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8-24 17:40:15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1

一、文化的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因而,古代文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二、中国文化的命运与古代文学的传承问题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三、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重塑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归元典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著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160 ― 02

古代汉语课程是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阅读古籍能力,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然而,由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距离今天时间久远,内容比较枯燥,教师教学困难,学习不愿意学,教学课堂死板成为目前古代汉语教学的普遍状况。尤其是现在注重应用本科高校建设背景下,古代汉语教学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一、目前古代汉语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普遍使用的是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采用繁体字,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文选中所选文章都是有代表性的历史名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全书注音、释义准确,成为大多数高校首选的古代汉语教材,但是由于教材是1962年出版的,使用年代较长,教材修订相对比较滞后,文选部分与中学教材重复部分较多,如《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等篇,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过。文选中有些字词注释较模糊,通论部分有些难理解的概念如古今字、异体字的讲解也较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近年来教材对新的研究成果吸收不够,知识相对陈旧。

2.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由于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文选部分的讲解多是逐字逐句讲解,字词解释都是根据各种参考书的解释,古汉语通论部分纯理论的讲解更为枯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兴趣不大,觉得教学内容枯燥,古汉语的术语难以理解,对繁体字书写的课本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沉闷、乏味,久而久之就产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厌倦感,加上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认为古代汉语实用性不强,远离现实生活,对今后就业关系不大,对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古代汉语存在的价值充满怀疑。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古代汉语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授课方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忽视课外学习的作用。虽然教学手段上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也不过是课堂内容是从板书到PPT的转变,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很多学生只是在把PPT拍下来,考试前再突击学习,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探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

4.学校不够重视。在现在注重应用本科高校建设背景下,一些高校单纯重视学科的应用,将传统的语言类课程逐渐削减,甚至取消了《语言学史》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古代汉语的课时量也逐渐减少,这与古代汉语课程的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极不相称。

二、提升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的策略

针对古代汉语课程尴尬的处境和学生学习的现状,面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的需求,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重新调整,教学工作要改变当前的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应转移为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以及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以下改革的策略。

1.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计划,要突显古代汉语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的地位,同时教学计划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古文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针对教学大纲进行合理的拓展和补充,教学过程中可将文选、通论相结合,分章节教学,课程讲解中要注重与现代语言生活相贴近,教材所选文选篇目较多,教师可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篇目,中小学教材学过的篇目可不再讲解,教师未讲的篇目可作为课堂作业布置给学生。

在讲文选部分时,可以将古代文史知识融入文选部分的教学中,从字词的讲解扩展到对古代的思想文化的讲解上,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要讲好字词,又要将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结合起,利于学生理解,将生涩难懂的文言文放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引入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和文化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如《论语?公冶长》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就可以讲解古代的车马的称谓,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两匹马拉的车称为骈,三匹马拉的车称为骖,四匹马拉的车称为驷,古人乘车以左为尊。《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这不在于说他有四千匹马,而在于说他有一千乘车。

通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词汇、语法、诗词格律以及常用的字词典等内容,内容较广,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在语法教学如“判断句”、“否定句”、“疑问句”的讲解时可注重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古今贯通的能力,密切与现代汉语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古汉语的知识解决现代汉语中遇到的问题,现代汉语也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

2.在古汉语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议配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形象丰富,在教学方法上,要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在课堂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某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者布置一些小论文让学生在课堂外完成。如在讲解古今感彩的不同的几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先举例让学生说明一些字词各自古今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来归纳古今感彩的变化有哪几种情况。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缓解古代汉语课的枯燥、乏味,增强古代汉语课程的趣味性,可以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知识点通过PPT展示给学习,扩充教学内容,节约大量板书的时间,通过一些有趣的背景图片和视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如在讲解《战国策》的有关篇目时,就可向学生展示出自《战国策》的一些成语的图片,如“亡羊补牢”,“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如在讲汉字形体的演变时,举例讲解“行”字时,依次展示出“行”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等古文字形的图片,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出“行”字的演变,加深学生对古文字的印象,避免了教师讲解的含混不清及板书的不准确,节约了课堂时间,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如何利用网络查询资料,如可通过《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查询字词义,可通过“汉字字源”网查询6552个常用汉字的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各种形体,教师也可在课堂中进行在线演示。

3.加强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古代汉语课程理论性较强,现有的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出文化应用的内容,因此应充分考虑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思考古代汉语的课程结构,根据各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引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有效地结合起来,突出课程的实践。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关注古代汉语的现实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突出古代汉语的应用功能,将古代汉语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现实社会有效地结合起合,如对于毕业后有意考公务员和从事文秘工作的学生,可鼓励学生多读名家名篇,提高写作技巧;对于想考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同学,可鼓励学生对古代汉语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并多阅读古汉语其它的教材和相关的参考书籍,如《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中国语言学史》等;对于有志于做中小学教师的学生,可鼓励学生多阅读并熟悉文献,掌握中小学古汉语中常用的文论知识,熟练使用《古汉语词典》《辞源》等工具书,并可选择一些中小学课本的古文文章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备课,形成教案,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这个环节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作用很大。

4.加强高等学校教师古代汉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古汉语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古代汉语基础,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很多高等学校古代汉语专业的教师毕业后很少再进行古代汉语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很多教师自身就对古代汉语课程的相关知识理解得不透彻,在讲解时难以向学生阐述清楚,学生自然就感到晦涩、枯燥,难学。因此,应加强对高等院校古代汉语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意平时的积累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对古代汉语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学习,以及古代汉语教学中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掌握古汉语的新动态、新现象,并能将现代化教学元素和传统相结合并运用到教学中,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的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在考核中,传统的“古代汉语”课程的考察是单一的期末考试制度,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新的形势下,需要探索新的考核模式,考核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考试内容要反映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并要反映课程的主要内容,要体现学生对课程掌握和古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考试的类型可包括多种形式,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平时作业等多种方式,考试内容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可建立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情况,平时作业、考勤制度和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把期末考试的一次考核变为多次考核,记分方式为百分制,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讨论情况占平时成绩的20%,考勤占平时成绩的10%,平时的各单元部分的考核成绩总共占总成绩的70%,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内容,也能促进学生对平时上课的重视,最终有效地促进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

〔参 考 文 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赵红.应用型专业古汉语课程的教学思考〔J〕.文教资料,2013,(24).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高校 古代文学教学 误区 措施

中图分类号:K12-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数量丰富,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在思想、政治、文化上的智慧结晶。学习古代文学,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文人气质和审美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正确、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古代的各方面知识,在社会、文学、思想、科技、历史、政治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误区,导致课程教学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文章简要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研究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推动我国古代文学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1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误区

1.1同实际运用的联系不足

古代文学作为一项学科内容其根本的教学目的还是学以致用,即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讲不练,即只对学生进行单一、枯燥的课上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背诵指定的古诗词,而忽视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使得学生缺少真正应用古代文学知识的机会。同时,许多教师和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它是过去的语言文学,不适用于当今新的文学环境,对古代文学抱持远观的态度,从而导致古代文学的教学出现“总学习,不会用”的尴尬境地,不能很好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气质和道德修养。

1.2过分偏重文学史的教学

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古代文学史和古典文学原著。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各高校教师大多偏重于对古代文学史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古典文学原著的讲解,导致许多中文系学生对文学发展历史如数家珍,但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知之不详。这就使得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向出现偏差和扭曲,导致教学内容所涉猎的范围较窄,达不到兼容并包的效果,同时,其教学内容以偏概全,导致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忽视原著经典,舍本逐末,无法领会经典文学作品的真正意境和精髓。此外,由于过分重视文学史,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和评价往往局限于课本上给出的统一的作品历史意义,而对文学作品本身缺乏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1.3缺乏同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不止是语言文字的技巧,而是文学、政治、社会、民俗、科技、环境等多个方面知识共同作用产生的。特别是文学、思想、民俗、历史、哲学方面的关联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尤为突出。一部文学作品如果缺少了语言文字就缺少了根基,但如果缺少了哲学思想就缺少了灵魂,缺少了历史、民俗、政治等就缺少了血肉。因此,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教师往往只注重于对古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学上的成就,而忽视了其当时的政治背景、历史环境、哲学思想等,导致学生学习的片面性,无法真正领略和理解古典文学的精髓。

2加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2.1积极转变古代文学的教学理念

高校教师要结合当前古代文学教育的现状,积极的调整和转变教学理念,在重视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同时,也要大力增加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视和讲授,让学生在了解古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同时,真正地领略、体会和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遣词方法、写作技巧、思想意境以及文化历史背景,从而在文学、思想、政治、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认识和学习古代文学,以便于在社会现实中更好的学以致用,将古代文学的精髓发扬光大。例如,在学习《周易》、《左传》、《战国策》、《资治通鉴》等经典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学习其中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还要认识、了解和领会其中的民俗文化、历史背景和思想流派,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古代文学作品。

2.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高校教师要针对当前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积极的调整课程设计,将古代文学课安排在古代汉语课之后(如大一古代汉语,大二古代文学),以便于在上课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字句意思和表达意境。同时,要增加古代文学作品的讲析课时,平衡它同文学史课程的比例。并科学的设置选修课程,让其同必修课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避免出现内容上的重复。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余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古代文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建立古文学爱好协会、诗词社团、文学写作协会等等,并定期组织诗词创作比赛、古文朗诵比赛、古文学知识问答比赛等等,从而调动学生对古文学的爱好和兴趣,丰富学生的古文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气质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古代文学课程的综合、全面、正确认识,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常见误区科学的设定和调整课程安排,优化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推动我国古代文学的良性、健康发展。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古代城市文学;文学研究;文学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文学的空间形态架构作为一种维系特定空间视角的独立关照,维系着城市与人、城市内部物质解构中各种因素的不同侧面的主客体关系。从多角度、多侧面表现古代城市文学的生活形态,凸显古代城市潜在文学因素的物质欲望,并对城市个体的文学方式和文化意义赋予更多的深层次内涵。其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内涵性意义

首先,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其文学史意义不能被忽视。其文学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因其独特性而被深入挖掘,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限制,直至今天,我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古代城市文学构建的客观丰富内涵需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的、成熟的因素上,才能得以实现其完整性。

文学史研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学性格要求其在对待古代城市的研究中,应当将它作为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待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离不开客观历史存在对于它的影响。分阶段、分时期的对古代城市文学进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史研究着眼于对文学的历史时间意义的关注,缺乏从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空间意义上去参照其文学意义的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研究结构下,古代城市文学一直存在着,却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其客观存在的性质,又决定了古代城市文学终将被抹去历史的尘埃,而重获新生。以其客观构建内涵来填补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诸多方面的历史空白。也因为其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它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文学史的发展。

在对于城市文学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主要是从文学空间分布形态位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城市文学发展。这种作家与地理位移上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探究方向,有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当然,在作家文学创作上对审美体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文学取材方向上的选择性问题等,都是在文学空间角度形态位移方面的价值型表现。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的,在其发展进程中,城市文学受到乡土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客观地说,从历史空间的因素角度讲,文学史的发展是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二元空间文学因素下不断发展丰富的。想要脱离乡土文学谈城市文学,或者脱离城市文学整体研究文学史,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二元结构的空间因素角度去着手,才能全面的、完整地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准确认知。

二、城市文化的文学性外延

城市文学是建立在城市文化上的外在性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城市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的格局之上的一种文化态势。因此说,城市文学表现出的外延性特征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并且毫不避讳地彰显其城市文化的绝对创造力量、弱化无意识行为,以及在城市追求与张扬世俗精神的过程中高调显示其对文化意义的表现能力。

城市文学具备什么样的属性与特质,也就必然是对现实城市文化中属性与特质的反应。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政治因素最为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衰亡往往伴随着其背后的政治性因素,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政治的渴望和幻想的摇篮,最先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幅的正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百姓。城市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性表现,在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构成城市文学的最重要的文化性内涵。城市厚重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基础,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为优良的物质基础。使之在城市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通过研究历代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不难得出,单纯的文学形式产生,不会是在离群索居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完成的,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物质文化相对富足的区域中实现的,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城市文学性意义。而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得以提升,反过来对促进城市文化多种文学形式的水平提升又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结语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应当通过发展的唯物史观去分析,将古代城市文学融入现代文学史中,找寻其现代文学价值。随着城市地域性文学研究热潮的到来,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通过以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历史机运,纵横比较,借鉴移植,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现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学史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要有其历史传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去滋润营养其现代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应当有所发展,将全身的“穴位”打通,突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围栏。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历史的整体性特征,为后世中国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用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师范学校 ;古代文学; 困境 ;改革中国古代文学是师范学校中文专业 的主干课程之一 。学生学 好古代文学课 ,能够掌握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 知识 ,掌握古代文学作 品的分析方法和鉴赏技巧 ,以更好应对 中小学 语文 教材 中古代 文学作 品 的赏析 。近年来 ,由于新思潮 、新观念 的不断涌现 ,学生的价值观 和审美取向发生 了改变 ,对 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逐渐减弱 。古代文学课教 学如何走 出困境 ,已成为必须解决的主要 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要在 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 、自觉性的基础上 ,改革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效率。

.古代文学课面临的教学困境中国古代文学是 中华 民族 历史 文化 的积淀 ,是 传统 文化 的重要 载体,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豪感 ,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古代文学作品体现的崇高思想和高尚情操以及人生睿智,对当代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 义和借鉴价值。

然而 ,随着时代的进步 ,价值 观的改变 ,古代文学 因难 以发挥即时效应 ,而备受冷落 。一 些学 生片 面的认 为 ,占代 文学 只是些 陈 旧的东西,很难适应现代生活 ,应该多学些法律 、经济 、营销类课程 ,以满 足人 才市场 的需求 ,在 社会上 寻找立 足之地 。中文系学 生没 有读过 《诗经》、《论语》等重要的文化典籍,没有看完 《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许 多学生 只为应付考试 ,并没有通过 阅读来体味古代文学 的意 蕴 ,更有一 些学生 ,不知 晓学习古代文学的用途 ,这些现象都暴露 出对古 代文学课 程的社会价值 的群体 性怀疑。学生 的消极态度 ,导 致学生学而 无味 ,教 师教 而无趣 。由此培养出来的学 生只会死记硬背 ,缺乏创造性 ,缺乏对 民族 文化 的深刻理解 ,使古代文学教学 陷入 困境 。

.改革古代文学教学的建议由于古代文学教学模式一直遵循满堂灌 的旧式方法 ,从根本 上禁 锢了学生 的创新思维 ,加之教师知识 体系老化 ,阐释过于空泛 ,更 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必须直面挑战,积极探寻改革之路,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交流,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气息,提高古代文学的学科魅力 ,以发展的眼光研究古代文 学教 学 ,以当代人的目光审视古代文学教学,使古代文学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

.1以听为主 ,激发学生学习欲 望“听 ”是基础 ,“说” 是提升 。学 生只有 愿意 听,听得懂 ,听到知识 ,才 能激发 “说” 的能力 。教师要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 ,以讲故事的形式为主,借助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爱听 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欲望 。同时 ,增设讨论 课时 ,要学生对文 中的人物和事件发表 自己的感受 和想法 ,就感兴趣 的内容提出问题 ,老师和学生共 同探讨。

.2.详 细解读 ,培养学生感受能力教师的解读是一种传达的力量。学生通过教师的详细解读,用心灵欣赏作品,更深层次的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中文老师可以运用古今结合的解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自觉性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 观、价值观起到 良好 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 中,可 以把古老的话题同现代故事联 系起 来 ,让学生从中得 到人生感悟 ,在感受文学作品的同时 ,对学生 的人生观产 生积极影响。2.3分析意境 ,训练思维,陶冶学生 高尚情操 。

意境指 的是客观生活 、景物与主观思想 、感情相熔铸 的产物 ,在 文学作 品中具体表现为情景结合 。它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饱含着作家 的情感,特别能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使欣赏者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教 师在教学 中,要注意带领学 生进入作品意境 ,仔细分析 ,让学生身临其境 的感受文中情景的交融,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提升学生 的审美观。

.创新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对策.1传统与现代的教 学模式相结合在古代文学教学 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课堂上教师讲授是最主要的传统教学手段,形式单一,在课时紧张时,讨论课将被缩减 ,这一举措阻碍 了学生发挥学 习主动性 ,削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加之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老化 ,知识陈旧 ,对多媒体教学 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很难改变传统 的板书形式 ,学生对课堂教学缺少新鲜感 。因此 ,要改变当前古代 文学教学的困境 ,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积极有效的解决古代文学 日益边缘 化的问题 。

.2应 用电子化古籍 ,与多媒体教学形成优 势互补古籍 电子化 已成为书记发展趋势 。采用多媒体教学 ,把电子古籍 和多媒体课件两者结合起来 ,不但可 以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 ,还增加课 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 ,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 了巨大的方便。应用电子古籍和多媒体教学可 以快 速提高 学生古 文阅读 能力 ,增 加古代 文学 的知识性 、趣 味性 、互动性 ,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教学资料 ,有利于突 出教学重点。例如在诗词教学中,在屏幕上演示讲读篇目,配上背景音乐和优美画面,教师给予疏通与点拨 ,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增设 多媒体配乐朗读环节 ,用 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此外 ,教师也可以利用 多媒体创设 良好的教学环境 ,给学生放映与教学有关 的部分 片段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参与讨论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 目的。

.结束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师范学校 中文专业的必修课 程 ,对中文专业 的学生从事 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不可磨灭 的作用。古代文学专业教师要在尊重历 史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 时代特点 ,改善古代 文学教学环境 ,改进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多讨论 、多研究 ,促使古代文学课 教学尽快走 出困境 ,开创古代文学课教学 的新篇章 。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6

摘 要: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深入浅出”: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古代汉语的知识体系;注重语言的古今差异,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多方面进行比较辨析;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比较辨析 通俗性 趣味性 知识性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献的能力,但是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多个方面,理论性较强,再加上高校扩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所以与中文类其他课程相比,不少学生认为古代汉语比较艰涩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有的甚至对古代汉语怀有一种恐惧感。要想破除这种恐惧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更应该注意“深入浅出”。

“深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古代汉语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面貌,建立完整的古代汉语知识体系,通过古今汉语的比较,分析古代汉语的语言现象。而“浅出”则主要表现为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古代汉语的知识体系

根据《古代汉语》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分四步走:文字、词汇、音韵、语法。

从文字入手,先过文字关。因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汉字最初的字形与字意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三方面的结合体。根据字形所推求出来的经过文献佐证的意义就是汉字的本义。本义是引申义的源头,这对进一步分析引申义,区别假借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让学生了解“四体二用”,学会根据字形分析字义,是教学的第一步。

其次是词汇关。过了文字关以后,学生可以通过字形分析字义,再以本义为基础,了解词义引申的规律,学会分析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区别假借义,进而对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有所了解和掌握,这对读懂古代文献至关重要。

第三步是音韵关。假借义与本义和引申义没有关系,假借义是由读音相同或相近字的相互假借而产生的,所以在分析假借义的过程中,要对古代汉语的音韵知识有所了解。

最后是语法关。如果前三步的学习比较顺利的话,在阅读文选时,词汇、音韵等已经不是阅读的障碍,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语法分析就顺理成章了。

二、注重语言的古今差异,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多方面进行比较辨析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语言也不例外。汉语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无论是文字、词汇还是语法,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在古代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的这种古今差异。正如王力先生所说:“我们研究古代汉语,要建立历史观点,要注意语言的时代性和社会性。”“通论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讲历史观点,讲古今的不同。”

在古今汉语差异的问题上,难点不在于“同”而在于“异”,不在于“迥别”,而在于“微殊”,从这个原则出发,教师可以很好地把握古代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文选《郑伯克段于鄢》的讲解为例,从上述的原则出发,确定讲解字词的重点在“都、城、国、毙、鄙、完、乘”等古今差异较大的字词上。同时,近义词的辨析“都-国-鄙-邑”和“侵-伐-袭”也可以作为词汇讲解的重点;而语法讲解的重点则在宾语前置句的分析、双宾句的分析以及副词“请”用法的古今差异分析上。

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不仅有语言文字的障碍,同时文化变迁也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想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比较。比较的方法是语言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凸显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很多问题的讲解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段都是从古代文学语言里继承和发展来的,所以,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可以将古今汉语中一些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判断句的讲解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列举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没有判断系词,通过相应的句式来表达判断。接着分析古代汉语“是”的用法:在先秦汉语中,“是”最常使用的情况是近指代词,很少被用作判断系词。

其次,教师可以将古代汉语中相关的语言事实进行比较。

在古代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把相似或相关的语言事实进行比较,有助于求同存异,加深理解。例如“偷、窃、贼”,这三个字的含义同中有异,要想分辨清楚就要仔细比较。先找出使用这些词语的句子,分析其含义和用法:

《荀子》:“故人无师无法而智则为盗,勇则为贼。”用智谋的是“盗”,用武力的是“贼”,都是名词。

《左传》:“(灵公)使鉏麑贼之。”这里的“贼”用作动词,“杀”的意思。

《左传》:“亡不越竟,反不讨贼。”这里的“贼”用作名词,“谋反之人,大逆不道之人”。

《荀子》:“盗名不如盗货。”这里的“盗”,用作动词,“偷窃”。

《庄子》:“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这里的“窃”用作动词,“偷窃”。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盗”“贼”既可用作动词,又可用作名词,作名词时,“盗”是“小偷”,“贼”是“强盗”;作动词时,“盗”是“偷窃”,“贼”是“杀人”。“窃”只能作动词,表示“偷东西”,与“盗”同义,但是“窃”不能作名词,“盗”可以用作名词。

最后,对于学术界有分歧的知识点,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解《鞌之战》,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31页注释“而矢贯余手及肘”为“箭射进我的手,一直贯穿到肘”,将“及”理解为“动词”。但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的“及”应当做连词“和”理解。面对这种意见分歧,在授课之前,请学生课下调查比较,判断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在第二节课他们得到了正确合理的答案: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我始入再伤”一句,“再”为“两次”,一伤在手,一伤在肘,所以文选中的“及”应为连词,翻译作“和”。

三、结合通俗易懂的实例,注重教学过程的通俗性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列举通俗易懂的实例进行讲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文选《郑伯克段于鄢》中“请”的用法为例,“请”字后带动词在古代汉语里有两种用法:一种跟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表示请对方做什么事情;第二种用法是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件事。第二种用法在古汉语里比较常见,而在现代汉语里却不太常用,但是在现代汉语的某些常用词语中还保存着,比如我们常说“请问”,意思是请对方允许自己询问某个问题。而“请降”的意思是请对方允许自己投降。

再比如我们常对他人说的“有何见教”“请勿见怪”“见笑了”等等,其中的“见”一概不宜解作“看见”,因为这些说法保留了“见”字的古代用法,是个指代性副词。它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同时又具有指代作用,“见教”即“教我”,“见怪”即“怪我”,“见笑”即“笑我”。结合这样的实例,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中“见”字的用法就迎刃而解了。还有古代一些表示谦敬的副词,如“惠”“鄙”等,都可以引用通俗的实例来讲解。

四、寓教于乐,充分运用多媒体,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有趣的实例,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解句读的作用,可以列举有趣的例子,古时候一个地主跟西席签订的协议,因为没有句读,所以地主的理解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碟青菜足矣。”而西席却在协议上添了两个句读,就变成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碟青菜足矣。”同样的文字,只因为句读的不同,意思可以相差甚远,可见句读在阅读古籍时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根据授课内容制作课件和相关音频、视频,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先秦文选中经常出现“鼎”“爵”“豆”“鬲”等器物名称,尽管对其进行字形分析,都是采用象形造字的方法,但是学生往往对这些器物缺乏直观的了解,如果直接展示这些器物的精美图片,这些器物的形制、大小、功用就一目了然了。再如古人对五音的称呼“宫、商、角、徵、羽”,单靠语言的描述,是无法让学生认识和体会的,但是如果直接诉诸听觉,那这些枯燥无味的字眼就变成了灵动的音符,学生的兴趣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比教师一味讲解好得多。

五、用中国古代文化感染学生,注重教学过程的知识性

古代汉语的教学离不开字词解释和语言现象分析,但是它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古代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讲授文选时有必要结合古代礼制、风俗、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来教学,融合古今民俗于字词分析之中,达到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左传·鞌之战》:“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卻克,郑丘缓为右。”其中“邴夏”“齐侯”和“逢丑父”的位置,“解张”与“卻克”“郑丘缓”的位置,牵涉到古代文化习俗,利用多媒体展示秦兵马俑一号、二号铜车马图,就能很形象地说明古代一般载人车辆、战车的人员配置。教师介绍,古代车战,一般是尊者居左,御者居中,车右为孔武有力之人,手持类似戟这样比较长的兵器,起到驱逐近前敌人的作用,因为主帅的战车之上要安放战鼓,指挥作战,所以主帅居中。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能理解《左传·鞌之战》后面所出现的文句:“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因为韩厥为军中司马,本应位于战车的左侧,因其父托梦示警,故而居中驾车。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应当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灵活变动,力求“深入浅出”。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2]王力.王力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3]郭锡良,唐作藩,九盈等.古代汉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4.

[5]刘乃叔.古代汉语教学观念更新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1998,(06).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 古典文学作品 价值 现状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231-02

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语言文化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大学生们人文修养的提高。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大学语文课与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和技能课有较大不同,它的存在在于增进非文学专业大学生语言文学修养。大学语文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对学生语言和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考虑到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学生必须能够读书、能够作文,语文课就是很好的训练场地,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必须熟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我国传统文化凝结的精髓,具有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高度的审美价值,时至今日,它们仍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价值。因此,在探讨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的现状前,首先应对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有一定认识。

1 大学语文中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价值

古典文学作品是我国数千年来古人智慧的结晶,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民族情感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对于现代的学子来说,古典文学作品仍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教育价值,是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1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内涵能够激发大学生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不断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文化在积累中日趋深厚,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为一种“仁爱、爱国、诚信、知礼”的内质,被人们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从《老子》中的“上善若水”,到《孟子》中的“老吾老,幼吾幼”,再到黄宗羲《原臣》中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都可以看出从古至今我国文人志士都在将“仁、爱”为己任,前赴后继地追寻和践行着传统美德。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提出君子应“修身齐家”的观点,历代文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贯穿着对国家、人民、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为此不断努力,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古人知礼诚信等美好品格必然会对大学生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

1.2 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获得文化归属感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发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对古人人格、精神的认同、继承和发扬。正是有了这些人一代代的思想基础积累,才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基调,历代文人的人生道路和人生态度中其实包含着很多值得被人们关注和挖掘的人文精神因素。大学生们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实质上也是对作家思想感情、人生选择的了解和品评,是对作家优秀品质进行弘扬的过程。学生们喜欢屈原的《离骚》,喜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杜甫心怀敬畏,这些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认同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在不知觉中模仿和学习他们的人格精神。比如大学生们对陶渊明作品的喜爱,就是喜欢其中透出的率真和自然,对杜甫作品的喜爱则是其中透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透过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大学生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自身内心深处相同的呼唤,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获得文化归属感和安定感。

1.3 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大学阶段的学习正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认真学习外,还应多进行课外阅读和学习,以实现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还存在着普遍偏低的问题,比如行为举止不够雅观,对长辈、老师缺乏礼貌等,在生活方面不少大学生过分依赖父母,自我中心主义较强,将传统的谦仁礼让抛之脑后,对同学、班级缺乏热情和关心。新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包含主题众多,概括来说主要为仁者爱人、和而不同等,从这些主题也可以看出《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大学语文》中选取的古文基本都包含着理想人格因子,如司马迁《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其中记述了信陵君保存赵国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信陵君的不畏、不矜富贵的一面,他的真诚与坦然透过文字扑面而来,《汉书》中的《苏武传》记述的是苏武出使匈奴的事迹,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苏武的爱国之心。这些古典文学作品所透出的人性美好品质一面,都能够感染阅读者,对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2 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的现状

古典文学作品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当前阶段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其中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却一直在减少。概括来说,主要呈现出以下现状。

2.1 大学语文古代文学教材和教学以中国文学史为主

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化的正宗为诗词歌赋,杂剧、传奇、小说都属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类别,要进入社会主流诗词唱和是必不可少的。清末科举被废除之前,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写作能力和艺术品位的提升,文言文和旧体诗词写作在当时是读书之人必学的功课,唐宋诗词和韩柳古文也各有其实用价值。后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科举制度的废除,尤其白话文运动后,古典文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开始成为“文学遗产”。

由于受到西方风气和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大学讲堂学习文学逐渐由过去的富于灵性感悟的“文章学”过渡到条贯系统的“文学史”学习,中国文学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但当时的士人还仅仅是将文学史作为入门中国文学的拐杖,希望学习者通过中国文学史由浅入深地学习古代文学,并没有将其作为古代文学学习的主流。随着胡适等人反对文言文开始,古代文学开始被列入“国故”之列,至此后古代文学自然就成为不适合青年学生模仿的文学,古代文人的偶像作用轰然倒塌,大学语文中的古代文学也开始重视文学史的教授而越来越忽视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

20世纪40、50年代之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都是作家、诗人兼学者,之后的大学语文教师能够亲自作文的越来越少,教师本身对古典文学作品的了解就不够深刻。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部分,基本都是通过文学史来完成的,古典文学教育实质上已经成为“史学教育”,在泛政治化严重的阶段,阶级性和人民性成为评价古代文学优劣的重要准绳。改革开放后,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的教材依然以文学史为框架,直到今天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作品越来越少,教学基本以文学史学习为范式,学生虽熟知文学史上的各个人名却很少真正去翻阅古典文学作品。

2.2 大学语文教学对知识的系统性与古代文学的特殊性顾此失彼

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几乎皆以文学史学习为主,严格来说这种模式虽然较大程度地泯灭了古代文学学习的本质,但并非完全一无是处。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分章分节的写作形式与现代大学的教学模式更加相符,课堂上教师对时间和进度也更容易控制与掌握,学生们在笔记和知识梳理方面也更加方便。但古代文学教学演变到今天的大学语文教学,并非仅仅出于便利,更多的是出于现代学术形态的考虑,与传统文章流别一类著作相比,现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史更加符合“科学”特征、也更加“系统”。很多学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更能够帮助古代文学找到出路,都能却无法让学生掌握我国文化和文学的精髓。

近百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力求先进性,对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有关一个时代的文学或一种文体的研究越来越少。现阶段人们认为古典文学作品并不能算真正的学术研究,只有系统性的、具有归纳性质的才算得上真正的古代文学学术研究,无论教学还是治学都应遵循进化的观点。1949年后的大学语文教学,除了对科学性和系统性进行强调外,同时将政治性置于其中,尽管现阶段这种现象已经得到极大改观,但古代文学的课堂仍然着重知识的宏大性和系统性。而古代文学本身是以作品为支撑的文学,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完全按照年代、人物来分门别类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史虽然都属于人文学科,但知识特征却完全不同。学习中国古代史,学生并不能了解当时的具体文学作品内容和范式,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当时的文学意境。古代文学是一种饱含着情感温度的课程,而能够激活这种温度的只有古典文学作品,但古代文学从文学作品向文学史的过渡,无疑会导致大学语文教学对知识的系统性与古代文学的特殊性顾此失彼。

3 对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的思考

现阶段的大学生们在学习古代文学之前,很少接触古典文学作品,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学习使他们身处云里雾里,对中国古代文学并不能有真正的心得体会。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个时期一样,高等教育的教学主体对古典文学双双无视,现代大学生古典文学功底较低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可以断言,如果大学语文教材一直如此忽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古典文学真的会变成一种“死”的文学。因此,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大学语文教学课程开设的真正功用和成效及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进行思考。

对中国的语言来说,古典文学无疑是其根基所在,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20世纪之前的中国文献,由于都是文言所著,几乎都可以列入古典文学,说得直白些,中国文化几乎全部存在于古典文学作品中。古典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虽然数千年来历史发生了无数的变化,但古典文学作品所传承的精神内涵却并没有太大变化,通过古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千百年前的中国,就像跟古人对话一样明了千百年前的中国文化。正是古典文学作品的连接,促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不会被中断,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如果没有古典文学作品,现代的语言和书写将会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处于游离状态,网络语和流行语的夹击将会使我国的语言与文化越来越芜杂而贫薄,而语言与文化一旦芜杂,民族智力与创造力也将失去维系的重心。

针对这一现状,大学语文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在于将其以文学史教学为中心向以古典文学作品为中心转变,正本清源,在课堂上迎接文学本位的重新回归。应立足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重拾中国古代的诗学和文章学,不再将古典文学作品看做“文学史参考资料”的存在,而是将“中国文学史”转变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对古代诗歌的分析应立足古代的诗学,对古代文章的分析立足古代文章学,将文学史上的每个名字都与其作品对上号,每个朝代的文章都与其时代特征对上号,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和细腻地感受到古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学技巧。可以对西方的文论和美学系统学习,然后将其与古典文学独特的艺术价值进行比较,从而在双向的理论体系和范畴下更好地认识我国古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材在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应考虑到古人与今人审美标准的不同,同时应对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尽可能地选取,对那些直到今天仍然拥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加以选讲。此外,为了让下一代对古代文学精髓可以真正领悟,在对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进行讲析时,最好将西方文学理论范畴实施闲置,通过古代诗学和文章学对古典作品进行分析。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应重开“历代作品选讲”,将古代文学真正地激活,使其由一种已死的“遗产”转变为一种仍然活在当下的文学,并促使其融入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建构之中。

参考文献

[1] 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2(15):21-22.

[2] 胡辉洲.学习文化的构建与文学经典阅读[J].文学教育(下),2010,1(1):44-46.

[3] 田维武.文学经典阅读及其思想教育功能[J].文学教育(下),2010,4(8):77-80.

[4] 邵炳军,张静,路艳艳.文学“元典”教学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给予更有力的关注[J].中国大学教学,2007,2(28):33-36.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古代传统教育 文化生态分析 教育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古代传统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的载体,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教育史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教育理论,表现在传统教育目的上,主要有“明伦”说、“成人”说、“入仕”说等。这些传统教育目的论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影响分不开,而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是密切相关。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和探索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本质内涵,也增进我们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

古代教育及其文化生态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传递形式,能够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文化的生产尤其是文化的传播、增值有赖于教育这一重要途径,人类的科学与文化正是通过教育这一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制度化特征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状况、文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此外,文化的诸要素都从不同角度对教育产生影响,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价值取向来体现的。

古代教育的文化生态。生态,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人文过程,如果我们把文化称之为“人化”,教育则是“化人”过程,它是在文化生态这一有机体中发展的。

古代教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有一个形成发展环境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总是受到外部和内部双重影响,内部影响是先前的教育传统,外部影响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因素。在外部影响中,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换言说,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中形成、发展的,带有文化的时代特色。

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受到其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促生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持久性、多样性、凝重性和伦理型。中国文化生态由三个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组成:文化精神的生长点和归宿;文化精神运作的内在机理;文化精神生长的根本意向。在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中,人们对情感予以了重视并导致了情感在文化价值中的绝对意义,情理成为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结构,血缘本位、情理机制培育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入世意向。因此,血缘、情感、入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生态特征。

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分析

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原则等,是中国文化机制最核心的部分,而中国的文化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内涵。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也对当前我们实现传统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受中国文化精神生态的滋养最深,唯有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明伦”说、“成人”说和“入仕”说等,而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折射。

“明人伦”说的文化生态分析。“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伦,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伦、懂得那个时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家成为遵纪守“伦”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和谐。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去分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系统框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系统体系,所以,在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正是理解教育传统中的教育目标的关钮。

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教育传统的目标不是个体的自我、全面发展,不是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追求,个体也不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有价值和意义,而是为了封建伦理纲常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培养更多体现在伦理道德培养上,集中在等级、专制、集权等服从大一统价值观念,强调群体价值,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宗法集体注意和伦理类型相契合的。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的伦理型文化环境中,传统教育中突出“明人伦”,则为顺理成章之事。

“成人”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成人”说,即立足于“人”的成长,是中国古代关于传统教育目的又一重要论述。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以培养“君子”、“圣贤”为目标,道家以培养“真人”、“圣人”、“仙人”为弟子标准,佛家以培养“菩萨”、“佛”这样高境界的人为教育目标;”这些都共同揭示了当时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有学问的人“士”和有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的“圣人“;宋代大儒朱熹更是把圣贤作为最终目的,认为凡人必须以圣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智者们所设计的母语教育,都以“君子”“贤人”“圣人”为培养目标。

古代母语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同样与古代传统教育的中国文化生态和文化精神相通的。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自然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如此,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学说还渗透于其他文化形式中,如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其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的文学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即便是古代科技文化,也是先“正德”后“利用、厚生”。

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的古代教育,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伦理道德学说的影响,中国伦理型文化具有超越创化生命、超越自我的理想品性,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人可以而且只能通过存心养性的后天修养达到理想人格,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而母语作为最普及而基础的教育,自然成为道德涵养和培养人格的途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教育传统中的目标设定在特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也会引发人格修养上的平等与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的冲突,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造成人的自我贬抑与约束,甚至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导致了教育传统的异化,良好的教育目标和理想的人格追求导致人的基本权利和价值的丧失,对于人的生命的提升变成了对于生命的戕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传统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和古代传统教育缺乏学科独立性而服务于伦理和政治,其所提倡的“成人”并不是今天所讲的全面发展,只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单面人。

“入仕”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教育大家孔子认为母语教育的核心目的“入仕”,然后才能治人。他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将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的教育大家;综观中国源远流长的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孔子的“入仕”思想统治阶级发挥到了极致,最典型的有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这一思想最有力的佐证。几乎在整个中国古代,求学几乎是百姓们跻身上层社会的唯一通路,只有通过考试等途径他们才能获得一官半职。

“入仕”说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教育有着长远而重大的影响:第一,促进了中国高考录取制度的雏形—科举制度的产生;第二,使读书能做官、走进上层社会,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使古代的读书人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精神信念,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入仕”说的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从其文化生态上来看,这一意识形态的产生主要是由政治形态、经济形态以及文化形态三者结合融入的产物,满足了时代环境下人的追求功名利禄的个人需求以及以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阶级为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统治需求;所以,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有十分现实性、世俗性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伦理特色使中国人和中国教育充满伦理道德色彩,中国文化的入世意向使中国人的世俗文化充满功利主义,加上中国文化的所具有的倾向现实政治色彩,教育入仕的目的得以张扬。而在科举考试等制度的推动下,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目的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当然,从另外的角度去解读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入仕”目的,与积极进取、勇担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亦不无关系。因为在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深沉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热心政治,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结构中,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入仕”为官,方能更好地实现人生报复,为民造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是如此。

通揽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通过读书“入仕“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倾向现实政治和入世意向,涵养出古代传统教育中学用一致的作风,但对现实政治的过分依赖,使古代传统教育显示出浓重的功利色彩,甚至失去古代传统教育的独立性而沦为政治的工具。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探索,还有其他的诸如“为道”说、“化民成俗”说等,这些学说的产生带有强烈的政治、经济、文化烙印,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浓重的伦理政治色彩笼罩下的独特产物。

关于当代传统教育性质问题的思考

伴随现代性弊端的日益暴露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传统的合理内核得到了重新认识和评估。认识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冲突、对立的一面,又有适应、协调和促进的一面。教育传统受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影响,是在不断变革中形成、发展的,但教育传统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固性,甚至落后于时代。教育现代化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

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有着相区别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上,如:现代教育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变革,教育观念是开放、动态的,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具有超前意识,而教育传统则倾向于被动调节,教育观念是自我封闭和墨守陈规的,强调单一性、统一性和标准化,具有滞后性。但教育现代化也不是凭空想象和割裂传统的,教育传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渊源,因此在当代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中重要的任务是实现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

对于我们认识古代传统教育,借鉴古代传统教育理论,打开传统教育的新格局,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古代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赋予其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界定是模糊的甚至是依附的。单独设科的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教育者对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过种种探索,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只存在唯一效能,即:它的唯一本质是作为语言交际训练的工具而存在;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唯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流沟通能力,所以,他们认为古代传统教育是一种语言形式的教育。

第二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即:集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性和意识形态的人文性于一体;这一观点强调古代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一派别历史上称为人文思想派。

第三类观点肯定第二类观点中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同时由略微有所区别,他们赞同“文以交际”的观点,且在交际中侧重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交流,同时反对古代传统教育带有人文性的观点,倡导顺势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正是由于对古代传统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庞杂而混淆,导致了令人忧虑的传统教育教学现状,因此,广大传统教育工作者提出“走出误区,探索革新之路”的建议,对传统教育教学“自身”进行再认识,重新确认传统教育的性质、任务,呼唤传统教育教学“个性”的回归。因此对中国传统教育本质的认识,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其作为交际工具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其承载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一面,看到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总结

应该说,古代传统教育与我们人类的发展关系尤为密切,二者相互想成;首先,它的核心是语言,是人类用以沟通、交际的工具,生活中必不可少;其次,拥有了语言的人,又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低等动物的典型标志;所以,对古代的传统教育认知,我们应从客观的角度,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对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时代教育,意义深远。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着很重要的社会功能角色,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并指向是人的发展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9

1.全面学习与了解古代文学的需要。程千帆先生指出,中国文学中方舆色彩,细析之有先天后天的差异,先天者,原乎自然地理;后天者,原乎人文地理。无论自然还是人文原因,中国文学充满了地域色彩,这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研究中受到了重视,但教学中以时间为脉络的分期与讲授方式,造成学生对古代文学地域性特色了解的缺乏,必然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某一地域为窗口,在教学中渗透与引入其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帮助学生透视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从而弥补单一时间为轴来审视古代文学的发展之缺陷。因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不能忽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引入,这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特点提出的要求。

2.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依赖地域文化资源。现今中国高校教学改革出现面向经济、文化建设,面向地区发展服务的大趋势,古代文学作为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学科,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使传统课程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从而也使学生从书本知识的单一获得转向实践考察理解与现实运用。这一实践教学的开展就要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依靠地域文献资源、地域文化生态资源、地域戏曲资源等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每一所高校,都会受到其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师生语言、衣食住行等都会带上地方特色,这些为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展开实践教学无形之中提供便利。

3.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保护的现实需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中最能引起其兴趣同时又切实可行的途径是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对象,激发、培养其传承和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文化保护事业中来,成为本地文化保护的青年主力军。这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发动学生在文化保护的目标驱动下自主地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考证等方式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地方文化做积极、深入的了解,必将提升他们的地方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对地方文化保护来说,高校生源与毕业生就业地的选择都会带有当地地方色彩,从而使得高校学子在校期间与毕业后都会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势必对地方文化的建设发展、地方文化的宣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和推广作用。

二、地域文化渗入古代文学教学

地域文化以各种形式留存在今天的生活中,笔者认为适合引入教学的文化载体形式以传世文献、文化名胜古迹与地方戏曲三种为主。

1.传世文献资源的引入。许多高校都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对古代文人而言或为居留之地、或为漫游之所、抑或贬谪之驿,往往留下了大量吟咏佳作。以湖南衡阳为例,许多唐宋文人都曾过往,如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宋之问、张说、储光羲、齐己、坡、秦观、辛弃疾等等,而留下吟咏之作的文人从汉代至清朝一直没有中断过,这些都是记录衡阳历史文化的珍贵传世文献。在教学中,将这些有关衡阳的地域文献资源渗入课堂讲解或作业中,来自衡阳和湖南的同学会对这些地域文献怀有乡土情结,更容易产生认同和求知欲。这类地域文献是我们探寻古代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重要文献。教学中,地域文献资源的引入,可以从多方面探索进行:首先,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课堂分析。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代表性地方风物,课堂讲解分析时可着重分析,同时让学生由此展开材料搜集与寻找,并形成对此作专门探讨的小论文或文章。从而强化学生地域文化意识,也使他们由一般性知识点接受转变为自己动手开展研究性学习,达到深刻理解和领会。例如笔者在课堂讲授到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等涉及“衡阳雁”的诗词时,会引入学校所在地衡阳的雁城文化,激发他们对衡阳雁文化认知和了解的兴趣,再布置相关作业让他们通过文献查找来完成。其次,地域文化的专题讲授。学生们因为对本地文化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讲授有关本地文化的形成历史、传播与接受情况,如文人的贬谪与流寓带给地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历代有哪些文人居住和来过,他们的作品对当地文化的传播会产生什么作用。这些探讨利用得更多的是地方文献资料,因而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同时介绍哪些文献中会保留有关本地的文化资料,是以哪些文献载体为主,并结合今天传承和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以往仅仅存留于故纸堆的概念性知识有更深刻的亲身感受。例如南岳衡山是许多文人都曾吟咏过的,那么我们可围绕唐代文人对南岳衡山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的文化形成中有何作用的议题来深入探讨。再次,地域文化名人的学习社团。许多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许多都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名片,学生也成立一些社团和兴趣小组专门学习和探讨这些名人留下的相关著作。比如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是衡阳人,学生就成立了船山学社,进行学习调研活动,加强对本地文化的了解。

2.文化名胜古迹的探寻。名胜古迹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但凡有名胜古迹处则有文学产生,而文学的流传又有助于名胜古迹之名声流传的久远与广博。有鉴于二者之亲缘关系,开展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少不了对文化名胜古迹的探寻。

(1)地区名胜文化采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阐释触景生情对创作的重要性,文学学习也一样要讲求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让学生通过地区名胜文化采风进入情境感受文学不失为有效途径。许多城市融名山名水名城为一体,自然也有不少的名胜去处,这就成为所在高校进行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文化生态资源。现今许多学校文艺学科都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采风来培养学生,这即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笔者所在高校,每年都会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地区名胜进行采风学习,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不失为有效尝试。在对名胜古迹的采风活动中,可先要求学生熟悉历代吟咏此名胜的佳作,让他们在情境中感悟古人,同时也可让他们创作相关拟作,在习作中感受古人如何描绘胜景。

(2)文化古迹的实践考察。文化古迹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灵魂的彰显,同样也是古代文学开展实践教学不可忽视的。选择高校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作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课堂,将存留在文本上的文学作品转变成实物和古迹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形式呈现给学生,无疑加强了熏陶和感染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文化底蕴。以衡阳市为例,留存的文化古迹就有石鼓书院、杜甫墓、杜甫祠、禹王碑、南岳碑刻,借助对这些古迹的考察,同学们可以在情境中走入古人的生活,从而感悟文学的魅力,也体会古人咏物论史的具体情景。

3.地方戏曲资源的渗入。戏曲文学是元明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演作为基础的特点让戏曲文学的学习不能单独停留在平面的剧本文学,而应该触及和扩展到对戏曲舞台艺术的了解。但古代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因而引入地方戏曲资源成为了解戏曲舞台艺术的捷径。地方戏曲资源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亲近感、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以及教师与艺人间的直观互通性等,为高校教改创造了切实可行的有利条件,同时独特的地方戏曲品牌资源是乡情教育的典型材料,也是学生独特审美视角教育的最佳方案。具体的引入方式可依当地的戏曲资源情况而定,方式之一,可以请本地优秀的戏曲演员来演绎经典戏曲作品选段,演绎的形式可以直接请入课堂演唱文本,也可以针对课堂讲授需要,先录制好相关唱段的视频,在讲授过程中逐步播放。这种演唱往往加入了当地戏曲的地方特色元素,而且时间长短、演唱内容等可根据课堂需要而定,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气息,另外也比网络戏曲资源更能有针对性地配合教学。方式之二,成立兴趣小组,搜集整理当地的戏曲资源,了解地方戏曲发展情况。如笔者曾指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形式对祁剧、衡州花鼓戏、衡阳湘剧和衡阳渔鼓等衡阳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做调查研究。

三、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参与地方文化保护

地域文化渗入教学的同时,教学也可参与到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成为地方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可行的方式大致有:

1.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增强本土意识。高校青年学生是当地建设的生力军,也自然将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在校期间培养其地方文化保护意识,必然对今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开设地域文化课程,以课程为载体,增强学生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意识不失为其中重要的途径。如开设一些地方戏曲欣赏课程、地方民俗文化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也系统了解地方文化,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本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也进行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工作。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本土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积极投身地方文化保护和宣传,从而为本地文化宣传增添新力量。

2.实践教学参与保护。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在现实中必然需要以具体的文化实体或文献文本为参照对象,那么我们在选择这些参照对象的时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文化景点、本地古籍文献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则在将书本知识转化到现实运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当地文化知识的了解,熟悉了地方文化保护,从而让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讲到文人的贬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著名文化景点,让学生考察这些景点有哪些文人在贬谪之时曾来此登临赋诗题文,历代主题有何变化,查找这些景点的历代文献记载,并要求以作业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这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本地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通过查找历代文人的题咏,则既增强古代文献知识又培养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自发地投身于本地文化的保护与宣传的事业中来。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篇10

    笔者认为,在宋元时期出现发展并在明代得以全面应用的中国珠算,[(4)]作为中国传统算器的历史性创造以及它作为实践应用的历史地位并没有得到数学史界的充分认识。目前的评价没有把中国珠算与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规律联系起来,没有把中国珠算作为宋元数学成就之后的又一重大成就,明代珠算与宋元数学的比较评价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评价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

    在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中,对宋元数学和明代珠算评价的反差,实际上已经带来了中西古代数学比较研究和评价方面的某些困难。客观地历史地评价明代珠算,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技艺型的价值取向和古代数学评价标准等问题。

    1 珠算与算器型算法体系

    目前,许多中国数学史的学者都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认识到,中西古代数学是两种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构造体系的数学模式。许多中国学者都从中国古代数学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规律中指出中国古代数学区别于古希腊数学的特征,并且强调要在中西古代数学的差异之处体现中国古代数学的意义及其对人类数学的贡献。

    在论证分析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时,许多学者指出了中国古代数学不象古希腊数学那样依逻辑运演和逻辑证明为主要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主要是以筹算的运演为主,算筹的运演规律构成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特征。换句话说,使用算筹这样一种算器,并以其为基本运演形式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特征。

    李继闵先生认为:“形数结合,以算为主,使用算器,建立一套算法体系是中国传统数学的显着特色。”[(5)]吴文俊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数学紧紧依靠算器而形成的数学模式时强调指出:“我国的传统数学有它自己的体系与形式,有着它自身的发展途径与独到的思想体系,不能以西方数学的模式生搬硬套……从问题而不是从公理出发,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推理论证为主旨,这与西方之以欧几里得几何为代表的所谓演绎体系旨趣迥异,途径亦殊……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的主流。”[(6)]

    中国古代数学实际上是在筹算运演基础上构成的一种算法体系。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在二千多年的时间里长期依靠一种直观的、具有符号特征的、可操作运演的算器,表明了人类古代数学的一种有代表性倾向的算法特征,它与古希腊数学代表了人类古代数学的算法和演绎的两种发展趋势。[(7)]

    筹算的算法体系有两种必然的发展方向,其一,是在筹算运演基础上继续创造和发展解决问题的筹算运演规律(这一点既需要实践问题的推动也需要运演经验的积累)。其二,是筹算运演工具在运演操作中被改进或被创新(这一点同西方逻辑运演形式的改变,即严格化、形式化、符号化的改变有相类似之处)。在人类的历史中,人类对任何应用工具都有不断改进和创新的特性。筹算排摆及其运演中带有的不方便、易变动等特征必然会随着筹算运演的发展而被人们不断地改进。在宋元时代得以发展到明代得到广泛应用的珠算,正是中国古代数学对算器本身进行改进创新的一个里程碑似的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是运用算器以算法为中心而构成的数学模式,当算法形成一定构造性的规律时(如宋元数学的成果),人们对此给予高度的赞誉,而对算器发生根本性变革(从筹算运演到珠算运演)取得的成果却评价的如此平淡,这对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数学以算器为运演工具的算法体系是有很大困难的。

    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规律上分析,筹算运演到珠算运演是中国算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算器为运演形式的算法体系的一个重大进展。认为宋元数学之后中国传统数学发展中断了,明代珠算只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中断时的一种民用和商用数学,那么这至少表明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没有得到理论评判的重视。

    2 珠算与技艺应用的数学价值取向

    在数学的发展中,人类数学在其原始状态都具有神秘性和数量性的双重文化意义上的解释功能(或者可以称之为一种双重的文化特征),这一种现象无论是在对现有原始部落的考察中[(8)],还是在人类数学历史的发展流变中都可以发现。在中国古文化中,以蓍草形式为代表的筮占活动实际上就兼具神秘和数量的双重解释功能。《左传·僖公十五年》写道:“龟象也。筮数也。”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以竹棍摆排来表现数量意义的筹算与神事活动的一些共同起源。[(9)]在古希腊的文化中,数学的神秘解释功能被毕达哥拉斯以“万物皆教”的形式用来表现世间万物。

    原始数学的神秘性和数量性的双重功能,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形成了不同的数学发展流变的模式。在中国文化中,始于竹棍(蓍草)而起的神秘功能和数量功能,逐渐分化为两个彼此相异的操作运演体系。一种体系是经孔子推崇而盛行的《周易》蓍草占卜运演体系(即从原始的神秘形式演化为一种具有一定理性思辨色彩的中国文化的理性解释系统)。另一种体系就是“算数事物”的应用体系——筹算体系。古希腊的数学发展与中国不同,原始的数学神秘功能与数量功能一直没有分化,反而在毕达哥拉斯之后,经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努力,使数学的神秘功能具有了哲学理性的色彩。古希腊数学神秘性功能与数量性功能的结合一致的共同发展,使欧洲中世纪的数学具有了基督教神学的宗教特征。罗素指出:“与启示的宗教相对立的理性主义的宗教,自从毕达哥拉斯之后,尤其是从柏拉图之后,一直是完全被数学和数学方法所支配着的。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它代表了希腊的、中世纪的以及直迄康德为止的近代宗教哲学的特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