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6:20:32

道路

道路范文篇1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的各类病害都会长期动态存在,高等级路面维修养护任务繁重。因此,需要加大城市道路设施建设管理中的维修投入,同时更新观念,推动开展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做到养勤、养早、养小,使沥青路面保持比较好的使用性能,尽可能避免到抢救性大修或改造的现象,以减少城市建设管理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道路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城市管理局作为*市城市道路维修管理的主管部门,对道路设施预防性养护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实施了东湖路、中山大道沥青路面抗老化处理技术试验,冬季清贯缝道路病害处理,组织了路面微表处学习等。笔者作为其中的组织参与者,将一些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学习体会和认识整理如下,供大家批评、探讨。

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及意义

*年10月实施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在条文说明中指出城市道路的养护方针应该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提出道路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投入使用后,没有结构性损坏之前的各类技术处理,有别于正常性传统养护的道路早期养护工作。笔者结合国内外道路设施养护管理部门及专家的看法,对预防性养护的概念综合描述如下:道路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未出现或已出现早期病害,还没有产生结构性破坏之前,采取不提高路面结构能力的养护维修措施,是维持或改善路面现有的通车条件,延长原有路面的使用寿命,推迟道路大修或重建的一种养护策略和行动。

高等级道路实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能有效改善路面技术性能,及时修复路面微小病害,防止水分侵入破坏路基,使路面整体结构始终得到保护,不致产生严重损伤,从而减少铣刨、翻修次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路面良好的服务状态,进而大大节省维修费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用较少的费用取得较好的养路效果是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研究开发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实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我国高等级道路养护维修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时机和原则

实施预防性养护的原则关键是及时性、针对性,即要在最合适的时机、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工艺、对最合适的位置进行养护作业活动。在理论上,是强调在某一缺陷或隐患暴发前应该及时实施或应用的养护技术或工艺;在具体养护工作上,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在资金上表现为把传统的养护资金提前使用,在时间上表现为在某种缺陷或隐患暴发前安排实施;这并不完全是指在通车初期,而应是根据路面技术状况衰减的具体内容及时对应利用新的养护技术或工艺实施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也是在路面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和日常养护、专项养护交替使用、互为补充的应用形式。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措施

3.1填灌缝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加上刚性基层(如水泥砼基层)易出现反射裂缝现象;裂缝产生后,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路基,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被水浸蚀的沥青砼层骨料逐步松散,继续发展后,路面将出现坑凼。同时,下渗的雨水会损害路基,降低路基的承载力,使路面出现卿泥(浆)现象,严重的则可能导致路面出现较大的坑槽。因此,如果不及时对路面裂缝进行合理处治,必然会导致路面的过早损坏。

填灌缝处理首先通过利用专用开槽工具沿裂缝开具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矩形小槽,然后采用自行加热与灌注于一体的灌缝机把热熔型聚合物密封胶灌入槽(缝)内,由此把裂缝处治由传统的被动方式改为主动防治。由于该方法所采用的开槽工具的特殊灵活和密封胶材料优越的技术性能,大大提高了路面裂缝处治的质量和耐久性,真正达到了抑制裂缝的继续扩展、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对于开挖面层后发现的大于5mm的基层裂缝,则可以在进行裂缝清理后直接灌注,以密封胶灌满为佳。沥青路面裂缝在冷季温缩时宽度较大,而在暖季因材料膨胀裂缝宽度较小,加之暖季多雨,所以填灌缝的最佳时机应在气温较低的干燥季节。如*地区就一般选择秋冬干冷季节实施填灌缝。

3.2雾封层

沥青路面的很多病害都是由于水的原因造成的。目前城市道路面层沥青砼有两种级配方式,一种是密级配,此种方式面层结构较密实,雨水下渗量很少,对道路的下部结构层有一定的放水作用;另一种是开级配,即结构有透水性,一般多用于桥面铺装。不论哪种方式,都不能很好解决水浸害受损问题,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可较好的解决沥青路面水浸害受损问题。

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一般喷洒量为0.23升/平方米~0.45升/平方米),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加大路面粗细骨料间的黏结力,由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养护资金。雾封层作为一种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其经济、迅捷,能有效地防止沥青路面的水破坏,比较适用于中等程度纵、横向裂缝的路面及松散的路面(但松散的材料必须清除)。

3.3微表处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矿粉、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的抗滑耐磨层。它作为路面的恢复层,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抗滑性、耐磨性,能够填补深达30mm的车辙,对沥青路面起到密封作用,并可消除雨季期间的路面打滑问题。该工艺采用冷拌施工,直接加铺10~30mm改性乳化沥青混合物,不需进行压实,施工结束后可立即开放交通,是一种高效、便捷的道路预防性养护方法。目前,微表处技术已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上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一般来说,微表处十分适用于25mm深度以内的车辙处理。根据经验,对于12mm以内的车辙可以一次摊铺修复;较深车辙分层摊铺时,每层摊铺间隔一般在1天以上,待下层完全干燥并基本压实后,再进行上层摊铺。微表处处理车辙面层一般略高于路面摊铺厚度的20%~40%为宜,即预留适当的拱度,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辗压与原路面基本持平。根据经验,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一星期左右;秋冬低温季节半月左右,基本能够达到相对密实。

3.4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是在常温条件下,将乳化沥青、级配良好的矿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一定的配合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3~10mm的薄层,以密封路面的细小裂缝,延缓路面出现松散、老化、氧化等病害,改善行驶质量和路面外观。

按照级配可以分为细封层、中封层、粗封层和特粗封层4种。前3种应用最为广泛,可以应用以下几种情况:1)中、小交通量的路面;2)路而出现的主导病去为老化或硬化的路面,如细小裂缝、轻微的松散及老化、氧化、硬化、车辙等;3)温暖、日温差较小且比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但下列情况不宜采用稀浆封层:1)路面出现明撤的疲劳裂缝或车辙较深;2)温度裂缝严重;3)炎热地区的泛油路面;4)温度太低时(如小于0℃,指施工前后一定时间内)

3.5沥青路面抗老化处理

沥青抗老化处理的主要材料——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简称沥再生),是由煤焦油、石油蒸馏液、再生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半液态制品,洒布在沥青路面上,能密封沥青路面,防止雨水下渗损坏基础。同时,沥青再生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够渗透沥青路面表层15mm厚,可明显降低沥青路面的老化程度与脆性,增强沥青路面的柔韧性和弹性,进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西安市政工程管理处、广州市政园林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检测报告显示:在道路基础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沥青再生剂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3年左右。

沥青路面抗老化处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实施“沥再生”摊铺阶段前须进行道路病害处理;2)清洁路面,保证无湿、无灰、无沙石颗粒;3)封盖交通标志线,以保护标志线不被“沥再生”材料污损;4)专用洒布机喷洒“沥再生”时,须保证喷涂均匀,无气泡孔、无漏喷;若材料喷洒不均,将使沥青路面弹性恢复不一而易形成车辙和拥包,若喷洒留下气泡孔或空隙,则达不到封层防水的效果;5)铺撒黑矿砂,以增加摩擦系数;6)均匀压实路面,保证“沥再生”与路面紧密粘结。

4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经济分析

预防性养护可节省大量的养护资金,保持路面的良好性。有系统地实行预防性养护,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公路使用费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城市道路工程维修改造和预防性养护的费用可作如下比较:新建沥青路面按使用寿命10~15年,工程造价200元/平方米计算,道路设施平均每年的使用耗值为20~13.3元/平方米;若根据路面情况及时的作沥青路面抗老化处理预防性养护,可延长使用寿命2~3年,养护费用为20元/平方米,道路设施平均每年的使用耗值为10~6.7元/平方米,产生的经济效益比新建高出1倍。*年*市市城管局使用沥再生抗老化处理技术,对东湖路(梨园广场至文明桥)、中山大道(六渡桥至南京路)两条路段实施抗老化处理,工程施工总面积9万平方米。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目标,受到了各方好评。

美国犹他州交通厅发现实施有效的预防性养护可大大减少坑洞的形成和裂缝的进一步发展,预防性养护后的路而坑洞和裂缝出现扩展的仅为1%,而未加预防性养护的路面则达到75%~80%。可见,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使路面经常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和运营效率。

5结束语

道路范文篇2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的各类病害都会长期动态存在,高等级路面维修养护任务繁重。因此,需要加大城市道路设施建设管理中的维修投入,同时更新观念,推动开展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做到养勤、养早、养小,使沥青路面保持比较好的使用性能,尽可能避免到抢救性大修或改造的现象,以减少城市建设管理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道路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城市管理局作为*市城市道路维修管理的主管部门,对道路设施预防性养护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实施了东湖路、中山大道沥青路面抗老化处理技术试验,冬季清贯缝道路病害处理,组织了路面微表处学习等。笔者作为其中的组织参与者,将一些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学习体会和认识整理如下,供大家批评、探讨。

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及意义

*年10月实施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在条文说明中指出城市道路的养护方针应该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提出道路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投入使用后,没有结构性损坏之前的各类技术处理,有别于正常性传统养护的道路早期养护工作。笔者结合国内外道路设施养护管理部门及专家的看法,对预防性养护的概念综合描述如下:道路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未出现或已出现早期病害,还没有产生结构性破坏之前,采取不提高路面结构能力的养护维修措施,是维持或改善路面现有的通车条件,延长原有路面的使用寿命,推迟道路大修或重建的一种养护策略和行动。

高等级道路实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能有效改善路面技术性能,及时修复路面微小病害,防止水分侵入破坏路基,使路面整体结构始终得到保护,不致产生严重损伤,从而减少铣刨、翻修次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路面良好的服务状态,进而大大节省维修费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用较少的费用取得较好的养路效果是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研究开发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实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我国高等级道路养护维修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时机和原则

实施预防性养护的原则关键是及时性、针对性,即要在最合适的时机、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工艺、对最合适的位置进行养护作业活动。在理论上,是强调在某一缺陷或隐患暴发前应该及时实施或应用的养护技术或工艺;在具体养护工作上,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在资金上表现为把传统的养护资金提前使用,在时间上表现为在某种缺陷或隐患暴发前安排实施;这并不完全是指在通车初期,而应是根据路面技术状况衰减的具体内容及时对应利用新的养护技术或工艺实施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也是在路面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和日常养护、专项养护交替使用、互为补充的应用形式。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措施

3.1填灌缝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加上刚性基层(如水泥砼基层)易出现反射裂缝现象;裂缝产生后,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路基,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被水浸蚀的沥青砼层骨料逐步松散,继续发展后,路面将出现坑凼。同时,下渗的雨水会损害路基,降低路基的承载力,使路面出现卿泥(浆)现象,严重的则可能导致路面出现较大的坑槽。因此,如果不及时对路面裂缝进行合理处治,必然会导致路面的过早损坏。

填灌缝处理首先通过利用专用开槽工具沿裂缝开具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矩形小槽,然后采用自行加热与灌注于一体的灌缝机把热熔型聚合物密封胶灌入槽(缝)内,由此把裂缝处治由传统的被动方式改为主动防治。由于该方法所采用的开槽工具的特殊灵活和密封胶材料优越的技术性能,大大提高了路面裂缝处治的质量和耐久性,真正达到了抑制裂缝的继续扩展、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对于开挖面层后发现的大于5mm的基层裂缝,则可以在进行裂缝清理后直接灌注,以密封胶灌满为佳。沥青路面裂缝在冷季温缩时宽度较大,而在暖季因材料膨胀裂缝宽度较小,加之暖季多雨,所以填灌缝的最佳时机应在气温较低的干燥季节。如*地区就一般选择秋冬干冷季节实施填灌缝。

3.2雾封层

沥青路面的很多病害都是由于水的原因造成的。目前城市道路面层沥青砼有两种级配方式,一种是密级配,此种方式面层结构较密实,雨水下渗量很少,对道路的下部结构层有一定的放水作用;另一种是开级配,即结构有透水性,一般多用于桥面铺装。不论哪种方式,都不能很好解决水浸害受损问题,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可较好的解决沥青路面水浸害受损问题。

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一般喷洒量为0.23升/平方米~0.45升/平方米),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加大路面粗细骨料间的黏结力,由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养护资金。雾封层作为一种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其经济、迅捷,能有效地防止沥青路面的水破坏,比较适用于中等程度纵、横向裂缝的路面及松散的路面(但松散的材料必须清除)。

3.3微表处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矿粉、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的抗滑耐磨层。它作为路面的恢复层,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抗滑性、耐磨性,能够填补深达30mm的车辙,对沥青路面起到密封作用,并可消除雨季期间的路面打滑问题。该工艺采用冷拌施工,直接加铺10~30mm改性乳化沥青混合物,不需进行压实,施工结束后可立即开放交通,是一种高效、便捷的道路预防性养护方法。目前,微表处技术已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上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一般来说,微表处十分适用于25mm深度以内的车辙处理。根据经验,对于12mm以内的车辙可以一次摊铺修复;较深车辙分层摊铺时,每层摊铺间隔一般在1天以上,待下层完全干燥并基本压实后,再进行上层摊铺。微表处处理车辙面层一般略高于路面摊铺厚度的20%~40%为宜,即预留适当的拱度,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辗压与原路面基本持平。根据经验,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一星期左右;秋冬低温季节半月左右,基本能够达到相对密实。

3.4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是在常温条件下,将乳化沥青、级配良好的矿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一定的配合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3~10mm的薄层,以密封路面的细小裂缝,延缓路面出现松散、老化、氧化等病害,改善行驶质量和路面外观。

按照级配可以分为细封层、中封层、粗封层和特粗封层4种。前3种应用最为广泛,可以应用以下几种情况:1)中、小交通量的路面;2)路而出现的主导病去为老化或硬化的路面,如细小裂缝、轻微的松散及老化、氧化、硬化、车辙等;3)温暖、日温差较小且比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但下列情况不宜采用稀浆封层:1)路面出现明撤的疲劳裂缝或车辙较深;2)温度裂缝严重;3)炎热地区的泛油路面;4)温度太低时(如小于0℃,指施工前后一定时间内)

3.5沥青路面抗老化处理

沥青抗老化处理的主要材料——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简称沥再生),是由煤焦油、石油蒸馏液、再生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半液态制品,洒布在沥青路面上,能密封沥青路面,防止雨水下渗损坏基础。同时,沥青再生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够渗透沥青路面表层15mm厚,可明显降低沥青路面的老化程度与脆性,增强沥青路面的柔韧性和弹性,进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西安市政工程管理处、广州市政园林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检测报告显示:在道路基础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沥青再生剂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3年左右。

沥青路面抗老化处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实施“沥再生”摊铺阶段前须进行道路病害处理;2)清洁路面,保证无湿、无灰、无沙石颗粒;3)封盖交通标志线,以保护标志线不被“沥再生”材料污损;4)专用洒布机喷洒“沥再生”时,须保证喷涂均匀,无气泡孔、无漏喷;若材料喷洒不均,将使沥青路面弹性恢复不一而易形成车辙和拥包,若喷洒留下气泡孔或空隙,则达不到封层防水的效果;5)铺撒黑矿砂,以增加摩擦系数;6)均匀压实路面,保证“沥再生”与路面紧密粘结。

4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经济分析

预防性养护可节省大量的养护资金,保持路面的良好性。有系统地实行预防性养护,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公路使用费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城市道路工程维修改造和预防性养护的费用可作如下比较:新建沥青路面按使用寿命10~15年,工程造价200元/平方米计算,道路设施平均每年的使用耗值为20~13.3元/平方米;若根据路面情况及时的作沥青路面抗老化处理预防性养护,可延长使用寿命2~3年,养护费用为20元/平方米,道路设施平均每年的使用耗值为10~6.7元/平方米,产生的经济效益比新建高出1倍。*年*市市城管局使用沥再生抗老化处理技术,对东湖路(梨园广场至文明桥)、中山大道(六渡桥至南京路)两条路段实施抗老化处理,工程施工总面积9万平方米。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目标,受到了各方好评。

美国犹他州交通厅发现实施有效的预防性养护可大大减少坑洞的形成和裂缝的进一步发展,预防性养护后的路而坑洞和裂缝出现扩展的仅为1%,而未加预防性养护的路面则达到75%~80%。可见,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使路面经常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和运营效率。

5结束语

道路范文篇3

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新学期一开始。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识缺乏和淡薄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中小学生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

去上学、上班、买菜…当我走在马路上,每天都要出门。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问“大热天不系安全带行不行?卖瓜农用车咋不让上高速?

能不能不系?据统计,有关人员解释:热天上高速也必须系安全带?一些咨询的司机说大热天上高速系安全带更热。发生交通事故后,前排司乘人员如系安全带可有效减少70%的伤亡。安全带是为车辆发生意外后专门保护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伤害而设计的能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气炎热,一些人在行车时图一时凉快不系安全带,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辆,卖瓜农用车为啥不让上高速?据《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农用运输车、两轮摩托车因安全系数低,防护措施差,极易酿成恶性交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能否健康成长,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幼儿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交通法规规定,做到行车安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无牌无证的车辆不能上路,二是年满18岁并考取了相关驾照才有资格驾驶车辆。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逻执勤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车辆“三证”不齐,一些还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也骑车上街。看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如何让中小学生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呢?

道路范文篇4

根据行车动力学推导的几何设计标准在保证道路设施本身的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研究表明,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即便一条在行车动力学上能满足要求的道路也不见得是安全的。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提出的路侧宽容设计是基于在提高出行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的目标下提出的,路侧宽容设计实际上是一种被动安全措施,它并没有起到预防事故的作用,相反,这种更宽、更直的设计使司机以更快的速度驾驶,速度越高意味着司机发生错误的几率越高,事故也越严重。对于以提高出行效率为重要目标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运用宽容设计的概念是合理的,但在其它等级道路中,出行效率并不如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那么重要,因此设计应使车辆减速以提高安全性而不是鼓励司机高速驾驶然后在发生事故后通过所谓的宽容设计来挽救他们。同时,从法律上讲,司机在一条满足规范要求的道路上发生了事故,需要为此承担责任的是司机本人而不是公路设计人员和公路主管部门,这种法律上的倾斜也阻碍了在设计人员和公路主管部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的发展。通过横向比较可知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在降低死亡事故率方面取得的成效并不如欧洲那样成功,这与欧洲国家在道路设计中更多考虑人的因素有直接关系。关于道路中人的因素的研究表明,司机是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来采取与环境相适应的驾驶行为。因此,只要根据特定的道路功能提供特定的驾驶环境,司机就会本能的根据这种环境采取相应的驾驶行为,从而保证司机的驾驶行为与设计的初衷相吻合。“自解释道路”概念正是基于这种原理提出来的,简单的说它就是指能够通过道路本身使司机采取安全驾驶行为的道路。完美的“自解释道路”应是不需要任何限速标志和警告标志的。

2“自解释道路”概念的应用

“自解释道路”应具备让司机识别道路类型和控制速度的功能。司机通过判断道路特征来识别道路类型,因此只要能够在同一种道路类型中提供一些特别的道路特征,并保证这些特征的连续性和唯一性,司机能很快识别道路类型,并根据经验采取相应的驾驶行为。但在众多的道路特征(如路面宽度、路面颜色、中央分隔带宽度、标线形式、是否有护栏、是否有自行车道等)中哪些对司机的识别起到关键作用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根据初步的试验结果,目前所知道的只是司机仅会选择两种特征作为他们判别道路类型的依据,更多的信息对司机来说没有意义,司机也没有能力通过选择两种以上特征将道路分类,此外,通过实验还发现道路分类并不能对速度产生绝对的影响,但在同一道路类型中,司机会采用近似的速度。另一方面,因为速度很容易测定,而且它也是影响道路安全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如何让司机控制速度方面。以下介绍了在农村环境和城市中欧洲道路设计的一些新概念,虽然很多资料中将它们与“自解释道路”分开论述,但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因都符合“自解释道路”的原理,因而可将它们都认为是“自解释道路”。

2.1农村环境中对速度的控制措施

2.1.12+1道路2+1道路是一种新型的双向3车道道路(如图1),在一个方向有两个车道,而另一个方向只有一个车道,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为2km)通过过渡段将有两个车道方向中的内侧车道转换到另一个方向。这种道路的主要好处是车辆利用同向车道而不是对向车道超车,从而有效降低了正面碰撞的事故率。虽然欧洲各国都普遍采用了2+1道路,但横断面形式各国都不一样,如图2所示。瑞典的2+1公路设置了较宽的中央分隔带,并在中间设置了钢缆护栏,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利用对向车道超车,但撞击护栏的事故时有发生,但都没有人员伤亡,护栏的破坏也导致维护费用有所增加。英国和德国的2+1公路则用中央双实线标线代替了护栏。根据笔者在欧洲各国和南非考察时观测的结果,在没有中央护栏的2+1公路上,在单车道方向中,司机因知道前方不远就会提供超车需要的双车道,因此极少有司机在单车道时冒险利用对向车道超车。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双向双车道道路,2+1道路减小了行车道和硬路肩宽度,这种信息使司机意识到应采取更低的速度驾驶,因此降低了犯错的概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2+1公路在我国的运用中应采用哪种横断面的形式,作者认为这取决于我国驾驶员本身,鉴于我国驾驶员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的现状,采取中央标线的方式对防止司机利用对向车道超车的作用应不大,因此作者建议可尝试使用瑞典的标准断面,但从减低维护费用和减少占地考虑,初期暂不需要设置图22+1道路典型横断面(单位:m)护栏并将土路肩缩减至0.75m或0.5m,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若2m宽标线的中央分隔带还不能降低正面碰撞的事故率,则需要增设护栏。

2.1.22-1公路2-1公路(图3)是一种新型的双向一车道公路,横断面为0.85m(硬路肩)+0.3m(标线)+3.5m(行车道)+0.3m(标线)+0.85m(硬路肩),实际路面宽度为5.8m,因此虽然为一车道但仍满足会车的要求,但在视距不足的地方,则要将单车道变为双车道。这种道路的目的是试图通过窄的行车道和有限的会车空间来控制速度。但经观测,司机在这种道路上行驶虽然能按设计意图安全的会车,但对速度的控制并不明显。

2.1.3中心标线不设置振动带如图4,这种设计是在双向双车道中间设置一种新型的标线,标线由横向标线和纵向标线组成,总宽度为1m,其中横向标线为彩色,间距0.6m,略比路面高,因而当司机越过它时会发出声音,纵向标线长5m,间距10m。这种设计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强调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来减少司机利用对向车道超车的行为,降低正面碰撞事故。经观测,这种设计能有效防止司机利用对向车道超车的行为,但对速度降低的效果并不明显。

2.1.4中心标线设置振动带如图5,这种设计是在双向双车道中间设置一定宽度的振动带,同样是试图通过强调司机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来减少利用对向车道超车的行为,降低正面碰撞事故。观测同样表明,这种设计能有效防止司机的超车行为,但对速度降低的效果并不明显。

2.1.5实体中央分隔带如图6,这种设计是在双向双车道道路中间设置1~2m的可越式彩色中央分隔带。其目的和上述两种中央分隔带处理措施是一样的,但观测结果表明,这种方式不但有效阻止了超车行为,同时也降低了速度。

2.2城市中对速度控制的措施

在城市或居民区主要是通过交通静化措施来达到降低速度、提高安全性和提升社区价值的作用。虽然欧洲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交通静化的概念,但是因为它符合“自解释道路”的原理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被利用图6实体中央分隔带在道路系统中。具体来说,交通静化措施主要包括设置减速带、突起的人行道、小型环形交叉、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加宽的绿化带缩减车道宽度等。

2.2.1减速带如图7,减速带一般3~4m长,1~1.3cm高,这种设施对车辆减速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很经济。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减速带能降低22%~23%的85分位行车速度,事故率能减少11%~41%。但是减速带同时也降低了救护车和救火车的速度,而且由于司机频繁的加减速也增加了空气污染。

2.2.2突起的人行道如图8,突起的人行道与减速带有类似的外形,但是需要在其表面进行一定的标线将其与减速带区分,这样行人才能正确的利用它。实践证明突起的人行道能有效的降低速度和事故率,但也有和减速带一样的缺点。

2.2.3小型环形交叉如图9,小型环形交叉是一种主要用于居民区的圆形突起交通岛,它可同时降低平面交叉中两条道路的速度,经过精心绿化设计的中心岛还可成为一处人造景观。但小型环形交叉对大车来说会造成转弯的困难,因此只能用在大车比例极低的居民区。

2.2.4减小车道宽度的措施如图10,为减低行车速度,设计中往往还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或加宽绿化带来减小车道宽度。其中设置中央分隔带主要被用在进入居民区的入口处,通过道路外观的变化提醒司机将进入另外一种道路环境。在实践中,欧洲各国发展了很多类型的交通静图10减小车道宽度措施化措施,这里仅简单介绍了其中几种,但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通过降低机动车速度来提高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同时,通过采用彩色或仿古的铺面材料和精心的绿化设计,这些设施还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道路系统通过交通静化措施使城市和居民区变得更加安全和漂亮,社区价值得以提升,因此这种设计在美国被称作环境敏感性设计(ContextSensitiveDe-sign),在我国常被称作“和谐”设计。

道路范文篇5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目的: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群众的日常出行,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府关心,百姓关注,媒体聚焦的热点话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交通顺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营秩序,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城市的整体对外形象越来越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道路拥堵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解道路交通拥堵现状,并在此基础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建议,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作用。

四、调查方式: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  走访了解  查阅文献

五、调查正文:

(一)基本情况

其地理位置位于省东北部,京沈线上重要城市之一,不仅是我国北方对外贸易重要的口岸,更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目前,拥有常驻人口约310万人,此外,该市每年来接待全国各地旅游人口约160万人。

目前,公路通车里程约3604公里,路网密度为41.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109公里,一级公路148公里,二级公路471公里,三级公路1009公里,四级公路1488公里。目前,全市75个乡镇实现村村通,通油路率达89.7%。已形成了以“大字型”高速公路和“三纵六横九条线”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分支,干支结合、内外通畅的现代化公路网体系。全市目前拥有参加营运的载货汽车2.07万辆,载客汽车8363辆,公路货运量能力年8494万吨,货运周转量年60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年8133万人,客运周转量年37.5亿人公里。

此外,根据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作为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工具公交车,全市已有公交营运线路共37条,线路总长度565.7公里,运营时间间隔约为2-5分钟,人均拥有公交车数量为每万人拥有10台。出租车8219量,城市私家车约每25户家庭一辆且此数字还在不断上涨。

(二)交通调查发现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交通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1.工作日道路拥堵。道路交通拥堵主要表现为工作日的拥堵,近年来,随着的大发展,尤其是作为旅游重镇,人口与规模逐渐增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较多,因此,每逢工作日上班期间,车水马龙,尤其是主城区更是如此,工作日道路拥堵已成为道路交通的主要表现。

2.主城区道路拥堵。主城区道路拥堵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又一大难题,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主城区道路内路网系统薄弱,未能形成合理连接、有效管理的快速路骨架系统、主干道路网络系统;

3.次干道道路拥堵。近年来,在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已经蔓延至次干道路上,在一些次干道路上,道路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市西北地区为例,次干道断头路多,道路弯曲和狭窄,道路通行能力低,加上城市扩展速度的加快,原本属于城郊等偏远地区近年来开发的力度也逐步加强,人口数量的不断递增,人流量、车流量也逐步加大,这些都是造成城市次干道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城市市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少数市民交通意识有待提高。少数市民交通法制意识欠缺,公共交通道德缺乏,这些是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可以随意见到车辆的乱停乱放、车道中车辆随意变道、助力车、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市民交通意识的缺乏。

2.道路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道路规划必须与城市发展的速度相互适应合拍,才能不断保障城市交通的秩序,原先道路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尤其是没有完全将城市发展速度等因素考虑到道路规划之中,加上近年来,旅游业的逐年发展,旅游人数的聚增,这些都是造成了现在道路出现各种问题主原因之一。

3.传统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传统交通出行方式改变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私家车辆涌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截止2013年7月私家车保有量320万辆,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提升,给城市交通顺畅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四)改善城市道路拥堵的建议

1.提高市民交通法制意识。城市的文明建设依靠广大市民,城市的交通问题也是依靠广大市民,只有市民的交通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才能彻底得到有效的遏制,要实现这一切关键在于要加大城市的道路交通的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普法,利用宣传的功效,提高全民的交通法制意识。

2.交通整体规划设计要提高前瞻性。逐步提升城市整体规划的前瞻性,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大量人口涌入,二是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有的城市交通整体规划设计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所以,在我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优化交通规划设计,尤其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整体规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这样才能避免劳力伤财事情的发生。

道路范文篇6

1.1换填垫层材料

换填垫层材料选择过程中,最好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中粗砂、中砂、细砂、砾石、矿渣、碎石、石屑、2∶8或3∶7的灰土,粉土或粉质黏土等素土等都可以作为换填垫层的材料选择使用,粉土或纯细砂一般不取做换填垫层的材料。选择采用中、粗砂料作换填垫层材料,不仅能达到要求,还可满足防震的目的,但要选用含泥量少,级配较好的砂料,也有采用土工纤维布、水泥土等方法加固换填垫层。

1.2换填垫层的施工技术

(1)施工要求。①将原路基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土挖除,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分层铺筑松厚不得超过400mm,清除后再进行基底碾压,但碾压后压实度达到90%时再进行回填,填筑前根据,松铺厚度,回填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砂砾,计算铺筑面积,由施工员指挥卸料,确保松铺厚度均匀,采用装载机平整,宽度应超出路基边脚50cm。②用装载机平整,待平整后用20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震动压路机震8遍,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需要运用“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施工;碾压时应严格按照,先压边缘、后压中间、直线段和大半径曲线段顺序碾压的原则进行;因有较大的超高,小半径曲线段碾压顺序应先低(内侧)后高(外侧)。③轮重叠轮宽的1/3~1/2的控制范围,当压路机碾压时,碾压速度要控制在2km/h以内,采用交错进退的模式进行铺设路段的碾压,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避免过快过慢,造成影响压实效果的现象发生。在碾压至填筑段两头时,为了避免压实好的土层遭到破坏,需要严禁急刹车的现象发生。④对于两个相邻段的交接处不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填筑施工,若土方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则先填筑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段必须同时进行施工,则需要对分层的连接处做好相互交叠的处理,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对于特殊部位选择用小型夯实机进行人工夯实,如填挖交界处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严格按照试验的控制进行碾压施工。停止振动的标志就是当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时,进行用平地机精平,再进行静压收面,同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⑤对于特殊的部位可以采取分层填筑、层层碾压施工,如对池塘处的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即可选用,在边坡平台以下部分边坡采用干砌片石全面防护。

(2)施工工艺。①分层填筑:分层填筑,进行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压实厚度20cm。②摊铺整平:填料采用装载机初平,为了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需要选用平地机进行二次平整。③机械碾压:碾压按照“先轻,后重”、“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慢,后快”的基本程序进行。

(3)质量控制措施。①换填砂砾层填料以中、粗砂为好,必须有良好的压实性,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但分布要均匀。②施工时首先将基底大致整平,推成坡度为2%的横坡,并碾压密实。③根据气象预报资料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或者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时间施工。④垫层施工的关键是压实,用振动法、碾压法等压实,要分层进行压实处理。一般接近饱和状态时压密效果较好,砂料处于干燥或浸水时不易压实。

(4)软土路堤沉降观测方法。①每期观测要做到四个固定,主要是为了消除观测中的某些系统误差,即:固定仪器及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固定后视尺、固定测点及转点。②转点位置禁止用砖石代替尺垫,必须使用尺垫。③若沉降点离水准点很近,前期视距离不超过15m,每次观测视距不等差应小于3m,前后累计差应小于6m。一次安置仪器的不等差略大时,使用期观测具有相同的三角影响,可采用固定测站的方法。④按设计要求在软土路基处理前,加工地面沉降仪和连续沉降仪等观测仪器,以便于观测、刻度清晰为基本标准。沉降仪设置完成后,在整个施工期掌握路堤填筑,按设计要求定期观测,要求变形速率控制在设计值时可进行施工。

2加筋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2.1加筋材料

随着加筋材料的研究开发使得加筋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加筋材料作为加筋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并根据材质的特征情况,一般将加筋材料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如竹筋(竹片)、柳条、麦秸杆等为天然植物。第二类如扁钢带、镀锌钢带、不锈钢钢带等为金属。第三类如聚丙烯、聚乙烯、尼龙、玻璃纤维材料等为合成材料。第四类如钢筋混凝土带、钢一塑复合加筋带等为复合材料。

2.2施工技术

(1)土工格栅通常可与砂垫层共同作为一层,通过这一垫层将堤身荷载传递到软土地基中去,这一层具有与路堤本身与软土地基不同的刚度,它既是路堤的柔性基础,又是软土固结时的排水面。通过这一垫层的处理后,地基变得均匀,施工速度快、路基中心最终沉降量比不铺土工合成材料要小、路堤的侧向变形也将由于设置土工格栅而得以减小、能够较为迅速的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目的。(2)采用土工格栅进行施工处理的主要程序为:检测、清理下承层施工→人工铺设土工格栅施工→搭接、绑扎、固定施工→摊铺上层路基土施工→碾压施工→质量检测。(3)质量控制测试。①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施工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均匀、平整的处理。在斜坡上进行铺设施工时,为避免石块使其变形超出聚合材料的弹性极限,需要对材料保持一定的松紧度。②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施工时,需要对端头的位置和锚固工序进行加强质量控制。③铺设的材料存在扭曲、折皱、重叠的现象,需要在施工中尽力避免,铺设的关键工序是很好的保证铺设的连续性,所以需要避免超过其强度和变形的极限产生破坏或撕裂、局部顶破等,尤其重视过量拉伸现象的发生。④施工中,需要保证土工格栅材料铺设的整体性,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土工格栅材料的连接,目前较为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有搭接法与缝接法,其中缝接法又分对面缝与折叠缝两种接法。⑤对于施工中发现有土工格栅材料存在有破损时需要更换或立即修补好后方能继续使用。⑥在铺设施工过程中或者土工格栅的存放过程中,为了避免材料的性能劣化,都需要避免长时间的对材料进行曝晒或暴露。

道路范文篇7

一、我国道路景观主体因素

一方面,内在因素。将道路景观依据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具体划分为实用性、审美性以及视觉性三方面。实用性:主要包括路障以及垃圾桶等,这些景观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审美性:如喷泉等除了这些户外艺术,还包括地面艺术等;视觉性:在道路交叉处等位置,由于需要安放安全标志,因此,为体现道路标志的可识别性,可以选择与环境色有差异的植物进行种植,使其形成更好的对比。另一方面,外在因素。对于道路景观来讲,道路景观背景的建筑物属于外部因素关键所在,通常来讲,选择建筑设计,对景观进行上下分层设计,例如:高楼住户与标准楼层住户的观赏视野不同。就道路两侧来而言,建筑在视觉印象和物质功能等,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整体特点,所以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建筑颜色和高度等,确保道路具有一定辨识度。

二、对道路绿化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第一,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要坚持遵守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的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在道路设计中,应把自然生态和设计规划进行融合,把破坏环境降至最小。第三,连续性。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这一原则具体表现在视觉和时空两个方面,只有将两个层次中风格和色彩以及自然变化等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实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第二,美观性原则。对于道路景观设计,应实现创新性特点,利用个体植物和整体植物之间的协调步调,使道路环境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讲,关于道路景观设计主要以大色彩、大组团为主,其中人行道设计中,可以对花灌木与乔木进行多层次运用,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为散步人群提供休息空间,还应让人们感受清爽清新的环境。

三、道路绿化中景观设计的应用

1车行道路

在对道路进行绿化设计时,车行道路经常会受到城市用地的限制,结合传统景观设计经验,能避免出现整体环境不和谐的情况。而对建筑进行实际设计时,要重点关注建筑尺寸和快速公路之间的关系,由于快速公路具有交叉口少和形式单一的特点,极易出现单调和乏味的现象,因此,在地标建筑设计中,避免人们出现视觉疲劳,确保整体的和谐性,针对空间较大的车行道路,可以选择自由式图形进行,例如:选择灌木和乔木进行搭配。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体现景观错落有致的特点,并适当地对植被的种类进行选择。利用攀援型植被、地被植被之间的混搭方式,在体现不同景观感受的同时,提高道路周围面积的综合利用率。另外,应选择花期不同、欣赏价值高以及适应强、成活率高的植被,降低车辆行驶对环境以及道路的污染。例如:在植被选择中,应选用发芽早、落叶时间晚的植物,避免因秋季发生植物枝叶脱落,为城市的美观而减分。在春季期间,可在道路周围种植丁香花等;夏季期间,可种植凤仙;秋季期间,可种植凤尾兰;冬季期间,可种植腊梅或报春花。

2人车道路

由于人车道路主要是以交通和生活为主,其中交通道路设计景观时,要符合人们在观赏和安全等方面的特点。在对绿化进行实际设计中,可以选择草坪和花坛等形式,并且适当保持树木间的距离,避免行人、车辆受到视线干扰。生活道路主要是以行人为主,并且在建筑场所和活动内容上较为丰富。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性,选择花坛和灌木等进行具体绿化,同时结合绿化灯光效果,预防夜间道路过于漆黑。在绿化色彩设计方面,利用色彩的搭配,体现视觉的层次感,选择色彩鲜艳的栽植,从而引导人们视线。在道路中央、两侧的分车带处应用的栽植,主要为矮树和绿灌木为主,将对向车流之间产生的眩光进行有效隔离,但是在对植物栽植进行选择时,禁止使用颜色较为鲜艳的颜色,重点为绿色。

3步行道路

所谓的步行道路主要是指步行街,其主要是对商业娱乐进行展现的街道,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坚持以休闲和娱乐为设计原则,使建筑物的沿街具有一定的色彩和质感,有效改善步行道路的景观个性。为更好展现出步行街所存在的繁华特征,不建议选择高大树木作为材料,并且种植的密度影保持适合,避免影响人们的观赏视野。在行人休息的场所和广场等区域,需要种植能遮阴的树木,这一景观设计,在夏季到来时能起到良好降温效果。结束语:综上所述,道路绿化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属于道路生态的一项关键举措。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只有基于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遵守“以人为本”理念,才能把自然环境、艺术环境进行有效结合,为人们创建更好的生活环境。由于道路属于线性结构的一种,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粗线条和流畅美等之间的融合情况,保证道路绿化整体的自然融合。

作者:尹姝敏  单位: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参考文献:

[1]魏清洁.探讨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193-193.

[2]乔东丽.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4(24):238-238.

道路范文篇8

一、省级有关部门重点任务分解

(一)加强客运车辆及驾驶人的源头管理

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对申请或者驾驶大中型客车的,严把考试关;对发生超员、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驾驶人,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复训教育;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负有主要及以上责任的驾驶人,吊销其驾驶证。

工作要求:客运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率要达到100%;从20****年8月开始,要建立客运企业营运车辆和客运驾驶人的违法肇事档案,对违法肇事驾驶人组织复训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省公安厅

责任人:严尚智

(二)强化客运驾驶人的从业资格监管

工作任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有关规定,严把客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对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负有主要及以上责任的客运驾驶人,注销从业资格证;对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负有同等及以上责任的客运驾驶人,终身不得驾驶营运客车;对发生2次以上酒后驾驶或者超速50%以上和1次超员20%以上的客运驾驶人,责令客运企业将其调离驾驶岗位,直至取消其从业资格。

工作要求:从20****年8月开始,要建立客运企业及客运车辆、客运驾驶人违法肇事通报制度;要根据客运驾驶人的违法肇事情况,督促客运企业加强安全教育。

牵头单位:省交通厅

责任人:唐文祥

协助单位:省公安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责任人:严尚智、符亚杰

(三)严把客运线路审批关

工作任务:对申请的营运线路属于非等级公路,确认不具备道路交通安全通行条件的,严禁许可经营;已获得许可的,调整客运线路;不能调整的,暂时停止该线路的营运,收回有关证牌;禁止客运车辆于当晚22∶00至次日凌晨6∶00在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要求的三级及三级以下山区公路通行;对道路运输经营者所属客运车辆发生1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负有主要及以上责任的,除收回肇事车辆的经营许可证外,从发生事故之日起1年内,不再受理该经营者新增客运经营申请。

工作要求:对已申请的非等级公路营运线路,确认不具备道路交通安全通行条件的,要在20****年1月底前调整完毕;从20****年7月1日开始,禁止客运车辆于当晚22∶00至次日凌晨6∶00在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要求的三级及三级以下山区公路通行。

牵头单位:省交通厅

责任人:唐文祥

协助单位:省公安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责任人:严尚智、龙宇辉

(四)全面落实客运企业的主体责任

工作任务:根据《安全生产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有关规定,督促客运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抓好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督促客运企业建立驾驶人交通违法、肇事和不良嗜好档案,严禁客运企业聘用具有吸毒、嗜酒、等不良行为的驾驶人驾驶客运车辆;对发生1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并负有责任的客运企业、客运站经营者,依法予以处罚。

工作要求:20****年8月底前,督促客运企业必须完成建章立档工作。对客运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松散、安全生产条件差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取消客运企业营运资格。

牵头单位: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责任人:龙宇辉

协助单位:省交通厅

责任人:唐文祥

(五)加强对客运车辆的二级维护和检测

工作任务:督促客运企业定期对客运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和检测,对营运线路在200公里以上的客运班车、旅游客运车辆,每年进行两次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督促旅游客运企业、客运站认真落实客运车辆出车前检查制度和安全技术状况例保检验措施,配备专职检验员,严禁未经检查或者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出站,严禁旅游企业组织使用未经客运企业、旅游客运企业调派的车辆。

工作要求:客运车辆二级维护、检测合格率和营运线路在200公里以上的客运班车、旅游客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率要达到100%。

牵头单位:省交通厅

责任人:唐文祥

协助单位: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局

责任人:符亚杰、徐光佑

(六)安装GPS车载终端

工作任务:督促旅游客运车辆、高快客运车辆以及营运线路在200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于20****年7月31日前全部安装GPS车载终端;力争2至3年内在全省实现核定载人9座以上的营运客车全部安装GPS车载终端并纳入GPS营运监控系统。

工作要求:加强对GPS车载终端以及GPS营运监控系统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牵头单位:省交通厅

责任人:唐文祥

协助单位:省公安厅、旅游局

责任人:严尚智、徐光佑

(七)加强低速货车和拖拉机的监管

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农机监理部门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试点工作;强化对低速货车、拖拉机和驾驶人的“户籍化”管理,严把拖拉机登记证、行驶证、号牌、检验合格证和驾驶人考试资格证的发放、审验关;对违法载人、酒后驾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低速货车、拖拉机驾驶人,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复训教育,并依照有关规定实施处罚。

工作要求:要切实加强对委托监管试点工作的指导,不断完善委托监管措施,规范委托监管工作;要在20****年8月底前建全完善低速货车、拖拉机和驾驶人“户籍化”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牵头单位:省公安厅

责任人:严尚智

协助单位:省农业厅

责任人:王常明

(八)加强对公路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

工作任务:将公路危险路段整治纳入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通达工程、危桥改造、安保工程等统筹安排;加强对公路施工路段的安全监管。

工作要求:要在20****年9月底前,制定完善我省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办法,明确整治要求、整治计划和整治任务;每年要安排必要的公路危险路段整治资金。

牵头单位:省交通厅

责任人:唐文祥

协助单位:省公安厅

责任人:严尚智

(九)排查整治城市道路安全隐患

工作任务:加强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及时组织维修、养护道路,保持路面完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指导设置和完善交通信号灯、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及时组织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道路、桥梁;对城市公共客运企业营运实施监督。

工作要求:要定期组织开展城市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企业的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公共客运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客运驾驶人的安全意识。

责任单位:省建设厅

责任人:郭五代

(十)整顿汽车生产、销售和回收企业

工作任务:依法查处销售未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和未列入国家产品公告目录的机动车辆,依法查处非法回收、销售报废汽车和擅自拼装、改装的机动车辆,坚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机动车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销售假冒伪劣汽车零配件的违法行为。

工作要求:每年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加强清理整治,规范汽车生产、销售和回收行为。

牵头单位: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责任人:周发洪

协助单位:省商务厅、经委

责任人:王开良、王喜良

(十一)监督检查机动车成品及配件产品质量

工作任务:监督检查机动车成品及配件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和机动车维修单位执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情况;依法查处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机动车和机动车零配件的行为。

工作要求:每年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强化管理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责任单位: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责任人:符亚杰

(十二)强化校车及驾驶人的管理

工作任务:指导和督促学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校车及驾驶人管理档案,强化对校车及驾驶人的管理,坚决制止使用报废车、低速货车、拖拉机等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接送师生。

工作要求:要制定并督促落实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课时要求;要深入开展校车及学校周边地区排查整治,及时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师生和校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责任人:周益群

协助单位:省公安厅

责任人:严尚智

(十三)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工作任务:指导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省级新闻主流媒体固定设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栏目,有条件的每天要在黄金时段刊播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公益广告。

工作要求:要研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方案,更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范围,加强检查考核,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覆盖面和公共影响力。

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

责任人:吴贵荣

(十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普法教育

工作任务: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普法内容,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工作要求:要研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普法计划和实施方案,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责任单位:省司法厅

责任人:周鹄昌

(十五)完善机动车保险制度

工作任务:组织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的理赔工作,建立机动车信息共享平台。

工作要求:要在20****年底前建立机动车信息共享平台;要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将有关机动车保险费率水平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挂钩,实行奖优罚劣,督促驾驶人谨慎驾驶、安全行车。

牵头单位:保监会****监管局

责任人:李翰辉

协助单位:省公安厅、农业厅

责任人:严尚智、王常明

(十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督检查,严肃追究责任

工作任务:加大对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职责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告诫与问责制度,严肃追究道路交通事故责任。

工作要求:对发生1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追究不放过、安全隐患未消除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进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倒查。

牵头单位: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责任人:龙宇辉

协助单位:省监察厅、公安厅、农业厅、交通厅

责任人:杨慧琼、严尚智、王常明、唐文祥

二、各州、市重点任务责任分解

(一)各级人民政府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主体职责

工作任务:切实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部署安排、经费保障和考核奖惩等职责,定期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认真研究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抓好省委、省政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决策事项的落实。

工作要求:20****年9月底以前,各地要建立健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问责制,切实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责任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责任人:分管副州(市)长

(二)全面抓好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工作

工作任务:以贯彻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措施为主线,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活动为载体,全面构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防控网络;将平安畅通县(市、区)纳入平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对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区域的综合整治。

工作要求:20****年底,各州(市)要有1/3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平安畅通县(市、区)标准。

责任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责任人:分管副州(市)长

(三)切实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失管失控和农民群众出行难等问题

工作任务:积极推广丘北、保山、临沧经验,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和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多项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农村客运市场,努力延伸农村客运班线,全面构建覆盖农村所有集镇、重点区域、重要路段、四通八达的客运网络,缓解农民群众出行难、乘车贵的问题;积极吸纳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客运市场,走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发展和繁荣农村客运产业,缓解农村客运资金短缺的问题;拓展县乡以下道路建设的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组织农民群众筹资投劳建设县乡道路,提高道路等级,改善道路状况;统一整合公安、交通、农机监理、乡(镇)有关部门以及农村专(兼)职协管员、基层监督员、义务协管员等力量,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勤务模式,构建运转高效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

工作要求:20****年,每个州、市要选择2至3个县(市、区)推广丘北发展农村客运市场的经验,同时要整合资源,发展壮大基层管理队伍,全面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20****年,各州、市要有50%的县(市、区)推广丘北发展农村客运市场的经验。

责任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责任人:分管副州(市)长

(四)深化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社会各界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工作任务: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制定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方案并组织实施;安排必要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经费,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顺利开展;在当地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新闻主流媒体固定设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栏目,有条件的每天要在黄金时段刊播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公益广告;每年组织对新闻主流媒体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全面抓好“保护生命、平安出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的落实。

工作要求:要督促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责任,同时结合义务教育、普法教育以及各行业的教育活动,改进宣传手段,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从20****年开始,每年3月底前,要将本地的交通安全宣传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情况报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责任人:分管副州(市)长

(五)加强对公路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

工作任务:加强对公路危险路段的排查,加大对公路危险路段整治资金的投入,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根据省里下达的公路危险路段整治任务,制定整治方案,严格整治时限,落实配套资金,认真组织实施整治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在公路危险路段安装1000米以上波形防护栏(墙、墩),安装设置20块以上永久性交通安全警示标志牌。

工作要求:每年一季度,要组织交通、公安等部门共同排查公路危险路段,并向省交通厅和省公安厅书面报告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方案落实和资金安排情况;每年四季度,要对公路危险路段整治进行检查验收,并向省交通厅和省公安厅书面报告整治及验收情况。

责任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责任人:分管副州(市)长

三、考核及奖惩

(一)考核

对各地、各部门主要考核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决定》和本办法精神,制定实施方案情况;任务分解完成情况;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情况等。

考核采用百分制,得分在75分以上的为合格,75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对当年行政区域内发生1起1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州、市和2起1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县(市、区),实行考核一票否决。

具体的考核办法由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制定并组织实施。

(二)奖惩

按照年度考核情况,对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落实、成效明显的,省人民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未完成分解任务,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要通报批评并给予“黄牌”警告,责令限期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从严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在不合格州、市中考核分数位列最后1名,以及发生1起1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州、市人民政府要向省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四、有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全面抓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落实。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创新思路,改进办法,转变作风,下最大的决心,采取更加坚决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针对近年来我省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势头,省委、省政府多次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令五申强调要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省级有关部门也多次对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仍然频繁发生,突出反映出工作措施没有得到切实落实。对此,各地、各部门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把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员,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强检查,认真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道路范文篇9

关键词:城市道路行道树养护管理

一、前言

城市道路绿化是北京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分割汽车与汽车、自行车、行人,能防止眩光,诱导视线,和起到遮荫等多种功能,通过多年来几代园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目前北京市的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景观效果已经凸现出来,例如北京的二三环,以及四五环已成为几条绿色的项链,装点着北京。但是,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养护管理好现有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任重而道远,与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绿化环境的特殊性,通过本人多年的实践,对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二、城市道路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道路绿化环境的特殊性:

城市道路绿化苗木的种植环境主要是中央分割带和行道树,其特点是:土质坚硬、杂质多、土壤污染严重、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等特点;行道树的种植成排成行,树种较为单一,易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易发生病虫害。

(二)城市道路绿化作业环境的安全问题:

由于城市道路绿化管理作业的场所主要是中央分割带和路基两侧的绿化带,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三)融雪剂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问题:

每年冬季的融雪剂是造成行道树大量死亡的一大杀手。通过对融雪剂对行道树影响的调查,每年至少几千株植物失去生命。例如长安街沿线、西外大街、二三环等部分路段中心隔离带和分车带绿篱,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枝、死亡现象。特别是今年四月道路两侧树池危害严重,造成大量的多年生大树出现干枯的现象,绿篱明显出现干枝、死亡。每年都进行大量的补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造成土质的恶化。

(四)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其他问题。

近几年北京的绿化养护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整体的绿化养护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过分强调短期效果,不重视生长规律,往往是苗圃搬家式的种植。

2.过分强调当时景观效果,不考虑苗木成活率及生长,片面注重大量采用山苗、大规格苗木和全树冠的大树移植。

3.养护管理沿袭老的养护管理方法,创新不够。

二、城市道路绿化树木养护的措施

(一)冬季养护管理

冬季,在北京地区,特别是在道路两边一般的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树木御寒防冻、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冻保温措施:

第一、缠树干的措施:例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道树对法桐落叶乔木冬季防寒处理用所料布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即保湿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树根部保温防寒,使次年的法桐成活率达到99%。

第二、搭风障的措施:例如雪松等树种在北京越冬困难,特别是春季风大使雪松适应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风障减弱风速,保证树木的安全越冬。

第四、建保温棚:对于当年栽植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铺地龙柏等苗木,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过冬。对于疏植的大叶黄杨、红枫等苗木可用无纺布包裹的方法进行防寒。

第五、对根颈培土,盖地膜:在绿带内的河南桧、玉兰等苗木,灌完冻水后在树木整个树坑内覆盖地膜,然后根颈培土20—30cm的土堆。利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第六、覆土封垄:对当年新栽植月季,在灌完冻水后覆盖30—40cm的土堆,一般不做修剪,过早的修剪会导致“烧条”现象,一般待来年开春后再进行修剪,。

第七、树干涂白防冻:这是行道树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新植落叶乔木,涂白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为:水:生石灰:硫磺粉:盐=40:10:1:0.5。高度一般1.2m。同一路段区域高度一致,可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二)春季养护管理

第一、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根据天气,一般北京的防风障拆除时间在4月初、清明过后。为了以免使树体遭受风害,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在全部拆除。

第二、浇水、施肥: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为主。通过树木的浇水、施肥,能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还利于生根。实际中,行道树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树池四周用钉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三)夏季养护管理

第一、夏季的养护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时道路中心隔离带和绿化带中色块的造型修剪,一般结合一年两次的养护大检查及五一、十一来进行修剪整理。

第二、夏季的养护主要以病虫害的防治为主,由于行道树受小气候多样性、人口密集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齐,不易防止。同时防治过程中还得考虑对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植物天敌的保护。近几年来,一直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如:采用新性引诱剂防治叶柄小蛾、苏云金杆菌防止天蛾,灭幼尿防止尺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秋季养护管理

秋季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施肥。

合理的冻水即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浇冬水要根据天气变化不可过早浇灌,导致新芽徒长。在十月份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

同时,秋季合理进行施肥,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树木的木质化,同样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这就要选择好施肥的时间、种类和施肥量。

三、城市道路绿化草坪养护的措施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并加强施肥,并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丝扒梳理干净,并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的新根萌发和增加肥力。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一次,修剪后要及时喷药,或灌根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在七月份天气湿热时,对草坪的生长不利,也是草坪休眠期,养护最困难的时期,应按及时清除枯草层,因为枯草层往往存在大量的病原物,是新病害的病源来源,同时原来的枯草层减弱了通透性及早清处。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要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白菌清等农药,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腐霉菌枯萎病、和镰刀菌的枯萎病。

秋季雨水变少后天气变凉一般病害减轻,草坪锈病发生严重。例如可以采用1000—1500倍的粉锈宁进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要与速保利、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四、城市道路绿化色带养护的措施

绿篱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成带状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优美的造型。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桧柏蓠、小叶黄杨是常用的绿篱造型树种。

近两年随着彩叶植物的增加,使用彩叶树种组成的色块,如:紫叶矮樱、迎春、连翘、棣棠等,都是大环境绿化常用运用的树种。但在修剪上有着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隔带修剪,以能挡住人的视线1—1.2m高为宜,要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为使绿篱生长茂盛,由于植物的生长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五、城市道路绿化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安全问题

在道路绿化养护作业中,应在200米分别设置防护标志,并设专人疏导车辆,设置车辆闪光器。提示车辆在上下桥施工时,要在上桥的底部开始提前设置,防止司机进入盲区。

养护作业人员要佩戴反光背心,在自行车与机动车分道带上,如跃过马路浇水,要把浇水管顺直,以免摔伤行人和自行车。

近几年喷灌的快速发展,中央隔离带,水车浇水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滴灌、微喷来取代。既节约水又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行道树的修剪易同行人和车辆发生矛盾。要设置警戒线,码放安全隔离桶。

(二)行道树的修剪问题

行道树主要以美化市容,改善城区的小气候、夏季降低温度、滞沉、遮荫为主要功能。

行道树修剪需扩大树冠,优美了树形,调整纸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同时也是老树复壮,增加了保温遮荫的效果,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增加通风透光主要手段之一。

行道树的主要修剪时间一般在冬季。冬季修剪的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行道树修剪是要设有专人维护现场,防止大枝砸伤行人和过往车辆。高压线附近作业要注意安全,必要时要请供电部门配合。行道树国槐既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型。分布均匀,夹角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期剥芽、或疏枝。冬季对主枝留40—80cm。剪口芽留在侧面,经三到五年反复修剪即可形成杯壮树冠。如国槐大树对树木的内膛枝和过密的枝进行疏剪,达到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调整整个树形,并能阶梯式。保留上树枝,方便修剪作业,也使树形美观。

在日常的养护生产中,树木与高压线的距离、和路口的交通设施的配合直接关系到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每年的春季都将配合供电、交通、通讯进行安全排查。对高压线15米范围内的高大树木进行修剪,同时得对妨碍司机视线的交通标志信号灯位置的树木进行修剪。修剪过程中要保证安全信号清楚显现,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三)融雪剂问题

对于融雪剂的危害,特别是油松、侧柏等均怕盐水的侵害。不得不进行被盐水侵蚀后的土壤改良和换土。把盐水侵蚀后的土壤去掉30cm,更换土壤。切不可图省事乱浇水、补苗。不可用灌水稀释土壤盐碱性的方法取代换土。

几年来,三里河路采用挡盐板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融雪盐水对道路两侧现有植物的危害。几年来的常识我们可以认识到挡盐板的应用在冬季对行道树木有着非常理想的功效。实践表明,每年三月初、四月底三里河道路两侧的油松长势比使用挡盐板前更加旺盛,发芽期明显提前,并减少了干枝、枯叉。连翘等花灌木分蘖多、花期整齐一致。在正常防寒的基础上,没有发生冻害和死亡的现象。同时整齐的挡盐板也成为了冬季三里河路两侧的又一景观,起到了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因此作为冬季防寒的一种措施,挡盐板可以在条件的道路两侧进行推广使用。

道路范文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解决当前道路客运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预防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县政府同意,现就开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政办发〔2012〕32号)精神为指导,认真汲取“”高速公路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安全管理,有效遏制和减少道路客运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公安县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副县长李明军任组长,副县长周全臣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督办室主任王进华、县安监局局长张光新、县公安局副局长吴立刚、县交通运输局工会主席王振平、县旅游局局长肖典斌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领导全县专项行动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胡铁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指导、协调、督促全县专项行动具体工作。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11日—8月20日)。各地各有关部门成立专项行动工作机构,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车和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专项行动氛围。调查摸清本辖区内营运客车情况,做到边宣传发动,边调查摸底。

(二)集中整治阶段(8月21日—10月20日)。依法对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重点突出五个方面的整治工作,一是以县城区和主要客运线路的道路客运秩序为重点,全面清理整治全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二是以打击非法营运、非法载客为重点,严厉查处非法从事道路旅客运输行为;三是以客运企业和旅游运输企业为重点,全面整治营运车辆超范围经营、乱班乱线、乱停乱靠、宰客甩客、不进站经营、沿街揽客以及擅自悬挂自制牌的经营行为;四是严肃查处客运车辆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超速行驶等违章行为,严禁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五是以国省道为主线,以县乡公路为重点,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三)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阶段(10月21日—10月30日)。认真总结道路客运隐患专项行动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形成成熟稳定的监管机制,使道路客运安全监管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落实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县交通运输、公安、旅游和安全监管部门要联合对公路客运、公交客运、旅游客运等所有客运企业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督促客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督促客运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集中审查驾驶人的驾驶资格、从业资格,组织驾驶人参加安全学习和培训;检查驾驶人驾驶资格是否与所驾车型相符,对不相符的要及时纠正,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查询驾驶人的违法和事故信息,依法处罚违法行为,清理违法记分,对违法驾驶人进行教育、停班或辞退等处理;利用卫星定位监控平台,加强动态监管,及时提醒和纠正客运车辆超速和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对所属车辆进行隐患排查,完善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制度,落实专人负责车辆安全工作,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二级维护,并记入车辆技术档案,确保车辆定期参加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同时,各运输单位必须依法投保承运人责任险、交强险等法律规定的险种,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安全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客运企业,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整顿仍不达标的,坚决取消相应的经营资质。

(二)进一步加大客运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客运企业为重点,认真落实客运隐患整治的各项工作措施,深入排查整治客运隐患,严厉整治客运市场秩序和客运车辆通行秩序,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特别要对县级客运企业安全隐患开展一次集中整治,对县级客运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其管理人员、从业驾驶人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宣传教育,逐一进行登记审核县级客运企业的营运车辆及驾驶人情况,对车辆及驾驶人交通违法和记分、交通事故情况逐一进行清理,对县级客运企业安装和有效使用动态监控系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检查。客运企业要认真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填写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资金和预案“五到位”。

(三)进一步加大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专项行动与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要充分依托县内主要道路交警临时执勤岗位,严格落实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逢车必查的要求。要以通行秩序为重点,加强道路巡逻管控,加强区域警务协作,严查超速、疲劳驾驶以及违法超车、客车超员、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要按照交通标志标线清晰、规范、连续,弯道、坡道、桥梁、隧道路段设置警示提示标志或者减速设施的要求,加大对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完善安全管理的防护设施。通过开展3个月的专项行动,力争实现我县国省道路段正面相撞、路口侧面相撞等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四)开展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道路客运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要求,以预防和减少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为重要目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县交通运输局要积极会同公安、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客运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指导客运企业在组织人员、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车辆设施、现场管理、文明驾驶、动态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报告以及绩效评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要督促客运企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动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提高企业安全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要督促全县运输企业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进度,对全县所有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同时,要积极做好全县危险品道路专用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半挂式牵引车的GPS定位监控系统的安装与使用,并接入全国联网联控系统;落实企业监控主体责任,制定完善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管理规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监控车辆行驶状态,分析处理动态信息;充分利用动态监控平台,建立健全对违法驾驶人的处罚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要调离驾驶岗位或辞退。要完善平台使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企业平台使用和制度落实情况。要对卫星定位系统安装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排查,了解其使用范围、数量、工作制度、监控人员队伍以及在事故预防上的实际效果。对已安装了GPS定位监控系统,但不正常使用的,坚决实施重罚。

道路运输企业的监控平台以及交通运输部门的监管平台都必须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从2012年7月1日起,所有新安装的车载终端必须接入符合技术要求的系统平台,如不符合,应在2012年底前完成改造。

(六)加强旅游客运安全监管。要在旅游行业全体职工中认真开展旅游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贯彻,提高对旅游交通安全的认识,制定措施,确保实效。县旅游管理部门,立即对现有线路行程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坚决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行车安全。要严格把好旅游团队运行计划关,合理安排旅游团队运行计划,避开安全上存在隐患的旅游线路。在租用车辆时,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汽车公司,选择技术性能好、手续齐全、车况良好的车辆和责任心强、技术过硬、具有驾驶相应旅游车辆资质的驾驶员,签订旅游运输合同,坚决杜绝租用无证照和带“病”的车辆。旅行社租用车辆要严格执行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超过400公里路程的长距离驾驶必须配备两名驾驶员,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对所有组织的旅行团要加强安全跟踪管理,导游人员要协助驾驶员做好安全工作,随时提醒驾驶员谨慎行车,当好旅游交通的督导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如实上报情况,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组织施救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游客的生命财产。

对违反旅游客运管理规定的,一经查实,属旅行社责任的,将依据有关规定对旅行社处以警告、暂停营业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认真执行旅游安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对凡发生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的旅游经营单位不仅在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而且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

(七)全面排查整治货运隐患。在加强客运隐患整治、巩固专项行动成果的同时,要将预防货运车辆导致的事故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当前,要对我县辖区内所有货运企业、货运车辆及其驾驶人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逐车逐人建立管理档案。县交通运输部门要对货运企业、货运车辆及其驾驶人从业资格进行调查摸底,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货运企业要限期整改;对不符合从业资格的驾驶人,不得驾驶道路运输经营车辆。县公安部门要重点对货运车辆参加定期安全技术检验、驾驶人交通违法记分情况开展清理排查,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对货运车辆外廓尺寸、车身反光标识、侧后部防护装置等项目,从生产、登记、使用等相关环节严格依法查验把关。对逾期未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货运车辆,严禁上道路行驶;对交通违法未处理、违法记分满12分的货运车辆驾驶人,及时通报交通运输部门和所属企业,督促其接受处理。至2012年10月底,货运车辆安全检验率应达到95%以上。

(八)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进企业”活动。以客运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进企业”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客运企业和场站的宣传阵地建设,通过悬挂横幅标语、设置宣传展板和专栏、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资料、播放交通安全教育片等方式,大力宣传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曝光典型事故案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示。要以客货运驾驶人、危险化学品运输驾驶人为重点,建立交通安全信息手机短信平台,及时通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警示安全隐患,提示、服务信息,增强驾驶人安全意识,力争至2012年10月底对客运驾驶人短信覆盖率达到100%,对货运驾驶人的短信宣传覆盖率达到70%以上。要在客运企业大力倡导和开展规范使用安全带、树立文明安全驾驶人活动,制定出台相关奖惩措施,鼓励、引导司乘人员规范使用安全带,树立一批百万公里安全营运、无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记录的爱岗敬业、文明安全的模范驾驶人,并作为规范客货运企业的长效措施,激励和促进从业驾驶人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