语和英语间就存在大量无法找到对应物的事物,这类事物的翻译是使用音译的方式传播到别的文化中。

在中国,“饺子”和“包子”是不同的食物,但它们都被解释为“dumpling”,而英语里“dumpling”的意思是甜面团包裹着的水果。因此,如果“饺子”和“包子”被解释为“dumpling”,从来没有见过“饺子”和“包子”的人就会产生误解。于是它们被音译为“[WBX]jiaozi”和“baozi[WBZ]”。同样的,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话语也有来自英语的音译词,如“咖啡”(coffee)、“基因”(gene)、“因特网”(Internet)等。

2.按字面意义解释

字面解释定义,也被称为直接的解释。当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可以用相同或相似的词表达时,可以直接按字面意义解释。

3.根据内涵解读

当一个词或表达找不到与目标语言等价的相同的意义和形式时,它的解释往往放弃原文的形式,根据源语言内涵来解读。

(三)掌握全面的口译技巧并灵活运用

在口译中,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一直是平稳准确解释的主要障碍。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英语和汉语间的综合研究不可能实现。为了克服文化对口译译员产生的困难,提炼普遍适用且有效的方法对每一次口译过程都十分重要。因此,口译人员应熟悉所有的应对策略并灵活使用。

三、结束语

随着中西方交往的日益增多,口译活动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多领域的艺术、医疗卫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口译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原因。在中国,翻译已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这些特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重点关注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雷芳,龚奕轩.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5).

[2]谢美蓉.谈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5).

[3]谢美蓉.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6

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以及贫富差距。尤其是经济差异化发展的过程中,西北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经济贸易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使得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部分地区受到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缓慢,进一步拉大了西北区域经济的地域性差异。所以,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性,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结构亟待调整。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时,需要加大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缩小西部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西部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开拓符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扶贫之路,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此来构建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预警机制,加大区域经济战略性调整,关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针对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主要以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以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发展新格局为目标,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等经济体系,形成全局覆盖的战略布局,致力于高效精准扶贫的举措是,努力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脱贫建设,并结合内部经济结构,凸显西部地区经济特点,高度重视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本文以西北地区为例,探究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加快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问题

(一)资源结构分配不合理

首先,西北地区的资源结构分配不合理,当前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经济发展各类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必然使得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受到较大影响,不能达到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建设的目的,同时又不能很好地体现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源待开发、技术设施建设不充分的情况下,不仅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存在着区域性资源结构匹配不合理的现象。其次,西北地区的区域资源结构差异性较大,没有根据区域资源的匹配特点以及经济结构发展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导致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地域性差异。最后,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性决定了资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结构本身的差异性较大,必然增加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贫富差距。

(二)智慧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首先,当前西北地区智慧设施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当前智慧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智慧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智慧管理人才培养全面,影响智慧设施管理工作开展,不仅不能体现智慧设施管理的作用,同时导致智慧设施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制约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质量。其次,持续推进智慧设施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政府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高,政府给予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不足,使得智慧设施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效果不佳。各项经济建设智慧化设施投入不足,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的助力有限,不仅造成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影响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建设效果和质量。最后,西北地区智慧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智慧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从而造成西北地区智慧设施建设不能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服务。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

其一,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缓慢,经济差异化发展得不到有效缓解,导致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制约城乡一体化经济建设。其二,现有的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性明显较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需求较高,尤其是西北地区的整体经济差异性发展比较明显的情况下,造成西部地区各项工作推进的难度升高,难度加大,会造成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精准扶贫模式缺乏创新

其一,西北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缺乏创新,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性比较明显,且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使得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要求存在差异性。既不能有效体现西北地区精准扶贫的优势,同时又造成西北地区的精准扶贫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不同地区扶贫工作的需要,无法达到预期的精准扶贫目的。其二,西北地区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开展缺乏因地制宜的特点,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贫困状况了解不充分,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过于呆板,无法解决部分地区的脱贫问题。其三,西北区域竞争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贫困状况而制定精准扶贫策略,不仅造成西北地区扶贫资金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同时对精准扶贫效果发展构成了形成制约。

(五)区域经济差异性预警能力不高

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型经济差异性发展的预警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还预警体系建设不完善,预警工作开展依据不充分,不能及时有效地提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没有科学依据区域经济差异化预警体系的前提下,现有的技术、资源、人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分配的目的,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差异性发展的风险。其二,现有的预警能力不高,对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一化研究不充分,不利于西北地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缩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更加不利于缩小西北地区的区域贫富差距。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预警体系建设不充分,预警监督能力不高,必然使得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落实进程缓慢。

(六)“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落实不充分

西北地区没有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而使得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文化背景和现代化的战略机遇依赖程度不高,对“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的落实不充分。其一,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带发展的机遇,而使得部分地区的经济建设脱离了“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而造成“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不能很好的辐射西北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其二,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的沿线文化经济挖掘不充分,对文化资源和地域资源的利用不充分,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不突出。其三,“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下,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始终没有切实有效地与其建立联系,且主要依托于当前西北地区自由资源而开展经济建设,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因此,为缩小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必须要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快精准脱贫和“一带一路”倡议部署落实,有效提升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可靠性,夯实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基础。促进西北地区资源结构的优化发展,并加快智慧设施管理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采取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模式等,构建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发展体系,持续不断地提升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均衡不同地区的资源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模块之时,努力营造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氛围,构建西北地区特色化经济发展体系。

三、缩小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的对策

(一)优化资源结构

其一,依托于西北地区经济开发建设的政策支持,加快对口经济支援,确保对少数民族地区薄弱环节经济的支持,提高西北地区投资效益发展。在加快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构建西北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海陆空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其二,重点发展西北地区的农业,促进农业管理、农业产业综合化发展,加大农业资金投资,统筹建立节能减排的西北农业体系,加快西北农业自主创新领域的投资建设。提升西北地区投资建设效果,恢复西北地区造血功能,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人才引进技术和资源,提高西北地区经济管理的可靠性,不断缩短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周期,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性。其三,优化西北地区资源结构,是促进西北地区城市之间资源合理利用,经济产业重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能力的重要保障。

(二)加快智慧设施管理机制建设

其一,加快西北地区资源合理开发,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生态旅游经济以及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等,均体现了西北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的特色。注重有优先发展西北地区特色资源项目的过程中,合理布局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智慧化发展,包括智能设施建设,智慧管理机制的发展,实现西北地区项目的合理布局建设。其二,尤其是国家引导产业专项资金的发展利用,科学合理的应用智慧设施,不仅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及时吸收项目发展资金,同时有效吸纳了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保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对口性。给予西北地区更多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支持,既要提高劳动力本身的就业素质,同时又能提升农民的就业技能水平,全面提升西北地区人口素质。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其一,推荐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经济特色,制定精准扶贫目标,采取长远发展的规划,缩小西北地区城乡差异之时,加快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体系经济结构建建设,不断提升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效果。其二,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需要,兼顾城镇和乡村的共同发展,不断缩短城乡之间的差异,使得西北地区实现文化融合、产业多样化发展以及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充分调动西北地区民族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增强西北地区自主发展能力,增进城乡互动交流,有效落实西北地区精准扶贫的战略,增进农民收入,逐步有序地消除西北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其三,重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性发展,既要发挥智慧设施的作用,争取无公害、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西北地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绿色化发展,建设低碳环保西北地区新型城乡。

(四)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模式

首先,西北地区在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策略的过程中,强化精准扶贫精神的建设,稳扎稳打开展西北地区脱贫致富工作,做到项目安排投放精准性,资金利用精准性,将脱贫措施落实到具体户,成立西北地区脱贫攻坚小组,保障脱贫的成效性。其次,西北地区应当不断深化脱贫政策的落实,并且拓展脱贫致富的基本思路,深化脱贫致富改革,切实有效地体现脱贫的优势,便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结合科学发展规划目标,合理引导西北地区落实脱贫精准策略。有效提升西北地区脱贫策略实施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最后,在探究西北民族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促进西北旅游文化资源之间的融合,加快西北地区扶贫策略的发展,提升西北地区人口素质教育水平,加大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全面提升西北地区的脱贫力度,并做好长期脱贫扶贫准备工作。

(五)构建区域经济差异性预警体系

首先,西部地区根据区域经济差异特点以及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宏观政策调控。加强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化的预警,并在区域经济预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落实区域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在有效调控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加快西北地区区域经济的调整,逐步缩小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其次,在西北地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调控,并向不发达地区调整资源,鼓励不发达地区引进技术和资源,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和针对性的资金、技术支援,帮助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发展经济。

(六)努力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机遇

其一,在西北民族发展过程中,应当借助于传统文化背景,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各民族地区经济的融合,有效改善内部经济落后的市场环境,并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缩小经济差异。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倡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新型工业农业,并重点开放城市和贸易口岸,促进西北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通有无,其二,在实现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积极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实现技术智能化操作,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加快现代服务设施的创造性发展,努力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并实现西部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结语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7

中西礼貌原则

英国著名学者Leech在比照合作原则的表达方式下,于1983年提出了礼貌准则,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归属会话准则论,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表达他人付出代价的准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

慷慨准则:尽量减少表达对自己得益的准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增大自己付出代价的慷慨。

赞誉准则:尽量减少表达对他人批评的准则,尽量少贬损他人,多赞誉他人。

谦逊准则:尽量缩小表达对自己标榜的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

赞同准则:尽量缩小表达与他人意见的准则,尽量夸大与他人相同之处。

同情准则:尽量缩小表达对他人厌恶的准则,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礼貌准则。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顾曰国认为:礼貌准则是那些制约言语行为的礼貌规范,其礼貌原则更靠近社交规约论,于是借鉴Leech的礼貌准则,对中国人的礼貌准则归纳了五条基本准则。

自谦尊人准则:即指谓自己或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对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与对方打招呼。

雅言准则:即使用高雅的语言,禁用“粗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

德言行准则: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自己得到的好处,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中西礼貌准则比较

比较中西两种文化礼貌准则,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称呼准则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说来,其称呼形式有下面几种:1.亲属称呼语。中国文化奉行“长老有序”,讲求“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主张尊老讲辈分。直系亲属按父系和母系都有严格的称呼语,复杂多样的称呼体现了家族性文化。在西方,对亲属的称呼较为模糊和笼统,如对上一辈称呼只有“uncle”、“aunt”,而同辈中只有一个“cousin”。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把“uncle”、“aunt”等称谓去掉。2.社交称呼语。中国人常用职务、职称称呼以示尊敬,而西方文化中,Mr.、Mrs.、Ms等尊称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场合,在普通场合甚至可以直呼其名以示亲切。3.一般场合称呼语。在中国,“老”字常常挂在嘴上以示对人的尊重。而西方人“谈老色变”,对老年人称呼为senior citizen,而不是old people。遇见陌生人时,女性可用Madam,男性可用Sir来称呼。对同事、朋友等常在姓前加“小”字来称呼以示亲切,在英语中不能生硬地加little,可以直接称呼名字来表达亲切之意。

谦逊准则的差异。“谦逊准则”是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独具特色的礼貌现象。中国人极为重视“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谦恭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别人的表扬要默然否定,不能坦然接受,否则会被别人以为狂妄自大,不够谦虚。而西方人追求交往中的平等,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及优点表露出来,不喜欢过分地谦虚,对于别人的夸奖总是能够欣然接受。

同情准则的差异。中国有“长幼有等”的传统社会规范,老人受到尊敬和爱戴,在公共场合下,年轻人会给予老人诸多的同情和关注。而西方老人与中国老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其内在的心态也不一样,他们崇尚独立,永葆“青春”,不肯依赖和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和同情。

对比这些差异,各准则间也有相对应或相似的内容。汉文化中的贬己尊人准则与西方文化中的谦虚准则和赞扬准则相对应;汉文化中的求同准则近似于西方文化中的赞同准则与同情准则;汉文化中的“德”与西方文化中的策略准则大体一致,“言”与慷慨准则大体一致;汉文化中的称呼准则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相应的内容,体现了汉文化对礼貌的言语形式和道德价值的文化期待。

中西礼貌准则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文化是以五行生克和阴阳消长为基本内容的思维模式,而西方是从公理出发,以亚里士多德严格的演绎为基本模式。这些不同的思维特征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人的思维注重言语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而西方则重视语言的分析性、逻辑性和形式结构化。

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较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年龄,中国文化尊重长者,认为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西方文化则较看重青年的价值,因为青年充满着青春和活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另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理解,中国人在承认个人价值的同时,更侧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与群体的关系;西方人强调个人,强调个性是至高无上的。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风俗习惯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经过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势必对语言的表达产生深远的影响。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想象,甚至有着意义相反或矛盾的联想。

中西审美意识的差异。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集中体现在儒家、道家和禅宗的审美思想上。注重写意和主观表现,讲究浓淡、印象、夸张、暗示。与中国文化审美不同的是,西方人注重美的自在性,讲究光线、比例和结构。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观察方式的不同,同时也会导致语言表达有所差异。

总之,礼貌言语作为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科技交流频繁,文化交流日盛,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礼貌原则上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分析差异所在的根源,得体地运用语言,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8

【关键词】金融发展 区域金融差异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和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在外延上它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金融发展失衡,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

由于中国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资源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中国金融运行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此时,如果全国实行统一的金融调控政策必然会对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抑制效应.进而使货币政策失灵。当前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不能忽视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

二、文献综述

马永瑞(2006)根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分析了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

金雪军、田霖(2004)根据1978―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的金融成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期间并不存在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倒u型曲线,而是呈现三次曲线的变动态势。

王修华(2007)运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金融市场发展指标对中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出绝对差异,而且相对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在信贷资金运用效率上中部劣势尤为突出。

三、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现状

2004年左右到达局部最大值,随后都经历了四年的下降,到2008年,开始回升。整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最高,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西部金融相关比率增长速度最快,2004年左右到达局部最大值,随后都经历了四年的下降,到2008年,开始回升。

整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最高,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西部金融相关比率增长速度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扩大,中部的金融相关比率不但低于东部,甚至低于西部,形成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

(二)金融结构发展比较

利用股票筹资额/GDP衡量三大区域的直接金融发展状况.用中长期存贷款/GDP衡量间接金融发展状况.通过研究从2003年到2008年的数据得出.在纵向上2003--2008年期间东部的直接融资要高于中西部,西部又略高于中部。这说明东部地区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资金基础。从横向上看,在2006-2007年间各区域的直接金融有了很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东、西部比值都高于2.1,说明直接融资越来越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

(三)金融发展效率发展比较

金融发展效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衡量,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本文只从银行业来比较区域金融发展效率。

从总体上来看.各地区存款数量整体每年在增加.但是每年的增速逐渐的放缓。在总量上来说,全国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是银行体系存款的主要来源.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加速度逐渐高于东部。各地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的分布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较为均衡,中部、西部地区主要依靠居民储蓄。

四、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构建模型及数据来源

除了传统的金融发展因素外,本文特别借鉴了卢佳、金雪军对影响地区金融发展因素的分类方法.特别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建立了影响金融发展因素的计量分析模型:FIR=e+a1Pgdp+ct20pen+asPolicy+a4Indust+ctsInf+ct6Tech+a7Hcap+e

(二)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为了避免产生虚假回归,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比较多,本文选择常用的ADF检验的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置信水平下,7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的零假设,即时间序列非平稳的的假设被拒绝。说明,FIR、Pgdp、Open、Policy、Indust、Inf.Tech和Heap变量的一阶差分通过了ADF单位根检验。由此说明这八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即I(1)。

这些变量存在协整的可能。本文采用两步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对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然后在对回归分析产生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如下模型:

东部FIIP=-2.2886+0.0240Pgdp+1.10540pen-0.2378Policy+3.9266Indust-0.0008Inf+0.0513 Tech+0.0002Hcap+e

中部FIR=2.5474+0.073 1Pgdp-0.23 19Policy-0.0022 Inf+0.0538Tech+0.0003Hcap+e

西部FIR=2.5874+0.0882Pgdp-0.2181Policy-0.0029 Inf+0.1263Tech+0.0005 Heap+e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9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影响因素;地区差异

一、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改善生活环境,逐步实现高校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各地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整合一切可用资源,摸索适合区域现状的信息化发展之路,取得了长足进展。评估高校信息化的现状,研究高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已有相关研究主要从定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二、文献综述

(一)定性研究

王秋梅等(2002)[1]认为西部高校信息化存在硬件设施不足、教育人员信息化素质参差不齐等5个问题,而且提出了相应对策。黄建军等(2003)[2]针对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为西部高校如何在资金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建设和共享网上教学资源提出了相关对策。贾玲(2008)[3]认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不足、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策略。李思寰(2009)[4]通过高校信息化的国际比较,发现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资源浪费、资金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她认为综合评价研究的滞后阻碍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

姜辉等(2004)[5]根据高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与若干个三级指标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李涛等(2005)[6]建立了包括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应用情况等6个一级指标的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张成洪等(2008)[7]构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

(三)综合评价方法

张成洪等(2005)[8]应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家意见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杨同伟(2006)[9]提出一种结合AHP和灰关联分析的高校信息化综合评价模型。李涛等(2005)[6]和刘裕乾(2008)[10]分别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估高校信息化水平。李思寰(2009)[11]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西部高校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收到了多位学者的关注,从定性角度挖掘问题,进而献计献策。然而,鲜见相关的定量研究,特别缺乏对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研究。实际上,关于我国高校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受限于缺乏统计数据,研究者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所以,很多研究只能从理论角度探讨权重设定和评价模型,也很难从实证角度研究影响高校信息化的因素。所幸,“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于2008年通过教育部向全国336所高校进行信息化水平调查,首次获得了比较全面的高校信息化数据。本文利用该数据分析了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和校级差异,并用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因素。

三、数据说明和预处理

(一)数据说明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于2008年11月18日进行的高校信息化调研成果。调查表包括5个一级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情况(简称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应用系统)、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简称管理机制)、标准规范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标准规范)。

因本研究只涉及一级指标,故略去二、三级指标的介绍,详情见张成洪等(2008)。经过整理汇总,得到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甘肃、湖北、湖南、吉林、内蒙古、陕西、云南10个省、直辖市,共329个高校的样本,其中本科高校152所,专科高校177所。

(二)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分为三个步骤:①处理矛盾值;②处理缺失值;③归一化变换。如果回答没有按照问题的要求规范答题,那么根据答案的意义规范作答。对于不合逻辑或者自相矛盾的答案,一律以缺失值处理。对于缺失值,本文采用最常用的“均值估计法”予以处理,根据高校所在的省份和级别,利用其它同类样本的均值填补缺失值。因为原始指标的波动水平各不相同,所以运用归一化变换将数值转换到0~100之间。关于数据定权的方法有很多,如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灰关联评价法、熵权系数法等等。究竟选用何种方法最佳,往往因问题和样本而异,没有一般的解决方案。在没有进行比较研究之前,本文采用最简单的定权方法,即同级指标等权处理,尽量降低定权方法的选择对分析结论的影响。

四、实证研究

(一)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

如图1所示,东部地区高校信息化水平最高,分别在“标准规范”、“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三方面力拔头筹,仅在“管理体制”和“资源建设”两方面略低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高校信息化的优势既表现在包括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的信息化“硬件”上,也体现在标准规范的“软件”上,尤其是“标准规范”的平均得分62.2分,比西部地区高出17.3分。在体现综合实力的“应用系统”上,东部地区也以32.4分名列首位。

中部地区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表现不俗,在基础设施标、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三方面紧追东部地区。在资源建设和管理体制两方面,中部地区甚至以23.8分和36.3分的微弱优势力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的硬件设施上已不比东部地区高校差,只是在软实力和综合实力上稍逊一筹。

总体而言,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接近,西部地区除了在管理体制略高于东北地区,其它四个方面的平均得分都略低于东北地区。事实上,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在管理体制方面的表现与东部和中部的差距很小。这充分说明西部和东北地区都非常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的制度和组织保障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信息化水平落后主要是因为硬件投入不足等因素。

如表1所示,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高校信息化程度最高,囊括了前三名。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高校的优势尤为明显,在最体现综合实力的“应用系统”上包揽冠亚军。有趣的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总体排名第一的北京仅得29.8分,比云南和甘肃稍高一些。这可能是因为“管理体制”方面的主观题比例较高,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但也说明,各地高校都很重视信息化建设,导致“管理体制”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小。另外,广州的高校信息化总体第三,但不如北京和上海那样全面,既有强项也有比较明显的弱项。例如,在“基础设施”方面,以39.7分名列榜首,但在“应用系统”方面,得分低于湖南和湖北,仅比吉林高1分,相对于中部地区高校的优势并不显著。

湖北和湖南虽屈居第4名和第5名,但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乏亮点。在硬件投入方面,中部两省的高校紧追发达地区的高校,湖北甚至在“资源建设”方面获得24.8的最高分。在信息化的制度建设方面,中部地区高校也不落下风,湖南在“管理体制”上获取37.8的最高分。在“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方面,湖南和湖北的高校与北京和上海两地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与广东无显著差异。

属于东北地区的吉林省,高校信息化的平均得分获得第7名。吉林省与西部地区中高校信息化建设较好的省,如内蒙古、陕西,处于伯仲之间。这三个省与中部地区的主要差异不是硬件投入和管理体制,而是“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西部地区中的云南和甘肃,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弱后的省。两省的高校不仅“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而且在“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的软件投入也不足,最终导致“应用系统”的综合实力很弱。

(二)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

高校信息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地区上,还体现在同一地区的高校级别上。本科高校通常比专科高校更有名气,拥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和财政支持。本文运用T检验判断某地区本科高校与专科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特定的高校信息化指标,检验校级差异的T统计量如下:

其中,和分别表示本科高校信息化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和分别表示专科高校信息化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5个一级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2。

从地区维度看,湖北省高校的校级差异最显著,本科高校分别在“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3项指标上显著优于专科高校。内蒙古和云南的校级差异都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2项指标上。陕西和甘肃的高校都有1项指标存在校级差异。上海、广东、湖南、吉林三地的高校信息化无明显的校级差异。

从指标维度看,各地区在“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方面无明显的校级差异,但在标准规范都有一个地区存在校级差异显著。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两方面。其中,“资源建设”指标有3个地区校级差异显著,而“应用系统”竟然有5个地区校级差异显著。特别地,西部四省的本科高校都比专科高校在“应用系统”方面占优。

(三)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回归分析

高校信息化的本质是高校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科研和行政的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以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硬件设备为载体,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信息化的基础和起点。高校肩负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责任,不仅内部生产大量的信息,而且还要从外界接受和引入最新的信息资源。建设功能齐全的电子图书馆,配备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

高校信息化既需要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硬投入”,也需要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的“软投入”。一方面,高校管理层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与管理的制度化,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很积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处理和共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只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科学地分类和描述信息,才能促进高校各部门协同工作、信息共享。

如前所述,“应用系统”体现高校信息化的综合实力,是最能反映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在5个一级指标中,“应用系统”是衡量高校信息化产出的指标,其他4个指标是衡量高校信息化投入的指标。任何投入的效果都需要经过应用的检验,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是评价高校信息化绩效的重要方面。本文用回归模型研究高校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率,因变量是“应用系统”得分,自变量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得分,再引入一个哑变量反映校级差异(1表示本科,0表示专科),估计结果见表3。

如表3所示,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62.1%,所有变量的系数都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也与预期一致,说明5个自变量都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回归系数的大小反映了解释变量对高校信息化应产出的影响程度。按系数大小排列,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最大的两个解释变量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然后是依次是标准规范、是否本科和管理体制。

硬件投入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基础设施”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73分;“资源建设”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56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真金白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信息化硬件投入。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全国名列前茅,高校信息化硬件投入水平也最高;湖南、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硬件投入水平位居中;陕西,甘肃,云南等西部地区经济相对弱后,硬件投入比较薄弱。

“标准规范”是影响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第二重要的因素。“标准规范”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119分。完善的标准规范建设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高效使用信息资源和硬件设备。当高校信息化处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初级阶段时,可能意识不到标准规范建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面对日益膨胀的信息资源,就会发现科学、规范地分类和描述信息是多么重要。“标准规范”的得分反映了高校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与信息化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如前所述,高校信息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校级差异。回归分析也表明:如果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本科高校的“应用系统”比专科学校显著高出0.058分。实际上,校级差异对信息化产出的影响程度也比回归分析结果更大。数据显示,所有地区本科高校的“应用系统”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专科高校。其中,悬殊最大的是上海,平均高出15.4分;差距最小的是广东,差值为1.6分。众所周知,本科高校比专科高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列入“211”和“985”的本科高校,资源优势最终体现在硬件投入上。校级差异大部分通过硬件投入间接影响应用水平,因而直接作用的估计系数较小。

“管理体制”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解释作用最低,“管理体制”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057分。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从制度、资金、组织三个方面为高校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但是,专科高校的“管理体制”得分并不比本科高校差,说明大多数专科学校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并不低,但因受制于财力、物力的硬约束,导致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弱后。

五、主要结论

根据我国部分省市的高校信息化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回归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东部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最高;中部地区高校其次;东北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略优于西部地区,但都处于相对弱后的地位。具体到省、直辖市,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高校信息化优势明显;湖南和湖北的高校信息化表现不俗,只是在“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两方面稍微逊色;内蒙古、吉林、陕西、云南和甘肃5省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接近,除了“管理体制”指标,其他方面都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都有不小的差距。

(二)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呈现区域特色

本科高校比专科高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列入“211”和“985”的高校。资源优势决定了本科高校在硬件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影响信息化应用的水平。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两方面。T检验显示,湖北省高校的校级差异最显著,内蒙古和云南的校级差异都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2项指标上,陕西和甘肃的高校都有1项指标存在校级差异。

但实证研究也揭示,在一些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不存在明显的校级差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一方面,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政府很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对本科和专科高校的支持几乎一视同仁。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地区高校相对集中,本、专科高校的交流相对方便和频繁,有利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校际传播。所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专科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软”和“硬”两方面紧追本科高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校级差异。

(三)高校信息化应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高校信息化的核心和根本出发点是应用。哪些因素影响高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影响的程度如何?回归分析回答了这个问题,“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推动作用最强,其次是“标准规范”和“管理体制”。其中,“基础设施”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73分;“资源建设”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56分;“标准规范”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119分;“管理体制”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057分。

六、对策建议

西部地区高校由于缺乏地缘和资金优势,在高校信息化的硬件投入上严重不足,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校有不小的差距。回归分析的结果为西部地区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西部地区高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逐步推进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教学科研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具备了较好的“硬件”基础后,工作重心再过渡到校园信息门户、校园一卡通、校园虚拟社区等建设项目上。遵循“由软及硬”和“以点带面”的发展策略,最终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一体的全面信息化。

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的硬件与发达地区高校相差无几,但在信息化的“软投入”和综合应用水平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就“数据标准”建设而言,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运维服务管理标准方面”和“信息化技术标准”两方面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数据标准”和“代码标准”上。中部地区高校未来应该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相互融合促进的思路,加强信息资源的标准规范建设,深化应用系统建设,大力追赶发达地区高校。

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高校代表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最高水平。但从调查数据看,他们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在“资源建设”方面,发达地区高校的教学和政务资源建设比较出色,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和科研资源建设还有待提高。除少数高校以外,多数高校没有建成有特色的数字博物馆。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发达地区高校做得最好的是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基础应用和教学信息化基本达到门类齐全,但视频会议、虚拟社区等高端应用仍然需要继续加强。

参考文献

[1]王秋梅,罗莉如.西部高校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130-132.

[2]黄建军,王兰尊.西部高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3):20-23.

[3]贾玲.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8(7):63-64.

[4]李思寰.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19-121.

[5]姜辉等.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13-116.

[6]李涛,罗新星.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101-108.

[7]张成洪等.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2008-11)[OL].http:\\.

[8]张成洪等.应用AHP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J].教育信息化,2005(7):39-41.

[9]杨同伟.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校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3):46-48.

[10]刘裕乾.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8(4):229-230.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 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2.美国文化

而相对历时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众多移民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清教主义思想居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土宗教萌发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要素。美国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其国民热切希望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亦即“美国梦”的文化特性也非常显著。

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辈分与地位,一律以平等的 “你好”(hello)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的作用,注重互相帮助,相互依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需要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国君(家长),恪守本分,谨守礼数,平安相处,以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儒家伦理历来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希腊、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注重自立和独立;重视突出个人,追求个体差异。美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而人权观念正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产物。人权最早见于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人权”并使其理论化。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则用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人权,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改变, 但可以相互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要进入西方社会,开拓西方市场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以求知己知彼。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往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大环境中,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 这样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需要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池振航。英美习俗与社交礼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