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十篇

时间:2023-09-21 17:34:57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1

关键词:竣工 房产面积 测绘 差异

中图分类号:P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029-02

预测算面积是指在房屋开发建设单位领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按照规划核准图纸或设计变更图纸上标注的尺寸,依据房产测量规范的要求对尚未竣工的房屋预先计算的面积。它是开发商预售房屋面积的依据。

实测面积是指房屋竣工验收后,开发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测绘资质的房屋测绘机构,依据国家房产测量规范并参考规划图纸、竣工图纸以及预测算数据对房屋进行实地勘测、绘图、计算而得出的面积。它是购房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他项权证、结算物业费用的依据。

换句话说,预测算面积就是购房人与开发商签署买卖合同时的面积,购房人通常是按照预测算面积支付房款的,而实测面积是产权登记面积,即房产证上的面积。要缩小预测算与实测面积的差异,必须先了解其差异的原因,才能避免较大差异的产生,从而减少购房人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与纠纷。

1 预测算与实测面积的差异分析

在实际测量中,预测算面积与实测面积存在差异是必然的,笔者在威海市房产测量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解决办法。

图1 预算与实测面积差异原因分析

1.1 计算规则的改变

目前,房产测绘主要依据的是2000年8月1日实施的《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GB/T17986.2-2000),该规范明确了房屋产权面积的测量要求,是一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对平衡的规范,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新的形势下,由于房屋建筑风格不断创新,房产测量在个别环节上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再加上《房产测量规范》的一些计算规则不够细化,造成了理解不统一,从而使得各地方、各测量单位的计算标准也不统一。由于威海市行政区域调整,原属文登市的两区划归威海,两地的标准存在差异;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对计算规则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威海市因上述原因造成的面积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来文登市外墙抹灰计算建筑面积,威海市外墙抹灰不计算建筑面积。(2)中空处墙段是否计1/2外墙,原做法与规划验收层套区一致,需计外半墙面积,现房产测量中其算法调整为中空部位理解为一层,中空处墙段不计1/2外墙。(3)外墙的分摊方法。原先为计算方便,外墙都是整栋分摊的,现在调整为地下室、架空层、商业服务、裙楼、塔楼分开,按功能多级分摊,多塔楼或多住宅单元者,各塔楼或单元分别分摊。(4)原隔层阳台不计面积,现处理办法为:客厅中空者(无隔层楼板)其对应的隔层阳台要计算面积。其他无中空部位的隔层阳台,阳台外沿如无悬挂墙体或横梁者,则不计算面积,反之,则应计算面积。(5)原无盖室外梯均按所经过和到达的自然层各层水平投影面积总和的一半计算,而现在的计算规则是分迴旋式和直达式两种类型:迴旋式的无上盖室外楼梯,按所经过和到达的自然层各层水平投影面积总和的一半计算,无迴旋而直达某一楼层的无上盖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6)原为单栋服务的物业管理用房作为分摊项分摊至各用户,而现在按威海市房地产登记中心的要求,不管该物业管理用房是为单栋或多栋服务均需单列其面积,不能作为分摊项。(7)原阁楼依实测2.2 m处为计算面积的分界线,因实地测量不易,现改为依净高2.1 m处作为计算面积的分界线。

针对上述问题,对于技术上规则的改变,若对于面积的影响较大时,应考虑维持原预测算的计算规则,但对于政策上的规则改变(如上述第6条),就必须按照新规定执行,这样才能通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

1.2 设计变更引起的面积差异

商品房预售面积计算原则上使用报建图,但规划报建图纸往往很粗略,无细化,开发商通常会在报批后重新修改设计,使各项功能更明确、具体。若使用报建图纸进行预测算,势必造成竣工面积与预售面积差异较大。但如果按照后期修改的设计图纸计算预售面积,虽然与实测面积差异不大,且能有效避免开发商与业主的矛盾,但却无从发现报建与实地的差别,失去了房产测量环节对其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会造成开发商肆意更改设计,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对在预售面积测算时最好还是以报建图纸为准,但在委托测绘时委托单位需要提交齐所有的变更设计通知单,对于较大变更需要提供规划部门的变更批复。目前,威海市在委托测绘时需提供威海市图纸审查中心盖章的施工平面图,这就避免了较大差异的发生。

1.3 施工变更引起的面积差异

施工变更是房屋建筑过程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原则上施工变更须经相关的规划批准方可进行,但目前来说,开发单位未经规划批准而进行施工变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前言中已经提到房屋预测和实测的测量依据不同,即预测绘依据设计图纸,实测则依据建筑物现状,这就体现了房屋的施工变更对房屋预、实测建筑面积差异的重要性。

委托方在提供设计图纸,测绘机构据此预测绘完成并提供房产预测成果报告后,若施工中发生变更,而委托方未及时进行变更测绘,导致房屋建成后的实际状况与预测时所依据的设计图纸不一致,势必会引起房屋的预、实测建筑面积有所差异。

总结起来,由于施工发生变更,从而引起房屋的预、实测建筑面积有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建筑物的总长度和宽度增大或减小,从而引起整幢的建筑面积增大或减小。(2)建筑物的外墙体的厚度增大或减小,从而引起整幢的建筑面积增大或减小。(3)房屋的使用功能发生改变,如成套住宅、商业服务的使用功能变更为整幢或部分楼层使用的设备用房,从而导致各房屋或部分楼层的房屋的建筑面积的增大。反之,若设备用房变更为成套住宅,那么共用建筑面积相应减小,会导致各房屋的建筑面积减小。(4)设备用房的尺寸或分摊范围发生变化,会引起各房屋的建筑面积的变化。(5)幢的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的面积增大或减小,则各房屋的分摊面积会增大或减小,导致各房屋的建筑面积也随之变化。(6)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预、实测房屋建筑面积有差异。例如预算时图纸显示为飘窗,不计面积,实测时飘窗变为落地窗,则计算全面积;预算时为不封闭阳台,计算一半面积,实测时改为封闭阳台,则计算全部面积等等;预算时为露台,不计套内建筑面积,实测时却发现在上方加建了永久性上盖,应按阳台计算一半建筑面积。以上几种情况对套内建筑面积的影响都是很大的。(7)幢的总层数发生变化,如增加一层或减少一层,都会引起各房屋建筑面积的差异,特别是增加或减少的楼层中,若包含供本幢使用的设备房时,各房屋的建筑面积变化尤为明显,若其中包含的由本幢共同分摊的共用面积越大,所引起的房屋的预、实测建筑面积差异越大。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管理,要求他们尽量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对于施工中发生变更,建设单位应及时进行变更测绘,最好在办理房屋预售证之前。如果已经办理了预售证,开发商应将施工变更中修改的具体部位、大小、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共用面积差异引起的分摊面积的变化以及对购房人所买房屋面积的影响及时告知房屋买受人,购房者有选择退房或不退的权利,这样既保护了购房人的合法权利又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减少了由于共用部位变化引起的矛盾和纠纷。

1.4 施工误差及测量误差引起的面积差异

在实际建造时由于施工原因,墙体厚度有可能达不到或者超出了原来设计的厚度。实测时,测量人员要对房屋的外墙尺寸以及各功能区的分隔尺寸进行复核,如果达不到或超出原设计厚度,均以实际测量厚度为准。这样就会对房屋的建筑面积产生影响。对于施工误差和测量误差造成的面积差异,就需要我们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把握好工程质量,同时也需要我们测量单位提高测绘人员的作业水平和测量精度。

1.5 测绘人员计算错误导致的面积差异

由于现在的房屋格局设计新颖、复杂,增大了房产测绘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这种错误经常发生在预算的时候,实测因为有预算的对比以及现场比对,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在此笔者将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的错误列举如下。

(1)楼梯的分摊去向有误。经常会出现二层以上使用的楼梯分摊给了一层,或者是分摊给了未使用的楼层。(2)预算时因参照电子图,导致房屋尺寸与报建图纸以及设计变更不符。测量人员通常是按照电子图来绘制图元并计算面积的,但往往有些委托方提供的电子版平面图与纸质的不符,如果不细心核对两者的差异,必然会导致错误。(3)复式住宅的阳台漏画。有些图纸上标注的露台,但屋顶上却有楼板盖住,其实际功能为阳台,容易漏看。

上述错误,如果在预算时未被发现,势必会产生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测绘单位必须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同时要制定严密的作业流程,加大质检力度。目前,威海市房地产测绘中心设立的多级检查,有效避免了错误的发生,提高了测绘成果质量。

2 结语

总之,预测和实测成果的面积差异是难免的,但了解了差异的原因对避免较大差异的产生会有很大帮助。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测绘工作者不仅要从现行的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建筑面积计算标准及方法上下工夫,还要在不断完善测绘程序监督机制的同时,加强测绘成果监管,提高测绘成果质量,以诚信公正的态度从事房产面积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1] 章书寿.地籍测量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

[2] 吕永江.房产测量规范编制说明[S].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2

【关键词】差异化规划;总体思路;重要线路;电力负荷预测

0.引言

电力系统预防灾变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力系统本身的灾变研究,二是灾变发生后如何做出应急处理,如何才能尽快恢复电力系统,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本文试图从电网差异化规划的基础负荷预测方法入手,提出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的初步方案。

1.电网规划设计负荷预测方法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分为短期、近期、中期和长期四种。一般来说,中长期负荷预测是建立电网规划设计的依据。电力负荷预测具有条件性、缺乏准确性和多方案型等特点。电力建设过早或滞后都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过早会给电力资源带来浪费,过晚不利于生产发展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电力建设中必须建立科学的负荷预测。

1.1基于参数模型负荷预测

参数模型负荷预测方法是根据负荷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特定关系,建立起负荷的统计或数学模型。目前常用的参数模型负荷方法有:弹性系数法、密度法、单耗法、外推法、相关法、综合水平法以及自然增长法。这里主要介绍单耗法、外推法和相关法。

外推法是指电荷随着时间变化表现出的某种趋势,这里可以用一个函数来反映出电荷变化的趋势,其中为时间,是自变量,为负荷值,是因变量。通过这个方程可以获得电力规划的负荷值。在应用外推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趋势模型。其中以图形是别法和差分法最为常用。外推法所需数据较少,但是如果负荷变动较大,容易引起较大误差。

1.2非参数模型负荷预测方法

非参数模型负荷预测方法事先不需要完整的模型结构和参数知识,也不需建立过程数学模型,适合用于多变量、非线性、时变与不确定的电力负荷预测。非参数负荷预测方法主要有:模糊预测法、灰色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遗传规划法、专家系统法和系统动力学预测法。这里主要介绍灰色预测法与系统动力预测法。

灰色系统可以通过累加或累减生成方法将无规律的原始数据整理为规律性的生成数据,所解的微分方程时间函数为所求灰色预测模型,校验并修正模型的可信度与进度后即可依据此模型进行负荷预测。

利用系统动力学进行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直观性好,便于使用。动力学模型实质上是一阶微分方程组,引进的变量具有经济或物理意义。它有效结合了人与计算机的优势。系统的动态跟踪由计算机完成,系统中关于经济系统的建模、观察及结果分析由人来完成,双方各自发挥其效能。

2.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

2.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原则,建立和谐电网为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差异化规划设计,设置高于普通线路1~2级更强的重要线路,保证各电压等级核心骨干网架,战略性供电通道,重要线路的安全运行。在各区平衡基础上,确保高危、重要用户以及灾后相关用户的安全供电。确保灾后各城市市区、县级以上居民的生活用电需求。

2.2差异化规划重要路线选取原则

重要线路选取应坚持确保网内重要线路供电,兼顾节约资源的原则。一般来说重要线路为核心骨干网、城市中心、重要电网电源以及大型水、煤送出通道。在规划重要线路时,优先选取新建线路、工资投资小线路、双回线路为重要线路,另外至少选择一条重要电源输出线路、重要330KV变电站或带有重要负荷110KV重要线路为重要线路。对于选取的电缆走线,进行负荷性质及分布情况分析,做出电网重要负荷的预测。以保电极限状态机重要负荷电荷的电力平衡为基础,进行重要电源及网络系统规划方案研究。

1)第1阶段是确定10kV特级负荷,这种特级负荷将占特级负荷的绝大多数。

2)10kV特级负荷都应接入110kV高标准站或10kV地方电源。用户接入不同的110kV高标准站或地方电源的成本不同,即线路、变电站提高设计标准的成本不同。用户接入不同变电站或电源的成本,可视为路径长度;且每个路径和节点有容量限制。通过优化, 获得所有10 kV特级负荷接入110kV高标准站和电源的总最优路径。

同样道理,优化第2阶段至第3阶段的总最短路径、第3阶段至第4阶段的最优路径等。

差异化规划还有一些其他约束条件 ,例如: ① 提高设计标准的电源容量不应小于特级负荷容量 ,并留有一定的备用; ②各提高设计标准的组件形成连通图 ,系统中可以形成若干个连通图 ,对应灾害时若干个孤岛电网 ,每个孤岛应具有黑启动电源。

差异化规划优化后 ,靠近负荷中心(尤其是靠近特级负荷)的电源应优先提高设计标准 ,因提高设计标准后送出工程的路径较短 ,且使灾害中的电网具有较强的调频、 调压能力。特级负荷适当集中 ,能极大地提高差异化规划的经济性。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3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习借鉴;地区差异;创新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学习借鉴的背景

(一)学习借鉴的意义

为加速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建设前的规划设计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各级规划主体高度重视,纷纷展开了各自对应层次的规划建设活动,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从基础建设条件、经济、文化、社会到人力资源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的规划水平参差不齐。为了缩小地区差异,整体加速提高我国的规划设计水平,不可能也没必要非得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很好地利用别人探索研究成果,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而提高速度,降低社会发展成本。同时,地区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证明是一条有效捷径。

(二)学习借鉴的现状与问题

为了实现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帮扶,我国政府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宏观来说,从2000年开始,为了西部广大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国家针对西部的潜力和相对落后的特点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该战略的核心是把握好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一个大局,就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的辩证关系。根据当时对全国形势的分析,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大局阶段,要求在政策引导下,东部地区要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给予西部支持,这一点在灾后的四川和青海表现尤为突出,在规划建设领域,政府主导的各种援建活动纷纷展开,通过这些帮扶,使受援地区得到了如同注射了兴奋剂一般的超常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缺少根基,一旦援助力量撤出,这种超常好的发展形势将难以维系,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容易让部分人进入“等、靠、要”的思维误区,未能真正实现学习借鉴的要求。

同是为了西部发展,由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促进西部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该计划和政策实施对西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1996年开始至1998年,“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发展成为一项区域性人才工作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和推动。随着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进,规划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也成为该计划的收益者,有机会到发达地区进行相对系统的访学。此前,后进地区为了使某些项目达到甚至超越当时已实施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就派项目负责人和设计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是常有事,但是这种学习从来都是短期的,能学到的大都是项目外在表象的东西,而对决定项目成败的内在生存环境和规律知之甚少,因此学习借鉴实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就拿长期以来受到批判的“宽马路、大广场”来说吧,不排除存在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但的确存在学习不深入,认识不到位而导致错误决策的可能。我们现在做规划设计也是动不动就找相似案例,而且大都倾向和崇拜国外案例,规划设计者了解知道的不多,就上网络搜寻,也许他们自己都不十分清楚这些案例的来龙去脉,盲人摸象般运用到了自己的设计;更有甚者,案例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凑热闹的幌子,跟他的设计毫不相干,能模仿或照搬外表形式也算不错,更别说深入研究了。可想而知,这种学习借鉴对我们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到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的帮扶政策,提高学习借鉴效率,实现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的目的,笔者根据自己在城市规划设计行业方面的访学经历,指出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的规划设计体系差异和现状环境差异,探讨学习借鉴的内容和方向。

规划体系的差异

(一)不同国家间的差异

不同国家之间的规划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国规划体系与国家城乡建设发展历史、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政治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国际比较地位以及路径依赖程度等方面息息相关。

首先不同所有制主体对规划体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公有制为主体国家的规划体系主要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逐层分解落实的模式,他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综合分析梳理城乡建设的问题,而采取的系列措施,体系整体性较强,但是这类体系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即不大可能因为局部的需要而及时对整个体系进行调整,有时略显针对性不足,我国城乡规划体系是其中的代表;相反私有制为主体国家的规划体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完善过程,是一种案例模式,根据城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个大家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进而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作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的依据,众多的法律文件形成整个规划体系,他是一个开放式发展的体系,这类规划体系针对性强,但整体性略显不足,英国城乡规划体系就是这类规划体系的代表。

其次,相同所有制的不同国家的规划体系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就拿最为直观的规划编制序列来说,美国有战略性总体规划和实施性法定区划法规(Zoning Ordinance),战略性总体规划包括区域性综合规划(Comprehensive General Plan)、全市性总体规划、社区规划与邻里规划;区划法规包括规划调整(Code Modification)、城市更新规划(Redevelopment Plans)、基础设施建设计划(Capital Improvement Program)、环境影响评估(Enviromental Review)、特定区规划(SpecificPlans)与城市设计;美国的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性文件,是区划法规与城市设计导则的参考,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需要落实到区划法规中去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区划法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特定区规划等经市议会批准后是规范规划区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的法律性文件;城市设计导则经市议会批准后与区划法规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与区划法规共同规范具体建设行为。而在英国规划体系中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一体发展规划都为法定程序规划,结构规划为较长时间内地区发展的战略框架,是地方规划的依据,是解决发展与保护,地方与国家协调发展的基础,批准后的结构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一般由郡政府负责编制;地方规划为大约10年内地区发展的详细蓝图和政策,包括土地、交通和环境等方面,为开发控制提供主要依据,地方规划又包括地区(district)规划、行动区(action area)规划和专项(subject)规划,一般由区政府负责编制。对于不设置郡的大都会地区,由区政府负责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一起编制,形成一体发展规划。城市设计在英国成为审查和检验地方规划的一种方式,不具有美国式的法律地位。

(二)国内移时异地的差异

规划具有时效性。任何一个国家的规划体系的建立都有一个渐进过程,就我国来说,正经历从“城市规划体系”向“城乡规划体系的转变”,其中的差异已有众多的解说文献,在此不再赘述。也许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规划体系具有较强的延续性,而其他国家可能就会出现一些本质性的重大改变。就英国来说,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政府提倡规划建设由市场自由决定,放松政府对规划的管制,充分保护私有权利,结束区域规划政策。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促进了社会企业发展和财富增加,加强了多种经济实体间交流合作。但同时也导致了建设的无序,此前确定的城市环状绿带被突破,城乡两级分化日益加剧。到布莱尔执政时期,对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此时政府提倡由规划引导城乡建设,为了对建设实施确定性有效控制要求更多关注地区详细规划,并要求全国更新规划,注意城镇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多关注战略规划,并提出空间规划方法(spatial planning approach),此法应对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能源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此举推进了英国城乡规划的“文艺复兴”。此后在城乡规划领域又提出规划权利规地方和社会的思想,随之产生了邻里规划。总之,英国的规划体系与社会动态密切相关,不断变化发展。

其实一个国家内同一时期的不同城市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规划体系。以广东省的深圳市、广州市和中山市为例,它们现状执行的规划体系就各不相同。深圳市的城镇化程度最高,其规划体系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片区功能在城市中统一调配;广州市的城镇化居中,其规划体系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还有独立的镇总体规划,城市总规和镇总规同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片区功能是双重作用的结果;中山市农村区域最广,镇总体规划占据了主导地位,城市总体规划仅仅是多镇总体规划适当调整对接的结果,片区功能主要在镇总规中调配。规划体系应该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城市发展特点的规划体系就是好的,相反则需要谋求革新。

现状环境的差异

在我国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是巨大的。先不说经济实力的比对,就以直观的城镇建设现状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普通城镇和村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分别相当于西南地区一般地级市和重点镇的建设水平,因而各自面对的建设现状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一提到发达地区,不由自主就会觉得那里理念先进、技术超前,什么都是值得落后地区学习的。诚然发达地区有很多成功经验,但要这些经验是在不断的探索基础上形成的,探索中走过的弯路和得到的教训也少不了。由于当初沿海率先开放,各种经济要素迅速集聚,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城乡规划建设的速度和水平都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样的背景使得发达地区现有的建设量十分巨大,而布局十分凌乱,现状改造升级过程中往往考虑现状约束成分大于规划成分,否则建设成本和难度都格外巨大。相比之下,在不考虑经济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规划引导下发展的多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由于现状相对简单,建设中考虑规划的成分重于受现状约束成分,建设成果更加理想。

借鉴内容的探讨

为整体加速提升全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不同地区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不同地区规划体系和现状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借鉴学习不是单纯地“依样画葫芦”。如何能实现有效学习借鉴是本文探讨的重点。笔者认为:需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遵守“拿来主义”,避免盲目的照抄照搬,学习借鉴“神”重于“形”,在传承本地区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创新是实现规划建设水平提高的关键。

首先以学习借鉴外国——以美国城乡规划建设为例。美国强调经济的自由主义思想,政府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建立和维护供私人资本进行竞争的公共环境上,另外,美国相比我国来说地广人稀,这些都是我们永远无法改变的背景条件,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形成的城市发展模式我们也无法照搬照抄,如城市没有完整的形态,城市与乡村交织的松散布局模式等等。然而,美国的规划体系中也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增强法规体系的开放性,使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增强规划的法律效力,同时健全执行规划的监察机制;增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创新规划模式。也许不能像美国把城市设计纳入法定规划序列,但是我们可以将城市设计的部分要求分别融入我们体系的法定规划之中。也许美国的布局模式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无法实现,类似的理念和方法在部分的镇村规划之中得到尝试和运用,如现在四川很多地方探索的“镇+村+田园”的发展模式。

其次笔者认为国内地区间的学习应该注意下列问题:第一,从规划体系来说,无所谓优劣,只要适合自己城市特点,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的就是好规划体系,就如广州、深圳和中山市形成的规划体系不具有较差运行的可能。同时希望根据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对规划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第二,从开发控制来说,发达地区拥有更多实力超强的开发企业,他们能运作大规模的城市区域,而落后地区却很难引进这样的企业,因此在制定开发控制引导时考虑的对象,规划介入深度,甚至是地块划分大小都应有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第三,就工业园区规划来说,先进的模仿和失败的总结都是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通常情况下大家愿意学习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也许规划在很多地方可以模仿复制,但是区域投资环境却无法移植,因此学习者还得从中了解更深层的规律和操作模式,然后根据实际量体裁衣,找到适合自身特点规划方式。另一方面,尽管落后地区的工业园区大都以新建为主,但是通过前车之鉴,如了解发达地区改造或者准备改造地区集约度不高、产城不协调、基础保障不力、环境形象不佳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采取规划策略,可以使自己的新区建设更加完善和合理。第四,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学习借鉴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经济实力,更应该关注项目的适用性和环境协调性等内容,不能费钱费力却不讨好,就拿前面提到的“宽马路大广场”来说吧,也许在你借鉴的城市是合理的,它有巨大的人流和车流去支撑他,使用效率高,然而当你回到自己的城市,这些外部前提不在满足的时候,你强行为之,那便是一种浪费。再如在不足5万人的偏远小镇引进摩天大楼,且不说有无这个经济实力、是否具有适用性,就单外观旧格格不入。总之,学习借鉴还离不开结合实际的创新。

结束语

学习借鉴是一个长期永恒的话题,不同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阶段都会有新的内容。本文主要就规划行业现阶段学习借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同时希望大家都重视各种学习借鉴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探讨更为有效的学习途径。

参考文献:

[1]唐子来. 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J]. 城市规划,1999,08:37-41+63

[2]朱霞. 美国城市规划发展及其启示[J].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8,03:55-59

作者简介: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4

在信息、经济都呈现一体化的今天,一份缺乏差异化定位的城市规划,在面对把自身行为价值准则建立在效率优先基础上的政府,难免会出现当建设项目不符合城市规划时,城市规划会被认为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当出现城市建设过热、经济发展过热等问题时,城市规划又会被认为缺乏科学性指导。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城市的建筑会通过它的体量、规模、结构、装饰及细部设计,如实地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技术水平等社会综合发展状况。城市竞争力的五大特征,系统性、动态性、相对性、开放性与差异性决定了缺乏差引人注目的定位,将从规划上重挫城市魅力指数,削弱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设计不是T型台上的服装设计。不能因为这季流行红色,所有的品牌都爱用红。几个月后流行紫色,又一阵风地满眼尽是紫。这种盲目跟风的设计理念,短期看是紧跟了潮流,表面上能快速向国际顶尖城市靠拢;但从长远看,则会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底蕴脱轨,本地居民丧失归属感和认同感,外来人员感受不到这座城市的特别魅力。

二、实施差异化城市定位的步骤

在当今媒体形式暴增,资讯传播量暴增、竞争巨大的环境下,不能引人瞩目的差异化将被视为不存在差异。回顾上文中九五期间我国对城市的定位,之所以得不到认可,在于忽略了受众心智存在不可逆特性。心智是一个人的心思与智慧,从市场营销的趋向和角度上说,心智是受众蕴藏在内心深处,对待各种产品理性而又明智的看法或价值认知认同的程度;当人们的内心不认可、不接受一个事物时,再多的宣传只会造成事倍功半。心智的特性影响着人们接受或者忽略向他们提供信息的方式,结合传播心理学对受众心智的研究,实施城市定位步骤具体如下。步骤一,调研,找出和竞争城市在受众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上的优势和弱势。而不是要为了和竞争城市区隔,去创造出一个消费者或投资者心智上并不存在的概念。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观是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是建立在全体市民的基础上的,市民的参与度多少与调研的准确度成正比。步骤二,在竞争城市SWOT分析中,将差异化精简提炼。按照我国目前对城市性质三大基本分类(①中心城市;②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③特殊职能城市)、十一种小分类,定位用词要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能独特凸显个性,弱化共性。步骤三,落实差异性定位。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中通常只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和论述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重点多只关注容积率、绿地率等技术指标,缺乏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要落实差异性定位,应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城市的空间体形、建筑风格、色彩搭配这几方面做出具体细化。步骤四,宣传差异性定位。评判差异化的感受产生在受众心智中,心智的容量有限、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使得人们接收资讯时痛恨复杂,喜欢简单。所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示环节,考虑到公众参与的公开性,用词描述应聚焦通俗易懂。

三、结语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5

基于价值链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必须与企业成本核算系统高度融合。然而,在实践中,大多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放在成本核算方面,而忽视了成本控制工作。有的企业将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绝缘分开,导致互相推委,各自为政的局面。前者的根源在于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欠缺。后者主要是成本控制企业化和成本核算政府化即执行主体的错位使然。因此,拓宽成本控制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有机兼容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与同仁切磋。

二、成本控制系统之核算系统的特点

基于价值链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系统之核算系统不是撇开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另起炉灶,而是在传统会计核算系统基础上的扩充,包括核算领域、核算内容、核算账户和核算方法等方面的扩充。其显著的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首先,更能体现产品成本市场化的成本控制理念。该核算系统计算的产品成本只包含目标成本,不包含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也即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库存商品账户通过用目标成本计量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冲减当期损益。第二,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即立足于价值链,以生产阶段为界,向前延伸到供应商及合作企业和产品规划设计阶段,向后延伸至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第三,实现了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的有机兼容。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系统之重心在于成本控制,但控制离不开控制标准的制定、实际成本的核算和控制结果的反馈等成本核算工作。该核算系统提供的成本核算信息既能满足企业成本控制的需要,又能满足财务会计报告对成本核算数据的需求。

三、核算子系统账户设置及基本账务处理

(一)规划设计阶段

1.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目标及实际规划设计成本”账户。该账户核算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目标规划设计成本和实际规划设计成本,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同时按成本项目名称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规划设计成本项目包括规划设计部门的人工费、市场调研费、差旅费、办公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实际发生的规划设计成本记入该账户的借方,目标成本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借贷方差额记入“规划设计成本差异”账户。账户期末余额一般为零。

(2)“规划设计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用于考核规划设计部门工作成果,核算目标规划设计成本与实际规划设计成本的差异,按产品名称设置明细账;实际规划设计成本小于目标规划设计成本即形成节约差异,节约差异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2.基本账务处理

(1)实际发生规划设计成本时

借:目标及实际规划设计成本——XXX产品——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库存现金

累计折旧等

(2)差异结转

如为超支差异,做如下处理:

借:规划设计成本差异

贷:目标及实际规划设计成本

如为节约差异,做相反会计分录。

(3)期末结转

为了与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核算相兼容,便于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期末将目标规划设计成本和规划设计成本差异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借:管理费用

贷:目标及实际规划设计成本——XXX产品——目标成本

借或贷规划设计成本差异

(二)采购和生产阶段

1.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原材料”账户。该账户核算原材料收入、发出和结存的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实际成本,贷方登记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等账户的目标成本和转入“直接材料差异”账户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差异。

(2)“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该账户核算各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的目标成本,借方登记产品所消耗的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的目标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且结转至“库存商品”账户的完工产品的目标成本。

(3)“库存商品”账户。该账户核算库存商品收入、发出和结存的目标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之目标成本,贷方登记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目标成本。

(4)“制造费用”账户。该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发生和结转的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应设置“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个二级账户。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制造费用的结转数,其中目标成本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差异部分视差异的性质记入有关差异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转入“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账户,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转入“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账户。

(5)“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产品直接材料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异,按差异类型设置“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两个二级账户。直接材料用量差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由于实际单位消耗量与目标单位消耗量不一致而造成的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由于产品耗用原材料实际单价与目标单价不一致而造成的差异。

(6)“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产品所消耗的直接人工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异,按照差异类型设置“直接人工工时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两个二级账户。直接人工工时的差异反映了生产一定数量(实际产量)的产品所耗用的实际总工时与实际产量按目标应耗工时计算的目标总工时不同而造成的差异。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就是直接人工实际小时工资率与目标小时工资率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7)“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目标变动制造费用和实际制造费用之差异,下设“变动制造费用工时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两个二级账户。变动制造费用工时差异是因实际耗用工时脱离目标工时而导致的变动制造费用之差异,是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是因实际分配率脱离目标分配率而导致的差异,也叫变动制造费用的开支差异。

 

(8)“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目标固定制造费用和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之差异,下设“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两个二级账户。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额与目标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总额并不随产量、工时的变化而变化,但单位产品承担的固定制造费用则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或由于产量的减少而相对增加。由于产量增减而引起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目标固定制造费用的相对节约或超支额,即固定制造费用的产量差异。

2.基本的账务处理

(1)原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目标成本)

贷:物资采购(目标成本)

(2)生产过程中消耗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借:基本生产成本——XXX产品——直接材料——目标成本

——直接人工——目标成本

——制造费用——目标成本

贷:原材料——XXX大类原材料——目标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目标成本

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目标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目标成本

(3)差异结转,以超支差异为例

借:直接材料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人工差异——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贷:物资采购——XXX大类原材料——成本差异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成本差异

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借:本年利润

贷:直接材料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人工差异——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如为节约,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完工产品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XXX产品——目标成本

贷:基本生产成本——XXX产品——直接材料——目标成本

——直接人工——目标成本

——制造费用——目标成本

(5)销售商品时,借:主营业务成本——目标成本

贷:库存商品——XXX产品——目标成本

(三)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

1.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目标及实际营销成本”账户。该账户用于考核营销部门的工作成果,核算某种产品销售阶段的目标和实际发生的销售成本,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同时按成本项目名称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营销成本项目包括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市场拓展费、差旅费、办公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项目。实际发生的营销成本记入该账户的借方,目标营销成本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借贷方之差异转入“营销成本差异”账户,期末余额一般为零。

(2)“营销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目标营销成本与实际营销成本的差异,按产品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实际营销成本大于目标营销成本即形成超支差异,超支差异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实际营销成本小于目标营销成本即形成节约差异,节约差异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2.基本账务处理

(1)发生营销成本

借:目标及实际营销成本——XXX产品——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等

(2)差异结转,如为超支差异,做如下处理:

借:营销成本差异

贷:目标及实际营销成本——XXX产品——营销成本差异

如为节约差异,做相反会计分录。

(3)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目标及实际营销成本——XXX产品——目标成本

借或贷营销成本差异

(四)售后服务阶段

1.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目标及实际消费者成本”科目。该账户用于考核售后服务部门目标成本执行情况,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同时按成本项目名称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消费者成本项目包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废弃成本等。实际发生的消费者成本记入该账户的借方,目标消费者成本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借贷方之差异转入“消费者成本差异”账户,期末余额一般为零。

(2)“消费者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用于考核售后服务部门的工作成果,核算目标消费者成本与实际消费者成本的差异,按产品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实际消费者成本大于目标消费者成本即形成超支差异,超支差异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实际消费者成本小于目标消费者成本即形成节约差异,节约差异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2.基本账务处理

(1)发生消费者成本

借:目标及实际消费者成本——XXX产品——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等

(2)差异结转,如为超支差异,做如下处理:

借:消费者成本差异

贷:目标及实际消费者成本——XXX产品——消费者成本差异

如为节约差异,做相反会计分录。

(3)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目标及实际消费者成本——XXX产品——目标成本

借或贷消费者成本差异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6

(一)所得税会计的定义

所得税会计,其定义可分为广、狭义两种。简单来说,狭义的所得税会计主要指计算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这一具体会计处理过程,即企业在依据相关会计核算方法计算得到税前会计利润后,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税法要求对其进行调整并由此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而广义的所得税会计则包括与纳税相关的全部过程,乃至涉及纳税前后,也可概括为企业运用适当的理论、方法对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显然,广义所得税会计所涉及的范围已将狭义所得税会计这一具体会计处理过程囊括在内,因而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准则在一般意义上均是针对广义而言的。

(二)所得税会计的成因

不论是广义的所得税会计还是狭义的所得税会计,其核心都是对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这也是产生所得税会计的直接原因。然而,税前会计利润的计算依据是会计准则,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依据则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由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对独立,其所遵循的原则、规范的对象、体现的要求等并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也同时直接导致了差异产生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因此,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相对独立,二者间存在差异,是产生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深层原因。对于这一差异进行必要的分析,将有助于企业进行实际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1.差异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间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如利用损益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时,差异有永久性、时间性之分,再如利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时,差异有可抵减暂时性、应纳税暂时性之分,以上都是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间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差异这一角度进行分类的,若从产生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差异的原因来分析,则二者间的差异有原则性差异、税基保全差异和目标导向差异三种之别。

(1)原则性差异,即是由于二者遵循的原则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会计准则的原则是确保会计核算、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企业所得税法的原则是确保国家有及时足额的财政收入,原则差异导致了对于同一业务,会计和所得税法采取的判断依据和处理方法均有所差别。

(2)税基保全差异,主要体现在收入确认和费用扣除标准两方面,由于税法以财政收入为目的,为了得到最大的应纳税所得额以保证及时足额的获取税收,避免税款流失,税法总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应税收入的范围,并对税前扣除项目的种类和规模进行严格限定,对各事项的确认都有精确的标准甚至直接予以列举,而会计准则以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有效会计信息为目的,因而一般只给出原则性标准来判断和确认某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在实际选取核算方法时通常需依据该业务的实质和自身经验。因此,会计上确认的收入是小于应税收入的范围的,且税法对税前扣除项目的种类和规模有着严格的限定。

(3)目标导向差异,是因为税收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调节宏观经济,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税法中有专门奖励或限制企业的某些经济行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入有税收优惠等条款,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具有的。

2.差异的原因

会计和税法间的关系决定着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间的关系,因而后二者间产生差异的原因亦取决于前二者间产生差异的原因。通常来说,某一国家财务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二者间的趋同或背离程度决定着会计和税法间的差异程度,而会计模式则决定着这一趋同度。对于某一国家,会计模式的选取受到经济水平、法律制度、税收制度、政治制度、企业资金来源乃至地理特点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决定性因素则是经济市场化程度、企业制度及其资金来源等客观经济环境。

对于我国而言,会计和税法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会计目标与税收目标二者的背离,而直接原因则是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引起了会计与税收在目标、遵循原则等方面出现差异。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取决于政府计划,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没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经济利益,在这一体制下,会计基本决定于税收,二者目标基本一致,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国家获取企业利润,会计与企业所得税法在确认和计量企业资产、负债等要素的方面也大致相同。市场经济时期,市场成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而计划手段成为辅助,企业开始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经济利益。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使得会计与税收两者的目标不再一致,即会计的目标转向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但税收的目标基本未发生变化,仍是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宏观经济、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再一致,二者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便有所差异,这一差异在199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被首次明显展现出来,而标志此差异确立的则是2000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因此,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所导致的会计与税收目标的分离,从根本上决定了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间的差异。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目标已不再一致的会计与税收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也不再一致,并最终导致会计与税收在实际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等方面出现差异,这导致了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间差异的直接产生。

二、我国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程度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内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已有了并仍在产生着较大的变化,如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合并、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等现象日趋普遍,对企业进行资产重估的情况日趋频繁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所得税,直接表现为原有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相应的会计信息也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而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向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准则所遵循的理念有了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即资产负债表理念取代原来的利润表理念,这一转变是我国当前国情以及经济形势的现实需要。理念的转变反映到实际,即体现为会计准则由“旧”到“新”。

所谓“旧准则”,即指我国于1994年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和颁布于199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而“新准则”,则指的是我国于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准则”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及经济形势的情况下充分借鉴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的内容,不仅满足了改革我国会计准则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实现了与国际通行会计准则的接轨。

(一)“旧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

在“旧准则”下,我国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常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大类,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两种。两法(或说三法)并存虽为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选择方法提供了较大的余地,但也因此导致所得税会计处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且各企业间的会计信息也因核算方法不同而不具可比性。 “旧准则”下,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主要内容和实际缺陷如下:

采取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不区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因而较为简单,也因此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但缺陷在于应付税款法用同一方法处理本期发生的所有差异,无法反映出时间性差异对于所得税金额的影响,不符合配比原则,导致会计信息不符合相关性的原则,从而无法保证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采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以利润为基础,将引起的税会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种,且只有应交税金-应缴所得税、所得税以及递延税款三个主要科目被设置,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其缺陷在于后期调整较为繁杂、不易理解,若前后期间的税率发生变动,则更增加调整的难度且较易出错,看似简单,实则困难。

(二)“新准则”相对“旧准则”的主要区别

“新准则”所遵循的理念是资产负债表理念,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与“旧准则”相比,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引入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二是规定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要统一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原有的时间性差异概念已无法满足实际要求。随着我国企业合并、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等现象日趋普遍,企业的资产重估情况日趋频繁,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跨国经营等经济事项日益增多,产生了大量的非时间性差异,原有的时间性差异概念显然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则解决了这一问题,适应了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化改革。

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要统一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以资产负债表理念取代原来的利润表理念,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确认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收益,更为规范、完善、切合实际地反映出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与“旧准则”相比,在计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对收益的理解、亏损处理、减值确认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均表现出较为重大的改变:

(一)计税差异方面

在“旧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心和出发点是利润表,计税基础源于利润表项目,并将计税差异划分为永久性、时间性两种,分别是由于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口径上以及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产生,但对于两种差异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无法反映出对于当期所得税的影响,体现出利润表观的缺陷。

在“新准则”下,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和出发点,计税基础源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同时引入资产、负债等计税基础概念,且将其作为规范的首要内容,会计准则和税法核算时产生的计税差异主要是由于二者在确认资产、负债金额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称之为暂时性差异,以此取代“旧准则”下时间性差异的概念,此差异又可划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可抵扣暂时性两种,对于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均可在报表中较为客观的体现出来。

(二)会计处理方法方面

“旧准则”利用利润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时,分别依据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得到当期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而本期递延税款则通过二者之差倒轧出,由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项目作为会计核算时的重心,递延税款便成为纯粹形式上的数据,其用途也仅限于用以平衡报表,而不代表任何资产或负债。

“新准则”利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时,分别依据经税法规定调整后的会计利润和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差异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计算得到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而本期所得税费用则通过二者之和倒轧出,由于会计核算时的重心是确认资产、负债,因而只要在真实公允的原则下核算出资产和负债,便可保证此种会计处理方式下所得到的所得税费用信息得有效性和真实性。

(三)对收益的理解方面

“旧准则”利润表观下的收益只包含了已实现的收益,在实际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利用“旧准则”利润表债务法,通过将会计利润与适用税率相乘得到所得税费用,由于本期会计利润只包含已实现的利润,因而最后得到的净利润的依然只包括已实现的利润。这也正是利润表观的具体体现。

“新准则”资产负债表观下的收益则采取的是全面收益的观点,除了已实现的收益之外,还囊括了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等未实现的收益,即收益=已实现的收益+未实现收益,从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在实际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利用“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得到包含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者在内的所得税费用,而递延所得税是税法规定的应当予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因此实际计算收益时就将递延到未来的未实现收益包括在内。

(四)亏损处理方面

我国现行的税法准许企业对自身亏损进行税前弥补,期限是发生亏损后的连续五年,且在弥补当期不需将用来弥补亏损的所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之中。在“新准则”下,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采用当期确认法来其递延所得税资产,即在亏损当年确认以后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并将上限划定为未来可能获得的且用于抵扣尚可抵扣的亏损的应税利润,还需判断这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五年内能否充分转回,若可以,则可确认以后抵减所得税的利益,若不能,则不应确认。

(五)减值确认方面

在“旧准则”下,递延所得税借项和递延所得税贷项是递延税款的两种表现形式,在会计处理时对于递延所得税借项并未进行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中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对于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需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复核其账面价值,若判断在未来会计期间企业无法获取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利益,则应将该账面价值予以减记,计提减值准备,当能够在未来获取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再转回减记的账面价值。

(六)信息披露方面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7

1.1观念上轻视很多企业在导入预算时,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本质上不重视,不注重投资效益,尤其是在高层领导中表现特别突出。工程预算管理的政策规范性意识不强,对严肃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政策、制度力度不够。

1.2预算制订过程中的严重本位主义预算制订过程中的本位主义严重,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能站在公司的总体利益上考虑问题。不重视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导致项目规划设计不合理、投资估算漏项、估价偏低、投资估算与现实差距较大。

1.3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控企业尽管进行了预算编制,但是没有做进度预警和分析,缺乏有效的监控。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算监督形同虚设,实施过程中投资分析不细致,变更手续不严谨,变更较多,导致投资增加。

1.4预算结果流于形式预算的结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流于形式。预算达成率不高,全过程跟踪审计力度不够,项目介入深度不足,没有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投资增加进行有效监控并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提醒。

2工程项目预算控制

2.1组织机构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方法,加强工程项目预算工作主体的自我控制,使工程建设全过程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要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办理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协调解决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预算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设置专门岗位,配备专职人员,确保预算同工程进度相适应。

2.2预算编制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性地位的理念,工程项目预算编制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预算编制时一定要和行动计划紧密融合,建立管理导向的预算编制模式。要根据所属行业产业政策、投资决策及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编制投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年度预算编制。同时,与预算的相关执行责任人签订业绩合同,把把关键的业绩指标分解到一年中的12个月份,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完成的目标,并可将预算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目标值。从而维护年度投资计划的严肃性,提高年度投资计划的执行率。

2.3预算分析与报告预算分析分为预算达成分析和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达成分析是实际完成的数量超过或等于预算目标,预算就达成了。反之则是预算的差异分析,如果实际数量大于预算,就是有利差异;如果实际数量小于预算,就是不利差异。差异分析要分析销售差异、生产预算差异,凡是需要预算的地方、关键核心的环节都要做预算差异分析。预算工作一定要忠于企业才能做好预算分析,进行差异分析后,每次要把达成差异写成预算报告,反馈给预算执行人。

2.4预算调整预算是企业内部的宪法,非特殊情况不能调整,一定要根据公司的业务现状进行调整,严格项目调整审批程序,项目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的需由设计单位出具调整分析报告,由跟踪审计单位出具详细的审核意见,并经项目单位集体决策机构决策审批,杜绝项目调整的随意性。(1)预算调整的前提条件主要有:董事会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制定公司经营计划;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发生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的事件;董事会或预算管理委员会认为必须调整其他事项。(2)预算调整的原则:预算调整的原则包括不随意调整和主动调整。不随意调整,就是不是公司上层要求调整就调整。主动调整,就是当公司预算的某些条件确实发生变化时,要主动调整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如存在项目规模和内容发生调整变化,初步设计建筑面积超过批复建筑面积5%,或施工图建筑面积超过初步设计批复建筑面积;建设地点变更;技术方案变更;投资额发生重大调整,投资概算超过批复投资估算15%、施工图预算或实际投资超过批复投资概算的,须由原设计单位编制项目调整报告,同时需由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出具超支分析报告,严格执行项目调整变更程序后方可继续实施。

3持续改进策划

工程项目预算要进行持续改进策划,确定各个层次的改进计划和目标,使改进活动与组织整体目标保持一致。改进策划的目的是协调改进过程、预见变化、减少冗余和浪费,便于控制。改进策划包括定义改进的目标,改进组织的建立、资源配置、沟通等,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以实现这些改进目标,并综合和协调各种改进活动。

3.1改进策划内容改进策划内容包括分析原因、预测趋势、估计后果、改进办法,并包括“5W1H”:What—做什么?目的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Who—谁去做?人员;Where—何地做?地点;When—何时做?时间How———怎样做?方式、手段。

3.2持续改进实施成立持续改进小组,改进小组成员按改进计划的要求由专业人员组成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按确定的持续改进计划对管理体系进行改进。改进实施过程包括组织、人员职责、沟通、物资与信息支持、运转协调和控制、实施反馈、实施记录。改进小组定期公开改进实施信息,广泛征集各阶层对改进的反馈意见,促进改进实施的有效性。改进小组按改进策划的节点进行改进检查,及时解决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对持续改进计划进行修正。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8

一、基于年级差异的精致化教育路径设计

精致化教育强调对学生个体发展的积极关注和引导,是一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优质教育理念。精致文化、精致思维和精致管理的精致化组成,需要具体的教育途径加以分类引导。笔者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遵循个体成长成才规律,以及学业水平、个性发展特征、个人发展规划等实际差异,对精致化教育路径设计如下:在大一新生中,主要进行氛围教育、融入教育和规则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包括学习方式、独立生活、心理调试、人际关系、环境规则、自我认知与定位等具体内容。以“空气养人”为理念的氛围教育,强调“迈好成长第一步”,入学相关手续办理、寝室分配与入住、生活必需品的采买等环节都由新生独立完成;并以高年级志愿者团队、学生党员先锋岗等形式,使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融入大学独立、自由、开放的生活氛围。融入教育主要以团队建设、军事训练、感恩教育等形式,完成人际交往的破冰行动、树立团队意识、实行激励与反馈机制、形成团队整体风尚和价值观,帮助新生尽快建立自身朋友圈,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更好融入大学生活。规则教育目标是让新生熟悉大学规章制度、校规校纪,明确学习、生活所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培养初步自我规划能力,提高学生个性、潜能、兴趣等方面发展的最优化和最大自由度。同时,通过“面对面”访谈、大样本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新生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从大一开始进行有效的精致化管理。在大二学生中,主要进行学业教育、艺术教育和心理教育。学业教育注重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三者的互动,针对学业发展水平和愿景,帮助学生“私人订制”学业计划,激发自身学习潜力和积极性,逐步构建专业知识框架,形成专业思维能力。帮助学有余力的同学以“精英班”等形式深入拓展专业学习领域,帮助学业发展较为平缓的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专业技能培养意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学业发展较为迟缓的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保障专业成绩达标,在此基础上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开展艺术教育和心理教育,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感知水平;心理教育侧重于针对不同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学生培养逆商、情商和快乐生活的智慧,及时调试在适应环境、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在大三学生中,主要进行发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发展教育,即根据自身价值理念、人生理想、综合实力、兴趣指向、实际需要等相关因子,引导和帮助学生科学、合理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对发展目标明确的学生,要在关键环节和平台上助力成长;对发展目标较为模糊的学生,要帮助其完成自身优劣势分析,平衡兴趣取向和实际需求的差距,做初步的发展规划。实践教育的开展分为校内、校外两部分,包括专业实习、实战演练等以“在职者”身份进行的具体实践;也包括模拟实践,如模拟面试、职场模拟大赛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觉自身潜能,做好个人发展定位。在大四学生中,主要进行感恩教育和毕业教育。感恩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和大学情结的延续,要注重毕业典礼,建立校友档案,校友林,开启“我写校史”等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情怀。毕业教育主要体现在毕业就业、升学、出国等各环节,在办理毕业手续、毕业派遣、签订劳动合同等具体内容上体现服务意识,促进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二、基于群体差异的精致化教育路径设计

厘清造成学业困难的首要因素,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相关因子,应科学评估权重,使深度辅导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相应改进计划,设定下限目标,阶段性反馈、调整;帮助家庭贫困学生了解学校奖、助学金等相关评选和发放原则,并设定目标激励,用情境教育逐渐淡化自卑阴影;针对心理脆弱、人际障碍、性格偏执的学生,应当通过心理普查的方式,与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注重痕迹管理和成长档案的建立与留存;针对学籍异动学生,了解异动原因,第一时间建立起家校联动机制,重视对其档案及相关程序的制度化和原则性,重视其融入能力与适应水平的状况。对于“优质学生”中的党员应当重视提高其党性修养,要关注入党前后积极性的转变,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团队领袖,要帮助其完善个人成长规划,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在关键问题上给予指导;对于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精心培养,让其在擅长领域发挥到极致,激发其自身潜能,但同时要在均衡发展上为其精心策划,平衡身心发展。

作者:李焦焦 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9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立校之初面临着重重困难。

同类学校竞争激烈。创校之初,仅学校所在街道范围内就有很多同类竞争学校,其中既有百年历史的公办名校,也有强势先行的民办学校。我校只能以特色办校为抓手在夹缝中求生存,以跨越式发展谋超越。

师资构成不尽如人意。创办之初的教师队伍偏于年轻,而且由于教师来自不同地域,个体环境差异大,给迅速贯彻学校办学理念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亟需从教育观念、教学策略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整合,并让年轻的教师们能够在教学方面得到历练与成长。

新课改引发阵痛。新课程的全面推广为一所新办校及其年轻的教师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阵痛,顺应改革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度过改革的阵痛,怎样才能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使得新理念、新方法在课堂中得到落实,成为学校和教师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与困境,我们提出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设想,并自觉地以问题为导向,从系统的视角规划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形成了“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分工协作、分步实施、硬件与软件配套、普及与提高并重”的一般原则,并以桑新民教授等人对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为参照,形成了“理念、技术引进理性化,家校联系常规化”的对话观,“硬件、软件、人件配套,管理、教学全面布局,传统与现代相互补足”的整体观,“‘教风―学风―学校文化―学校重构’分步走”的规划观以及“社会认可、家长满意、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为指向”的绩效观。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与北师大共同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开展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初步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为教师个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我们又看到教师个体发展与教师群体发展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我们又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广东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在教师专业发展群体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采用Wiki等技术支持教师开展协作备课,构建了一种适当的、能够对个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教师群体。

Wenger认为相互的介入(mutual engage ment)、共同的事业(joint enterprise)和共享的技艺库(shared repertoire)是构成学习共同体的关键特征(Wenger,1998)。顾泠沅教授的“行动教育”模式以课例为载体,可以构成教师协作的共同事业,课例讨论、情境设计和行为反省等合作平台可以形成相互的介入。然而,课例研讨过程中的思想碰撞、情境设计不同版本之间的变化,以及教师的行为反省等共享的技艺库都很难留存记录下来,而这些又是研究和反思的重要财富。因此,我们试图沿着“行动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并吸收建构主义学习观、技术观和差异学习理论的思想,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开展了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见下图)。

将教师的实践知识显性化,凸显教师反思“所采用的理论”与“所倡导的理论”之间的差异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关键(李琼, 2009; 张建伟, 1997)。因此,我们在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中引入了以下几种差异,以便促进教师的反思以及教学行为、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设计的差异。Wiki可以记录下由执教教师独立设计的教案、执教教师自我修改或他人修改后的各种不同的版本、修改理由等。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不同版本间的差异,可以对执教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也可以让更多教师了解课例研究的情境脉络后加入进来。

课堂教学的差异。Wiki记录的课堂录像比较,可以使教师清晰地认识不同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活动所带来教学效果的差异,从而有力促进执教教师及协作成员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差异进行反思。

设计与现实的差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的差异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差异。

自身与他人的差异。由于不同学校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成就存在差异,因此这些差异可以激发思维的碰撞和深入学习的动机,成为执教教师的学习资源。

为了印证上述设想,我们以两名职初教师为主体,就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征询,吸引平台中多个学校的教师参与,聚焦问题并以此为导向,在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以Wiki为核心应用)支持下,开展了以“行动―交流―反思”为主线的校际课例研究:(1)每位职初教师选择一个课题,通过Wiki平台教学设计,吸引对该课题感兴趣的成员参与讨论,引发思考并完善。(2)由职初教师在班级实施教学,现场听课成员面对面评课外,其他成员则通过Wiki平台上的教学录像观看,共同反思教学效果。(3)在反思的基础上重新修改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实施,如此往复几轮。

我们选取Grossman等人对实践共同体是否形成的判断标准,发现由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所建立的团队处于实践共同体的演进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实践共同体(Grossman、Wineburg、 Woolworth,2001)。我们以概念转变的视角,从“互动”、“知识互补”和“关联”三个方面对上述两个课题中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分析(徐晓东、任英杰,2009),发现在实践共同体的支持下,一位教师经历了完善“所倡导的理论”和局部修订“所采用的理论”的转变过程,另一位教师经历了“所倡导的理论”逐渐明晰,“所采用的理论”实现较大程度“修订”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篇10

关键词 用地状态偏离度;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差异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08-06[FK)][FK)]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目前,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已经在全国逐步铺开,如何客观评价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期为1997-2010年)的实施状况,成为科学合理编制新一轮规划的关键环节。在业已开展的有关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中,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地(市)、县(市)单元,评价内容、指标设计多围绕在规划实施的效果、效益、效力等方面[1~4],缺乏全国尺度和省级尺度的评价研究及方法探索。然而,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上一行政层次规划对下一层次的规划有调控作用,因此,对各省域上轮规划的实施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从宏观层面上加强对规划实施状况的认识。为此,本文结合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设计了用地状态偏离度指标,据此评价1997-2004年间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的差异,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为新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1 上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目标简析

上轮规划编制时,我国的土地资源面临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双重挑战,规划确定了以保持耕地为核心的规划目标[5]: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耕地面积保持平衡,到2010年保持在12 801万hm2(19.20亿亩)以上,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10 856万hm2(16.28亿亩)以上。林地、牧草地面积增加(见表1)。②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用地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控制。规划期间(即1997-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340.80万hm2(5 112万亩),其中,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196.67万hm2(2 950万亩)。此外,上轮规划对土地 开发整理复垦、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根据全国规划有关具体目标,对各个省域规划的编制进行了目标分解和调控

上述目标在全国或各省域的实现,实质上涉及在有限或固定数量的土地资源中,在“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基本前提下,如何对各类用地规模进行合理配置,亦即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优化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选择规划调控的主要用地类型,分析某一时间点的利用状况与规划设想的可能状态的差异,其结果将是规划实施状况的反映。

2 用地状态偏离度的指标设计与技术处理

2.1 用地状态偏离度的指标设计

用地状态偏离度是指土地利用的现状规模与规划预计规模的偏离程度。本文设定的现状年份为2004年,对应年份的各省域各种类型土地面积作为现状用地规模,而2004年的规划预计实现目标则需要根据规划设计的用地规模变化量进行推算。由于上轮省域规划一直到2001年才全部获得批准,此时已经过了近期目标年,因此,本文采用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期年(即1996年)和规划目标年(2010年)之间年均用地规模量来推算2004年的规划预计用地规模。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某地类的用地状态偏离度;Y1i为1996年某地类用地规模;Yti为规划2010年某地类用地规模;Ygi为规划预计2004年某地类用地规模;Yxi为2004年某地类用地实际规模;di为1996-2004年某地类年均变化量。

用地状态偏离度的正负号表示现状用地规模与规划目标的偏离方向,绝对值表示与规划目标的偏离程度。由于上轮规划对于各种地类的调控方向不同,所以正负号所表示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譬如,对于耕地而言,规划要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规划目标,因此,偏离度小于0表示耕地保有量没有达到规划要求,偏离度大于0则说明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较好;而对于建设用地则恰恰相反,偏离度小于0说明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较好,偏离度大于0说明建设用地的增长已经突破了规划目标。

2.2 反映规划实施状况的主要用地类型选择

结合上轮规划严格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主旨,用地结构优化的基本落脚点是耕地占补平衡,并且需要从宏观上体现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用途管制差异。因此,本文选取了耕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6种用地类型,对比分析2004年各类用地实际用地规模与规划预计目标的偏离程度,进而反映各省域上轮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状况。

2.3 数据处理说明2.3.1 用地分类的调整及相关数据处理

2001年,国土资源部颁布了新的土地分类,导致1996年、2004年以及上轮规划目标年数据无法衔接。因此,本文按照上轮规划的土地分类体系对1996年和2004年数据进行了调整主要调整是在“农用地”中增加了“水面",并将2002年土地分类中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涉及和“水面”有关的用地调整到相应的“水面”中;在“交通用地”中将“农村道路用地”纳入,而非设置在2002年土地分类的“其它农用地”中。 ,以保证数据口径的一致性。

2.3.2 规划预计的2004年用地规模估计

本文涉及的用地数据来源于1996年和2004年的土地变更调查,以及各省域上轮规划目标年(2010年)的用地规模目标。但是,各省域编制上轮规划时所采用的规划基期数据,与1996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城镇用地规模有所调整。因此,本文在估算规划预计的2004年用地规模时,采取以1996年变更调查数据为基数,加上1997-2004年间规划预计净变化量的方式来处理。

3 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状况差异分析

3.1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总体状况简析

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用地规模低于规划预计目标2.22%,而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规模分别超出预计目标3.18%和5.57%。在农用地中,耕地、林地、牧草地和预计目标存在明显的差距,分别相差4.99%、2.23%和1.81%;建设用地则恰恰相反,除水利设施用地外,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都远大于规划预计目标,分别高出6.93%和4.04%。

上述情况表明,1997-2004年间,农用地尤其是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长的速度都要大于上轮规划的预期。

3.2 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状况差异分析

3.2.1 耕地保护目标的规划实施效果空间地带性明显,呈现“黑滇线”沿线较好、东西两翼较差的“沟谷”状格局

在全国31个省域单元中,所有省域的耕地偏离度都小于0,说明无一省域的耕地保有量达到了规划预计目标。其中,有7个省域的状态偏离度低于-10%,偏离程度最多的北京达-31%。

从空间分布看,以黑龙江和云南两省连线(简称“黑滇线”)为界,耕地状态偏离度呈现明显的沿线低、两翼高的“沟谷”状格局(见图1a)。 “黑滇线”沿线省域以及,耕地状态偏离度绝对值相对较小;“黑滇线”以西,自内蒙古向西至新疆,向南至四川,包括河北、山西等在内的12个省域,是我国耕地偏离度绝对值较高的地带,并且各省域之间相差较大,偏离幅度最高的北京是相对较低的甘肃省的5倍;“黑滇线”以东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11个省域,偏离度介于“黑滇线”沿线和该线以西的省域之间,属于二级高地。此外,北京、天津、上海三大传统直辖市的耕地状态偏离度绝对值要明显大于周边省域。

3.2.2 多数省份的林地未达到规划目标,黄河中游沿线诸省规划实施相对较好;牧草地实施效果以“黑滇线”为界,西优东劣

从林地的规划实施情况来看,多达20个省域没有达到规划预计目标,其中偏离程度较大的省域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西南的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内蒙古、江西和青海,而黄河中游沿线的河南、山西、陕西和宁夏等省域规划实施相对较好(见图1b)。

就牧草地而言,只有青海、河北、宁夏、浙江四个省域达到规划预计目标。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牧草地状态偏离度也呈现以“黑滇线”为界,东高西低的格局,“黑滇线”以西规划实施相对较好,而该边界线以东省域,集中了所有偏离度小于-10%的省域,除浙江、福建、安徽外,其余所有省域偏离度的绝对值都高于“黑滇线”以西地区(见图1c)。

3.2.3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普遍超出规划预计目标,偏离度沿东部沿海和长江所构筑的“T”字轴向外逐步减小

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来看,多达22个省域的用地规模突破相应目标。如图1d所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状态偏离度的空间分布,明显是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以长江为横轴,呈“T”字型衰减。超出规划预计目标幅度最大的前6个省域全部分布在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偏离度略低于东部,但长江沿线省域的状态偏离度要明显高于南北两侧其他省域;未超出规划预计目标的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包括东北三省、中部的内蒙古、西北的甘肃、陕西、青海以及西南的、广西。[HJ*4]图1 各省域不同类型用地的状态偏离度分析图

Fig.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land use departure degree in every province3.2.4 北部和中南地区交通用地的规划落实较好,东部沿海地区和北纬35°线附近省域偏离度较大

就交通运输用地而言,有14个省域未突破规划预计目标,在空间分布上以北部和中南两大区域为主,主要包括自东北三省向西的北部国界线沿线的内蒙古、甘肃、新疆,以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贵州、云南、广东和海南等省域。

超出规划设想的省份,主要包括东部沿海的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天津,以及自北京、河北向西,分布于北纬35°线附近的山西、河南、山西、宁夏、四川、重庆、青海和等省域。中西部地区交通用地的快速增长是上轮规划实施的重要特点,偏离度较大的前5个省域中有3个位于中国西部,平均偏离度高达8.4%(见图1e)。

3.2.5 未利用地开发力度不足,偏离度较大的省域集中分布于全国的南北两端

虽然上轮规划将耕地补充列为主要规划目标之一,但作为主要补充来源的未利用地开发,规划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全国仅有新疆、上海两地达到预计目标。从未利用地状态偏离度的空间分布看,数值超过20%的省域主要包括南部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以及北部的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和山东,基本上集中分布于中国的南北两端(见图1f)。

3.3 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类型分区

在单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以耕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用地状态偏离度作为变量,运用基于欧式距离的离差平方和法,对31个省域进行空间聚类分析,从而形成依类归并的结果,由此反映出我国上轮规划在全国不同地域的实施情况以及相应类型的主要特点。经过聚类分析,将全国各省域归为4个类型区(见图2)。

(1)第一类型区:包括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东部的河北、福建、浙江,中部的安徽、湖南,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新疆、甘肃等13个省域,国土总面积占全国的57%,该类区域各类用地指标的状态偏离度相对较低,除未利用地偏离度稍大,其余各类用地的平均偏离度绝对值都在5%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浙江、福建、安徽三省域 ,虽然被划入这一类型区,但其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状态偏离度却很高,如果单就这一用地而言,其规划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从本文研究所选六类用地的综合情况来看,规划实施与规划预期较为接近。

(2)第二类型区:包括辽宁、湖北、广西、海南和云南5个省域,国土总面积占全国的10%,其规划实施的共同特点是未利用地开发不足、牧草地与规划预期有差距,但都处在第二梯队。根据上轮规划对1997-2004年间的估计,这些省域应开发未利用地450万hm2,但实际只开发了60万hm2,仅占规划目标的13%,同时也略好于天津、广东(仅实现规划目标的3.6%);牧草地规划预计增加97.8万hm2,而实际却减少12.1万hm2,状态偏离度在-48.2%~-49.2%之间,但仍要稍好于第四类型区(所有省域牧草地偏离度都小于-60%)。

(3)第三类型区:包括内蒙古、陕西、青海和宁夏4个省域,主要位于中国北部地区,国土总面积占全国的22%,区域内耕地规划实施情况较差,平均状态偏离度达-16%,耕地减少速度远远超出规划设想。按照上轮规划,到2004年末区内4个省域单元耕地保有量应维持在1 489万hm2左右,而实际已经减少到1 278万hm2。

(4)第四类型区:主要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包括广东、江苏、山东、北京、上海、天津、河南、山西、江西等9个省域,国土总面积占全国的10%,区域内各类用地指标的状态偏离度普遍比较高,建设用地超出规划实施与农用地、未利用地未达到规划设想的现象并存,规划的实施效果和预计目标相差较大。2004年,这些省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合计880万hm2,比1996年增长78万hm2,超出规划设想9.6%。与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恰恰相反,耕地和牧草地规模逐渐减小,到2004年已分别降至3 124万hm2和75万hm2,低于规划设想4.9%和64%;林地保有量也不太理想,除山西、上海、河南外,其余省域林地保有量均未达到规划要求。同时,未利用地开发也未达到规划要求,按照上轮规划设想,到2004年末开发未利用地291万hm2,而实际上仅仅完成了40万hm2,不足规划设想的14%。

4 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差异的成因分析

分析上轮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状况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4.1 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国西部和西北部地区耕地大量减少

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灾后,我国“积极推行封山育林,对过度开垦的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加快林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6]。1999年退耕还林(草)工作在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率先展开试点,并于2002年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启动,我国的北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正是这次退耕还林(草)工作的重点地区。

1999-2004年间全国大部分省域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草),而这种影响表现为由东往西逐步增大的趋势。这6年间,“黑滇线”以西的12个省域,由耕地转为林地和牧草地的面积分别为329万hm2和106万hm2,合计达435万hm2,共占该地域同期耕地减少总规模的75.4%,其中青海和宁夏分别高达96.3%和95.8%。

4.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加大了耕地规模的减少

在上轮规划实施的“九五”和“十五”时期,全国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3%和9.5%,高出规划设想0.3和2.5个百分点,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建设用地规模也不断增长。据统计,2004年GDP总量排在全国前10位的省份,其1996-2004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占全国总增量的60%,而前5位的省份所占比例高达44%。进一步对省域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状态偏离度、偏差量与GDP增量、人均GDP增量、总人口增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偏差量与GDP增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偏离度则与人均GDP增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见表2),表明经济发展是导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与规划预计目标产生偏差的最主要原因。

与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相对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耕地保有量也在不断减少,这在“黑滇线”以东表现得尤为明显。仅1998-2004年间,这些地区共有30.9%的耕地减少是由于建设占用造成的,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5%,其中上海市高达73.9%,福建和江苏也分别达到57.2%和47.6%。

4.3 土地开发力度与规划预期差距大,耕地补充规模偏小

按照上轮规划的要求,应通过土地的开发整理复垦,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然而,在规划实施期间,这项要求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全国未利用地的规划实施偏离度将近6%,土地开发力度不足,仅上海和新疆两地达到了规划要求,其余省域的未利用地开发规模均低于规划目标,耕地补充规模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省的耕地总量不断下降。

4.4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适时调整也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15-20年,虽然在编制规划时,编制者会对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考虑,但由于规划期限长,并且缺乏更具实际指导意义的近期规划,往往导致规划设想与近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不能完全衔接。为此,在历年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中,需要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实施。

对比分析1997-2004年实际下达给各省域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和规划预计的建设用地新增规模,可以发现,共有23个省域的转用指标低于规划预计增量,其余8个省域则超出了规划设想;在偏离幅度上,仅有5个省域的偏离幅度在10%以内,有一半的省域偏离幅度超过30%。进一步分析历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与规划预计的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之间的差异,只有6个省域的占用耕地指标没有超出规划设想,其余省域全部突破规划控制目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5 结 语

本文对1997-2004年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的差异性进行评价,发现:①耕地保护目标的规划实施效果空间地带性明显,呈“黑滇线”沿线较好、东西两翼较差的“沟谷”状格局。②多数省份的林地未达到规划目标,黄河中游沿线诸省规划实施相对较好;牧草地实施效果以“黑滇线”为界西优东劣。③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普遍超出规划预计目标,偏离度沿东部沿海和长江所构筑的“T”字轴向外逐步减小。④北部和中南地区交通运输用地的规划落实较好,东部沿海地区和北纬35°线附近省域偏离度较大。⑤未利用地开发力度不足,偏离度较大的省域集中分布于中国的南北两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6种用地类型的状态偏离度进行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域分为四个类型,从而反映各自规划实施的主要特点。进一步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未利用地开发力度不足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适时调整是造成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差异的主要原因。

上述研究提供的启示在于: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差异巨大的地域范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必须要开展分区研究,针对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目标和管制措施。而且,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及其相应技术体系的建设,强调近期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密切近远期规划之间以及规划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间的联系,加大规划的执行和监管力度,真正将规划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小敏,郭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5):35~40.[ Zhao Xiaomin,Guo Xi.Study On the System of Land Use Planning[J].China Land Science,2003,17(5):35~40.]

[2]余向克,邓良基,李何超.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方法探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1):32~36.[ Yu Xiangke,Li Hechao.A Discussion on Evaluation Method of Implement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J].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2006,23(1):32~36.]

[3]陈银蓉,梅昀,代兵,汪如民,谷晓坤,韩勇.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01~107.[ Chen Yinrong,Mei Yun,Dai Bing,Wang Rumin,Gu Xiaokun,Han Yong.Study on Implementing Evaluation of Urban Land Use General Planning[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6):101~107.]

[4]涂姗,李江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1):55~59.[ Tu Shan,Li Jiangfeng.A Research on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Method of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J].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2006,23(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