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要求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3:17

道路养护要求

道路养护要求篇1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

在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是影响城市交通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的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能够保障市政道路的完好状态、缩短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期、减少养护维修对交通的影响。以此提高城市交通能力、满足现代城市车辆增加对市政道路的需求。在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中,应根据道路结构以及设计情况选择适宜的维修、养护技术。同时针对不同养护维修技术工期对市政道路进行养护、维修计划的科学制定。

1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分析

科学分析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有助于维修养护部门、企业根据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选择快速施工技术,促进市政道路交通能力的恢复、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市政道路交通能力的提高、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对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进行分析。在对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分析中可以看出,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应通过先进技术满足工期短的需求。同时针对路面破损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修补技术,以此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避免路面破损对路基的影响。基于这两项需求,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中应加强对道路养护维修新技术的关注,结合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养护维修技术。同时兼顾市政道路美观需求,以此满足城市形象以及行车需求。

2 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需求采用科学的维修养护技术保障市政道路的完好、提高市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还要保障市政道路的外观。另外,针对现代城市交通压力现状,市政道路施工维修养护技术还要能够缩短工期、减少施工过程对交通流量的影响。针对这样的需求,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应运用预防性养护理论指导维修养护技术的筛选与应用,进而实现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目标。

2.1 以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指导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的筛选与应用。

针对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应运用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指导技术的筛选与应用。通过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尽可能减少路面破损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养护维修技术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养护维修技术进行应用,以此满足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在技术筛选过程中,应以首要目标的确定为中心,以次要目标为重点,全面满足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以预防性养护理论为基础对市政道路不同情况进行分析,以此确定维修养护工作的主次,为维修养护技术的筛选、有效运用奠定基础,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例如:针对不同路段交通压力情况选择维修养护技术,对于交通压力不大、交通流量不大的路段可以经济性是技术选择的主要问题。而工期需求相对不高,这时应从维修养护技术的经济性分析入手选择维修养护技术。而对于交通压力大的路段,则应将工期多为主要问题进行技术的选择,以此保障城市交通能力。

2.2针对市政道路质量需求进行维修养护技术的运用。

在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技术应用中,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还应针对不同路段的质量需求进行技术选择与运用。例如,没有大吨位车辆行驶路段,其维修养护工作中可以考虑快速修补等技术的运用。而对于大吨位车辆行驶路段应在注重路面修补的基础上,加强对路基情况的调研与检测。根据现代车辆载重不断加大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路基强化,以此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实现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

2.3 常见市政道路病害的维修与养护技术。

在以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应用中,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部门或企业应加强对维修养护技术的学习。通过基础性维修养护技术的强化、通过新兴维修养护技术的关注使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企业能够在技术选择与应用中更加熟练的进行选择与应用。同时,也能够通过技术的熟悉提高维修养护企业的理论水平与技术管理水平。以常见市政道路病害的维修养护技术的学习、运用、经验总结为基础,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中各种技术的有效运用、促进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针对市政道路破损情况其维修养护技术主要集中在路面裂缝、起鼓与波浪、路基损毁等几个方面。路面裂缝问题又分为细小裂缝和较大裂缝。细小裂缝多采用沥青灌浆技术对其进行维修。通过压缩空气对裂缝进行清洁,然后以沥青进行灌缝。通过这样的维修方式避免地表水下渗对路基的影响。而较大裂缝的维修则使用切割机将裂缝边缘进行清理,在使用压缩空气进行清洁。在此基础上以沥青混合物进行灌缝、碾压,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大。而起鼓、波浪情况多采用路面清理后的重新铺筑。路基损毁则需要将路面进行开挖、采取路基重新填筑后路面铺筑的方式进行维修。另外,一些新兴的修补技术与材料也正在我国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中进行试验与推广,经过时间的检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企业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维修技术,以此满足现代公路行车需求。在进行修补施工时,应注重修补后路面平整度的控制。避免修补边缘高低情况造成的跳车现象,以此避免行车事故的发生。

3 以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监测技术的更新,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发展中,监测设备的发展为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利用现代化养护监测、检测设备的运用能够实现快速的道路检测,减少传统道路巡检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例如车载平整度监测仪通过行车过程中的路面反应能够对路面平整度、起鼓、破损等进行检测与记录。而高空高清摄像技术使传统的路面巡检以室内图片分析方式开展。通过照片的放大、检查了解路面裂缝等地点与情况。现代检测、监测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养护巡检工作效率,为促进养护成本的控制奠定了基础。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部门、企业应加大道路养护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通过加大设备与技术的投入促进我国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科技水平的提高。以检测、监测数据为基础科学的规划维修养护计划,以此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

道路养护要求篇2

【关键词】油田;道路;管理;研究;分析

1、道路养护对油田的意义

不断满足油田生产生活对道路的要求,是油田公路的一项重要使命。在现有的条件下,就要对建设初期技术标准过低的道路和相关设施进行有效的改善,不断提高道路状况和使用标准,由于油田道路的条件受环境影响较大,不但要反复承受荷载,还要受到气候、地理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道路养护工作相对于一线生产,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对较差。同时,道路设施的维修又是复杂辛苦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出现被忽视的情况。但随着油田的发展,道路的延伸、维护、拓展所需要的保障能力和要求不断上升,这成为油田道路维护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为了使道路保持良好状态及进行经济的运营,就要求油田上下,对道路加强日常养护维修,避免道路因为破损影响生产和生活。

2、当前油田道路存在的问题

随着油田近40年的发展建设,油区道路的不断拓展,养护的任务进一步扩大。显然,根据我单位现状来看,目前的养护水平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同时,由于道路养护的特点,又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油田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路面损坏问题,对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道路养护普遍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方式进行施工,养护施工期间同样会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油田道路养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所以,在道路养护实际作业中,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养护现状,及时转变传统养护观念,不断完善现有养护制度,积极创新养护技术,从而有效解决当前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道路养护管理水平。

3、需采取的措施以及合理化建议

3.1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要改变过去重建轻养的传统观念,要保障公路养护的资金来源。对油田公路养护资金尽量做到予以保障,

3.2要完善各方面的保障措施,在加大油田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步伐的同时,积极做好与地方政府、当地农村、农民集体等的协调与沟通工作。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完备的组织协调工作,争取使油田道路养护工作发挥出最佳的效能。

3.3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油田公路养护职工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不断提高公路管理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养护职工的业务素质;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养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学习。

4、油田道路养护管理的思考

4.1转变传统观念,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从根本上减少路面损坏等问题的出现。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则能从根本减少路面损坏等问题的出现,因为道路建设工作是阶段性的,而道路养护工作是长期性的,同时能有效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和降低养护成本。目前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油田上下都要充分认识推行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实现油田道路养护成本的最小化,以保证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道路的使用功能。

4.1.1首先,建立并不断更新、完善油田道路的路况记录信息平台,要求全面加强油田道路的路况检测评定等基础性工作,定期开展路面技术状况调查,及时、准确地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

4.1.2科学分析道路技术状况的衰减规律,按路面状况“轻缓重急”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预防性养护计划。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就要求道路养管部门应根据路况检测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预防性养护计划。

4.1.3建立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就必须加大预防性养护的资金投入,建立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则能够切实、有效地推动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落实。

4.2合理分配资源,促进道路管理模式的升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养护状况,不断完善养护制度,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实现道路养护从突击管理向常态长效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4.2.1明确责任。明确的责任是确保道路养护工作科学化的根本。要坚决避免道路养护工作成为“应急养护”的现象,变“临时措施”为“长效措施”。针对这一情况,油田各级部门应不断完善现有的养护制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明确科室责任,明确个人责任,以实现道路养护工作由突击管理向常态长效管理的转变。

4.2.2加强资源、人力的保障。目前,油田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处于生产保障的范畴,在各二级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保障不均衡,从事道路养护专业管理的人员相对偏少,这样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信息的掌握,同时,由于人员少,造成管理养护组织上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养护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滞后、养护管理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管理弱项。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加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实现道路养护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实现从重实到重实的转变。

4.2.3加强道路巡查力度,要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在注重日常养护、阶段性养护、预防性养护的同时,还应注重道路全面巡查的重要性,有计划地开展道路巡查,同时明确油田公路相关人员的巡查责任,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实现道路养护从应急维修向主动维修转变。

4.3创新技术,确保油田道路安全畅通。不断创新道路养护技术,积极应对道路应急抢修,同时注重养护时效性,确保油田道路的安全畅通。

4.3.1引进新设备、创新新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是实现道路养护现代化、实现道路养护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提高养护作业效率,提高养护质量,缩短养护施工时间,从而有效减少道路养护对生产生活赞成的不利影响。

4.3.2有效积极应对应急情况,确保畅通。油田道路在其使用过程中,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也会发生一些突发性问题,比如连续雨天后产生的道路损毁等突出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为减少或杜绝因以上问题引起恶性事故的发生,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积极应对道路应急抢修,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消除路面损坏,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

道路养护要求篇3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Abstract: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e maintenance level of our country city road has been limited, many roads because of a lack of adequate maintenance, appears very early quality problem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raffic.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of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summarizes th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measure of road, for everyone to see.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U41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的通行量的不断加大,各种重型车的增多,加快了道路病害的发生机率,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道路在使用寿命期间能提供优良的服务,需要大力加强对公路的养护管理。

二、建立必要的巡查制度及配备齐全的人员设备

目前道路桥梁的养护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养护技术力量薄弱,由于桥梁的结构复杂,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比较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匮乏;对桥梁的耐久性重视不够,桥梁的病害数量较多,然而由于经费的有限,目前对道路桥梁结构的养护主要是对影响结构安全方面的养护,而对耐久性的病害维修却远远不够;道路桥梁的技术档案不够完善,导致严重影响到了对道路桥梁的养护的开展进度和难度。

2.1 建立系统完整的桥梁检查制度

要对桥梁进行养护,采取养护措施,首先应建立完善的道路桥梁检查制度,具体日常巡查、定期观察、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等四种检查制度。进行日常巡查,并写巡查报告,定期检查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为主, 对桥梁各部分进行详细检查, 在桥梁定期检查难以判明损坏原因、程度及整座桥梁的技术状况, 应进行特殊检查。

2.2 配置技术人员及设备

桥梁数据库采集分为内业数据和外业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要求由具有一定的桥梁专业知识, 病害处置能力和检测设备的操作技能, 并经过数据采集的专业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在进行桥梁检查的过程要用到各种设备,包括照相机、高倍望远镜等常规设备和混凝土保护层测定仪、钢筋锈蚀仪等特殊设备。

三、当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内涵得到极大丰富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内涵和要求得到极大丰富。养护工作大力推行预防性、周期性和精细化养护,要求养护管理工作加快实现由被动向预防、由速度向效益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因此,以人力投入为主的粗放型传统养护管理已难以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围绕着以“养护管理信息化、养护决策科学化”等为标志的现代化养护要求,建立公路养护数据库系统,加强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健全养护信息采集工作制度,完善科学养护决策体系,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决策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3.1 现代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要求日趋提高

在面广量大、层级复杂公路管养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下,全面、准确和有效的公路基础数据信息在规范行业管理行为、科学制订养护计划、妥善处置应急状态、合理组织路网调度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作为肩负全省公路管理养护行业职能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必须在充分掌握全省各类公路的技术等级、几何尺寸、结构类型、配套设施、路桥状况等基础数据信息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资源,强化监管手段和方式,持续提高管理行为的实施效率和科技水平。

3.2 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桥梁的养护

有效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数据的集合,它能重复为多种用户服务,数据的存储方式独立于其他的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软件,主要功能是维护数据库系统的正常活动,接受并回答用户提出的访问数据和各种应用请求。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存取数据、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了具有高度组织、可存取大量数据的数据库系统。目前常用的数据库系统有大型数据库ORACLE、SYBASE、MS SQL Server等,中小型数据库MS Access、Paradox等。道路桥梁工程在空间上的开放性使得养护管理所涉及的数据量庞大,因此使用数据库系统对其进行管理就显得更为迫切。

四、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4.1基础数据维护与管理工作需要加强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应用对加强养护管理、满足养护决策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同时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对公路养护基础数据库的依赖性很高,而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又是一项内容复杂、技术要求高、可靠性与时效性强且具有一定保密要求的专业性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对数据库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常态化的管理。

目前,基于技术支持力量薄弱、制度保障措施缺失、日常性养护管理事务众多等现实原因,本应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承担的维护、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事实上却是由各市、县公路管理机构在承担,省级数据更新维护一直不能正常化。这就造成了基础数据采集质量得不到保证、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不高、动态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综合运用功能弱等问题,制约了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和养护决策科学化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在数据采集主体、维护管理制度、信息利用效果等方面实施优化,以达到持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适应公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总体要求。

4.2养护与管理技术保障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按照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状况调查及评定作为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性、基础性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工作,是公路管理部门制定年度养护计划的重要依据。

由于路况技术评定工作兼具行政性和技术性的双重特征,不仅要求责任主体具备公共管理职能的资格,同时也对主体在自动化检测设备与计算机辅助评定决策等技术方面有着很高要求,造成了行业管理部门“该做无法做”、专业技术机构“想做不能做”的现象。因此,若没有一个能够兼顾上述条件要求的特殊机构为公路管理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将对养护管理工作的决策能力、实施效率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养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全省公路路况水平的提升。

道路养护要求篇4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论述

近几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的道路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巩固和提高城市道路的工程质量及交通服务功能,道路养护是关键。路面预防性养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先进的道路养护技术。

二.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良好或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不让道路病害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和实用手法。它与传统的市政道路养护遵循的“坏了才修、不坏不修”的原则截然不同,强调预防性。

经验表明,预防性养护能延缓路面破坏,延迟昂贵的路面大、中修和重建;其最佳实施时机应该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这时,仅需要投入小额费用,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是一种效益费用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

三.市政道路预养护作业的必要性

对道路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当道路严重损坏时,再采取措施进行养护的“反应型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城市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的需求了。必须转变工作思路,防患于未然,在道路状况良好或是病害刚出现的早期就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城市道路的完好和交通安全。

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不相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是车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积小。等到路面破坏后才考虑维修,此时的道路由于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损坏,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维修时间长占用道路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在维修前,由于路况差、行车颠簸,车辆通行的速度受很大限制,道路原本提供的交通流量无法充分发挥而易造成拥堵。预防性养护大多通过对道路面层处理的方式来起到对道路补强的作用,施工方便快捷,对交通影响小;通过对路面预防性的养护,在道路行驶质量明显下降之前就采取措施恢复道路通行能力,就能给道路用户提供机动性大、拥挤少且更加安全、舒适和耐久的路面。

市政养护作业实行管养分开的改革。现在养护作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替代社会利益成为它的第一追求。养护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那些刚出现的道路早期病害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以降低养护支出,而仅仅修复那些已经发展为深层次的、不得不修的病害,养护资金效益费用比较低,政府投入养护经费追求的道路平整的养护目标越来越难实现。摈弃“坏了才修”的传统理念,实行预防性养护,在道路损坏的初期对病害进行修复,既保证了道路的完好平整,又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必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常用的市政道路路面预养护手段

灌缝。由于不均匀沉降、施工搭接、过大荷载、温度变化及反射裂缝等原因,路面在使用一定时期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路面开裂后,路表积水在高速行车的作用下,顺着路面裂缝渗透反复侵蚀沥青和集料的界面直至击穿面层破坏路基。为了防止裂缝扩展引起基层的进一步损坏,应及时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 就地热补。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裂缝、坑塘、松散、龟裂、拥包、沉塘等病害,可以采取就地热补的方法。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将破坏区域的旧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然后用热沥青混合料重新填入压实,这种修补方法由于冷接缝,冷热相间的沥青边缘会留下缝隙的隐患,一旦碾压不到位会使路面在短时期内再次受损,且大量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可利用各类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就地加热修补,不仅节省工时,实现快速修补,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旧沥青混合料,保护了环境。 稀浆封层。沥青稀浆封层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封层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治理路面的裂缝,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防磨、抗滑的能力,具有施工快、造价低和节能等优点,主要起改善、恢复路面表面功能的作用,尤其适于用作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路面再生密封。在频繁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沥青会发生老化,油份逐步向胶质、碳质转变,各项性能指标下降,可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补充沥青组从中的油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恢复路面性能。 沥青混凝土罩面。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不同,地下埋设了各类管线,管线沟槽由于压实度不足、新老基层不成板体等原因,往往会发生沉降不均匀等现象,造成各类路面病害。为了维持道路平整度及标高,可以根据需要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罩。

道路养护要求篇5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问题;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是各个省市交通运输连接的纽带,所以必须保证其的建设质量。但是从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发展的现状来看,依然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随着国家对国省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增加,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及时解决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省线路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话题,必须及时分析并解决。

一、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经过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养护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由于国省干线公路是组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所以必须对国省干线公路实施规范化、系统化养护及强制性养护。第二,养护的对象较广。进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时,养护人员不仅要对道路、隧道等设施进行养护管理,还应该对交通线路两遍的绿化、环保等基础性设施进行养护。由于这些养护工作涉及桥梁、园林、隧道等多个部分,因此养护对象之间形成了一种综合养护体系。第三,国省干线线路的车流量较大,路况较复杂,给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进展带来了危险。第四,养护工作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进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时,不仅要实施机械化、专业化,还要不断进行新材料和新方法的探索。除此之外,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现代化检测手段营运而出,科技要求越来越严格。

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省干线公路发展非常迅速,很多传统的干线线路已经不能满足国省干线公路发展的需求。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资金不足

虽然我国的国省干线公路的专项资金投入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很多地方道路的建设资金却非常短缺,影响了各个地方的道路建设和发展。省级道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资金,由于各个地区发展情况不一致,导致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得不到保证。在资金短缺的影响下,容易产生道路建设方法及设备不充分、养护工作难进行等一系列问题,给国省干线公路的发展造成的很多问题。在资金短缺的影响下,还会影响投资体系的建立,主要表现为政府财务紧张。从国家角度分析,由于很多资金都用来建设大型建筑项目,导致国省道路公路养护资金不到位,影响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管养不分

随着社会转型的转变,我国公路养护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个级别的管养单位都已经组成了养护公司,很多公路养护公司都已经形成了养护统一规模,形成了企业管理模式,实施了计量支付,按劳获得薪酬。很多养护单位都将养护重任交给了养护公路领导,人员管理工作模式和以往的方式没有区别,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养职责分开实施。由于养护公司经理不具备人事决策权利,导致养护公司的建立只能满足形式,很多管理权依然交给公路局统一处理,管理机制依然是事业型管理方法,不能反映出新形势下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及管理的要求,不符合公路养护及管理发展的方向。除此之外,很多国省公路的经费依然使用拨款方式获得,不能适应新时期国生干线公路管理的经营需求,管理机制非常落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管理的发展。

(三)缺少规范

从目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来看,国家还没有根据国省干线公路的特点制定养护管理标准,还没有形成符合养护工作的技术规范,养护公费和管理等费用的支出较随意,还没有统一衡量标准;对国省干线公路掩护和管理质量评价的时候,经常使用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进行评价,不符合国省干线公路的发展需求,制约了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

(四)养护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经过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状况分析发现,养护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主要存在技术不到位、管理人员不重视、思想认识不充分、管理方式不正确等问题,与社会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具有很大差异。产生此种问题的原因与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建设背景具有关系,很多具有较强能力的人员还不能引入到国省干线道路养护管理中,影响了养护管理工作预期效果的实现。

三、提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质量的措施

经过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为了提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转变养护及管理理念

正确的养护及管理理念是保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顺利进展的前提。因此,进行养护及管理工作时,必须将养护意识、管养协作进行意识、防止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科技技术创新意识、机械法推广意识、安全意识、勤俭劳动意识、自然环保意识等贯穿到公路养护管理中,同时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建立公路养护体系,让养护人员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让国省干线公路可以让规范化发展,提升公路养护及管理的质量。

(二)改变管理体制

由于国省干线公路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线路,同时还可以保证人们的行驶安全,对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公路建设及管理部门,必须将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作为重点内容,制定符合道路发展的管理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参考《公路法》中的要求,不断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细节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国外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准则。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合理分配职责,将任务分配到人。养护政府应该根据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要求,制定公路养护及鉴定标准,同时强调公路进行维修时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利用法律法规对操作行为进行控制。

(三)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公路养护管理

随着社会形式及道路建设规模的扩展,原先的养护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进行公路养护管理的时候,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科学技术和道路发展的变化,选择现代手段经济进行养护,保证养护方法和管理手段符合新时期道路建设的需求。现代手段是随着时展及管理的一种措施,对公路养护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人们经常习惯于手工收集并采集信息,由于信息量较大,经常出现数据错误等问题,影响了数据处理效率。在现代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实现桥梁管理系统、路面管理系统等,提升了养护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养护工作的进展。现如今,交通量数据分析已经应用到各种公路网的规划和建立中,对公路养护、旧路改建等具有很大作用。所以现代化养护是公路养护管理中必须采取的一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指导养护及管理工作的进展,符合时展方向。

(四)培养专业化养护队伍

人员是影响国省养护管理的直接因素,为了提高国省干线的人员水平,第一,从思想上纠正人员的理念。思想是行为的主导者,只有形成正确的思想,才能让作业人员正确认识到养护管理国省干线公路的重要性,从而投身于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中。第二,加强人员培训。培训工作的进行,可以提高养护人员对管理内容的认识,掌握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方法,对养护管理工作的进展具有很大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养护工作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让养护人员掌握并学习养护管理的相关内容,提升人员能力。第三,实施内部管理核算机制。为了促进养护管理工作向长远的方向发展,进行养护时,可以制定管理核算机制,形成内部竞争,按照劳动成果核算工资,提高工作人员进行养护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国省干线公路运营的顺利进展。

四、养护管理的目标和展望

随着公路历程的不断延伸,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公路管理任务也不断加重,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公路工作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国省线路应该将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提升道路运行质量等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吸取公路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不断引进技术性人才,实现人员权责分明,制定符合公路运行的方针。除此之外,国省干线公路体制的改革还必须符合改革费税需求,促进我国国省干线公路管理体制的形成。结语由于国省干线公路的作用和特点比较特殊,决定了公路养护管理的特殊性。如何实施公路养护管理已经成为公路和相关领导面临的主要难题,必须及时进行分析并解决。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将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公路管理中,根据市场化发展变化,实现社会化生产最大效益,不断进行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促进国省干线养护进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为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的国省事业向全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永刚.国省道干线公路在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5):65-66.

[2]刘小红.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思考[J].价值工程,2015(1):71-72.

[3]杨帆.浅谈干线公路的养护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1):152.

道路养护要求篇6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化;快速;环保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64-02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处于快速建设阶段向养护管理阶段过渡时期,近年来,国家对公路的投资力度一直非常大,一些刚建成和将要建成的公路,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也将步入“养护时代”。可以预计,在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道路养护市场需求将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此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我国城市交通压力日趋增大,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外,一些中小城市也出现了明显的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再加上城市道路局限于既有空间、难以扩展,双向四车道、双向两车道这样的道路仍在城市交通网络中占据较大份额。如何实现道路的高效作业,成为道路养护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使用效率高且情况复杂,对养护施工提出了较高要求,机械化、快速、环保的养护施工是行业内的普遍共识,也是行业对道路养护的普遍要求。

一、养护作业机械化

公路养护机械化,是指公路养护作业系统中主要和辅助的生产劳动过程,全部或部分由机械性能参数相互协调的机械系统完成,在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下,这些机械系统在指定的作业条件下以最佳的经济技术指标,保证养护作业的质量和效益。机械化养护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系统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佳经济、技术取向,关系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资方向、机械配备、人员配置、设备管理和生产、经营、分配方式等诸多方面的问

题,是一个须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的生产、经营过程。

我国目前的公路养护工作一般分为两部分,即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养护和一般道路(二级以下,包括县乡公路)的养护。当前,高等级公路的养护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一般道路的养护作业,国内目前一般采用人工作业,“养护两件宝,铁锨加洋镐。艰难险重活,全凭气力搞。流出千斤汗,才见几分工。司机喇叭催,道路难畅通。”养护职工中流传的顺口溜是当前县乡养护工作的真实写照。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提供快速、舒适、安全的公路交通环境,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养护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及时、快速、安全、不阻断交通的作业要求,使用养护机械作业,推进养护生产机械化进程势在必行,机械化代替人工作业的是大势所趋。因为公路等级的提高使人工作业难以满足养护质量及效率的要求;人工作业往往难以满足路桥养护工作强度的提高;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养护工作和管理的文明程度上一个台阶。由于普通道路养护施工投入较少,目前难以很快实现机械化,但养护作业机械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必将从以简单机械与人工配合作业(这种情况下的机械可能是较为原始和机械的单一作业化)全部机械化作业化发展。全部机械化作业必然是多功能作业,这必然对养护作业机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发展方向。我认为,第一要立足高起点,走养护机械购置配套、租赁使用、职工革新改造三条新路子、好路子,加快了公路养护作业机械化进程。第二,今后养护作业机械的开发不仅要着眼于高等级路面的养护设备,更要着眼于普通公路的养护机械,中国县乡公路未来的养护市场非常大。在追求卓越性能质量的前提下,养护机械亟待提高技术含量、自动化作业程度及乘坐舒适性;第三,养护机械的研发要关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这些污染源一部分是来自工程机械的排放物及遗留物,如何降低排放是摆在厂家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第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降低制作和销售成本是商家取胜之道;第五美化设备外观,增加时代气息。要有意识的、有品位的对设备外观进行改造,增加设备选购的印象分。

二、养护作业快速化

随着养护市场化向纵深发展,快速高效优质是养护工作的目标,快速高效就能占据市场,磨磨蹭蹭必将失去市场。实现养护作业快速化,加强养护机械装备是前提,加强精细化养护管理是重点。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升公路服务能力和通行能力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公路长期完好、安全、畅通的必由之路。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是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的养护管理包括经营思路、发展规划、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要制度化代替人为化,一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要严格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措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抓好各项管理,在管理手段及管理措施上寻求新突破;要细化各个管理环节,量化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任务,环环划分责任,各项工作高标准,细中求精,实现管理的精细,效益的双赢。

在具体实践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日照公路局的做法值得借鉴。是对日常养护实行路段责任到人,负责路面保洁、标准路基整修、沿线设施维护、路况检评等工作。按照“治早、治少、治好、治彻底”的原则及时处治路面病害,使养护关口前移,把好精细化养护的第一道防线。路面坑槽挖补作业上,落实“一坑一卡制”,接缝处理做到“看得见、摸不着、不透水”的质量要求。二是对路面及桥梁病害处治实行市、县、公路站(工区)三级管理体系,明确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分工完成灌缝刮油、破损修复、安保设施完善、排水设施维护、桥梁加固维修等任务。三是对大中修工程从优化施工方案入手,详细调查路面的病害状况,并对不同的路面病害进行钻芯取样,摸清路面的破坏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破坏形式,分门别类确定养护方案。四是施工现场有条不紊,安全施工标志布置合理,施工操作标准、规范,每道工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公路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坚持将标准化管理落实到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之中,从大处着想,从细处着手,切实做到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升了公路工作管理水平。

加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是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养护设备管理为例,健全养护机械设备机长负责制,完善单机、单车核算奖惩制。所有机械必须定机、定人、定责、定安全操作规程、定经济技术指标、定奖优罚劣标准。逐步完善机械使用费的结算办法。费率结算应按部颁定额和市场价格随行就市,也可参照定额,用合同规定和实行预算包干,做到内部控制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加强机械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对每一台大、中、小型机械的运行、维修、保养和消耗,均应作好从出厂到报废全过程的全面记录,建立和完善技术档案,并逐步实现微机化管理。

三、养护作业环保化

道路养护要求篇7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养护;质量;裂缝

一.前言

随着城市日益显现出来的交通压力的现状,在一些市政道路的维修与施工养护技术上,还要向缩短工期以及减少施工破坏程度上努力,以保证交通流量的顺利通行。针对这些需求,在市政道路的养护维修过程中,对施工养护基础上进行筛选与选用,从而完成对市政道路的施工与养护工作。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施工与养护来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

二.市政道路的施工及养护技术分析

以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指导

对市政道路进行维修与养护过程中,通过对维修与养护技术的筛选和应用,来满足现代市政道路施工养护的需求,可以通过预防性的养护与施工,使路面的破损程度缩减到最小。要对养护技术与维修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索,挑选出适宜的维修技术,进行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的应用。在养护与维修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需要维修的重点路段,在根据养护需求选择维修养护的主次,从而保证市政道路的维修与养护同步进行。针对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养护维修技术,对于交通压力大的路段要错过人流量的高峰期进行维修与养护,要以工期为要求,并要加速维修以保证必经人流量的通行。对于工期要求不高的路段,可以选择维修养护技术,以利于维修与养护。

保证质量需求的维修养护技术的运用

针对市政道路的维修以及养护技术的应用上,可以不同路段采取不同技术进行维护与养护,如果有大吨位的车辆经过或行驶的路段,可以采取快速的进行路面或路段的修补技术,并且要注重路面的修补的速度与质量,要加强对道路基础建设的调查与检测,对路基进行强化,以利于大吨位车辆行驶的安全,并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3.常见市政道路病害的维修与养护技术

常见的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技术主要有,通过基础性维修养护技术加强道路的质量,通过新型的维修养护技术加强道路的维修坚固度,通过熟练的技术的选择应用来保证道路的畅通,通过对市政道路的常见的冻害、病害的的维修与养护技术的深入学习与应用,来总结经验,从而有效的解决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中的各种难题,突破各种维修养护上的难关,促进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养护的必要性

造成市政道路路表损坏问题的原因较多,主要有自然灾害,如地面出现裂缝、冻害等,自然原因中的风化问题等等;人为的原因也有,例如不按要求进行的施工,或者是管道施工等,对路面都能够造成严重的破坏与影响,还有如重型车的通过,一些重型车辆超载现象对路面形成的隐性破坏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造成城市市政道路损坏的主要原因,加之道路使用年代久远,道路的质量遭受严重的破坏现象,这是市政道路施工养护中的重要问题。为了确保市政道路施工与养护的质量,所以在进行施工养护过程中,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在施工前要熟悉图纸要求,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对施工与养护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以下几点施工养护策略做为参考:

四.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养护的技术措施

1.道路裂缝养护施工

城市市政道路的主要修建材料,是以混凝土为主,由于混凝土在施工与养护中,受到环境、湿度、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在道路的施工与养护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裂缝一旦产生,就要及时进行修补,以避免道路的损伤越来越大对机动车的行驶造成安全隐患。在对道路的裂缝进行养护与维修过程中,根据裂缝的形成原因,要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例如:首先当裂缝小于3毫米的时候,可以采取环氧树脂或者是使用沥青直接灌注进行修补(如图所示)。

如果是裂缝的宽度超过3毫米小于6毫米的时候,可以使用硅钢胶或者是聚氨酷来修补,在修补之前要进行扩缝处理以利于材料的完全填补;如果裂缝的宽度在6毫米之上而小于15毫米的时候,裂缝等级属于中等,这时可以利用条带罩面进行补缝施工。如果裂缝的宽度超出15毫米的时候,在对裂缝的两侧要进行切缝处理,并且缝的两侧要与缩缝平行;如果地面的裂缝宽度大于15毫米以上时,就应当使用深度补块的方法,即在路面上需要进行修补的位置上,先对缝隙的两侧进行平行于缩缝位置进行划线,并沿划线部位进行深度切割。并且切割的混凝土的侧面要做出毛面,在修补时要对路基进行处理,而后进行路基修复、安装传力杆与拉杆,最后按照路面的强度要求进行弯拉,并用高一个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填充振捣严密以后,进行养护完成路面的填补。补块养生为了缩短工期,可以采用养生补块剂进行养护,方法是在各缩缝锯切到四分之一的板厚处的时候,在缝隙中填入灌缝材料,混凝土达到通车强度以后妈可以实现通行。

2.灌浆处理技术

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的技术,是市政道路养护技术当中的一种,其具体的灌浆程序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对需要养护的市政路面的指定位置,做好标记,并标注好灌浆孔做好标志;二是通过压力泵或者是灌注机械完成灌浆施工,灌浆机械的灌注压力可以保证混凝土完全灌注到路面下,并在灌注过程中,掌握好压力的大小,压力要由小慢慢加大;三是路面上的裂缝的产生,如果是路基沉陷引起的,可以采用水泥粉煤灰与砂浆、水泥浆来灌浆封堵;四是路面裂缝需要处理的,可以使用钻机对指定位置进行钻孔做为标志,将缝隙中的杂物清除,保持干燥,在行填缝修补。

3.错台处理技术

错台现象也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市政道路中的普通的错台现象,通过磨平和填补即可完成维修。对于严重的错台现象,且高度差在10毫米左右的,可以进行磨平或者是人工凿平,进行填补。在磨平施工上,首先要对高的错台进行施工,逐渐向四周延续,错台边缘的磨平,通过三米直尺进行找平,直至与相邻平面平行为止。磨平施工以后清理缝隙中的杂质,吹风直至干净,进行嵌缝材料的及时填补,填补以后使用乳化沥青进行喷洒,然后利用轮胎压力碾压,控制车辆慢行通过。

4.接缝养护技术

在对市政道路实施完维修施工以后,由于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度,即要配比合理,还需要通过后期的养护获得,故要定期对道路接缝实施必要的养护维修,避免路面的积水渗透到路基中去,侵蚀路基对板底造成冲刷影响。对于膨胀缝的填补与维修,首先要进行势沥青涂壁后将接缝板压入接缝中,最后用沥青找平或使用其他材料进行填充,对于接缝板、传力杆之间的填缝,要及时进行嵌缝的处理。

五.结束语

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大多都比较久远,尤其是人流量大的道路,随着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致使路基路面都受到严重的磨损,这不仅对通行的车辆造成伤害,也严重影响着城市交通,为交通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不同的破坏原因,对路面采取不同的施工与养护技术,并根据破损程度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与养护手段,是确保市政道路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城市市政道路顺利通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金庆顺.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田・工程技术.2013,26仍:452-453.

道路养护要求篇8

【关键词】山区铁路 道岔 养护 小半径曲线

山区铁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其中以西南地区为主,为了充分利用山区铁路地基的建设效率,往往会采用大量的道岔结构,同时可以降低山区铁路的建设成本。然而,大量的铁路道岔,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火车的行驶速度来保障行车安全性,进而延长铁路道岔的使用寿命,而铁路维护中,对于小径曲线、道岔口、铁轨接头是铁路维护的三大薄弱环节。本文浅析了山区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的必要性,针对维修与养护的难点分析,提出了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体制的改革方向。

一、山区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的必要性

1.1.有利于保障山区铁路的行驶安全性

对于铁路运营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保障火车行驶的安全性,进而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铁路铁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其状态的情况,而产生一定的使用安全隐患。加强对于山区铁路道岔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可以保障火车行驶的安全性和铁轨的稳定性,进而保障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通过定期的维修与养护,还可以延长山区铁路道岔的使用寿命,有效解决铁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带来的不利影响。山区铁路道岔使用寿命的延长,可以减少对于铁路道岔建设的成本投入。

1.2.有利于预防曲线铁路的病害

对于山区铁路道岔进行维修与养护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小半径曲线铁路面临的病害。所谓病害,就是火车轮对铁轨产生的损害。由于山区铁路道岔的主要功能是将火车顺利实现变轨,而山区铁路的小半径曲线较多,火车轮在道岔行驶时,内外轮滚动的距离存在距离上的差异,需要前后轮产生一定的侧滑和空转来调整平衡性,这就会产生对于铁轨的垂直磨耗。同时,长时间的通过,会使得铁轨之间的距离增加,对于道岔连接零件的损害也是很大的,容易使山区铁路铁轨松动,甚至出现断裂。

1.3.有利于发扬和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积极推行并发扬艰苦奋斗和拼搏奉献精神,进而实现中华优秀品质的学习与传承。由于山区铁路环境复杂,维修与养护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较大,有利于发扬维修人员的艰苦奋斗精神,使得维修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体会精神内涵与践行传承的必要性。尽管山区铁路个人的待遇比较好,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才使得我国的铁路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高铁网络在山区建设与维修,极大拉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二、维修与养护的难点分析

2.1.山区铁路环境复杂

由于山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在铁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形地质,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和建设路线来保障山区铁路的正常运营。这就会对后期的山区铁路道岔带来复杂的维修与养护环境。由于一些地段的限制,无法使用专业的维修仪器进行辅助维修,只能通过纯手工来完成山区铁路道岔的维修工作。而有些时候人并不能完全达到辅助设备的作用,使得维修的复杂程度增加。

2.2.维修与养护工作量大

除了山区铁路环境复杂会带来道岔维修与养护的工作难度以外,现有维修方法与技术的不完善,同样对于山区铁路道岔的维修与养护带来极大的工作难度,进而大大增加的维修与养护的工作量。较大的维修与养护工作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山区铁路道岔的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很难实现对于山区铁路道岔的持续使用。这就需要加强维修与养护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对于山区铁路道岔的日常排查,进行及时的维修,进而防止情况继续恶化而带来更多的维修难度和工作量。

2.3.铁路设备质量难提高

目前,对于铁轨的要求,在建设施工的主要材料依然是以锰钢为主,而随着火车速度的提升,这些材质的铁路很难适应现在铁路运行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技术设备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以变制备出强度和韧性标准更高的锰钢。在对山区小半径曲线铁路进行维修与养护时,要对撑垫板进行全方位的检修,这样才能尽可能提高铁路设备的质量,进而保障其良好的使用状态。由于撑扣件的扭矩力必须达到90~110N・m,配件养护应该符合维修的要求,所以小半径曲线铁路对于铁路设施的要求更严格。

三、维修与养护体制改革的方向

3.1.机器人维修与养护

为了有效的将人力解放出来,减少山区复杂环境对于开展山区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工作的影响,采用机器人维修与养护是未来必须要改革的方向之一。我国提出了制造强国的转型之路,会对机械制造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机器人代替人力进行山区铁路道岔的维修与养护工作,还可以在保障铁路质量和维修效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维修与养护成本的投入。机器人进行山区铁路道岔的维修与养护,符合人工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3.2.提高铁路材料标准

前文已经提及,在山区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工作的难点分析中,现有锰钢材质标准的不足,也是带来维修与养护任务工作量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需要结合现有火车对于材质的要求,一方面合理制定并完善材质标准,通过标准的建立,在市面上购买符合要求的特种钢材。另一方面,要大力研发新的材料制备技术,通过对现有制备工艺的改进来提高特种钢的综合材料性能。无论采取何种手段,要保障材料材质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改进现有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更新。

3.3.新技术的应用

山区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的另外一个改革方向就是,与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互联网与商务的结合,不但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还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对于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对于山区铁路道岔维修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也必然会有新的技术的诞生与应用,进而有效改善维修与养护铁路的现状,使得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更好。

四、结论

对于山区铁路的维修与养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可以保障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的安全性,还可以延长铁路道岔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与养护成本的投入。然而,由于山区铁路维修环境复杂,任务量大,需要进行维修体制的改革,进而提高铁路设备的质量。

参考文献:

道路养护要求篇9

关键词:公路:养护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9-0157-02

首先,做好公路养护工作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我国正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公路养护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路面运输业得到保障,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其次,良好的养护工作有利于路面保持顺畅,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最后,路面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之后,公路灾害将不会发生,公路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1 公路养护管理的概述

1.1 公路养护的涵义

公路养护管理是通过集合于记录库内的信息及能分析、处理的道路、桥梁作评估预测系统,建立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机械养护。在同一时间保证路面平整、舒适、畅通,以及路肩、护坡、绿化等各种作业,提高耐久性和复原力,致使公路养护和维修达到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高机械性的要求。

1.2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特点

1.2.1 强制性

公路基础设施归属于国家,但其有可对过往车辆征收费用的特点。所以,一定要提供良好的路用性能和优良的服务水平,这点都需要养护来完成。任何松懈和疏忽的养护不但损害行驶安全,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公路养护应基于法律、法规强制性保护的基础上。

1.2.2 广泛性

公路养护包括:桥梁、隧道和沿线的配套设施,还有交通工程设施、监测、通讯、照明、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棚顶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等设施;廊桥、建设、花园、电气、光学;各种专业多台机器、电脑和其他广泛的综合养护体系。

1.2.3 时效性

道路运维养护修还需要更快的能动性、实用性、高效性、维护技术、强大的程序规则、实施维修作业所需设置特别交通安全管制区。

2 公路养护管理的对象

2.1 路面的养护

道路工程技术治理通病问题需采取适当的措施,坚持以公路日常养护和及时修复,保持道路状况良好、光滑、干净、美观,延长公路生命周期。

2.2 排水设施的养护

影响因素为路基、路面和结构引发通病的原因多数是因为水所致。所以在冰雪融化之前,尤其是在汛期,要作全面彻底的养护,清洁和清除路面的积水。工作人员还需要特别注意对一些泥沟进行的定期检查,以确保顺利的排水。

2.3 路面桥涵的养护

加强路面桥涵的日常巡查和修复,能尽早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比如清查排水孔是否存在堵塞并清洁,清理涵洞,使“跳车”现象根除。桥梁和涵洞定期作检查,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维修与加固,保证桥梁和涵洞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以满足路面的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

2.4 道路绿化的养护

道路的运营,不仅要保证正常的车辆舒适、畅通,而且要保证道路绿化的覆盖率,所以对道路绿化的更新,绿化的缺株,绿化的枯死,要及时的更新与补植。

2.5 道路交通标志、标式的养护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道路的交通安全有新的要求,所有的道路标志的养护及更新,是确保道路安全的重要保证。

3 公路养护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3.1 预防性养护严重滞后

在“重建轻养”的观念底下,我国公路里程过长,同时新增高速公路4 719 km,使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 km,排名世界第二。

由于施工的快速步伐,养护和管理落后,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预防性养护犹如汽车的保养。

汽车保养每5 000 km左右做一次。道路预防养护3~5 a做一次。道路不做预防性养护,可以继续用,但是性能衰减加速,使用寿命缩短。

3.2 养护机理相对落后

养护和管理缺乏足够的强制性要求和有效思维,主要用于保护运维安全性,缺乏问责、管理不严的处罚,较轻;缺乏资金作环境保障、技术水平重视不够,没有成立起一套行之有效有效的现代化养护管理制度。

3.3 环境保护和资源的使用率不够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意识不强。如高速公路来,这体现在集约的土地空间施工问题上造成土地流失、破坏植被和造成水、土壤污染等问题。养护管理期限间需要形成绿化带,物资回收再利用最大化等等。

3.4 激励机制不活

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不能忽略物质上的激励。酬劳分配、效益的奖励占工资总额的分额过小,激励性没有显著的成效。所以,很多养护工作人员作业“不埋力,不劳力,不出力”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高,责任感低进而引发低生产率和其他问题。

3.5 人员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以一个县为例养护队伍里,中专院校的专业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年龄层次在30岁以上占工人总数的80%。由此可见,公路养护人员专业结构、技术结构、年龄结构和分布情况存在不合理的现状:

①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

②缺乏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专业的人才。

与近几年的道路维修工程的需求量不相符,历年来增加的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机具等,机械操作员、维护人员没有收到系统的专业的培训,这些因素将对养护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影响深远。

3.6 新材料和新设备运用

盲目引进新材料,但经常材料的内部机理和关键技术不清楚,导致使用结果不佳。另一方面研究和开发新的材料主要集中于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研究机构,研究仅限于传统的问题,并处在实验阶段,尚没有形成规模和材料的品牌。

4 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途径筹集养护资金

①有计划地组织运作业务、承接项目、拓展市场。国家支持投资建设公路运输之大,借着“要致富,先修路,三分修、七分养”的号召,更多的运作资金将投入到养护工程中去,这样一来对资金的吸纳会更有市场。

②改变传统的坐等财政专项资金下拔的想法,将被支转为主动治理。在正常操作中,等公路发生重大病害时再去进行养护,提高重复投资费用。

4.2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的要求,在养护工作上运 用优先统一集中原则

集中领导要求严格的分级管理;实施手段统一主要是指养护与管理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和调度道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养开放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做到管与养分离。养护和管理的机制,以实现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并对社会吸纳人才,公路养护及修复必须面对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形式引入优秀施工队伍,养护项目合同管理任务的形式从过渡形式实现合同管理形式,适应养护工程项目对竞争机制的建立。

4.3 培养专业养护队伍

只有人员精干、综合技术强,受过良好训练、机械和设备齐全,安全措施完备的养护团队才能高效地完成公路的各项维修工作。建立健全道路维修养护数据库和给予充分发挥(PMS)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MS)和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作为路面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国际公认的标准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级对公路使用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作出综合评价。

4.4 强化政府监管

只有在满足养护前提下、实行维护义务和责任,才能行使合法的收费行为和经营权。通过当地的交通部门实施或委托实施的强制性对公路进行养护。地方政府应制定养护组织适当的公路技术标准、规则和规范,养护工作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政府监督执行。对设计及建造新公路的养护管理作出相关的明确要求。养护和管理的技术储备,制定适当的道路养护计划,对设计强调道路缺陷产生的养护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由建设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损失。

4.5 建立绩效管理的概念

淡化过往不合理的公路养护操作模式。公路养护作业需要的科技含量不高,相对而言,大多是简单的重复的作业,一般经验告诉我们“人勤路好”。为此,应建立绩效管理的机制。对于较远的公路站点可以实现养护公路承包责任制。特定类别管理办法,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分类管理办法,对人员较少的偏远地段的劳工可签订承包合同让其承包打理,以固定的维修费用、待定的好路率、固定报酬把工人和养护业绩挂钩。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能调动人员积极性,保证路况的良好。

4.6 引进国外道路养护应用的技术、材料、工艺,提高公

路长久使用性和延长道路的服役年限

新材料公路维护沥青冷补材料的运用、冷再生、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基于工程质量监控和自动化的道路养护使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雷达技术、遥感技术和其他高科技手段实现自动化的路况检测,发展由破损检测技术的非破坏性测试,所以道路质量检测、评估和分析疾病的更快发展,使道路养护更合理更经济。

5 结 语

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保证行驶安全,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高速公路的养护。并且,改变陈旧的公路养护管理思想,加强新思想对其养护工作的指导。在养护的规范、规章制度方面起到牵头作用,要对公路的路面、桥梁及时的进行检测,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做处理,总结经验,提高国内的养护水平,做好公路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道路养护要求篇10

涂家明(1991-),男,汉,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本科在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摘 要: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养护工人的工作越来越重要,而养护工人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公路养护作业时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分析道路养护工人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道路养护 安全 对策

公路养护是指对公路、公路用地的保养护理和管理,包括公路的经常性维护和交通中断的修复、水土的保持、公路的绿化等,其目的是保证行车舒适和安全畅通。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的增加以及路面使用年限的增长,高速公路维修的数量也将逐年增长,目前,我国规定的沥青路面中修周期一般为6年,大修周期一般为10~12 年。然而,目前每年都有超过12%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同时,我国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仅仅通车二三年就要进行修补。5年前,高速公路处于快速建设时期,养护的迫切性不大,而现在,1998年前建成的高速公路已经全面进入大修期,1998 年加快建设速度后建成的大量公路也普遍进入维修养护期,大规模的养护任务诱发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为保证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安全通行,养护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公路的路况调查、检测和维修。由于路面上的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在不封闭或不完全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在路面上从事调查、检测和维修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危险,显然,危险对过往车辆的司乘人员和公路维修的作业人员两方面同时构成威胁。比如突发的一些事故直接造成的人身伤亡,2012年6月21日,在四川省省道202线51.8公里处,正在从事道路清扫保洁作业的胡琼华突然被一辆疾驰而过的大货车撞倒。货车右后车轮从她的右腿上碾压过去,造成右小腿肌肉从腿肚往下拉裂,韧带和血管断裂。2012年10月15日,沪陕高速崇启大桥段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控,撞倒8名正在该路段工作的道路养护工人,导致5名工人死亡,另3名受伤工人。2012年11月22日,复兴大桥中层桥面南向北方向飞云江路下桥口处,道路养护工人正在工作,一辆白色两厢雪铁龙不顾路面指示牌的提示,冲向施工场地,并且始终保持极快的车速,在撞伤了两位养护工人后扬长而去。以上是众多案例中的几个事例,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为道路养护与道路安全畅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养护工人却随时承受着生命危险。

1.影响养护工人安全的几项因素

不完善的安全操作规范: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水平 ,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颁发、实施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关于加强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标准、规范。对于死板的标准,关于安全的要求过于笼统,缺乏细致的具体操作要求和细则,这就造成不同的人们的不同理解,对规范的要求,并没有切实的进行。

车辆驾驶人员对养护工人的威胁:正如前面提到的沪陕高速崇启大桥交通事故,四川养护工人胡琼华,复兴大桥交通事故等,车辆对于道路养护工人的威胁,已成为主要威胁道路养护工人的人身安全的主要因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快速增长,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也快速的增长。公安部交管局2010年末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车辆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却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我国的交通事故数与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对于养护工人而言,路上行驶的车辆时常闯入作业区造成养护工人的人身伤亡。

养护工人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一方面由于道路管理者道路的养护资金不到位,另一方面为了节省养护成本,大部分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不高,缺乏必要的成熟的岗前培训,专业技能不高这就造成人员在施工中不能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比如养护作业控制区的提示、诱导、警示等安全标志设置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信息显示不醒目、放置不正确、抗风稳定性差; 改道行驶过渡段的临时标志、标线不显著、不规范,不能很好地起到诱导作用; 施工现场的锥形交通路标、标志、标牌损坏严重,质量大小、尺寸规格、新旧程度不统一,夜间反光性能和可视性差等问题。对于养护工具的使用不规范将对自身安全造成直接的伤害。

施工环境对养护工人健康的影响:公路养路作业为户外作业,养路工人主要接触粉尘、汽车尾气、工程所用材料如沥青等有害因素,长时间接触这些必将造成养护工人的健康问题,根据常向东对陕西省3189例养护工人的健康调查显示,公路养护工人以眼底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颈肩腰腿痛和糖尿病等为常见慢性病,发病人数1353例(42.42%)。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明显增高,已接近60岁以上组,肩颈腰腿病的发病率已接近60岁以上组的2倍。表明该年龄组是身体状况转型期人群,应受到保护,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和精神压力是该组人群易于患病的危险因素。血糖异常发生率为10.38%,其中40~59 岁组占发病人数51.66%。肝功能异常者占总体检人群的11.13%,2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46.76%(166/355)。

2.一点对策与建议

加强养护安全教育:从根源上着手,提高养护人员综合素质,督促养护单位加强养护维修安全教育,规范养护作业。由养护部门和路政部门定期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养护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规范养护作业,上路的养护作业人员必需穿带标志安全服;加强施工车辆管理保证上路施工车辆车况良好、灯光齐全,按章操作以确保安全施工,避免事故发生。

发展先进养护设备:目前我国公路养护作业机械化程度仍较低,虽然部分养护单位配备了相应的机械设备,也有部分从国外引进了养护机械,但由于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不足,导致目前公路养护作业大多数仍以手工作业为主,作业效率低,作业安全得不到保障。养护设施、设备的机械化、智能化是保证养护作业安全、高效进行的前提,也是实现养护作业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科学合理的组织养护区道路交通:在养护施工前,划定严格的封闭区,提前在施工区前方每个一定距离设置提示板,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地区道路实行分流措施,减少养护区的车流量,保障养护区施工的安全高效。

结束语

道路的养护对于道路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养护工作危险性大,所以对于如何减少和防止道路养护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问题,保障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就十分重要,而以上是关于养护工人安全问题的一点简单的思考与建议。(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越. 对公路养护不足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J].交通财会,2002.

[2] 石强. 公路养护还需要多少突破[J].今日工程机械,2006.

[3] 王孝红,迟凤霞,余善荣,黄志义.探析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J].华东公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