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1:55:10

哲理

哲理范文篇1

一、WTO特征的哲学分析

从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角度来观察,可以发现WTO的不同特征。在哲学上可以把WTO的特征归结为形式特征和精神特征这两种层次的特征。

WTO的形式特征又可以区分为全球性与过程性。毫无疑问,全球性显然是WTO最突出的特征,然而在此仍有必要稍加说明。全球性与现在热门的话题全球化有所不同,在此的含义是指超越国家的权威。WTO是一个超国家的经济立法和司法机构,其规范高于个别国家的法律规范。任何国家的经济立法只要与WTO的规范相抵触,就可能被判违背WTO规则并遭到制裁。WTO要求各成员“一揽子”接受有关的协定和协议,不得提出保留。WTO还通过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来审议、评估各成员国贸易政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并通过公开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以促使各成员严格遵守WTO规则,提高各成员贸易政策的透明度。特别是WTO所设立的争端解决机构,其作出的裁决除非全体成员一致反对,否则将自动通过。正是依据以上诸多规则、程序和机构,再加上其涵盖一、二、三产业,涉及知识产权,WTO才可以与其他相关的世界经济组织一起,不受来自任何成员国的障碍共同促使生产要素,如原材料、土地、资金、知识、技术以及人力资本等,按一定规则在全球范围重组;并促使每一件商品、每一项服务面向每一个人,或者说,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全世界所提供的无限的商品和服务中作出自己的选择。

过程性是WTO在形式上的第二个特征。WTO本身就是经由GATT(关贸总协定)演化发展而来的。过程性具体体现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其内容已由货物贸易逐步扩展到服务、投资、知识产权、劳工标准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乃至扩展到当前热门的电子商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扩展有两条线索:一是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同步,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最新出现的发展如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均纳入其中;二是其所涉及的范围已逐步由物质领域推向精神领域,与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劳工标准、知识产权和环保标准等;以及从有形推向无形,如对商标的保护。其次,普遍性地要求所有成员一致遵守的种种协议、规则,正逐步沿上述两条线索扩展。如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虽然目前仅严格地体现于货物贸易中,但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则留有余地,要求成员间通过谈判,减少和消除不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措施,以在服务领域也实现有效市场准入,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将市场开放原则通过谈判逐步扩大到金融、保险、电信及其他服务领域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在规定了最基本的义务和标准后,也允许成员间签订更高水平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协定和协议。第三,与上述“其次”这一点相平行的是,各项对发展中国家优惠的条款大多有过渡期限,并将最终逐步取消。

WTO的精神特征是它的科技属性。WTO的科技属性集中体现于WTO规则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三大基本原则上。WTO规则的形成是基于其成员国间的反复谈判。各国在贸易中会有不同的实践、不同的贸易,如货物、服务、技术等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就是在这些个别的、具体的、生动的,以及带有浓厚的不同主体色彩的贸易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多边的多个回合的谈判,逐步从个性中找到共性,由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谈判各方由各异的主体转变为泛主体,进而形成各成员国共同遵守的规则。这一过程让我们想起了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涉及到在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中人与人的沟通和共处,正是这一点后来成为罗马法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WTO规则的形成过程体现出了科学方法——从个别的事物中提炼出普遍的信息,从主体的经验中概括出客观的规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WTO规则的形成过程就是科学方法的应用过程。

WTO的三大基本原则,即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其科技属性。

非歧视原则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的最惠国待遇,即要求一个成员给予另一个成员的贸易优惠和特权必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所有成员。在成员国内部实行国民待遇,即指任何一个成员的产品或服务进入另一成员境内后,享有不低于后者自己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享有的待遇。由此可以马上联想到科学中早就存在的“默顿规范”中的“普遍性规范”。其意思是:科学原理对于任何人、任何国家是普遍适用的,科学家不能因个人的好恶或某种意识形态而决定是否接受或拒绝。科学活动对于任何个人一视同仁;任何人不论其性别、种族、贫富或宗教信仰,都可以平等地参与科学活动,获得荣誉和奖励,并有相应的体制予以保障。由此可见,WTO中的非歧视原则可以说就是科学中的普遍性规范在经济领域的翻版。科学中的普遍性规范要求排除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干扰,让科学自主发展;同样,WTO中的非歧视原则也要求扫除由成员国之间的差异带来的歧视和壁垒,让经济有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市场开放原则主要包括关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和确保透明度三方面。WTO要求将关税作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以便对各成员的贸易保护水平能清楚地进行比较,也使减让谈判有明确的衡量标准。为此,WTO要求各成员取消非关税保护的数量限制(如配额、进口许可、自动出口限制和全面禁止进口等)。例如在《农业协议》中,只允许各成员使用关税手段对农产品贸易进行限制;现行的非关税措施要以一定方式关税化;禁止使用新的非关税措施等。同时,WTO要求成员采用在出版物上公布、设立咨询点或通知WTO等方式,及时公开与其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以及与其他成员缔结的足以影响其贸易政策的协定。由这些措施来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提高市场的可预见性,促进公平贸易和竞争。

上述市场开放原则同样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属性。首先,透明度的要求以及上述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均体现了默顿规范中的“诚实性规范”。后者要求科学家在发表成果时必须同时提供获得该项成果的全部方法和手段,以让同行专家作严格的验证。其实,“非关税措施要以一定方式关税化,以形成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这一要求,其实质就是简化和量化。前者在于将复杂事物简约化,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大大简化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符合科学中的简单性原理和思维经济原理。量化则是科学的重要特征,各项研究均要求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各门科学的数学化表征和验证趋势都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曾就此提出很高的标准。再次,可预见性这一点与科学的要求完全一致。科学要求在给出系统在t[,1]的初始条件后,能推知系统在t[,2]的状态。这就是规律。每个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人类自身也有其自我确定的属性,那就是理性。那么,对事物——不论是对自然界还是对世界贸易——的认识就应该依据事物的本性,并且以符合人类理性的方式来把握它。最后,市场开放原则也是技术理性的集中体现。市场开放原则的上述三个方面,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可控性。简化、量化,以及透明、可预见,都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这也正是技术理性的要求。所谓“技术”就是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保证在行动前预见到代价和结果,保证在行动的过程中连续可控,以及为保证实现目标而能采取相应的措施。简化、量化和透明化还可以保证行动得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执行,这也是技术理性所要追求的目标。

WTO的第三项原则是公平竞争原则。该原则允许各成员以关税作为贸易保护手段,但不允许以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不能以倾销和补贴的方式向其他成员销售商品。WTO一方面设置了某种统一的标准,以让各成员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出发竞争。例如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就划定了同一起跑线:各成员在农业科研、粮食的安全保障、自然灾害救济、农民收入保障和地区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可以免除关税削减义务;另一方面,对于会造成价格扭曲的措施如各种补贴,则必须按“黄箱”政策逐步减削。WTO的公平竞争原则可以视为是移植了默顿科学规范中的“竞争性规范”,后者要求在个人间、学派间,或个人与学派间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受偏见、权势的影响,平等地对待竞争中的个人与学派。更重要的是,WTO通过各种制度来消除形形色色的价格扭曲,也就是要扫除种种干扰,让经济规律在全世界发挥作用。这里体现出的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也正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由上可知,WTO上述的三大基本原则体现了科学理性、技术理性以及默顿科学规范中的普遍性、竞争性和诚实性规范,因而具有明显的科学技术特性,再加上前述WTO规则形成过程中科学方法的印记,这些就构成了WTO的精神特征,其核心就是科学精神。揭示WTO的精神特征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二、对我国的启示

以上从哲学上分析了WTO的形式特征和精神特征。下面则根据这两个特征来分析WTO对我国的启示。

1.WTO形式特征中全球性给予的启示

首先第一启示是,加入WTO即意味着中国正加入到一个更大的、在整体上更强的、对自身影响将更深远的大环境中去,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也正如汤因比所指出的,正是存在挑战,才迫使一个文明起而应战,从而唤发其新的生机。

第二启示是,国家的作用也将起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历史上不乏重大的挑战,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海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等,这些挑战虽然唤起了民众,然而并没有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其原因之一是,应战者是作为整体的民族。虽然有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投身于其中,但他(她)是作为民族中的一员,而非独立的个体。因而,外来的压力并未转化为中华民族来自底层的每一个个体的动力。但这次不一样。由于在加入WTO之后国家不能再挺身而出,再以武力或高关税,或内部政策、配额之类保护其一个个企业乃至一个个人(例如,我国加入WTO后,只能由企业自己通过谈判去要求外方转让技术,而不能再依靠国家的强力支持),于是在某种意义上,相当大一部分外部压力就直接加到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一个国民的身上,挑战将激起每一个企业直至个人的应战。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是WTO这个泛主体的形成,另一方面则是更小的独立主体的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几乎是第一次来自民族底层的个体的现代化动力全面被唤醒,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最强大的动力。

第三启示是,中国在加入WTO之时,不妨也考虑国内的"WTO"体制。WTO要求各成员要保证其内部贸易法律制度的统一性,相关贸易法律制度必须由中央统一制定颁布,并在其境内各地区统一实施。我国虽然有管理国内贸易的机构及制度,但地方封锁、行业分割的情况还相当严重,制度在某些方面还不如WTO严密,实行审议和制裁还不及WTO所拥有的权威,因而有必要在国内设立如WTO那样的贸易机构。同时,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也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相类似,因而,相应规则的形成和实施都与WTO有可比性(当然有很大的差别)。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落后,更在于体制和观念滞后,因而正如加入WTO对于中国有巨大推动作用一样,上述设想也必将促使中西部地区在体制和观念上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与东部地区共同迎接WTO。

第四启示是,东西部要加快协调发展。WTO对中国的整体影响有这样的特点:给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带来更强的冲击,而给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材料密集的产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能否借加入WTO之机将双方结合起来,利用后者的发展机会获取更多的资金,以此来扶持前者,即是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来“养活”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但这并不是单向的养活,高技术企业还必须定向地开发能对低技术产业进行渗透、改造的技术,以促使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的产业高级化;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使自身迅速壮大起来。考虑到目前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而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和材料密集的产业多分布于中西部,这种结合就必然会促使东西部加快协调发展。这是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

2.WTO的形式特征中过程性给予的启示

首先,要充分意识到WTO现行的所有规则都只适用于现阶段,旧规则总在改变,新规则总在制定;同时,又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由此必将加速现代化,开始从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的行列。从这两个认识出发,我们就必须自觉地准备好从WTO中货物贸易的各项制度向服务贸易延伸。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日后要撤销目前仍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各种优惠作好准备。这既是世界贸易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对于加入WTO给劳动力密集产业带来的好处和机遇,我们在用好、用足这一优惠之时,必须充分认清因此而可能被“锁定”、被强化的我国落后的一面,“趋利避害”只能是权宜之计。如果为了“避害”,而不发展那些受到较大冲击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同时又为了“趋利”,仅仅大力发展技术含量低的产业,我们就只会被那些微薄的小利牵着鼻子走,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前面提到的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建议就是考虑到这一点。眼下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只是为了扶持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同时再依靠后者来改造自身。对于“普惠制”同样应有清醒的认识。普惠制是世界上27个“授惠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实行单方面减免关税的特殊优惠待遇,发展中国家无须作出对等的回报。无疑,我们目前要充分利用这一优惠以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世界贸易的发展终会改变这一点,我国自己的实力壮大后也会走向“授惠国”这一步。

其次,WTO将不断把世界贸易中新出现的内容纳入其中,如电子商务等。新的内容在被纳入WTO时一开始其规则不会完善,实行也不会严格,有待在各成员反复谈判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严密起来。在从1990年起至1996年由GATT到WTO的转变过程中,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和实行就经历了这一过程。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GATT所涉及的领域,规则条例相对成熟,我国必须遵守;但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还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而在刚刚萌芽的电子商务方面,差不多还处于朦胧不清的状态,我国在相当程度上还握有主动权。只要我国在这些新的领域迅速实现赶超,并积极关注目前尚未进入,但下一步必然要进入的WTO领域,不仅着力于发展实力,而且要率先形成尽可能具有普遍意义及可操作的游戏规则(这一点往往为我们所忽视),我们就有可能在今后新一轮贸易规则的谈判中拥有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扭转被动局面而占据主导地位。

3.WTO的精神特征给予的启示

哲理范文篇2

【关键词】紫砂器;扁竹;造型设计;人文内涵

紫砂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器型形态已然是数不胜数,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的不懈努力,他们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紫砂器的造型艺术,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天都会有新颖且独具匠心的器型样式被艺人们所创造出来。在如此多的器型样式之中,花塑器一直是富有灵动生气的代表,凭借其精致玲珑的外观,在众多造型样式之中脱颖而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赏玩,其实这与花塑器没有限制的取材来源是息息相关的,众所周知,花塑器造型是取材于我们所生活的这片自然界之中,因此我们目光所能触及之处,皆能成为花塑器的灵感来源,因此使得花塑器的设计创作空间也是无穷无尽的。

一、紫砂器《扁竹》的造型设计美学

如同《扁竹》这把紫砂器的品名一样,整把紫砂器的造型元素是采用了竹子的造型,同时至上而下,整把紫砂器呈扁平状,作者采用了圆器与花塑器两种器型的相互结合来进行创作。圆器线条圆润且富有张力感,花塑器的元素充满生机且富有活力感,两者相互融洽,在视觉上一点都不突兀。光滑的壶盖紧密地与平整的壶口契合在一起,如此的严丝合缝,似乎连一丝风都钻不进去,壶肩与壶腹处作者采用了一条弧形曲线来完美衔接,最终收至宽阔的壶底,整体造型呈现出上窄下宽的线条美学,宛若不倒翁,宽阔的壶底有力地支撑起整把紫砂器,在视觉上给予了人们足够的稳定感。我们在欣赏《扁竹》这把紫砂器的整体造型之时,可以看出其背后作者精湛娴熟的制壶技艺和设计功底,整体造型的设计制作宛若一气呵成般流畅至极,可是当我们细细赏析《扁竹》这把紫砂器的各个局部之时,会发现这些局部同样也是充满着作者的独具匠心和设计语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壶腹处那一圈凸出的竹段,将整个壶身一分为二,在视觉上给予了审美者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同样为竹节造型的壶钮,远远望去,仿佛扎根于壶盖之上,充满着力量美感,同时弧形状的壶钮留出了足够多的空间,使得人们在把玩揉捏之时,可以更加的称手,壶嘴与壶把居于整把紫砂器的两侧,两者一左一右,交相呼应的同时为整把紫砂器带来视觉上的平衡感,“一湾流”造型的壶嘴,堪称是短小精悍的代表,出水非常的爽快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壶把从壶肩处圈缩成“耳朵状”至壶腹处,造型轮廓非常地符合人体工学,这样的造型设计使得使用者在抓握紫砂器之时可以非常的得心应手,称心如意。

二、紫砂器《扁竹》的人文哲学内涵

一把紫砂器除了其造型样式是引人瞩目之外,其蕴藏着的器物哲学内涵同样也是引人深思的。《扁竹》这把紫砂器同样也是不例外的,作者在设计其精致玲珑的造型外观之时,同样也是赋予了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哲理,这样的内涵人文哲理是整把紫砂器的“灵魂”,是不可或缺的,作者采用竹子这一元素来装饰紫砂器是有其独到的用心,竹子作为我们生活之中最常见的一种植物,从古至今被人们赋予了众多的象征意义,无论天气是多么的极端恶劣,竹子自始至终都能昂扬挺立,坚韧不拔,笔直地矗立在泥土之中,宛若一个巨人般从来不被压倒,不被折服,作者在此也是通过竹子这一顽强的精神来启示着我们,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荆棘困难,都应当像竹子一般,学习其顽强拼搏的精神,不轻易被击倒,反而更应该昂扬挺立着面对这些挫折。其次,竹子是由一节一节的竹段组成的,竹节越多的竹子,生长得也就越高耸,作者通过竹子一节一节的竹段,希望人们都能万事顺心,生活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如竹子般“节节高”。综上所述,一把小巧玲珑的紫砂器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情感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啊!

总结

哲理范文篇3

在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乃至一般考察中,哲理化有助于发现和理解国际事态的最深层要素和本质联系,使人比较容易避免“在眼前的不断变动中追随时髦”。关于国际政治(乃至所有政治)的哲理化思考,必须会直接或间接地归结为对于权势和权利、道德和利益、正义和秩序、和平与冲突等人类“永恒问题”的审视,而这些构成了差不多所有集中体现人类主要政治理论成就的经典政治思想家们在学理意义上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有赖于他们而得以形成的各大政治思想传统作为后人从事有关哲理化思考的参照,藉以构设哲理性的定义、范畴、视角乃至范式和“模型”,形成一种构建理论的基本途径。诸如此类的原因使辨析、探究和借鉴国际关系思想诸种传统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经典方法内的头等问题”,当代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经典方法研究泰斗、英国学者马丁·怀特关于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三大类型国际关系思想传统的著名辨析。这一辨析如果经过恰当的阐发和扩展,不仅适用于认识当代繁杂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最基本分野,把握其意识形态倾向、思想方法和精神风貌,而且也可用于对国际安全的哲理化思考。

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这一国际关系思想传统划分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论说际关系的范式,即“一种概念图谱(conceptualmap),一种总框架,用来组建知识结构和分某些关系模式”。本文拟首先借助于悠久的自然法和理性主义观念,从哲理上定义国际安全;然后展示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传统各自对如何实现国际安全的回答,并予以必要的评判。有如前面所述,从本质的层次上看,当今大多数国际安全理论构想和实际主张说到底同这些回答一样,涉及的是同一些“永恒问题”,遵循的是同一些逻辑推理,提供的是同一些政策选择。因而,理解和评判后者无疑将有助于理解和评判前者,并且会促进对当今和未来长时期里国际安全问题的深层认知。至于革命主义传统中的国际安全问题,本文因篇幅所限将只提供非常概要的阐说。不过有一点将加以特别的展示和强调:国际安全当今在定义上的急剧扩展,或者说其种种新方式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应归属于革命主义。

国际安全的哲理内涵

何谓国际安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判断什么是安全。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安全是指个体的生命、心灵、躯体及其(就人类而言)外在所有物不受任何力量、特别是暴力的侵犯和损害。如果把所谈论的个体扩大为群体,即扩大为家庭、村社、部族、民族、国家等等,那么安全的含义要复杂得多。再进一步说,如果将所侵犯和损害的对象延伸到其他价值范畴,使之在上述最基本的价值之外还包括个人或社会文明生存所需的其他条件——例如尊严、起码或体面的生活所依靠的经济条件、共同体赖以维系的基本情感、习俗和制度因素。以及体现和维护所有这一切的法律或法理,则安全的含义就更为复杂和宽泛。不仅如此,在谈论个人或其群体的安全时,几乎所有世代、所有文明的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赋予其道德意义,表达他们关于尊重和维护、或侵犯和损害安全的是非判断与褒贬态度。在如此庞杂并且富含道德评判相对性的安全含义面前,诉诸“许多世纪里作为西方主流政治思想之本”的自然法观念,可以得到一套可称为最简明、最根本、并且富含普遍伦理和法理意味的安全纲要,而它经过同样依据自然法哲理的简单延伸,便可提供一项具有同样特征的国际安全概念,从而构成国际安全思想的哲理基础。

自然法的基本含义同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理人伦”相似。早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自然法观念的某种萌芽。然而,首先使自然法成为一个哲学主题的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斯多噶(斯多亚)派,自然法由此被界定和阐发为永恒地支配整个人类的自然理性,即先验的天然伦理原则。一方面,自然法以人对其所有人类同胞的天然亲和倾向为基础,提供评判人的行为的永恒尺度;另一方面,人由于具有理性而能够认识自然法并遵照自然法来行动,因而能够使个人、社会趋于完美。经过中世纪的继承和变迁,到17世纪韧,自然法观念由格老秀斯发展,成为近性主义(自由主义)社会政治思想的最初形态。格老秀斯强调,人的本质属性是以人“对社会(生活)的渴望”为其根本的人的自然理性,它作为绝对和普遍的根本伦理律令即自然法,指引人们在合理地保存和造福自我的同时发扬固有的群体秉性,与其他人友好交往并结合成和平的有序社会。按照这种哲学理念,自然法规定了人们尊重他人和平生存及幸福的义务,以及自身和平生存及幸福的权利。

具体地说,格老秀斯把自然法的基本内涵归结为五大项,它提示了人的安全的哲理。

这五大项是:不侵占他人所有,包括本节开头谈到的一切基本价值;将所侵占的以及可能由侵占所生的利得归还原所有者;信守承诺补偿由自己的过错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按照某人罪过施以恰当的惩罚。在由人组成的群体内部,只要人与人之间互相履行这五大义务,就将导致所有相关的人无虞侵害,无虞剥夺,安享公平的社会秩序的出现和可信赖的社会交往的开展,并且使人们以符合道德理性的方式共同和平地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下,每个人都是充分安全的,而由他们组成的所有群体只要同样互相履行这些义务,则每个群体也将是充分安全的。很明显,根据大多数政治哲学家在众多相关场合都视作当然的个人一国家、个人集合体一国际社会(或国际体系)之比拟,前一种安全相当于国家安全,后一种安全则相当于国际安全。不仅如此,无论是对格老秀斯自然法观念的上述展示,还是对其国际关系思想的总体论说,都表明他所关注的多半是国际安全。此后,洛克对格老秀斯的自然法观念进行了深刻的个人主义改造:自然理性的根本内容从人的社会亲和性与先验道德义务,转变为个人自然权利。由此,安全可得到它最明确、最简洁也员基本的哲理界定:个人安全即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权利无虞侵害和剥夺,只要其实际行使不侵犯其他人同等的当然权利;国家安全依照个人一国家之比拟,即国家安享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国内生活方式的自由,只要它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同等的当然权利;国际安全即在国家普遍安全的前提下,国际社会处于类似洛克式“自然状态”的那种和平、有秩序和较有道德的无政府状态。

当代杰出的英国国际关系理论家海德利·布尔提出的一项国际秩序定义,实际上可被认为是用当代话语表述的、最基本的国际安全的哲理规定。按照他的看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希望的秩序并非个人或群体关系的随便哪种稳定模式,而是一种导致特定的预期结果、促进某些目的或价值的社会生活安排。在此类意指目的性或功能性社会安排的秩序中,最重要的是为维持社会生活本身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目的,它包括:(1)社会成员的生命多半免于暴力伤害或毁灭;(2)其承诺和协议多半得到遵守和履行;(3)其所有权多半保持稳定。同理,国际秩序的不可或缺的基石,或者说国际安全的起码标准,包括类似的三条,即国家免遭外部暴力侵害,国际承诺和协议得到遵守,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保持。与此同时,布尔还更多地从国际安全而非国家安全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另外两项标准,并在论说序列上将其置于优先位置。首先是国际社会本身的保存,这既意味着阻止超级强国图谋霸权,将国际社会转变成“普遍帝国”,也意味着防止所谓超国(Supra—state)、跨国(trans—state)和亚国(Sub-state)三个层次上的行为实体破坏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主要角色的地位及其特别权利。其?伪闶枪噬缁岬暮推剑獠⒉皇侵溉妨⑵毡橛谰煤推剑?quot;只在特殊情况下保持和平……被破坏的国际关系的平常状态“。显而易见,在现代历史上,这些哲理规定所提示的起码程度的国际安全比追求较高程度的国际安全更经常地成为国际最重要的问题,当今世界在某些重要方面也是如此。

现实主义传统中的国际安全机制及其评判

如何实现国际安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分别构成了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传统。对现实主义思想家来说,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国家间争夺权势的斗争。然而多数现实主义者明白,过度或无限制的国际权势斗争将损毁国家及其利益本身,损毁它们在其中独立生存的主权国家国际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懂得国家的根本利益即国家安全不仅取决于国家自助,也取决于国际安全。

现实主义者中间最早就国际安全提供思辨哲理的是17世纪英国大思想家霍布斯,尽管他只是附带地谈及对国际政治的理论性看法。霍布斯式“自然状态”论构成其政治哲学的前提。在这种公共权威(也因而是文明社会)产生以前的假设性状态中,人与人在体力和智力两方面的平等使他们拥有同等的可以互相毁灭的能力,其结果是每个人对暴死于他人手下的巨大恐惧以及对他人意图的最坏猜疑,进而是为个人安全进行的绝对戒备和斗争。这同由物质欲望和名誉追求而引起的另两大类争斗一起,使得自然状态必然是普遍和无休止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在其中没有法律,没有道德,没有文明,“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出路何在?根据霍布斯的理论就在于订立社会契约,将一切订约人的几乎所有自然权利(即自然状态中每个人为抵抗别人以保全生命而对每一事物、包括对别人生命的权利)统统交给他们相约建立的“利维坦”—一个对个人来说无比强大、无比威严的公共权威,用对这种公共权威的绝对服从换取国内秩序和安全。像霍布斯学说的所有研究者都注意到的那样,按照个人一国家之比拟,在国际无政府状态或者说类似于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中,国家安全仅能勉强依靠基于国家自助的国际权势斗争。霍尔斯自己就在《利维坦》中写下了关于这种状况的一段名言:“在所有的时代中,国王和最高主权者由于具有独立地位,始终是互相猜忌的,并保持着斗剑的状态和姿势。他们的武器指向对方,他们的目光互相注视;也就是说,他们在国土边境上筑碉堡、派边防部队并架设枪炮还不断派间谍到邻国刺探,而这就是战争的姿态。”一句话,公共权威的建立似乎不过是将自然状态中的绝对斗争由个人关系领域移到国际关系领域。由此,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可靠途径似乎是各国相约建立世界政府,用废弃主权、独立来换取普遍永久的安全与和平。

我们确有理由批评霍布斯(1)漠视或混淆厂国际体系状态与他的自然状态的重大区别;(2)极为简单化地将秩序产牛的原因仅仅归结于对政府权威的畏惧,从而实际上忽略了无政府国际体系内存在着某种秩序;(3)很大程度上将这一体系中的国家同自然状态中的个人混为一谈,由此使人容易推断国家也极易受外来暴力损毁,除非建立世界“利维坦”。然而,霍布斯本人不仅从未表示需要世界政府,而且还在《利维坦》的核心篇章中对自己关于自然状态的基本观点作了两处虽不显著但应予注意的保留。首先,他说“我也相信整个世界决不会普遍出现这种状况(自然状态)”,“就具体的个人来说,人人相互为战的状态……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存在过”;稍后,他又相当明确地说“但由于他们(国王和最高主权者)用这种办法(即互相防范、随时准备战争)维持了臣民的产业,所以便没有产生伴随个人自由行动而出现的那种悲惨状况。”这两处保留使人们以为在霍布斯那里,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质并不完全排除国家经久生存和国际起码安全的可能性。事实上,霍布斯至少隐约地认识或设想到国际安全的机制在于均势,不管它出于国际政治更为基本和常在的冲突性质而多么不稳定。他承认国家间可以有权宜性的暂时合作,一国有时有必要向别国结盟或背弃联盟,特定时期里众多自私的国家为打败共同敌人甚至能结成相当广泛的大联盟;而他作为生活在大联盟时代的人肯定理解这种大联盟(它历经多年,终于挫败了哈布斯堡西班牙的欧洲霸权图谋)所起的构造均势的作用。

霍布斯之后的一两代,即路易十四扩张和西班牙继承战争时期,均势论真正形成并且开始流行。它的主要特点是着重于国际层次上力量对比的全局构造,着重于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对现实主义思想传统而言,均势提供了国家安全的头等保障,更构成了国际安全的主要机制。从国际体系角度看,均势的功能在于保持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相互承认主权和独立为根本原则的现代国际体系,即维持这一体系的安全和根本稳定,而从单个国家的角度看。则在于确保体系内各国(主要是各强国)的自主生存。当然,这两项功能还有其“无情的逻辑延伸”即阻止霸权。用19世纪初著名的外交思想家和实践家根茨的话说,如果“国家体系要存在并依靠共同努力来维持,它的任何一个成员国就决不可强大到能够强迫全体其余成员国的地步。”除了均势的定义和功能外,传统的均势论还有一项关于均势之生成机制的核心内容,可称为均势自动生成论,即一国优势及其霸权追求必然地(自动地)招致其他国家单独和联合的制衡努力,均势格局由此得以生成或恢复。也就是说,国际安全本质上依靠一种自在的机制,据此可以说其实现和维持是自动的。

均势论久经历史检验,证明它所提示的那种阻止霸权的国际力量分布确是起码程度国际安全的首要保障。然而,且不说均势往往孕育着新的超级强国优势及其霸权欲望,它有时不能不通过战争来实现,甚至某些情况下还导致牺牲个别小国的独立生存,从而其国际安全功能的履行需打折扣。对于均势自动生成论,则应予以严肃质疑和批评。这一观念由来已久,世代沿袭很少受到怀疑。然而,历史考察表明,它在自己的合理成分之外存在着重大缺陷:历史上对霸权或其追求的反应远非总是制衡,它们还包括(也许更经常)容忍、规避、屈从和“搭车”;实际情况至少有时与其提示相反,即制衡努力或均势力量并不总随霸权威胁的增大而增强,它们也可随其减小而增强;均势自动生成论忽略了霸权或其追求国往往会提供利得,来使别国宁愿“搭车”而不制衡,也忽略了霸权或其追求的具体形式除了军事强制甚至武力征服,还可以是主要依靠政治、文化和经济影响的“包容”或“束缚”,从而远不那么容易使其他国家产生制衡意愿。理论上的分析能够显示,在国际体系层次上倘若力量对比显著偏向霸权觊觎国,或存在多极格局、包括超强国家与几个大致自主的次强国家并存的局面,制衍(特别是联合制衡)至少是不容易的。不仅如此,国际体系中格外严重的“无功受禄”和“公共财货”供给不足问题,以及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引起或加剧的利得与代价分配方面的矛盾,进一步表明了合作反霸的困难。在单个国家层次即国内状况层次上,有关一国制衡能力和制衡意愿的多种因索在很多情况下会增添制衡的困难,甚或促使一国根本不做制衡努力。总之,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传统中的国际安全机制(或者说最具现实主义色彩的国际安全机制)确有其可靠性,但可靠程度往往有很大局限。

理性主义传统中的国际安全机制及其评判

对于理性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传统来说,如何实现国际安全这一问题,同它对现实主义传统来说一样非常重要。而且,倘若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各自被赋予的关注程度进行对比,那么完全可以肯定后类安全在理性主义传统中占有更突出的、甚至是中心的位置。之所以如此,多半是由于它在价值取向和基本思考方面尤其侧重追求普遍持久和平和设想其实现途径,并且更为兼顾国家个体利益与它所理解的国际社会总体利益。理性主义国际关系信念的根本是格老秀斯式的人类理性即社会亲和性观念,以及将国际体系当做洛克式自然状态那样的国际社会——虽无至高的超国家政府权威,但有多重整合纽带和共同规范。在理性主义者那里,国际安全机制主要意味着逐步接近或一举实现普遍持久和平的机制,其特征在于国内社会变迁与国际关系改造并举,政治经济举措与法制伦理构建结合。

格老秀斯之后至20世纪前期,关于国际安全途径的理性主义观点有三大最有影响的代表,那就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国际观、边沁肇始的19世纪英国自由国际主义和20世纪的威尔逊主义。它们与当今西方主流国际关系思想的类同非常明显。启蒙思想家们多半认为,如果各国君主大大减少或停止对通商的干预,允许尽可能自由的贸易,促进共同利益的和平经济法则,就大有希望取代制造国际纷争的冲突和权势政治。不少启蒙思想家还认为,必须建立立宪政体或民土政体,因为包括中等阶级在内的民众大都生性热爱和平,由其意志控制政府能保证国际安宁。秘密外交、同盟谋略、宫廷争夺、领土取让以及同所有这些密切相连的均势政策,都被当做旧制恶俗遭到启蒙思想家们的抨击。应被认作英国自由国际主义先驱的边沁国际关系思想在上述各方面同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大致相同。除主张为大大减少军备和列强争斗而放弃殖民地外,他的新创造主要在于后来大体重现于威尔逊主义中的一套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平化改造逻辑:要规范国家对外行为,防止和化解国际纷争,就应建立国际司法议会;该议会依靠理性而非武力运行,而公众舆论是理性力量的主要体现和最有力的制裁武器;为保证各国公众对国际事务有公平合理的判断,各国须实行和保障新闻自由,并且废除秘密外交。边沁之后,经科布登、布莱特到格莱斯顿,19世纪英国自由国际主义的安全与和平理念基本上一脉相承。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权势重心随之移往大西洋东岸。与此同时,威尔逊主义正式问世,并且成为当时非常吸引人心的思想旗帜。总的来说,威尔逊是从一套与现实主义权势政治观相反的国际关系理念出发,要求废止传统的欧式国际政治运行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改行一套新规范和新机制,以此实现从未被欧洲列强真正当做政策目标的普遍持久和平。咸尔逊认为,普遍持久的和平与安全首先有赖于普遍确立民主制度。在国内政治的民主化之外,还须实施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即用公开外交取代秘密外交,用民族自决取代强权政治。普遍和平与安全还有赖于用自由贸易原则支配国际经济,尽可能消除一切贸易壁垒。最后并且最令威尔逊着迷的是建立一个世界性组织,其主要功能应在于保证世界政治法制化,以此提供普遍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他认为,人类理性及其指导下的世界舆论在国际关系的上述改造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新的世界秩序和国际规范说到底,必须以历来被现实主义权势政治观排除在国际关系领域之外的个人道德为准绳。

这里毋需多谈威尔逊贯彻他的多数原则的实际决心多么有限,也毋需多谈威尔逊主义反映了美国的世界霸权欲望、特殊利益抱负和美利坚民族未免狭隘自大的政治文化传统。需要做的是,从威尔逊集大成的经典理性主义国际安全思想中选择某些要点,予以简短的评论。对其中那种在当今被称作“民主和平论”的断言,至少可以提出以下严重质疑:所谓民主国家的公众同所谓专制国家的领导人相比,并不特别忌惮战争的损害或代价;不管是在民主的还是非民主的国家,大众都有可能怀抱极端意识形态(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或宗教的狂热,从而支持侵略战争;反过来说专制国家领导人有可能害怕对外战争,因为国内的反专制力量可能由于战争的激发而得以释放或强化。即使仅就民主国家互相间而论,民族主义、宗教偏见、国家重大利益间的严重抵触等等因素,可以同民主国家里一些有助于互相间和平相处的机制和政治文化一样起作用。还有,即使承认近两个世纪来民主国家互相问确实极少战争,仍可不无理由地认为民主国家数量过少,不足以作出足够可靠和普遍的结论;或者,它们之间的战争所以异常罕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某些同国内制度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国际政治原因。况义,民主国家之间的战争危机实际上并非罕见。关于那些可被称作“商业和平论”〔或用当今自由国际主义者喜用的术语称作“(经济)互相依赖和平论”〕的经典理性主义断言,不仅18世纪后期的大现实主义者汉密尔顿以其哲理和历史事实做了值得人们注意的驳斥,而且当今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互相依赖既可能促进国际协调、也可能引发或加剧国际争斗,他们提出了较为严肃的批评。至于被威尔逊主义奉作国际普遍安全之根本保障的世界组织,其首要功能更难经得起历史检验和逻辑推敲。此类世界组织的基础在于国际集体安全,而国际集体安全实际上基于这样的假定:在国际安全方面国际组织的所有或绝大多数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共同利益、共同认识和共同行为。然而,设想所有或绝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国际现状有利或正义,设想它们将本国利益等同丁由普遍安全来定义的国际共同利益,或者时刻愿意将本国利益从属于维持普遍安全的需要,并且甘愿承受由此而来的战争危险,显然有违常理。同时,要相信它们会为集体安全体制而放弃对国力要素的传统控制“,由此”在最为关键的政策领域放弃主权“,同样不符合一般情况下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不仅如此,集体安全的另一项前提——可动用来维持现存秩序的国际集合力量占有压倒性优势,以致足以威慑或击败侵略国—?环弦恢质导噬喜⒎呛奔那榭觯辞致怨加泄柿α孔芎偷暮艽笠徊糠帧;痪浠八担词辜俣ㄆ渌刑跫家丫弑福分饕宓募灏踩材岩远糇杌虼彀苷嬲那抗蚯抗诺那致孕卸;剐胫赋觯谕分饕寮捌渌枷胂惹髡诺墓拾踩浦校褂凶牛ɑ蚩梢砸瓿觯┯冒ㄕ秸谀诘氖侄卫幢涓阶ㄖ乒夜谔逯啤⑹怪泵裰骰耙蚨推交囊馕丁U饪梢运凳俏推蕉⒍秸拾踩鸹俟野踩U庋墓拾踩凑毡疚那懊媛鬯档亩ㄒ迨亲韵嗝艿模诠收问导猩踔镣崾呛苄岸竦摹?/P>

然而,对理性主义传统中的国际安全机制构想所做的否定不应过头。从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冷战后大国间战争的发生概率,经济发达国家互相问关系的和平稳定程度,国际和睦、公正的实现范围、区域和世界性国际组织在促进安全与和平方面的作用大小等角度看,“民主和平”、“商业和平”以及“法制和平”这三种观念远非全然谬误,虽然检验这些观念的时间尺度仍远不够长,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方面,必须批判西方主流思潮在冷战结束后洋洋得意地提出的“历史终结论”,另一方面也须认识到自由国际主义取得了局部成功和有限认证,从中去思考一系列应予探究的重要问题。当今由“民土和平论”大加阐发的那类观念的理由,无论是传统性地集中于民主制的制度约束,还是再加上自由民主型政治文化的行为效应和民主国家的集体认同感,都有’定程度的逻辑合理性和事实依据。如果主要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而论。传统和当今的“商业和平”、“互相依赖和平”一类理念,也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特别是比较容易解释(当然还需考虑其他重要因素)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互相问有着经久的互相协调与广泛合作关系,为什么战争和军事强制对它们中间大多数(甚至包括大多数正迅速走上发达道路的国家)的吸引力总的来说显著跌落。至于同际组织的国家安全作用,只要考察一下某些比较成熟、内外环境也比较有利的区域安全组织,或者是冷战后的联合国,就会发现,有所选择的有限集体安全、维和行动及多边军备控制是可以实现的。审慎地说,国际安全机制在某些方面正曲折地沿着理性主义传统所示的方向发育成长。

革命主义视野与国际安全范畴的急剧扩展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指出的,因篇幅限制,对革命主义传统中的国际安全问题将只予以非常概要的阐述。革命主义强调的是蕴含在国际关系中或被掩盖与扭曲的人类关系,重视超越国家疆界和民族分野的人类共同体、超越国家利益甚至国际社会利益的人类幸福、超越任何特殊伦理的人类正义。在革命主义思想家看来,国内与国外并无真正的区别,不存在有真正的独特主体、独特性质的国际关系。

因而严格说来,在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所包含的安全概念当中,对革命主义者有意义的和可用的至多只有国家安全,而且这只是在革命主义者掌握了国家政权、面临抵御外部敌人以完成和巩固国内政治变更的情况下,才仅仅具有政权安全和革命主义事业安全的意味。如果实在要将原来意义上的国际安全用到革命主义者身上,那么它就大致等同于世界安全、人类安全,而且其中具有强烈的道德内涵,即涤荡所有人间非正义,或者说是革命主义者所认为并重视的那些人间非正义。这样一种“国际安全”定义,比急剧地扩展从自然法和理性主义观念导出的国际安全定义,更不用说与现实主义传统的国际安全概念——各国独立生存和主权国家国际体系根本稳定——相比,显得异乎寻常地丰富。在国际关系理论界,这一定义或内涵的扩展实际上是由革命主义传统的当代典型理论表现之一——20世纪70—80年代勃然兴起的“世界秩序”学派首先发动的。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和平运动和关于人权、生态环境、南北关系等全球性问题的运动的一大思想反应和意识形态提供者,世界秩序学派倡导从人类共同体的视野,统一地考察当代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问题和当代世界的非正义问题。前者指现存世界秩序中工业和科技的急剧发展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威胁,即核战争危险、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聚积和扩散、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等问题;后者指日益加剧的南北经济差距,以及国家和其他力量对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民族、种族、宗教、性别等类群体的权利)的压制和破坏。世界秩序论者不仅实际上将安全范畴扩大到包括人类生活和人类价值的多个基本方面在内,而且还本着强烈的道德主义,要求自觉地追求理想的世界秩序,特别是主张根本变革主权国家国际体系。

在世界秩序学派之后,属于西方自由国际主义主流的一些学者开始借用着眼于人类共同的视野来考察世界政治,尽管他们并无革命主义的强烈激进倾向和广泛正义关怀。1983年,国著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家理查德·乌尔曼在颇有影响的《国际安全》季刊上发表《重新定义安全》一文,明确提出国家安全以及国际安全概念应予扩大,使之包容非军事性的全球问题②。1989年初,杰西卡·塔克曼·马修斯在更为显赫的《外交》季刊发表同样题为《重新定义安全》的文章,强调国家安全(据该文含义一定程度上还有国际安全)必须将世界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包括进来。该文受到广泛注意和呼应,例如,《生存》杂志于同年底发表了《气候、生态与国际安全》和《战略的人口学成份》两篇文章。此类论著大多体现了一种紧迫感,那就是在种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面前维护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利益和优势,但国际安全的种种新方面也由此提出,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和重视。不仅如此,冷战结束前后迅速突出起来的国内和跨国性种族/民族冲突与难民和非法移民潮进一步扩展了国际安全的内涵。所有这些,加上近20余年来先后受到世人广泛关注和担忧的石油危机、国际贩毒、恐怖主义活动、爱滋病流行、亚洲金?谖;⒑宋淦骼┥ⅰ⒌缒院诳拖鞯仁绿沟霉拾踩暮搴退娣段Т笪┐螅灾劣谛矶喙使叵道砺垩д吆驼咧贫┱叨寄岩园盐铡U饧仁鞘澜缯伪淝ǖ慕峁彩侨嗣嵌源吮淝捌涓丛有杂辛似鹇肴鲜兜谋硐帧>秃笠坏愣裕畔抻谌死喙餐宓母锩饕迨右拔抟善鹆酥凉刂匾淖饔谩?/P>

哲理范文篇4

目前,据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关注不足,更多地停留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既难达到教学审美情趣的效果,更谈不上教学语言的哲理性,这便是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语言方面普遍存在的明显不足。造成这种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客观上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参”过度依赖,往往导致了公式化教学语言的产生,教师失去了阐发教材时的能动性、艺术性和个性;教师缺乏通过语文教学塑造自己、学生人格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从主观上讲,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学目的上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点的传授;教学方式上过于注重向学生传授死的知识,死记硬背;教学目标上,追求考试高分,高及格率。最后,从当前学术界的认识来看,学界普遍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哲理化、艺术化仅仅是教学的外化形式要求,形式较之内容并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使得大部分高校的大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课堂语言美的创造。忽视了人文关怀和人生引导,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变成为单纯一味的知识的授与被授的关系。

二、培养语文教学哲理美的意义

首先,语文教学语言的哲理化、艺术化绝非是可有可无的问题;绝非是可要可不要的问题。高职语文教学哲理化、艺术化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是由高职语文教学追求真、善、美的目的决定的。高职语文教学是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深层内涵之一便是培养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真、善、美,而语文教学的哲理美正是实现这一目的必要途径。目的和途径分离,目的总难实现。(2)这是语文知识传授过程和升华过程的统一,而传授和升华两者本身不可分离,若做到教学语言的哲理化,那么,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就是语文知识创新和升华的过程。由此而来,高职语文教学的哲理化就是教学的内容之一。其次,具有深邃哲理美的教学语言,实际上是更能详尽阐述教学内容的更有效的形式。教学语言深邃的哲理美,能使教学内容在多样化的形式中闪耀光彩,发挥效力。能使新鲜的内容在新颖的形式中变成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新信息、新观念;这能使新颖的语言形成为一种活化剂和驱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欣然自觉地投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过程后的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富有哲理美的语文教学语言更能切合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思想水平的实际,从而更能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任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感性的、鲜艳的、明亮的语言色彩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

三、培养语文教训哲理美的建议

高职语文教学语言是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高职语文教学语言的哲理美来源于教学内容。它是语文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地挖掘与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结合教师人生感悟和高尚的情操,以独特的审美慧眼从课文世界中“开采”出人生的真谛,给予学生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影响。这里对课文的“开采”既可以是对“点”(句或段)的生发,也可以是对“面”(篇)的升华。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要有审美透视力,从中发掘出美的光华,并结合自己深刻的人生体验,提炼出具有深邃哲理性的语言,与学生分享。首先,“点”的生发既很重要,又很必要;这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提炼教学语言的哲理美的开始。况且,在高职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思想营养的篇目也很多,例如,《孟子》节选中那贯穿始终的精神主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乡》那深沉隽永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命的意义》中那段激励了几代人的、荡气回肠的名言:“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等等。在这些闪光的词句中,可以说已深刻地阐发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问题在于,教师应该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用极富哲理色彩的教学语言作深刻的阐发与引申,留给学生足供咀嚼和品味的深邃启迪,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奋斗精神,使之为其圆满、充实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奠定坚实的思想情操基础,也为培养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信念创造条件。其次,教师的语言还应当具有审美性。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应当有文采的,高职语文教师的语言尤其应当如此。教师的语言美,仔细分析起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美,一个是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是要求教师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术,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规范化语言,要锦上添花,努力做到具有“建筑美、色彩美和音乐美”。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师语言范例,都是富于审美性的。

语言因为美丽,所以才动人,“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山河,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的名家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这段导语通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一种美的氛围,正与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国文教学[M].上海:开明书局,1945.

[2]陈先菊.高职语文教育法[M].武汉:华中师范高职出版社,2001.

[3]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4]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5]赵大鹏.对优化高职语文教学语言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1997.

[6]马月红.语文课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哲理范文篇5

探讨数学理论为什么1+1=2(原创)

作者:任感恩

摘要:探讨数学理论为什么1+1=2,弄清楚1+1=2的原理、道理、哲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简述该深刻内涵揭示的深入细致的数学真理,…。

关键词:1、数学理论为什么1+1=2,2、哲理整性质,3、哲理整小数4、广义整数,5、有限不循环小数,6、有限循环小数,7、最大分数单位1/2,8、小数单位,9、最大小数单位——0.5等等

1、数学理论为什么1+1=2(1+1=2的基本原理、道理、哲理是什么?):

纯粹数学理论上存在着缺陷与不足,那就是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换言之,纯粹数学在理论上根本无法承认和接受2是数学公理,因为奇数不能被2整除自身就是科学根据与铁的事实,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如此理论太绝对了,已经给纯粹数学的理论造成了不可思议,奇数不能被2整除、能不能以其他方式被2整除?值得深思、探讨、探索——不能还停留在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玄学的理论水平上,要深化理论认识,…。

为什么1+1=2,本文回答既简单又深奥: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却着实能被2哲理整除,奇数与偶数相反相成对立统一,1+1=2是数学首要公理,1+1=2蕴涵着深刻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啊!它真的既简单又深奥,它简单的表面上看似是小学生的基本知识,然而其道理深奥地不可思议、不可理喻、如此道理、哲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与接受,更不是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数学知识,...!

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却着实能被2哲理整除,奇数与偶数不仅存在着对立性,而且还存在着共性和同一性,即异中之同,差异中的共性,…,

其一:奇数不能被2整除却着实能被2哲理整除就是指奇数与偶数的异中之同,差异中的共性与同一性,

其二: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就是指奇数与偶数的差异性、排斥性、对立性,

因此说,奇数与偶数既有对立性又有同一性,奇数与偶数二者存在着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揭示着2是数学公理系统的首要公理,这是世界观的认识问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方法论,如果玄学,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理解、接受它,如此真理说不清、理还乱、但是它的庐山真面目就是如此,无法更改,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需要“跳出庐山看庐山”,要摆脱两千多年玄学的严重束缚,…。

为什么1+1=2不是指数论的“1+1”,为什么1+1=2?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绝对值1+1=2与数论的“1+1”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如果把素数2看作偶素数,那么数论的“1+1”是指大于等于6的偶数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歌德巴赫猜想,无需奇素数,本文素数就是指奇素数3,5,7,11,13,17,19,23,……,…,数论的“1+1”它是绝对值的特殊公理,数论的“1+1”与绝对值的1+1=2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一脉相承,在绝对值1+1=2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蕴涵着数论的“1+1”,数论的“1+1”是数值逻辑公理系统偶环节上的特殊公理,换言之、数论的“1+1”也是数学公理(例如:6=3+3,8=3+5,10=3+7,12=5+7,14=3+11,16=5+11,18=3+15,……,无穷无尽)拥有客观存在性,并非被摘取下来才拥有真实性、摘取不下来就非真实性和非客观存在性,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模棱两可、这背离了数学(逻辑)排中律,…。

虽然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命题没有被数学专家毕了、依然被人们研究着,但传统的素数“筛法”,此路不通已失去了昔日辉煌,…。

2、自然数与正整数、单位“1”与自然“1”:

1+1=2是科学抽象的、1+1=2以及正整数是相对于广义的单位“1”而言,单位“1”的含量绝对统一,1+1=2并非自然“1”的意义,事实上自然数与正整数既有差异又有联系,自然数是相对于自然“1”而言,正整数是相对于单位“1”而言,正整数是把自然数提升到了抽象的科学高度,由于自然数、时常因单位“1”不统一、“含金量”不一致,如果对自然数直接进行运算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正确、有时有偏差,我们人类是聪明智慧的,有了数学的广义的单位“1”、正整数,消除了自然数的局限性,…。

3、哲理整小数以及哲理整小数的双重性质(或哲理整分数和哲理整分数的双重性质):

小数0.5,1.5,2.5,3.5,4.5,5.5,6.5,......,的绝对值拥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质,其一是哲理整性质、其二是普通小数性质,哲理整性质是指小数0.5,1.5,2.5,3.5,4.5,5.5,6.5,......(注:它们的小数部分均为0.5,只涉及到0.5也可以、也足以)的绝对值比其他普通小数的绝对值整装、…、本文将它们的这一特性简称为哲理整性质(相对整),因为1/2是最大分数单位,则0.5是最大小数单位,因此0.5拥有哲理整性质,它地地道道、的的确确客观存在着,我们的认识迄今为止还未意识到,如此道理、哲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接受,唯恐越看越不明白,令人意乱、劳神,...。

哲理整小数:本文将小数0.5,-0.5,1.5,-1.5,2.5,-2.5,3.5,-3.5,……,…和它们的哲理整性质(相对整)统称为哲理整小数,务必明确的说明,哲理整小数拥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质,其一是哲理整性质、其二是普通小数性质,…。

哲理整分数:本文将分数1/2,-1/2,3/2,-3/2,5/2,-5/2,7/2,-7/2……和它们的哲理整性质统称为哲理整分数,哲理整分数拥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质,其一是哲理整性质、其二是普通小数性质,…。

普通小数:不包含哲理整小数在内的小数简称为普通小数。

普通分数:不包含哲理整分数在内的分数简称为普通小数。

4、1/2和0.5哲理整性质的科学依据:

分数拥有分数单位,数学教科书应该明确指出1/2是最大分数单位,1/1不是最大分数单位、是整数分数,1/1=1依然体现整数性质、是一个特例,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小数单位,数学需要向前发展提出小数单位、最大消暑单位,要明确指出最大小数单位是“0.5”,而且为奇数能被2哲理整除提供客观科学依据,才更符合数学的客观实际!单凭直觉,最大分数单位1/2和最大小数单位0.5还未体现出其真正数学意义,最大分数单位和最大小数单位在本质上体现哲理整性质才是其真正的数学意义,这是如何对待数学真理的重大认识问题,并非可有可无,可无必然是一个数学错误,1/2和0.5的哲理整性质是微小微妙、微乎其微的变化、微不足道的差异性,若不仔细认真观察很难被人们发现,形而上学排斥它、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接受它,有理难辩啊,难!真的很难!不仅如此还会遭人讽刺、挖苦等等,…。

关于分数和小数:分数单位1/2,1/3,1/4,1/5,1//6,1/7,1/8,1/9,1/10,…对应下的小数应为小数单位,例如:1/2=0.5,1/3=0.333….,1/4=0.25,1/5=0.2,…,1/10=0.1等等,….。

哲理整性质的来龙去脉: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派生子集合,0.5,1.5,2.5,3.5,4.5,5.5,6.5,……,…从系统发展变化中分化出来,占据整数的位置充分地十足地体现其哲理整性质或者说体现其相对整性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为其提供科学依据;最大分数单位1/2、最大小数单位0.5也为其提供科学依据,只有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才能够发现0.5,1.5,2.5,3.5,4.5,5.5,6.5,……(1/2,3/2,5/2,7/2,9/2,11/2,13/2,……)拥有哲理整性质,单凭直觉无从谈起,单凭直觉只能看到最大分数单位和最大小数单位,…。

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整数0,1,-1,2,-2.,3,-3,4,-4,5,-5,……,…为偶数能被2整除提供科学依据举世公认,…。

为了便于理解接受也可以首先把0.5,-0.5,1.5,-1.5,2.5,-2.5,3.5,-3.5,……,…暂时将它们看作哲理整数(相对整数),哲理整数为奇数能被2哲理整除提供客观科学依据,哲理整数指小数0.5,-0.5,1.5,-1.5,2.5,-2.5,3.5,-3.5,……,…的绝对值比其他普通小数的绝对值整装——因为0.5是最大小数单位,与整数形成异中之同,差异中有共性,数学与哲学将这一特性简称为哲理整性质(相对整)——哲理整数(相对整),但是理解接受以后:绝对不能忘记了哲理整数拥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质,一是拥有普通小数性质、二是拥有哲理整性质,只承认它们的小数性质认识是片面的,只承认0.它们的哲理整性质认识是片面的,…。

事实上只有把哲理整数统称为哲理整小数体现双重性质才更确切、完整、正确,…。

5、有理数系数值逻辑公理系统(就不展开叙述了):

{[0~1]}1↓{[1~2]}3↓{[2~3]}5↓……,…(此结构式上下交错对应不能散开)

[0.1~1.5]}2{[1.5~2.5]}4{[2.5~3.5]}6……,…

第1环节:1∑{[0~1]}=∑{[0~1]},

第2环节:2∑{[0~1]}=∑{[0.5~1.5]},

第3环节:3∑{[0~1]}=∑{[1~2]},

第4环节:4∑{[0~1]}=∑{[1.5~2.5]},

第5环节:5∑{[0~1]}=∑{[2~3]},

第6环节:6∑{[0~1]}=∑{[2.5~3.5]},

……,…,

∑{[0~1]}意指0与1之间的基数之和,它是集合族、有无穷个子集合或有无穷个数组,其他依次类推,符号↓:意指派生子集合,很显然,在系统数值逻辑运算过程中,小数0.5,1.5,2.5,3.5,4.5,5.5,6.5,……从系统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分化出来,占据整数位置,充分体现其哲理整性质,即派生子集合,为奇数能被2哲理整除提供科学依据,蕴涵着完整的数值运算规律,数论、集论、算术三位一体、辩证统一,蕴涵着完整数学公理2,3,4,5,6,7,8,9,10,11,12,13,14,15,16,……,…。

潜无限给数值逻辑奠定基础并给作科学指导,潜无限排斥实无限,…。

实无限只能给数理逻辑奠定基础,如何给数值逻辑作科学指导?实无限排斥潜无限,事实上互相排斥,…。

6、广义整数:

广义整数:将整数和哲理整小数统称为广义整数(将整数和哲理整分数统称为广义整数),…。

7、有限不循环小数:

有限不循环小数:为了便于理解,简言之,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数字(小数点右边至少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不循环数字)称之为有限不循环小数,例如:3.14,3.1415,3.141592,3.1415926,1.4142,1.41421356,2.17181938,……,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必然存在着有限不循环小数,在数值逻辑中,有限不循环小数与潜无限不循环小数拥有替代无理数数值的巨大意义与作用;有限小数中的小数再如此细致地划分出有限不循环小数、有限不循环小数,才更切合实际,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会发现:有限不循环小数拥有客观存在性,拥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就必然存在着有限不循环小数,这的确是一个认识问题,有限不循环小数可表达为分数形式,因此有限不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同时还是超越无理数的有限形式,因此可替代无理数数值(无理数的近似值),只谈无限不循环小数(只谈无理数),不涉及到有限不循环小数是不行的,…。

尤其是有限不循环小数,在实质上拥有替代无理数数值的巨大意义与作用——此乃有限不循环小数的重要数学意义。

8、有限循环小数:

有限循环小数:为了便于理解,简言之,我们把无限循环小数有限个循环节(小数点右边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字循环节)称之为有限循环小数,如:0.1616,0.161616,0.666,0.666666,0.78787878,0.999999,……,有无限循环小数必然存在着有限循环小数,有限循环小数客拥有客观存在性,它可替代无限循环小的数值,…,这也是一个认识问题,有限循环小数可表达为分数形式,因此有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9、普通有限小数:

把小数点后边有一位数或两位数以内的小数简称为普通有限小数,例如:0.9,1.1,1.2,3.6,3.8,5.8,6.8,7.16,………,…。

10、总之、数学理论要有所突破、要有所进展:

数学(算术)需要向前发展有所突破:

(1)提出数学理论为什么1+1=2,

(2)明确指出1/2是最大分数单位,

(3)提出小数单位、最大小数单位、0.5是最大小数单位,

(4)将有限小数细致划分为:

a、哲理整小数:0.5,-0.5,1.5,-1.5,2.5,-2.5,3.5,-3.5,……,

b、普通有限小数,

c、有限不循环小数,

d、有限循环小数,

(5)有理数系数值逻辑公理系统,

(6)广义整数,

(7)哲理整分数:1/2,-1/2,3/2,-3/2,5/2,-5/2,7/2,-7/2,……,

(8)整数分数:把1/1,-1/1,2/1,-2/1,3/1,-3/1,4/1,-4/1,5/1,-5/1,6/1,-6/1,……统称为整数分数,拥有双重身份,…。

(9)双素数:例如6,10,14,22,26,34,38,……,其特征,能表示为两个等值素数之和,双素数星星点点揭示着哥德巴赫猜想拥有客观存在性,无法否定它,

(10)偶素数——2:2既是一个偶数又一个素数,把2简称为偶素数,

等等才更接近数学的实际情况,希望数学教师率先转变数学思维理念给以鼎力支持,…。

总之,依然还是把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只不过是又将分数划分为哲理整分数、普通分数、还有整数分数,...,为什么1+1=2——是探索其原理、道理、哲理,一定要弄明白其中的原理、道理、哲理!…,再次说明,如此道理、哲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接受,这是很正常的,且末当真、切莫较真,同时也说明一点本文为什么1+1=2的含义不同于1+1为什么等于2?,也未直接涉及到数论的“1+1”,…。

错字、多字、漏字、错误在所难免,本文作为数学学术最新观点,仅供参考、并不强加于人。

参考文献: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古今数学思想》(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史翻译组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1年7月。原作者:(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著

3、《普通逻辑原理》,主编:吴家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9月

哲理范文篇6

关键词:1、数学理论为什么1+1=2,2、哲理整性质,3、哲理整小数4、广义整数,5、有限不循环小数,6、有限循环小数,7、最大分数单位1/2,8、小数单位,9、最大小数单位——0.5等等

1、数学理论为什么1+1=2(1+1=2的基本原理、道理、哲理是什么?):

纯粹数学理论上存在着缺陷与不足,那就是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换言之,纯粹数学在理论上根本无法承认和接受2是数学公理,因为奇数不能被2整除自身就是科学根据与铁的事实,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如此理论太绝对了,已经给纯粹数学的理论造成了不可思议,奇数不能被2整除、能不能以其他方式被2整除?值得深思、探讨、探索——不能还停留在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玄学的理论水平上,要深化理论认识,…。

为什么1+1=2,本文回答既简单又深奥: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却着实能被2哲理整除,奇数与偶数相反相成对立统一,1+1=2是数学首要公理,1+1=2蕴涵着深刻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啊!它真的既简单又深奥,它简单的表面上看似是小学生的基本知识,然而其道理深奥地不可思议、不可理喻、如此道理、哲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与接受,更不是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数学知识,...!

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却着实能被2哲理整除,奇数与偶数不仅存在着对立性,而且还存在着共性和同一性,即异中之同,差异中的共性,…,

其一:奇数不能被2整除却着实能被2哲理整除就是指奇数与偶数的异中之同,差异中的共性与同一性,

其二:偶数能被2整除、奇数不能被2整除就是指奇数与偶数的差异性、排斥性、对立性,

因此说,奇数与偶数既有对立性又有同一性,奇数与偶数二者存在着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揭示着2是数学公理系统的首要公理,这是世界观的认识问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方法论,如果玄学,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理解、接受它,如此真理说不清、理还乱、但是它的庐山真面目就是如此,无法更改,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需要“跳出庐山看庐山”,要摆脱两千多年玄学的严重束缚,…。

为什么1+1=2不是指数论的“1+1”,为什么1+1=2?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绝对值1+1=2与数论的“1+1”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如果把素数2看作偶素数,那么数论的“1+1”是指大于等于6的偶数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歌德巴赫猜想,无需奇素数,本文素数就是指奇素数3,5,7,11,13,17,19,23,……,…,数论的“1+1”它是绝对值的特殊公理,数论的“1+1”与绝对值的1+1=2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一脉相承,在绝对值1+1=2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蕴涵着数论的“1+1”,数论的“1+1”是数值逻辑公理系统偶环节上的特殊公理,换言之、数论的“1+1”也是数学公理(例如:6=3+3,8=3+5,10=3+7,12=5+7,14=3+11,16=5+11,18=3+15,……,无穷无尽)拥有客观存在性,并非被摘取下来才拥有真实性、摘取不下来就非真实性和非客观存在性,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模棱两可、这背离了数学(逻辑)排中律,…。

虽然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命题没有被数学专家毕了、依然被人们研究着,但传统的素数“筛法”,此路不通已失去了昔日辉煌,…。

2、自然数与正整数、单位“1”与自然“1”:

1+1=2是科学抽象的、1+1=2以及正整数是相对于广义的单位“1”而言,单位“1”的含量绝对统一,1+1=2并非自然“1”的意义,事实上自然数与正整数既有差异又有联系,自然数是相对于自然“1”而言,正整数是相对于单位“1”而言,正整数是把自然数提升到了抽象的科学高度,由于自然数、时常因单位“1”不统一、“含金量”不一致,如果对自然数直接进行运算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正确、有时有偏差,我们人类是聪明智慧的,有了数学的广义的单位“1”、正整数,消除了自然数的局限性,…。

3、哲理整小数以及哲理整小数的双重性质(或哲理整分数和哲理整分数的双重性质):

小数0.5,1.5,2.5,3.5,4.5,5.5,6.5,......,的绝对值拥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质,其一是哲理整性质、其二是普通小数性质,哲理整性质是指小数0.5,1.5,2.5,3.5,4.5,5.5,6.5,......(注:它们的小数部分均为0.5,只涉及到0.5也可以、也足以)的绝对值比其他普通小数的绝对值整装、…、本文将它们的这一特性简称为哲理整性质(相对整),因为1/2是最大分数单位,则0.5是最大小数单位,因此0.5拥有哲理整性质,它地地道道、的的确确客观存在着,我们的认识迄今为止还未意识到,如此道理、哲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接受,唯恐越看越不明白,令人意乱、劳神,...。

哲理整小数:本文将小数0.5,-0.5,1.5,-1.5,2.5,-2.5,3.5,-3.5,……,…和它们的哲理整性质(相对整)统称为哲理整小数,务必明确的说明,哲理整小数拥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质,其一是哲理整性质、其二是普通小数性质,…。

哲理整分数:本文将分数1/2,-1/2,3/2,-3/2,5/2,-5/2,7/2,-7/2……和它们的哲理整性质统称为哲理整分数,哲理整分数拥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质,其一是哲理整性质、其二是普通小数性质,…。

普通小数:不包含哲理整小数在内的小数简称为普通小数。

普通分数:不包含哲理整分数在内的分数简称为普通小数。

4、1/2和0.5哲理整性质的科学依据:

分数拥有分数单位,数学教科书应该明确指出1/2是最大分数单位,1/1不是最大分数单位、是整数分数,1/1=1依然体现整数性质、是一个特例,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小数单位,数学需要向前发展提出小数单位、最大消暑单位,要明确指出最大小数单位是“0.5”,而且为奇数能被2哲理整除提供客观科学依据,才更符合数学的客观实际!单凭直觉,最大分数单位1/2和最大小数单位0.5还未体现出其真正数学意义,最大分数单位和最大小数单位在本质上体现哲理整性质才是其真正的数学意义,这是如何对待数学真理的重大认识问题,并非可有可无,可无必然是一个数学错误,1/2和0.5的哲理整性质是微小微妙、微乎其微的变化、微不足道的差异性,若不仔细认真观察很难被人们发现,形而上学排斥它、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接受它,有理难辩啊,难!真的很难!不仅如此还会遭人讽刺、挖苦等等,…。

关于分数和小数:分数单位1/2,1/3,1/4,1/5,1//6,1/7,1/8,1/9,1/10,…对应下的小数应为小数单位,例如:1/2=0.5,1/3=0.333….,1/4=0.25,1/5=0.2,…,1/10=0.1等等,….。

哲理整性质的来龙去脉: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派生子集合,0.5,1.5,2.5,3.5,4.5,5.5,6.5,……,…从系统发展变化中分化出来,占据整数的位置充分地十足地体现其哲理整性质或者说体现其相对整性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为其提供科学依据;最大分数单位1/2、最大小数单位0.5也为其提供科学依据,只有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才能够发现0.5,1.5,2.5,3.5,4.5,5.5,6.5,……(1/2,3/2,5/2,7/2,9/2,11/2,13/2,……)拥有哲理整性质,单凭直觉无从谈起,单凭直觉只能看到最大分数单位和最大小数单位,…。

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整数0,1,-1,2,-2.,3,-3,4,-4,5,-5,……,…为偶数能被2整除提供科学依据举世公认,…。

为了便于理解接受也可以首先把0.5,-0.5,1.5,-1.5,2.5,-2.5,3.5,-3.5,……,…暂时将它们看作哲理整数(相对整数),哲理整数为奇数能被2哲理整除提供客观科学依据,哲理整数指小数0.5,-0.5,1.5,-1.5,2.5,-2.5,3.5,-3.5,……,…的绝对值比其他普通小数的绝对值整装——因为0.5是最大小数单位,与整数形成异中之同,差异中有共性,数学与哲学将这一特性简称为哲理整性质(相对整)——哲理整数(相对整),但是理解接受以后:绝对不能忘记了哲理整数拥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质,一是拥有普通小数性质、二是拥有哲理整性质,只承认它们的小数性质认识是片面的,只承认0.它们的哲理整性质认识是片面的,…。

事实上只有把哲理整数统称为哲理整小数体现双重性质才更确切、完整、正确,…。

5、有理数系数值逻辑公理系统(就不展开叙述了):

{[0~1]}1↓{[1~2]}3↓{[2~3]}5↓……,…(此结构式上下交错对应不能散开)

[0.1~1.5]}2{[1.5~2.5]}4{[2.5~3.5]}6……,…

第1环节:1∑{[0~1]}=∑{[0~1]},

第2环节:2∑{[0~1]}=∑{[0.5~1.5]},

第3环节:3∑{[0~1]}=∑{[1~2]},

第4环节:4∑{[0~1]}=∑{[1.5~2.5]},

第5环节:5∑{[0~1]}=∑{[2~3]},

第6环节:6∑{[0~1]}=∑{[2.5~3.5]},

……,…,

∑{[0~1]}意指0与1之间的基数之和,它是集合族、有无穷个子集合或有无穷个数组,其他依次类推,符号↓:意指派生子集合,很显然,在系统数值逻辑运算过程中,小数0.5,1.5,2.5,3.5,4.5,5.5,6.5,……从系统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分化出来,占据整数位置,充分体现其哲理整性质,即派生子集合,为奇数能被2哲理整除提供科学依据,蕴涵着完整的数值运算规律,数论、集论、算术三位一体、辩证统一,蕴涵着完整数学公理2,3,4,5,6,7,8,9,10,11,12,13,14,15,16,……,…。

潜无限给数值逻辑奠定基础并给作科学指导,潜无限排斥实无限,…。

实无限只能给数理逻辑奠定基础,如何给数值逻辑作科学指导?实无限排斥潜无限,事实上互相排斥,…。

6、广义整数:

广义整数:将整数和哲理整小数统称为广义整数(将整数和哲理整分数统称为广义整数),…。

7、有限不循环小数:

有限不循环小数:为了便于理解,简言之,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数字(小数点右边至少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不循环数字)称之为有限不循环小数,例如:3.14,3.1415,3.141592,3.1415926,1.4142,1.41421356,2.17181938,……,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必然存在着有限不循环小数,在数值逻辑中,有限不循环小数与潜无限不循环小数拥有替代无理数数值的巨大意义与作用;有限小数中的小数再如此细致地划分出有限不循环小数、有限不循环小数,才更切合实际,在数值逻辑公理系统中会发现:有限不循环小数拥有客观存在性,拥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就必然存在着有限不循环小数,这的确是一个认识问题,有限不循环小数可表达为分数形式,因此有限不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同时还是超越无理数的有限形式,因此可替代无理数数值(无理数的近似值),只谈无限不循环小数(只谈无理数),不涉及到有限不循环小数是不行的,…。

尤其是有限不循环小数,在实质上拥有替代无理数数值的巨大意义与作用——此乃有限不循环小数的重要数学意义。

8、有限循环小数:

有限循环小数:为了便于理解,简言之,我们把无限循环小数有限个循环节(小数点右边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字循环节)称之为有限循环小数,如:0.1616,0.161616,0.666,0.666666,0.78787878,0.999999,……,有无限循环小数必然存在着有限循环小数,有限循环小数客拥有客观存在性,它可替代无限循环小的数值,…,这也是一个认识问题,有限循环小数可表达为分数形式,因此有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9、普通有限小数:

把小数点后边有一位数或两位数以内的小数简称为普通有限小数,例如:0.9,1.1,1.2,3.6,3.8,5.8,6.8,7.16,………,…。

10、总之、数学理论要有所突破、要有所进展:

数学(算术)需要向前发展有所突破:

(1)提出数学理论为什么1+1=2,

(2)明确指出1/2是最大分数单位,

(3)提出小数单位、最大小数单位、0.5是最大小数单位,

(4)将有限小数细致划分为:

a、哲理整小数:0.5,-0.5,1.5,-1.5,2.5,-2.5,3.5,-3.5,……,

b、普通有限小数,

c、有限不循环小数,

d、有限循环小数,

(5)有理数系数值逻辑公理系统,

(6)广义整数,

(7)哲理整分数:1/2,-1/2,3/2,-3/2,5/2,-5/2,7/2,-7/2,……,

(8)整数分数:把1/1,-1/1,2/1,-2/1,3/1,-3/1,4/1,-4/1,5/1,-5/1,6/1,-6/1,……统称为整数分数,拥有双重身份,…。

(9)双素数:例如6,10,14,22,26,34,38,……,其特征,能表示为两个等值素数之和,双素数星星点点揭示着哥德巴赫猜想拥有客观存在性,无法否定它,

(10)偶素数——2:2既是一个偶数又一个素数,把2简称为偶素数,

等等才更接近数学的实际情况,希望数学教师率先转变数学思维理念给以鼎力支持,…。

总之,依然还是把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只不过是又将分数划分为哲理整分数、普通分数、还有整数分数,...,为什么1+1=2——是探索其原理、道理、哲理,一定要弄明白其中的原理、道理、哲理!…,再次说明,如此道理、哲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接受,这是很正常的,且末当真、切莫较真,同时也说明一点本文为什么1+1=2的含义不同于1+1为什么等于2?,也未直接涉及到数论的“1+1”,…。

错字、多字、漏字、错误在所难免,本文作为数学学术最新观点,仅供参考、并不强加于人。

参考文献: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古今数学思想》(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史翻译组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1年7月。原作者:(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著

3、《普通逻辑原理》,主编:吴家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9月

哲理范文篇7

一、在幼儿故事中渗透“哲学思想”

幼儿故事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哲理,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若能够挖掘其中的哲学因素,引导幼儿用哲学思维方式来思考故事,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哲学思维能力,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比如,童话故事《老鼠胆》讲的是一只小老鼠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它非常害怕猫。天神非常同情它的遭遇,便施法把它变成一只猫。老鼠变成猫后又非常害怕狗。天神就把它变成狗,但它又开始怕老虎,天神就让它做老虎,但它又担心会遇上猎人。最后,天神只好把它又变回老鼠,并且说:“不论我怎么做都帮不了你,因为你拥有的只是老鼠胆。”这则故事蕴涵着这样的哲理:我们常希望改变一些不顺利的环境,其实需要改变的常常不是外在的环境条件,而是我们内在的生命;让我们用智慧与勇气,坚定地面对眼前的挑战。虽然这样的哲理对幼儿而言有点深奥,但教师可以结合现实对幼儿进行讲解,如用这则故事引导新生顺应幼儿园新的环境。诸如此类的富有哲理的幼儿故事不胜枚举,如绘本故事《世界为谁存在》通过各种动物的亲子对话追问“世界为谁存在”,来启发幼儿去思考生命与自然。又如绘本故事《风到哪里去了》通过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一问一答,来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永无休止的循环规律。再如民间故事《驴子过河》通过驴子用同样的办法驮着盐和棉花过河而遭殃的事例,来告诉幼儿做事不能总是凭经验,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思考的道理。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哲学思想”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哲学来思考,比如天冷了要穿衣服,热了要脱衣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又如饿了要吃饭,但只能吃适量,多了就会撑——适度原则;再如登山时上坡容易下坡难,行船时下行容易上行难——矛盾的转化原则;等等。教师若能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应用哲学来思考这些现象,则能激发幼儿对哲学的兴趣。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过:“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哲学素养的提高,可以品读哲学故事和书籍,如《小故事,大道理》《水知道答案》、《把信送给加西亚》《心灵的鸡汤》《学会做事》等;也可以参加教师沙龙,在与同行思维的碰撞中提升哲学素养,自觉地对社会、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做出辩证的思考与判断;还可以学习名师,从哲学的高度结合自己的实际,批判地继承名师教学中好的做法,挖掘名师的思想内涵。这样,教师就能学会用哲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哲学”素材,从而运用这些哲学素材来启蒙幼儿的哲学意识。

三、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哲学思想”

哲理范文篇8

【关键词】儿童视角;哲学类;绘本

在英语知识点中融入哲学类的元素或是道理,能让小学生更容易吸收和理解。而绘本是一种非常有趣且蕴含丰富知识、道理的教学素材,不仅能让学生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形式学习英语,而且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哲理,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哲学类的英语绘本教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总而言之,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天真烂漫、纯真无邪,哲学类英语绘本教材必须抓住儿童的心理和学习特点进行构建,学生才会喜欢它,才会更加乐于接受和吸收。教师要选择内容丰富多彩且富含深刻而耐人寻味哲理的绘本,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色彩鲜明、浅显易懂的绘本中吸收丰富的英语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精细化绘本素材,促进理解吸收

在小学英语课本中,编入了很多经典的儿童故事和寓言故事。其中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或是处世道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因小学生年龄小,容易接受生动、直观的东西,且刚接触英语学科,有些故事在编入小学英语课本的时候画面比较简单,只是说出了故事的大概内容[1]。这样很多学生学过之后,虽然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了其中的英语内容,但是对里面所包含的哲理理解不深刻。于是,教师在建构英语绘本教材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将简单的故事拓展开并做详细化的引导讲解,让学生在审视图片和英语句子的同时,能够完全理解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并清晰而完整地理解这个绘本故事所包含的人生道理。学生在读完这个绘本的所有故事情节之后,能够明白这个故事的意义,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储备,并吸收绘本中故事的意义和道理。例如,教学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TheKing’snewclothes》,教师在建构这个故事的绘本教材的时候,要尽量把这个故事的情节详细化,突出故事的主题及蕴含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国王愚蠢可笑的原因,周围的臣民为了显示自己不是愚蠢的而掩盖真相说违心的好话讨好国王。在编写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插入表现国王心情的图片,上面展示国王各种各样的心情“TheKingwasveryhappy,confusedandangry.”下面还可以具体铺开国王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会有这样的感觉。例如,当骗子把衣服给国王穿上的时候,面对大臣的奉承“Thekingfeltextremelyhappyandproud.”当听到孩子质疑声音的时候,国王开始感觉有点不对劲,因此“Hebecamealittleperplexedandconfused.”当人群的呼喊声彻底被小孩的意见所征服,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Hehasnothingon.”这个时候“Thekingturnedextremelyangryandfuriousandhecouldn’tbearthetruth.”教师通过把这个简单的故事详细化,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个社会虚伪可耻的本质,只有孩子的童真才是最真实而可贵的,促进学生理解吸收故事内容。由此可见,教材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教师将其详细化,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的每一个情节,以及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不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了英语知识,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其所反映的人性本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口语化绘本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在编制哲学类绘本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深奥的人生哲理的时候,教师通常要把复杂的内容口语化,让学生在简单而朗朗上口的口语学习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然而,将复杂的内容口语化,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也是一项需要精雕细琢的工作。教师要充分理解这个教学内容的含义和精髓,基于学生的思维,把这些内容改编为简单的口语描述。这样一来提升了学生绘本阅读的兴趣,学生会感受到绘本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学起来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例如,教学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4《RoadSafety》时,如果教师单纯列出马路的安全规则,这就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马路的安全规则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和想法,教师如果把这些条条框框的规则机械式地编进绘本,学生会提不起学习兴趣,感觉艰涩难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特点把这些马路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例如:“Stop,stop,stop,whenyouseeredlight.Go,go,go,whenyouseegreenlight.Wait,wait,wait,whenyouseeyellowlight.”教师以这种口语化的形式结合图片编成绘本,学生就能迅速地理解并接受。通过阅读口语化的绘本,学生不仅懂得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的道理,而且知道了马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对于小学生而言,无法理解深刻晦涩的讲解,也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口语化的学习却是儿童阶段英语学习的良好途径。因此,把复杂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口语表达,能让学生兴致盎然,并形成长期持久的记忆。

三、生动化绘本内容,强化绘本效果

在小学英语课本中,有许多的插图,或是简单叙述了一个故事,或是描绘一个场景,教师可以将这些教材中的素材加以生动化,让绘本教材富有趣味,生动活泼起来。教师在编写的过程当中,可以将静态场景动态化,生动化,将深奥的哲学道理,变成简单易懂的日常哲理。例如,教师编写关于学生在食堂就餐的绘本教材时,就可以融入许多动态的画面,突出有的学生吃饭的时候喜欢大声喧哗,有的学生比较浪费食物,有的学生甚至打打闹闹。教师通过这些绘本的展示,让学生明白在食堂就餐的时候应该遵守学校的用餐规章制度,保持安静有秩序,不能浪费食物等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快地接受这些简单易懂的绘本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生动的场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绘本中的英语知识和哲理精神,吸取其中的养分[2]。例如,教学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Helpingourparents》时,教师便设计了生动的动态场景,让学生明白如何帮助父母。首先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要懂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例如,放学回家,可以帮助父母“Sweepthefloor,Washtheclothesandpreparefordinner。”另外,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可能对新技术的使用没有那么熟悉和灵巧,学生也可以从这方面帮助父母或是爷爷奶奶。“StudentscantelltheirparentshowtouseWeChat.”做到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如果把这些静态场景在绘本中生动化,就能够更好地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让一家人变得更加亲密。由此可见,为了说清楚一个哲学道理,教师可以把静态场景动态化,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落实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绘本内容易学易懂,充分发挥绘本教材的教育意义。

四、立体化绘本内容,实施多维教育

小学课本的阅读理解一般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把哲学类的绘本教材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连接起来,立体化呈现绘本内容,让绘本教学立足于多个点,而不是仅围绕一个阅读方向而展开。教师在编写阅读素材的时候,要多方面、多维度地展开文章的内容,例如,说作者编写这个文章的意图是什么,里面包含了什么人生哲理和观点,作者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来描述故事和事实等等。这样,学生会对这篇文章理解得更为清晰。例如,教学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6《Mye-friend》,教师在编写这个素材进入绘本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描述一个故事:一个学生如何通过结交网络朋友,从而改变了其孤僻冷漠的性格,并学会了敞开心扉和陌生的朋友通过邮件的方式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绘本可以这样编辑:E-friendscanmakeusfeelveryhappyandfulleveryday.Wecanexchangeourhappinessandsadnesswithoure-friendwithoutbeingnoticedbyothers……通过这样立体化的阅读和引导,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代社会的交友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都是社会人,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和方式与别人进行交往和沟通。但是交网络朋友一定要慎重,防止欺骗和上当。通过这样的绘本阅读,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多方面的交友哲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显而易见,教师可以把价值观的取向和人生哲理很好地融入到小学英语绘本的素材中,让学生通过立体化的阅读,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技术化展示绘本,提升学习效果

英语绘本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绘本阅读中,学习到丰富的英语知识,从而让他们明白很多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和观念。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微课、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徜徉于多元化的绘本展示中,并通过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全方位地用英语展示哲学思想,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牢固而持久的记忆,这样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师要运用这些现代技术,更直观、生动、多维地展示绘本内容,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绘本学习效率更高。例如,教师教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Seasons》时,便可以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绘本的内容。首先,教师播放一片绿色世界,展示春天的内容,说明春天光明,充满了希望和朝气。教师通过绘本向学生表明:“Springsymbolizeshopeandbrightnessanditisthestartingpointofeveryyear.”教师可以用一片蓝色代表夏天,“Becausesummerrepresentscoolnessandcleanness.”接下来,视频上可以出现一片金光灿烂的颜色“Autumnisthegoldenseasonofharvest.”最后,白色代表着冬季“Wintersymbolizesthewhitenessandpurity.”教师生动而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这四季的绘本,让学生掌握了一年四季的特征和所代表的寓意。最后,教师问学生:“Whatisyourfavouriteseason?”“Whatdoesyourfavouriteseasonstandfor?”等等。教师通过这样的绘本建构,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一年四季所代表的哲理和象征意义。而且多姿多彩的颜色和画面,展示出了每一个季节所蕴含的寓意。既让学生快速掌握了四季的英语表达方式,又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生活热情,让学习效率更高。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运用新颖、直观、生动的现代技术呈现绘本教材内容,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从多样化的展示中快速地汲取知识,并影响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释放他们学习的热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综上所述,哲学是非常深奥而复杂的知识,如何建构哲学类的英语绘本素材,对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重大的任务和挑战。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吸收水平,设置和推荐合适的绘本学习材料。教师还要基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优化绘本内容,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获取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艳.五类哲学绘本阅读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2019(57):39-42.

哲理范文篇9

一、感情上的“空白”

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使有些微妙的思想感情,深沉的激越情怀,却不能为语言所直抒尽传,而为读者设置下感情上的空白。《春望》首联和颌联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花香鸟语本是怡悦神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作者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是诗人老态龙钟的自画像。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倍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探究其内心是什么感情?诗人忧伤绵绵,愁肠郁结,有力地控诉了安史之乱的罪恶。其中的多处“空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补,师生共同把作者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描绘出来。

二、形象上的“空白”

凡是艺术,都有引发想象的功能,而古诗则是引发力更强,留有空阔的余地。

诗的形象美,往往是浑然天成的总体概念,刻画不细,留待于师生共同去补充想象创造空灵激荡的艺术境界。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有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诗仅二十字,只闻言语之声,而不见回答之人。这是作者为读者留有的再造条件。教师要以此发掘教材的内涵,深入诗境、启发学生,凭借简单的回答之词去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首先要想“问者何人?为何而问?不着一字,就要由想来补充。来访者是个什么人物?根据生活的常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先看被访的对象,既是一位韬晦高蹈,仙风道骨的隐者;来访者也必然是德望日隆,为利不争的高士。此来出访,心情急切而虔诚,就是对守门的童子,也彬彬有礼地寻问。再看问话人有似从天外飞来,一问一答把读者的想象引向深处,“云深不知处”,仿佛是现代电影的蒙太奇,用一组空镜头恰到好处地把这位德高望重的隐者隐去,而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高石巍峨,气势磅礴,森林葱郁,松柏挺拔,象征了隐者的高风亮节、气度不凡的神韵。这样把诗人的意境和形象融化到一起,变成一幅情景交融的艺术画卷。这样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手段去进行补充,填补形象上的“空白”。

三、哲理上的“空白”

哲理范文篇10

〔摘要〕荒诞是英美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有多种表现方式。同时,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中的荒诞又具有哲理性,其哲理内蕴并不是哲学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把哲理、观念融入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心理体验之中,通过复杂的意象表现出来。其哲理性具有直觉性、抽象性、启示性等特点。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一个时代。尤其是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步人工业化、都市化,旧的社会秩序开始瓦解,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形成。因此,西方社会的人们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尼采“上帝死了”的论断意味着西方国家固有的信仰成了虚无,这就加深了人们的恐惧感和孤独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更是有着空前的影响,它摧毁了人们的价值观,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非理性的、无政府的混乱状态。英美现代派文学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中产生的。英美现代派作家们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在他们的作品中突出表现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这种焦虑感、孤独感和异化感。“西方现代派文学是以唯心主义哲学和各种非理性主义的社会科学作为它的形象思维活动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的。”叫而非理性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荒诞的社会现实。“荒诞是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荒谬性的哲学概括,又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将选取若干英美现代派作家的代表作品,对其中“荒诞”这一文学主题进行一次梳理并分析其哲理性。

一、荒诞的表现方式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反映荒诞主题的作品。在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中,荒诞这一主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荒诞与人之异化“现代社会悲剧的中心主题是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异化是现代人的危机生存困境。”(阳)事实上,就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而言,异化不仅是悲剧的中心主题,在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描写。具体说来,人的异化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1.人的机器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Ski~r)认为,20世纪有这样两种荒唐的现象:“一是机器看来越来越像有生命的东西;二是生命有机体越来越像机器。”,英国作家D•H•劳伦斯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人的机器化、机械化的描写。例如,在小说《虹》里头,他这样写道:煤矿工人已经完全变成了采掘机器,采煤已经成为他们的唯一价值。一旦离开矿井,他们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躯体,是停止工作的机器。资本家在管理中排除了任何人性的因素,强制实行非人的机械原则。矿工不仅完全沦为机械的附庸,而且失去了欢乐,连希望也几乎泯灭了。然而,并非只有工人才机器化,丧失人性的资本家们也同样成了机器。在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克利福德•查特莱爵士就是那些被无休止的物欲异化为赚钱机器的资本家们的典型代表。这个成天坐在机动轮椅上的实业家,不仅丧尽仁爱、同情和精神追求,而且丧失了性本能,成了一台地地道道的由各种零件组装起来的机器人。

2.人的工具化同样是在劳伦斯的《虹》里,年轻的资本家杰拉尔德把工人们都看成是他的工具。他认为,重要的是人的工具性。人就像是一把刀子:好用吗?别的都无关紧要。另外,在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毛猿》中,主人公杨克对自己在远洋巨轮航行中所起的作用感到十分的自豪:我是发动引擎的蒸汽和汽油!我是造钱币的黄金!我是钢铁、钢铁、钢铁!我是用钢铁制成的肌肉,是轮船背后的力量!

3.人的动物化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的人物虽未这般直接地变成了动物,但作者却深刻地揭露了动物化这一现象。那群流落到与世隔绝的荒岛的小孩互相残杀,穷凶极恶,表现出的是动物般的兽性。戈尔丁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是他“阐明了当今世界的人类状况”。人异化为动物,这就是人类的现状!在戏剧《毛猿》的结局里,杨克于极度绝望中来到动物园,最后死在了动物园的笼子里,这个悲剧人物的下场似乎也暗示了人的动物化这一荒诞命运。

4.人的精神空虚与麻木加缪的《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可以说是一个精神极度麻木的典型人物。在美国“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约翰•巴思的小说《羊童贾尔斯》里,也有一位精神空虚的人物—乔治•贾尔斯,他体格健壮、魁梧,精神上却渺小萎缩,他最后在怪物计算机的肚子里达到了人生的新境界。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美国梦》里那位象征着“美国梦”的年轻人,英俊潇洒,身体强健,却没有头脑且缺乏感情,他真可谓是麻木到了极点,简直无异于行尸走肉。

(二)荒诞与生存之无意义《漂浮的剧院》是约翰•巴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曾经将该作品称为“虚无主义的喜剧”。小说主人公托德对生与死抱着虚无主义态度。他不理解那些完全有理由寻死的人为何还要继续活下去。他最终得出一个虚无的结论,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他既没有理由活着,也没有理由自杀。托德的这一对生存状况的认识过程真实地反映了战后西方人的荒诞意识和虚无观念。巴思的另一部黑色幽默小说《旅途的终点》里,作者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雅各布、乔和丽妮的生动描写,成功地展示了战后美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虚无意识和厌世情绪。尽管这三个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但他们都共同面临着一个失去理性、混乱无序的世界。这部小说不仅辛辣地讽刺了生活在这个荒诞世界里的部分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而且揭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社会主题:即存在的虚无与荒诞。

(三)荒诞与纠缠不清之矛盾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表现价值标准混乱、非理性的、不可理喻的黑色幽默小说。其主人公尤索林身处在这样一个“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叫(”l叫。“第二十二条军规”事实上并不存在,可它却又无处不在,它明确规定“一个人面对真正即将来临的危险时考虑自身的安全是精神正常的表现。他如果疯了,就可以免去飞行任务,只需亲自提出申请。但如果他提出申请的话,那就说明他没有疯,就不得不执行更多的飞行任务。如果他执行了更多的飞行任务,他就是疯了;如果不执行的话,他就是正常的,就得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自相矛盾,但又合情合理,人们根本逃脱不了这个陷阱。由于人陷人这个必死无疑的陷阱,好与坏,善与恶的判别也就失去了意义。这种不可理喻的、没有伦理规则和价值观念可依循的状况,就是人类的荒诞处境。

(四)荒诞与人之孤独和隔绝阿尔比的戏剧《动物园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西方现代大都市中凡夫俗子们严重的孤独感和异化感。主人公杰利是孤独、焦虑和绝望的现代西方人的化身,同时也是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虽然身居当代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中,但他却无依无靠、空虚寂寞,甚至连一个能说话的人都找不到,成天生活在极度的孤独之中。正如他自己所言:“同我说话的人不多,”“但我有时很想同某人交谈,真正地交谈,很想认识他,了解他的一切。”杰利是现代机械文明和垄断资本的牺牲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彼得之间难以交流、无法理解的现象是西方工业社会中的一个通病,也是现代西方人异化的象征。杰利道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人人都被铁栏杆隔开了。”另外,阿尔比描述的关于杰利与房东的狗的故事,也让人觉得荒唐可笑,不可思议。杰利告诉彼得,连“动物也像人一样不理睬我。我们多次试图接触,但都失败了。”显然,杰利与狗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象征着资本主义商品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在这个表面喧嚣繁华的大都市里,杰利却孤独不堪,如同生活在动物园的铁笼子里一般。

(五)荒诞与无望之等待许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表现过“等待”这一母题,最为出色的当属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这是一出两幕剧,在第一幕中,两个衣衫槛褛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在荒凉的公路旁边交谈着,他们在等待戈多—一个他们并不认识但又非等不可的人。等待的时光难以打发,于是他们无话找话却又语无伦次,他们做着一系列无聊透顶的动作—脱靴子、闻靴子、脱帽子、复又戴帽子,借此消磨时间,排解等待的烦恼。幕落之前他们终于等来了一个送口信的男孩,通知他们戈多先生“今天晚上不来了,可是明天晚上准来。”第二幕还是在老地方,又是一天的等待,又是一样的结局,那位神秘的戈多先生还是没有来,仍然是那个男孩给他们传话说戈多明天准来。我们已经看出来了,种种迹象表明:戈多明天也不会来,而且永远也不会来。有人认为Codot指的是Oxl(上帝),上帝永远不来暗示着西方人固有的信仰的幻灭。这出戏剧情节简单,全剧没有高潮或低潮,没有进展,只有重复和等待,但它探刻地揭示了人生的乏味和无望。

二、荒诞的哲理性从上述诸多例子来看,现代派作家认为,人与其周围世界的关系是极不协调的、可悲的,人类自身无法改变这种状态。

因此,世界和人生是荒诞的。英美现代派文学表意的哲理内蕴并不是哲学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把哲理、观念融人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心理体验中,通过复杂的意象表现出来。荒诞在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中的哲理性具有以下特征。

1.直觉性作者通过主观感受、心理体验去把握事物,这样产生的意象必然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且直觉的感知排除了事物之间内在的逻辑和因果关系,从而导致了意象的跳跃和交迭。这些混乱的意象按情感意志来组合,表现出某种意向性,由此达到对事物内在特性的领悟。因此表意的哲理性不仅是主观的、直觉的,而且带有某种神秘色彩。如冯尼格的《五号屠场》,把屠场的意象和战争的恐怖、残酷联结在一起,暗示丧失了理性的现代世界变成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屠场;主人公的精神分裂也和外部世界的混乱密切相关。这些意象的组合是非逻辑性的,但它们显示了作者对疯狂的社会的领悟,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世界带有形而上的、超现实的特性。

2.抽象性表意的哲理不仅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也是抽象的。这种哲理带有直觉主义认识论和人本主义本体观的特点,它把现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问题抽象化。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从哲学高度上进行思考,导致了表意的哲理带有高度综合概括的特征,同时也淡化了社会色彩。如对人和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并不具体考察或表现社会各阶层的地位或命运,也不反映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从自我的感受出发,把人和世界的关系表现为某种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例如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杰利生活在这个表面喧嚣繁华的大都市里,却孤独不堪,如同生活在动物园的铁笼子里一般。作者凭借自我的心理体验,把对生活的感觉,化成抽象的感悟,即某种心理态势和情绪。因此,心理体验是对生活的感受上升为抽象的哲理的中介。

3.启示性荒诞是存在主义的一个核心观念,因而荒诞所体现的哲理内蕴和存在主义对世界和人生的领悟与启示是不可分割的。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表现出英美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的质疑。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隔离以及自我本身的隔离,人生的脆弱与无常,虚无的威胁和个人面对威胁时的孤立无援等等,都是存在主义者感到焦虑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由于存在主义哲学本身是西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转化时期的产物,因此荒诞观念便典型地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情绪和意识。这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消失后,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妄图从自我出发重新解释世界的意义、解释自我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等根本问题时,受到挫折而爆发的不满、焦虑、茫然、惶恐、绝望等思想情感的积淀。

三、结语

历史上不同文学派别的作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表示了深切的关注,英美现代派作家也不例外,他们不遗余力地表现了西方文明的沉沦和堕落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瘫痪和精神危机。为了更生动更逼真地反映现代经验和现代意识,他们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采用各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来描绘现实生活,揭露社会本质。尽管这些作家的创作经历和审美意识不尽相同,反映社会制度和现实的方式与程度也有所差别,但他们所揭示出的问题的本质是一致的,即现代西方社会的种种危机与矛盾以及这个社会中人的荒诞处境。虽然在他们的作品中留有悲观主义的烙印,但却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性。

〔参考文献〕

【l】林骤华.西方现代派文学评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上

【2】赖干坚.西方现代派小说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