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发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0:31:28

道路发展论文

道路发展论文篇1

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是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因此水利行业现代化首先要满足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对水的各种需求。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水利行业的现代化还表现为能清楚地认识水的基本规律,引导社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控制不合理的需求和消费。

纵观人类社会对水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过五个阶段:

(一)以防洪建设为主的阶段

人类社会要求发展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特别是人类开始在水域周边定居之后就必须进行防洪建设。一般是堤防、城墙、城区排水系统等,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防洪建设水平。

(二)以供水建设为主的阶段

人类社会防洪安全得到一定保障之后,经济就会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水的供需矛盾就日益突出,这时各种引水、配水等供水系统的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经济越发展,要求供水能力和保障率越高。

(三)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的阶段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供水量越高,排污量增加,水域的污染将造成重大社会问题。因而水资源保护、改善水域水质等水环境建设将成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以景观建设为主的阶段

在水质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会对水域周边的景观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以水域空间管理,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娱乐空间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将首先在城市周边地区得到发展。

(五)以生态修复为主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增强,人们重新审视自然水域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要求恢复水系自然生态功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水域不仅要清洁、美观,而且要求水域生机盎然。即回归自然、修复水域的生态系统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水系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水利建设所表现的相应内容也有所不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防洪、供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在70年代重点进行水资源保护,80年代抓水系景观建设,90年代抓水系生态修复,水利发展的阶段性表现比较清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前一时期由于水利建设投资不足,问题积累较多,在现阶段表现的发展阶段性不十分清楚。在防洪方面城市防洪标准较高,大江大河可防中、小洪水;在供水能力方面北方缺水严重,江河断流,但地下水开采能力较强,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域污染已十分严重,流经城市的水系普遍呈严重污染,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在一些大城市水系已开始景观建设,但水质普遍较差;水系的生态修复问题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进入21世纪,人们对水利建设的要求应当是全方位的,可以预计在21世纪的前半段,人们将会要求恢复碧水蓝天、山川秀美,要求水系恢复良好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而我国水利现代化要求我们进行大水利建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水利五阶段的跨越。

二、水利现代化的内涵

首先,中国水利现代化是为满足中国现代化对水利的需求。即在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和控制各行业的用水需求,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其基本途径是通过以流域为单元的国土综合整治和强化流域管理,提高流域国土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富裕度。

其次,中国水利现代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包括:继承我国数千年水利建设的遗产,发扬真正适合我国江河自然特点的智慧和经验;引进国外的经验和技术要适合中国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水平。总之,中国水利现代化是要满足中国现代化对水的需求,符合中国人的水文化和水意识。

同时,水利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是与传统水利相比较,要充分体现进步;一是与国际现状相比较,在总体上应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水利现代化应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观念现代化

对于当代社会与水有关的各种先进观念和科学结论应当充分融入水利建设和管理理论之中,在观念上充分吸收和利用人类最科学、最先进的智慧。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水和谐共处、湿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尊重流域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等。

(二)技术现代化

首先应当掌握和了解国际水利建设领域内最新的水文、勘探、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进展,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财力,引进或吸收必要的技术。同时,能及时了解通讯、计算机、管理、监视、预报等相关领域内的技术进展,随时吸收高新科技成果,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水利技术。

(三)管理现代化

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法规的现代化。在管理技术方面应当充分吸收信息、通讯、预测、决策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使水利管理过程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同时建设完善的水利管理法规体系,通过宣传、教育和有力的执法,使公民自觉遵守法规,依法治水。

实现上述三方面的现代化应当首先抓人才的教育和社会宣传。要通过教育培养具有现代观念及技术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广泛、不断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水观念和依法治水的意识。

水利现代化是一相对概念,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有新的变化。水利现代化是有起点的,即我国水利建设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之时,但它是没有终点的过程。

三、目前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差距

如果将我国水利事业状况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过程之中。

(一)观念上的差距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但是这一原则还没有能够反映到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理论中。

因此,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已出现了许多不可持续发展的征兆,将对我国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隐患。如北方河流的断流、华北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大面积漏斗、湖泊干枯或萎缩、绿洲消失、植被减少、土壤沙化、草场退化、沙尘暴、虫害等起源于人类大量侵占生态用水所造成的生态退化。森林砍伐及坡地垦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围湖造田、开垦湿地等对生态系统有较大影响的人类活动,以及向水域大量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都说明在观念上存在的差距。1998年发生长江及松花江、嫩江大洪水之后,中央提出“退耕还林(草)、”“退湖还田”、“建设秀美山川”等决策,代表国家领导层观念的重大转变。但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变成新的水利建设理论还需要一个过程,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如:

1.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2.流域内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

3.流域承载力的估算;

4.流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5.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理论与技术;

6.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7.流域内代际公平原则的体现;

8.流域内地域公平原则的体现。

在我国传统的水利理论中,比较多地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而是片面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至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

目前在发达国家的水系管理中比较注意全流域的管理,明确提出“人与水和谐共处”、“回归自然”、“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等目标,流域生态系统保持较良好的状态,流域内的居民普遍有较主动的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应当说在观念方面我国还处在转变的初期,与国际先进观念仍有较大差距。

(二)技术上的差距

在水利建设技术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并不存在整体上的差距。在大坝建设技术方面,小浪底、三峡等工程在设计、施工等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在泥沙运动、高速水流、坝体抗震、坝体优化设计等理论方面也都处于国际领先之列。目前我们与国际水利技术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即一方面在某些大工程上表现出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较陈旧的设备和施工技术。对一些技术先进但造价昂贵的设备和施工工艺还无法采用。如:

1.超级堤。堤宽约为堤高的30倍,堤顶可建设道路及住宅开发。由于堤身较宽,既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推广超级堤建设,代价较大。

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流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流域下垫面透水面积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加,产流系数加大,城市致灾因子增强。加之城市内地下设施及电、水、气、通讯、信息、交通等生命线网络系统的发育,洪涝灾害损失将成倍增加,城市相对于洪水脆弱化。

除需增加沟渠、泵站等排水设施外,还需要建设城市雨洪调蓄设施,如利用城市绿地、运动场、停车场等临时蓄水,或修建调节池、地下水库、地下河等大型蓄水设施拦蓄雨水。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在实施城市雨水调蓄计划,城市建设费用可能增加20%左右,目前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尚未实施这样的计划。

3.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河道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设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入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目前在我国河道整治中尚未考虑这种增加河道自身净化能力的措施。

4.水利工程机械。目前我国堤基处理率较低,渗漏、管涌等隐患较多。我国虽然已研制成功锯槽机、旋喷灌浆等垂直防渗墙施工设备,但施工能力低,对埋有较大卵石的基础无能为力。国外已开发成功大功率的地下水泥土连续防渗墙的施工机械,可适用于卵石基础,最大深度可达50~70m.但每台价格在2000~3000万元左右,还难以引进。此外如大型隧洞掘进机、皮带传送机、疏泥船等水利工程中常用的设备,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5.水系生态修复技术。发达国家正努力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生态修复技术。如增设过鱼通道、采用可供鱼类产卵或休息的护岸形式、修复天然弯道、浅滩、恢复湖周草场、恢复水系周边湿地等。我国目前虽已有萌芽,但还缺少必要的研究和理论指导。

(三)管理上的差距

应该说我国对水资源、水利工程、流域的管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管理人才的素质及选拔

基于水在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在大多数国家水行政及流域管理人员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由于公务员首先要通过严格的选考,就连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只有1/10左右可以通过,因此其管理人员都属精英。进入水管理公务员队伍之后,首先进入基层工作,2~3年轮换一个岗位,有秩序地参与工程管理、水行政管理、科研等各领域进行全面训练。而且在轮岗过程中有才能者升,无业绩者转入地方,能走上领导岗位者皆有真才实学。高水平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才有高水平的管理。

在一些国家,还有一条非常好的人事制度,即一般公务员每3年轮换一个岗位,处级公务员2年轮换一个岗位,局级公务员一年轮换一个岗位,这种非同步轮换制度可以防止宗派主义发生。一个局长调到新单位工作不可能带走一帮人,在一个单位任期短不可能形成亲疏远近,只能按制度办事。各个岗位上领导轮换频繁,也容易产生比较,便于把每一届领导的长处保留下来。

2.管理制度化

有些国家管理制度之完善另人吃惊。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雷打不动的制度,包括什么事由谁办,每月第几周的星期几要开什么会、办什么事、提交什么报告等都是年年不变的。无需发会议通知,到时候开会、办事就成了。所以在管理人员中每一个人该办什么事、什么时候办是谁都清楚的,无需谁告诉你,但到时候会有人来检查你的工作。

有时候连行文格式都一成不变,只要填上新情况、新数字就可以了。这避免了许多推委和扯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注重管理工作的总结

针对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是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因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管理能力的标志。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中国与日本举办了15届中日河工坝工会议,日本每年提出的6篇论文基本都是建设省河川局官员对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很有新意,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比如在1999年他们提出的6篇论文题目是:《水灾害·土砂灾害的风险管理》、《试行水库的弹性管理》、《水土流失区域泥沙管理中的淤积监控》、《1998年洪水灾害对应及平成大改修》、《摺上川大坝成本压缩对策》、《火山活动的风险管理》。这些论文涉及到水利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都有很高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据说河川局管理人员每年所写的类似论文还有很多,随时需要可以随时拿出。但是我们有关司局的管理人员大多忙于日常工作,按经验进行管理,很少能写出高水平的纵览全局的文章,每年约稿都很困难。

4.管理思路

目前我们的管理思路还比较狭隘,各流域机构的管理大多还仅限于对水系的管理。除水土保持外,对流域内的各种人类活动缺少管理能力。而对水资源的管理也仅限于对水资源量的管理,而不能对水质进行管理。即比较注重对水的资源功能进行管理,对水的环境功能及生态功能的管理不力。水管理的先进经验是强调对流域的管理,在防洪管理方面从工程风险管理转向全流域的洪水风险管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从单纯水资源量的分配管理转变到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协调发展的供水管理,即从单纯追求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转变到引导社会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和控制社会对水资源的不合理需求。基于这种管理思路,流域管理部门对流域内不利于水系发挥正常功能的人类不良活动有较大的干预和制止的权利。因此,比较重视全流域的综合整治,最终目标是追求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5.流域管理技术

流域管理技术可分为流域信息管理技术与决策技术。在流域信息管理技术中,我国流域的信息采集技术明显落后。首先是我国雨情、水情监测点密度不足,而且其中自动监测、遥测站点不足。目前我国降雨站总数约2万多个,国土平均21个/万k㎡,若满足洪水预报精度要求还需增加4倍。即使考虑到降雨站在国土内分布不均匀,有些地方无需安置降雨设备,对布站较多的流域来说降雨观测站仍显不足,仍需增加一倍。国外有关降雨和洪水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及商业终端向社会公开。为了实现对工程、洪水、重点防护地区实施监测,几乎动用卫星、遥感、雷达、摄像等各种手段,实行远程传送和控制。开发了轻型背包式摄像及远程传送设备,光缆堤防渗漏及变形监测系统等,对流域内各种动态可实现实时监视。

除信息采集技术以外的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会商系统等计算机管理技术,以及与此相相关的RS、GIS、GPS技术在我国都在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与国外相比并不落后。

6.水管理的法制建设

近年,我国有关水管理的法制建设明显加强,相继建立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关于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蓄滞洪区补偿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或条例。

但是相对来说还极不完善,在具体条文中还不够详尽或有遗漏。对于工程投资分担、水毁工程修复、流域管理、水系开发、防洪保险等都还缺少明确法规,与日本《河川六法》相比,我国水利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仍需时日。

综上所述,我国在水利现代化方面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受传统水利影响较深;受国力限制,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在管理上明显落后。

四、我国水利现代化趋势

从水利五阶段来看,目前许多国家已进入第五阶段,但我国从总体来看应当是处于第二~第三阶段之间,要实现水利现代化,任务是很艰巨的。根据我国的特点,我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将有以下特点:

(一)长期性。

目前我国水利行业的落后状态是由于国家长期对水利投入不足所造成的。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极大的投入。下面用目前物价水平,对各项投入粗略作一估算。

1.防洪投入。如按目前发达国家的一般标准,即城市防百年一遇洪水,农村防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经各流域机构粗估完全达到这一标准需5000亿~10000亿元。

2.城市雨洪调蓄设施投入。如按日本建设省规定,每公顷开发面积建设500m3蓄水池粗估为10000亿元。

3.满足社会供水需求投入。目前北方地区缺水严重,1997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约1600万m3,如果实施计议中的各项调水工程及供水配套工程,粗估需3000亿元。

4.污水处理投入。各城市建立污水处理厂,按1997年污水排放总量416亿吨计算,粗估需建设费2000亿元,运行费100亿元/年。

5.城市河湖整治。仅北京市城市河湖的初步整治,历年累计近百亿元。粗估全国需5000亿~10000亿元。

仅以上几项,粗估需25000亿~35000亿元。如果按每年投入500亿元计算,大约需50~70年时间,加上各种运行和维护费用,还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当然以上各项费用的估算是极粗略的,但是我们还没有考虑到各种水生态修复所需的费用。尽管如此,我们已可以估计到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过程是需要贯穿整个21世纪的。如果我们作一个较为乐观的估计,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可用20年左右时间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全国可用40~50年左右时间在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域空间景观建设等方面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然后再用几十年时间在21世纪末使全国的水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

(二)差异性。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水文条件差异极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极其不同,所面临的水问题及水利基础设施的状况也差异悬殊。因此各地方的水利现代化进程也必然是极不相同的,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行动计划,认真分析本地区条件,确定当前及长远任务。如有些城市尚未设防或防洪标准很低,应当首先抓紧防洪排涝建设。有些地方长期缺水干旱,大量开采地下水应首先解决节水和开辟新水源。对于水域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如上海市提出“环境水利”的目标,重点解决排污处理和水资源保护。

北京市则提出“碧水蓝天、市内通航”的目标,开展以城市河湖空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应当说,全国各地目前所面临的水利建设任务还不能用“防洪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生态水利”之中的任何一种加以概括。它们分别代表了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水利建设的主要特征,它们与“工程水利”也是不矛盾的,因为实现任何一项目标都需要有与其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内容。

(三)阶段性。

上述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景观-生态等水利发展的五阶段是对世界各国水利发展过程的正确总结,也是水利为满足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提出要求的必经之路。因此,其过程是不能随意倒置的,水利发展具有极其明确的阶段性,每一阶段要完成一项主要内容,不可能设想一个地区在防洪或供水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之前,去花大力气搞景观或生态建设。我国有些城市不下决心去搞水资源保护,就大搞水边景观建设。结果河边有了林带、绿地、楼台亭榭,但河里却是一潭死水、臭水,不要说在水中嬉戏,人们多一分钟都不愿在这样的水边停留。

就全国的水利建设来说,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如防洪标准低、供水紧张、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但对具体某一水域来说,它所面临的问题在不同发展阶段必然有不同的内容。在上述五个阶段中,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等三项内容是属于基础建设,只有这三项任务完成了,才谈得上景观和生态建设,但也不能说后两者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它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对我国多数水域而言,虽然在过去的水利建设中,由于投入不足,每项基础建设都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我国50年来水利建设的最大成就也表现在通过大江大河的防洪、供水工程建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问题也是因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水域的普遍污染。所以就全国而言,当前应当在继续抓紧解决大江大河防洪、供水问题的同时,下大决心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解决江河污染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景观、生态建设无从谈起,水利现代化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实现。江河污染问题解决后,可利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紧张局面也会缓解。

(四)社会性。

水利建设是为社会服务,保障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为社会需求及国家经济实力所支配,表现出极强的社会性。所以水利建设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的行为和趋势,加以引导和控制。例如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内的盲目投资和建设,在缺水地区建设高耗水和污染严重的项目,盲目的开荒及湖泊湿地围垦等。过去我们只强调了水利发展要满足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对社会用水需求的限制和管理。所以水利行业只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只注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忽略了对社会水行为、水意识的管理。因为水利现代化是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水利行业应当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协调好社会发展与水的关系。比如,为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既要建设防洪工程确保防洪安全,同时又要对广大危险区域进行洪水风险管理。包括让广大居民明了所在区域的洪水危险性,自我保护的对策,在防洪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在洪水季节让他们及时得到有关洪水的各种信息及正确的指导。此外,管理部门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人口和资产由高风险区域向低风险区域转移。对供水建设也是如此,既要加强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也要对社会的用水行为和意识进行管理。

如根据供水可能实施合理配置,实施定量供水,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杜绝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水资源紧缺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关闭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等。因此,在水利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要由单纯的水系和水利工程管理扩展到对流域内社会水行为、水意识的管理。

在今后谈及水利的社会性时,应是广义的社会性,即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社会性。我们的水利建设不仅仅只满足人类需求,还要满足其它生物对水的需求,因为良好的生态系统也是保证人类正常进化所必需的。

道路发展论文篇2

这确实是一个极为严肃的话题,而且是我们的音乐究竟应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为使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与世界平等对话,找出音乐文化不兴的根源理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拿出切切实实的行动和成果。

我以为,造成以上这样的现状与我们封闭的文化传统、教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有着必然关系。而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若非特指,传统即文化传统)的制约。因此封闭落后的文化传统是深层次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由于传统而直接导致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严重地束缚着我们的思维,遮挡着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总是被夹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中来回徘徊。这样的现状必须尽快改变,具体地说,就是我们迫切需要真正弄清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此问题不解决,我们的音乐便得不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最终必招致我们音乐文化在已有损失的基础上更大的损失。

因器乐是最高级的音乐形式,代表音乐发展的方向。以下仅就器乐专门展开论述。

一.民族性和世界性

关于究竟什么是民族性和世界性,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为能明确说明我的观点,在此有必要就我所论述的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做一个必要的界定。民族性是指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局限性,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杜会、历史、经济条件制约F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这里的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概念,它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教育、艺术以及风土人情等所有人类在精神领域里的认识和积累。民族乐队与民族音乐(指音乐风格)都是以民族性为主要特征的,它因其独特性而使别的国家和民族无法参与其中,至多对其只作一般观赏和了解而并不能真正去欣赏理解它们并与它们全面沟通和交流,它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它好比味精和佐料,而不能作为全人类的主食.所谓民族音乐,就是指那些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从具体形式上讲这个独特性包括乐器构成和曲调风格两个方面,后者更是主要方面。它指用民族乐器或者西洋管弦乐器演奏的民族民间曲调风格的音乐。民族音乐又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两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塬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自己所喜闻乐见的音乐种类,人民离不开它。民族音乐还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总之,它就象成千上万的物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一样。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资源,从而使得世界文化缤纷多姿、光辉灿烂。今天由于信息与交通快速发展,当世界朝着各民族趋同的方向愈来愈快速发展的时候,人类也确有责任为保留各民族自己的独特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使其独特的价值免于消亡。从长远来看,它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多元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象征,美国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太空船上载有一张措放给外星人听的金唱片,其中就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名曲《流水》,这是我们的骄傲,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音乐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世界性就是开放性、互通性、融合性、持久发展性和世界各民族广泛的参与性这样几个方面,它使各族人民真正站在同一个层面上平等对话。它是人类未来共同的发展方向,具有光明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任何势力都不可阻挡的一种历史潮流.正如人类愈来愈需要世界语(英语实际已成为一种世界语)来相互沟通一样,在音乐上同样需要一种世界语做为相互沟通的桥梁。世界音乐的硬件是管弦乐队,软件就是世界各民族普遍能够欣赏和理解的音乐风格。它应该概括和升华各民族的音乐语言,并将之提升到一个不属于任何民族音乐语言的高度。它是作曲家的倾心创造,这种创造既包括技术上的也包含音乐风格方面的。世界音乐是相对于民族音乐而言的。它在音乐技法、音乐风格上应远离任何民族音乐的特征,或者源于某个民族,但经过作曲家的精心提炼和再创造从而使世界各民族普遍都能够欣赏它、接受它。前者如德彪西,勋伯格,后者如肖邦以及民族乐派等。它是音乐领域中的世界语。当然,并不就是说凡是全新的音乐就一定是世界的,它如果不能普遍的为大家理解和接受那就不是世界音乐,甚至连音乐恐怕也不能算。我们目前迫切的任务是必须寻找到一种能与世界相沟通的音乐语言,只有用这种世界语表达我们自己,才能够让世界真正了解我们。象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这些得到全球范围一致认同的音乐就属于世界音乐。它们首先是全世界令人类的,其次才是他们自己民族的。民族音乐因其民族性,也就是地域性、独特性而难以与世界相互沟通,客观上阻碍了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这种事与愿违造成我们目前事实上被动与尴尬的局面。只有明确意识到这些,方能真正找准音乐发展的方向。

以下为便于论述,对严肃音乐特做如下界定,本文所述的严肃音乐是指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它包括协妻曲、管弦乐、交响曲等,它既包含民族音乐又包括世界音乐。解放后,我国在严肃音乐领域里尽管有长足的发展,出现过一批优秀的作品,但均因我们太注重和过分强调民族性而使其远离了世界性,导致量终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原理告诉我们,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更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上大力促进发展世界音乐。科学的态度应当是用两条腿走路。以历史及未来的眼光鸟瞰,我们的音乐理想和希望更在后者而不是前者。贝多芬那世界性的音乐语言的运用决定了他首先是世界的,其次才是德国的.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德彪西、、柴科夫斯基、斯特拉雯斯基、萧斯塔科维奇等大师们也都是因为他们那些世界性的伟大作品而荣幸地成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正因为他们音乐的世界性,才使得一百多年来世界各族人民欣赏它接受它,同时他们也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和骄傲。即使是民族乐派,也还是经过提炼本民族音乐素材井将之加工和再创造,从而使之转化为一种用世界语来表达的世界音乐。也就是他们成功地将民族音乐转化成了世界音乐,否则别人是难以接受并承认他们的。以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代表肖邦为例,他用非常典型的本民族音乐素材来创作,但他音乐的整体风格依然是浪漫主义的,是浪漫主义中的民族风格。民族音乐素材和特点只是他作品中的—部分,远远不是全部。否则肖邦的玛祖卡与他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玛祖卡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也即是在肖邦的玛祖卡中融入了其创作个性和天才的创造,因此如果说是玛祖卡这种民间舞曲赋予肖邦灵感的话,同样肖邦也赋予玛祖卡以不朽的光辉。肖邦的玛祖卡已经不是波兰民间一种简单的舞曲,而实已成为具有高度精神内涵的民族灵魂。以冼星海、聂耳为代裹的一批极富才华的我国作曲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到思想观念的束缚(另外还包括缺乏驾御大型始乐作品的技术能力不强),而最多只能成为我们自己民族范围内的骄傲,最终并不能赢得世界性的声誉,这确实非常遗憾.教训不能不说是惨痛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造成这种现状原因不能仅归于我们没有对世界性音乐语言的运用,它也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形势与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我们的传统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确地说,我们以往的音乐太过于注重民族风格的旋律音调,作曲技法单一,不注重个性,简单而武断地将作曲家的个性和民族风格对立起来,从而使作品失去生命力。民族风格成为最高意义的共性,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作曲家个性的扼杀。这于我们音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音乐界有一句很典型的说法就是,“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这句话自有其一定的道理,文化价值相对论的合理成分在于它告诉我们,民族音乐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它自有其它音乐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价值。但此观点同时无疑又具有相当的局限性,若是不加分析地把它当作普遍真理,或者当作指导我们音乐创作实践的唯一准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后文将进一步论述)。不幸的很,事实上我们以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恰恰就是鼓励大家这么去做的。在音乐发展的某—阶段,民族风格是必然存在的,但不能是由民族性走向民族性做封闭式循环,而应是开放性地同外部世界交流并走向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流水不腐,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单就民族性与民族音乐而言,我们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偏差。前不久我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便很能说明这一点。我们本来的宗旨是力争全面地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它既应包含过去,更应展示我们当今的精神风貌。然而实际演出多少是违背了这一初衷的,它并不能全面反映和真正代表我们的民族音乐。何以见得?首先,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亮相我们民族音乐,只选派民族乐队而没有管弦乐队就似为不妥。用民族乐队演奏的音乐仅仅是我们民族音乐的一部分。另有更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今后主要发展方向的一部分,就是用管弦乐队演奏的民族音乐精品没有向世人展示,如《黄河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粱祝》、《长征交响乐》、钢琴协妻曲《山林》等,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因此,这场演出并没能反映我国当前音乐的真实面貌,它容易使西方对我们产生误解,甚至被笑话。此外,颇为可笑的是,音乐会的卜半场我们竟然是穿着长袍马褂出场的。照此看来,如若在我们各位先生的后脑勺上再拖上一根长长的辫子岂不更加极致更加光扬中华民族吗?请问这是当代中国吗?照理西方人在演奏巴赫的音乐时也常常是巴洛克时代的装束,但其一人家整台节目均是巴赫,主题明确;其二巴洛克时代是他们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自然看到这般装束就能联想到他们当时辉煌的艺术。而我们无论在这其一还是其二上都远不是那么回事,回忆过去只会带给我们痛苦,它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东施效颦只会弄巧成拙,眙笑四方。更为可笑的是已被历史淘汰了几千年的陶埙竟然也回尸还魂被请到了欧洲舞台.此为文物展览呼?亦或历史回顾耶?不知底细的西方人会以为这就是我们现代化的乐器呢。这到底是在炫耀呢还是在给我们丢脸呢?曾说:“作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行的。但是军乐队总不能用唢呐、胡琴,这等于我们穿军装,还是穿现在这种样式的,总不能把那种胸前背后写着‘勇’字的褂子穿起来.民族化也不能那样化。”

我在维也纳学音乐的朋友林君当时认真看了这场意义重大的演出.事后他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告诉我,一些外国朋友觉得我们的音乐很古老,很奇特,蛮有意思。并问他你们中国人现在还穿这种长褂吗?中国没有交响乐吗?这番问话弄得林君哭笑不得,无言以对。

正因为我们的音乐文化过分强调民族性的特色,从而使得我们客观上远离了世界性。不难想象,德国的民族音乐原先也同我们一样并非具有世界性,但由于其适宜的人文环境以及巴赫、贝多芬、瓦格纳等—大批杰出大师们的不懈努力而迅速走向世界,使之早在两三百年前便具有了世界性,从而对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俄罗斯后来者居上,也跟着出现了—大批杰出的世界级大师,同样也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不是也不断嚷嚷着要走向世界吗?面对眼前众多的事实,为什么不扪心自问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不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确实出了问题?

在我个人看来,此问题并不复杂。关键的也是深层的原因实在是在思想观念上的层层束缚,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域观使我们裹足不前,我们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精神枷锁坚如磐石。尽管有一批仁人志士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此作出了和至今仍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但终因其异常顽固至今仍不能真正彻底被打破。时至今日我们仍没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极大不幸与悲哀。

尽管如此,我们一些专家学者从忧国忧民的立场考虑,直感叹“中国音乐传统在当代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境地是极其艰难困苦的。”事实大抵确实如此,音乐院校中普遍存在着重西乐轻民乐的倾向,尽管重西轻民者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真正彻底地理清东西方音乐的关系,难免在倾向上带有盲目性,但不可以就此用重民轻西的同样也是错误的观念去指责他们。更何况他们确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中国近代音乐的历史回顾

我们的教育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我们教育的落后和不普及同样也是历史悠久.时至今日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区仍很猖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教育上只是到了近代西方文化直接推动的新文化运动才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系统专门的音乐教育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才真正有了开端。而西方正规音乐教育早在十五世纪便已开始了。人家早就有和声学、曲式学、复调、配器等系统理论,而我们事实上至今并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科学的音乐理论。我们的所谓音乐理论也是直接在人家理论的基础上借鉴、消化、吸收、移植、模仿、改造、发挥甚至索性就是全部拿来的,并非真正原装货。这其实并没有错,实事求是地虚心向别人学习显然是一种明智之举。

近现代,正是由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方使得我们面对突然而至的西方文明大吃一惊。事物总是辨证的,西方列强在向我们倾销鸦片掠夺财富,施加给我们民族屈辱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光辉灿烂的文化。我们所受到的西方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给予西方的影响。西方的影响几乎渗透到我们所有的领域,这种影响决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实实在在也是我们主动的明智的选择,它曾经产生了并将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继续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无论谁都阻拦不了的历史潮流。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是远远不平等的这样一个事实是谁都无法否认的,音乐上也是同样如此,决不例外。我们的民族器乐也恰恰是在五四以后问西方的接触中才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民族乐队的编制就是仿照了西洋管弦乐队的模式组建的;调式和声也直接源于西方传统和声:我们曾经只有支声复调,而根本不知赋格和对位,更没有系统的音乐理论;我们近现代的音乐创作中使用的调式有相当部分是西方大小调式。

当然,也有人认为我们的近代音乐正是由于受到西方太多的影响而走错了方向,失去了自己。甚至更有极其荒唐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根本就是错误的,如“从本世纪初以来,在中国发生着的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一个逐步地以庸俗化一一通俗化冒充代替现代化的过程。这个庸俗化一一一通俗化就是梁启超当年从亲身的切肤体验发出的警言:即中即西,不中不西.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现代文化,己失去了统一性的宗旨,即灵魂。而始柞俑者,就是‘新文化运动者们’。”(见(音乐研究》1993年第四期,宋样瑞《关于中西比较音乐研究的思考》)。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脆弱而经不起辩驳的。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传统。至少从文艺复兴以来,这种交流对各国文化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一国的音乐成就在别国发生强大影响,看作是一种文化侵略,是一种妨碍别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障碍。譬如巴罗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和传播,对欧洲各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就起过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哪里有过意大利歌剧的传播,哪里的民族歌剧就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在我们的某些有关研究中则往往得出相反的结论:哪里有意大利歌剧的传播,哪里就是被意大利歌剧称霸,哪里的作曲家为了创造自己的民族歌剧就不得不进行艰苦的斗争。意大利歌剧何曾阻碍了别国歌剧文化的发展?莫扎特就既写出了卓越的意大利歌剧又写出了精彩的德国歌剧,看不出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歌剧在莫扎特创作中有什么相互抵触的地方。事实上,意大利歌剧在其它国家传播,受益的不仅是其它国家从意大利歌剧的艺术成就得到启迪和借鉴,而且也给意大利歌剧提供了广泛的有益于别国有才华的作曲家对自身发展作出贡献的机遇。音乐史上针对意大利歌剧弊端进行改革的恰恰不是意大利作曲家,而是奥地利人格鲁克。由此可见交流对文化发展是多么重要!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本应是极正常的事情,它使交流的双方都可以从对方吸收到自身所缺乏的营养,得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当然,政治压迫与民族侵略下的强行文化渗透则另当别论。因此如果认为意大利歌剧在别国传播就阻碍别国歌剧的发展,那么,同样的理由完全可以运用到诸如交响曲,协奏曲等全部欧洲近代音乐体裁上,必然的逻辑结果就只能是;西方音乐在中国传播,就必然阻碍中国音乐的发展。果真如此,那么,我们新文化运动后在音乐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将无从解释。

只有站在全世界和全人类的立场高度来审视我们的民族音乐,才能真正把问题看清、看透?

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将先于民族而消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由于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压迫和剥削,没有了阶级,国家也随之消亡,最后各民族将互相融合为一个无民族特征、无民族差别的人类共同体.尽管这个民族消亡的历史过程相当漫长,但它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运动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可以预见,在未来世界大同的时代,人类将用同一种语言交流,用世界音乐语言创作和欣赏音乐,用世界文学的语言创作和欣赏文学,如(共产党宣言)所说的那样“从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中便形成出一个全世界的文学。”。歌德也认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音乐因其语言表达的特殊性而使得世界音乐的时代早从海顿完善管弦乐队开始就已经出现了。

我们致命的弱点往往就在于不能全面、多角度、多层次、辨证地、客观地、大范围地去看待问题,因此,客观上势必造成一叶障目,思想混乱和观点错误。为了不造成误解,能够真正认清事物本质,我们有必要在提出“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的同时,更应当提出“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就越是远离世界性”这个二律背反的定义。这两句话看似尖锐对立,其实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实质并不矛盾。对前一句话上文己作过分析。后一句话则更好理解,比如不同的民族若都坚持使用本民族自己的语言同别人说话,那它永远也无法和别的民族沟通和交流,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你认识你。如果大家使用同一种语言来交谈(比如英语),此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尽管用于口头表达的语言是语义的,而音乐语言是非语义的,但是就这个问题而言道理却是一样的。典型的例子如法国德彪西,他的音乐使用的就不是法国民族音调,而是创作音调,有些地方还采用了亚洲及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素材。然而,它所体现出的音乐精神和审美趣味却依然是法国化的。这是一种能被世界所理解和接受的法国风格。真正的世界性是既包容民族性,而又升华了民族性的。因此世界音乐应是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的有机统一。正因为此,方使得德彪西成为世界大师。

我国当代一峰青年作曲家们因其历史的负担较少和可贵的冲动精神而敢于突破传统,做出了大胆的举动,冲击了国内沉闷的创作空气和极端保守思想,客观上产生了不啻于原子弹爆炸的强烈效果。他们从美学上,从创作思想上提出了全新的认识,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吸收西方现代作曲技巧,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对中国音乐进行思索和创造,为中国音乐真正走向世界开拓道路.“新潮”的意义已远远超出音乐范畴,在文化层面上来看,它实际是对我们文化传统的反叛,是思想观念上一次质的飞跃。现在看来这种冲击传统的大胆行为显然是具有非常积极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尽管他们的行为缺少明晰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实际效果上也谈不上成功,但是,它确实动摇了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统,促使我们去思考,在音乐的道路上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新潮”音乐的意义正在于此。这个问题确已到了必须作出理性选择的时候了。

中国有—句谚语,叫做‘站得高,望得远”。此话一语中的,极有道理.我们之所以总是在—个老问题上纠缠不清,得不到根本解决,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看问题的角度有偏差。当我们走投无路,左右徘徊时,不妨变换一个位置,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对之重新加以审视,则很可能会收到意外的效果。这就是说,我们以往是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和高度来看待我们民族音乐的,由于民族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官很强的地域性,随着社会发展最终它必然会自行消亡,因而它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局限。站在有局限性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就难免会看不清和看不全面。倘若我们换一个亿场,站在全世界和全人类的高度再来审视我们的民族音乐,我们便会收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同样音乐也只有面向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在中国历史上,鉴于当时特定历史条件,提出文艺应为正农兵服务。此话当然说的非常好,但从现时代的眼光来看它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现在看来文艺不仅仅是为工农兵服务,也不仅仅是为我们中华民族服务,而是应当为全人类服务,它与我们无产阶级最终要彻底解放全人类的伟大而光辉的理想是根本一致的.

这里有一个时间问趣,因为历史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当今世界各民族共生存共发展的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中国音乐必须也必然是走两条线发展的道路。

1,从现阶段来看,从文化多元角度出发,我们占世界人口1/4的中华民族有必要有责任保留宣传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它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能一枝独绣,充分放射出其独特璀璨的光芒。即使在未来国家民族消亡的时代,民族音乐仍应作为文化物种加以妥善保护。别的不说,单就文化物种是一项极好的旅游资源这一点也足以证明其有存在的价值。

2,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更应该为世界音乐作出应有的贡献。邓小平高瞻远瞩,站在历史的和世界的高度提出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这里当然也包括音乐教育,因此未来和世界才是我们音乐发展的真正方向。因此,在我们实际音乐教学中,不仅要讲授民族音乐,更应宣扬世界音乐,从而让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并逐渐形成其开放性的思维方式。美国和我们一样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它的人民来自世界各地,仅正规交响乐团就有一千多个,再加上业余的,数量就极其可观。由此可见其音乐文化的发达(实质是整体文化发达.整体不发达而单项文化发达是不存在的)确非我们所能相比。因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不高,才尤其需要文化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最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使他们能真正地充分地创造和享受世界音乐文化财富。

道路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文化发展;中国道路;内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40-03

在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以正确的思想文化指导人民精神生活,构建先进文化的地位凸显。归结起来,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符合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现阶段中国社会基本矛盾为现实依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核,坚持按照文化科学发展的规律,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根本需求;是既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经验的道路;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集体实践智慧的结晶。这条道路内涵丰富而深刻,意义影响深远。

一、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正确的思想为指导。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举起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将其与中国实际结合并不断使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进步的根本指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所以正确,从根本上讲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使文化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指导人民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中,劳动实践决定着文化的本质特性。文化渗透在人类劳动的各个方面,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由落后向先进转化。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这种理解包含着文化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而劳动的群体性特征必然决定文化是群体所创造的和最终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价值观点。这些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汲取,进而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造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等人民创造文化为人民的科学指导思想。此外,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必须有主流意识来指导。加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要求无产阶级把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导人民文化建设,不断总结先进文化经验,并且丰富建党、治国方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必须站稳人民大众立场;就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就必须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研究和解决文化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实践文化科学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了党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那么,我们沿着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实现与否,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密不可分。

二、 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

所谓先进文化,应该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既是人类思维成果的精华,又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而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则看它能否反映和促进社会历史进步,即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 可以得出:文化先进与否,首先,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经济、政治的时代内容和不断改革创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就能够促进当前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并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种文化之所以先进,就是能够通过价值体系的构建,知识结构与行为方式的变革,解决国家民族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因而,文化的改革创新是其繁荣兴盛的动力。体现在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上尤为显著,从新民主主义理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邓小平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塑造“四有新人”;到以德治国,科教兴国,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再到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等等重要文化战略。这是文化建设理论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创新进步。其次,文化先进与否还取决于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有历史性的传承模式和体系。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可以交流、保存,可为人们提供塑造社会角色的价值与规范。建设先进文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方面,使其融入并展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比如,中国传统中重仁义,知礼节,尚和合,尊道厚德的良好素养;义利兼顾、乐群贵和、和而不同、勤俭自强、诚信敬业、经世致用、天下为公等文化根基已在当代社会广泛培植。此外,中华民族历史上弘扬爱国主义道德的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不仅构成了先进文化的成分,而且是对民族精神的升华。如古代“四大发明”的勤劳智慧影响世界文明;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千古流传;历代仁人志士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为了民族昌盛,谭嗣同、刘光第等维新志士慷慨就义;、刘胡兰等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等等,都是激励我们发愤图强的力量,是民族先进文化的最高体现。因此,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就是包含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改革创新的成分,是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基础。

三、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凝聚共识强基固本的发展之路

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一条红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当代文化发展“中国道路”的根本任务和兴国之魂。如今,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层次调整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日趋多样,这就需要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需要有一个让13亿人民广泛认同的正确价值观念来凝聚人心。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中国文化延续的精神基石。

当代文化的“中国道路”能够凝聚人心强基固本,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取向。价值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每个社会都有一种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体系,并以此主导整个社会的思想、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中最根本的部分,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而文化是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文化对社会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提供鲜明的价值导向。早在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认为,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欧洲宗教改革后价值观念的转变有密切关系。而如今国际社会诸多热点问题,无不渗透着不同民族、国家在价值观念上的碰撞。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各国都十分重视塑造核心价值体系,以维护其民族生存和发展。比如新加坡制定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2]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长期以来我们党探索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重大发展,也是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必然要求。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则是体现凝聚力之本。第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更深、更广拓展。赋予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和时代品格。第二,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展开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等。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群体认同和接受的共同理想,并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激励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第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形成,宣扬真善美,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良好氛围。作为“中国道路”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超越地域、血缘、种族、语言、行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归属感,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四、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人为本之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道路也必然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人民为本根,坚定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

文化发展要不断适应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重要内容之一。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认清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在当代中国,文化先进与否也取决于文化所成就的人的发展状况。以人为本的“人”包含两方面的主体,要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就要由什么阶级的人领导、为了什么人而发展的问题,即领导主体和发展主体。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党领导人民探索总结出来的文化道路,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领导核心;文化活动源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那么其发展主体必然是人民。中国共产党坚持用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离开了人民群众,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文化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起农家书屋,各种文化团体深入基层、社区,让文化艺术源于群众生活,又服务于群众生活。

就“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而言,当今中国,更迫切需要“中国道路”先进文化的指引和充实。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小康,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资料显示,1985—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消费性支出从112.26元增长到627.82元,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8.7%提高到12.65%;农村人均年文化消费额由占消费总支出的3.89%增至11.18%[4] 。这样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和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置换,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必然对人们思想认识、心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现代化和人的自身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要使人们在精神文化上走向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国道路”根基力量在人民,创造潜能在群众。

五、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提升中华民族世界影响力的和谐文化之路

中华民族要走向世界大舞台,则中国实力的核心构件在于文化。文化不仅要对全国人民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而且对全世界人民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有助于改善和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中国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中庸”、“仁政”等思想可以在国家交往中起到剂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方面的强大,还包括思想道德和文化制度等软实力上的繁荣复兴。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强盛大国,必然伴随着文化繁荣和广泛传播。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也是中华文化最繁荣、影响力最大的时期。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人类文明中的绚丽瑰宝。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已把解决西方社会问题目光投向中华文化。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就在巴黎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5] 可见,即使在西方文化称霸全球的今天,中华文化仍具有影响世界的生命力和价值。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让这种价值得到世界的认同和认可。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构建起中国自身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感,在世界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大国形象。

如今,我们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在海外多个国家举办孔子学院,同不少国家互办文化交流年活动,各种文化团体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谐共处,尊重各民族文化、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趋势。因而,“中国道路”是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价值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的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的重要保证。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文化,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的文化,越是走向全球化,就越要重视这种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多样性,平等和相互尊重,达到和谐理念中“和而不同”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2] 张瑞才,范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3.

[3]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49.

道路发展论文篇4

民间文学特性与当代应用

曲艺属于民间文学的重要部分。民间文学一个特定的潜质就是它的娱乐性和可再生性。这和当代需求的娱乐、休闲的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民间文学在当代可以也应该得到最广泛的应用。或言之,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和民间文学本身的文化特质并不相悖。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陈建宪教授将“民间文学”分为三种形态: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原生态民间文学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转变形态后,重新走向千家万户,比以前传播更为广泛。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它们将不断涌现,恐怕永无枯竭之日。可以说,借助网络、手机、影视等带来新的传媒技术,会使得民间文学的因子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一种新的传播形式进入到千家万户。服务于民众生活的各种民间文学创作,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3]10。河南省有着丰富的充满魅力的曲艺作品,但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传播,甚至逐步走向萎缩。这和曲艺作品没有适应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不无关系,和将传统的民间文学和现代传媒对立起来或者没有适当结合不无关系。那么,要想使河南曲艺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正视当下的大众文化背景,依托现代媒介来很好地进行传播和应用,这样才是对河南曲艺最好的保护和利用,才能走出一条宽阔的发展道路。

河南曲艺发展对策

1顺应文化潮流,依托大众传媒

传统艺术形式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进行传播,东北二人转的成功是个典范,河南豫剧《梨园春》也是成功的例子。对于河南曲艺来说,应该想办法占据一些影视、网络资源,尤其是电视,电视是走进千家万户的媒介。根据有关文献,1981年所做的一个调查显示,美国有98%的家庭至少拥有一台电视机,人们平均观看电视的时间为每天6小时。在英国,1988年政府发表的公报表明,英国人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接近30小时。当前中国电视普及率也是相当的高,电视已经成为中国人闲暇时间中最重要的文化消费形式[4]235。河南曲艺可以借鉴郭德纲的成功经验。郭德纲在没有借助大众传媒之前,多年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相声演员,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而已。从2005年开始,媒体爆炸式的宣传,网络的大量转载让所在公司德云社场场满员、一票难求。传统的相声艺术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如同插上了神奇的翅膀一样,迅速得到追捧,郭德纲也一举由“非著名相声演员”变成一个明星级人物。毋庸置疑,他的成功和多年来的积累有关,和他的聪颖和坚持有关,但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大众传媒的作用。可以说,在网络与媒体的相互作用之下,郭德纲借势风云突起,凭借着多年的磨打锤炼,一跃成为现今相声界演员之中的佼佼者!河南曲艺可以打造自己的媒体推广平台,像超级女声有湖南卫视这一推广平台一样,在电视台专门开辟艺术栏目,进行宣传推广,像超女那样在民间海选出一些民间艺人,扩大河南曲艺在民众之中的兴趣和知名度。坚持下去就会有所突破,郭德纲的相声也是苦撑了十年才有出头之日。希望有朝一日游客到河南来,就像到东北要看“二人转”、到桂林要看“印象刘三姐”一样,找个曲艺厅,听一场地方曲艺。有源源不断的观众,这些曲艺品种才算是真正地活着。

2内容与时俱进,形式注重包装

很多年轻人不喜欢民间文学,不喜欢河南曲艺的原因是觉得它“土”、“土得掉渣”。这种看法一方面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河南曲艺的艺术价值和生活价值,另一方面说明河南曲艺也需要适应当下的审美要求。我们不能放弃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但内容思想、外在形式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为传统的曲艺艺术穿上现代的外衣,进行策划包装、打造一新。目前现存的河南坠子、河洛大鼓等曲目,内容都过于老套,像《罗成算卦》、《偷石榴》、《王二姐思夫》、《喂马记》、《小黑驴》等,思想内容和现代社会生活脱节,尤其是和年青一代的生活无缘,很多内容都是旧时代、旧中国的产物,比如经典坠子《偷石榴》,讽刺抨击了了旧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童养媳、老妻少夫。虽然有喜剧诙谐的成分,但是这种不合理的包办婚姻几乎在现代生活中绝迹,也不大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郭德纲的相声为什么受欢迎?郭德纲是原汁原味的相声艺术,然而他的内容能跟着时代走,符合现代人的思维观念,迎合了年轻人的笑点,并用现代语言加以表述,才会有那么多的“钢丝”。如果河南坠子、河洛大鼓等曲目内容能及时创作更新、融入现代生活、当下观念并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进行表述,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包装同样重要。前期策划、拍摄、后期制作、包装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等这些大众文化常用的手段,传统的曲艺艺术可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道路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关系到能否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能否促进农村的发展,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广大的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然而,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十分弱小,还有许多缺陷与不足,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护。

一、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加快,从2008年底的3,800多户,发展到2009年底的9,247户,加入的农户成员达到61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118万户。2009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销售农产品总值124亿元,统一组织购买农用生产资料40亿元。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人均收入比未入社的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0%以上。有1,1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注册商标,50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通过了质量认证。

二、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综合实力不强。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社虽有9,247个,但大多数还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实力不强,如资本金在10万元以下的占61%左右,超过100万元的仅占6.5%。加入的农户成员为61万户,仅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2%,这不仅与日本95%以上农户都加入农协组织相距较远,与国内江苏、山东等省相比,也有明显差距。

2、区域发展不平衡。从辽宁全省来看,大连、沈阳两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好,走在全省的前列,其他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而就大连和沈阳两地内部各区来说,发展也不平衡。

3、行业发展相对单一。合作社从事的行业大多数还只停留在蔬菜、瓜果种植、种苗培育、肉牛羊、生猪饲养和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比例占75%以上。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

4、运行机制不规范,制度建设不完善。在机构制度建设上,有的达不到农民成员占80%的要求,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存在着一股独大的问题。在财务管理上还不规范,缺乏合格的财会人员,在凭证的取得、记账、报表编制等会计业务上,难以做到规范。

5、资金匮乏。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日趋增强,但与之相比,农村金融供给却严重滞后,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惠民财政资金“跑、冒、滴、漏”现象非常严重,资金拨付、分配、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一直存在,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6、人才匮乏。目前,合作社发展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爱奉献的优秀带头人很少;了解合作社知识,甘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民社员也很少。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

7、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一些管理部门或领导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摆上应有的位置。目前,大部分还是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文件上重要,落实上跑调的状态。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和职能运作更是知之甚少;了解合作化运动的农民生怕穿新鞋走过去“归大堆”和“大帮哄”的老路,分不清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过去那种大而全的统一经营模式的根本区别。

8、很多优惠扶持政策难以落实,扶持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都出台了很多优惠扶持政策,但实际执行、落实较少。有的基层干部反映,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是不管用的,只有这些政策的直接主管部门下文件,基层的相关部门才会贯彻落实。

9、指导管理体制尚未形成合力。目前,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财政、民政、水利、供销社等各个部门都管,各个部门又都不管,没有形成有效的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

三、加快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战略意义”。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曾先后采取了调整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小城镇和鼓励规模经营等诸多办法,但成效有限。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增强农村内生型发展动力。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强农村内生型发展动力的最佳突破口。对此,建议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这项事业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尽快出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发展战略”;应尽快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到“省级优先发展战略”的层面,统一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重要思想保障。

2、创新政府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政府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体制改革,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体制环境。

建议加快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制的改革,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内容。要像抓“米袋子”、“菜篮子”等工程一样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工程。

建议在省联席会议制度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真正形成整合涉农资源、分工负责、优势互补、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构建起完善的为农服务体系,从而切实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

3、政府应加快对农民开放有收益涉农领域的步伐。建议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借鉴德国、日本和我国郝堂、古树于、周家庄等地的成功试验,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金融合作”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内置金融”(农民主导的金融,利息归村社成员),进而带动其他合作,如农资合作、农机合作、土地流转合作等等,形成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量,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农村的大发展。迫切建议加强银监会和农经部门在农村资金领域的合作。

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议建立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直销方式、建立高效的全国农产品信息网、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4、加大政府的税收和财政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政策的执行和监管,从而保障这些优惠政策真正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用,进而充分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5、探索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农业是个风险高(市场风险高、病疫风险高、气候风险高、投入风险高)、利润低的弱质产业,迫切需要农业保险,这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建议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超级秘书网

6、大力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才。鉴于辽宁目前还没有一家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学院或设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的高校,建议以沈阳农业大学为基地,设立合作社学院。整合省农委、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等部门的资源,发挥沈阳农业大学管理学和农学学科等方面的优势,把沈阳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建成集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沈阳农业大学各方优势和力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培训和交流的基地,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社教学、合作社培训、合作社科研与合作社国际合作交流。尽快培养出一批实用型高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推动我国农民合作事业的发展。

7、建立和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和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其中,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至关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韩俊.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道路发展论文篇6

摘要:目前,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进人一个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垦区的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个相关部门围绕新阶段新变化的形势,都在做抢抓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章。作为垦区道路运输业也必须静观形势,动态思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思进、思取、思做、思行。 关键词:垦区道路 运输业 发展 1.瞄准垦区农业现代化的多样需求,选准垦区道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对接点 (1)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特殊需求出发,把调整道路运输网络作为对接点。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将使农业生产队数量减少,居民生活点减少,而使农场小城镇和规模化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这种变化,要求道路运输业必须按照农业规模化经营后新的生产经营点和居民生活点布局去重新构思,调整道路运输业的对接点和工作重点。 (2)从农业产业化的特殊需求出发,把连接龙头与基地道路运输网作为对接点。目前,垦区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行集团化的构建和重组,这种产业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局(场)行政板块的道路运输业的结构布局,形成“局与局,垦区与外部”之间大跨度交叉的运输链条。这就迫使我们如何考虑建立适应产业化需求的快捷方便安全的道路运输大通道。 (3)从农业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的特殊需求出发,把建立农垦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的道路运输作为对接点。农业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使农垦与城市、农垦与发达经济地区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尤其是随着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园区的建立,人际间交流,物质交流也更加频繁,因此道路运输业的延伸半径和覆盖面都要变化。这就使得原来的道路运输链条和道路运输网络,横向要延长,纵向要拓宽。 2按照现代化道路运输业标准,选取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1)道路建设要提档升级。垦区的道路建设借助于国家、省公路网大上形势的拉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点是近几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加快了垦区道路提档升级的步伐,应该说从分局到农场、到管理区的道路状况明显改善。但由于垦区资金有限,部分分局到场、场到管理区、龙头企业到基地这些区段的道路状况还没有实现等级化。垦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生态化,就必须把道路提档升级和等级化建设提到议程,作为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增长点,我们要把公路建设纳人总体经济的发展目标,立项建设;从农场和龙头企业筹集一部分资金把公路养护和改造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部分配套资金,加强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到基地、放到小城镇和管理区的通畅连结上来,提高道路的通达深度和路网的技术等级。 (2)运输业要提质增效。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和规范运输市场,保证垦区人流、物流的优化。客运业要满足人流的多向、多层次需要,做到局、场、队畅通,场与县、市、省城畅通;货运业要满足物流的多向分流运转的需要,确保市场流通线路畅通。在提质增效方面客运业要按照“方便、舒适、节时、省钱、安全”的要求去规范,提高垦区客运业服务的整体厉量,增强竞争力。货运业要按照“方便、节时、安全、保质(冷贮、保温)、节能、多形(零担、快件)”等要求去规范,提高垦区货运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真正做到客运、货运比翼齐飞,“双流”(人流、物流)通畅。 (3)道路运输业主管部门要提高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道路运输业的主管部门要引进现代化管理设备,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从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升道路运输整体水平大局出发,加强对汽车检测、维修、支线客运、物流的市场化管理;加快推进道路养护招投标制度改革,加强对道路养护企业的定额养护管理;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从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实行质量否决制。通过严管细管,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增长速度、

道路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2-0067-0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1.领导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中国人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扎根当代中国客观实际,经过长期探索后奋力开拓的一条社会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希望之路,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坚持走这条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大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

2.制度根基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根基。一个国家所走的社会发展道路,首先是社会制度问题。社会制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以此为依托,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发展内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内涵。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发展。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尤为迫切。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线。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中国人民通过长期探索,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宽和深化,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4.发展路径

通过改革开放来实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选择。发展有一个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的问题。发展路径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具体而言有两类:一类属于发展动力,一类属于发展条件。在发展动力方面,一要坚持科技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二要坚持改革发展;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三要坚持开放发展;对外开放的实质是大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在发展条件方面,一要坚持稳定发展,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什么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二要坚持和谐发展,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要坚持和平发展,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内就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建设。

5.目标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具有全面性、渐进性和科学性。它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呼唤,成为了中国人民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必将指引中国人民奋力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理论基础,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革命导师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高度概括。

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基础上,列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理论。1916年,列宁在分析革命形势、革命前景和革命道路时指出:“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同样表现出这种多样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里所说的“走法不会完全一样”,实际上就是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多样性问题。列宁的论断深刻指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之所以是多样化的,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各个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国情却千差万别,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各国特殊国情有机结合,自然会形成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基本原理。

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特殊国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原因的深刻揭示,为我们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权威的现实政策依据。

理论思考和历史发展均深刻揭示: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才能够解决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生搬硬套任何一种他国发展模式,只会窒息中国社会发展的旺盛活力,唯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正如有识之士指出,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共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个“七十年”;从十月革命至1987年是国际共运“外延扩大”的第二个“七十年”;此后将是国际共运“内涵深化”的第三个“七十年”,即社会主义要从量的增长(增加更多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质的提升(提供社会主义成功的榜样)。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壮大社会主义的实力、改善社会主义的形象、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注 释〗

1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光明日报,2008.2.26

2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163

道路发展论文篇8

[论文摘要]中国“和合”文化底蕴丰富,渊远流长,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支柱,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和合”蕴含着事物与其所处环境多元统一、和而不同、追求总体结构整合统一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传统“和合”思想深入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论述了“和合”思想的现实意义.论述了“和合”思想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与内涵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和平发展道路”,最初又称为“和平崛起道路”,是我国理论界首先提出和讨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03年l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时第一次向外界明确地用“和平崛起”的概念为未来的中国角色定位,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随后在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

可以看出,“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中国领导人对当代中国的角色和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阐释我国外交政策时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有很多争论,综合各家研究成果,其主要有三层涵义:

第一,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国际背景:从2O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中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样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在这样一个客观国际环境中,中国能够、也必然实现“和平的发展”(developinpeace)。

第二,中国发展道路的方式:在和平的环境中,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自己,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发展。对内,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通过扩大开放,和平地利用国际资源。这就是“和平地发展”(developpeacefully),也是“和平发展”最核心的内涵,是区别于历史上大国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中国的发展不是对外侵略、扩张;发展的中国永不称霸,将会更好地维护和平,即“为和平而发展”(developforpeace)。

由此可见,作为当今国际秩序的一个主要参与者,中国不仅没有破坏现有的国际秩序,反而找到了一条更适合中国发展,更加有利于促进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和平道路。

二、“和合”思想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传统渊远流长。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即“和合”思想之上。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它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和合文化所提供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辩证思维视角,对国际关系中的沟通与理解,和平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这“是由中国基于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

(一)和合方法与和平发展道路

l、和合生生法与“全面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合生生法,既新生命、新事物不断化生。新生命、新事物不断创生是多样的,变易的,和合生生法的价值目标、终极目标并不追求一个唯一的、绝对的、至极的形而上本体,也不追求一个否定多样、多极的“中心”或实体的统一性。它是多样、多元的融突协调法、和谐法,故“和实生物”。和合不是否定矛盾,它承认冲突,但冲突必须经过融合,才能新生。在对立面的“均衡”、“中和”和“融合”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和合”和“协同”的作用。而中国要和平发展就意味着必须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建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同时,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和平发展道路”内在地要求我们考虑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很多矛盾,需要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来处理。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

2、和合创新法与“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合创新法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一方打倒一方的单一方法、唯一法,而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互补法、双赢法。任何事情,包括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种族与种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交往相处,都要以此为原则。并育并行,就是共同发育、共同进行,互动互补,相得益彰,而不是我吃掉你,你吃掉我的单育单行。并育并行所遵守的原则是“不害”、“不悖”。不害不悖就能互补、双赢地创造繁荣的境界。中国要和平发展,意味着要走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大家庭发展之路”,即扩大双方“共守的规范,共享的理念,共有的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发展中与它国的摩擦。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应追求共赢,而非零合式的结果。当今国际社会已经相互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面对共同的全球性威胁——跨国恐怖主义、全球气候变暖等,各国需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创建一个共赢的相互依赖的体制,那些“一国称霸天下”的思想是不合时宜的,中国“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胸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平发展之路会有效地促进全世界的发展与繁荣。

(二)和合原理与和平发展道路

1、“和合”思想的原理

张立文在他的和合学的相关论著中,提出了有关“和合”思想的五大原理,来化解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这五大原理是:和生原理、和处原理、和立原理、和达原理及和爱原理,它们的主要含义如下:

和生原理:“和生”就是要尊重大自然的各生命体,使其持续发展而不加损害,使其生生不息而繁荣昌盛,使每个生命体都有一个最佳的生存环境。各生命体之间的生存竞争,使它们最终导向和合。和生必然有竞争、斗争、冲突,如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但这种竞争、冲突必导向和谐、融合,即融突而和合,意蕴着新的生命基础上的和荣和富,这就是“天地之大德日生”的和生原理。

和处原理:要尊重自然、社会的各生命体,就关系到各生命体之间的相处问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文明与文明,都处在各种形式的共处中,并在共处中生活和活动。人们想自己生存,也要让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生存。人们相互共处,但由于各自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的差异,也会发生冲突和竞争。人们必须以“温、良、恭、俭、让”的规范自律,以和而不同心态和处,这就是在“和而不同”中的和处原理。

和立原理: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独立的、特殊的存在方式、形式。不能唯我独尊、强加于人。和立意识,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接纳自然、社会、他人与不同文明按适合于自己特性的生存方式生存或发展,求多样、多元的和生、和处,这就是和立原理。

和达原理:世界是有差异的存在,要允许并承认他人、自然、社会及各国、各民族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和达是在多元文化、多元发展、多元模式的融突中获得协调、平衡、和谐,以实现共同发达的目标。

和爱原理: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原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和爱,也就是说对于自然、社会、文化也像爱自己一样。

2、和合原理与和平发展道路

和合学理论提出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呼吁共存共荣、多元互补、以开放的心调,接纳自然、社会、人生、心灵和文明,并按其自身的特性存在和发展,强调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责任意识和爱人爱物的仁爱精神。

有着自身特征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作为面临诸多难题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既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对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外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与合作,处处体现着和生、和处的思想;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互赢的发展道路。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使中国获得了资金、先进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和达”理论还有助于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而“一国两制”理论也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理论构成,正是在“和达”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在统一大业中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使中国的国内环境更加稳定,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以“和”的思想来处理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强调求同存异、和谐共存、相互借鉴,而不是非此即彼,更不是你死我活。正如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六十届会议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时所讲的,中华民族历来酷爱和平、崇尚和睦,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之一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的和平发展思想,是深深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的,如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所阐释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的文化基础之上的。

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和合”思想理念指引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将深人人心,逐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可、接受,但中国和平发展之路既面临着诸多机遇,也会遇到许多挑战。

道路发展论文篇9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17-02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2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不同阶级、阶层人的努力。道路何以自信,从根本上讲,这种自信来源于道路本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是理论、实践、历史、现实的必然选择。

一、理论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成功,不仅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而且源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深化。

(一)道路自信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顺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2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客观分析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产生、成长及其斗争,最终得出一条论断:共产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虽然东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军事实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会逆转,中国道路是社会主x的,它的产生、发展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例如,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公有制,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内容,都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也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道路自信源于思想的形成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接下来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新的问题。由于当时对中国国情认识得不够全面,在制度上基本照搬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道路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的发展进程缓慢。直到1956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我们党才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

(三)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道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邓小平通过论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发展才是硬道理”“三步走战略”等观点和论断来诠释“社会主义是什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时期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问题,提出了新时期的党建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理论总结,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新世纪新阶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如今,以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族复兴的梦想还在继续。

二、实践维度

道路自信的实践来源包括两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的开辟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可谓“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2]。

(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革命、建设道路在摸索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源于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探索。依据我国当时国情,提出“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3],由此开辟出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道路。

(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各届领导集体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相关描述。从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到“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再到“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新时期,党的十提出的“道路自信”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第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以经济为例,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已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缔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 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再创新高。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7],分别是1978年数据的52倍和64倍,经济增长态势良好。

第三,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大。2008年美国公布《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上升到第四位。正因为这条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坚信道路的选择并对此充满信心。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实践创新,中国道路越走越好。

三、历史维度

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华民族从此面临浩劫。而这时封建统治阶级也从虚幻的梦境中回到残酷的现实,西学东渐,无数的志士仁人为国家和民族探索出路。无论是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还是李鸿章、张之洞发起的洋务运动,抑或是康有为、梁启超推行的,或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挽救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中国。在探索中国道路的种种方案都遭遇挫折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的出现使危机四伏的中国有了一线生机,并以星星之火掀起燎原之势,迅速蔓延至整个中华大地,继而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但由于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够了解,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中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理论、实践、历史、现实的深刻总结,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存在的失误和取得的成就,在深刻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邓小平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此,我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辉煌前景。

四、现实维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需要。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这样一个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易事。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有问题总要解决,因此我们要立足现实,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一)看清“不足”,正视“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要看到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从当前的发展看,存在一定问题,如政治领域的;社会思想领域的道德滑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的收入分配还存在一定差距等。但我们也要正视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我们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势所趋。

(二)肯定“成就”,直面“困难”

像我国这样一个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只是暂时的。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只能不断探索。历史和实践证明: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都不能使中国强盛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经济发展为我国人民e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我们提供了克服困难的物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为我们提供了克服困难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克服困难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软实力,激发着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我们克服困难提供了动力支撑。我们要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5]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3-264.

道路发展论文篇10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内涵;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03-02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对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大会的报告是党和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努力与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准则,勾画了新时期进一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为我国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因此,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心存在着挑战与阻力,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科学界定要求我们必须厘清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界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包含了改革开放至今所取得的实践、理论和制度的创新性成果。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之上取得的。我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构成。三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党的十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强调了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其行动指南,制度是其重要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的选择,是党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更是最广大人民所期盼的正确道路。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了以往建立在阶级对立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3]。为使人民免受压迫与阶级的制约,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并带领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浴血奋斗着,在不断的实践与总结中,创造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也坚持了中国的发展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及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国几代领导集体结合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总结出来的并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取得的又一大历史成果。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阐述,它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对在制度这一重要层次上予以诠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也必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保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制度在党和人民不断的实践探索进程中丰富与完善。三者统一于实践密不可分。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理不仅是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所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曾指出:“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触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以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确定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对象、革命目的、革命动力等内容,并带领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告诫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家领导集体总结历史经验,深刻的意识到未解决当前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再次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要的。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革,如何更好的应对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中国梦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体现了人民整体利益,为实现中国梦,就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式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改革的巨大成就。实现中国梦必然要求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受到的挑战

中国的发展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但是,国内外复杂的发展形势给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也严重地影响到一部分党员与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如何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我们必须对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加以科学审视。

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一些发展中的矛盾也显露了出来,一些国家由提倡自由经济转变成用各种手段来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更有一些国家提出中国,试图阻碍中国的发展。另外,各种文化方式、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与我国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虽然多元文化的形成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丰富与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非优秀文化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受西方文化中追求个人价值的观点所影响,导致一部分人民整体意识的淡化,即轻集体,重个人,极端主义、个人主义滋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等等。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凸显出来。例如,发展的脚步放慢、出现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新态势。民生问题严重。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现阶段,人民群众极其关注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民生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团结,阻碍社会的协调发展,严重地影响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动摇人民群众对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部分党员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干部领导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还不足,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形式主义、问题尤为突出,腐败现象更是屡屡发生。中国革命、改革与建设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部分党员在作风上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破坏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形象,而且还会使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失去信心与勇气。

四、启示

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在革命、改革、建设事业中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人民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攀升,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要归功于党的领导,归功于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制度,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指导新的社会发展实践。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来自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挑战,但是,马克思的对立统一理论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当然矛盾也有其特殊性即矛盾的出现形式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都会因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遇到不同形式的矛盾与挫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问题以及那些还未完全凸显出来的隐患,这也要求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党和人民才会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也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主动投身到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中,我们才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本书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