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字词文学常识十篇

时间:2023-08-24 17:42:13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1

第二作者:郝树栋,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是古代汉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与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开创了“三结合”体例,影响深远。李国英、李运富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是王力后又一部优秀的作品。本文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两部教材的不同、各具特色之处。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材;对比分析

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追溯到1952年,经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各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开设之初,没有明确的教材,教学内容“不是按学科本身及学生实际需要来确定,而是以教师的爱好和所长为转移。”①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作为第一部古汉语教材正式出版,但由于内容庞杂,试用一年以失败告终。

一、教学目标、适用对象与体例的不同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化及教材的编写都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古汉语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王本教材的首要特色是明确肯定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性质是工具课而不是理论课,设置这门课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正因为王本是工具书,所以适用对象一般是大学师范学生及相关专业学生。

二、文选部分的不同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语言的学习更是离不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积累的就越丰富,学习古代汉语更是如此。要获得感性认识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古代文献。王本提出“以文选为纲”,强调“本书文选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此说来,王本将感性认识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全书文选共计247篇,选文既全面又重点突出,覆盖了散文、骈文、辞赋、诗、词、曲等方面的作品,重点是散文,散文的重点放在先秦。

其一,篇数寥寥无几,除去汉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文选,真正地散文篇目只有13篇。可以说,少量的文选是为通论服务的,是对通论的补充与实践,缺乏充分的感性认识。而王本与之相反,通论是为文选服务的。王本每篇文选下都配有相应的注释,李本只有文选,没有注释,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缺乏工具性,才相应锻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

其二,李本虽然缺乏大量的感性认识,但是文选部分全部使用繁体字,保留异体字,并且不加标点,目的是让学生直接接触古代文献的原貌,以增加古代语感,提高解决阅读障碍的实际能力。李本教材长期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材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程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比较注重文献的阅读和古注的利用,从陆宗达、萧璋、俞敏等先生提倡起一直延续到现在”。“实践证明,让学生从原材料出发,学习之初就直接接触古人的文献、注释,对培养学生的古代语感和解读古书的能力很有好处”。②保留古著原貌是其他版本教材鲜有的,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三、通论部分的不同

通论是古代汉语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王本全书通论32节,涉及面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讲授内容基础、易懂。王本作为工具书,不追求知识的深度,只传授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句读、文化常识等,内容浅显易懂,不枯燥,学生很感兴趣。

(二)不求全面,不求系统。王本古汉通论并不是把所有知识体系全部罗列出来,例如讲音韵时只是简单涉猎基本音韵知识,并没有将各个时期音韵系统做详细阐述;语法方面的通论虽然章节较多,但也只讲了古今语法差别较大的地方。内容的取舍围绕提高阅读能力展开。

李本通论占全书大部分章节,相比王本的“感性认识”、“工具书”而言,李本可以称为是“理性认识”、“语法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系统性强

1.全书除前言外,包括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主编李本的各位老师认为,词汇、音韵、语法是构成古代汉语的基本要素,文字是书面形式,修辞从表达角度看是运用,训诂从理解角度看是阅读。这六方面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2.同王本相比,李本的体统性还体现在各个章节的安排上。王本通论从词讲到字、句型又回到词的讲解,章节的安排上杂乱无章,缺乏规律性。而李本系统性强,从汉字到词汇、语法,再到音韵、训诂、修辞。

(二)内容全面

从全书的六章来看,不仅涉及古代汉语的字、词、语法、还有训诂、修辞、音韵等知识。王本也都有所涉及,但与王本注重字、词、语法,忽视训诂、修辞、音韵不同的是,李本在各个章节的安排上做到篇幅一致,六章平均分配。也就是说李本不偏废任何一个知识点,各个章节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每个知识点都做到了全面、系统的讲解。

第一章文字部分,与王本只讲汉字的字形结构与字际关系相比,李本从汉字的性质、特点、起源、发展到汉字的结构、字际关系,从汉字的起源到现今汉字的发展,这种追根溯源、循序渐进的做法有助于认识与理解问题的深化。

第二章词汇部分,在王本的单音词、复音词、古今词义的差异、本义与引申义、同义词辨析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词汇发展的表现,包括新词产生的方式、同源词等,对词汇的发展做到了清晰的认识。现代汉语中有这一部分的内容,而其他古代汉语教材鲜有此内容,这就做到了与现代汉语的衔接。

第三章语法部分,词法、句法与王本大致相同,增加了句法成分的省略与数量表示这两部分。

第四、五、六章是音韵、修辞、训诂这三方面的内容,从概述,重要学说、专论等理论发展到实际的应用都有所讲解。

四、常用词和补充资料的不同

王本采用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方式,每单元后附有常用词。常用词的编写由于当时编写教材时没有专门的辞书,可以算是一部小型古汉语词典。因此,在书中编入常用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词的查阅。

李本除了文选和通论,还另外增加了问题讨论和补充材料部分,没有常用词部分。问题讨论部分提出了一些有争议或教材中没有详讲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讨论或者进一步归纳的。

王本是古代汉语教材的的开山之作,从内容到体例都为古代汉语教材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里程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变化,王本教材也出现许多不适应教学的方面,如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等。李本作为一本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书”,内容全面,还原古书原貌,利于培养学生实际阅读古书的能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佚名.各高等院校语言学课程整改情况,《中国语文》,1958年第7期

[2] [3]李国英、李运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前言

[4] 何九盈.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里程碑――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J]全国优秀教材评介

注解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2

【关键词】课程统整;汉字学;初中古诗文

汉字学是以汉字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汉字的形体以及汉字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等。汉字学在小学的识字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较有效的运用,但在以发展进一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却渐渐被淡化。而纵观当下初中古诗文教学,耗时长、效率低、课堂枯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匮乏、文言阅读能力落后。究其原因,跟初中古诗文教学忽视语言文字源流特点不无关系。同时,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承载着古代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生活常识、文化积淀等,这些都使汉字学成为古诗文教学中较好的统整资源。本文试图在课程统整的理念下,从“文”“言”结合的角度探求汉字学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统整策略。

一、探源溯流,积淀文言基础

古诗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无疑是汉字字义的古今变化,形成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而随文释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把活生生的汉字流变肢解成一个个单一的字义来死记硬背,固然枯燥而艰难。因此,利用汉字学知识,对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字词的字形字义流变进行梳理,将零散的文言知识统整成条理性、逻辑性较强的知识链条,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文言知识积累,为古诗文学习积淀厚实基础。

例如,“间”字在初中古诗文中出现多次,且有jiān和jiàn两个读音,学生容易混淆,从字理角度,对“间”字进行分析:门上有一弯明月,月下有两扇大门,表示由门隙间可以望见明月。之所以能够望见明月,也正因为两扇门之间有空隙,所以“间”字的本义就是门缝、缝隙、空隙。再根据字源流变的关联性出后起的引申义:学生自然很容易理解“间”字的一词多义。

除了从本义和引申义来更好地区分义项,运用汉字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今异义的知识点。如“去”字今义为“到某地”,后接目的地;而在古义为“离开某地”在“乃记之而去”、“辞去”、“去国怀乡”、“相随饷田去”等语句中皆取此义,学生容易混淆,而如结合汉字字形流变解释,“去”是会意兼形声。其甲骨文字形(图2)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金文、小篆中也仍可看出。

教学实践证明,将汉字学整合运用于古诗文字词教学中,对字形流变进行探源溯流,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有条理地、系统地理解文言词汇的不同义项。

二、析形活文,深化文意理解

疏通文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环节,也是其古诗文阅读能力的体现。古文字中保留着很多古代生活和文化的印记。析形活文,即借助对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所在的关键字词的字形分析,再现古人的生活和文化情景,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再如《大道之行也》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一句,“货”容易直观地理解为“货物”即一般用于交易的物品,那么,把货物扔在地上,这就使得学生不好理解了。而其实,“货”字的本义是“财也,从贝,化声”而最早的货币是以贝壳等物充当的,“贝”表示货币,以“贝”作为形旁的字也多与钱财有关,如“财、赁、赎”等。在此句中,理解为“财货”即有价值的钱财物品等,就体现出“收贮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为了据为己有,而是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社会风气了。而“男有分,女有归”的“归”字的意思是“女子出嫁”,学生虽知道古今义不同,却容易理解为“女子回娘家”,即与《社戏》“归省”一词和《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混淆。但如果能从汉字的源流上讲清楚,便能避免这一误区。“归”字的甲骨文和小篆字形(图3),均由“止”和“帚”构成,“止”表示走,而“帚”是“妇”字省去“女”字(见图4),本义为女子从娘家走向婆家,即出嫁。“男有分,女有归”中“归”字用的正是本义,而“出嫁后回娘家”是后来的引申义。

通过对关键字的字形、字源分析,使学生既趣味盎然地理解了字义,又了解了古代文化知识,对文意的理解和疏通就不再是枯燥而单一的记忆过程,而是不断丰富生成的、活灵活现的文化探寻之旅。

三、析言入文,探究文本内涵

文言文教学中讲求文言并重,二者不可偏废。而文的内涵往往是通过“言”这把钥匙开启的。借助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品析,立足古人的生活情境和文化氛围,捕捉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失为探究文本内涵、理解作者情感的有效途径。

四、整合文化资源,涵咏诗意美点

古诗文教学中有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诗文所用不过是平常语词,但其中封存了作者敏锐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若抓住这些语词,教学往往能走进文本的深层,深入体会作者的感受,领略中文本内在极致的美感。这种现象在古诗是炼字中尤为明显。

统整汉字学与古诗文,也是将汉字学包含的历史、文化学等学科知识与语文学科统整的教学过程。

而统整汉字学中蕴含的古代地理知识也能为古诗文教学起到巧妙的作用。如“阴阳”一词,古代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结合现代地理知识便知,是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大部分时候太阳从南面直射,山的南面往往阳光充足,而背面则较少照得到太阳。这样讲解,学生对《望岳》中“阴阳割昏晓”一句所表现的山势高陡而南北两面明暗截然不同的景象便有了具体可感的印象了,而古文中常出现的“山阴”“江阴”等固定含义的地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了。

在资源统整和文言并重的教学理念下,将汉字学的字形字义知识及其包含的古代历史、地理、生活、文化常识等知识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统整策略,可灵活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础积累、文意理解、文本探究、美点赏析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证明,该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有助于夯实学生文言基础,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提高初中古诗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62年

[3]邹晓丽.《基础汉字字形释源》[M].中华书局,2007.08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3

1.第一维度:建立以教材复习为主的横坐标(x轴)

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教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有些篇目是高考的必背篇目)

教师通过对重点文言课文(或者“必修模块”)中文言知识的串讲,能够使学生从熟知的语境中迅速把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大大提升文言知识积累的效率。这种将教材横向联系起来整合文言知识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2.第二维度: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纵坐标(y轴)

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考点中的重点。比如120个实词中哪些是经常考到的,在经常考到的实词中,哪些义项是经常考的。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学生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训练笔记”。

教师除了让学生读懂文段练习考题之外,还可以围绕考点,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考点知识清理。教师根据考点,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引导,加上学生反复的纵向训练和归纳,文言字词句落实了,文言知识巩固了,运用能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

3.第三维度:建立以针对复习为主的竖坐标(z轴)

学生在横向清理与纵向归纳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备考继续引向深入,即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比如,“断句和翻译题”,其实断句和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字词句的落实。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断句?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趣文,让学生进行自我翻译。也可以拿往年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段直接进行翻译,既规范又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至于断句,当然也可以拿高考试题中的文言语段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断句训练。

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惯常的复习备考常常是围绕“语言、内容、手法、主题、风格”等指标来进行的。其实,在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中,最大的难点依然是怎样有效地读懂一首诗歌的字面意思。因为任何鉴赏都离不开最本质的语言载体,而对最本真的诗句的解释与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如何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有效解读

1.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离不开意象,意象经过诗人的不断感知、体认,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诗歌意象,无疑对诗歌文句意思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2.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

古代诗人写诗常常讲究一字传神,讲究炼词、炼句与炼意,所以考场里需要鉴赏的字词句大多与诗歌的情感或主旨有关;古代诗人写诗,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多用整句、对仗句,这些句子语义常常相关、相近或者相反,这就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联系理解的可能。另外,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诗人常常将文句内容进行必要的倒装。

3.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可以让学生从古代文言阅读中积累,也可以由教师进行专门传授讲解,对一些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归纳,以帮助学生丰富储备。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古代诗歌是古代诗人在文言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一些诗句的理解依然要依靠文言基础知识,所以对很多诗歌字面意思的解读都离不开文言翻译的功底。这一点,学生也要特别加以重视。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4

关键词:古汉语;文化语境;知识系统;跨学科

对于高校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必修课,从开设至今已有60多年。在这60多年里,古代汉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好其他语言课程的基础。教师把培养学生阅读古汉语著作的能力看成是自己的教学目标。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人们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学典籍中的知识早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现在学习古汉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有着很多新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所以深化古代汉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古代汉语的定义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核心便是革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定向性以及指导性,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老师指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在现如今的古代汉语教学课程中,老师们不仅仅把这门学科看成是语言课程,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一门文化课程。第一,语言从自身上讲,它本是一种文化,而绝非工具,因为这种语言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生活观、审美观以及思想观。比如,杨义在谈论我国古代时间标志时就指出,中国人在时间上不同于西方人采用“日-月-年”,而是习惯性地使用“年-月-日”来表示。从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人重视时间的总体性。对于我国的古代汉语而言,其中蕴含了字形、词义、句法等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恰恰组成了一个文化密码,只有破解了这些文化密码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第二,站在发生学的角度,应该把语言学习与当时的语言环境融合在一起。对于我国的古代汉语而言,它并非是单独的一种僵化体系,而是来源于生活,所有的古代汉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它势必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所以,当老师们在传授古代汉语时,应该把本国文化融入进来,并将古代汉语和宗教学以及哲学联系起来。

二、在古代汉语课堂上,构造文化语境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课堂上,首先要对古籍进行讲解,这是学习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是词语、语句还是语法,都要在古籍的讲解中得到了解和认识。正如之前所说,要想学好古代汉语,就势必要将语言和文化相互联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字、词、句的意思,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以及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传授古代汉语知识的同时,非常有必要构造一个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字、词、句的讲解;另一个则是对整篇文章的解析。

当老师们在对古汉语进行教学时,应该将礼制、风俗以及宗教等充分融合进来,这样不但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诗经・七月》一文中写到:“七月亨葵及菽”对亨字的解释。“亨”在此时便涉及古代传统的祭祀活动,由于封建迷信,古人对大自然感到敬畏,从而对神灵感到崇拜,对众神的膜拜直接产生了古人的祭祀行为。古代的这种祭祀过程很好地解释了亨、烹、享这三个字之间的关系。即有神灵保佑则为“亨”;用食物献祭则为“享”,最后在对“富”字进行拆分,从而诞生了“烹”字。这三个字从字面意思上看都是一样的,之所以会这样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其主要原因还是受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要树立一个语言知识系统

语言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老师们应该在系统中把握语

言,一旦将这种语言知识控制好之后,将会起到讲解更清晰、更透彻的作用。在构建这种语言知识时,应该从共时以及历时两方面入手。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源”“流”关系,“源”是指语言的源头,即古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而“流”就是指现代汉语,亦是指古汉语发展而来的流。通过这样的演变,可以建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知识体系,把握住词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变化轨迹,同时也可以理解词和词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媳妇”,为什么称之为“媳”?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就只有从“息”字的演变开始谈起了。“媳”这个字从词源上分析,与“息”有着密切联系,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成“已婚妇女(息),要承担生育儿女的义务,所以被称之为媳。”从这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之所以称妻子为“媳妇”完全是站在生育角度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便知道“息”到“媳”字的演变过程了。

站在共时的角度看,汉语的系统词汇呈现网状结构,对语言系统中词和词诸元素的并列、含义、有序关系进行梳理,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和了解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内涵,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古代汉语中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四、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探讨跨学科问题

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方面地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来死记硬背,还需要灵活运用,需要结合当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与同种语言学科之间相互协调、互动,要加强与心理学、哲学、人类学以及逻辑学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对人类的语言有更深层的了解,解决各种复杂的语言问题。这种跨学科教学可以提升古代汉语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

简而言之,古代的汉语教学具有民族性,也具有知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能把古代汉语看成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更应该将其看成是一种文化,老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教学目标更加透彻和鲜明,也

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一套更加有效的古代汉语教学方法。在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国的今天,学好古汉语文化显得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海,邓娜,杨小雯.论教学理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教学研究,2013(3):232-235.

[2]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4-116.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2)[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448-449.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结合语境理解常用实词的意义。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意义实在、指代明确、直接关系到语句理解的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一考点的题型设计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涉及含义和用法,一般有这样几种出题方式:①对四组解释进行辨析,要求选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②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语(放在具体语句中),要求选出古今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③给出四组语句,要求选出含有或没有通假字的一项;④直接解释加点的词语。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结合语段阅读进行,也有单独设题的。以考查课本中有注释的为主,但有由考查课内识记向考查课外迁移运用的趋势。

备考策略

对语言的学习总要从积累基本的词汇开始,文言文也不例外。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其中,文言实词又是关键所在。

1.由于时间的流逝,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词语,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地死记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迁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孔子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习文言文是要下点苦功夫的,必须以一定的识记积累为基础。

失分会诊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几乎都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一是以今天的词义去套文言词义,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释为“具体”;二是不会辨别一词多义,在多个词义面前不会选择。下面具体说说:

一、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假借。即用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替代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通假字“说”——本字“悦”)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最大关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据此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情况。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音同音近关系主要是就古音而言,不能完全以现代的读音来衡量。

识别四类通假字:

①音同形似。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意思是“同伴”。

②音近形似。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③音同形异。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意思是“背叛”。

④音近形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懂得通假字的这些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现代的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注意这种古今言殊的现象,避免发生“望文生义”的错误。当然。变化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例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则是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妻”,即男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变化。例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①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②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汤”古义是“热水”,现在的常用义是“汤菜”“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意思是身份低下,见识短浅,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不含贬义。而现在是言行不道德、下流无耻的意思,是贬义词。

5.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不要误认为现在的常用词。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恨”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一词多义在根本上还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但是一词多义的多个义项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比喻、借代、假借等而产生形成的。对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应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整体内容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含义。当然特殊的义项只有靠平时的记忆了。

专项训练

1.找出句中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③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④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______”通“______”,意思: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6

关键词:古代汉语基础教学;语言文字;文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7-02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在这段文明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之中,各地民族的语言与文字也在不断地整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汉语以及记录文字。在文学家的笔墨之下,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在语言文字之中,写出了无数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美,成为人们心灵追求的桃花源。而我们在古代汉语的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从古代汉语中学到了什么,能掌握多少文言文中蕴含的语言文字技能以及文化知识成为研究中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中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所接受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情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一方面,能够学会古代汉语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的同学占52%,他们认为古汉语文字语言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它代表了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不断学习可以提高个人的基础知识运用,在阅读中更好的接受文学素养、陶冶情操,使自己人格更加高尚,加强个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这些基础知识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另一方面,认为将其作为选修的占44%,他们认为语言文字枯燥乏味尚且难懂,在现代网络社会中没有多大用处;学习起来相当困难,最主要是学了没多大用处,将其做为选修,供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用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当然,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其可必修,也可为选修,他们觉得仅仅当成爱好和兴趣足矣,没有必要深挖,研究。

我们总结,学生接受古汉语基础知识的程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下的原因从主客观加以分析得到:

主观上来讲,是因为学生自身对古代汉语中文字和语言缺乏足够的兴趣,分离现实与古代之间的联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死记硬背的情况比较多。逐渐导致学习的恶性循环,不再对其有兴趣。进而出现一种古汉语课堂之上休闲娱乐的情景。

从客观原因上来讲,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对待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够深刻,造成教学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即学生的接受能力授课,只是出于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如何让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中学文言文变为学生们乐于学习的知识,成为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客观事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我们不能否定。而真正让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天地,使得中国古典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已达到古为今用,追求古今贯穿的大境界。所要运用的必要手段,在于能否驾驭古代汉语中语言和文字等这些基础能力。

在我看来,中国古典文化是古代汉语中语言文字的母体和土壤,语言文字则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作为历史上曾经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文字,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精髓,社会制度、文化特征、宗教礼俗、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都包蕴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有必要学习文言文,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否则,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只能是个口号而没有实际行动,甚至会闹出笑话。

我们从《史记·项羽本纪》中举个简单例子,拿“破釜沉舟”的“釜”来说吧,我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词的引申意是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将事情干到底。但对于它的原意,很多学生却不甚清楚,以至于有部分中学生将其解释为:用破斧子把船凿沉。这就是典型的因古代汉语中文字不清晰而导致的错误。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派秦军主力围攻巨鹿,项羽率楚军前往营救,由于兵力相差悬殊,项羽引兵渡过漳水后,“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结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楚军各个奋勇,无不以一当十,最终大破秦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具体分析来看,“釜”, 形声字。从金部,父声。本义: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形状类似于锅。“破釜沉舟”则就是将做饭的炊具砸碎,把渡河的船只凿沉,以示无路可退,后来人们就用“破釜沉舟”来比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如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等都同其近义。假如我们具备一定的汉字功底,且知晓它们的来源出处,便会避免以上的笑话,反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美。

故我们说,语言文字是思想的酒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哲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从其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亦可谓民族的面孔以及灵魂。汉字作为美丽的语言文字之一,无论是结构的匀称规则,还是形象的简约奇特,无论是读音的音韵旋律,还是字义的丰富深奥,都有其独特的美感。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结绳记事至今,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深入来讲,若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汉字的构造方法,那么便可事半功倍了。如上面提到的“釜”为“形”“声”结合的形声字,还有画出来的象形字,用符号表意的指事字,两字并一字的会意字,派生拆来的转注字,同其音借其意的假借字。这些我们都是必须要学习掌握的。

举个例子来说,《郑伯克段于鄢》这片经典文选中,我们分别讨论下古代汉语中的汉字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特点。

“姜氏何厌之有?”这句话中,我们注意到“厌”这个字,我们多理解为“讨厌、厌倦”,如喜新厌旧、不厌其详等其中的“厌”都是这个意思。这句之中“厌”具体分析来,从结构上,可以说其为形声字。厭,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有:“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意为吃饱,后作餍。《论语》中说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苏洵《六国论》也有:“秦之欲无厌。”苏轼《教战守》中说道:“求之者无厌。”这些都表示“厌”乃满足的意思。我们再来看这句话“颖考叔,纯孝也”中“纯”这个字,我们现在经常说专一的意思。例如纯粹、单纯等。另外一层意思为“丝”,在《论语》中,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这里“纯”乃“丝”的意思。详细来讲是说,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那么,从字形结构上来看,其为形声字,从糸(mì),屯声。从“糸”,表示与丝线有关,本意为蚕丝。《说文》上也有,纯,丝也。作为形容词来讲,为纯正、纯粹之意,如“文王之德之纯”意为文王的德行之纯粹,深得民心意味,我们在这能够看出。

再者,我们针对上面两个句式讨论一下古代汉语中语言特点。首先,讨论下宾语前置这个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特殊句式。一般来讲,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代词作宾语,宾语也要前置;为强调宾语,加重语气,借助助词“之”或“是”使宾语提前,有时构成“唯(惟)……之……”或“唯(惟)……是……”的形式。那么,“姜氏何厌之有?”,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即为“姜氏有何厌之?”这句属于以此来讽刺姜氏不满,而偏袒共叔段的心理状态。文中也有同类句式,如,“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其是之谓乎?”用“之”复指宾语“是”。由此来看,宾语前置可谓古代汉语中极为常用的句式。若是能够识别和理解,则有益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非常有益处。

而对于“颖考叔,纯孝也”这句话,我们讨论下判断句式。古汉语中,判断句大都是有标志的,我们大致将这种标志概括为四类: 1.以助词“者、也”为标志。 文言句子中有下面的格式,应作判断句考虑。 ⑴“……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其中“者”表提顿,“也”表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等。⑵“……,……也。”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文中所提“制,岩邑也”以及“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僖公四年》中也有“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⑶“……者,……。”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⑷“……者也。”句末连用“者也”,加强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较常见。如:我们学过的“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2.以副词“乃、亦、即、皆、素”等为标志。试看下面几句: ①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②此亦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记》④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汉书·霍光传》⑤且相如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乃、亦、即、皆、素”只是副词,不是判断动词,它们只起帮助判断的作用。 3.以动词“是、为”作标志。 先秦古汉语判断句中“是”一般不表示判断,大都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如:是可忍,孰不可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汉代以后“是”作判断词渐渐多起来。如: ①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用动词“为”表判断,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4.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等表否定判断。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②小惠未遍,民弗(是不会)从也。 另外,有的判断句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那么,我们能够总结出判断句这一常用句式有这么几个作用:1.表示类属关系,如,“滕,小国也。”2.表示等同关系,如,“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3.表示比喻效果,如,“曹公,豺虎也。”4.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说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借用《庖丁解牛》其内涵表达我们所要论证的思想。我们由研究宾语前置及判断句等句式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汉语中语言的构成它自身也是含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只要掌握其用法,不断积累经验,多读多练,那么也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当然,在学习古代汉语时也会游刃有余,既帮助我们掌握基础知识,也使我们学习到蕴含其中的中国文化。

从上面来看,古代汉语作品中包含了作者超乎寻常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真挚的情感,如果我们能准确的理解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诠释作品的思想内容,无疑会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消除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和文本进行交流、沟通的障碍。反之,若对作品的语言文字一知半解或者理解的不够准确,在似是而非的模糊感中则可能消解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以及思想性。所以说,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可以促进和拓宽对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的理解空间,使得古代汉语课堂特色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王力等.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刘 倩.论古代汉语课程的基础性作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30(3).

[4] 韩兆琦译注.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6.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7

一、“形训”的内涵

“形训”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常用于古代汉语的解释。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辨别以及分析汉字结构来达到探索汉字意义的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形训”能够提升字词教学质量,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汉字的象形特点。汉字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最原始的汉字就是象形文字,通过简单的符号来表达某种意思,使人们将字与某种事物联系起来。虽然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但是其根基依旧是象形字。比如“田”“火”“日”等文字。这就决定了“形训”在字词教学中的适用性。第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初中生已经基本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在理解问题时依旧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这一特征也体现在初中生对字词的理解中。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汉字基础,如果将“形训”加入到初中字词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使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二、“形训”在字词教学中的应用

1.在同声旁形声字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声旁相同,但是形旁不同的汉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利用“形训”法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比如“删、珊、姗、跚”几个汉字,其读音都是“shan”,但是其形旁不同,并且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其中“删”是刀切的意思;“珊”是珍贵的意思;“姗”是姣好的意思;“跚”是行走的意识。在这四个声旁相同,但是形旁与词语意思不同,教师如果合理使用“形训”法,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如将“跚”拆分为“足”和“册”,将“姗”拆分为“女”和“册”,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两者,并使学生快速理解汉字内涵,达到字词区分与知识巩固的目的。

2.在形义相关字教学中的应用

形义相关字不一定拥有严格的形旁与声旁概念,只是在各字的结构中拥有一个相同的组成部分。以“自、息、臭、嗅”四个形义相近字为例。教师在讲解这四个字时,就可以将“自”作为理解的源头,可以将其作为自身,并将概念深化到“鼻子”这一感官中,这样就不难发现“自”与其它三个字的关系,比如“息”可以延伸为“气息”,即鼻子呼出的气息;“臭”是鼻子的功能,对事物的气味进行描述;“嗅”则通过鼻子判断气味的行为。不难看出,在字词理解中,各字之间都与“鼻子”有联系,并且都在鼻子的基础上进行扩散,这类解释具体并且有内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在类似字词的教学中含有很多,比如“口、舌、言、吐”等的教学中,只要指出“口”字本身与嘴巴有关,就可以对其它形义相关字进行理解。再比如“目、睡、眼、瞻”的教学中,由于这一组每个字都有“目”,意义上也与“眼睛注视”有关,可以通过“形训”来帮助学生理解。

3.在文字古义拓展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形训”法,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歌或者文言文中的汉字词义,为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内涵提供帮助。在汉字的发展中,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常常会将汉字的古代释义与现代释义混淆。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引入现代经过精简后的字进行古文字释义,这样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对文字的含义进行理解。比如“北”字,在文言文中常常有“脊背”的意思,而现代多用来作为方位表述的文字,在帮助学生理解上,教师可以将其延伸到更加原始的甲骨文,讲述在甲骨文中“北”的象形是两个人的背靠在一起,因此在古代汉语中就有“脊背”的意思,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比如“益”的古代释义与现代也不同。在古代,其含义为“溢”,在讲解中,教师也可以借助更早甲骨文中对“益”的象形表达来理解,甲骨文中“益”的外形像一个装满液体的容器,容器中的水要溢出,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益”在文言文中的表意。

三、“形训”在字词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8

【关 键 词】 文言教学;汉字学;中学;教学

汉字学与音韵学、训诂学同属“小学”范畴,内容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根据字形辨别其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发展,从而归纳造字法则。汉字学古已有之,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成果汗牛充栋。但其研习需要一定的语文基础和文化积淀,大学中文系学生才修习。但是,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方案的施行,深入浅出地运用汉字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古文和古诗词,畅游汉字王国,更自如地应对考试,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确有必要。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的造字法则,使其能够或者尽量能够体现所代表的词的读音和意义。据此,分析汉字的形态,往往能够找出规律,在字形与字音、字义之间建立联系。中学文言文和古诗词学习,字形和字音、词意是重点。运用汉字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一、从造字规律着手,帮助学生认识词语

汉字作为世界上少有的表意文字之一,其形态几千年来大体上保持不变。即便汉字的书写形态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构件及其表示意义的大致恒定。所以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根据汉字的形态去探求词的本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归纳了四种造字方法和两种用字方法,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恰当的时候运用“六书”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学生容易吸收,记忆也比较牢固。比如,在文言篇目中“即”和“既”这两个词语经常出现:

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言未既(韩愈《进学解》)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九章?涉江》)

二者字形相似,读音相近,而意义不同,是经常要考核的知识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呢?不妨从造字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和“既”都是会意字,它们有相同的部首“n”,这是盛食物的器具。“即”的右边是“卩”,象一跪坐之人。一人对着盛食物的“n”跪坐,表示正要进食。所以,“即”的本义便是“靠近”,引申为“即将”;“既”的右边是“”,象一扭头打嗝之人。一人在“n”旁扭头打嗝,表示进食完毕。所以“既”的本义便是“结束”,引申为“已经”。这样一比较,二者的区别一目了然,学生自然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即”、“既”还被进一步引申用作介词,但只要记住了它们的基本义,理解起来不会有大的困难。在掌握本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告诉学生,凡以“卩”作为形符的字,其本义总与人的腿部动作有关,比如“叩”、“却”、“印”等;而以“既”作为形符的字,则与出气打嗝有关,如“慨”、“”。

另外,《说文》还对汉字的部首进行了解说,记住某些部首所代表的含义,能够对成批的词的意义有所了解。比如部首“阝(在右)”是“邑”的简写,凡是以“阝(在右)”作形符的字皆与城镇、地域等义有关,比如“邻”、“都”、“郭”、“部”等;而部首“阝(在左)”则是“阜”的简写,凡是以“阝(在左)”作形符的字皆与升降、阶梯、楼台等义有关,比如“隧”、“降”、“陵”、“障”等。

以上只是很简单的两个例子。在中学文言教学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通过寻找造字规律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只要方法得当,讲解深入浅出,学生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知汉字的魅力。

二、从汉字形体入手,分析探求词义

汉字的形体与其词义有密切的联系,故往往可以依据字形探求其意义,这种方法叫以形索义。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同时要参证于文献语言,即不仅要与字形结合 ,还必须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这样可以避免想当然。可以举一个例子。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教材注:“军,驻军, 动词。”而《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却这样解释:“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教材和《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孰是孰非?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军,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当然是军队,因此“军”又引申有“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它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由此可知,语文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而《古代汉语》的解释是不准确的。如此分析,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又教给了他们探求汉字本义的方法。

三、透过字形,感知汉文化

汉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汉字的构型、取义往往与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汉字甚至鲜明地代表了汉文化的某些方面。“羊大为美”自然已不必再说,还有一些个性鲜明的汉字,分析其构型便能够了解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民风民俗以及行为习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适当作一些这方面的分析,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好”是一个古老的汉字,甲骨文里便已出现。《说文》:“好,从女,从子。”这个会意字的构件让人心生疑惑:女子便是好?常识告诉我们,在古代,女子不被认为是好的象征,反而“红颜”是“祸水”。这也从一些汉字中可以看出,如奸、妄、妒等。那么如何理解“好”呢?分析“好”的甲骨文造型,会发现它两个构件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子”比较小。原来,“好”是“女人+小孩子”。再一分析,不难推导出,是“女人生小孩子”才算“好”。为什么女人生小孩就好呢?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远古时候,生产力低下,和自然做斗争、进行生产劳动主要靠人自身的力量。人的数量决定了家庭的劳动力和收获。女人生孩子,增加了劳动力,所以觉得美好。另外,原始社会里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人数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女人生了孩子,就会增加部落的有生力量,所以得到崇拜,觉得这是美好的。

又比如“雁”。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说文》:“雁,从隹,从人,厂(hǎn)声。”“从隹”很好理解,因为雁是一种鸟。但为什么“从人”呢?“雁”和“人”有什么关系?在先秦,雁可以作为大夫相见时的礼物。古时候的婚姻“六礼”中,五礼都要用到雁。大雁为什么有婚姻的象征?这与它的习性有关。大雁为候鸟,秋南春北。古人认为这是一种顺乎阴阳的往来。而婚姻则是阴阳两性的和谐结合,用雁作礼,希望双方的结合和谐美满;大雁很守时,从不失信。古人的婚姻也非常看重时候,娶嫁都有定时。用雁作礼,表示该婚姻是守时守信的;雁迁徙时,老而壮者在前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从不改变秩序。这与“长幼有序”的儒家礼教相符合。用雁作礼,表示该婚姻是有序进行的,没有越礼;雁一旦丧偶,便终身不再成双,故可象征忠贞。如此种种,使雁成为人伦之鸟,“从人”在情理之中。

由此可见,汉字的学习也是很有趣的,带学生漫游汉字王国,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起到点缀和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素莹. 汉字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 课外语文,2017(18).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9

【关键词】古文字;语文教学;应用;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算起已有三千六多百年的历史。在这极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字形虽已与造字之初的形态有很大不同,但汉字据义绘形的原则依然未变,古文字与今文字比较起来,仅是构件形体由象形变成了非象形意义符号,而其组合结构的构义性依然如故。这就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古文字字形“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某些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应用空间。教师应针对相应内容进行规律性提示,这样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有助于识字教学和纠正错别字,更有助于理解古今诗文的词义。

一、古文字字形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历史文化

汉字的构形意图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其中包含造字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当时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当时信以为实的神话内容等。如“女”字,甲骨文作(此略。下文均为“略”字),是捆缚的人屈身而跪的形象。可见“女”本义是奴隶。古代奴隶主要是战争中的俘虏,在氏族社会里,男俘主要用为祭品或食品,女俘则留下服役,充当奴隶。因此,“女”即是奴隶,又可以表示女性。后世分化,“女”表示女性。再如“妻”,甲骨文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部像长发女子形,下为女子,上像其长发,字形右部为一只手,整个字形像用手抱女子,这就是说,妻子是抢来的女人。《甲骨文字典》说:“上古有掳掠妇女以为配偶之俗,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中的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解释甚确。后代“妻”字所表示的女子长发变为“十”,“又”即手,插入发中,即成今天“妻”字字形。又如“卜”、“兆”、“占”三个字,商代是笃信鬼神的时代,其具体表现就是占卜,那时战争、风雨、收成、生育、疾病、做梦等无论事大事小,都要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占卜的材料是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占卜时,先在甲骨背面钻出一些小坑,然后灼烧小坑,使甲骨正面因受热而出现裂缝,占卜者即依据这些裂缝的多少、曲折、走向来判断吉凶。“卜”字像横视的甲骨,“一”像荆木条,整个字形像用荆木条灸甲骨。灸后甲骨表面出现的裂纹叫“兆”。兆字甲骨文正像裂纹形。兆是判断吉凶的依据,也是吉凶的提前显示,事情发生前的迹象,今有“征兆”、“预兆”等词。“占”字本义也是卜问吉凶,字形由“卜”和“口”组成,加“口”表示询问吉凶。总之,可以说历史背景是汉字构造的源泉,而汉字字形则是特定历史状况的反映。有人说汉字贮存了历史或使历史定格在汉字之中,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二、古文字教学有助于学生识字和纠正错别字

汉字有很多形体很相近,比如“即使”与“既然”是两个常用的关联词,有的同学在书写上常把这两个加点字搞混。“即使”表示未然假设,“既然”表示已然推论。“即”的甲骨文字形左边表示食器,右边是一个跪坐的人形,口向食物,表示未进食;“既”的甲骨文左边同样食器,右边也是跪坐的人形,但是口不向食物而向身后,表示进食完毕。现代汉字的字形依然保留了两字中口的向背特征,联系意义,这两个字的字形就不难辨别了。以上可见,凡与“接近”、“就”有关的词语就是“即”;凡与“已经”有关的词语就是“既”。

再比如,古代曾用贝壳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和钱物有关的汉字自然多用“贝”表义了。如“货、贷、贯、赏、赐、赠、贿赂、贬、赃物”等等。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受贿赂得来的赃物”写成“受贿络得来的脏物”了。再如,甲骨文中的“玉”字作“丰”,像玉串,三横为玉片的平视图,一竖为贯穿玉片之绳。“玉”字原写作“王”字,不过是三横距离相等。而“王”字中间一横靠上,后为了与“王”字区别,才加了一点,但“王”字很少作字的构件,所以作为左右结构字形构件的“玉”仍不加点。因此,现代汉字中“王”部的字只有“皇、闰”等少数字属古“王”部,其他的大部分都属古“玉”部,这些字的意义都和玉有关,如“琼、琪、瑾、璧、瑶”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记住“白璧无瑕、瑕不掩瑜”等字形,也有利于区分“暇、遐、瑕”等字形。

三、古文字教学有助于理解古今诗文的词义

首先,在确定多义词在具体句子中的意义时,可以运用古文字字形知识来进行提示,帮助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例如《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一鼓作气”的“鼓”字,大多数人都把它处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但从它的小篆字形(略)来看,左边是一只放在架子上的鼓,右边是一只手拿着鼓槌做出击打的动作,可见“鼓”的本义就是击打,它原本就是个动词。又如“之”,学生看见它的第一反应是虚词,而往往忽略了它的实词用法“之”的甲骨文是“止”,止是脚的象形字,代表离开的地方,有到、往、去的意思。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辍耕之垄上”,《为学》“吾欲之南海,何如”中的“之”即为动词义。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古文字字形知识既可以增加趣味性,又可以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再如,《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从字形上看,其本义是区域、边境,这里用其本义,而《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鄙”用现代义,是目光短浅的意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运用古文字字形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有争议的问题,不仅可以形成正确的观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此外,古文字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厉”,《说文解字》的解释为“旱石也”,即为磨刀石。成语“再接再厉”是说两只鸡相斗互啄,喙啄钝了,就再到石头上磨一磨接着啄。知道了“厉”字的意义,能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字形并理解其意义。又如“厉兵秣马”的“厉”解释为“磨,磨砺”是从本义引申来的,了解了这一点,成语的“磨快兵器,喂饱马匹。准备战斗”之意就不需特别记忆。还有就是现代汉字中,“草”部字都和草义有关,如“菅”是一种茅草,“草菅人命”就是指像对待茅草一样对待人命;“莠”是类似谷子的野草,“良莠不齐”就是指好苗和野草混杂不分,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以区分。“荟、萃”均是指草多貌,“出类拔萃”就是指超出同类,“群英荟萃”就是指众多人才汇聚在一起。

总之,古文字字形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规律性提示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师切莫谈古色变,要多研习、多积累,并适时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汇聚成类,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进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篇10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古代汉语;策略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育部早在200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201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也指出,要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支持学生早进课题以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见如何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而如何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更是高校各任课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及核心课、必修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为实现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古代汉语课程理当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古代汉语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教学体会。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研究的意识

(一)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甚至要敢于质疑教材大学教材不像中学那样统一,这是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表现,比如古代汉语教材,目前所见的有几十种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教材当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但学者们依然指出该教材在文选、注释、常用词、通论、音读、引书、本书的内部矛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错误或可商榷之处,富金壁为此建议重新修订王力《古代汉语》,并撰写了《新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该书共讨论王力《古代汉语》有关文选注释问题约630条。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妨在第一堂课布置一个课题,以所使用的教材为研究对象,去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的研究意识得到了启发,创造力也会真正释放出来。(二)树立研究意识,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并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不是把语言规律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尽量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问题,总结出语言规律。比如讲解《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两个“请”字的用法是否相同?讲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因烧其券,民称万岁。”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一般认为,“万岁”用来指称君王,而这里的“万岁”是指孟尝君,那么“万岁”一词的词义是怎样演变的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比如《左传•鞌之战》中韩厥在抓捕齐侯时的一系列动作是“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左传》的投降礼仪;讲解《战国策》的《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章时,可以指导学生探讨《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辩论技巧。总之,只要教师牢固树立寓教于研,寓研于教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心备课、讲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课题,在主动与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知识的汲取,参与感受、发现、研究、创造的全过程”。因此,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古代汉语课程的特点,教师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教学生使用语文工具书和各种学术资源网站学习古代汉语,阅读古籍,常常会遇到字、词、句等方面的障碍,这就需要学会查阅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比如《说文解字》《字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这些语文工具书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诸多疑难问题,是学生自学古代汉语的好帮手。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学术网站,包括中国知网、读秀、汉典网等,还有收集了多种电子工具书的国学大师网,更是查阅古代汉语资料的快捷方便的工具。(二)教师指导学生试讲文选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试讲文选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便于开展讨论和协作,安排小组成员发言或派代表试讲。第二步,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指定文选材料,要求能准确分析文选中有突出特点的语言、文化现象及相关问题。第三步,教师督促指导各组的准备情况,适时指出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备好较高质量的讲稿或教案。第四步,各学习小组集中讨论问题,请各小组代表上台试讲,其他同学当场补充或提问。最后是教师点评。教师总结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补充学生漏讲或错讲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试讲过程中需要广泛查找相关资料,对相关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

三、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培养起对本学科的兴趣,研究性教学就无从谈起。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以下着重谈两点体会。(一)重视研究的过程研究性教学模式不再仅仅重视结论的习得,而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把获得结论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和思维过程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语言规律,在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讲解甲骨文、金文的特点,不妨先指导学生释读甲骨文、金文,再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分析出甲骨文形体结构不定型,金文的异体字相对减少,偏旁渐趋固定;甲骨文存在相当多的合文,而金文的合文大大减少;甲骨文行款无定式,金文行款渐趋固定等特点。又如讲解古代文化常识有关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就不妨以《论语》为例,将《论语》中的人名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名与字之间的各种联系,同义的联系如宰予字我,反义的联系如曾皙字点,连义的联系如司马牛字耕。(二)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必须把课程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要善于把语言理论和语言实际结合起来。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从中发现可以研究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母方言,学生对自己的母语既有亲切感,又很熟悉,有强烈的兴趣和愿望去探讨未知的语言问题。方言中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现象都是有待研究的好材料,比如讲授异体字,不妨以有方言特色的俗字为例;讲授中古四声,不妨与方言的声调系统进行比较;方言中还有诸多词汇、语法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社会调查,去历史博物馆、风景区、公园、街头辨别和搜集繁体字、异体字等用字现象,分析对联中的平仄、押韵等语音现象,对保留古代语言面貌的历史遗迹进行调查,等等,通过以上社会实践,学生把课堂教学的理论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培养了运用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研究和语言规范的社会责任感。

四、传授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人们解决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一些基本手段、途径和规则。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不同的学科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学工具课,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兼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特点的学科,这种性质特点决定了语言学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语言学除了采用一般科学所共有的研究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还创造了一系列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与此同时,语言学在引进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形成了一系列同时适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统计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实验法等。下面择取三种常用的古代汉语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一)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从大量的语言事实出发,概括出语言现象中蕴含的语言规律。以探讨先秦“访”字的用法为例: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从句法特点来看,以上两例中的“访”的直接宾语是事,而不是人,因此第一例中有“于”字,第二例有“诸”字,“诸”是“之于”的合音,“之”指袭击郑国这件事。再考察“访”的词汇意义,第一例中,箕子是商朝遗老,不是周的官员,因此有“广泛征求意见”之义。第二例中,秦穆公向蹇叔咨询关于袭击郑国的意见,也不是简单的拜访。《说文》:“泛谋曰访。”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此言泛谋,谓广问于人也。”因此“访”在先秦的词汇意义是“广泛地征求意见,咨询对策”。通过以上对先秦“访”字词汇意义的归纳,指导学生认识到语言理论来源于语言实际,理论是在实际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总结,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材料出发,归纳总结语言的规律。古代汉语的内容由文选和常识部分组成。文选提供了客观的语言事实,常识是语言理论的总结,古代汉语教学应重视文选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选出发归纳出语言的规律。(二)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法在古代汉语研究中是非常重要而常用的方法。古代汉语的比较研究既有共时的比较,也有历时的比较。以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与发展》为例分析,本文先后论述了甲骨文、西周金文、先秦典籍中“于”字的用法及汉代以后介词“于”的衰落,通过历时比较,分析了动词“于”到介词“于”的演变及被介词“在”代替的过程。本文也运用了共时比较,比如动词“于”表示“往”义在《诗经》中使用了22次,而在同时期的其他典籍中很少出现,一般多用作介词。古代汉语的历时比较有不同时期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比较,共时比较有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语言材料的比较,共同语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的比较,等等。(三)统计法统计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统计法应用于古代汉语研究,主要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用以探讨语言规律的一种方法。如祝中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列表统计了先秦部分文籍第一人称代词“我”“余”“予”“吾”“朕”“卬”“台”的出现频率,详细列出了各第一人称代词出现的次数和所占百分比。通过统计,作者总结出第一人称代词在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孟子》《楚辞》等文献中的使用特点。这种通过统计方法用确切的数据说明问题,避免了主观臆断,因而得出的结论比较科学。总之,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本课程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读懂相关学术论文,并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教会学生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技能

指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就需要传授给学生有关的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完成的学术创作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需要经历选题、搜集和研读资料、论文撰写和修改等流程,以下重点介绍选题和搜集、研读资料的过程。有价值而合适的选题对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在确定题目之前,还要大量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直到最后选取一个有价值而合适的选题。有价值的选题是指选题所阐述的问题具有理论或现实的意义,合适的选题是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保证写作顺利进行。选题来源既可以是平时教学中学生学习书本时发现的问题,或跟教师、同学交流时的领悟所得,也可以是社会调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还可以来源于教师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研读资料。在选题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选题有计划地展开资料的搜集工作。

古代汉语研究的资料,包括书面语的文献资料(包括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和口语的方言资料。文献资料主要通过广泛搜集所得,方言资料则需通过田野调查才能获得。搜集、占有充分的资料是写好论文的重要基础。在搜集资料工作基本完成后,接下来是对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研读。所谓研读是指在深入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化,系统化,从而有所发现,萌生新的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观点亦即论点,论点一旦确立之后,就可以根据论点取舍材料,安排结构,着手撰写论文了。

参考文献:

[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6-37,42.

[2]富金壁.新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9.

[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