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综述

时间:2022-04-07 10:00:00

传统社会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综述

摘要:从社会心理与建筑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传统社会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的关系,即文士心理与古代私家园林中的休闲建筑,以期为当代建筑创作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传统社会心理古代休闲建筑

当人类满足了物质上的基本需求之后,就有了一定的闲暇时间进行各种活动。从词源上看,“休闲”源于古希腊语中的skole,其本意为休憩和教育,现在人们一般理解为余暇时的休息和娱乐。与物质文化一样,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步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指的是人类在闲暇的驱动下,为不断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命状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实现文化理想的基本要素,使灵魂寻到高尚的寄托。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理: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实际上也是休闲的一种反映。

1中国古代休闲建筑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休闲方式就会有所区别,如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对内敛,其休闲行为大多采用自娱自乐、寄情山水、静观内省、修心养性等形式。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休闲空间的概念,但实际上存在很多休闲空间。包括园林、寺庙一带的风景区以及一些村落中人们的聚集地或街头巷尾等一些自然形成的场所[1]。在这些空间中,园林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休闲空间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大多是融居住与休闲于一体的,尽管它只是一些王公贵族或士大夫的专利,但是却鲜明地反映出了一种休闲生活和文化,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得到身体的放松,更得到心灵的闲适。因此,休闲是一种物欲以外的状态,它依赖于精神的富足。休闲是一种心灵的放飞,自由的心情可以给休闲生活一份个性的释然。

中国园林最早的形式为“囿”,发端于商周时期,主要用于帝王畜养禽兽、游猎等活动。台是最早的园林建筑。秦汉时期将囿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以大规模宫苑建筑为特色的皇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苑囿向自然山水园林转化,寺观园林和文人园林开始兴起。唐宋时期园林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期,既有皇家的大型宫廷园林,又有文人墨客借景寓情的府宅园林,还有供市民游玩的邑郊公共园林。明清园林又达到了我国造园史上一个高峰期,先后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而江南私家园林也极其兴盛,达到了文人园林的顶峰。

总体上看,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皇家园林主要为帝王表现权威和休憩的场所,私家园林乃是住宅生活的延伸和调剂[2]。传统私家园林基本上是“文士园”,园主多是隐退后以园居自乐。所谓“文士园”,就是指私家园林的造园目的在于满足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要求。中国的文士园属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尤为独特,造园技艺尤为高超,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园林既然不仅是为了居住,更主要的是为了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园林中如果只有居住功能的建筑,那也就达不到休闲的目的了。园林一般分为生活区和游赏区。生活区中的建筑一般有厅、堂、馆等,这类建筑主要供生活起居之用。堂是家庭聚会与祭祖用;厅供会客与宴请、观赏之用;馆供居住食宿之用。游赏区中的建筑一般有亭、阁、台、榭、廊、桥等,这类建筑主要供游览、赏景、休息之用。园林中正是有了一些休闲建筑的存在,才给园林赋予了休闲的意味,给文人士大夫以精神的寄托。而这些休闲建筑又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心理的鲜明写照。

2传统文士心理

这里的“文士”是指文人和士人。文人和士人其实是比较接近的概念,在古代,所谓“士”,即以知识、才智为社会服务、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文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之下,文士阶层具有非常矛盾而且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所谓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另一方面,当在政治上不得意,对官场和整个世俗人生产生怀疑、厌倦和伤感忧惧时,就走向了“穷则独善其身”的一面。怀抱济世理想的古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因而心怀不满,或者对现实麻木不仁,进而或弃官或隐居或时官时隐。知识分子从隐,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实践场所(包括生活和心理)的转变,即从社会的舞台转向了自然和自我——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实质上却是为了他们人格精神的重建或自建。这时,他们需要借助某种事物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希望能让自己的精神得到休养和解脱,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由于隐逸人格精神怀疑甚至否定正统和现世,这就需要寻求一种实现精神与肉体彻底解放、自由和超脱的性灵空间。

3文士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

“出世”原本为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一旦有了出世的心理,就会要么隐居山野,寄情于山水;要么归隐宅园,精心经营自己的园林,用人工创造出渴望的自然美,达到天人合一。园林也正好成了他们“出世”心理的载体,如沈括的梦溪园,表达了自己脱离宦海沉浮,终于实现了终老林泉的梦想。王维在他的辋川别业的竹里馆的《竹里馆》诗中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出世而独立,不屑于跻身于世俗的心态。尽管儒家道家的思想都对中国文人产生了影响,但当文人处于逆境时,道家思想往往占有优势。道家认为人在自然中就能忘却一切荣辱、悲欢、利害和得失。因此,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主题多数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他们不满现状、不合流俗的情思——出世心理。这种出世心理既然影响了文士园林的整体风格,对其中建筑形态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尤其是那些休闲建筑更是有了这种出世心理的烙印。如园林中的水池和湖面常常泊一石舫,又称不系舟,象征传统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后对官场争斗的厌倦和对山林野趣生活的向往,所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承继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在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他们用人工在园林中创造模仿自然的艺术。他们的身心极其想得到舒缓和放松,他们再也不愿受到僵硬的束缚,包括那些刻板的缺乏人情味的建筑形态。自然界的山峦、流水、树木、花草、虫鱼等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它们的轮廓都不是僵硬的直线,而是无数根起伏的曲线。当人们置身于这些充满活力的自然界中时,就仿佛融入了它的怀抱,给人以放松和休憩。在这种出世心理影响下,园林中的休闲建筑也极力模仿自然界中的态势,在休闲的同时获得心灵的释放。以期用园林中的山水花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用休闲建筑那自由活泼的态势能给人以心灵的解脱。在这种自然而富有生气的建筑上,文人们那消极的情绪可以得到些许的缓解,长期被绷紧的神经可以得到一丝的舒缓。因此,这种休闲建筑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形态,如庙堂建筑和居住建筑。它极力追求一种自然美和动态美,形成了一种轻盈、机巧、活泼的形态特征。

4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出世心理主要体现在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身上。他们渴望得到心灵放松、自我解脱;同时又希望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和满足,而自恃清高的他们常常也是自命脱俗的,也就滋生了一种逆反心理……这些出世的心理也深深影响和造就了中国古代园林中休闲建筑的形态特征。中国古代休闲建筑那活泼飞动的态势、那轻松自然的线条、那通透空灵的门窗隔扇,那清新雅致、古朴脱俗的色调都是文人士大夫出世心理的反映。在其中,他们不仅得到的是身体上的休闲,更是精神上的“休闲”。推而广之,从中国古代建筑形态的几千年连续性可以看出,社会心理也是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它既然可以延续几千年,同样也会延续到当今社会。在探索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态之时,可以借鉴古代建筑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相互的关联性,去分析当代人的社会心理,其中肯定不乏传统社会心理的成分,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中国建筑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62-63.

[2]蓝先琳.中国古典园林大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