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十篇

时间:2023-07-05 17:03:15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1

关键词: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人类社会之初,手工艺技术的起点是为了制作满足自身需要的器物。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原初性在于通过材料、工具、劳动,以及人的经验、技能、技法甚至审美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在人类不断用技术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技术的含义也从手工衍生到了双手以外各种科学技术的综合〔1〕。单纯传统手工艺技术的要素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发生嬗变,技术借助智能化使人的双手出现各种形式的延伸,智能技术将人类带入了21世纪,技术的社会学内涵呈现出“泛技术”的特质。基于此,我们对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深入开展了研究分析。

一、非遗传承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传心授的代代传承中形成了工匠精神。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我国古籍对工匠和传统制作技艺早有记载,工匠一直被认为是农耕社会中手艺超群的人,他们以一技之长满足在特定生活范围内人们的需求。为此,工匠们在手工技艺领域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工艺,对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这种工匠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工匠精神。不同的时代,工匠精神的含义略有差异。在古代,工匠精神通常用以指称手工艺人对技艺本身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至善至美的价值追求和理念,是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到了现代,随着机器化生产与信息化时代来临,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丰富且多元,工匠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更多现代化元素,体现破旧立新、鼎故革新的创新精神〔2〕。透过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对技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和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

技艺是手工艺的一个基本属性,对技艺的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工匠精神产生的“原点”〔3〕。当今非遗项目的手工艺技术基本上都具有“绝技”的特点,是数代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传承下来的“独门秘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钻研,粗制滥造和简单模仿难以进行有效传承〔4〕。到了现代社会,精益求精更成为各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共同追求。德国的制造业举世闻名,产生了西门子、蒂森、拜尔等很多国际品牌,其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能够把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也必须大力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非遗传承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一些技艺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非遗项目,如紫砂制作、歙砚制作等,由于其制作资源有限且换成其他载体无法发挥其技艺,更应强调精益求精,从而节约资源并有效延续其传承时间,更好地保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

职业是农耕时代传统手工艺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是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能够延续数代,所依靠的不仅是外在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匠心”,即工匠们锲而不舍、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的精神动力。再加上口传心授不只限于技艺本身,还包括行规信仰、天人合一理念等,被传授者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解、领会能力,还要内化生成一种职业信仰和职业文化,从而才能达到“道济合一”,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就像韦伯所主张的那样,职业不单单是谋生的工具,从根本上应属于信仰的范畴,所以,个人在世俗职业生活中应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6〕。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的质量之魂在于匠心,要培养工匠文化,恪守职业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世界文明的国际品牌。

(三)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工具是手功能的延伸,产品是人意志和情感的寄托,手工艺品是“心手合一”的产物,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是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作为产生于中国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并不是要简单、机械地挖掘、整理、记录和模仿,而是要在不忘初心中因势利导,主动对接现代需求,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推陈出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存下来。随着大众生活品质和审美观念的提升,非遗传承的坚守固然重要,但绝不能走入博物馆保护的死胡同,与时俱进地开发和创新更为可贵。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非遗传承人更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创新文化,从而使传统技艺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总之,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是匠气、匠心和匠魂的凝聚,是自古以来工匠们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术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精神追求〔7〕,是以德为先、德艺兼修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但工匠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学徒到工匠再到工匠精神的形成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钻研、磨炼和实践,工匠精神的培养无不镌刻着学徒制的时代烙印。

二、工匠精神与现代学徒制的耦合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学徒制形态。学者赵志群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8〕。相对于传统学徒制,它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双元制”,即校企双主体和师生双身份。在传统学徒制模式下,教学活动主要在师傅和徒弟二者之间展开,教学过程完全由师傅个人决定,这使得整个学艺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知识的系统性也相对缺乏。现代学徒制中,教育的管理者有学校还有企业,双方共同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控制。其倡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注重企业文化育人,弘扬劳模精神。二是“双证融通”。传统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放养”,只要不违反行业规则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师傅的教学水平和学徒的学习能力完全由时间来检验,学徒未来的发展以及技术传承具有不确定性。现代学徒制则推行“双证融通”,做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可以考取更高层次的技术本科、研究生等。现代学徒制“双元制”和“双证融通”的两个特点,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价值取向一致,同时,体现了敬畏职业、执着工作以及对产品、服务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也体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技艺追求精湛的专业精神。相对于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推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以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起步较晚,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探索。2015年到2018年,教育部遴选了300多个单位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研究

研究发现,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应以职业教育和企业共同生成和实现,并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非遗技艺培养的现代职教模式。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从非遗传承人培养目标的选择、培养模式的确定、教学组织方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建构到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等,都是校企双方的应然责任。

(一)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

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选择。传统手工艺人才的主要特质是具有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绝技绝艺,即“高技艺”;而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特质是既要有绝技绝活,又要有敬业、专注、创新的职业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高素质+高技艺”。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企业指导下,要把地方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制定以“高素质+高技艺”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时既要有反映“高技艺”的学历证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还要有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证,将学生的技艺培养和人格完善共同作为培养目标。在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的提升,依据学生成长规律与道德需求,重组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以校园文化的群体性渗透特征使其成为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文化专题讲座及参观标志性建筑等形式,来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和价值观渗透,从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打造符合新时展需要的非遗传承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

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为了实现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综合性培养目标,要立足于现代学徒制,将“双元双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9〕。其中,“双元制”教育模式源于德国,强调受教育者在职业院校中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一元”是学校,另“一元”是企业。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真正成长为可用之才。“双元”可从三个维度上认知,即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教育者“教师和师傅”,受教育者“学生和学徒”,充分体现了现代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双创”则是指创新和创业,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双元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非遗传承中经常出现的重课堂、轻实践困境,能充分地将学生与教师、企业、匠人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升非遗传承人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组织方式:从“大班”到“小班”

从学校“大班”制到学徒制“小班”化,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学组织方式的再造。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但由于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等特点,导致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班级授课制虽可以解决成效问题,但因实际班级人数的不同而产生学习效果差异。其中,30或50人以上为大班,少于这些数目则为小班。从教学效果来看,小班制明显优于大班制,它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互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出新的灵感。因此,要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更适合的是小班制。我们可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小班的精英化教学,有效保证教师或师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言传身授,从而让学生既学到“匠气”,也感受到“匠心”并碰撞出“匠魂”。

(四)课程教学体系:从“1+1”到“1+1+1”

从“1+1”到“1+1+1”,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教学体系的再建构。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通过打破遮蔽、扬弃特质来回归“匠道”,而且需要将工匠精神嵌入课程以至传承〔10〕。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基本是由公共课、专业课组成的“1+1”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艺”非遗传承人才,学校应根据地域特色、传统工艺项目,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素养模块、现代设计模块、传统技艺模块,围绕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强化核心技艺,鼓励交叉互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平台共享+岗位核心+岗位互选”的“1+1+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教师教学团队:从“双师”到“教学团队”

从“双师”到“教学团队”,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组建“大师—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强联合。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的教育资源。职业类院校以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通过拜师学艺提升教师传承创新能力,由专业教师与行业大师结对,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由行业大师担纲传授传统技艺,一对一地研习传统技术与工艺,打破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改变原来单纯强调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或者下厂锻炼的方式。同时,鼓励专业教师与大师、工匠合作,组建有理论素养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师、工匠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从而达到多方联动、强强联手、共同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目标。综上分析,“非遗”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工匠精神,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的培养,“匠气”“匠心”和“匠魂”是现代非遗传承人的特质。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类院校应坚持服务“传统手工艺复兴”的国家文化战略需求,以现代学徒制条件下的工学结合为模式,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打造现代传承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从而充分展示大国工匠的成长之路,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浩.本真与嬗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技术意义的再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01-107.

〔2〕高远,吕甜甜.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融通机制探析〔J〕.江苏高教.2021,(4):98-101.

〔3〕刘自团,李齐,尤伟.“工匠精神”的要素谱系、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J〕.东南学术,2020,(4):80-87.

〔4〕张善柱.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缺失的因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7):100-101.

〔5〕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J〕.职业技术教育,2017,(7):74-79.

〔6〕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0.

〔7〕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85-88.

〔8〕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24):1.

〔9〕吴岳军.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4):49-54.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2

【关键词】工匠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制造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尤其在总理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之后,该词汇成为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背景下,工匠精神需要更多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不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同时,从实践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因此,要深入探究当前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立场,对工匠精神培育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富强”、“文明”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各行各业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行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国家走向富强和文明。首先,我国工业正进入精细化生产的阶段,产品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砝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并不理想,我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了一定挑战,因而培育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步上一个新台阶,也将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其次,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工匠精神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培育工匠精神、发扬工匠文化,不仅能推动物质文明进步,还能在精神层面传达更多的正能量,改变从业者的精神面貌,从而实现两个文明的共同进步。

工匠精神的“公正”、“平等”内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破坏着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例如产品以次充好、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等,都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偏离了以质量为中心的基本准则,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强化产品质量,用品质带动良性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得到回归,进而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公正”、“平等”的价值观理念在经济领域得到践行。

工匠精神的“爱国”、“敬业”、“诚信”内涵。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流通日益频繁,“中国制造”正代表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中国一张响亮的名牌。因而,“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如何,就愈发关系重大。培育工匠精神,能够提高从业者的工作责任感,为产品质量提升不遗余力,还能够提高从业者的敬业程度,使其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投入到产品生产中,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改进与完善产品,提升企业品牌力和市场号召力,从而提高“中国制造”的信誉度。此外,用心完成好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精确把握制造过程的各个细节,也是工匠精神“诚信”内涵的体现,能够促进产品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诚信”的口碑。 时展背景下工匠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观念影响、工匠制度不健全、工匠文化缺失

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即通过读书走上仕途,只有在读书这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才会去做工匠。这种传统观念至今还影响着许多人的人生理想,很多人期望通过读书“修身养性”再“治国平天下”,而工匠这一职业显然不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因而在社会上,“学人”既有声望又有地位,而“匠人”则容易被边缘化和忽视,导致工匠们往往有较为强烈的职业自卑感。职业自卑使得大多数工匠缺乏存在感和成就感,更难激发其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从而导致工匠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工匠职业声望的提高。

二是工匠制度不健全。从当前发展情况看,我国的工业化和自动化水平日益提升,这直接影响到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使得一些从业者一直秉持的职业精神逐渐淡化,而大多数企业的工匠制度不健全,也导致工匠精神的培育缺少制度支撑。在自动化生产链中,从业者分散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对于产品质量很难有整体的把控,缺少产品改进的发言权,从而影响到其工作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完善的工匠制度做支撑,将很难改变这种状况。此外,基层从业者如果长期工作在同一岗位,如何寻求自身职业发展的路径,企业管理者又如何对从业者进行评级、激励、升迁等,都迫切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制度来进行规范。由此可见,工匠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播的关键因素。

三是工匠文化缺失。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但从目前情况看,工匠文化缺失的现象较多。在我国传统观念中,许多人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而各行各业工匠文化缺失的现象较普遍。例如,当一些技术创新或者产品改良被媒体宣传时,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看到品牌名和企业领导的名字,而真正做出贡献的从业者却未被提及,这是工匠文化缺失的典型表现。所以,我国的工匠文化培育应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比如以工匠名字对品牌进行命名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工匠精神培育

工匠精神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是人才培养的准则。各大高校、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落实。一是要明确工匠精神在“敬业”中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培育升格为价值观教育,为“人才”注入更深的内涵。二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学生实践中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鼓励学生来到生产第一线,感受产品高品质的重要意义。三是要深入发掘工匠精神的新内涵,在传统含义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彰与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应贯穿整个生产活动。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日渐加快,工匠精神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工匠精神应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企业和员工的生产过程中。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企业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许多企业都非常注重员工思想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开始组建党组织、工会组织,这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了很好的“土壤”。

完善和创新工匠文化。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来说,工匠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发扬工匠精神的必要因素。工匠文化的完善和创新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各级政府、社会组织需要宣传的内容,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消除社会对工匠这一职业的偏见,让工匠精神重新焕发内在活力。同时,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从业者给予一定的鼓励,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和报道,为工匠文化的推广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此外,还要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在企业内部构建良性竞争的工匠文化,通过技术比武、流程改造、设备攻关等方式,形成健康的竞争环境,促进从业者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进步,使工匠文化能够落到实处、细处。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张培培:《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回归的内在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DOI]10.13939/ki.zgsc.2017.15.076

1 研究背景

历史和实践证明,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在职业教育别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充分认可“工匠精神”价值的国家,在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关乎着国家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尽管我国有着优良的“工匠精神”传统,但对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了解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十分有必要的。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随机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142份,有效问卷997份,所有得到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分析处理。

3 调研结果及分析

3.1 高职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情况

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见下图),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6%的学生对“工匠精神”非常了解,18%的学生比较了解,22%的学生一般了解,29%的学生不太了解,15%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尽管对“工匠精神”有所知的学生占据大多数,然而在比例上并不占优势,仍有44%的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知之甚少。

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渠道中,电视、广播、网络占35%,杂志报纸占21%,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占19%,学校宣传活动占22%,通过亲戚、朋友、同学以及其他渠道了解“工匠精神”的只占3%。显而易见,电视、广播、网络是高职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最主要渠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与新媒体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规律是相契合的。

3.2 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与实质的理解情况

在涉及“工匠精神”内涵与实质的调查中,47%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最本质的体现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在最能代表“工匠精神”的选项中,高端定价的奢侈品、尖端技术的新产品和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9%、30%、51%;78%的学生认为传统对工艺精雕细琢的精神与现代社会的“效率观”不冲突,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学生认为制约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最突出因素是缺少传承人,现代科技冲击和高成本高耗时这两个因素并列排在第二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这一因素是最不被认可的;49%的学生认为“工匠”与“工人”是不完全一样的,“工匠”应是“工人”的更高追求;学生中有62%认为工匠是值得敬佩的,17%认为工匠只是在做自己的分内事,21%却认为工匠的坚持是没必要的。

3.3 高职学生对现代社会与“工匠精神”关系的认知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中国制造”充满信心,认为还可以,质量还有待提高,会越来越多考虑选择“中国制造”,但也有29%的学生认为“中国制造”是“粗制、山寨、质次价低”的代名词,拒绝使用或仅会因为支持国产而购买;学生在选择中国制造业在哪方面欠缺较大时,比例较为平均,认为核心科技、制造业者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底蕴、产业结构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认为整个社会的“工匠精神”现状情况较好和很好的学生占49%,有11%的学生认为身边很少有具备“工匠精神”的人;76%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不是每个社会群体都应具有的,只有特定工作者才需要,然而也有76%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很重要;在推动全社会学习“工匠精神”的关键因素中,62%的学生认为政府要有所作为,要加大宣扬“工匠精神”的力度,也要通过改革使技术工人等群体受到更多“优待”,有25%的学生认为在教育方面更加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4 高职学生对自身与“工匠精神”关系的认知情况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44%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非常重要,40%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只是一般重要,其余16%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不重要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以及“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在用0~9这10个等级评价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具备程度时,76%的学生集中在0~6的等级区间;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是被测学生最为欠缺的3项职业核心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创业指导课以及实践教育被认为是高职学生培育“工匠精神”两个优势因素;被测学生认为培养学生“专”“精”的一技之长,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迁徙能力最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职业素养,其次是加强人文教育、力戒高职文化教育功利化;被测学生普遍认为传承“工匠精神”做大国工匠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整体上对“工匠精神”有所缺失。具体表现为“工匠精神”在高职学生中的普及度还远远不够,调查中近半数学生对“工匠精神”不了解;高职学生对于“工匠精神”内涵与实质的理解是经不起推敲的,深入剖析起来十分模糊,甚至有少部分学生的理解发生了偏差;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与现代社会关系的认知大多是经验式的,对于“工匠精神”对自身的重要性认识也有所欠缺,这也是对“工匠精神”内涵与实质理解不深刻的表现。

4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

4.1 技术异化和现代性困境致使“工匠精神”衰微

在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中,社会分工的产生在本质上是技术或工业在社会生产中作用的结果,这也必然导致了人的异化。社会分工促使工人只专注于某一个环节,逐渐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缺乏对产品和技术的整体意识,导致个体人性上的不完善。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人类中心主义不断膨胀。随着科学技术成为普遍的生产力,人类驾驭科学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认为通过科学技术可以改造一切客体,价值理性的缺失使人成为机械化的“单向度”的人,既缺乏对自然的敬畏,又缺乏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敬畏。

此外,资本逻辑功利化的影响下,人的欲望被无限放大,人变得贪婪而残忍,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逐渐丢失了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更消解了人对于产品批判、反思的精神,在技术异化和资本逻辑下,到处充斥着混乱、剥削、道德败坏和价值观扭曲的现象。

4.2 社会认同感低致使“工匠精神”断层

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上我们并不缺乏“工匠精神”。我们有鲁班、茅以升等巨匠,有四大发明等凝聚了古人智慧的重要创造,也有长城、圆明园等世界奇观。然而到了现代社会,轻视“蓝领”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环境过于浮躁和功利阻碍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态度的形成,一线的工人普遍得不到尊重和认同,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在就业时能避则避,即便做了一线工人,也会在达成某种条件时转岗到其他位置上。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一工人不愿进行技艺的探索,更忽视对于技艺的传承,“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断层。

归根结底,这是社会认同感低导致的。当代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化冲击着人们固有的认同根基,物质文明的泛化使得社会传统文化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一切的价值在物的价值面前都无甚存在感。由于外在监督的消失和主体危机的存在,道德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社会荣誉和责任感就变得可有可无,个体也就不再忠实于自己的本性,更不用谈实现自我需要和价值。

4.3 高职学生自身的欠缺使“工匠精神”培育受阻

高职学生成分复杂,层次较低,高职院校中的学习、钻研氛围也比较薄弱,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理想、丧失信念,学习无激情,实训走过场,考试舞弊、不诚信等现象也常有发生。在择业时,受功利性的工作观影响,高职学生更看重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而由于缺乏奉献、敬业精神以及忠诚、担当意识,高职学生频频调换工作单位,当然,这与校企合作单位往往不尽如人意也有关系。总之,高职学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欠缺使得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受阻。

5 结 论

要扭转这种局面,高职院校要凝聚共识。通过播放《大国工匠》等相关视频(49%的学生表示没看过《大国工匠》),运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帮助学生加深对“工匠精神”的了解。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注重通过校园活动宣传、宣讲“工匠精神”,在校园中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就业创业指导课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崇高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对“工匠精神”知行合一;在社会实践中内化学生的“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同时升华职业情感。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技术理性,认识价值理性,培育学生的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

参考文献:

[1]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5).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语,2014(22).

[3]于洪波,马立权.高职院校培育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4

关键词:工匠精神 培育 艺术类研究生 美育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当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时激起了多方的思考,才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也为高校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 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艺术类研究生是现代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类重要群体,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一类别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而他们更具有创新力和实践力,而作为将来文艺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做好这一学生群体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更有利于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有着切实的关联,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工匠精神人才的需求。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表意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的发展道路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让我们思考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以工匠精神来培育现代大学生,所以工匠精神对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培育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传承传统匠人精神[1。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传统的民族文化都有着浓厚文化内涵,对现代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创作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从许多精美的文物古迹中我们都能看出古代匠人对于工艺品精益求精、独一无二的追求。而这种精神追求是我们应该保留和发扬的。

2.培育现代工匠精神[1]。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文化的涌入,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变成了一个开放和多元化文化的大城市,多元化文化的融入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然而对于年青一代人的思想也是有着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西方主流价值观在文化领域的传播,其中虽有可取之处,但是因为网络媒介的特性也导致了一些糟粕文化的进入,使得现代年青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变的急功近利、浮躁和没有耐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理提出的“匠人精神”对于当下高校的德育工作无疑是一剂良方,特别是对于艺术类研究生而言,“匠人精神”更贴近艺术类研究生的生活,因为对于艺术类研究生来说,对于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所以“匠人精神”提倡的价值观更能体现艺术类研究生的精神追求。

二.工匠精神是高校培育艺术类学生的重要资源

现代高校教育是培养艺术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两者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利于艺术类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高校培育中,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学生在高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只有把工匠精神和职业理念物化成一件件精雕细琢的产品,获取极致的心理感受和良好的职业荣誉,才能实现服务企业、同时也才能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实现回报社会、个人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2]

1.工匠精神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精神成果[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从高到低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最初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差。工匠精神所代表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

2.工匠精神是高校教育的价值标杆。只有正确理解“工匠精神”,才能够为高校培育大学生时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标杆,使得高校教育免于陷入培育、生产“机器人”的尴尬地位,才能走出终极教育、次等教育的认识误区。[1]只有将工匠精神作为高校育人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培育出做事情有意义、有价值、有想法的新一代青年人。

三.发掘现代“工匠精神”在培育方法论上的新途径

高校培育以学习为中心,既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促使现代教育专业精神的养成以及就业和创业能力的获得,而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将使高校培育再上新的台阶,当然更需要现代高校著重从课程设置、专业分配和产教融合等一些方面设计和加强。

参考文献

[1]郭清.继承传统工艺精华培育现代工匠精神[G].理论与当代,2015(7)41-42.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5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

一、工匠精神的涵义

提到“工匠”二字,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铁匠、木匠、鞋匠、陶匠等古老的职业,他们大多拥有一门安身立命手艺,且一辈子从事这项职业。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去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特别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重申,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实则是时代的呼唤、民之所需。

二、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一)时展的迫切需求

缘何说工匠精神是当今时代和人民的迫切呼唤呢?实事求是的讲,是因为我们面临着“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尴尬,我们遇到了牢固基业无法长青的窘境。相比之下,“德日制造”却都在传承者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如何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需要社会、企业以及个人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需要大国工匠们一颗颗热忱的、独特的“匠心”。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新动力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未能获得应有的地位,这与技术技能人才得不到社会的重视有极大关系,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外,工匠精神所带来的工作成就感、优势感,也是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拥有精湛的职业技艺,能够做到把工匠精神渗透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那么职业教育的育人成果自然会被广泛认可。

(三)树立正确工作观的有效途径

今年,国家人社部将工匠精神教育纳入技工院校学生必修课,以适应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需要,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通过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通过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热爱岗位、坚定执着、精益求精,有了这样的职业品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他们势必会深入钻研、勤于思考、积极创新。

三、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传承工匠之道是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树立“要做就做最好”的职业志向,保持学习的激情;第二,要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的品质,对自己选择的事业有着专心致志的投入,对每一项技艺用心学习,心存敬畏,享受学习的过程;第三,要倡导学生淡泊宁静,建立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不受世俗干扰,不为名利所惑,体会学习的乐趣。

四、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教育路径

(一)强化工匠精神教育的顶层设计

技工院校的办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技能人才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的。因此,要加强学生工匠精神教育,就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顶层设计。要从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课堂组织等方方面面突出工匠精神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要在教学内容、培养过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引入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自上而下形成传承工匠精神的统一目标,自下而上形成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行为。

(二)丰富工匠精神培养的教育载体

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让工匠精神教育回归日常。要充分利于课堂主阵地,将工匠精神教育课作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那个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师作为课程目、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利用好开学典礼、新生军训、主题班会、志愿者服务、就业指导课、创业大讲堂、节日庆典等各类校内外活动,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构建多样化、多种类、强实践的教育体系。

(三)完善技工院校的环境构建

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到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势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开展。物质文化层面的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载体,要重视校园整体环境和设计布局,在校园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教学设施、绿化工程、宣传橱窗等处建立工匠精神文化的形象宣传展示,营造符合工匠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精神文化层面的环境建设,表现为学院多年积累,沉淀所形成的思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将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完善校园文化体系、突出技工院校的文化特色、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努力营造卓有成效的校园“工匠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6

关键词:匠人;匠心;《非凡匠心》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14-02

一、引 言

在纷繁复杂的综艺节目中,《非凡匠心》并不是唯一的文化综艺节目,与《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一系列文化节目的碰撞将这类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推向高潮。《非凡匠心》是一档主打传统“匠”文化的节目,由张国立作为引领人,讲述两代匠心精神的碰撞与传承,每期都会邀请一到两位明星嘉宾参与和见证两代匠人的“匠心”文化底蕴。在快节奏、浮躁、爆米花充斥人们生活的同时,这样一档宣扬“静与慢”的节目出现在观众视野,那些老艺术家们带给观众一场文化、艺术的视觉盛宴的享受。观众不仅在致敬真正艺术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会在这场艺术盛宴中感悟人生,感受独特的“匠心精神”。本文将以《两代大师施展雕刻绝技》一期为例,论述节目所传递的“匠心”以及节目特有的形式。

二、从“匠人”到“匠心”

《非凡匠心》――两代大师施展雕刻绝技,这一期主要讲述了两代木雕艺术家合作融合传承的过程。王金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徽州木雕手艺的代表人物,90岁的老艺术家怀着对木雕的喜爱七十四年只专注于一凿一刻的执着;而现代雕塑艺术家马文甲作为新写实派木雕代表人物,以刻画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虽然同为木雕,但是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雕刻风格,在一期节目中得到很好的融合。

在《非凡匠心》的会上,北京电视台副总编徐滔用三个“因为”揭示这档节目背后的意x――“因为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中国工匠心手相传的智慧结晶;因为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匠心永远是衡量标准的尺度;更因为越是置身娱乐时代的喧嚣,我们越是怀念工匠精神的专注。”这档综艺节目观众在视觉的奇观中,收获匠心的内在体验,在诙谐幽默中品味“慢工出细活”的古老真谛。从匠人,到匠心,再直击人心。90岁高龄的艺术大家,在这样的年龄中还坚持木雕,他说自己上午木雕,下午休息,有人打麻将就打会麻将。这位大师不是传统想象中严肃的大师,他给观众的感受是亲切和蔼,但又不失严谨态度的一位老爷爷,黄国伦的雕刻作品比较粗糙,他会直接指出,他说这是实事求是。诙谐不失严肃,这可能就是老艺术家身上所具备的品质。他的认真、执着、专注、严谨,对于木雕的那份喜爱直击人心。在观赏的同时感受艺术家的“匠心”,反思自己,领悟人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欣赏者自觉自愿被这种“匠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所打动。

“匠心”精神也是一种传承的品质,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之一。工匠艺术本就是传承的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匠心”也随之传承下来,老艺术家有的那份执着在青年艺术家身上同样体现:马文甲,作为新时代的木雕传人,在他的身上同样感受到那份对木雕艺术的热爱。王金生大师所做的徽州木雕那种古色古香有着中国传统色彩的雕刻艺术――那一座座亭台楼阁,五百罗汉栩栩如生,还有那件历时两年之久的《清明上河图》,每一个刀痕都代表了这位大师的心血,蕴含着中国古典所特有的美与内涵;具有现代特色,深受年轻人喜欢的马文甲所雕刻的现代艺术――衣服、信封、还有残破的纸箱,这些既写实又抽象的元素在同一个作品中出现,那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眼睛,使本来有生命的木头鲜活起来,充满了视觉冲击力,也包含了一种对于雕刻艺术的热爱,一种情感蕴含其中。两代匠人虽各有千秋,但是他们却怀揣着对木雕的同一份情感,产生出跨时代的化学反应,带来了1+1>2的效果:王金生老先生的山水亭台楼阁和马文甲青年艺术家的抽象纸盒出现在同一块木板上,这是一种跨时代的相融,使古典赋予了现代美,现代中夹杂着古典韵味。古典美与现代美的交织与碰撞,不仅是两代匠人的传承,更让不同的观众乐在其中,在享受这两种美交织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匠心”的一种深度了解,感受现代与古典的融合,像节目所说的这是“尘封的东西被撕开,传统不被忘记。”这就是这档节目的意义所在,也是娱乐节目应该肩负的使命,传统应该被感知,甚至被传承,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体会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

综艺节目在传承匠心精神的同时,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认知功能。所谓认知功能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1]”在徽州木雕这期节目中,观众对木雕的知识有所了解,平时看到的无论是建筑上的木雕还是工艺品的雕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都是匠人经过长期的学徒生涯,每日做着重复的工作,才会有眼前的精美作品。仅是一朵简单的花,就得经过三个小时的雕刻,需要六个步骤,分别是

1.打胚:首先刻出图案的四角,再用平刀刻出四边(纹理)

2.打线:根据图案刻出花苞内轮廓 刀的尺寸配合线条的弧度

3.敲粗胚:去掉多余的部分,留出图案

4.分层次:把叶子与花瓣之间分出高低层次产生立体感

5.细雕之开经络:把花的花蕊叶茎的纹路按照原稿刻画突出出来

6.打磨:顺着木纤维方向反复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

每个步骤,每个刀痕都体现着匠人的艺术创造。在一秒秒专注下的“慢”与“静”中,在敲敲打打的木锤声中,在淡淡的艺术味道之中,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理解这份独特的“匠心精神”。在这个浮躁和快节奏的环境下,“静心”与“专注”变成了一种“奢侈品”。可是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在慢放的节奏中体会还有一些东西不仅能安身立命,还将继续传承并影响更多的人。

《非凡匠心》这一档综艺节目中,各个行业的老匠人老艺术家的“匠心”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非遗认证的第五代锔瓷传人“王老邪”,这种频临失传的锔瓷技艺将残缺变为一种美;琉璃大师张毅和杨慧珊的琉璃工房,体验将中国琉璃工艺推向世界的古老技艺;“美猴王之父”严定宪凝结在动画片一笔一画中的匠心匠魂・・・・・・这些匠人身上的那份“匠心”的难能可贵,在迷茫的生活中感受这份“静”与“慢”的艺术,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三、从“演播室”到“民间”

《非凡匠心》这期综艺节目,不再停留于演播室中传播传统技艺,而是走向民间。明星与普通“匠人”同吃同住,带领观众走进匠人的生活,一改以往在演播室中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那种“倾听”关系,(所谓倾听“基本上是一种单向度的、灌输型的,因而也带有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性和强制性的接受状态”)[2]。这种独特的节目形式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这档节目中,虽然有明星嘉宾作为引领人,但是明星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众星捧月,而是亲自动手,在匠人面前以一种低姿态的“学徒”身份去向普通“匠人”学习他们身上的独特技艺。从锔瓷到旗袍,从琉璃到木雕・・・・・・都是一个外行人去学习一门新本领,会被锤子砸到,会被针扎到,会因为做得不好被“老师”批评,在徽州木雕这期中,黄国伦做得不好就会被老艺术家明确指出,而张国立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高兴地如同儿时被表扬一般。在节目中明星已不再是明星,他和大众一样,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姿态,接触各个匠人,学习各种技艺,会为了赞扬而高兴,也会为了批评而沮丧。明星的低姿态不仅使节目更加亲民和大众化,也缩小了普通大众和明星的距离。

第二,节目在传播传统“匠心精神”的时候“不忘本心”,牢记作为娱乐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功能:“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经历去投入新的工作。[1]”娱乐不等同于低俗,可以让人们感到心神愉悦获得休息便可以说是一种娱乐。不否认,在这个电子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一些综艺节目过于娱乐化,“浮躁”“油滑”“庸俗”为娱乐而娱乐,就丧失了综艺节目本身所带给我们的舒心享受。《非凡匠心》这档节目是俗文化与雅文化的结合,明星的插科打诨,剪辑字幕的趣味性和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一档大众性的节目。在徽州木雕这一期中,一边是张国立跟着老师父认真学艺的场景,一边是黄国伦拿着喇叭“寻找”张国立的喊话过程,这两段平行剪辑,交叉进行,观众在感受严肃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会被黄国伦的“搞笑”所逗乐,跟着画面徘徊于雅与俗之间,使身心得到放松与满足。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提高了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赏兴趣。

《非凡匠心》用这些独特的艺术手法,一反明星的常态,将节目的主角变成普通的“匠人”,地点转向“民间”,不再给观众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让观众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

在这个利益驱使的社会中,收视率成为了各大电视台所追求的重要因素,综艺节目的大量引进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和创新,一味地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只会让节目的质量越来越低。综艺节目是主体与客体的y一,节目的质量低下,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低,将会落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综艺节目失去了本应有的社会功能。在《电视艺术学》中,高鑫特意强调了在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中要关注“观众意识”,“应力求健康、朴实、高雅、精萃。[3]”《非凡匠心》另辟蹊径,匠人所创造的作品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还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更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作为承载这些经典工艺的综艺节目需要观众细细品味,理解节目所带来的深刻意义,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提升观众的内在素养。《非凡匠心》这档节目在传承两代匠人精神同时,感悟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也是让制作者和观众反思,在众多综艺节目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创作更具中国特色的综艺节目,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使得综艺节目的社会功能得以发挥出来,观众在欣赏和娱乐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7

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表述可谓是“及时雨”、“雪中炭”,点透了人心所想、人心所向的那层窗户纸,使“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两个舆论场紧密贴合,让“工匠精神”成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实体经济举步维艰,民间投资下滑严重,“脱实向虚”的风险在加大。许多企业家都在玩房地产、玩金融,把实体经济晾在了一边。企业家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体经济的钱太难挣,他们不得已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转向了投资和投机领域。这样做将带来许多不利后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首先,不利于我国继续发挥现有的制造业优势。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我国一直被誉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里具有独特优势。从发展阶段看,我们现在还很难与发达国家在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如果任由“脱实向虚”,不充分发挥自身的制造业优势,则很可能会削弱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脱实向虚”还会带来经济泡沫和经济风险的累积。再次,从社会心理层面看,大范围持续“脱实向虚”,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短视、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对于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众所周知,从马桶盖到化妆品,从奶粉到电饭煲,境外购物一度火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客每年在境外消费超过万亿元,消费外流已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专家表示,弘扬工匠精神、质量提升行动是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何谓工匠精神?

王京生(国务院参事):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涵着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一道构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工匠精神推动的是品质的革命、匠心的锤炼,崇尚的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的是尽善尽美、锲而不舍。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乃至实现民族复兴,无不呼唤着“工匠精神”。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份崇高的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守正创新正是当今我国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匠精神是一个可从多角度理解的范畴,但无论我们怎么去定义这一范畴的内涵,它都是指在制造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消费者至上为宗旨,十分注重细节,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生产经营理念;指那种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对产品质量严谨苛刻的、不懈的追求行为。

詹纯新(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良好的工匠是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

彭奇彪(湖南省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讲质量讲创新的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国外制造强国如德国、日本等,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不管是从外形尺寸上,还是性能甚至使用寿命上,都是比较一致的。我们国家一些产品的质量就参差不齐,做得好的各方面性能可能非常好,但是差的也许连基本性能都满足不了,问题其实就出在缺乏“工匠精神”上。

周永利(浙江省政协委员、永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具备工匠精神,就跟一个人需要符合健康标准一样,这样企业才能保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魅力。不过,相比木匠、铁匠等传统工匠,现代工匠内涵更广泛,比如智能化、物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入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后,现代的生产方式和手艺工匠结合后,才是合格的工匠。

秋山利辉(家具职人、秋山木工创办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在“秋山木工”也不承认他是真正的匠人。而且,没有“超”一流的人品,单凭工作打动人心,是不可能做到的。“匠人须知30条”是我们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核心内容。这“30条”守则浓缩了培养一流匠人,即一流人才的基本要素。

为何倡导工匠精神?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一国产业发展需要经历的农业输出、低端制造、中高端制造、创新科技中心的四个阶段中,我们仍停留在第二个阶段。我们亟须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而绝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如果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等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一大批产业劳动者身上的大国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发挥不出任何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热血,他们才是真正的筑梦人。

乔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教授):中国掌握焊接技术的工匠不计其数,能够达到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特级技师)的技术水平的工匠也并不少见,但是能够对自己的产品达到“精心雕琢”甚至像“金娃娃”一样用心呵护的工匠却凤毛麟角。所以,我认为,如高凤林一样的大国工匠,他们创造的与其说是技术传奇,不如说是人生传奇和精神传奇。他们有着自己明确的精神价值追求和较高的人生境界,既不满足于一时的成事,也不满足于世俗的所谓成功,而是用生命演绎传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所以提“工匠精神”,重点在“精神”二字。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这也不可避免影响工匠群体,很多人更重视能够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业务技能,而忽视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更高的价值追求。有些产品我们做不出来,恰恰是因为缺乏用心钻研、勇攀高峰的工匠;有些产品我们做出来却没有竞争力,也正是因为缺乏把工作当责任和使命的工匠。用“心”才会创新,使命感才会赢得市场的信任。我想这就是提倡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般认为马虎将就、大差不差就行的中国企业,长期以来普遍缺少这种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所拥有的“工匠精神”。缺乏工匠精神,被认为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发展智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最大障碍。

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工匠精神,古代我们有鲁班,近代我们有很多的老字号,如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现代我们有华为、中国高铁等世界著名品牌。但我觉得,中国古代、近代的工匠精神,留传下来的大多是美好的故事而不是世界著名品牌;现实中一些留传下来的老字号,不是在发扬壮大,而是后继无人,品牌的声誉和美誉度在变质、消失;在当代世界著名品牌榜中,来自于中国的品牌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于是一些人转而认为,不是中国人缺乏这种精神,而是中国不适合这种模式。工匠精神在当代,只适合于高成本高收益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反之,在人均收入低、消费档次低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不愿或不能购买高质高价产品和服务,企业自然会选择低质低价、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我对这种意见的批评是:看看这些年中国人如何到海外市场抢购商品便可知晓,现在中国人的需求结构正往高级化方向迅速地升级,但并没有逻辑地转化为拉动本国企业工匠精神发扬光大的力量,而是转化成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不是中国不适合工匠精神的模式,而是因为某种原因的作用,使这种精神无处发扬,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格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运行,塑造出了漠视消费者的各种企业顽疾,它们是不是我们历史上“工匠精神”淡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消失的根本原因?应该说,由于短缺的市场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削弱了竞争意识,削弱了消费者本位的格局,长期阻碍把视消费者为上帝、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的发展。在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因此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开始增强,尤其突出表现在以出口导向为目标的市场领域,一些新的产品品牌开始出现。因此“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只能在市场的环境和土壤中。目前我国已经过了物资缺乏的年代,因此发扬光大过去的工匠精神、追求中高端的转型升级很有必要,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初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詹纯新(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目前,由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发起的“工业4.0革命”席卷全球。如果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革命中不能守住现有优势,做出创新成果,就很可能失去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严重影响。只有具备优异的制造能力,才具备基本的竞争能力。中国必须尽早、尽多地培养熟练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才能在工业人口基数减少的不利环境下守住核心竞争力。

怎样践行工匠精神?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缺少“工匠制度”。人们经常问,为什么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转变为工匠精神去创造物质财富?为什么这种聪明经常转化为它的反面: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甚至为了赚钱而故意生产有毒食品?工匠制度并不是哪路神仙来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

由此看来,缺少工匠制度还是表面化的解释,制度背后相互作用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原因,即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缺乏和必须重构的东西。例如,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有多少是提倡青年人去做一个扎实工作一辈子的“工匠”呢?在学而优则仕的文化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缺失的是社会鼓励工匠精神的文化。所以,没有建立起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也就无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无法从一个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全球制造强国。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满足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如果在贫困阶段,我们说提倡工匠精神有些奢侈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卖方市场下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文化,将被买方市场下的物质文化彻底替代,供给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将会自动驱使企业追求品质和品牌。在买方市场下,其物质文化的本质是竞争。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厚植市场竞争的土壤,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打破市雎⒍稀H绻行政垄断格局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领域日趋盛行,工匠精神就很难普遍出现。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行为文化。就重构国人的工匠精神来说,一是要鼓励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在研究日本产品精细化的原因时指出,日本妇女在购物时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压力和动力。而国人“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变相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二是要教育和鼓励国民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个人习性。只有爱干净、讲卫生的民族,才会有工匠精神,否则就是空谈。因为只有讲究,才会有精神,处处“将就”,“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讲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企业组织必然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管理文化。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一个最具体的、最核心的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只有把客户、消费者摆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标;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把商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把附加值做到最大,才能以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企业的这一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在管理上可能要采取许多方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要管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灵活性”上,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态度很难想象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高精尖质量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傻,其实是精明。这方面国人需要学习和补课的地方太多。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工匠精神、工匠制度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方式。例如,如果政府对市场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不处理,就等于是变相地放纵这类行为,最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使市场中充斥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等自杀行为。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假货盛行是工匠精神的天敌。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结果就是毁了整个行业。中国许多行业在这方面教训惨痛,应尽快形成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形成制假必重罚的机制。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层次最高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国家最高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才能慢慢形成。最近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人才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指出,工人技师可以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这一政策给予了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更多元的薪资和福利形式,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工人技师的行业中来。中国要崛起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崇高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高实业和技术技能的开始。

李国武(湖南省人大代表、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大国工匠”如何炼成?企业自身的坚持和培育是基础,职业教育的完善是前提。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就社会而言,需要从实体经济的需求出发,重新定位和规划职业教育。要走出只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打造一支具有“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大军。

同时,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工艺、尊重工匠、追求专业品位的好风气,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相匹配的身价,并提供符合其身份的社会报酬。这是一个漫长的文化培育过程。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8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

一、工匠精神的概念及时代意义

1.工匠精神的概念工匠精神的社会意义不仅指一些手工艺人,而是指一种理念,一种敬业精神。专注于细节,并将其做到最好,并保持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研习琢磨的态度,这就是现在工匠精神的概念。

2.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工匠精神是现在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因为社会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可惜的是由于工匠精神的流失,中国的制造业一直被各国诟病“以量取胜,质量不好”。所以要重塑工匠精神,做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要想国家越来越富强,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中职学校就要把工匠精神作为培育重点,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需要具备工匠精神的一线实用人才。

二、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工匠精神要求匠人在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具备精湛的技术,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确保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所有任务。然而,在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工匠精神几乎消失殆尽,分析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传统教育观念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职业教育在社会各界中仍得不到高度关注,再加上部分教师或学生始终持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对工匠精神的了解并不深入,或是错误地认为工匠精神对今后的发展毫无意义。由此说明,工匠精神的培养缺乏社会的支持。

2.政策制度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虽然已从之前的供应短缺发展为产能过剩,但过度追求经济利润,将会不注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导致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工匠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工匠精神的培养造成了影响。

3.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社会日新月异,近些年自动化、机械化生产技术已逐渐代替传统手工工艺,导致部分传统工艺失真失传。同时,职业教育通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未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教育任务与目标,导致学生仅具备职业精神而不具备工匠精神。此外,部分职业学校师资条件差,缺乏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或是现有的实训设备无法满足教学与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接受更为优良的教育,难以实现培养工匠精神的目标。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每学期均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但通常是让学生在中小型企业充当廉价劳动力,无法为学生在发展自己综合能力与培养工匠精神方面上提供有效帮助。

4.主动意识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不高,一旦遇到难题极易产生懈怠、放弃的心理,缺乏工匠精神强调的耐心、细心与恒心。此外,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相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加大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力度,等同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可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渗透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均离不开工匠精神,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今后需要从事会计工作,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工匠精神,能够借助这一精神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会计工作的热爱之情,使其形成严谨细致的专业态度,今后在学习与工作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工匠精神可为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提供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并提升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会计电算化是中职学校的重要实训课程之一,教师在开展实训课程时若是注重渗透工匠精神,可实现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真实案例时可融入工匠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工作的责任,促使其培养职业精神。

四、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中工匠精神的实践应用

1.课前教学视频制作中彰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个人对于自身角色的一种精神追求。工匠精神并不是针对某一个职业,而是人人都应该具备。所以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就需要以工匠精神彰显为核心,利用自身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与精神理念。教师应该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淡泊名利,用无私高尚的精神培养出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优化教学方式,关心学生的思想发展,尊重学生的感受,开发不同的教学方式。

2.设计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时彰显工匠精神若想将工匠精神融入会计电算化的实训内容中,教师应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分析,以此组织并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发现电算化课程中提示报错信息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注重传授学生相应的技巧,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做到认真、执著与细致。

3.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彰显工匠精神在日常课前自主学习中,教师可以开设关于学生自主创业的社团,定期举行与工匠精神有关的自主学习比赛,并制定出相应的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赛,让学生在比赛的同时可以认识到工匠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4.师生课堂交流互动中彰显工匠精神教师应该把握工匠精神的本质,帮助鼓励学生自觉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在教师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相结合,明确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在交流互动中前进和发展。

5.准确定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地位,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发展遇到的阻碍很多,这主要因为难以结合会计的发展根源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而且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强化会计问题的处理,就需要我们将会计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机结合,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完善财务软件工作,在提升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善,从而更好地解决信息掌控者与企业间的矛盾关系,实现会计电算化综合性能的发挥,为促进工匠精神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6.顺应市场经营环境,树立正确的工匠精神为了更好地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工匠精神的不断提高,应始终秉承科学的学习观,对会计电算化教学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致力于学科基本职能发挥,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所以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只有切实注重工匠精神的发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朝着信息化与数据化的方向发展,将教学过程变得信息化与数字化,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五、小结

总而言之,专业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工匠精神与优良品质。因此,在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之一,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工匠精神,创设出培养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注重引进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实现提高综合能力并培养工匠精神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霞.基于翻转课堂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5).

[2]鲁晶晶.浅谈职高财会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职业,2018(14).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9

“工匠精神”,往往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德国的机械、瑞士的手表、日本的匠人曾凭此誉满全球。在某种程度上,日本匠人已成为“工匠精神”的代言人。

日本堪称“匠人国家”,从江户时代起,“匠人文化”就受到广泛推崇,传承至今,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符号。“匠人精神”不仅是其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沉淀。几百年来,日本企业可谓将“匠人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是日本的一些中小企业,其创始人和传承者能够坚守在某一领域潜心钻研、精耕细作,通过某个环节核心技术的不断积累,实现技术和应用的突破,从而在业界赢取独一无二的口碑和地位。这也是“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和秋山木工的创办人秋山利辉等日本“匠人”在国际企业界备受追捧的重要缘由。

何为“匠心”?简言之,就是“用心”,是发自于爱,无所保留地将精神和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的一种意念;更是一种承诺和信誉。秋山利辉的话道出了“匠心”的精髓:“一流的匠人,首先是人品,其次才是技术。”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从来都不缺乏匠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个以速效、刺激为先,过分追求创意、美学的大环境里,“匠人精神”似乎显得不合潮流。然而,尽管很多传统技艺已经或即将被高科技所取代,但它们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是无法被取代的,“匠人精神”便是一种超出技能范围的德行素养。也许,当“匠人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常识时,中国企业的面貌也会焕然一新。

当前,“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在企业界颇为盛行,不少处于困局中的企业甚至其将视为圣经或行为准则,希望藉此获得颠覆或重生,却将像匠人一样追求产品品质的精神抛诸脑后。这种本末倒置的理念和做法使得一些传统企业已然迷失在“互联网思维”的泥沼之中,不会真正以用户为本,花精力去研究和解决他们的“痛点”。

所幸,还有一些清醒的头脑。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在2016中国服装论坛上一语中的:“传统品牌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更应该坚持做好产品。”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在论坛上也发表了略同的观点:“不管线上线下怎么变,产品永远是1,服务、体验、渠道都是不断加0的过程,应该始终围绕着产品布局未来。”

现代商业社会,追本逐利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一颗求本固源的匠意之心,也无法生产出充满诚意的产品,也就难以更好地持续地获利。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10

从“制造”到“质造”振兴实体经济

诸建勇说:“在我们6000人员工大会上,强调的是工匠精神。在消费转型升级的经济新常态下,低质、低价的传统制造越来越难以在市场立足,市场需求只会拥抱高质、高端的‘质造’。企业不必一定求规模,但必须寻找自身的独到之处。日本制造秘诀之一就在工匠精神的传承。我们要学习不忘初心,也要学习日本企业的匠心。”

“需要工匠精神的,不仅是大企业,我们这些从事来料加工的小作坊、小企业,只要有工匠情怀,一样能成为‘小而美’的企业。日本不少企业规模并不大,很多甚至像我们的来料加工点一样‘蜗居’于民房之间,但产品出众,企业存在了上百年。”他认为小企业小作坊也可以高大上,无论大小,工匠精神都应该成为企业的生存态度,应该代代相传。”郭成说。

从“工人”到“匠人”培养技能型人才

“真正好的工匠,培养很难,流失很快。”郭成话锋一转,打造一支真正有工匠精神的队伍并非易事。郭成说,过去文成从事来料加工的,大多是下山脱贫的妇女,92岁的老奶奶还在做鞋面赚钱。“小而美”的企业急需年轻人的工匠精神。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工人、工匠。

现状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远比对研发人才的需求大。现在的矛盾是,很多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高技能人才,而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却存在就业危机。加大力度培养技能型人才,更能促进公平就业机会。

从“匠心”到“匠魂”打造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