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营销模式案例十篇

时间:2023-06-21 09:44:00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1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互联网在推进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商业模式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传统营销的环境、理念和方法。网络营销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一开始模糊不清到目前相对清晰的课程体系,从诸多高校逐步确立的专业核心课地位,《网络营销》已成为高等院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常设课程。然而在该课程的本科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突出反应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学内容难以深入。与社会培训机构及高职院校所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不同,大多数本科高校教师讲授该课程时需遵循既定的教学计划,考虑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点覆盖,因而教学内容类似于学科导论,往往不会就网络营销某一技能或某一工具进行深入探讨;二是教学模式相对僵化。受教学内容约束,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营销》课程仍采取“老师讲、学生听、卷面考”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应该课程对体验性、互动性的要求;三是教学效果难以测度。粗浅的教学内容、保守的教学模式,很难形成物化或量化的教学成果,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增长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因而也难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于上述问题,很多高校和教师正积极探讨和解决,包括开设网络营销技能实训课程、建立专项实验室、购买网络营销应用软件等。本科高校应更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普遍压缩学时,并且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改革不应从教学内容上做取舍,而应以加强学生体验、深化内容理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从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

二、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基本形式往往是由教师提供某种两难选择的案例情境,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对知识点的覆盖和强化。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则扮演着参与者和建构者的角色,他们在教师提供的案例情境的“刺激”下,会主动对现有知识架构进行审视,通过小组讨论、人际沟通,激发出更多的认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新的知识。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来源于企业实践,而且教师往往会对内容进行精心采编,要求对知识点有较为系统的覆盖或对知识点有所深化,同时案例教学法采取的是学生讨论方式,能够较好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式学习。因此,案例教学法具有紧密联系实际、目标明确、互动性强等特点。2.《网络营销》课程的要求。《网络营销》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有着区别于传统营销课程的特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网络营销》是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产物,与网络营销实践紧密相关,网络时代的变革,以及各种网络应用与商业模式,需要我们认知,更需要我们体验,并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强化知识;②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对传统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形成冲击,《网络营销》不仅要研究当下的网络营销工具和方法,还要与传统营销作对比研究,这需要我们善于思考,从理论高度、全局角度,深刻认识网络营销中的各种新问题;③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网络应用和商业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市面上各种教材或参考书目很难做到快速跟进,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互联网行业动态,特别是新近发生的典型案例,从而见微知著,紧跟时展步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性强、知识更新快的课程,在本科高校教学中,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网络营销实务,另一方面要对营销理论和知识点进行深化。而案例教学法恰恰满足了这样的课程要求:可以通过真实案例的采编,密切联系实际;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强化学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案例的精心编排和学生自主式学习,实现知识的梳理和构建。

三、《网络营销》课程中教学案例的采编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采编最为重要。根据《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实践,案例通常来自于两个渠道:1.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来源,即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所需,基于网络营销实务,精心编排、高度加工的案例。这一类案例在采编中应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①真实可信。互联网已根植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形成了相应共识和基本认知,因而案例的采编不能有所偏离,或最好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目标明确。案例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因而案例采编应紧紧围绕知识主线用心撰写,促使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实现对知识点的强化;③生动有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尤为重要。因此,案例采编应兼顾案例情节,以增强阅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2.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来源。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网络营销》课程提供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因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案例资料,让学生在自主信息获取中去伪存真,加强对复杂案例的理解。这一类案例在采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目标导向。由于网络充斥着各类信息,围绕一个事件或一个企业,相关信息往往是错综复杂,教师在布置案例信息收集任务时应当围绕教学需求提出信息来源、信息类型、信息内容等方面的要求;②分工明确。在网络营销案例中,往往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而且信息收集渠道众多、信息内容庞杂,因而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设计者、组织者的职能,做好角色分工、任务分工;③展示清晰。网络营销案例尽管相关背景信息庞杂,一旦进入课堂教学讨论阶段,应当有明确清晰的信息传达,以避免造成模棱两可的讨论结果,这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做足功课,也要求教师做好精心组织和适时指导。

四、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实施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2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营销工具的变革和以此为基础的商务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的工具性、平台性特征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国际市场营销的工具、背景和战略策略。互联网环境下国际市场营销跨越了传统的国际市场“地域”的界限、使跨地域、跨文化的国际市场更加具有“沟通性”、营销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内部管理更有效率。因此互联网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运用应成为当前国际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内容体系变化的基础上,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议采取案例教学方式,通过精心选择案例、设计教学方式和进行过程控制,更好地完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国际市场营销;变革;创新

国际市场营销重点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针对国际市场的历史、地理、文化、商业惯例、政治和法律环境,制定与实施国际化的营销战略。基于此,高校开设了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市场营销学的延伸和应用,重点研究国际化的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手段及全球化的营销战略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互联网环境下国际市场营销的变革

国际市场的形成得益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市场营销重点进行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和营销活动,其中通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后,互联网技术的商用给营销活动带来契机,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模式、生活习惯等多个领域,对于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更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互联网跨越了传统国际市场“地域”的界限

传统的国际市场是以地域划分的区域市场,一般是地缘和文化接近的相关区域,由政府强力推动,贸易保护主义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政治性、地域性、条块性明显,真正的意义是对内的开放性和对外的保护主义。“信息传播无国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市场格局的地域界限,基于网络空间形成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在这个类似于“虚拟空间”构建的市场里,供需可以更好地对接,基于经济而非政治可以在营销领域进行更好地合作和交流。在这个市场里,供给和需求可以无限可能地对接,可以无视地域而进行交流,对国际市场空间进行了无限的放大。

(二)互联网使跨地域、跨文化的国际市场更加具有“沟通性”

国际市场营销的难点之一是跨地域、跨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习惯、政治和法律等环境,使得彼此的理解和共识很难达成,归根结底,这是学习、沟通的不方便、不充分产生的结果。互联网为跨地域、跨文化的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充分的学习和沟通平台。一方面,互联网的工具性、平台性应用为跨越地域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如百度、谷歌、facebook、微信、微博等工具和平台的运用,可以为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便利。这种平台型软件的运用,融合了传统的信息和语音功能,也具有现代即时性、互动性特点,还能帮助进行及时的查阅和学习,为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在这种学习和沟通的基础上,在更深层次方面会形成基于业务领域、专业特色和兴趣主题的各种群体,在这个基于互联网空间的群体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交流和学习,甚至一些商业沟通也在这样的基于网络的沟通中进行。

(三)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手段使国际市场营销更加丰富多彩

互联网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工具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运用。如企业网站、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论坛等社交工具软件等,通过这些工具和软件,营销人员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基本信息查询、市场调研、商务沟通、广告促销等多项市场营销活动,把这些具体的工具与传统的4C、4P、4R等营销策略结合,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工具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的结合,在发展传统市场营销工具和策略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如微信、搜索引擎、网络病毒、网络广告等新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工具,企业创造了新的商务模式。市场营销是企业基于国际和国内市场进行的企业战略和策略性活动,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互联网在促进传统营销创新的同时,形成了很多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模式,从而在战略方面形成了营销引领创新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一种变革和适应。如有的企业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和营销模式,实行了全方位的互联网渠道模式,如韩都衣舍、我的百家、梦芭莎等企业,摒弃了传统的专营店、百货等渠道,深入挖掘互联网渠道,所有的产品和渠道都是基于网络开发;也有的传统企业实行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即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开发网络渠道;有的基于互联网工具的营销手段,形成了新的商务模式和群体,如微商等。

(四)互联网使得国际市场营销的内部管理更有效率

互联网不仅在外部市场开拓中发挥作用,在国际市场营销内部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借助互联网优化工作计划、生产工艺和采购流程等,尤其是在企业营销工作和内部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人员和销售管理等方面,互联网使得管理更有效率。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国际市场营销是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相关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本科和研究生相关专业中均有开设。课程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实践性和艺术性的特征。课程用以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经验,使学生具备国际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国际市场研究能力、制定国际经营战略、选择国际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能力、进行国际市场产品、定价、分销、促销决策等方面能力,提高分析和处理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综合能力。互联网环境给国际市场营销带来了变革和契机,在教学工作中要把这种思想和背景贯穿进去,从内容方面完善国际市场营销的体系。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课程特色,采用案例教学比较好。

(一)案例选择

按照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建议选取3—5个案例,案例要分别覆盖国际市场的环境分析、国际市场机会评估、全球的营销战略等方面的知识点,案例的选择注意经典性和创新的结合,尤其在营销战略策略部分,要更加注重互联网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方面的引导和分析。

(二)案例教学方式

1.角色转换。

案例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练、培训师的角色,负责引导和启发,学生负责讨论和分析。

2.以归纳式为主。

知识点蕴含在案例中,每个案例中蕴含的知识点的覆盖性要强,在阅读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对知识点形成基本的认识,让学生从案例中体会、归纳、总结和升华知识点。

3.分析能力的提升是重点。

与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式教学以探讨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前沿性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知识点不是案例教学的最重要内容。

4.问题导向。

好的问题比结论更重要,案例教学中,问题导向是一种应用性学习,一边用一边学,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先学习后应用。在学习中遇到新的知识点,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总之,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过程重于结论,重点在过程中的自学和启发式教学,案例结论本身并不重要。

(三)过程设计

选择案例—确定知识点—设计教学方案—布置阅读—课堂讨论—过程控制—归纳总结。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案例

尽量选择有实践调研的一手案例资料,并进行精心设计。

2.确定案例中需要学生掌握、分析和归纳的知识点

每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能够容纳不同的知识点,但是要明确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3.方案设计。

设计好问题和顺序,以及提问的时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

4.提前阅读。

学生需要进行提前的阅读和准备工作,有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课堂进行。

5.课堂讨论、过程控制。

学生在围绕知识点讨论时,一个案例可以引发多种模式的思考,在发散的案例中,需要进行过程控制。

6.归纳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回归于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习,另一方面,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李成钢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3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市场 营销

市场营销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市场营销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由于我国市场营销学科的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短,因此很多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学科的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习的传授性、理论性教学,忽视教学的实践性、整体性及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片面坚持以老师的教授为主,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阻碍了市场营销学科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提高。为此,要进行改革,对传统市场营销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才符合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在此笔者对体验式教学展开研究,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所谓体验,也就是体会的意思,指用自身的真实感受来验证事物,感知生命。体验可以让我们加深对某件事物的认识并留下深刻印象,对未来事物做出判断和预测。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亲身的经历和体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实践,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创造真实的场景对所学内容加以呈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经历事物,从而加深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体验式教学体现了人文关怀,扩展和提升了生命价值。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市场营销教学中,能够模拟真实的营销环境,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和创造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

二、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角色

角色体验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模拟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把社会实践活动搬进课堂,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演练了解社会生活,从而提高自己的营销能力。实现体验式教学,首先老师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创设类似于真实生活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充当某些角色,老师作为导演,在情景中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感受、了解营销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造力。例如在教学中有产品推销这一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推销的产品,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推销,包括进行进门、介绍、售后处理等真实情景的演练。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情景扮演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获得了成就感,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学习市场营销课程,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提高营销手段,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2.模拟案例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所用到的案例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只是简单地介绍案例,没有分析案例的内容,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案例的来龙去脉,无法掌握营销知识。因此,老师对案例的讲解要尽可能地详细,对案例中涉及到的营销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分析。案例教学是个很好的情景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案例设定的情景,体验情景并说出自身的感受,再现案例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让学生参与到市场营销教学中

市场营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把商品推销出去,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体验销售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销售的含义。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为四组,给每一组300元的资金,让学生自己挑选商品,实现进货、宣传、销售的全过程,最后选出成绩最好、效益最高的一组。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得到真实体验,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

4.拓展训练,让学生有所体验

除了老师的教授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真实的体验感受,学生身历其境,才能深刻地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内涵,因此,要重视学生的拓展训练,使学生不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走向社会,走到社会的大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开设市场调研等课外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利用每周末的时间带领学生去公司体验工作人员的营销技巧,或者是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营销活动和策划中,可通过实训培养营销能力,提高营销水平。外出参观、与专家的座谈讨论、各种商务活动、展览会等都是不错的营销体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营销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4

关键词:高职教材;思路;特色

目前,人才市场上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生求职屡屡受挫,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市场营销学》理论之后,却很难写出完整、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这一现象反映了营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方案策划、实施操作之间的脱节。因此,为了就业的需要,近几年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增设了一门必修课程——《营销策划》,它是实际工作中应用《市场营销学》理论最多的一个环节,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撰写营销方案、企划书的能力。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时间较晚,《营销策划》课程的设置更是刚刚开始,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教材的编写跟不上高职教育实践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因此,编写具有高职特色的符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营销策划》教材就成为高职院校营销专业教师迫在眉睫的责任。我院拟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高职院校专用的《营销策划》教材,现将编写思路阐述如下:

现有高职《营销策划》教材存在的问题

市场上《营销策划》教材种类很少,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一些新编的高职高专学生专用教材已经脱离了大专(甚至本科)教材的蓝本,形式上大体接近高职教材的要求,增加了“实训”的内容,减少了部分理论内容,但距离真正有助于学生掌握技能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教材编写者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绝大多数版本高职《营销策划》教材的主编者都是本科院校的教授,他们是否能够完全“理解”高职教育的思想、观念以及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得而知。主编者的思想将会决定整本教材的编写基调,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有什么样的教材编写思路。所谓“术业有专攻”,对高职教育知之甚少的“专家”又如何能够统帅优秀高职教材的编写呢?在这些“重理论、重基础”的专家思想指导下编写出来的教材必定难以完全跳出传统本科教材的框架。这点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所选用的某大学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上就可见一斑。其主编为本科院校的营销学教授,该教材除了在第一章添加了部分有关策划理论的内容外,其余内容都是《市场营销学》的翻版,学生看到教材的第一反应就是“还要学营销学啊?”教师面对这样一本缺乏新意和参考价值的教材无从用起。

高职教育特色不明显高职教材应以市场需求、企业、行业的需求以及教学、课程动态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为本位,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培养相互协调,既要传授“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能说、会做”的职业能力。《营销策划》教材编写的内容应考虑“营销策划人员”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使学生具备岗位操作能力。人才市场对营销策划人员的要求是既要会“说”——善于沟通交流,又要会“做”——善于策划营销方案,还要会“写”——撰写策划活动方案,但现行教材普遍强调基础而对技术应用知识关注不够。比如对如何运用营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其做成有效的具体方案,以及如何清晰地传递、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就很少涉及。结果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绝大部分营销专业毕业生无法真正从事营销工作而仅仅充当推销员的角色,未能体现高职人才“技术应用型”这一人才目标。

教材内容缺乏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协调规划,一味追求教材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一是与相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过多,如与《市场营销学》之间至少有60%以上的内容雷同,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使得学生认为只要了解市场营销就等于学会了策划,以致降低对课程的重视。二是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过于宽泛,对技能性内容安排太少,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比如渠道策划部分内容,只简单介绍了渠道概述、渠道商设计策划、渠道管理等几个部分,缺乏创新。另外,依然没有涉及如何撰写渠道具体类型的策划方案(如制、特许经营等),而这些又恰恰是企业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材编写的思路框架与结构

新编教材结构(见图1),可分为三大模块:策划理论模块、营销方案策划实务模块和综合实训(仿真训练)模块。营销方案策划实务模块按照营销策划方案内容的构成可以分为环境分析模块和方案设计模块,其中方案设计模块包含了产品及价格策划模块、营销网络策划模块、促销策划模块以及整合营销策划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则根据营销策划人员实际工作流程划分为方案策划训练模块和方案演示讲解实施训练模块。营销方案策划实务模块中每一子模块对应若干拟培养的策划工作能力(见图2),将抽象的策划理论细化为具体的能力,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图1 教材编写思路框架

图2 教材模块与培养能力对应关系

不同模块对应不同的章节:模块一对应第一、二章(策划理论概述、营销策划导论);模块二对应第三、四、五、六、七、八章(环境分析策划、产品及价格策划、营销网络策划、物流系统能力策划、公关促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促进策划、整合营销策划);模块三对应第九、十章(营销方案策划综合实训、方案演示实施模拟实训)。

教材编写特色分析

教材编写符合高职教育要求,体现“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在内容的编排上,淡化了学科性,克服理论偏多、偏深的弊端,注重理论在具体运用中的要点、方法和技术操作,通过实际范例的配合,逐层分析、总结,使学生在模仿中掌握策划要领、操作程序、技能要点,章节后的模拟训练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内容的侧重点上,突出实践操作,将教材内容与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结合起来,将范例教学提升到重要位置,构建“理论”——“范例(模仿)”——“实训(仿真训练)”三位一体的教材组织结构(见图1)。

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一方面反映了知识更新和营销理论、策划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将新的操作技术、策划精髓、最近发生的策划实例反映到教材中,体现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紧密联系营销策划工作的实际要求。以往的教材普遍存在案例陈旧,案例选择脱离学生所处市场环境,学生无法理解案例中体现的经验等弊端。鉴于此,《营销策划》教材中所选取的案例或策划书范例基本上取材于国内知名企业的情况和资料,有些案例甚至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地域上的无界性与情感习惯上的可接近性增加了教材的亲切感,其内容更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尽量精简,避免冲突与重复。《营销策划》是市场营销专业11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这就涉及与前面开设的课程内容衔接问题。如市场调研策划部分,不论是调查问卷的设计、调研方案的策划还是调研报告的撰写均在《市场调研》课程中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本教材中则不再重复;策划理论依据来自之前开设的《市场营销学》原理,因此,本教材在涉及理论的部分只作了简单概述,力求尽量节省篇幅以增加实践操作内容。

教材结构合理,“模块式”编写模式思路独特“模块式”教材编写方式有助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在实际策划工作中,每一个策划方案都被称为一个项目,由参与策划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对照工作程序,建议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的概念。如将市场分析模块作为一个大项目,为后面的营销活动策划模块奠定基础。任何策划方案都由两部分组成:市场环境分析与具体方案策划;具体营销方案策划为另一大项目,它将项目细化为子项目,内容比较广泛,类似于“软件包”,打开一个“软件包”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能力。从图1和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目”与“软件包”以及每一个“软件包”所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例如方案设计模块包含了“产品价格策划”、“营销网络策划”、“促销策划”、“整合营销策划”四个子项目,“营销网络策划”下属四个“软件包”:“网络策划”、“连锁网络策划”、“特许经营网络策划”、“物流系统策划”,这四个“软件包”分别解决“网络方案策划与撰写能力”、“物流系统策划与方案撰写能力”等四个能力的问题。

创新关于案例的概念,引入“范例”辅助教学案例与范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案例从第三者的角度运用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对发生了的营销素材进行剖析研究,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加深学生对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理论的理解,使他们寻求有效的手段、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范例则从当事人的角度描述整个策划过程,展示当事人策划方案的样件,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模仿的蓝本。职业教育类似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方式——手把手教会徒弟使用各种工具,掌握各种技能,范例就起到了师傅的作用。一位策划界的前辈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策划人员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即能够将国内外企业、甚至竞争对手的一些好点子加以创新,使其为我所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创新的灵感、开发独特的创意。如果学生连模仿都没有学会,又何谈创新呢?

教材体系的立体化伴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对教材的理解方式受到了质疑。现代意义上的教材应该是多种教材的组合,除教科书外,还应包括教学指导书、学习指导书、习题集、实训指导书等。现代意义上的教材应该是多种媒体一体化的教学资源,既包括纸质教材,也包括多媒体教材、视听音像资料等。另外,还应配合教材出版相应的能够提供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指导、题库、策划素材库等教学资源的并且能够支持服务平台的实训指导书及习题集。因此,本教材拟编写成一套使用多种媒体的立体化教材,包括主媒体(文字教材)、强化媒体(影碟教材)、和辅助媒体(CAI课件)。其中文字教材包括纸质教材、习题集及题库、实训指导书等。影碟教材主要搜集一些好的范例组合成方案集,每个范例音像资料包括策划过程现场实景资料片、方案文字性描述材料、多媒体演示文稿、实施过程资料片等,意在强化学习效果,更好地理解策划内容,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感性认识。CAI课件是辅助媒体,其内容模拟某一企业的运营过程,根据环境的变化,结合每一章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模拟策划、实施营销方案,并且经营该企业,期末时,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一个学期的策划成果,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苗红卫,王传永.高职教材建设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8).

[2]缪明聪.高职教育呼唤精品教材[J].交通职业教育,2005,(4).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5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市场营销学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其中,理论讲授内容主要侧重于营销理论、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内容比较抽象,由于与企业实践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也不容易掌握,更无法直接用于实践;案例教学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1]。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案例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定性分析能力,学生一般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案例一般来源于企业的营销实践,由于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案例中一般不会给出详细的相关营销数据。因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只能进行定性的讨论和分析,无法给出一个量化的结果。但是,企业经营得好坏要靠准确的营销数据来说明,与单纯的文字分析相比,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2.案例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相对片段、不全面,使学生不能全面了解案例发生的背景,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以企业营销环境为例,一个企业营销决策的做出往往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环境包括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两大部分,仅仅宏观营销环境就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政治法律、科學技术、社会文化等等方面。但是,鉴于资料收集过程的种种困难,教师在编写教学案例时不可能收集到如此全面的资料,因此案例给出的信息难以反映企业经营的全貌,一定程度上影响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

3.案例教学是一种事后分析,学生无法了解营销决策的具体后果。目前,案例分析主要是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对过去已经发生过的营销行为和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2],是一种马后炮的效果。而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问题进行决策时,学生无法了解决策的后果及对企业产生的实际影响,对方案的有效性与否无法进行判断,从而影响参与的积极性。

二、体验式模拟软件营销之道简介

营销之道是一套营销管理技能的综合训练平台,通过对企业营销管理的模拟,将企业运营中普遍应用的营销知识、工具、模型、方法与国内外成功企业的营销管理经验融入虚拟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使学生在模拟经营中快速掌握营销管理知识,从而使抽象枯燥的营销理论知识趣味化、生动化和形象化。

学生在参与营销之道实训时,学生分组组成多家企业,在软件平台提供的一个共同的模拟市场环境下进行对抗竞争。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企业的总经理、技术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渠道总监和国际总监等角色,全面体验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定价、渠道、促销的各个阶段。企业各项营销管理工作的经营决策,均由团队成员根据市场发展与竞争形势的变化独立做出判断来完成。为完成经营目标,团队成员借助所掌握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独立做出各种运营决策,包括:制定企业战略、分析市场信息、制定研发计划、产品特性设计、营销渠道建设、生产制造管理、竞争对手分析、产品定价策略、市场营销推广、经营绩效分析等等。最终通过平衡积分卡的综合评价分数来全面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

营销之道通过逼真再现的商业环境和学生对虚拟企业的亲自运营管理,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在现实中可能碰到的各种营销管理问题的有效办法,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领悟真谛,增强对企业的感性直观认识,掌握所学市场营销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升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分析决策能力。

三、营销之道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为探索营销之道软件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根据事先制定的研究方案,选择部分班级分别作为控制组与实验组进行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法改革对比实验。在实验组班级教学过程中,制定详细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学生指导手册,将理论授课时间由原来的45学时压缩为30学时,将剩余的15学时用于营销之道软件对抗实验,在实验之初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组建团队。在实验过程中,各团队结合所学市场营销理论知识,按照软件设定的经营环境,在特定时间内研究市场行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做出判断和制定营销决策。团队通过采用各种分析模型,进行边际分析、价格博弈、数量博弈,制定出企业的竞争战略、营销组合、销售预测,并及时结合市场变化对营销策略进行控制和调整。

此外,为提高学生参与营销之道模拟软件学习的积极性,特从制度上进行以下规则设计:一是改革现有课程考核方法,增加实验成绩比重,将实验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由以往的30:70调整为50:50,构建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二是采用决策团队形式,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们组成不同的经营团队,分别扮演企业不同的管理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职责,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3]。为检验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奖励。

体验式模拟软件涉及企业营销决策的全过程,因此在利用营销之道软件进行教学时采取了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营销全过程参与这条线将课本中各章节散落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将知识割裂讲授的弊端。学生通过对营销理论在企业实践情境中的应用,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积极组织学生组队参加相关的市场营销学科竞赛,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的参赛成绩,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四、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的主要特色

相比于传统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方法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转换,促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轉换,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化。教师的身份和职责将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讲授者,而是转变为任务的发起者、操作的指导者、结果的评判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成为新知识的主动采集者。

此外,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采用团队决策形式,学生同时也是高度分工协作的团队成员。在团队决策过程中,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思想和智慧,能充分培养大家的teamwork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思想共鸣,从而促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产生良好的团队协作效应。

2.能够让学生体验企业的营销管理流程,树立全局性大局观。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方法通过构建与企业实际经营相似的虚拟情境,使学生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战对抗演练,了解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问题在企业营销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一味进行理论讲授的枯燥乏味的缺点,使学生能够切实体验企业的营销决策流程。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6

当前,Moodle平台在全国职业教育教学上得到了广泛和应用,项目的模块化课程设计理念以及创设学习环境的理念得到职业教育的认可。福建省教育厅加大信息化资源投入,Moodle网络协作学习平台中职学校也开始使用。为了探索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笔者从《市场营销基础》教学出发,应用Moodle平台在理论性教学中的运用开展课题研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以?c带面,力求推广运用于其他课程。

正文: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就是使学生具备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要求学生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适应就业,培植其职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潜力。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沿袭“教听学练”的教学流程,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增加学生的专业感性认知,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有效实现中职教育和专业培养的目标,具有客观需要和紧迫性,是中职学校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的课题。

中职学校《市场营销基础》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严重滞后,教材内容脱离实践,课堂教学还是停留于知识灌输,而中职生普遍存在不善于聆听、理解和识记,缺乏实践。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基础》这门学科的学习效果。

当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传统中职《市场营销基础》课的教学模式面临着的挑战。从中职《市场营销基础》课堂教学的特点出发, 建立Moodle教学资源库平台,探索《市场营销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了《市场营销基础基础》的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市场营销基础》这门课程教材出发。通过Moodle平台,传到网站上。根据企业营销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能力标准和学生实际工作过程,整合构建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在Moodle平台上设计了八个项目教学内容,首先紧跟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 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内涵及教学特征入手, 将课本转为项目、将传授式课堂转为情景式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次在每个模块下分项目,每个项目下分模块目标、学时安排、导学图示、引导案例、知识讲述、能力培养与训练、学习评价任务依次展开,便于学生针对模块目标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测和评估。既重视对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又重视知识向技能的转化。突出导学案、案例。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为增强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每个项目中精心编排了"小案例"、"小思考"、"小链接"等。在"小案例"的选取上,摒弃了教材中大品牌企业案例的思路,精心选编了大量"小而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本土化导学案、小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每个项目后设置了能力培养与训练"知识巩固"、案例思考、学习评价等小模块,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复习和总结。整体教学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优化了教学方法。

建立Moodle教学资源库平台,探索《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改善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强和学习效果差的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分层教育,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被动接受者,更多的主动获取者。

同时,录制微视频讲解重难点,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还可以在课后对于难理解的知识要点进行复习,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的质量和效率. 学生在 Moodle教学资源库平台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职业的方向,从而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利用Moodle平台,教师在线及时了解学生能力培养与训练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学生在线提出疑问,教师在线进行答案解析,系统根据教师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并跟踪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记录,支持在线测试,师生、生生之间可以网上协作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定,Moodle平台根据教师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自动评分,自动统计学生的得分,教师根据得分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评。

基于Moodle平台在《市场营销基础》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与内容,改善了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中职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

基于Moodle平台在《市场营销基础》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课堂内容。

基于Moodle平台在《市场营销基础》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进了教学方法,在平台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用促学,边用边学。

基于Moodle平台在《市场营销基础》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资源库,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导学案、案例、微课等,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培养模式不适应目前中职生群体的状况,培养效果和质量不容乐观。中职学校要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根本性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下,培养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的人才,适应中职生群体的特质和状况,遵循学习能力和教育规律,针对中职人才专业培养的特点,探索制定和实施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7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应用策略

市场营销学是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唯书本、重理论和单一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教与学的脱节导致学生掌握营销理论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生运用营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等。因此,科学地改革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对营销学科的发展及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围绕市场营销学课程目标定位,依据各环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的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紧密结合,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目标定位、课程性质及任务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属于管理学范畴。市场营销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

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影响企业营销行为的因素及分析评价市场营销环境的方法,研究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制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熟悉组织、实施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用市场营销知识解读和理解市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课程内容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可分成四个模块,分别是市场营销理论模块,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模块,市场营销策略模块和市场营销的计划、组织与控制模块。在这其中,我们确定了以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有关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熟悉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竞争手段;了解市场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进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析,怎样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并在合适的场所适时地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掌握如何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细分科学地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熟练掌握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学会如何宣传、促销、定价、选择中间商以及销售后如何保持消费者对本企业的忠诚等。

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处理和应对,并发挥出创造性来。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一定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熟练进行市场环境分析的能力、熟练对购物行为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以及搜集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独立开展市场调查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及促销策略从事营销活动的能力等。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应用的基本策略传统教学观是以教为主,是客观主义(objec.、决定论(determinism) 和教师灌输式,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和描述。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传统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师课堂讲述为主,即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存在极大的弊端。一方面学生仅了解了营销理论中的表层意思,没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疲倦和惰性,在体验了几节课的新鲜感后,就无法专注、积极主动的学习,也更加无法通过学习提高应用能力。加强互动,实现教与学的紧密结合是当前教学观的主流思想。为解决传统的教学缺陷,笔者在分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定位中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应用能力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对多种教学方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实践和理论总结。现将有关体会和心得阐述如下:

理论教学法理论教学法是指在讲授市场营销理论时,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通过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并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让学生复习,吸收所学知识。在课堂讲授中,理论教学法又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觉思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双向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市场营销学的课程内容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往往需要结合现实社会中的营销情境,针对实际的营销问题进行营销理论的讲解,这就要运用启发式教学,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讲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演变时,对于五种观念我们不能仅阐述它们的概念、特点,简单评价孰优孰劣,否则就无法解释在营销观念发展已久的情况下,仍有企业在产品观念或推销观念的指导下生存与发展。教师可启发,通过提问、设问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市场环境、成本管理等角度深入理解营销管理哲学观念对企业的适应性特征,从而体会到营销实践无标准答案的专业特点。

启发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采用提问启发、设问启发、直观启发等方式。提问启发,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已学过的营销知识的提问,问题应具有概括性或分析性的特点;另一种是为讲授新知识的提问,问题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答案不是现成的。设问启发主要是在进行营销理论展开阐述时进行的启发教学。

提问应围绕课程的核心问题,并从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直观启发是运用示范、举例、直观图等直观性较强的实例,对抽象的理论进行讲解。

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指对于某些理论的理解,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个人演讲的形式。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通过辩论的形式,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诸如价格战对于企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样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中对比教师讲授为主和学生讨论为主的不同教学方法,发现引入讨论式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在教学课时里分配适当比例的时间进行讨论,表面上延缓了教学进度,实质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采用讨论式教学,首先,老师要注意所讨论问题的甄选。所选择的问题应具有争议性,争议产生的原因不是概念界定的模糊,而是企业实施营销时的权变法则。其次,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例如合理分组、简要阐述问题解答的要点、分配适当的讨论时间等。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将讨论引入平时成绩考核等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给学生以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L2 由于市场营销学是研究企业活动的应用型学科,教学中引用案例已是由来已久。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前的案例教学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案例的选择上,大多教师都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为分析对象,如格兰仕的低成本战略、IBM公司的SWOT分析 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和策划方案很难用上。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中也滋生出学营销没用的消极情绪,使得教学互动演变成学生看热闹、凑热闹。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认为用好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做好案例甄选和学生引导的工作。案例甄选是指所选案例应具有这些特征,符合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为学生所熟悉,案例较新,所讨论的问题能反映时事,最好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等。这样的材料因具有鲜活性、趣味性、真实性的特点,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并能引发学生较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引导分为案例讨论前、案例讨论中两个阶段。案例讨论前,应提前做好分组工作,以项g/J,组的形式进行组员分工,并落实资料收集、讨论等上课前的准备。案例讨论中,可采取竞赛的方式,由各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然后采用老师点评和学生评选的方式选出优胜小组。案例讨论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通过逐步提问、反问等方式控制讨论的节奏。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设置具体生动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某种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通过情景的演练,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适宜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模拟情与景。情是指人的感情、心态、意念等情感性因素。景是指实际案例中的非人因素,包括内部环 境中的人际环境、营销运营环境、设施等,外部环境中的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国家政策、法规等。学生在所模拟的情景下,以营销活动中的角色进行思考,并解决营销问题,这样较好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典型的体验性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老师应围绕某一营销课题,从营销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中收集相应的素材,编制情景模拟实验。课堂上,鼓励学生扮演其中的营销活动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心临其景,从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及操作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如在讲促销策略时,可进行销售情景模拟,构建销售情景,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销售情况下找出不同的办法,明确应说什么、应做什么,提出针对各种销售情景的最佳对策。 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中,笔者还尝试了学生主持课堂讲学活动,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教学重点,安排一定授课内容交由学生或学习小组进行课堂讲学。如安排学生讲授第八章第一节市场细分的内容。首先提前说明需讲授的内容和主要问题,然后分组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归纳重点、制作课件,再让学生在课堂上陈述。课堂上用2O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室外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校内第二课堂、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等,开展教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营销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等。通过对可运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后,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法可以细分为实验室模拟教学、企业实训和第二课堂三种形式。

实验室模型教学通过电脑虚拟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营销模拟教学。例如笔者在运用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进行教学时,利用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结合互联网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系统的强大处理能力,构造有效的虚拟营销环境,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厂商市场总监和分销商总经理的角色,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和执行营销决策。实验中,通过优化计算模式,以市场占有率和实际销售数量的形式反映营销策略差距,让学生体会营销用业绩说话的特征。采用此教学方法,一是应注意运用的时机,放在课程教学的后半阶段,有利于学生有意识的带着问题,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验过程中;二是要注意实验的课时不宜过多,过多易造成学生视实验为游戏的心态,从而违背了教学目标。

企业实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基地、实习单位进行短时问的参观或进行简单的实践。从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熟悉市场营销各环节的运作,产生较强烈的直观意识,再通过撰写报告、老师评分的方式,加深对营销理论尤其是实践性特征的理解。企业实训的方式还可以是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打工,如商场的促销活动;或者是针对某个专题进行调查,如在校学生费用支出结构调查、地区音像制品销售调查、学生课余活动内容调查、学生喜爱手机品牌调查等。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明白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也有利于更好地明确学习目的。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8

关键词: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85-02

一、营销管理课程概述

营销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丰富的营销管理理论,又要具备市场调研、营销战略制定、产品推广和销售、客户服务等领域的实践能力;既要具备分析决策能力,还要养成较强的沟通能力。该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和其他课程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要求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体现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二、独立学院营销管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从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特点分析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该专业学生相比,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不科学,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独立学院的教育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独立学院不可能采用传统的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营销管理的教学。独立学院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模式。

2.从营销管理课程特点分析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第一,《营销管理》课程主要研究组织营销管理活动的普遍适用的管理 、原则和方法,包含的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只有将其灵活地运用于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才能显示其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二,营销管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营销管理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明确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营销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艺术,则是强调营销管理的实践性特点。由于营销管理环境、对象、条件的不同,这就要求营销管理者在营销管理理论的指导之下,从自己所面对的营销管理实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营销管理活动,充分显现营销管理者的管理艺术,达到预期目标。第三,营销管理理论是能够教授的,而成为一个营销管理者还必须接受培训。这说明营销管理人才的成长,既需要理论学习,又需要实践培训,两者都重要。新经济时代呼唤新型的创造性人才。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和营销专业的专业课《营销管理》,其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都应体现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即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求学与就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和素质,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

3.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由于独立学院教学对象和营销管理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中心。中国的高等教育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从单纯传统教学模式的实施结果可以看出,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上课兴趣不强、积极性不高;二是营销管理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三、营销管理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1.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四个“导”。(1)导目标。向学生勾勒营销管理课程总体逻辑线条,明确目标。主要介绍课程名称、类型(必修或选修)、学分、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各章节总体描述、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学习目标、阶段性自学目标等。(2)导资源。向学生介绍可运用的课程资源,包括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参考书籍、期刊、电子图书和网络资源等。文字资源列出出版事项,网络资源列出网站名称、网址和资源获得方式。(3)导重难点。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说明及考试要求,结合营销管理的内容,形成每章节的重、难点内容,并将其明确地告知学生。(4)导方法。教会学生运用好各种学习资源。在了解各种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在多媒体教室演示运用E-mail、论坛等方式互动交流的方法,运用百度、goggle 等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运用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查找资料的方法,运用提供的网站名称、网址查找资料的方法等。

2.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地整合,实现课堂教学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从教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原则和启发性原则,使多媒体用的恰到好处。以《营销管理》教学大纲为主线,将图、文、声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生动、接近社会的立体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充分有效的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对优化《营销管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交互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难点提示、典型案例、情景模拟、营销管理故事交互使用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将课程内容具体分为几讲,明确每一讲的教学内容,然后提领出每一讲的重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故事法等进行教学。

案例是根据事实作出的客观描述,案例教学重在研讨,妙在“引发思索、集思广益”,巧在学生现身说法,亲历现场,进入角色,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第三章《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时,如果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便可以很快地理解整个营销管理过程,包括: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营销组合;管理市场营销活动。讲解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时,如果直接选取一个实际企业的市场营销计划书讲解,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内容也更容易理解记忆,可以轻松地达到这一讲的学习目标。

模拟教学法对培养营销管理者在不同情境的思考、决策、动手、动口能力上很有用武之地。它包括模拟公司、模拟项目、模拟谈判等。以模拟公司为例,公司总经理由指导老师担任,副总、部门经理由学生担任,各自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采用模拟公司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即模拟公司为企业完成营销任务,有偿服务,大部分报酬,作为学生业绩提成奖励,小部分留作模拟公司发展基金。学生服从模拟公司的统一管理,为企业提供规范化服务。

在导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更好地理解相关管理理论和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以及关心营销管理信息的兴趣,从而实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营销管理教学实践的再开拓。(1)创建“营销管理模拟实验室”。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依据经济学、营销管理和相关动态分析方法,对现实营销管理活动进行仿真模拟及“网上决策”、“虚拟交易”等,使营销管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营销管理模拟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在逼真的模拟情景中体悟与从事营销管理实践。而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对营销管理理论定性描述的多,定量分析的少,尤其是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动态地分析实际问题更少。(2)重视“营销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工作。通过“营销管理模拟实验室”学生可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收录现实中各种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案例,以丰富有关管理课程的内容。学校也可与兄弟院校合作,利用学生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实地调查、广泛收集、分类编写和对案例进行推陈出新的动态管理。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努力,形成一个为营销管理教学服务的、内容新颖而全面的“营销管理案例库”,给营销管理教学提供有力支撑。(3)加强与社会合作办学。营销管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营销管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理论知识的灌输,也不能只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完成,而要更多地注重、有效地运用理论研究企业实际问题。要解决学与用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营销管理教学与企业联姻。我们可以考虑和尝试实行教师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新的认知空间和学习场所。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运用各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比如,或结合企业的研究课题,或对企业急需解决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或请企业资深营销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或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扮演一个角色等。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作为一个营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训练。

营销管理课程的教学是一门学问,只有在不断地摸索和探讨过程中才能逐步完善。我们期待着此文能引起共鸣,大家共同努力,使独立学院营销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李爱伶.论营销管理的课堂实践――市场学案例教学方法[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马慧琼.提高营销管理教学质量之我见[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8).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51-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营销已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但市场营销教育在我国毕竟发展时间不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严重脱节,学了市场营销课程的学生则普遍感到在学校无法真正学到有用的营销知识和技能。如何真正将市场营销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体现出来,培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各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作为一个独立学院,依托母体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社会、政府力量方面的资金与办学热情,其办学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学院办学宗旨,根据办学条件,就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设想。

1 教学目标改革

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教学目标开始,市场营销是成为应用性管理人才必备知识构成和技能素质的一部分,市场营销教学目标改革应该包括:

1.1 培养学生思考力、学习力、创新力

独立学院的生源决定了多数学生存在惰性心理,习惯了被动思考、被动学习的模式。当今社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经营环境体系不断变化,而营销活动又是不可复制的。为免遭淘汰,我们必须得时刻进行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授课后,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发现和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1.2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教育的成功不在于学生学会多少知识或技能,而在于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我们的生活和世界更美好。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进入社会接受检验,应用型的人才方会得到社会认可。学生通过将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时代呼唤团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是应用性管理人才所必需的,市场营销作为系统的经营行为之一,讲求团队意识,且市场营销目的很难在个人独自努力和工作下实现,因此市场营销的教学应使学生树立并强化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广泛的合作,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手段改革

课堂讲授作为最传统、最主要的授课方式,虽然在理论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形式过于呆板,教师不停地讲授理论内容,“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虽然有些教师引进各种案例,但案例基本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因此针对课堂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

2.1 案例教学法

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案例教学法,颠覆了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营销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对营销活动的典型事件展开情景描述和剖析,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规范的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加深学生对于枯燥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现有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方法,但是通常的案例教学法也就是教师收集大量案例,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灌输,学生听得新鲜有趣,却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为避免出现类似现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编写适合学生的案例集,并进行及时更新。一方面寻找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重大事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则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本土案例,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搬进课堂,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对正确的观点予以肯定和完善,启发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2.2 网络互动式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先进和多元化。网络互动式教学,是通过搭建一个网站平台,构建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学生与教师在此平台上实现基于网络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

此次教学改革设想中,拟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四大区域。作业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设定作业期间,学生通过回帖的方式进行作业,时间到期后,教师结束作业,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并作点评。擂台区:教师或学生可在此设擂,其余学生进行打擂。答疑区: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是有所困扰的问题,市场营销学各任课教师会及时进行释疑。前沿区:学生、教师共同分享最新前沿理论及对当前营销现象的思考。

借助于网络平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可以共享平台上的信息资源,通过论坛等方式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改变了以往只能见面接触的习惯,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心理障碍。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不再局限于一个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也不再受单一任课教师限制,只要有网络,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也能集思广益。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单向灌输的知识内容,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取知识和信息,主动地选择与研究。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个人的学习潜力。

2.3 模拟教学

(1)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将企业的营销活动展现在课堂上,针对某一特定学习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市场营销情景,在场景中设置各种角色,通过学生参与角色,体验过程,使他们在模拟中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独立地分析判断,在多变的情景角色转换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景教学在硬件条件上,需要配备相应的道具,如谈判桌、活动桌椅、白板、话筒、席卡等;软件条件上,主要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以及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编排。

情景教学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营销软件仿真模拟。

学生可通过营销仿真实训室进行仿真模拟。该实训室配备电脑等硬件设备与教学模拟软件,建立虚拟的营销实训环境,模拟一个公司营销的运作过程,将学生置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学生学会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判定,作出科学决策,全力以赴去参与市场竞争,谋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仿真模拟过程中,学生能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的全过程,掌握营销业务模拟操作能力,还能共同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的模拟教学,最后的总结与评价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通过及时的总结与评价,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及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发现不足,从而真正消化理论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3)实践教学。

推行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虽然可以有效地把课堂实习与企业实践连接起来,但仍然有别于直接接触真实的企业运作。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走出去”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通过实践环节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跟随老员工学习营销技巧,进行产品推广、营销方案策划、促销宣传等。了解企业对营销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如何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营销实践中。通过实践活动,拉进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方式,聘请商界成功人士、企业营销人员、往届毕业生、政府官员等为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中国企业营销现状、营销手段技巧、以及通过国家经济政策等介绍进行城市营销、国家营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给学生以更直观的感受,补充实践方面的知识。

相比一般院校,独立院校学生家庭条件较为宽裕,能够接触更多的企业。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做兼职,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及运营状况。鼓励学生尝试小型创业活动,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尝试走出教室,深入周边市场、企业考察,寻找商机,运用所学营销知识进行市场调查、竞争对手分析、消费者行为研究、目标市场选择、价格制定、渠道选择、促销策略等活动。

另外,现在的青年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缺乏丰富的实践经历,讲授课程内容缺少“实践案例背景”。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进企业,为企业开展咨询策划和培训工作,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积累管理经验和案例。

3 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高校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考核,多数以一纸试卷定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三七开的计算方式,带有传统“应试教育”的烙印。在考核内容方面,多数集中在理论知识,实践实习方面流于形式,学生考前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僵化的考试形式也束缚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空间。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应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市场营销技能的掌握程度,重点在于考核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解决营销情景中的实际市场营销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模拟操作、公开演示体现出来。

4 结语

市场营销的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其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将课程教学和工作实践、创业以及学生就业结合起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加上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变革,必须要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探索多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当然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传统营销模式案例篇10

【关键词】汽车营销;教学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00-01

一、汽车营销传统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院校中的汽车营销教学模式主要围绕理论教学展开,将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应用实践知识与汽车销售进行捆绑,虽然也加入了生动广大案例分析,也有部分院校继续拧了基于汽车销售的生动实训和情景教学,打那时相对比重较低,并以传统理论教学的知识框架结构为基础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传授为主的阶段

现今阶段,我国院校的汽车营销教学主要转型于中职或本科院校,沿袭了过去的教学观念,各类教学设施及传统教学手段,实行教学的传统理论为主的模式仍未改变,已经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所用方法也无法去的良好收效。

(二)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的是高等院校管理类课程普遍使用的案例

目前而言,我国国内院校实施的汽车营销教学,主要依赖于案例教学,基本是以学生构成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旨在于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但结合国内目前的教学现实分析,所实施的教学都已案例分析的事后为主,学生也往往依赖于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其简单获得教学答案,这种教学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机会,而现行院校的汽车营销授课由于对象人数密集,导致部分学生形成搭便车现象严重,造成目前的汽车营销教学形同虚设,基本属于“走过场”的实质,存在一定的教学推进弊端。

二、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应该根据现今汽车营销教学的市场化目标,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设立能够促进学生利用汽车营销的课外实践、假期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机会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升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的综合专业运用能力;同时,利用各种教学模式革新来推动院校汽车营销教学的改革,变原先的知识灌输为创新思维围绕下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协调发展教学模式,从而从基础教学入手,构建结合汽车营销与其专业知识理论和营销实践的教学课程设置,从而最终完成汽车营销人才的综合化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汽车营销创新教学模式构建

对于汽车销售人才的培养,应该要求其不仅具备一定量的汽车专业知识和营销理论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其具备有较高的营销专业素养与文化修养,同时还要求毕业人才具备相当的人际沟通能力。

为此,本研究建议,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汽车营销教学,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突破创新,并结合岗位需要将上述要求逐一转化刻画成教学模块,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活动化的体现,从而获得教学一体化的实现,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步实现:

(一)设计情境

建议结合不同实情的汽车及其特色,进行各种营销模块的分类与规划,例如汽车的性能介绍、优势分析、客户接待与处理分析以及投诉建议环节模块,并且同时注意对于汽车主要销售工作环节的集中反映,教师同时注重各模块在教学实践中的协调和与工作实践的结合。

(二)小组合作教学

在进行汽车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结合班级或专业学生学习情况,将人员进行分组,并以团队的形式组合各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不仅能照顾到各层次学生,也可以尽可能多的开展各种汽车性能实践的汽车销售教学。

(三)团队任务合作

作为教师应该逐步从传统的授课“领头羊”角色转换成为“引导者”,利用建构主义学习观,帮助小组学员逐步明确汽车营销实践教学模式下的各项任务,诸如车价、汽车性能、汽车品牌系列与品牌故事及文化、汽车维修与保养常识、促销等心理学模块内容,将各项内容逐步分派到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分目标和分环节的任务小组化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完善多方位多角度的汽车营销教学,而教师则主要提供相对的教学引导,在明确各小组分配任务的同时,实时对学习成员进行监控,并对学生学习近况进行评估点评。

(四)模拟案例与情境教学

作为教师仍然要进行汽车营销学习的教学业绩指导考核,不仅联结好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也要逐步向汽车专业市场的需求靠拢,结合客户需求开设不同专题的汽车营销学习教学模式以及对应的情景学习,从而形成具体化需求。

(五)创新汽车营销教学模式机制评估

在进行汽车销售的情景模拟过程中,对于教学过程与结果应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结合学生在汽车营销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疑问以及面临模拟情境时的突出问题,进行追踪式的教学模式评估,从而构建不断修正的科学汽车营销模式教学体系框架。

参考文献:

[1]卓佳.高职汽车营销实训专周课程改革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1(17).

-

[2]任玉仪.浅析汽车营销实训课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的探讨[Jl.品牌(理论月刊),2011(02).

[3]龙鸟.汽车营销方式的改变Intemet汽车销售的明天[J].汽车与社会,1998(01).

[4]刘素芬.浅谈高职汽车市场营销的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3).

[5]梁东.喻峰.中外汽车营销模式比较及其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5).