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优缺点十篇

时间:2023-07-07 17:32:38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缺失 美德观念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46-01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失的情况。虽然如此,但我们不能任传统文化流失,而是要更加关注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相应的渠道来实现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百科中有专业的定义,指的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范围

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三、高职院校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却是令人担忧。高职院校生的表现在某些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美德、礼仪、榜样、诚信等方面背道而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对他人尊重程度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生对他人的尊重程度不足,这个表现对应的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礼仪方面。学生具体表现在课堂上玩手机、不认真听课,公共场合不注重言行等。而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尊师重教等许多优良传统,对比之下,这些高职院校生就是传统文化中礼仪缺失的表现。

2.缺乏诚信力度

作为学生随意迟到、旷课、作弊,都可看作是不诚信的表现,因为学生在校遵守学校的教学制度是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孔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单从诚信这个角度来看,学生们则把传统文化中的孔孟之道抛之脑后了。

3.心里承受能力差

大部分高职院校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心里承受力也相应很差,碰到一点点事情就叫苦连天。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家长前来陪读,来给孩子洗衣做饭。而这些心里承受能力差的人,就缺少了传统文化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势。

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及体现

上文中多次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在相当长的时期,传统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严重缺失了。其确实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缺少文化滋养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大多只是作为基本的了解内容,并没有全面真实的把握传统文化中的精神重点。由于他们内心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最终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生没有精神食粮,非常迷茫。

2.美德观念淡薄

在人际交往中,高职院校生不懂得听取和尊重他人意见。而传统文化提倡“孝道”,子曰:“唯父母之疾是忧”。

3.生存理念扭曲

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扭曲,过于现实功利。传统文化中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说法,指的是做人应有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真正的智者应该是胜不骄、败不馁,依靠自身的智慧来克服困难,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非依靠官二代、富二代来做啃老族。

五、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中国有过三次现代化的努力,分别是洋务运动、抗日战争前民国政府的努力、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

2.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

作为高职院校,和谐社会的行动归结在和谐校园问题上,和谐校园的建设首先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注重儒家“仁爱”精神,提倡“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次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才能形成“为政以德”的局面;再次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

3. 提升学生素质的有力保障

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的优秀的文化,很多历史学家以及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六、提高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优化并尊重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

尊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树立重视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2.强化并体现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

强化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一方面打造高职院校硬件设施,如广场、花园。利用花园来引领师生的去处,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每个场景,让学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加大并提升传统文化的改革力度

为使传统教育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被接受,高职院校应该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改革力度。

七、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高职院校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课堂,也是学生获得为人处世的重要渠道之一,高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根本,开设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让社会在更和谐的环境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51-53

[2] 李清文.传统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28-30.

[3] 王培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M].黑龙江高教研究.

[4] 刘雅娇.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2

本文结合了电子书和纸质书籍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更好地展现了两者之间的特点,通过纸质书籍到电子书籍的视觉转换,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各自存在的优势。

[关键词]电子书籍;优缺点;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手机等智等产品广泛应用的今天,已经有非常多的阅读内容从传统书籍转向了以电子设备为阅读载体的电子书籍上,电子书籍已经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翻阅电子书籍的方式得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使书籍的载体媒介发生了质的改变,它完全摆脱了传统纸质书籍的种种特性,形成了一种新型阅读体验。这种新型阅读体验方式的出现和应用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改变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电子书籍作为新媒体艺术众多的表现形式之一,以它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迅速发展。

电子书阅读不局限于传统书籍的特性,电子书籍是以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产品为阅读载体,融入互联网和平面两者之间的优点,并且加入了声音、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动态交互式效果,使电子书籍本身的内容变得丰富和灵活,更吸引人们阅读。而传统书籍是以纸张为主要载体媒介,并且书籍的形态较固定,都是以印刷输出为主,即使材料纸张、开本大小和装订方式都各不相同,阅读的媒介始终都离不开纸质。人们在纸质媒介上记录文字、图形符号,这种记录方式往往都很抽象,人们必须要对书籍中文字语言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理解。

一、电子书籍的特性分析

电子阅读不需要以纸张为媒介,它不仅节约了自然资源,并且方便随身携带,它节省了存放传统书籍所需占用的空间,电子阅读具有个强大的检索功能,很容易地就搜索到读者所需的信息,大大地节省了翻阅搜索的时间,信息传播速度快捷,使人们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和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并且有良好的休闲性和互动性……诸多的特点使电子书籍阅读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二、电子书籍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一)电子书籍的优点

跟传统书籍相比电子书籍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书籍,只要有一个网络电子书制作软件就能做出成千上万的电子书,并且可以无限的复制,而传统书籍的成本要比电子书籍高很多。电子书籍要比传统纸质书籍更好保管、保存、不占空间、携带方便、容易传输分享。电子书籍的传播数度要比传统书籍快,电子书籍只要在网上,很快就会有很多的访问量。现在的社会是电子智能化、网络化的科技时代,电子书籍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和传统的纸质书籍比较,电子书籍的内容信息量更多一些,在传统书籍的文字的基础上,还可加入音乐、视频、动画等效果,吸引人们的眼球,在电子书籍中,一张照片可以360度无死角的旋转以便看清图片的每一个细节,还原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这是传统书籍不能相比的。传统书籍是以纸为媒介,用彩墨等材料进行印刷,而电子书籍不需要这些,这符合了环保、节约的理念。

(二)电子书籍的缺点

电子书籍以电子智能产品为阅读媒介的阅读工具辐射比较多,长期使用容易引起身体和视觉的疲劳,严重者会影响视力。电子书籍的阅读效果没有传统书籍好,人们对于文字内容不能透彻的分析理解,有很强的一过性,不能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造纸术是我们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用电子设备阅读的电子图书体会不到传统书籍的质感,缺乏传统文化的体验,传统书籍拿在手中比较有质感,更能让人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和中华上下五百年的传统文化,这些是阅读电子书籍所体会不到的。中国目前的电子书籍市场,存在优质内容不足,编校质量堪忧,版权关系不明,市场竞争无序,产业监管缺位等等问题。

三、结论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文化;精神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88 -02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文化育人是高校的价值核心,大学的文化教育只有回到文化的源头、历史的源头汲取养料,才能顺应当下的环境,产生有价值的能量。大学应当选择优秀的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文化资源。大学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表现在其对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大学文化自身的传承。大学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充实,是大学“对文化规律的遵守和大学文化本质、教育目标的本质回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精神追求缺失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仍然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现代大学的工具理性使得高校更注重对于科学性与现代性精神的培养,社会、家庭包括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了多少技能性知识而不是积累了多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压力而忽视教学工作,一些大学生为了选调生资格、奖学金评定等有目的参加各类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学生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薄弱等都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大学功利性色彩加重而缺失精神追求,会影响到大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文化氛围通俗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但大学文化建设绝不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仅仅是大学文化的最外在与显性的表现内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趋向通俗化与世俗化。各类社团的组织、活动的开展与社会赞助挂钩,高校校园中各类培训、招聘广告铺天盖地,从高校校园氛围呈现到学生教师关注的焦点都缺少纯粹的人文关怀与人文气息,缺少大学应该体现的精神与气质。自媒体、全媒体的时代特点也使大学文化建设逐步趋同而缺乏个性。

(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弱化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与争论一直贯穿在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立足于人文与自由精神的价值追求。当下的高校发展与评价标准使很多高校一再压缩通识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其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通识教育不能在短期内产生教育效果,因此很多高校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就集中在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理论知识积累,而通识教育课程仅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实际远远达不到通识教育的效果与目标,这样的误区将深刻影响教育的多样化选择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引领,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涵养大学文化,是大学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重要源泉,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与历史魅力,以传承文明的责任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的使命。没有继承,文化建设就失去源泉。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精神引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所倡导的价值观、生命观、人生观对建构有特色的现代大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科技发展迅速、理想信念淡化的现代社会,精神引领对高校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以开放的胸襟研究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吸收不同文化的合理内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当学生对于接受的传统文化精神产生认同感之后,又将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大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价值观层面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的认识,才能产生研究、传播的热情,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觉。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我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先哲所表达的人伦价值、社会理想、生命意义之所以还被代代传承下来,就在于其价值观念的当代价值。这也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大学精神又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根本。校训是浓缩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凝练,以一些著名高校的校训为例,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等均出自《论语》《尚书》等古籍经典。以上校训都包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我国大学文化也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仁、义、礼、智、信、廉等多维度开展文化建设。评价一所大学的层次水平不应仅看招生规模、科研成果等这些量化的数据,而应着重关注大学的办学理念,所倡导的大学精神,真正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这种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将对大学培养的学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大学文化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价值维度的影响,大力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三)打造文化校园,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的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精神引领,优化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除了精神引领与价值指引,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必须落脚到大学教育的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是实现文化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

文化校园是指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它以文化育人的理念为核心,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 作为文化资源的高地,大学引领先进文化,有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汇聚着精神与智慧的力量,文化校园的建设将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实现。高等学校要紧密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大学生动态开放的心态,博学兼容的知识结构,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同时,培养学生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傅文弟.用大学精神引领文化校园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4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5

 

关健词:道德 道德缺失 表现 对策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一些人对道德水准的迷惘、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从而导致了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现今的道德缺失已不再仅仅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道德失衡,而是以群体为尺度的集体道德缺失:蔑视道德、缺失诚信、耻言理想、职业道德滑坡。道德的底线也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底线,正确认识道德缺失现象,探讨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对于唤醒沉睡的人性,营造德福一致的文化氛围,重塑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受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信用缺失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逾期应收的贷款额占贸易总额的指标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仅占0.25%一0.5%;而我国目前超过5%,其水平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10倍到20倍。

    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主要是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绪,、“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和失范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

    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假冒伪劣、以权谋私、挥霍浪费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盗窃、漂娟卖淫、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又滋生蔓延起来,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间题。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1.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五、六千年,而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原因在于,现代文明的标志被许多人误解为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强,文化就先进的错误观念已经深人人心,因此造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缺失了。

    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缺失只是间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指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反被中国人继承了,如重男轻女、官本位的观念早已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再如儒家学说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道德原则一直被中国人所推崇,使人们自然形成崇尚权利的意识。同时,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意识,也使得人们交往的圈子狭小,社会公共意识淡薄,自私保守,缺乏创造性思维。

    人类没有抽象的道德,人类所有的道德都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要想提升中国人的道德素质,巫需拯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6

1.完成高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它的优秀基因也得到弘扬。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完成育人职能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高校有责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2.提升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得到强化和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公德意识、修身意识、共处意识等方面开始出现不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价值观念中表现出的诸如人格问题、人际问题、等倾向都是人文意识缺陷的外化。优秀传统文化里,更多的是如何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很好的弥补了目前工科高等教育里所缺乏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工科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容乐观

部分对传统文化缺乏理性认识。本校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你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吗?”23%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47%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30%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自豪。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关注古典文化的非常少。

2.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很实际的需求

调查问卷显示,“如果一些传统文化能告诉你如何更好的待人接物,你会感兴趣吗?”这个问题回答“是”的统计结果为95%,问卷和访谈调查表明,学生对某些传统文化有很迫切的需求,只是鉴于文化的承载方式,他们不能静下心来去慢慢品味。目前,普通学生所受的教育里,很难系统的告诉他们如何立身做人,如何为人处世,而同学经常咨询的问题,如应该怎么处理事情,应该如何待人接物都反映了同学的强烈需求。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校园文化的措施

1.与时俱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传统文化如果只是停留在过去,它就会僵化。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让优秀传统文化里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的精神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2.在校园文化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的多元支撑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7

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都无可辩驳地证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然而,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复杂多样和当下中国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仍面临着以下几种“瓶颈”。

首先,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比较薄弱,教育观念有些保守落后。目前我国中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传统文化学习的倾向。这种倾向难以避免地造成广大中学教师在人文素养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严重缺失。比如,就笔者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学教师基本上没有完整、认真地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即使是传统文化素质理应较高的专业语文教师,也有近半数人对它们缺乏细致的阅读。很多教师知道有《论语》、《周易》、《道德经》等典籍,但没有人认真阅读过,所以也根本谈不上了解或认可。现在的中学教师还普遍存在着汉语书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缺陷。随意走进一所学校,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吟诗填词、写出漂亮文章或拥有一手好书法的教师实属不易。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不少,还是“让未成年学生少学习、晚接触为妙”,更有些教师担心在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对策与建议: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也要求当代中学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些都决定了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中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仍盛,目前教师教育实行分科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中学教师自身接触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比较狭窄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上述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鉴于此,中学应结合学校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活动与形式,广泛组织教师开展传统经典书目诵读、粉笔字或毛笔字比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广大中学教师更应该以提高德、能素养为核心,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见,增强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学会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

其次,学习典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中小学校完全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导向。在内容上,他们只选取那些适应于考试的典籍材料;在教法上,他们则偏重甚至着力于对学生进行考点灌输。教师单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记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可以说是过去和当前广大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学校为了考试而硬教,家长为了成绩而强逼,学生为了分数而死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不求甚解的诵读和记忆,一旦考试结束,这些内容立刻“烟消云散”,根本谈不上入脑、人心和践行。

对策与建议:考试是个有力的指挥棒,它能够使中学充分重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决不能以考试为目标,决不能为考试而学习典籍,且一“考”了之。我们必须明确,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掌握知识,其终极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使之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升华,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和人格情感,最终实现他们道德践行的自觉性。鉴于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把传统文化教育定位为“载体”比较恰当,即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在播下道德种子的同时改良道德土壤,培植学生优秀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感。为此,所有教育者都必须清醒地区别学习与传承的关系,选准不同学龄段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切人点,注重抓好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化和优秀道德思想的内化,切实提升教育实效。

最后,教学内容与时代精神的整合不够,欠缺系统性规划。由于以现代文明为基础且商业宣传力度大,西方文化以强势的姿态,吸引着思维一向活跃的广大中学生,同化着他们的道德观念。这种吸引和同化反过来容易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偏差。比如多数学生(甚至不少教师)觉得外国节日有趣,过外国节日“时尚”,而认为中国节日多为“吃的文化”,“俗气且落后”。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让学生们感觉“不时尚”、“不潮流”外,教师将其作为教育内容时也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划,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课内课外无法衔接。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高中地理

随着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已经逐渐和高中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促使优秀文化多方面地传承下去。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是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地理学的现状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非富多彩,与我国各个领域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发展状况还不是很明朗,结合现代文化发展现状,发现有两个问题正在阻碍着其发展:第一,传统优秀文化与地理学之间具有跨学科的界限;第二,地理学科属于理科教学范畴,让理科教学工作者来讲授文学方面的传统优秀文化确实很难,这就进一步致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高中地理的纽带断裂,阻碍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相互融合。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比如:学生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可以帮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且老师也可以围绕着优秀传统文化来讲解,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所以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一直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在高中地理教学以及相关教学资源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因素对于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在给高中地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与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地理教师在讲授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时候,首先,可以给学生观看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点的视频,使学生对太阳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有个基本的认识。其次,教师将太阳直射点的描述通过描点的方式画出回归图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给学生讲讲二十四节气的相应时间点,并将其融入回归线之中,如此一来,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得地理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学习上,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地理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助于高中学生体验到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三、地理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一)提高教师传统文化修养2018年国家教育部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鼓励在职教师踊跃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活动实施中查缺补漏,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高中地理老师是把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课程之中的重要实践者,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这样既可以有效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满足当今社会与科学文化发展的需求,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意义,从而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之中,促使地理课程发挥其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学科优势。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培育着渴望学习的青少年们,教师就是这些青少年们的启蒙者、传授者、解惑者,是青少年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引导者。孩子和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家长待的时间还要长,所以老师在孩子们身心的发展、教育、生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时时刻刻都在引导着学生们,老师身传立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高中学生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极其重要,如果只看重教材的“死知识”,不追求正确的教学理念,不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增加学生们面对高考的恐惧感。良好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健康成长,还可以降低学生紧迫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其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取得最佳成绩。

(三)充分利用地理课堂进行教学每节课45分钟,那么这45分钟真的充分利用了吗?高中地理课堂最看中的是学生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成果固然重要,但是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也很重要。科学表明:学生们在对知识进行记忆时,强行死记,只能形成短暂记忆,而经过有规律的灵活运用,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所以说学习过程非常重要。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例如:按照如今的上课形式,老师在课堂上广泛应用预习——学习——复习三步学习法,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们对整节课有一个笼统的框架,以便课后的学习;在地理课堂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凸显课堂的特点,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开阔思路,从文化方面重新认识地理,学习地理。

(四)结合课外活动,与地理课堂相呼应课外实践在现代课堂中已经是一大亮点,鼓励学生们离开课堂,参加课外实践,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促使学生们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高中地理课堂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不但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我国文化的魅力。例如,老师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对博物馆的展品进行讲解,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实物来填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理的认识空缺,打开眼界,了解更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学习,采用传统文化和地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结语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身处复杂多变的环境,无时无刻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方法。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网络平台、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人文科学思想精华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蕴涵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精华,用这些对全人类都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思想精华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从灵魂深处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的全球化、信息的便捷化,在给我们带来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在思想领域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在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困惑与迷茫,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丧失自我,辨不清方向。

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出现缺失和断层的现象,民族虚无主义思想蔓延,全盘西化的思潮汹涌而来。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的特点,对教育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具有着借鉴意义。比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应对古代传统文明精华进行深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充分汲取营养,通过借鉴、继承和转化、创新去阐释和发扬传统文化,选取其中思想精髓,使之成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践过程中,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广泛开展的“人生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增加人文精神元素,改变教育方法,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变为启发式教育,可以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新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隐性德育课程,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充分发挥隐性和显性价值的互补作用。思想教育的最好方式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大学生成长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他们身心的成长,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目前,受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广泛影响,在高校校园文化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现象,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道德理性的缺失、审美价值的取向等,部分大学生出现浮躁心态,对价值观、人生观追求的迷茫等现象。从人生的成长过程上看,这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学校可以采取邀请地方国学名家到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讲座、鼓励学生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社团,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青年群众组织,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如文艺表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节、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既广泛深入地宣传了优秀传统文化,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二)开设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校教材作为切入点,让传统文化植根于日常教育教学当中。由于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地位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世界名校开始注意到培养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们不但开设大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选修课程,如经典阅读、书法、武术等,还举办一系列相关的学术活动,如互派留学生、互办文化节等。相对于目前思想教育课程形式的呆板、内容的僵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蕴含深刻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反而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上,应进一步加大课程设置的力度,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汇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同时丰富学校相关图书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为学生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和渠道,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提高自身文化品位。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当代大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有着自身的时代特点,自我意识浓厚,独立思考意识强,人际关系淡漠,协作意识差,而现在用人单位要求就业者要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和谐统一”,这正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当代90后大学生大多是在爷爷奶奶、父母的多重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先天原因造成部分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稍有不如意,便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遇到挫折,不是在自身找差距、查问题,而是怨天尤人,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独立生活差。以至于每年新生开学伊始,都会出现家长跟到学校照顾学生起居的场面。因此,在大学生中培养顽强的意志、社会责任感和自理能力是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精髓,更能时刻鞭策着当代大学生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奋斗。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篇10

关键词:可靠测试;优化;数据分析

高质量且高可靠性的企业应用程序系统是数字化时代非常重要的元素[1]。测试团队在确保企业应用程序系统满足既定标准或需求时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升级,其可靠性和质量要求必然成倍增长,这意味着测试团队需要开发更有效的测试方法。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包括数据记录、数据维护、数据验证等多个方面。测试数据管理策略对于测试数据的记录必须是全面的,这也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挖掘提供了支撑。

陈翔等人在文献[2]中重点阐述了回归测试中用例优先排序(test case prioritization,简称TCP)问题。从源代码、需求和模型三个角度对TCP问题进行分类,重点分析了回归测试中测试资源缺乏时的TCP问题。另外,潘伟丰等人在文献[3]中提出了基于错误传播网络的测试用例排序方法。该方法在类粒度将软件抽象成加权类依赖网络(weighted class dependency network, 简称WCDN)模型,并基于WCDN分析错误在网络上的传播行为,构造错误传播网络(bug propagation network,BPN)。实例研究表明,基于错误传播网络的测试用例排序方法在错误检出率上相比于其他经典方法有一定的提高,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一个全面的用例排序方法,能准确地将当前的软件质量反映到执行用例的优先级上[4-5]。通过使用正确的TCP策略测试团队能够提供及早发现缺陷,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为提供更简单的方法去解决系统缺陷提供支撑。因此,拥有正确的TCP策略对测试团队乃至公司都至关重要,能加快系统周期并大幅削减成本。然而在现有的研究工作中,TCP策略问题主要集中在回归测试阶段,但是回归测试处于整个测试过程的末端[6]。由于回归测试时对于本系统缺陷分布情况有非常清晰的概念,但是由于处于末端,对于测试团队的优化毕竟有限。同时测试团队与研发团队往往是单线交流,即研发团队待测系统,测试团队极少参与提高研发团队的开发质量。

因此,可以从测试用例执行策略和测试结果反向优化开发策略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并提高系统可靠性。测试用例执行顺序问题是测试执行策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测试项目中持续优化测试用例执行顺序可以提早发现潜在的缺陷。同时由于测试团队对于项目整体的理解更为透彻,对缺陷的总体分析可以帮助研发团队在类似问题上处理地更为妥善。测试团队在需求分析阶段的有效介入,将从源头上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1 测试执行策略优化

测试中的关键问题是第一时间发现被测系统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内容。测试经理在测试规划时是通过大量的测试用例保证测试的覆盖率。持续优化测试用例执行顺序是在保障测试覆盖率的同时,合理地安排测试用例地执行顺序,即TCP问题。文章提出将项目测试分为三个阶段,在项目测试的初期、中期、后期三方面分别进行优化TCP,最终优化整个测试执行策略。

如图1 所示,项目测试初期,分析测试用例的历史数据得到测试用例的执行潜在价值,优先执行潜在价值高的测试用例。比如在其它项目中执行某些用例时,发现了系统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分,并提交了缺陷。在新的测试用例执行时,应首先执行这类测试用例以便快速发现系统缺陷。项目测试中期,分析本项目当前缺陷情况得到各个系统功能模块的缺陷发生概率。优先执行缺陷分布较多的功能模块相关的测试用例。项目测试后期,即回归测试阶段,需结合各个系统功能模块在本项目和历史项目中的缺陷发生概率,在保证一定回归比率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本项目和历史项目的分析,优先回归测试缺陷发生概率较高的模块。

2 需求分析优化

项目测试工作通常被安排在项目研发工作之后,测试团队的主要工作也仅仅是将测试结果中发现的缺陷情况报告给研发团队,并没有对缺陷情况进行分析,可能使得类似的缺陷在不同的项目中反复出现。因此测试团队在提供测试报告的同时,对各个功能模块中所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并在新项目立项初期给出系统模块开发时的缺陷概率,帮助研发团队在需求分析阶段重点考虑高缺陷概率的模块开发和模块间的协作,从源头上降低缺陷发生的概率。测试团队与研发团队的双向反馈将优化产品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

图2 测试团队和研发团队双向通道

3 结束语

文章从优化测试用例执行顺序和测试结果优化需求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现在系统开发中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方法。测试数据的管理是一座金矿,对测试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让整个测试过程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动态调节以应对更复杂的情况,同时深入分析测试结果也可以建立测试研发的双向通道,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可以超预期地提交高质量的系统,节约运营成本,完成市场抢占。

参考文献

[1]K.Krishna Murthy, Janardhana S Channagiri, "test data management: Enabling reliable testing through realistic test data"Building Tomorrow's Enterprise, Oct 2009.

[2]陈翔,陈继红,鞠小林,等.“回归测试中的测试用例优先排序技术述评”[J].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2013(8).

[3]潘伟丰,李兵,周晓燕,等.“基于错误传播网络的回归测试用例排序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3).

[4]朱海燕,范辉,谢青松,等.“测试用例排序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