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特色十篇

时间:2023-07-10 17:20:55

传统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特色篇1

2008年10月30日,新华区新程街小学收到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寄来的奖牌和奖状,该校在全国中小学硬笔书法比赛中有115名学生获奖,部分学生作品及学校写字教学材料和图片被刊登在中国艺术报上,学校也荣获“全国写字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

走进新程街小学,站在绿色文化长廊下,看到了“做人需立志,读书应惜时”,“养成习惯乃见真,顺其自然方成道”等一副副励志对联,听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琅琅的经典诵读声,感受到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三年来,学校以“读经典、练书法”为载体,深化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之路,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荣获“省德育先进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学校”等十几项荣誉。

新程街小学把“汉字演义”作为十一五部级科研课题来研究,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成立了以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为课题组骨干,以全体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为实验老师的写字科研队伍。大家上网、买书,深入研究汉字的演变,搜集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汉字的魅力。学生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低年级开展“快速识字,写规范字”,中年级开展“了解汉字演义,写正楷字”,高年级开展“走近书法大家,写风格字”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给各年级写字教育定时间、定要求、定效果,加强督促与检查评比,积极改革写字教学评价方案,促使学生养成“提笔就写书法字”的习惯。2008年6月河南省举办的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中,新程街小学参赛作品多、质量高,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20多位教师获书法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写字教育过程中,学校把写字和做人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通过三年的课前练字活动,学生不浮躁了,坐得住了,学习更加沉潜,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写字教育带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其精华足以滋养一个民族,学校的天职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种读书的种子,并精心培育它生根、发芽和成长,使学生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新程街小学把经典阅读规范化、序列化和习惯化。学生利用小学六年时间,分阶段背完《三字经》、《弟子规》的全部内容,读完《论语》、《唐诗》、《宋词》全部内容,选背经典内容。学生利用每天上午课前20分钟时间,由班主任带领集体读背。学校设立各种奖励措施,使经典阅读落到实处。目前,经典阅读已实施三年,每个学生至少已读背三本经典。在与师生的交流中,学生说:“经典阅读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开阔了我的心胸,丰富了我的语言积累,与周围人交流时,我再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连写作文也不觉得是难事了”。老师说:“经典阅读改变着我们的做人观念,处事方式和工作、学习态度,我们已经爱上了经典诵读”。参观阅读的场面,笔者也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读得太投入了,没有一点虚假成分,那专注情景,那端正坐姿,多少年都不曾见到了。

新程街小学在继承、弘扬传统中坚持创新,让传统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开发了“责任——爱之前提”校本课程,以“亲仁”、“尚礼”、“志学”作为课程的框架和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开展了各学科教学比武活动。学校要求:语文课里有情感,数学课中有思想,思品课中有故事,科学课中有动手,音乐课中有欣赏,美术课中有审美,体育课中有游戏。课下要:广猎、精读、细研、巧设、真上、深思,充分备课,课上要:有根、有思、有情、有果,创精彩课堂。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同课异构”和“异课同构”教学,组内人人上公开课,然后推出精品课,代表教研组参加学校教学比武,学校采取参赛者与教研组捆绑奖励的方法,促进集体教研。在此举措之下,教师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精心玩味教材,亲吻作品文章,挖掘教材的社会化、生活化因素,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注重学习载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拓展学习的空间,优化学习环境,实现了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课本学习和实践活动、学和用的大整合。经过一次次课堂教学比武的打磨,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自2005年9月学校划归新华区政府以来,涌现出部级优质课教师5人,省级优质课教师6人,市级优质课教师8人,区级优质课教师6人,培养了第二残奥会冠军许庆,“星星火炬”全国舞蹈大赛冠军韩雨迪,“世界华人”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董庆森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让人深切的感受到,新程街小学立足课堂,行走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现了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提高。

传统文化特色篇2

关键词:简约主义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朴素简约之美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在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它近乎清心寡欲、朴素自然的风格,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和规范,不但融入了瑞典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以一种从容不迫的速度向世界各地蔓延,深刻地影响了无数设计师、消费者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简约主义理念,其本质意义是一种思想方法,即寻找事物的本质,就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而言则是寻找和研究对象、材料、形式及空间的真正价值和本质。强调自由,让空间和形式摆脱那些阻碍人们真正欣赏它们的干扰来表现出它们的本来面貌;主张“少即是多”,珍视简朴这种道德和美学的法则,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平和与卓越。

然而简洁明晰、纯净精致、实用而朴素无华的简约主义设计理念与中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提倡的反对过多的雕饰和纹饰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不谋而合。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看似简单随意的形式,却包容了饱满而丰富的内涵。北欧人臻于化境的沉默含蓄,与古老东方拈花不语的玄理禅境不谋而合,从简约主义艺术中,中国人突然发现了遥远却曾经熟悉的自己,它的简约凝练,至少在今天仍然是一股清新纯朴的气息。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崇尚淡泊宁静、闲雅恬静的审美情趣。有着“尚清”“尚和”的审美追求,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即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这与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所蕴含的沉静、质朴的意境不谋而合。

一、儒家“文质彬彬”“绘事后素”的简约之美

中国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以朴素为美的审美倾向,首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论语·八佾》中记载相关的“绘事后素”,意为绘画先以素粉地为质,后施五彩,再以素色粉底以修正和定稿。据《考工记》记载:“凡画绘之事,后素功。”可知“素”(即着以素色,古代所谓“素色”就是纯净单一的颜色,“白则正白,黑则正黑”)是“功”(即完成作品)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着素之后,全部工艺也至此完成。既然任何精美绚丽的图案都要经过“素”的修整才能完成,可见“素”的重要和关键。原诗中还提到“素以为绚”就是以“素”为“绚”,它包含着用“素”代替“绚”,“素”胜于“绚”的思想。即在美学层次上重朴素而不重浮艳、重本质而不重形式、重功能而不重装饰。对现代的设计艺术和设计理念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另外,《论语·雍也》中还记有孔子的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也是孔子关于美学原则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其中“文”是指纹饰、装饰,“质”指本质、实用。他扬弃了“质胜文”和“文胜质”两种片面的倾向,认为“质胜文”会导致设计入“野”,粗陋丑恶,缺少文采和审美意境;而“文胜质”则会将设计带入“史”,华而不实、矫饰做作和繁冗奢靡。好的设计应当不偏不倚,“文”与“质”要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在中国审美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的设计美学传统中强调实用,以用为本,这是以质朴为尊,以无装饰为贵,以质朴为雅,以华丽为俗的我国古代的审美思想。同时又注重本质,注重人性,尊重情感的精髓,同简约设计理念非常接近和相似。

二、道家“寂寞无为”“疏简素淡”的简约之美

道家哲学是中国人文艺术最重要的思想源泉之一。中国的视觉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基本形态特征大致为:布局上求“疏简”、色彩上求“素淡”、技法上求“生拙”、表现上求“含蓄”、趣味上求“天然”等等,几乎都能从道家哲学中找到渊源。中国艺术的几个重要范畴: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

中国艺术以“天真、自然”为美,主要是受到道家“贵真”的思想的影响。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认为未经雕饰的朴素的语言才具有真美,才真实可信。因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成为中国艺术的最理想的目标了。这也是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追求和目标。

同时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天”即是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应顺天而行,从而“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亲密无间互通互融的。在中国的设计观中,好的设计应像自然一样生息自由、灵动变化而又朴素无华。设计和设计实践都应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即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道家认为自然的一切是最和谐、最完善、最美的,人们只能去顺应它、“效法”它(“道法自然”)。“大巧若拙”就是“大巧因自然以成器,故拙也”。

道家贵真也贵淡。庄子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刻意》)。平淡是美中之美,是大美。以绘画为例,水墨画以墨为彩,是通过墨色浓、淡、深、浅、干、湿的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光与色的韵律和画者的思想情感。以平淡、朴素、幽远而含蓄的方式表现一种高雅脱俗的情调。作画要求笔简意赅,要以最简练的笔墨塑造生动的形象,表现丰富的内容。形象简括,“空白”就多。在水墨画中,绝大部分不用色彩,只有纯一的墨色,极少用到其他颜色,若用到其他颜色也仅仅是一个点缀。庄子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就包含了这个意思。这里的“纯素”决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有至味。我国古代江南民居的外观造型和色彩也非常简洁——白墙黑瓦。黑白分明,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惬意。简约高大的白色外墙上面,少有装饰,就是开窗也很小很小,灵巧而美观,与那些黑色屋脊门楼上方挑出的飞檐形成对比,显得沉稳而凝重、简洁而明朗。

“疏简”也是道家所倡导的一种审美意境。无论为诗、为画、为文,尚简的风尚我国古已有之,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这与简约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法贵天真”“虚静恬然,寂寞无为”,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崇高和效法。力主人们在自然、恬淡无为之中回归于自然的境界。道家思想跟简约主义重视环境、尊重自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重材质自然之美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

三、墨家、法家“去饰至用”“尚质尚用”的简约之美

墨子思想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主张厉行简约、反对浪费、坚持“非乐”。墨家思想对美和艺术充满了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墨家“尚质”“尚用”,要求一切以功利、实用为标准。在文质关系方面,墨家也是以质为先,重质轻文,反对以文害质的。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角度对当时繁缛华贵的艺术追求极为反感;对王公贵族崇尚绚丽、崇尚华采辞章、崇尚黄钟大吕的乐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些音乐艺术“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墨子·非乐下》),却造成了社会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可谓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墨子曰:“乐非也”。墨家主张一切艺术与设计要“尚质”“尚用”,要充分体现事物的本质美,要一切从实用出发,从功能出发,反对为装饰而装饰,对多余而无用的装饰深恶痛绝。这与阿道夫·卢斯的“装饰就是罪恶”的简约主义设计思想如出一辙。

四、文人艺术“平淡自然”“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是从事艺术活动的特殊主体,他们的艺术实践活动涉及面很广,几乎包括了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特别是在书法、绘画、音乐和文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艺术和工艺设计方面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是集文学家、科学家、设计家于一身,像徐霞客、沈括、李渔等人,除在文学方面有很深造诣以外,在设计和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建树。由于文人特有的文化功能、人格特征、思想传统和艺术实践使得他们的艺术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以朴素为美,追求“平淡自然”的意境,“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简洁实用的设计观念。

最高的美,真正的美应“敛其芳姿,止其铺丽,而葆其朴素平淡之纯真”。即简洁实用是其最高境界。王弼《周易注》云:“处饰之终,饰终反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扬弃文人艺术中雕饰浮华的一面,渐渐达到了返璞归真,以质为美。李白所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仅是他个人对特定的诗美的追求,更是整个唐代文人所普通追求的美学境界。宋代文人对朴素美思想的深化,正是对文人艺术中“平淡自然”“返璞归真”的特征的进一步强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同时也成为传统审美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与观念和无形的灵魂与精神。

总而言之,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同中国传统的艺术设计观念,有许许多多相通的地方,这也是简约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迅速流行,并成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思想和风格的重要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媛媛.文人艺术朴素美的哲学渊源[J].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

[2]王鲁民.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3]郑榕玲.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含蓄美[J].装饰.2003.11.

传统文化特色篇3

羌族是中国民族中一支古老民族,发源于岷江上游,是最早创造游牧文明的民族之一。羌族的饮食与其地域因素息息相关,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羌族美食以“就地取材”为主,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主要有玉米、小麦、土豆、荞麦、蔬菜等。用这些材料烹饪的美食风味朴实自然。较为典型的羌族主食有金裹银、银裹金、各式馍馍、洋芋糍粑、搅团等。蔬菜有自种的和山野菜,野菜主要有核桃花、香椿、青蕨等;尽显天然质朴,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何谓美食?我们常说“色、香、味、美”俱全,称之为美食。但羌族传统美食与其他美食不同的地方在于,羌族传统美食不仅能体现食材本身的“美”,同时也传扬了其文化“美”。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与近年来流行的分子美食类似,是通过改变食材的分子结构,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食物。当下有许多美食家对其进行研究,希望借此烹饪出别出心裁的美食。其实这样烹饪的方式在羌族很早就出现了,“洋芋糍粑”便是其中的代表。

“洋芋糍粑”是以土豆为原料的羌族特色小吃。在选材上大有讲究,主要选用羌族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土豆。将其煮熟后去皮,待到土豆都晾冷后放入石臼或木臼中用杵用力舂;直到土豆舂成粘稠的土豆泥,再进行加工。羌族传统做法是以高山野菜“飘带葱”腌制的酸菜为主要配料,一起熬煮。随着现代人口味的改变,也出现了“油炸洋芋糍粑”等吃法。

“洋芋糍粑”的制作较为复杂,一般宴请宾客时才制作;且多人参与,场面极为热闹。这也是羌族传统美食中设计最为精巧的部分。大锅的洋芋煮熟后热气腾腾,羌人们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剥洋芋。由于舂糍粑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大家轮流舂,其余的人则在一旁打气助威,整个过程及场面都显得其乐融融。

“洋芋糍粑”选用普通的粗粮,在羌族人的创造下,呈现出不同的口感。配以本地野菜制作的酸菜加以烹饪,不仅饱含本地特色风味,在色彩的搭配上也相得益彰。给人以视觉与味觉上的美感。不同于其他美食的是,“洋芋糍粑”体现了一种羌族人的待客之道,让客人参与到制作中,除去了漫长等待食物的过程,将食物制作的本身变为一项共同娱乐的项目,从而传达出主人对招待客人的精心设计与思考,不仅给客人味觉、视觉上的享受,还赋予了一种娱乐的体验。

金裹银、银裹金

羌族的“金裹银”与“银裹金”是羌族传统主食中的上等主食,在重大节日、喜事或招待贵客时才制作以款待客人。“金裹银”主要是由普通大米与玉米粉混合制成。将大米淘洗后掺入极细的玉米粉在甑子上蒸熟后即可食用。“金裹银”与“银裹金”取决于掺入玉米粉的多少;少一些的呈浅金黄,即为“银裹金”;多一些的呈金黄色,称为“金裹银”。

在羌族地区玉米产量远大于大米的产量,所以在羌族地区大米是非常珍贵的,在米饭中加入玉米,不但可以节省大米,且在口感与视觉上都相得益彰。营养也更佳丰富。“金裹银”与“银裹金”体现了羌族人在传统美食中无限的创造力;在立足于民族的具体情况下对食物进行加工改造,并从色彩搭配、食材搭配、营养搭配等角度考虑后烹煮的“金裹银”也是羌族人民待客之道的又一体现。

核桃花

核桃花,羌语“核德喇叭”,是羌族野菜的代表,也是羌族的一大特产。核桃花为每年四月初采摘,处理后直接晾晒干,作为脱水野菜以备食用。核桃花的烹饪主要有凉拌、炒肉两种。烹饪前将和桃花在清水中浸泡后用沸水小煮10分钟,然后捞出晾冷,以备使用。核桃花色泽较深,所以羌族人在配菜上多以青椒、红椒相配,红红绿绿使整个菜肴色泽更佳,配菜的搭配也使核桃花制作的菜肴更佳美味。

羌族核桃花的制作,不仅合理利用了本土资源,还注重颜色的搭配,其烹饪方法能够很好的保留核桃花的营养成分,野菜的风味更是别具一格。

太阳馍馍 、月亮馍馍

“太阳馍馍”是羌族的传统礼俗食物,一般在羌族传统民俗活动中,羌族人都要烤制以敬日月诸神。在一些节日庆典上,羌族人也会制作与族人共同分享。“太阳馍馍”的原料主要以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为主,将面揉好后擀成圆形面饼,再用木片或竹筷在面饼上刻画图案;为了节省时间,也有用带印花的木板压印的。印好后,放入平底锅烤熟即可。“月亮馍馍”与“太阳馍馍”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辙,只是形似月亮,故而称其为“月亮馍馍”。

羌族的“太阳馍馍”体现了羌族人对礼俗食物的设计,将对诸神的敬畏与感恩之情赋予食物。使食物精神化、艺术化的情怀是羌族传统美食文化的精粹。

结语

在食材的设计中,羌族人“粗粮细作”,注重外形的美化。在搭配上,羌族人考虑营养与健康的同时,还注重色彩搭配。在食物的体验上,客人的感受与体验是羌人最为看重的,他们通过设计,在呈现美味的同时给人以娱乐的体验。羌族人通过对于美食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将羌族文化传达给世人,这是羌族传统美食文化的体现,也是羌族人待客之道的体现;展现了羌族人热情好客的性格与喜爱分享美食的特点。羌族人通过对于传统美食的精心考虑与设计再经制作,将羌族文化,在食物中得以发扬。所以羌族的特色美食中传达出的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多的是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传统文化特色篇4

 工程概况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http://新区东南侧的雨花片区拟建的大学城范围内,为前卫营社区南侧与尖山北侧之间所夹的广大区域,紧临新昆洛(昆明—洛阳)路。拟建场地的地理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场区海拔高度在2009.74~1943.97米之间,为浅丘坡地;区域内总体地形东南面高,北面低,最高点位于松树林山顶处,最底点关山水库下游处;拟建区域所处的呈贡新区属低纬度高原平坝地区。气候属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不分明;当地年平均气温14.7℃。 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年日照数2200小时。

项目建设用地3800亩,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两期建设。建筑控制高度24米以内。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组团(标段),四个生活园区,提供能够展示云南大学人文,自然,传统,和谐的学生公寓组团及公共配套设施。

主要功能内容包括四~六人间的学生公寓,配套的生活、管理、服务用房,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单身教工宿舍等。

设计构思

建筑是文化构成最直接的表现。基于对云南浪漫的地方文化、云南大学厚重的历史底蕴的考虑,在总体规划设计构思中,更多关注地方生态文化和基地本身的特征给予方案构思的提示,突出建筑与其所在环境的融合,努力创造人文、自然、传统、和谐的、与山水共生的建筑空间组合。因此在设计构思之初就拟定本方案的三个设计思路:

对云大文化的尊敬解读、对基地特征的积极应对、对传统空间的现代诠释。

1、解读云大文化

文化的内涵源自地方自然与人文的沉淀。纵观云大的历史文化,可以说“生态文化”和“人文精神”占了主导地位。“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便是其人文精髓,而葱郁的尖山及秀美的关山水库则是基地的生态体现,怎样将人文融入生态、以生态体现人文,成为设计构思的关键。

取“云”之意象,寄山水之情,融历史之蕴。“云”既给人形态自由,自然天成之感,又有广阔万里,包容万物之势。在“彩云之南”的浪漫情怀中,一组行云游弋于广阔山水之间,忽而停伫于尖山北麓,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青山碧水图。

采用与“行云”相呼应的大尺度景观通廊为构图模式,以高低起伏的生态丘陵美景为构图背景,从而实现对云大“生态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尊重。

2、应对基地特征

建筑并非孤立地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它需要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更需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基地特征。

方案设计充分挖掘基地本身的潜力,利用场地天然的高差,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布置单体,促成了建筑的高低错落,形成了丰富而有节奏的建筑轮廓天际线。组团院落形式与单体山地建筑形式有机结合,坡屋顶、平屋面互补,错落的体量变化与地势、地貌高差的组合,形成层层叠叠的传统山地景观意象,营造出富有情趣的山地校园形象。另外,通过单体的局部架空以及组团庭院的高差变化丰富与地形的契合方式。

图书馆南向的森林公园成为公寓组团中心绿地的主体,向东西方向延伸,组成连接学生生活园区的带状绿化空间。整个建筑空间山水景观带相连,既形成了诗山画水般的校园环境,又对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景观轴起了提升作用。

3、诠释传统空间

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精要的阐述了建筑实体之外的空间对整个建筑群的重要性。

本方案设计注重了整体布局的“空白”之处,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诠释传统空间的内涵。在具体的空间序列营造方面,以非实体的景观通廊空间为轴,自西向东一直延伸,用一系列建筑实体围绕轴线逐次展开。另外,为了控制宿舍单元规模,降低管理成本,将体块相对,以∏型的建筑单元为模块,形成统一化的建筑形体,为组团留出更大面积、更加完整的外部景观、绿化空间。同时,建筑模式化便于设施的共享使用和管理。起伏的山丘连接东、西的带状景观长廊增加了景观的层次,形成公寓组团的核心景观。同时,各园区组团尺度宜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与中心景观轴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建筑内部多个院落空间也有助于为学生营造清新雅致的环境。

另一方面,为了缓解建筑线性序列过分单调拥挤的空间感受,在设计中,我们对组团作出了“通、透”处理,建筑空间疏密有致,局部留出架空层作为辅助空间,入口等关键部位设置空透的开口,外部空间相互连通,景观相互渗透。组团空间疏密相间,张驰有度,使绿色景观带、绿化空间广场与建筑单体有机融合,形成“疏可走马,密可透风”的书画情感。

总平面设计

转贴于 http://

1、概况:

整个校园基地为平、缓坡相间地形。地势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学生公寓组团区域位于校区用地西南外侧。西望关山水库,南对风景秀丽的尖山。

根据招标任务书要求,学生公寓总设计建筑规划模为37.6万平方米,分成四个生活园区,两个组团(标段)。建筑单体包括学生公寓30.4万平方米,学生食堂活动中心7000平方米以及单身教工宿舍1.5万平方米。 http://

2、功能布局:

学生公寓一组团西地块紧靠人文学院,是学校的第一景观地块。我们在主入口景观广场的北侧布置学生公寓,并用开阔的中心绿化广场作为联系。南侧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及体育运动场地。由此形成南北动静分区,相互联系而又互不干扰。

二组团东西两地块借助与森林公园相连的优势,以之为中心绿地的主体,向东西方向延伸,形成一条收放有序的带状景观绿化长廊。公寓单元按序列布置,公共服务部分均放在主入口景观广场处,对学生的服务便利,与内、外交通联系也方便。

一组团东地块作为景观长廊的延伸,公寓单元沿通廊对称布置,对带状公共空间形成有张有弛的限定作用。学生食堂布置在最东侧,除了服务于就近的学生,还可满足设于该处的单身教工宿舍职工的需求,也可满足紧临该地块的发展用地的需求。

 2、社区型的规划模式模块化的单元式布局

每个组团地块形成一个“社区”进行建筑布置,并以∏型的建筑单元为基本模块,用单元式的体量围合成“社区”的核心空间。小院落,大围合,丰富的空间形态组合成具有层次感的学生社区场所。

3、建筑空间组合:

为了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及方便管理,采用了∏型院落式的组合模式,景观绿化、公寓单元顺势而为,逐步过渡,形成自然流畅、贴切宜人的视觉景观层次。院落组成的建筑群体,围合了组团内宽敞的绿化景观场地,使之形成疏密有序的集合景观空间。

四个学生食堂及活动中心分别镶嵌在四个组团园区学生公寓入口广场处,成为学生居住空间与道路衔接的功能性节点,既方便学生用餐,又有利于学生停留,成为空间识别、认知的重要场所。

4、生态的山水校园格局:

充分保护和利用基地内原有的生态环境。森林公园山体景观与园林式布局的带状景观长廊组成公共交往空间的主要构架。建筑组团与地形结合形成空间丰富的组团园林,使生态在园区内实现绿色循环,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绿化景观广场、院落、步行道、连廊、平台等建筑元素与环境及景观的结合,使建筑组团紧密相联,营造出富有情趣的山地校园形象,以景观长廊与山体森林公园为依托,将绿色景观轴向组团园区渗透、延升。

5、人性化的交通组织: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紧紧围绕学生的行为方式,创造方便的学习、生活交流条件。同时充分考虑园区组团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组团道路设计尽量结合地形地貌,减少土方量的开挖,坡度尽量控制在5%~8%以内。在地形有高差处均采用坡道和梯步组合的方式,并满足无障碍设施的要求。

在各组团生活区,结合地势设计生活区入口交流广场,连接学生公寓及公共服务(食堂、活动中心、

转贴于 http://

商业等),这样不仅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行为习惯,也为人流集散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流线。

建筑设计

整个学生公寓区按要求最终达到3.8万学生,容量较大。http://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强化院落式布局的合理性,丰富设计细节,通过合理的公共管理、服务、交流空间的配置,组织好单元的集合存在模式。

根据昆明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日照计算分析,宿舍最佳朝向为东西向。绝大多数单元均遵循这个原则,单廊式的围合体量宿舍空间均南向布置,以获得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等生活环境。

1、学生公寓:

设计层高为3.6米,大部分为4人间模式,部分为6人间,每间宿舍均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盥洗空间。宿舍单元入口设置开敞的门厅、管理服务用房以及会客接待室,并在靠近入口处设残疾人宿舍,洗衣房、设备房以及自行车停放均设在组团次入口位置处。二层提供各单元的学习、讨论室以及娱乐活动空间。各层结合楼梯的布置设交往空间。根据地形情况,利用地势的高差,局部架空作为自行车库。

在立面设计中,充分吸取云南大学校本部的历史、文化氛围。在成组的院落空间布局形式下,采用四坡顶和平屋面相结合的方式,借鉴云大传统建筑的元素和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手法溶合,在学生公寓园区建立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并结合地势形成的高低错落的建筑天际线,强调流动的韵律。鸟瞰时,屋顶的流畅与绿化的庭院,更丰富了建筑的第五立面。蓝灰色的坡屋顶、砖红色的墙面,乳白色装饰线脚,与蓝天、青山、碧水溶为一体,共同营造云大新校区学生公寓组团人文、和谐的空间组合特色。

2、学生食堂和活动中心:

充分考虑功能使用要求和操作工艺流程,平面布置简洁,分区明确。立面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弧形的线条、架空的构架、实体墙面与玻璃交相辉映。色彩与公寓组团相呼应,而在风格上与公寓楼形成一定的反差,成为环境识别、认知的重要标志。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学生公寓设计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优化了公寓的管理模式,并配合校区的道路系统及动能分区组合,使之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学生生活社区。

3、生态、节能及太阳能利用: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材料应用,结合现有的山水自然环境,提升学生公寓园区的绿化景观水平,达到四季生态循环的效果。有序的建筑布局形式同景观结合,形成相互渗透的院落空间,以适应昆明气候的特征。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带走室内的热量,冬季增加南向的日照效果。

传统文化特色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战略;马山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138-06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特别注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一最新要求为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整体推进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战略抉择与可控策略选择,广西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形式多样、风情独特,众多传统的民族节庆与民族风情奠定了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丰富资源与深厚基石。本文就“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广西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解析,初步提出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模式选择、基本原则及对策建议。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探寻适合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需要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与重大挑战进行深度审视,找到问题与挑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有针对性、适应性与有效性的政策举措。

(一)工业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依存方式的挑战

工业化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优先地位。然而,从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来看,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其保护与开发创造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也能给其保护与利用增添负面阻力和多种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实现是以其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经济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后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要求人口具有迁徙流动的自由,这就打破了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与生存空间。这些变化导致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出现压迫式的内卷效应,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依存方式与活动形式受到挤压,文化资源的再生能力因工业化冲击,日渐萎缩和弱化。

(二)市场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可控开发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使市场成为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已成为社会共识,市场化是以市场作为解决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等复杂问题的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市场化作为发展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可靠保证。但是,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中,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来调节经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往往需要严格的外部约束条件以及对市场化效能的边际确定与控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化过程往往因制度与政策控制的滞后,很难有效把握和掌控市场化不足与过度市场化的两难问题,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市场化原则与尺度难以精准拿捏,县域范围出现了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松散式开发与粗放式利用的问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城镇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永续发展的挑战

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变迁过程,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与经济发展现象与过程,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然而,城镇化带来的社会变迁与分化不可避免地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产生强烈的冲突,城镇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体系、新的群际人际关系、新的人文精神符号等文化机制的媒介和载体,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和人格心理的促变因素,实质上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交往交际形式、生产生活方式的嬗变、文化构成形态的变迁。少数民族建基于新型的依赖于商品交换、工业化生产与科技应用生成的利益互动关系不同于依赖于家庭、宗族和村落集体的乡土社会关系,使县域内少数民族城镇居民在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乡村意识与城镇意识的冲撞中,往往只能被动地调适自我人格心理与交往方式。

(四)网络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代际传承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充和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社会生活交往的边界与视域,网络化销售、办公、学习、购物、交友等现代生活习惯的兴起,使网络化生存格局成为众多群体,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人群体最为倚重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是在一定血缘与地缘范围内传播和传承的地域文化,而网络化的盛行则为各种类型的文化迅捷交流提供了一个无栅栏的平台,使人们对各色文化的选择更加自主和独立。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不良信息、消极文化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少年构成潜在的威胁,他们因外来文化的广泛影响,反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认同感、接受度不断在弱化和下降,使得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渐渐失去关键的承载者与创造者。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是统筹马山县经济社会全局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向,模式选择则是对马山县根据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类型、特质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目标

与发达地区或已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的发展道路与模式相比,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都有其时空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经验移植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优先次序上应更加注重通过县域经济发展为文化体制改革积聚更多的复合动力,在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先易后难、分阶段推行等渐进式策略。在具体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政策措施决策、落实和执行之前,总体上进行系统性的战略思考,提出符合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最为迫切的任务。提出这一目标,需要深入考量和反思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么?究竟代表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从马山县域内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生发的民族风情文化来看,传统的民族节庆具体包括:春节、元宵节、三月三壮族歌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敬老节、达努节等内容和形式。壮乡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歌圩、抢花炮、赛鼓会、踩花灯是当地主要的民族风情,其中壮族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则是最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特色文化。通过对以上传统特色文化的梳理、分析和挖掘,我们初步提炼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独有特质:“西南百越风范、八桂壮乡特色、民族交融风格、民间艺术典范。”这一概括总体上精练出马山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魅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马山县要抢抓机遇、因势而为、顺势而发、乘势而上,加快和提速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步伐。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应可如下定位:建立适应马山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市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要求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体制机制,确保传统特色文化资源适度保护与开发的动态平衡,实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传统特色文化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利用率,获取优质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综合效益。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选择

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因其身所具有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而成为世界各国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马山县在整体交通区位、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认为,作为西部后发展地区中的县域,马山县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可具体操作的策略,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模式选择上提出“整体保护、丰富形式、再现遗风、延续场所”的“互推共进”模式,即保护与开发互为推手、传承与创新彼此推进的发展模式。

“整体保护”是完整地保护传统特色文化赖以依存的物质形态的人和物,以及非物质形态的民族习俗、交往习性、生活习惯、地域方言,使其不致因某一载体的缺损影响核心文化的寄存与传接;“丰富形式”是原来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形式在市场社会商业文化的激荡下,通过升级和优化传统特色文化的内在功能和表现形式来恢复和提升传统特色文化生命力;“再现遗风”是充分保留传统特色文化的基因与内核,借助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再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魅力与活力;“延续场所”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不断改进和改善的基础上,注重在城镇街区、街道的空间尺度、建筑风貌方面与原有村落的居民生活方面保持延续性,保留传统特色文化得以施行和展示的场所。

三、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如前所述,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正在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化危机为转机、化劣势为优势,需要从战略高度审视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在严格保护中实现理性开发,在科学开发中实现有效保护,以适度合理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全面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和经费保障。在县域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框架和范围内,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乡村居民参与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接待、经营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使县域居民在确实获得文化资源开发收益的情况下,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保护,实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良性互动。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追求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历史与人文的紧密圆融,概括起来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格古韵新、返璞归真”的文化传承创新的法则。探寻和把握传统特色文化自身演进逻辑与发展脉络来探寻新形势下文化传承的新形式、新特点与新途径,运用富有时代特征、文化特色与县域特点的传统特色文化创新方式和载体,积极拓展新思路、拓宽新渠道、搭建新平台,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动态融合。

(三)坚持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群众参与、政府推动、专家咨询、中介服务、企业跟进是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复合力量。在坚持县域内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群众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向相关机构反映正当合理的文化发展诉求,政府部门在充分尊重群众真实意愿的基础之上商量办事,使各类参与、经营和服务主体均能够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各项权益最大化,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不断向合作共赢、和谐共处的方向有序发展。

(四)坚持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原则

县域政府在统一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与实施标准的基础上,突出不同乡镇村落传统特色文化类型的异质化特色。统一原则集中体现在全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管理开发、艺术人才培养、文化艺术演出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和统一标准;多样原则体现在满足不同文化类型的市场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不同文化资源与形式的比较优势,努力在县域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

(五)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建设应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通过广泛发动和组织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各种群众性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活动,让县域群众既能够共享传统特色文化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愉悦以及经济发展成果,又能够通过传统特色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提高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品质与内涵,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于传统特色文化创新的新要求。

四、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是其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基础和客观条件,传统特色文化的兴盛离不开科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举措,具体而言,可以从保护与开发利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和区别对待。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文化资源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县域文化发展的愿意来看,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覆盖进行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普查、整理与修缮。马山县辖7镇4乡(其中瑶族乡2个),15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420万,总面积234533平方公里,主要有壮、汉、瑶等15个民族[1]。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形式多样,以儒家文化为内核,融合道教、佛教文化形态,具体涵盖民族语言文字、民族音乐戏剧、民族建筑设施等方面,对此应组织专门机构与人员进行广覆盖、全方位的普查、整理与修缮,以比较系统、全面、精准地了解和掌握县域内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总量、数额、分布状况、覆盖范围等文化资源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2.全面落实执行国家与区市有关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从国家宪法到地方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凡涉及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文献与具体条文,要分类收集、汇编成册、公开出版。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公职人员、社会普通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普及工作,以增强县域居民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自觉意识与积极行动,形成全县上下共同参与、协同保护的良好氛围。此外,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破坏文化资源的违法活动,相关机构要联合执法,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3.加紧出台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政策、划定重点文化保护范围。对于马山县境内入选部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要有具体政策措施加以实质性保护,在保护资金、人员和机构方面充分到位。其他各类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要按其类型、特点和现存状况分类加以保护,列出具体的保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特别是对于濒临绝迹、消亡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要实施强制性抢救保护,由专门机构与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勘查、检测和修缮。

4.组建县域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政府相关机构出面组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负责聘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就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重大问题以及文化资源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和委托相关专家对国内国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进行跟踪和超前性研究;积极促进县域内外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专家和咨询机构间的交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研究。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建议

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重要原则,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保护的同时,也科学进行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针对马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特点,拟提出如下开发利用建议。

1.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龙头,把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置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推进泛北部湾文化交流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合作。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与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可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做到远近结合、大小结合、点面结合、层次丰富、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构建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跨区域、跨国界的发展战略。

2.高规格投入。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马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将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鲜明的品牌和独特的形象推向市场,需要进行高规格、大手笔的资金、人才与政策投入。一是引入世界知名的影视机构与名人参与整体的宣传展示,突出高端效应;二是鼓励各乡镇着力挖掘和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地方乡镇品牌,形成一乡镇一品牌的集约品牌;三是要精心打造马山独有的壮族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为核心标识的传统特色文化精品品牌,借助大型区域性、国际性的文化与经济盛会,将县域传统特色文化行销到东盟与世界。

3.高标准建设。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实质是集中围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第三产业以增强传统特色文化生存、传承、创新与发展能力的文化系统工程。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马山县必须在县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管理模式、产业集群支撑上统筹兼顾;在城镇居民的文明程度、生活观念等更深层次完成“农民”向“社民”、“镇民”与“市民”的转变。随着以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的调整和升级,发展和完善以小集镇、大城镇为中心的文艺市场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农业、工业及城镇交融、共促的进程对城镇化规模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以高标准建设满足马山县各族人民当前与长远的文化生活需要。

4.高品位经营。培育高品位低价位的文化演出市场,推动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善融合,是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民族影剧院、民歌音乐厅、民俗博物馆、民间歌舞团等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演进场所和机构,是常年举办不同类型与题材的传统特色文化演出的载体,以高品位、低价位的文艺演出为社会大众奉献精彩的文化套餐。通过精心谋划与布局县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远景规划与经营政策,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并共享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带来的增量效益与实惠。

传统文化特色篇6

[关键词]文化特色;酒店餐饮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057-01

1.酒店餐饮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特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位的生活。饮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也从原本的满足生理需求逐步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现如今,民不再以食为天,而是以食为乐。本文所要研究的酒店餐饮建筑位于旅游度假区内,这使得该建筑具有了景区餐饮建筑的特点,其不同于城市中的综合体餐厅,它不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还兼具景观建筑的特征,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还应当着重突出文化内涵。

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在近些年获得了快速发展,这间接带动了景区内的餐饮消费,因而与之相配套的餐饮建筑设计也必须紧跟其发展步伐。目前,有很多旅游景区内的餐饮建筑都非常老旧和简陋,这很难满足人们消费品位不断提高的需要,并且也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一些新建的景区餐饮建筑进行研究后发现,很多设计者都过于追求标新立异,从而使得建筑造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极不协调,给人们造成非常不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有部分旅游景区打着地域性设计的旗号,但却并未从建筑的平面功能以及结构等方面着手,而只是采用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布景手法,简单的把一些地方乡土元素拼贴在建筑外表上,试图以此来模拟出古典建筑或是乡土建筑的轮廓,更有甚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根本没有对地域性因素进行考虑,直接按照建设方喜好进行设计,在原本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当中插入了一些仿欧式建筑风格,一味追求高档次的装饰装潢,这种建筑不但华而不实,而且啊还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环境。鉴于此,在进行景区酒店餐饮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传统文化,并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基础,对空间合理布局,运用审美的特点将建筑、绿地、道路等设施有机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给游人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由此可见,在酒店餐饮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酒店餐饮建筑设计

为本文依托工程实例,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酒店餐饮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无锡耿湾禅意小镇为灵山五期工程,该地块坐落于无锡市灵山旅游度假区规划道路的东面,东至山湾,基地位于度假区的东侧,与山谷毗邻,面向太湖,如图1所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约为1200亩,总用地约为755040。本工程的设计范围是其中的H地块,建筑用地面积约为44598。建筑设计理念如下:H地块位于基地中部的北侧,西侧与基地内的规划路相连接,东侧与山谷毗邻,由一幢6层高的酒店主楼、一幢一层的会议群体建筑、地下停车场和地下辅助用房组成。规划以禅作为主题,主要是为了吸引游客,建筑用材以古拙、自然为特色,构造手法则以精致、时尚为主,在不经意之间禅意尽显。

图1 耿湾禅意小镇

2.1建筑结构设计

2.1.1平面布局。①酒店客房区。其主楼位于基地东侧的山脚下,布局中充分结合了入口位置处的景观设计,同时还突出了建筑本身独特的立面造型,这也是整个建筑最为瞩目的核心之所在。②会议群体建筑。其位于基地的南侧,建筑立面采用了毛石基座、干挂木纹石材以及格栅的独特材质,并配以单元式的屋顶造型,使建筑结构凸显出了独特的个性。

2.1.2单体设计。①酒店主楼与裙房。酒店主楼主要是由大堂、餐饮和两翼客房组成,客房采用的是对称式布置;立面设计采用的是向天空方向发现的竖向线条以及逐渐跌落的弧线式造型,在建筑形体上充分体现出了抱残守缺之势,并一空间体现禅韵之意境。主楼每个标准层的建筑面积约为5000左右,全部按照5星级酒店的标注设置电梯,为了确保房间良好的采光,所有房间的进深均控制在8.1-9.0m左右;位于两翼的客房区是整个酒店的中心服务区,共计6层,层高为3.8m,高低区分别设置两部电梯。②会议中心。其由多个会议室组成,最大的会议室能够容纳1200人,主厅面积约为700,净高9m,各个单体通过连廊进行连接,这使其具有了便捷的到达性,同时在附近设置了出入地下车库的车道,方便进出。

2.1.3立面设计。整个建筑群的立面设计以大气为主,虽内敛拙朴但却又不是现代感,其中酒店主楼以泥巴墙配以玻璃作为主体材料,会议中心的立面则运用了单元式结合金属材质的设计,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立面观感。

2.2建筑消防设计

2.2.1地上部分的消防设计。酒店主楼和会议中心全部按照多层建筑的防火标准进行设计,疏散楼梯为封闭楼梯间,单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全部小于5000,均设有两个直接疏散出口。

2.2.2地下部分的消防设计。地下一层的机动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全部小于4000,非机动车库、机房、配套餐饮用房的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1000;防烟分区的设置不跨越防火分区;地下室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疏散楼梯在首层以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非燃烧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地上部分隔开并直通室外;由于本建筑为多层建筑,故此未设置消防电梯。

2.3无障碍设计

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人行通路、城市公共绿地入口设有无障碍盲道;地下一层停车库在靠近每主楼竖向交通核最近的位置,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各楼均设有无障碍电梯;入口大厅在需要的地方设置无障碍专用坡道,以及无障碍电梯。

2.4环保设计

本工程采用低噪声设备、隔振处理,并在管道上设置了消声器,使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排风口和新风口布置合理,有效防止了排风污染新风的情况发生。同时,对有油雾污染的餐饮厨房排风,加装了油雾过滤器和静电除油烟装置,并对出风口的位置进行了适当布置,即高空排放,有效避免了含油烟的空气进入新风及其它空调系统中;所有水泵均设隔振基础,进出水管上设减振、消声软接头。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依托工程实例,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酒店餐饮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旅游景区内进行酒店餐饮建筑设计时,除了应当彰显出传统文化特色这一理念之外,还应当使建筑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当中,这有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茂.广东地区高星级商务酒店餐饮宴会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6).

传统文化特色篇7

关键词:设计艺术;马蹄腿;中国传统家具;文化溯源;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525.3文献标识码:A

摹仿动物腿型是世界各国家具设计的一种共同手法,而且也都应用得很广泛。因为家具主体通常由直线与方正形体构成,比较单调。引入曲线圆润的动物腿型可使家具形态变得活泼生动而又不失稳定感。不过,国外的动物腿型几乎都多弯呈“S”形,如路易十五的鹿蹄腿、英国的安后猫腿,还有我国的三弯腿等都是如此,形状比较接近。唯有马蹄腿,其造型与国外动物腿迥然不同,它仅向一个方向弯曲,而且中端挺直,形状独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独家拥有的一种特色腿型。

但为什么在历史的沉淀中脱颖而出的是马蹄腿,而不是同样为家畜的牛羊腿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马蹄腿家具的呢?它和古人传承下来的审美思想有怎样的关联呢?家具与社会民族的信仰、道德、风俗和文化,显然是紧密相连的。家具自古就摆脱了单纯为实用或观赏的附属地位。《事物纪原》卷八曾说:“案,有虞三代有俎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燕太子丹与荆轲等案而食是也,案,盖俎之遗也。”在记述周代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三礼中,供人坐卧的席、供人依靠的几、供人载牲和承放食物的俎、供人放置酒器的禁、陈馔的,如同后世屏风的斧依等礼器,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里,虽然政治属性极其特殊,但其实际的使用功能与家具无二。这些礼器无疑是家具的始祖。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道器一体的特质,周朝的礼法之中所用的礼器――家具,如俎、几、席、禁、斧依(屏风)等,已经不只是供人使用的器具,而是代表了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地位和权力。再看从东汉初年到南北朝的四百年,开凿石窟和建寺的佛教活动,促进了佛教美术的发展,这时期的造像和壁画,都是来自域外的粉本,人物形象、服饰、用具等都是域外风格。此时天竺佛国的大量高型家具,也随之进入了汉土,这对汉地的生活习俗,特别是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佛国的高型坐具进入了汉地,华夏古国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开始动摇,伴随高型坐具而来的垂足坐方式,也自然地进入了汉地生活,至唐代马蹄腿家具开始出现。家具随着时代的变迁,体现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内涵,古文化中的礼仪和审美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观念中。

一、马蹄腿概述

在以明清家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家具中,通常把腿型归结为三类七种,即弯腿(含马蹄腿、三弯腿)、直腿(含椭圆腿、方腿、外圆内方腿)和片状腿(含板腿、方框腿)。马蹄腿是其中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多用于桌、几和床榻等四足家具。它的下端如一只兜转的马蹄,中端垂挺,上端向内弯转和牙子连接,习惯上这种腿就称为马蹄腿[1](图1)。若马蹄腿向内兜转,就称为内翻马蹄腿,象一匹骏马的前蹄。三弯腿总体呈“S”形,形同骏马的后腿,也有称为外翻马蹄腿的。由于前者在中国传统家具中使用比后者多,一般情况下,马蹄腿指的是内翻马蹄腿,以下马蹄腿均指内翻马蹄腿。

马蹄腿因弯度不同还可分成两种。弯度较大者称之为鼓腿,因为传统中就有“鼓腿彭牙”。弯度较小者相应地称之为平腿。马蹄腿弯度的差异主要在下部。“鼓腿彭牙”上肩部也略有不同。平腿下端向里弯曲,弯段较短。对于炕几、茶几等轻型矮宽家具,总体近似屈腿纵体的奔马,宜用鼓腿与之协调。对于餐桌、花台等轻型高腿家具,宜用平腿,以加强其挺拔之姿。对于床榻等大型短腿家具,一般宜用平腿,以利于负重,在外观上也显得刚劲有力。

(1)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内翻马蹄,大体为方形断面的直腿延至下部处,两个外侧面开始内收并逐渐变弯直至腿端,这样腿端部就构成了一只向内翻转的马蹄。马蹄翻起,蕴含活力,腿尖点地,使它更富有朝气。

(2)因腿之上有束腰凸现出来的挺肩和圆胯,就显得精神抖擞,体格强壮。

(3)中段都应垂而直,显示出它的刚劲有力,这也是马蹄腿有别于西方各种“S”型腿的一个重要特征。

(4)符合力学性能要求,又显得矫健有力的削度,这既符合力学性能要求,又显得矫健有力,因为善跑良驹的矫腿通常也都是腿跟粗壮而下梢细削。

(5)象征强健筋肌的混面起边线,在马蹄腿两个外侧面的靠边处配有柱面细线,这种面线有如强健的筋肌,有力地衬托着矫腿[2]。

二、三弯腿家具与建筑的关系

中国家具与中国建筑因承袭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也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在世界建筑体系和家具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设计与文化息息相关,中国文化观念同时作用于中国家具与建筑设计,使得两者有着同样的文化溯源。

建筑是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的产物,处处受到特定时间与区域内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精神审美文化取向的制约。对家具而言,也同样如此。从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个年代都有明显的时代足迹,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更重要的是和当时的建筑形制与构造也一脉相承,家具的结构也如建筑一样采用木构架结构,同样是以柱(腿)为支,以梁(枨)为架。榫卯连接结构和有束腰或无束腰的家具形体结构与建筑结构都有着相似之处。

柱础是承托建筑物梁柱的底座,自有木结构的建筑以来,就有与柱身相同的,或圆或方不同形状的柱础。庙宇与道观中的柱础采用莲花柱础、覆盆柱础、莲花卷草柱础等。住宅柱础则随人所愿,我们在许多民居建筑的柱础上,看到了许多家具造型的柱础在建筑的柱础上,其中就有三弯腿炕桌式柱础,与具体的三弯腿家具形象非常接近。[3](图2)马蹄腿几乎没有出现在柱础上,这是因为作为建筑柱础需要承受稳定的压力,马蹄腿受力较为单薄不适宜作为建筑柱础。

三、三弯腿造型来源于商周青铜器兽蹄足形

我国的青铜器造型艺术可以说是从夏代开始兴起的,商周达于鼎盛。艺术来源于生活,造型艺术也不例外,普遍认为当时社会生活所用陶器是其造型的直接渊源。

陶器造型的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在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手工制作、捏塑或泥条盘筑成型、模制等早期陶器,在实用的前提下,把他们对美的理想和追求赋予其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陶器造型艺术,是我国造型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历久不衰。至夏时,陶器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生产效率相当高,因此陶器的种类极为丰富,多达几十种,均有着序列发展渊源。而青铜容器的造型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刚刚出现,它们是依据当时陶器的形制而制作的,所以我们认为青铜器的造型直接来源于陶器,而且最初的青铜器也应当是由制作陶器的工艺匠师制作或与他们有密切关系。至于到商周时期,随着铸造技术的进步,铜器造型逐渐自成体系。夏代的青铜器按功能可分为礼器、兵器、乐器与装饰品等,其中礼器与装饰品最能体现夏代青铜器水平和审美意趣。目前发现的夏代青铜礼器有鼎、爵、簋、觚等,它们的造型设计源自陶器。

至战国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器铸造技术的进步,青铜器逐渐被木、漆器所取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衰微,圆腹鼎也走向没落,但其造型审美思想却延续到了建筑、家具等木、漆器上。

西周早期,圆腹鼎的造型接近商代晚期,但造型结构更为严谨,耳、腹、足比例权衡的不同,柱形足逐渐加高变细,向兽蹄形足过渡。依据足部形制,圆腹鼎可分为柱足、扁足、分裆鼎。西周中、晚期的圆腹鼎形式变化较大,逐渐脱离商代的影响,形成了周人的风格,影响到春秋初期鼎的造型。垂腹鼎下垂更甚,鼎耳多立耳外侈,足渐变为两端粗肥、中间较细的兽蹄状足。如著名的毛公鼎,腹作半球形,典型的兽蹄形足。该器的整个线条,从耳到足,形成富于变化、柔和的几段起伏的曲线,产生一种变化、和谐美。口沿下饰一周横鳞纹,下饰弦纹一道,这是匠师有意突出造型之美而将装饰减到最大限度的结果,可谓匠心独运。从器形到纹饰,都体现了周人简洁质朴、疏朗高畅的审美追求。

鬲,古代炊煮或盛食器,最初由陶鬲演变而来,陶鬲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青铜鬲最早见于商代早期。一般造型为侈口,三袋足,足上部肥大内空,足根量锥形。在文献中也有类似说明,如《尔雅 •释器》谓鼎“款足谓之鬲”,《汉书 •郊祀志》谓鼎“空足日鬲”。这种设计主要为增加其受热面积,正合于其用途。如无耳鬲,一般矮身、平沿、平裆,足由柱形向兽蹄形发展,装饰纹样有变形龙纹、兽面纹及仿自陶鬲绳纹等,是西周晚期铜鬲的主要造型。如三门峡虢国墓地共出土4件鬲均为无耳鬲的造型,宽平沿外折,短直束颈,平裆,三足下部呈蹄状。

西周时期,也是铜簋发展最为繁荣时期,出土数量较多。造型也极为复杂、丰富。就两周铜簋的总体造型来看,设计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倾力于耳、足的设计。足有圈足、高圈足和圈足下接三足、四足和方座等造型。方座簋的造型不仅端庄严谨,设计者更注意到了装饰的协调性,在大多数器物的方座和腹部装饰着相同的纹样,在方、圆的鲜明对比中有着一致性。西周后期流行的三足、四足簋,多作兽蹄形,有些进而作成兽形或人形,使造型变得精巧,也有实用性的考虑[4]。

在秉承王权神圣意志的商王朝,青铜礼器多用于贵族君王的祭祀巫术活动,被当作崇敬神灵的神器供人虔诚膜拜。时人没有把它当作艺术品来欣赏,但创制礼器的工匠,则成功地运用了完全符合这种社会功能表达的程式艺术,沿着一贯而既定的审美标准成功创制了难以计数的传世精品。兽面纹在商至西周的青铜礼器中是最主要的器饰主题和纹样,同时也与人面纹、鸟纹、夔纹、龙纹等交替互渗,具有演化变体的多样造型,始终占领着象征神灵的主导地位。

由上可见,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对商周青铜器纹饰演变的影响表现了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得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为某种猛兽,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从运用智慧、工具与猛兽斗争,从偶尔取胜,逐渐相持,到掌握主动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而进入了人寻兽而猎的时代。前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青铜器装饰中动物纹仍然保存,已不再具有怪异的力量,或被现实动物纹、人物纹或几何图案替代。显然建筑三弯腿炕桌式柱础和家具三弯腿腿型传承了商周青铜器物足部造型艺术特点。

四、《考工记》中得到的启示

《周礼•冬官考工记》(以下简称《考工记》)是一部记载我国先秦时代若干手工业生产部门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古籍。《考工记》包含大量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信息和工艺美术信息资料。学术界一般把《考工记》视为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文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考工记》中的“梓人为”篇说:“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者,羽者,鳞者。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者、羽者、鳞者以为。外骨,内骨,行,仄行,纡行,以鸣者,以注鸣者,以翼鸣者,以旁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这是木工从造型艺术观点出发,根据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所作的分类[5]。

世界上的动物可分为五个类别:(1)“脂者”――脂肪坚实的动物,如牛、羊等;(2)“膏者”――脂肪松软的动物,如家猪;(3)“者”――浅毛的猛兽,如虎豹,其中也包括人类,人类中的健者、强者;(4)“羽者”――鸟类;(5)“鳞者”――鱼蛇类。

诸侯贵族祭祀之事,“脂者”、“膏者”用作牺牲,不宜制作上的装饰题材,上的装饰题材,主要运用“者”、“羽者”、“鳞者”三类。“(裸)者”之属的特点是:厚唇掩口,突目短耳,胸围粗壮而腹部收缩,体型虽大而颈部则短。它们大都威猛有力,但不善于奔驰,它们的声音雄强而洪亮。从造型来看,三弯腿造型更符合“者”中猛兽的定义:威猛有力,所以从青铜器皿、建筑到家具都有应用。至于一些具有不同形态、不同行动方式的小动物,如蛙、鱼、龟、蟹、蛇、蜥、蝉、蚯蚓等等,都成为“小虫之属”可以用作器物上的雕琢,但不是上所需要的装饰题材。

梓人为,说的是木工造宗庙的竹木乐器框架之事,借动物形状来作为乐器框架的整体塑形与其雕琢之用,虽不是正式的分类方法,可看出古人以艺术造型对动物分类的方法。这就解释了中国传统家具腿型中没有“脂者”(牛羊)、“膏者”(猪)的身影的原因。《书•微子》有“今殷民乃攘窃神之牺牲用,色纯日牺。”《周礼•牧人》有“共其牺牲,毛羽完具也。”牺牲,做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脂肪坚实的动物,如牛、羊等;脂肪松软的动物,如家猪,均不宜制作乐器框架上的装饰题材,在木结构建筑、家具中同样体现了“脂者”、“膏者”不宜制作建筑和家具框架上的装饰题材这个“文法”,这一点和家具腿部出现马蹄腿造型而不是其它牲畜腿型是吻合的。

商周以来,以青铜器为主体的古代装饰艺术,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从出土遗物来考察,确是“铸鼎象物,……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古代宗教崇拜的气息十分浓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时代的陈旧思想,渐渐失去了它的控制力量,《考工记》“梓人为”篇纯粹从审美的角度来论述器物装饰的运用,正是这个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考工记•梓人》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五、马在秦汉时期造型艺术水平较高的社会背景分析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与马结下了缘份。狩猎后,食其肉,穿其皮,用其骨。尔后,又逐步驯化豢养,使其成为人类最早的动物朋友之一。《日知录》云:“《诗》云:‘古公檀父,来朝走马。’马以驾车,不可言走,曰走者,单骑之称。”春秋战国之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的胜负往往依靠兵车的多少。一是兵车有利于捍卫甲士,二是各诸侯国逐鹿中原,而中原为平坦地区,兵车进退咸宜,战车的竭力扩充,导致马的应用数量大增。也正因为如此,马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不仅可以食用,还能供人骑乘运输,更主要的是它能帮助打败敌人,保家卫国。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数千个高大健壮、形态生动的兵马俑。画工塑匠不仅抓住了马的形体比例,在造型上还着力刻画其蓄势欲动的特点。

战国时的韩非论及绘画时指出:“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汉代张衡也说过:“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后汉书•张衡传》)汉代是国家大一统和安定边疆的强盛时期,马的使用更加广泛,在已出土的汉代兵马俑中,虽然马的体型变小,如徐州西汉早期楚王陵的四千余件兵马俑,马只有二三十厘米大小,但比例匀称,贴削得当,其神态刚劲雄健。在民间广为流行的画像砖、石等墓中,马的题材更是非常普遍。表现牧马、出行、郊游、射猎、百戏等[6]。

马在秦汉时期已为各个阶层的人所喜爱,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它作为重要题材来表现,秦汉时期“马”的造型艺术和表现技法为我们研究马蹄腿溯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物资料。

六、结语

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礼崩乐坏,传统意识失去了束缚,为家具的创新开辟了天地,家具在装饰风格上一反商朝的宗教神秘和周朝的井然有序,风格逐渐走向浪漫之情。建筑柱础和家具腿部三弯腿造型起源于西周早期青铜器兽蹄足形。至唐代,马蹄腿家具开始出现。内翻马蹄腿起源于三弯腿,工匠把它们用作家具腿型配以束腰是遵守着几千年以来的家具“文法”。一代又一代所积累的工匠设计制作经验与体会以多种方式传承和延续,从精神层面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郁舒兰.NURBS在家具马蹄腿造型设计中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6).

[2] 张帝树.明式家具的特色腿形[J].家具与环境,2002,(02).

[3]胡文彦.中国家具文化[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4]杨远.夏商周青铜容器的装饰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

[5]闻人军.考工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6]张跃进.秦汉时期“马”的造型艺术和表现技法[J].东南文化,2002,(05).

Cultural Origin of Characteristic Horseshoe-Leg Model in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YU Shu-lan, WU Zhi-hui, SHAO Xiao-feng

(College of Furniture and Industrial Desig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传统文化特色篇8

Abstract: Contributing to regional soci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tertiary institutions’ compelling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he Central Plains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whole Henan province as well as all the Chinese people’s common wealth, In-depth studying, sorting and arranging about it is the whole society’s common duty.

关键词:中原传统文化 河南高等院校 相互促进

Keywords:Central Plains Traditional Culture Henan Tertiary Institutions Mutual Promotion

作者简介:刘斌(1979-),男,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政府2009年度决策招标课题《高等学校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的责任与功能》的研究成果。

在一般的认识中,高等学校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职责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人;而研究、保护、发展传统文化则应该是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范围。将高等教育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将不难发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保护,不仅是历史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和高等学院与生俱来的职责,更是高等院校培养自身特色,增强自身活力和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等院校是一种社会资源,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对高校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科学的认识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杜绝高等院校同社会发展的脱节,发挥高等院校自身的特长,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高等院校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应该担负起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责任

高等院校是汇聚各种社会资源发展起来的,具有人才优势、设备优势,这些资源源于社会,理应为社会服务。河南高等院校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招生人数到教学质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相对而言,河南省内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对于河南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却略显不足,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河南高等院校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起传承发展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任务

首先,高等院校是人才的摇篮,也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集散地,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能力投入到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研究中去,通过研究,不仅可以解决挖掘整理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传承发展的问题。

其次,高等院校具有设备优势,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人才,各个高校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建立了保存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图书馆,无论数量还是价值总额都是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三)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河南高等院校中,可以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到河南高等院校中,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输送新鲜的血液,通过教学和研究,使得受教育者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认同和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二、与区域文化相结合,是高等院校凝聚办学特色,增强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

办学特色指的是一所高等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它是高等院校的个性体现和社会名片,同时也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一)同中原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河南高等院校打造特色品牌的有效手段

历史上河南曾长期处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遗留下来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积淀为当代河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这是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有无数的亮点足够高等院校来挖掘和利用。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定位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上,是河南高等院校培养自身办学特色的捷径,同时依托于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保证了办学特色的质量和文化层次,以及以后发展的可拓展性,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路。

(二)同中原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河南高等院校提高自身实力、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

立足于中原传统文化,合理规划利用河南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资源和经济基础,是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也理应成为学校增强自身实力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河南高等院校应该牢牢把握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智力投入其中,依据自身特色寻找突破点,借助于中原传统文化广大的社会关注力和巨大的辐射影响力,来提高自身的层次和社会知名度,这对于河南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河南高等院校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高等院校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院校获得培育办学特色、增强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到高等院校中,对于双方的健康发展都大有益处,能够促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传统文化特色篇9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制度选择的影响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文化传统,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而社会主义一传入中国就能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契合。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大同世界”之理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是古代中国哲学家们描述社会制度的最高理想。因而马克思主义一传入中国,其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就能马上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在形式上构成了社会主义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合理性、合法性的基础。此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兼容,也大大减少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和运行成本,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就体现出优越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中国照搬苏联模式。但由于苏联经济模式无法适应中国具体的国情,使得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总结了失败教训后,中国毅然踏上了制度创新的道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联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所有制结构的创新

中国的改革是在农村率先突破并首战告捷的,而突破就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创新,即: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集体所有,家庭经营。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长期传统的小农自然经济为主,这造成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封闭性,使得中国人缺乏对公共事物的兴趣,“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是这种性格的典型写照。“一大二公”的制固然从表面上满足了人们“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但这种体制超越了农村生产力水平,实际上大大损伤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形成了以家本位为中心的家族观念和家庭意识。家庭在中国传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为核心、以农民的多种经营为补充的正式制度改革,既满足了人们“天下为公”的愿望,又符合其家本位心理,提高了其生产积极性。这样,中国传统文化为所有制结构的创新提供了组织基础和认同机理,大大降低了社会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正式制度产生之前,人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靠非正式制度安排来约束的。即使是现代社会,正式制度也只占整个社会约束的很小一部分,人们生活的大多数空间还是靠非正式约束来维持。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其核心内容就是市场机制的形成。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之初,出现了诸如市场基础设施的缺乏,市场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问题,在这期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就发挥了很大的约束作用。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倡导的集体主义、互助合作、诚信、仁义、“礼”“和”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对增强企业凝聚力,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减少偷懒、“搭便车”等行为都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尤其是后来邓小平提出的两种文明一起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及后来诚信市场、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等,这些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先导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制度变迁路径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制度变迁路径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上。在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中,中国采取的是武装革命的形式,而不是改良的形式。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接受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则与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服从权威和长上的观念有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革命领袖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这与当时中国人民这种性格上的依附和服从心理是分不开的。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制度变迁路径的影响还体现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性的改革方式,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有关社会主义的主导意识深入人心,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等思想与中国民众长期以来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不相容,从而使“激变”很难进行,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贵和等思想与渐进式改革方式相吻合。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制度改革方式的选择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创新以及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路径等制度变迁的各个环节中,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可抹杀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特色”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江金权. “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陈波,张怀民.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之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传统文化特色篇10

[论文摘要]本文考察了五四前期陈独秀对中茜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通过对陈独秀与胡适在批判和否定传统伦理.疋化的异同,论述了陈独舞伦理批判思想的特色厦其形成的原固。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和主将,是早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在”五四’一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中,陈独秀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猛烈而尖锐的批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无论是与以往的思想家相比.还是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相比陈独秀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都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同以往的思想相比,陈独秀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无论是在深度上或是在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中的思想家

在深度上,资产阶级改良派虽然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尖锐批判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道德革命的序幕.然而改良派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表现在;其一他们始终不敢正面触及封建伦理文化的最高权威—孔子.批儒而不反孔是他们的共同思想特征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以孔教的形式来干卜离经叛道,’的事业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根据。谭嗣同也企图借助孔子这个“圣人”的权威来宣扬自己的主张,他说:“孔之初立教也,默古学_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一j。尽管他抨击儒家学说最为激烈,但对孔子却不敢有丝毫的触动,反而依附圣贤,托古改制。其二,思想不彻底,还保留着相当浓厚的封建伦理道理观念。康有为一方面证明、人权、平等、独立,’的正义性另一方面却又赞扬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并肯定封建伦常的‘爱有差等”的正确性。其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严复虽然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及其纲常名教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但他又肯定卜‘君臣之伦盖出于不得已”,认为“及今而弃君巨,,是大不可一’.因为卜‘其时未至,其俗未成.其民不足以自治”气谭嗣同尽管对五伦之首的君纲批判最厉,他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蔽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一3但他所做的却是另一码事.为尽忠皇上而洒卜了一胜热血, 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一,拘守君为巨纲的封建礼教兑之,由干资产阶级改良派不主张根本封建制度.他有右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是在‘托古改制”的口号下进行的也即是在封建主义思想的外衣卜进行的,因而他们的批判不可能是深刻和彻底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虽然比资产阶级改良派前进了一大步,这表现在革命派不仅抛弃了孔子的旗号,直接采用西方的民主末科学思想,批判封建君权、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文化,深刻揭露和分析了封建纲常礼教的反动实质及其严重危害,而且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孔户儒学,勇敢地举起了”排孔,’飞’‘绝圣的旗帜.严厉抨击孔学乃是封建君主“驾驭国民’一的工具,必须对孔子术孔学进行竿命. r}-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批判,仍然是不深人、不彻底的.夹杂着许多封建余毒。比如,当时革命民主派的思想代表章太炎.又士孔教儒家道德思想,也曾有过相当激烈的批判和揭露,但他并没有把这一批判提高到对整个封建卞义思想、文化的批判,相反,他本人甚至以’‘国粹”自居,鼓吹以‘’国悴来唤起民众”,对封建主义文化也还是采取妥协的态度.一些革命党人打rc}徘孔”的旗帜,这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这并不是革命派的共同认识不少革命党人对孔于仁孔学依然十分尊崇.甚至有人把孔子与黄帝并列.秘为中国rf波,‘

陈独秀则不然、他把批判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提高到反对整个旧制度旧思想和保卫共和国的高度、第一次全面地、猛烈地、直接地抨击了孔子和传统道德,主张对之加以坚决彻底的否定。他褐露三纲学说和封建礼教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村会政治、伦理的根本.痛斥“忠者节义”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指出其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的等级制度t它只能损害个人独立自主的人格和窒息个人意志的自由。他又揭露儒家旧伦理的反动性,认为孔子学说是维护专制帝王利益的,是和,’现代生活,,根本对立的,必须彻底”废弃”。他以犀利的目光、揭穿了当时康有为等人宣扬的“尊孔’‘的反动实质.认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川,提倡孔教也就是要。他大胆地宣布:‘’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人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抑,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一 ,应当说,这样的认识不仅是前人所不及的,而且也达到五四前期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在广度上也不一样。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批判主要局限在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内容—纲常名教的范围,对传统伦理文化其他方面的内容则涉猎不多即便是纲常名教,他们批判的角度也比较狭小,主要是局限在对纲常名教的实质、危害以及作用的揭露上,没有从更多的角度展开批判;加之他们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妥协性,给封建伦理道德留下了避难所这就不能不使改良派批判的广度受到限制。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把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同批判以孔子为首的封建礼教结合起来,在批判的范围上有所开拓,但态度并不坚决,批判的深度也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未能把自己的批判同发动群众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主张尽可能变为群众的认识,故未能发动像样的群众运动。所以陈独秀说t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除了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以鲜血洗净旧污以外,更重要的则是“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底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r6)因此,陈独秀十分注重对封建伦理文化的清算t他把当时所能借用到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一夕进化伦、天赋人权论到人道主义、民主政治学说通通作为批判的武器,从群众观、价值观念、人生态度、恩维方式等各个方面向封建伦理文化发起了全线进攻,并尽可能地宣传人民、鼓励人民,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相比t陈独秀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也比其中的许多人深刻、有力。在这里我们试比较陈独秀和胡适的伦理批判思想之同异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部分原因是他们两人系大家所公认的的领袖人物.部分原因是他们两人在性格政治末思想方面

有显著的差异、田于世界观、政治立场以及个人胜格的入同.因而他们对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也就各具特色、

从相同方面来说,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以孔学为理论基础的封建礼教进行了尖锐的批判。陈独秀认为,旧礼教是以孔教为根据的.它完全不适应今日社会与现代生活、是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胡适也赞同这个看法。针对当时一些封建的遗老遗少死抱旧的圣贤丙训不放、胡适不无愤慨地指出:‘在中国,不说别的,试看一个忠f,一个节字害死了多少中国人叮。根据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上主义思想胡适对强化封建礼教的宋明理学作了猛烈的抨击他认为,对于人来说,理与欲本来是致的,如果硬要把两者对立起来,就是鼓励诈伪和虚荣心,使人在’理的招牌下做出许多残忍的、不近人情的行为‘即“以理杀人”所以,胡适说:“宋儒以来的理学挂着孔教的招牌,其实因袭了中古宗教的种种不近人情的教条”ei

陈独秀与胡适都一致对中国的封建家族制度作r严厉的抨击。陈独秀说:中国封建家族制度·累代同居传为佳话虚文炫世,其害滋多!男妇群居,内多垢淬:依赖成性,牛产日微貌为家庭和乐实则黑幕潜张、而生机日促耳”卜胡达也指出,在中国封建宗法家庭中,成员之间的依赖性.是一大害..’吾国家庭,父母视子妇如一种养老存款_以为子4必须养亲.此一种依被性也。··一人成佛一族飞天.一子成名{亲聚吠之.如蚁之附骨,不以为耻而以为当然”同时.’‘一子f’}官,追封数世.此与世袭爵位同一无理也从这以上看,西方的家庭成员之间,不互相依赖.养成一种独立自主的人格,具有自助的能力,确实胜于中国家庭这种‘私利于外、恢桂谙内’[m.’的特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对以孔教为模据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制度的批判土,陈独秀与胡适的忍想是大体相似的

但是t在批判和否定封建的传统伦理文化方面,陈、3i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批判封建伦理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根本的t:异〕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在社会历史观f_只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渐进,否定社会变革的‘’突变一’,进而主张“一点一滴”的仕会改革.反对.’流血”的革命。与这种世界观和政治立场札适应在对封建伦理文化的批判上,胡适既反对道德观上_的革na .主张一点一滴卜地改良也反对触动方建道德的社会基础,进行“根本的解决”。胡适这些论6}= .实际卜是反对用马5}思土义的唯物史观去批判封建主义,批判封建伦理道德阻挠对打迁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彻底革命改造.正是欧于胡适坚持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因而他对封建伦理文化的批判是很不彻底的。在思想上,他曾公开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继承下来的、完全剥夺了子女应有权利的所谓“父母之命,’和..媒的之言卜的‘包办婚姻作辩护,而不根本否定误人致死的野金的封建礼教,他还常常宣扬在封建的婚姻制度下、.名分‘’也能产生‘情谊、’的论调.表现了对封建王义的妥协性在社会实际中_故适则注重学理式的说眼,反对玫治性的对抗。他往往以学者的姿态出现,以平和、谦逊的态度与自己的敌一手交锋,处处给自己留下退路,始终不肯与占统治地位的反动势力彻底决裂钱玄同曾批评胡适说:’‘对于千年积腐的旧社会.未免太同他周旋了”~”

与胡适不同.在从事反封建斗争时,陈独秀以革命家的姿态化现,做一匹’不羁之马,奋力驰去,回头之草弗啮.不峻之坡不上川’2_不留后路,不遗余力,‘·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追求理论上的彻底性和实践性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奋力直行的精神。基于这种精神,他痛斥封建伦理纲常为奴隶道德,号召人们打碎精神枷锁,摆脱奴隶道德,完成个性解放他认为以孔学为代表的封建伦理文化与近代民主共和理论是’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因此,他坚决主张;‘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礼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表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态度朴敢于与封建伦理文化决裂的精神

在当时封建军阀的统治还十分巩固并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一恐怖气氛笼罩天下一。但陈独秀清楚地看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文化思想,是阻挠中国社会前进的严重障碍,不彻底摧毁它,中国就不能摆脱落后状态,建成现代国家。因此,面对反动势力的迫害和围攻.面刘二千多年来形成的封建伦理思想文化的沉重阻力,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示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追求真理.他不畏风险,以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的精神对封建伦理文化作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宣告:”若因为拥护(民主、科学)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r}..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对旧世界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在历史转变时代起f震聋发啧的作用在当时思想界尤为突出

陈独秀之所以对封建的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激烈而彻底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与温和民主派胡适等人主要反映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及革命要求不同,作为激进民主派‘陈独秀孔要地反映着小资产阶级利益及其革命要求。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尽管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范围,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对现实的不满更加强烈,并且不象资产阶级有那么多实际利益得失的顾虑.从而有可能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将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推进到比较彻底的地步。另一方血,陈独秀早年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井随继父到过东北‘以后他又到过杭州、南京、上海以及日不等地在那里或求学或当编辑或教书,并贪婪地学习西方近代资*阶级学说,这种经历使他有机会直接了解人民生活的痛苦.看到封建制度的腐朽称黑暗;同时陈独秀很早就投身革命.曾积圾叁加过反清斗争、辛亥革命以及反袁斗争,与当时革命民王派的激进分子有过广泛的联系和接触。反封建的经历与教训,使陈独秀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统治的黑暗和封建伦理文化的反动。总之,个人自身的实践体验以及对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的透切了解使他对封建社会以及封建文化的各种弊端看得比别人更深刻,更透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