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休闲建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3:28:49

古代休闲建筑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1

关键词:传统社会心理古代休闲建筑

当人类满足了物质上的基本需求之后,就有了一定的闲暇时间进行各种活动。从词源上看,“休闲”源于古希腊语中的skole,其本意为休憩和教育,现在人们一般理解为余暇时的休息和娱乐。与物质文化一样,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步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指的是人类在闲暇的驱动下,为不断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命状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实现文化理想的基本要素,使灵魂寻到高尚的寄托。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理: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实际上也是休闲的一种反映。

1中国古代休闲建筑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休闲方式就会有所区别,如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对内敛,其休闲行为大多采用自娱自乐、寄情山水、静观内省、修心养性等形式。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休闲空间的概念,但实际上存在很多休闲空间。包括园林、寺庙一带的风景区以及一些村落中人们的聚集地或街头巷尾等一些自然形成的场所[1]。在这些空间中,园林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休闲空间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大多是融居住与休闲于一体的,尽管它只是一些王公贵族或士大夫的专利,但是却鲜明地反映出了一种休闲生活和文化,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得到身体的放松,更得到心灵的闲适。因此,休闲是一种物欲以外的状态,它依赖于精神的富足。休闲是一种心灵的放飞,自由的心情可以给休闲生活一份个性的释然。

中国园林最早的形式为“囿”,发端于商周时期,主要用于帝王畜养禽兽、游猎等活动。台是最早的园林建筑。秦汉时期将囿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以大规模宫苑建筑为特色的皇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苑囿向自然山水园林转化,寺观园林和文人园林开始兴起。唐宋时期园林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期,既有皇家的大型宫廷园林,又有文人墨客借景寓情的府宅园林,还有供市民游玩的邑郊公共园林。明清园林又达到了我国造园史上一个高峰期,先后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而江南私家园林也极其兴盛,达到了文人园林的顶峰。

总体上看,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皇家园林主要为帝王表现权威和休憩的场所,私家园林乃是住宅生活的延伸和调剂[2]。传统私家园林基本上是“文士园”,园主多是隐退后以园居自乐。所谓“文士园”,就是指私家园林的造园目的在于满足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要求。中国的文士园属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尤为独特,造园技艺尤为高超,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园林既然不仅是为了居住,更主要的是为了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园林中如果只有居住功能的建筑,那也就达不到休闲的目的了。园林一般分为生活区和游赏区。生活区中的建筑一般有厅、堂、馆等,这类建筑主要供生活起居之用。堂是家庭聚会与祭祖用;厅供会客与宴请、观赏之用;馆供居住食宿之用。游赏区中的建筑一般有亭、阁、台、榭、廊、桥等,这类建筑主要供游览、赏景、休息之用。园林中正是有了一些休闲建筑的存在,才给园林赋予了休闲的意味,给文人士大夫以精神的寄托。而这些休闲建筑又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心理的鲜明写照。

2传统文士心理

这里的“文士”是指文人和士人。文人和士人其实是比较接近的概念,在古代,所谓“士”,即以知识、才智为社会服务、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文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之下,文士阶层具有非常矛盾而且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所谓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另一方面,当在政治上不得意,对官场和整个世俗人生产生怀疑、厌倦和伤感忧惧时,就走向了“穷则独善其身”的一面。怀抱济世理想的古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因而心怀不满,或者对现实麻木不仁,进而或弃官或隐居或时官时隐。知识分子从隐,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实践场所(包括生活和心理)的转变,即从社会的舞台转向了自然和自我——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实质上却是为了他们人格精神的重建或自建。这时,他们需要借助某种事物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希望能让自己的精神得到休养和解脱,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由于隐逸人格精神怀疑甚至否定正统和现世,这就需要寻求一种实现精神与肉体彻底解放、自由和超脱的性灵空间。

3文士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

“出世”原本为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一旦有了出世的心理,就会要么隐居山野,寄情于山水;要么归隐宅园,精心经营自己的园林,用人工创造出渴望的自然美,达到天人合一。园林也正好成了他们“出世”心理的载体,如沈括的梦溪园,表达了自己脱离宦海沉浮,终于实现了终老林泉的梦想。王维在他的辋川别业的竹里馆的《竹里馆》诗中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出世而独立,不屑于跻身于世俗的心态。尽管儒家道家的思想都对中国文人产生了影响,但当文人处于逆境时,道家思想往往占有优势。道家认为人在自然中就能忘却一切荣辱、悲欢、利害和得失。因此,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主题多数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他们不满现状、不合流俗的情思——出世心理。这种出世心理既然影响了文士园林的整体风格,对其中建筑形态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尤其是那些休闲建筑更是有了这种出世心理的烙印。如园林中的水池和湖面常常泊一石舫,又称不系舟,象征传统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后对官场争斗的厌倦和对山林野趣生活的向往,所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承继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在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用人工在园林中创造模仿自然的艺术。他们的身心极其想得到舒缓和放松,他们再也不愿受到僵硬的束缚,包括那些刻板的缺乏人情味的建筑形态。自然界的山峦、流水、树木、花草、虫鱼等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它们的轮廓都不是僵硬的直线,而是无数根起伏的曲线。当人们置身于这些充满活力的自然界中时,就仿佛融入了它的怀抱,给人以放松和休憩。在这种出世心理影响下,园林中的休闲建筑也极力模仿自然界中的态势,在休闲的同时获得心灵的释放。以期用园林中的山水花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用休闲建筑那自由活泼的态势能给人以心灵的解脱。在这种自然而富有生气的建筑上,文人们那消极的情绪可以得到些许的缓解,长期被绷紧的神经可以得到一丝的舒缓。因此,这种休闲建筑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形态,如庙堂建筑和居住建筑。它极力追求一种自然美和动态美,形成了一种轻盈、机巧、活泼的形态特征。

4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出世心理主要体现在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身上。他们渴望得到心灵放松、自我解脱;同时又希望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和满足,而自恃清高的他们常常也是自命脱俗的,也就滋生了一种逆反心理……这些出世的心理也深深影响和造就了中国古代园林中休闲建筑的形态特征。中国古代休闲建筑那活泼飞动的态势、那轻松自然的线条、那通透空灵的门窗隔扇,那清新雅致、古朴脱俗的色调都是文人士大夫出世心理的反映。在其中,他们不仅得到的是身体上的休闲,更是精神上的“休闲”。推而广之,从中国古代建筑形态的几千年连续性可以看出,社会心理也是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它既然可以延续几千年,同样也会延续到当今社会。在探索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态之时,可以借鉴古代建筑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相互的关联性,去分析当代人的社会心理,其中肯定不乏传统社会心理的成分,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2

关键词:传统社会心理古代休闲建筑

当人类满足了物质上的基本需求之后,就有了一定的闲暇时间进行各种活动。从词源上看,“休闲”源于古希腊语中的skole,其本意为休憩和教育,现在人们一般理解为余暇时的休息和娱乐。与物质文化一样,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步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指的是人类在闲暇的驱动下,为不断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命状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实现文化理想的基本要素,使灵魂寻到高尚的寄托。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理: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实际上也是休闲的一种反映。

1中国古代休闲建筑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休闲方式就会有所区别,如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对内敛,其休闲行为大多采用自娱自乐、寄情山水、静观内省、修心养性等形式。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休闲空间的概念,但实际上存在很多休闲空间。包括园林、寺庙一带的风景区以及一些村落中人们的聚集地或街头巷尾等一些自然形成的场所[1]。在这些空间中,园林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休闲空间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大多是融居住与休闲于一体的,尽管它只是一些王公贵族或士大夫的专利,但是却鲜明地反映出了一种休闲生活和文化,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得到身体的放松,更得到心灵的闲适。因此,休闲是一种物欲以外的状态,它依赖于精神的富足。休闲是一种心灵的放飞,自由的心情可以给休闲生活一份个性的释然。

中国园林最早的形式为“囿”,发端于商周时期,主要用于帝王畜养禽兽、游猎等活动。台是最早的园林建筑。秦汉时期将囿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以大规模宫苑建筑为特色的皇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苑囿向自然山水园林转化,寺观园林和文人园林开始兴起。唐宋时期园林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期,既有皇家的大型宫廷园林,又有文人墨客借景寓情的府宅园林,还有供市民游玩的邑郊公共园林。明清园林又达到了我国造园史上一个高峰期,先后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而江南私家园林也极其兴盛,达到了文人园林的顶峰。

总体上看,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皇家园林主要为帝王表现权威和休憩的场所,私家园林乃是住宅生活的延伸和调剂[2]。传统私家园林基本上是“文士园”,园主多是隐退后以园居自乐。所谓“文士园”,就是指私家园林的造园目的在于满足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要求。中国的文士园属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尤为独特,造园技艺尤为高超,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园林既然不仅是为了居住,更主要的是为了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园林中如果只有居住功能的建筑,那也就达不到休闲的目的了。园林一般分为生活区和游赏区。生活区中的建筑一般有厅、堂、馆等,这类建筑主要供生活起居之用。堂是家庭聚会与祭祖用;厅供会客与宴请、观赏之用;馆供居住食宿之用。游赏区中的建筑一般有亭、阁、台、榭、廊、桥等,这类建筑主要供游览、赏景、休息之用。园林中正是有了一些休闲建筑的存在,才给园林赋予了休闲的意味,给文人士大夫以精神的寄托。而这些休闲建筑又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心理的鲜明写照。

2传统文士心理

这里的“文士”是指文人和士人。文人和士人其实是比较接近的概念,在古代,所谓“士”,即以知识、才智为社会服务、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文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之下,文士阶层具有非常矛盾而且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所谓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另一方面,当在政治上不得意,对官场和整个世俗人生产生怀疑、厌倦和伤感忧惧时,就走向了“穷则独善其身”的一面。怀抱济世理想的古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因而心怀不满,或者对现实麻木不仁,进而或弃官或隐居或时官时隐。知识分子从隐,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实践场所(包括生活和心理)的转变,即从社会的舞台转向了自然和自我——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实质上却是为了他们人格精神的重建或自建。这时,他们需要借助某种事物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希望能让自己的精神得到休养和解脱,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由于隐逸人格精神怀疑甚至否定正统和现世,这就需要寻求一种实现精神与肉体彻底解放、自由和超脱的性灵空间。

3文士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

“出世”原本为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一旦有了出世的心理,就会要么隐居山野,寄情于山水;要么归隐宅园,精心经营自己的园林,用人工创造出渴望的自然美,达到天人合一。园林也正好成了他们“出世”心理的载体,如沈括的梦溪园,表达了自己脱离宦海沉浮,终于实现了终老林泉的梦想。王维在他的辋川别业的竹里馆的《竹里馆》诗中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出世而独立,不屑于跻身于世俗的心态。尽管儒家道家的思想都对中国文人产生了影响,但当文人处于逆境时,道家思想往往占有优势。道家认为人在自然中就能忘却一切荣辱、悲欢、利害和得失。因此,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主题多数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他们不满现状、不合流俗的情思——出世心理。这种出世心理既然影响了文士园林的整体风格,对其中建筑形态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尤其是那些休闲建筑更是有了这种出世心理的烙印。如园林中的水池和湖面常常泊一石舫,又称不系舟,象征传统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后对官场争斗的厌倦和对山林野趣生活的向往,所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承继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在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用人工在园林中创造模仿自然的艺术。他们的身心极其想得到舒缓和放松,他们再也不愿受到僵硬的束缚,包括那些刻板的缺乏人情味的建筑形态。自然界的山峦、流水、树木、花草、虫鱼等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它们的轮廓都不是僵硬的直线,而是无数根起伏的曲线。当人们置身于这些充满活力的自然界中时,就仿佛融入了它的怀抱,给人以放松和休憩。在这种出世心理影响下,园林中的休闲建筑也极力模仿自然界中的态势,在休闲的同时获得心灵的释放。以期用园林中的山水花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用休闲建筑那自由活泼的态势能给人以心灵的解脱。在这种自然而富有生气的建筑上,文人们那消极的情绪可以得到些许的缓解,长期被绷紧的神经可以得到一丝的舒缓。因此,这种休闲建筑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形态,如庙堂建筑和居住建筑。它极力追求一种自然美和动态美,形成了一种轻盈、机巧、活泼的形态特征。

4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出世心理主要体现在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身上。他们渴望得到心灵放松、自我解脱;同时又希望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和满足,而自恃清高的他们常常也是自命脱俗的,也就滋生了一种逆反心理……这些出世的心理也深深影响和造就了中国古代园林中休闲建筑的形态特征。中国古代休闲建筑那活泼飞动的态势、那轻松自然的线条、那通透空灵的门窗隔扇,那清新雅致、古朴脱俗的色调都是文人士大夫出世心理的反映。在其中,他们不仅得到的是身体上的休闲,更是精神上的“休闲”。推而广之,从中国古代建筑形态的几千年连续性可以看出,社会心理也是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它既然可以延续几千年,同样也会延续到当今社会。在探索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态之时,可以借鉴古代建筑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相互的关联性,去分析当代人的社会心理,其中肯定不乏传统社会心理的成分,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3

1中国古代休闲建筑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休闲方式就会有所区别,如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对内敛,其休闲行为大多采用自娱自乐、寄情山水、静观内省、修心养性等形式。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休闲空间的概念,但实际上存在很多休闲空间。包括园林、寺庙一带的风景区以及一些村落中人们的聚集地或街头巷尾等一些自然形成的场所[1]。在这些空间中,园林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休闲空间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大多是融居住与休闲于一体的,尽管它只是一些王公贵族或士大夫的专利,但是却鲜明地反映出了一种休闲生活和文化,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得到身体的放松,更得到心灵的闲适。因此,休闲是一种物欲以外的状态,它依赖于精神的富足。休闲是一种心灵的放飞,自由的心情可以给休闲生活一份个性的释然。

中国园林最早的形式为“囿”,发端于商周时期,主要用于帝王畜养禽兽、游猎等活动。台是最早的园林建筑。秦汉时期将囿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以大规模宫苑建筑为特色的皇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苑囿向自然山水园林转化,寺观园林和文人园林开始兴起。唐宋时期园林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期,既有皇家的大型宫廷园林,又有文人墨客借景寓情的府宅园林,还有供市民游玩的邑郊公共园林。明清园林又达到了我国造园史上一个高峰期,先后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而江南私家园林也极其兴盛,达到了文人园林的顶峰。

总体上看,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皇家园林主要为帝王表现权威和休憩的场所,私家园林乃是住宅生活的延伸和调剂[2]。传统私家园林基本上是“文士园”,园主多是隐退后以园居自乐。所谓“文士园”,就是指私家园林的造园目的在于满足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要求。中国的文士园属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尤为独特,造园技艺尤为高超,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园林既然不仅是为了居住,更主要的是为了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园林中如果只有居住功能的建筑,那也就达不到休闲的目的了。园林一般分为生活区和游赏区。生活区中的建筑一般有厅、堂、馆等,这类建筑主要供生活起居之用。堂是家庭聚会与祭祖用;厅供会客与宴请、观赏之用;馆供居住食宿之用。游赏区中的建筑一般有亭、阁、台、榭、廊、桥等,这类建筑主要供游览、赏景、休息之用。园林中正是有了一些休闲建筑的存在,才给园林赋予了休闲的意味,给文人士大夫以精神的寄托。而这些休闲建筑又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心理的鲜明写照。

2传统文士心理

这里的“文士”是指文人和士人。文人和士人其实是比较接近的概念,在古代,所谓“士”,即以知识、才智为社会服务、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文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之下,文士阶层具有非常矛盾而且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所谓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另一方面,当在政治上不得意,对官场和整个世俗人生产生怀疑、厌倦和伤感忧惧时,就走向了“穷则独善其身”的一面。怀抱济世理想的古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因而心怀不满,或者对现实麻木不仁,进而或弃官或隐居或时官时隐。知识分子从隐,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实践场所(包括生活和心理)的转变,即从社会的舞台转向了自然和自我——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实质上却是为了他们人格精神的重建或自建。这时,他们需要借助某种事物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希望能让自己的精神得到休养和解脱,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由于隐逸人格精神怀疑甚至否定正统和现世,这就需要寻求一种实现精神与肉体彻底解放、自由和超脱的性灵空间。

3文士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

“出世”原本为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一旦有了出世的心理,就会要么隐居山野,寄情于山水;要么归隐宅园,精心经营自己的园林,用人工创造出渴望的自然美,达到天人合一。园林也正好成了他们“出世”心理的载体,如沈括的梦溪园,表达了自己脱离宦海沉浮,终于实现了终老林泉的梦想。王维在他的辋川别业的竹里馆的《竹里馆》诗中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出世而独立,不屑于跻身于世俗的心态。尽管儒家道家的思想都对中国文人产生了影响,但当文人处于逆境时,道家思想往往占有优势。道家认为人在自然中就能忘却一切荣辱、悲欢、利害和得失。因此,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主题多数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他们不满现状、不合流俗的情思——出世心理。这种出世心理既然影响了文士园林的整体风格,对其中建筑形态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尤其是那些休闲建筑更是有了这种出世心理的烙印。如园林中的水池和湖面常常泊一石舫,又称不系舟,象征传统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后对官场争斗的厌倦和对山林野趣生活的向往,所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承继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在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用人工在园林中创造模仿自然的艺术。他们的身心极其想得到舒缓和放松,他们再也不愿受到僵硬的束缚,包括那些刻板的缺乏人情味的建筑形态。自然界的山峦、流水、树木、花草、虫鱼等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它们的轮廓都不是僵硬的直线,而是无数根起伏的曲线。当人们置身于这些充满活力的自然界中时,就仿佛融入了它的怀抱,给人以放松和休憩。在这种出世心理影响下,园林中的休闲建筑也极力模仿自然界中的态势,在休闲的同时获得心灵的释放。以期用园林中的山水花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用休闲建筑那自由活泼的态势能给人以心灵的解脱。在这种自然而富有生气的建筑上,文人们那消极的情绪可以得到些许的缓解,长期被绷紧的神经可以得到一丝的舒缓。因此,这种休闲建筑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形态,如庙堂建筑和居住建筑。它极力追求一种自然美和动态美,形成了一种轻盈、机巧、活泼的形态特征。

4结语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4

关键词:传统社会心理古代休闲建筑

当人类满足了物质上的基本需求之后,就有了一定的闲暇时间进行各种活动。从词源上看,“休闲”源于古希腊语中的skole,其本意为休憩和教育,现在人们一般理解为余暇时的休息和娱乐。与物质文化一样,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步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指的是人类在闲暇的驱动下,为不断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命状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实现文化理想的基本要素,使灵魂寻到高尚的寄托。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理: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实际上也是休闲的一种反映。

一、中国古代休闲建筑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休闲方式就会有所区别,如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对内敛,其休闲行为大多采用自娱自乐、寄情山水、静观内省、修心养性等形式。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休闲空间的概念,但实际上存在很多休闲空间。包括园林、寺庙一带的风景区以及一些村落中人们的聚集地或街头巷尾等一些自然形成的场所。在这些空间中,园林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休闲空间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大多是融居住与休闲于一体的,尽管它只是一些王公贵族或士大夫的专利,但是却鲜明地反映出了一种休闲生活和文化,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得到身体的放松,更得到心灵的闲适。因此,休闲是一种物欲以外的状态,它依赖于精神的富足。休闲是一种心灵的放飞,自由的心情可以给休闲生活一份个性的释然。

中国园林最早的形式为“囿”,发端于商周时期,主要用于帝王畜养禽兽、游猎等活动。台是最早的园林建筑。秦汉时期将囿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以大规模宫苑建筑为特色的皇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苑囿向自然山水园林转化,寺观园林和文人园林开始兴起。唐宋时期园林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期,既有皇家的大型宫廷园林,又有文人墨客借景寓情的府宅园林,还有供市民游玩的邑郊公共园林。明清园林又达到了我国造园史上一个高峰期,先后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而江南私家园林也极其兴盛,达到了文人园林的顶峰。

总体上看,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皇家园林主要为帝王表现权威和休憩的场所,私家园林乃是住宅生活的延伸和调剂。传统私家园林基本上是“文士园”,园主多是隐退后以园居自乐。所谓“文士园”,就是指私家园林的造园目的在于满足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要求。中国的文士园属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尤为独特,造园技艺尤为高超,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园林既然不仅是为了居住,更主要的是为了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园林中如果只有居住功能的建筑,那也就达不到休闲的目的了。园林一般分为生活区和游赏区。生活区中的建筑一般有厅、堂、馆等,这类建筑主要供生活起居之用。堂是家庭聚会与祭祖用;厅供会客与宴请、观赏之用;馆供居住食宿之用。游赏区中的建筑一般有亭、阁、台、榭、廊、桥等,这类建筑主要供游览、赏景、休息之用。园林中正是有了一些休闲建筑的存在,才给园林赋予了休闲的意味,给文人士大夫以精神的寄托。而这些休闲建筑又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心理的鲜明写照。

二、传统文士心理

这里的“文士”是指文人和士人。文人和士人其实是比较接近的概念,在古代,所谓“士”,即以知识、才智为社会服务、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文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之下,文士阶层具有非常矛盾而且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所谓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另一方面,当在政治上不得意,对官场和整个世俗人生产生怀疑、厌倦和伤感忧惧时,就走向了“穷则独善其身”的一面。怀抱济世理想的古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因而心怀不满,或者对现实麻木不仁,进而或弃官或隐居或时官时隐。知识分子从隐,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实践场所(包括生活和心理)的转变,即从社会的舞台转向了自然和自我——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实质上却是为了他们人格精神的重建或自建。这时,他们需要借助某种事物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希望能让自己的精神得到休养和解脱,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由于隐逸人格精神怀疑甚至否定正统和现世,这就需要寻求一种实现精神与肉体彻底解放、自由和超脱的性灵空间。

三、文士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

“出世”原本为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一旦有了出世的心理,就会要么隐居山野,寄情于山水;要么归隐宅园,精心经营自己的园林,用人工创造出渴望的自然美,达到天人合一。园林也正好成了他们“出世”心理的载体,如沈括的梦溪园,表达了自己脱离宦海沉浮,终于实现了终老林泉的梦想。王维在他的辋川别业的竹里馆的《竹里馆》诗中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出世而独立,不屑于跻身于世俗的心态。尽管儒家道家的思想都对中国文人产生了影响,但当文人处于逆境时,道家思想往往占有优势。道家认为人在自然中就能忘却一切荣辱、悲欢、利害和得失。因此,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主题多数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他们不满现状、不合流俗的情思——出世心理。这种出世心理既然影响了文士园林的整体风格,对其中建筑形态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尤其是那些休闲建筑更是有了这种出世心理的烙印。如园林中的水池和湖面常常泊一石舫,又称不系舟,象征传统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后对官场争斗的厌倦和对山林野趣生活的向往,所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承继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在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用人工在园林中创造模仿自然的艺术。他们的身心极其想得到舒缓和放松,他们再也不愿受到僵硬的束缚,包括那些刻板的缺乏人情味的建筑形态。自然界的山峦、流水、树木、花草、虫鱼等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它们的轮廓都不是僵硬的直线,而是无数根起伏的曲线。当人们置身于这些充满活力的自然界中时,就仿佛融入了它的怀抱,给人以放松和休憩。在这种出世心理影响下,园林中的休闲建筑也极力模仿自然界中的态势,在休闲的同时获得心灵的释放。以期用园林中的山水花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用休闲建筑那自由活泼的态势能给人以心灵的解脱。在这种自然而富有生气的建筑上,文人们那消极的情绪可以得到些许的缓解,长期被绷紧的神经可以得到一丝的舒缓。因此,这种休闲建筑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形态,如庙堂建筑和居住建筑。它极力追求一种自然美和动态美,形成了一种轻盈、机巧、活泼的形态特征。

四、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出世心理主要体现在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身上。他们渴望得到心灵放松、自我解脱;同时又希望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和满足,而自恃清高的他们常常也是自命脱俗的,也就滋生了一种逆反心理……这些出世的心理也深深影响和造就了中国古代园林中休闲建筑的形态特征。中国古代休闲建筑那活泼飞动的态势、那轻松自然的线条、那通透空灵的门窗隔扇,那清新雅致、古朴脱俗的色调都是文人士大夫出世心理的反映。在其中,他们不仅得到的是身体上的休闲,更是精神上的“休闲”。推而广之,从中国古代建筑形态的几千年连续性可以看出,社会心理也是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它既然可以延续几千年,同样也会延续到当今社会。在探索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态之时,可以借鉴古代建筑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相互的关联性,去分析当代人的社会心理,其中肯定不乏传统社会心理的成分,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5

首先,简单阐述商业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主要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来分别阐述。

1.古代的商业建筑

最原始的商业活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的物物交换,而集市于殷周时期开始初见雏形,到了汉代开始出现“里坊制”的城市形制。宋代以后,“里坊制”开始消亡,商品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之后出现了“街市”,商业活动开始繁荣复杂。商业建筑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活动的场所,发展到了酒楼、客栈、娱乐等场所。此时的商业建筑还是比较传统的民居形式,里坊内的人们破墙建店,即“前店后坊”、“前店后宅”的建筑形式,空间格局多为“沿街设店”,商业建筑中间是街道,交通主要以步行、马车为主,交通也不会拥堵。名画“清明上河图”呈现的就是当时那种繁荣的商业景象。

2.现代的商业建筑

到了近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其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1)传统商店主要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杂货店、理发店等,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规模一般很小,抗风险能力低。(2)专业市场主要为数码广场、家具市场等,强调“集群效应”,以某种类型的商品品种齐全的优势获得较高的人气和商气。(3)大型商业中心融合了购物中心、活动中心、集散中心,购物、休闲、娱乐设施齐备的大型商业中心。

二、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

1.商业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

一般来说,大型商业建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引导、营业和辅助部分。引导部分主要是门厅、中庭等比较宽旷的空间,起到引导顾客消费和提供休息、休闲等功能;营业部分是商业建筑的核心,主要提供餐饮、购物、娱乐等消费的空间;辅助部分则主要是办公和库房等。当然,商业建筑中的各个空间不是简单的组合在一起,而应该在设计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融合,实现立体的和谐。主要的空间组合有以下几种方式。(1)中庭为中心,营业消费空间布置在其周围这样的构造使各种购物空间既相互贯通,又有分隔。顾客进入的时候通过观察周围的空间布置就可以对构造有大概的了解,为顾客的消费提供了方便。(2)大厅作为中心,成为营业空间的一部分。(3)在室内布置商业街作为主线。(4)也可以结合各种布局方式组成新的布局方式,如中庭与室内商业步行街相结合。

2.商业建筑外部的设计

商业建筑的外部设计应该有广告性、商业化、大众化的特点。以下就简述几种商业建筑外部设计的常用手法。(1)复古利用大众比较熟悉的历史中出现的建筑形式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如“北京茶馆”等。(2)个性突出商业建筑的个性,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标新立异,吸引顾客;运用当代高科技成就,将现代美和科技美融合,典型的例子如香港汇丰银行;运用鲜明、活泼、轻松的卡通形象创造商业建筑的幽默、独树一帜的造型,如迪士尼乐园。(3)与传统美学观念相对立的设计手法古典、传统的美学观念追求的是和谐、统一、对称、完美,而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则可以冲破这种严格的法则。通过刻意的不完美、不对称、不统一、不和谐,甚至是“荒诞”、“怪异”的设计来张扬个性,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好感。现代的商业建筑已经不仅仅是购物的场所,它与社交、休闲等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在商业建筑外部的开放空间,应该多注意广场、庭院、步行街和柱廊等空间的设计。其中,大型商场的露天广场最具有代表性。它是购物消费空间与街道之间的过渡区域,有极大的开放性。可以给顾客提供休息、娱乐的空间,也有利于人流的疏散。

三、未来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下面从四个方面探讨未来商业建筑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未来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1.选址合理

不同的区域、不同经济水平、不同需求会导致有不同的消费人群,对一个大型商业建筑而言,好的地段是长期、稳定客源的保证,也是商业建筑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选址时也要注重周围的交通条件。应该尽量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以尽可能便利的交通方式到达。因此,周围有地铁站、公交站的地段应该是建筑设计选址时的首选。商业建筑设计中地段的选择对以后的经济效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址时应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交通、城市规划甚至政策因素。这样不仅能保证建筑的经营效益,也能保证建筑在未来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2.营造中庭

中庭是大型商业建筑中久盛不衰的空间组织,设置大尺度的中庭共享空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空间构架。无论从心理学上还是从建筑美学角度看,中庭都能有效的将复杂的功能和空间相结合,创造舒适、愉快的消费环境。对于大型商业建筑而言,尤其是高档的购物商场,布置尺度巨大的中庭,增加空间变化的丰富性,更显豪华,也更能吸引顾客的注意,给顾客创造豪华、舒心的购物消费空间。

3.购物环境的舒适性

购物空间是否能迎合顾客的内心至关重要,所以应该对顾客的心理和消费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尽力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购物氛围。舒适的消费环境能增加顾客光顾的次数,也能延长消费时间,从而为增加营业额提供了保证。可以通过提供座椅、儿童游戏空间等措施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打造自然、亲切、温馨的氛围,给人以开阔、富丽堂皇的感觉。增加人们的归属感,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也能增加购物的舒适性。大量的人流往往是通过私家车到达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停车位,购物的心情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增加停车位:以广场停车为主;利用地下室或者楼上屋顶建造停车场;新兴的立体机械车库。

4.休闲和娱乐化设计

现代的商业建筑应该把餐饮、娱乐、休闲等结合起来,如增加咖啡厅、电影院、美食街、美容健身等一系列的休闲和娱乐设施。让人们在购物疲惫时,得以足够的休息,让顾客体会到商家的贴心。这不仅体现了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思想,也增加了顾客对商家的好感。

四、结语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6

一、体现民族特色和现代感

中国古老的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基础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具有其独立的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其一篇散文《阿房宫赋》中说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其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古代建筑的魅力,体现了古代建筑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建筑是一种文明成果,我们在建设文明的同时也应建立好我们的家园。我们可以从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中看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方的民族特色,甚至可以作为历史考察的一部分佐证。现代建筑要有活力,必须与民族特色和现代感相连。

二、提高商业性建筑公用空间设计原理在实际中的运用的解决方案

1、将人性化理论应用在公用空间设计上现代商业性建筑不是为神设计的,不是为皇帝设计的,也不是为市长们设计的,而是为那些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娱乐在城市中的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老人们等设计的,这里的人是指普通的人、具体的人、富有个性的人,而不是词典中抽象的代名词。现代建筑的功能日趋商业化、综合化和多元化。从建筑空间的功能上来说,它不但要具备传统的购物、后勤、储藏、住宿等使用功能,还需要有建筑公用空间,并具有观赏、娱乐、休闲、交流的功能,也就是说人们在建筑空间中能感到舒适、亲切宜人、自如,愿意在这个空间里生活。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寂寞的时候,需要交流、慰藉;在运动的时候,需要休息;在暴晒的时候,需要阴凉。同时人也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等,这就需要我们建筑设计师们在公用空间设计上运用人性化理论,设计时不是为了突出自己而设计,应该是为了生活、为了内在人的体’∞lA美R术界TSClRc(11川验,将自己融人人们的生活中。在公用空间适当的地方设置一个指示牌、一块地砖、一个把手以及休息座椅等,都会给人以亲切和温馨感,加深人们对周围空间的印象,增加人们对于商业性建筑公用空间的认同感,提高商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提高建筑特色,增强公用空间的可识别性传统的商业性建筑都只是单纯的从事一些商品售卖活动,而在当今社会单纯的售卖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El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出现了现在的大型商业性建筑,其涵盖面非常广,都不是独门独户的经营,它往往将百货销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社区化的商业空间。商业化建筑公用空间往往能使人们在购物的基础上引发一系列活动,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解决现代物质高速发展情况下人们缺少交流的情况。商业性建筑是城市中欢乐愉悦的场所,是市民购物、休闲的重要场所,应该使其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和可识别性,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首先我们可以确定方向、树立指示牌。现代商业建筑由于体量、空间的复杂性,如果没有很好的识别性,人们就会在其中失去方向,甚至迷路,人们就会失去购买欲。设想如果你在里面买了一套房子,但是每次回家你都要找半个小时,你还会想在里面住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内设置休息处,并设置指示牌,指示人们方向。其次,我们可以在每个建筑中做一个向心物,例如广场、大型商店。人都具有一种向心感,有着心理归属感。正如地球是一个圆的,只要我们向一个方向走,我们绝对会回到原地。最后,我们可以在设计方面加强表现力。商业建筑要想取得好的收益,就要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例如楼梯、天台、走廊、内部其他设施等都可以加以艺术化处理,得到不同一般的效果。

3、将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加入到空间设计中设计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是需要人的激情的,设计的生命就是设计师们倾注在其中的感情,以及他们对于生活和美的阐释。生活是设计的主题,不能反映生活,不包含生命活力和情感设计的作品,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倾注设计师感情的艺术品是生动感人的,它把生命的活力和情感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表现在建筑中,是建筑设计的主题。如果你不,京去看一下故宫、长城、人民大会堂等,你就不会理解北京作为首都的含义;如果你不经历青藏高原的缺氧,你就不能体会为什么那里的人那么豪迈、好客;如果你不曾去过江南的古镇,你就不会明白为什么江南称为江南水乡。你只有体验当地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才会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商业性建筑,千城一面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通病,多少城市都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如果不能依照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缺乏标志性建筑,我们将缺乏文化,缺乏城市竞争力,我们的后代子孙将只能在历史书籍中看到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倡导民族特色并不是要一味的仿古,一味的仿古就跟盲目的欧化是一样的,我们追求的是建筑现代化。建筑现代化就是要突出时代特征,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学习和引进优秀建筑文化与技术,要学会善于利用国外的优秀建筑成果,不要全盘否定。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7

第一站:*、*。

*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承志堂、敬修堂;气度恢宏、古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南湖书院;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雷岗上参天古木、民居庭院中的百年牡丹与探过墙头的青藤石木,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着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

走进*,便觉是在画中游——村间毗邻的高楼叠院间是一条条精心铺就着石板路的小巷,高高的白墙上烙印着数百年风雨冲刷的斑驳,雕刻精美的门楼错落地镶嵌在高大简约的院墙上。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整个村落呈“牛”型结构布局——“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更创造了一种“浣汲何妨汐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有“明清民居博物馆”号称的*村位于距离黄山市50多公里的安徽省黟县,距黟县县城四公里。

*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据说它的保留是因为一位军属老大妈的保护,“”时,当有人要这座牌坊同其它牌坊一起砸掉时,是她出面保护,又因为她的儿子在部队当团长,才没有人敢动手。*村已开放的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十二三个,*村全体居民均为胡姓,我们走进了当年的大商人胡时虎的住宅“瑞玉庭”,庭院小巧玲珑,厅内布置古朴典雅。正中悬挂着大型画轴,画轴的两边是付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只是辛苦的辛字分明多了一横,吃亏的亏字又多了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导游告诉我们:*村自古素有饱学之士,儒商代代相传。这副楹联是宅的主人成功的经商和处事之道,多付出一份辛苦就会多一份回报,多一些成功的几率,所以辛字特意多写一横。而多吃一点亏,往往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所谓吃亏是福,多吃亏占大便宜,故而亏字特意多加一点。正是这两个错字激励了后辈们恒久的记住了这副楹联,也促使他们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画轴的下边,是一大挂钟,条桌上摆的是东瓶西镜,取谐音平平静静之意。和上面挂钟的滴答声合称为“终身平静”体现了主人希望风平浪静,平安生活的意愿。而后面的一幅楹联更是充满了*古人的智慧“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副文联的内涵深远,富有哲理。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读书经商还是做别的,重在有成效,而遇到困难,迎着上,不畏惧、不退缩,那么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这些摆设说明了先人对当时生存环境的追求、对后代子孙的劝诫。足以体现了当时*人对生活的深刻感知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第二站是杭州

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人间天堂—杭州。

杭州因有美丽的西湖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旅游城市,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写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斩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佳子,十里荷花,羌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我们首先领略西湖的美景,又有细雨做伴更加深了美景的韵味。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苏东坡纪念馆》、《西湖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美院深深的感受到了美院里韵味十足的艺术气息。

第三站在上海。

这是很多人向往已久的城市,他的繁华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地处中国长江入海口,是神州旅游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旅游大都市,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来旅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像西太平洋海岸的一颗明珠。

来到上海的第一天,我们先到了有中国艺术前沿之称的“八号桥艺术基地”!“八号桥”是文化创意集聚区,拥有最时尚的建筑设计、产业样式,还有时尚而年轻的工作人员,处处充满时尚创意的元素。而谁会想到,这里原本是上海废弃的汽车配件厂的旧厂房。近年来,随着上海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城市繁华区中大量的旧厂房、老仓库闲置下来。如何激活这些闲置资产,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的“研发器”,成为文化创意的“孵化器”;同时把其培植成上海文化产业的集聚区,成为上海筹划文化产业的精彩之笔。

“八号桥”文化创意集聚区是申城因地制宜培植文化产业的缩影。“八号桥”名称的由来充满创意,这个地方位于卢湾区建国中路八号,遂取名“八号桥”。“八号桥”的建筑风格同样充满创意,他们利用这些大型的老厂房,因陋就简,通过多姿多彩的“桥梁”连通并分割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工作间。然而“八号桥”的最大创意还在于这里的企业经营的几乎全部是充满创造、充满创新、充满创意的文化产业。“八号桥”磁石般地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的企业入驻,包括国际知名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画廊、广告、公关、媒体、顶级餐饮等公司。对这些企业来说,入驻这里不仅能够得到充足的创意客源,而且还能享受到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租户共享空间”。比如商务中心、员工餐厅、休闲后街、阳光屋顶等,为业主们提供了许多互动的空间,使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和各类时尚元素互相碰撞,更能够激发灵感和创意。就连这里提供餐饮服务的小店也是创意味十足,谓之为“后院”。“后院”的风格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有着宽敞的玻璃窗和明媚的阳光,一个装满漂亮植物,好吃好玩宜于休闲的地方。沐浴午后阳光,置身“后院”的竹制藤椅,你可以聊聊心情,更会激发你的无尽创意。

“八号桥”还为大型城市因地制宜地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样本和参考。设计者说:“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卢湾区重点打造的精品特色现代化园区,希望‘八号桥’的建设可以为上海中心城区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跨越提供参考。”

诸如“八号桥”此类的文化创意在上海随处可见。

上海新天地又是一个好例子。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最老的街坊、最旧的里弄与现代文化创意的结合,使得这里成为年轻人和新兴时尚的集聚地,成为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汇集区,老式弄堂、烛光晚宴、露天小吃、高档宾馆、各种肤色的外国朋友,旧上海的风情呼之欲出,国际时尚消费形态俯拾皆是。目前这里已是上海炙手可热的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八号桥”的成功、“新天地”的繁华,是理念的成功、创意的成功,细想起来最终还要源于文化所物化出来的力量。

之后参观考察了城隍庙、上海博物馆

城隍庙。上海的城隍庙可谓名扬天下,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城隍庙还被称为老城隍庙。1995年开始修缮,并接待信众和游客。正门为四柱三门,飞檐牌楼上塑有八仙,门旁有石狮一对。大殿翠瓦朱檐,峥嵘璀璨,香火极盛。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堪称“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上海博物馆为部级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于1995年迁至今址,其建筑为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说法。同时也使得博物馆由远而望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博物馆一楼为倒“T”主要展出了中国古代雕塑与古代青铜器。深墨绿色的青铜器具营造出浓郁的商周氛围,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二楼主要展出了中国古代陶瓷,用真实的文物讲述了古老中国的高超制陶技术与作品;三楼为正方形,集中展出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以及历代皇室玺印。传统古建筑风格和儒雅的书卷气息清晰地表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四楼为圆形,主要展出了历代钱币、古代玉器、明清家具以及我国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

在上海的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梦寐以求的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嘴尖上,以其468米的绝对高度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之高塔。东方明珠塔背拥陆家嘴地区崭新的现代化建筑楼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交相辉映,展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色。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合而成。其内部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和每秒7米的高速电梯为目前国内所仅有。同时,高263米的球形观光厅别具一格,是鸟瞰大上海的绝佳位置。

导游带我们来到外滩---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曾被称作黄浦路、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改名为中山东一路。浦江游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在于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代表着上海的象征和缩影,还在于浦江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浦江游览的线路是从外滩出发,先逆流而上,向南至南浦大桥,再调头向北,过杨浦大桥直至吴淞口,再从吴淞口返回至外滩。这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南浦大桥。全长8346米。江对岸,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东起外滩、西止延安西路,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可分为东西两段。今日“十里洋场”的南京路早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这条大街上,鳞次栉比云集着约600多家商店,有近百家历史悠久的老店、名店和特色商店,供应传统优质产品,也有新兴的时髦品牌。

入夜时分,遥望东方明珠塔,华灯齐放、色彩缤纷,彩灯辉映下的高塔直入云霄,而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更是一派流光溢彩、灯火辉煌。再来看看南京路的夜景与夜上海的万家灯火一同抒写出了“东方巴黎”的富庶与开放。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8

本文作者:陈烨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

文化的内涵对自然环境的感知的方法和态度,是景观意识之源,这种感知基础上的文化传承,成为景观建筑观念建构的起点。我国早期景观建筑类型与使用人的身份有关,大致有四类。其一的代表是台,起源于帝王权贵的祭祀与观景行为,演变到后来也包含了楼阁,均用于远眺风景;一类的代表是亭,“早期的亭是驿站和乡村的行政单位”1,代表了大众生活与观景行为;一类的代表是画舫斋、榭等,起源于对水岸诗意环境的留恋,是古代文人热衷的场所;一类的代表是琳宫梵刹,是占据了名山胜境的宗教建筑。四类人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景观体验和审美意趣,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文人阶层的观念对景观建筑影响最大。儒家伦理美学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思想奠定了自然审美在认知上的基础,其后山水审美逐渐成熟并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寄情山水对应于文人雅士的归隐心态,将己身之思寄托与山水之间,印证在建筑与山水的结合方式上,景观建筑在意境上成为了文化的中介。其中微妙之处表现在隐与显之间的度,显而高不可及,隐而深却可通,对应的就是当时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与人文结构,乃至山水审美的结构同构一体,文化内涵是其中的核心。陈志华先生就曾指出,脱胎于自然山水的传统私家园林“所标榜的‘归来’和‘遂初’,其实是一种政治态度和相应的道德评价……失意的士大夫们在山水之间又重新肯定了自己。”文化的建构从景观意识到文化建构,就是从自然山水的感知到园林艺术的凝练过程。江南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集大成者,因画境写意而显缩微优势,因写意缩微而能拥有跳脱自然胜于自然的表情与内涵。其间的亭台楼阁等逐渐演绎成十大类园林建筑。江南园林的缩微尺度,营造了完整的自然山水的知觉氛围,这种氛围里的景观建筑,在文化的可识别性方面与园林的整体格局构成了耦合关系。在这样的景观感知中建构的文化,构成了建筑与景观一体化的文化表述:“门内有径,径欲曲。……石面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室旁有路,路欲分。……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亦方。”3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建筑与景观整合的理想状态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哲学思想的底层逻辑就是建筑与环境不分彼此,相互关联。“天人合一”在哲学定位上就是改变了二元分立状态的一元和合,实际上是在技术层面上消解了主客之间的分立关系,与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吻合。因此奥古斯丁•博克(AugustinBerque)认为:“中华文明是完全独立于西方的现代性而创造了景观……强调人与自然、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间的相同和亲近。这就是为什么,欧洲面临着物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对立的巨大难题时,中国传统能够在客观和主观之间的中间世界中,连贯起将景观同环境整合起来的关系”

文化的表征无论是一元和合还是二元分立,都有一个潜在的定义:景观不等于自然环境,也正因此,景观对象才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詹姆斯•科纳认为:“景观能够让人感觉到大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取决于主观的集群形态……假如每个社会都具有一个景观意识,就很容易在文化之间具有自身的可识别性。”5正是景观的这种文化性,使得景观建筑具有了文化上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文化之间的可识别性,才使得景观建筑在文化之间具有表征和传承的作用。18世纪的英国,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和美学、以及逐渐形成的自然风致式园林,认为对自然环境的形式与秩序的肯定,是自身文化表现对自然的一种妥协。这种观念以自然景色为基调,引导了风景地域主义建筑的起源。尽管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风致式园林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西方景观建筑的观念和中国依然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据伊丽莎白•梅耶的研究,在现代主义建筑的话语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建筑与景观的对立根植于西方传统的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就像人与自然、理性与情感、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一样,建筑与景观相对立并且存在等级关系,建筑凌驾于景观之上,景观是作为“建筑的他者”出现的6。这样的景观建筑是超然的,是景观环境的主导,是人文文化在自然环境中立足的一个据点,是人类文化存在的表征。如今我们在21世纪不断挖掘丰富的乡土建筑构成的景观资源的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景观资源很大程度来自于历史上那些归隐山林的乡村文人对山水的审美情趣,这正印证了文化在传承与交融中始终保留着自身的可识别性,文化通过特定的建筑而自然显现。文化的参照物19世纪中期,西方建筑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并在20世纪引领了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引进重点是技术,建设重点是城市。正如早年盖瑞特•埃克博说过的那样:“建筑代表生产,景观代表休闲。”7中国传统景观理念并未受到较大影响,因为早期建设步伐尚未触及休闲文化领域。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步入休闲时代,双休日和长假是这一时代的标志之一。景观及景观建筑有了快速发展的机遇。随着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引入,我国当代景观建筑就面临了意识领域的观念更新。实际上,建筑领域里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一直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形式上的求存,表现在对中国固有形式的争议;一个是文化内涵的延续,表现为作为文化的参照物而存在。形式上的问题根源同样来自对内涵的理解,文化的定位与传承才是其根本。传统视野中,建筑的分类定性一直有所谓正杂之分,是古建筑行业对官式建筑的一种习惯区分,区别在于屋顶8。而园林建筑能摆脱屋顶上的形式区分自成一体,则是来自于内涵的分野,这是因为“在古代,住宅和其他用途的房屋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任何性质的建筑物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9而园林建筑是作为居住功能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具有文化上的存在意义,代表的是精神上的意境追求。也正因此,园林建筑如今成为了休闲文化的参照物。我国建筑领域对于固有形式的争议,在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中虽然有所滞后,如今却也摆在了面前。西方学者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认为景观的话语权往往处于“建筑学的等级与支配的修辞之下”10,但景观环境中的建筑,却成为关注的交叉点,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关于建筑与景观、建筑与自然的理解。美国现代生态建筑理论的倡导者扎赫尔就认为:“建筑非常需要在观念、理论和哲学上与自然结合。”她批评“在现代主义的巅峰时期,建筑师狂热的相信有一个内燃机式的简介公式和设计的精神幻想。起点就仿佛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者和已经成为摆脱大自然约束的象征的技术前景。”11如今,西方当代景观理念的强势冲击使得作为文化的参照物的景观建筑面临着融合发展的机遇。

文化观念从技术层面看景观建筑,就是处于景观环境中的建筑,属于建筑的研究领域,但景观建筑的特殊性在于景观与建筑不仅不可分立,而且是交互影响的。18世纪从英国开始渗透西方的自然风致式园林和风景地域主义在文化及形式上都对景观建筑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有记录可查的“景观建筑(LA)”一词最早出现于1828年出版的一本风景画册中,它的意思是“将建筑以特有的方式置于美丽的风景中,尤其适合于绘画。”作者梅森(GilbertLaingMeason)看到了景观环境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的意义,认为“可以立即丰富和约束(设计)创意,使建筑适应用地,使建筑和场地背景融为一体,使二者与周围景色协调一致。”12只是后来在现代语境中重新提出该词,已经成为关于景观营造、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词汇,这是由于Architecture一词的多义以及该领域的不断扩张而造成的。从彼此协调的角度来看,景观建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延伸和表征。早在18世纪70年代,景观设计领域有一个大的争议,即“景观设计是一个创造人工景观的过程还是管理自然的过程”13。这个争论其实就是关于文化和技术的争议,实际上两者关系是不可分的。针对建筑与景观的关系,ElisabethKassler曾经提出三种观点:第一,建筑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独立于它的自然形态,……暗示了其与景观是动态的对立关系;第二,修正的纯景观风格,是18世纪英国景观运动的最佳代表;第三,建筑与自然环境互相渗透14。ReubenM.Rainey更加精炼地指出,景观建筑的历史揭示了三种基本的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模式:对比、融合和互益。15现代建筑自由的平面和互相穿插的空间为重新思考景观与建筑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平台16。换句话说,西方景观与建筑的结合契机,在于现代设计理论中,功能、空间对两者的影响同样巨大,而正是基于同一平台,两者的结合非常自然。DanielJauslin在分析了OMA、MVRDV,P•艾森曼等事务所的诸多作品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当代建筑已经受到了景观概念的极大影响。一个新的倾向改变了建筑的核心原则:建筑空间系统和组成作为一个景观而存在。173.2学科拓展学科发展的技术平台总是在开放中相互融合。克里斯托夫•唐纳德认为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无法同精神追求、技术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相分离18,这句话从侧面印证了景观建筑的学科平台在不断地拓展,其内涵和外延随着理念的更新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从景观都市主义角度来看,“景观是一个媒介,……对时间变化、转换、适应和连续。……景观作为当代城市化进程的类似表征,作为对无边界开放、不定的、当代城市条件的变化需求的独特的适应媒介,就如Allen所说:今天的景观不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城市主义模型,更重要的是作为城市发展的模型。”19而库哈斯更是将城市视作“景(scape)”,将建筑与景观看做是一个无差别的整体。20在这样的理解中,城市不再是以往的城市,城市已经在观念上接近了以往的景观环境。景观也不再是以往的景观,景观已经在观念上包容了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经验。毫无疑问,建筑与景观如今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平台。景观和建筑的形式表现是在同一理论基础上,介于内与外、硬质与软质、光影与生命的转换。景观建筑已经不再是景观环境中的建筑的单一范畴,城市环境也必将成为景观建筑的土壤,虽然这种观念还不一定能让大多数人适应,但无数的建筑师、景观师已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回到我们传统园林和园林建筑,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观点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园林通常意味着有建筑的开放空间和覆盖空间的结合体”“中国园林,不仅是中国景观中的空间概念,似乎表现出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哲学意向。”21这种哲学意向恰好与当今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的发展方向相耦合。面对景观设计领域的历史争议,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创造人工景观,还是去管理自然,都是我们需要的方向,这是哲理、文化在技术层面结合的结果。景观建筑是心物合一的产物,也是这种结合的关键点。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9

一、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交融

1.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对比

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其中现存代表性的私家园林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传统园林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它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成就。中国园林特征(1)布局自然,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几何图形较少,因些不会有死板的感觉。(2)造景手法独特,在园中会有处处是景,面面是画的感觉。(3)园中层次分明,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正如照相时的景深效果一样。(4)运用各种配景技巧,如借景,错景,将远近景错落有至的组合在一起。如园林中墙面上的漏窗,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墙面本身装饰、好看,而是要产生似隔非隔的情景,以便增加景深和层次,创造更丰富的空间效果。(5)将多种构成形式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山、石、水、建筑等。

2.现代景观更多的提倡生态学理念

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当下是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信息、交通十分便利,地球早以被形象的称为“地球村”。中国现代景观的发展也脱离不了时代的特征。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导致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加剧。人类在建设自己家园的时候,由于过度地开发和建设,自然环境大程度的遭到了破坏,使生态结构合理性下降,使得生态不断恶化。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从面现代景观设计开始对生态保护进行分析与理解,把目光更长远的投向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理念中来。在积极寻求对策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着“人居环境”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因此,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平衡是人类需要深思的课题。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与古典园林的其他区别:(1)现代景观更多的是面向大众,不同于古典园林那样只为身份地位显赫的少数人服务。现代景观更多的满足游人休闲娱乐、欣赏及使用等功能。(2)传统融合,结合地方特色,传承文脉精神。从文主义的影响,如考虑人们与生俱来的亲水活动,满足精神需求。(3)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景观提供了传统园林无法PK的元素。如多种质感表现、透明度及照明效果等都是古典园林所望尘莫及的。现代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人类是景观设计规划的主要服务对象。现代景观的发展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提高起到了诸多意义。如生态意义、文化意义、审美意义等。

二、中国建筑形式之变革

1.墙倒屋不塌之说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建于7世纪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单拱石桥,比西方出现同类结构要早700年左右,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中国传统古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的框架,建筑特点是抗震、易采伐、施工。木结构连接处用榫卯联接,当地震时,其联接处较有弹性,因此不容易断裂。因此中国古建筑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独特的木结构造,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斗栱结构形式。木结构的缺点是易燃、易腐,中国古代好多建筑丧失在大火之中(阿房宫)。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相比个体体形不大,但是中国古建筑以院落群体的形式庞大为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紫禁城。中国古建筑在外形设计上具有“大屋顶”的明显形式。屋顶体积硕大,房屋越大,屋顶也就更大。但由于曲面的造型样式使屋顶不会太笨重。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1)通过哲学理论、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来要求建筑的形式,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很少。以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作为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以玄学、风水之说作为补充。(2)标准化的建筑个体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3)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真有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如园林体现意境、宗教体现世界观、宫殿体现政治制度等。

2.中国现代建筑,实现建筑的伟大复兴

中国现代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矗立起来,世界各国优秀建筑设计师纷至踏来,参与到中国的建筑复兴事业中来。2008年全世界都把对中国的目光聚集在北京,2010年又聚焦上海。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一系列场馆的建设都反映了中国现代建筑的新面貌。中心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澳大利亚ARUP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设计。是2008年奥运会3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惟一由港澳台同胞捐资建设的标志性奥运场馆,蕴含着“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的深刻文化内涵。水立方,自行调节温度,表面材料自动灭火,绿色环保建筑。两万两千根钢梁,表面的ETFE薄膜面积可以覆盖十四个足球场,整体看似轻盈,其重量相当于埃菲尔铁塔。肥皂泡式的几何形状,相交处形成结构节点,统一中又有着无穷的变化。世界最大的穹顶建筑——拥有世界一流舞台和音响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远观,就像一滴晶莹的水珠,钛金属板和玻璃铺盖的壳形屋面,映射出柔美的光芒。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址设计者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库哈斯设计,既有鲜明个性,又无排他性,其结构方案新颖,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和结构思想的创造。中国21世纪现代建筑的篇章建筑是要实现中国建筑的伟大复兴!

古代休闲建筑范文篇10

关键词:川西治水历史生活方式

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位于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原灌县)。城市因有二干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和J工程都江堰而得名。该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广场所在地位于城市中心,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三条灌渠穿流城区,同时,城市主干道横穿东西,场地被分为三块。

本文从地域自然和文化过程,历史,场所的现状问题和当地人的生活及休闲方式诸方面人手,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景观的艺术设计理解为解读地域和场所精神的过程。

一、设计目标

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以及围绕水的治理和利用而产生的石文化、建筑(包括桥)文化和种植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高品位、高水平的城市中心广场,包容了文化功能、休闲功能、旅游功能。

二、设计构思来源之一:地域自然与人文景观研究与历史阅读

文化挖掘——水文化之精神

因水设堰,因堰兴城,水文化是都江堰市特色的来源与根本特征,为此,都江堰广场之场地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

1.地域景观:天府之源——自然与文化景观格局

都江堰市枕居都江古堰,座落在群峰脚下,镶嵌于蒲阳、走马、江安、柏条四河之间。西北古堰雄姿,群山环峙;东南平畴万里,天府良田无垠。其水由西北向东南而行,畅游百川,泽万顷良田,奔腾呼啸,气势磅礴。放射状的水网奠定了天府之国扇形自然和文化景观格局的基础。都江堰是天府扇面的起点,而广场则为都江堰市的扇面核心或称“水口”。

2.阅读历史:饮水思源——以治水、用水为核心的历史文脉及含义

(1)治水的渊源

都江堰真正为多数人公认的始创者是秦昭王时的蜀郡守——李冰。都江堰却是一个千秋工业,它凝聚了数千年蜀人的辛劳。继李冰之后,各朝代的人都对都江堰进行了修复与改造,技术上不断得以更新。

(2)种植文化

随着都江堰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成都平原处处皆为人间乐土,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地无旷土,已到了“天孙纵有闲针线,难绣四川百里图”的佳境。汉化后的种植文化将种植与养殖统一,稻鱼结合,自成体系。

种植文化使蜀“人杰地灵”,成为政治经济的重地,也为后世种植、渔业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激发了我们的设计思路与灵感。

(3)植根古蜀的建筑技术

都江堰工程中的若干重要技术,如笼石技术(竹笼卵石及后来的羊圈一木桩石笼工程)、鱼嘴技术、火烧崖、石凿崖技术、都江堰渠首和有关河渠上的若干索桥的建筑技术,都具浓重的地方水利风格,富有民族文化特征。

另外川西民居及宗教建筑也有鲜明的特点,特别是对竹木石材的应用及艺术处理都有其浓厚的地方特色。

(4)石文化

古代蜀人有崇拜大石、崖石的原始宗教意识。石犀、石马是具有地方特征的神物,蜀人认为犀牛神可战胜水神,而且有阴阳五行说的内涵,从五行相克的关系看,石属土,土胜水,石神有镇水的含义。

(5)水的其它衍生文化

都江堰因水而生的文化很多,如神话、祭祀文化、景观及历代文人留下的诗词歌赋等。这里只提一下都江堰的开水节,它源于远古对水神的祭祀,后来改祭李冰。古老的庆典民俗传承千年以上,成为都江堰极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增进了人们对水文化的认识。

3.市民休闲行为之特点

时代的发展使得许多城市生活节奏愈来愈快,而这里却处处有别地少见的悠闲景象。成都有“最悠闲城《之美誉,而其中尤以都江堰为最。这里的人们喜欢悠哉自在的日子,颇有“长夏无事,夕阳西下,明月东升。搬个小板凳,沏上壶不浓不淡的茶,聚几个不衫不履的人,说几句无拘无束的话”的味道。

三、设计构思来源之二:场地问题的分析

景观设计的要旨是解决问题,现状都江堰广场有许多问题必须通过设计来解决:

1.城市主干道横穿广场,将广场一分为二,人车混杂。

2.用于分水的三个鱼嘴没有充分显现,本应是最精彩的景观,却被脏乱所埋没。

3.渠道水深流急,难以亲近,其中一段已被覆盖。

4.广场被水渠分割得四分五裂,不利于形成整体空间。

5.局部人满为患,大部分地带无人光顾。

6.多处水利设施造型简陋,破败不堪。

7.大部分地区为水泥铺地,乏景观特色与生机。

8.周围建筑既无时代气息也无地方特色。

四、设计构思:解决问题与营造场所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场所问题和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如下一些设计构思:

1.广场主体构思

天府之源,投玉入波;鱼嘴竹笼,编织稻香荷肥。

在广场之中心地段,设一涡旋型水景,意为“天府之源”。中立石雕编框,内填白色卵石,取古代“投玉入波”以镇水神之象,又为竹笼搏波之形,同时喻古蜀之大石崇拜主要旨。石柱上水花飞溅,其下浪泉翻滚,夜晚彩灯之下,浮光掠金。水波顺扇形水道盘旋而下,扇面上折石凸起,似鱼嘴般将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细薄水波纹编织成一个流动的网,波光淋漓;意味深远,令人深思;蜿蜒细水顺扇面而下,直达太平步行街,取“遇弯裁角,逢正抽心”之意。广场的铺装和草地之上是三个没有编制完的、平展开来的“竹笼”。竹篾(草带、水带或石带)之中心线分别指向“天府之源”。中部“竹笼”为草带方格,罩于平静的水体之上,中心为圆台形白色卵石堆。东部“竹笼”则以稻秧(后改为花岗岩)构成方格,罩于白色卵石之上,中置梯形草堆(后改为卵石堆)。西边“竹笼”则是红砂岩方格罩于草地之上。

2.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整合场地

针对水渠将广场分割的现状,以向心轴线整合场地。轴线以青石导流,喻灌渠之意,隐杩槎之形。可观、可憩、可滋灌周边草树稻荷。同时在各条水渠之上将水喷射于对岸,夜光中如虹桥渡波。

(2)人车分流

干道处为避免人车混杂,以下沉广场和地道疏导人流。广场北侧半圆形水幕垂帘,茶肆隐于其中(后取消);南端水流盘旋而下,以扇形水势融于地面并成条石水埠之景。

(3)强化鱼嘴

四射的喷泉展现了分水时的气势,突出了鱼嘴处水流的喧哗。水落而成的水幕又使鱼嘴及周围景致若隐若现,独具情趣。灯光之下,如彩虹飘带,挂于灌渠之上。

(4)分散人流

广场四处皆提供小憩、游玩之地,市民的活动范围将不会再局限于现有的小游园处。

(5)增强亲水性

设计后整个广场处处有水,注重亲水性的处理,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内江处水车提水,引水流于地面,游人触手可及。

广场南部以展开的竹笼之形,阡陌纵横之态,引水以入,市民尽可在其间游玩。

●蒲阳河上暗渠复现,水薄流缓,人可涉而过之,人水交融(后改为旱地喷泉)。

(6)重塑水闸

利用当地的石材一红砂岩,将闸房建筑进行改造。罩以红砂岩框,上悬垂藤植物,周围以白卵石铺装,兼悬水帘,将水闸以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融入广场的环境与氛围。

(7)创建生态环境

广场上水流穿插、稻香荷肥、绿草如茵、树影婆娑,一改以往水泥铺地的呆板,营造出一片绿意与生机,成为都江堰市一处难得的生态绿地,市民身心再生的极佳空间。

(8)营造生活情趣

广场的设计因袭当地的市民文化和村落街坊共赏院落格局,注重意境的创造,强调精制的细节。茶肆遍布,处处隐于林中;南端小桥流水,别具情趣;阡陌中或石或水,妙趣横生;疏林草地上,座椅遍布,市民或坐或卧、或读或聊;青石渠,红砂路,水树人融于一体。

(9)交通体系

将城市交通干线移出广场区域,限制穿越广场的车流。未来的停车场最好位于拟建博物馆一带,这样即便于参观博物馆和通达广场,又可减少车流对广场的干扰。

(10)周边建筑

注重风格的统一,并强化地方特色和时代感。剔除杂乱建筑,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建设,同时要强化建筑周围环境绿化的效果。以凤凰宾馆为例,采用具地方特色的红砂岩框将其进行改造处理,古中有新,又很有时代感。

(11)河畔处理

广场临水段预留不少于8m的步行道和草地用作防洪抢险通道。同时建议加强沿河两侧的整体绿化工程,并延伸至下游,重建扇形绿色通道,以充分发挥水的生态作用,将其创建为成都江堰市集休闲、娱乐、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

(12)灯光及广告

灯光是为夜晚增添情趣和闪光点的关键。都江堰市气候较好,夜间活动可持续很晚,因此可将广场设计为不夜之地,除一般照明外,要以艺术照明的手段点缀其间。

3.广场的艺术设计

广场的艺术设计来源于对地域自然和历史及文化的体验和理解,也来源于对当地生活的体验。除了上述“投玉入波”主体景观外,以下是其他几个重点艺术处理的解释:

(1)导水漏墙:源于竹笼和导水槽的艺术集中体现在广场中部斜穿广场的石质栅格景墙上。该景墙采用10cmx10cm镂空,斜向方格肌理,顶部为导水槽。该景墙既起到分割广场空间的作用,同时,由于其为通透的漏墙,使广场分而不隔,丰富了广场的空间和景致。近百米长的栅格景墙强化了南北向的轴线关系,这条轴向北源于闽山豁口,即宝瓶口,往南延伸入未来太平街步行街,中间则是广场的主体雕塑“投玉入波’。景墙与“投玉入波”之间通过3根高3m的灯柱来虚接。景墙与太平街的联系通过一个井院式6p石广场做转折。

(2)杩槎天幔:广场设计之初,时逢阳春三月,天府之国,见菜花遍地;或行游其中,激情荡漾,流连忘返。再寻觅三千前年文脉,得杩槎冶水之妙道。因此遍插铜柱,斜立有致,侧观如杩槎群,上悬黄色天幔,如若遍地黄花。夜光之下,更为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