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业素养十篇

时间:2023-09-22 17:58:06

教育专业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专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08-02

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知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比单纯传授知更为重要。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作用

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不可替代性的品质,主要包括专业知、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别指出,小学教师要“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

因此,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全面的人文素养、崇高的职业理想、积极健康的德育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研究技能。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等方面的系统的培养和培训。

二、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以及时代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1.专业知

主要包括学科知、一般教学理论知、课程知、学科教学知、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教育情境知,还包括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等。

2.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技能、班集体管理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学实践性知与理论性知互化的技能、人际交流的技能等。

3.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专业所抱有的理想、情操、信念和道德操守,是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源于中等师范教育的新专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方式上既要吸收高师其他专业的长处,重视学科专业知的教学和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又要注意保持中师的传统优势,注重学生“三字一话”等职业技能的训练。从培养目标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小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伦理和职业行为提出了特殊要求。也就是说,小学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综合的知能力和系统的职业技能。这些都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素质的训练。

1.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热爱小学教育专业,知道专业素养对于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清楚决定专业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和付出,从而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素质的训练。为此,学校要让学生了解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阶段,理解教师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当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职业理想。

2.整合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素养

适应小学课程改革需要,整合相关类课程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的“中文专业”,形成了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的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要相对宽厚一些,因此需要对相关类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了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同时使他们充分掌握小学课堂的教学规律,从而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的学素养。

3.使学生掌握较为实用的综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技术水平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的能力。这一阶段的训练反映了学生运用已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学会做小学教师。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的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以往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多为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文字和图形表达、课堂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等传统教师技能方面。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新增有关新课程和信息社会等所需的现代教师教育能力。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能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应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要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例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得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4.采用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应由过去的“作为技术员的教师”转变为“作为专家的教师”,全面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在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的要求变得日趋明显。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修养,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认教材、了解学生,教师应加强研究意,并通过研究促进自身的发展。

教育专业素养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前教育;职业素养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是人的活动和文明成果在历史长河里积淀和凝结的结果,广义上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文化产品,如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园林文化、服饰文化等。精神文化是超越物质文化需要的产品,如风俗、习惯、艺术、体育、神话、宗教等。制度文化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满足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处理个人之间和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需求的文化,如诚实有爱、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文化,包括中国文学艺术、古代典籍、语言文字、礼仪习俗、人生理想和道德价值等要素在内的文化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这些阐述,阐明了在新时期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作为普通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扩大知识,增强记忆力,还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培养爱国情操,而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担负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即能提升学生素质,又能为将来的教育教学做准备。

(一)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扩展视野

由于种种原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普遍显得不足,学生对西方文化,如西方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缺少起码的认识。有的学生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狂欢节如数家珍,但对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一知半解;有的热衷于麦当劳、肯德基、牛排等,对传统小吃如水饺、汤圆、粽子等毫无兴趣。很多学生打扮时尚、新潮,对中国经典诗词、音乐却一问三不知。许多家长都在引导幼儿朗诵《三字经》《弟子规》,感受古代诗词、书画、音乐的魅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必将影响将来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入职前,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对孩子的重要意义。如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那怎么满足新时代家长对老师的要求?

(二)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个人素养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大批杰出的文化大师,也积累了数不胜数的文化艺术作品,认识先贤,了解民族文化优秀内容,不仅能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提高自身道德修养。2014年教育部推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也都出台了许多引导性文件,各级教育机构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为更好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初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从更高的国家文化战略地位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角度去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各级教育机构,特别是中小学迅猛发展。幼儿园也增加了国学礼仪等活动,作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幼儿师范学校自然也应将传统文化落实到人才培养中,引导学前教育学生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养。

(三)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幼儿期是幼儿形成对这个世界初步感知的黄金时期,是人的一生的“底色教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很多成名成家的伟人总结一生的教育过程时都谈到:幼儿园的教育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师无疑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责任。作为未来幼儿园的师资,在校期间学习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2012年2月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师德为先”,指出:幼儿园教师应“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这些精神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而要对幼儿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自己就应该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且应该具备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因此,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应注意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素养。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调整课程结构,将优秀传统文化列入人才培养体系

五千年悠久的文明让我们对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深刻指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四川某幼专学校在校内打造了孔子广场,树立了孔子访苌弘的塑像,学校坚持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国学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开设了《国学经典》《棋艺》《古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学校坚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以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为宗旨,将传统文化育人模式与传统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走出一条颇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育人之路。

(二)合理增删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传统文化进教材和进头脑,传承国学精粹,坚持立德树人,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致力于学前教育大专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提升,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培育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学生能够在知书的同时更好地达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入人文精神力量。古诗词“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出现在《学前心理学》课堂上,儿童“好奇好玩好动”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幼儿园教师口语》学科中加大传统经典故事和红色经典故事比例,丰富学生对幼儿文学作品认识,老师们利用课前的三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课前自主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古典名言警句、—个成语典故、古代名人故事、诗词歌赋等。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科教学中,挖掘多元文化内容,将中国民间工艺和艺术、节日文化、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化等内容落到实处,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在音乐、舞蹈学科教学中,教师们应加强教材教法研究,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艺术作品,如为学生提供民族音乐、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丰富学生见识,激发他们对民族艺术瑰宝的热爱之情。美术中的书法、国画、剪纸、泥塑,体育教学中的武术、棋艺、民间体育活动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都是很好的教育内容。教师们只要用心钻研教材,合理选择或增删教材内容,就能在教学中实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三)创设国学育人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规划要合理、协调,讲求科学布局,创设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的每一处空间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荣誉室、教室、走廊、黑板报、壁报、雕塑等形式和专用场所,精心设置育人环境,渲染育人气氛,将会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门彰显“六艺”,孔子广场、校园主要道路,教学楼、生活区域的名称、建造风格浸润着浓浓的传统文化,走廊、壁画、宣传栏......处处体现教育者的用心,学校还创设了“国学室”“陶艺室”“书画室”“绘本馆”等,为传承民族文化搭建了良好平台,距学校不远的孔子公园里,杏林讲学、二十四孝、孔子塑像等默默向人们传递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样的育人环境里,必将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有助于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提高幼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将传统文化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呈现出来,能加深印象,吸引更多人关注,加强教育作用。讲座、征文,经典诗词诵读,红色故事讲读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传统,不同部门、不同时间开展了丰富有趣的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的活动。如“五四诗与歌”“国庆歌咏比赛”等全校性竞赛活动;教学名师开展国学讲堂活动,每学期举办一至两次讲座。通过讲座,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参观、交流、查阅文献等方式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风情习俗和节庆;各社团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探访家乡的历史名人遗迹;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特点等,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篇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艺术类院校的教育机制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笔者认为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工作着手。

1.音乐学习环境多元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需要好的学习环境和帮助。幼儿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幼儿教师的素养会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应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深刻的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自身素养的同时,还需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到幼儿教育机构,真实的体验幼儿教育的全过程,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教学风范,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遵循身正为师的道德标准,在教学中发挥出人格魅力,同时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艺术展、欣赏音乐会等高雅艺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艺术审美为核心,突出教育的示范性,从而为我国幼儿教育培养更多出色优秀的幼儿教师。

2.音乐教育内容实用化

艺术教育是一种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的教育,艺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目前,重音乐技能训练、轻音乐技能实训是艺术院校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在声乐、钢琴等音乐技能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演奏基础系统化训练和演奏技巧的高度,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音乐技能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与现实中的幼儿教学实践相脱节。在学前教育中不可否认系统演奏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但是针对学前专业特点,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应在学前专业教育中加大学生技能实训,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幼儿教育的需求,加强学生弹唱能力、视唱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学生的实际表演与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出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

3.音乐理论知识广泛化

艺术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艺术美学和音乐欣赏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音乐理论知识较为枯燥,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独孤立的讲解某个单一的理论知识,而要将所有知识系统的联系起来,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发生都离不开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典型优秀的艺术作用,将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知性表述等元素融合起来,实现音乐理论知识的广泛化,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永久性认知。

4.音乐教育格局大众化

在艺术院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感叹现在的学生个性化太强,太难教,多数学生唯独情有独钟于流行音乐,对于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我们不能否认大家都喜欢流行音乐,比如流行歌曲《时间都去哪了》,歌词中述说了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故事,歌词句句戳中每个人的心扉,将父母恩表述的淋漓尽致,多少人听的热泪盈眶,这也体现出了艺术中的真善美。因此,在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好作品应积极的利用,通过优秀的作品使学生学会有表达的弹唱、有感情的歌唱,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解析,感受并领悟到音乐作品中的那种艺术美。由此不难看出,大众化发展路线是适合学前音乐专业教学格局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才能够积极的学习和参与,从而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目的。

二、结语

教育专业素养篇4

关键词:教师素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准教师;培养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是人类智慧、知识、经验世代相传的“中介人”,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世间其它劳动无以伦比的,也难怪教师被称为“人类工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教育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教师的劳动关系到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体育教师是人类健身、进行身体教育,优秀体育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创造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主要阵地,如何培养体教专业学生的教师素养对于我们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素养

体育教师承担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使命,体育教师思想素养集中体现在其职业道德方面即师德修养上。因此,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思想素养时,应注意培养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作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与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的团结写作;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等。

二、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的发展,对体育教师的知识要求是越来越严,一个称职的体育教师的只是结构应该包括工具学科只是;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工具类学科知识主要包括:语文、应用数学、外语、哲学、逻辑学、科学方法论、计算机、音乐、美学和舞蹈艺术等。专业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体育科学基础理论,其中有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健康学、体质学、体育原理与方法、体育史等;二是体育专业技术理论,即各项运动技术原理;三是体育专业教育技术理论,即体育知识讲授、运动技术教学法、训练法理论,体育教学、身体锻炼和运动训练方法学知识。教育科学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培养大纲方面,要注重这三类学科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三、体育教师能力的组成

体育教师的能力构成与体育教育工作任务和体育教育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密不可分的,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注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运动技术教学能力。体育教师应有一定的运动技术水平,并根据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审理、心理特点,制定因人而异的运动模式,能够形象生动的示范,运用示范与身体联系手段使得学生正确掌握走、跑、跳、投、攀、爬、滚、转等基本的运动能力,为学生锻炼身体得以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二)传授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是关于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方法和锻炼方法的综合性知识。这就要求在对体教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厚的人体科学知识,教学科学知识和体育原理与体育方法学的理论知识,一级能运用哲学知识解决学生体育问题的能力。

(三)正确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教师要把运动技术教学与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体教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教师素养培养时候,要加强组织与管理学生如何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养护身体,如何把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以达到促进锻炼者身心健康之目的。

(四)科学选材、训练和组织竞赛的能力。体育教师担负着学校运动竞赛活动的任务。因此,体教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指导运动代表队的训练、组织各种比赛能力,要有分析动作结构、战术方略、运动元心理活动有效干预能力,以及运动医学应急处理的能力。

(五)教学科研能力。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现身精神,还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只有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才不愧于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

四、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构成

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思维的灵活性,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敏捷供、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几个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是建立在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上,并为思维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提供保证的良好品质。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照章办事易,开拓创新难,难就难在缺乏灵活的思维。所以,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代体育教师应当具有思维的灵活性素质,要善于变单维度为多维度,学会发散思维,是形成系统思维的基本要求,要善于从全方位思考,思路若遇难题受阻,不拘泥于一种模式,能灵活变换某种因素,从新角度去思考,调整思路,从一个思路到另一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二是,具有严谨周密的文字组织与表达的基本素质如分析、归纳、综合、推理和论证板书等文笔素养。三是,具有明快、清晰的口语表达的基本素养如讲解、演讲、演示、朗读、口令等语言素质。四是,具有生动、直观、规范的行为表达的基本素质,一级姿态语等为师的教态素质。五是,具有组织与指挥的基本素质,如在体育课、课间、课余体育活动、集合等各种场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的素质。

参考文献

教育专业素养篇5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群;职业素养;职业技术教育

前言

中国旅游酒店业持续高速增长有力的推动了旅游酒店教育水平的提高,但是在旅游行业中却存在人才培养供需错位、急需人才缺乏、人才外流严重等不稳定现象。一方面,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面对如此巨大的行业需求,旅游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的现象却十分突出,据某些第三方调查机构近三年来的数据分析表明,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依然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20%,这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呢?除了行业特点之外,主要原因之一是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不足,学生们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清晰,从而造成对本专业的认同度较低。如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旅游教育的能动作用,其中关键是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旅游类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构成主要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其本人的职业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同时一个行业要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从业者的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素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职业道德,具体地说是敬业乐业、刻苦耐劳、一丝不苟、遵纪守法、恪守信用等品德;第二层次是通用的职业能力,具体是交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战略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等。现代的职业还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第三层次是专门的职业能力,是各自的职业或岗位特殊要求所决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一些普通高校往往只注意通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素质中职业道德和专门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少高职院校往往较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即第三层次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设置的口径过窄,专业群打造不足,造成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强,但毕业后的转岗发展与持续就业的能力较弱。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调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把这些职业素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进行系统化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系统体现。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中能力本位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并形成互补。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注意仪容仪表,说话文明礼貌,培养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强调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以职业道德提升促进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职业素养提高了,行业必然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继而旅游院校教育与旅游活动会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二、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及专业群相关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旅游酒店及相关行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具体目标是: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融进整个职业教育之中,将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案例、实习实训和社团活动等充分融进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做到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通用知识与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三位一体,相互依存,扩大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专业设置的口径,加强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与转岗发展和可持续就业的能力;改变酒店(旅游)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和行业认同感逐渐走弱的特点;改变酒店和旅游企业急需人才缺乏、人才外流严重的不稳定现象的特点。

三、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制定针对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计划

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大胆改革现有教学计划,制定职业素质培养教学计划。专业在制定一份学校统一要求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紧密结合本专业特色和要求,制定一份专门针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实施“双教学计划”,即:一份针对专业能力培养,另一份针对道德修养培养,并使二者有机结合:第一学年职业素养能力培养突出“职业兴趣”和“职业道德”。通过 “职业生涯教育”、“校友讲座”、“参观企业”、“企业人员讲座”、“主题演讲”、“专业历史展”、“礼仪与形体训练”,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第二学年职业素养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公共关系与实务”、“酒店(旅游)法规”、“中国饮食文化”、“酒店(旅游)服务心理”、“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心得交流”、“户外拓展训练”、“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等课程与形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第三学年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专门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岗位特殊要求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持续就业能力。见下图1。

(二)设置旅游酒店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在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专门的酒店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同时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相应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知识,开展系统全面的职业素养理论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全程解决专业认同感的问题。如在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酒店经营管理》、《礼仪与形体训练》、《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相关科目的教学中进行爱护旅游酒店资源、提供“微笑服务、礼貌服务、酒店服务”、明确服务人员的职责与素质、强调服务质量等教育;在专业群的《旅游酒店法规》和《酒店员工管理实务》中进行旅游酒店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等,让职业素养知识渗透到每一门课程中,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强。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在实践中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文明有礼、服务顾客、奉献社会的旅游酒店职业道德。课程结构见表1。

表1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结构

序号 类 别 课 程

1 基础素质类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军事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体育

2 专业基础类课程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饭店组织行为;酒店服务心理;酒店法规;现代饭店财务管理;中国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卫生;公共关系与实务;英语口语与听力;酒店英语;旅游概论;会展管理概论;贸易经济基础;应用文写作;礼仪与形体训练;第二外语

3 专业核心类课程 前台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与策划

4 专业拓展类课程 系内任选课:西方文化;中国民俗;旅游客源国概况;会展旅游

全院公选课:3学分的公选课

5 专业综合训练类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三)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安排表,制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案”, 具体设置为:在第一、二学期考查学生职业素养第一层次的职业道德,即敬业爱岗、刻苦耐劳、一丝不苟、遵纪守法、恪守信用等品德,考查应纳入专业的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第三、四学期考查学生职业素养第二层次的通用职业能力,即交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战略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等,并不断完善专业课程过程化考核体系及内容;第五、六学期考查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三层次职业精神,主要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表现进行过程化考核。同时,职业素养的过程化考核评价还应包括学生考勤、礼仪仪表、校园文化活动、宿舍文明建设等内容。此外,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参加两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应结合专业情况,让学生在实践期间能到酒店或相关旅游企业参加大型活动服务、带旅游团等,通过这些相关活动给予学生形成旅游酒店职业素养的实践机会。

(四)师生全程参与旅游酒店文化氛围建设,潜移默化的进行职业素养培养

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培养的实施者。在实施专业能力培养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全体教师道德的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激发全体教师的高度责任心,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融合。并且,要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教书育人”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人际交往”、“学习态度”、“服务理念培养”、“建立个人诚信”、“团队精神”、“工作责任心”、“职业态度”、“情绪管理”、“心态调整”等素质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时刻环绕在师生周围,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全程贯穿、校企高度交融的素质教育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体

以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与改革为主体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例如经过学校批准可在学习期间到酒店或旅游及会展企业参加大型活动服务、帮工等短期实习、带旅游团、在寒/暑假期间为学生提供见习或实习机会以及顶岗实习等均是学生形成旅游酒店职业素养的实践机会。

(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

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广泛建立本专业及所在专业群校外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在职业素养能力分析上广泛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同时,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让学生全面进入基地开展实训,提高职业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为示范

以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为示范建设模板,将微笑服务、礼貌服务、服务理念培养、工作责任心、职业态度等职业素质渗透到核心课程教育中,在核心课程的建设成果上再进一步把职业素养教育参透到各个相关的专业课程,逐步形成各专业的职业素养结构体系。在此过程中,还可充分发挥各专业精品课程、优质课程、核心课程、平台课程等的带动作用。

(四)校级“素质教育”平台为拓展

(1)在学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基地,通过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让学生“真刀真枪”训练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学生的创业项目也通过基地的平台得以实现,使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2)在学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练中心”,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理论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结语

在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必须把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全程,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办学,根据职业能力要求,通过职业素质全程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智军.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4):41-43.

[2]许艳.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研究〔J〕.时代教育,2008(9):89,97.

[3]许亚琼. 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48-51.

[4]贺丽霞. 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190-192.

[5]白翔.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探析〔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74-77.

教育专业素养篇6

(一)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针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岗位、工作年限、入职途径、所属单位等九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基本情况如下。对表1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见: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男女比例基本平衡。虽然女教师占比为60.1%,男教师仅占39.9%,男、女教师之比约为2∶3,但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当前社会职业分化基础上人们职业选择的变化,以及与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相比,我们认为这一比例基本上还是合理的。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年龄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明显出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例如,40-49岁的中年老师达602人,占比为48.8%;29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有73人,占比为5.9%;如以40岁作为分界线,则40岁以上教师总数达到70%以上。说明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也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必须注意补充新生力量。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学历状况基本符合现阶段社区教育的要求,不过仍有提升的空间。本次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68.9%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比例相对较高;本科以下的教师有311位,占到了总人数的25.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数量较少,仅占总人数的5.7%。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现有教师中教育学专业有625位,占比为51.7%;非教育学专业毕业的虽达到将近50%,但总体专业分布还比较单一。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专业分布的单一性可能导致社区教育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专业分布的多元则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使其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社区教育教学之中。而且,专业分布对社区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影响较大,要求设计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称分布不够合理。据统计,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67%,而高级职称仅占12.9%。在访谈时我们发现,这种情况的产生除了社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之外,尚未设立针对社区教师特点的独立职称评审制度是主要原因。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能必须兼顾管理与教学两个方面。经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在社区教育教师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所占比例为33.8%,其余教师均需要同时承担教学与管理两方面的工作,甚至从事管理工作。对嘉定、徐汇两区教师的访谈内容印证了这一点。基于此,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界定和职后培训方案的设计,应当注意兼顾教学能力的提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入职途径,74%来源于中小学或由上级部门、单位选派,毕业后应聘进入社区教育教师岗位的仅占16.9%。这一现象与前述社区教师年龄结构相互佐证,说明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补充青年教师的迫切性。从工作时间和岗位分布方面看,从事社区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上达到59.3%,表明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社区工作经验,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延伸,职业倦怠感也会相应地滋长;77.1%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供职于社区教育的第一线———社区学校,在社区学院或教育行政部门供职的仅占约三分之一。

(二)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社区教育教师立命之本,是履行其工作职责的基本要求。本文分析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主要从职业认知、专业知识与能力两个维度展开。1.职业认知维度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充分了解所从事的职业,在获得合法职业身份的同时产生稳定的职业认同。对职业的了解与认同也是进行有效教学与管理的关键。对研究小组分别从职业态度、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职称晋升三个方面,对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认知状况展开了调研。基于对表2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关于职业态度,69.7%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认为社区教育是自己热爱的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较高,社区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职业吸引力。然而,把社区教育工作当做“谋生手段”的教师占19.2%,另有10%的教师表示自己“说不清”。一些教师在访谈中表示,社区教育工作只是一种经济来源,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这样一份工作就满足了,没怎么想过其他的追求。这说明将近30%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认同意识薄弱,相关教育培训的开展十分必要。关于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91.9%的教师都能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对社区教育的目标理解正确。这说明先前接受的基本业务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服务意识,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基本前提。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待职称晋升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意愿。71.7%的教师认为社区教育是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应配备专门的职称晋升制度;65.7%的教师职称晋升意愿强烈,体现出他们对专业发展前景的渴望。然而,他们也坦言,现有的职称制度影响了他们完成职称晋升的信心,职称制度亟待完善。2.专业知识与能力维度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是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研究小组主要结合社区专职教师的具体工作展开调研,我们主要结合其具体工作情况对此进行了调查。由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多数教师愿意学习所在社区的人文历史知识,并且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这有利于提高社区活动的针对性,营造符合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但另一方面,仅有8.8%的教师完全掌握了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比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多数教师都是浅尝辄止,这显然无法跟上社区教育的专业化步伐,系统、专门化的培训势在必行。研究小组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进行了重点调查,结果表明:教学能力方面,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师生交流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沟通意愿和交流能力,通过课后与学员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访谈中还有一些教师谈到与许多学员成为了好朋友,但也有11.4%的教师没能得到接触学员的机会。语言文字表达方面,91.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提升此项能力。阅读方面,59.2%的教师有阅读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也有40.8%的教师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鉴于社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工作的复杂性,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对此,研究小组针对课程开发和社会调研能力展开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从未参与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教师占37.9%,开发过2门及以上课程的教师占29.8%。有效开展调研工作的教师仅占19.8%,能按时按需完成调研的教师占34.1%。以上数据表明,反映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较弱,调研能力亟待提高,因而有针对性、有成效性的课程开发及科研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三)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需求社区教育教师培训需求是本次问卷调查的重点。图1和图2反映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培训内容方面的要求。在回答多选题“在教学与管理中面临的最大困难”的问题时(见图1),有710位教师认为是对“社区教育特点把握”的不足,600位教师认为是“学科知识不足”,501位教师认为他们在“教材处理”上遇到了困难;在回答“专业发展过程中,您认为自己需要提升的是”问题时(见图2),有716位教师选择了“社区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有关学科知识”(640位教师选择了该项)与“社区教育理论”(550位教师选择了该项)。同时,对于排序题“培训内容的选择”,他们依次选择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社区教育理论”、“成人教育教学理论”等项目,认为在以往的培训中这些内容对他们最有帮助。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社区教育教师群体在理论水平上参差不齐,同时社区教育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他们希望培训能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很好的操作性,侧重于对社区教育相关知识和社区教育教学技能,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对于参加培训的态度和要求方面,表4数据统计可见,48.6%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经常参加相关培训,39.5%的教师偶尔参加社区教育培训,仅有10.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大部分社区教育教师对参加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意愿“非常强烈”或“强烈”,占到了总数的64.7%,但参加培训意愿“一般”和“不想提高”的教师也占到了总数的35.3%;对参加培训的时间方面,大部分教师(58.3%)选择了工作日,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因此,选择工作日作为培训时间有其合理性;对于培训结果认定,选择“作为业绩考核”和“与职称评定挂钩”的达到78.9%,说明他们对培训及其结果十分重视。在回答多选题“参加过那种级别的培训”中(见图3),大部分教师参加的是学校和区级举办的培训,但参加市级乃至部级培训的教师并不太多;对于培训“希望的授课教师”(见图4),大部分老师选择的是“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优秀的社区教育一线工作者”,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同时,在回答排序题“现有培训存在的问题”时,大部分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法陈旧”、“培训者水平不高”是最主要的三个问题;对于“参与培训的方式”,“培训单位集中培训”被选为最喜欢的培训形式,其次是“网络自主培训”和“远程集中培训”。这些,间接反映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于针对性强、实践意义突出、能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的培训诉求。

二、结论与建议

如前所述,上海社区教育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上海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全国的缩影。通过对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调查数据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的情况,特对加强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但其专业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大力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上海已建成以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全国的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伴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其性别、年龄、学历等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但在职称、专业分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他们大部分是转岗而来,虽然接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在职业认知、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以更好地履行社区教育的职责。

2.加强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研究,研究制定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为其专业发展提供蓝图及参照标准。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是其从事社区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整体素质要求,是决定其教育能力、服务效果及自我发展水平的各种品质和能力的综合。社区教育教师拥有特殊的职业角色和工作内容,这决定了他们的专业素养结构也应当具有特殊性,但相关研究远远滞后。2012年以来,教育部分别颁发了中学、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使之成为我国中小幼和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借鉴中小幼和中职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经验,尽快研制并颁发《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确立科学的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为社区教育教师指明专业发展方向,为社区教育机构聘用、考核和培训教师提供统一标准,对于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改进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培训效能。培训是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能力、内化其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应当针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需求,解决当前培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使培训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可采取的主要举措有:①培训类型的多样化。社区教育教师来源广泛、专业结构复杂、学历层次不一、任教经验差别较大,直接导致其培训需求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基于此,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应区别对待,因材按需施教。可大致分为:初任教师培训、转岗教师培训、通识知识培训、学科基础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以满足专业发展诉求不同的教师的培训需求。②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调研和访谈数据显示,目前社区教育教师急需的培训主要包括:对少部分职业认同度不高和具有职业倦怠感的教师进行职业认知培训;加强社区教育教学技能知识和有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社区教育理论、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教学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和必要的学科知识等方面;突出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训,社区教育教师普遍缺乏此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独立或参与开发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科研能力是社区教育教师的必备素质,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其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应对其进行基本的科研训练。③培训方式强化实践取向。应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团队学习、工作坊等方法为主,切忌灌输式的单向传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研讨、观摩、辅导、交流、实践等形式的有机结合;注重操作环节,加入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师生互动、学员交流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④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应科学的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例如,依托各大高校进行培训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真正做到立足社区、服务社区。⑤设置有效评价机制。培训评估应以质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并注重诊断性和过程性评估。将当堂表现、课外作业、实践实训等纳入评估范围,同时将培训评价与工作绩效相结合,作为职称晋升的指标之一,统一培训评价与激励机制相,促进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专业素养篇7

信息素养是指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检索方法,从庞杂的信息资源中识别、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技能,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两方面。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有从通用信息素养教育向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方向发展的趋势,力图以专业性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们也逐渐开始关注专业化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有学者将专业学科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层或深层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把“培养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或“专业层次”作为架构在基础信息素养教育和通用信息素养教育之上的“第三层次”,反映了专业信息素养在整个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2]。在实践领域,当前图书馆变革主要趋向的学科服务,在科研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发展迅速,用户信息素养则被作为学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外高校学科服务中,已将“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列入[3]。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学科服务也结合信息素养的理论,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信息搜寻能力、信息发现能力和信息挖掘能力的培训或服务[4]。尽管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也将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学科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推进专业信息素养能力,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脱节现象严重[5],表现在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局限于文献检索课的通识教育,少有针对专业需求的能力培养。因此,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杭州市高校图书馆为例,调查信息素养教育开展及与学科结合情况,分析高校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学科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2杭州市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不仅是多途径、全方位培养用户信息素养的教育活动体系,更是系统宣传和推介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对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服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了能从面向学科的视角重新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笔者于2014年4月对地处杭州市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实证调研。杭州市集中了浙江省有代表性的本科重点院校,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浙江省高校的实际情况。故笔者选取地处杭州市的12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12所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形式和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1信息素养教育的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及特色内容

杭州市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内容有:新生入学教育、图书馆资源相关的专题讲座、结合各院系学科需求的不定期专场讲座、文献检索课、在线信息素养教育5大类。而在举办形式、开设时间、面向对象等方面各有不同,互为补充,形成现阶段杭州市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另外,少数图书馆还设有特色业务。

2.2调查结果分析

如表2所示,总的来看,杭州市高校图书馆都已承担起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技能的通用信息素养教育,即通识教育的部分职能。少数图书馆也不同程度开展了面向学科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学生,对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大四年级学生或更高层次学术要求的研究生来说,专业化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很少涉及。而对读者专业信息素养的培养,各校图书馆的做法不一:有的图书馆根据院系预约情况开展不定期的讲座,还有的图书馆是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服务结合,由学科馆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等。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有图书馆提供专业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但笔者分析后发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不定期的院系讲座需要预约才提供,这就存在受众面较窄和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另外,预约讲座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图书馆宣传力度、受众需求与讲座信息获取的匹配程度等方面,这种服务最终效果和影响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确认,但这种尝试值得肯定。此外,杭州市有6所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其主要依靠数据库商提供的课件资源或通过图书馆方面自制、整合文献检索相关课件或文档,直接服务于读者。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内容在网络上的延伸,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传统服务方式的不足,但相关应用多以浏览为主,形式不够丰富,互动性差,存在专业性信息素养教育较差,难以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平台等缺点。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市有7所大学图书馆提供了学科馆员专业信息素养服务,即根据所服务院系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这种特色服务需求明确、针对性强,但存在系统性不够、信息素养教育与特定学科专业内容整合难度较大等问题。从操作和实践层面来看,这种针对性强的特色服务在学科中的实践开展难度较大、要求更高;因为提供专业信息素养的教师以图情专业背景的图书馆员为主,他们有丰富的文献检索知识,但相对缺乏专业中所要求的学科专业知识,这就有可能导致图书馆提供这种专业性较强的特色服务的最终效果受到影响。综上所述,目前各高校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较为全面,但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学科的、专业的、系统性的信息素养教育,而且也没有以面向不同层次用户群的培训形式开展;此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也还未能与专业、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有机整合[5]。因此,应深入思考基于学科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问题,深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基于学科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受教育者知识储备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应据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不断进行创新,满足大学生日益增多的专业化信息需求。一个完善的、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应是全方位的。在学科服务领域,用户信息素养培育也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内容。因此笔者将两者相结合,首先在理论方面讨论建构基于学科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其次在实践的层面从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两方面将专业信息素养培养内容进行整合嵌入。

3.1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立

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课程的设置是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基础,是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信息素养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大学生不同年级知识结构的不同,有层次地阶段性开展。具体而言主要分为3个层次(如图1所示):基础信息素养(新生);通用信息素养(大二);专业信息素养(大三、大四)。对新生开展基础信息素养教育,着重于让他们有效利用图书馆服务、缩小信息差距,这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起点。除常规的图书馆参观及资源介绍,还应该根据学生兴趣开展基础性的检索培训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使学生对图书馆资源有初步认识,掌握数据库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增强其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于通用信息素养而言,可以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系统讲授文献检索的实用技巧,以及一些常用数据库和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常规的资源讲座,就图书馆文献的查找、考试类数据库的使用和论文的写作技巧等方面提供指导,以作为文献检索课的有力补充。此外,在通用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应开展整合式的基于学科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以满足高年级同学提高专业信息素养的需求。

3.2“通用信息素养+专业课程嵌入”的整合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整合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即是将通用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旨在满足学生对专业信息的需求。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主要是让馆员参与到专业课程教育的实践中[6]。笔者认为整合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可根据不同需求采取两种方式,一方面采用通用信息素养课程中专业内容的嵌入,这可以满足一般的专业信息需求,以及没有条件嵌入到专业课程中又想获得专业信息素养知识的高校;另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嵌入基于学科的专业信息素养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满足更深层次的专业信息需求。通用信息素养课程嵌入专业信息内容的模式,可以以选修课或预约讲座的形式常规性地开展,在通用信息素养教育基础上整合特定的专业内容,例如开展医学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理工科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人文社科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等培训课程。这种培养方式在培养内容上应将落脚点放在专业信息源的获取、信息的熟练检索及有效利用上;专业课程嵌入信息素养培养内容的方式,应立足于使学生更加熟练使用专业性的数据库资源,特别是重点讲授数据的分析、筛选和评价;另外,也可讲授一些文献编排及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例如Endnote、NoteFirst等,以使得在科研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曾经作为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合作嵌入到护理学专业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中,该课程要求学生利用专业数据库完成综述作业,学生最初感觉难度很大,但经过一个学期对专业数据库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实践,在检索技能、独立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方面大有提高,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专业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7]。综上,通过“通用信息素养+专业课程嵌入”的整合式信息素养培养实践,涵盖了信息素养教育所要求的利用信息检索工具和方法,提高了从庞杂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专业信息源)中识别、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技能[4]。此外,除了在课堂实践中进行专业信息素养培养的整合,图书馆也应该在网络平台的建设上纳入更多的专业信息。

3.3通过构建在线专业信息平台培养专业信息素养

基于网络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由于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可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补充。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最希望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网络教育平台”[8]。据笔者调查,高校现有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提供的资源主要是数据库商提供的资源使用课件或者由图书馆自我加工整合文献检索课程的课件或文档。现有平台难以与图书馆其他服务融合,例如图书馆的馆藏目录检索系统、数据库资源、学科服务等不能嵌入到平台中[9]。同时,平台的交互性较差,不能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在信息获取困难时也无法及时获得咨询帮助。而且,学生比较喜欢的社交网络和Web2.0技术在平台上的嵌入有限,不能体现在线信息素养教学的优势[10]。因此,图书馆需要搭建一站式的基于学科的信息服务平台,平台需要提供相关学科的工具、信息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笔者调查中发现浙江大学图书馆和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都已引进国际上流行的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整合学科信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素养服务,以达到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例如,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Libguides理学科服务平台就整合了学科数据库、本科生/研究生教参、用户自主培训、学科导航、学科服务周刊等栏目,同时平台将QQ聊天工具嵌入,可以实时交流解决专业问题[11]。因此,图书馆可以借鉴引进类似学科信息素养平台工具,充分展示信息素养课程、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式交流,增加信息素养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以提升课程整体的教学效果。

4结语

教育专业素养篇8

关键词:精准扶持;农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路径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由此也打通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最先的一公里”,《意见》为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统筹全局的顶层设计,并且《意见》中也提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1]。同时提出了“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家庭型教师”的目标任务[1]。相较于城镇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来说乡村体育教师队伍仍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短板,但随着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中央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方针后,这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专业化的机遇,因为新课标的核心精神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是未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及时掌握最新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

1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含义

因为体育教师属于教师队伍的一个分支,为了能够准确地定位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涵盖的方面,所以我们必须先从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含义出发,从而精准的找出体育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能力,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2],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也应包括思维条理性、逻辑性,口头表达能力与组织教学能力[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具备七项基本能力即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语言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机制、与学生交往的能力[4]。在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下发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5]。综上所述,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

2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体育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有其教学的特殊性。一般教师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教学则是以技术教学为主,虽然从表面看绝大部分都是由体力劳动构成,但实质却是以智力活动为基础,消耗较大的脑力[6]。运动技术传授能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能力和通过体育进行品行教化能力应是反应中小学体育教师特点的专业素质能力内涵[7]。所以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能力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即知识、技能和态度。

3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3.1农村体育教师自身不够重视专业素质能力培养

农村体育教学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职业。从外部环境来看,学生对体育的冷漠到官员对体育的支持不足以及公众过多地对体育教师的批评压力导致教师对体育教学产生倦怠,他们不愿意去主动地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往往只凭借着经验去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些经验与现实往往是脱节的。从体育教师内生环境来说,农村体育教师在学校中不止担任体育教学一个职务,往往还要承担科学、思想品德等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过度的参与业务也就造成了农村体育教师角色混淆,以及他们感受不到体育教学带来的个人成就感。结合内外因素来看,农村体育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所以在主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培养动机方面也就显得不足。

3.2农村学校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培训缺乏规范性

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素质能力是体育教师确保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成功的基础。大部分农村学校往往对高质量的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体育学科沦为“不重要”的课程,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发展也没有被学校支持。一方面原因是在于学校领导的思想固化,他们认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只要能达到学生活动身心的目的即可,并没有重视体育学科的独特育人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师难免被安排过多的课程,所以在参与培训时,学校派遣一些闲置人员参与培训,但是没有体育相关基础的人参与培训之后再将培训内容传达给体育教师这种行为已经影响了培训的目的和质量,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发展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3.3“国培计划”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培计划”培训形式单一,导致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发展幅度较小。目前我国对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培训的形式主要以后两种方式开展。在传统的农村体育教师培训中,大多数是由专家集中授课,通过演绎式的教学模式来系统化的传递体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参加培训的农村体育教师参与课堂交流较少,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能被动的接收知识,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无法全面提升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发展;其次,授课的专家大都是高校的教授,他们掌握的都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他们对农村体育的教学环境不是很熟悉,这也就造成了农村体育教师虽然通过培训提升了理论专业素质能力的发展,但回到农村体育教学环境中依然会出现无法将所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教学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4精准扶持农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4.1政策、经费协同扶持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升

提升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本人,应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狠下功夫。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让广大农村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我国现有关于对农村教师的关怀政策也还不完善,为了能让体育教师拥有主动提升专业素质能力的动力,我们不仅要从师风师德方面严格要求教师而且还应从政策和经费方面入手为农村体育教师锁上“双保险”,让他们在精神和物质层面更有获得感。在政策上,应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可操作性入手,将考核结果与职业发展前景和绩效挂钩充分激发体育教师发展专业素质能力的活力,要确保政策的强制性特征;在经费方面,应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多渠道筹措专项资金,首先将专项资金精准用于培养专业素质能力较差的体育教师,避免“大水漫灌”的现象,其次设立经费奖励机制,对于专业能力提升快的教师应予以激励。

4.2精准结对培养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精准扶持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彻底地解决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薄弱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握住扶持的“精准度”做出针对性的扶持,真正的帮到点上、扶到跟上。拥有体育师资优势的城镇学校和高校可以同农村学校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协作结对关系进行专业能力帮扶,坚持优势互补,加强教研结合。在同一地区内的城镇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走教”的方式传授给农村体育教师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同时高校体育教师也应在学术研究、理论学习方面同农村体育教师开展深入长期合作,调动农村体育教师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他们学术研究的内生动力。最后要将农村学校的精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地区教育发展考核范围,考核内容用包括专业能力的提升、教研合作的进度、学校资金支持以及人才支援四个方面。

4.3“五位一体”精准导向专业素质能力提升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本质上是以实践性为主导的,实践是理解和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上应根据课程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在培训中,应将意见征询、专家报告、实践教学、技能实操、跟踪指导五位一体相结合,前期意见征询是为了掌握学员的教学薄弱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精准培训和指导;专家报告讲师应当将演绎式和归纳式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培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应将培训内容与农村实际教学环境相结合,把课程开发、自编器材、实际教学困境等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实践教学是为了更快地将培训者带入到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加强教师的理解;技能实操是将前期的学习转化成果,将理论落实为实践;跟踪指导是为了建立长期的培训模式,由“大水漫灌”式的培训变为“精准滴管”式的长期指导模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相比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导的课程,所以在培训中应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和操作性,由过去的重理论、轻实践过渡到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局面,即实践课和讲授课的比例要持平,要让培训教师将所学到的最新教学理念贯穿到实践课堂中来,让培训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在参与中提升。

5结语

“生活就是成长,教育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样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应跟紧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对农村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农村体育发展的质量要以培养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为主体,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路径要以政府和学校为两翼为精准扶持农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作保障,同时教师自身也要避免进入“舒适区”,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全身心投入到以体育人的事业中,相信通过专业能力的提升才能让农村体育教师更有获得感,从而完成从“教书匠”到“育人者”完美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1).

[2]杜启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知与行[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206.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4]高岩.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能力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探索,2005,(4):104-106.

[5]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

[6]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104.

教育专业素养篇9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应该从重视科学教育,改变课程设置、运用多种途径等方面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准幼儿教师”是指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统称。根据所在学校级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本科层次及以上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科层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有就是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文章中将这些统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准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广播、影视、书刊等各类大众传媒的策划与制作人员,相关企业(如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和食品等)的设计与制作专业人员。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的理解,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的应用问题,了解其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文章中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及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具备较扎实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五四”时代陈独秀曾经述说当年平民百姓科学思想的不足:“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之所需—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阁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今天我们放眼看去,应当承认,上述科学知识层面的欠缺虽有所改善,但科学精神的匾乏仍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既有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基础课;又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游戏、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管理、幼儿园评价等专业主干课;还有钢琴、声乐、舞蹈,乐理、视唱、练耳,幼儿园实用美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技能技巧课。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儿童舞蹈、钢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课,对于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另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限的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多注重对知识结论的学习;重视演绎、忽视归纳;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机械记忆、忽视思考存疑;很少实践探究式学习等。科学学习的本身是很有乐趣的事,但由于各项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再加上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致使不少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枯燥感和排斥感,削弱了学生本应有的科学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基础薄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除个别院校文理兼收外,绝大多数只招收文史类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造成学生文理知识结构的不对称。此外,升学利益的驱动,文科学生对数学以外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也往往“无暇顾及”,虽然他们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但这些课程均是各自范围内一些分立、具体的概念和规律,对自然界一般性、统一的概念、原理重视不够。对于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常识,他们在中学阶段更是较少系统学习。至于一些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中学阶段更是涉及不多。她们虽然已顺利考人大学,但是,文史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较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及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人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科学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竞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科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营造校园科技创新的氛围。

(二)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及高等师范院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就应该建构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面向学生增设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STS等综合课程,使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科学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用的一般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常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理想化等)与非常规方法(如自觉与灵感、科学美学思想等)。通过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国外许多先进大学奉行的都是“通才教育”模式,即大学科学教育课程应覆盖所有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应接受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基本科学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一种通识教育,旨在提高科学素养,其开设方式主要通过开设科学教育必修课。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科学教育课程的比例很少,而且这些课程主要是分布在第一、二学年,课时量也不多,到了第三、四学年的课程体系中,有关科学教育的课程更是少之甚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集中在学前专业主干课程和技能技巧课,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课程体系中缺乏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把科学教育内容渗透于人文社会课程中。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一方面,可以建构一种文理融合的课程,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内容可以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和哲学课程)中,把科学、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可以安扫浓社会研究课程中学习。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科学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校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多途径中开展科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1、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普讲座

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奖活动等,对提高其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第一,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如阅读现代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空白。很多科普读物,都是科学发明的开拓者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又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阅读。第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学校期间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组建各类科学兴趣小组。如“天文兴趣小组”、“数理爱好者协会”、“自发组织理论讨论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环保兴趣小组”、“机器人研究会”、“家用电器小发明小组”、“现代通讯研究会”等等。科学兴趣小组可以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变成现实。发动兴趣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废旧或容易得到、价格比较便宜的材料或工具,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管理,这比实验室开放更切合实际。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搞研究,在科学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施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在教学成绩的评定上应该灵活、科学而多样化。这是一种很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尝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所乐.学右所长.学有所用。

2、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人文讲坛,建立积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在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紧跟时展步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实加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在科普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活动场所和科普宣传画廊等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坚持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研究和探索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科普发展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篇10

 

负面广告现象的屡禁不止固然有种种复杂的原因,处于广告生产链条中的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者等皆有责任,但无论如何,作为始作俑者之一的广告人终宄难辞其咎。如果广告专业人员能有更好的媒介素养,养成更好的自律意识,上述现象是应该可以得到有效遏制的。由此可见,担负着为广告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使命的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重视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广告学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媒介素养教育肇始于英国,它是顺应大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目前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的部分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已被广泛接受,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思路,被纳入小学、中学和大学正规的课程体系。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正在起步,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政府的支持。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帮助人们加深对大众传媒的理解,培养人们具有一定的媒介批判能力,因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在广告学专业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传者责任感。

 

(一)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大量知识和信息进行筛选、辨别真伪、独立决策的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旨所在。要帮助学生了解媒介、识别媒介信息、深刻理解媒介性质,使之能批判性地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最终养成批判性地思考各种媒介本质的素养。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除了要引导学生认识大众媒介以及它所具有的倌息传播、教育宣传、舆论监督等功能之外,还要认识它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尤其要对大众媒介的权力本质保持足够的警惕,应认识到媒体权力与资本权力存在着复杂关系,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很可能对公众利益构成烕胁和伤害。此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认识广告的逐利本质,对此保持警醒和反思。

 

(二)培养传者的责任感

 

媒介素养教育原本是为受众而设的公民教育,但它在进入我国之后的本土化过程中,增加了重视传者媒介素养的内容。作为大众传播中的主体,媒介和媒介从业人员担当着重要的职业责任和社会化责任,广告作为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也在向社会、向受众传递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社会意识。毫无疑问,广告传播对包括经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社会规范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广告的传者责任尤其重要:“在我国,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主流媒体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一定权烕性。广告信息在经由媒介的过程中,借用了这种权烕性显现出其公众影响力。特别是处于弱势群体的普通老百姓,把‘报上说的’、‘电视里说的’作为信任的依据。”①我国媒介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我们的广告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因而要求广告从业人员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广告学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一)认识媒介自身属性和媒介生产机制

 

了解媒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认清媒介是由人操持和控制的现实,学会科学合理地评判媒介。大多数大众媒介文本是为了意识形态的目的或某种商业利益而生产和传播的。而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国情导致了媒介管理法规的差异,媒介不同的经营状况和广告收入也必然影响其生态环境,决定其生产机制。要引导学生关注以下问题:1、科技。哪些科学技术被用来生产与传播媒介文本?它们使文本产生了哪些不同?2、媒体工业。谁拥有买卖媒体的公司?他们如何获利?3、媒体间的联系,如公司如何跨媒体销售产品?4、管制。谁掌控媒体的生产与传播?5、发行与传播。文本如何传送给受众?受众有多少的选择权和控制权?6、参与。哪些人可以在媒体中发出声音、哪些人被排除?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二)认识媒介文本内涵

 

媒介文本有其独特的文本建构规则,在传者与受者之间存在着一套编码与解码机制,学会洞察其中的机理,从而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关于编码与解码机制的关键问题是:1、意义和惯例。媒介如何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传达意义并被广泛接受?2、符码。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语言与符号。这些符号可能是字、词,也可能是动态影像。媒介产品的生产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而其编码规则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三)认识受众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

 

由于年龄、性别、种族、阶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存在着巨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最终学会利用媒介发展完善自我。受众研宄的关键问题有:1、锁定。媒介如何确定目标受众、如何吸引受众?2、使用。受众在日常生活是如何使用媒介的?其习惯和模式是如何形成的?3、社会差异。在受众行为上,年龄、性别、种族、阶层、文化等因素发挥了什么作用?产生了哪些差异?

 

此外,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应该在认识一般媒介现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拓展和深化对各种广告现象的认识。诸如广告的编码、广告的欲望修辞、广告的消费主义倾向、广告的文化误读、广告对性别形象的塑造、广告对儿童形象的利用等广告现象都应纳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框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三、广告学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

 

有学者总结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5种形式“一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某种正规课程中的一种组成部分。三是融于所有的科目中。四是作为一门整合的、跨学科的课题。五是作为课外选修课。”②广告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可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一)开设独立课程

 

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完整地传播媒介素养理念,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帮助学生丰富和发展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获得参与社会事务、共享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相关的教材也较少,仅有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邵瑞的《中国传媒教育》以及刘勇、汪海霞编著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等,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在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中注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作为广告学专业,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可结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相当丰富。传播学、社会学、广告心理学、广告法规与广告伦理、广告媒体研宄、广告效果研宄等课程都可以贯穿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而在广告见习、广告考察、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实践环节中,也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关注媒介、认识媒介、有效利用媒介。

 

四、广告学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它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泾渭分明。传统教育注重的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而现代教育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由此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不断超越。教育理念的更新,必然伴随着教育方法的改变。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宜采用对话讨论型的教学方法。应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师应避免课堂知识的单方面灌输,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赋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中选择可供讨论的话题文本,创设适宜的互动情境。通过以讨论为形式的活动来分析媒介文本。可以要求学生多次阅读印刷文本、观看视听文本,其间伴随着提出问题、开展讨论。通过渐进的过程和“阅读”过程的公开化和共享性,学生可在互动讨论中积极地评判和争论,最终形成正确的观念,获得媒介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广告学属于应用型文科专业,在办学中往往强调实践性和技能性而忽视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在强调其工具理性、重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强调价值理性,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广告教育应贯穿人文教育的根本理念,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文化和媒体的理解,学会反思和洞察人的欲望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识别文化的表征和文化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意能力,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广告教育,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实现这种办学愿景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