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与管理十篇

时间:2023-08-02 17:35:13

文化产业与管理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 教学质量 应用型人才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严格把好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关,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多年来始终坚持严格质量管理,荣获“201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究十大领军院校”第2名。在本专业建立十年之际,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初见成效,自我评估可促进持续提升,自我反思有益于共同提高。

1.科学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为确保优质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严格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政策,十年来不断探索构建了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推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1.1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五级管理”即校领导、校督导组、院督导组、教研室、学生信息反馈员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校领导管理由教务部组织学校领导执行,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整体教学质量。校督导组管理由特聘专家教授完成,随机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院督导组管理由学院内督导组进行,及时反馈教学问题。教研室管理由各教研室教师互相听课,重在交流提升。学生信息反馈员由班级选拔,收集信息并反馈。

“三次检查”即每学期实行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教案、教学进度、课外作业、实验、实习、考核和授课质量等。十年来,本专业所有教学文件齐备完整,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成绩均为优良。

1.2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本专业充分考虑到教学质量评价的复杂性,力求通过评价主体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考量,从单一的学生评教转为多元主体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以全方位视角了解整体教学质量的状况。

业界专家评价。本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均会邀请业界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例如,《文化项目创业策划与实践》和《媒体创意与创作实务》课程大赛复赛时邀请业界专家作为评委,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用人单位评价。本专业建立了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机制,每年向用人单位发调查问卷,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并进行统计,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课程体系。

专业教师评价。学年结束时,所有专业教师均会对其他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由于平时教师通过互相听课彼此之间教学质量情况了解比较深入,所以互评结果也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学生评价。学校实行期末网上评教制度,学生通过教务网通过问卷评议的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本学院还建立了教学检查员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通过学生座谈会对教师教学进行评议。

学生家长评价。辅导员、班主任针对重点学生需要与学生家长不定期进行电话联系并填写《学生家长谈话记录》,确保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老师准确把握家长的反馈信息。

1.3教师管理制度

学院不断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不断修正评分比例,竭尽全力对教师工作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在教师晋升晋级时,部级、省市级、校级教学竞赛的获奖者同等条件下将予以优先考虑,本专业教师已获多个部级和校级教学奖项。

学院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信任和尊重教师。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尊重教师,激发教师的行为动机,实现教师的价值。①我院领导和督导组成员定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不盲信教学负面评价,促其成长。

1.4学生管理制度

良好的学风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学院严格依据学校制定的学籍预警制度进行学生管理,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运行。辅导员每周统计学生旷课课时,提前做好重点学生旷课预警工作,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有效保证了学生到课率。

除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外,本专业建立了“班级档案制度”,班主任将班会、走访和谈话记录在《班会记录表》、《宿舍走访记录表》、《学生谈话记录表》和《家长谈话记录表》上。

制度是刚性约束机制,难免会有偶然因素影响客观判断,产生制度误读和不良情绪。监督检查频率过高对师生会形成消极心理暗示,使师生从教学主体变成监管对象,因此,在将检查制度常态化的同时需要完善检查后的反馈制度,执行时需体现对师生的尊重。如,我校督学办提出可由教师自主申请听课,让教师更从容的展示教学水平。

2.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借鉴了中国传媒大学专业相关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及多所独立学院的优秀专业建设经验,吸收了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订了符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

2.1教学计划质量管理标准

本专业面向文化产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教学计划,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理论教学计划质量管理标准围绕备课、教案、作业、课后辅导等展开。实践教学计划质量管理标准围绕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展开。“实践环节要在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并在学习环节及学时上给予保证。这样才能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紧密结合,从而缩短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距离,减少工作初期培训的时间。②”经过多次调整完善,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已占总学分的25%。

2.2课程质量管理标准

本专业每学期均会组织教研室主任和各年级学生代表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估,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自本专业开设以来,一直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文件,内容规范合理,符合专业培养特色。

Cecilia Temponi研究发现课程设置与不断完善是高校满足学生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最直接反映,多元化课程设计将在学生今后的社会和工作岗位发挥重要作用,对不同背景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③因此,本专业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方向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同时选择最多两个方向的全部课程。

2.3教师教学能力的质量管理标准

本专业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管理,持续关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岗前培训、新课试讲、督导考察、教学交流几个方面设立了教学质量管理标准。

规范教师岗前培训。学院对新教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安排新教师定时观摩学习相关课程,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听课评讲指导,促其扎实掌握教学技能。

严格执行新课试讲制度。教师在开设新课前,需接受院督导组和教研室共同组成的检查小组进行的试讲考核,全票通过后方可开课。

督导定期考查教学情况。对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态度进行定期考察和评分,弘扬特色教学的同时及时发现不足。

组织教学交流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集中开展“听课月”和“交流周”确保优质教学质量,积极与芬兰坦佩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进行教师访问交流活动,分批进修强化我院教师素质。

教学质量管理标准随着培养目标和方案的调整而不断变迁,在动态化变化中保持教学质量管理的稳定非常重要。专业十年探索最终找到了适合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的标准体系,引领学生进行课内外实践活动并择优推荐实习单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3.全面评价学生追问管理成效

学生是教学质量管理成效评价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体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本专业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并保留个性特点,凸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升了学生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3.1考试考核结合灵活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

依据学校的考试管理规定,本专业近年来不断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内容与考核方法。考试分为考试和考查。基础课多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专业课程多采用考查形式,考查学生的实战能力。本专业注重平时考核,专业教师每堂课记录学生课堂表现,通过出勤、纪律、态度、回答问题、个人作业和团队项目完成情况等来进行评分,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3.2课堂课外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紧密结合建构项目制综合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项目制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社会调研、资源整合、创意策划和创业创新等能力。

本专业注重运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带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项目有效的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针对每次项目完成情况教师进行课外评阅和课堂随机抽查交流。课程结束时总结项目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课程内容。例如,《传媒市场调查》、《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活动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原理》等均组织了相应的实践环节。

本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通过《文化管理学院暑期实习暨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等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以笔者为例,每年均会指导几组学生团队参加学院文化项目创业策划大赛,多次获奖。2011年7月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2012年5月指导学生团队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第七届“仙林科学城・挑战杯”竞赛铜奖。

3.3他律自律结合客观评价学生的素质

本专业尤为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通过学风建设、心理辅导、宿舍管理等开展学校教育和自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重视学风建设活动。学院常设学风建设小组和学生学风自律小组,不定期抽查学生出勤和课堂纪律。学院倡导“一专多能,求实创新”,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研究生考试、专业技能考试。学院积极开展学术讲座,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授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委员充分借助网络和图书报刊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培养健全的人格。每年为毕业生举办毕业启程礼和红毯秀,鼓励学生们积极进取成就梦想。

深化宿舍管理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宿舍自律委员会对学生进行宿舍管理工作。各班生活委员组成的宿舍自律委员定期进行宿舍检查,营造整洁安全温馨的宿舍环境。目前,本专业学生已多次获得校级文明宿舍荣誉称号。

教学质量管理的成效难以精确评估,全面评价学生质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视角。笔者依据学生兴趣点设置更多样的项目类别,引入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激发其求知欲和参与度,取得一定成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统一的标尺看起来测量精准但缺失人文关怀,唯有充分尊重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经十年探索,一直注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关系其生存发展,如何继续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将教学质量管理特色转化为办学优势,使师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自,这是值得继续探索的课题。

注释:

①隋志刚,牟永贵.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中的教师主体性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1(3):134-136.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2

关键词: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作用;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上,而怎样真正实现并且提高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核心因素便是要注重文化艺术管理作用的发挥[1]。文化艺术的管理是以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对各类艺术的种类和特点进行总结之后依据市场的反应进行的管理活动,要想更好地进行文化艺术管理,需要对其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根据理论知识不断深化实践的力度,不断进行实践摸索,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1文化艺术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1.1文化艺术管理的概念介绍

文化艺术管理就是对文化艺术活动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加入人为的因素使其能够呈现出预期的结果,该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以及团队精神、情感管理[2-3]。文化艺术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对文化艺术进行全方面管理的过程,能够为文化产业创造更多盈利性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

1.2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目前来说,文化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其发展可持续性和系统性都不足,因而,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问题,例如文化产业从业企业较少,且较为松散,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而且,产业较为小众盈利能力较差,缺乏经验引导极易走入发展瓶颈;大部分文化产业生产销售的艺术品不能满足大众对艺术的追求等。文化艺术管理则能够规范文化产业的管理,为文化产业确立发展方向,并为文化产业提供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系统化的管理办法。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提高文化艺术的作用,只有文化艺术管理能够打破以往传统文化产业的束缚,通过对文化产业的规划使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进而提升竞争力,获得更加平稳、高效的发展路径[4]。一方面来说,文化艺术管理丰富了管理工作重点内容,通过优化科研项目经费,健全了科研项目的管理机构和基建办公环境,同时也为文化产业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并建立相关的研究基地和课题项目推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使文化产业的发展由量变上升为质变;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管理强化了文化产业的学术价值,深化了文化产业的服务大局意识,加强了文化产业在产品上的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使文化产业的时效性科研成果更深层次地彰显文化产业的价值,为推动文化产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2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于其他产品销售的盈利性产业,用来盈利的产品是具有一定艺术性质的产品[5]。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大多都是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的,而且现在进行文化艺术管理的人员大多都是由企业的领导人,或是文化艺术领域的创作者进行转型的工作人员,这就使得工作进展的不尽人意,使得文化市场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在的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2.1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政策

我国的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时间较晚,因而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对文化产业的规范化运营缺乏基础的认识和重视。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较少,规范文化产业市场的制度法规也较少,导致文化产业市场较为混乱,缺乏正常运行的秩序和良好的环境保障。除此之外,文化产业企业内部也缺乏对流程、运营规范性的制度文件,而且很多管理人员的思想都比较传统,无法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做出及时的转变,就使得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2.2相关管理人员权责不明且管理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现在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也就日渐显现出来,现在的发展局势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但是想要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加强文化艺术管理,目前在任命管理人员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管理人员都不具备比较专业的业务能力,就使得整个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6]。目前的文化艺术管理在任命管理人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业务能力,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对创新型理念的应用,对于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比较高,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化观念,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效率。

2.3缺乏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文化产业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于其他产品销售的盈利性产业,用来盈利的产品是具有一定艺术性质的产品。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大多都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而且现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由企业的领导人或是文化艺术领域的创作者转型而来,使得文化市场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在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艺术管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策略

3.1转变文化艺术管理理念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传统的文化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人民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来文化,对于这些文化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文化的根基,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要加强对文化艺术的管理,利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行实际性的管理,真正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利用微博、微信、QQ、电视、报纸等渠道分享一些软文、宣传语进行文化艺术管理概念及重要性的宣传,或者组织一些专题培训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通过一些文化艺术下乡活动加深民众的认识。

3.2创新丰富文化艺术产品种类

缺乏符合大众审美和艺术性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也是企业无法盈利、获得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文化产业应该及时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利用面对面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于市场产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引进具有创新能力或者文艺细胞的人才开展产品创作工作。还要选择更加优良的宣传团队和管理团队对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宣传,为产品提供更加合适的销售方式,进而使产品得到消费者的喜爱。除此之外,在进行文化艺术管理时要积极调整相关产业管理机制,选用更加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提高文化产业相关运营企业的效率和收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奥运会吉祥物采用征集、综合评定的方式择优、择新意选择就是为了创新文化艺术产品。

3.3落实文化艺术管理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传统的文化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人民在不断地接受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来文化,对于这些文化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就会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破坏传统文化的根基。不能够很好地维护传统的文化底蕴,就会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要加强文化艺术的管理,利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行实质性的管理,真正地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进行文化艺术管理时要积极地进行企业管理机制,选用更加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企业的收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西方文化的发展经验来看,进行有效的文化艺术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也应该及时转变现有的文化艺术管理方式,结合传统文化,根据现在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摸索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艺术管理方式。例如加强对与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进出口的产品可以增加一些国画或是油画等艺术产品,还可以构建书画爱好者的分享平台,由此来给大众增加接受文化信息的机会,进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3.4引入先进管理方式

合理利用国家政策能够使文化艺术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能够加强企业对于文化艺术管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文化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方式,从国家到企业都设定专门的文化艺术管理机构,明确各管理人员的权责,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并依照本国国情不断创新文化艺术管理方式,使其能够更加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3

论文摘要:文章简述了企业文化与安全管理的联系,强调了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对策。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纷纷逐渐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中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是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联系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补充。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的不合适方法等问题进行解决,是企业安全的主要工作。只有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才能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其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对此,就只有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加以控制和改善。采用安全管理的方法来控制人的行为,即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被管理者的个进行约束,以达到管理的需要。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上进行企业安全管理,并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对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逐步规范员工安全生产的行为,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因此,就出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弥补了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由于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并是通过教育、宣传、惩罚、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使得企业员工的安全修养得到不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行为得以改进,让员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向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转变。因此,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弥补了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同时,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

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安全文化具有反映时代要求的本质特征,它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其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只有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安全防范能力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为安全文化,“以人为本”是其核心,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是其最终目标。

(二)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企业的共同追求就是为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而这要建立在企业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从近些年看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经常发生重特大事故,没有有效控制人的违章行为,企业依然存在重大隐患,对事故的处理企业也是疲于应付。因此,只有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力度,形成良好浓厚的安全氛围和安全生产环境、实现职工安全自主管理模式,这样企业才能对生产进行精心组织,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在企业中大多数的违章行为并不是因为职工故意而为,而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所造成的。欠缺对“人因”足够认识,即人的文化、人的素养没有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因此,为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要确保人的行为、设施和设计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从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建设系统的安全文化,确保人员的安全生产,这样企业才能实现规范、安全的生产管理,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并长期良性循环发展。

三、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积极倡导

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在建设新型企业安全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实践中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文化要进行积极宣传,以身作则,让员工明确企业所提倡的文化。明确企业的相关准则。

(二)明确企业各层次安全责任人

通过各控股公司至车间、班组的活动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而现场生产的指挥者就为控股公司的车间主任、班组长。因此,要坚持“一级抓一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晰权责,对其所管辖的本单位、本班组的安全生产主要由各控股公司总经理、生产副总、车间主任、班组长负责,并要求安全责任要得到层层落实。

(三)抓住安全生产的要素,重视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生产是一个人一机一环境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引发事故。安全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员、机械、环境这三要素。因此,安全生产管理要以安全生产三要素和项目管理为重点管理对象,进行预防性的安全管理,以实现生产的安全化,减少和控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首先,要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人是管理的主体,人也是管理的客体,人是管理的最终目标。人的素质在安全生产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效措施以使得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所提高,并使得人的综合安全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其次,要加强设备和作业环境的安全生产管理。设备和作业环境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为消除在安全管理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和危险因素,需要涉及到很多专业的技术问题,因此,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使物在人-机-环境系统中的安全性能和质量都能达到本质安全程度。要实现对设备、作业环境的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将国家颁布的《消防安全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规中对企业所做出的相应安全规范要求融入生产技术中,以使得作业环境得以改善,实现企业生产安全运行。

四、重视激励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激励机制逐渐成为安全管理文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大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仍然以负激励即违章罚款为主,这样的激励方式就过于单一,而且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情绪,打击员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重视激励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正激励的作用,正激励包括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例如,对表现良好或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或是评选安全标兵,以满足个人的荣誉感,激发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五、加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实际证明显示,为节约成本而牺牲安全保障为代价,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引发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发挥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潜在作用,以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投入适当的资金,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设施,更新安全技术仪器、装备,从而使得企业的安全科技含量和安全装备水平得以提高。同时,在加大安全生产装备和技术的投入之外。还要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得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员工安全操作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史有刚,罗云,刘卫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最新企业管理咨询手册[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4

关键词: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出,泛指一切文化意义的创作与销售。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文化产业这一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也得到了提升。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了,而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当代社会,文化实力已然成了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了时刻紧跟国家政策的先进导向,新世纪以来国内的众多不同层次的高校都纷纷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这样一个新专业,并且因为这一新兴专业瞄准了市场、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学生都愿意报考,此类专业还在不断扩大。艺术类高校与普通的高校不同,由于招收的大多是艺术类的、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其在办学的方式、理念和目的上都具有特殊性。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艺术类院校也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旨在结合艺术学校的特色,培养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然而,由于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不具备可借鉴的办学经验,艺术类院校对于此专业的建设又要结合实际情况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如何建设和改革艺术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了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思索探究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全局性的眼光,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艺术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分析

(一)在艺术方面特长的优势

文化产业囊括了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化与艺术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文化产业的很多组成部分都与艺术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艺术学校在犒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产业时有了自己独特的优势。艺术学校的学生往往从小就专修一门或者两门艺术类的课程,加上在学校内接触到的大量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艺术类课程的培训,艺术学校的学生在艺术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艺术方面的相关技能的熟练掌握能够有效地为文化产业管理服务,这就使得艺术学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时有了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二)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劣势

由于所招收的生源不同,相较于普通高校,艺术类学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时有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要学好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化理论知识是必须的,能够为他们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然而由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从小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艺术课程的学习上,甚至还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文化课程不过关才走上艺术这一条路这些先决条件的存在使得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和掌握方面有所欠缺,存在着文化理论知识不过关的问题,这就为更好地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三)国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足的机遇

艺术类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一个很大的机遇就是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相关的从业人员远远不足,急需相关的人才进入社会。新世纪以来,为了迎合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力发展国内的第三产业,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我国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文化产业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此之前高校并未有针对性地开设过此类的专业和课程,导致了社会上缺乏专业知识过硬的从业人员。为了保证文化产业能够运转,只能以次充好,将专业人员吸纳进这一产业。可是即便如此,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其规模的扩大,是必须要更多的从业人员,这就为艺术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提供了机遇。

二、艺术学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目标

要想有效建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首先就要明确这一专业的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艺术类学校在明确专业定位是切忌跟风普通高校,必须要注重结合自身艺术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制定出专业的定位。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也要认清在艺术方面有特长而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有欠缺这一学生的现实,要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新兴专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师资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因为专业的开设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艺术学校要结合自身学生艺术方面又特长、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这一实际情况,以广阔的视野面向全社会招收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教师,同时加强对校内已有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教学的针对性和先进性,要求能够巩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并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还要对学生加强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增强他们的竞争力。教师要认清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需求,在培养学生是有一个良好的定位,打造出更具有竞争力和专业技能的学生。

三、总结

在二十一世纪,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无穷的发展潜力,艺术类学校在开展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明确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增强专业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为了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快的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一、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背景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提倡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年6月,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国家和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于是更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成为这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6年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该专业的报名人数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十分不乐观,并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去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实众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领域是缺乏人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业内人士达成共识的看法,事实也是如此。这样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2.1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当务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2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3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缺位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兴学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抱残守缺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我国高校原有的师资配备中,文化、艺术、经济、管理、旅游、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与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其知识结构是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他们或是对新知识缺乏兴趣,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而作为新兴专业,又没有多少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这样,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数量少,二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水平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不多。虽然一些高校也使用一些相关教材,但这些教材大多是从传统的专业和教学模式平移过来的,如“文化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文化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没有说清楚;有些教材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符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文化产业专业教材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深层次反映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现状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低,因而造成文化产业领域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部门目前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

因而,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确定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之上。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复合性、应用性,要围绕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这个目标,构建起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的科学架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3.2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路径,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解决课程体系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能延续旧有的政府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口径和培养模式,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新的定位。要根据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内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要符合文化产业实践性的要求,加强应用性的课程、调整理论性过于强的内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

3.2.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学导论、中国文化简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类学导论、文化资源概论、艺术基础、美学概论、宗教文化、民俗学等;这一课程群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3.2.2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营销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充分的准备。

3.2.3经济学类课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3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最容易形成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具体表现为三个脱节:几个课程群之间的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性要通过知识的拓展与融合方能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文化类课程、经营管理类课程组成,要解决好两个方面课程之间的协调和协同的问题,以形成课程之间的合力。要求担任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克服认识上的偏见,明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的中心目标,紧紧围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经营型文化管理人才,还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第一、第二、三课堂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3.4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复合型、应用性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突出特点,懂经营、善策划,熟谙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设计长项。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还应当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真正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应当更多的体现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应当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现实。因而,要特别强调实践性的重要意义,要求所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增大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时间,突出专业调研、文化企业考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任,王福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据_内容与路径.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10期.

[2]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2月.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6

效能指的是事物内部所蕴含的能力与组织内在功能的体现。安全管理效能指的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能力与安全生产目标实现的成效。企业安全管理效能主要是通过管理手段、规章制度、安全文化氛围等调动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安全生产能力与安全执行效率的提高来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效能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生效速度与安全管理程度两个方面。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影响着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安全工作执行者的主动性决定着安全工作的效率。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员工安全知识水平不高而导致的。员工安全主动性指的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而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安全主动性水平,较高的安全主动性才能够促进安全管理效果的提升。

2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2.1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理念的影响安全理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精神中有所体现,属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在价值体系。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发挥的主要作用为引导管理者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提高责任意识与更新安全管理理念;引导员工树立积极的安全生产价值观,提高安全责任意识。通过这些方面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效能建设成效的进一步发展。

2.2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行为的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安全生产实践中更好地融合管理者与员工的安全文化理念,实现他律性与自律性相互结合,将安全理念转化为安全行为。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管理行为存在约束作用,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实现管理行为与安全行为的巩固,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与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2.3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影响企业利用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性与规范性特点来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引导、约束与规范。不同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中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着不同的特征,部分企业强调运用惩罚代替管理,导致安全管理效能较低;部分企业强调安全生产数量、不重视安全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效能同样不理想。企业安全管理不仅要重视管理制度内容的科学、严密,还要重视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才能够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成效的提高。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制定与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安全生产制度执行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安全管理制度效用最大化。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3.1重视文化模因,促进安全管理效能的提高文化模因对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都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模因指的是能够对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进行传递的信息形式,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与传播力。积极的安全文化模因能够促进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能。

3.2防范文化退化,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化法治安全文化建设属于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其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坚持的观念,实现在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中的有效渗透,树立非常牢固的安全观念,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效能提高。如果发现企业安全文化出现退化的情况,要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各种连锁反应的出现。一旦出现安全文化退化而又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损失。

3.3强化安全反思,注重企业文化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行动情境更加复杂与不确定,因此要通过知识对行动情境进行再次定义与监控,通过反思来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反思实际上就是自身风险意识的强化,应该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得到贯彻。同时,需要通过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结构与方向的调整,控制同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4结语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7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是文化资源转换生成文化产品的创意与策划能力,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创意能力培养,就必须强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加强文化课程、创意表现课程与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这是解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意能力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创意能力;对策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应用型产业开发人才培养为专业定位与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批准文号:湘教通【2016】400号)

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是人类经济发展产业下游化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因而众多国家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意识的支柱性产业。我国也于2012年颁布了《振兴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标志着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类专业是直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美的感性呈现形式的专业,直接面向的是工业产品、服装服饰、园林景观、动漫等生产生活行业,本身就是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类别。此外,向人类的文化成果寻求文化产业的创意灵感,以丰富文化产业的哲理深度与审美温度,本身也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意表现能力,就成为文化产业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本文拟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何加强创意表现能力提出对策与措施。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须加强文化类课程建设

文化作为人类“狭义动物性提升”而创造的心智成果,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自身生产结果,从而使人类在类本质特征上区别于动物,所以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即“文化的动物”。但人类的文化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与模式,而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性甚至族群性,各民族自身所创造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反映自身生存世界的一种观念性表达,具有民族本身认识与反映世界的价值与意义,并不奉行统一的标准与原则,所以博厄斯等人坚持“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即任何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不存在谁优谁劣的理性评价标准,也不存在“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规律。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造就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感受与体验,也为文化产业的丰富性感性呈现形式提供了灵感源泉。比如,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都有其作为构成性原理的能指音响形式,这种能指形式所呈现的视觉化纹样、图式、图像与图案等,就是文化产业审美化表现的创意元素。只有从人类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体系中,提取出取之不尽的文化元素,才能为文化产业专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来源与资源,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审美化表现元素。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加强创意表现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加强文化类课程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文化类课程。文化类课程不仅包括“大传统文化”,即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概论,还应包括“小传统文化”,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与外国民族民间文化等,才能体现丰富的民族文化视野。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创意表现的课程建设

尽管中外创意产业理论界对“创意”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也还没有产生一个能为大家所接受的科学定义,但中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界已经对此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诸如韦伯•杨的“旧元素的新组合”,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的“对业已存在的东西的再造”,以及我国赖声川先生的“元素的组合与拼贴”等,都已经触及到了创意概念的本质,即创意体现了人类对一定文化模式所形成的符号世界的反抗与超越,从而以丰富多彩的符号感性呈现形式来实现对概念化、机械化符号世界的审美化表现。当然,从严格的学理规范来说,韦伯•杨、霍金斯与赖声川等人的阐述,还只是观念性的描述与现象性的解释,而不具有研究对象的规律性抽象以及方法性指导,因而还不是科学严谨的创意定义。相信随着越来越热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学界对于创意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意学这门学科一定会产生并成熟。从以上这些创意理论研究的先驱对创意的阐述来看,创意表现与艺术表现是有区别的:创意表现体现在以不同民族的文化符号元素来反抗与超越概念化、单一化、机械化的民族符号世界,从而实现本民族符号世界的丰富性感性呈现形式;而艺术表现体现在心灵化与观念化的意象图式来升华与超越符号能指形式的工具性、功能性、实用性,从而赋予生产生活世界的审美化愉悦;前者重在丰富性,后者重在审美性。由此可见,创意表现与艺术表现具有本质属性与方法实现上的差异性,比如,概括、抽象、简约、异质同构的方法是审美表现的方法,而不是丰富性感性呈现形式的方法即创意方法,因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创意表现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增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创意表现能力。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市场营销类的课程建设

市场营销是以“买方市场”为生产经营准则的商业哲学与经济观念,是与传统的“卖方市场”生产经营准则相对的现代经济形态与经济方式。市场营销强调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产品竞争优势与特色,强调精准的目标客户对象,强调深入细致的目标客户消费心理规律与行为特征的分析,一句话,现代生产经营考虑的是如何使产品“适销对路”,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一切文化产业诸如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动漫设计等针对的都是生产生活的产品,而不是纯粹审美的艺术品,即不属于康德所说的“纯粹超功利”的艺术品。产品的艺术化表现与审美性愉悦只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一个增长极,或者说利益最大化实现的一个因素,而不是产品的本质属性,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适销对路”。可见,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按照“买方市场”观念来转换生成文化产品,而不是按照纯粹审美愉悦的超功利性来进行文化表现。创意能力的培养除了灵感来源与表现观念的要求之外,还必须有“买方市场”的观念要求,即如何寻求细分市场下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与特色的文化产业产品,针对的具体客户是哪一个消费群体,这种产品的设计如何满足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规律与行为特征等等,才能够实现文化产业产品的“适销对路”。再好的创意灵感与表现观念,如果不符合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要么是“孤芳自赏”的艺术作品而不是市场化的产品,要么是束之高阁的图案而不是企业欢迎的方案。所以,加强文化产业创意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市场营销类课程建设,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应用统计、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的设置。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小农经济;产业;文化迁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12-02

一、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竞争力

1.科学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国家的强大源于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来自企业活力,企业活力来自于企业不断创新而产生的竞争力。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来说,国际资本流入的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产业低技术产生低利润现状、中低端产品的市场饱和与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不可持续趋势等需要产业转型,提升竞争力。

企业把某些资源经过优化组合而转换为产品与服务。企业的竞争力是资源实力与对资源的整合力―管理力这两者之合力。资源实力是矢量力,是竞争力的前提充分条件,科学管理中的“科学”是管理矢量力之方向,不适合现状的管理是管理方向与竞争力方向相反,会削弱竞争力。只有资源实力与管理力方向一致,它们的和即竞争力才能增大。通过科学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独特资源配置,才具有经济技术效率,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提高效益。例如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只是代表企业具备了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的可能性,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1]。“有治之兵,无能之将,败矣”,管理具有科学性才能保证组织竞争力。

2.企业文化力能够促进企业的科学管理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性的演变不断推动企业管理的发展。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劳动依靠体力,到工业化时代,主要依靠机器、信息技术、软件等来维系生产活动。管理是已有理论经验与管理实践艺术之集合,没有最好、统一、现成的管理模式,管理操控以适时、适情、适度与弹性为行为基准。生产力技术实践的变迁,企业管理从农耕社会的经验管理演变到工业时代严格的制度管理,知识经济社会的企业管理要变革了,就是增加管理中的文化要素。个中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备与社会开明的用人制度增加了员工离职机会,收入差异增大,个性化员工出现,员工文化程度提高,精神层次的追求呈现差异化、品位化、格调多样化倾向,这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挑战,不能再完全仰仗严厉呆板的制度来管理员工了。富士康公司员工管理问题提醒我们,企业要应当用统一员工价值观念的文化管理来形成企业凝聚力,以实现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正像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的:管理越是能应用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它越能成功[2]。

3.企业文化力是企业竞争的稀缺资源

经济一体化引发员工价值观从治到乱,多元观念冲击并且挑战过去成功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要整合混乱、复杂、变异的员工思潮,重建企业文化。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稳定性,即组织文化惯性[3]。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企业管理手段、员工行为导向标。观念滞后于实践之特性阻滞企业管理发展,会使企业发展付出代价。企业文化能形成良好的企业良好的改革氛围,降低制度执行的成本,弥补制度建设的不足[4],降低制度变革的成本,符合企业利益。正因为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管理,因此它是竞争优势一种来源[5]。

二、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状况及成因

1.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状况

初级阶段的经济成分复杂,文化也多元且富于变化。许多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企不分的管理制度羁绊,企业文化表现为与企业经营无关的管理政治化。其表征是:文化空壳化,空洞无物;文化顺从化,无自己灵魂;文化无个性化,没有生命力。差异特性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无灵魂的企业会出现低效、欠活力、混乱的状况。而许多中小企业与乡镇企业的企业文化却走向另一极端,即没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的动态式先进文化;合资与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正在演变中,但是它也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

2.目前企业文化的渊源分析

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利用企业文化来保持企业的发展优势,是改变企业文化现状的途径。按照社会文化学家霍夫斯达特说法,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权力距离、不确定回避、个人主义、男性化程度,后来他的学生彭麦克又增加了短期与长期价值取向。按照这种理论分析我国特殊的社会状况,我们能看到我国落后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根源。

(1)权力距离--集权主义的弊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企业是集权化程度相对高的金字塔式的,带有浓重的人治色彩。它虽然表面呈现稳定状况,但是由于没有民主决策机制,风险较高,缺乏快速、准确、及时反映市场规律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渠道,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主流文化渗透于且主导着国有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呈现政治化倾向。由于权力距离大,资源掌握在高层管理人物手里,因此员工养成惟命是从,喜好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风气,出现了溜须拍马、说假话的企业亚文化。这些亚文化是不健康的,不利于企业管理,也腐化影响社会健康的主流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惯性在短时间内无法消失,影响了企业的变革与发展。过分尊崇权力形成了驯从与按部就班的工作态度,没有自我决策意识,也就没有经历风险考验的可能性,因此惧怕风险,不愿承担风险,不想创新,钟爱稳定工作环境,这与企业需要创新精神的文化格格不入。

(2)原始与封建社会经济模式的积弊。主要有: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原始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出匮乏,为维护部落团结,组织分配就按照平均主义进行,这样的分配文化深深地烙印于原始人心目中,又一代代传承下来。组织政治上的任人唯亲。原始部落的家族式运行形式,形成了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它有排外思想,对内不讲原则,只讲亲情伦理与关系;对外不信任他人甚至排挤他人。这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造成企业里面的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的庸俗人际关系的出现。不合作与利己主义。最早的“井田制”的农业作业模式,以及由它延伸的土地使用模式把农民束缚于土地。依附于土地的农民独立完成农产品的全部生产流程,无须与他人合作,因此形成合作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这种文化延续至今,就衍生出现今的企业文化。

3.现代生产的管理观念与旧企业文化的冲突

(1)信息路径与集权主义问题。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性要求信息沟通要准确、及时,而集权式的多等级管理方式与组织结构会使信息传递损失多、信息扭曲失真。有人调查信息传递损失的结果是:董事会100%,副总经理63%,高级主管56%,工厂主管40%,领班30%,员工20%[7]。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在他《经理的职能》就说:“信息联系的路线必须直接、短捷。”[8]

(2)现代生产与小农意识。小农经济后,出现了现代化大生产的流水线作业方式。现代化大生产这要求员工要有时间观念,因为个人只是工业产品经营总环节中一环,只有大家紧密配合才能完成企业目标。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收入分配上不能有平均主义思想,否则企业就留不住人才,没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企业也就没有发展的活力。竞争性要求企业不能自我懈怠与满足,否则它就被挤出市场。而小农意识则从自我利益出发,缺乏合作精神,不能从大局着眼,对现代企业文化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企业文化变革的现实必要性

谁拥有企业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如何开展业务,并且有助于管控员工的行为,是竞争优势一种来源。

1.企业文化管理的成功实践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日本企业文化管理实践引起就美国学者的关注,企业管理从硬管理向软管理方向发展。美国基于其制度的传统管理模式受到以日本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巨大挑战。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人的管理,企业一切经济活动都要由人来执行与控制,而人力资源又不同于企业其他物质资源(原材料、财务资源、生产工具等),它具有多变性、可塑性、激励潜力。由于现代运输体系的便捷与投资贸易壁垒的减少,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从而使生产成本差异在企业之间被缩小,人力成本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与教育的市场化、大众化,企业的这方面成本差异被缩小,投融资市场的开放使得企业的财务成本差异也被缩小,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上,企业竞争从关注有形资源转移至无形资源的创造上。企业文化是无形资产之一,它也影响其他无形资产,例如商誉。企业管理组织框架可以模仿,而企业文化是不容易被模仿的,它是企业内在灵魂,不具有外在性,是企业竞争的秘密武器。

2.满足个性化消费者要求的需要

马斯洛的人的五种需求递进理论指出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个性追求演变轨迹:从温饱时的重视生理需求的物质文化向温饱后重视心里、情感、自我实现等精神文化方向演变,企业管理工作只能适应这些变化。如何生产有文化力的、满足个性化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激情,减少工作疲惫感、压抑感及厌倦心理?面对思想观念多样性的新一代的员工,如何统一企业的思想,形成企业凝聚力,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审视国内外企业的管理方式发展脉络,我们就不难理解,企业管理为什么从早期依靠人的经验管理到后期的凭借制度、重视员工行为、计算机科学模型的管理,再到未来的依赖企业文化管理的演变了,这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人的教育水平、人性演变的使然。

四、企业文化迁移与迁移路径

企业发展的现实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先进企业文化意识,而意识并不总是与现实同步,往往是滞后的。现代企业以创新发展为价值取向,变革某些旧的模式在所难免。企业文化演变有两种基本路径:一是被动式的企业文化演变,二是主动式的企业文化演变。前者是: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后,企业文化被动地发生了变化;后者是:先主动地营造改革的文化氛围,适当时间进行企业文化变革,而后企业管理体制变革。路径取舍标准是变革的成本大小、收益多寡。哪一种变革路径都有它适应的环境,我们只能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具体的探讨。

――――――――――

参考文献:

〔1〕张正堂.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人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5,(8):52.

〔2〕俞文钊.跨文化管理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03.

〔3〕石伟.组织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241.

〔4〕阎世平.制度视野中的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95-98.

〔5〕J・B・anizational culture: 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6,(11).656~665.

〔6〕黎永泰,等.企业管理的文化阶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7.

〔7〕吴照云.管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20.

〔8〕吴照云.管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72.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一、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竞争力

1.科学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国家的强大源于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来自企业活力,企业活力来自于企业不断创新而产生的竞争力。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来说,国际资本流入的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产业低技术产生低利润现状、中低端产品的市场饱和与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不可持续趋势等需要产业转型,提升竞争力。

企业把某些资源经过优化组合而转换为产品与服务。企业的竞争力是资源实力与对资源的整合力―管理力这两者之合力。资源实力是矢量力,是竞争力的前提充分条件,科学管理中的“科学”是管理矢量力之方向,不适合现状的管理是管理方向与竞争力方向相反,会削弱竞争力。只有资源实力与管理力方向一致,它们的和即竞争力才能增大。通过科学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独特资源配置,才具有经济技术效率,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提高效益。例如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只是代表企业具备了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的可能性,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1]。“有治之兵,无能之将,败矣”,管理具有科学性才能保证组织竞争力。

2.企业文化力能够促进企业的科学管理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性的演变不断推动企业管理的发展。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劳动依靠体力,到工业化时代,主要依靠机器、信息技术、软件等来维系生产活动。管理是已有理论经验与管理实践艺术之集合,没有最好、统一、现成的管理模式,管理操控以适时、适情、适度与弹性为行为基准。生产力技术实践的变迁,企业管理从农耕社会的经验管理演变到工业时代严格的制度管理,知识经济社会的企业管理要变革了,就是增加管理中的文化要素。个中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备与社会开明的用人制度增加了员工离职机会,收入差异增大,个性化员工出现,员工文化程度提高,精神层次的追求呈现差异化、品位化、格调多样化倾向,这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挑战,不能再完全仰仗严厉呆板的制度来管理员工了。富士康公司员工管理问题提醒我们,企业要应当用统一员工价值观念的文化管理来形成企业凝聚力,以实现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正像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的:管理越是能应用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它越能成功[2]。

3.企业文化力是企业竞争的稀缺资源

经济一体化引发员工价值观从治到乱,多元观念冲击并且挑战过去成功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要整合混乱、复杂、变异的员工思潮,重建企业文化。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稳定性,即组织文化惯性[3]。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企业管理手段、员工行为导向标。观念滞后于实践之特性阻滞企业管理发展,会使企业发展付出代价。企业文化能形成良好的企业良好的改革氛围,降低制度执行的成本,弥补制度建设的不足[4],降低制度变革的成本,符合企业利益。正因为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管理,因此它是竞争优势一种来源[5]。

二、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状况及成因

1.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状况

初级阶段的经济成分复杂,文化也多元且富于变化。许多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企不分的管理制度羁绊,企业文化表现为与企业经营无关的管理政治化。其表征是:文化空壳化,空洞无物;文化顺从化,无自己灵魂;文化无个性化,没有生命力。差异特性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无灵魂的企业会出现低效、欠活力、混乱的状况。而许多中小企业与乡镇企业的企业文化却走向另一极端,即没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的动态式先进文化;合资与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正在演变中,但是它也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

2.目前企业文化的渊源分析

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利用企业文化来保持企业的发展优势,是改变企业文化现状的途径。按照社会文化学家霍夫斯达特说法,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权力距离、不确定回避、个人主义、男性化程度,后来他的学生彭麦克又增加了短期与长期价值取向。按照这种理论分析我国特殊的社会状况,我们能看到我国落后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根源。

(1)权力距离--集权主义的弊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企业是集权化程度相对高的金字塔式的,带有浓重的人治色彩。它虽然表面呈现稳定状况,但是由于没有民主决策机制,风险较高,缺乏快速、准确、及时反映市场规律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渠道,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主流文化渗透于且主导着国有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呈现政治化倾向。由于权力距离大,资源掌握在高层管理人物手里,因此员工养成惟命是从,喜好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风气,出现了溜须拍马、说假话的企业亚文化。这些亚文化是不健康的,不利于企业管理,也腐化影响社会健康的主流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惯性在短时间内无法消失,影响了企业的变革与发展。过分尊崇权力形成了驯从与按部就班的工作态度,没有自我决策意识,也就没有经历风险考验的可能性,因此惧怕风险,不愿承担风险,不想创新,钟爱稳定工作环境,这与企业需要创新精神的文化格格不入。

(2)原始与封建社会经济模式的积弊。主要有: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原始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出匮乏,为维护部落团结,组织分配就按照平均主义进行,这样的分配文化深深地烙印于原始人心目中,又一代代传承下来。组织政治上的任人唯亲。原始部落的家族式运行形式,形成了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它有排外思想,对内不讲原则,只讲亲情伦理与关系;对外不信任他人甚至排挤他人。这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造成企业里面的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的庸俗人际关系的出现。不合作与利己主义。最早的“井田制”的农业作业模式,以及由它延伸的土地使用模式把农民束缚于土地。依附于土地的农民独立完成农产品的全部生产流程,无须与他人合作,因此形成合作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这种文化延续至今,就衍生出现今的企业文化。

3.现代生产的管理观念与旧企业文化的冲突

(1)信息路径与集权主义问题。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性要求信息沟通要准确、及时,而集权式的多等级管理方式与组织结构会使信息传递损失多、信息扭曲失真。有人调查信息传递损失的结果是:董事会100%,副总经理63%,高级主管56%,工厂主管40%,领班30%,员工20%[7]。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在他《经理的职能》就说:“信息联系的路线必须直接、短捷。”[8]

(2)现代生产与小农意识。小农经济后,出现了现代化大生产的流水线作业方式。现代化大生产这要求员工要有时间观念,因为个人只是工业产品经营总环节中一环,只有大家紧密配合才能完成企业目标。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收入分配上不能有平均主义思想,否则企业就留不住人才,没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企业也就没有发展的活力。竞争性要求企业不能自我懈怠与满足,否则它就被挤出市场。而小农意识则从自我利益出发,缺乏合作精神,不能从大局着眼,对现代企业文化发展起阻碍作用。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9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 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毗邻京津两个文化强市,建设成为文化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始终不能与京津两地齐头并进,并且发展劣势凸显,从文化产业领先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结合我省乃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以,这个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1当前河北省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起步较晚,2004年,教育部才开始在全国四所重点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据统计,我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并且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河北省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此种背景之下,河北省的地方高校必须承担起培养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重任,但是到目前为止,河北省仅有河北经贸大学、邯郸学院、石家庄学院三所高校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院校数量较少,同时虽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教育部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中,但是在地方高校招生专业的划分上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的招收直接受到影响。从目前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来讲,这几所高校都尚未形成社会亟需的高职--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其次,从目前在校学生的培养状况来看,因受到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所设置的培养计划缺乏特色,缺乏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化产业学等学科,学科教学体系相对健全,但是这种学科体系出现学科专业大而全、全而不专的现象,学生无所适从,更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最后,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低下。

1当前河北省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因此,能否培养出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关系到我省文化经济能否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目前,河北省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仍然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

2.1学科体系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作为一个新兴的管理类专业,开设文化产业的本科院校基本上都将“扎实的文化基础、宽广的文化视野、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出既有宽广的视野、精深的经营管理理念,又懂文化、懂市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我省高校办学的总体情况来看,受到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专业设置上不合理,横跨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这种大而全的学科体系设置直接导致文化产业管理课程目标不明确。其次,专业学科归属不清晰,高校现有的文化产业专业有的在历史学院,比如邯郸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如石家庄经济学院,有的在人文学院,比如河北经贸大学,培养的学生有些具备文化底蕴,但确缺乏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有些具有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却又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与社会亟需的专门人才挂钩,背离市场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2.2师资队伍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文化产业是个新兴的专业,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专业其实是个交叉学科,它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较强的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因此对专业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我省高校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并未形成文化产业专业出身并且拥有系统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所以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的状况,大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领域,“这些人员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协和度很大,但也很容易受到传统专业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在专业教学模式上显得单一。同时“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知识积累,也谈不上对文化产业的现实状况和运作实践的把握,”因此,现有的师资队伍基本上都不具备较系统的文化产业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2.3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能力既包括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又包括对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统筹、规划和运作的能力。由于文化产品产业价值链式是通过知识产权授权经营来实现的,所以,在目前高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进步与发展推动力的今天,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需要掌握当前先进的高新技术,通过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同时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增值的文化产品。就目前我省高校培养出来的文化产业人才来看,大部分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仍然存在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力度不够的现象。理论知识讲授的太多,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密切接轨,同时社会实践课程开设的又不多,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社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独立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河北省地方高校应依据地方文化特色及文化事业发展趋向,不断探寻与完善我省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爱萍.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利用地域特色[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

文化产业与管理篇10

关键词:创新型 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是一整套围绕着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传播、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兼顾市场和公共服务的双重导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创业;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影响着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走向。从国际形势看,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提高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也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升格”为国家战略层面。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一、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文化部门都是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缓慢。2004年,教育部才开始在全国试点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属于本科专业目录外的特设专业;2011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才纳入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招生目录中。由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晚、经验少,各高校的该专业均是在原有文化艺术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新闻传播、历史学以及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化转而来,在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培养的人才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的学生学科背景单一,知识面窄

文化产业是多学科的整合,涉及面广,而高校专业划分过细,各个院系与专业缺少交叉融合,学科建设的综合性(交叉性)与实用性、广博性与专业性的矛盾,以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学科建设经验的缺乏,很难为本科生构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体系,不能培养既懂文化又懂观众,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策划、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的匮乏,使得我国没有专门的人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导致西方文化产品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却在大量流失。

2.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科体系不完善、学科地位低

文化产业曾属于管理类下边公共管理类的一个专业,目前又划为工商管理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文化产业内涵的多样性,其专业人才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包括了文化创意、技术制作、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和科研教育等涉及文化产业价值链条中,从原始创意——商业策划——企业运作——投资融资——产业开发与制作——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不同层次的人才。文化产业专业挂靠管理学无法体现其文化属性,也无法涵盖文化产业的丰富内容。在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中,所列的二级学科也没有文化产业。高校现有的文化产业专业有的在历史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有的在文学院,有的在传媒艺术学院等,培养的学生有些传统型学科知识比重大,缺乏产业意识和能力;有些具有产业意识和能力,却又缺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

3.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由于文化产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创造的是符号(象征)价值、产业价值链式是通过知识产权授权经营来实现的。特别是在目前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的背景下,所培养的人才都需要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增值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能够对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统筹、规划和运作,拥有创新意识、综合知识以及多样技能的经营管理人才。而在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知识面的铺设,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主要有三大发展趋势。第一,文化产业相关企业通过重组、并购和资源整合等方式成为文化产业集团,并朝着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全媒体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文化传媒产业出现资本运作大潮,行业市场化、资本化趋势明显,上市和文化产业基金成为业内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第三,传媒、电信和互联网三大产业不断走向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以宽带网络应用为核心、数字应用为基础,整合各种传播传媒的大传媒平台,一个崭新的以数字化传播、多点对多点、全立体的传播机制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围绕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重点要把握下面二个方面:

1.注重文化内涵的培养

好的文化产品文化底蕴深厚,是利用文化资源中的元素,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产生出的一种内容或形式的创作和创新,具有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能够形成从文字脚本到影视、动漫,再到品牌营销、旅游和文化衍生品等巨大的产业链条。如沃特·迪士尼创造了神奇的“迪士尼王国”,米老鼠和唐老鸭成为全世界所宠爱的动画形象,具有经久不衰的震撼力;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因其对东方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宫廷文化、医药文化、餐饮文化、药膳文化、礼仪文化、女性文化系统与专业性的人类学挖掘与呈现,带来了韩国服饰、医药、餐饮、旅游热的“韩流”,形成了内容生产的知识链、资源链与资本链、版权链。而我国拍摄的中医药文化的《大宅门》情节吸引人,然而中医药与药膳的文化知识生产却不明晰,难以形成内容生产的文化创新与传播效应。目前我国是一个外贸出口大国,但又是一个文化贸易弱国,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基础薄弱,人才的缺乏。因此要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文化内涵培养,加强文化的内容生产和文化产业的科学基础建设。

2.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内容与形式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西方文化产品讲究艺术性、商业性,制作手法新,能够用新颖的创意和理念展示自己的文化,从而赢得世界市场。如《魔戒》、《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等国际市场上最成功的文化产业的精品,就是充分发掘和利用不同的神话资源,重新建构或再造一个新的神话传统;美国电影“阿凡达”带给人们的启示就是创新,一是制作手法创新,“阿凡达”只有25%的内容使用了传统的外景拍摄,剩下的全部都在CG世界结合表演捕捉和虚拟环境生成;二是内容创新,“阿凡达”里面的语言是由美国四个大学的教授用了六年时间研制出来的,里面涉及到了5000多种植物。有专家说“阿凡达”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计算机算出来的,这跟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完全不一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多是与数字、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文化企业,有许多以前没有的、新的职位,如虚拟现实建模、三维动画制作、ID设计师、3D角色动画师等。一名手机游戏策划人员,其工作可能涉及到设定一些程序,包括确定手机游戏中的公式、调整数值的平衡、编写游戏主线、脚本等;可能还要设计游戏关卡,包括地图、人物、物品的设定。在这些工作中,需要具备创造性、想象力和文案写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三、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路

根据社会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的状况,其人才的培养应该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专业领域初步训练。

1.设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双重模式的培养目标

由于文化产品具有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文化产品价值分为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应当把握文化生产的特殊规律、运作过程、生产技艺,文化产品管理、营销及文化组织的具体操作方式与规则等,注重文化内涵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理念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在培养模式上强化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特色论证;在教学方式上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且需要行业的经验和实践的操作。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应该创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双重模式,即在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增设毕业作品环节,培养具有文化产业核心理论和操作运营技能的人才。然后再在原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总体要求,整合各实践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构建综合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

2.构建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依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编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制定每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贯穿在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从纵向来讲,要把实践教学从低到高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1)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2)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是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实现以学为主的“工”,为校外以工为主的“学”——顶岗实习打好基础。(3)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可以与大学科技园、文化产业创意园、文化科技园等行业企业合作,采取项目管理,团队攻关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综合技能实践与应用能力提高有机结合。如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媒体实验室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合作组建项目部,承接了北京市教委新媒体互动广告项目等产学研项目,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建设。

3.建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基地

主要是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如电子商务实验室、文化产业管理模拟或仿真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网络游戏实验室、数字化技术实验室、文化创作和鉴赏室、动漫画设计室等。其主要功能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文化创作与鉴赏和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等专业技能。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能够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受正规操作训练,同时又能感受到文化产业等企业氛围,为形成良好的行业素质打下基础。

(2)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顶岗实习的场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能够使学生有高规格、稳定的实习场所,使学生直接接触企业、接触社会,弥补校内实践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能够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这类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工作来了解各种文化企业以及企业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学习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创作能力,学习企业各级领导的领导艺术、鉴赏能力、管理方式、决策过程。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也使他们感受了不同的企业文化,最前沿的经营管理理念、创作手段和生产方式。

总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培养目标改革着手,培养文化内涵深厚、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文化产业管理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姜锐.“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岳论丛,2011(7)

[2]花建.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十二五”期间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J].社会科学,2011(1)

[3]向勇.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素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浙江传媒学院课题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分析报告[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