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十篇

时间:2023-09-05 17:16:11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1

中国的美术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人们对美术行业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在判断和评价美术教育过程中,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实现多元化的美术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由此不断强化人们的美术意识。然而,美术教育经历长期的发展历程,逐渐淡化了人们对其价值观的认知。针对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分析了其历史变迁问题,同时详细剖析了其现实观,将对照比较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以此深入研究我国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历史变迁;现实

对美术教育来说,其主要由于人们接触或者欣赏某部美术作品时,对其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产生了价值取向。结合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发现人们对其价值取向在不断变迁,根据这一问题的产生,本文详细探讨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并对其历史变迁问题以及现实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两者存在的差异,由此提出对美术教育的个人见解,希望能为美术教育的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美术教育价值观的概念

对美术教育来说,其功能是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人们通过接触各种美术作品使之产生一定的影响,美术教育将充分发挥其功能,人们由此对其价值予以评定。美术教育本身就自带了一种功能,对其功能的评定就是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现,人们在评定美术功能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对美术教育的具体需求,以及社会对人们的影响等方面,由此对美术教育的功能价值进行评定。

二、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美术教育具有双重概念,主要分为传统概念和现代概念,美术教育不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是相应理念的传承。美术教育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人们的吃、住、行等方面。不同种类的美术教育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不同价值,或者说工艺美术代表了美术教育的具体价值,比如精美的美术作品等。工艺美术使得美术教育富有生命力,同时人类的发展历史对其也有相应的记载。从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体现了美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以及悠久文化历史的象征。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各种需求,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明追求,并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美术作品对人们的意义今非昔比,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术作品,因此必须创造出令人们满意的美术作品。

三、美术教育价值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对照分析

对美术行业来说,其价值体现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同时其价值也直接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目标,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对美术作品的价值取向比较单一,人们认为美术文化只是艺术行为的体现。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美术作品仅仅具有被人欣赏的功能,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美术作品缺乏完善的价值体系。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在不断进步,人们不断完善了美术行业的价值体系,也不断扩大了其价值范围。从现代美术行业来看,美术不再限于以往的艺术范畴,而更多地体现在其价值的提升,并不断丰富美术的价值体系。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美术教育通过价值主体进行一系列价值活动,实现美术教育相应的价值目标。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反映出整个时代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的主体价值观念。然而,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认为美术的创造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物质水平的高低。大多数人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都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以此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美术作品越完美,越能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美术作品得到众人欣赏的同时,人们也可以品味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我国的美术文化得到不断发展,主要由于我国对美术行业进行不断革新,以此实现我国美术文化的传承,进而实现其价值的有效提升。不管是传统的美术作品,还是现代的美术文化,其发展进程都结合了我国传统的美术元素。因此,将各时代的特征贯穿于各个美术作品,通过美术作品展现出时代特征,实现美术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美术文化体现了各个时代特征,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的美术教育相比,现代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艺术范围,更多地体现了人们精神层面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大美术基础设计的建设投入,必须注重美术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充分展现出美术教育的内在价值,使其能清楚反映出当今时代的背景特征,以此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磊.近百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与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发展[J].重庆师范学报,2010.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2

关键词:美育;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49-01

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第一、新的美术课程更具有“人文性质”。美术的“人文学科”强调对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熏陶和陶冶,改变了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倾向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美术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对人自身情感、思想、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美术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载体和沟通作用。

第二、新的美术课程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高度升华。三维目标是由形散神不散的三维交融而成的一个多元、分层、互动的整体目标,即‘三维一体化’,具体主要体现在:1、知识和技能是美术教育的本体。这是美术教育的“私域”所在,美术教育的“公域”表现在教育功能的发挥(如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创造力的激发等),我们提倡“公私兼顾”的美术教育,知识和技能仍始终应是现当下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过程与方法是对学生学习整体发展状况的强调。基础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让学生享受知识学习的过程本身,“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需要能够培养学生适应多变而复杂的社会发展环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美术课程所要突出和强调的重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注重于学生的内省和内化,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实践,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稳定的态度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

第三、新课标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既关系到美术知识的学习,也关系到学生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探究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培养。首先,过程与方法可分为经历、反思和探究等三个层次,学生只有经历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过程和认知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知识技能,才能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并从中体验和感受情感态度形成价值观。其次,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的意识。

再次,深入理解新课程背景下三维一体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1、符合科学性。教学目标要围绕课程培养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2、以生为本。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即符合学情。3、保持灵活性。教学活动是要遵循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朝着一定的方向和结果进行的。4、要有可测性。教学目标要用来评估、检测学习过程和结果,一定要具体、完整,便于实行和评价,具有可测定性。

所以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要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所不可或缺的。

第四、更加精选的美术知识和分阶段分层次的技能要求。

新课标改变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出发,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将美术学科视为综合知识的起点和终点,即注意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牵手,在互相联系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质。这种美术学科类型的划分,这改变了对美术“术科”的传统认识,改变了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倾向。

第五、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美术的美育空间更辽阔。

“课程资源”概念更为广泛,分类方式也很多,如校内与校外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充分利用它们可以大大增加教学的可能性,不仅仅是增加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得到极大丰富。

第六、新的评价方式。

评价在过去的功能被局限于甄别和选拔,新课程评价更多强调“促进学生发展”。关于评价主体说,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等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美术学科也在不断的思考和成熟。美术课程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人自身情感、思想、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真正了解美的意义,这是作为美术教师要教育学生的,也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毕生追求的。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3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扩展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扩展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4

由于美术教育与文化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美术教育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在结合美术教材的基础上,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主动地去感受生活、接触生活,只有充分与生活接触之后,才能够从中深刻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关键词:

美术教育;文化;生活;关系

一、美术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美术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从根性

其中可以把文化本身的涵义分成实践精神性和物质性以及制度性三种不同的层面。在这些层面当中,实践精神文化这一种层面,是经过人类对于社会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创造以及承传等一系列过程当中所孕育出来的一些知识经验所组合而成的,其中审美与思维不仅作为人类在对社会文化不断进行创造与积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且还是评估精神文化当中价值程度的一个根本立足点。精神文化作为广义文化的一个极其关键的部分,它指的就是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类自身的心理特点以及思想方式等融合在一起,然后组成一个文化相对来说比较深层的结构。由于美术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美术文化也就应当和别的不同的文化教育形式一起构成对于人类精神文化张扬延进的一个特别强大的整体。大多数人对于美术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常了解,其实把美术教育在文化当中的含义说的具体点儿,就是需要把教育作为一个主要的手段,然后把美术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们,这样才可以起到对美术文化进一步发展与传播的作用。也可以把美术作为媒介,利用美术来对学生们进行课堂教育,这样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善于发现美的能力与道德情操之外,当然对于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也非常有帮助。学校教育作为民族教育和整体社会的一种主要形式,当然学校教育的目标导向也就是整体社会文化质量的未来。

(二)美术教育在社会文化当中的价值展现

总的来说,可以把美术教育在社会文化当中的价值展现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具价值;另一种是本质价值。其中工具价值主要是把其当成工具的一个职能性价值,实际上,工具价值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文化能力与审美能力,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与社会的整体交流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它还使得人的情感品质与精神品质得到了升华。而本质价值主要是对于该项活动自身的性质来进行评价,本质价值在美术给人类认识和经验方面所做出的一些突出贡献非常重视,然而这种贡献在其他的人类文化活动当中是不能够提供的。虽然美术和美术教育这两者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差别的,可是从价值方面来说,美术与美术教育大致是相同的。对于美术与美术教育进行判断的时候,在量上是可以体现出来的,而在质上是体现不出来的。因此也可以这样说,美术教育在社会文化当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理所当然是相辅相成的,并且美术教育与美术进行比较的话,美术教育更加具有能够让受教育者对其自身技巧与知识容易熟悉掌握的价值。通常情况下,往往人们对美术教育的价值进行提示的时侯,首先就会提示美术的价值。人们从根本上对美术在社会文化当中的价值地位进行了肯定,这理所当然地也就确立了美术教育在当中的重要位置。

(三)立足社会文化,观察美术教育的未来

在当前阶段下,随着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展美术教育与实现美术教育的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这种文化教育在逐渐成熟与不断完善的今天。当然美术教育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并且越来越重视与其他知识教育之间进行有效融合。在最近几年当中,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由于科学和经济以及信息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美术教育产生了影响,所以对于社会各个不同的行业知识与不同方面形态的实践以及交流进行了高度重视。当前不管是哪一门知识教育与文化,在这种容量比较大与节奏非常快的社会体系当中如果想从根本上获得发展,那么前提就是应当立足时代的要求,大胆地求进。美术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当中把情感和生活两者结合起来的富含真理性的一门艺术,然而进行美术教育能够让文化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增添不竭动力。从以前到现在的一系列发展过程当中,美术文化所累积下来的盈盈硕果,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一笔巨大财富,更是人类文明的骄傲。美术文化所形成的知识厚博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们真、善、美的心灵进行着召唤,也深深打动着每一个热爱文化艺术的人们。

二、美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一)美术教育需求

实践研究表明,在当前时代下,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方面都在追求美,而且对于美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甚至还可以说任何一个方面都在追求着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实美是无处不在的。长期以来,美不仅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还是人们体现理想生活的一种方式。准确来说,美包容了我们的生活。如果从个人角度来说,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们不仅需要整天奔忙于生存的各种客观资本的辛劳,还要在对生活进行感受的整个过程当中,从本身所专门规定层面的情感特征以及文化素养等不同方面去对美术进行理解,才可以从根本上深刻体会到美术教育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精神文化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小到穿衣打扮,大到城市环境,所以说美术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美术教育的宗旨就是进行观赏和实用,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它渗透在了我们的整个生活当中。当然,这与人类在最早时期的造型活动当中就已经有了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意识的要求是一样的,经过漫长的演进和对于人类精神智力进行承传和发现以及创造等一系列过程当中,直到今天,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美的需求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对于美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人类文明和美术的生命力之间共同进步与生存,美术本身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再改善着我们的世界,并且不断去丰富我们的世界,甚至提高我们的修养,从而进一步有助于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这当中美术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美术教育来源于生活

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要明白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准确来说,美术作品把生活与艺术两者进行了有效融合。虽然美术来源于生活,可是美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加典型与集中,这两者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人之所以产生美感,那是因为在人的内心当中产生了真实的愿望,只有对从内心深处产生真实愿望这一点进行了确定,才可以从根本上具备审美资格;反之,事物对于人来说,是完全没有什么美丑可言的。如果用另外一句话来说,一个人自身所具备的内在和外界相互之间进行互动的结果就是美。人在自然界的所有活动过程当中,美术在其中通过自然现象然后进行体验与提炼,而且还利用美术形式来表现出来。说的简单点儿,就是运用美术这门艺术来对人们的生活规律与自然作出诠释,让人们对于自然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长期协调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到处充满着美术,如果我们想要把美术创作这扇大门打开,就必须要培养自己对于周围对象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当中进行发现,然后进一步引发自己在情感方面和思想方面的联系,所以,生活就是美术教育的载体。

(三)美术不仅高于生活,而且还反作用于生活

美术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提炼和加工以及再创造,在对美术进行创作的时候,先对日常生活当中一些具有意义的内容进行提取,然后再把这些内容合理地运用到美术当中。美术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人们的生活,从而进一步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大多数美的事物往往也就代表着审美者心目当中的先进事物。通常情况下来讲,美术素材往往都是从生活当中产生的,生活素材再经过美术家的筛选以及再次创造,然而这一系列过程就是美术不仅来自生活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当然也可以这样说,美术就是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提炼而成的,有些时候,美术能够把事物体现得更加极致,美术是非常美的,而且是非常极致的。举个例子来说,从《马拉之死》这幅作品当中能够看出,在美术作品当中的艺术形象除了包含着艺术家对于人们实际生活当中真实情况的再次呈现之外,而且与此同时把作者对于实际生活当中的改造和夸张以及想象也加入进去了。所以说,美术形象除了对于生活进行反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主观和客观两者进行统一的结果。虽然美术反映生活,但是与此同时美术对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反作用。不管是产生哪一种美术思想,其实和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都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如果一旦产生了美术思想,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带来相对的独立性,当然对于生活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反作用,在这当中与历史潮流相互符合的美术思想对于推动生活往高层次方向进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落后的美术思想也会对产生先进的事物产生负面影响,人们通过美术活动在不断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完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本身在文化教育与生活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必须要把美术教育在社会文化当中的价值关系进行深刻探究,而且还需要把人类文化的基本内涵弄明白,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就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教育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我们还应当立足传统的文化土壤,坚持本土化和民族化,把国际化与全球化进行有效融合,只有这样美术教育才能够硕果累累。

作者:高小明 单位: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5

关键词: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美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4―0107―0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定,并强调要“坚持把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共十七大也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为此,有学者提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并探讨了实现的途径。但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工具价值方式和传统以灌输为主的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需要,不能满足教育效果和寓教于乐的双重期待。勇于创新,努力开拓新的思路和视角,美学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应用。

一、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美学路径的可能性探究

(一)求关向善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本质旨归

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的一种表现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求真”、“向善”和“审美”相统一,追求“真、善、美”理想人格的统一,其根本宗旨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刘云山曾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的本质要求,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实质。我国意识形态的教育往往采取西方的知性思维模式,借鉴前苏联的传统模式,抽象解释代替了审美欣赏,理论灌输代替了寓教于乐,说服的严肃性代替了自由自觉性。有意无意弱化了受众良好的人格修养、价值理想以及情感态度,未能真正领会作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美的实质和意蕴。按照马克思主的理解,“求真”、“向善”和“审美”活动都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也就是说,除了求真、从善,审美活动则是人的最具本质性或本真性的生存方式。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就是要从审美尺度和审美视野理解、把握人们的思想活动。从核心价值体系――现实的人――审美的内在关系出发,揭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是“求真”、“向善”和“审美”相互作用的辩证性活动,即是追求“真、善、美”的内在统一。推进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使之内化为大众求美向善的价值观念,也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终极所在。所以说,求美向善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本质旨归。

(二)人们对美的追求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催化剂

新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趋向于多元,因此,对我国公民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要求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占领人们的思想阵地。这就有待于思考如何加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性,达到当代主流价值观的进心人脑,克服大众抵制接受的倾向,以养成接受自觉的心理倾向。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由此可见,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这种实践活动,也应按照马克思“美的规律”来塑造教育客体。

按照美国当代人本主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观点,人是有着各种需要的,如生存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马克思在探讨人性的时候,也论述过人的需要问题。可以说,“需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社会调查得出的结论显示,人对于美有普遍的追求,人的文化素养越高,对文明的要求程度越高,对审美的要求也越强烈,这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美学路径来进行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用美的标准来开展大众化教育活动,使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更具审美性和艺术品位,让美的因素贯穿于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整个过程,提高理论审美性和受众的审美意识,能够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促进作用,从而不断提高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效度和信度,为培养和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公民服务。

(三)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是思想教育方法历史发展的传承

春秋时期,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道德和思想教育中提出了“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的思想,主张“六艺”,加强美育。孔子曾将审美与政治教化紧密结合。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仁”,“仁”的思想在中国的诗歌、文章、音乐等载体上多有体现,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从而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由此可见,中国公民以善为美的传统积淀。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表明人的任何一种行为动机,无不始于人的内心律令。美的作用在于使人从内心情感上去接受。美是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种自我完善的重要教育手段。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主张诗化的教育思想,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主张美育思想,目的都是用美学路径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达到道德教化。、邓小平等伟人在战争时期和社会主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马克思主大众化的文艺及美学艺术形式。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可见,理解的“大众化”就是主客体的情感共鸣,主张文艺工作者把马克思主理论创造成喜闻乐见的美学形式,易于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就已经探讨思想教育的美学问题了。他提出用诗和音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用诗和音乐等艺术美去熏陶、滋润人们的心灵。他深深地热爱希腊荷马史诗,认为荷马史诗含有文学之美、艺术之美、教育之美,读后能够使人达到“高尚优美”,达到思想教育的目标和终极目的。其弟子亚里士多德,把诗和音乐的审美功能全面概括为“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三个方面,可以说,认同美学之于思想教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史为鉴,开拓创新才能很好地响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教育诉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为对全体公民进行主流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继承和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寓教于乐方法,可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民族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效性。

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

(一)培养受众的审美追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一种思想体系的心理接受活动。大众化的预期过程应该是教育对象,即大众,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意向,也就是应该使整体的政治思想成为公众个人的意志,以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力量的国度只能通过自然驯服自然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伦理的国度只能通过使个人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的方式使社会(在道德上)成为必要。只有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懂美、求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人的本质精神、内在气质和人生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国度对大众整体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尊重大众的爱美之心,注重对大众的美感教育和培育显得非常重要。美感教育,也就是美育。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里所谓“美学之理论”,实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故美育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蔡元培说:“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旦旦而聆之也。且其与现象世界之关系,又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说袭而取之也。然而何道之由?日美感之教育。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就要培育美感。有了这种美感,才能给理论灌输增添辅助作用,提高效度。实则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梁漱溟先生也指出:“人类远高于动物者,不徒在其长于理智,更在其富有情,情感动于衷而形著于外,斯则礼乐仪文之所以出,而为其内容之本质者。儒家极重礼乐仪文,盖谓其能从外而内,以诱发涵养乎情感电。心情感敦厚深醇,有发抒,有节蓄,喜怒哀乐不失中和,而后人生意绵永,乃自然稳定。”梁漱溟先生主张的也就是以美传情。“美――情――意――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艺术及美学方法的过程运行机制,培养受众的美感是最基础的要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说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种事物本身的美,需要我们作为主体的人去发现、去感知、去体会。但没有审美素养的人,即使是美的事物也是徒劳的,人情的问题就无从谈起了。具有感知美和审美素养的人才能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美的意蕴,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标。

(二)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之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受众的接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即接受主体选择、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而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实践。接受主体的选择范围和内容是有指向性的,大多倾向于“益”、“美”、“值”。人总是倾向美的或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而排斥丑的或无价值的东西,同时对它们产生肯定性或否定性情感。如果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理解、转换成审美意识,就比较形象生动,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审美意识的生成,是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所获得的,具有稳定的、非概念的、非理性的特征。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丰富的内涵之美,使之成为受众的接受指向对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时代的创新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之美。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真理性的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内涵具有较高的理论魅力。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正在创造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强大精神支柱;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区分荣辱、明辨美丑的现时代道德实践的指路明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是当代社会价值理念之集大成,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真理性的特征。美与真是两个相异的概念,但美与真有密切联系。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常常是以真作为前提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理论,也具有美的性质,成为大众学习和践行的指南。最近一些地方通过“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等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真理性的基本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崇高的理论

复旦大学谢遐龄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性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具有崇高性,即核心价值必须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康德说“我们称呼这些对象为崇高,因它们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力量越过平常的尺度,而让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种类抵抗的能力,这赋予我们以勇气来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较量一下”。“另一种类抵抗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应该恰当地去理解它的深刻涵义,也就是指一种超越的精神和个人及社会的一种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党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当前思想领域需要贯彻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按照康德的说法,这就属于现当代的理论崇高。崇高是审美的形态,更是一种审美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休现的就是让人们具有这种审美理论的追求。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高理论之美,更易进入我们的期待视野。

另外,借助内涵之美,运用语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常用的形式,但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因而,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幽默、风趣、夸张、形象的表达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通俗易懂、简练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说服力,让人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启迪,从而,被人们所掌握,使之化为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

(三)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的形式之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一个教育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就是要把教育化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充分采用社会大众乐于接受的途径和方式,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和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让人们在娱乐中感受,在参与中收获,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首先,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

的静态美。在手段的运用上,充分发挥传统的静态、垂直等艺术手段,如板报、报纸、杂志等,使美的内容在图文并茂的欣赏中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良好效果。虽然板报、报纸、杂志等内容来自于普通的社会生活,但更具教育意义。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静态美的过程和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集中起来,使之典型化,变成美的作品,使人民群众警醒、注意和兴奋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静态美的运用中,内容也要充分考虑“情”的问题。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说,“当社会不利于人常常运用高尚的情感时,这种情感就会由于缺乏培养而枯死”。以美移情、以情感人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不可缺少的环节。

其次,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的动态美。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达,传播工具不断改进的条件下,传统的静态的方法已远远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必须适应新情况,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大科技含量,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使之向动态、形象化和更加审美艺术性方向发展。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以图、文、声、像等信息表达思想内容,大众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将大大增强。王国维认为,人的思想和道德不同于知识,是不可教的,必须具有直观性。他说:“真正之德性,不能由道德之理论,即抽象之知识出,而唯出于人己一体之直观的知识,故德性之为物,不能以言语传者也……抽象的教训,对吾人之德性,即品性之善,无甚势力”。计算机模拟现实,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受众得到切身体验。新技术手段以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美学形式,给教育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实验表明,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把视听结合起来,记忆的内容可达65%。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电化传播,正是以视听为主体,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信息,给理论教育注入的是逼真、形象、生动,可以达到传统教育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效果,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3]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华琪,思想工作创新谈[M],北京:出版社,2002

[6]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7][15]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9]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1辑[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12]钱宇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10,(9)

[13]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4][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M],黄之瑞,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6][美]安德森・密尔,世界思想家译丛[M],崔庆杰,陈慧颖,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6

1.从美术教育理念上看,很多院校搞不清自己培养的学生到底是未来的画家还是教师,因此,自觉不自觉地沿袭着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偏重美术的纯技能性训练,以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画家为目的,重视学生的绘画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在纯艺术的环境下也就只能注重绘画技能的训练,其他方面无法涉足。

2.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美术教育专业的教材内容陈旧,师范性不突出,教学模式更是单一。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观念的体现,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内容不仅具备纯技能性,还要具备艺术性、趣味性和时代感。因为,“内容的综合性更能明显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展示出素质教育的思想”。然而,现在很多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只是偏重素描、色彩和其他纯美术技能的训练,轻视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学,不注意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种实用技能,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适应职业的需求。

3.从师资力量配置上来看,大多数的美术教师是非师范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学习的是纯艺术性的绘画技巧,没有进行过美术教育技能的训练,本身就缺乏实际的教学技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偏重美术技巧教学而忽略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不管现实怎样,美术教育专业的目的或者说责任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多数毕业生能够走上中小学美术教师这个讲台,成为传播我们本民族文化精神与艺术品位的人。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扭转美术教育专业办学偏离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培养模式,为培养新时期人才而努力。

二、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要回归美术教育本原

美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拥有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与研究及艺术指导等一系列工作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他们要具备这样的素养:一是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一切造型专业的基础。二是要拥有好奇心。作为未来的教师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三是要善于表达。作为教师要能够把知识传播给学生,甚至要身体力行。要想把普通的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成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等方方面面的配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学校要确定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理念,改变整个美术教育专业向美术专业靠拢的传统观念,摒弃过去那种重视眼前价值轻视长远价值、重视显化价值轻视潜在价值、重视物质价值轻视精神价值的陋习,发挥美术教育专业本身的特点与长项,为社会的长远价值培养美术教育人才。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教育素养的培养,激发教师的潜力。韩愈在《师说》中讲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把教师比喻成“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美和崇高的事业与新一代之间的桥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过:“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的显示器,它肩负着教育兴衰的历史使命。“教师”一词最初是专指年老资深的学者的,后来才把教育学生的人称为“教师”,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先是对自己的专业有着深入细致乃至广泛的研究后再把它传播出去的人。美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美术教学,而非美术创作。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几个方面:必须有宽泛的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课堂管理手段,有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教师在其中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多种角色,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完成的质量,因此,它不可小觑。同时,美术教师除了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与思想品德,这是为人师表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专业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教育科研能力薄弱的局面一直存在,美术教师对自己是专业画家还是教师的身份认识非常模糊,所以很多教师虽然专业技巧纯熟,但是重专业创作而轻视教学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向学生传递美术教育的知识,这既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训练,激发教师的潜力是势在必行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用在教师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美术教育人才。

三、基于师范性质的课程体系创新

从广义上讲,教学课程体系是指教学计划内、外的一切活动范围和过程。从狭义上说,它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及其相互分工的结构框架。课程体系的设计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呈现,而且是专业水平的体现,更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因此,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要有完整的系统体系,更要有时代感,“因为时代性是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好的课程体系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知性能力以及思想习惯。引导学生在不同领域掌握获取重要知识的方法。跳出狭窄的一技一能的专家式的思维方式与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判断,选择重要的价值(美,正直)而爱之、乐之,坚持的精神与习惯。通过这种训练,大学生才有可能称之为现代知识人”。美术教育就是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这个中心点展开教育活动的。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一直沿用传统的美术院校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也受到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教育类课程在其中比例严重失调,没有体现出师范教育的特性。经常出现美术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美术专业学院培养的学生毫无差别的局面。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按照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开设课程,即前两年学基础课、两年后开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前两年的基础课程由公共课、美术专业课、教育理论专业课三大部分组成,而美术专业课的基础课多为素描、色彩等等,大三开始分油画、国画、工艺设计等等。美术专业的技能课程在大学四年里占了太多的比例,美术教育的理论课与教法培训课程比例失衡,其他有关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更是微乎其微,这完全是美术学院的课程体系的重现,远离了国家所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偏离以综合素养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安排。在这种理念下,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只能是学技能再学技能,造成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绘画技能上要与专业美术院校学生一争高低的局面,混淆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与职业追求。我们认为,基于师范性质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计必须突出师范教育性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大一大二基础课、大三大四专业课的模式。缩小基础课即素描、色彩的比例,这些课程学生们在高考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年,其基本功已经比较扎实了,进大学后再原封不动地学习,只能是浪费时间。二是加大美术教育性质的课程比例。这些课程是由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法组成的,过去这类课程往往是作为大课来教学的,主讲老师一般由公共课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熟悉整体的教育学知识却并不熟悉美术教育的特点,因此,只能用书本上的理论作为教学指导,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缺乏时代感与专业性,更没有针对性,完全脱离了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意义,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改变传统,就要打破过去美术专业课程与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互不相干的局面,整合两大类课程体系,让具有美术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给学生上美术教育学的课。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身体力行的方式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这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在校学习和今后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做未来教师的意识

一是丢掉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教学模式,增加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有关的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国家对中小学美术课程的要求,加大综合技能的培训,如画、折、叠、塑等课程安排,增加讲授、演示、练习、谈话等教法职业能力的练习,让学生提前进入临界备战状态,为今后走向社会培养自信心与竞争力。二是设立“创作”课程。把“毕业创作”改为一门连续的“创作”课程,其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然后找到表达的方式。改变以往创作课程在大四阶段完成的传统,从大一开始随着基础课的进程而逐渐跟进。同时,在这门课程里还要增加欣赏课、构图课、符号学、色彩学等课程的比例,培养学生整体思考与观察的能力。另外,让学生有自由选择创作种类的权利,无论什么类型的作品都是他们四年学习的积累与呈现,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是油画、国画等基础类课程作品展,失去了创作的性质与意味。

(三)完善学分制建设

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的限制,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方式,但是现行的学分制其实是学年学分制,它的框架是在一个学年内完成的学分指标,如果学生要修完学分必须得读满四年的书。学年学分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所受训练的质量的要求,但是它最大的缺点也是这个———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人才的能力。而完善学分制建设,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时间与精力的前提下,推行弹性学时制和自由选课制。所谓弹性学时制,就是以学历教育所要求的基本年限为参考,但又不完全受年限的严格限制,学生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后即可提前毕业。所谓自由选课制,就是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甚至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校际之间相互承认学分。

(四)积极推进校际间资源共享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7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07-01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袋里。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8

一、关于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的涵义及特征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源于20世纪初美国杜威(Dewey,1915)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社区教育能够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协调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1]社区教育可以界定为: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维护社区居民利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确定的区域性、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资源的整合性、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丰富灵活性。

社区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是一种大众教育,它打破了教育时空的局限性,把教育延伸拓展到了社会基层,人人可享受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具有终身学习的组织功能和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及变迁的教育弥补功能。社区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涉及到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旨在提高大众的综合素质。社区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时时处处体现着日常生活教育化。社区教育是一种既注重科技又重视人文关怀的教育,它兼具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于一身,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二)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应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单纯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在我国开展终身教育?面对物的功利化追求导致的信仰缺失、人的异化,如何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拯救精神危机?面对诚信危机、道德危机,如何解决人际关系淡漠和隔阂?不断涌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获得在城市谋生的能力?21世纪,中国大部分城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会催生新的教育需要。

我国的社区教育是在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各地的社区教育实践来看,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地域性的特点。但总体来看,可以归属于“教”、“学”、“用”、“娱”四个方面。“教”涉及如何更好地进行社区教育,一般包括学习平台的建设、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学习服务的提供;“学”包括学习理念的提升、学习技术的培训、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组织的建设;“用”指的是根据社会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娱”指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文章开篇提到的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与艺术相关的文体休闲娱乐活动可以简单归属到这一类。

二、关于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及特征

蔡元培先生对美育进行过这样的表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席勒的《美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美育问题。席勒认为一个人从自然的人到达道德的人必须成为审美的人。审美是感性和理性的对立和冲突的解决,是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解放。[3]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将美学理论运用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之中,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从哲学层面看美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美育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结合。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是美学理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所以对美学、艺术史、审美批判和艺术批评等理论知识的传授是美育必不可少的理性教育活动。它促使人们养成自觉的艺术创造意识和审美活动意识,加深人们对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但美育实践中的理性教育不是美育的主体部分,美育的主体是感性教育,即审美实践活动,包括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审美实践活动也不是纯粹的感性活动,是包含着理性因素的感性活动。因此,美育是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调节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使人性得到均衡发展。

2.美育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合。美育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将审美客体呈现在审美主体面前,吸引审美主体身临其境与审美客体融为一体,进行直觉关照,在关照中体验、感悟和整体把握,审美主体全身心地沐浴在审美客体带来的美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化。审美主体在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中与审美客体融为一体,在美的感受和体悟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3.美育能够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性中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为了使人性得到均衡发展,必须调节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席勒认为,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因此,理性、自由和心灵性也就解除了它们的抽象性,和它的对立面,即本身经过理性化的自然统一起来,获得了血和肉。这就是说,美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4]

4.美育能够促进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5]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其独有的社会活动中是共性和个性、理性和感性、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统一的 。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均衡的发展。审美活动当然会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但个体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不能因为片面追求个性而不顾及甚至违背社会性,因此美育要兼顾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美育在我国的发展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有关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表述。从国家的教育方针来看,美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认识而且其地位也得到提升,因为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美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承担,美育实施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一,受众面小,美育不能在社会范围内普及。美育实践不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开展,美育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也就存在局限。第二,学校美育多成为德育、智育与体育的附庸。第三,学校美育将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缩小了美育的范围,局限了美育的视野。美育是一种范围宽广、弹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其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只是其中一种。第四,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的教育。造成了美育实践的功利化倾向,与美育的主旨背道而驰。

三、社区教育的美育价值

针对文章开篇提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之所以有人对一些社区组织或社区学院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文体休闲娱乐活动提出质疑,认为他们纯属娱乐,不是教育。原因在于他们既对社区教育没有明确的认识又对美育的内涵缺乏根本的把握。首先,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较,打破了教育时空的局限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灵活,具有多重教育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次,他们对美育进行了片面的理解。如果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则会认为游戏、娱乐、观光、旅游、欣赏艺术、参观博物馆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不属于美育范围。再次,如果进而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则会将文艺演出、艺术比赛及艺术展览等活动视为纯娱乐。艺术教育作为美育一种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怡情养性,塑造人格,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如果仅仅将艺术教育视为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作为升学、谋生的手段,势必将艺术教育功利化,有悖于美育的初衷。

社区教育是以多元、灵活的教育形式面向大众的教育。美育是以多元的形式寓教于乐的教育。目前美育现状存在边缘化、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如何使美育摆脱功利化倾向,真正大范围内介入社会,拥有与德育、智育、体育相同的教育地位,真正发挥美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许社区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出现,能够成为美育介入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社区教育的确存在美育价值。

(一)社区教育是美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美育一直以艺术教育为主,既没有普遍性,也没有生活化。对于大众而言,艺术教育对他们而言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他们只是在学校教育里接受过少量的音体美课程,美育没有真正从学校扩张到社会上去。社区教育受众面广,是社区的自组织教育,是一种大众层面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美育正好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教育形式。社会美育需求的高涨,与美育难以真正地介入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区教育的开展为美育大众化提供了载体和途径。

(二)社区教育体现了美育的非功利化价值

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既包括艺术教育又包括艺术活动及相关娱乐休闲活动,而且以后者为主。即使是其中的艺术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为了通过艺术考试而进行的功利性的艺术教育。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是在社区内部美育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与日常生活和审美相关的艺术活动及休闲娱乐活动,这充分说明社区居民有许多非功利化的美育需求。社区教育的运行主要依靠社区所在政府的财政支持,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弥补形式,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保障形式。社区教育本身以非功利化价值为主导,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区教育进行的美育实践不是为了教育者的物质利益,而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美育需求,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同样符合美育非功利化价值的初衷。

(三)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对素质教育的价值

美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首选。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德智体诸方面,更要注重人性的培养,在强化自我生命意识的基础上,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美育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真善美的和谐一致,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包含在美育形式之中。美育的形式是美感的、艺术的,易于激发人的兴趣和内在创造力,可以被各个方面的教育所普遍利用。美育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教育。社区教育美育实践使美育真正介入社会,并以丰富多样的美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践着美育对于素质教育的价值。

(四)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对人性发展与人际和谐的价值

美育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完善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使社区居民在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中欣赏着艺术之美,感受着艺术的熏陶,怡情养性,享受着艺术人生。在日常审美活动中,社区居民感受到了自身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中的互动沟通,认识到了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能够辩证地认识。这必将助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价值引导功能

美育是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文明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它可以把抽象的道理、乏味的说教,化为生动具体的美感形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地呈现给人们。审美欣赏和判断力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升在无意识中对社区居民的价值观进行了积极 引导。审美判断能够成功地将人的情感引向正面的价值判断,体验生活中美好的和积极向上的一面,无形中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美育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教育,它本身就是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肯定,因此,必然会激发正面价值。面对当前社区居民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理想空缺的状况,社区教育美育实践能够从培养社区居民的审美能力出发,通过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审美判断力和审美情趣,提供价值引导,开启正能量。

三、社区教育美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及路径: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离不开社区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的指导,社区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也会随着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进行不断深化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第二,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这既是美育特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适合社区教育这一大众教育模式的口味。第三,注重大众需要与注重教育引领相结合。社区教育美育实践要研究大众的美育需求,但不能一味迎合,应该对其中的一些娱乐活动有所甄别,做出价值判断。因为有的娱乐一味追求滑稽、丑怪、低俗,不具备审美教育意义,教育者应该帮助社区居民做出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并通过组织积极、健康、向上,体现真、善、美的相关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对大众进行审美价值引领。第四,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教育美育也不例外。社区教育美育应注重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传承与创新。

依照上述路径,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应具体开展以下活动:理论知识教育,知识技能性的艺术教育,艺术鉴赏活动,各种艺术比赛和休闲娱乐活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设计艺术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3,(3):20-22.

[2]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9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扩展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袋里。同时,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利用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来参与、交流、体验、表现生活,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挖掘其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体验、表现、创作。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感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这些象征关系的规定性来源于希腊神话,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规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解读作品,甚至还可能对作品做出错误的解读。

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4.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MMCAI课件横向联合、发挥优势。

多媒体MMCAI课件的教学工作,是一项涉及专业水平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横向联合开发MMCAI课件是迅速开展MMCAI教学工作的捷径。因此发挥体育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相配合的优势,是顺利开展MMCAI工作的关键。[摘要]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扩展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袋里。同时,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利用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来参与、交流、体验、表现生活,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挖掘其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体验、表现、创作。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感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这些象征关系的规定性来源于希腊神话,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规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解读作品,甚至还可能对作品做出错误的解读。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篇10

[关键词]学校文化;美育价值;价值取向;美育功能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和心灵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均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已明确美育的教育战略地位。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改进美育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各个学校的美育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对学校教育实施美育的认知尚存在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把美育单纯作为艺术教育来思考,美育教育只是由音乐和美术教师来完成。学校的美育教育过于单一化,未能上升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受应试教育功利化、升学率的影响,对美育价值缺乏认识。由此看来,学校加强美育教育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强化对美育价值取向的认识

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与社会家庭美育教育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与特点。其中之一体现在其价值理念上。现在一些学校对美育价值的理解最缺乏的是其价值取向上,这对学校美育的实施非常不利,只能使美育精神实质的贯彻落实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表层上。美育的价值取向从它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有审美价值取向、教育价值取向,创新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等不同的定位。

审美价值取向是指美育具有审美功能,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行为美和心灵美的认知与能力,从而达到美感教育的目标。

教育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在美育导向中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心性的锻炼、养育、锤炼和塑造,并通过这些价值取向的引导达到心灵美境界的提升。

美育作为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人生的美学情趣和教育的审美境界的一种手段,在强调追求美育的精神和实质过程中,要注重它的创新取向。因为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人的心理情感激发、人的智力发展、创新思维的促进,尤其在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实践力等方面,能使人进入最佳的创造心态与情境。创新价值取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不能把关育的功用限制在“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框架中。因此,学校的教育过程要从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人的创新情感、创新个性、创新评价、创新机制、创新文化,扩展美育教育的内涵,加强美育综合改革,借助美育促进德智体美有机整合,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

伴随着当代社会审美的变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空前加速,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从学校的教育角度来审视。美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要具有如下不同梯度的变化:学校美育教育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重建,致力于校园文化与社会生活审美经验的结合;学校美育内容要向社会、数字化网络审美文化拓展;要培养对各种审美视觉符号、影像、社会现象的解读能力。

学校的美育教育要凸显多元审美意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审美观转化,开阔学校美育视野,从而促进学校美育迈上新的台阶。综上所述,一所学校的美育教学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否使美育教育走上正确的轨道。无论是管理者或教育者,对美育的价值取向的认知,都将成为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关键要素。

二、从显性文化中挖掘美育内涵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育人目标之一。美育融入学校的全过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美育的特点是美育性质的外部表现,它以感性形象为载体,始终离不开生动感人的具体感性形象,所以,美育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感性形象为载体,这是由美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同时,对美的教育不能靠讲抽象的理论。而应该以形象化的教育,以鲜明生动的感性形象来吸引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评价以及由此在内心引起的美的愉悦感、和谐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并将美感上升到与自然特点高度相统一的情感,进而从中悟出其中的哲理,达到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心理的激动、感情的共鸣、性情的陶冶、素养的提升。

因此,我们认为学校的美育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通过物化来鲜明呈现理念、内涵和价值观。即从学校的显性文化中有意识地再现美育的内涵,所谓显性文化是指一种硬文化,它看得见,摸得着,也就是物质文化。学校中的显性文化能彰显美育内涵的有很多,如学校的校园雕塑(简称校雕)设计,它不单单是一种实体艺术作品,还是学校文化内涵的要素之一,也是实施美育的有效栽体。笔者曾经因教研活动和参与新课程培训到过几所学校参观,发现有的学校对校雕的设计赋予其美育的含义过于简单,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谈不上具有审美价值,只是学校校园环境的一种装饰而已,没有充分展现其美育内涵的意义。相反,有的学校对校雕的设计,不仅反映该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与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梦幻般的关感。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的校雕设计就经历由单一纯艺术造型转化为具有关育特色的艺术创作过程。学校先后请了四五位美术学院教授参与校雕设计,有几个设计方案都因为不符合学校文化的审美要求而被淘汰,最后选择了能突出学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方案。校雕以半抽象的表现主义风格表达腾飞的主题,矗立在校园的文化广场上,为学校师生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景观,激励着学子们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和社会。

在创设美育氛围的显性文化建设中,学校可利用文化墙、文化长廊、背景浮雕、主题雕塑、班级文化专栏和校园绿化融入美育,努力完善有利于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和品牌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唤起学生对美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例如,位于校门口的浮雕壁画的设计,除了注重在造型上通过凹凸起伏突出空间感和立体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外,在材料选择上以黏土鎏金的形式表达古今中外科学家追求科学发展的情景,既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又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在德育墙上。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漫画的形式诠释出来,既形象生动,又使学生深入领会其核心思想的价值理念,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弟子规,它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我国经典传统文化深刻的人生哲理。为了让学生感受我国儒家的经典文化,让学生懂得学习做人之道先于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学校特地设置了弟子规的文化长廊,学生不仅从中学习了做人的准则,其人性和心灵也受到很深的陶冶和净化,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人生境界得以更快提升。

三、从隐性文化中凸现美育功能

学校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属于显性文化,而精神文化属于隐性文化,也是一种软文化,它与显性文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它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有效手段与载体。

从美育发展目标来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应建立在“以美立校,和谐发展”和“以美育人,个性发展”的管理理念基础上。管理上应富有人性化,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化解思想,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民主的氛围,营造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让师生的审美素养不断提升,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南安市实验中学办学17年来,相继制定职称晋升量化细则、“名师工程”和学生奖学金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构建师生激励机制。学校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建设良好的美育观念文化,就要从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目标规划、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中发挥美育的功能,积极打造以美育人的特色文化理念,促使师生在校园中具有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健康和谐的审美观。学校里以扬帆造型的校训墙。邀请了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字,通过文学大师的影响力。鼓励学生必须经历成长中的磨难和考验,才能使内在蕴含的巨大潜力获得激发。校训墙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精神实质也起到完善学生品格、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作用。

美育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不仅包含美术、音乐,而且还包括学校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师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等方面。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文明素质的体现,是学校文化的最终表现形式,并物化为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学校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行为文化与美育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形式和栽体,能优化学校文化的内涵,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提升人们各种美的品质。

笔者认为,关不仅包含环境美、语言美、心灵美,还包括行为美,形象美。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对于师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人们遵循行为美的原则,不仅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具备外在美和内在美,让人感觉无论你在哪里都是美的化身,你的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能让人感受美;你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道德文化修养处处都能展现美,从而让美成为一种特色。让美形成一种文化。为了打造浓厚的校园行为美文化,学校经常对师生开展文明修身教育,要求教师遵守师德规范,严于律己,恪守职责,身正为范,善于处理、化解师生间的矛盾,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中学生行为守则》,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对学生不断开展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校规校纪。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并利用家长座谈会沟通家长与学校的情感,对家长教育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学校均安排各年段班主任进行家访。总结学生在行为上的优缺点,使学生在多方督促中形成良好行为美的习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美的内涵。

四、从课程实施中推进美育发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的美育课程常常被挤占;美育课程资源配置不达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长期处于一般的状态: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同时,由于社会上的压力,家长为了解决学生的升学问题,片面追求应试教育,一味强化专业化训练,致使一些学校的教育活动偏离美育目标,在美术、音乐、体育及各科教育中忽视美育的渗透,不把美的挖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世界优秀文化与我国悠久民族文化的挖掘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不遵循美育的原则,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以丰富的情感因素去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提供给学生感悟美的机会,去引导学生热爱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忽略了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美育的联系。如此等等,说明加快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已迫在眉睫。而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学的一个关键是,要切实落实改进美育教学的基本方针,把美育融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美育全面和谐的发展,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课程实施上。学校要确定美育发展的规划与发展目标,积极落实美育工作的要求,注重美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密切联系,加强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实践能力与创造力。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实践中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增强学生对自然美和生活关的关注,学会以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从各科的学习中发现学科间美育的关联,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育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人性获得提升。

其二,在具体举措上,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要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体育课程,加大美育投入,增加美育教学的科研经费。完善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如设置音乐、美术多媒体教室;书法、舞蹈、合唱团、手工制作专用教室;美术兴趣小组教室等。学校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应制定课程美育目标,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注重美育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如通过开设校本课程(见下表)或综合实践活动课,拓宽美育教学的途径,加强美育的渗透与整合,提升美育教学的质量。南安市实验中学每学期以美育为主题举办一次音乐、美术、体育课程和其他学科的教学观摩课,或借班同上一节课,或每学年举办一次艺术节,营造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创设为学生提供欣赏美、表现美的舞台,加强各学科对美育课程渗透的探讨。与此同时,学校要在校园网、文化走廊建立美育资源共享平台,并在社区、乡村设置美育课程宣传专栏,提升人们对美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社区的美育素质,扩大美育教育的覆盖面。同时,整合学校与社会的美育资源,对其他学科和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更多地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的相互渗透,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检验课程实施美育的有效性。

其三,在评价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完善美育课程的评价机制。如对学生学习美术的评价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仅让学生完成一幅画就确定学生的学期成绩。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只认识五线谱。唱一首歌曲,而应该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审美素养的考察上。南安市实验中学对学生学习美术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学会用线造型画一幅素描,或用色彩工具简单地画一幅色彩画,懂得欣赏中外一些画家的代表性作品及其艺术风格,学会对生活中的艺术现象进行评价。

谈到对学生艺术素质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艺术素质质量测评制度,不断研究艺术学科的考试考核方法和途径。规范艺术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三年、一年或每学期对艺术学科教学质量测评一次,并把学生每次测评成绩与中考和高考升学录取链接,加强艺术学科的督导与考核,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艺术学科的重视。学校要把美育课程活动的管理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精细化管理。同时,学生在课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创建记录制度,例如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参观学校、本地美术作品展览,欣赏高雅的艺术表演,学习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课堂学习美术、音乐和参与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表现,都要作为美育课程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

其四,教师是美育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学校各个学科的教材都充满着美,散发着美的气息。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多用美的姿态、语言、节奏和板书熏陶、感染学生。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平时要多阅读有关美育的书籍、文章,多参与培训、教研,提高自身美育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