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价值十篇

时间:2023-07-03 17:55:06

劳动教育的价值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1

论文摘要:从学校体育工作地位和作用以及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来说明体育教师的劳动有其特有的价值,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社会的草重。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协调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或长或短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在这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充沛、旺盛的精力从事文化学习,以健康的心态进行各种交往,还影响着学生今后能否很好地面对社会迎接各种挑战,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体育教育能实现这一功能,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的功能,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有利于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体育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措施。WWW.133229.CoM体育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校体育本身就是普及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校不仅能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能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成为终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一员。另外,系国魂于民心的竞技运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竞技运动的基础也在于学校体育。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学校体育打下的基础,最后才攀登上竞技运动的高峰。所以说,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练习中得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成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具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和理论与亲身实践的高度结合这样两个显著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的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基础却是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传授,技战术的演练,示范保护的完成,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各类情况的分析和处理,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等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

体育教师的劳动也具有一般劳动的三种形态。即劳动的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结形态。体育教师的劳动在这三种形态中与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的特点。首先,体育教师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出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那样明显、突出和迫切。体育教师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体育教学的要求,一方面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努力保持一定的体能储备。人到一定年龄后,体力必然下降;锻炼停止一段时间,动作就呆滞,技术就生疏,平时不进行身体运动的备课,课堂上就再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师潜在形态劳动的特点。

其次,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性格和运动技能的明显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学生共性的同时还必须特别注意个性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教师的劳动场所多在室外,他们除了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外,还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之其它课任教师不能不说要辛苦许多,这是体育教师劳动过程中流动形态的表现。体育教师劳动的凝结形态(劳动成果),如前面所述,也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和特征。

再从体育教师劳动范围的广度和劳动作用的深度来看,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比其他教师的劳动有着更多的教育效应。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范围。他们除了校内的“两课两操两活动”外,还有校外的各种体育竞赛、交流辅导等各类工作。仅就校内来看,他们的劳动范围就比一般教师大20%左右。从体育教师劳动的作用深度来看也是如此,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智果断、乐观活泼等优良品格,以及娴熟的技巧、健壮的体魄、优美的动作都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尤其是体育本身的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与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是相适应的,这既是体育引起他们关注和追求的原因,也是体育教师劳动的作用深度所深化的原因。所有这些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都是重要的,也是体育教师劳动效应的客观反映。

三、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出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表现在学生体质的增强上。这种价值在通常情况下既可观察得出,也可用定量的方法测量出来,这是一种有形的价值体现。

2、体育教师的劳动创造了大量的潜在的无形价值。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高尚思想品德和情操。这是一种以意识和能力为表现形式的.无法进行测量的无形价值。

3、体育教师的劳动影响着未来一代社会劳动力的质量。

4、体育教师的劳动促进了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

5、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也表现在学生智力的发展上。体育教师的劳动不仅通过学生体质的增强而间接地作用于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培养他们智力的发展。

四、结论

1、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强度较大的劳动。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2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本文主要阐述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并进一步分析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部分人对体育教师常用的说法,也许当时的体育教师就是这般情形,我们不去考究,冈为80年代以前中国的体育还未兴盛,民生水平并不富裕。可是现在,有人曾想把体育教师上课的课时打八折,也就是说,1节体育课等于其他文化课的0.8节,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体育教师等于0.8个其他文化课老师?可见,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还是有不少模糊的认识,就连个别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没把学校体育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还认为体育只是让学生打打球玩玩而已,体育教师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动。有这样的认识,当然不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有正确的评价。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书中有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对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现代意识、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每个的成长,或长或短都必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才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成员体质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快慢,同时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弱盛衰。www.133229.COm体育锻炼是影响人们体质强弱的一个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而学校体育正是在这方面既为未来的社会劳动者打下了一定的体质基础,又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知识和练习方法。历数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无一不是在学校体育这个“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攀登体育高峰的。因此,可以说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校体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显然,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评价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不可忽视他所从事的专业的特点和从事的劳动的特殊性,离开这一点,就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他的劳动价值。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师虽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进行的。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练习中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却是潜在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获取、技术战术的掌握、示范保护的完成,对教学中学生各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和处理、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这种特殊劳动体现在:

1.体育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蓄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这么明显、突出和迫切。因为人的体力退化较知识的老化要快得多,人的运动青春是短暂的。也冈为如此,国家才给予优秀运动员优厚的报酬和奖励,在国际比赛中设立巨额奖金。到一定年龄后,体力下降锻炼停止就会动作呆滞,技术生疏,课前不进行运动技术的备课,课堂上表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2.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老师在广阔的露天课堂上,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拿支粉笔在室内教学不能不说要辛苦得多。

3.对体育教师劳动的评价与其他学科亦有不同之处。如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就不能单从多少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活”的标准,即学生体育“三基”的掌握,体质的增强,运动人才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学校在评价体育教师时就出现了不设岗或拿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的劳动作横向比较,用一般教学程序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等来衡量。认为体育教师既不批改作业又不做实验,很清闲。殊不知,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教学外,还要承担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是在其他教师下班后进行的。

4.从体育教师劳动范围的广度和劳动作用的深度来看,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比其他教师的劳动有着更大的教学效应。因为从体育教师劳动作用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智果断、活泼乐观等优良品质,也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3

关键词:身体;劳动教育;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3-0049-04

现代学术中的身体研究主要有3条路线:其一是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将身体看成是社会场所;其二是现象学视角,将身体视为社会的起源;其三是结构性理论视角,将身体概念化为连接个体和社会的回路 [1 ]。随着身体与权力关系的暴露,身体逐渐成为抵制各种宏大力量的场域。例如,在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中,发掘女性和性别化语言被认为是摆脱父权统治的方式之一,因而“身体写作”以及“女人腔”就具有反抗权力关系、瓦解菲勒斯中心、解构身心二元对立的意义。与此同时身体开始成为自我认同与自我展示的重要场所。例如,在消费与娱乐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将身体作为工作地点,积极地介入它的形状、重量与轮廓。再如身体刺青——以前被认为是“反抗和偏态行动,总是和海员、流动表演者、罪犯以及社会中其他边缘群体联系在一起” [2 ]——现在已经开始向普通民众敞开,成为“自我表达” [3 ]、“自我认同” [4 ]、以及个体追求独特性的表现 [5 ]。

身体在经历了前古典时期的自由奔放之后,开始受到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的歧视、压迫与忽视,在现代社会开始出现了解放思潮,而当代围绕身体的诉求和表达大有矫枉过正的势头。身体从二元对立、政治社会化过程、文化符号的规训下挣脱出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却日益走向它的反面。商业化、消费化、娱乐化的运作模式悄悄地将“生产性身体”驱赶到边缘地带,而把显示个性、追求物欲、迎合虚荣、释放欲望的身体置于人们的关注中心,对当代青少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良的影响。

一、身体视域中的劳动价值

对于学生来说,“生产性身体”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劳动的身体,也就是劳动教育的问题。中央教科所徐长发研究员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脉络。建国初期,借鉴了解放区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制度,举办了各种工农教育学校与机构。1953年到1957年,开始借鉴苏联教育模式,要求加强劳动教育与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教育部随之明确规定初、高中需增设劳动科。20世纪60年代之后,劳动技术教育成为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1978年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1993年之后素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肯定,使劳动技术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和建国初期及随后一段时间内高调宣扬的劳动教育相比,当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表现得尤其“低调”,以至于在很多学校难见劳动教育的痕迹。虽然2001年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劳动技术教育 [6 ],但劳动教育并没有受到一些学校足够的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也开展得不够理想。学校教育与劳动的疏远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担忧,并对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激烈争论。担忧与论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劳动的特殊意义。劳动除了可以“安顿”学生之浮躁外,还可以促使认知的转型、情感的丰富和美感的产生。

1.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心灵的宁静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经济增长方式中的“虚拟”权重不断增加,刺激着人们以创意与冒险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生产机制中的无处不在的竞争与分工消解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感,越是人多的地方“孤独”感愈发强烈。在上层意识领域,“宏大力量”的召唤开始变弱,人群的离散性持续增强,公众目光从集体意识转移到个体利益和诉求之上,形成了光怪陆离的个体生活“怪象”。由生产和生活图景构成的认识局面随之发生根本改变:连续感、整体感、普世感、集中感、永恒感与崇高感被逐步解构,人们只能以片段化、局部化、本土化、分散化与庸俗化的视角诠释周围的世界。总之,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机制、意识形态、认识范式与文化心理等现状不断地生成“驿动”的生活图景,浮躁与急功近利弥漫到各个领域,实在感、稳定感与充实感的“机会成本”不断加大。

在马克思的世界观中,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是人与社会之本质体现,身体存在的本质就是自觉自愿地裹挟着自身“冲入”到劳动中去,以此区别动物的肉身存在——劳动的身体就是“人”的身体。当代人群浮躁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丧失了“劳动精神”,疏远了劳动而且体会不到劳动之德、劳动之美和劳动之愉悦。在布迪厄的身体研究中,社会划分以符号化形式作用于身体,引起身体资本而使其参与了社会阶层的区分。工厂、作坊、实验室、田间和地头等“生产性”场所常被理解为低端场所,其中的工作者被认为是身体资本化程度较低的“蓝领”或者“农民”。人群涌向能够促使身体高度资本化的工作场所,而这种场所往往镶嵌着巨大的压力与高度的控制,常常在制造紧张与胁迫感的同时炮制出漂浮与失落感。与这些场所盛行的心理困惑相比,低端劳动场所中身体的投入暂时终止了意识中的各种纠结,更容易让人们满足,内心更为踏实与平静。

2.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认识的转型

“如果没有拟人说,人类将难以在世上立足。假设人们彻底地抛弃拟人说,世界至于我们将变得比任何一位神祇更为陌生。因此拟人说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最根本的反应方式:它是人类在建构其自身、建构其世俗组织及神祇系谱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力量。” [7 ]“拟人说”的本质是以人的形象来描述人以外的宇宙与社会。在原初社会,人类无法忍受“未经勘定”的世界,因为那样只能让人们置于无尽的未知和黑暗,因而人们将世界和社会构想成为一个巨大的身体,从熟悉的身体结构组成推衍出陌生的世界、社会以及动物的种属类别——也就是所谓的“体现逻辑”。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知识观的变化,这种朴素的认识论开始逐渐被那些可计测之物,如数据、线条、符号、代码、指数等所取代,但“拟人论”并没有彻底退出认知领域,而是广泛存在于语言、文学、艺术之中,悄悄蜷缩在思维深处,默默发挥着作用。这种由奥尼尔所提出的身体摹状认知策略与我国学者提出的“体知”具有相同的意蕴。“体知”是杜维明先生在1985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建构儒家特色的知识论,即“默会之知”或“身体之知”—— 一种“无法用命题性语言来表达”的认知方式 [8 ]。

学校教育中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模拟知识发现的过程,具有高度符号化与简约化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与抗拒。劳动教育增强了认识的自然性、生活性、实在性、鲜活性,赋予学生体知的机会:学生以自己所熟悉的身体形象、身体组织结构、身体的远端近端、身体功能等为认知中介,以联想、类比、隐喻、拟人的方式拉近陌生的世界并对其进行分类、组织与演绎。按照分析哲学的观点,在人文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存在着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地带。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感觉的综合能力去把握它们,却无法充分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它们。劳动中的体知使学生有机会发现符号化知识中受“语言的界限”过滤的部分,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3. 劳动中的身移与情感生成

赵立行教授在《忧思现代文明的另类视角——读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一文中,深刻分析了桑内特关于建筑与身体/文化之间的关系 [9 ]。在桑内特剖析视角中,希腊以降的城市发展史和身体形象(器官)紧密联系,身体形象(器官)分别对应着人类历史上城市理念和类型。在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时代,人们以“声音”和“眼睛”来参与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并通过城市形象规训身体行为。希腊人注重声音,因而公共集市、公民大会场、普通居民的房顶,都是聆听和发出声音的地方。开放、易于沟通、便于声音传播是一切建筑的设计基础。在声音的召唤中,希腊人更加关注集体和城邦的利益,体现出一呼百应的公民精神。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更注重眼睛,因而罗马建筑往往注重中心、一致与秩序。无论是万神殿、竞技场还是被罗马征服地区的城市,都体现出对眼睛的驯化,以此将威严、永恒、秩序的观念浸透到人们内心。查德·桑内特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劳动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物质空间与人类情感具有隐秘的联系:“置身”广阔空间中的人群渴望接近与交流,“置身”封闭拥挤空间中的人群感到疲劳与烦躁;“置身”公共空间的人群会倾向于开放与接受。劳动中的身移就是将身体置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之中。在敞视的、封闭的、安静的、拥挤的、整齐的、凌乱的、神圣的、世俗的劳动空间中——极目远望、贴身观察、低头沉思、环顾四周、正襟危坐、挥汗如雨、诚心正意、自由穿行会在身体的空间抛入与空间信息的反作用中生发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

4.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审美体验

“美是什么”一直是学术界孜孜以求的目标。除了传统的形式之美、心理感受与象征美之外,还有学者从其他的角度审视了美的本质。林赛·沃斯特认为,许多世纪以来,人的意识系统一直在建立自身的保护网络以回避那些不受欢迎的体验。美学冲动往往产生于人们回避令人烦恼的体验的过程中。人们允许自己为一些没有效应的行为所控制,从而把注意力从他的生活重心中转移开去。在真正的艺术体验中,人变得飘忽不定并且不再控制一切。艺术的感动对于接受者的作用力就是使他的精神世界出现某种程度上的神情涣散状态 [10 ]。

长期湮没在“符号化”空间中的学生,容易失去积极敏感鲜活的情感表达与感受力,进而失去感受美的动力与美学品味,也就容易被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劫持着走向浮华与颓废。青少年希望摆脱社会规范对身体的束缚,但却会在工业商业设计的美学标准中失去自我。“90后”、“新人类”、“沙玛特”、“哥特式”等青少年群体把身体视为抗争与表达的地点,但却在身体的设计、装饰、修改、自然权利等方面走得太远。在奥尼尔的分析中人际关系、政治力量、社会伦理风俗、商业机构等都参与了身体的规训与设计。将身体投入劳动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让身体摆脱上述各种力量的控制而进入“无欲无念”状态,以此来建立自身的“保护网路”,回避那些令人不快的体验,从而体会劳动带来的“神情涣散”和让人激动不已的“美学冲动”。

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与现状看,劳动教育的定位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人呼吁在学校中实施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视为教育内容;欧文和马克思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把劳动作为教育方式;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课程的分支。从劳动技术教育角度看,很多国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我国劳动技术教育要求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个别省市制定的劳动技术教育具体化到细枝末节,如《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用各种布料设计制作各种新型小布艺、服饰作品,学习机缝的基本方法;学习刺绣、编织、服装裁剪的基本技能”。澳大利亚在初中开设商业原理、农村簿记、速记、普通商业研究、家政、木工、金工、制图技术、农工机械、畜牧业、农业等 [11 ]。德国则为学生提供了分年级的机器的操作与工具使用、工业生产、经济方式、家政和职业等方面的技术 [12 ]。

在劳动教育定位不够稳定而劳动技术教育又越来越细化的情况下,就有必要梳理统领劳动教育的核心线索,寻找内在各种劳动形式中的统合精神。尽管我们习惯于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区分开来,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非是没有交集的两种劳动” [13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只不过是劳动的两种具体的“类”。统合劳动的精神就是蕴含在两种“类”之中的“共相”:包含着意识的身体或者说包含着身体的意识,一起创造出了价值,具有了主动性、积极性、生产性、生成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在于谋求劳动技能的提升,而在于通过劳动教育改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灵魂。

三、身体视域中的劳动教育策略

从身体角度探讨中小学劳动教育策略,不是对当前劳动教育形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希望拓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组织视野,赋予中小学劳动教育新的内涵与外延。

1. 构建系统身体训练的谱系学

长期以来,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不断地发生矛盾。形式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活动开发人类感觉器官功能,实质教育则强调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从形式教育的立场来看,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一种很好的身体开发途径。中小学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着不同的目的:职业技术旨在劳动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小学劳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动手能力”的关注不仅要放在“实际操作”之上,还应该关注“动手能力”背后的意蕴——“动手”以“动眼”“动耳”“动脚”“动身”为支撑平台。也就是说“动手能力”是建立在身体各部分功能的充分发挥基础之上,其他身体部分“动能”的缺失都会导致“笨手笨脚”状态。为促进学生身体与器官功能的平衡发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妨将身体训练图谱纳入视野,以不同语境下的身体规范为目标计划性地开发学生“眼睛”、“鼻子”、“耳朵”、“四肢”、“身躯”等身体部位的功能。

2. 丰富劳动教育的身体参与空间

劳动教育中身移是世界各国流行的做法,除了可以在教室内进行劳动教育外,还可以进入“家庭空间”,如美国、加拿大、丹麦、捷克、泰国、肯尼亚、芬兰、印度、阿曼、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伊拉克、新加坡、埃及、尼日利亚、苏丹、坦桑尼亚、冰岛、苏里南等国家实施的“家政”教育;“园林空间”,如加拿大、韩国、尼日利亚等国实施的“园林教育”;“山林空间”,如朝鲜、苏里南等国实施的“山林”与“林业”教育;“渔业空间”,如尼日利亚、苏里南等国的“渔业教育”;“农村空间”,如巴西、阿曼、伊拉克、以色列、津巴布韦、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苏里南等国实施的“农业”与“农业实践教育”;“饲养空间”,如印度要求学生“打扫农村鸡场与牛圈”的规定和尼日利亚的“家禽饲养”;“建筑空间”,如苏里南的“建房与木工”;“市场空间”,如德国要求学生在“附近市场”里进行劳作、马来西亚为培养学生“买卖态度”而进行的“商业实习”等 [14 ]。

3. 减少劳动教育中的压迫性环境与因素

中小学劳动教育既有组织性又有非组织性的特点。组织性体现在劳动的目的、计划、过程、时间、地点、安全保障等,都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精心设计。非组织性指的是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时刻处在教师监控之下,而是有一定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变换身体姿势、移动身置、补充身体能量、暂停或继续工作等。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的投入会触发不同方向、不同纬度和不同程度的思考、追问、灵感与情感。这是一种发生在身体内部的自为的认识与情感过程,外界无法侦测,难以监管。不适当的外部干涉会扰乱、中断、终止这种思维与情感过程。消除压迫性工作环境、减少教师的过度指导并降低竞争性要求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生活、美学与伦理价值,还可以促进学生顺利舒畅地进入“体知”状态。

4. 劳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身体充盈灵魂

现代学术研究已经跨越了身心二分的古典传统,认为身体与“灵魂”具有相互建构的无法分开的关系。在学术上探讨身心一元论与现实生活中追求身心一元论还是有差距的。不管我们怎么强调身体的重要性,最终还是希望通过身体的规训而展示人的全面素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身体而充盈“灵魂”。强调劳动教育中身体感官的开发、身体的空间位移与消除身体的压迫性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学校生活的死寂与平静、安抚学生的浮躁与功利情绪,消除学生好逸恶劳的意识,避免道德的滑坡与人生的颓废。

参考文献:

[1]Chris Shilling. The Body in Culture,Technology and Society[M].Thousand Oaks,CA:Sage,2005.

[2]S. Benson,Inscriptions of the Self:Reflections on Tattooing and Piercing in Contemporary Euro-America[A].In J. Caplan(Ed). Written on the Body. Princeton[C].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3]J. Greif,W. Hewitt,M. L. Armstrong. Tattooing and Body Piercing:Body Art Practic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J].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1999,(4):368-385.

[4]M. L. Armstrong,A. E. Roberts,D. C. Owen,J. R. Koch.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Body Piercing[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4,(1):58-61.

[5]Marika Tiggemann,Fleur Golder. Tattooing:An Expression of Uniqueness in the Appearance Domain[J].Body Image,2006,(4):309-315.

[6]徐长发.我国劳动技术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4,(12):11-16.

[7]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M].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8]顾洪亮.责任与体知[A].陈少明.体知与人文学[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9]赵立行.忧思现代文明的另类视角——读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A].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身体与城市[M].黄煜文,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0]杨晓峰.美学本体、美育和审美信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3):125-128.

[11]孙智昌.澳大利亚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0,(2):22-24.

[12]傅小芳,周 俪.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2):35-40.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4

1.成人教育价值释义。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是关系的客体与主体在一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效用性满足或积极作用,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吻合。客体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本身对主体的的满足程度。

在成人教育范畴内,成人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的人,成人教育的客体是成人教育活动。成人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作为社会的人有着接受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的存在、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人的发展,满足了这种需要。人们对于成人教育认识不断深化的根本因素在于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实现对社会环境的改造,自身有着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在特定的范围内使人的发展的需要得以实现。成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表现于成人教育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由此,成人教育价值可以表述为: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活动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发展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显而易见,成人教育价值存在于成人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是成人教育发展动力。

2.成人教育价值的形成。已经走上社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以及作为人本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产生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有需求,也就有了创造价值活动的动力。在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中,主体的需求——人对价值目标的追求起主导作用,是成人教育价值产生的核心。而成人教育客体——成人教育活动有着促进成人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功能,能使社会的人接受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没有客体的存在和功能,就不可能产生价值,成人教育客体是成人教育价值产生的基础。

成人教育价值是成人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成人教育主客体的相互统一,客体的功能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才能形成成人教育价值。成人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成人教育价值形成的过程。成人教育主客体的相互运动的过程,表现为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个方面。

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是指社会的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其需要作用于成人教育客体,使成人教育客体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适应主体的需要,与主体的需要相接近。成人教育活动在主体社会的人的需求导向下,被主体所制约,并具备了主体需求的特征。

成人教育主体客体化,是指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它影响、限制、改造着社会的人,进入主客体关系后,接受教育,被客体限制和改造,按客体所设置的教育目标,得到充实和发展,具备客体所规定的人才规格的特征。

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是成人教育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运动,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制约,以及成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成人教育价值的产生是成人教育主体客体双向运动的结果。某种意义上,成人教育价值是成人教育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的总和,主体因客体而获得价值,客体价值因主体价值的实现而体现。

二、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存在及其特性

在以前的研究中通常把教育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从而使劳动者和物质生产部门均取得收入的增长。

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形成于成人教育过程之中。成人教育过程始终是围绕增进劳动者的素质,发展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形成教育经济价值而展开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劳动者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于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训练。人们的科技水平、生产技能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和培训。成人教育的教育培训功能与劳动能力提高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对劳动者的能力增值,即劳动者增值有着直接的作用。通过成人教育可使简单的劳动力加工为复杂的、较高级的劳动力,这一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使劳动者劳动能力形成并增值的过程。成人教育可以为劳动者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阶段都能得到提升。劳动者智能和技能的提高直接效益显现于个人收益增加,同时生产效率提高自然会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也是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实践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

时代的发展,价值的创造已越来越转向智力劳动,在教育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科学发明、技术进步,在价值的创造中显示了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实现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是教育经济价值的固有特性的表现:

1.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双重性。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双重特征。在成人教育活动中,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本身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同时都体现了经济价值。成人教育的多重(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作用、职能、功效、效用等),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精神上的效益、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成人教育主体实现其经济价值同时,客体经济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2.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间接性。教育的直接效果不是经济价值或经济效益,教育的投资功效并不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而是必须在教育过程完成后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偿还。和其他类型教育投资一样,成人对教育投资变为教育能力发挥教育的经济价值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有一个知识能力转化的周期。事实上,由于成人的学习特点的业余性也使学习到的技能可以相对较快地应用于工作,与青少年学校教育经济价值相比,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间接性虽然不是很明显。但相对于其他投资来说,间接性还是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特点之一。

3.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显著性。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动因是教育。依靠教育的经济价值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近现代世界经济运行中的显著特点和成功经验。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计算出美国从1900年~1957年的50多年里,物质投资所赚回的利润增加了3.5倍,而教育投资所增加的利润却高达17.5倍。现在我国成人教育的教学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普通教育资源和闲置社会资源来进行,成本低、需要投入相对小的特点也决定了成人教育无论是短期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的费用相对较低。基于此,成人教育投资的高收益特点也是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显著性的具体表象。

4.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长效性。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的特征之一是持久显现性,它不会突然显现出来,也不会很快消失,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渐进的过程,它持续作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知识到技能和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经由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社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只要在物质生产部门工作,就能长效地发挥效用,即使从事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作,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教育能力也能发挥出明显的经济效益。由教育把科学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作用效果更长久,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持久地显现于经济运行中。

三、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1.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的理论分析。马克思关于教育将影响经济价值形成的思想,对于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指出,依靠教育和训练培养出来的熟练劳动力或科技人才,是不同于简单劳动力的。因要修改一般人的本性,使其在一定劳动部门获得熟练和技巧,变成发展和特殊的劳动力,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无论如何是必要的。马克思在论述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指出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同时指出劳动力能创造新价值绝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延长劳动力的教育年限,提高劳动力的教育程度,那么劳动力就会生产出更多的新价值,社会财富就会不断增加,经济就会不断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深化了人类对自身生产潜力和经济价值的认识。将人力归结为人力资本,明确强调了人力资本的内在质量对于财富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本之所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是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即人口和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的质量便越高,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会直接提升劳动边际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要素更有效率的组合和应用,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率的改善,减弱、抵消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现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强调人的智力、素质、道德修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实践。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体现其经济功能。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体现其经济价值。现代经济、现代生产之所以向成人教育提出各种需求,其原因也是因为成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具有社会经济功能。基于此,我们认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进程中,成人教育发挥持续进行劳动力开发功能、有效实现生产力转化功能和促进生产力全面发展功能,其自身的经济价值无疑也因此得到提升。

(1)就直接性而言,成人教育能够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推动经济与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能够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例如,通过劳动者的训练来改造工艺流程、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

(2)就间接性而言,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性投入,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突出的表现在于训练了全体劳动者适应知识和技能持续演变的能力,并培养了劳动者适应经济发展的习性与态度。这样的间接功能,在实现社会经济乃至社会整体发展目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6

一、劳动精神内涵与劳动情怀培育

在对劳动精神内涵及劳动情怀培育的探讨中,与会代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见解:第一,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劳动与劳动精神。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问题,要从这个源头来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逻辑展开,是打开人类社会奥秘的一把锁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决定了马克思对旧世界批判以及建构新世界观的基本点,即把资本对人的统治转变为自由的劳动。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审视和批判是从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揭示开始的,他对未来社会的阐释也与劳动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相联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劳动精神是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劳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认为,劳动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预设为人的类本质,这种劳动过程伴随着精神性的审美活动。作为人的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是在共同体精神的力量下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从事的劳动。第三,劳动情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追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教授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本途径,“劳动情怀”是建立在对劳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升华为价值观的、较为稳固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德、劳动习惯等内容的总称,具有内化于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意义,强化大学生劳动情怀培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二、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创造性提升

劳模精神不是一个凝固的范畴,它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升华。与会代表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劳模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第一,劳模精神培育的现实条件与历史任务。田鹏颖教授认为,劳动是劳模精神的基本依托,异化劳动状态下无法产生劳模精神,只有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时才能形成劳模精神,即在扬弃了私有制异化劳动的公有制条件下才会形成劳模精神。延安大学郝琦教授认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劳模故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劳模文化是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委党校曾俊教授认为,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加强“使命感、责任感、进取意识、牺牲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等“人的软实力”教育。第二,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刘文教授认为,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其一是劳模精神的哲学内涵提升。应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力理论出发,探究劳模精神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内在机制,丰富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其二是劳模精神的价值提升。应从劳模精神的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及道德实践价值三个层面拓展其在新时期的时代价值内涵。其三是劳模精神的实践提升。应从国家荣誉制度与治国理政的实践视角探索研究劳模精神的现实指向。第三,在当代中国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孙力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对劳模精神的崇尚关联着人的解放,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劳模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首先,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矫正;其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升华;再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工匠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的时代追求。郝琦教授认为,延安时期的劳模运动孕育了伟大的劳模精神,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改造力和影响力,劳模运动祛除了劳动人民心中“劳动下贱”的封建腐朽思想,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光寿教授认为,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一,劳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榜样,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二,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其三,劳模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师范学院王彦玲教授认为,“铁人精神”是一种具体化的劳模精神,它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具有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永恒力量。

三、产业转型与工匠精神培育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7

【关键词】罪犯劳动;价值评价;价值假定;问题分析

1问题的提出:实践呼吁对罪犯劳动的价值评价

《违法行为矫正法》列入了立法规划,这使得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对劳动教养制度的重新关注。而对劳动教养的审视就不得不理清它和劳动、劳动改造之间的千丝成万缕的关系,问题在于:

(1)劳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和功能?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劳动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谈到劳动的伟大作用时指出:人类“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1]劳动创造人、劳动塑造人、劳动提高人,但不同形式的劳动是否有着不同的性质和价值?

2、劳动以相同的方式在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中体现着不同的特征和性质。有人认为,通过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考察并不难发现,劳动教养既是一种强制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劳动改造中的罪犯劳动则是要体现监狱或劳动改造原则中的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那么,同样方式的劳动是否真的会在不同的制度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及价值呢?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则需要人们对罪犯劳动的价值评价。

2价值假定:罪犯劳动具有惩罚、教育、经济价值

2.1罪犯劳动的惩罚、教育及经济价值的假定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人的意义,是客体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人关于客体的绝对超越指向。价值的主体是人,或人的延伸与结合——社会,而不是物。价值的客体主要是物或事,物是指哲学意义上的物,可能是物质形态的,也可能是意识形态的。”[2]有人认为,罪犯劳动,是为了实现劳动改造之目的,即通过强制劳动的实践,促使其观念的转变,矫正恶习、发展能力、增长体质,即体现着教育价值。有人认为行刑的本质是惩罚,而罪犯劳动是行刑的一种方式或手段,自然也体现着惩罚的性质。所以,罪犯劳动具有惩罚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在我国,对罪犯执行刑罚惩罚,不是为惩罚而惩罚,而主要是作为改造罪犯的前提和手段来运用的。对罪犯采用劳动改造的手段,就必须讲究经济效益。否则罪犯的生产劳动就难以继续。”[3]即罪犯劳动具有经济价值。但也有学者认为,“奴隶社会的罪犯劳动由于完全建立在惩罚和报复的刑罚思想上,因而是有明显的报应性;封建社会的罪犯劳动具有明显的压榨性;资本主义社会的罪犯劳动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二律背反性,而社会主义的罪犯劳动是建立在改造刑基础之上,改造罪犯思想;矫正罪犯恶习;培养罪犯技能,使罪犯成为守法公民是罪犯劳动的根本目的,故而是具有改造性和造就性。”[4]更有人认为,如果罪犯劳动具有惩罚价值,那么行刑方式具有惩罚性是否加重了刑罚本身,而超越了刑罚本身的痛苦。我国的罪犯劳动具有矫正功能,教育功能,而不明显具有惩罚和经济功能。鉴于对罪犯劳动的价值存争议。无法达成一致,然而矫正功能和教育功能具有一致性。所以笔者假定我国的罪犯劳动具有惩罚、教育和经济价值,以对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进行分析。

2.2罪犯劳动价值假定的意义

对罪犯劳动价值的假定,可以避免对其相关的问题讨论之前对其前提条件的争论不休。罪犯劳动的价值既定乃是解决劳动的性质、劳动教养性质,罪犯劳动相关权利以及劳动教养制度和劳动改造制度的出路之关键所在。要对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进行辩证,首先就得解决两者中的劳动是否具有相同的性质,本质和目的。对罪犯劳动价值的假定也是论证罪犯劳动是否应给予报酬的绝症所在。

3出路:罪犯劳动价值假定下的问题分析

如果罪犯劳动具有上述假定的惩罚、教育和经济价值的话,那么劳动的本质就应该是惩罚与教育的统一,改造罪犯与创造物质财富的统一,是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统一。罪犯劳动的价值决定着现实社会问题的出路和改革方向。

3.1劳动具有惩罚价值的假定下,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令人质疑

“我国刑罚的配制是由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性和对罪犯的改造性两个内在属性构成。这两个属性紧密结合,构成一个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里,惩罚性是具有较深层的刑罚本质,改造性是较浅层的刑罚本质”。[5]刑罚这种本质决定着实现其本质的手段的惩罚性。罪犯劳动是实现刑罚的行刑方式,具有强制性。而强制性则是没有选择的自由,则有痛苦性,痛苦是种恶,让劳动具有痛苦,则是一种惩罚。既然劳动具有强制性的痛苦,是种恶,那么在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中的劳动有何区别?有人认为,劳动教养是行政强制性措施,其对象是违法者,时间为1至3年,而劳动改造是招待刑罚的方式,对象是犯罪人,时间据刑罚的长短不一。劳动教养中的劳动是种强制性措施,其劳动也具有强制性,没有选择的自由,这种失去选择自由的劳动就会给该劳动者带来痛苦,这就和罪犯劳动并无二异;加之,国务院1957年8月1日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指出: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用于解决一些特定人员劳动就业问题的行政强制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而劳动教养的惩罚性劳动的异化与劳动教养设立的安置就业的目的相违背;再之,劳动教养的定位是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罪犯劳动改造是劳改机关通过强制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实现改造他们成为新人的活动。1954年的《劳动改造条例》应当贯彻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即都是通过具有惩罚性的劳动来实现最终改造人的目的。所以才有人会认为,“劳动教养实际上已经为一种刑事处罚。”

既然劳动教养已经成为一种刑罚措施,而实际又存在与此相同的劳动改造行刑方式,加之其存在的“实体上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程序上违背程序正义的要求,复议程序的司法救济的缺失。”[7]等诸多的问题。劳动教养的存在合理性就不得不令人置疑。

3.2劳动具有教育(矫正)价值的假定下,劳动应成最为广泛的行刑方式,并且死刑应当废除

我国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联合国第一届预防犯罪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监狱劳动的建议指出:“监狱劳动不应被视作附加刑罚,而是一种有利于恢复罪犯适应能力,为其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防止游手好闲和放荡不羁的措施。”[8]那么罪犯劳动就有矫正、教育、预防之价值。除了行刑的本质在于惩罚之外,人们还主张行刑的目的在于处遇(矫正、改造、复归)。而劳动是行刑的最基本的内容,因为“只有劳动才最能够将有关行刑的法律主义,科学主义,人间主义有机地结为一体。”“受刑人负有接受刑罚之义务,而这一事实并不能成为妨碍受刑人和一般人一样的劳动作为基本生活内容的根据;劳动对于受刑人维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有益;有意义的劳动是维持监狱秩序的最强手段;劳动是受刑人体会或体验人间交往的重要过程;劳动是维持受刑人与一般人的同质性,保持监狱与社会的一体化的重要方法。”“再次,劳动改造要求惩罚与教育相结合,不仅注重劳动这一物质活动,而且也强调思想这一精神要素。”[9]在刑罚整体趋轻的当今世界,教育刑必然成为未来刑罚的主要方式,教育刑的目的即改造犯罪,使其重新为人。同志认为“人是可以改造的,绝大多数罪犯也是可以改造的……,只要改变社会存在,即改变实践活动的内容就可以矫正犯罪者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从而使罪犯成为新人。”[10]而“罪犯劳动又具有矫正恶习,培养罪犯的健康情感及重塑罪犯观念之功能。”[11]即教育矫正价值。那么劳动就应成为最为基础、最为广泛的行刑手段。而未来的刑罚不是为了惩罚犯罪,而是改造犯罪,更大程度上的关心罪犯的社会复归。加之罪犯是可以改造的,那么以报复和消灭罪犯的死刑,顺应时代之需求也应废除。

3.3劳动具有经济价值的假定下,罪犯劳动应给予全额的劳动报酬

劳动必定能创造财富,所以劳动必定有经济价值。罪犯的劳动并不同其身份而改变其劳动本身的价值,所以罪犯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劳动的价值要通过其等价交换来体现。罪犯劳动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手段,并不是刑罚本身,其劳动也并因为罪犯之身份而丧失价值。那么罪犯就应获得劳动的等价报酬。罪犯劳动从而获得劳动报酬,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有人认为:“就目前我们监狱所组织的罪犯劳动而言,罪犯的劳动基本上是无偿的。即便是试行罪犯工资制的少数单位,那种报酬也只是象征性的,与罪犯所付出的劳动是无法比拟的。”[12]罪犯劳动是行刑之手段,而劳动所得是这种手段所产生的孳生物,劳动是种权利,也是种义务,劳动的性质并不因人而异。所以罪犯的合法劳动就应获得合法且对等的报酬。否则,罪犯劳动就成为了监狱企业营利的手段,那么超强度劳动在利益驱动下就在所难免。罪犯的人权就难以得到保障。有人认为,“罪犯劳动的报酬的性质和标准与普通公民之间还是存在着配制性的区别。”[13]也有人认为,即便支付罪犯的劳动报酬也只应付部分,而部分则应用来维持监狱的运行。减轻坐吃山空的危机。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欠妥,正如上文所述,劳动本身的性质及其创造的价值并不因其主体的身份而改变,那么其等价有偿的劳动规律就不应违背,就应支付罪犯等价的劳动报酬,因为罪犯付出了同等的劳动代价。而监狱的运行费用,是由国家保障的,监狱是种惩罚犯罪的场所,不是福利院,所以不应由其承受痛苦本身的罪犯来承担施予痛苦的成本。无论出于鼓励罪犯劳动,还是出于社会主义的罪犯劳动不是剥削性的本质考虑,罪犯都应获得全额的劳动之报酬。更有人认为,可以扣留其部分劳动所得来补偿被害人,这种观点是对被害人的误读。首先,被害人的补偿并不仅限于物质上的,而更主要的是出于精神上的援助;其次,被害人提出的民事赔偿是通过民事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程序来实现的,而其支付者,是加害人本人,而无需监狱参与或代劳;再次,被害人并不限于直接的受害人本身,广义的被害人包括作为第二被害人的受害和加害双方及亲属。所以,笔者认为,如果罪犯劳动的经济价值假定成立,那么罪犯劳动不仅应当获得报酬,而更应当获得全额的报酬。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4.

[2]卓泽渊.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07.

[3]杨显光、夏宗素.劳动改造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

[4]周雨臣.罪犯劳动专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

[5][11]张全仁、翟中东.监狱行刑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28.240.

[6]李小群.论劳动教养的刑事处罚性质[J].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91(3).

[7]陈瑞华.劳动教养的历史考察与反思[A].储槐植、陈兴良、张绍彦.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外国监狱法规条文分解(下册)[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314.

[9]王云海.“法治式劳动改造”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5).

[10]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8

首先我们需要探讨一下德育功能的转换问题。德育功能乃教育者在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定势于政治倾向性方面。更有甚者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用读报纸、讲形势代替德育课,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滞留于表层现象和形式,违背了德育活动规律,致使德育工作一度陷入误区。我们知道:学校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在德育活动中各具功效。德育内容首先源于生产实践活动,又服务于一定社会生产,其中道德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方法,政治教育是方向,它们之间的作用不可替代,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德育内容的有机整体,并产生不同的效能,我国德育的功能制约于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政策,德育功能必须服从于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决定了一定时期教育的总目标、总任务、而教育方针又是一定历史时期党的政治、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所以,德育工作要紧密围绕党的不同历史阶段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教育方针的要求开展活动,以实现德育的功能价值。同时,德育功能的实现和转换要受其内在变化因素的影响。德育功能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德育目的的稳定性。德育价值集中体现在培养为本阶段服务所需要的且具有符合本阶段利益的道德标准、政治倾向和思想观念的人才,以满足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这是由德育功能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二是德育内容的发展性。德育内容的三大组成部分比较稳定,但每一部分具体内容则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不同阶级和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的内涵不断变化,德育内容的发展必然促使德育功能产生变化。三是德育功能的层次性。德育功能的实现建立在受教育者一定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和培养目标之基础上,对学生培养规格的规定影响德育功能的作用,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相应的品德标准。四是德育方法的灵活性。德育方法表现了德育的途径、方式和手段,不同的方法必然影响德育的实际效果。由于德育自身内在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功能的发展性和时代适应性,德育功能的置换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以德育功能的性质和发展动因为契机,根植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态势和生产关系变革之要求。

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德育的政治功能越发倾向于经济性,通过经济职能实现政治目的,德育的生产日渐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在保持稳定、明确的政治方向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经济。德育的政治功能是德育活动的主体,随着社会政治活动重点的转移,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必将有所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工作中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工作,也是全国人民面临的最大政治任务,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尤其在当前形势下这种特点极为鲜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德育工作要突出这个核心,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密切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实现德育的经济价值,这正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

德育活动本身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德育的生产性必须通过劳动力的中介作用并同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价值。近年来现代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人类自身素质发展的步伐,作为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与过去相比较主要表现在: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创造欲望、心理素质、精神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意义,人的内在素质和精神价值成为现代生产不可忽视的生产潜能,它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生产构成要素,德育正是通过启迪、塑造、挖掘人的这些潜在因素,有效地作用于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使之转换成经济价值,社会越进步德育的经济价值越突出。

那么,德育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智育和体育有何关系呢?一般来说,智育和体育是德育经济价值的基础,没有智育和体育良好、完美、和谐的发展,德育则难以很好实现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德育在智育、体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制约二者能力形成的状况和经济功能实现的程度。人们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始于体育和智育,通过人这个劳动力同社会生产力发生联系,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的认识上,认为智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脑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是训练和发展人的体质的重要手段,以此论证教育与劳动力关系容易使人们接受。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析,人们对劳动力价值因素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劣的情况下,人的劳动能力主要通过体力实现的,即人的肌体素质决定劳动能力的大小;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条件下,判断劳动力的能量主要通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越好,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就越高;现代大生产条件对劳动力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由智育和体育形成的人的劳动能力是有工具性特点,这种能力的使用和发挥程度,受德育过程所形成的人的品德素质的影响。

由此看来,对德育经济功能的剖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智育、体育具备一定的生产职能,但作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并非机器,随时可以启动且不停地机械运转。

因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受高层次意识活动的支配,即人的道德价值、思想意识和政治观念的约束,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中枢,是指挥、协调和控制人的活动的核心,人的各种行为都摆脱不了这种控制模式,这正是德育功能作用之所在。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五个方面实现的。一是加工、塑造劳动能力。人的教育过程是劳动力的造就过程,对尚未成年的劳动者施以德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我约束力,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品质,养成认真扎实、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作风,训练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思想素质,这些方面从外在分析表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从内在分析则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性,德育过程直接影响上述问题的效果,表现了德育功能的潜在经济性。二是积极调动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受一定劳动目的和劳动需要的影响,当个体的劳动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劳动者将会付出较高的劳动热情,发挥现有的劳动力积极创造劳动成果。由于人总是受社会阶层、地位和价值观的制约,个体的劳动意愿决定了劳动的时间强度、数量和质量。当一个人因个人意愿和价值目标的冲突,拒绝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即使本人劳动能力很强,其劳动价值依然为零,甚至产生极大的负效应。这种情况下的德育工作可以发挥出巨大作用,思想上的沟通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现有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是德育工作的一般要求,德育经济功能的高层次体现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能动性,把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全部调动起来,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到生产应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经济的腾飞需要以人的开拓性为基点,德育目标要立足于人的潜能的挖掘,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内在需要。四是协调经济管理活动。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就越细。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趋向社会集约化,协调自我行为、协调个人与他人利益以及同集休利益的关系十分重要,德育作用于价值目标的内化影响,取得个人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五是更新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玫革,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属于意识形成的范畴,陈旧的观念意识限制人的开拓思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我国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冲突,固有意识往往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习惯势力。德育内容要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不断注入适应时代精神要求的新鲜血液,促进观念体系的更新。当前经济领域逐步强化了民主观念、科技观念、法制观念、价值观念、联合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市场观念、信誉观念、效益观念、主体意识、开拓精神等,这些观念意识是在道德价值判断的交锋中完善的,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

其实,德育的经济性不是今天才提出的热门课题,德育内容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生产范围的扩大和进步,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透过德育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渗透着显著生产要求和合作特征,溶政治思想与生产性于一体。传统德育一方面突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阶级观念等鲜明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纪律观念等与生产接近的观念意识,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今天德育内容在继承传统内容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增加了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参与观念等现代意识,使德育的内容更贴近生产和实际需要,代表未来生产发展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

可见,德育的经济功能不是不存在,而是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领悟,被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性所淡漠。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透过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解剖其经济功能结构的实质。德育的经济功能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反映的是对劳动力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决定劳动价值量;间接性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经济效果的大校德育功能的多元化不仅能调节自我价值,还能自觉调节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默契和认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价值目标。

德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一般限制于德育内化的程度,不是所有社会个体实施相同的德育内容都能产生等同效果,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前期教育、个性特征、思想品质等状况密切相联。认识德育的经济功能有利于转变现代人的意识,把德育从独立的政治范畴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研究德育经济功能的特点,则有助于人们澄清是非观念,明确任务和方向,科学运用德育功能,为完善市场经济服务。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1.德育经济功能的主导性。

人是生物有机体,又是劳动能力的载体,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即劳动力,其中体力主要指人的身体素质状况,脑力涵盖了两层意义,一是指贮存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思维能力;二是指与社会目的相联系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决定人的知识、能力和专长的服务对象或目标。所以,德育效果直接牵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它是劳动者主体活动的指挥中心,通过意识活动调节人的思维,支配肌体的运动,决定劳动能量的释放、指导人的经济行为。

2.德育经济功能的潜在性。

德育的经济功能并不产生于德育过程,而是通过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使之内化为人的心理需要,这种观念意识附着于人脑之中,不能从外观显现,呈隐性状态。因而人们不易直观考察。当劳动力一旦与物质生产过程连结,德育的生产阶值便会呈现出来,主观意识依照个体价值的需求,协调大脑积极思维,利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产生经济效益,现代企业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祟质的提高,实质上是在进行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价值、道德规范是潜在的经济价值,与生产结合随即变成现实生产力。

3.德育经济功能的社会性。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社会阶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差别较大,决定了人的生产目的和劳动态度,任何一个人不可进行脱离现实的劳动,劳动行为必然从属于一定的价值需要,外在强迫的劳动与内在需要的劳动,其劳动性质不同,创造的经济价值绝然不同。生长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人,必须明确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行为必须同国家需要结合。这样才能使个人需要与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德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将来全身心地投入经济建设之中。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9

一、社会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处于社会经济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交联部位,也就是在文化体系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交界处。因此它对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引起的环境变化等较之普通教育更为敏感。它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远影响,诸如“读书不必种田,种田无须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另一方面也有力地冲击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使其内核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综观近几十年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经济上的需求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原动力。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给职业教育不断地注入动力和活力,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内部结构,并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运行机制。

然而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发生的摩擦也使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趋于突出和明显。

诸如,国营大、中型企业不景气,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动……,这些问题都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城市的企校联合办学出现波折,农村职校农类专业滑波等都是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新问题。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得到社会改革系统工程的支持和推动,另一方面也受到它的制约。职业教育在改革大潮中的社会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化。虽然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经济建设正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但在具体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时,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在选择正确合理的社会价值取向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和对待。

二、个人(学员)的价值取向

个人(学员)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谋生;二是个体发展。“谋生”常随时代、地域和对象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需求。譬如,经济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弟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得一技之长。走上致富之路;经济发达地区的职工、干部子弟则希望能获得一个报酬丰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岗位。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繁多,为发展个人天赋才华提供了广泛选择的天地,因而能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挥个性特长等需求,但求职谋生与个体发展有时是相矛盾的。在目前人们的物质需求未得到较大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舍弃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去谋求高报酬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家长所起的作用很大,而家长的价值取向又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人们通常把科学家、企业家、高干、工程师、教授、医生称为“人才”,而把普通工人、农民、营业员称为“劳动力”;用人单位也常以学历、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当然,个人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生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需要大批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的新型职业人才,“学历社会”将逐渐转向“职业资格社会”,用人单位将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资格。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能实现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统一,届时职业指导将成为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广泛地开展起来。

三、企业的价值取向

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计划经济下,企业依附于政府,重在完成计划下达的生产任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完成眼前的生产任务和职工子弟的入学和就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由依赖型转为自我发展型,成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利益主体。企业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就会自觉地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不断地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职工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将转到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和经济效益方面来。

四、职业学校的价值取向

学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方面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学校作为以育人为核心的办学实体,无论在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下,都基本上服从于社会价值取向。这是由职业学校教育属社会准公益性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劳动力市场、生源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职业教育逐渐转入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的运行机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导致生源市场(各类专业劳动者需求)的涨落,迫使职业学校频频更换专业。但是职业学校不是生产物质商品的企业;培养职业人才不能商品化、市场化,更换专业也不象企业更新产品那样简捷,故职业学校教育偏转到纯经济功利的价值取向不仅有碍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五、优化调节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优化调节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目的是为了较大程度地满足多元价值主体各种合理的需求,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一)职业教育导向性价值目标的确定确定导向性价值目标必须要有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是判断改革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当然也适用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在教育界,人们曾对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服务教育)进行过长时间的争论。实际上社会主义的“功利”和“人本”是辩证统一的。从“功利”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各种职业人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从“人本”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人的解放。表面上两者的目的不同,然而辩证地思考,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又是为了提高人民(社会的主人)的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我们确定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目标,既要满足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造就一支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大军;又要满足个人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劳动者的特长、潜能和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教资源,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调节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教资源,因为职业教育资源是整个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教育资源又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教育经费的投入要与国民经济的总收入保持恰当的比例,职教资源的投入也要与整个教育资源的投入保持恰当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以及培养造就的劳动力的层次和结构要与经济建设所需的劳动力以及生产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一一致,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为此,投入配置职教资源须注意如下几点:

1.投入渠道多元化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范畴。大多数专业教育和培训是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计入生产成本。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因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可增加劳动收入,故职业教育的经费应由国家、企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职业教育除了培养造就各类职业人才外,还在实践教学中生产物质商品,故“以教养教”也是职教的一条投入渠道。

2.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合理配置资源用市场调节配置职教资源有利于培养造就的劳动力在层次、结构方面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然而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繁多,某些专业培养的是企业所需的劳动者,某些专业培养的是社会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事业的劳动者。故前者要靠市场调节,双向选择;后者仍须计划调配。

3.构建符合国情的职教体系构建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教体系是合理配置、使用职教资源的关键。所谓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就是职业教育培养造就的人才要与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相同,层次相当,专业对口,质量规格相符,在劳动力市场上适销对路。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按地区构建职教体系,以适应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经济各具特色的实际;二是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适时调整职教体系的结构;三是正确选择符合城乡不同经济、社会特点的职教基本模式。在农村宜采用农科教结合的模式,在城市宜采用企校合作的模式;四是一手抓重点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建设,一个抓社会办学,努力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

(三)把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创业型职业人才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将迎接高新科技生产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挑战。原先偏重于培养一技之长和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己不能适应时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故就业与创业复合,一技之长与综合能力复合是跨世纪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取向。

就业和创业都有一个“业”字。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新能力。把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实施二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是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必须调整现行的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

(1)扩大职业技能的内涵。在注重培养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智力技能的培养。

劳动教育的价值篇10

关键词:政工干部;劳动价值;精神体现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5(C)-0044-01

随着单位的快速发展,政工干部对单位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他们是单位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许多单位对政工干部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他们只看到物质文明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对单位发展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和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有利于提高政工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单位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单位关键在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首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我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特别强调“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党第三代领导人同志也曾提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部队教育的效果。”这虽然是针对部队教育工作提出的,同样也适用于各单位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保证思想政治效果,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否则,以其昏昏,是不能使人昭昭的。

单位政工干部如果自身形象不佳,必然会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只有抓好了建设高素质的队伍的工作,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才能进一步保证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作为一个市政单位,如何做好和谐发展条件下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建设一支适应构建和谐的高素质政工队伍是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的。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就需要单位的琥工队伍能够既懂政工业务又懂施工技术;既有较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又熟悉单位文化;既有快速反应能力,能迅速针对不和谐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又能不畏困难,勇于探索,有所作为。如果我们的政工干部不加强学习和进一步全面提高素质,就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下的任务的变化和要求,无法完成单位面临的艰巨复杂而又不十分迫切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一、政工干部劳动价值的性质。政工干部劳动是一种复杂综合性的劳动,这种劳动部不但有脑力劳动,而且还包括了体力劳动,它是一种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奉献性的劳动,而不是索取性质的商品劳动,这种劳动主要从事的是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对单位的精神文明发展非常重要。

二、政工干部劳动价值的特点。(一)政工干部劳动的价值具有综合性。政工干部劳动具有综合性,主要是指它是一种伴随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它需要政工干部具有综合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并且把这种劳动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政工干部要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同时要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对人们的思想起指导作用。(二)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具有间接性。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的间接性主要体现在政工干部的劳动并不直接创造价值,而是通过对其他人的教育,提高他人积极性,从而使他人生产处更多的财富。这种劳动价值是通过间接的转化体现出来的,这容易造成人们看不到政工干部劳动的成果和对单位发展的贡献,从而造成了人们对政工干部的错误的认识。(三)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具有潜在性。由于政工干部主要从事的是人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这种教育工作引起对人思想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具有很长的潜在性。它需要政工干部具有很强的耐心和韧性,付出辛苦劳动,通过对人的反复的教育,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体现出来政工干部劳动的价值。

三、政工干部劳动价值的体现。(一)政工干部劳动价值的精神体现。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体现在精神价值方面,主要是因为政工干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提高工作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使得工作人员树立其正确的科学感念和价值观念,改变其工作的态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人员各方面的积极转变,是政工干部劳动精神价值的最好体现。(二)政工干部劳动价值的物质体现。政工干部劳动价值的物质体现,主要通过精神价值的转化体现出来的。政工干部通过对工作人们的各种教育,提高了员工工作的极大热性,提高了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其劳动价值通过精神价值向物质价值过渡。虽然其劳动和直接的物质劳动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一样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四、重视政工干部劳动价值。(一)单位政工干部素质培养。政工干部是单位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其作用随着单位的发展要不断的加强。这就需要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员,要对单位政工干部的劳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要注意单位政工干部政治素质的培养,使得他们具有优秀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不断加强对单位政工干部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才能使得他们成为合格的领导干部,从而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柱。(二)重视政工干部工作和单位经济效益的结合。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单位一方面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文明所起的作用。单位的经济工作和政工工作是相互协调的,两者的发展是统一的,单位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把单位的经济效益给提高上去,才能即搞好物质文明,又搞好精神文明。

总结:只有正确认识到政工干部劳动的价值,才能引起单位对政工干部的重视,才能使得政工干部在自己的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统一单位广大干群的思想和行动,创造出更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终使得单位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