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人护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8-02 17:35:04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1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80例,均为CT或MRI确诊为重症脑外伤患者。其中,硬膜下血肿50例,脑干伤20例,脑肿瘤2例,脑出血8例。新入科、新上岗护士16人,带教老师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后,测查新入科的护士及通过使用护理路径护理过的病人,护士及病人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第1天(当日)根据病情如无手术指证者,予以吸氧,根据医嘱用脱水剂、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病情,每1~2小时巡视1次,交待年轻有文化的家属留下陪伴病人,做好必要的看护工作和一些日常生活照料,安慰家属,做好心理护理。介绍本院脑外科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化解他们心中的忧虑,做好沟通,告知床位医生,责任护士,让家属在必要时能及时与他们联系,解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

第2天,病情未加重,做好卧位及翻身指导,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特殊药物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交代清楚。指导并协助家属1~2小时为病人翻身1次,观察病人是否合并有颅中窝损伤,是否有脑脊液鼻漏,耳漏或耳鼻出血。如有上述情况,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平卧位头偏向脑脊液耳漏侧的卧位或抬高头部30°卧位,便于引流,维持此至停止漏液3~5日,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至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黏连而封闭漏口。②密切观察引流量及颜色。③保持局部清洁,每日2次清洁、消毒外耳道、鼻腔、口腔,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液体逆流入颅。反复强调定要让液体自然流出,避免添、堵、掏等动作,以免引起颅内感染。④避免颅内压骤升,交代家属如病人清醒后不可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等,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高而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⑤对于脑脊液鼻漏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严禁从鼻腔吸痰或置胃管,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作腰穿。⑥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如头痛、发热等。⑦遵医嘱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第3天,讲解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的必要性,翻身拍背的目的、方法及必要性,功能锻炼的目的及必要性。

第4天,昏迷仍未清醒,观察是否出现应激性溃疡,如未出现,先吸尽口鼻腔分泌物后准备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置胃管时注意方法,争取一次性成功。即胃管置入15~25cm时,托起病人颈部,使下颔靠近胸骨柄,以增加咽部的弧度,使胃管顺利插入,不致因反复插管导致呼吸道不畅或插入时致呕吐窒息使颅内压力增加而加重病情。置入后,第1次鼻饲,带教护士一定要观察,确认鼻饲管在位通畅,鼻饲量不要太多,先滴入50~100ml38~41℃开水,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告知病人家属每次鼻饲前准备鼻饲液的方法,并让家属演示,直至完全正确后由新上岗护士指导病人家属按从每次鼻饲量100ml逐次加量50~250ml/次,6~8次/日,每次浓度从低到高,从稀到稠,温度38~41℃,每次鼻饲前后用温开水10ml冲管,防堵塞,有条件时可用恒温器,保证鼻饲液温度适宜,以免引起胃的不适。鼻饲前准备鼻饲液时要注意保持手部卫生,鼻饲液现配现用,用不完放冰箱中,当日用完(最长不超过24小时)以防变质导致腹泻,开始鼻饲后,每日观察病人的大便次数、量、颜色等,并注意动态观察病人的化验结果,是否有负氮平衡或负氮平衡有无改善,血压是否升高,血糖有无升高,及时观察有无小便、小便量、颜色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医生。

第5天,反复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教家属怎样从锻炼小关节开始到活动大关节。防止偏瘫肢体的肌肉萎缩,下肢血栓形成,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昏迷转醒后的肢体功能迅速的恢复,为日后回归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天,如在病程中病情好转,进一步强调以上的健康宣教及各方面护理,为出院做好准备。

第7天,如病人神志转清,可拔除胃管,让病人进食,观察是否便秘,如有,注意饮食,鼓励多吃水果蔬菜,如香蕉、青菜等,防止屏气大便,导致颅内压增加。刚清醒后一定要在床上大便,不能不听劝阻上厕所,因为长时间的卧床使血管的张力下降,突然起床后,易引起性低血压而致晕厥跌倒,易出现危险,要反复与家属交代并在护理记录本记录。清醒后先让病人坐在床上,观察有无不适。如无不适,让病人坐到床边,让下肢下垂数分钟,再在家属的扶持下站立数分钟。如不适,再下床,在床边锻炼,来回走几圈,这样锻炼2天后再上厕所,并一定要有家属扶持,在旁照料,以免出现危险。

第8天,如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饮食睡眠及二便均正常,即可作出院指导,根据发病诱因,指导注意事项,如行车安全,忌酒后驾车等。如是高血压引起的,则应注意控制血压,禁烟酒,进行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冬季适当保暖,保持大便通畅等,并告知病人出院结帐的方法。在病中如出现病情加重,出现脑疝后,立即进入下一个路径。

病人病情危重出现脑疝时:①需立即汇报医生;②护士应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通知理发师剃光头,正确留取配血备血标本并认真查看,以免因签名不清楚或写病人姓名的谐音字而耽误出结果的时间,急诊时告知家属送标本的路径;③通知家属应准备的用物,做好沟通;④写好病情记录;⑤手术车来接病人时护士一定要到床边协助保证正确的转运;⑥整理氧气装置,心电监护仪,更换床上用物,铺麻醉床;⑦病人术毕回房接病人时,观察神志是否清醒,如清醒,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未带气管插管,立即吸氧,心电监护;⑧观察头部有无引流管,有引流管,保证正确引流,使引流袋的上端位置低于头部,应及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是否被牵挂,折叠,并定时记量,如在短时间内引流量>100ml,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⑨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医嘱15~30分钟1次,直至平稳后改1小时1次;⑩应保证头部抬高15°~30°,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交代家属注意应有专人负责带好病人的双手,以防麻醉清醒后或神志逐渐清醒后把引流管抓脱或烦躁导致头部乱动,导致引流管拽脱。并负责观察病人有无呕吐征兆,如有,一定要注意把头偏向一侧,防窒息。以后护理转入上一昏迷路径。

如病人出手术室后,带气管插管入病室,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交代家属注意带好病人的手,防止意外拔管。护理人员应按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护理,保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温度20~22℃,湿度55%~65%。病室紫外线消毒2次/日,30分钟/次。配置气管插管内滴药,生理盐水250ml中加入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每次滴3ml左右,每15分钟1次。保证200~400ml/日,根据痰液黏稠程度绝地每次滴入的量及间隔时间,如痰液黏稠增加次数,增加滴入量,确保能有效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病情好转,神志转清及时通知麻醉师看是否能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充分吸痰,拔管后注意拍背,鼓励咳嗽,促进痰液排出。如病情未好转,气管插管48小时左右,医生可能根据病情需要做气管切开,做好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让家属明白,如呼吸不通畅最终会导致加重颅内压,故为病人考虑,应同意并积极配合做此手术。同时,应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应劝慰病人医护人员正在尽力抢救,家属也应积极支持,此时,家属救治病人的决心决定着病人痊愈程度乃至生命。病程中病人如有中枢性高热,及时使用冰毯及冰帽,并注意根据医嘱或病人的体温调节、设定温度,及时更换冰帽中的冰,确保冰帽、冰毯的使用效果,确保病人腋下体温<38℃。观察病人是否有对冷敏感致腹泻,腹胀等不适,如有,应注意调节温度。如用冬眠合剂应注意血压的观察。如体温逐渐下降,应逐渐撤冰毯,冰帽,以免体温反复。如病情好转,神志转清,除注意气管切开护理外,其他路径与上述昏迷转清的病人一致。

如病情加重不是手术能解除的脑干重度损伤,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时应汇报医生,如有使用呼吸机的医嘱,护理人员准备呼吸机并调试后推到床旁,根据医嘱调节参数,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观察记录,根据需要抽取血气分析,以备医生准确了解病情,使用呼吸机后注意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使用粗细及硬度均适宜的吸痰管,正确的吸力,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确保有效通气。当呼吸改善,做好撤机准备,可用SIMV、PSV模式。脱机后观察呼吸情况,24小时后呼吸无变化就可撤机,撤机后做好终末处理,病情好转后转入上路径。

每项操作,每个路径,带教老师先要亲自做,做时讲解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并让新员工演示。

讨论

护理路径的使用有利于护理人员准确掌握各时间段的应对方式,对准确判断及治疗脑外科各个时间段重症病人有指导作用,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促进了护士与患者的相互沟通,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和谐了护患关系。护理路径有利于护理管理者检查判断护理质量。护理路径制定有利于新上岗人员迅速成长起来,减少了她们的应激,有利于她们生理、心理的健康。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045-01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的精神病。本病具有特征性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迁延,进展缓慢,有衰退的可能。本病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多在青壮年起病,最常见于16~35岁。起病以亚急性与慢性居多。病程多呈持续进展,可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精神衰退,如早期发现,早期给予合理的治疗,多数病人可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疗疗效。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调查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计200例,病历均符合CCMD-3关于上述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男性100例,女性100例,文化程度:高中50例,大专45例,研究生5例。

1.2 研究方法:对我院住院期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2 结果

有针对性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全部50例患者入院后过一段时间能够与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冲动伤人、自杀、毁物行为有明显减少。

3 讨论

3.1 病因和发病机制: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发现数种因素与本病相关。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病前约1/3~2/3的部分有分裂性人格,如思维联想障碍、幻觉、妄想。

一般护理

(1)对住院的病人,护士应该仔细的检查病人身上有无贵重物品、金属物品、锐器等危险物品,避免病人在护士看管不到位的时候偷偷的带进病房,身上携带生活用品有专人保管。

(2)对有被害、自杀、自伤、不吃饭和暂时不能自理的病人应重点观察,督促病人注意水的补充,定时进餐,必要时进行鼻饲和口腔护理,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性。

(3)服药时必须有护士看服入口,对有些藏药的病人应该检查病人的口腔并在我们视线范围内半小时。

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1)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要对特殊的病人重点关注,比起正常人,精神病患者更需要温暖和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的理解和帮助,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疗与护理。

(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精神疾病知识的宣教。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即使自己在发病期间对家属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家属正确合理的配合是有利于医生对疾病的治疗,所以我们要加强家属对精神疾病健康知识的宣教,帮助家属学习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患者生活上的规律性、服药的注意事项、医院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应该监督家属是否有按照我们宣教的内容对病人进行护理。

(3)加强医院的管理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定期检查病区的门、窗、电、发现隐患及时检查维修,加强年轻护士的安全教育,强化责任心。

参考文献

[1]赵丽萍,付丽松. 精神科护理查房制度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J]. 中国伤残医学,2011.04:30-31

[2]郭英利,陈润爱,于燕. 浅谈康复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运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0:102-103.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3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红河蒙自 661199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7月确诊为重症急胰腺炎患者76例。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各38例,观察护理实施方法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最大化的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使患者摆脱危险,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关键词 ] 重症急性胰腺炎;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057-02

急性胰腺炎为腹部外科常见急诊疾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有着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特点[1],有数据表明SAP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近1/5。如何采取更加有效合理的护理方式进行配合,从而最大化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减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此类重症患者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也在临床中积极探索摸索寻找更加有效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有利于加强医护间的协调性与一致性,护理人员会更加关注病人的主观感觉,从而为患者提供最新、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案实施治疗,下面就我院对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的循证护理实施过程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7月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其中观察组(循证护理组)38例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28~56岁,平均42岁,发病原因中酗酒者18例,暴饮暴食者12例,胆道疾病因素者6例,其它2例。对照组(传统护理组)38例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26~54岁,平均40岁,发病原因中酗酒者16例,暴饮暴食者14例,胆道疾病因素者5例,其它3例。两组从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所有患者均依据临床病史、生化及CT检查确诊

1.2临床表现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大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位于上腹部偏左,伴有呕吐、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可引起血容量降低,导致休克、脱水、感染、多脏器衰竭,患者血、尿淀粉酶均升高,CT检查可见肾周围区消失、网膜囊和网膜脂肪变性、密度增厚、胸腔积液、腹水等病变。

1.3循证护理概述

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 Mcmaster大学Alba Dicenso教授首次提出循证护理理念,循证护理为遵循证据的护理,护理过程中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它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护理学理念,将成为推进经验护理向科学化护理迈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1.4方法

1.4.1对照组 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法,主要为,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记录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PaO2变化,进行吸氧治疗,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条或更多有效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在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 同时进行消化功能、肾功能监护(具体略)

1.4.2观察组 采取循证护理,具体实施如下:①基础措施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理论培训,讲解相关概述及知识, 落实到临床护理实践中。②循证问题提出 在病程发展及查房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质状况,结合病人本人需求,进行依据、循证,从整体出发,提出问题,如腹痛发生的相关因素,如何防治出血性休克、疼痛性休克、控制腹痛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何进行心理安慰使其配合治疗,经过讨论,列出护理要点。③循证支持 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病情变化,收集相关文献,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科学评价和筛选,结合临床实际,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方案。④循证护理实践 适时进行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禁食水,取得患者配合, 严密观察病情,观察生化指标按时测定尿量、尿糖、血生化、血钙、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观察神志及腹痛情况,评估疼痛的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进行疼痛护理,如采取分散注意力或体位变换方式减轻疼痛程度,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输液速度,进行管道护理,了解心理状态,消除其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支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腹胀腹痛症状,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进行肠内营养护理,预防胃肠道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应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减慢滴注的速度,预防误吸,有误吸应立即停止输入,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抽出胃内残留的营养液。

1.5效果评定

发病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进行效果统计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P<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主要为胰腺的自身消化、炎性细胞因子导致的全身性炎症,病情危急,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可进一步造成循环功能紊乱及肾脏损害。对患者而言,护理方法是否全面有效对于整个疾病的愈后至关重要[2]。

循证护理(EBN)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又叫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中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结果为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提出问题,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决策[3]。随着患者对医学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传统的护理已满足不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如何运用循证思想推进临床各类问题的解决,是护理领域研究的新课题。

循证护理受到循证医学的影响,借助循证医学中的系统评价,更科学系统地评估病人的实际情况,以对其采取最优的护理方法,在本组观察对象的循证护理过程中,为防止各类发并症的出现,我们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情况,及时建立重症监护,对症处理胰外器官的损害,支持脏器功能,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为抢救和治疗赢得时机。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危重患者会出现出血、ARDS以及休克,为此我们在循证护理时注意呕吐物、大小便的颜色,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根据不同病情作相应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为避免ARDS的发生,护理时协助病人翻身和叩背,鼓励病人有效深呼吸和咳嗽,有休克出现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保证足够的氧气供给,保护脑细胞

综上, 循证护理可最大化的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使患者摆脱危险,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参考文献]

[1] 郭颖贞.肠内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27-28.

[2] 张晶,葛继萍.急性重型腺炎63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1-92.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因素;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24-01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在危重症患儿的治疗与抢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降低患儿死亡率、改善患儿生命质量的重要病房。对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而言,保证护理安全是决定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避免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1]。由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更应保证患儿诊断与治疗过程的安全。本文就该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共78例,其中男性患儿共44例,女性患儿共34例,年龄为1个月至1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5岁。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在护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安全相关因素。经过研究可得,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相关因素主要可分为护理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病房自身因素。

1.2各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对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积极的防范与整改:①护理管理因素。医院对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不具备指导性、科学性以及灵活性。由于PICU患儿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因此在进行护理操作时缺乏监控力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PICU还存在设备管理不妥善的问题,大多数病床前未配备X光机,对于危重患儿的病情动态监测造成影响。由于医院医疗设备有限,因此不能随时进行血气分析与血糖测定,使医生无法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进行以下防范与整改措施: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在交接班时必须做到“三查三对”,重点检查消毒与隔离情况、患儿病情记录、药物使用情况、检查项目与仪器到位情况等。护士长应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并召开例会对头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提出,并商讨出相应的防范措施[2]。②护理人员因素。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要求具备耐心、爱心、责任心、细心,但由于大部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因此对于细节问题容易忽视,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一些年轻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专业技能不娴熟、服务态度不到位等,均可能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医院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与整改:根据PICU的工作性质与特点,重新制定排班任务,对于重点时段与重点患者增派护理人手,其他时段弹性排班,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奖金直接挂钩,以达到激励其努力工作的目的。③PICU工作性质特殊性。PICU与其他病房不同,其工作性质特殊,因此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安全因素较为突出。由于儿童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无法进行准确表达,与护理人员沟通时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在进行护理时,难以达到准确监测患儿病情、了解患儿需求的目的。因此本院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范: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首先让其在护理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因护患纠纷而造成其受到人身伤害。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能够更耐心地了解患儿的生理与心理所需,以改善护患交流的效率,提高护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1.3统计学方法对于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本文78例患儿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后,除3例患儿因病情过重最终死亡外,其余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并最终转至普通病房进行治疗与护理,死亡率为3.8%。

3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治疗与护理危重病患儿的地方,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忽视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引发护患纠纷、影响患儿健康等。PICU常见的护理安全因素主要如下: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淡薄、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不畅、责任判断不明确等均是导致PICU发生护患纠纷与护理差错的原因。②护理管理因素。院方对于PICU护理工作的管理不科学、人员分配不合理、物资管理不妥善等,均会造成PICU护理安全隐患。③PICU工作性质。PICU与其他科室相比具有特殊性,不仅因为患儿病情均较危重,还因为儿童对于自身病情的表达能力有限,与护理人员交流存在障碍。

根据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管理制度、注重基础护理、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巩固其法律常识等,能够显著改善PICU常见的安全问题,使患儿能够享受到安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并从根本上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叶志弘,朱伟业,屠玲萍.护士与患者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评价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9,12(12:235-236.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04-02

重症胰腺炎可因酗酒、暴饮暴食、严重胆道疾病而引起,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的特点,故一旦发生,病情复杂。发病机制是胰腺内胰酶激活而发生胰脏自身消化的炎性反应,可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如ARDS、MODS等,病死率高,约40%左右[1]。近年来,重症胰腺炎发病率逐年升高,如何有效治疗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入院的重症胰腺炎患者73例,探讨其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入院的重症胰腺炎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8-56岁,中位年龄36.6 岁。实验室检查尿淀粉酶明显升高,WBC计数升高,血糖升高,CT提示胰腺肿大,经腹穿液淀粉酶测定确诊为重症胰腺炎。其中11例患者既往有胆道疾病病史,另有因暴饮暴食发病者10例。患者均表现为持续剧烈的左上腹痛,部分患者有腹胀、压痛、反跳痛。

1.2 方法

包括手术治疗法和非手术治疗法,本次探究有1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胰腺包膜切开,清除坏死组织,胰腺减压等;或进行胆囊摘除、胆总管切开及T管引流术。10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即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重症监护。必要时给予吸氧抗休克治疗。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抑制胰酶分泌,

1.3 观察指标

主要是进行并发症情况的观察,如ARDS观察呼吸状况、血气指标、心肺功能等;MODS观察生命体征、CVP、血氧饱和度、神志、尿量等。注意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处理。

2 结果

2.1 部分患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统计,见表1。

25例患者中,治愈出院22例,死亡3例,治愈率89.0%,病死率12.0%%;共有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所有并发症患者中,治愈12例,并发症治愈率达80.0%,并发症死亡率达13.3%。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病情危重,并发症且重,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精神高度紧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因此,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到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开导和鼓励,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因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多且重,其病情进展迅速,故对患者各项指标的密切检测,在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及时处理。主要应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尿量、呼吸情况及血氧饱和度[3]。

非手术治疗时,为了胃肠减压,患者禁食禁水,但若时间过长,可导致腹腔积液,循环血容量不足的状况[4]。因此,对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维持器官脏器的功能,预防MODS的发生,改善预后。

总之,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密切观察,及时正确的各种并发症处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马倩红,方艳霞・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8,10(学术版):26-27.

[2] 施丽丽,林丽雯,连敏玲・156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214-215.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急性重症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而急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占80%,突然发生脑卒中,会使患者致死、致残,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在发现病症时,及时和有效的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和降低发病的风险,此外,治疗后采取有效护理手段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自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论文,现将护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112例,均经CT或MRI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几点: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起病2d以内, GCS≤8分;低氧血症或需要呼吸支持者;实施各种有创治疗手段者[2]。按照患者及家属自愿选择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5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43例;对照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4.1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按照传统的神经内科及神经内科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神经内外科医生及康复治疗师、专科护士共同协作下实施重症监护护理论文,具体操作为: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协助病人完成头颅CT检查,24h内(一般在6h内)完成心电图、血常规、胸透、水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凝检查。必要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将重症脑卒中患者安置在卒中病房,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护士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体温高于38℃的患者即刻进行系统的降温治疗。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脱水降颅内压处理龙源期刊。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卒中的康复治疗由卒中小组针对不同患者而进行,应着重于认知功能、耐力、社会适应力的恢复。患者入院24h常规进行理疗,每天30~60min。专业治疗每天20~40min,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康复、健康教育及其他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意识障碍程度Glasgow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定,每天评分一次,直至患者评分达到15分或出院。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构成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进行护理后,GCS评分为(14.52±1.25)分,对照组进行护理后,GCS评分为(12.55±6.48)分,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两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论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

n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压疮

发生率

 

  观察组

56

1(1.8)

1(1.8)

2(3.6)

  对照组

56

2(3.6)

3(5.4)

4(7.2)

9(16.2)

  x2

 

 

 

  4.94

  P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7

【摘要】目的 总结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的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33例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33例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所出现的并发应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结论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均属高危儿,并发症多,病情重,及时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护理质量的关健。

【关键词】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护理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由于在宫内长期处于代谢紊乱的环境,所以在出生时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低血糖、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钙、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先天畸形、喂养困难等,故属于高危新生儿[1]。因此,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9年11月以来共收治糖尿病母亲的婴儿3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33例,男21例,女12例,足月儿25例,早产儿8例,大于胎龄儿28例,适于胎龄儿5例,体重最大4.9Kg,平均体重3.3Kg,孕周最小34周。出生后30min-2d收入我科。

2 病情观察和护理

2.1 一般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属高危新生儿,无论其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护理。入院后立即入暖箱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空腹血糖,监测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并检查有无先天崎形。

2.2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2.1 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于生后1-12小时内发生。目前多主张采用不论胎龄和日龄,低于2.2mmo1/L,诊断低血糖症[1]。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为嗜睡、震颤、呼吸暂停、气促或惊厥等。然而,部分新生儿血糖即使很低,也可以毫无症状。因此,我科对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入院即开始监测血糖,本组患儿中有5例血糖低于以上标准,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干予,给予静脉输液泵输注葡萄糖,根据监测血糖的值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2.2.2 巨大儿 巨大儿虽然体重大于其他婴儿,但机体抵抗力低下,且由于皮下脂肪多,出汗多,穿刺困难,如治疗护理不当,可致皮肤感染、败血症的发生。本组患儿中10例巨大儿,入院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血糖的变化,全面检查有无产伤及发育异常,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护理。

2.2.3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在生后6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一般的给氧方法不能缓解。患儿入院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次数和节律,有无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生,如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床边摄片确诊,并给予对症处理。本组患儿中无一例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2.2.4 低血钙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的低血钙发生率可达50%~60%[1],于生后24-72小时最严重。病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有无惊跳和抽搐等低钙表现,遵医嘱及时补钙。静脉注射钙剂时,如心率低于80次/min应停止注射,同时避免药液外渗,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本组患儿中有2例发生无症状性低血钙。

2.2.5 高胆红素血症多发生于生后48-72小时内,与非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比较,糖尿病母亲的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患儿入室后,每天监测经皮胆红素值,对出现黄疸的病人及时监测血清总胆红素,并观察有无拒奶、嗜睡、哭声改变、惊厥、角弓反张等核黄疸症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积极治疗。本组病例中20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无核黄疸发生。

2.2.6 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为:多血貌、嗜睡、呼吸窘迫、紫绀及肌张力低下。所以对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在出生12小时后采集静脉血作红细胞压积测定以积极防治该病。本组患儿中1例发生红细胞增多症,得到有效治疗。

2.2.7 喂养困难 喂养困难主要发生在旱产儿中。表现为觅食反射弱,不能协调有效的吸吮和吞咽,食奶后有吐奶,溢奶现象,有腹胀、腹泻等临床表现。本组有1例喂养困难,对喂养困难的患儿我科采用鼻饲喂养,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训练患儿建立协调有效的吸吮,在我们的精心喂养下本组患儿均安全渡过喂养困难关。

3 小结

在胎儿时期,葡萄糖是由母亲通过胎盘主动转运的,而胰岛素则是由胎儿独立分泌,母亲患糖尿病时,由于胎儿血糖升高刺激了胎儿肠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新生儿出生时脐带结扎,终止了葡萄糖的供给,新生儿处于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而致低血糖[2]。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直接与母亲孕期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故除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外,还要作好患儿母亲孕期糖尿病的宣教,并在患儿出院前指导此类患儿家长要定期来院检查生化及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如出现先天发育畸形的患儿,根据崎形的类型进行专科诊治。

参考文献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8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3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prdapsedlumbarinterverte-braldise.PllD)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严重者可出现双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神经损伤表现。好发于青壮年,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治疗方法颇多,中西医治疗、牵引、推拿、按摩和理疗等保守疗法仍不失为重要手段之一。在保守治疗中,护士应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以尽快康复。我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男162例,女83例,年龄11~74岁:病程2个月~29年;突出部位L3/4节段88例,L4/5节段21例L5/S1节段 156,其中 L4/5、L5/S1同时突出或膨出 186例,L3/4L4/5同时突出或膨出59例,所所有病例均行CT或MRI检查,均无二便失禁,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2保守治疗方法

①平卧硬板床,禁止腰部活动。②牵引复位法,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行牵引复位。先行腰椎盆骨牵引,重量开始为耐受量,时间30min,1次1d,2周1个疗程。③推拿治疗。④物理治疗:超短波电疗法和电运动疗法。超短波电疗法 板状电极置腰腹部对应位置,局部产生温热感即可,每次15min,20次为1个疗程。电运动疗法,痛点放置电极,耐受量,每日1次,1次40min。⑤药物治疗:大部分急性期病人腰部疼痛剧烈,用西药抗炎镇痛,脱水治疗,20%甘露醇注射液临时应用,静脉滴注10%G.S500mL,血栓通450mg,可口服盐酸双氯芬酸钠胶囊,同时配合活血止痛胶囊,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

3护理

3.1一般护理:急性期病人绝对24h卧硬板床休息2~3周,指导患者基本生活方法。恢复期下床要配带腰围以保护腰部,一般配带腰围1~2个月。側卧位时屈髋屈膝,两腿分开,上腿下垫枕,避免脊柱弯曲仰卧位时可在膝、腿下垫枕,避免头前倾、胸部凹陷的不良姿势。

3.2牵引护理:腰椎牵引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手段。牵引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观察患者反应,及时排除故障,以保证有效牵引,牵引毕,松解牵引带,患者不宜立即起床,保持原至少休息15min,然后按摩腰背肌,缓解肌肉痉挛。起床时应做好防护以免扭伤。牵引时如疼痛剧烈难忍,则表明病情不适合牵引,应立即停止牵引。

3.3腰背肌功能锻炼:病人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功能锻炼包括踩自行车式、拱桥式、飞燕点水式,指导患者正确的坐、卧、立、行和劳动姿势,以减少急、慢性损伤发生的机会。

3.4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长时间的急、慢性腰腿疼痛直接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增加家庭负担,患者的心情往往烦躁、沉闷、精神负担重,心理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所以有必要普及宣传关于椎间盘突出症的医学知识、康复知识。耐心讲解病因、治疗及康复过程向病人讲清此病的发病机制及非手术治疗的原理,消除其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症状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上多给予关心照顾,精神上多鼓励安慰,使其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机械压迫,无菌性炎症刺激,以及微循环与营养障碍等因素导致受累神经根神经传导功能受损,通过牵引、按摩、松解椎旁肌肉,增宽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扩大椎间孔,通过超短波、电运动等疗法,可使局部肌肉松弛,血管扩张,改善物质代谢及吸收,消除无菌炎症反应、肌肉痉挛及组织粘连。血栓通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甘露醇与牵引可减轻机械压迫、地塞米松可协助消炎镇痛,使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

本病除采取积极治疗外,应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生活起居。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坐姿、站姿、劳动姿势,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达到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张志廉,姜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6,(24)

[2]曾亮,潘宗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6)

[3]陈建红.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6,(18)

[4]陈筱菊,李秀华.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4,(03)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急性重症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而急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占80%,突然发生脑卒中,会使患者致死、致残,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但是有研究表明,在发现病症时,及时和有效的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和降低发病的风险,此外,治疗后采取有效护理手段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自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112例护理论文,均经CT或MRI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几点: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起病2d以内, GCS≤8分;低氧血症或需要呼吸支持者;实施各种有创治疗手段者[2]。按照患者及家属自愿选择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5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43例;对照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4.1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按照传统的神经内科及神经内科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进行杂志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神经内外科医生及康复治疗师、专科护士共同协作下实施重症监护,具体操作为: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协助病人完成头颅CT检查,24h内(一般在6h内)完成心电图、血常规、胸透、水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凝检查。必要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将重症脑卒中患者安置在卒中病房,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护士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体温高于38℃的患者即刻进行系统的降温治疗。建立静脉通道护理论文,给予脱水降颅内压处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卒中单元常规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血糖、气道和通气管理、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控制体温、高颅压的处理。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应从急性期开始,只要不防碍治疗,不影响抢救,马上就可以行康复治疗、保持良肢位、体位变换(翻身)和适宜的肢体被动活动等,而主动训练则在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且精神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卒中的康复治疗由卒中小组针对不同患者而进行,应着重于认知功能、耐力、社会适应力的恢复,为延长主动活动时间,可采用循环式训练和组成训练的形成。患者入院24h常规进行理疗,每天30~60min。专业治疗每天20~40min,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康复、语言康复、心理康复、健康教育及其他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意识障碍程度Glasgow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定,每天评分一次,直至患者评分达到15分或出院杂志网。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构成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进行护理后,GCS评分为(14.52±1.25)分,对照组进行护理后,GCS评分为(12.55±6.48)分,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两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

n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压疮

发生率

 

 

观察组

56

1(1.8)

1(1.8)

2(3.6)

 

 

对照组

56

2(3.6)

3(5.4)

4(7.2)

9(16.2)

 

 

x2

 

 

 

 

 

 

 

 

4.94

 

 

P

 

 

 

 

 

 

 

 

<0.05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10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127-03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可导致睡眠障碍、烦躁、焦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循证护理(EBN)是指护士将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意愿,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2]。因此,在护理实践过程中,笔者将科学的、有依据的、真实的、贴近人性化的循证护理应用到癌症疼痛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癌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年龄48~74岁,平均61岁;其中肺癌21例,结直肠癌18例,胃癌12例,乳腺癌9例;入院时评估中度疼痛24例,重度疼痛36例。对照组年龄46~75岁,平均60.5岁;其中肺癌20例,结直肠癌19例,胃癌11例,乳腺癌10例;入院时疼痛评估中度疼痛患者23例,重度疼痛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为行手术根治后接受化疗,根据癌症患者三级阶梯止痛原则进行止痛。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随机指导,即遵医嘱按时完成各种治疗,根据病情变化随机护理。试验组在肿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具体循证方法如下。(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科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护理骨干和责任护士组成。(2)循证护理小组培训,由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统一接受循证护理相关知识培训,了解循证护理的临床意义,明确循证护理的目标,掌握一定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法。(3)根据病情,收集资料,找出核心问题,根据癌症患者的不同病种、治疗要求、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健康需求和家庭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必须采取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的程度及效果。(4)寻找循证支持,分析评价,根据确定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由进修过专科、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查阅资料、检索有关癌症、疼痛、循证护理、生活质量等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出相关文献35篇做分析评价,再应用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证据的科学性、可靠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确定结论,制订循证护理措施。循证护理具体应用如下。

1.2.1 疾病知识缺乏 循证:经沟通询问,62%患者基本不查看医学书籍,不了解癌症的发病诱因和治疗,更不懂预防。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癌症的病因、发病后的病理生理过程、疾病的转归、目前药物治疗知识、护理措施、需要患者配合的相关检查项目、检查目的等,以满足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需求,提高其对治疗措施和循证护理的依从性。

1.2.2 癌症止痛知识缺乏 循证:经沟通询问,82%患者基本不懂什么是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护理措施:责任护士要做好药物和非药物止痛的宣教,使患者认识止痛的方法和用药止痛的原则。(1)让患者了解个体化、按时口服止痛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2)正确引导患者认识疾病和因疾病引起的疼痛,逐渐接受疾病和疼痛的现实,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依赖止痛药物的认识。(3)通过健康宣教促进患者培养健康意识,逐渐改变危害健康行为,积极、正确的求医态度,使患者乐观地对待疾病和疼痛,如实向医生和护士汇报疼痛和止痛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1.2.3 心理障碍问题 循证:在评估过程中,据了解100%癌症患者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如抑郁、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这些负面心理状态随着疾病的诊断和接受不同治疗时会进一步加剧,直接影响患者精神状态、情绪、内分泌;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实施护理措施的依从性,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以真诚的态度主动关心患者,亲切地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在沟通过程中要专心、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需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不同问题,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取得患者的信任。通过安慰、鼓励和现身说法,激励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困扰,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依从护理措施。

1.2.4 自我护理能力缺乏问题 患者因疾病和疼痛不愿自我护理,一切依赖医务人员和家属,自我颓废。护理措施:癌症疼痛患者病程长,必须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效能感。Orem自理理论认为,人与生俱来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权利与义务,并且可通过学习达到自理需要[3]。调动家庭成员和有效的、具有正能量的社会支持网络,用语言和行动鼓励、激发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和疼痛,培养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的活动,在生活上做到完全或部分自理,在病情和疼痛的评估中,使患者能正确地描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症状及疼痛的程度,增强患者对抗疼痛的心理和信心。

1.2.5 易发静脉炎问题 循证: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外渗易引起静脉炎或皮下组织坏死。护理措施:要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应首先深静脉穿刺、PICC置管或选择血管弹性好、走向直、无瘢痕、无静脉炎、较粗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4]。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疼痛。

1.3 疗效评价

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采用各项指标计分方法[5]。内容包括疾病及治疗副作用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精神心理状态、社会与家庭、日常生活、总体生活质量等12项,每项1~5分,总分60分。在患者入院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在症状和体征、精神心理状态、社会与家庭、日常生活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30%~50%的癌症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约占晚期癌症患者数的70%左右[6]。由此可见,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造成患者的不适,给其身心、精神带来痛苦,影响其正常社会活动,降低生活质量。临床上针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止痛的方法及药物种类较多,但要做到根据病情、准确评估疼痛,适时、合理、有效止痛需要有患者的配合,正确评估患者疼痛,为止痛用药提供可靠医疗信息才能做到。

循证即遵循证据,循证护理的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发展[7]。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为出发点,注重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最佳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证据,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和方法[8]。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在制订护理措施时慎重、准确地应用最佳研究证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文献资料,考虑患者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将三者进行综合分析后,制订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案[9]。在实施护理措施中需要重点注意了以下几点:(1)针对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和癌症,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积极参与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即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亦能提高患者对治疗和循证护理的依从性。(2)为纠正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治疗方法的错误认识,防止患者怕药物成瘾或担心药物有副作用而隐瞒疼痛程度,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在护理实践过程中通过解释、宣教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使患者认识止痛的方法和用药止痛的必要性,依从治疗和护理,适时、合理、有效止痛。(3)癌症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时,必然会加剧抑郁、焦虑及恐惧心理[10-11]。因此,通过安慰、鼓励和现身说法,激励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困扰,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依从护理措施。(4)患者因疾病和疼痛,难免产生悲观情绪,自我颓废,不愿自理,一起依赖医务人员和家属。通过帮助、体贴、支持患者情感的行为,动员家庭亲情、单位工会、朋友、邻居等社会支持网络激发患者接受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参与治疗,疼痛时如实汇报,接受合理止痛药,有效止痛。(5)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用药,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疼痛。

综上所述,对癌症疼痛患者,在肿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通过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试验组患者在疾病及治疗副作用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精神心理状态、社会与家庭、日常生活、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陈玉芹,李秀荣.循证护理在癌症疼痛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12,9(13):121-122.

[2]朱小翠.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10,7(4):42.

[3]刘宝珍.Orem自护理理论在产妇产褥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8,5(8):20.

[4]李桂荣.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180-182.

[5]王淑红,周俊红,冯水丽.影响中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4):464.

[6]李秀芝,唐秀娟,安晓玲.癌症疼痛患者92例止痛疗法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686.

[7]胡雁.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99-102.

[8]Fineout-Overholt E,Melnyk B M,Stillwell S B,et al.Evidenee-basedpractice step by step:Critieal appraisal of the evidenee:part I[J].Am J Nurs,2010,110(7):47-52.

[9]Bays C L,Hermann C P.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primer for infu-sion nurses[J].Infus Nurs,2010,33(4):220-225.

[10]志平.舒适护理在妇科癌症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1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