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目的十篇

时间:2023-07-25 17:18:26

健康教育目的

健康教育目的篇1

【关键词】健康德育教育多种形式结合整合实践活动推动

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高殊的年龄阶段所决定的高中生特殊心理状态以及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改革开放化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变化发展正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随着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的学习生活的变化,升学竞争日趋激烈,高中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并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联合国一位专家在20世纪90年代曾指出:“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会像心理冲突一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因此在此阶段,能否保证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是否能全面健康发展成长,并对他们终生产生深远的作用。笔者认为,每一个高中德育工作者,应该根据高中生心理特点,结合学校的生源特色,利用学校资源,围绕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展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并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的拓展,才能让“健康”这一鲜明的旗帜,高高飘扬于学校这个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一、实践“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第一章“战略部署”中“战略主题”的阐述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现行的《中学德育大纲》已把“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列入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的教育;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友谊、恋爱、家庭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坚强意志品格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训练”列入高中阶段德育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即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人”还是“心理品质”等概念,无不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之一;而“立德”“良好”“正常”等词的本质内容,则可以用“健康”一词概括。“健康”一词已是目前社会上广为公众接受的一种科学观点,健康是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正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时代性。

从“健康”这个角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学生的个体意识,使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微观层面,从而增强德育教育的现实性。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这样以一种关注学生个体真实生命、更靠近学生心理发展的全新姿态出现,运用独特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健康成长。

二、实践“健康”教育的途径策略

(一)多种形式结合,定位落实健康教育宣传。

比较初中学生来说,高中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主观性显露得较为明显,他们的独立性意向十分强烈,同时各年段学生的性格、气质又各有特点。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一般性特征有目标地展开健康教育宣传;同时,高中学生对外面世界的信息非常敏感,健康教育宣传的落实,最好也能更具有时代特征,让学生印象深刻并行之有效。

1.根据年段特点开展知识讲座。针对高一新生入学后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新的学习方式、新的生活环境、新的角色的适应问题,明确高一年级以良好的适应,努力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进行《青春期的人际交往》《如何积极适应新的环境》等的讲座;针对高二学生新鲜感缺失,学习动机模糊,产生疲倦及种种消极沮丧想法以及早恋的问题,明确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乐观豁达,积极进取,正确处理男女同学间的友谊为教育目标,进行《青春期的异往》《如何度过青春期》等系列的讲座;针对高三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学习成绩处于瓶颈状态,考试焦虑等问题,明确以愉快的接受,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意识日趋完善的新境界,成为一个心理健康,能自强自立,积极向上,成熟的人为目标,进行《青春期常见心理偏差及疏导》《远离考试焦虑》等知识讲座。同时,可让校级领导及医保中心负责进行《预防艾滋病》《珍爱生命,远离》《青春期常见健康问题的预报和保健》讲座。这些讲座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态,逐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适应环境、调整心态的方法,对增强心理素质以及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健康有着良好的效果。

2.结合特殊的日子发放宣传资料。青春期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规范教育、性法制伦理教育、性审美教育、预防性疾病传播尤其关于预防艾滋病宣传以及远离、珍惜生命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除了专题知识讲座以外,还可以结合特殊的日子,例“国际禁毒日(6月26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健康小册子的形式发放资料,或者结合利用校医务室的有关专业知识资料――《青春健康教育手册》,印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及时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异往的方法等。这些资料一般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深受学生欢迎。当然也可以翻印或在网上共享好的宣传资料,如中国计生协会培训师资的《青少年生殖健康工作者培训指南》、《成长之道》以及《藏在书包里的玫瑰》、《百问百答――青春期与性》等书籍,教育者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宣传,让“健康”的理念根植到学生心中。

(二)教育资源整合,加速凝聚健康教育合力。

现代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最大财富,校园这个有别于其他环境的特有的硬件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每一位老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该是的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整合教育资源,凝聚健康教育的合力,健康教育的步伐会迈得更迅速,更坚实,更有力。

1.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以课堂为阵地点滴渗透健康教育。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重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在实实在在的教育中推进健康教育。当然,教师的心理素质如何,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情绪,将直接影响课堂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情绪和心理素质,才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意境中学习知识,并完善人格。为此,学校要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规定教师必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甚至是心理咨询师的考试,从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水平。每一个教师都能应用心理学原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认真备好课,上课时调节自身的良好心态,德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较好的效果,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才能真正健康、向上。

2.不断丰富校园文化,以活动为载体逐步推进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既调节学生的身心,又释放学生的潜能。各种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奋勇拼搏的精神;校园环境的文化布置,如教室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教室内的励志名言,食堂内的向学生征集的以珍惜、节约为主题的佳句展示,校园各区看似无意实则精心的细节装点,甚至是灯箱和电子大屏幕,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和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什么是真正健康向上的青春,把健康的宗旨渗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只有健康的环境,才能有健康的学生。

3.灵活运用校园设施,以主题班会形式创新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以生动有趣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班会课在德育教学中,尤其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维系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高中校园内,多媒体设备比较完善,情境教学、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调查、音乐欣赏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组织主题丰富的班会活动,改变班会课由班主任讲到底的传统课型,把角色扮演和小品、游戏引入课堂,并经常性开展小组讨论,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学,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班会课上的班主任也要能放下为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和自己一齐去探求知识,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把成功榜样、激励等贯穿课堂,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强心,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三)实践活动推动,拓宽校园健康教育发展空间。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加强学生应付心理压力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心理预防咨询与治疗,人格发展和情感教育于一体。成功的心理品质教育必定是学生自觉参与的结果,专业的心理辅导则能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为适应的应变能力,并且能运用此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走上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心理辅导室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学生由校园理论走向社会现实的直接具体的方法,拓展了学校健康教育的空间。

1.心理辅导室活动

心理辅导室的集体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间接的引导和直接的指导,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倾诉的平台,既能排解心理困扰,建立师生联系,又能让学生明白心理压力和身心疾病是难以回避的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只有直面自身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正确面对影响身心健康的心理压力和身心疾病,并且教会学生怎么做,怎样逐渐培养起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自我调适与疏导的能力,促进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这是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真正目的。心理辅导室可以定时定人进行宣传或辅导活动。例如针对高三学生的高考压力,可以在高考前夕于学校宣传窗刊出《高三学生心理调适专刊》;针对青春期女生容易碰到的问题,可以以《写给高一女生》《青春期女生的自尊自爱教育》《心理缺氧问题的分析与解救》为内容,每学年分年段进行女生讲座;可以发一些心理健康调查或测试的试卷,以提醒学生学会寻求帮助,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可以定时进行个案咨询与辅导,让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在具体而专业的咨询辅导中得到真正的解答,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社会实践活动

影响学生素质提高的各种因素中,家庭与社会亦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家庭教育,它直接与学生健康状况相关联。学校可在校讯通、家访或者电话以及一学期一次发放的《告家长书》中,指导并要求家长能够配合学校促进子女全面健康成长,使之成为学生健康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关心、支持、参与教育的良好环境。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团市委等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例如每年两次的敬老院送温暖和“志愿者在行动”的活动,让学生的健康教育不仅仅只停留在学校,还要扩展到家庭乃至社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走出误区,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以健全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健康的身心成为对祖国有用的基础人才,从而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与水平。

总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要求德育工作以健康目的,在宣传发动、资源整合、实践推动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德育工作中,不断探讨两者相结合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2]汤英峰:《在文明礼仪道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走出哪几个误区?》

健康教育目的篇2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20期,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发展观。接下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往哪里走?预期结果是什么?这就涉及到方向和目标。通常,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究竟走哪条路更便捷?这就需要明确方向;能否最终到达“罗马”,这就是目标。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缺少坚定正确的大方向,因而对终极目标缺乏远见,往往混淆目标与方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少高度,始终在低层次徘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首先要明确其大方向与总目标。下面,我们先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与终目标,然后分别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和终目标。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大方向不明,终目标不清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几乎看不到有人关注其方向问题。由于大方向不明,终极目标也就很难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自然只能局限于眼前,发展缓慢。那么,方向到底有多么重要?请看下面的寓言。

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车,驴子在屋里推磨。后来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前往西天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它成了马中的俊杰。有一天,它重回磨坊去看望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走的路程大体相等。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也一步没停止。不同的是,我背着玄奘大师去干了一件有价值的大事。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产生不了大的价值。”

由上可见,方向决定前途、决定路径、决定目标。而目标又细分为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每个目标像里程碑一样引领人们不断接近、最终到达总目标。目标又可细分为终极目标、阶段目标或层级目标,不论哪种目标,都具有引领性。

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最终目标。

这个实验结果得到了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的佐证。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有何秘密?山田本一的秘诀是:“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忽视大方向和最终的目标,因而一直在“病理”“问题”的低层面徘徊。这主要还应归因于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建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在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因此,传统的心理学文献中充斥着研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变态心理等消极心理现象的文章、报告与论文。这种消极心理学研究模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心理的消极层面,而忽视了人的积极品质、自我实现,以及社会的和谐,导致心理学的畸形和片面发展,进而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马斯洛曾经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直到80年代以后,美国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是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遗憾的是,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一直指向消极一面,目标也聚焦到化解消极一面,有时方向和目标混为一谈,近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不清。中国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跟着美国的步伐,难免大方向不明,终目标不清。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追求幸福

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最终追求。幸福社会基础在民生,关键靠教育。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它是行为的目的”。费尔巴哈说得更明确“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断言“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那就是“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美国斯坦福大学诺丁斯教授在《幸福与教育》中明确指出“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或集体的幸福”,积极心理学明确提出自己是关于幸福的学问。

既然幸福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那么就必须澄清什么是幸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幸福思想包含个人感性物欲的满足,又包含社会理性道德需要的满足。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批判继承西方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他人的生命甚至动物的生命与自己同在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在肯定生命、健康、快乐、美德的基础上,将感性快乐与理性节制有机结合起来,将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有机结合起来,独具辩证唯物主义特色。

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导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炼出幸福的核心是快乐,而道德修养保证这种快乐的正确方向并为其保驾护航,二者有机结合表现为:主观上的愉悦体验――“快乐”;客观上的成长有为――“有成”。而生命健康是“快乐有成”的前提和载体。因此,我们将幸福精髓概括为:健康快乐有成。具体体现为“八个统一”,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生理与心理的统一,辛劳与享受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那么,如何迈向幸福?如何保证不偏离幸福的大方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

(1)以人为本作统领。这就要求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度出发,突出人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是主动的实践者。让师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让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核心素养的完整意义的人。

(2)生命健康作本钱。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指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费尔巴哈也认为“幸福不是别的,只是某一生物的健康的正常的状态。”“生命就是幸福”,“快乐与健康就是幸福”。

(3)快乐有成作核心。快乐是幸福的体验,有成是幸福的支柱。即便是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也认为,单纯的快乐并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幸福,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态和体验。

(4)自主劳动为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实质上,马克思在这里是想告诉我们:假如劳动是合乎人性的、是自由自觉的,它就是人的幸福存在方式。

(5)积极心理打基础。积极心理学创始人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H=S+C+V)。自身能控制的心理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品质。

(6)优良品德把方向。“美德是我们追求幸福之行动的一部分”,诺丁斯认为,幸福“既是道德生活的一个良好开端,又是引领我们道德生活的受欢迎的副产品”。

(7)公正公平作基线。正如诺丁斯所言,就平等而言,只有将之理解为人“在成长、发展自我的才能、性格、个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机会平等”,它才可能促使人实现幸福。

(8)人际和谐为命脉。中国一向偏重个体幸福源于集体幸福,认为幸福并非单属于个人,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因此,诺丁斯说“首要的幸福要在和其他人的关系中去寻找。”

(9)兴趣特长作翅膀。兴趣特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丰富生活乐趣,开发潜能;还可以为出类拔萃提供支点,为实现理想人生插上幸福翅膀。

(10)多元评价显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不是“复制产品”而是培养独特个性。因此,评价也应是多元的,以彰显和鼓励个性成长。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但是长期以来,实践的重心通常偏重于二级和三级目标,而对一级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三级目标,远没有达到终极目标。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是幸福。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的精神实质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自然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简称《纲要》)的总目标里已经初步显现:“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其精神实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总目标指导下,《纲要》细分出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显然,这些具体目标都是通向终极目标的里程碑。

当前贯彻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重点应聚焦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近期,教育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在明确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大方向和终目标后,人们不禁要问:其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是什么?且听下讲细述。

健康教育目的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目的;实施效果

根据国家规定免疫程序的计划免疫工作,是指有计划利用疫苗预防接种,增强人群免疫力,尤其是儿科的保健基础,对于降低感染性疾病、控制儿童并发率、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作为计划免疫工作的有效促进手段,在临床上应广泛推广。笔者选取医院所管辖区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1800例,以各种形式给予免疫健康教育,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计划免疫工作的目的与实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所管辖区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2800例,其中男性700例,女性110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8.4±7.8岁,文化程度:1150例大专及以上、550例中学及中专、80例小学、20例文盲。

1.2方法

1.2.1接种前仔细收集家长基本信息,主要包含计划免疫的一般情况、认知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宣教形式。向儿童家长、产妇详解而儿童多发性疾病、常见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宣教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注意事项等。通过画报、网络、图片、宣传册子、照片等形式,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介绍计划免疫基本知识给家长,根据不同年龄段,介绍各种免疫基本信息、接种方法,以使家长了解接种重要性[1]。

1.2.2接种时在接种时,向家长详解有关疫苗接种适应症、禁忌症、疫苗名称、接种时间、接种作用、注意事项,以及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同时,需告知家长应在儿童身体处于健康水平条件下,方可进行接种疫苗,获取家长配合,提高接种率,防止促发副反应。

1.2.3接种后完成接种后,当天给予儿童充分休息,不洗澡、多饮水,仔细监测儿童体温变化、局部反应。如果儿童体温大于38.5摄氏度,可服用退热药物。若出现轻微局部反应,无需给予特殊处理。若出现严重局部红肿,可采用干净毛巾进行热敷,如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防止出现不良反应[2]。

2结果

经过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家长、儿童的配合实施,提高了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的主动性,了解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与适应症,以及接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实现预期目的。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

3讨论

因生长发育关系,儿童的机体、免疫系统等均无发育完全,属于传染病易感人群,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即及时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指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近年来,随着疫苗接种技术的进步,接种后保护率达92%以上。然而大多数儿童家长缺乏对计划免疫的相关认知,仅接受I类免费疫苗,对于非规定类、接种率较低、费用较高的II类疫苗,主要呈现一种不支持、不理解的状态,许多家长持有一种有病现治、无病不防的态度。例如,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证,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对于所有家长,特别是儿童母亲、育龄期妇女、孕产妇,实施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健康教育的目的:①通过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免疫接种率。设立疫苗知识宣传栏、宣传牌于计划免疫候诊厅,可使家长直观化的了解接种疫苗的禁忌症、适应症、年龄范围、时间范围、接种后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同时,利用宣传单的形式发放给家长,可使家长了解接种的重要性。接种儿童加重可能是老年人,应强化口头指导教育,在接种疫苗前,向老年人细心讲解,以提高接种工作的配合性、主动性。②强化流动儿童家长健康教育,保证疫苗的及时接种。因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较大,增加了计划免疫的难度。因此,计划免疫人员熟悉、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定期到家发放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手册,并向家长细心讲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使其了解接种疫苗作用,提高疫苗接种主动性、接种率、及时率。③通过加强计划免疫人员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常规培训中纳入健康教育培训,每周开展业务学习,选择不同方式,轮流培训每一个计划免疫人员,向其培训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要求培训人员作出学结,鼓励提倡合理化建议。疫苗接种存在途径差异,对于接种针头类型、针头大小、接种部位、接种角度、接种深浅等,均有严格要求。例如,在接种百白破疫苗时,若接种部位太浅、疫苗不均匀,极易导致无菌性化脓感染。在接种卡介苗疫苗时,若误注入肌肉、皮下,极易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脓肿等。因此,在计划免疫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加强三查七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接种疫苗,避免发生疫苗错种、漏种、误种献血,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4]。

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接种疫苗健康教育工作是由社会不同结构的成员组成:接种疫苗人员、家长、政府、群众等等,同时存在各种文化程度差异,所以,我们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在接种疫苗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宣传栏、宣传手册、口头宣教等形式,使儿童家长可提高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充分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接种率、及时率等问题[5]。在本组实验中,经过分析后得知,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

综上所述,针对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可提高儿童的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艳,岳秀艳.健康教育入社区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47-2048.

[2]陈伟,朱向军,高志刚,等.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466-468.

[3]张兴玉.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09-1110.

健康教育目的篇4

关键词 个性健康 锻炼意识 选修性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对象:体育课选修性项目教学;(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2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心理和生理需要都会激发求知欲,他们不会满足于现状,会有新的需求和目标。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提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1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培养

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习的运动项目需要。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的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根本满足不了上述的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慢慢地得到提高。即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推动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2体育运动对自信心的培养

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的很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运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2.3体育运动对情感的培养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在中学阶段积极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身心上的满足和追求,有利于学生的精神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形成,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3 培养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3.1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上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锻炼,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这样才能提高注意力,形成动机,才能有坚持的可能性。中学学生在一年级和三年级时都有90%以上喜欢体育课并且对体育活动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重教材科学合理的搭配,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创造出使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情境,学生才会乐学、好学、要学,学生兴趣才能加强。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去锻炼,从而养成习惯形成终生体育意识。

3.2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不同年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将在文化课上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从而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其实,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3.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了解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自主活动,使得学生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3.4教师的影响及师生情感

体育教师在人格和师生间的情感方面上,对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有多么重要;每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体育教师自己最清楚,不是每一个教师对所有运动项目都很“在行”和非常娴熟,也有“弱势”的项目存在。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样,在中学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教学中,更能充分表现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熟练地把特长发挥出来;更好地把握教材结构和特点,娴熟地传授技术和技能;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探索、提高和对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也有利于学生从体育教师(特别是老体育教师)身上看到终身体育锻炼给生命带来心理上、生理上的最大快乐,是积极引导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最好榜样,用体育教师无声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发展。对调动体育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学生健康的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结论

(1)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强身的同时要注重育心,寓思想品质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的,要在中学阶段积极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由于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会自觉地去约束和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为他们凭借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这本身就是一种主导作用的动机,他们会在行为上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听从教师和教练的正确引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投入体育锻炼之中,对自己选修的锻炼项目有自信心和责任感。

(2)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的锻炼项目,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性教学,通过他们的需求来获得知识。一旦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能力,使其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能找到表现自我的个性 “闪光点”,那么就可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宜人的教育环境。体育教学不仅再让学生感到快乐,更重要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只有让学生在“成功――失败――成功”过程中感受到“满足――克服――新的需求”后,真正地领悟和体验到体育锻炼给人们带来的喜悦。这样的学校体育才有精神感召力,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就会得到发扬。对学生健康的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在中学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的发挥,也是对多能的一种考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完善专业特长,提高多能的技术和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出,自身生理心理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从而形成对学生健康很好的发展,也对行成终身体育锻炼起长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健康教育目的篇5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作者简介]陈文娟(1983—),女,学士,讲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思想品德教学部,研究方向为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李 凡(198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江西南昌 330100)

江西省教育厅2012年度教改课题“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 JXJG-12-34-6)

2011年5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该文件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组根据该文件精神,在2012年下学期尝试调整传统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以学科为导向、以获得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逻辑为载体、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已逐步推广并不断完善,笔者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探索《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课程改造,构造成紧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强调以项目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动力为其特点,以典型案例、游戏、情境为载体,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搭建学习模块,以当前高职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心理调控能力组建学习项目。使学生不仅能够解决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力争使相当部分学生具有创造、创新能力。

一、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以完成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并形成相应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该项目的开展设计教学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体验。因此,项目完成目标替代知识掌握目标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的巨大驱动力。通过本项目课程的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形的东西,而是对实际能力训练的帮助和支持;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延续,而是将生活实际中的种种情境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某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边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边进行心理调控技能的训练,使实践和理论真正做到一体化。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的应用首先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预先计划好的教学活动,介绍相关专题涉及的心理学知识,创设一种符合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兴趣的课堂情景,进一步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并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该课堂教学主题方面的情况。其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引发出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这方面的情况,更清晰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项目教学法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相关事例模拟的体验,调动学生相应的情绪情感,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引起学生身心和活动的变化,从而达到通过项目教学法获得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目的。

比如讲述大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先确定任务一,分析判断马加爵的情绪问题。首先引入案例“马加爵事件”,一个多年来梦寐以求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大学生,为什么因打牌时被别人说作弊而选择了犯罪?学生分组谈论分析后,教师对相关情绪方面的知识要点进行教学,结合知识,进一步总结分析“马加爵事件”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任务二是进行情绪脸谱练习和学生具体情绪问题分析。通过不记名形式让学生在教师发给的白纸上把自己面临的情绪问题记下来,然后教师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突出的问题,再让学生抽取。可以把这些抽到的问题以分组讨论、班级共同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予以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在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中自然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情绪的管理。

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还体现在优化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有与教学的特定时境联系起来,通过项目教学法用一些特定的形式能更好地实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比如为了使学生对“自我”有更深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要求每位同学写出关于二十个“我是谁”,然后猜猜“她是谁”,进行“南北台比较”等,设计一系列切合大学生各方面条件和主题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的介绍又有利于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以消化认识,极大地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1.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刚开始时部分学生参与较少,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表达;还有可能是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不适应。这时教师要积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

2.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以达到项目教学法的效果。项目教学法是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路或做法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时,往往对学生进行单独或团队的暗示、指导,甚至以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强调,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违背了项目教学法的初衷。

3.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前期策划与过程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如何使学生在比较自主的状态下保持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过程有更强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总得来说,“项目教学法”现在越来越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广泛地采用项目教学法。MBA主要采取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课题组在《高职生细腻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颇受学生欢迎,在教学内容、形式和对课程的总体映像上,都显著的好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看法的改变明显,效果显著。在自我评价的提高、班级氛围的改善方面,项目化教学课程效果也更加明显。以后将继续贯彻生动活泼、积极实用的原则,以由简入难,由小到大,由形式到内涵的逻辑顺序来编排项目任务设计。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内在领悟,不过度注重细小、零散知识点的传授。

[参考文献]

[1]吴晓琼.“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研究[J].学科教学,2010,(6).

健康教育目的篇6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不论教师使用什么方法,都要做到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师也要热爱学生、理解学习,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学生现在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一、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广大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意识。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还是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都积极的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教师在时间过程中也可以看到,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不清,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认识模糊、观念落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的。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且很不稳定。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不能简单地将学生的心理行为和心理疾病、心理障碍混为一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倾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过多地关注各种心理测验,要偏重心理咨询。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孤立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2.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学科特点不突出。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由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导主任或者校长来担任的,由于不是专业人员,难免会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行为习惯教育。

实效性不明显。对于特殊的学生,心理教育还需要在课外利用心理咨询和诊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或团体?o导。

指导性不强。心理健康教育牵涉面广、理论性强,一般老师难以抓住要害,实效不明显。

缺乏持续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并非一蹴即就的事,要全面了解被辅导的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再制定辅导方案,然后在班主任、各科老师、家长的配合下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二、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既然发现了问题,教师就应该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顺利进行,而且容易把这项工作引入歧途。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出问题的对策,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教师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密切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促进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作用,对家长进行包括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等方面的积极品质。同时,还应该指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选择积极的、正确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自己的孩子充分的欣赏,鼓励并信任自己的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口头表达的课程,需要教师的言传和身教,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的同时,为他们创建一个实践的机会,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他们参与到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了他的教学行为。教师只有关心学生,并且按照科学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处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才能做到正真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真正促进每个学生健康的成长。

健康教育目的篇7

“母婴安全”项目是国家落实妇幼卫生工作任务的具体行动。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集中投入,重点加强农村的妇幼卫生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它主要针对一定时期影响和制约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干预,支持并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卫生工作,解决“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我县实施“母婴安全”项目工作一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经全县各级妇幼卫生工作者的努力,使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业务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积极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和严格规范产科管理,是保证“母婴安全”项目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

1 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我县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因此,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对妇女儿童保健的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是开展好、落实好“母婴安全”项目工作的基础。

(1)做好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由省、市下派的专家和县内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业务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的工作人员和县、乡级妇联主任、村妇女主任进行妇幼保健知识的业务培训和缝康教育的工作指导,使她们能够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知识和健康教育技巧,以保证缝康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2)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宣传册、宣传画、宣传单、板报、电视、影碟、孕妇学校、婚育学校等形式,积级开展国标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她们掌握婚育知识、孕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简单的自查自测知识,教育孕妇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婴儿的安全,培养健康的下一代,必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按常规进行孕期检查,建册管理。通过孕期检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并做好高危孕妇的宣教,使其自觉的服从管理。

2 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医疗保健单位的业务能力

按标准加强产科建设并实施规范的管理,是保证分娩安全和新生儿安全的关踺。

(1)房屋及设备要求;有独立设置的产科门诊,设咨询室、检查室、高危诊室、宣教室,使产科门诊功能完善。分娩区设缓冲问、更衣室、待产室、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和污物处理间,面不少于60平方米。各室间按消毒要求布局合理。配齐34种必备设备和26种抢救药品,为安全分娩创造良好条件。

(2)人员要求:县级从事产科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不得少于8人,其中4入以上为中级以上职称,妇产科主任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乡镇级从事产科工作的卫生院,专业人员不少于2人,其中1人为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产科工作的医师必须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每年应有20%的专业人员接受进修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3)技术要求:县级开展产科工作的医疗保健单位,必须具有诊断和处理高危孕妇的能力,对产科出血、产道损伤、难产、产科感染等诊断处理及时,具有抢救危重孕产妇的能力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能力。并承担对乡镇级医院的会诊、转诊、抢救及业务指导。

(4)机构设置要求:从事产科工作的医疗保健单位,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按标准进行严格的验收和准入,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开展产科工作。

(5)建立孕产妇转诊绿色通道:按区域设置2处县级孕产妇急救中心,做到通讯、交通畅通,人员设备齐全,接诊抢救及时。

3 项目工作的管理

对项目工作的管理方面,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部门配合,建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等行政管理措施,确保项目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规范产科建设两项关键性的业务工作,把住了孕期检查、筛查高危孕妇关和住院分娩,保证母婴安全关。

健康教育目的篇8

关键词:体育;健康;教育;关系;体系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 随着 科学 的 发展 和时代的不同, 现代 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在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出发点,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2.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3.教学方法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

4.改革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最终成绩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的集体行为,即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进行。

二、认清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中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需要,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 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有效的锻炼学生身体, 增强体质,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后备人才。而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对象, 以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主要是通过课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学生各种有益于自身, 有益于全民和社会的健康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 使他们能自觉的改造和保护环

境, 能动的与危害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作斗争; 预防和减少一些常见病, 尽可能的避免意外伤害, 增强体质, 促进身体发育,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美国教育总署指出, 健康教育是人们能够选择有益于健康行为的所有的学习的总和; 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它的全民性以及有碍健康行为的改变, 通过有效地运用现有的卫生系统,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改善目前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 并以此促进自我健康。中学体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 学校体育在实施健康教育中的诸多优势与可能条件开发体育健康教育的巨大潜能, 将体质教育、心理教育、卫生保健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构建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新模式。这应是我们面临的新工作, 也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中学体育自然就为健康教育提供了必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确立健康体育教育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健康教育目的篇9

摘要:“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就该倾向的成因及利弊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3-03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1 “健康教育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流行倾向

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诸如“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2]、“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3]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这类论调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过去的体育课程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是在课程中突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持这种倾向的人主张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在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因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主张在现有的体育课中更多地融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做法的“健康教育化”程度相对较低;2)主张将现有的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并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3)主张体育课程归属于健康教育[4],并力图将体育课改造成新的健康教育课,彻底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做法。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此倾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或附和,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流行倾向之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原因

2.1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受学科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严重忽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种种弊端。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希望能够逾越“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樊篱。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最终选择了“健康”这一概念作为突破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健康”这一主题被引人体育课程当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被突出,“健康”这一概念成了体育课程的核心主旨。体育课程的这一变革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历史性突破,“体育为健康”这一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很快得到诸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可和响应。体育课程作为一项教育过程,既然它的价值倾向和课程目标都已指向“健康”,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程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一项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育过程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于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举措了。

2.2 “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有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传统,人们习惯于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或内容中考虑,这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5],人们称之为健康教育的“体育卫生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康观,突出了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有着“体卫”并称、“体卫”工作一起抓的习惯。“体育卫生模式”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一种普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的健康问题归因于体育课程,每当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时总会去指责体育课程。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实际上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健康教育化”萌芽,只是在“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思想的束缚下,显露得并不明显而已,但这种传统至今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常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教研组与医务室也常被设置在一起。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青少年健康下滑问题,在此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得以强化,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体育课程的解构以及“健康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树立,更是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健康教育化”倾向开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张扬。可以说,“健康教育化”倾向与“体育卫生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强化。

2.3 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我国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借签了大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进健康的目标。将体育课程改造成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新西兰、日本等国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的模式更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在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化”倾向在改革中逐渐生成发展,成为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借签和引进的产物之一。

3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理性审视

3.1 “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长处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无疑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倾向的优点在于它直观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理念,突显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拉近了体育与健康的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提高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这种改革倾向还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不但纠正了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甚至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当成惟一的内容与目的的不足,强调了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体育课程仅偏狭于

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使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朝着三维健康拓展。这对改变几十年来在“体质论”和“竞技论”指导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倾向也比较贴近传统的“体育卫生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又紧扣新世纪人类呼唤健康的时代主题。此外,这种倾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增加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和比例等都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此倾向不失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富有创意的切人点,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着促进作用。

3.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3.2.1 “健康教育化”倾向所存在的前提有待商榷 体育课程“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是以“健康”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的,它所存在的前提假设是:“健康”是体育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尽管“健康”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当前的课程改革也大打“健康”牌,寄希望于体育课程通过“健康”这一主题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一方面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部。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多种价值内涵,“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是否必然就是“健康”,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实际上“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普适性,而惟独体育课程将其直接作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并将自身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于“健康”,这种定位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3.2.2 “健康第一”只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 而“健康教育化”倾向则将理念直接演绎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套用。体育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化”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健康第一”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一种体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包治万能的“药”[7]。“健康第一”的理念虽然揭示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但并不能解释造成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诸多弊端的所有原因。“我们对‘健康第一’的研究,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能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主观随意性。”[7]因为推祟“健康第一”的理念,要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所以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使体育课程走健康教育之路,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这种倾向有可能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的诸多要素。有了新的改革理念,但却缺乏新的手段和途径,缺乏相关理论成果的支持和推动,也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理论研究上的贫乏。

3.2.3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面临动摇 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的学科,这是当前人们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身体认知,它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技艺性”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本质[8]。体育课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丰富多彩的技艺性学习有关。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却有可能使体育课程原有的学科性质发生削弱或改变。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既然已经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内容就应当改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就不能再集中在身体认知上,而应当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或至少要加强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尽管不同人的“健康教育化”倾向程度有差别,但一致的做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或比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减少,这对于受“应试教育”的挤压,课时已很紧张的体育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体育课看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会严重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使之成为一门文化课,则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学科性质与课程理念及目标是不同的概念,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载体或手段,其学科性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理念及目标的不同而随意发生改变。“健康教育化”倾向将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学科性质和特征混淆起来,不但会使体育课的“技艺性”特性丢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不感兴趣,同时也抹杀了体育对于健康促进的独特贡献。

3.2.4 健康教育课面临困境 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课是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是其现实写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6],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更确切地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已经在学校中消亡。由于新课程的误导,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误解,一些持“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人则更是明确主张体育课应成为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健康教育化”倾向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这不仅可能使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误人歧途,还可能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学校健康教育,结果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相悖。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2]李小英.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84―88.

[3)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70-172.

[4)杨忠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6.

[5]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健康教育目的篇10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的[1]。

1 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1 病人的接受能力 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条件等均存在着差异,因而他们的健康教育需求也必然不同。这样,在护理健康教育中就要特别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包括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时机的把握等。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的不同,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保证护理健康教育收到确实的效果。

1.2 加强健康教育护士的培训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化培训是满足护士健康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护士只有不断丰富知识,才能提高护理健康教育效果。

2 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对策[2]

2.1 掌握良好的教育技巧 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注意掌握良好的教育技巧,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促进预期教育目标的达成。其中包括护患关系技巧、护患沟通技巧、知识灌输技巧和行为训练技巧等。这些技巧的熟练掌握,对于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教育对象的有效沟通,可了解其思想、情感,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2.2 注意教育方法的优化组合 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的,根据教育内容及教育对象健康需求等情况的不同,合理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可以达到各种教育方法的优势互补。

2.3 健康教育的时机 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护士要注意把握好教育的阶段性,因为不同的时机将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例如,对一位手术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则有明显的阶段性,包括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和出院前恢复期教育等,每一阶段病人的健康问题及健康需求都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内容也就必须有所区别。护士应分阶段地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指导,而不能把所有的信息在同一时间内全部灌输给病人,那样做势必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4 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在健康教育中,若仅采用单一的健康教育方式,病人将感到单调和枯燥无味,导致其接受健康教育积极性不高。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专题讲座、挂图、墙报、示范操作、电视录像等,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和实效都将大大提高。除此之外,还可建立同病种病人互助小组,让病人能相聚而相互交流预防疾病、战胜疾病的经验。通过这些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到更多的自护知识,加强护患配合,促进早日康复。3 健康教育目标的合理性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应适时采用询问、观察操作、小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了解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目标实现的程度,从而判断确定的目标之合理性,为护士进一步修订健康教育目标,重审教育计划,改进教育方式提供依据。通过长期的实践,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不仅丰富了病人对疾病的自我保健能力,还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