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公共艺术十篇

时间:2023-09-19 17:41:37

互动性公共艺术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1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互动性;公众

1公共艺术的相关阐释

(1)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

(2)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公共艺术具有很多特点: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作为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交流互动的性质,注重公众对作品的参与性和可及性,公众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和介入,从而增添了公共艺术的生气与活力。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公共性。

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就有“平民化”倾向,也提示了作品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效应,以及公民参与的含义。而本文就是针对城市雕塑的互动性展开一系列论述。

2城市雕塑的相关阐释

(1)城市雕塑的定义及功能。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也称之为“公共雕塑”或“环境雕塑”。城市雕塑的范围具有广义性,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涉及了相关的以空间造型为特征的一些艺术形式,如建筑、景观、装置等,是作为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的公共艺术品。城市雕塑不仅起着艺术性的点缀作用,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建筑和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实体趋向于空间,由此改变了自身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使公众真正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空间环境中,对缓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紧张、疲惫与寂寞感有极大的帮助。

(2)国内外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国外城市雕塑在近代获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艺术水平还是规划与建设都取得了骄人成就,出现了不少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雕塑作品,如新加坡的《鱼尾狮》、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我国城市雕塑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城市雕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得以重视,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上的《祥子拉车》、《童趣》、《弹弦子》,长安大戏院前的《京剧五彩脸谱》等作品。

3互动性的相关阐释

(1)互动性的主体――人。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让置身于某个公共空间的人通过各种视觉造型、声音、材质、空间甚至时间等元素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其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对于城市雕塑来讲,参与互动的主体是人,即艺术家(设计者)与公众(欣赏者)。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人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和使用的对象,通过审美感知、想象、联想、体验、解等欣赏性活动对艺术作品在形象体系加以复现和补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进行发掘和拓展。

(2)互动性的客体――作品与环境。城市雕塑一方面受所处环境的制约,在题材、尺度、风格上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因素,并与之相适应,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它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提高它们的文化品味和风格,改善环境的现有品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品,代表了区域和功能上的特征,传达了区域或环境的信息。它周边的建筑形态、交通状况、功能用途、空间性质等都会对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雕塑本身的位置、色彩、体量、尺度等都要与所在自然、人工环境相协调。

(3)互动性的体现。公共艺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艺术作品、人(设计者、使用者)和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构成了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环境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雕塑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人与雕塑作品的互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亲和而积极对话的品性,从而淡化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雕塑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通过它与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得到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雕塑作品与环境的互动。雕塑被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就要与周边的环境发生联系,建筑、绿地、道路、水体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对雕塑产生影响。城市雕塑承担着创造优质、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任务。人与环境的互动。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休闲、娱乐的环境,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空间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为了打造现代的空间环境,应结合人的生活习性、审美心理、行为特点等因素,并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4)互动性的相关因素。亲和力: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所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与公众形成紧密的交流与沟通需要先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爱。城市雕塑在表现形式上,题材崇尚自然,贴近普通民众,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以宏大、庄严、神圣为基调的设计创作,而是生活化的、通俗的、近距离的创作风格;在内容表现上,也不再是刻意追求表现对象的理想性、典型性,作品显得平易近人,强调真实的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趣味性:就是要让观者接受由观赏作品的趣味性带来的心理愉悦,感受到趣味的美感,并在愉悦中深刻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价值。功能性: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功能以外,还兼有实用的功能,特别是公共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提倡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许多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服务于公众的生活设施和物品。灯具、坐具、废物箱、指示牌等以雕塑化的艺术形式进行设计,让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得到实用的功能。

4结论

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雕塑作品是承载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场所和媒介,相关信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后,使人得到对空间形态和环境的全面认知,进而产生包括人与作品、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反过来,人们又深刻影响和改变公共艺术的形式,使艺术作品能更好的融入整体环境,与环境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正是在这相互影响和改变的关系中,人、公共艺术、环境三者共同进步,现代城市也就成为一种良性互动、富有创造活力的多元综合体。

公共景观雕塑作品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更应注重与公众的互动性,增加本身的参与性与创造性,让公众更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艺术中来,与艺术有更直接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共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艾永生.试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3):3840.

[3] 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林峰.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101103.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2

关键词: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1、交互性地铁艺术的功能特性

1.1、交通功能

公共艺术可置入的区域很多,地铁中的可利用空间很大,其出入口,楼梯扶手站台隧道以及公共顶面等均可利用,使人们在不经意间看到艺术作品。交互性公共艺术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对乘客的干扰性强,更容易吸引乘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地铁中的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或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形式,其作为重要的轨道交通空间,其需求必须包括出口的合理性、路径的便捷性、站台的包容性3个重要因素。因此,应保证地铁空间的流通性安全性和合理性,避免发生因交通滞留而导致的踩踏堵塞状况。若交互性公共艺术应用不当则会产生反作用,会给交通造成诸多不便,所以应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艺术品,造成不必要的公共安全隐患。

1.2、交互媒介功能

交互性公共艺术一改以往传统单一的信息传递过程,通过观众与机器的之间的对话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往复性,循环性和双向性。在移动手机,搜索引擎,以及各种APP的迅速普及应用的大环境下,交互性公共艺术的越来越多的走进大众视野中。这种交流方式使具有特殊性的地铁空间具有了更加高效集中的信息交流模式。地铁交互性公共艺术实现了由受众接纳到机器简化再到信息源接收并与受众沟通的信息交流过程,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协作性,公开性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更开放透明协作的现代化平台,提高了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效率。

2、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

2.1、交互空间模式的转换

随着交互设计的广泛应用,交互性公共艺术由原来的以平面形式为主的影像延伸到了空间,例如2012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俄罗斯馆的QR码立体化和荷兰建筑师DaanRoosegaarde设计的交互景观项目Dune4.0。越来越多艺术作品将二维交互作品应用到建筑,商业,室内以及旅游空间。近年来,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多以平面视频形式为主,通过扫二维码,安装LED屏等实现互动,既结合了传统的公共艺术手法又采用了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当然,随着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不断深入,它将结合更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由二维发展到三维,由平面延伸到空间,扩大接触面,给人们带来更畅快的视觉感受。

2.2、全信息艺术设计的应用

当前,在我国的地铁空间交互设计中多采用交互广告牌的形式,其更多的是为实现商业目的,乘客扫二维码也只是简单的商业信息的单方面传递,缺乏艺术色彩。如果人们将商业宣传,公共艺术和交互设计融合在一起,从平面拓展到空间也就实现了新型的全信息艺术设计模式。

2.3、交互媒体叙事的优势

如今叙事不仅仅应用于电影电视剧及一些文学作品中,还可以用于地铁这一特殊的公共空间,使乘客乘车中体验不一样的时空感受。传统的公共艺术往往思维局限在单一的肉眼可见的时空,然而现在的一些交互性公共艺术打破这一思维局限,通过跨越不同历史时空表现出了非线性的空间观念,让人们看到感受到异地空间存在的人或事。在地铁空间,利用交互性媒体叙事的艺术形式可以将不同的站台不同的人物事物联系起来,营造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独特情感交流氛围。例如,陈健、蔡淑莹在台北捷运新店线上的互动式公共艺术作品《窥》中,通过摄像机、投影机、屏幕等装置,在地铁站的月台上下内外都安装上摄影机和投影机,乘客便可以看见地下月台人们的一举一动,同样,自己的影像同时可以被地下月台的乘客们看到,这个作品就是交互媒体叙事的公共艺术作品,使乘客在乘车过程中感受到了不同的时空转换。

2.4、美妙的数字情感体验

交互性公共艺术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图像,声音,故事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赋予每个场景中的人物独特的情感色彩,然后借助数字化媒体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真实的感受当时的场景,如此不同的亲身体验便会使人记忆更深刻,难以忘怀。例如,宋家庄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作品《宜其家室》采用速写画的形式,描绘的是19世纪普通家庭的室内景观,再在门窗位置安装不锈钢镜面,这样行走的乘客便可在“过去的房子中”看见“现在的自己”,如此逼真奇妙的视觉感受传达出了温暖,融合的时代主题。相信每一个体验过的乘客们都会记忆深刻,感触良多。这就是地铁交互性公共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美妙的数字情感体验。

3、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交互性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更丰富的视觉体验,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将交互性公共艺术应用于地铁公共艺术中,使地铁公共艺术呈现出了动态的设计特征,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以其特有的互动性,逼真性,临场性远远优于传统的静态地铁公共艺术,在更好的达到其特有的目的前提下也为现代艺术的传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虽然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不是没有弊端,它具有很大的诱惑性,虚拟性,局限性,这一点在传媒业中表现的尤为显著。传统的公共艺术具有的交互性公共艺术没有的真实性,材料性与接触性,因此,交互性公共艺术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公共艺术。所以,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的置入应该谨慎起见,不可盲目实施。在做好全面的考察评估后再选择适当的公共艺术以促进公共文化与城市生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佳洲.城市空间中交互空间的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交互艺术;批判;构建

一、概念

在后现代语境中,公共艺术作为当代都市空间中审美以及文化实践的存在物,是将公共、大众以及艺术的概念融合一体所组成的艺术。公共艺术兴起于早期的西方发达城市,经过政府部门的建置从而形成完整的形态。批判与建构的有机综合就是公共艺术的实践。公共、艺术和大众为其主要属性,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社会和大众关系。交互艺术以注重用户体验为中心,它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使用者的基本情况、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分析。数字交互在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人们的行为感受方式与思考方式发生改变,如此情况下人们习惯性去用交互式的方式去对待事物。互动和大众为其主要属性,数字交互设计是作品与使用者、个人和群体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对于乌托邦概念的理解可能大部分人停留在不存在的地方、空想、美好却又不切实际的地方,这是一种“社会乌托邦”层面上的局限。“我是,我们是,这就够了,现在我们必须出发”,布洛赫的《希望原理》中如是言。作者所提到的“一个更加美好的梦”,就是作者梦想的现实的乌托邦。“乌托邦式”不仅是对于消除异化与剥削的追求,还是对更好更本质生活的一种向往,而交互影响下的公共艺术设计更加地走向大众、走向生活和走向社会,这也使得公共艺术有更大更好的环境在批判中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梦”。

二、交互与公共艺术设计的相关性

交互与公共艺术设计其本质上都含有公共与互动的属性。交互观念影响下的公共艺术作品,其作品从构思阶段到最后的作品呈现阶段,互动性的思维一直融入其中。交互与公共艺术的关系可以从设计师、政府和大众的角度出发:第一,从设计者层面,设计者要考虑公共艺术作品理念的来源与交互的关系。第二,从政府层面来看,对于城市发展的需求,政府会对较新的交互理念进行选择。第三,从大众层面来看,大众对于交互思维的公共艺术体验及其喜爱程度的不同,使得大众与艺术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艺术本身,这样一来大众与交互思维的关系将成为交互艺术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一部分。从作品产生灵感之初,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对生活的认知和反思方式,由思维对象的性质所决定,也由设计师的生活环境以及作为作品和观者中间的思维工具的性质所决定。数字化交互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而大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互动性思维也更加深入人心。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的设计势必会间接地影响到大众,大众在观看公共艺术作品实物过程中将会更好地与作品对话,使大众和公共艺术作品建立一种交互理念的关系。而这些方面的考虑将会促使设计师思考其自身的城市生活,进而影响其个人作品的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赞助人大多为政府或相关的权力机关。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代表了城市当地的地域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将成为城市艺术的决策者在选择作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城市发展方向的不同,会导致赞助人在对作品的需求和要求上呈现完全不一样的状态。现代化的大都市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城市发展的目标,数字化交互自然成为赞助人重点考虑的方面。大众作为公共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一部分,大众的需求与生活方式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呈现方式。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大众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交互的过程能够使得作品所要表达的娱乐、批判、反思的心理感受更加强烈。大众通过互动,与作品本身发生偶然的关系,并改变了作品本身,从而自然而然地构成公共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三、交互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交互艺术的观念广义上看非常之广泛,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作品、作品和作品之间的互动都可以称之为交互。交互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方法包括接触、体验和参与。

(一)接触

所谓接触式的互动,是公共艺术作品在灵感来源之始就预留给受众一些空间、大众可以直接面对作品、甚至可以触摸作品的一种互动方式。从原来展台上的艺术走下来,使得作品与大众的距离变得更加密切。接触式互动从作品本身和观众个体的身理及心理上产生互动,这也是公共艺术与公众发生互动“接触”的初步,是设计师、艺术家将创作眼光投向公众的表现。

(二)体验

就体验的应用方法而言,除了上述提到的将作品从展台走下来外,还可以让已经设计好的作品随着观者自行改变作品从而形成新的作品呈现方式。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概念在这样的方式中得到了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J].江南大学.2010(08)24.初步的体现。如《策动》(图1)所示,其作品随对象的站与蹲进行调整,受众可进行控制。

(三)参与

参与的方式是设计师只提供想法,而作品由大众完成,而不仅仅使大众体验到公共艺术完成品的体验享受。这个层面可以说得上使得人人都是艺术家,让普通的大众来参与创作确实存在许多不可操控性,同时也存在了相当大的偶然性,然而这样的应用方法在许多公共艺术作品中都有运用。

四、交互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一)皇冠喷泉

强调多媒体、自然景观与城市居民的互动是芝加哥千禧公园皇冠喷泉(图2)的最大特色。数字交互对作品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交互符合的选择,水中大屏幕显示的画面是芝加哥市民面貌的一种随机显现,这样就使得作品与大众处在了一种平行关系之中。第二,作品本身与大众所产生的动静对比、皇冠喷泉选取展示内容的偶然性与周围景观的对比,使得原本静的景观与动的市民结合在了一起。除了在展示的芝加哥市民头像之外,为传达幽默以及作品的趣味性,作品中还会穿插一些类似小孩尿尿的内容。第三,大众的可参与性。皇冠喷泉在设计之初就又着重大众参与喷泉的考虑,设计师将黑色的大理石地板设于喷泉的两座大型屏幕的中间,大理石地板上方即为水景。从这个作品可以看出在芝加哥这个都市作品中,互动性并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一个理念,而且还是大众和城市艺术之间产生对话的关键。

(二)北京—记忆

中央美术学院王中教授主持设计的《北京•记忆》装置艺术墙位于地铁6号线南段的南锣鼓巷站,是北京地铁中人流量较大且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站点(图3),《北京—记忆》试图使观者重新找回对于老北京的记忆,用作品去描绘一个属于每个观者内心的老北京故事。首先,《北京—记忆》每个元素所组成的图案都是老北京的形象。其次,作为作品的每个元素,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数字信息背后丰富的内容,市民可通过扫码访问视频或者文字记录,并与网友通过留言进行互动。

(三)流体——雕塑运动

流体——雕塑运动在米兰新设计的临时博物馆展出。该装置的设计和制作由柏林的设计工作室,WHITEvoid与现代的先进设计中心的合作。作品由12000个发光的球体、8个高速激光投影仪和它与游客的相互作用形成物理点云构成,作品将现代的设计理念“流体雕塑”转化成了一个生动的艺术体验。由于观者参与,随机分布的分子开始聚集、不断地运动,对那些寻求参与的人作出反应。云的粒子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算法,看起来都是随机排列的。由于该算法考虑到8个高速激光投影机悬浮在艺术品周围的不同位置和不同投影角度,使得激光可以击中和照亮所有的领域,点燃的球体最终形成三维图形的组合物,没有任何盲点。保持相同的密度和强度的流体图形被观众观察到并与观众发生互动,同时从每一个角度分析访问者的位置,他们的姿势和手势都由安装了多个3D摄像机的跟踪系统跟踪。

五、趋势与总结

(一)趋势

信息交互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信息交互技术可以让各种媒介相互联系,作品与观众的对话也产生了更多的偶然性。作品则提供更多的可能给观者,这种多可能性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物的绝对化,大众也成为设计师,享受参与艺术作品的欣然感。总的来说,信息交互的运用结合了视频、声音、文字等多种方式。数字交互的应用使得大众与作品的沟通更加直接,无需教学式的指导,就给人们深刻的感受。当然,信息交互也会对公共艺术作品产生一定直接影响。多媒体交互技术的发展会使得公共艺术作品的形态产生改变。这样一来公共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就不仅仅限于作品本身,而更多的是情感化设计下的产物。

(二)总结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4

关键词:大众文化;公共艺术;互动;空间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繁盛使得艺术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特征。大众文化表征的世俗化特征,首先表现在,它不再仅仅关注诸如崇高、伟大、神圣、经典等“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议题,大众文化中的“去分化”现象模糊和抹平了许多界限。例如,日常生活和艺术,它开始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审美。大众文化的形象性和视觉化从传播媒介上推动着文化的民主化,它使文化回归眼睛,消除了人们在文化消费中因知识水平引起的不平等。

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无深度、平面化,解构了传统艺术所标榜的精英主义、宏大叙事、绝对理论等内容,后现代文化旨在消除界限、去除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艺术作品和公众之间的交流,使人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通过自身表达想法。后现代美学特征渗入到公共艺术领域,使得公共艺术作品呈现出后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契合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大众文化作用下公共艺术的平民化倾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作用于公共艺术,使得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成为生活艺术化最直接的媒介和形式。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与人文观念的体现,是作为生活的需要而不仅仅作为纪念的需要而出现的。公共艺术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理念:艺术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它已经走出了博物馆、美术馆,重新走近了大众。艺术从高贵的殿堂来到了城市的街头,由供人景仰与对人说教变成了民众可以参与的一种生活的娱乐。[1]由此,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公共艺术的概念早已众说纷纭,90年代以后对于公共艺术概念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美术百科大辞典》对公共艺术的定义也将之等同于环境艺术、景观艺术,认为它是“一门以环境的艺术为要旨,由雕塑、建筑、城市规划以及行为科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兴艺术学科”。[2]广义上的公共艺术泛指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的造型艺术,只要在时间和空间中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联系的造型艺术样式,都可称为公共艺术。[3]笔者认为,公共艺术首先是视觉空间的造型艺术,且应被界定在“公共环境”之中,其“公共性”也决定了其与公众的关系,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另外,城市公共艺术一定是与周围的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加之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艺术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互动性、艺术作品的传播空间大大增加,现代的城市公共艺术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

1 多元互动:艺术走进大众

大众文化时代,观众要了解艺术作品,就需要与艺术作品有交流和互动,艺术作品与大众的互动,即艺术信息传达和观众接受的过程。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出造型各异、极具视觉吸引力的特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改变了传统的单向、静态的展示方式,以更加开放的形式面对大众,更加注重与大众的交流和互动,使公共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空间。因此,“互动”成为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在向大众传递艺术信息的同时,将大众带入互动交流的状态,引发观众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并接收到大众的信息反馈。公共艺术与大众之间良性互动的交流给大众的日常生活添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的艺术审美鉴赏力。

“我不想洗碗”互动公共艺术展是由市民和网友创作的2000只图案各异、写有“我不想洗碗”字样的盘子铺满草地,活动旨在倡导全民绘画艺术,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这样由大众参与的艺术作品构成了一副壮观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整个艺术展示作品,由观众创作参与,开放自由地展示形式,也使观众自发成为传播媒介,互动性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的十几名学生用塑料水果筐建造的“巴比伦塔”。整个设计使用了1400个黑色水果筐和30个白色水果筐,用尼龙束带绑扎做成柔性节点。“巴比伦塔”本质并不是形式上的塔,而是一个人们交流的地方,一个可以诱发活动的地方,这个设计也是由此为出发点发展出来的,其形式来源于水果筐的特性。水果筐适合受压,不适合受拉。拱的形态非常符合这种特性。然后以拱为基本单元,发展出一套能够随基地、地形不同而随意变化的形态。展示的空间选在人流众多的校园草坪,事件发生的概率高,最终的形态也引导了人流并刺激事件的发生。“巴比伦塔”的设计形式直接诱发观众的行为,最终形成艺术作品的完整呈现,大众在互动中完成艺术作品,这也实现了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和诉求。

2 视觉消费:造型艺术的视觉性呈现

在大众文化时代,“视觉消费”成为一种常态。随着当代社会和文化越来越倾向于视觉化,也就形成了所谓“以形象为基础的现实”。在视觉化的今天,城市公共艺术以公共空间为依托,更需以极具视觉化的造型和形象走进大众的眼睛,并引起大众艺术思想的共鸣。城市公共艺术在实践“视觉消费”的同时,完成了公共艺术要将艺术思想传达给公众的诉求。在“视觉消费”时代,看本身就构成了消费。因此,在偌大的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呈现要极具视觉化的特性。另外,视觉消费不仅是视觉关注,还生出意义和欲望,公众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能够与艺术作品产生某种或情感或行为上的交流,艺术作品将艺术思想传递出去,并能收到公众的信息反馈,“视觉消费”的意义便生成了。

地铁站每天人流川息,而且大部分城市的地铁站模式化严重,毫无艺术气息。因此,地铁站成为艺术家创作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被誉为“上海最美地铁站”的同济大学站,将国画和光影融合得恰到好处。巧妙的天窗将自然光线直接引入地下站厅,画作以散点透视法构图,通过“春――丞相故里桃花坝,夏――三江口放筏,秋――金秋庆丰年,冬――深渡瑞雪”一年四季的沿江四处有代表性村镇的刻画,将场景故事由此统一在画卷中,描绘了由清朝至新中国成立那段徽州繁华时期的风俗文化。远观与光影相融,近赏则有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作品极具视觉化,或大气磅礴,或色彩绚丽,或造型独特,如此才能吸引行色匆匆的人们驻足观赏,将艺术搬进地铁站,能让每天无暇忙碌的人们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为枯燥的生活增添色彩。

大型城市公共艺术展“奔牛上海”在上海的十大地标城市空间展出多头雕塑牛,由艺术家亲自给牛身绘图,颇具风格和特色的牛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出现,极为引人注目,每头牛的造型和图案都不一样,它们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案和色彩吸引大众,牛身造型的设计也别具风格,或惬意趴卧状,或牛气奔走状,或直挺驻足状……极具风格化的奔牛造型和图案在“视觉消费”的今天也成功传递出奔牛所承载的上海城市文化精神。

3 公共传播:自由的媒体空间

媒体越来越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参照。媒体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价值有效等特质也成为公共艺术作品青睐的重要载体。当下媒体空间越来越自由,尤其是新媒体和多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想法发到媒体上,新媒体迅速的传播速度和大幅度的传播范围使得人们发表的内容不断扩展。因此,媒体的特质能使公共艺术得到更大程度的曝光。另外,媒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能够引导公众参与、公众自发分享、扩大公众话语权,如此一来,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加密切,公众也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自身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艺术作品的意义空间也随之扩大。

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展“奔牛上海”户外展出的多头奔牛雕塑引发人们竞相拍照、分享,网络媒体、电视媒体、报纸媒体也竞相报道,传播面迅速扩大,新媒体趁势鼓励人们拍照合影分享到媒体上,并选出幸运的观众给予奖励,部分观众在获得“奔牛”模型后可自行绘制创作“奔牛”作品,并通过一定的平台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看到由普通大众所创造的作品,这大大促进了公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和交流,公众在参与创作、参与分享的互动过程中,便能从中了解到“奔牛”所体现的上海城市精神风貌。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媒体对公众的调动和传播,有利于发现和激发公众的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价值判断,并有利于创作者对该地域文化的认知,从而反观自照触发创作生机,这样更便于作品的公众接受,体现作品在公共空间的“生长性”,即生于此长于此。[4]

在大众文化视野下,如何在新语境下实现多维、独特的艺术作品,如何创造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交流的文化空间、如何在开放的视野中将公共艺术纳入本土文化,都将成为我们不断追问和努力探索的议题。

参考文献:

[1] 周成璐.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2008(9).

[2] 周之骥.美术百科大辞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3:118.

[3]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影响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环境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5

公共艺术;公众话语权;网络空间;交流平台

G124A008406

引 言

随着交互艺术、声光电艺术的崛起,城市公共艺术也搭上了互联网发展的便车而在很多方面具有了信息化、数字化的特征。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公共艺术在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国内学者对公共艺术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数字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的运用研究上,其着眼点在于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来支持和影响公共艺术创作与传播,如江南大学王峰的博士论文《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江南大学张旭的硕士论文《以互动性思维为导向的公共艺术》、中央美术学院王磊的硕士论文《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等。与之对应的是,国内研究中关于网络技术介入公共艺术活动进而推进公众意见交流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提及。袁隆在《初探网络公共艺术在中国互联网的现实性》一文中提出了“网络公共艺术”的概念,并提及了网络技术对公共艺术活动影响的重要作用及其未来美好的前景,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公共艺术必将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留下一笔重彩”[1]。可以预见,“互联网+”时代,开发服务于信息交流和公众参与的数据系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公共艺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另外,从技术发展条件看,随着互联网逐渐普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公众互联网使用习惯的形成,这一类型的系统的开发与运用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本文以构建公共艺术中公众话语权平台作为逻辑起点,通过解决艺术品与交流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及信息的流动性管理架构问题和信息的储存与共享等问题,勾勒出一幅网络技术的公共艺术公众意见交流系统框架,并阐述其技术路线及潜在应用。

一、 网状交流,信息互通――公共艺术交流语境营造新方式

近年来,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共艺术的前提是公共性,在一个连基本说话的权利都受到限制的社会,在公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都不能得到保障的社会,是没有公共艺术可言的。”[2]可见,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具有一种艺术平等的特质。具体而言,依据公众的意愿来选择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方式以及选择艺术家,或者是艺术家与公众保持畅通的交流和沟通,在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中准确把握与表达公众的意愿。两者的核心是在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公众的话语权。鉴于这一现实需求,有必要为公共艺术活动中所有的参与者和欣赏者提供一个享有自由话语权平台。这个平台客观上使每位关注公共艺术创作的公众都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甚至能对公共艺术领域的不良现象进行尖锐的批判。

通过公众的社会属性揭示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不足以将公共艺术的艺术形态描述清楚的。[3]公共艺术的存在需要借助和依托于一定的空间。空间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4]网络环境对所有问题和所有人开放,它一改传统媒介那种点对点的对话方式,采用一种多边、网状的对话方式,解决了公众信息与公共艺术信息之间沟通的渠道问题。在这个空间里,公众可以对关于公共艺术活动的话题畅所欲言,发表或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个空间让我们收获公众对公共艺术创作的意见和愿望,在公共艺术品设立之前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形成妥协,进而形成广泛的需求共识。这种广泛的共识有助于形成带有倾向性的民意,使得公共艺术在建立之初就具有坚实的民意基础。

江哲丰等:基于互联网的公共艺术交流语境营造、设计与实现

公共艺术公众交流平台的设立将为公众提供一个民主、有效、便利地参与艺术创作的渠道,有利于唤起公众对公共艺术参与的热情;同时,平台中日积月累的意见与资源也会对公众的艺术情结、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将会在日后的公共艺术品的决策、创作、管理等环节中体现出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众交流平台建设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公众在公共艺术领域的话语权,促进了艺术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向。

二、技术创新――网络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信息管理

信息技术介入公共艺术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三种因素:技术创新(尤其是移动网络技术发展)、公共艺术研究理论演变和公共艺术实践需求。其中技术创新是重点,它体现了变化中的交流工作模式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环境中对新的公共艺术信息的积极诉求。对于交流平台的信息管理而言,技术创新主要是指网络环境中公共艺术信息的管理架构的创新。

1. 公共艺术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信息化对公共艺术发展的直接影响,在于新技术极大扩展了公共艺术创作、欣赏和交互过程中艺术家与公众表达意见的领域。信息时代中的公共艺术,能借助技术手段挖掘多种意见类型和表达、传递多样意见。多元思维的参与和融入,细化了艺术家对公共艺术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公共艺术创作与欣赏活动的影响力度和深度。具体来说,公共艺术意见的扩展体现为两点 :(1)个体艺术审美意见的肯定 ;(2)集体创作价值的发现。一方面,个体意识中存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艺术审美行为,这种能力是个体在不断积累生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未能觉察的默认理解审美意识。这一意见类型的肯定和被尊重,使得个人审美成了当前公共艺术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换一个角度,在多元的后现代社会中,个性审美意见被逐渐肯定,个体独特的认识结构和生活体验将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个体艺术审美意见的表达与传递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使个体认知中独特的、有价值的审美理解和判断得以被发现,并通过交流和协作汇集到集体创作之中。另一方面,为了在一个主张个性张扬的后现代社会中维持、发展一个有序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集体参与创作行为沟通和协调在公共艺术活动中逐渐被强调。多元意见群体参与对话、交流、合作、协调成为公共艺术创作中整合意见、达成共识的重要途径。而在此过程中,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推动跨地域、跨机构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逐渐成熟,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给多方交流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流工具,技术革新对形成有效的对话与合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5]

2. 网络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信息管理

公共艺术有关注世俗、平等交流和公开讨论的要求,与网络空间的平等、开放、交互、匿名有很大的一致性。由此,我们将公共艺术话语权置于网络空间中来思考讨论就具有了逻辑上的契合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就在于它赋予了公众讨论评价艺术创作的权利,即提升了公众的话语权,因此公共艺术的出现使得艺术逐渐回归其原始的领域即公开讨论和理性批判。“在这个公共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6]在网络空间中,公共意见来源并非单纯的个人喜好,还有个体对公共艺术事务的关注和公开讨论,进而形成代表公众普遍利益的共识,从而对公共艺术活动进行民主控制,即实现网络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话语权。

公共艺术信息管理不仅包含信息编辑与生产、存储、共享等,还包括信息在流动中的更新与处理。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网络空间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与通信平台,更是新信息产生、交流、互动的空间。它超越因距离、时间、成本而产生的信息表达与传递障碍等。这些信息的交流、汇聚深刻改变了网络联络下的个体与集体行为,推动着新信息时代下社会结构的变革。面对这样的演变,公共艺术研究者应当顺应时展的要求,以新的眼光审视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以求从中获取新的创作依据与灵感。

对于公共艺术信息的管理还需要开发一个以交流、协作为特征的公共艺术实践新范式。交流、协作新范式的根本意图在于协调现代化向后现代化转变过程中所产生的多元价值冲突,以交流、协作的集体行为方式解决各方利益间的问题争议。英尼斯(Innes)和布赫(Booher)的研究指出,在构建共识的过程中,对话(dialogue)、研讨(discourse)、网络建立(networking)是产生合作的主要方法,而合作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广泛的参与者,以及促成参与者之间平等、有效的双向的信息交流。[7]新的公共艺术交流范式的核心是公共艺术意见(公众、艺术家、管理机构)的表达、共享、交换,保证对话、研讨、网络建立等合作行为的实现。实现这种交流和协作的模式的前提在于一个公众交流的平台的建立。同时还需强调的是各群体完整的意见表达是多方参与合作的重要条件,不管公共艺术家、决策者还是公众,都应该具备对其所参与的公共艺术问题有基本的理解以及适应其自身能力的表达途径和工具,这是产生有效率交流的前提。

三、“融会贯通”――正在实现的公共艺术网络交流平台框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资源信息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的公共艺术交流平台正是以信息管理系统技术为核心,建立一个服务于公众意见共享和交换的平台支持框架(图1)。试图把公众参与公共艺术活动、政府规划公共艺术项目与艺术家创作公共艺术品引入交流、协作式实践,以现有技术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交流平台,建构一个多方参与、协作的公共空间。

图1 公共艺术公众交流平台支持系统框架图

1. 基于公共艺术意见交流的网络信息系统

一个服务于公共艺术意见采集、交流、传递和储存的信息系统,其核心是一个集网络数据采集和公共艺术信息处理为一体的服务系统。它接受与感知源自各方的文本、图像等信息,经过分析处理之后向用户输出,从而形成以公共艺术信息为内容的网页界面。

系统的特点是以网络用户界面的形式实现浏览者之间的信息互动。系统以数据库技术为依托,以友好的网络用户界面为信息呈现工具,以网页中呈现的意见信息为中介,连接现实世界中公共艺术参与者。系统主要分为“意见交流平台”和“公众参与平台”两大部分。“意见交流平台”用于接收经过服务器收集整理的数据信息,并以网页化、图像化的形式呈现给网络终端用户。同时,允许使用者根据个人关注点进行基本的浏览、查询和检索操作。“公众参与平台”用于接收公众的意见反馈和数据输入。它以浏览器为窗口,鼓励公众在系统空间中发表意见、上传最新公共艺术案例、讨论公共艺术项目建设等,并输入相关信息(如个人意见、建议、公共艺术案例的基本信息等)。此后,公众提交的信息传递给后台中的信息管理模块,储存保留。

需要指出的是平台生存的现实基础是公众积极参与公共艺术活动。同时,在不同的公共艺术情景中、不同的任务要求下,系统应当能够及时调整、不断完善,适应新的要求和新的活动情景。公众意见与信息的收集、规整和传递是系统的核心,所有的公众既是平台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信息构建的贡献者,鼓励公众参与是系统开发、应用和不断完善的基础。

2. 多种技术和参与者的集合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系统功效,平台框架在上述两大主要模块基础上将集成“公共信息平台”、“投资决策与管理平台”、“交流参与平台”三大主要辅助功能模块。系统综合利用“交流参与平台”中“数据分析”与“意见管理”工具提供的分析和管理能力,在独立的公共艺术信息服务器中处理意见数据信息,分析结果和数据连同收集的公共艺术意见、政策、案例等,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展现、和传递。同时,利用“公众参与平台”,收集来自公众的意见和反馈。另外,政府决策机构、投资机构与管理维护机构可以通过“投资决策与管理”平台公共艺术建设项目信息、招投标信息、维护管理政策与方法等与公共艺术品建设、管理相关的日常信息,以保证公共艺术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公众的知情权,也可有针对性地在此展开讨论以方便上述机构了解公众对项目的意见与建议。

这样的流程设计围绕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出发,运用信息技术涵盖了多种意见类型和来源,体现多种参与方对公共艺术的意愿与需求。首先,艺术家的艺术感觉、建筑师的技术知识与艺术评论家的评价意见以多种形式被收集、汇入“信息交流平台”,并在“公共信息平台”引用中得到体现。其次,政府机构对公共艺术项目的规划成果与决策者战略、投资者意见、管理机构的举措等多种信息,在“投资决策与管理平台”中以数据、文本、图纸、政策等多种形式被采集,经过数据服务器的整合处理,最终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呈现。最后,公共艺术品的欣赏方――个体、集体与社区的关注意见,通过网络参与公共艺术活动,于“交流参与平台”上表达,作为投资、决策与管理机构规划管理公共艺术时的辅助参考。

四、 公共艺术交流平台的潜在应用

从平台功能可以看出,利用现有技术和数据条件开发出来的公共艺术公众意见交流平台将具备几大优势。一方面,公共艺术案例数据都可以在现有的平台上通过作品收集上传得以叠加显示,这使得各种通用的公共艺术相关数据类型都可整合入系统;另一方面,现有的网络平台为实时信息的提供了可能,可用功能包括公共艺术竞赛信息、政策信息浏览、公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意见讨论和公共艺术项目等。现有技术可以很好地公开公共艺术信息,为政府相关部门、艺术团体组织实施城市公共艺术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系统可能运用的领域如下:

1. 政府、民间机构政策信息

公共艺术公众交流平台可以作为区域政府信息平台。公共艺术管理机关可以把公共艺术项目建设信息,特定地区(自然资源保护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公共艺术建设征询方案等信息通过这一平台汇总向外部并征询公众意见。同时,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关的公共艺术政策信息进行查询。

2. 多方参与公共艺术方案讨论

公共艺术意见交流平台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品建设、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决策者、建设者、艺术家与公众之间基于网络的多方参与的方案讨论平台。公共艺术品设计草案、管理规则、维护方案等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并讨论,各方意见和讨论成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共享。公共艺术建设、管理与维护过程中的多个参与方,以此平台作为日常性的意见交换工具,有助于政府机构、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完成跨越距离和群体利益的协作式工作。

3. 公共艺术活动中的公众参与

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公共艺术活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公众的参与,公共艺术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新艺术形式,并将这种参与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真正使得民众对公共艺术品产生拥有感,进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产生认同,这样公共艺术活动的实施才能在民众中获得正面响应。公众交流平台可以作为特定范围内的网络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平台,针对某一公共艺术项目、活动方案等进行公众意见征集。经过设计的界面朴实清新、导航明确、并提供通用易学的操作方式,使用者可以轻松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网络空间中的公众交流平台可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满足公众长时间、远距离信息交流的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政府决策与管理部门可以完成大范围的公众意见收集,汇集公众有关建议,进而调整与完善有关公共艺术的规划、管理职能及措施。

4. 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高校公共艺术专业于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正式设立,设立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尚处于建设和探索时期。由于公共艺术专业建设相关研究和积累相对缺乏,加之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缺乏明确的理论体系建构,决定了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处于总结―发展―完善―成熟的历史进程中。公共艺术交流平台的设立,有助于缩短这一进程。首先,平台中日积月累的信息资源为公共艺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它可t望当下公共艺术实践的概况,为研究者了解与参与公共艺术实践打开了一扇“窗口”;其次,广大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就系统化建设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体系进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艺术专业发展中的教师“话语权”,同时也为教育管理部门了解专业发展现状提供参考;最后,作为一种远程交流平台,公共艺术公众交流平台就天然地具有了远程教育的应用前景,师生在平台中以公共艺术信息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活动向纵深推进。

袁隆. 初探网络公共艺术在中国互联网的现实性[J]. 新视觉艺术,2011(5):31.

[2] 孙振华. 公共艺术时代[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157.

[3][4]吴士新.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6.

[5] 周恺. 基于互联网的规划信息交流平台和公众参与平台建设[J]. 国际城市规划, 2012(27):103.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翻转课堂;创造型人才;互联网+教学

21世纪是网络时代,更是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时代,面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下,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需要创造型人才。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艺术教育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正处在教育制度变革中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结合国家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进行改革,要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国内外公共艺术教育状况

艺术是有共性的,各种艺术类型之间是相通的,如果只选修单一种类的艺术课程,对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格塑造、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以及毕业后人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应从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设置方面着手。虽然教育部早就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但从实际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与教材、教学模式远离公共艺术教育的轨道,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目光短浅,严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二是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薄弱;三是高职院校开展的艺术课程单一,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不合理,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时效性;四是一些综合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公共艺术教学工作不仅存在着空白,甚至还取消了公共艺术课,出现了以活动、讲座代替等状况。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十分重视艺术学科的设置,据了解,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重新修订了艺术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2014年,美国出台了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艺术核心标准》,明确将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围绕《艺术核心标准》,美国的大学开出很多选修课供非艺术专业的学生选择,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理论鉴赏课和实践技能课,比如艺术史、美术史、艺术设计、工艺美术、手工制作、乐器课、舞蹈课、合唱等;而艺术院系也规定学生选修若干人文学科和自然社会科学等课程,多学科融合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方位的塑造、性情得到陶冶,艺术熏陶使他们视野开阔、审美提升。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构建合理、系统的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一)更新教学观念,引进先进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者要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式”(FlippedClassModel)教学法是近几年从美国引入的新型教学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大、中、小学教育中。2015年7月,笔者和几位同事参加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培训,通过“‘互联网+’时代下的翻转课堂、微课建设与教学改革暨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研修”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特征。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有很多优势。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八个字,它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课堂文化,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动性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五个环节,包括合作探究、释然拓展、练习巩固、自主纠错、总结梳理。“翻转课堂”其实就是通过师生互动、学学互动实现知识的传递、交流和反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平台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依赖老师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它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索、自主研究学习的机会。这种教学法改变了广大教育者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公共资源,打破束缚,寓教于乐,突破学生仅从书本、课堂中获取知识的局限,在教育界得到重视与大力推广,取得实效性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实现培养模式升级的重要手段。

(二)重视和加强教学新媒介、新技术的运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教师职业素质和教学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新热点,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发展不断鞭策着教育者改变教学观念,及时将先进的教学技术融入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先进的网络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优势;同时引导学生将学习资源扩大到数字化互联网电子书、网络信息交互平台,互联网正以千变万化的方式、绚丽多姿的面貌吸引着学生,为公共艺术教学注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所以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教学新媒介、新技术的应用,紧跟潮流,促进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

(三)构建高职高专公共艺术教育特有的课程体系

如何以更具时代感的态度去重新认识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尊重艺术多元化、创新性和实验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文化艺术跨界融合发展,重新阐述和重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开放的课程体系构建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网络教育平台,强调校际间的交流性、开放性、实效性。第一,将艺术课堂的学习空间拓展到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和文化机构。第二,广泛邀请和引进名师、大师、企业家进校园,让学生聆听名家精英讲座,建立名师工作室,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第三,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优势,推动学科跨界融合发展。2.思辨性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生自学、独立反思、批判思辨、自主实践、协作发展。首先,激发学生运用想象、创新创意、发散性思维进行写作、操作、创作,重视学生间协作、师生间研讨,共同提高,教学相长。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博览群书,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课内外质疑、分析、思辨或解惑。最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研讨、互评、质疑的课堂氛围,演示、交流展示个人的观点、作品等。3.综合性课程体系探索跨界和融合的教学新模式,跨越学科向综合性发展。第一,尊重艺术多元化、创新性和实验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构建以公共艺术课程为纽带的跨越学科和融合的新模式,在跨界融合中展现民族传统艺术的新面貌,重塑传统艺术的新优势。传承、展示、弘扬岭南文化,加强引导,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产业的融合。第二,整合课程,尤其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的更新组合和优化。第三,调整艺术课程结构,继续加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职高专公共艺术特色课程。第四,统合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实现理论、欣赏、技能操作一体化。尊重艺术多元化、创新性和实验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4.网络课程体系为了充实完善校园网络化艺术教学,调整艺术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公共艺术教学的特色课程,最大限度发挥公共艺术课程优势,建设一批符合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将校级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升级转型,逐步建设为省级精品资源课程,甚至建设为部级精品资源课程。精品资源课程是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才能实现提高高职高专公共艺术教学质量和创造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与价值。

(四)重视选修课程与拓展课程的设置

选修制课程的完善与发展目的是提高人文学科、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等艺术学科的地位,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联系,丰富学生学习的选择,促进学科的繁荣,打破各专业学科课程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局面,使有共同兴趣与研究方向的师生们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关系更加紧密,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就有必要增加相应的选修课程和拓展课程范围,以更好地展现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知识精华。各种文化的融合使艺术的概念得到无限延伸与拓展,许多艺术教育者纷纷认同的“视觉文化”这个概念代替传统“经典艺术”的概念,“视觉文化”所涵盖的课程内容极为广博。视觉传达就是通过可视的艺术符号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观者眼中,如美术造型、装置艺术、摄影、多媒体艺术、电影、电视、视频录像、书报杂志、各类商品、建筑物等消费产品以及各种学科,也包括景观设计、舞美设计、音乐、古董文物等,甚至包含了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时尚服饰、生活用品、广告、网络、动漫电游等诸多视觉影像、流行文化以及网络艺术等,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也要相应拓展。与此同时,艺术课程内容也强调多元文化取向,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中吸收精华养分,让其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与国际接轨的时尚意识,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有效扩大学生艺术视野与提高审美品位的必要途径。

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发展,高职高专的公共艺术课程也必须与时俱进,冲破保守狭隘的观念,借鉴和学习国外有关公共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以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将公共艺术教育构建成为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崇尚真善美、追求健康向上的良好校园育人环境,使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得以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7

现代艺术的发展以及当代公共空间发展转型所带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使公共艺术日益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与载体。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共艺术传播学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指出当代公共艺术由单向传播模式走向亲民互动,成为现代社会各阶层互动交流的平台,并在未来发展中成为城市新文明生发的触媒。

关键词:

公共艺术;传播学;互动交流;触媒

公共艺术的概念准确地说并非一个流派或文化概念,而是二战后起源并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强调艺术发展的公益和文化福利政策。战后现代艺术的发展以及当代公共空间发展转型所带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使公共艺术日益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与载体。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共艺术传播学的发展趋向进行探讨。现代英语中“传播”英文为communication,既包括“沟通、交流”也有“共享、共有”的含义。其中有关传播者、受众、传播方式及反馈形式等理论与观点,对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城市上层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权力的彰显

公共艺术并不等同于“艺术品在公共空间中的陈列”,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艺术品在公共空间的展出方式,更多是在公有空间中设置壁画雕塑而已。其功能在于提供简单的符号信息和教化功能。其中具有代表性就是城市雕塑,特别是以人物形象为载体的主题性雕塑,其意义上可以象征各种各样的观念和事物。这种形式与观念的对称性随着印刷品、影像等媒介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最终成为不同的社会共同采纳的主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重要传播模式之一。在公共空间矗立雕塑,是以某种强势概念进入这个空间的一种普遍方式,普通人是无法拒绝这种进入的,不仅无法拒绝甚至要被迫认同。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卫塑像……都在此过程中成为鲜明的政权或城市文化符号与象征。此时的传播者为城市的上层意识形态,然而传播者与受众无法面对面交流,受众在时间和物理空间上与传播者都是分离的。这种以艺术作品为媒介的传播方式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单向方式实现,并有效地形塑着城市上层的意识形态。

二、互动交流的媒介:公共艺术成为现代社会各阶层沟通的平台

7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佐藤卓在《现代传媒史》提出“媒介城市论”的观点,他认为在今日信息化的社会中,城市就是媒介。“如果说城市就是媒介,那么他就具有沟通私人与公共两个领域的功能。”而公共艺术无疑是世界诸多著名城市形象重要而直观的体现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将公共、大众、艺术连接在一起的特殊文化领域,不仅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于他的“公共性”。其核心文化价值即以艺术为媒介,构建或反省人与环境的新关系。按照传播学中的G•格伯纳(GGerbner1967)“互动说”的观点:“公共艺术”体现了“通过信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性。”作为现代公共艺术的发源地——美国费城,早在50年代末期及通过政府文件批准授权:统一将建筑或修复预算经费中的百分之一划拨给艺术用途。这一政策在费城取得成功后被美国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等均出台了类似规定。公共艺术在西雅图更注意囊括动态活动的参与:表演艺术、传统节祭、嘉年华等非永久性的艺术形式,虽然是暂时的活动,但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固定长期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其中相当部分还演变为每年一度的持续性节日,如“沙雕艺术节”“火雕艺术节”等。至此公共艺术的创作者走出城市精英阶层与专业艺术家的小圈子,广大市民成为艺术活动的参与者,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使很多作品在经过亲身体验和对话中衍生出新的公共价值和艺术生命。芝加哥千禧公园是其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见图1):该公园占地24.5公顷,由极具现代感的露天剧场、过街云桥、被称为”Bean”(豆子)的不锈钢雕塑“云门”、互动多媒体构筑物、优美的密歇根湖滨环境景观共同组成,体现出现代数字科技、自然景色、市民和游客参与互动的当代公共艺术特点。一年四季游人不断,各种展览、音乐会、戏剧节等在此持续上演。“云门”雕塑表面材料采用镜面不锈钢制作而成,游客可以穿越、触摸或多角度观看自己的投影,周边城市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色也随天色季节无尽变化,成为公共艺术作品亲民互动的经典案例。广场上的皇冠喷泉(见图2)由影像幕墙和喷泉共同组合构筑而成。南北两个大屏上随机滚动播放着芝加哥1000个普通民众的面孔,大家在民众的面孔前游玩与嬉戏,普通人的面孔被放大成为广场的焦点。该作品以其卓越的公共艺术形式促进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与互动成为新芝加哥城市形象符号并广为传播。法国著名的活动雕塑家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Calder)在巴黎采用风动雕塑的形式,使公共艺术成了人类感知自然的媒介,其作品形式简洁,色彩艳丽醒目,体量巨大,可随风上下翻转。而这一种可能性并非自然形成,而是通过艺术家的精心设计得以实现。偶发与无尽变化的自然现象通过雕塑得到升华与超越。艺术形式在此经历了“物品”——“空间”——“衍生活动”的转变,所有的构筑物和参与人群的活动共同构成了这个“作品”。并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最佳传播者,各阶层互动交流的媒介与平台。

三、注重体验与生长过程的未来

在传统的公共空间艺术中,作品通常是以“品”的方式静态设置于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未来公共艺术更注重于其公众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过程。如四川美术学院就以历年雕塑专业的学生优秀作品陈列于校园环境中,不定期地更新与变化,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陈列,远比固定长期地摆放一个名家作品更为鲜活生动地传达出学校艺术生命的蓬勃生长。而上海世博会则以主题雕塑竞赛比稿等方式,将艺术活动的周期和过程进行呈现,而活动后的各种评论与体验感受也成为作品艺术生命的延续,并由此衍生出无数的公众对话交流。柏林墙倒塌后,原本在墙上的涂鸦画作,连同墙体本身成为新的公共艺术品,被以小样或整体安装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地销售和展出,而电视报纸及网络等媒体的参与互动更是推波助澜,将事件越演越烈。无论是柏林墙的建造者和涂鸦的自由艺术家都未曾想到,他们无意间的合作,成就了一个巨大政治事件的最佳纪念品。无计划、偶发性、碎片化的诞生方式使得现代公共艺术更加与各种公众生活紧密联系。真正把媒介传播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微妙关系,明确表述出来的是被称为涂鸦之父的肯斯•哈林,他说“我的创作的终极目标是:公共艺术是为所有人而并非仅为少数精英而存在。艺术家就是媒介。”他大概算是最具有超越后现代艺术气质一位艺术家。其作品风格率真拙朴,不拘一格,涉及壁画、雕塑、海报,遍布纽约地铁、旧建筑街区等各个城市角落,彻底消解了传统艺术的神圣感,使公共空间变身为市民生活的乐园。可以预见未来城市公共艺术即将在空间维度拓展(由单体走向整体环境,由人工环境走到自然),同时也在时间维度上拓展(从“发生-成长-完成-反馈-再创作”的循环往复)。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将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性”,而更加注重“公共性”。艺术与生活边界将日趋模糊,所有相关社会或自然事件、音乐戏剧等活动,都将成为艺术家与市民对话,共同互动的媒介。公共艺术将成为诱发文化“生长”的城市新文明的触媒。

参考文献: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哈贝马斯:《当代世界艺术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③[美]凯瑟琳•米勒:《传播学理论:视觉、过程、语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英)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商务印书馆,2013年。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8

由于多元化的信息膨胀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充斥眼前的部分平面广告呈现出缺乏创意、缺少艺术性美感、制作低劣等问题,影响着平面广告传播信息的效果和大众的视觉感受,形成一种广告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广告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随着3D绘画艺术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其大大受欢迎的程度决定着这种艺术可以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传播媒介,将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相结合既可以提升平面广告的艺术性,又可以增加平面广告的创意。因此,利用3D绘画艺术的媒介来传播平面广告是一种科学的选择。文章探讨了二者结合的条件、方式、意义。

关键词:

平面广告设计;3D绘画艺术

一、引言

包豪斯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可见设计与绘画艺术的紧密联系。除了使用文字,绘画是广告设计表现的重要形式,平面广告设计是利用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来传递信息而达到特定的商业或公益目的。3D绘画艺术,也称3D魔幻艺术、3D立体画艺术、3D错觉艺术,是一种创作在公共空间和公共场地的绘画,它利用画面的明暗阴影效果和焦点透视,巧妙结合公共空间而产生三维错觉效果,达到三维立体的空间体验。自3D绘画艺术传入我国起,在我国发展迅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3D绘画艺术具有强大的娱乐性、互动性、公共性、创新性、艺术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当前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所欠缺的,因此,将平面广告设计结合3D绘画艺术是提升平面广告设计效益,促进我国平面广告设计健康发展有效手段之一。

二、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条件

1)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可能性。前面提到,设计离不开绘画,绘画是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3D绘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是一种创作在公共空间的大型绘画艺术,因此,它可以成为平面广告设计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的共同点。首先,平面广告设计是通过绘画和文字的手段而实现特定的实用目的,它的画面包含绘画艺术的表现;3D绘画艺术是一种通过公共空间的绘画给大众带来乐趣的表现艺术,二者都包含绘画艺术的表现,这是共同点之一。其次,平面广告设计面对的是广大的消费者,因此它具有强大的公共性和大众性;而3D绘画艺术也是提供给广大的民众娱乐和休闲,是制作在公共空间的绘画艺术,其公共性和大众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共同点之一。再次,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平面广告设计和创意紧密联系;3D绘画艺术也是通过在公共空间巧妙创意的绘画才会产生神奇魔幻的3D绘画场景,因此,创意是沟通二者的共同点之一。最后,没有创造出美的平面广告是没有吸引力的广告,而美也是3D绘画艺术的重要追求,二者都具有艺术性美感,是共同点之一。除了以上共同点以外,还有其他的共同点,比如娱乐性、教育性、传播性等。这些共同点紧密联系二者,证明二者的结合是可行的、合理的、科学的。

3)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实现条件。创作3D绘画广告的技巧和创作3D绘画的技巧是一样的,只是绘画内容和绘画目的发生了变化,绘画内容是平面广告传达的具体内容,绘画目的也很明显,不再只是单纯美观和娱乐动机,绘画目的是具体的商业和公益目的。因此,二者的结合需要平面广告设计团队和3D绘画艺术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三、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方式

1、平面广告到立体广告的转变

将平面的广告变成有三维效果的3D绘画广告,立体空间感的把握是关键的。平面广告设计其实是在平面上表现的空间设计,它本身就存在着立体的空间,比如前实后虚、近大远小的空间对比和明暗光影的空间效果。将平面广告转变成3D绘画广告,需要将平面广告的画面搬到人流丰富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具体指公共场所的建筑、地面、墙体等,而三维空间效果的把握主要依靠加强广告画面的明暗对比、色彩对比、透视对比。

2、主题的把握

平面广告设计具有明确的广告主题和表达内容,实用性目的很明确,3D绘画艺术更注重视觉效果的把握,它的主题内容不是主要的,绘画技巧显得更重要。因此,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的结合就是用3D绘画技巧来表达平面广告的主题内容,明确的主题加上三维空间效果的广告画面立即将平面广告变成活生生的立体广告,在大众体会神奇魔幻3D绘画艺术的同时收获了画面带来的广告主题思想。

3、文字的增加

平面广告设计的画面主要由绘画和文字组成,而3D绘画艺术是单纯的绘画,没有文字,因此,在二者结合的时候,可以加上立体效果的文字,可以点明广告的主题,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广告内容的传播,增强广告的效果。

4、互动性的创造

再有创意再绚丽的平面广告设计也没有3D绘画艺术的互动性优势,创作在公共空间的3D绘画艺术有亲近大众得天独厚的的条件,加上它的画面与公共空间的巧妙结合,创造出适合和大众进行良好互动的绘画场景,既给人们带来刺激和娱乐,又拉近了与大众生活的距离。平面广告和3D绘画的结合使平面广告变成具有互动性的广告,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使广告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充满乐趣,使大众接受广告信息由被动变主动。

5、创意的结合

创意的结合是指二者内容创意的结合。广告内容的创意是决定广告胜败的关键,3D绘画内容的创意也决定着它的成败,二者的创意都不能缺少。创意的结合又是一个新的创意的创造,例如,平面广告中的绘画背景可以和真实的类似公共空间替换,广告中的人物可以留空让真实的人去补充画面等都是二者创意结合的例子。

四、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意义

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平面广告的艺术性,广告画面完全由艺术家创作而成,3D绘画艺术所带来的浓浓的艺术气息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增加了平面广告的互动性,互动性的增加是前所未有的,它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使广告的传播变得更便利;第三,增加了平面广告的娱乐性,互动性的增加同时带来娱乐的功能,使以往静止的平面广告变得更加有趣,使消费者更乐于去接受广告的信息;第四,美化了城市环境,公共空间的3D绘画广告不仅增加了广告的艺术性,同时也给城市的公共环境增加了不少的艺术气息,一定程度的美化了公共环境;第五,增加了平面广告的创意,两种艺术创意的结合必然使人脑洞大开,给人带来无限惊喜。

作者:文明洁 刘雪梅 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洁.广告与视觉传达[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符腾解析当前3D绘画[J].现代装饰(理论)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9

关键词 发展;户外广告;公共艺术;艺术性;商业性

近几年来,国内户外广告业界与理论界越来越重视并深入研究公共艺术与户外广告的关系。户外广告与雕塑、座椅、栏杆、公交车牌一样,都是常常涉及到公共艺术。而公共艺术文化形态也越来越广,城市中的任何存在如雕塑、绘画、摄影、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视、电影、服装、卡通等等都可能将成为公共艺术可以跨足的领域。

1.公共艺术与户外广告的内在联系

在这几年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户外广告已经逐渐渗透到街道的各个角落。由于户外广告本身其特有的属性,它为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更为广义的空间,成为构造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迅猛发展,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无论从城市规划、建筑,或是艺术的角度看,新时代的发展正逐渐将注意力投向到公共艺术这个领域。但是对于公共艺术(Public Art)这个词,国内很多人仍然还感到很陌生。而对它的解释,公共艺术它不归类于某一种特定的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局限于某一类的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同时它也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

如今,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并不再仅仅理解为一种简单意义上的、只存在于大众化的、公共空间中的或体现全体公众意志与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艺术。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不再仅仅只是一些单体的、独立的建筑和雕塑,它也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连带的其他装置,同户外广告一样共同构成了城市整体形象的复杂系统。

2.公共艺术的加入提升户外广告的外在形象

在绝大多数的民众记忆里,大多户外广告并没有如广告人所期望的那样喜闻乐见,传统的户外广告更像是过街老鼠,让人唯恐避之不及。因为广告的前提是以利为先,它的唯一目的就是销售。当这种目的性被疯狂放大的时候,广告带给人类的反作用便开始凸显。这时,户外广告便阻碍了人们的视线,成为破坏靓丽风景线的杀手,同时也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绊脚石。如果户外广告也能像公共艺术一样强调艺术性与参与性,我想产生厌恶的机会必然会减少很多。这样户外广告留给人们的外在形象进而也会得到极大的改观。如果一件户外广告被看作是一件与城市协调的公共艺术品,想必会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更愿意被公众所接纳,留下更深的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广告效应。在宜家厨房新近推出的以3D为概念的家居户外广告中,宜家利用地铁封闭的空间和视觉环境使乘客完全置身其中,地铁强大的客流量也为广告的传播制造了舆论环境。立体墙贴吸引了不少乘客好奇的目光,有不少人上前触摸墙贴、更有人走来走去观察墙贴的变化效果,宜家巧妙地在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并将它倡导的“小空间大作为”的家居布局理念在此得以完美体现。由此可见,户外广告不单被看作是一种广告传媒,而它融入公共艺术时候,可更多的体现一种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品牌价值的提升,便于消费者接近同时产生好感。

3.公共艺术的加入加快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曾经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当你把一座城市看作一个美丽的公园时,你是否很不愿意看有一个极难看且不协调的商业广告在这公园里面。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有些户外广告牌不仅可以承办艺术展,还常常以更生活化的面貌将艺术融入城市。他们把户外广告的内容与周围环境融合,融入城市的文化形象之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过目不忘。曾经在美国街头一则关于戒烟的公益户外广告,设计师把垃圾桶夸张为一个立体的空洞的眼球,当人们把吸剩的烟头丢进垃圾桶的时候,一个空洞的眼球就会呈现在其面前。而垃圾桶沿边则写着“Smoking Causes Blindness”(吸烟导致失明)的字样。像这样的户外广告不仅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入,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很好地起到了警示作用。随着城市文化形态的逐步发展,户外广告势必会成为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它对提高城市的形象建设、文化精神、大众的审美特征以及市民文化气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4.公共艺术的加入提高户外广告与消费者的互动

公共艺术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同时它也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并在公众的影响下慢慢成熟。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户外广告就像公共艺术家懂得与人们对话的技巧,当他们在创作公共艺术品的时候,他们时刻想到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公众合作互动的产物,而其作品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公众的参与。在公共艺术中,艺术家始终在个人的风格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切入点。这样既能提升公众审美情趣,又能促进公共艺术作品更好的实现。而户外广告通过学习这样的对话,像公共艺术家这样思考的时候,它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演变成了市民的作品、小区的作品、城市本身的作品,与大众是紧密相连的。而对于公众来说,参与艺术的过程也是广告信息有效传达的过程。在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里,关于城市文化的记忆才能真正被凝固下来,户外广告才能长久的存在下去。在公共艺术的感染下,户外广告强调与受众的互动参与性,通过气氛的营造、平台的支持以及其它一切可能的手段,与受众形成双向的沟通,这种沟通可以通过感官的间接互动或者体验型的直接互动,进而与大众的情感共鸣,产生心理上的互动。丰田公司为了让人们真实体验只有在丰田Prius混合动力车上才有的人性化的高科技环保配备,将18座配有太阳能电池板,免费Wi-Fi接入,座位和电源插座的花朵雕塑安放在城市公共环境中。使人们体验坐在混合动力车的感觉,与大众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进而达到广告的传播。人是广告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大众是广告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当户外广告与大众有良好的互动时,户外广告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公众去选择,而是以更加主动的方式使消费者成为广告的主体。

5.公共艺术的加入减少户外广告中功利主义观念

在这个实用主义大大增加的时代,我们意识形态的约束日益减弱,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倾向,就是功利主义的盛行。功利主义广告是社会走向世俗化的表现,如今,功利可以理解为有用、利益、效益等。中国进入商品经济时期以后,人们的功利倾向明显地加强了。当广告传递出的诉求都围绕着是否具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这个轴心来运转,这势必培养人用功利眼光、功利态度去观察他人和事物。人类的无节制的私欲就可能被广告推波助燃并一发不可收。公共艺术在商业社会里体现了社会公众的诉求,它能吸引公众积极、直接地参与,并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来满足公众心理、生理的或精神的需求,进而实现其入思的、批判的文化与社会功能。这对于户外广告来说,公共艺术这种人文主义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它体现了现代广告的正确价值取向,为广告的创作提供了健康的表达方法。

一个开放的商业社会,户外广告应该承担起包括创造优化公共生存空间与环境、实现文化承传和自由交流,乃至实施社会与文化批判在内的诸多功能。它所追求的不仅是传播效果也要关注社会效果,它不仅是美化环境还要反映社会的问题。在良莠并进商业社会中,人们共同面对的很多社会问题常常被掩饰,广告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而人又是广告的主体,所以户外广告也当必须承担起教育的社会责任。

6.结语

几年前,中国户外广告的发展日趋月下,因为广告毫无创意,影响到环境,看不到任何的艺术性。很多地方不是要拆牌了,就是要禁投,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体公民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城市管理者们对城市形象和公共艺术的认识会不断深化。户外广告不再只是单向的传播体,将成为融入城市空间的新景观,成为老百姓互娱互乐的大众艺术。

参考文献:

[1] 王中. 公共艺术概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2] 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

[3] 李巍. 广告设计[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 刘森林. 公共艺术设计[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互动性公共艺术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我国推行素养教育脚步不断深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兴起对高校课程改革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务必要与时俱进,探求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1]。在网络环境下,推行网络和课堂有机融合的艺术公共课程教学模式将势在必行。

1.现阶段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公共艺术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依旧停留在传统公共艺术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上,对应选取的教学资源通常源自于教材中,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较较为单一,大多是少量的艺术图片或者简短的艺术音频讲解等。该种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扩宽学生艺术眼界,促进学生艺术创造,学生学习兴趣不足,难以主动积极第参与进课堂教学中。1.2公共艺术课堂教学方式落后。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不断得到推广应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已然难以满足现阶段公共艺术课堂教学需求,然而部分思想不开放的教师仍旧难以很好的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方式,难以迈出尝试新领域的脚步,只能守住缺乏先进性的教学模式开展公共艺术课堂教学。

2.网络环境下的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策略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为网络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教育需要改革创新,需要引入新鲜血液,将网络技术与教育课程有机融合势必会获取良好的效果。全面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如何进一步促进网络环境下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提升网络利用率,建立新型教学平台。现如今,互联网全面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88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大。网络在高校普及率已实现100%。新时期大学生凭借自身良好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对互联网有着十分强的驾驭水平,在网络环境下搜集信息、交流沟通有着特有的优势及非常的喜好。音乐教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征,充分借助互联网建立新型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平台。2.1.1基于网络环境打造公共艺术课堂专题教育网站。在网站中设置各式各样音乐形式栏目,诸如“流行音乐”、“音乐剧”、“民歌”等,同时添加相关联的文字介绍、乐理知识,从而提供给学生学习、鉴赏[2]。此外,可于网站上配备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在网站上设置交流互动区域,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该网站进行公共艺术课堂学习成果交流,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2.1.2构筑新型交流体验渠道。借助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构筑公共艺术课堂交流集群,引导全面学生进入集体群中,不仅要积极推进师生相互沟通交流,经由师生相互的互动,使教师提升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认识程度,调整自身教学思路;还要积极推进学生相互的沟通交流,经由学生相互的互动,促进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2强化师生水平,凸显教学实效。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均应当与时俱进,强化自身水平。就教师而言,应逐步强化自身对网络驾驭水平及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水平;就学生而言,应逐步强化自身网络操控水平及对网络资源的辨别水平。唯有师生共同进步,方可切实凸显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实效。2.2.1全面提升师生自身综合素质。教师与学生务必要转变思想、强化认识,切实将自我提升放置于重要位置。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素质受自我提升能力重要影响。师生日常可经由自我学习、向他人请教等不同途径有效促进自我提升。2.2.2高校应提升对师生培训重视程度。针对教师的培训,可采取教学技能培训、业务培训等方式,强化教师教学综合水平,对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复杂多变情形进行有效适应;针对学生的培育,应当强化对学生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辨别能力的培训,使学生能够经由网络获取到对自身有利的知识,进一步提升网络教学实效。

2.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即便现阶段网络环境下新媒体教学越来越兴盛,然而在大学公共艺术课堂教学中依旧不可省去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当逐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改革,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2.3.1转变过去学生被动教学方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均推行被动“聆听”的教学方式,应当对这一被动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强化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重视引导学生对所学音乐感悟、体验的表达。2.3.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调动起学生对音乐的感悟、鉴赏能力。在公共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认识到理科生与文科生的差异,理科生有着相对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选取类似《黄河大合唱》的有着明快节奏的歌曲供由学生学习鉴赏;文科生有着相对高的人文素养,可选取类似《梅花三弄》的有着较高文联关联的音乐供由学生学习鉴赏[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网络技术应用至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已然转变成一种趋势。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现阶段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网络利用率,建立新型教学平台”、“强化师生水平,凸显教学实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等,积极促进网络环境下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哲,周明霞,张扬扬.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以《音乐鉴赏》为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7):162-163.

[2]徐振祥.WebQuest:信息化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新视角—基于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课程的WebQuest模式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