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十篇

时间:2023-04-08 14:07:46

哲理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篇1

火花

一个猎人在灌木丛中捡到一颗老人的头颅。他问: “你怎么会在这里?”头颅回答: “因为我曾经说了太多的话。”猎人不解。

猎人便跑到国王面前,说: “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颗干枯的人头,他问我他的儿孙如今怎么样了。”

国王说:“自从我打娘肚里生下以后,从来没听说过人头会说话。”国王于是召来了阿尔卡里、萨巴和德基,问他们是不是听说过这样的事。这些聪明人没有一个听说过这样的事。他们决定派一名卫士跟猎人到灌木丛中去看个究竟。假如猎人撒谎,就把他杀了。

卫兵和猎人来到头颅面前,猎人对头颅说:“头颅,说话!”头颅不吱声。猎人像先前一样问道: “你怎么会在这里?”头颅仍不回答。猎人整整恳求了一天,要头颅说话,可是头颅就是不开口。到了晚上,卫兵又命令猎人让头颅说话,可是猎人办不到。于是卫兵就按国王的命令,将猎人的头砍了下来。

哲理小故事篇2

一口钟,无论你敲那一边,它总是整体作响。人们听到钟声,只知道钟声洪亮悠长,从来也不注意敲的是那一边。经常被敲的那一边就不服气,它总想告诉世人,主人敲的是我,是我在响。为了证明这一点,在一个晚上它努力挣碎了钟体,让其他三面都落在了地上,只有它仍悬挂着,它想让人们听到它的声音。但它没有想到,碎了钟片,任你如何敲打,也敲不出洪亮的声音。主人只得把地上的碎片收到一起,准备再铸一口新钟。寒风中,只有它孤独地挂地树上,没有人去理它,显得格外冷清。

启示:钟声洪亮悠长,是各个部分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离开钟体的钟片就不具有钟体的功能,要想拥有,只有与其他碎片在一起,接受烈火考验,重新做“钟”才行。

2、如此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有一年他们对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一群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这群学生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没有目标。

5年后,合佛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逸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特别的成绩,恢复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启示: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3、不要报酬的农夫获得的报酬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民。一天他在田间劳作时,听到附近传来哭喊声。他放下农具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小孩掉到了粪坑里。弗来明忙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了起来。第二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口,车上走下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是你救了我孩子的性命。”农夫说:“我不愿意因此接受到什么报酬。”就在这时候,农夫的儿子从茅屋里走过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说:“是。”绅士说:“我们来一个协议。让我带他走,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他能像他父亲一样,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英国的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他就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是什么救活了他呢?是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英国“二战”时的首相丘吉尔爵士。

哲理小故事篇3

关键词:哲学;故事;智慧

哲学是智慧之学,学会哲学并能活学活用就如同在黑暗里有一个火把在前面指引着自己,不至于使自己迷失方向。但哲学知识很难懂更难学会,如何学好哲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不断钻研的精神,更需要政治教师的魅力,运用智慧在讲述哲学课时以浅显易懂的故事化解晦涩难懂的哲学内容。

一、山重水复

当高一的学生学完《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进入高二,一下子接触比较深奥的哲学,学生很难接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头痛: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把抽象的哲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门陌生的课程。

有的政治教师在讲哲学时全部按照书本的内容,从前到后一字不改地复述书本上的内容。可想而知,其教学效果如何?一旦上哲学课,学生要么昏昏欲睡,把哲学课当成休息课;要么叽叽喳喳,把哲学课当成聊天课;要么看课外书,把哲学课当成阅读课……唯独没有把哲学课当成充满智慧和乐趣的课。

有的政治教师在上哲学课时,很简单,把哲学知识罗列出来,让学生单纯地背诵知识,不做过多解释。比如讲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节时,只是让学生在书本上把关键知识点标注出来: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征。虽然这样的教学省时省力,但学生依然没有理解哲学知识,更没有影响到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峰回路转

当教师在抱怨哲学课堂时却没想到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如何使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贯穿以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方式。因此我针对以上现状,在哲学讲述时贯穿以故事的方式,一串到底,使课堂变得有趣、易懂又环环相扣。浅显易懂的故事道出深刻的道理。学生既乐于接受,又能很好地理解知识。

但是在讲哲学知识时,如何恰当地运用故事阐述哲学知识?

在《生活与哲学》课堂上,哲理故事是一种非常好的资源,如何把常见的故事从熟悉的内容中引出新意来,还是需要花点工夫,多动脑筋。但很多政治教师借助故事讲哲学时,只是单纯地讲故事,课堂里充满着故事会效果却并不佳。所以故事不能多,不能杂,好的故事一点就透。

故事的讲解要与哲学内容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有机联系。如果故事与哲学知识相脱节,或者故事没有一贯到底,这样就串不起整节课的内容,很难是节成功的课。比如,在讲《人生价值》这节课时,讲了关于雷锋、焦裕禄、爱迪生、孔繁森等多人的故事,故事虽然能体现其哲学知识,但没有形成系统化,没有形成一系列故事贯穿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很难把本课内容形成整体的结构框架体系。因此,要想让哲学课堂峰回路转,由晦涩难懂到浅显易懂,就需要贯穿课堂的故事要精、运用到位,要像糖葫芦一样一串到底使整节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曾有幸听过一节公开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堂课的教学中故事运用得非常到位,别出心裁,让听众耳目一新。刚上课时就以早晨冉冉东升的太阳为例引出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两小儿辩日》,以浅显易懂的故事引出真理的含义,真理的第一个特点:客观性,通过不同时期对太阳的看法可以看出真理的第二个特点:具体性。太阳由于其复杂性和人的主观方面的限制,体现认识的反复性;对于太阳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体现认识的无限性;对于太阳的认识有对有错,体现认识的上升性。

本节课很简单,教学思路很清晰,以两小儿辩日引出故事并贯穿整节课,学生对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在轻松快乐中学到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所以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哲学课,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哲学课,很简单但过目难忘。

三、柳暗花明

哲学课上好了,留给学生的不仅是一节课,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大到关于宇宙、世界、国家等,小到关于人生的起伏、生活中的点滴琐事、爱情等。对于上述问题,皆可以用哲学知识思考,这样才会充满智慧地解决问题。

比如,“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吕氏春秋・察今》)围绕这个故事学生探讨:(1)荆人犯了什么错误?(2)进一步分析,荆人虽然去实地调查了,但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3)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围绕这三个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不变的只有变化”,只有积极、主动,有智慧、有勇气地面对变化,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我们才可能有光明的

未来。

以上的例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编成故事系列既能让学生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掌握枯燥的哲学知识,又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活学活用。因此,故事选得得当,运用恰到好处就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哲理小故事篇4

对于哲学教学,纵观多年来高校和中学教师的经验探索,大家都无非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的探讨意义不大。因为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笔者对这个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自觉已经找到了这个疑惑多年的问题的答案:即哲学解决的是心的问题,所以哲学课的成功与否,主要还是取决于人的因素,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灵状态,然后才是其他因素,反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这个结论是经得起推敲的。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教师因素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要活得明白。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所以哲学在本质上讲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体验,或者说它是来自于体验的一种学问。而喜欢哲学的必定是对生活有较强感受力和好奇心的人,对世界惊奇,对人生困惑。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自觉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世界“观”人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悟世界、悟人生。那么,如何“观”如何“悟”?从哲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这一事实来看,学习哲学即学习思考世界与人生的基本问题,最好的途径是自学、独立思考。但对于初学者来讲,入门最好有教师的指引。什么样的教师能够把学生引向哲学思考?是理论功底扎实哲学原理背得滚瓜烂熟的教师?是能很机灵地应对人情世故的教师?是讲故事生动有趣的教师?还是讲道理头头是道的教师?其实这些都不对。

哲学教师最本质的条件就是他必须是心智活泼且热爱智慧的人。唯有这样热爱真理、不断探寻规律性的东西、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和独到见解的教师,才会有开放的心灵,才能在课堂上把自己如何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如何探寻规律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头脑在思考什么问题,有些什么不同的思路,通过这样的学习,唤醒其对心中原本就存在的类似的问题的思考,从而学会如何去领悟生活的真谛。因为只有体验能够唤醒体验,唯有心灵能够触动心灵。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小小奥秘。因此,哲学教师首先必须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并能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学生,引领他们初步领悟到哲学的魅力。他必须是一个内心丰富且有力的人,让学生接近他就相信哲学绝对不是枯燥乏味的东西;他也必须是一个淡定独立不随波逐流的人,不是记诵一些现成的原理,不是拿着别人编的现成教材来给学生上课,而是有自己的教学素材,那其中必然要贯穿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独立思考;他的授课不一定是要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是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感染,思想始终处于探索的状态,开始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不适合上哲学课?首先是太年轻的教师。因为年轻,生活还没给他太多困惑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太多的生活体验,无法用自己的体验唤醒学生的体验,当然那些自小就会独立思考的例外。所以,跟目前许多学科呼唤创新型的年轻教师不同,哲学教学需要的正是有一定年龄、善于体验生活的教师;其次是太精明的人。这里的精明人是指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因为哲学不只是方法论,它更重要的是对于世界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而精明人往往撇开根本问题,只是琢磨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所以精明人做事最终往往本末倒置,与哲学无缘,甚至背道而驰。大概还因为精明人对生活不感到困惑,只要对生活没有困惑,哲学就无从开始。所以越精明,其实离哲学就越远。再次,就是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哲学不是教条,无法人云亦云。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比如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原本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哲学思辨的用处,是在于让人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而不是获得一个最终答案。哲学本来就是要教人学会思考,而不会独立思考的教师只能给学生一种教条式的、照本宣科的哲学教学,这恰恰培养了学生一个不爱思考的习惯。

二、学生因素

有了合适的教师,成功的哲学课堂还离不开一群喜欢学哲学又适合学哲学的学生。唯有这样的学生的心灵,才能与教师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每个人活在世上,都需要哲学,因为生活中我们随时都面临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困难和挫折,也都有疑惑,这些时候最需要的是自己内在力量的支持。这种力量来自于哲学思考,即对人生根本道理的思考。哪个年龄的学生会喜欢学习哲学?我国学者用问卷法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体人生观的发展过程是在少年期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的青年期得以迅速发展,在大学阶段达到形成的高峰,并逐步走向稳定和成熟。高中阶段即高中生和中职生中的大部分人已经会经常考虑人生问题,哲学课对于他们来讲是适时的精神食粮。

那么哪类学生群体最适合学哲学?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学习哲学的可能性。自古希腊中期始,哲学家们就一直称人为理性动物,或者说,人在本质上是倾向于哲学的动物。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人在本质上是爱好哲学的。”另外因为哲学源于好奇(柏拉图曾言:哲学始于惊疑),而好奇心是人类的几乎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天性中包含着哲学的潜能,人人都适合学哲学。那么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开始学哲学?现代儿童心理学家们发现:青少年儿童是学习哲学的黄金时期,五至十岁的孩子已经具有初步的哲学思维能力,并具有强烈的哲学探究兴趣。有人对少儿的哲学探究兴趣和哲学思维能力做过专门考察(如现代美利坚哲学教授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发现孩子们哲学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源于他们对万事万物的无时不有的和无处不在的好奇,因为他们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如“我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学习”等问题都是真正哲学性质的。但是,由于年龄尚小,初中及以前阶段的孩子,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不适合正式学习哲学。最适宜正式开始学习哲学的是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孩子,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因为他们的理性开始觉醒,生命的成长不断地让他们对人生有了新的发现,看世界有了新的视角,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于是他们困惑,也喜欢思考。也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利欲和俗见遮蔽心智,不会那么急功近利,我们就比较容易回到本质来跟他们探讨世界与人生。但高中生为了应付考试任务,他们必须把哲学原理当做知识来学习和背诵,那是很枯燥的。因此很难领悟到真正的哲学,也无法从中享受思考的快乐。

这样看来,中职生似乎成了最适合学习哲学的群体,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印证这一点,笔者没有把哲学课的概念原理当做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快乐地体验着思考和解惑的乐趣。可惜有太多的教师误解了,认为中职生年龄小,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都不够领悟哲学,于是遗憾地错过了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世界与人生真相的最佳机会,甚至挫伤了学生自发的哲学兴趣。

三、其他因素

有了合适的教与学的主体,我们才有必要讨论教学中的其他因素。首先是教学方法。现在许多教师为了追求创新,总是在教学形式的新颖、课堂气氛的活跃上下功夫,硬是采用各种如游戏、小品表演等跟哲学学习无关的教学方法,那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哲学是教人思考的,是对世界人生根本问题和基本规律的思考,思考是心的能力,那就必须排除其他活动的干扰专门训练这颗心,即是静思。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激疑。就是说,无论是哲学原理本身的解释,还是故事情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激起学生的惊疑。因为哲学始于惊疑,没有惊疑,哲学体验无法开始。只有在解疑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解惑和思考的乐趣,才真正地走向哲学。

教学实践中笔者用的比较多的激疑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许多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法是有误解的,认为多提问就是启发,其实不然。在哲学教学中,笔者一般讲完概念原理之后,会设计一些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他们从刚才讲过的原理受启发,思考身边的事情,从而走向哲学思考,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是教学内容。前面提到,教学中要设计好引起学生惊疑的故事情节,因此故事是笔者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笔者课堂的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故事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学故事的目的,故故事都有哲学功能,经典的故事是作者对某一现象、事件、本质的看法在思想上的结晶和升华,它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或充满音乐美、意境美的语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了某个哲学原理和概念,使学生在原有理解力水平的基础上,在趣味盎然、通俗易懂的讲解中,思想得以升华,情感受到激荡,观念得以转化。另外,故事也给学生一种文学美的享受,给哲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常用的故事有经典寓言故事、小说、历史故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维视角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示了文、史、哲三者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深化了素质教育。

哲理小故事篇5

一.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的方式

中国哲学家的哲学著作表述思想的方式不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力求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相反,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形象的比喻、事例、警句等形式来表述思想。如庄子所著的《庄子》全书几乎都是寓言、故事,极少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就拿《庄子》中的代表篇目《逍遥游》来说,开篇就讲起了大鹏鸟南飞的故事,之后讲蜩与学鸠讥笑大鹏、列子御风、尧让位给许由等故事,全篇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只有两句话:“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两句话中,“天地之正”、“六气之辩”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并没明确的界定。全篇中作者也没有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其他中国哲学家的哲学著作也与此类似,《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和弟子的一些简短的对话,对话之间似乎没有太强的联系性、系统性。《孟子》一书基本也都是小故事。

中国哲学家习惯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明自己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而不喜欢用抽象的概念,也缺少严密的逻辑论证。他们所追求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他们常用类比的方式来表述思想。比如《庄子·逍遥游》中讲大鹏鸟南飞、列子御风的故事,是想类比人对外界有所依赖就不会自由。这样的表述方式一方面很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而另一方面,这样的含混的类比模糊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这就使得以同一性和差异性为基础的抽象思维难以形成。

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形象表述思想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比喻、事例等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述思想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哲学专业,哲学与文学密不可分。

在中国古代传统里,没有专门的哲学专业,也没有专门的哲学家,哲学与文学密不可分。很多优秀的哲学著作也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而这些哲学著作的作者也可以算是文学家。如前面提到的《庄子》一书行文波澜壮阔,想象丰富奇特,是一部水平极高的文学作品。当然,这也是一部思想性极高的哲学著作。由于它是文学作品,它追求生动性、形象性,因此全书充满了寓言故事。而作者的哲学思想就通过寓言故事的暗示来呈现。中国哲学家所追求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也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因此,中国的哲学不是纯粹的哲学,中国的哲学家也不是纯粹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家的思维具有文学家的特点,形成了一种形象思维的习惯。要读懂中国哲学,不是靠推理,而是靠领悟。

(二)中国哲学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强调实践性,难以形成纯理论思维。

西方哲学很强调认识论,极力探寻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追求知识的真实性和确定性。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为知识的确定性奠定了基础。后来的西方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等都致力于追寻知识的真实性和确定性。而西方哲学强调的这种理论性,使得西方哲学家表述思想的方式更抽象,对概念的界定十分清晰,力求逻辑严谨、论证充分。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中国哲学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强调实践性,不太注重纯理论思维。因此,认识论在中国哲学中没有得到西方哲学那样重要的地位,也没有那样显著的发展。中国哲学强调的是实践性,是知行合一。哲学家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善作为“人”的自我,从而更好地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换句话说,中国哲学追求的不是知识的真实性和确定性这些理论性的内容,而是实实在在的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方法、准则。而这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哲学,与政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使得中国哲学更加弱化了纯理论思维,也使得中国哲学家难以形成纯理论思维。

同时,由于哲学家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善作为“人”的自我,这里的“自我”既包括哲学家自己,也包括社会中的其他人。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哲学家的思想,从而都能更好地完善自我,就不宜把思想表述得太深奥,因此哲学家们都选择了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事例、警句来表述自己的思想。

哲理小故事篇6

关键词:哲学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85-02

许多同学一听到“哲学”这两个字就感到头疼,认为它深奥、抽象、不易理解,实际上恰恰相反,如果用心学习哲学,就会觉得它不但生动有趣,而且实用性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哲学学得更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哲学更通俗易懂、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在学习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一、采用的学习方法

1.案例学习法。案例学习法就是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学习和解释原理内容,使同学们对哲学原理理解得更加透彻。为此,就要把原理内容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深入浅出,原理内容就会浅显易懂。如:学习普遍联系的原理,老师举了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子:“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这是多年前人人皆知的一个广告,老师用它来说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老师举了树木花草和阳光、土壤以及雨水的关系,来说明事物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运用这些身边的例子来解释联系的原理,这样我们对联系的含义就一目了然了了,达到了学习目的。

2.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即我们要将学到的哲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哲学原理不仅要学懂学会,而且要将学到的原理用到实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学了联系的观点,我们就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了发展的观点,我们就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看待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要相信浪子回头金不换,不要用老眼光看人,因为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再比如,讲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如此: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今后的人生路上不一定会遇到什么挫折,有的同学将来可能遭遇下岗、失业,有的同学将来可能遭遇离婚,有的同学将来可能在事业上遭遇很大的波折……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勇于战胜它、克服它。“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当你战胜了困难,回过头来再看,你会感受到挫折是我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经历了这个挫折,你会觉得你变得更坚强、更成熟了。学习了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我们懂得了平时一定要注意量的积累,因为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荀子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经成熟时,则要把握契机,乘势而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千万不要犹豫不决,丧失良机。

3.哲学小故事引用。在每堂课讲新课之前,老师都组织两名学生进行报道,内容之一就是请同学讲一个哲学小故事。小故事不仅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从趣味的故事中总结出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使同学们深受启发。哲学小故事把哲学原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我们感受到学好哲学的确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大有帮助。

4.课后训练侧重多联系实际。在教学训练中老师经常出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我们经过认真分析,知道它说明了联系的原理。老师又问:拔苗助长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得出结论:我们要尊重事物的规律,如果违背规律,急于求成,必将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就说明了这个道理。由于我们平时经常做一些这样的练习,就会把所学原理与实际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二、学习效果

通过上述几种方法,我们把学、练、用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我们对所学原理理解得更透彻更清楚。经过老师课堂讲授、案例学习、联系实际、哲学小故事、侧重联系实际的课后练习这几个环节,我们对哲学原理不仅理解得透彻清楚,而且熟谙于心,运用自如,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唯物辩证法内容多,有两大原理(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三大定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大范畴(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方法,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脉络理得很清楚,对哲学的原理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

2.提高了我们学习哲学的兴趣。我们原来以为哲学很枯燥乏味,所以对它敬而远之,认为它神圣、高高在上。但是,通过运用上述几个环节,我们就体会到哲学并不是多么晦涩难懂的东西,因为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实际的生活、学习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日常生活要经常用到哲学,这样就拉近了和哲学的距离,提高了学习哲学的兴趣。

3.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在课堂上我们也更加活跃,频频举手发言,或向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或相互讨论一些问题,有时下课了还向老师请教,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

哲理小故事篇7

关键词:学习兴趣;求知欲望;理论视野;理论思维

哲学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中确有许多困难。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其他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名言、哲学故事、典型观点和哲学思想对它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理论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哲学思维的境界。

一、哲人故事导入新课,先声夺人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链接哲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机,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从而为新课讲解定下基调。

在教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框时,教师可首先讲述战国著名哲学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哲学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公孙龙“白马非马”论为什么是错误的诡辩论?白马与马到底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引用哲学家的经典名句,强化信度

经典哲学名言是人类认识上的宝贵财富,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哲学名言,强化教学的可信度。

例如,在学习量变与质变的原理时,可引用荀子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让学生明白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哲学课本上每一章节及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中,都大量的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等古今中外哲学家的名言。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可使枯燥的理论富有趣味,乏味的东西变得生动,也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三、介绍哲学家的基本思想,启发思维

中学哲学课教学过程就是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常识水平,把深刻的哲学道理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常识”。而哲学则是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丰富的哲学思想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因而它的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感受哲学的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把课本内容适当加以扩张,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哲学家的思想,就可以把晦涩的内容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亲近哲学家的过程中感悟哲学家的思想,理解基本哲学概念。

四、列举哲学家的典型观点,泾渭分明

比较是贯用的教学手法之一,比较方法运用得当,能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使新课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哲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相似的概念、不同的哲学观点和派别,教师可以在简单明了的对比中,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强化对唯物主义的理解。

如在教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可以列举下列两组不同哲学家的观点:

第一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第二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守仁:“心外无物。”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通过以上两组不同代表人物及哲学观点的比较,就可以轻松地总结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

五、讲叙哲学家的趣味故事,引趣激思

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爱听故事的高中生占85%以上,这可看出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可以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来创造教学佳境。

例如,在教学“矛盾的对立统一”时,可采取故事式设疑:传说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找老子请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了响动,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赶快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过了很长时间,老子才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到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去了。请问,老子教了孔子及弟子们什么道理?在有趣的故事中提出疑问,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老子的意思是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东西,看问题要用矛盾的观点。

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哲学故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哲学家的思想,便会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理论兴趣,拓宽他们的理论视野,撞击他们的理论思维。那时,学生就会发现哲学家其实就在我们的课堂中。

参考文献

哲理小故事篇8

【关键词】成语;哲理;政治;高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处理不妥,学生学习感觉枯燥无味,比较吃力。如何使哲学课上得生动而富有实效、活泼而又不会古板?如何使抽象的哲学理论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用成语典故,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情感,开发非智力因素,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典故激活”教学法的改革尝试。

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 据有关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占95%以上;高中学生占85%以上。这说明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我们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为教学服务,实行“引用成语典故,解析抽象哲理”便是有益的实践。

“典故激活”教学法是指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成语典故,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教材中抽象哲理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时,学生对“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容易理解,而对“错误的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却难以理解。教材也只是通过一句话断定:以主观想象做成出的判断,脱离实际的决策,以及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都是错误的思想意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就讲了“龙有九似”的典故:“‘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是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龙’,那么‘龙’的观念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提出问题扣人心弦,引起学生兴趣。接着教师讲述:“‘龙’的观念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当时人们为了表明自己祖先的强悍,就从他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动物身上择其优,逐步创造了‘龙’的形象。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东汉人王符曾指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与教材理论结合:“就‘龙’的整体来说,它是超现实的。但就其各部分来讲,又都能从客观现实中找到创作它的‘原型’。可见,‘龙’的观念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反映,只不过是‘拼盘’而成的歪曲反映而已。”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学生既掌握书中哲学道理,又扩展了知识视野。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成语激活”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思维悬念,引起学生深思,而且可变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形象生动,变深奥的道理为浅显易懂,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有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哲理小故事篇9

哲理古诗深沉浑厚、含蓄隽永,言近而旨远,它洞悉着世事的奥妙,阐释了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性的启迪,在冷静的思辨中, 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感知到世界的规律。然而,古诗本身就具有意象的朦胧、模糊、多解与象征等特征,哲理古诗更有其深刻的哲理韵味,这些无疑加大了学生理解哲理古诗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给他们指出一条终南捷径, 帮助他们去阅读、理解、鉴赏哲理古诗, 使他们能深刻体味诗中之“理”、“理”中之“情”、“情”中之“趣”,深入“有理趣而无理障”( 清·刘熙载《艺概·诗论》) 的境界。

一、重现诗中形象,感知哲理古诗形象之优美

诗歌往往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就是要把诗中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脑海中。要理解哲理古诗中深邃的哲理,必须借助这些形象, 沟通读者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搭建起一座通向哲理深处的桥梁。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杏花春雨、山水田园、广袤大漠等物象世界, 重现那些或庄严、或雅致、或小巧、或博大的形象,让学生去领悟哲理古诗所包含的人生意义,激发学生理性地思考人生和世界。

1.讲述故事,突出形象

以听故事、说感受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理解诗的内涵做好巧妙铺垫。例如,在教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教师先给学生们讲《纸上谈兵》的故事,故事讲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接着过渡到我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儿子应该怎样读书,从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诗题。这样,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突出了古诗中的形象,营造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境。教师努力用形象的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为加深学生对古诗哲理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2.反复诵读,再现形象

让学生自己读古诗,读准、读通、读懂,这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哲理诗同样有诗的特性,它们音韵优美,意象鲜活,含义深长。因而反复吟诵,不仅能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例如,在讲授《观书有感》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就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现。这“方塘”能反映出“天光云影”的特点,就说明塘水深而且清。在学生们反复地诵读中,美丽的景物画面就如同画卷一样在他们的眼前呈现出来,让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

3.品字析词,整合形象

哲理诗词中所描绘的图景画面,常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蕴涵着理趣。想象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诗歌的画面,对于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将起到搭桥建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哲理诗中的关键字词,咀嚼、品味、整合,再现诗中的景象。例如,在讲授《渔歌子》时,我让学生读一读,抓住关键字词,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山清水秀、白鹭翩飞、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我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写写脑海里看到的画面。这样,把这一组组形象进行整合、重组,把单个的形象变成连贯、丰满的形象群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纵情山水、自然恬淡的词人形象。

二、感悟诗人情感,体味哲理古诗情感之深沉

“诗言情”,诗歌的魅力是永远给读者最美丽的情感空间。一首好的哲理诗既洋溢着睿智的哲思, 又蕴藏着作者深沉的情感。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哲理的挖掘上,从而忽略了对诗歌深层情感的揣摩。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智慧地捕捉激情点,敲击出诗中沉潜的情味,将“情”的体验灵活地贯穿于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动情、悟情、达情,从而使教学过程迸发出耀眼而迷人的情感火花。

1.诵读诗句,体悟情感

哲理诗同样具有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古人做诗“贵在含蓄”“意在言外”。所以,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反复诵读、品悟鉴赏、熟读成诵之外,还要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比如,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时,引导学生对诗句细细品味,反复诵读,诗人的惊喜之情便会跃然纸上。学生既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新生事物由衷的热爱之情,达到“情感与理趣齐飞”的境界。

2.品读诗眼,碰撞情感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解读诗眼,可以举一纲而张万目,让人体会到诗句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体会到古诗深沉的情感。如教一年级学生学习《锄禾》这首哲理诗时,可以抓住 “辛苦”这个诗眼:首先,“辛”是个象形字,表示古代用刑的刀,像刀割一样难受,当然十分辛苦。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天空中的烈日和农民伯伯的脸、手、额头的汗滴,并让学生说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他是怎样锄草的,他干活干得怎样……把农民辛苦的样子记在心里。最后,指导学生写好“辛苦”这两个字。这样,抓住诗眼,以诗中的形象为依托, 以情感的揣摩、接纳为切入点,学生与诗人进行了情感的碰撞,把握了诗中潜在的情感信息,得到了哲理的启迪,“辛苦”两个字不仅写在了本子上,也写进了学生的心里。

三、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哲理古诗理性之深远

哲理诗往往将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韵、深邃的哲理与诗味的语言融为一体,能增长智慧,启迪人心。哲理诗一般都从眼前景、身边事、寻常物写起,对普通平凡的生活作永恒的哲理的探索。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多,情感体验相对较少,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就成了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背诵、积累。

1.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哲理诗同样是源于生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能让他们更好地感悟诗中的哲理。如教学《观书有感》时,我就引导学生在“死水”与“活水”的对比品读中,深刻领会了“清如许”与“活水来”的关系,明白了“源头活水”的重要意义,为学生领会读书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小小的池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会想到“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碧波荡漾”等。我再让学生读读闻一多的《死水》,让他们谈谈:这“死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两个水塘的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因为前者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注入,所以才会非常清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了。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在美的熏陶中就能感受到诗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的道理:塘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人要知事明理,就得靠认真读书学习。

2.生活叙事,以事推理

哲理诗中从生活里抽象出来的哲理具有普适性。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的积累,推出哲理。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如何让学生明白陆游究竟要告诫儿子要怎样读书呢?教师可以借用成语故事,让学生说说哪些古人做学问是“无遗力”的,读着 “少壮功夫”这个词会想起什么诗句,又会想起曾经学过的哪些人物,在什么情景下可以用诗中的诗句来告诫自己……诗从生活中来,又返回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诗人从“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中得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

3.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由学到悟,由悟到用,将诗中得来的哲理和生活匹配起来,成为活性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在学生与他人的交际中,指导学生的生活,这是我们教学哲理诗的终极目的。教完了一组哲理诗后,我们可以在赏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现实生活中古诗的运用:当同学遇到困难,伤心失望、一蹶不振的时候,我们可以送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他朝着希望前进;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成天得过且过,我们可以送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激励他珍惜时光,发奋学习;教师节可以送给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诗句,这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来勉励自己,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做的贺卡或书签中写下警句,赠送给同学、教师或自己。哲理诗启迪着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生活的真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读书明理。

四、激发想象空间,赏鉴哲理古诗意境之幽渺

重视意境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宋代的严羽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诗歌幽渺迷离、灵动玄远的意境。哲理诗和叙事抒情、写景状物的诗歌相比,更具有独特的意境。它既有依托于形象与情感的象外之境、韵外之致,更有哲理所生成的思维之光、逻辑之慧。

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把握哲理诗的意境呢? 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开辟以形象为核心的审美通道, 启发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纵横驰骋,神携物游,感知诗中丰富的、美的形象,走进诗人的情感思维世界,从而品鉴出哲理古诗意境的幽渺空灵。如学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可引导学生想象霞光万里、斜阳远照、满天铺锦的景象……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可引导学生想象那重峦叠嶂、绵绵山岭、幽幽深林……融理入景, 理与景化, 就能使哲理与诗情画意融合无间, 浑然一体, 意蕴天成。

哲理小故事篇10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 兴趣 语言艺术 教学方法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等必修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教材进行了统一规划,其中《哲学与人生》就是中职学校重要的德育教材之一,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提起德育课,学生大多认为是讲大道理的课、空洞的理论说教课,跟专业课比起来,没有什么实用性。所以,在德育课堂上很多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不能为了讲哲学而讲哲学,教师要不拘泥于原有哲学的学科体系,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学哲学与解决做人问题、走好人生路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因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巧用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比如:拔苗助长、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纸上谈兵、买椟还珠等等。这样学生听起来会很感兴趣,在听了故事的同时,也学到了哲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要体现语言的艺术

抽象、深刻、理论化、系统化是哲学鲜明的学科特点。它虽然是最抽象、最一般的道理,但是它也是从最具体、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开始的。要把哲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哲学观点解决人生的困惑,需要发现人生智慧,也需要教师借助出神入化、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句精辟的话语,常使学生于懵懂中感知其因、突悟其理;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心灵的包袱而又自惭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语不在长,贵在适;要语不烦,达意则灵。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德育课不受学生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基本上只用“一言堂”“满堂灌”的讲授方法。这种单调的教学就只能是“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活跃课堂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在案例的选择上,一定要选取学生关心的话题。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这个问题时,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了两个案例――《一枚铆钉与一个帝国的命运》《海鸥与水上雷达》,这些小故事通俗易懂,学生爱听爱学。再如笔者在讲到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时,给学生们讲了美国总统林肯的故事。林肯曾是捡煤屑的小伙子,乞求上帝给他一双鞋子,结果上帝送了他一双袜子,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经过一番努力后,林肯拿着袜子找到了对他而言最宝贵的鞋子。教师可以多举一些例子,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把复杂的哲理简单化、生活化。

再如,我们常常听到某学生因为考试考得不好而一蹶不振。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满着挫折,但我们在挫折中会一步一步地迈向前进、走向成功。即哲学上通常所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情景表演教学法

情景表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情景表演一定要设置合理的表演情节,需要有针对性。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的时候,笔者让学生们根据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表演小话剧,学生们都积极参加。

3.实战演练

德育课理论性较强,很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唱高调”“空谈大道理”。为了增强吸引力,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德育课堂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推进。例如在讲“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时,笔者创设情景,模拟招聘现场,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学生应聘前积极准备,在面试过程中积极展示自己,体验了面试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为毕业时参加面试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