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十篇

时间:2023-08-29 17:17:47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1

一、经济运行情况20__年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4家,其中民营企业7家,占规模以上企业家数的29.17。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219304万元和54312万元,其中民营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127908万元和10186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8.32和18.75。

20__年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共计63家,其中民营企业4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家数的68.25,比20__年1月份增加了5.14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509774万元和218878万元,其中民营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299615万元和103405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8.77和47.24。比20__年1月份分别增长了1.34个百分点和9.15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创新突破。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了翔安区民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我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制定充分体现周边地区的优惠政策我区都能借鉴的原则,为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使我区对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上放得更宽,在投资领域上放得更开,在经营方式上放得更活,在注册条件上放得更松,真正做到了放心、放手、放胆。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二)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区五套班子领导和市民营办领导出席了会议,林国耀书记、吴南翔区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重奖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纳税大户,确定了20家区重点民营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实行五套班子领导和部门领导挂钩制度。会后,政府办、组织部、监察局等挂钩部门立即深入挂钩单位乐安制衣、大家族鞋业、吉和制香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困难。形成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三)根据自身实际,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点,在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的领域和行业中,只要能向民营经济开放的,都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在内厝划出一定地块,创办民营创业基地,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周边民营入驻。

(四)除国家和省规定外,区级部门一律不准设置登记发证的前置条件,企业注册实行核发临时营业执照和预备期管理试点,允许跨行业经营,成立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挂靠在招商服务中心),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引下开展工作,为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能源、交通、水利、工业区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组改造,参与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及公益性事业。例如:鼓励引导大型民营企业银鹭集团进行巷北工业区标准厂房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允许部分民营企业与村办、镇办企业脱钩,进一步明确产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规划文教园区,引进华天涉外学院等民办高校在我区兴办教育、文化及其他公益性事业。

(六)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引进来、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经济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我区银鹭集团、如意集团、万里石集团、舫昌佛具成功嫁接了外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七)建立企业工作午餐会制度,为加强和改善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联动关系,切实解决企业在投资、筹建、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区政府决定建立企业工作午餐会制度,由区领导亲自主持,会议主要收集、了解企业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在下一次午餐会前必须及时解决并将解决落实情况反馈给企业,对因政策原因无法及时解决的,也向企业说明原因,取得企业谅解。例如:厦门弘信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反映,今年2月6号与翔安区鉴定《投资框架协议书》,征地100亩建立弘信翔安工业基地,但该基地建设审批手续缓慢,午餐会上,有关部门及时解释:公司与区政府签订的是《投资框架协议》,凡是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的项目其土地皆为基本农田,应待调整后方可建设。今年我区共举办四次午餐会,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45件。

(八)培育产业集群成效明显。开展了全区民营企业产业调研。目前,我区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比较突出的有粮食加工、汽车运输、农副产品加工、贡香制造,针对发展现状和民营企业的特点,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培育全区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思路,规划建设贡香城、汽车城等市场,引导全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区域聚集为特征,以功能定位、资源整合、科技创新为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积极促进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有效聚集,做强 支柱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培养成长型产业,推动“三个转变”实现农民、企业、政府、投资者“四赢”的成功经验,指导各镇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我区银鹭集团、如意集团、兴盛食品被评为国家农业龙头企业;新时鲜、源水水产等7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齐翔食品、华普水产等14家企业被评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为我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带头作用。

(九)继续推进民营经济外向化发展。在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获取进出口经营权的同时,广泛组织企业参加产品交易和商务洽谈活动,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20__年我区13家民营企业组团参加了市经贸局组织的赴日考察活动,组织9家民营企业参加了20__年沈博会,组织9家民营企业参加第二届福建省网上投资洽谈会,组织6家民营企业参加第二届福建省商品交易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外向化发展。截至今年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累计出货值为49465万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出货值的41.77。

(十)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和流程再造进一步促进了局机关依法行政和职能转变:一是制定和完善10多项工作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干部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办事流程;二是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三是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证》,继续清理、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并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例如:针对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因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拓展用地问题采取相关部门集体办公的形式一次性给予解决;四是持续开展“治乱减负”,工作成效继续巩固扩展。

(十一)实行名牌战略。我区民营企业实施细则第十二明确规定,对20__年1月1日以后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给予50万元的奖励,获省级名牌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建立,获市级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扶持力度居全市各区之首,极大调动企业创优意识,从新区建立到目前为止,我区获得著名中国驰名商标一项,福建省著名商标一项,厦门市著名商标三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一项,福建省名牌产品四项。

(十二)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国家和市、区科技部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20__年国家和市、区科技等有关部门扶持我区民营企业资金高达563万元人民币,比20__年的165万元增长了2.41倍,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23家、通过ISO和其他管理体系认证的民营企业12家,为我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十三)充分利用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区人大、区政协充分利用区商会、各行业协会开展民营经济工作,多次调研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的依据。

(十四)加大了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宣传导向,各级新闻媒体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对国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民营企业的典型人物,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今年五一,我区评选7名市级劳模,其中就有4名是民营企业家,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爱护。

三、今后工作要点

(一)、发展目标

实施重点扶植工程,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重点扶持企业,推动中小民营企业上规模,力争至20__年底培育3-5家年产值达5亿元企业、30家年产值5000万以上企业、100家年产值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把我区营造成厦门市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发展区域。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实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及其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统筹下,实施科学的符合其角色定位的发展战略。一是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结合我区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一批与我市大企业大集团配套的中小民营企业集群,不断提高地方产品协作配套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特点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贡香、农副产品加工、汽车运输产业集群。二是实施集中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实施厦委[20__]14号文及配套文件精神,推动民营企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聚集。三是实施分区域推进战略。根据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对中心城区、近郊区及远郊区不同区域要求的区别,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各自有所侧重,促进城乡就业和农民增收。

2.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二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及14个部门的配套文件,把国家、省、市有关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限制,以及在融资、税收、劳动用工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到实处,并继续清理、废止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国家、省、市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四是广泛听取企业呼声、广集民智。继续坚持实行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对话制度,搭建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直接、畅通、高效沟通的平台。五是切实搞好民营企业投诉受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投诉受理机制和工作网络,认真受理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各类投诉,有效地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3.继续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与市民营办联系沟通,争取市 财政支持,尽快筹建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4.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开展项目年工作。一是鼓励和引导广大的民营企业紧紧围绕我区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食品等主导产业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与相关大企业大集团协作配套,在重大项目发展的分工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精、特、新”作用。二是紧紧围绕壮大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为重点,下大力气抓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培育一批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提升经营水平。三是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种商务考察、经济技术合作洽谈活动,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注意招大引强,开展项目招商和专业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带动我区扩大产业化规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密切跟踪引进利用外资、内资重点项目,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切实搞好后续服务。四是不断完善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功能,积极整合社会中介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社会化的服务。

5.大力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继续加强对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扶持,引导民营企业把握市场脉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是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做到产品生产、研发和项目储备的良性循环;二是鼓励和引导传统型加工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快速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鼓励和引导广大的民营企业积极采取与大企业配套、加盟名牌企业等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四是积极争取国家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科技专项经费、市级产学研技改资金,为我区民营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提供支持;五是尽快建立区级产学研技改资金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2

2004年,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亿;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近两年我国经济连续保持9.5%的高速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以及经济增长对投资、出口的过分依赖,经济运行中资源、环境的制约日渐突出,中外贸易磨擦不断加剧。为此,今年以来中央在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在新的形势和政策影响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民营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走势的信心如何,对国家宏观政策和改革发展战略有何意见和建议,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上述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05年8月至10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共同组织实施了“2005·中国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以民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5000份,截止到9月20日共回收问卷1256份,其中有效问卷1207份,有效回收率为24.1%。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0.5%、3.2%、1.7%、12.9%、3.1%、1.1%、2.2%。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5.6%,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20.2%和14.1%。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8%、47.2%和46%。

本次调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96.3%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45-54岁比重占四成,44岁及以下占1/3,55岁及以上占1/4;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超过3/4,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3;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接近一半,为经济类的接近1/3;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4.5%,其他职务的占5.5%。

一、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1、总体经营状况趋于好转、未来走势谨慎乐观。

关于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4.7%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3%认为“一般”,12.3%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2.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4年的水平高3个百分点,表明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趋好。

与去年类似,不同类型的企业景气状况呈现明显的差异,且今年的差异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好于小型企业。

从不同地区看,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7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2和26个百分点左右,前者比后者多11~15个百分点。与去年相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企业在发展上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3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25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今年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异明显,与2004年相比也有一些新的变化。近年来的能源紧张造成的油、煤涨价使采掘业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出口的增长给服装、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采掘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服装、化工、有色、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等行业经营状况良好,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0个百分点以上。

与此相反,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当前经营状况差于2004年,认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比认为“不佳”的只多8.1个百分点,比2004年的结果少24个百分点;钢铁行业也由2004年的44个百分点降为目前的28个百分点。

2、产销形势较好,但产品价格下跌,成本上升,盈利略受影响。

关于企业目前的产销形势,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左右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生产(服务)量增加,比认为减少的多近3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的调查结果大体相同,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从产品销售价格情况看,超过四成的经营者认为价格下跌,比价格上升的比重高20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去年5个百分点的水平,一方面反映市场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市场的需求并不太乐观。

分行业看,反映今年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主要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而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制造业销售价格则普遍下滑。

与此同时,由于受能源涨价等因素影响,超过3/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成本上升,比认为成本下降的多71个百分点。

在成本上升、价格下跌的挤压下,民营企业今年的盈利情况受到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52.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盈利情况“好”(包括“非常好”、“比较好”、“有些好”),比认为“差”(包括“非常差”、“比较差”、“有些差”)的多4.4个百分点,比去年减少3.4个百分点;其中认为“非常好”、“比较好”的比去年减少7.8个百分点。

3、预期比较乐观,未来投资信心依然较强。

尽管面临成本上升、价格下跌的不利因素,民营企业经营者仍对未来表现出乐观的预期。调查结果显示,35.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57.0%认为“不变”,7.6%认为会“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7.8个百分点,与去年大体相当,比国有企业高13个百分点。

从从业人数的安排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41.5%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计划在近期“增加”企业的从业人员,46.3%计划“不变”,19.6%计划“减少”,计划“增加”的比计划“减少”的多近30个百分点。而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情况看,计划“增加”的与计划“减少”的均为22%左右,也就是说不能净吸纳社会就业人员。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已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从投资计划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61%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示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13%表示会“减少”,表示“增长”的比表示“减少”的多4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1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显得比东部地区高,表示未来投资额会“增长”的比表示会“减少”的分别多54、50和45个百分点。

关于民营企业经营者有投资意向的地区,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为首选的地区,选择比重为38.8%;其次为西部地区,选择比重为29.1%;其他地区按投资意向的选择比重大小排序依次是:中部地区(19.8%)、“环渤海”地区(17.2%)、“珠三角”地区(16.3%)和东北老工业基地(13.2%)。其中,近半数(47.2%)的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经营者选择“长三角”为首选的投资地区,选择其他地区的比重差异不大;中部地区民营企业经营者主要选择中部地区(32.8%)、西部地区(27%)和“长三角”地区为计划投资的地区;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经营者则非常集中地选择西部地区为计划投资的地区,选择比重接近七成,选择其他地区比重较大的是“长三角”地区(21.2%)。

二、产品出口情况

1、民营企业出口比重上升。

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 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近两年(2003、2004)进出口总额年增长率分别高达37.1%和35.7%,今年1~8月为23.5%,其中出口仍达到32.2%的高增长。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47%的民营企业有产品出口;有产品出口的企业中出口额占销售收入一半以上的民营企业超过三成;与去年同期相比,37%的民营企业产品出口量“增加”,比“减少”的多14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出口状况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55%的民营企业有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有产品出口的民营企业比重分别为30%和33%;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民营企业中的42%出口量“增加”,比“减少”的多2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出口“增加”的仅占27%,与出口“减少”的比重相同,中部地区出口“增加”的仅24%,反而比出口“减少”的少4个百分点。

2、中外贸易摩擦对部分行业的民营企业有较大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总量的迅速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

中外贸易摩擦对民营企业的出口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以来欧美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对企业产品出口有影响,其中认为影响“很大”和“影响较大”的分别为3.5%和11.9%,认为“略有影响”的为35.4%。

分行业看,认为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企业的比重较高的主要包括化纤(50%)、纺织(42.5%)、服装(26.7%)、橡胶(25%)、钢铁(20%)等行业。贸易摩擦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电子及通讯产品的出口厂家影响不太明显,7成经营者认为“没有影响”。

三、发展中的问题与障碍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转型从两方面促进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目前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期,传统体制的束缚尚未得到彻底清除,民营企业发展基础的薄弱也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困难、问题和障碍。此次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是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

关于什么是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碍,调查结果显示,3/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选择了“融资困难”,是所有选项中选择比重最高的,中西部地区选择“融资困难”的比重更是高达八成。

除了融资难外,民营企业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发展水平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碍,66.8%的民营企业经营者选择了“人才短缺”,55.6%选择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52.2%选择了“管理水平落后”,47.5%选择了“民营企业经营者素质有待提高”(见表10)。

2、民营企业外部信用环境、经营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国民待遇方面亟待进一步改善。

尽管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但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期望还存在一定距离,尤其在外部信用环境、经营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国民待遇方面需加强改善的力度。

关于外部信用环境,调查结果显示,29.2%的经营者认为比去年“好转”,53.4%认为“未变”,17.4%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11.7个百分点,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减少8个百分点。

关于民营企业经营者人身安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7.2%的经营者认为比去年“好转”,50.6%认为“未变”,22.2%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仅多5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在目前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如何保护好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避免其在人身安全方面受到侵害,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民营企业对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真正实现公平国民待遇的期望越来越高。关于公平国民待遇,调查结果显示,21.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比去年“好转”,63.7%认为“未变”,14.6%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7.1个百分点,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减少15个百分点。

关于市场准入限制,调查结果显示,34.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比去年“好转”,57.5%认为“未变”,8%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6.5个百分点,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减少10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在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实现公平国民待遇方面,民营企业经营者还抱有更大的期望。

3、资源瓶颈制约尤其是能源紧张状况依然比较严重,民营企业发展方式亟待向集约型转变。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瓶颈约束也越来越显著。始于2004年的宏观调控旨在控制经济呈现的过热的趋势,并力图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来缓解资源压力。从一年多以前钢材市场及“煤、电、油、运”普遍紧张的情况看,目前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49.8%)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钢材市场的紧张状况“趋于缓和”,36%认为“变化不大”,仅5.6%认为“更加严重”;29.1%认为目前电力紧张状况“趋于缓和”,44.1%认为“变化不大”,25.4%认为“更加严重”;12.2%认为目前煤炭紧张状况“趋于缓和”,35.6%认为“变化不大”,39.5%认为“更加严重”;4.1%认为目前成品油紧张状况“趋于缓和”,22.4%认为“变化不大”,69%认为“更加严重”;12.5%认为目前铁路运输紧张状况“趋于缓和”,53.5%认为“变化不大”,17.4%认为“更加严重”。

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经过宏观调控,钢材市场紧张状况明显趋于缓和,电力有趋于缓和的迹象,铁路运输与去年情况相比变化不大,而能源紧张尤其是成品油紧张状况有增无减

民营企业在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加大了资源的压力。调查结果显示,与2004年相比,34.5%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单位产出的能源投入“增加”,比认为“减少”的多近10个百分点;36.7%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单位产出的原材料投入“增加”,比认为“减少”的多近20个百分点;19.7%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单位产出的用水投入“增加”,与认为“减少”的大体相等。以上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发展方式亟待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对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的意见建议

1、多数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度比较合适或略显偏紧。

经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明显得到缓解,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形势。与此同时,由于消费品价格涨幅的持续下滑,企业利润增长速度的连续放慢,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应做适当调整以防出现可能的通货紧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次调查从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的角度对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程度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显示,36.9%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偏紧”,39%认为“合适”,24.1%认为“偏松”,认为“偏紧”的比认为“偏松”的多12.8个百分点。

调查表明,总体来看,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合适,略显偏紧,希望在继续保持目前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放松政策操作的力度。

2、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预期房地产价格稳中趋升。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采取多项措施控制因部分地区不断飙升的房地产价格引发的房地产热。民营企业经营者对房地产调控的成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成效最明显的措施包括“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45.6%认为“非常有效”,43.5%认为“比较有效”)和“限制新房转手交易”(42.9%认为“非常有效”,41.9%认为“比较有效”);其次是开征房地产税(24.1%、55.4%)和“增加信息透明度”(24.1%、53.1%);再次是“提高房贷利率”(12.3%、57.6%)和“增加土地供应”(21.9%、44.7%)。

尽管房地产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民营企业经营者仍预期房地产价格呈上升趋势。调查结果显示,49.2%预期2006年所在地区房地产价格将“上升”,37.5%预期“持平”,13.4%预期“下降”,预期“上升”的比预期“下降”的多3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经营者预期所在地区房地产价格将上升的比重分别为57.4%和54.2%,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45.7%。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实需求,本次调查还了解了民营企业经营者“所熟悉的人当中最近一年内购买住房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八成民营企业经营者反映其熟悉的人当中最近一年内购买了住房,其中76.8%的被购房屋目前用于“自住”,13.5%用于“出租”,9.6%处于“闲置”状态。调查表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着比较旺盛的现实需求,买房投资或投机的比重并不高。房地产业仍将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3、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对政府转变职能期望较高,希望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围绕着市场化、法治化的各项改革逐步进入关键时期。本次调查请民营企业经营者对目前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3

[摘要] 我国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税制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双轨制”本身的一系列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劲和稳定的动力。但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立法使民营企业面临着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公平税收环境,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当尽快实现内外企业所得税税制的统一,为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税制环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企业所得税法 环境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决定》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但由于陈旧观念的束缚、政策环境的不完善等因素,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市场准入、税收、融资、招揽人才等方面,还面临很多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的情况,其中税制环境,尤其是在企业所得税制内外不统一的情况下,所造成的对民营企业税收的歧视待遇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加入WTO,使民营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首先必须解除传统形成的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制度上的差别对待。如何从法律上、政策上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问题在国内已经探讨了多年,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得到各界的普遍共识,两税合并的方案也酝酿多年,似乎已经箭在弦上,但由于众所周知的一系列原因,终未能提交今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本文拟从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的角度谈一谈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的相关问题。 一、我国现行的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税制体系及其弊端 (一)我国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税制体系 我国现行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税制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一系列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按不同的资金来源和所有制性质分别立法,实行了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律体系是经1991年对涉外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并最终在1994年税制全面改革后确定下来的。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其他税种包括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等都实现了内外并轨,但企业所得税仍保留了内外有别的两套制度,即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各自的实施细则为主,并配套以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组成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两套税制形成的主要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对外商投资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些特殊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非区域性的外资企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在税率、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上的特殊优惠。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自企业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的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对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的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 3、经济特区等特定区域内(包括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低税率优惠。尽管内外资企业执行名义税率相同,但外资企业享受了诸 如特定区域(特区和开发区)的税率优惠,再加上如前所述的计税列支范围和标准的优惠、税额扣除优惠以及减征、免征、从低征税,延长减免税期限等较多的优惠,致使其所得税实际税负远远底于内资企业,实际上享受了超国民的、与内资企业有较大差别的税收待遇。 目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虽为33%,但实际税负内资企业在25%-28%,外资企业在10%左右,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差距较大。税法规定外企享受最低优惠税率是15%,但实际上许多外资企业在此基础上又享受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减半优惠,税率仅为7.5%,而内资企业的最低税率为18%,也就是说,内资的最低税率几乎是外资的2.5倍。 除了税率的差别外,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法律效力、税前扣除和资产的税务处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二)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双轨制”存在的弊端 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税制体系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对我国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新的形势下,“双轨制”本身的一系列弊端也逐渐开始暴露出来。这些弊端主要表现为: 1、客观上形成了对内资企业税收上的歧视性待遇, 抑制或冲击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则认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量的内资企业本来就先天不足,加上人为施加的歧视性高税负以及各种法律、法规上的限制,事实上产生了抑制内资企业发展的效应。”“尽管这些年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异常繁荣,但它们基本上都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产物。尽管国际市场上印有‘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随处可见,但它们都非来自中国本土的内资企业所制造。可以说,正是在以税收为代表的各种歧视性政策的挤压之中,几乎没有一家内资企业能同外资企业进行可称得上公平的竞争。” 2、扩大了我国地区、行业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由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东部——中西部循序渐进的梯级发展战略,并实行逐次递减的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加上税收优惠政策主要突出区域导向,产业导向弱化,没有很好地将利用外资同优化本国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结果导致了外资过度集中东南沿海地区,过分拉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加剧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 3、为企业避税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不少外资企业利用从获利年度起“免二减三”的优惠条款、转让定价、人为推迟获利年度等方式,逃避纳税义务,导致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巨大差别也诱使一些内资企业假冒外资企业以骗得税收优惠。有研究估计,我国“假外资”占了实际FDI(外商直接投资)利用额的1/3左右。 4、税收的低效率。由于实行两种所得税制,使税制变得更为复杂, 造成征收成本增加,征收效率降低。 实践表明,外商投资 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在改革开放初级阶段,对弥补我国投资环境不足,吸引国际资本,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加入WTO,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平等待遇的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改变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一致的局面,尽快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制统一,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制环境。 二、民营企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及面临的不公平税制环境 (一)民营企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 与国营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天生具有资本、风险高度 集中、决策管理权二者合一、形式多样、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劲和稳定的动力。据统计,1979~2002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截至2003年末,全国私营企业有300万户,注册资金3.5万亿元,非公经济占GDP的60%以上,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亿。从3年来中国企业500强排序情况分析,私营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个数和比重逐年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民营经济的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大大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的速度。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的形势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枝独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民营企业还在解决就业、税收、社会公益事业、繁荣城乡市场、积极参政、议政等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与否,与这个地区市场化高度相关。而市场化程度高低又直接表现为该地区民营经济所占份额多少。哪里的民营经济发展得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哪里的经济就繁荣,就业的压力就相对小得多。从全国情况分析,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公企业的数量多少做顺序排列,再把各地的GDP总量的规模大小做顺序排列,结果发现二者成直接正比例关系,即非公企业数量多的地区,GDP总量规模就大;非公企业数量少的地区,GDP总量规模就小。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看,也是直接体现在非公经济发展的差距上,而且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充分展示了民营经济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税制使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不公平税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其中政策和制度环境尤其重要。我国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以前,奉行的是对立论。即,国家不允许民营企业的存在。第二个阶段是1978-1992年,奉行的是补充论。即,民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有益补充。第三个阶段是1992年以后,奉行的是共同发展论。经济政策上的表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今后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7年党的十五大更加强调了这一点;在法律方面,1999年修改宪法,加入“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方面,2000年、2001年和2002年连篇累牍的三个代表,更加强调了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目前我国的政策环境将越来越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 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法制环境特别是税制环境,并不是太好,较为严重地存在着制度上的不公平和歧视问题。主要表现在: 1、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税收待遇。在国家税制的各种主体税收政策及制度条款中,虽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并没有明显的差別性规定,但仍有一些给予国有企业特别的优惠政策而民营企业享受不到。国有企业享受技术改造贴息;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技术开发费以及技术改造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部分抵扣所得税。例如:199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和1999年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中,都明确仅适用于国有、集体企业及国有、集体控股的股份制、联营企业。另外,国有企业的一些开支,如住房、福利等可记入成本,民营企业则不允许。 此外,由于体制性障碍导致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融资渠道不畅、政府服务虚位等方面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在很多政策上明显处于劣势。由于政策法规保障不力,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往往还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非法剥夺、损害、侵占民间企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尤为严重,也使得民间投资者信心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挫伤。 2、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税收待遇。这些年来,外资企业比国内企业的有效税率要低10到12个百分点。而且内外资企 业除了税率不同外,税基也不一样。内资企业计税工资规定为800元到960元,而外资企业没有计税工资的概念。也就是说,国内企业只有800元到960元的工资可以进入成本,不收所得税,高于这部分的工资则需要交纳所得税。而外资企业所有的工资支出均可计入成本。对于内资企业中的国有企业,国家有规定,效益增长到一定比例时,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收入作为工资计入成本,使得国有企业事实上都能变相地将工资全部打进成本。而只有民营企业是完全按照税法的规定,只能将800元到960元的工资计入成本,其他的工资都是从企业所得税税后的利润中拿。而且,民营企业还存在双重征税问题,公司的净利润除了要交30%以上的各种保险费,还需交33%所得税,个人收入超过800元以上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三)我国对外资企业所得税的超国民待遇造成的税制不公,使我国民族工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和外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外资企业在事实上享受着税收的超国民待遇。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超国民待遇还存在一定合理性的话,那么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这种超国民待遇的存在就明显不再合理了。我国给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仅仅给外资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使得我国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民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据报道,1978—— 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54.9倍,年平均增长16.74%,远远超过GDP年平均增长幅度,但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以天津为例,2011年天津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该报道引述《中国产业地图》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的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的合资企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在占有主导份额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比例高达80%以上 ,拥有绝对优势。 我国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市场换技术和”以市场换管理经验“。事实上,中国的高科技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在谈到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这个问题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教授认为,”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中国企业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他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他们不可能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如果说,在开放初期,我们还能够通过合资的方式得到人家的先进技术的话,现在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小了。90年代以来,外资经过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市场的试探,已经逐渐熟悉中国的环境,独资的方式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占到外商投资企业的65%以上。独资意味着我国企业通过合资得到技术的途径正变的越来越困难。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尽管近年来我国即将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呼声很高,但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应的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型制造企业。以我国汽车行业为例,中国汽车工业合资 20年,到目前为止,连一款高技术含量的汽车也没有开发出来。 外资企业利用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对本土企业产生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性又带来替代效应。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可能套牢在低端产业陷阱之中的危险正在逐步增加。我国民族工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恶化。 我国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体系,实质上加重了民营企业的相对税收负担。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据有关部门调查,200 2年度全国47225家中小企业当年实现销售营业收入21078亿元,利润总额1201亿元。缴纳的各种税收总额1422.4亿元,其中流转税占60.4%,企业所得税占28.3%,其他税费占11.4%。从总体税收负担水平上看,中小企业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 4.9%,高于全国1.91%的水平;税收占利润的119.6%,高于全国99.9%的水平。国家税法对中小企业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这部分政策大都以所有制或企业属地划分界限,如一些特殊区域内执行的税收优惠,在执行中,真正享受到的企业为数不多,如福利企业减免税、出口退税、新产品减免税等,属于此类企业只占整个中小企业的10%—15%,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约占85%)受经营范围、业务渠道、经营管理方式和产品结构诸因素的影响,形不成规模,更不能形成支柱产业,能够出口创汇的少。目前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制约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国民营企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数量很大,但总的来讲,普遍都还处在资本的初期积累和创业阶段,大多数还远谈不上规模经营,不公平的税收负担,使得这些企业完成资本积累,进行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和规模扩张将更加困难。 三、尽快实现内外企业所得税税制的统一,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的税制环境 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就是使税制更加公平合理,降低企业负担,改善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这也得到了各界的普遍共识,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利益冲突,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改革方案最终未能提交2005年的人大审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一些人反对尽快实现“两税并轨”,主要有两个担心。 第一个担心是,怕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后会影响到外资的流入,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能值得深入推敲的问题。确实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消现行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虽然是吸引外资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税收优惠对吸引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吸引外资最根本的还是依赖于一国投资环境的整体改善。世界银行的研究也表明,跨国公司在实现扩张的过程中,最关心的因素是基础设施、现有外资状况、工业化程度和市场容量等,而不是优惠政策。[11]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虽然从短期来看,由于既有的优惠政策的取消,可能会影响一部分外资的流入,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有我国广阔的市场吸引,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资流入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况且对于一些国家的投资者而言,由于本国税收制度的限制,投资国的税收优惠将被本国所征收,投资者并非能够实际享受得到。更何况我国已经加入WTO,超国民待遇本身就是与国际规则相违背的。 另一种担心是,怕影响财政收入。包括增值税转型、两税合并等在内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迟迟未启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担心税收收入的减少。拟议中的税制改革方案无疑是以财政上的减收为代价的。根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仅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个税种的改革,就要涉及2000亿元上下的减收。如此规模的成本,在财政日子并不宽裕、方方面面亟待投入的条件下,自然会使人们变得格外谨慎。但问题是,因财政减收的担忧而搁置拟议进行的税制改革,终归不是长久之事,拖的时间越长,改革的成本将越高。2005年1月12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公开表示,两税如在数年前并轨,由此减少的财政收入不过200亿到300亿元,而现在实施,由于经济发展税基扩大,减少的财政收入将超过 1500亿元,甚至会达到2000亿元。但是如果继续拖延,今后的难度将更大。一些专家指出,指望财政的日子宽裕起来再实施企盼已久的税制改革,不仅会使改革变得遥遥无期,而且,很可能永远等不来那一天。[12] 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进入WTO的后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入世对我国的冲击和影响就越来越明显:关税在两三年内将接近最终减让水平,非关税措施即将全面取消 ,服务市场开放力度迅速扩大,将逐步取消外资进入的地域限制、数量限制、股权限制。而内资企业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只有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征收制度,内外资企业才能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制的统一已经十分紧迫,改革的时机也比较成熟,应该及早启动,拖延不得。 为了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税制环境,结合各地实践,笔者认为,合并以后的《企业所得税法》应当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主要按照行业优惠的原则,并在其他税种方面配套地、有针对性地对民营企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建议对新办的民营经济性质的服务型企业和商贸企业,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2、对现有的民营经济性质的服务型企业和商贸企业新增加的岗位,当年新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 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对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减征30%。 3、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4、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性质的高科技企业,对新办的高科技企业,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5、对从事国家鼓励类产业的民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6、对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民营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7、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产生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农林特产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10年内免征农林特产税。 8、鼓励具备条件的私营企业成立担保机构和开展担保业务,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开展担保业务,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内外企业所得税税制分立的情况,使得民营企业面临着极不公平的税制环境,恶化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统一。同时还应当在不违背国际规则的前提下,配套地、有针对性地对民营企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优化民营企业的税制环境,以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注释] 《两税合并为何再次搁浅》,《中国财经报》2005年4月14日。 即来自国内的资本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披上“外资”的外衣,再以外资企业的名义在中国投资和经营以享受税务方面的优惠待遇。 对于什么是民营企业?国内对此认识并不一致,至少有三种不同理解:最广义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国营企业之外的一切企业,不仅包括非国有成分的所有企业,并且包括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将经营权整体交由自然人(或者非国有单位)的国有企业(即所谓“国有民营企业”),其界定的标准是企业的经营权而非所有 (股)权;涵盖范围稍小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企业和外商( 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私营和集体成分为主的股份制企业和以这些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其界定的标准是企业投资者的性质也即企业的所有(股)权的性质;最狭义的“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私营企业”这个概念不易摆脱歧视色彩,因此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雇员或者有意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中性的“民营企业”这个名称,这就使“民营企业”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私营企业的别称。一般情况下,如果不作特别说明,各种分析报告和报章上所说的民营经济,都是指涵盖范围稍小的“民营企业”。 见《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9月版。 见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 陈兰通在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2011年10月21日上午)。 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具有相同税收负担能力的主体应该缴纳相同的税款。而内外两套税制显然是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的,它不仅损害了税法的公正性,而且也大大影响了税法在现实中的实效。翟继光:《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必要性与时机性》,《中国税务报》2005年2月16日第6版。 各国争相对外资进行税收优惠也导致了恶性国际税收竞争。恶性国际税收竞争的结果是扭曲企业的投资决策,导致全球资源配置的紊乱,加剧国际税收逃避,最终结果是各国税收收入都大量减少。翟继光:《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必要性与时机性》,《中国税务报》2005年2月16日第6版。 吴越人:《中国出口高增长暗藏利润离岸 拉美现象可能重演》,《中国市场报》2005年7月14日。 转引自 见傅光明:《从制度层面解决中小企业税负重问题》,《法制日报》2003年6月9日第8版。 [11] 有经济学家总结认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可分为三代。第一代引资政策主要是优惠政策。包括各种财政的、金融的优惠措施,比如减税、免税等等。第二代的引资政策,就是在采取优惠政策以后,还要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商业环境。而第三代的吸引外资政策是,在某个地区形成比较好的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形成比较好的和跨国公司的关联效应,吸收到大批跨国公司投资办厂,进而形成某个产品的生产基地。有学者认为现在的中国应该步入第三代引资政策阶段。 [12]同 魏俊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4

以四川、内蒙古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对500强企业的吸引力增大

2011中国500强企业名单显示,全国共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企业进入2011中国企业500强,只有、宁夏没有企业入围。从2002年中国企业联合会第一次中国企业500强以来,东部地区的大企业数量均占70%以上,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大企业发展慢、数量少。

截止到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十年来平均总部所在地选择的前十名分别为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和河南,北京以首都的独特优势一直独占鳌头。据新华网的分析文章显示,近十年间,最擅长培养中国500强企业的地区(不含北京)有16个。其中,东部有4个,中部和西部分别有5个和7个。令人意外的是,广东作为中国GDP大省,却未能位列其中;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包括四川、内蒙古等7个西部地区对中国500强企业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在这一点上,民企500强的表现尤为明显。2011民营企业500强在东部地区的分布同比减少17家;西部地区入围52家,同比增加18家。东部地区仅浙江和江苏两省,就有262家(浙江144家、江苏118家)民企上榜,超过总数的一半。然而,相较于2006年203家的最高上榜数量纪录,浙江民营企业的领跑优势已明显减弱,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内蒙古、重庆等地区的民营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东西部差距缩小。另有调查显示,未来三年民企500强中分别有200家和160家拟在西部、中部地区进行投资。

西部地区民企500强四川最多

2011民企500强榜单上,四川民企占18席,数量同比增加了7个,继续保持西部地区中上榜数最多。近年来,四川省政府一直关注于培育和扶持大企业。2007年6月,四川省政府推出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十六条”优惠扶持政策,被培育企业的技术开发费,除按规定实行100%抵扣税外,可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2010年又新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的意见》,其中专门提出了“培育企业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品规划的产品,由同级财政部门在三年内按其新增增值税本地留成部分的50%增加安排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按规定用于支持培育企业发展”。而最近四川省决定,2011年拿出2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今年4月18日召开的四川省大企业大集团工作会议上,四川省进一步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100户大企业大集团实现“2313”全面倍增,即总体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万亿翻番到2.5万亿;3户企业营业收入跨过千亿大关;500―1000亿区间企业从2010年的5户翻番达到10户以上;100户重点培育企业的最低入选门槛从2010年末的15亿元翻番到30亿元。

河北民企500强中钢铁企业占80%

从中国500强和民企500强的行业分布看,重型化趋势显著。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共有55家“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即钢铁企业,连续10年在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上占据最多的位置。而民营企业500强中,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较2009年增加了23家,上榜企业共计64家,列各行业之首。究其原因,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钢铁企业重组的政策,使钢铁企业的产能集中,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5

[关键词] 民营企业;优劣势;技术创新;战略管理

一、民营经济的贡献及现状分析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拓宽就业途径、优化所有制结构及拉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在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这除了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外,民营企业本身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如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集约化不高、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即使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也难逃此厄运,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仅有430家,而超过8年的仅占总数的3%左右。

化解民营经济的发展瓶颈,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但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然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要依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获得,因此,在出口中不断遇到反倾销诉讼或遭遇技术贸易壁垒。即使在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江浙地区,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为了增强我国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技术创新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对民营企业创新问题观念的更新和澄清

目前社会上对民营企业的创新存在着很多认识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民营企业的创新热情及效果。本文对一些问题进行澄清,以消除笼罩在技术创新上的“专家化”、“神秘化”的光环,使民营企业敢于并善于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创新战略。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学术界对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大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力量;另一派则认为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关于大企业最适合于创新的假设,是由美国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提出来的。总结文献,大企业的创新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承担创新所需要的较高的固定成本;②只有占有较大市场优势的大企业才有能力把创新作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③只有大企业才能通过分散化投资减少创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④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使新产品的引入更加便利;⑤大企业在过程创新中有优势。

而曼斯菲尔德及其同事于1968年考察了若干产业,并没有发现创新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他们认为并没有事实支持大企业有助于创新。1977年,他们进一步得出结论:企业规模超过一定阀值后,在企业规模和R&D活动及创新产出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总结文献,中小企业在创新上的优势有以下几点:①小企业常在新思想、新发明上有重要作用;②小企业家更富有创业精神;③企业人员少,领导易于了解和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特长;④小企业实施创新的速度快于大企业;⑤职工和企业容易保持一致;⑥小企业可以和大企业进行配合,形成协作关系;⑦“船小易掉头”的优势使得小企业在遇到困境时较容易收缩、转产。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时间间隔日益缩短,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日益重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如,知识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可以只从事产品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产品开发,通过转让来获得收益,然后再从事新产品的开发。

2.技术创新与高科技的关系。对创新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基于多年的经验,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基于重要性的创新分类。他们将创新分为渐进的创新、根本性的创新、技术系统的创新及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渐进的创新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这些创新常出自于从事生产的工程师、工人及用户之手。这种创新虽是小创新,但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学徒们发明的“小玩意儿”拉开甚至决定了工业革命的到来。而且大创新只有在小创新的辅助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有些小创新虽然从表面上看并不具备什么科技含量,然而却可能带来很大的商业价值。尽管创新需要技术的参与,个别行业也需要高科技,但创新本身与高科技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不少创新只是成功地组合了已有的技术和产品,实际上根本没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创新既包括重大的发明创造和技术突破,也包括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对中小企业来说,后者更实际可行而且更重要。

3.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的关系。企业创新主要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或合作创新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彼此间存在若干差异,但也有某些共性和互动性。企业往往不是选择某种单一的创新模式,而是三种模式的混合体,只不过是以哪种模式为主导而已,但选择的原则都是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竞争力,并要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动及时调整创新主导战略。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与企业本身的技术实力、市场机会及技术市场发育程度相匹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原始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的知识,以大学和研究院所为主。集成创新就是指把个别的知识或者技术,整合为新的系统,是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是对引进的科学与技术,通过吸收、消化再研究,突破引进的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后两种创新以企业为主,产学研合作。过去我们的原始创新少一点,所以现在讲得比较多。事实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和消化再创新都是自主创新,不能偏废哪一类。原始创新的难度最大,把它放在首位也是企业长远发展必须的。但鉴于我国目前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原始创新不可能也不应该占很大比重。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国家原始创新在创新整体中也没有占到最大比重,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在我国现阶段,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是大量的。由于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企业只能不停地引进升级设备,造成了“反复引进”。因此,企业在确定技术引进项目时,就应该制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制度及具体步骤,这样才能真正“买到”技术,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我国企业的创新力高低及产业分布。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国内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国外媒体和学者多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较高,中国科技发展已取得重要成就;而国内媒体和学术研究的主流观点却认为中国企业缺乏创新,科技能力较弱。据《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布和竞争策略》分析,创新可以分为系统创新、核心创新和创新。目前我国企业在创新领域表现活跃,这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我国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提高缓慢,系统创新能力更为欠缺。国外学者一般采用专利数量指标来衡量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我国企业所获授权专利中,大部分是外观设计专利。而目前国内学者和媒体之所以认为国内企业缺乏创新,则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核心创新和系统创新的缺乏。

三、民营企业创新的优劣势分析

民营经济在经营体制、资源禀赋、经营特点及组织结构上具有不同于国有或大企业的一些特点,因此也拥有了一些不同于国有或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综述如下。 转贴于

(一)民营中小型企业的劣势。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劣势主要在于缺乏资源。这些劣势分别包括: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弱、自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经营管理落后及政府政策扶持不足等。

1.人才、技术缺乏。目前很多企业中,除了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能力不够外,更严重的是现有的有限人才还在流失。许多企业的管理、技术人才流失率都超过20%。据广东省中小企业局2005年9月在广东省开展的民营企业人才状况问卷调查,民营企业的人才基本情况是:高学历的人才少;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更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大企业对人才更具吸引力。而民营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39.37%的企业回答最需要专业技术人才,29.98%的企业回答最需要高级管理人才,20.81的企业回答最需要销售人才,6.71%的企业回答最需要一线岗位人才,3.13%的企业回答最需要财务人才。这些都表明了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2.融资难。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内部融资是将自身利润转化为积累,外部融资是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通过金融中介融资。从外部融资渠道来看,我国对公司上市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如要求公司连续3年赢利,总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这对一般规模较小、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在债权融资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尚无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的先例。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得到的支持也远远不够。中央银行每年新增贷款1.5万亿左右,非国有企业贷款仅占30%。另据调查,我国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一家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发放贷款,仅广发行在有房产抵押或公司担保前提下对中小企业中个别优秀企业以“个人创业贷款”名义给予少量贷款,数额仅为10-30万元左右。在外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比例便显得较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平均只有68.1万元,依靠利润留成途径增加的资金与民营企业发展所需全部资金相差甚远,许多民营企业只好借助黑市融资,资金成本负担很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除人才、资金劣势外,民营企业大多属家族企业,其中的大多数企业的治理结构落后,且其信息化程度低及民营经济在政府政策方面的“次国民待遇”等原因,使得民营企业在资源上相比较国有或大型企业处于劣势。

(二)民营中小型企业具有的优势。从熊彼特开始,经济学界对大、小企业的创新优劣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罗斯维尔认为大企业比小企业有更复杂的管理结构及官僚体制,这使得小企业的创新相对而言更具开放性和对市场变化更敏感灵活。另外,大企业的行政等级制度常会窒息研究人员的创新热情,使得中小企业可以从其科研人才的溢出中得益。大企业对研究人员的最好奖励是将其调至管理层,而小企业则将创新视为战略核心。此外,大企业对小的、不太重要的创新往往不重视,而中小企业则对之充满热情,这也给他们一个机会。小企业在产业成长的早期、创新和熟练劳动力比较重要的行业以及近似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较大企业也具有相对优势。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经济还有其特有的体制优势。它是一种全新的运行机制:决策独立自主、经营面向市场、经营与利益挂钩及人才优胜劣汰。这使得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对市场反应灵敏、科技成果转化快的优点。另外,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投入结构的改变、信息的普及等,这些使得中小企业可以用比以往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技术和信息,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企业的资源劣势,更易于其创新和成长。

现实也充分证实了民营中小企业在创新上的优势。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6%的专利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在国家确定的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有77家,占75%。民营企业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四、民营企业创新策略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拥有的资源、管理水平及创新状况差异很大,在传统和高科技行业都分布着很多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

(一)区域创新竞争力的分布及不同区域内企业的创新策略。1.区域创新竞争力的基本情况。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几年来关于地区科技竞争力调查来看,我国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较高,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较低,中部的创新能力大体处于两者之间。东部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远高于中部、西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已基本成为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部也有类似倾向。而在西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并不突出。

2.启示与政策建议: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分布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和当地的体制特征、企业发展及政府的作用分不开的,这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据此,本文对提高区域及企业创新能力提出若干建议。

首先,观念和制度对区域创新的水平影响巨大。东部地区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创新能力迅速得到提高,由不及中西部到超越它们,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给其经济带来的活力,以及东部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关的政府政策优惠,再加上东部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及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其次,一个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产出能力强大的地区,其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可能不一定很强;相反,一个科技、自然等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能采取积极的政策手段,也能够为企业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如广东的知识创造力在东部地区仅处于中游,但他在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环境上却拥有突出优势,这使得他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相对较高。因此,各地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时,要认识到政策措施在弥补弱势、发挥优势上具有的重要的作用。

再次,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是东强西弱,这基本上与我国民营企业、小企业、外资企业的布局相吻合。一般而言,如果区域内的外企、民企和小企业的数量多,那么该区域的创新能力就强。例如,浙江、广东的科技投入并不高,大企业也不多,但数目庞大的小企业、民企及合资企业的创新能力却很强,这些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他们所处区域的创新能力。因此,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低关键是企业有没有创新动力和能力。各地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政策重点应放在积极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引导及纽带作用。

最后,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打造适合区情的创新网络。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状况、地域文化也各有所长,应结合区情来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及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东部地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将不断弱化,这就需要这些地区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努力提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西部地区应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制,注重对中间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二次创业”。

(二)不同行业企业的创新。技术创新决不仅仅是高技术企业的事情,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创新任务。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民营企业在其赖以生存的产品完成生命周期以后,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一些民营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治理结构的调整及进行相关改进,也有不少企业无视新经济潮流,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从此销声匿迹。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为了长久生存及持续壮大,都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产业特征并将技术和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有效创新。

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及该项技术的市场前景进行考虑,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创新目标和创新行为,并适时转换创新模式。大力发展合作创新和集群创新,以克服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弱点,缩短创新周期及克服科研与生产脱节等问题,改善民营企业在技术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另外,民营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应集中有效资源向“专、精、特”领域发展,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寻求大企业不愿或不能涉足的领域,从某一工序、某个零件生产入手,并利用自己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方面具有的灵活性及多样性的优势,并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武装自己,形成有别于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民营高科技企业,则应集中力量,在政府引导下选择少数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与其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及技术转移,以实现在具有优势的产业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同时,民营高科技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也要注意避开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选择在其核心技术的下游进行创新,以避免巨大投入和市场的风险。

(三)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创新策略。本文以企业年龄、规模、成长速度等为划分依据,将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

中小企业创业初期,资金、人才都比较缺乏,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一般应选择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策略;而技术力量比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自主创新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比较有利,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就迅速转让出去,再去从事新产品的开发。中小企业进入成长期后,应选择适当的竞争策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策略、“小而专、小而精”策略、优势互补联合竞争策略、寻找市场空白策略等等。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则应继续进行科研开发,以降低产品成本。这时可采用自主创新策略,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形成技术壁垒,阻止技术外流和新企业进入该领域。当中小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则应将创新重点放在渐进式的工艺创新上,努力开拓市场,并根据市场变化着手进行新产品开发。而在衰退期,则应进行撤退战术,并开发新领域。在实际操作时企业要正确判断自己所处的时期,可以在同一时期综合采用两种或更多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四)创新战略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是靠模仿创新模式来开发新产品,在实践中很少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由此在技术创新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忽视技术创新的市场调研,对市场发展趋势缺乏科学判断,导致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难以跟上市场变化。或重视技术创新,却忽视对新产品的市场开拓,缺乏有效的营销战略,最终导致创新产品不为市场所知,积压严重。因此,民营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一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在对自己面临的技术、市场、产业机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及自己的技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创新战略,并对技术、市场进行定位,合理选择技术开发、生产及上市时机及对配套组织与制度作出相应安排。

参考文献

[1]刘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顾卫东.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过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2.

[3]朱高峰.自主创新:把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N].光明日报,2005-11-13.

[4]谢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布和竞争策略[J].管理世界,2006,(2).

[5]剧锦文,李劲民.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深层阻滞原因辨析[J].经济经纬,2005,(2).

[6]辜胜阻.六大对策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EB/OL].

http://www.sina.com.cn 2006-09-18.

[7]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及其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

[8]陈德萍.我国民营经济成长条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

[9]沈运红,王恒山.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发展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6,(4).

[10]杨栩.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5).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6

一、民营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分化趋势

我国民营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分化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有加速扩大之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营大企业快速扩张,而中小企业遭遇成长陷阱

在民营经济分化的基本态势中,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系统性分化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型民营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部民营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由表1可明显地看到,从1998年至2003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由463家增加到2267家,年均增长37.4%;而全部民营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0.1%,前者比后者高出17.3个百分点。一些规模巨大的民营企业正从浩如烟海的中小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

(2)大型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大大快于全部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2001至2003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5.6%,而同期全部民营企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7.4%,前者是后者的1倍多。

从平均的角度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平均营资料来源:

①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象征管理统计汇编(2003)》,内部资料

②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Nol(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759页

说明:所谓“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是在全国工商联的会员企业内划分出来的,因此,这还不能囊括全国所有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划分标准是:2001年以前是指营业收入在9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01年的标准为12亿元以上,2002年以后的标准是2亿元以上(下同)。业收入增长率快于全部民营企业平均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从表2不难看出,前者不仅绝对量大大高于后者,而且前者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5%,而后者则有缩减的趋势。

(3)大企业数量的扩张以其自身规模扩大为主。从民营大企业的成长渠道和成长机制看,有大量案例显示,近年来大企业的扩容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有一定规模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的改制直接而来;二是大型民营企业自身的裂变;三是民营企业的并购,而由中小型民营企业逐渐发展成大型企业的并不普遍。英国学者大卫・斯托里曾研究发现,由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大企业的比例为5%。尽管我们没有中国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相关数据,但从民营企业平均仅有3.5年的寿命来粗略估算,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等不到长大就“死亡”了,因此,我国近年来民营大企业年均37.4%的增长速度,主要不是依靠中小企业的成长实现的。当然,在一些新经济领域如IT行业中,也不乏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迅速由小变大的案例,如网易、盛大、百度等网络概念公司的传奇式成长。但在广大的传统竞争性产业领域,由于融资、人才、技术和市场准入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正遭遇着成长的陷阱。

2、民营企业的产权日益股份化,家族控制却根深蒂固

同多数国家的经历一样,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在诞生初期采用家族制模式。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企业在组织的制度形式上已经出现了明显分化。

(1)股份制企业大幅增加,而独资企业的比重逐步缩小。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资料,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为1.76万户,仅占全部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2.6%,到了2004年,就增加到275.64万户,占全部私营企业户数的75.5%,已经成为私营企业的主流组织形式。而与此同时,私营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相对状况则双双下降,独资企业的绝对户数虽然由1992年的7.72万户上升到2004年的76.96万户,但所占比重却由55.34%下降到21.08%;合伙制企业由1992年的4.47万户增加到2002年的12.48万户,但其所占份额却由32.01%大幅度下降到5.12%。

(2)多数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质依然为家族企业。尽管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在数量上已占很高比重,但有研究表明,我国的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仍然属于家族控制企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制度形式,其比重占到样本企业总数的77.99%。然而,这些企业中有455家,占采取有限责任公司总数61.82%的企业承认自己实际上是家族企业。可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股份化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公司仅存在于很小一部分大型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仍然难以摆脱家族控制的模式。

3、民营经济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分野加速

(1)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在数量上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民营企业。从图1清楚地看到,近二十年来,民营经济产业分布变化的突出特点是,早期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仍在上升,形成明显的“剪刀”状态。

(2)大型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充分、比较优势突出的第二产业显示出竞争优势。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的研究资料,2003年,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轻工行业,占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的32.49%,机械行业占18.71%,纺织行业占14.74%,建材行业占8.36%,石化行业占7.8%,烟草和电力等垄断性行业在1%以下。另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04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资料,500强企业中,纺织业的企业位居第一(58家),占500家企业总数的11.6%;其次是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57家)、电气机械制造业(42家)、批发零售业(42家)、综合(37家)和服装制造业(26家)。显然,这些产业绝大多数属于第二产业。这就形成一个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众多民营企业不断进入第三产业领域,另一方面大型民营企业又集中于若干第二产业。

4、东部日益成为民营经济的利润中心,中、西部则逐步成为成本中心

(1)与中、西部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的总量和竞争能力继续快速壮大。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的研究结果,非国有经济主要聚集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等东南沿海省市。截止到2004年9月,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排在前八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13095.4亿元)、江苏(9253.1亿元)、浙江(8341.7亿元)、山东(5287.7亿元)、上海(4189.9亿元)、福建(2680.9亿元)、天津(2110.2亿元)、河北(1887.8亿元)。上述八省非国有工业的产值占全国非国有工业总产值的80%,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就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达到52.3%。之所以会出现民营经济在东、西部加速分化的趋势,直接原因可能是,东部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而且日益成为民营大企业的聚集地。根据全国工商联从2002年到2004年对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的连续调查显示,排在前500家的民营大企业的地区分布变化情况是:东部所占比重不仅远远高于中西部,而且仍有上升趋势;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的民营大企业则逐年减少(表2)。尽管我们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大型民营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而中小型民营服务业企业主要分布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但以上的分析似乎可以证明这一推断。

(2)民营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凸现于东部一些特大型城市。像北京、上海这些科技密集型城市,民营高科技企业更取得了长足发展,这进一步从产业层面强化了东部利润中心的地位。但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民营企业科技含量小,多数企业仍以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产业为主,难以摆脱成本中心的不利地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的研究结果(参见表3),截止到2002年,民营高科技企业总数达到109384家,总收入25946.7亿元。其中东部的企业数占65.37%,总收入占72.6%;中西部合计的民营企业数占比为34.63%,总收入仅有27.4%。仅上海和北京两市合计的企业数占总数的比例达到26.8%,相当于中部和西部总和的77.4%;其总收入的比例为总数的19.34%,相当于中西部合计的70.8%。

民营企业在规模上和民营经济在产业分布上的东、中、西部间的分化,加速了民营经济在全国范围的深度分化,这也可能成为全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根源和机制。

二、民营经济内部结构性分化的原因探析

民营经济在企业规模、制度、产业和地域分布上的分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朗,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分化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小企业运营效率的差异

大型民营企业的效率状况是:根据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调研报告的资料,2001年至2003年,入围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1%、12.8%和14%,呈逐年上升态势。而能够反映全部私营企业经营效率的注册资本收入率指标,其变化趋势却是以每年7.1%的速度递减。大企业的运营效率上升,而中小企业的运营效率下降的两种相反趋势,是造成民营大、小企业间分化的根本原因。

至于为什么会造成大型民营企业的效率持续高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运营效率,在这里强调以下几点:

(1)大型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优于中小企业。有资料显示,几乎全部入围企业都采用股份制,有一些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初步摆脱了家族控制的模式,企业普遍获得较高的治理效率。但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依然采取家族治理模式,难以获得公司制状态下更高的专业化治理效率(法马和詹森,1983)。

(2)产业成熟度的影响。衡量产业成熟度要看产业内是否长期存在过度竞争,以及行业内大小企业间是否形成稳定的技术联系。显然,在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中,尽管可以观察到一些大小企业间已初步形成了上下游技术联系,比较典型的如浙江近年来出现的产业链条。但整体而言,企业的散状发展依然是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产业状态。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大企业更多地依靠自身积累获得发展,中小企业则难以借助大企业的带动而迅速成长,甚至常常会受到来自大企业的恶意挤压。在这种状态下,大小企业的分化就难以避免。

此外,大企业比中小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人才(王明琳和何圣东,2003;戴园晨,2005),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拥有资金优势(剧锦文,2004)。而且,由于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注重研发、注重市场开拓,因此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因此,大企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条件。

2、“短缺经济”与“过剩经济”的产业效应差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仍然是短缺经济,最突出的是各种物品的供给短缺,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显然不是当时最主要的问题。在供给不足的前提下,产品就不愁市场,甚至还可获取一定的垄断收益。当时民营企业大量涌入第二产业,正是由于这种短缺经济的产业效应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从短缺走向过剩,制造业的竞争在加剧,暴利时代随之结束。一方面,只有那些产品质量能够保障,产品价格合理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这必然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另一方面,过剩经济势必为服务业提供日益广阔的市场空间,加之短缺经济时期第三产业的普遍落后,大量民营企业进人广大第三产业领域就是过剩经济背景下合情合理的事。因此,短缺与过剩经济的产业效应就成为目前民营经济出现产业分化,以及大小企业在产业间分化的重要原因。

3、地区间商务成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

(1)东部地区综合商务成本较低。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信息和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等共同构成企业的商务成本。商务成本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及其成长的重要因素。商务成本低的地区,民营经济具有竞争优势,反之则反是。

从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来看,我国东部民营企业并不比中西部民营企业具有优势。根据浙江省2004年上半年的统计资料,目前浙江共有3058家民营企业外迁,其中整体外迁488家,总部迁移2488家。但我们同时发现,浙江外迁企业中,原在浙江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下的有1477家,占总数的89.5%。可见,中小规模企业是外迁的主流。以浙江为代表的东部民营企业外迁,与土地供给不足和土地价格过高,以及劳动成本上升导致的高商务成本直

接相关。

但从信息成本角度看,东部的民营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相对与中西部的民营企业则有比较优势。从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来看,中西部也高于东部,从而东部民营企业的综合商务成本与中西部相比仍有比较优势。

(2)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社会资本(所谓“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从社会学意义上定义的一种资本)。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源。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具有经济的意义,它会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时候,这些目的的实现就比较困难。社会资本大致可包括结构中参与者的相互信任、隐性知识和企业家网络等等(NanLin,2001)。在经济资本变得越来越不太稀缺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就会成为支撑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比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营者已经更讲诚信和遵纪守法,通过不同的产业集群或块状经济形成企业家网络和共同默认的行为规则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一地区比如土地价格上升带动的商务成本的上升,促进了这些地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地区间商务成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还使东部地区吸引了更多盈利能力高的大型民营企业和高科技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民营经济的利润中心;而中西部由于具有土地和劳动成本的优势,吸引了大量从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来的中小民营企业,从而在这些地区形成了民营经济的成本中心。两类性质不同的中心的分化,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现金流的“隧道”,并由此实现了中西部的土地、劳力乃至市场的部分准租金向东部的转移,其结果是进一步加速民营经济力量在区域间的分化。

4、地区性融资环境的差异

投融资环境的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调研资料显示,我国东部多数省市较好地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保证了民营经济较快的发展态势。而中西部的省、区、市则相反,已经影响到其民营经济的正常发展。浙江省民营企业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上,主要依靠国有商业银行和民间借贷两个完全不同的金融市场。表4的数据表明,浙江有33.61%的被调查企业可以从国有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大大超过其余三省的比重,说明浙江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走在了前面。与此同时,浙江的民间金融也成为支持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据调查,仅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和台州,就有3000亿元左右的民间资本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专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非正规的民间市场。与浙江相比,湖北、四川和吉林等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

三、缓解民营经济内部结构矛盾的对策建议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民营经济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性分化有其必然性,某些潜在后果是可以预见的。首先,与小企业成长失去联系的大企业的自我扩大,无法不断地吸纳中小企业特有的优势资源和新鲜血液,肯定是不可持续的;第二,民营企业如果长期囿于家族控制,无法导入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源,同样是不可持续的;第三,民营经济更多地涌向第三产业,一方面会造成这个产业的低水平过度竞争,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第二产业因过度“失血”而发展乏力;第四,民营经济在地域上的分化则会加速区域经济的失衡。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对策。

首先,应当承认我们已经进入了民营大企业崛起的时代,促成规模更大、更有效率的企业诞生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基本态度。同时,也需要通过为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切实解决它们的融资难和缺人才、缺技术等问题,通过促进产业成熟度的提升,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机共生的理想局面。

其次,要为民营企业引入外部资本,改造其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摆脱家族控制模式创造条件。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了股份化雏形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其尽快推向国内公开资本市场或鼓励其到海外上市;对那些尚未采取股份制的企业,则要鼓励并促使其实行内部人的股权分散化。

第三,要通过财政改革和税收政策引导,使那些有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从事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使其能够获得与从事其他产业大致相当的利润;对进入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要不断提升其产业层次,鼓励向高价值增殖的领域扩展。

第四,要关注日益显著的东、中西部民营经济之间的现金流“隧道”效应。在鼓励东部民间资本进入中西部的同时,中西部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扶持当地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鼓励东部大型民营企业落户当地,以协调民营经济力量在区域经济间的合理分布。

参考文献:

①OECD:《中国经济调研报告(2005)》。

②黄梦复主编:《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NO1(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③戴园晨主编:《中国经济的奇迹――民营经济的崛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7

〖摘要〗激励起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要在降低不确定性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工作,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一定要使我们的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家群体,通过他们的代表,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政府要有一定的制约能力,如果不能够制约行政主体的行为,市场运营就会非常困难。因此,对于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社会不能对国家进行制约,民间不能制约政府,市场主体不能通过规范的法律程序和他的合法的代表,对行政主体的行为进行一些必要的制约,不确定性就非常大,市场风险就很难预测。所以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就要求约束政府的许多行为。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发展 一、江西民营经济的现状 激活民间发展经济的潜能,就是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经济的潜能。民营经济指非政府投资的经济实体,包括集体、个体、私营、联营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从全国来看,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工业增加值和吸纳劳动力方面甚至超过了国有经济。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民营经济已经唱起了主角。民营经济天生具有与市场经济接轨、融合的特点,对中国经济转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民营经济已不仅是补充力量、生力军,而是经济发展的方面军,不久的将来还要成为主力军。 江西省的人口与浙江省相当,但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状况远远落后与浙江省。江西省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只有浙江省的24.35%,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浙江省的14.12%和17.28%。即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也处于中下水平。 江西民营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源于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不良的外部环境是制约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不良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有关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和管理落后于、甚至违反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但这个问题并非主要来自省、市一级政府,而是来自中层和基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有人把这种情形概括为“上热下冷中阻梗”。 省、市地方政府大多都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上热),但江西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尽人意(下冷),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层和基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对民营经济的阻滞(中阻梗)。江西省的GNP长期大于GDP,存在资源的净流出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省外一些地区相对优良的投资环境吸走了一部分资源和劳动力外流外,本省的“中阻梗”也挤走了不少资金。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的问题则主要在于:很多民营企业忽视了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二、 江西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开放产业投资领域的问题 目前,禁止民营企业进入的行业主要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使用稀有资源的工业,以及产品会带来公害的行业。限制民营企业参与行业就更多了。另外,民营企业对外经贸方面也有诸多限制:“准入”开拓国际市场的只是一般国际贸易,而且实行审批制,应有进出口经营权;至于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引进外资等开拓国际市场的行为还严禁民营企业“准入”。所有这些禁止和限制的规定,有的可以说是似是而非,有的则是缺乏一个明确的适用标准,导致不同时刻、不同地区、不同的部门,对于某个市场或行业民营企业能不能进入,回答常常是不一致的。 近几年,民营企业投资增幅回落,与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有限是有关系的。为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的产业投资领域。 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一些过去是自然垄断性的产业,如电信、电力,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逐步变成了竞争性产业,它们放松了政府管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应借鉴它们成功的做法,加快开放这些投资领域,应一视同仁对所有类型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开放。 2、融资问题 民营企业的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头等问题。根据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 FC)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的。在创业之后,追加扩张投资时,民营企业继续主要依靠内部渠道,企业留存收益和主要业主的投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1995年和1998年至少分别为52%和62%;在外部融资渠道中,非正式渠道、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所占的比例大体相当;外部股权,包括公众股权以及公众债权市场所起的作用不大。IFC的调查结果还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银行在民营企业融资方面,无论是创业资本还是后续投资,所起的作用总的说来要小。江西省这方面的数据还无法得到,但相信跟全国的情况差不多。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状况的不断改善,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资金供给渠道不断拓宽的过程。比如,在企业初创阶段,由于既没有抵押能力,又没有信用记录,只能依赖于内源融资和有限范围的直接融资;企业的继续成长,企业有了抵押能力和信用记录,提高了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度,这时,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当企业从中小型变成了大型企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程度降低,有较高的信息透明度,银行可以对其提供中长期信用贷款,同时在直接融资上,企业能够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 3、法律地位与法律保护问题 多年来,我省民营企业与全国一样,存在着法律地位不够和私有财产法律保护不充分的问题。如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而对民营企业仅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可见,国家对私有财产缺乏与公有财产同等的宪法保护。又如,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而对民营企业的雇员非法占有企业的财产,并不作为“贪污罪”处理,只能做经济纠纷处理,不利于民营企业财产的保护。民营企业法律保护不足还表现为私有财产地位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法律保护,难以根治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事件发生。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当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时,所有者就缺乏稳定和乐观的预期,从而遏止投资积极性。 4、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问题 当前,民营企业管理体制不顺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一些民营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仍然象全国其地区一样,设置基本上一致的经济管理机构,如乡镇企业局管理乡镇企业、工商局管理个私企业、经(贸)委抓全面、计委主管宏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这种管理体制未必合理,容易形成“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来管理市场经济”、“苦乐不均”等弊端。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政府有关部门对个私营经济的管理既有交叉、又有漏洞。首先,“一个崽、八个爹”,令企业无所适从,并且容易出现“有利争着管、无利没人管”的现象,其次,管理部门及其人员众多本身就是企业的负担,管理部门就是靠向企业收费来维护生存的,再次,由于归不同部门管理可以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归乡镇企业局管理的企业可以优惠得批地,归民政和教办的企业则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等,这使得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防碍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企业进一步发展可能由于隶属于不同的部门而大受影响。因此,要深化民营经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各地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彻底改变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来管理市场经济的做法。在完善个体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方面、一些地方做了积极的探索,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如江苏无锡市由工商、乡镇、税务、卫生、环保等部门联合建立了个私营经济“一站式”服务机构。还有些省市探索建立不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按企业规模进行管理的综合机构,以统一政令和管理。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同时还需要统一政令和管理。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三、促进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nbs p; (一)明确导向、理清管理思路。 1、 在政策制定上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在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要明确在国家宏观决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特点,或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地区经济中来,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或是实现公有制经济在某一行业的战略性退出。在经济形态选择方面,要明确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水平,或是侧重鼓励发展劳动者与所有者结合紧密、个人投资与家庭投资结合紧密、经营者与从业人员关系紧密的个体工商户;或是鼓励发展经济应更加显著、在吸纳下岗员工再就业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社会效应更加突出的非公有制企业。既科学又合理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形态在本地区的分阶段发展和有行业侧重的发展。 2、在管理思路方面强调资源优选和优化配置,促进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政府在管理思路上要完全破除以往的所有制框架约束和地域资源约束,在资源选择和配置方面注意吸收外部优质资源,构成不同地区优质资源在本地区内的优化资源,构成不同地区优质资源在本地区内的优化配置,形成强大的资源合力;要改变以往单纯从经济效益指标出发,忽视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综合效应指标的做法,不仅鼓励发展符合自然生态指标要求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活动,更要鼓励其产品、技术或服务有利于净化环境、消除污染、形成能源替代或资源再生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此基础上制定吸引外部地区优质资源进入或与本地区优质资源结合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强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 (二)重视制度创新,宽松经营环境。 1、减少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注册资本额度调整、经营规模和经营负债等方面不公平的限制性约束,使非公制经济组织在依法获得行业经营资质方面、享受纳税人资格条件方面、接受外部审计方面、注册资本变更方面真正获得同等的待遇。同时,建议调整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时要求的年度商品销售额限量标准、延长商品销售额达标时限(如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确认期延长,由一年改为三至五年;将年度商品销售额标准适当调低);对处于初创阶段的各类性质的中小企业不强制性要求他们进行年度外部审计,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在企业负债经营方面统一遵从国际企业经营的惯例,不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设立歧视性规则,创造利于他们平等生存和快速成长的空间。 2、 改革现行的年检制度。在现有法律法规约束的情况下,改变目前政府要求企业性质和政府部门的不同要求分别申报年检、接受审核的做法。采取由所有企业一次性在指定部门进行相关资料的统一备案,供各部门分别调用,政府各部门根据其关注内容的不同提取资料,完成年检的方式。各类性质的经济组织一律平等,取消为某些快速通过年检建立的“绿色通道”,堵住某些部门借年检收费的渠道,消除个别部门与个人为谋求私利而刁难非公有制企业的现象,切实减少经营者的经济负担的心理负担。在具备修改、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条件时,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减少行政干预的力度,删除目前可导致有关部门主动介入,了解企业经营事务、不断核实其注册登记内容的年检制度条款,将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向对不法案件的查处、市场秩序的市场信用的维护上来,切实惩治有违法经营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改变目前存在的有关部门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假想敌、侧重了解其内部事务、越位监管的现状。 3、 规范行业管理行为。行业管理要坚持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经济组织一视同仁,但对处于不同经营质量水平的经济组织的经营者个人可区别对待、在管理上有不同的侧重。如对初涉特定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可坚持实行资格培训、持证上岗的要求,而对具备一定经营资历的人员则主要侧重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改变现阶段不分经营者资质水平和所提供服务水平,在持证上岗和技术培训方面一刀切,强制要求经营者或员工接受服务或培训,不必要地增加一些经济组织和经营者个人实际费用负担和占用其经营时间的做法。 (三)设立特定园区,改善场所条件。 1、& nbsp;合理安置拆迁商户,维护其合法经营权益。承诺并落实安置原有可利用资源被重新分配、原资源使用者在重新分配过程中不再具备参与分配资格(如城镇改造、原有市场取消而失去必要经营场所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为那些资源重新配置后难以承受资源使用成本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或个人再次提供地理位置改变,但相对价格低廉的经营场地资源。 2、 引入外部投资,优化资源配置。为吸纳外部优质资源,鼓励其与本地优质资源合作并共同发展提供场所条件,并有利于聚合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辅助性产品、为经营规模较大企业的产品经营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应资源。推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其主要目标可以是那些在其家乡初期创业成功,为熟悉整体市场规则,有利于跨地域引进高素质人才,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并加强企业竞争实力而希望在异地成功实现二次创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或个人。 3、 提供发展空间和配套服务,壮大企业实力。政府应注意为那些已出现新的土地资源或场所条件要求,迫切需要经营上规模、产品与服务上档次、但无法在原经营所在地满足其发展要求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及时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和配套设施方面的公平待遇与合理条件。以利于减少社会资源的无谓损耗,促进提高该经济组织在所处行业内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1》,《江西统计年鉴,2001》 2、《我国民营企业的新发展》 吕政 郭朝先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1 3、《中国民营经济需要什么环境》 朱厚泽 《发展》 2002.1 4、《民营经济:概念、贡献、融资困境及解决思路》 张庆亮 《财贸研究》 2002.2 5、《日本中小企业与我国乡镇企业比较的启示》 周宗长 《中国乡镇企业》 2002.2 6、《完善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计委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 58 期 环境》计委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 58 期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8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规模膨胀、质量提高、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为十个特点:

第一是发展速度较快。98年以来,我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以年均4.5%和25.7%左右的速度增长。2002年与1998年相比,私营企业增加了1.9万户、18.5万人,分别翻了1番、增长了87.9%。到今年6月底,个体工商户已达20万户,私营企业达4.5万户。

第二是规模实力逐步增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从1998年的13%提高到2002年的26.3%,总量达399亿元。全市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则从98年的63万元提高到目前的91万元,总额从154亿元增长到374.46亿元,增长了1.4倍。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规模私营企业达1528户,其中千万元以上的517户,过亿元的5户。私营企业集团从无到有,达77户,年产值或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私营企业已超过40户,免冠行政区划名称的私营企业集团2户。

第三是效益、贡献提高。2002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454亿元,销售总额6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分别是1998年的11.6倍、6.4倍和5.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占全市总量的52.98%。五年来,个私经济税收平均以30%的速度增长,共完成64多亿元,其中2002年完成20.87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两成。在就业方面功不可没。1997年以来,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近25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万多人。民营经济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重要渠道。

第四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2:87,私营企业为1:43:56,与98年相比,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私营企业则呈现出二、三产业并重的局面。部分私营企业在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电子技术、精细化工、医药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IT产业、现代高效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等行业和领域也都有私营企业涉足。私营投资公司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79户,私营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迅猛。

第五是品牌意识逐步增强。涌现出一大批品牌和企业,带动了企业产品质量和社会形象的提高。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经拥有5件省著名商标和36件青岛市著名商标,有15种产品被评为青岛市名牌产品,大大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私营企业“守信用、重合同”单位已达289户,占全市“守重企业”总数的26%。

第六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全市科技型私营企业已达1162户,比1997年的512户翻了一番。私营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明显提高。

第七是外向型经济有一定发展。1998年至2002年间,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294家,占全市获权企业总数的30%。2002年私营企业(不含私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外贸出口3.9亿美元,同比增长74.7%,高出全市平均增幅58.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累计利用外资4.85亿美元。

第八是园区等载体经济渐成气候。全市已建民营经济园区100余处,入园私营企业占全部入园企业的近四成。市场总数达915处,专业村390个,专业镇16个。其中,欧美、红领等10个私营企业园区初见雏形,吸引大批个私业户向园区、市场和小城镇集中,形成了良好的集聚效应。

第九是地域之间发展各有特色。从个体工商户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等数据情况看,截止到2002年底,五市及城阳区占当地个私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而私营企业仅占总量的四成左右,显示出私营企业向市区集中的特点。其中市南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各项指标增幅均居榜首。从生产制造业占私营企业总数的比重情况来看,即墨、平度、胶南、胶州、城阳、莱西分别占到76.38%、70.85%、61.86%、58.41%、54.33%和47.13%,生产制造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市区则以贸易、餐饮、房地产业为主。显示出服务业向市区集中的趋势。

第十是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政策体系,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扶持引导,强化监督管理,保证了民营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民营企业政治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到去年年底,先后有90余人被选为县级以上人大代表,240余人被选为县级以上政协委员,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中,已有90%左右建立了党组织。

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纵向比,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发展较快;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还是企业规模、科技含量、外向度,还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环境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权重偏低。2002年,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99.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6.3%,低于全省29%的平均水平;而浙江、广东、江苏等地民营经济的比重均在50%以上,温州甚至达到90%;即使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外向度非常高的深圳市,民营经济的比重也达到了40%。民营经济总量偏小,强势民营企业过少,是造成我们经济发展落后于南方先进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讲,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就会乏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就会面临巨大困难,实现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可能落空。

二是规模实力偏弱。我市民营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缺乏主业突出、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我市的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不及广州市的1/2,甚至达不到全国102万元的平均水平,显示出平均规模实力不强。从单体来看,广州市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私企有16587户,是我市的2倍多。我市年产值或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只有40余家,过十亿的仅1户,广州、温州等市均有一批过五十亿甚至过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相应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就难以产生。温州民营企业拥有4件驰名商标,我市现有的6件驰名商标中没有1件是民营企业;西安、成都、宁波等市均有民营企业上市,我市民营企业上市一直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外向度不够。2002年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出口3.99亿美元,同比增长74.7%,高出全市平均增幅58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其它经济成分的增长,显示出活力强劲,潜力巨大。但由于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基数太小,远远没有形成对全市外贸出口的强力拉动。而广东、浙江等地区的增长速度达到100%以上,宁波市去年甚至达到了5倍。去年全市私营企业出口额仅占全市出口总量4.7%,而同期全省为16%,浙江省出口的70%以上由民企创造,温州更是高达95%。

四是企业档次较低,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我市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则集中在技术简单、投资不大、易于模仿、便于进入的服装、鞋帽、食品、日用小商品等有限几个传统行业,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竞争能力弱,抗风险冲击能力较差。而江浙一带在IT产业、现代高效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物流等领域均打破限制,允许鼓励民资大规模进入。据了解,目前民间资本已占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一半,全上海整个高速公路网投资中,七成左右直接来自民间资本。

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一是政策不平等的问题。不少企业反映与公有制经济甚至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不平等,有关优惠政策不能同等的施加于民营经济。二是政策滞后的问题。我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27”条和“23”条等政策出台于98年和99年,随着形势发展和上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有些内容已经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仍有不少单位行动迟缓,部门之间撞车的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四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慢、拖、扣”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出台的政策得不到落实,不但挫伤了民企发展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二)行政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行政审批不规范。一些办理前置审批的部门,审批标准不统一、条件不公开,期限无承诺、收费无依据,手续繁琐。二是执法行为不规范。个别部门存在对一般违章行为不择而诛、简单处罚现象;检查过多过滥,企业疲于应付,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三是行政服务不规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旧存在。

(三)“三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关于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8%的企业认为是三乱,成为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第一,收费项目“杂”且“多”。大部分民营企业要应付30多个部门,上缴50余种税费,其中大部分是各种收费项目;少数区市收费种类多达70余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合理收费。第二,收费负担重,甚至费重于税。第三,收费标准不统一、依据不公开。

(四)“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一是融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创业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个人积累,在吸收外来资金中,大部分靠民间借款,这种半明半暗的借贷关系缺乏法律保护,引起了相当数量的民事纠纷。二是银企对接差距大。商业银行多考虑资金的安全,对民营经济贷款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结果是民营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服务。三是“两证”难办,抵押难成。民企担保主要以土地、房产作为抵押,但不少区域因为国家政策或者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困难,使贷款受阻。

(五)人才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38%的企业认为是人才问题,仅排在资金问题之后。企业反映,人才“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究其原因,一是人力资源市场发育不充分。现有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主要是提供一般性的、初级的或通用型人才,有自己专门市场定位或网络专门人才的中介机构比较少,劳动力供求双方缺乏有效、便捷的沟通渠道。二是民营企业用人育人的机制没有形成。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过多的考虑成本和眼前利益,挖人才的办法想的多,自己培养人才的措施太少。家族化的管理,封闭了人力资源的引进,削弱了企业发展的后续力。

三、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废除或修订体现所有制差别和不适应民营经济特点的政策,构建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平台。要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解决民营企业在申请立项、进出口、用地、职称评定、办理证照、收费以及科研项目申报、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使用、进出口配额和出口退税等方面与其他类型企业的非国民待遇问题。要深化政府“五项工程”,优化政务环境。改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讨建立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增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对各部门服务情况进行评议。减少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实行审批项目时间限制制;全面清理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行为;加强对执法、司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严肃查处执法不公,贪赃枉法的事件。

(二)突出重点,大力抓好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和外向型企业培育

认真抓好民营经济园区建设。总体要求是完善规划、强化功能、打造品牌、招商引资。对全市现有和规划筹建的各类民营经济园区建立台帐,实施动态管理,有针对性的强化分类指导。在继续完善青岛私营(民营)工业园等市级园区建设的同时,重点扶持和促进市内四区异地设置的经济园区建设,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和产业协作,促进市内四区经济发展和个私经济质量规模的提升。要认真培育欧美、红领、巴龙、金王、德意利等重点私营企业园区,通过企业园区发展带动上游、下游产品,关联配套产业,推动企业作大、作强。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民营经济园区功能,认真兑现招商引资时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民营经济依托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大力培育外向型私营企业。要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到国际市场上去经风雨、见世面,求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帮助私营企业申办外贸经营权的服务力度,指导帮助其尽快创造条件获权。要抓好民营外贸企业队伍、贸易方式、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外贸出口量的显著增长。各区、市要引导私营企业与外商开展合资合作,通过吸引国外投资带动私营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技术水平提高和出口总量的扩大。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扩大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对私营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三)加大服务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1、加强资金支持力度,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建议借鉴深圳、广州的作法,以资金支持为突破口实现民营企业数量的大发展。一是加强引导。引导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定位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层面上,提高对民营经济信贷支持的比重,对规模大、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重点企业给予倾斜政策支持。有关部门在为民营企业办理“两证”时,应事实求是区别不同情况,设身处地为民营企业着想,给予优惠,率先办理。要指导帮扶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做好上市培训,加强协作配合。二是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逐步建立私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和效益最大化。以信用创建为载体,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整合税务、工商、银行、海关等部门业务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红、黑、灰名单”,利用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示,弘扬诚实守信的信用观念。要充分发挥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信用评估功能,密切银企联系和借贷对接。三是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政府出资组建的各级贷款担保机构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司制,按照市场化方式运做,进一步简化手续,强化服务,提高效率。要积极促成按照互利互助原则、由私营企业自愿入股组成的民间互助型联保机构或担保机构。

2、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关键是提高私营企业决策者的水平。一是知识水平。要大力创造条件,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有关企业经营管理、外贸、法律等知识讲座或培训班,组织企业家外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寻找差距,在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同时激发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管理水平。要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爱才、用才意识,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靠完善的制度约束人,有效的机制激励人,丰富的文化凝聚人,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三是经营水平。尤其是骨干企业,应当关注其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决策,对明显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决策应尽量劝阻,对可行的决策应积极联系专家进行缜密地论证,项目一旦上马要尽最大努力进行扶持,确保项目成功。

3、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为目标,有重点、分层次地引导民营企业跳出家庭经营、家族式管理的束缚,加快实施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和产业协作组建企业集团,探索走产权多元化和资本社会化的路子,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推进企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加强民营企业园区建设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及时帮助其建立党工团组织,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一起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国退民进改革。

建议各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要提高企业改制信息的透明度,加强政企对接,收集和汇总改制项目等信息,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向民营企业和社会,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推进民营经济向国有经济退出的一般性竞争领域投资发展。大胆放开投资领域的限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或者有投资能力的个人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联营和特许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的投资与经营;支持民营经济投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建设。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登记注册和重新规范工作。凡是改制为自然人控股的国有、集体等企业,要纳入民营经济的登记范围,档案、注册号、数据库按民营经济管理;此前已经改制为自然人控股但仍以国有、集体企业名义存续的,要集中时间进行重新规范,工商、税务、海关、外贸、统计等部门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将其纳入民营经济统计范围。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9

一、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方面的制约与影响

1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有些条款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个体私营经济的保护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刑法典分则第三章第三节中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罪,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主体主要是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而同样针对个体工商业者、私营企业的行为,刑法没有将其规定为犯罪,这对于个体私营经济的财产权利和经济利益的保护显然是不利的。又如,刑法中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的法定刑差距很大,而两者的行为方式相同,之所以贪污罪配置更高的法定刑,立法思想上无非是因为犯罪人侵犯的是国家财产,而国家财产应当优于私有财产予以保护,这种立法上的价值判断显然对保护个体私营经济财产不受侵害是不利的,还带有浓厚的因为所有制不同而在犯罪圈的划定上或者在刑罚轻重上作出不适当区分的色彩。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国有矿山企业是开采矿产资源的主体。国家保障国有企业经济的巩固与发展;”第三十四条规定“允许个人采挖零星分散资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以及为生活自用采挖少量矿产”。从这些规定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的个别条款规定,的确对国有矿山企业和个体私营矿山企业执行了双重标准。

3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字〔1999〕74号)第十一条和《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转增为国家资本管理办法》(财建字〔2000〕439号)、国土资源部《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0〕309号)等文件均规定国有企业可以将采矿权价款转增为国家资本,而个体私营企业则没有同样的优惠政策,没有真正体现不同所有制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待遇。

4国土资源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勘查非油气矿产资源的若干意见》(〔2000〕70号)第二条、第三条赋予外商企业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一些优惠政策。如鼓励外商开采的矿种可以享受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5年,享受免交1年、减半交纳2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等优惠政策。对于置身于市场参与竞争的个体私营企业则没有获得同等的优惠政策,显然有失公平。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九条中,把私营矿山企业的开采范围限制在集体所有制企业开采范围内,就是在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在市场准入上的非一视同仁的表现。

6国有土地使用权与集体使用权的法律地位存在明显不同。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除外。”由此可见,由于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在所有权和使用权法律地位的不平等,造成行使权力的差异,成为严重制约我区农村牧区发展养殖业的瓶颈。比如,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依法可以转让,可以实行有偿使用,甚至可以融资,而同样作为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集体土地则严格受到法律限制,不得参与上述活动,这种制度设计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则,长期下去不利于集体土地所有者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影响到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了“五荒”可以作为抵押物。因此,事实上已经从法律规定上打破了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融资的界限,只是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相比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其中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衔接、配套问题,也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政策规定进一步给予个体私营企业平等待遇问题。

8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耕地保护制度,缺乏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特别是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耕地理化指标概念的前提下,制定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种不分自然条件、不分区域经济条件的“一刀切”的数量性耕地保护制度,直接对边疆地区、民族自治地方利用相对优越的土地资源,健康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造成不应有的制约和限制。对于我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丘陵山区的耕地,国家一方面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求占一亩补垦一亩,这种法律规定不切合实际。

9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88年8月1日起施行)、《中国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0年1月1日起施行)来看,对规范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条文粗细不一,国有企业规定得笼统、缺乏操作性,私营企业则规定得较为具体、详细,同为市场主体的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规定,有失公允。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私营企业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和科技咨询等行业的生产经营”。“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可以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经营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以上两个条例经营范围的划定,已不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那样,在经营范围上不作具体划定。明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当在申请设立登记时提交批准文件”即可。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1000人;公司预期利润应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企业发行债券,股份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这些条件的设定,一般中小企业难以企及,从而丧失了直接融资渠道。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是规范担保行为而非规范担保机构的一部法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原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分别了一系列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管理办法。但是,这些办法主要是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适用范围狭窄,缺乏对其它组织形式担保机构的管理。

13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自治区交通厅等四部门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内政发〔1992〕4号)第三章第十条第三款和第三章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旨在由城建部门修建和养护管理的市区道路固定路线上行驶的公共汽车”可以免征交通规费(养路费和客运附加费)。养路费征收按“公共汽车、电车,跨行公路在十公里以内的,按全费额的1/3计征,跨行公路十公里以上二十公里以下的,按全费额的1/2计征,跨行公路二十公里以上的,按全费额计征”。《内蒙古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八章第五十二条规定“城市市区公共汽车运输不适用本条例”。应该理解为该条例第五十二条包含了国营和民营两种公交企业。但是,内政办字〔2003〕364号文以“部分城市的国有城市公共汽车运输公司改变了原来的公益性质”和“单位性质(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并享有财政补贴、税费减免政策的国有城市公共汽车运输公司)”为由为界,对城市公共汽车公司征收交通规费。在国有、民营交通运输企业公交票价均由政府定价,都承担对优抚对象和社会弱势群体发售各类月票、优惠票证的情况下,这种规定有失公允,严重影响了民营公交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发展企业的积极性。

二、监管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贷款的保证措施难实现、手续繁琐、成本高,抵贷资产变现费用高,金融机构保全资产成本高、保全难度大,税务及地方有关部门对金融机构抵贷物收回和抵贷物变现过程中收取的有些税费不合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筹集渠道少、规模小,与商业银行的沟通协作不利。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小、所从事行业的科技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不符合贷款条件。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不畅,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

2由于政策性亏损,国有公交企业一向由政府补贴,但资金到位率低,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同样也存在政策性亏损,但大部分企业没有享受到政府补贴。另外,公共交通企业每年向社会发售大量的月票以及优惠证,由于月票和优惠证票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造成月票和优惠证发售越多,企业亏损就越严重。特别是内政办字〔2003〕364号文件下发执行后,给民营公交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造成民营公交公司成本上升,企业亏损,经营步履维艰。

3现行的土地审批制度程序繁琐、要件繁多,不适应我区行政区域狭长、交通欠发达、经济落后的实际情况,国有和民营企业申请使用土地的行政成本十分高昂。在一个东西狭长4000公里的行政区域内,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都必须到自治区,甚至需要国务院办理批准手续,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许多诸如越权审批、违法用地的行为。

4从整体上说,我区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户均进出口仅174万美元,多数企业属传统产业,商业和餐饮业比较多,高新技术企业少。许多民营企业对国家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了解得很少,对产品报关、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等业务操作规程知之甚少。一些民营企业常常通过委托别的外贸公司或临时聘用一些熟悉外贸业务的人员开展相关出口业务,无形中增加了生产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5农牧民劳务输出渠道不畅,劳动力向非农非牧转移困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电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市场信息困扰着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较低,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农村牧区信贷额度小,信贷期限短,影响着农村牧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6国家公安部六局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际合作公司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下文,将劳务出国申请移交公安部门办理,并在有权经营劳务的公司中实行“信誉等级制”。但因劳务签证由谁负责办理没有达成协议。因此,实行劳务公司“信誉等级制”的问题目前尚未解决。

7由于有关政策措施不完善,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人才在流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身份、户籍、地域、部门等限制,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人才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特别是人才成长和发挥其特长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没有形成,不仅无法吸引区外人才,而且导致区内人才大量“孔雀东南飞”。另外,我区人才市场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差、服务手段落后、人才信息储备少、人才流动政策不健全、市场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产品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篇10

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由2006年的752500人增加到2010年的836524人,平均每年增加2.10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由期初的777500人增加到期末的905094人,平均每年增加3.19万人[4](见表3)。2006年新疆地区民营经济吸纳的从业人员总数为153万人,占2006年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18%,而2009年民营经济吸纳的从业人员总数占2009年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19%。说明新疆民营经济对吸纳劳动力就业起到促进作用,进而有效维护了新疆社会的稳定。

新疆民营经济完成税收由2006年期初45.76亿元增加到2010年期末140.22亿元,增加超过2倍。截至2010年底,新疆完成税收总额980.33亿元,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40.2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14.3%。新疆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7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其中非公经济进出口额121.56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3.55亿美元,同比增长29.8%;私人企业进出口额117.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6%。

随着民营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和民营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明显增强,在抗灾救灾、捐资助学、安置就业等方面,充分展示了当代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新疆民营企业捐款捐物超过9000万元;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新疆民营企业为受害人员、维稳官兵和公安干警捐款捐物,总计2264.6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中,新疆民营企业累计捐款超过588.97万元。这些显示出新疆地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感日益增强。

2009年初,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继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09〕25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保障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创业促就业、进一步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新劳社字〔2009〕73号)等推动创业促就业文件规定,提出从2009年起至2013年5年间每年扶持3万名创业人员成功创业,带动12万人就业、建设60个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的目标。从2007年至2011年5月期间,国家及新疆出台的鼓励相关创业的政策文件就达80个以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推进活动,为营造创业氛围,开拓促进民营企业创业的新局面,鼓励更多劳动者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一,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思想观念、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垄断行业利益影响新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加之一些部门囿于部门利益,使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方面出现“肠梗阻”等现象。第二,针对新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而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尚存在落实难问题,有些政策法规过于宽泛,导致执法部门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不利于行政行为的公平公正,也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导致部分民营企业难以享受政策的优惠。第三,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的逐年攀升,税费也成为私营中小企业的负担。现代社会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导致民营企业重负,因而也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第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服务尚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对民营经济发展管理的部门多,服务的部门少,在政策导向、技术服务、项目申报、扶持资金申报等信息上,对民营企业还不能实现全面覆盖。第五,相关法律机制不健全,民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法律纠纷不断,维权机制急需完善,导致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二)民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特征比较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平衡

第一,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整体实力不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25%,远低于全国65%的平均水平。第二,新疆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企业层次较低,集中分布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上,普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工业领域的私营企业较少,做大做强的龙头企业更少,缺乏引导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产业集群度较低。截至2010年底,新疆私营企业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户数分别为4.80万户、1.40万户,占总户数的60.61%;注册资本分别为570.37亿元、363.97亿元,占总注册资本的43.53%;从业人员分别为27.94万人、8.12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2.88%。个体工商户集中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户数分别为30.84万户、7.24万户、7.23万户,占总户数的83.43%;注册资金分别为51.11万元、17.42万元、10.31万元,占总注册资金的63.43%;从业人员分别为43.65万人、17.10万人、12.03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80.41%。第三,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以乌昌地区较为明显,南疆三地州①民营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见表4)。

(三)融资难仍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一,由于民营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同时伴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资金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现行金融体系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过高,担保体系不健全,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存在贷款抵押条件不足、信用度不高等问题,再加上民营企业自我积累资金有限,导致民营企业贷款担保能力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第二,新疆跨越式发展本身对劳动力需求量加大,而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新疆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6年的8.07年增至2007年的8.81年,10年间增长幅度缓慢[5]。供求关系不合理,用工成本加速上升,再加上民营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有待规范,吸引人才的能力不足,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招工难、用工难,中小民营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四)民营企业实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第一,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于资本积累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新疆在创业培训与创业资金引导上也作出了相应政策,但真正了解并受惠的人数较少,也是导致抵御企业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的原因之一。第二,疆内民营企业缺乏高技能专业人才。新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与经济基础的原因,不仅难以吸引到外部的人才,反而使原有的专业人才存在外流的风险,使疆内民营企业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人才保障。第三,与东部发达省区相比,新疆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分散在低端的第三产业上,导致民营企业的产业链短、集群性差,“散”、“小”、“弱”特性比较突出,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受到冲击,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第四,大部分民营企业未能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乏创新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品牌效益不凸显;部分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信用程度等问题。以上问题都成为民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的原因。

促进新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第一,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与对口援疆的背景下,深刻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双轮驱动”①战略,从扩大民间投资和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引导创业和带动就业的层面,认识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第二,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倾斜力度,贯彻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方针,将国家和新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民间投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细化、配套化、可操作化,把政策的着力点真正落实在民营企业上。第三,放宽市场准入,打破市场垄断。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对民营经济开放,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第四,尽量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与事项,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科学引导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着力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第五,深刻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就是民生经济的发展、富民经济的发展,提升政府服务意识,规范行政人员的服务行为,倡导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新风尚,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体现“新疆效率”和“新疆能力”。第六,稳定压倒一切。一切经济发展的前提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力争在社会稳定的大局中吸引更多投资者兴办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家成长和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第七,建立和完善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工商联等部门参与的维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权益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充分发挥工商联法律委员会的作用,集中处理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诉案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二)转变民营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第一,民营企业大多分布在服务性的传统产业领域,产业链条短,科技附加值低,但疆内资源丰富,民营企业可依靠本地的资源优势,围绕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特色农牧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选准主业,突出特色,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努力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集群,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加快产业聚集园区建设,按照“一园一业”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各类开发区、口岸、创业基地、专业市场等,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发展,发挥好园区的产业集聚、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辐射带动效应。第三,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特别是援疆省市的产业转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加工和综合利用,并对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发展前景明朗、拥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予以政策倾斜。第四,本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重点建设天山北坡经济带,加快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加大对南疆三地州民营经济财税信贷、用工用地、用水用电、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第五,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训工程。将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疆重点人才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把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重要培训基地,将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从根本上提升中小企业管理层次、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融资问题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截至2011年6月底,全区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347户,贷款25448万元。其中,上半年新增小企业贷款18户,发放贷款687万元,国家已经在融资问题上出台了相关倾斜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促进以中小型和微型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地方性中小银行的发展,将村镇银行纳入正式的金融体系,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加快建立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包括由政府出资设立的独立机构,由社会团体或协会组织共同组成互助团体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由中介商业机构组织营利性的商业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等。(四)加强民营企业创业者的培训,增强管理能力第一,积极拓展创业培训范围,将享受创业培训的人员由过去仅限于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扩展到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在校的大学生以及已经实现创业的经理人等人群。第二,不断提高创业培训质量,新疆地区认定创业培训机构35个,举办创业师资培训班7期,培养部级培训师5名,注重对不同对象开展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第三,确立创业实训制度,在主导产业、地方支柱产业、地州特色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中确定一批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强化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创业能力。

(五)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长效督察机制

建立督察机构,明确督察职能,细化督察任务,公布督察结果;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行风评议座谈会,重点在中小企业开展政府职能部门效能建设民营企业家评议活动,进一步促进政策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