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的课程十篇

时间:2023-08-12 09:27:57

临床医学的课程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1

1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1.1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有利于教与学医学院校的医用化学课程学时一般较少,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既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的特点,又能充分利用板书教学速度适当、重点突出的特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有些教学内容如“电子云”、“杂化轨道”、“手性分子和对映体”等内容,多媒体教学表达的更形象、更直观;有些教学内容如讲课内容的框架和重难点内容以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结构式的写法,板书教学重点突出、效果更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和精心设计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和对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对教学过程的掌控。

1.2加强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医用化学是后续各种医学课程学习特别是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特别是生物化学课程的联系。例如,在讲授“氢键和范德华力”时,引申出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稳定力量”;讲授“羟基酸”时,要求学生掌握乳酸、苹果酸、柠檬酸、异柠檬酸等物质的结构,为以后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糖代谢”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讲授“乙酰胆碱”时,引申出生理学课程中的“神经递质”;讲授“生物碱”时,注重与药理学课程中一些药物的联系。通过加强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将医用化学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知识和临床知识相联系,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时也更有动力[2]。如在讲授“蔗糖”时,讲解红糖、白糖、冰糖的知识;讲授“醇的氧化反应”时,讲解“呼吸分析仪检查汽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原理”;讲授“酮体”时,解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中为什么会出现烂苹果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发现医用化学的学习并不是那么枯燥、空洞,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医疗密切相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常识、医疗知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是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设医用化学实验时,注重与生物化学和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为目的,开设基本操作实验如“实验仪器使用教学”(实验仪器包含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课程实验教学中所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溶液的配置”,开设综合性实验如“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同时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通过系列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规范操作和各种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临床检验所需的部分实验内容,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医学学习的理解。

3优化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方式

一般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一考定终身,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应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总成绩由3个部分来组成:理论课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在出题时少出客观题,多出主观题和综合性题目,尽可能反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成绩,占总分30%,由实验课实验完成情况、操作规范、实验报告书写情况以及开放性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总分的10%,由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提问回答情况、参与讨论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通过建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避免考前突击、考后全忘的现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2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而课程体系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将课程按照其所承载的学科知识及实践技能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比例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后而形成的知识系统。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完成,课程体系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和水平。本文结合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1 构建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医学理论体系

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将医学理论知识由学科体系的横向联系变为纵向拓展,在对农村及社区基层医生岗位胜任力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临床诊治疾病的工作过程序化成为教学内容,以系统为主线,以脏器为基础,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为问题中心,按照结构、形态、机能、病变、诊断与治疗的架构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体现了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依存性。医学基础将学科体系中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中的部分内容,打破学科界限,按照个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人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及其病变的框架,形成新的医学教育知识体系,分别为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反应和人体的病变。

2 强化临床医学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时,我们重点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强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知识和能力,增加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和社区基层医疗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课程,强化了对社区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宣传,特殊人群保健能力的实践。使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农村及社区基层卫生工作的基本素质。

3 打造综合素质培养的“立交桥”

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我们打造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立交桥,将医学有关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纳入课程计划中去,通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学生的社会实践、名医讲堂、医德大讲堂、生命教育课程实践等形式涵盖了医学伦理、心理、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团队协作、医学相关法律、医院管理等知识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了以校训“医道天德”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在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隐性教育功能。普通教育课程中的“两课”、外语、计算机技术、体育等课程内容,但本课程体系中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普通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准专业课程学习为他人、为患者、为职业生涯服务的技能。 并且由我校教师主编的以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教学改革系列教材已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4 全科医师培养的实践类课程的建设

在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课程体系中实践类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4.1 培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相关的实践课程,包括临床基本技能实践课程、临床辅助诊断技术如检验报告单阅读、心电图诊断、影像图片阅读等实践课程以及各种临床应用技术的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中的核心技术能力。

4.2 培养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实践课程,包括社区卫生及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常见疾病的宣传教育实践、特殊人群保健指导等,旨在培养学生服务于基层的“六位一体”的技能。

4.3 培养医学人文素质的实践课程,包括生命教育实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项目的课间实习,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流、医患沟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学计划中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达到43%。

4.3.1 以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完成了从记忆式学习到形成式学习再到转化式学习的转变,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以患者和人群健康为中心的初级卫生服务工作。

4.3.2 打造特色专业,为全科医师培养提供平台 围绕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培育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辐射课程的建设。

4.3.3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注重教材建设,针对新的课程体系自编的校本教材已由人卫社出版。

4.3.4 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把爱的教育、医德教育渗透到两课中,把《中国传统医德》、《医学法律常识》、《医学伦理学》具体到日常岗位中。

5 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广泛认可

2009年我校成功申报吉林省高等职业学校示范学校,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医学专业成为试点专业,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器官系统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优质教材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大力改革和积极建设,夯实了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基础,提升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社区医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并在2011年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试点专业的验收工作,成为吉林省示范专业。同年12月临床医学专业群(中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群,使得临床医学专业的改革成果在专业群中得以广泛应用。2012年初,临床医学专业又通过了中央财政支持发展专业项目的评审工作,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改革过程的又一次肯定和认可,也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充足的准备。2012年10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的评审,再一次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改革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 考 文 献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3

    (一)优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医科院校专业设置单一的实际,学校整合教学资源、调整师资队伍结构,近年来增设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动人体科学、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非医学类专业,形成了以医学相关专业为本,融医、理、工、管理、教育、艺术学为一体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开设医学心理学、交流技能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24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重新构建公共卫生课程体系。针对当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预防保健、群体健康知识与技能欠缺的实际,从必修课、选修课层面进行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开设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卫生毒理学、少儿卫生学、卫生经济学等课程,从课程设置上突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重新构建公共卫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创建了9个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编写《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指导》,在第四学年临床见习教学环节增加2周的社区医疗实践,着重培养医学生的预防战略意识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设文献检索、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学多门科研训练课程,培养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积极构建“4个1”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体系,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一个科技社团,申报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投身一次科技服务活动,参与一次科技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科研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开放、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科技讲座、课外兴趣小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多种形式,增强医学生的创新意识。2008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和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课题48项,60余篇,先后有40余名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奖。

    (四)设置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开设临床医学导论和早期接触临床必修实践教学环节。从第三学期开始组织学生进入医院,让医学生感知未来工作环境。通过接触患者、参与病史采集、问卷调查等促进沟通交流,通过参加病区查房、病例讨论、手术观摩等感受医疗诊治过程,体验医生角色,并了解病区护理工作实践和相关医疗法规,感受将来成为医生所必须的职业素养,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二、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器官系统

    课程模式打破原有学科界限,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将基础医学核心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整合,将在第五学期开设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课程提前至第一学期,与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有机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医学总论、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循环、神经系统以及内环境、能量代谢与体温11个模块和机能学实验、形态学实验两大实验教学模块。每个系统章节先讲授正常器官的组织结构、生理,然后讲授疾病状况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机能代谢与病理状态下的异常形态、代谢和功能。将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精神病学整合为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循环、神经、血液系统疾病8门器官系统课程。各模块负责人按照整合课程的要求,重新组织编写各模块课程教学大纲,加强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并组织编写了器官系统教学教师和学生指导用书。与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相比,基础医学核心课程经器官系统整合后,减少54学时,其中理论课减少50学时,实验课在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仅减少4学时;临床医学核心课程经器官系统整合后,虽总学时增加12个,但学时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理论课学时减少,实践课学时增加,且在临床课间见习环节增加2次PBL教学,共14学时(表1)。从实践效果来看,器官系统课程加强了教学内容衔接,减少了不同学科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该项教改2010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4

1.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医学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和教师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人文课程的满意度是不高的。16%的学生对课程设置是满意的,46%的学生对课程设置比较满意,3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的满意度结果分析满意的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仍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与学生结果相差不大,也有40%的老师选择了不合理。按照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正常生理功能生物致病因素病理变化药物作用原理等顺序依次进行教学,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及人社会性,不能解决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导致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看病时只能从生物医学观点对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只注重病人的症状、体征、诊断及药物治疗,忽视了社会心理因素。为了适应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课程急需改变,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设置课程。对于现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这个问题学生和老师的观点有些差异,有42%的学生和48%的老师对现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不满意的,只有30%左右的师生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我校教学大多沿用过去的“一切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授课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医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基本上以灌输、说教、模拟、验证为主,而其他的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较少。进一步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我校教师缺乏新教学方法的相关学习。

究其原因,无论基础医学教育的老师还是临床的教师都没有受过教育学的相关培训,并且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医疗工作,对教学的投入有限,导致他们对医学领域新的教学方法不熟悉,甚至有的很陌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主动性不够。我国教育方式一直延续着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全部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学习是不现实的,学生也愿意接受重点突出的讲授法去应付考试。对于各门课程考核方式问题学生和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有42%的学生和45%的老师对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各门课程考核方式是不满意的。很久以来,学校考试内容过多偏重学业成绩,特别是对书本学科知识的记忆,忽略了评价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会融会贯通,轻视人文科学素养。而且,测试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性,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需要。对于开设的人文课程学生和老师的观点相差不大,有40%的学生和43%的老师对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开设的人文课程是不满意的。不满意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问题一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门数少、学时少,通过统计得出,泸州医学院其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为8%,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学时与国外院校相比明显偏少;常以“两课”代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即使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呈现随意性、散在性,未形成符合校情的完整的体系。随着人文关怀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倡导,以及我国近几年所凸显的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2.现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课程合理性的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63%的学生和65%的老师认为课程前后衔接比较合理,如果基础课程内容没有学习,随后的临床课程也将无法理解。也有近40%的老师以及学生认为前后衔接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我校设置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学科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在内容安排上往往会过多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严谨性和独立性,但同时就忽视了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从而导致知识衔接不够,内容重复、交叉,也浪费课时,加剧有限的学时与急增的知识间的矛盾,使得对新学科、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介绍不够,因此整合教学内容势在必行。3.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医学各门课程实验课安排是否合适。65%的学生和67%的老师认为课程计划中实验课安排偏少,18%的学生和15%的老师认为安排合理,只有极少数的师生认为偏多。同时作者通过统计《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中66所高校课程设置计划,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1∶0.31~l∶0.74,院校间差异比较大,部属重点院校基本在1∶0.6以上,一般院校1∶0.31~0.74,平均l∶0.48。统计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为1∶0.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医学院校受到经费投入的影响,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也较为落后。

二、建议和对策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目标。均衡配置卫生资源是政府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地方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之提供充足医学人才资源的重任[1]。泸州医学院地处西南地区,是一所省属教学型高等医学院校,也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原则设置课程,以培养服务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这就需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和其他综合性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积极探索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以改革过去单一的医学生物学课程体系。特别是研究开发综合性课程,如整合、以问题为基础、以社区为基础等医学课程体系结构,努力使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多样化,为实现总体的医学教

育培养目标服务。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的基础实验教学模式。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指导思想进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内容整合及教学方法时,既要注重对学生“三基”的培养,又要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提高综合素质;实验除开设必需的经典实验外,还需增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化人文教育。在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同时,必须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学、哲学、文学、史学等,以及与医学关系密切的某些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逻辑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从而形成完整、系统、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运用人文科学的知识去关心、医治病人,才能获得病人的信任,获取重要的病史资料,让病人配合好,达到良好的医治效果。由此可见,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专业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关系,使两类课程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5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德育教育

在高等教育的众多学科门类中医学,尤其是医学学科中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医生的重任。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今天,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对医生的满意度却逐渐下降。因此,如何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厚基础、强素养、精技能、擅交流、能创新、重实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以充实全科医生队伍,是国内各开办临床医学专业高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办好医药卫生事业的基础。

1德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关系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在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规范职业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论美国医学院的建立》一书中,约翰•摩根说道: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性源自其研究对象,而掌握这门科学难度甚高。医学生必须具备强大的能力,而且要求那些有志于此苦旅的人们具备博大、慈爱的心灵[1]。在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影响,“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是从医者最基本的职业行为和道德准则。所以,从医学教育的角度分析,德育教育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要素之一,应与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教育协同推进,而当前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德育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缺失现象严重。缺失德育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从当前的医患关系和医生对病人的过度医疗等方面就可见一斑。医学教育的宗旨是服务社会需求,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城镇化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面前,人民群众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是医术层面的,又包含对医德的呼唤。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社会公德在医疗行业中的特殊表现[2]。如果在医学本科教学这项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阶段,不加强医学德育教育,医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将会因德育内涵的缺失而无法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因此,在这个道德危机,信仰缺失的时代,教育研究者如何坚守对于教育的信仰,研究者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引发公众对于教育的道德感和信仰,当成为学科建设努力的方向[3]。

2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模式之中,教学模式又是核心[4]。教学模式是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5],近30年来,高等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创新着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以期能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助力。结合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国内各高校长期以来推行的是以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契合长期以来为临床医疗、医学教育、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其对以理论联系临床实践为原则、强调三基训练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人才培养中,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教学的重、难点多为“病”而忽视了“人”,从而导致学生在价值观最活跃的时期没有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这一理念牢牢固化,为日后的医患关系处理埋下了隐患。在专任教师层面,因医学学科的专任教师无师范基础,在入职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人事部门会组织统一的岗前培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这种培训不分学科和课程特点,通常采用的是大一统的范式,其普遍性和典型性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虽起到了规范教学的作用,却限制了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未能顺应时展、未能紧跟国家大势,因此也就难以培养当前各医疗事业单位所需的合格医学人才。所以,当下亟须把“病”、“人”并重和“教”、“学”并举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中,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实施教学改革。

3融合德育渗透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因学科的特性,注重临床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仍然适用,无需再标新立异。但要达成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德育教育的统一,却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修正,修正的切入点则在于课程。因为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没有能够脱离课程内容的纯粹教学,一旦脱离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会有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要素,怎样分学科、分课型、分学段、分类型地建构更为具体、更具情境意义、更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模式,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6]。国内各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虽有差别,却大同小异,基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多达50余门,近3300学时。在众多的课程中,承担德育教育主体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仅为4门,190学时左右,若想通过这4门课程在意识形态领域强化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迫切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根据专业特点,以课程为基本“作战单位”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领域延续前期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果。通过对课程、教材和学情分析,在临床医学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3类课程中,专业课程在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学时和开课学期,均具备进行德育渗透的条件,所以,以专业课程为试点进行改革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共性,无论是医学影像学还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教学内容均以疾病进行分类。因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在“病”、“人”并重和“教”、“学”并举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成德育渗透的教学目标,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要以病例为基础,充分发掘病例本身所包含的理论基础知识、临床诊疗实践和学科前沿内容,同时,将病例所引申出来的德育问题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进程中,实现在课堂教学中,

4融合德育渗透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

通过凝练教学理念,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要素,“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科前沿为支撑、以临床技能实训为抓手、以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而将这种模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全过程中则需要将教学设计具体化和实践化。

4.1新课导入,设计临床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新课导入部分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课堂教学已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开展融合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时,病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临床真实病例在丰富课堂信息量度,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和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起着贯穿全局的作用。因此,在选择病例时,既要内容丰富、体现科学性,又需结合社会热点、突出人文关怀。如在外科学的试点中,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选择腰腿痛这一节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展开教学,经过精心设计后实施,则可以融医学的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病例:患者,女,70岁,腰痛40余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1月,接诊时,老人表情痛苦,脸色苍白。新课导入部分以问诊展开,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在问诊时问什么?怎么问?问什么是临床基础技能问题,是为治病,而怎么问则可以体现医德医风,是为治心。通过单独互动和集体互动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为新课展开打下基础。

4.2新课展开,学生参与教学

新课展开以体格检查开始,模拟临床情境,翻转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前述病例在临床中需做仰卧挺腹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等体格检查,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德育渗透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重难点讲授之后,随机抽取两位学生上台,对学生进行医生、病人的角色分配,由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同时叮嘱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全程观而不语,待学生操作结束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很少有学生注意到这是一位70岁的老人,首先应该注重的是人文关怀。通过这样的互动之后,教师再进行科学知识和德育问题的强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明确诊断进行的辅助检查,如腰椎正侧位X线摄影、腰椎间盘CT扫描和腰椎MRI扫描等方面的教学,教师通过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展开,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其次,教师通过对比检查费用,从经济承受能力的角度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最佳的辅助检查方案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清楚当他们是临床医生后应如何站在病人的角度权衡利弊,避免无效检查申请和过渡医疗,从而减轻病人负担。完成了上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的教学内容后,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教学方法则可以延续针对这个病例的“教师主导,一次讨论理论知识问题、一次讨论德育问题”的“两次讨论”教学方法,使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4.3因课制宜,做好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堂小结教师是以PPT的方式进行展示的,告知学生重点、难点和考点。而融合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小结是基于学生在参与教学和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的,通过问题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又将德育渗透贯穿其中,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

5讨论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过多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内外形势等内容,在课堂上从不涉及到学生个性上的需求,这种教育是教师讲的累、学生听得无味。崇高的理想教育、先进的人文实例与学生的现实没有多大的联系,这种曲高和寡的教育只能使学生敬而远之[7];而与此相反的,因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日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会对课程内容格外重视,对专业教师心存敬畏,这种因学科特性而形成的信任机制,如果利用得当,则可以在专业德育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再观临床工作实例,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合理的辅助检查申请和诊疗方案,相对于护士和医技人员的建议,患者更倾向于相信临床医生的意见。因此,在医学学科中进行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改革,选择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试点更具现实意义。同时,专业教师应摒弃德育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因为受制于学制和学时,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增设思政课程难度很大,与其过多的强调“德育课程”,积极探索“课程德育”教育则切实可行,可“大做文章”。

6毕业生质量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渗透的教学改革实施5年以后,2016年,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了对2013~2015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62个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品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品质评价其中,93.0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职业品质各方面处于较好及以上水平,尤其是对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的认可,体现了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人”的落实之严。

7结语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2017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9]。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协同推进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则在医学教育领域,通过强调医德培养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所以,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坚定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研究方向并保障教学研究的持续性。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关系到健康中国建设的众多的保障体系中,人才建设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10]。因此,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师,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应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医疗设备更新如何之快,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医生的服务对象永远是富有温度和情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生自觉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肯尼思•卡尔曼.卡尔曼医学教育史:昨日、今日、和明日[M].管远志,潘慧,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170.

[2]陈潇.我国医学院校德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5.

[3]何淑通.教育研究及学科建设的省思:来自医学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6(5):1-7.

[4]于剑,韩雁.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2008(4):139-142.

[5]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万伟.三十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1):60-67.

[7]王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5(4):90-92.

[8]: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EB/OL].[2016-12-08].

[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2017-07-11].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6

关键词:医学;临床课程;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71-02

一、 建立有效的教学能力评估和激励机制

临床医生兼职带教不像中小学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也缺少教学经验。虽然他们对于专业知识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但缺乏逻辑性阐述和综合性概括的表达技巧,甚至有好多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毫无兴趣。而目前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长期系统性培训基本缺失,此外,由于教学的特点,教育教学机构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也缺乏有效标准。目前教学效果评估大多只是依赖同行专家的听课及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这就造成了许多青年教师目标不明确,并不能区分何为传授知识的教学和能得奖的教学,也出现学生认可度高的教学方式不一定被接受,使学生口碑与教学评估结果不一致,这些都阻碍了教师对于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重视教育教学发展,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可以发掘精品课程,例如,《门静脉高压》这节课,鼓励肝胆外科医生踊跃报名参加试讲比赛,然后从中选取几名精品课教师,相对固定以后就由他们讲这节课。当然从参加到最后胜出,要有明确的奖励办法,这样大家积极参与,使尽浑身解数把这节课讲好。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设计并使用合理有效的问卷,提高学生评价在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中的权重。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才能使那些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师脱颖而出,并与成熟的激励机制紧密联动,使“教得好”也能作为一条光明的出路,给这些既承受巨大临床压力又承担临床教学任务的临床医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挖空心思、用心备课

备好一节课要有前提:1.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一心想把这节课备好,这样才能简洁明了,抓住重点;2.以学生最愿意、最能接受的方式备课,如图文并茂、顺口溜等。以讲门静脉高压症为例,其实就是讲的“门静脉”和“高压”两个内容。(1)门静脉的解剖说了那么多,老师应该用很简洁的办法告诉学生,门静脉就是由三条静脉,即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组成,画一个示意图,然后总结为“上”“下”、“两赖皮(脾)”,很容易就记住了。(2)门静脉入肝、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再画一个简图,即门静脉入肝、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像一个河道,肝脏像河道中的扬水站,知道了这个结构,门静脉高压的三大病因也很清楚了,即门静脉在“肝前”“肝内”“肝后”的这条道上流动阻塞,就形成“高压”。(3)对难记的点要找规律、归纳,例如:门静脉由3条静脉组成,门静脉压力大于30cm水柱就是高压,门静脉内径大于等于13mm就是门静脉增粗,这几个都有数字“3”,教师要善于总结发现这些不易记忆又易混淆的东西,这样学生会豁然开朗。(4)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的四大交通支,是理解和记忆临床表现的必知点,所以我们把它比作连接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小河(小血管)道路上的“蓄水池”,主河道(门静脉)压力增高,这些小河自然爆满,“蓄水池”自然暴涨,即四大交通支开放。这就是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即四大交通支开放。那么四大交通支怎么来记呢?“上、下通道;一前一后”,把消化道比作通道,那么“上”就是胃底食管交通支,“下”就是直肠肛管交通支,“前”就是前腹壁交通支,“后”就是腹膜后交通支。同时我们配有胃镜、肠镜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的图片,很容易就记住了这四大交通支。(5)腹水形成机制的四个要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们编成顺口溜:“【压】【蛋】【巴】结人,分泌了点【激素】”,【压】是门静脉压力增高,【蛋】是低蛋白血症,【巴】是淋巴液生成过多,【激素】是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增多。(6)对解剖结构熟悉后,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自然可推倒出来:四大蓄水池爆满,即“四大交通支开放”;脾静脉回流受阻,脾被活生生憋大,即“脾大”;门静脉压力那么高,河水就要渗漏,形成“腹水”。

教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某一疾病的部位解剖、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要了然于心,同时反复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具备了这些才能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和升华,抓住重点,做到简洁明了,让学生享用真正有质、有味、有价值的盛宴,而不是照本宣科给学生带来厌烦的学习情绪。

三、推导类比式讲解,抓考点重点

推导式讲解总结,例如,门静脉高压症:从门静脉构成就能自然推导出门静脉高压后的临床表现,即“支流暴涨”,四大蓄水池爆满,产生“四大交通支开放”;脾活生生憋大,即“脾大”;水满产生渗漏,即“腹水”。再往下推导,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河道里的水太多,我们可让它向别的河道分流一部分,即“分流术”;主河道爆满那么把它的支流给断掉堵上,即“断流术”。 (下转94页)(上接71页)类比形象讲解,例如,上消化道出血,决定其临床表现的主要因素是考点,但不容易记住,我们用一个蚊子和一架飞机分别去撞一个人,这个人被撞后出血多表现重的肯定是飞机,因为飞机的质量(“量”)大,飞机的“速度”快;这样,我们形象地去记,这个出血的主要因素决定于“量”和“速度”。形象地记住飞机和蚊子就行,然后类比推倒即可。

讲解要把考点和重点提出来,让学生有的放矢,重点突出。例如,讲解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四大交通支开放,四大交通支前面说了就是“上、下、前、后”,最有临床意义的即距离门、腔静脉最近、影响最早最显著的是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这也是一个选择题,老师要点出来,还要告诉怎么记,要告诉学生“上”是上级,当然影响是最大的。

总之,课堂讲解应当做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准确,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内容熟练,要突出重点,思路清晰。为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把教材的意图变为自己的意图,把教材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尤其要理清教学思路,掌握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

四、看效果――学生的反响和认可度

大家说起外科,给人的感觉就是手术、血肉,这样的课程是不是就是带着血腥呢?再说理论课,是不是更是枯燥乏味加恐惧呢?其实不然,给学生带来有质、有味的教学盛宴,是完全有可能的。需要一个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这个教师具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提炼和升华的能力,具有把教材的意图变为自己的意图的能力,具有把教材的语言变为自己语言的方法。然后,用心备课。在讲解的时候要简明,抓考点、重点,加入学生感兴趣的临床实例,做到使我们的外科临床理论课成为学生听得懂、愿意听、听后就有收获的兴趣课。检验我们教学成果最有说服力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反响和认可度,结合本人多年讲授“门静脉高压症”的学生反响和课后调查,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很受学生欢迎和认可,一个班长发来的信息至今保留:“老师,您下节课还来给我们讲外科吗?特别喜欢听您讲课。”希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给临床老师以启迪,能为医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途径,形成一种个性化的特色教学方法。

通讯作者:乔建梁,1982年12月生,男,汉族,副主任医师。从事外科教学工作。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NYJGB2201529)。

参考文献: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7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本科专业课程 考试改革

2011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建校百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对高校教育改革工作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发挥考试的激励导向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桂林医学院临床学院在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以学生为中心、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培养目标,完善临床医学课程考试体系,在2010年上学期启动,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学(试点课程)推行考试改革。我们期待着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提供经验和运行模式。

1.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测试学生综合能力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在考试方法上,显著减少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为此我们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为根本,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传统试题与开放性试题相结合、单一知识点考核与综合分析评价相结合的特点,注重考题的质量和难易度,保证试卷的主观题量,并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灵活运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随堂提问、小组病例讨论、答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测评学生的临床思维、动手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如,妇产科学考核方式及测评重点。

(1)病史采集、书写,进入产科、妇科病房对患者各进行一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书写病历。考查学生面对病人时的表达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书写病历的水平。

(2)病例分析,进入产科、妇科病房对患者各进行一次病例分析,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收集辅助检查资料,提出诊断依据,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制订初步治疗计划。考查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情况。

(3)小组讨论、提问。给出病例治疗,分组进行病例讨论,提出疑问、解答。考核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分析能力。

(4)期末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对同学进行妇产科学技能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阴道检查、双合诊、三合诊、胎心听诊。评估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综合能力。

(5)闭卷考试,期中、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是教学大纲掌握要求的“三基”知识,考核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部分题目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2.多元化的成绩构成,全面了解知识掌握程度

为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引导、评价、反馈及激励作用,客观、全面地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临床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学生成绩构成中,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大平时各类考核的比例,从以前期末考试占80%―90%、平时考核占10%―20%,调整为期中、期末考试(开卷、闭卷等)占60%,平时考核占40%。以妇产科学为例,总成绩比例如下表格。

妇产科学课程考试2010―2011学年上学期总成绩比例分布表

加强平时考核并不是单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口试、笔试、网络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课程大作业、小论文、读书笔记、学科发展动向述评、测验、小讲课与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考核相结合、中期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开卷、半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动态考试过程中获取教学信息,综合素质获得发展,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3.内容综合化的题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考试内容除对教材上的“三基”内容知识进行考核外,还要加入对学科新进展、相关学科内容知识考核的内容。同时,注重开展跨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而且有利于促进病人为中心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考试命题,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并组织任课老师进行讨论,做好命题(包括平时考核的试题、论文题目等的设计和期末考试试题的命制),对期末终结性闭卷考试的内容和题型进行改革,注意考题的难易度,加大综合性论述题、分析阐述题和应用性试题等主观性试题比例,减少客观性试题比例。客观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型,主观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综合性病例分析题等。通过案例讨论、病例分析等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5.制度化的考核反馈,有助于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迫切希望教师参与评价,只有教师参与到整合课程中来,才能保证整合课程教学测成果。”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平时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形成考核反馈制度化。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平时考核的成绩,进行考核情况分析、点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向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反馈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6.考试改革效果评价

授课老师积极参与了这次改革,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表现在成绩有一定提高。如,内科学总评成绩由2010年的76.5分提高到2011年的79.4分;外科科学总评成绩由2010年的76分提高到2011年的76.5分。从学生的成绩分析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仍然欠缺或者薄弱的方面是病例分析题,失分最多,说明临床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疾病的横向及纵向联系及鉴别;再者,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过程考核,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但是评估的方式较主观,老师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有时候不易区分成绩高低,需要老师花费较多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比如小组讨论、提问,现在学生每组实习人数较多,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提问或讨论的机会;病例讨论、分析没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大同小异;病历书写更是雷同。因此大多数形成性考核成绩差别不大,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改进。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建校百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省略.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4-25.

[2]严瑛,刘成玉,刘桂珍等.临床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5).

[3]王学春,高哲学,郭子林等.构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8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6-0889-03 中图分类号:G 424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6.058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特殊性。一方面它与临床各科知识紧密联系,又可间接反映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口腔系统独特的检查、处理和研究方法,各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本科学生,如何提高口腔科学的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同时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该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口腔科学》由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专家编写,系统性较强,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便于学生分门别类地认识客观事物,但大部分内容过于口腔专业化,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教学实际还不相切合[2],学生很难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将来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将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10个班共56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个班,285人)和对照组(5个班,275人)。

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本次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

(1)理论考核:期末理论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由同一教师对每份试卷实行盲法评分。

(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给56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该调查表根据常用的学习兴趣调查问卷结合口腔科学知识进行制定,共包含20 个问题,该调查表正向表述和负向表述的项目基本各占一半,从完全否定到完全肯定五级式记分,分值越高,代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

讨 论

教学是为学生内部的能力变化提供的外部条件,“教”要符合“学”的规律,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而教材正是为实现这一过程服务的[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口腔科学》教材多选用的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第七版,该教材是组织口腔医学院校的教授尤其是颌面外科、口腔内科教授编写,编写的内容、格式与口腔医学专业的教材相似,只是在教学内容上作些删减、调整,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检查、口腔卫生保健、口腔内科疾病、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口腔局部麻醉、牙拔除术、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以口腔解剖——保健——口腔内科疾病——口腔外科疾病——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的顺序进行编排。在该教材的内容编排组织中缺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明确的知识框架和内容的组织线索,而是按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编排,这样对于非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不易直接了解到口腔科学内容和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和意义。而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方案,从学科基础知识篇——常见疾病篇——治疗篇——保健篇,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的组织线索和知识框架,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脉络和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口腔科学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由于口腔科学课程内容未列入临床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因而,各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纷纷压缩了口腔科学教学学时数。不少学校将该课程课时数压缩至20学时左右,而教材内容面广量多,共有15个章节内容,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很难进行课堂教学。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方案对整本教材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整合,如将颌面部的局部解剖内容融入到相关的疾病中,避免了原教材中把颌面部解剖相关的知识肢解在第一章里,而使其与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等相关教学内容相互隔离。另外,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实际删除部分重复内容及专科性太强的内容,着重讲授口腔疾病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口腔科学的知识与所学的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知识是有机结合、相互关联的整体。强调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根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特点,在明确教学组织线索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口腔科学”教学内容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处理教材,把教学中零散的教材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主有从、详略得当、前后有序、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对口腔科学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文书,吴学礼,伦志军.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1):6869.

[2]聂 鑫,杨茂进,张 莉,等.口腔科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医学,2011,40(8):828830.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9

关键词: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一般要学习如下课程:系统解剖、局部解剖、生理、生物化学、药理、心理、病理生理、病理、预防医学、微生物、免疫、诊断、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神经病、精神病、统计学等。基本上分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基本课程包括解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医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等。后两年以临床课程为主,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药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最后1年以临床实习为主。

二、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课程设置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

这种课程设置方法确有很多的优点,实践证明足以把学生培养成材。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的学生多数都能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掌握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处理本专业多发病和常见病以及危急病症,有一定的预防知识,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缺点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课程设置方法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一些学生针对课程设置在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方面的不足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值得我们重视。

下面仅对学生吐槽最多的一点进行分析,这也是我们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改革尤其需要注意进行优化的地方。

学生反映最多的是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点重复严重的问题。很多学生戏言,这可以使得他们掌握的知识点非常扎实、牢靠,比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学习更为深入。

下面以基础课程里的病理学、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其中人体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其任务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配布、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基本技能,要求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之。

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构成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及其规律。掌握和利用这些机制、规律,可以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使医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

在以上三门课程里,均讲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其中知识点显而易见有所重复。一旦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沟通不畅,对学生的要求就会出现重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烦的情绪。

三、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可以从教材选择,教师要求等方面着手,既能让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到相关知识,而不出现各种重复的知识点学习,从而提高效率,加强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国内临床八年制医学本硕博连读在本科四年的一些专业课设置方法我们也可以进行借鉴。

我国临床八年制医学本硕博连读实行八年一贯制的教学安排。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临床通科实习、临床二级学科实习、科研训练、论文答辩等。各个院校对各阶段的学习时间安排均有所不同。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八年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人体疾病与健康基础、系统整合、基础实验、临床医学等。其中第二学年主要开设人体疾病与健康基础,包括人体构造、分子细胞与组织、代谢、遗传等课程。第三学年主要开设系统整合,基础实验等课程,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课程。第四学年主要开设临床医学等,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等。

这种专业设置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各科间知识点重复的问题。使学生更能高效率的系统深入的学习医学知识,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四、总结

全面采用临床医学八年课程设置的方法,对国内各大医学院或大学来说肯定是不现实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五年制比八年制的学时要少。然而,只要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知识的系统性,较多的采用更合理更系统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充分的借鉴八年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先进做法,一定可以克服当前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中知识系统性不足的缺陷,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医学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张洪芹.转化医学理念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探索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04).

2.庞晓斌,高双成,谢欣梅.本科生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3)][C].2010.

3.张思民.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结构改革探讨[J].湛江医学院学报,1991(02).

临床医学的课程篇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宽口径培养、扩大知识面,已成为高职医学教育的一个教学改革重点,即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相关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注重医学教育对学生的人性化和多种能力的培养,以使高职专业的学生将来有一定的发展动力和能力。为此,为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本文由收集整理求,我们结合这几年对临床医学专业《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了解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从2008年开始我们教研室改革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1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某些护理理论、护理技术的同时,学会与人、与患者的沟通的技巧,培养与患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为今后与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并且能了解社区护理的的特点,为使以后走向社区打下基础。

2 教学对象与教学安排:

三年制统招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为时9周,周学时6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为1:1。

3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4 教学方法:

4.1 理论性强的章节如绪论、护理程序、职业防护等以课堂讲授为主,突出要点,配以一些实况录像资料.,如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运用过程录像。

4.2 人际沟通理论与技巧采用设置情景案例,在学生讨论和表演中教师道出或总结出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课下留下情景案例作业做思考,学生实习课上练习。

4.3 常用护理技术课堂实习很重要,采用学生先自学再看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规范示教,示教中引进涉及到操作的理论知识,示教完毕学生立即进入练习。

5 体会与讨论:

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的医学生已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医学生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已得到医学教育界的共识。但由于一些观念和重视度的问题,再加上三年制高职医学专业学制短学时紧张,所以一些院校还是十分重视医学专业的学习,虽然近几年按照教学计划加设了30学时左右的护理技术课程,但仍忽视高职医学生沟通能力和多种知识结构的培养,这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